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047172A - 治疗非正视眼的软式隐形眼镜 - Google Patents

治疗非正视眼的软式隐形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7172A
CN102047172A CN200980120493XA CN200980120493A CN102047172A CN 102047172 A CN102047172 A CN 102047172A CN 200980120493X A CN200980120493X A CN 200980120493XA CN 200980120493 A CN200980120493 A CN 200980120493A CN 102047172 A CN102047172 A CN 102047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ct
arc
pressure control
cutting
optical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04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47172B (zh
Inventor
董晓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al OK V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Global OK V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al OK V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Global OK Vis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47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7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47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7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7Contact lens fitting; Contact lenses for orthokeratology; Contact lenses for specially shaped cornea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1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bifocal; multifocal
    • G02C7/045Sectorial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8Means for stabilising the orientation of lenses in the ey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9Contact lenses having special fitting or structural features achieved by special materials or material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24Myopia progression preven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角膜矫正镜片能缓和或减轻非正视眼的进行,但是对于使用者,尤其是年轻佩戴者而言,目前仍待开发更舒适、可接受性更高的镜片。虽然不是以硬式材料制作,佩戴本软式角膜矫正镜片,除了能矫正视力以外,也可以降低非正视眼的度数。

Description

治疗非正视眼的软式隐形眼镜
发明背景说明
1.本发明应用范围
本发明与使用软式隐形眼镜治疗非正视眼,例如近视、远视与散光的技术相关。本发明可提供清晰的中心与周边视力,尤其可以运用在控制、减缓,甚至矫正这些视力问题。
2.相关背景说明
视力不良有许多种原因,最常见的因素是「近视眼」,近视眼无法看清楚远方的目标,起因于角膜太陡(角膜弧度曲率半径太短),或是眼球前后直径太长,无法在视网膜上正确聚焦。另一个因素是「远视眼」。远视眼无法看清楚近方的目标,起因于角膜太平(角膜弧度曲率半径太长),或是眼球前后直径太短,无法在视网膜上正确聚焦。远视眼在儿童非常普遍,严重的远视眼可以引起惰眼或弱视。轻微或中等程度的远视眼对年轻人而言是潜隐性而可以忍耐的,随着年纪增长调节力衰退之后,将引起阅读困难的症状。还有一项因素是「散光」,散光起因于角膜表面弯曲度不平均,多重屈折力的表面无法完全聚焦,造成视力模糊。
非正视眼、近视眼、远视眼与散光,一但形成就没有完全治疗与恢复正常的方法。屈光手术虽然能够藉由改变角膜形状而矫正近视,但是对其安全性与长期的影响仍然未能完全放心。
另一个治疗的方向在使用特殊设计的硬式隐形眼镜来改变角膜形状,这样用途的隐形眼镜可以持续针对角膜特定位置施加压力,逐步改变角膜表面成为需要的形状。治疗完成之后仍然需要维持部分时间佩戴镜片,以保持角膜形状。这种治疗方法称为角膜矫正术(Ortho-K)。施行角膜矫正术成功与否,端赖角膜矫正之隐形眼镜,其形状与构造设计得是否正确。绝大多数的角膜矫正(Ortho-K)隐形眼镜都是采用硬式透气性材质所制造。
以硬式材料来做角膜矫正会有不舒适的感觉。为了舒减其不舒适感,有的在中央硬式镜片边缘加上软式镜片材料,形成所谓的复合式镜片。不过,镜片价格高与耐用性,对多数验配者而言是个犹豫点。有些其它研究者,尝试着把软式隐形眼镜,内外翻转过来戴,希望其前表面翻转到内面,可以压平角膜。不过,以内外翻转的软式隐形眼镜来做角膜矫正的效果无法预测,也无法掌控。
Reim美国专利案号第5,963,297号,与其它专利如Stoyan(美国专利案号第5,349,395;4号,第952,045号;第5,191,365号;以及第6,010,219号)发表近视角膜矫正镜片设计。这些专利教导以硬式隐形眼镜设计各式弧度与弧区,在眼球适当区域施加压力,已改变角膜弯曲度。
本发明装置,治疗非正式眼的软式角膜矫正隐形眼镜,其构造包含:一个「光学区」;一个「压力控制弧区」环绕并连接在基弧区的外围;一个「贴合弧区」环绕并连接在压力控制弧区的外围。光学区有一个背弧,由第一光学基弧所定义;也有一个前弧,由第一光学前弧所定义;有一个最小轴厚度以及一个最大轴厚度。压力控制区有一个背弧,由压力控制区基弧所定义;也有一个前弧,由压力控制区前弧所定义;有一个最小轴厚度以及一个最大轴厚度。贴合弧区有一个背弧,由贴合弧区基弧所定义;也有一个前弧,由贴合弧区前弧所定义;有一个最小轴厚度以及一个最大轴厚度。本发明的隐形眼镜,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小轴厚度少,也比贴合弧区的最小轴厚度小;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大轴厚度大,也比贴合弧区的最大轴厚度大。最好是再包含一个「边弧区」环绕并连接在贴合弧区的外围。
本隐形眼镜实例之一,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小轴厚度少,也比贴合弧区的最小轴厚度小。在本实例中,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小轴厚度少的厚度,最好等于或超过,事先设定好、目标角膜所欲减少的纵深度。例如,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少于光学区的最小轴厚度,其少的量,约比目标角膜所欲减少的纵深度的量,小过10%到200%。
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也可以比贴合弧区的最小轴厚度少,其少的量,等于或大于,事先设定好、目标角膜所欲减少的纵深度的量。例如,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与贴合弧区的最小轴厚度相比,应该比目标角膜所欲减少的纵深度的量,小过10%到200%。
本举例中,如果光学区组成包含两个或以上的切分光学区,其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必须比每一个切分光学区的最小轴厚度薄。如果光学区组成包含一个相接于压力控制区的第一光学区,以及一个由第一光学区放射状向内的第二光学区,则可以是第二光学区的基弧弧度,比第一光学区的基弧弧度短;又或者,第二光学区的前光学弧弧度,比第一光学区的前光学弧弧度长。因而使切分光学区放射状向外,愈来愈薄。另一个替代或增加的方式,第一与第二光学区的背面弧度,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的正离心率值(e-values)来连接;又或者第一与第二光学区的切分光学区的前面弧度,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的负离心率值(e-values)来连接,形成一个平滑渐薄的非球面光学区之背弧或前弧,放射状向外逐渐变薄。本举例中,平滑逐渐变薄的光学区与压力控制区的背面弧度,可以再以一个负的离心率来融合起来,形成一个非球面、平滑渐薄的光学-压力控制区,放射状向外逐渐变薄。
本举例中,贴合弧区组成也可以包含两个或以上的切分贴合弧区,其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必须比每一个切分贴合弧区的最小轴厚度薄。如果贴合弧区组成包含一个第一贴合弧区,以及一个由第一贴合弧区放射状向外相接的第二贴合弧区,则可以是第二贴合弧区的背面弧弧度,比第一贴合弧区的背面弧弧度陡;又或者,第二贴合弧区的前弧弧度,比第一贴合弧区的前弧弧度平。因而使切分贴合弧区放射状向外,愈来愈厚。第一与第二贴合弧区的背面弧度,可以使用负离心率值(negative e-values)来连接;又或者第一与第二贴合弧区的前面弧度,可以使用正离心率值(positive e-values)来连接,形成一个平滑渐厚的非球面贴合弧区之背弧或前弧,放射状向外逐渐变厚。
本隐形眼镜另一实例,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大轴厚度大,也比贴合弧区的最大轴厚度大。在本实例中,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大轴厚度多的厚度,最好等于或大于,事先设定好、目标角膜所欲增加的纵深度的量。例如,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大轴厚度多出的量,约比事先决定好、目标角膜所欲增加的纵深度的量,大过10%到200%。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也可以比贴合弧区的最大轴厚度多,其多的量,等于或大于,事先设定好、目标角膜所欲增加的纵深度的量。例如,比目标角膜所欲增加的纵深度的量,大过10%到200%。
本举例中,如果光学区组成包含两个或以上的切分光学区,其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必须比每一个切分光学区的最大轴厚度厚。如果光学区组成包含一个相接于压力控制区的第一光学区,以及一个由第一光学区放射状向内的第二光学区,则可以是第二光学区的基弧弧度,比第一光学区的基弧弧度陡;又或者,第一光学区的前光学弧弧度,比第二光学区的後光学弧弧度平。因而使切分光学区放射状向外,愈来愈厚。
本举例中,贴合弧区组成也可以包含两个或以上的切分贴合弧区,其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必须比每一个切分贴合弧区的最大轴厚度厚。则可以是第二贴合弧区的背面弧弧度,比第一贴合弧区的背面弧弧度平;又或者,第二贴合弧区的前弧弧度,比第一贴合弧区的前弧弧度陡。因而使切分贴合弧区放射状向外,愈来愈薄。第一与第二贴合弧区的背面弧度,可以使用正离心率值(positive e-values)来连接;又或者第一与第二贴合弧区的前面弧度,可以使用负离心率值(negative e-values)来连接,形成一个平滑渐薄的非球面贴合弧区之背弧或前弧,放射状向外逐渐变薄。切分贴合弧区的背面弧度,也可以使用正离心率值(positive e-values)来连接;又或者其前面弧度,可以使用负离心率值(negative e-values)来连接,形成一个平滑渐薄的非球面贴合弧区之背弧或前弧,放射状向外逐渐变薄。本举例中,平滑逐渐变厚的光学区与压力控制区的背面弧度,可以再以一个正的离心率来融合起来,形成一个非球面、平滑渐厚的光学-压力控制区,放射状向外逐渐变厚。
光学区与压力控制区的背面弧度,也可以使用负离心率值(negative e-values)来连接;又或者其前面弧度,可以使用正离心率值(positive e-values)来连接,形成一个平滑渐厚的非球面光学-压力控制区之背弧或前弧,放射状向外逐渐变厚。再进一步,平滑逐渐变厚的光学-压力控制区与贴合弧区的背面弧度,可以先以一个或多个负的离心率,再以一个或多个正的离心率,放射状向外融合起来;或者平滑逐渐变厚的光学-压力控制区与贴合弧区的前面弧度,可以先以一个或多个正的离心率,再以一个或多个负的离心率,放射状向外融合起来,形成一个非球面、平滑渐厚的光学-压力控制-贴合弧区,其飞球面前弧或后弧,放射状向外,逐渐变厚然后变薄。
本发明隐形眼镜,可以用来治疗非正视眼,包括远视、近视与散光。由专业人员做眼部检查,以决定非正视眼之种类与严重程度,然后选择或设计具有适当前、后弧度的软式隐形眼镜,让该病患使用。该适当的镜片交付使用后,系使用于该病患的角膜上,必须佩戴适当的时间,一般而言,每天至少要六小时,最好能有八至十二小时以上,持续最少14天。
图式之简单说明:
图一为本发明之角膜矫正软式镜片,接触于病患角膜时之侧面图示。
图二为用来矫正远视眼之软式隐形眼镜镜片,沿着图三,2-2直线之部分侧面图标。
图二A为本发明,用来矫正远视眼之另一个镜片,部分侧面图示。
图二B为本发明,用来矫正远视眼之再另一个镜片,部分侧面图示。
图三为本发明同图二、二A、二B角膜矫正软式镜片,正前方之平面图示。
图四为用来矫正近视眼之软式隐形眼镜镜片,沿着图五,4-4直线之部分侧面图标。
图四A为本发明,用来矫正近视眼之另一个镜片,部分侧面图示。
图四B为本发明,用来矫正近视眼之再另一个镜片,部分侧面图示。
图五为本发明同图四、四A、四B角膜矫正软式镜片,正前方之平面图示。
发明之详细说明:
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名称与其变异名称,除非另外在文章中使用该名称时,另外清楚的指明为不同的意思,一律代表以下所描述之意涵。
「非正视眼」指的是一为病患因为屈光不正导致的视力不良,也就是因为眼睛聚焦错误所引起的视力改变或下降。非正视眼的例子,包括近视、远视与散光等。
由隐形眼镜几何中心,放射状向外的某一点的「轴厚度」,乃指隐形眼镜10上,该点位置镜片沿中心轴,其前表面与后表面的厚度距离。该厚度可以由该点位置的前表面纵深度,减除该点位置后表面的纵深度,加上该镜片的中心厚度。一个镜片的前表面纵深度,是由该点位置的前表面,量到与前表面最边缘处相切的水平面的垂直距离;镜片的后表面纵深度,则是由该点位置的后表面,量到与后表面最边缘处相切的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背面弧度」指的是一个隐形眼镜的后表面弯曲度,也就是接触到病患眼睛的那一个表面。「前面弧度」指的是一个隐形眼镜的前表面弯曲度,也就是远离病患眼睛的那一个表面。
「基弧」指的是一个隐形眼镜的后表面弧度。
「中心厚度」指的是一个隐形眼镜中心点,前后表面的厚度距离。
「离心率」(E-value)指的是测量角膜的离心率值。零,代表正球形,负的离心率代表,中央平坦、外围陡峭的弧(扁圆表面);一个正的离心率代表,中央陡峭,外围平坦的弧(扁长表面)。
「前表面弧度」表示一个隐形眼镜前表面的弯曲度。
「角膜矫正」或「角膜塑形」,指的是,有计划性的施用一系列单一或多片隐形眼镜,重新塑造角膜形状,以改善视力的治疗方法。
一个「硬式隐形眼镜」,指的是镜片放在角膜上,不会顺着角膜表面而改变形状。压克力树酯(PMMA)与高透氧材料如硅、氟硅压克力树酯,或赛璐璐酪酸盐是制作硬式隐形眼镜典型的材料。其聚合物分子通常不吸收水分。
一个「软式隐形眼镜」,指的是使用来制作隐形眼镜的材料是软的,其制作的镜片放在角膜上,会顺着角膜表面形状而弯曲改变。水胶(HEMA)与硅水胶是制作软式隐形眼镜典型的材料,含水量约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七十。
两个相邻弧区间的「厚度落差」,指的是以较厚弧区中最厚的部分,与较薄弧区中最薄的部分来比较,相减得到的轴厚度差距。如果指称一个弧区是最薄、最厚,比其它弧区厚、或比其它弧区薄,指的是拿该弧区中最薄的部分(轴厚度最小),或最厚的部分(轴厚度最大),来比较。依照不同实例,拿来比较的可能是该弧区最薄或最厚的部分。
「弧区」,指的是一个隐形眼镜,部分或完整的环型区域。本镜片中,弧区的典型特点是,一个弧区的最大或最小轴厚度,与其接邻弧区的轴厚度相比,有某些差距。基本上,一个弧区也会有一个背表面,与特定的基弧,也可能有离心率,形成一个以上明确定义的弧度,例如非球面或S型曲线。
这里使用的名称「包含」及其变异名称,「包括」、「含有」,并未指称为排除其它添加物、零件、整体或其步骤。在此使用的名称,「一片」、「一个」及「这个」、「那个」或类似的冠词,除非文中另有指示,文意上都应该解读为,涵盖单数与复数。
隐形眼镜
图一到五根据本发明,举例说明作为角膜矫正术用途之隐形眼镜10。在图一中隐形眼镜10是压力控制(Pressure Control)软式隐形眼镜,专门设计佩戴在病患眼球14之角膜12上。如图三所示,本隐形眼镜10有四个弧区,由中央往外分别是:一个光学区20、一个压力控制弧区22、一个贴合弧区26、以及一个边弧区28。
本软式隐形眼镜10可以曲折,尤其是当隐形眼镜中心厚度较薄的时候,会顺着角膜12的表面形状而弯曲。一个软式球面隐形眼镜10并不会在镜片下方形成泪液镜片的效果,因此角膜12原来的表面形状,如弯曲度与散光度数,都会传达到该软式隐形眼镜10的后表面,然后转透到软式隐形眼镜10的前表面。相对的,一个硬式球面隐形眼镜可以中和大部分的角膜散光度数以及部分屈光不正的度数,不会转透到隐形眼镜的前表面(度数面)来。因此,本发明软式隐形眼镜10完成角膜塑形的原理,与硬式镜片利用(不限于)其光学区与贴合弧区,进行水疗式压迫按摩的原理并不相同。
由于软式隐形眼镜10可以将角膜12的表面形状转透到该隐形眼镜10的后表面,然后转透到其前表面,力量就可以反过来传递。也就是,由眼皮传达隐形眼镜10的前表面,然后转透到其背面,该力量最终会施压在角膜12上。因此,隐形眼镜10上,覆盖在角膜12同一个位置的前表面与后表面的镜片区域,在功能上可以视为一体。因此其弯曲度与厚度的改变,无论是在前表面或后表面,都会被传达到角膜12同一个相对位置,进行角膜塑形或矫正。
一个硬式隐形眼镜将眼皮压力传达到角膜12表面的方式,是以连续接触与不接触的环区,利用该材料的硬度,在角膜12适当的区域施加正压与负压,已改变其形状。如前所述,一个软式隐形眼镜可以曲折,中央到外围都会会顺着角膜12的表面形状而弯曲,因此眼皮压力将均匀的传达到整个角膜,无法产生正压与负压以进行角膜塑形或矫正。本软式隐形眼镜10,藉由软式镜片材料的厚度差异以代替弧度差异,可以产生相对的正向力与负向力,类似于硬式角膜矫正镜片在不同弧区所施加的相对压力。本软式隐形眼镜在不同区域的相对厚度,可以将眼皮的压力,以相对的正压力或负压力传达到角膜12的前表面以进行角膜塑形。一个薄的镜片区域相对施加负压力,而一个厚的区域相对施加正压力,这就如同硬式角膜矫正隐形眼镜,利用其镜片后表面的陡区与平区,都可以对角膜12进行塑形。
本发明镜片,其硬度最好与目前的软式隐形眼镜相当。例如,Lotrafilcon A(一种氟乙烯基的氟硅胶),Balafilcon A,Lotrafilcon B,Comfilcon A,pHEMA(polyhydroxyethylmethacrylate),Omafilcon A,以及Galyfilcon A。比这些软式隐形眼镜硬度高的镜片质料,还是可能使用,只要确认该镜片放在角膜之后,其后表面可以顺着眼角膜的形状弯曲即可。
对本发明镜片材料硬度,最好以硬度测量法来测量,例如Shore
Figure BPA00001265891100081
(Durometer)测验,或Rockwell硬度测验。两个方法都是测量塑料材料,对以外力引起凹陷的抵抗能力。在Shore
Figure BPA00001265891100082
测验,是以凹陷测验机具的足部所穿透、进入材料为准(最好是采用Zwicker Durometer硬度测验机,该机器可以从Zwick USA,1620 Cobb International Blvd.,Suite 1,Kennesaw,Georgia,U.S.购买)。使用Shore硬度测验的时候,最好采取Shore A或Shore D的分级标准,因为这些分级标准就是设计来测量弹性物质的硬度。
硬度测量的时候,首先将样本放置在坚硬的平面上。仪器施压穿入时,必须确认施压部件平行于该样本的表面。最好是以ASTM或ASTMD2240的测验法来决定硬度。
本发明镜片,其硬度最好与目前的软式隐形眼镜相当。例如,Lotrafilcon A,Balafilcon A,Lotrafilcon B,Comfilcon A,Senofilcon A,pHEMA,Omafilcon A以及Galyfilcon A。这些材料的弹性系数乃介于0.4Mpa与1.5MPa之间。相对而言,硬式隐形眼镜材料,例如PMMA,其弹性系数约为2000Mpa。
本发明镜片,其硬度又或者其弹性,最好不超过PMMA硬式隐形眼镜的百分之20。较佳选择是,其硬度介于PMMA硬式隐形眼镜的百分之0.0005与百分之5之间。最佳的选择是,介于百分之0.001与百分之1之间。同时,本发明镜片,其硬度或弹性最好比目前软式隐形眼镜的百分之200少,更希望能在目前软式隐形眼镜硬度或弹性的百分之50范围之内。
本发明镜片,又最好是亲水性的,可含有水分,例如,介于百分之20到百分之50之间含水量。镜片材料应该透氧,才能让佩戴者戴用本发明镜片。若是采用「水胶」或「硅水胶」等软式镜片材料,可以有更高的透氧度。
本发明软式隐形眼镜的硬度与弹性,应该在可给予使用者佩戴的状态下测量。对亲水性的镜片而言,其硬度与弹性应该在彻底水化之后,也就是水分饱和的状态下测量。例如将该镜片浸泡在溶液中十二小时,而其溶液最好是千分之九盐分的食盐水。
本发明,软式角膜矫正隐形眼镜所描述的的弧度,必须在可给予使用者佩戴的状态下测量。对亲水性的镜片而言,就是在水化后的状态。对这样的镜片而言,可以测量干片状态的镜片弧度,再乘以适当的膨胀系数,来估算水化后的弧度。每一种材料有其特定的膨胀系数,且为产业所熟知。亲水性的镜片,其水化后的弧度与干片弧度之间,以膨胀系数为线性相关。
本发明隐形眼镜可以使用产业所熟知的方式来生产,例如车削、旋模,及铸模法,其所应制造的干片大小,应根据使用材料的膨胀系数来决定。软式铸模的工法也能使用,例如以全水化或部份水化,以玻璃模型铸模。
光学区20
光学区20有一个后表面,由基弧30所定义;以及一个前表面,由前光学弧31所定义。传统软式隐形眼镜的基弧通常设计得比量取的角膜12中央弧度要平许多,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镜片可以贴在角膜12的中央部份,同时延伸到角膜货轮部外围1-2毫米,而贴附在眼睛周围的巩膜13区域。传统软式隐形眼镜并不会接触角膜12的周围部份,而是接触轮部以外的巩膜外壳以获的周边的支撑。这是软式隐形眼镜配镜时所称的三点接触配法。
本软式隐形眼镜10的基弧30,其弧度之曲率半径可以比角膜10所测量的中央弧度要长(平)、相等,或短(陡),端视要治疗何种非正视眼。本发明实例之一,光学区20可以分成两个或更多的连续光学区,称为光学区201、202与203,其相对应的弧度301、302与303之曲率半径,逐渐变陡(较短)或变平(较长),辐射向外形成渐增(渐厚)或渐减(渐薄)的轴厚度。光学区20连接到压力控制区22,该区厚度或增加或减少,相对的可以在角膜12形成正向或负向的压力。
这多个光学区201、202与203,也可以用一个非球面来替代,使其具有负离心率(e值)以产生渐渐变陡的弧度;或是具有正离心率,以产生渐渐变平的弧度,进而形成轴厚度渐增(渐厚)或渐减(渐薄)的效果,辐射向外连结到压力控制区22。如前述,一个隐形眼镜10可以曲折,会顺着角膜12的表面形状而弯曲,所以光学区20与切分之光学区201、202与203,其前光学弧31与基弧30所形成的轴厚度,都有同样的效果。所知技术中,各种形成轴厚度渐增(渐厚)或渐减(渐薄)的效果,都可以运用。例如,辐射向外厚度渐减(渐薄)的效果,可以来自于逐渐变平的基弧,或是逐渐变陡的前弧(或是基弧与前弧一起变化)。逐渐变平的后弧来是正的离心率(正e值);而逐渐变陡的前弧来自于负的离心率(负e值)。造成厚度渐增(渐厚)之效果的方法正好相反。
在近视矫正中,角膜12的纵深度,会随着中央形状变平而减少;在远视矫正中,也会随着角膜中央形状变陡而增加。为达到降低非正视眼度数的目的,中央光学区20与压力控制区22之间,需要形成镜片厚度差异,其数值可以用角膜12降低度数前后,因形状改变而产生的角膜纵深度差异值来估算。而该镜片厚度差异最好能比角膜纵深度差异值高出百分之十到百分之200,以保证完全降低该非正视眼的度数。纵深度计算公式,在角膜矫正术或屈光手术中,都是为人所熟知的技巧。其中,若假设角膜区域的宽度是2d,其离心率是e,而角膜中央的曲率是R0,则纵深度=Sqrt(R0 2+d2e2)-sqrt((Sqrt(R0 2+d2e2))2-d2)。
例如,一个角膜原始的中央曲率R0为43屈光度(diopters),也就是曲率半径为7.85毫米(mm)。其离心率(e)是0.4,而目标是要降低1屈光度(Diopter)的近视眼。如此,角膜的中央曲率必须变平为42屈光度(diopters),也就是曲率半径8.04毫米(mm)。如果想让变平的中央角膜是6毫米(mm)的宽度,使用纵深度公式来计算为:
(a)曲率43屈光度(D),6毫米(mm)宽度的中央角膜,其纵深度是0.589毫米(mm)。又
(b)曲率42屈光度(D),6毫米(mm)宽度的中央角膜,其纵深度是0.574毫米(mm)。又
(c)降低1屈光度近视眼,所需产称的角膜纵深度差异是(a)-(b)=0.015毫米(mm).
本举例中,压力控制区22的镜片最薄处的厚度,最少必须比光学中心20的中心厚度薄0.015毫米(可以再加上超过标准的厚度差)。压力控制区22与贴合弧区26的厚度差,也可以加强软式角膜矫正隐形眼镜的塑形效果。
一般设计镜片来看远方视的相同技巧,可以运用来决定前光学弧30f的中央弯曲度,使该镜片能成为夜间或日间佩戴之用途。镜片材料,必须符合所建议的佩戴时程所需的透氧度。理想的镜片材料,应该是水胶或是更高透氧度的硅水胶。
传统近视软式隐形眼镜,镜片中央厚度最薄而外围最厚,以形成凹透镜。如图四与图五所示,为了做近视的角膜矫正,软式隐形眼镜10的光学区20,其轴厚度最好在镜片的几何中心最厚,向光学区20的周围区域逐渐变薄,而后连接到轴厚度最薄的压力控制区22,对旁外围的角膜施加负压力。软式隐形眼镜10的中央部份比较厚,可以在角膜12中央区域施加正压力,以压平其中央弧度;再者,光学区20周边比较薄,加上最薄的压力控制区22,对角膜12旁外围区域施加负压力,进而使该旁外围区域的角膜变陡,以降低近视。
这里的软式隐形眼镜,与前述利用内外反转的软式隐形眼镜来降低近视的方法,并不相同。该反转之镜片正中央仍有着最薄的轴厚度,向外逐渐变厚,一直到角膜的边缘或超过该边缘为止。因此,该反转镜片中央的压迫力,十分有限,也无法预测,与本发明镜片大不相同。
光学区20的前光学弧31,可以切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同心圆弧区201,202,与203,其相对的前光学弧311,312与313曲率半径逐渐变陡(短)。这样的安排使光学区20的轴厚度在中央最厚,在光学区20边缘最薄,同时还保留镜片的中心视力,以供日间佩戴。
光学区20的基弧30,可以切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同心圆弧区201,202,与203,其相对的前光学弧301,302与303曲率半径逐渐变平(长)。这样的安排也可以使光学区20的轴厚度在中央最厚,在光学区20边缘最薄,同时还保留镜片的中心视力,以供日间佩戴。
另外替代的方式,可以在基弧30加入一个正的离心率(e值),或在前光学弧31加入一个负的离心率(e值),这样隐形眼镜10的几何中心也会最厚,而光学区20的外缘最薄,同时不会改变镜片的中心视力,以供看远。
传统远视软式隐形眼镜,镜片中央厚度最厚而外围最薄,以形成凸透镜。如图二与图三所示,为了做远视的角膜矫正,软式隐形眼镜10的光学区20,其轴厚度最好在镜片的几何中心最薄,向光学区20的周围区域逐渐变厚,而后连接到轴厚度最厚的压力控制区22,对旁外围的角膜施加正压力。软式隐形眼镜10的中央部份比较薄,可以在角膜12中央区域施加负压力,以使其中央弧度变陡;再者,光学区20周边比较厚,加上最厚的压力控制区22,对角膜12旁外围区域施加正压力,进而使该旁外围区域的角膜变平,以降低远视。
光学区20的前光学弧31,可以切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同心圆弧区201,202,与203,其相对的前光学弧311,312与313曲率半径逐渐变平(长)。这样的安排使光学区20的轴厚度在中央最薄,在光学区20边缘最厚,同时还保留镜片的中心视力,以供日间佩戴。
光学区20的基弧30,可以切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同心圆弧区201,202,与203,其相对的前光学弧301,302与303曲率半径逐渐变陡(短)。这样的安排也可以使光学区20的轴厚度在中央最薄,在光学区20边缘最厚,同时还保留镜片的中心视力,以供日间佩戴。
另外替代的方式,可以在基弧30加入一个负的离心率(e值),或在前光学弧31加入一个正的离心率(e值),这样隐形眼镜10的几何中心也会最薄,而光学区20的外缘最厚,同时不会改变镜片的中心视力,以供看远。
本发明软式隐形眼镜,可以角膜矫正或塑形最主要的原理,就在于隐形眼镜10的几何中心、与压力控制区22的相对厚度差。厚区与薄区之间的过渡与融合方式,例如非球面或多个逐渐平坦或陡峭的连续弧度,据信对本发明镜片的效果有加成的作用。当然还有其它的弧度可以用来融合或拉平交界处,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凸面弧度。
本发明实例之一,光学区20的直径范围从3毫米(mm)到10毫米(mm);其切分光学区201,202,203的直径范围,从1毫米(mm)到9.5毫米(mm)。基弧30与前光学弧31以及其切分弧度301,302,303,311,312,及313,范围从15.0毫米(mm)到5.0毫米(mm)。光学区20与其切分光学区201,202,203水化之后的厚度从0.01毫米(mm)到1.5毫米(mm)。
压力控制区22
压力控制区22是用来控制,隐形眼镜10施加于角膜的力量,是正压还是负压。压力控制区22后表面有一个弧度,由压力控制区弧40所定义;前表面也有一个弧度,由压力控制区前弧41所定义。这些弧的曲率半径可以决定适当的厚度,以便在角膜12上施加正压或负压。压力控制区22的厚度,不但决定他自己是施加正压还是负压,还能改变其相邻弧区,光学区20与贴合弧区26,成为与其相反的压力型态,进行角膜塑形。因此,有了压力控制区22,近视角膜矫正隐形眼镜10的压力分布,由几何中心放射状往外,顺序是,正压力(光学区20)、负压力(压力控制区22)与正压力(贴合弧区26)。远视角膜矫正隐形眼镜10的压力分布,由几何中心放射状往外,顺序是,负压力(光学区20)、正压力(压力控制区22)与负压力(贴合弧区26)。
如图二与图三所示,在进行远视角膜矫正术时,压力控制区22在角膜12上必须施加正压力。该弧区弯曲度所形成的厚度,必须比其两边连接的光学区20与贴合弧区26来得厚,后者两个接壤的弧区,则可以在相对应的角膜12上,施加负压力。至少,压力控制区22最厚的部分(厚度)必须比光学区20以及贴合弧区26最厚的点要厚(反之,于近视角膜矫正术,压力控制区22在角膜12上须施加负压力)。为了达成较厚的压力控制区22,其后表面之压力控制区弧40,必须做的比基弧30陡,或压力控制区前弧41设计得比前光学弧31平坦,如此才能使压力控制区22的轴厚度较厚。如图2A所示,压力控制区22也可以切分成数个弧区401,402,及403,其中处于压力控制区22中段的切分弧区,形成最厚的部分,其两边的切分弧区向两内及向外侧连接处(光学区20与贴合弧区26),逐渐变薄。
另外的替代方式,压力控制区22与其多个切分弧区可以用一个正离心率,将后表面的压力控制区弧40连结起来;或是用一个负离心率,将前表面的压力控制区前弧41连结起来。这两个非球面弧线40与41,也可以各自用复数个离心率(e值),辐射状向内与非球面的基弧30或前光学弧31相融合;也可以辐射状向外与非球面的贴合弧区26的后表面或前表面相融合,成为一条单一的非球面曲线。各弧区交界处,也可以(但不限于)用凸面来融合。
如图四与图五所示,在进行近视角膜矫正术时,压力控制区22在角膜12上必须施加负压力。该弧区弯曲度所形成的厚度,必须比其两边连接的光学区20与贴合弧区26来得薄,后者两个接壤的弧区,则可以在相对应的角膜12上,施加正压力。为了达成较薄的压力控制区22,其后表面之压力控制区弧40,必须做的比基弧30平坦,或压力控制区前弧41设计得比前光学弧31陡,如此才能使压力控制区22的轴厚度较薄。如图4A所示,压力控制区22也可以切分成数个弧区401,402,及403,其中处于中段的一或多个前、后切分弧区,形成最薄的部分,其两边的切分弧区向两内及向外侧连接处(光学区20与贴合弧区26),逐渐变厚。
另外的替代方式,压力控制区22与其多个切分弧区可以用一个负离心率,将压力控制区弧40的后表面连结起来;或是用一个正离心率,将压力控制区前弧41的前表面连结起来。这两个非球面弧线40与41,也可以用复数个离心率(e值),辐射状向内,各自与非球面的基弧30或前光学弧31相融合;也可以辐射状向外,各自与非球面的贴合弧区26的后表面或前表面相融合,成为一条单一的非球面曲线。各弧区交界处,也可以(但不限于)用凸面来融合。
如前述,虽然可以用多个弧区或非球面弧的方式,在压力控制区22上,形成所需的轴厚度,另外可以有其它方法达到相同的效果。例如,可以沿着一整圈去除水胶材料,以形成薄区;或加上一整圈的材料让压力控制区22变厚。本发明实例之一,压力控制区22的弧区宽度范围从0.1毫米(mm)到5.0毫米(mm)(端视其角膜12的形状、目标度数,以及非正视眼的种类而定)。压力控制区弧40与压力控制区前弧41,比基弧30陡或平1-20屈光度(diopters);而压力控制区22与光学区20的厚度落差大约0.03毫米(mm)到1毫米(mm)之间(较厚或较薄),端视处理的是何种非正视眼,及其严重程度而定。
贴合弧区26
传统软式隐形眼镜贴合在轮部外缘1-2毫米(mm)的巩膜上,并未贴附在外围角膜上。其镜片纵深度估算,需连同贴附在巩膜部位的眼球纵深度,都要计算进去。本隐形眼镜10的贴合弧区26,却设计来作为外围角膜区的压迫,同时保持镜片10定位良好。该弧区有后表面弧度,称为贴合弧50,以及前表面弧度,称为前贴合弧51,该前后弧度可以操作成角膜上之正、负压力,压力尤其将施加在旁外围角膜区域。对于软式隐形眼镜,前述设计一个贴合弧,贴附在外围角膜区域,来协助压迫该角膜,是一个全新的观念。
本软式隐形眼镜10,须经由角膜测量数据的计算来决定其纵深度,使其贴合弧区26能贴附在角膜12的周边部份。因此也使得贴合弧区后表面的轴性边缘拔高(AEL)与角膜12后表面的轴性边缘拔高(AEL)约略相等。在计算贴合弧区弧度的同时,也须根据非正视眼的种类,考虑厚度因素,形成相对稍厚或稍薄的弧区,以产生所需之正压或负压。
虽然贴合弧区26可以只由单一的贴合弧50组成,但如同前面所述的理由,可以把该弧区切分成多个前、后表面弧区,如图2B和4B所示,501,502,及503,会更方便平顺的连结到接邻的弧区,例如压力控制区22以及边弧区28。另有替代方式是,贴合弧区26及其多个切分弧区,也可以用某个离心率,将贴合弧区26的后表面弧50或前表面弧51连结起来。该非球面弧线,也可以用复数个离心率(e值),辐射状向内与非球面的压力控制区22;或向外与边弧区28融合起来,形成单一的非球面弧线。贴合弧区26具有双重功能,适当的隐形眼镜10的纵深度,令它能贴附在角膜12的周边部分;同时也能施加正压力或负压力来降低非正视眼的度数。
贴合弧区26,也能用来施加力量于角膜12的旁外围区域,拱起位于该弧区下方的的组织,使其弧度变陡以治疗近视眼。治疗近视眼时,贴合弧区26须在角膜12施加正压力。它的弧度必须能使该弧区的镜片厚度,大于与其相临的压力控制区22的厚度,而让压力控制区22,在相对应的位置,对角膜12施加负压力。为了使贴合弧区26产生较厚的轴厚度,其后表面弧度50应该比压力控制区弧40陡;或者其前表面弧度51应该比压力控制区前弧41平。贴合弧区26的前表面或后表面,如图4B所示,也可以切分成多个弧区,501,502,及503,其中处于中段的一或多个切分弧区之前、后弧度,形成最厚的部分,其两边的切分弧区向两内及向外侧连接处(压力控制区22与边弧区28),逐渐变薄。
另外的替代方式,贴合弧区26与其多个切分弧区可以用一个负离心率,将贴合弧50的后表面连结起来;或是用一个正离心率,将前贴合弧51的前表面连结起来。这两个非球面弧线50与51,也可以用复数个离心率(e值),辐射状向内,各自与非球面的压力控制弧40或压力控制前弧41相融合;也可以辐射状向外与边弧区28的后表面或前表面相融合,成为一条单一的非球面曲线。各弧区交界处,也可以(但不限于)用凸面来融合。
治疗远视眼时,贴合弧区26须在角膜12施加负压力。它的弧度必须能使该弧区的镜片厚度,小于与其相临的压力控制区22的厚度,而让压力控制区22,在相对应的位置,对角膜12施加正压力。为了使贴合弧区26产生较厚的轴厚度,其后表面弧度50应该比压力控制区弧40平;或者其前表面弧度51应该比压力控制区前弧41陡。贴合弧区26的前表面或后表面,如图2B所示,也可以切分成多个弧区,501,502,及503,其中处于中段的一或多个切分弧区之前、后弧度,形成最薄的部分,其两边的切分弧区向两内及向外侧连接处(压力控制区22与边弧区28),逐渐变厚。
另外的替代方式,贴合弧区26与其多个切分弧区可以用一个正离心率,将贴合弧50的后表面连结起来;或是用一个负离心率,将前贴合弧51的前表面连结起来。这两个非球面弧线50与51,也可以用复数个离心率(e值),辐射状向内,各自与非球面的压力控制区弧40或压力控制区前弧41相融合;也可以辐射状向外与边弧区28的后表面或前表面相融合,成为一条单一的非球面曲线。各弧区交界处,也可以(但不限于)用凸面来融合。
贴合弧50的纵深度或其轴性边缘拔高(AEL)须由平均角膜弧度来计算,即(垂直角膜弧度+水平角膜弧度)/2。再根据平均角膜弧度与该角膜的离心率(e值),估算出该角膜旁外围区域,在贴合弧区26贴附到角膜12之处的曲率半径。角膜离心率是对外围角膜变平的程度的测量,离心率0表示正圆形,离心率1为抛物线,而角膜平均离心率大约是0.5。
这样的计算方式,有两点比现存方法优良。首先,这样的计算法,可以涵盖散光与非散光的角膜。有相同水平角膜弧度的角膜,不一定配上相同设计的角膜矫正镜片。垂直角膜弧度可能不同(散光),离心率也可能不同,因此必须以各自不同的角膜来考虑。其次,考虑正常角膜的离心率(e值),贴合弧区26的周边贴合度会改善。
本发明实例之一,贴合弧区26的弧区宽度范围从1.0毫米(mm)到7.0毫米(mm)(端视其角膜12的形状、目标度数,以及非正视眼的种类而定)。贴合弧50与前贴合弧51,比压力控制区弧40或压力控制区前弧312陡或平1-20屈光度(diopters);而贴合弧区26与压力控制区22的厚度落差大约0.03毫米(mm)到1毫米(mm)之间(较厚或较薄),端视处理的是何种非正视眼,及其严重程度而定。
边弧区28
本软式隐形眼镜10,最好有一个边弧区28,由贴合弧区26外围向外延伸。边弧区28有一个边弧60,其曲率半径比角膜12的周边弧度曲率半径长,也就是该边弧的弧度,比贴合弧区26附着到角膜12的相对位置之角膜弧度,弯曲度要小(较平)。边弧区28的后表面由边弧60所定义,该边弧区几乎平行于眼轮部外侧的巩膜外壳。
软式隐形眼镜10容易弯折,其边弧区28,加上前面矫正镜片的主要弧区,光学区20、压力控制弧区22与贴合弧区26,宽度需足以延伸、贴附在眼轮部外侧1-2毫米宽的巩膜外壳上,以稳定并摆正该镜片。该隐形眼镜10的镜片直径,通常介于12.5毫米(mm)到16毫米(mm)之间。本发明实例之一,边弧区28的宽度范围从1.0毫米(mm)到6.0毫米,其边弧38的曲率半径,比基弧30长(平)0-15屈光度。
边弧区28的弧度,边弧60,比贴合弧区26附着到角膜12的相对位置之角膜弧度平。同时,边弧区28的环形镜片区域,最好能延伸到轮部外侧1-2毫米之外而贴附在巩膜外壳,该巩膜外壳比角膜12的弯曲度要平很多。
边弧区28也最好有一个边缘稍微翘起的设计,在眨眼的时候可以因挤压泪水,而促进隐形眼镜10下的泪水循环。泪水循环可以让镜片与角膜持续润滑并带进氧气,以促进隐形眼镜10的舒适性与可佩戴性。此外,镜片边缘稍微翘起可以方便从角膜12上摘除镜片。
经过眼球及眼部构造之详细测量及检查之后,才能决定镜片基弧30、压力控制弧32、贴合弧36以及边弧38及其相对之弧区厚度。量取角膜弧度与所需镜片度数是必要的步骤,其它对于角膜接触镜片10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必须评估。对这些检查步骤都熟悉的人员才能做好验配的步骤。
治疗方法
以本镜片治疗不等视,首先必须由一位专业人员检查,以决定该眼睛不等视的种类与程度。病患眼睛与眼部组织经过检查之后,才能经过计算来决定其基弧30,压力控制区弧40,贴合弧50以及边弧60的曲率半径以及相对厚度。各眼球的角膜弧度与隐形眼镜度数也必须决定好。凡娴熟于眼部测量与检查技巧的人,都能胜任这项工作。
每个人的软式隐形眼镜,系根据个别需求决定,如前述,最少包含一个光学区、一个压力控制区、一个贴合弧区。每个镜片的背面,一般而言是凹面,也就是包含镜片基弧的那一面,须置放于该适当眼球的角膜上佩戴一段时间,以达到所需要的治疗效果。
目前的隐形眼镜,为达到改善视力与重塑角膜的目的,须依照已为人所熟知的角膜矫正术佩戴程序来佩戴。基本上,角膜矫正隐形眼镜虽然可以白天戴,但大多数在夜间佩戴。以目前的镜片做角膜矫正术,因为比硬式隐形眼镜舒适,更适合于白天佩戴。
目前的镜片为达到矫正角膜弧度的目的,最好至少戴14天,若能戴21天尤佳,戴两个月就更好。为了矫正角膜弧度,镜片每天最少要戴6小时,若每天戴8-12小时尤佳。如同角膜矫正验配者所建议的,一旦达到预期的角膜弧度,可以用目前的镜片或传统硬式镜片,每日或隔日经常性的配戴,以维持需要的角膜弧度。
举例1
这里描述的隐形眼镜,系配予一位角膜直径11.4mm(左右眼相同)的病患。其镜片参数如下所述:
右眼
角膜弧度:水平43.125屈光度(7.83毫米),垂直44.625屈光度(7.56毫米)(镜片KM标示为43.50)
近视:-2,00屈光度(度数标示为近视-2.00D)
镜片直径:13.6mm
镜片材料:Contaflex C38(38%含水量)
折光系数:干片1.51,湿片1.4375
膨胀系数:1.1941
光学区/基弧:宽度6.13mm,曲率半径8.54mm,离心率1.36
前光学区弧:曲率半径8.85mm,离心率-0.67
中心厚度:0.16mm
压力控制区:宽度0.54mm,曲率半径7.79mm
贴合弧区:宽度1.50mm,曲率半径7.93mm,离心率0.4
边弧区:宽度1.70mm,曲率半径9.43mm
*光学区与压力控制区之间的厚度落差:0.06mm
*压力控制区与贴合弧区之间的厚度落差:0.119mm
左眼
角膜弧度:水平43.375屈光度(7.78毫米),垂直44.625屈光度(7.56毫米)(镜片KM标示为43.50)
近视:-2,50屈光度(度数标示为近视-2.50D)
镜片直径:13.6mm
镜片材料:Contaflex C38(38%含水量)
折光系数:干片1.51,湿片1.4375
膨胀系数:1.1941
光学区/基弧:宽度6.13mm,曲率半径8.77mm,离心率1.62
前光学区:曲率半径9.15mm,离心率-0.78
中心厚度:0.16mm
压力控制区:宽度0.54mm,曲率半径7.44mm
贴合弧区:宽度1.50mm,曲率半径7.93mm,离心率0.4
边弧区:宽度1.70mm,曲率半径9.43mm
*光学区与压力控制区之间的厚度落差:0.072mm
*压力控制区与贴合弧区之间的厚度落差:0.143mm
镜片设计
角膜纵深度与相对镜片区域厚度的估算:
(1)43.5D的角膜(6.0mm宽,离心率=0.4)纵深度为0.596mm
(2)变平后的角膜纵深度(6.0mm宽,离心率=0.4)
右眼(减低-2.00D后的41.50D的角膜):0.567mm
左眼(减低-2.50D后的41.00D的角膜):0.560mm
(3)角膜纵深度差=(1)-(2)
右眼0.029mm
左眼0.036mm
(4)光学区20与压力控制区22之间的厚度落差
右眼:0.060mm
左眼:0.072mm
(两眼都是角膜纵深度差的两倍)
(5)压力控制区22与贴合弧区26之间的厚度落差
右眼:0.119mm
左眼:0.143mm
(两眼都是角膜纵深度差的三倍)
病患佩戴这副角膜接触镜14天,每天7-8小时之后,近视度数完全降低到达0屈光度。以平均球面度数而言,这相当于右眼降低近视2屈光度(D),而左眼降低近视2.5屈光度(D)。
虽然本发明已经详细讨论了许多细节,也引述了一些偏好的实例,但还是可能有其它的实例设计。目前方法所揭露的步骤,并非意图限制其范围也不是指称为本法所必须,只是作为示范步骤。因此,权力要求附件的范围,不应该被在此揭露描述的偏好实例所限制。所有引用的参考数据,都须以完整的并入参照。
目前的申请案乃主张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字号61/059594之优先权,该临时专利标题为“治疗非正视眼的软式隐形眼镜”,于2008年6月6日提出的申请,本申请参照其全部内容。

Claims (30)

1.一个治疗非正视眼的软式隐形眼镜,包括
a.一个光学区,含有一个背面弧度,为第一光学基弧所定义;一个前弧,为第一光学前弧所定义;一个最小轴厚度,以及一个最大轴厚度;
b.一个压力控制区由光学区放射状向外,压力控制区含有一个背面弧度,为压力控制区弧所定义;一个前弧,为压力控制区前弧所定义;一个最小轴厚度,以及一个最大轴厚度;
c.一个贴合弧区由压力控制区放射状向外,贴合区含有一个背面弧度,为贴合弧所定义;一个前弧,为贴合弧区前弧所定义;一个最小轴厚度,以及一个最大轴厚度;
在此,该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小轴厚度及贴合弧区的最小轴厚度都要少;或该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大轴厚度及贴合弧区的最大轴厚度都要大。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小轴厚度及贴合弧区的最小轴厚度都要少。
3.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小轴厚度少的量,等于或大于目标角膜所欲减少的纵深度的量。
4.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小轴厚度少的量,大过目标角膜所意欲减少的纵深度的量,10%-200%之间。
5.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比贴合弧区的最小轴厚度少的量,等于或大于目标角膜所欲减少的纵深度的量。
6.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比贴合弧区的最小轴厚度少的量,大过目标角膜所意欲减少的纵深度的量,10%-200%之间。
7.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光学区含有两个以上的切分光学区,其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比各个切分光学区的最小轴厚度都要薄。
8.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含有一个第一切分光学区,接邻于压力控制区,以及个第二切分光学区,由第一切分光学区放射状向内。其中,第二切分光学区的基弧的曲率半径,比第一切分光学区的基弧的曲率半径短,或是其中,第二切分光学区的前光学弧的曲率半径,比第一切分光学区的前光学弧的曲率半径长,因而使这切分光学区放射状向外变薄。
9.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第一切分光学区,与第二切分光学区的背面弧度,以一个或多个正离心率相融合;或是第一切分光学区,与第二切分光学区的前面弧度,以一个或多个负离心率相融合。因而形成一个非球面前弧或后弧,并渐薄的光学区,此渐薄的光学区,放射状向外逐渐变薄。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渐薄光学区,与压力控制区的背面弧度,以一个正离心率相融合;或是渐薄光学区,与压力控制区的前面弧度,以一个或多个负离心率相融合。因而形成一个非球面前弧或后弧,并渐薄的光学-压力控制区,此渐薄的光学-压力控制区,放射状向外逐渐变薄。
11.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贴合弧区含有两个以上的切分贴合弧区,其压力控制区的最小轴厚度,比各个切分贴合弧区的最小轴厚度都要薄。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含有一个第一切分贴合弧区,以及个第二切分贴合弧区,由第一切分贴合弧区放射状向外。其中,第二切分贴合弧区的背面弧度的曲率半径,比第一切分贴合弧区区的背面弧度的曲率半径陡,或是其中,第二切分贴合弧区的前面弧度的曲率半径,比第一切分贴合弧区的前面弧度的曲率半径平,因而使这切分贴合弧区放射状向外变厚。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第一切分贴合弧区,与第二切分贴合弧区的背面弧度,以一个负离心率相融合;或是第一切分贴合弧区,与第二切分贴合弧区的前面弧度,以一个或多个正离心率相融合。因而形成一个非球面前弧或后弧,并渐厚的贴合弧区,此渐厚的贴合弧区,放射状向外逐渐变厚。
14.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大轴厚度及贴合弧区的最大轴厚度都要大。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大轴厚度大的量,等于或大于目标角膜所欲增加的纵深度的量。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比光学区的最大轴厚度大的量,超过目标角膜所意欲增加的纵深度的量,10%-200%之间。
17.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比贴合弧区的最大轴厚度大的量,等于或大于目标角膜所欲增加的纵深度的量。
18.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比贴合弧区的最大轴厚度大的量,多过目标角膜所意欲增加的纵深度的量,10%-200%之间。
19.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光学区含有两个以上的切分光学区,其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比各个切分光学区的最大轴厚度都要大。
20.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含有一个第一切分光学区,接邻于压力控制区,以及个第二切分光学区,由第一切分光学区放射状向内。其中,第二切分光学区的背弧的曲率半径,比第一切分光学区的背弧的曲率半径平,或是其中,第二切分光学区的前光学弧的曲率半径,比第一切分光学区的前光学弧的曲率半径陡,因而使这切分光学区放射状向外变厚。
21.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贴合弧区含有两个以上的切分贴合弧区,其压力控制区的最大轴厚度,比各个切分贴合弧区的最大轴厚度都要厚。
22.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含有一个第一切分贴合弧区,以及个第二切分贴合弧区,由第一切分贴合弧区放射状向外。其中,第二切分贴合弧区的背面弧度的曲率半径,比第一切分贴合弧区区的背面弧度的曲率半径平,或是其中,第二切分贴合弧区的前面弧度的曲率半径,比第一切分贴合弧区的前面弧度的曲率半径陡,因而使这切分贴合弧区放射状向外变薄。
23.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第一切分贴合弧区,与第二切分贴合弧区的背面弧度,以一个正离心率相融合;或是第一切分贴合弧区,与第二切分贴合弧区的前面弧度,以一个或多个负离心率相融合。因而形成一个非球面前弧或后弧,并渐薄的贴合弧区,此渐薄的贴合弧区,放射状向外逐渐变薄。
24.权利要求32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渐薄光学区,与压力控制区的背面弧度,以一个或多个负离心率相融合;或是渐薄光学区,与压力控制区的前面弧度,以一个或多个正离心率相融合。因而形成一个非球面前弧或后弧,并渐厚的光学-压力控制区,此渐厚的光学-压力控制区,放射状向外逐渐变厚。
25.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其中渐厚光学-压力控制区,与贴合弧区的背面弧度,以一个或多个负离心率、再以一个或多个正离心率,放射状向外相融合;或是渐厚光学-压力控制区,与贴合弧区的前面弧度,以一个或多个正离心率、再以一个或多个负离心率,放射状向外相融合。因而形成一个非球面前弧或后弧,渐厚、再渐薄的光学-压力控制-贴合弧区,此光学-压力控制-贴合弧区,放射状向外逐渐变厚、再逐渐变薄。
26.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隐形眼镜,再包含一个边弧区,连接到贴合弧区,并由贴合弧区放射状向外。
27.权利要求1-26所设计的隐形眼镜,用于治疗非正视眼。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隐形眼镜,其中的非正视眼是远视。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隐形眼镜,其中的非正视眼是近视。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隐形眼镜,其中的非正视眼是散光。
CN200980120493XA 2008-06-06 2009-06-02 治疗非正视眼的软式隐形眼镜 Active CN1020471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959408P 2008-06-06 2008-06-06
US61/059,594 2008-06-06
PCT/US2009/046017 WO2009149116A2 (en) 2008-06-06 2009-06-02 Soft contact lenses for treating ametropia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7172A true CN102047172A (zh) 2011-05-04
CN102047172B CN102047172B (zh) 2012-10-03

Family

ID=41398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0493XA Active CN102047172B (zh) 2008-06-06 2009-06-02 治疗非正视眼的软式隐形眼镜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8500273B2 (zh)
EP (1) EP2294475B1 (zh)
JP (1) JP5793420B2 (zh)
KR (1) KR20110020875A (zh)
CN (1) CN102047172B (zh)
AU (1) AU2009256266B2 (zh)
CA (1) CA2726806C (zh)
TW (1) TWI383190B (zh)
WO (1) WO2009149116A2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8695A (zh) * 2013-05-28 2014-02-05 邵海平 角膜塑形镜
CN106932920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星欧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隐形眼镜
CN108508630A (zh) * 2017-02-24 2018-09-07 周树镐 镜片设计机器和相关方法
CN111208653A (zh) * 2020-02-21 2020-05-29 杭州聚明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巩膜镜
CN112190229A (zh) * 2020-10-27 2021-01-0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外置硬性-内置软性双层角膜接触镜眼压监测装置
CN112415779A (zh) * 2020-12-25 2021-02-26 沈阳百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能提高佩带舒适度的角膜接触镜
CN112450877A (zh) * 2020-10-27 2021-03-09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全角膜光纤光栅传感器串联排布的智能接触镜
CN112684611A (zh) * 2019-10-17 2021-04-20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角膜塑形镜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以及角膜塑形镜
CN112764240A (zh) * 2019-11-04 2021-05-07 亨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e值控制眼球成长速度的非球面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93405A (zh) * 2020-01-08 2021-07-09 星欧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隐形眼镜及隐形眼镜产品
US11662606B2 (en) 2017-12-06 2023-05-30 Eyebright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thokeratology lens and method for making orthokeratology lenses
EP4165466A4 (en) * 2020-06-10 2024-07-31 Hsiao-Ching Tung CONTACT LENS WITH PERIPHERAL QUADRANT DESIG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20250C (en) 2008-04-04 2018-01-23 Forsight Labs, Llc Therapeutic device for pain management and vision
KR20110020875A (ko) * 2008-06-06 2011-03-03 글로벌-오케이 비젼 인크. 굴절 이상 치료용 소프트 콘택트렌즈
US20100053548A1 (en) * 2008-08-28 2010-03-04 Perez Jose L Toric Contact Lenses
WO2010151585A1 (en) * 2009-06-25 2010-12-29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Design of myopia control ophthalmic lenses
NO2490635T3 (zh) 2009-10-23 2018-02-03
US8591025B1 (en) 2012-09-11 2013-11-26 Nexisvision, Inc. Eye covering and refractive correction methods for LASIK and other applications
US9498385B2 (en) 2009-10-23 2016-11-22 Nexisvision, Inc. Conformable therapeutic shield for vision and pain
TWI526732B (zh) 2010-03-03 2016-03-21 布萊恩霍頓視力協會 角膜塑型隱形眼鏡以及利用角膜塑型術治療屈光不正的方法
WO2014210186A2 (en) 2013-06-26 2014-12-31 Nexisvision, Inc. Contact lenses for refractive correction
US8864306B2 (en) * 2011-04-28 2014-10-21 Nexisvision, Inc. Eye covering and refractive correc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having improved tear flow, comfort, and/or applicability
US12044905B2 (en) 2011-04-28 2024-07-23 Journey1 Inc Contact lenses for refractive correction
WO2013015743A1 (en) * 2011-07-27 2013-01-31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ptical lens for slowing myopia progression
US8950859B2 (en) * 2011-12-25 2015-02-10 Global-Ok Vision, Inc. Multi-focal optical lenses
TWI497150B (en) * 2011-12-25 2015-08-21 Multi-focal optical lenses
TWI588560B (zh) 2012-04-05 2017-06-21 布萊恩荷登視覺協會 用於屈光不正之鏡片、裝置、方法及系統
US9465233B2 (en) 2012-04-20 2016-10-11 Nexisvision, Inc. Bimodular contact lenses
TWI480622B (zh) * 2012-04-26 2015-04-11 Jau Cyen Spectacles Co Ltd 非球面超薄遠視鏡片
US9827250B2 (en) * 2012-07-31 2017-11-28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Lens incorporating myopia control optics and muscarinic agents
US9201250B2 (en) 2012-10-17 2015-12-01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Lenses,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fractive error
SG11201502115RA (en) 2012-10-17 2015-05-28 Holden Brien Vision Inst Lenses,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fractive error
US10025114B2 (en) * 2013-03-13 2018-07-17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Hydrogel lens having raised portions for improved oxygen transmission and tear flow
US9233510B2 (en) * 2013-07-22 2016-01-12 GE Lighting Solutions, LLC Lenses for cosine cubed, typical batwing, flat batwing distributions
WO2015076215A1 (ja) * 2013-11-20 2015-05-28 石根 三井 矯正角膜クロスリンキング用コンタクトレンズ、矯正角膜のクロスリンキング方法及びリング状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WO2015116559A1 (en) 2014-01-29 2015-08-06 Nexisvision, Inc. Multifocal bimodulus contact lenses
KR102286387B1 (ko) * 2014-02-04 2021-08-04 씨알티 테크놀로지, 인크. 다기능 콘텍트 렌즈
EP2945010B1 (en) 2014-05-14 2020-02-26 Ocular Instruments, Inc. Flexible contact lens
JP5828535B1 (ja) * 2014-10-10 2015-12-09 石根 三井 矯正角膜クロスリンキング用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TWI569061B (zh) * 2015-08-21 2017-02-01 Hsiao Ching Tung Anti-glare correction lenses
US10845622B2 (en) 2015-09-15 2020-11-24 Largan Medical Co., Ltd. Multifocal contact lens and contact lens product
CN110308571B (zh) 2015-09-15 2024-01-30 星欧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隐形眼镜产品
US10371964B2 (en) 2015-09-15 2019-08-06 Largan Medical Co., Ltd. Contact lens product
US9874766B2 (en) 2015-11-03 2018-01-23 Boston Foundation For Sight Chiral scleral lenses
JP6956633B2 (ja) * 2016-04-04 2021-11-02 株式会社シード 軟質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WO2018112558A1 (en) 2016-12-23 2018-06-28 Capricornia Contact Lens Pty Ltd Contact lens
CN106773121A (zh) * 2017-03-17 2017-05-31 施伯彦 一种硬性角膜接触镜
FR3068147B1 (fr) 2017-06-22 2020-04-24 Laboratoire Precilens Lentille de contact d'orthokeratologie pour le traitement de la myopie
SG10201800855RA (en) * 2018-01-31 2019-08-27 Menicon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olding Rigid Ocular Lenses
CN109164595B (zh) * 2018-10-11 2020-04-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一种自由曲面眼镜镜片、贴膜及实现方法
US10725321B1 (en) * 2019-05-20 2020-07-28 Liberty Commercial Imports & Exports Services, LLC Contact lens
TWI739173B (zh) * 2019-10-09 2021-09-11 亨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e値控制眼球成長速度之非球面鏡片製造方法
CA3192992A1 (en) * 2020-08-25 2022-03-03 Clerio Vision, Inc. Subsurface optical structure with enhanced distribution of refractive index values
TWM607519U (zh) * 2020-09-29 2021-02-11 鷗博科技有限公司 吸泵式角膜塑型片
EP4278230A4 (en) * 2021-03-03 2024-03-13 Shenyang Kangende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ORNEAL REFRACTIVE THERAPY CONTACT LENS WITH GEOMETRIC VOLUME CONTROL
CN118759733A (zh) * 2021-07-21 2024-10-11 沈阳康恩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巩膜接触镜片
CN113608363B (zh) * 2021-08-24 2023-04-14 江苏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高折射率树脂镜片的前弯弯度设计方法
CN118159897A (zh) * 2021-10-26 2024-06-07 依视路国际公司 镜片元件
TWI820551B (zh) * 2021-12-27 2023-11-01 晶碩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片
EP4273619A1 (en) * 2022-05-04 2023-11-08 Pauné Fabré, Jaime Orthokeratology contact le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0882A (en) * 1983-04-21 1986-04-08 Benjamin Nuchman Continuously variable contact lens
US4952045B1 (en) 1989-05-26 2000-08-08 Contex Inc Corneal contact len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myopea
US5428412B1 (en) 1991-08-23 2000-08-08 Contex Inc Method for treating myopia with an aspheric corneal contact lens
US5349395A (en) 1991-08-23 1994-09-20 Nick Stoyan Multiple focus corneal contact len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myopia
US5191365B1 (en) * 1991-08-23 2000-08-15 Contex Inc Corneal contact len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myopia
US5695509A (en) 1995-03-10 1997-12-09 El Hage; Sami G. Aspherical optical molds for continuous reshaping the cornea based on topographical analysis
US6010219A (en) 1996-06-28 2000-01-04 Contex, Inc. Fenestrated contact lens for treating myopia
US5963297A (en) 1997-06-27 1999-10-05 Reim; Thomas Russell Orthokeratology contact lens and method therefor
US6325509B1 (en) * 1999-08-20 2001-12-04 Art Optical Contact Lens, Inc. Low-mass ophthalmic lens
US6582077B1 (en) * 1999-11-03 2003-06-24 Roger L. Tabb Orthokeratological contact lenses and design methods therefor
US6361169B1 (en) 2000-06-09 2002-03-26 Hsiao-Ching Tu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thokeratology
US6543897B1 (en) 2000-11-17 2003-04-08 Hsiao-Ching Tung Orthokeratology contact lens
US6652095B2 (en) * 2000-11-17 2003-11-25 Hsiao-Ching Tung Orthokeratology and bi-focal contact lens
JP2002303831A (ja) * 2001-01-30 2002-10-18 Menicon Co Ltd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JP4009185B2 (ja) * 2001-11-30 2007-11-14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作方法
US6997553B2 (en) 2002-08-07 2006-02-14 Global-Ok Vision, Inc. Contact lens for reshaping the altered corneas of post refractive surgery, previous ortho-K of keratoconus
AU2004269429B2 (en) * 2003-08-27 2010-08-05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Soft lens orthokeratology
US7503655B2 (en) * 2003-11-19 2009-03-17 Vision Crc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ltering relative curvature of field and positions of peripheral, off-axis focal positions
US7025460B2 (en) 2003-11-19 2006-04-11 The Vision Crc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ltering relative curvature of field and positions of peripheral, off-axis focal positions
US20050213030A1 (en) 2004-02-25 2005-09-29 Meyers William E Corrective lens for corneal reshaping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design of the corrective lens
JP4653437B2 (ja) * 2004-08-04 2011-03-16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オルソケラトロジー処方支援システム
US7530689B2 (en) 2004-11-17 2009-05-12 Natural Focus Llp Orthokeratological contact lenses and design methods therefor
US7559649B2 (en) 2005-01-12 2009-07-14 Dakota Sciences, LLC Corneal-scleral orthokeratology contact lens
US20080024717A1 (en) * 2006-07-28 2008-01-31 Stanton Kim Contact lens used in orthokeratology
JP2008112121A (ja) * 2006-10-30 2008-05-15 Eyemed Co Ltd マルチリバースゾーンオルソkレンズ
KR20110020875A (ko) * 2008-06-06 2011-03-03 글로벌-오케이 비젼 인크. 굴절 이상 치료용 소프트 콘택트렌즈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8695A (zh) * 2013-05-28 2014-02-05 邵海平 角膜塑形镜
CN106932920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星欧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隐形眼镜
CN106932920B (zh) * 2015-12-31 2020-01-03 星欧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隐形眼镜
CN108508630A (zh) * 2017-02-24 2018-09-07 周树镐 镜片设计机器和相关方法
US11460718B2 (en) 2017-02-24 2022-10-04 Edward Chow Methods of designing reverse geometry lenses for myopia control
CN108508630B (zh) * 2017-02-24 2021-03-16 周树镐 镜片设计机器和相关方法
US11662606B2 (en) 2017-12-06 2023-05-30 Eyebright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thokeratology lens and method for making orthokeratology lenses
CN112684611A (zh) * 2019-10-17 2021-04-20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角膜塑形镜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以及角膜塑形镜
CN112764240B (zh) * 2019-11-04 2022-11-25 亨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e值控制眼球成长速度的非球面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64240A (zh) * 2019-11-04 2021-05-07 亨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e值控制眼球成长速度的非球面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93405A (zh) * 2020-01-08 2021-07-09 星欧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隐形眼镜及隐形眼镜产品
CN111208653A (zh) * 2020-02-21 2020-05-29 杭州聚明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巩膜镜
CN111208653B (zh) * 2020-02-21 2021-11-12 杭州聚明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巩膜镜
EP4165466A4 (en) * 2020-06-10 2024-07-31 Hsiao-Ching Tung CONTACT LENS WITH PERIPHERAL QUADRANT DESIGN
CN112450877A (zh) * 2020-10-27 2021-03-09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全角膜光纤光栅传感器串联排布的智能接触镜
CN112190229A (zh) * 2020-10-27 2021-01-0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外置硬性-内置软性双层角膜接触镜眼压监测装置
CN112415779A (zh) * 2020-12-25 2021-02-26 沈阳百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能提高佩带舒适度的角膜接触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9256266B2 (en) 2015-04-09
CA2726806C (en) 2016-11-08
WO2009149116A2 (en) 2009-12-10
TWI383190B (zh) 2013-01-21
TW200951534A (en) 2009-12-16
CA2726806A1 (en) 2009-12-10
EP2294475A2 (en) 2011-03-16
US20090303434A1 (en) 2009-12-10
US20130314665A1 (en) 2013-11-28
WO2009149116A3 (en) 2010-03-04
US8500273B2 (en) 2013-08-06
KR20110020875A (ko) 2011-03-03
US8864307B2 (en) 2014-10-21
EP2294475A4 (en) 2014-05-07
CN102047172B (zh) 2012-10-03
AU2009256266A1 (en) 2009-12-10
JP5793420B2 (ja) 2015-10-14
EP2294475B1 (en) 2018-11-28
JP2011523097A (ja) 2011-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7172B (zh) 治疗非正视眼的软式隐形眼镜
US6520637B2 (en) Low-mass ophthalmic lens
TWI570470B (zh) 眼用裝置
CN103777368B (zh) 一种宽视场近视周边离焦眼镜片
US8388130B2 (en) Non-deforming contact lens
JP4618596B2 (ja) 角膜矯正用2焦点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TWI656378B (zh) 將近視加深者經歷之視力變異最小化的鏡片設計
KR20140120893A (ko) 다-초점 광학 렌즈
US20070019153A1 (en) Multifocal contact lens
CN1307465C (zh) 角膜矫正接触镜
TWI569061B (zh) Anti-glare correction lenses
JP2000517438A (ja) 多焦点角膜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CN203786418U (zh) 一种宽视场近视周边离焦眼镜片
TW202109141A (zh) 具有妝飾及療效考量的光致變色軟式隱形眼鏡
JP2005062805A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CN114326149A (zh) 一种眼镜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US10302963B2 (en) Contact len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contact lens
KR20220006590A (ko) 에지 대 에지 광변색 소프트 콘택트 렌즈를 설계하기 위한 방법
WO2024133570A1 (en) Prismatic microlenses on pal for correction contribution
Mannis et al. Design and Nomenclature of Contact Lenses
JPS63113520A (ja) 広角眼鏡用レン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