CN102098642B - 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98642B CN102098642B CN 201110030578 CN201110030578A CN102098642B CN 102098642 B CN102098642 B CN 102098642B CN 201110030578 CN201110030578 CN 201110030578 CN 201110030578 A CN201110030578 A CN 201110030578A CN 102098642 B CN102098642 B CN 1020986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rt message
- message
- user
- transfer
- sh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08000031339 Split cord malformation Diseases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04645 scanning capacitance microscopy Methods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13068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3
- 208000034188 Stiff person spectrum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所述系统除包括SMS子系统外还包括若干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和一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所述信令采集控制装置用来监测和获取短消息服务中心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的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并进行消息解码和鉴权,并向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发送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包含所述通信信令网的唯一识别码,并建立与所述通信信令网的信令连接以及与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的内部链接,用于接收短消息服务中心发来的用户短消息,执行短消息前转业务逻辑。在不增加现网设备的额外处理能力的前提下,以较少的投入,在规模庞大的移动网上来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信移动业务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短消息业务的收入比例上升,并到了一个很大的比重,短消息业务已然成为电信运营商的主要业务之一。但另一方面,移动用户的数量已经日趋饱和状态,电信移动业务运营商只有不断地挖掘各种潜在收入和抢占终端用户,各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如何拓展新的业务,为运营商留住用户和吸纳新的用户,成为一个课题。
短消息转移业务是一种新的业务类型,即运营商帮用户转移短消息的业务,用户订购了短消息转移业务后,用户A设置将收到的短消息转发给B,则A用户收到任何用户发来的短消息都会转给B用户,而A用户本身不会收到短消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与人进行信息沟通也日益频繁,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实现短消息的转移:如手机需要随身携带但难免忘记携带,或手机由于电源不足或不在服务区而无法正常使用。
目前各大运营商还是没有大规模推出短消息转移业务,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网络结构已经相对固定,如果通过改造网络来实现,不管是改造短消息中心还是增设新的网络设备,实现短消息转移都有着较大的风险。目前现有网络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案主要有如下两种:
1、利用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方式实现短消息呼转业务
这种方案缺点非常明显,因为涉及外省用户,因此将涉及多厂家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的修改,需要等待标准技术规范出台,才有实现可能;另外该种方法必须实现本省短消息服务中心与外省短消息服务中心的路由,才能降低短消息服务中心的安全风险,因此,该种方式将承担很大的安全风险。
2.利用短消息服务SMSC中心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
这种方案也明显存在缺点,首先需要短消息服务中心修改业务流程,其次涉及外省用户,必然涉及多厂家SMSC修改,需要等待标准技术规范出台,才有实现可能;另外该方式也必须打通本省短消息服务中心与外省短消息服务中心的路由,才能降低短消息中心的安全风险,因此,该种方式也需要承担很大的安全风险。
以上两种方案一种可能的业务流程包括:接收端业务交换点向接收端业务控制点提交短消息信息,如果属于需要转移的短消息,业务控制点即启动接收端短消息转移业务逻辑,将对应的目的用户号码或短消息中心地址返回业务交换点,并影响业务交换点处理流程,将短消息发给最终的移动台、电子邮箱或短消息服务中心。
因此,该两种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需要由接收端业务交换点向接收端业务控制点提交短消息信息,由业务控制点启动短消息转移业务逻辑,改变了已有短消息业务的处理流程,而业务交换点一般设置在移动交换中心,因此需要对业务控制点、业务交换点、移动交换中心以及短消息中心进行改造;由于业务控制点将对应的目的用户号码或短消息中心地址返回业务交换点,因此,需要修改业务控制点与业务交换点之间的协议,而业务控制点与业务交换点之间为7号信令网连接,因此,需要对7号信令进行扩展。其次,在已有短消息业务的处理流程上,需要在接收端额外增加对短消息转移的处理,如在短消息服务中心注册用户的短消息转移数据,从而当短消息服务中心收到短消息后将被叫方转换成转移的号码对被叫手机号码进行寻址,以上处理过程相当复杂,且由于短消息服务中心的处理能力有限,需要将用户设置的转移信息备份在短消息服务中心,难免会产生数据不一致的安全风险。
上面两种方案,显然不利于针对单个省来部署实施,因为需要进行全国网络的改造,工程浩大;但如果不考虑跨省网络之间的短消息转移,即使实现起来也有很大的缺陷;另外还需要新的标准技术规范出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较易实现的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巧妙利用短消息业务点到点的特性,根据目的移动台MS注册的转移业务,模拟HLR回复路由信息给短消息中心,接收短消息中心下发的短消息,由系统根据不同的业务注册情况完成短消息的转移的目的。
为了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所述系统由连接在通信信令网上的若干个网管局、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信令转节点STP、移动交换中心MSC和短消息网关所组成,为了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
该系统还包括若干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和一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其中,
所述信令采集控制装置连接在短消息服务中心和归属位置寄存器的信令链路中,用来采集和监测短消息服务中心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并进行消息解码和鉴权,根据鉴权结果,向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发送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
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包含所述通信信令网的唯一识别码,并建立与所述通信信令网的信令连接以及和信令采集装置的连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模拟HLR向短消息服务中心返回路由信息,并将所述路由信息中的用户访问位置寄存器地址修改为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地址,执行转移业务逻辑。
为了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网络中实现短消息转发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当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监测并采集到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发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时,对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进行解码和鉴权,如果被叫用户注册了短消息转移业务,则将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转发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接收来自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模拟HLR向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返回路由信息,并将路由信息中的用户访问位置寄存器地址修改为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地址,执行转移业务逻辑。
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不需要新的技术规范出台,仅通过增加设备来获取并分析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SRI-FOR-SM-REQ的信令消息,确定需要转发的目的MS,来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本发明实施例无需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也不增加现网设备的额外处理能力的前提下,以较少的投入,在规模庞大的移动网上来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通信信令网中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实现短消息转移的信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短消息转发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所述系统由连接在通信信令网上的若干个网管局、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信令转接点STP、移动交换中心MSC和短消息网关所组成,为了实现通信信令网中短消息的转移业务,该系统还包括若干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和一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其中,
所述信令采集控制装置连接在短消息服务中心和归属位置寄存器的信令链路中,用来采集和监测短消息服务中心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并进行消息解码和鉴权,根据鉴权结果,向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发送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
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包含所述通信信令网的唯一识别码,并建立与所述通信信令网的信令连接以及和信令采集装置的连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模拟HLR向短消息服务中心返回路由信息,并将所述路由信息中的用户访问位置寄存器地址修改为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地址,执行转移业务逻辑。
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由连接在信令网信令转接点STP上的若干个HLR、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MSC/VLR、SCGW和GMSC组成,该系统还包括若干台信令消息采集控制装置SCM和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其中,
各信令采集装置SCM高阻跨接在HLR前端的信令链路上,并与SMFCS相连,SCM采集由SMSC向HLR发送的的查询目的MS路由信息的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SRI-FOR-SM-REQ,并进行解码和鉴权。
其中,所述信令采集控制装置进行消息解码和鉴权具体包括:对所述路由信息请求消息进行解码获取目的国际移动用户身份IMSI码,根据所述目的IMSI码查询本地数据库业务注册号码表,若所述目的IMSI码用户注册了短消息转移业务,则将采集到的路由信息请求消息发送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如果该移动用户ISDN(MSISDN)号码未注册短信转移业务,则SCM直接丢弃该消息。
连接在移动通信信令网信令转接点的SMFCS,以信令点加SMFCSID的方式连接在STP上,并与SCM相连,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接收来自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模拟HLR向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返回路由信息,并将路由信息中的用户访问位置寄存器地址修改为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地址,执行转移业务逻辑。
SMFCS接收来自于SMSC的下发短消息(MT_FSM),解码获取其中的被叫用户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获取该IMSI号码的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根据目的MS即被叫用户注册的短消息转移业务,所述短消息转移业务包括:目的MS注册的无条件转移业务、目的MS注册的关机状态转移业务或目的MS注册的无信号状态转移业务,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进行短消息的二次下发:
(1)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根据获取的路由信息请求消息中的目的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若短消息转移业务为目的MS注册的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生成短消息记录,且根据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 ),若注册的转移用户号码同属于同一个运营商网络,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向该转移用户的ISDN号码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查询消息,并查询用户漫游信息,在收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来的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后,由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进行用户短消息的二次下发;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收到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发来的短消息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应答消息转发给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2)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根据获取的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中的目的IMSI号码,若所述短消息转移业务为目的MS注册的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且根据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 ),若转移用户和被叫用户不属于同一个网络,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将用户短消息发送给短消息网关,由短消息网关完成网间短信的下发;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接收短消息网关发来的短消息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应答消息转发给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3) 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将采集的SRI-FOR-SM-REQ消息发送给SMFCS,SMFCS接收来自SCM的路由信息请求SRI-FOR-SM-REQ消息,根据消息中的目的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根据目的MS注册的短消息转移业务的规则,SMFCS生成短消息记录;
进而SMFCS根据获取的路由信息请求消息中目的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若短消息转移业务为目的MS注册的关机短消息转移业务或无信号短消息转移业务,且检测到目的MS处于关机状态或无信号状态,且根据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 ),注册的转移用户号码与被叫用户同属于一个网络,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向该转移用户的ISDN号码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查询消息,并查询用户漫游信息,在收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来的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后,由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进行用户短消息的二次下发;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收到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发来的短消息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应答消息转发给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或SMFCS根据获取的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中的目的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若短消息转移业务为目的MS注册的关机短消息转移业务或无信号短消息转移业务,并监测到目的MS处于关机状态或无信号状态,且根据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 ),注册的转移用户号码与被叫用户不同属于一个网络,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将用户短消息发送给短消息网关,由短消息网关完成网间短信的下发;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接收短消息网关发来的短消息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应答消息转发给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以上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方式可由所述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将采集到的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通过IP分组网络发送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
在上述实现移动网短消息转移的系统中,所述的短消息转移系统可以与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HLR、MSC/VLR、短消息关口局、长途局或国际局进行交互。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不需要新的技术规范出台,仅通过增加设备来获取并分析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SRI-FOR-SM-REQ的信令消息,确定需要转发的目的MS即被叫用户,来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本发明实施例无需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也不增加现网设备的额外处理能力的前提下,以较少的投入,在规模庞大的移动网上来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还提供了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当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监测并采集到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发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时,对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进行解码和鉴权,如果被叫用户注册了短消息转移业务,则将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转发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
步骤二、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接收来自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模拟HLR向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返回路由信息,并将路由信息中的用户访问位置寄存器地址修改为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地址,执行转移业务逻辑。
以上的方法中,预先设置所述信令采集控制装置,以高阻跨接的方式连接于短消息服务中心和归属位置寄存器的信令链路中。
优选地,所述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将采集到的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通过IP分组网络发送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
优选地,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包含所述通信信令网的唯一识别码,并建立与所述通信信令网的信令连接以及和信令采集装置的连接。
如果该被叫用户未注册短消息转移业务,则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直接丢弃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
优选地,所述执行转移业务逻辑具体包括: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接收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下发的用户短消息,并根据用户注册的转移用户所处的网络,将所述用户短消息转发给转移用户所在的访问位置寄存器或者短消息网关。
优选地,所述根据用户注册的前转用户所处的网络将所述用户短消息转发给前转用户所在的访问位置寄存器或者短消息网关具体包括:
对所述用户短消息进行解码,获取其中的被叫用户IMSI号码;
查询本地数据库,获取该IMSI号码的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
根据所述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和被叫用户号码是否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进行用户短消息的下发。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是否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进行用户短消息的下发具体包括:
当所述转移用户号码和被叫用户号码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时,向该转移用户的ISDN号码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查询消息,并查询用户漫游信息,在收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来的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后,由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进行用户短消息的二次下发;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收到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发来的短消息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应答消息转发给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或当所述转移用户号码和被叫用户号码属于不同运营商的网络时,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将用户短消息发送给短消息网关,由短消息网关完成网间短信的下发;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收短消息网关发来的短消息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应答消息转发给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优选地,所述短消息转移业务包括:被叫用户注册的无条件转移业务、关机状态转移业务或无信号状态转移业务。
因此,所述根据本地数据库注册的短消息转移业务进行短消息的下发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根据目的MS即被叫用户注册的短消息转移业务,所述短消息转移业务包括:目的MS注册的无条件转移业务、目的MS注册的关机状态转移业务或目的MS注册的无信号状态转移业务,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进行短消息的二次下发:
(1)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根据获取的路由信息请求消息中的目的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若短消息转移业务为目的MS注册的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生成短消息记录,且根据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 ),若注册的转移用户号码同属于同一个运营商网络,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向该转移用户的ISDN号码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查询消息,并查询用户漫游信息,在收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来的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后,由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进行用户短消息的二次下发;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收到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发来的短消息短消息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应答消息转发给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2)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根据获取的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中的目的IMSI号码,若所述短消息转移业务为目的MS注册的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且根据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 ),若转移用户和被叫用户不属于同一个网络,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将用户短消息发送给短消息网关,由短消息网关完成网间短信的下发;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接收短消息网关发来的短消息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应答消息转发给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3) 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将采集的SRI-FOR-SM-REQ消息发送给SMFCS,SMFCS接收来自SCM的路由信息请求SRI-FOR-SM-REQ消息,根据消息中的目的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根据目的MS注册的短消息转移业务的规则,SMFCS生成短消息记录;
进而SMFCS根据获取的路由信息请求消息中目的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若短消息转移业务为目的MS注册的关机短消息转移业务或无信号短消息转移业务,且检测到目的MS处于关机状态或无信号状态,且根据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 ),注册的转移用户号码与被叫用户同属于一个网络,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向该转移用户的ISDN号码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查询消息,并查询用户漫游信息,在收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来的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后,由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进行用户短消息的二次下发;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收到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发来的短消息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应答消息转发给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或SMFCS根据获取的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中的目的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若短消息转移业务为目的MS注册的关机短消息转移业务或无信号短消息转移业务,并监测到目的MS处于关机状态或无信号状态,且根据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 ),注册的转移用户号码与被叫用户不同属于一个网络,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将用户短消息发送给短消息网关,由短消息网关完成网间短信的下发;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接收短消息网关发来的短消息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应答消息转发给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以上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方式可由所述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将采集到的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通过IP分组网络发送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3中实现短消息转移的信令流程示意图,以目的MS注册了关机ABSENT_MS短消息转移业务为例:
1.由SMSC向目的HLR发起SRI_FOR_SM_REQ消息;
2.SCM监测并采集所述SRI_FOR_SM_REQ消息;
3.SCM解码SRI_FOR_SM_REQ获取IMSI,查询存在于本地注册号码表,向SMFCS发送指令,使之模拟仿真HLR,回送路由信息SRI_FOR_SM_ACK(其中路由信息识别码MSCID=SMFCS ID);
4.SCM向SMFCS发送获取到的SRI_FOR_SM_REQ;
5.SMFCS向SMSC回复路由信息SRI_FOR_SM_ACK(MSCID= SMFCS ID);
6.SMFCS根据SRI_FOR_SM_REQ中的目的IMSI查询本地数据库,发现目的MS注册了关机转移业务,根据该信息SMFCS生成短消息记录;
7.目的HLR向SMSC回送SRI_FOR_SM_ACK(MSCID= SMFCS ID);
8.SCM采集SRI_FOR_SM_ACK(MSCID);
9.SCM向SMFCS发送SRI_FOR_SM_ACK(MSCID),
10.SMFCS根据SRI_FOR_SM_ACK(MSCID)更新短消息记录;
11.SMSC向SMFCS发送MT_FSM,其中包含短消息的内容、源SC 地址、目的MS的IMSI号码,另外还有SMSC存在短消息等待发送标识 ;
12.SMFCS向目的MSC 发送短消息,其中包含短消息内容、源SMSC 地址、目的MS 的IMSI 或LMSI 号码;
13.目的MSC向SMFCS回ABSENT_MS;
14.SMCFS查询目的MS的签约转移MS ,向转移MS下发短消息;
SMCFS在查到目的MS的签约转移MS之后,向转移MS下发短消息,其后续的短消息流程和正常的短消息流程一致。
以上的技术方案,1)SCM采集SMSC向HLR发送的路由信息请求消息,解码获取其中的目的IMSI号码,查询本地号码表,如果目的IMSI号码注册在本地号码表中,则系统触发短消息的二次下发功能;2)使用目的IMSI号码查询数据库,如果目的MS注册了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进入二次下发短消息状态;如果目的MS注册了关机状态短消息转移业务或无信号状态短消息转移业务,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进入二次下发短消息状态;
因此,不需要新的技术规范出台,仅通过增加设备来获取并分析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SRI-FOR-SM-REQ的信令消息,确定需要转发的目的MS,来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本发明实施例无需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也不增加现网设备的额外处理能力的前提下,以较少的投入,在规模庞大的移动网上来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内容,不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所述系统由连接在通信信令网上的若干个网管局、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信令转节点STP、移动交换中心MSC和短消息网关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还包括若干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和一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其中,
所述信令采集控制装置连接在短消息服务中心和归属位置寄存器的信令链路中,用来采集和监测短消息服务中心向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并进行消息解码和鉴权,根据鉴权结果,向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发送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
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包含所述通信信令网的唯一识别码,并建立与所述通信信令网的信令连接以及和信令采集控制装置的连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模拟HLR向短消息服务中心返回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并将所述路由信息应答消息中的用户访问位置寄存器地址修改为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地址,执行转移业务逻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采集控制装置通过高阻跨接的方式连接在短消息服务中心和归属位置寄存器之间的信令链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执行转移业务逻辑具体包括:
接收来自短消息服务中心的用户短消息,并根据用户注册的转移用户所处的网络,将所述用户短消息转发给转移用户所在的访问位置寄存器或者短消息网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信令采集控制装置通过IP分组网和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相连。
5.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监测并采集到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发向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时,对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进行解码和鉴权,如果被叫用户注册了短消息转移业务,则将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转发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接收来自信令采集控制装置SCM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请求消息,模拟HLR向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返回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并将路由信息应答消息中的用户访问位置寄存器地址修改为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地址,执行转移业务逻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设置所述信令采集控制装置,以高阻跨接的方式连接于短消息服务中心和归属位置寄存器的信令链路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转移业务逻辑具体包括: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接收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下发的用户短消息,并根据用户注册的转移用户所处的网络,将所述用户短消息转发给转移用户所在的访问位置寄存器或者短消息网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注册的转移用户所处的网络,将所述用户短消息转发给转移用户所在的访问位置寄存器或者短消息网关具体包括:
对所述用户短消息进行解码,获取其中的被叫用户IMSI号码;
查询本地数据库,获取该IMSI号码的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
根据所述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和被叫用户IMSI号码是否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进行用户短消息的下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和被叫用户IMSI号码是否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进行用户短消息的下发具体包括:
当所述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和被叫用户IMSI号码属于同一运营商网络时,向该转移用户的ISDN号码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查询消息,并查询用户漫游信息,在收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来的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后,由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进行用户短消息的二次下发;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收到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发来的短消息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应答消息转发给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或当所述转移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和被叫用户IMSI号码属于不同运营商的网络时,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将用户短消息发送给短消息网关,由短消息网关完成网间短信的下发;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接收短消息网关发来的短消息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应答消息转发给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030578 CN102098642B (zh) | 2011-01-28 | 2011-01-28 | 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030578 CN102098642B (zh) | 2011-01-28 | 2011-01-28 | 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98642A CN102098642A (zh) | 2011-06-15 |
CN102098642B true CN102098642B (zh) | 2013-05-08 |
Family
ID=44131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03057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8642B (zh) | 2011-01-28 | 2011-01-28 | 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986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55640A (zh) * | 2011-07-27 | 2012-02-15 | 上海禹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通信网络短消息转移即时通用户的系统及方法 |
CN102355651B (zh) * | 2011-07-27 | 2014-07-23 | 上海禹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通信网络语音业务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
CN102685705B (zh) * | 2012-05-21 | 2015-04-0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短信转移方法、短信转发平台及短信监听器 |
CN102821372B (zh) * | 2012-07-19 | 2016-05-11 | 上海禹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漫游用户短信转移到本地用户的系统 |
CN103167435A (zh) * | 2013-04-08 | 2013-06-19 | 上海禹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彩信转移的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8637A (zh) * | 2005-03-16 | 2005-08-24 | 沈侃侃 | 一种实现短消息呼叫转移业务的装置和方法 |
CN101056423A (zh) * | 2006-11-24 | 2007-10-17 |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短信转移的实现方法 |
CN101112075A (zh) * | 2004-12-06 | 2008-01-23 | 罗姆韦尔有限公司 | 可调节式消息转移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PT2041985E (pt) * | 2006-07-10 | 2010-03-29 | T mobile int ag | Processo e dispositivo para o reencaminhamento de mensagens curtas em redes de rádio móvel gsm-umts |
-
2011
- 2011-01-28 CN CN 201110030578 patent/CN10209864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12075A (zh) * | 2004-12-06 | 2008-01-23 | 罗姆韦尔有限公司 | 可调节式消息转移 |
CN1658637A (zh) * | 2005-03-16 | 2005-08-24 | 沈侃侃 | 一种实现短消息呼叫转移业务的装置和方法 |
CN101056423A (zh) * | 2006-11-24 | 2007-10-17 |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短信转移的实现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小灵通短信呼转业务实现方法研究";黄挺;《电信科学》;20061231;全文 * |
黄挺."小灵通短信呼转业务实现方法研究".《电信科学》.20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98642A (zh) | 2011-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44208B2 (en) | Network-bas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lobal roaming | |
US7568012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warding short messages from a mobile terminal | |
CN101459893B (zh) | 一种基于目的归属网络的短消息终呼路由器系统及方法 | |
CN102098642B (zh) | 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 |
FI106508B (fi)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tilaajaliittymän jäljittämiseksi | |
CN1929629B (zh) | 一种触发智能业务的方法、系统及信令处理装置 | |
CN101304559A (zh) | 一种支持号码携带的短消息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2075889A (zh) | 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 |
EP2524531B1 (en) | Method, network entity,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handling subscription data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01170734B (zh) | 实现不同网络之间业务互通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0433850C (zh) | 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179759B (zh) | 一种获取移动终端开机信息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 |
CN101374345B (zh) | 一种主叫用户的无线虚拟专网vpn短号传递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047969B (zh) |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路由呼叫的方法 | |
CN101668265A (zh) | 短消息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1990178B (zh) | 携出用户短消息处理设备、系统及短消息业务的处理方法 | |
CN102300230A (zh) | 一种网际信息的监控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480703A (zh) | 一种过滤未知国际短消息的方法 | |
KR101681759B1 (ko) | 메시지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1860832A (zh) | 一种识别手机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被共享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0466768C (zh) | 向集团提供监控其办公移动电话往来短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2355640A (zh) | 一种实现通信网络短消息转移即时通用户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6332043A (zh) | 一种实现hlr用户分批割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596156A (zh) | 生成含被叫方用户号码的呼叫明细记录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2546969A (zh) | 一种在通信网上补发短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