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75889A - 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75889A CN102075889A CN2011100298125A CN201110029812A CN102075889A CN 102075889 A CN102075889 A CN 102075889A CN 2011100298125 A CN2011100298125 A CN 2011100298125A CN 201110029812 A CN201110029812 A CN 201110029812A CN 102075889 A CN102075889 A CN 1020758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rt message
- transfer
- message transfer
- sms
- service cen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SMS子系统,该系统还包括若干短消息鉴权系统SMAS和一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其中,所述短消息鉴权系统设置于短消息服务中心和归属位置寄存器的信令链路中,用来监测和获取归属位置寄存器发向短消息服务中心的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并进行消息解码和对被叫用户进行鉴权;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包含所述通信信令网的唯一识别码,并建立与所述通信信令网的信令连接,用于接收短消息服务中心发来的用户短消息,并执行短消息前转业务逻辑。在不增加现网设备的额外处理能力的前提下,以较少的投入,在规模庞大的移动网上来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网络中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信移动业务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短消息业务的收入比例上升,并到了一个很大的比重,短消息业务已然成为电信运营商的主要业务之一。但另一方面,移动用户的数量已经日趋饱和状态,电信移动业务运营商只有不断地挖掘各种潜在收入和抢占终端用户,各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如何拓展新的业务,为运营商留住用户和吸纳新的用户,成为一个课题。
短消息转移业务是一种新的业务类型,即运营商帮用户转移短信的业务,用户订购了短消息转移业务后,用户A设置将收到的短信转发给B,则A用户收到任何用户发来的短信都会转给B用户,而A用户本身不会收到短信。随着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与人进行信息沟通也日益频繁,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实现短消息的转移:如手机需要随身携带但难免忘记携带,或手机由于电源不足或不在服务区而无法正常使用。
目前各大运营商还是没有大规模推出短消息转移业务,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网络结构已经相对固定,如果通过改造网络来实现,不管是改造短消息中心还是增设新的网络设备,实现短消息转移都有着较大的风险。目前现有网络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案主要有如下两种:
1、利用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方式实现短信呼转业务
这种方案缺点非常明显,因为涉及外省用户,因此将涉及多厂家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的修改,需要等待标准技术规范出台,才有实现可能;另外该种方法必须实现本省短消息服务中心与外省短消息服务中心的路由,才能降低短消息服务中心的安全风险,因此,该种方式将承担很大的安全风险。
2.利用短消息服务SMSC中心实现短信转移业务
这种方案也明显存在缺点,首先需要短消息服务中心修改业务流程,其次涉及外省用户,必然涉及多厂家SMSC修改,需要等待标准技术规范出台,才有实现可能;另外该方式也必须打通本省短消息服务中心与外省短消息服务中心的路由,才能降低短信中心的安全风险,因此,该种方式也需要承担很大的安全风险。
以上两种方案一种可能的业务流程包括:接收端业务交换点向接收端业务控制点提交短消息信息,如果属于需要转移的短消息,业务控制点即启动接收端短消息转移业务逻辑,将对应的目的用户号码或短消息中心地址返回业务交换点,并影响业务交换点处理流程,将短消息发给最终的移动台、电子邮箱或短消息服务中心。
因此,该两种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需要由接收端业务交换点向接收端业务控制点提交短消息信息,由业务控制点启动短消息转移业务逻辑,改变了已有短消息业务的处理流程,而业务交换点一般设置在移动交换中心,因此需要对业务控制点、业务交换点、移动交换中心以及短消息中心进行改造;由于业务控制点将对应的目的用户号码或短消息中心地址返回业务交换点,因此,需要修改业务控制点与业务交换点之间的协议,而业务控制点与业务交换点之间为7号信令网连接,因此,需要对7号信令进行扩展。其次,在已有短消息业务的处理流程上,需要在接收端额外增加对短消息转移的处理,如在短消息服务中心登记用户的短消息转移数据,从而当短消息服务中心收到短消息后将被叫方转换成转移的号码对被叫手机号码进行寻址,以上处理过程相当复杂,且由于短消息服务中心的处理能力有限,需要将用户设置的转移信息备份在短消息服务中心,难免会产生数据不一致的安全风险。
上面两种方案,显然不利于针对单个省来部署实施,因为需要进行全国网络的改造,工程浩大;但如果不考虑跨省网络之间的短消息转移,即使实现起来也有很大的缺陷;另外还需要新的标准技术规范出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容易实现的短消息转移业务的系统和方法,利用短消息业务点到点的特性,根据目的移动台MS登记的短消息转移业务,修改由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向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接收短消息服务中心下发的短消息,由系统根据不同的登记业务完成短消息的转移。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由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信令转接点STP、移动交换中心MSC、短消息网关SMG所组成的通信信令网,该系统还包括若干短消息鉴权系统SMAS和一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其中:
所述短消息鉴权系统设置于短消息服务中心和归属位置寄存器的信令链路中,用来监测和获取归属位置寄存器发向短消息服务中心的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并进行消息解码和对被叫用户进行鉴权;
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包含所述通信信令网的唯一识别码,并建立与所述通信信令网的信令连接,用于接收短消息服务中心发来的用户短消息,并执行短消息前转业务逻辑。
为了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法,所述方法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短消息鉴权系统SMAS监测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向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的短消息发送路由信息应答消息,解码获得其中的国际移动用户身份IMSI码;
根据所述IMSI码查询本地数据库,如果该国际移动用户身份号码开通了短消息转移业务,则获取并修改HLR回复给SMSC的路由信息应答消息中的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识别码为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的识别码;
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建立和通信网之间的信令连接,接收来自短消息中心的用户短消息(MT_FSM);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收到SMSC发来的短消息,解码获取其中的IMSI号码,并根据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获取该IMSI号码的前转号码,并将短消息下发给前转号码,并根据前转用户所处的网络将用户短消息转发给前转用户所在的访问位置寄存器或者短消息网关;
向该前转号码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短消息路由查询消息,查询前转号码的漫游信息,在收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来的短消息路由查询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下发给前转号码。
如果该国际移动用户身份IMSI码用户未开通短信转移业务,则短消息鉴权系统SMAS不对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做任何修改,直接发送给短消息服务中心。
所述短消息转移业务包括: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目的MS关机状态短消息转移业务或MS无信号状态转移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短消息业务点到点的特性,根据目的移动台MS登记的短消息转移业务,修改由HLR回复给短消息中心的路由信息或者模拟移动台MS开机登记流程,接收短消息服务中心下发的短消息,由系统根据不同的登记业务完成短消息的转移。在不增加现网设备的额外处理能力的前提下,以较少的投入,在规模庞大的移动网上来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通信信令网中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通信信令网中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该系统由连接在通信信令网上的若干个网管局、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信令转接点STP、移动交换中心MSC、短消息网关SMG所组成,为了实现短消息转移,该系统还包括若干SMAS(短消息鉴权系统,Short Message Authentication System),一SMFCS(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hort Message Forward Center System).
如图1是通信信令网中实现短消息转移系统的组网示意图,由连接在通信信令网信令转接点STP上的若干个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MSC/VLR、SCGW和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组成,该系统还包括若干信令中继控制装置即短消息鉴权系统SMAS和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其中:
各SMAS串接在HLR前端的信令链路上,SMAS根据本地号码表监测目的MS的状态,采集由HLR向SMSC发送的查询目的MS路由信息的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即MAP信令消息SRI_FOR_SM_ACK,解码获取其中的目的IMSI码,根据所述目的IMSI码查询本地数据库的业务登记号码表,触发二次短消息下发功能;修改HLR向SMSC回送的路由信息中的MSCID为SMFCS ID。
具体的实施条件下,SMAS监测通信信令网中的MAP信令消息,查询本地数据库中的业务登记号码表,SMFCS根据短消息转移规则: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MS关机状态转移业务或MS无信号状态转移业务,进行短消息业务的二次下发,其业务流程包括:
连接在通信信令网中的SMAS监测并获取HLR向SMSC发送的路由信息应答消息SRI_FOR_SM_ACK,进行信息解码获取其中的目的IMSI码,根据所述IMSI码查询本地数据库,看所述IMSI用户是否登记短消息转移业务,当用户进行了短消息转移业务的登记,如登记了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则将其中的移动交换中心识别码MSC ID修改为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的设备号码(SMFCS ID),根据本地数据库的号码表检测目的MS的状态。
以目的MS登记了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为例,SMFCS接收来自于SMSC下发的短消息(MT_FSM),SMFCS收到MT_FSM,根据目的MS登记的短消息转移规则,完成短消息的二次下发,达到短消息转移的目的。
在上述通信信令网短消息转移的系统中,所属的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可以与短消息中心、HLR、MSC/VLR、短消息关口局、长途局或国际局进行交互。
具体的实施条件下,在上述通信网短消息转移的系统中,所述SMFCS收到MT_FSM,根据目的MS登记的短消息转移规则,完成短消息的二次下发具体为: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根据采集到的信令消息中的目的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如果目的IMSI号码登记了无条件转移业务,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向目的IMSI所签约的前转MS完成短消息的二次下发。
或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根据采集到的信令消息中的目的IMSI,查询本地数据库,如果目的IMSI号码登记了关机状态短消息转移业务或无信号转移业务,并且MS处于关机状态或无信号状态,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向目的IMSI所签约的前转MS完成短消息的二次下发。
以上实施例中,SMFCS以信令点加SMFCS ID的方式连接在STP上,根据信令消息中的目的IMSI码,查询本地数据库,如果目的MS登记了短消息转移业务,SMFCS生成短消息记录,并接收来自于SMSC的下发短消息,向目的MS或者目的MS签约的前转MS下发短消息。
以目的MS登记的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为例具体说明实现的逻辑: SMAS设备采集HLR向SMSC发出的查询目的MS的路由信息应答消息,解码获取其中的目的IMSI码,并根据目的IMSI码在本地数据库表中查询目的MS是否登记了短消息转移业务,如登记了短消息转移业务,则触发短消息转移的二次发送功能:
SMAS修改由HLR向SMSC返回的路由信息应答消息,SMFCS对路由信息应答消息进行解码以获取其中目的IMSI码,并根据目的IMSI码查询 本地数据库,如果目的MS登记了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则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向目的MS签约的前转MS下发短消息。
本发明以上实施例利用短消息业务点到点的特性,根据目的移动台MS登记的短消息转移业务,修改由HLR回复给短消息中心的路由信息,接收短消息服务中心下发的短消息,由系统根据不同的登记业务完成短消息的转移。在不增加现网设备的额外处理能力的前提下,以较少的投入,在规模庞大的移动网上来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还提供了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短消息鉴权系统SMAS监测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向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的路由信息应答消息,解码获得其中的国际移动用户身份IMSI码;
步骤二、根据所述IMSI码查询本地数据库,如果该国际移动用户身份IMSI码用户开通了短消息转移业务,则修改HLR回复给SMSC的路由信息应答消息中的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识别码为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的识别码;
步骤三、短消息服务中心根据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的识别码,将短消息发送给SMFCS;
步骤四、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收到SMSC发来的短消息,解码获取其中的IMSI号码,并根据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获取该IMSI号码的前转号码,并将短消息下发给前转号码。
本发明实施例3以目的MS登记了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为例,说明实现短消息转移方法的信令过程:
1.SMSC向HLR发送路由信息请求消息SRI_FOR_SM_REQ;
2.SMAS透传路由信息请求消息SRI_FOR_SM_REQ;
3.HLR向SMSC回复路由信息应答消息SRI_FOR_SM_ACK;
4.SMAS根据SRI_FOR_SM_ACK中的目的IMSI码查询本地数据库, 发现目的MS登记了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修改SRI_FOR_SM_ACK中的MSCID为SMFCSID;
5.SMSC向SMFCS发送MT_FSM,其中包含短消息的内容、源SMC 地址、目的MS的IMSI码,另外还有SMSC短消息等待发送标识;
6.SMFCS收到MT_FSM,SMCFS根据本地数据库,查询目的MS的签约的前转MS ,向前转MS下发短消息;
SMCFS在查到目的MS的签约前转MS之后,向前转MS下发短消息,其后续的短消息流程和正常的短消息流程一致。
本发明以上实施例利用短消息业务点到点的特性,根据目的移动台MS登记的短消息转移业务,修改由HLR回复给短消息中心的路由信息或者模拟移动台MS开机登记流程,接收短消息服务中心下发的短消息,由系统根据不同的登记业务完成短消息的转移。在不增加现网设备的额外处理能力的前提下,以较少的投入,在规模庞大的移动网上来实现短消息转移业务。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内容,不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由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信令转接点STP、移动交换中心MSC、短消息网关SMG所组成的通信信令网,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若干短消息鉴权系统SMAS和一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其中,
所述短消息鉴权系统设置于短消息服务中心和归属位置寄存器的信令链路中,用来监测和采集归属位置寄存器发向短消息服务中心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并进行消息解码和对被叫用户进行鉴权;
所述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包含所述通信信令网的唯一识别码,并建立与所述通信信令网的信令连接,用于接收短消息服务中心发来的用户短消息,并执行短消息前转业务逻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消息解码和对被叫用户进行鉴权具体包括:
对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进行解码获得其中的国际移动用户身份IMSI码,根据所述IMSI码查询本地数据库,判断所述IMSI码用户是否注册了短消息转移业务;
对未注册短消息转移业务的应答消息,系统不做处理,直接透传;
对注册了短消息转移业务的用户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将其中的用户访问位置寄存器地址修改为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地址,再发送给短消息服务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短消息前转业务逻辑具体包括: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收到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下发的短消息MT_FSM,解码获取其中的被叫用户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获取该短信的前转用户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并向该前转用户ISDN号码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短消息路由查询消息,查询用户漫游信息,在收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来的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后,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进行短消息的二次下发;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收到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发来的短消息应答消息后,将应答消息转发给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转移业务包括: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目的MS关机状态短消息转移业务或MS无信号状态转移业务。
5.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短消息鉴权系统SMAS监测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发向短消息服务中心SMSC的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解码获得其中的国际移动用户身份IMSI码;
根据所述IMSI码查询本地数据库,如果该国际移动用户身份IMSI码用户开通了短消息转移业务,则修改消息中的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识别码为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SMFCS的识别码;
短消息服务中心根据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的识别码,将短消息发送给SMFCS;
短消息转移中心系统收到SMSC发来的短消息,解码获取其中的IMSI号码,并根据IMSI号码查询本地数据库,获取该IMSI号码的前转号码,并向该前转号码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发送短消息路由查询消息,查询前转号码的漫游信息,在收到归属位置寄存器发来的短消息路由查询应答消息后,将短消息下发给前转号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该国际移动用户身份IMSI码用户未开通短信转移业务,则短消息鉴权系统SMAS不对所述发送短消息路由信息应答消息做任何修改,直接发送给短消息服务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消息转移业务包括:无条件短消息转移业务、目的MS关机状态短消息转移业务或MS无信号状态转移业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298125A CN102075889A (zh) | 2011-01-27 | 2011-01-27 | 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298125A CN102075889A (zh) | 2011-01-27 | 2011-01-27 | 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75889A true CN102075889A (zh) | 2011-05-25 |
Family
ID=44034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298125A Pending CN102075889A (zh) | 2011-01-27 | 2011-01-27 | 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75889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1372A (zh) * | 2012-07-19 | 2012-12-12 | 上海禹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漫游用户短信转移到本地用户的系统 |
CN103167435A (zh) * | 2013-04-08 | 2013-06-19 | 上海禹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彩信转移的系统 |
WO2015070587A1 (zh) * | 2013-11-14 | 2015-05-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短消息前转的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9996196A (zh) * | 2018-01-02 | 2019-07-09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路由寻址方法、短消息下行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2076A (zh) * | 2004-02-27 | 2005-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法 |
CN1859608A (zh) * | 2005-05-24 | 2006-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短消息转移方法 |
CN101022575A (zh) * | 2006-02-13 | 2007-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短消息传送系统及方法 |
CN101056423A (zh) * | 2006-11-24 | 2007-10-17 |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短信转移的实现方法 |
CN101112075A (zh) * | 2004-12-06 | 2008-01-23 | 罗姆韦尔有限公司 | 可调节式消息转移 |
-
2011
- 2011-01-27 CN CN2011100298125A patent/CN10207588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2076A (zh) * | 2004-02-27 | 2005-08-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法 |
CN101112075A (zh) * | 2004-12-06 | 2008-01-23 | 罗姆韦尔有限公司 | 可调节式消息转移 |
CN1859608A (zh) * | 2005-05-24 | 2006-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短消息转移方法 |
CN101022575A (zh) * | 2006-02-13 | 2007-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短消息传送系统及方法 |
CN101056423A (zh) * | 2006-11-24 | 2007-10-17 | 广州市宜通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短信转移的实现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1372A (zh) * | 2012-07-19 | 2012-12-12 | 上海禹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漫游用户短信转移到本地用户的系统 |
CN102821372B (zh) * | 2012-07-19 | 2016-05-11 | 上海禹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漫游用户短信转移到本地用户的系统 |
CN103167435A (zh) * | 2013-04-08 | 2013-06-19 | 上海禹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彩信转移的系统 |
WO2015070587A1 (zh) * | 2013-11-14 | 2015-05-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短消息前转的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9996196A (zh) * | 2018-01-02 | 2019-07-09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路由寻址方法、短消息下行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9996196B (zh) * | 2018-01-02 | 2022-03-0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路由寻址方法、短消息下行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68012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warding short messages from a mobile terminal | |
US795775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short message calling party | |
CN101459893B (zh) | 一种基于目的归属网络的短消息终呼路由器系统及方法 | |
CN101616382B (zh) | 一种短信回执的业务方法及系统 | |
CN102098642B (zh) | 一种实现移动网络中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304559A (zh) | 一种支持号码携带的短消息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2075889A (zh) | 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459899A (zh) | 机器用户的号码分配方法及通信网络 | |
CN101047971B (zh) | 当智能用户漫游时在归属地触发智能业务的方法 | |
US7336955B2 (en) | Interconnection agreement determining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917712B (zh) | 一种在未签署漫游协议网络之间实现漫游的方法及网络 | |
EP2524531B1 (en) | Method, network entity,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handling subscription data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01374345B (zh) | 一种主叫用户的无线虚拟专网vpn短号传递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1179759B (zh) | 一种获取移动终端开机信息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 |
CN102480703B (zh) | 一种过滤未知国际短消息的方法 | |
CN101527888B (zh) | 一卡多号短信业务实现方法及一卡多号短信业务管理设备 | |
CN109640315A (zh) | 跨网络制式的一卡多号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2355640A (zh) | 一种实现通信网络短消息转移即时通用户的系统及方法 | |
CN1283119C (zh) | 一种实现短消息转移的方法 | |
CN100569012C (zh) | 一种实现短消息个性化签名的方法 | |
CN100401802C (zh) | 一种实现短消息前转的方法 | |
CN100546318C (zh) | 一种实现scp接收短消息的方法 | |
CN101316387B (zh) | 一种实现短消息业务的方法、系统及归属位置寄存器 | |
CN102480700B (zh) | 短信计费方法、计费系统 | |
CN101990178A (zh) | 携出用户短消息处理设备、系统及短消息业务的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