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569061B - Anti-glare correction lenses - Google Patents

Anti-glare correction lens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69061B
TWI569061B TW104127317A TW104127317A TWI569061B TW I569061 B TWI569061 B TW I569061B TW 104127317 A TW104127317 A TW 104127317A TW 104127317 A TW104127317 A TW 104127317A TW I569061 B TWI569061 B TW I5690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arc
lens
glare
optic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7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8894A (zh
Inventor
Hsiao Ching Tung
Original Assignee
Hsiao Ching Tu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siao Ching Tung filed Critical Hsiao Ching Tung
Priority to TW104127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69061B/zh
Priority to CN201510635865.XA priority patent/CN106468832A/zh
Priority to US14/929,420 priority patent/US2017005239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9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906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08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889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7Contact lens fitting; Contact lenses for orthokeratology; Contact lenses for specially shaped cornea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1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bifocal; multifoc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0Filters, e.g. for facilitating adaptation of the eyes to the dark; Sungla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or corneal implants;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13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pecial lens configurations, e.g. multipart lense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pseudo-accommodative lenses, lenses having aberration corrections, diffractive lenses, lenses for variably absorb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nses having variable focus
    • A61F2/1616Pseudo-accommodative, e.g. multifocal or enabling monovision
    • A61F2/1618Multifocal len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or corneal implants;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002/1696Having structure for blocking or reducing amount of light transmitted, e.g. glare redu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yeglass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Description

防眩光之矯正鏡片
本發明為提供一種防眩光之矯正鏡片,尤指一種利用非球面鏡片設計達成多焦距功能及治療非正視眼的矯正鏡片,且可遮蔽外界直線或折射之散射光線的防眩光之矯正鏡片。
按,老花眼是一種尚未開發出完全合適之永久性療法的情形。最常見的傳統方法就是戴眼鏡,而眼鏡可以是兩副單光眼鏡、整合成一對的多焦鏡片、或配戴具有多焦距的隱形眼鏡。兩副眼鏡的麻煩自然不在話下,而多焦鏡片中,轉換視覺式鏡片必須採用一種頭部傾斜或是向下看的姿勢進行,明顯不方便,至於同步視覺式鏡片則無法滿足深度老花眼患者的需求。
另外,非正視眼的治療方式,則使用不同屈光度的硬式隱形眼鏡來改變角膜形狀,這樣用途的隱形眼鏡可以持續針對角膜特定位置施加壓力,逐步改變角膜表面成為需要的形狀。但硬式隱形眼鏡的不舒適感較難克服,用軟式隱形眼鏡前表面內翻的方式則無法預測或掌控其矯正效果,用複合式則有價格及耐用性問題。
再者,因隱形眼鏡鏡面的不同屈光度,在外界光線直射或折射到鏡片內面時,根據入射位置不同,可能會在鏡片與眼球間產生內反射,而當該內反射影響到瞳孔時,便產生所謂的眩光,進而影響視野及清晰度。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發明之發明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本發明之發明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 種利用非球面鏡片設計達成多焦距功能及治療非正視眼的矯正鏡片,且可遮蔽外界直線或折射之散射光線的防眩光之矯正鏡片的發明專利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由專業人員做眼部檢查,以決定非正視眼之種類與嚴重程度,然後選擇或設計具有適當前弧部及背弧部的軟式隱形眼鏡,來治療非正視眼,或藉其多焦功能矯正老花眼,同時做到避免非球狀鏡片造成的眩光問題。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矯正鏡片主要結構包括:一光學區,光學區係包含有一位於矯正鏡片中央之中央光學區、及一位於中央光學區一側且徑向往外延伸之周邊光學區,並由光學區徑向往外延伸形成一壓力控制區,而壓力控制區徑向往外延伸形成一貼合弧區,再於光學區、壓力控制區及貼合弧區的前表面及後表面上分別界定複數前弧部及背弧部,最後於壓力控制區或貼合弧區上設置一防眩層,以供吸收因背弧部而反射至瞳孔之內反射光線;俾當使用者配戴本發明之矯正鏡片時,係利用光學區的中央光學區與周邊光學區在前弧部或背弧部上具有相差至少兩個屈光度之彎曲屈率,形成二位置不相重疊的兩焦點,而達成多焦距矯正鏡片之功能,並利用壓力控制區與貼合弧區的前弧部及背弧部,完整傳達角膜的表面形狀,並利用眼皮反向回傳的力量進行角膜塑形或矯正非正視眼。另外,將防眩層設於壓力控制區及貼合弧區的範圍內,以遮蔽或吸收可能不正常折射或反射至瞳孔的光線,而避免非必要光線影響使用者的視野及清晰度,也透過防眩層的形狀色彩,間接達到美化靈魂之窗的目的。
1‧‧‧矯正鏡片
11‧‧‧前表面
12‧‧‧後表面
13‧‧‧光軸
2、2a、2b‧‧‧光學區
21‧‧‧中央光學區
22‧‧‧周邊光學區
3、3a、3b‧‧‧壓力控制區
4、4a、4b‧‧‧貼合弧區
5‧‧‧前弧部
51、51a、51b‧‧‧光學前弧
52、52a、52b‧‧‧壓力控制區前弧
53、53a、53b‧‧‧貼合弧區前弧
6‧‧‧背弧部
61、61a、61b‧‧‧基弧
62、62a、62b‧‧‧壓力控制區背弧
621a、621b‧‧‧切分弧區
622a、622b‧‧‧切分弧區
623a、623b‧‧‧切分弧區
63、63a、63b‧‧‧貼合弧區背弧
7‧‧‧防眩層
第一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前視圖。
第二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第一圖之A-A線剖視圖。
第三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
第四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多焦實施示意圖(一)。
第五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多焦實施示意圖(二)。
第六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矯正實施示意圖。
第七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防眩光實施示意圖。
第八圖 係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第九圖 係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七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前視圖、第一圖之A-A線剖視圖、使用狀態圖、多焦實施示意圖(一)、多焦實施示意圖(二)、矯整實施示意圖及防眩光實施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明之矯正鏡片1係指一具有一前表面11、一後表面12、及一光軸13之矯正鏡片1,該矯正鏡片1係包括:一光學區2,該光學區2係包含有一位於該矯正鏡片1中央之中央光學區21、及一位於該中央光學區21一側且徑向往外延伸之周邊光學區22,其中該中央光學區21聚焦時光線係由該前表面11進入,並沿該光軸13方向產生一與該光軸13夾角不大於2.5度之第一焦點A,而該周邊光學區22聚焦時光線由該前表面11進入,並產生一與該光軸13方向交錯延伸且偏離該光軸13約2至10度之第二焦點B;一由該光學區2徑向往外延伸形成之壓力控制區3;一由該壓力控制區3徑向往外延伸形成之貼合弧區4;複數分別界定於該光學區2、該壓力控制區3及該貼合弧區4上之前弧部5及背弧部6,其中前弧部5在各區分別界定為光學前弧51、壓力控制區前弧52、及貼合弧區前弧53,而該背弧部6在各區分別界定為基弧61、壓力控制區背弧62、及貼合弧區背弧63,且該前弧部5係位於該前表面11一側,而該背弧部6係位於該後表面12一側,又各該前弧部5或各該背弧部6之彎屈曲率分別由該中央光學區21向外徑向累加相差至少2個屈光度,使內外彎屈曲率相差2至10個屈光度,而成一非球面狀;及一設於該壓力控制區3或該貼合弧區4上之防眩層7,係供吸收或遮蔽因該些背弧部6而反射至瞳孔之內反射光線,其中該防眩層7係由該矯正鏡片1中心點距離1.5釐米(mm)至7.5釐米(mm)任一處向外輻射狀延伸,其厚度約為1微米(μm)至1釐米(mm),並呈現環帶狀,且該環帶寬度範圍係為0.1釐米(mm)至6釐米(mm)。
本發明鏡片在製作時,其硬度最好與目前的軟式隱形眼鏡相當。故材料係選自下列群組:Lotrafilcon A(一種氟乙烯基的氟矽膠)、Balafilcon A、Lotrafilcon B 、Comfilcon A、pHEMA(polyhydroxyethylmethacrylate)、Omafilcon A或Galyfilcon A。比這些軟式隱形眼鏡硬度高的鏡片質料,還是可能使用,只要確認該矯正鏡片1放在角膜之後,其後表面12可以順著眼角膜的形狀彎曲即可。
對本發明鏡片材料硬度,最好以硬度測量法來測量,例如Shore®(Durometer)測驗或Rockwell硬度測驗,兩個方法都是測量塑膠材料,對以外力引起凹陷的抵抗能力。在Shore®測驗中,是以凹陷測驗機具的足部所穿透、進入材料為準(最好是採用Zwicker Durometer硬度測驗機,該機器可以從Zwick USA,1620 Cobb International Blvd.,Suite 1,Kennesaw,Georgia,U.S.購買)。使用Shore硬度測驗的時候,最好採取Shore A或Shore D的分級標準,因為這些分級標準就是設計來測量彈性物質的硬度。
硬度測量的時候,首先將樣本放置在堅硬的平面上。儀器施壓穿入時,必須確認施壓部件平行於該樣本的表面。最好是以ASTM或ASTMD2240的測驗法來決定硬度。
本發明鏡片,其硬度最好與目前的軟式隱形眼鏡相當。例如,Lotrafilcon A,Balafilcon A、Lotrafilcon B、Comfilcon A、Senofilcon A、pHEMA、Omafilcon A以及Galyfilcon A。這些材料的彈性係數乃介於0.4Mpa與1.5MPa之間。相對而言,硬式隱形眼鏡材料,例如PMMA,其彈性係數約為2000Mpa。
本發明鏡片,其硬度或彈性,最好不超過PMMA硬式隱形眼鏡的百分之20。較佳選擇是,其硬度介於PMMA硬式隱形眼鏡的百分之0.0005與百分之5之間。最佳的選擇是,介於百分之0.001與百分之1之間。同時,本發明鏡片,其硬度或彈性最好比目前軟式隱形眼鏡的百分之200少,更希望能在目前軟式隱形眼鏡硬度或彈性的百分之50範圍之內。
本發明鏡片,又最好是親水性的,可含有水分,例如,介於百分之20到百分之50之間含水量。鏡片材料應該透氧,才能讓配戴者戴用本發明鏡片。若是採用「水膠」或「矽水膠」等軟式鏡片材料,可以有更高的透氧度。
本發明軟式隱形眼鏡的硬度與彈性,應該在可給予使用者配戴的狀態下測量。對親水性的鏡片而言,其硬度與彈性應該在徹底水化之後,也就是水分飽和的狀態下測量。例如將該鏡片浸泡在溶液中十二小時,而其溶液最好是千分之九鹽分的食鹽水。
本發明,軟式角膜矯正隱形眼鏡所描述的的弧度,必須在可給予使用者配 戴的狀態下測量。對親水性的鏡片而言,就是在水化後的狀態。對這樣的鏡片而言,可以測量乾片狀態的鏡片弧度,再乘以適當的膨脹係數,來估算水化後的弧度。每一種材料有其特定的膨脹係數,且為產業所熟知。親水性的鏡片,其水化後的弧度與乾片弧度之間,以膨脹係數為線性相關。
而防眩層7的材料則可選自:水性或油性染色劑(如油墨)、碳黑(carbon black)、有機及無機染料(dyestaffs)、顏料(pigment)、遮光劑或反光劑(如二氧化鈦)、二氧化鋁珍珠粉貝殼粉、光變色劑或熱變色劑、或上述材料之混合或聚合物,以達到製作一具吸收或遮蔽效果之環型圖,該圖形可為網狀、點狀、條狀、團狀、方形、圓形、三角形、心形、星形、多邊形之連續或不連續圖形。
本發明隱形眼鏡可以使用產業所熟知的方式來生產,例如車削、旋模及鑄模法,或以軟式鑄模的工法進行,例如以全水化或部分水化,以玻璃模型鑄模,其所應製造的乾片大小,則根據使用材料的膨脹係數來決定。而防眩層7的製作則為轉印法:預先印好環的薄膜再轉印於隱形眼鏡鏡片上層下層或中間,或移印法:先製作油墨在於模具上製作圖形,印製色環於隱形眼鏡鏡片上層下層或中間,又或者是噴灑法:以噴墨方式將色環於隱形眼鏡鏡片上層下層或中間。
實際使用時,需先行明確定義說明時各名詞之定義,本文所用下列術語及其變動具有如下所給定的意義,除非一個不同意義是由上下文中該術語使用方式所清楚地意涵指示。
「透鏡」:或稱鏡片,是指光學元件其匯聚或發散光線,並不是患者的組織或器官。
「隱形眼鏡」:是一種放在患者眼睛外表面上的鏡片。
透鏡的「前表面11」:是指光線在正常使用或企圖使用時進入鏡片(例如隱形眼鏡),前表面11為當患者帶上時面對外部與空氣接觸的表面。
透鏡的「後表面12」:參照至一個表面,其光線在正常使用或企圖使用時離開鏡片(如隱形眼鏡),其後表面12為當患者帶上時與患者眼睛接觸的表面。
「人工水晶體(intraocular IOL)」:是一種植入眼睛的鏡片,其可以取代眼睛水晶體或是與之共存。
「光軸13」:在光學系統中,例如透鏡,意指沿著一條線其有一些程度的旋轉對稱性,以致於該裝置是沿著該線是徑向對稱性(如第五圖虛線處)。
「曲率」或「曲率半徑」:一般是以毫米量測單位及參見用屈光度或毫米的字眼,當表示為屈光度時,該曲率是以適當的折射率決定,對隱形眼鏡而言,空氣和淚液的折射率將必須與鏡片材料折射率一起列入考量以決定表示為屈光度的曲率,然而眼鏡鏡片,只有空氣和鏡片材料需要列入考量使用,對於其他鏡片,例如後鏡片或人工水晶體,適當公式及折射率可以用作習知技術。
「焦點」:是一個點,其中光線起源於物或是方向匯聚,例如折射。
「屈折力」:是透鏡匯聚或發散光的程度。
「屈光度」:是指屈折力的單位,其為給定鏡片焦距或鏡片部分之焦距的倒數。
「e-值」:是一種量度,其定義一非球面輪廓及是指鏡片表面的平坦度,當表面具有高e-值(e-value),朝著周邊變平坦的速率更快。一個球面鏡具有零e-值及一個雙曲面具有1e-值,一個減號或負號定義一個逆非球面輪廓及是指鏡片表面變彎屈的速率,其中表面具有一個更負的e-值朝著周邊變的更彎屈。零,代表正球形,負的離心率代表,中央平坦週邊陡峭的弧(扁圓表面);一個正的離心率代表,中央陡峭,週邊平坦的弧(扁長表面)。
「ADD(附加屈折力)」:是一種屈折力的差值,其介於遠距離鏡片屈折力和近距離鏡片屈折力之間,對於眼鏡鏡片,ADD是在前眼角膜表面的前方12mm處的平面量測的,對於任何其他裝置的位置靠近或更遠離前眼角膜表面,其ADD是以分別隨著頂點改正值Fc=F/(1-xF)升高或降低,Fc是對於頂點距離的屈折力改正值,F是原始鏡片屈折力,及x是頂點距離的改變。
「鏡片焦度計」:也稱為鏡片驗度儀或焦度計,是量測眼鏡、隱形眼鏡、或其他光學鏡片之屈折力的裝置,手動或自動都可稱為鏡片焦度計。
「LogMAR」:表示最小解析度視角的對數值,其由標準圖表所決定用以評估個人的視力,LogMAR視力表在同一行的字母之間具有相同刻度,而行與行之間的空白也是一樣相同刻度。每一行具有固定數目字母,通常是五個。
「同軸(on-axis)」:當涉及光通過一透鏡,是指其光線方向實質上平行於透鏡光軸13,當光線從物進入透鏡時以實質上平行或平行光軸13,該物稱作中央物以及藉由該透鏡產生的像稱作中央像。在眼睛視覺系統中,同軸像是和視網膜的黃斑中心凹部分共軛。
「離軸(off-axis)」:當涉及光通過一透鏡,是指其光線方向並不是實質上平 行於透鏡光軸13,以致於進入透鏡的入射光線以大於零的角度偏離光軸13,在眼睛視覺系統中,離軸像是和視網膜的黃斑中心凹外圍的視網模區域共軛,特別是在黃斑周區或黃斑旁區,如果入射光進入光學裝置以大於2度小於10度偏離系統光軸13,離軸可以進一步定義為旁軸。
「黃斑中心凹」:是眼睛的一部分,位在視網膜黑點區域的中心,黃斑中心凹是負責銳化中央視覺,其對人類的閱讀、看電視或電影、開車、及任何視覺細節是重要的活動都是必須的,人類的黃斑中心凹具有1.2mm至-1.5mm的直徑及4-5度視角(2-2.5度每一邊光軸13或視軸),最佳校正視力(best correctable vision acuity BCVA)約20/20。
「黃斑旁區(parafovea)」:是中間區域徑向往外延伸至0.5mm距離、並外接黃斑中心凹的中央部分其神經節細胞層是由超過五行的細胞組成,以及最高密度錐細胞,黃斑旁區最外層所張視角約8至10度(光軸13或視軸的每一邊約4至5度),最佳矯正視力BCVA(best correctable vision BCVA)在該區可以從20/20(0.4 logMAR)到20/20(0logMAR)。
「黃斑周區(perifovea)」:是圍繞黃斑旁區每一邊1.5mm的黃斑部最外區域,神經節細胞層包含2至4行的細胞,並且視力是低於最佳化,最外層黃斑旁區所張視角約18至20度(光軸13或視軸的每一邊約9至10度)。該區域最佳校正視力是介於20/50(0.4logMAR)及20/100(0.7MAR)之間。
「優選視覺廣度PVS(preferential visual span)」:是在感知代碼(例如字母、文字、數字)相對清晰以及較其他感知更多可以解釋視覺廣度內的軌跡。
「主平面」:是一垂直於光軸13的折射表面,在一個簡化的眼球模型中,主平面一般大約是位於前眼角膜頂點後方5.6mm或視網膜中央的前方17mm。
「硬式隱形眼鏡」:是一種其表面並不會改變形狀以致於承擔眼角膜的輪廓。硬式隱形眼鏡通常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是例如矽丙烯酸酯、氟/矽丙烯酸酯、乙酸丁酸纖維素的透氣材料,其主要聚合物分子不會吸收或吸引水分子。
「簡化模型眼」:模型對標準人類來說一種幫助概念化人眼的光學性質,該簡化模型眼把人眼當作單一屈折元件其由理想球面分開兩個折射率為1.00及1.33介質所組成,該簡化模型眼假設人眼眼角膜表面屈折力為+60.00D(Gullstrand’s模型眼的曲折力為+58.00D)。前焦點大約是在眼角膜前方17mm處,眼睛長度為 22.6mm其主平面在眼角膜後方5.6mm處。
「軟式隱形眼鏡」:是一種由放在眼角膜上其表面承擔眼角膜表面輪廓的材料所製成,軟式隱形眼鏡通常是由甲基丙烯酸氢乙酯或矽水凝膠聚合物所製成,其包含約20-70%水份。
「球面像差」:是指裝置或部件相對於理想透鏡焦距的偏差,其聚焦所有入射光在光軸13上。
「轉換」:雙焦距獲多焦距隱形眼鏡是具有至少兩個分開範圍或區域分別用在遠距或近距視力。
「視力」:是指一種特定光學系統(如透鏡及/或眼睛眼角膜)聚焦的清晰程度。
「視角」:是光線相對於視軸或光軸13所張的角,較佳地從主平面所量測。
「視軸」:意思是一條從觀察物通過患者光瞳中心至入眼視網膜的黃斑中心凹區域所延伸的直線。
「視覺廣度」:在閱讀上是指字母或文字的範圍,在本文格式中可以被入本身所認知而不需要移動眼睛。
「背面弧度」:指的是一個隱形眼鏡的後表面12彎曲度,也就是接觸到病患眼睛的那一個表面,即本發明之背弧部6。
「前面弧度」:指的是一個隱形眼鏡的前表面11彎曲度,也就是遠離病患眼睛的那一個表面,即本發明之前弧部5。
「基弧」:指的是一個隱形眼鏡的後表面12弧度。
「中心厚度」:指的是一個隱形眼鏡中心點,前後表面12的厚度距離。
「前表面弧度」:表示一個隱形眼鏡前表面11的彎曲度。
「角膜矯正」或「角膜塑形」:指的是有計畫性的施用一系列單一或多片隱形眼鏡,重新塑造角膜形狀,以改善視力的治療方法。
兩個相鄰弧區間的「厚度落差」,指的是以較厚弧區中最厚的部分,與較薄弧區中最薄的部分來比較,相減得到的軸厚度差距。如果指稱一個弧區是最薄、最厚,比其他弧區厚、或比其他弧區薄,指的是拿該弧區中最薄的部分(軸厚度最小),或最厚的部分(軸厚度最大),來比較。依照不同實例,拿來比較的可能是該弧區最薄或最厚的部分。
「弧區」,指的是一個隱形眼鏡,部分或完整的環型區域。本鏡片中,弧區的典型特點是,一個弧區的最大或最小軸厚度,與其接鄰弧區的軸厚度相比,有某些差距。基本上,一個弧區也會有一個背表面,與特定弧度的基弧,也可能有離心率,形成一個以上明確定義的弧度,例如非球面或S型曲線。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論,請參閱第四圖及第五圖所示,如一個隱形眼鏡的光學裝置或人工水晶體,是提供一個中央光學區21其具有屈折力用以矯正遠距離視力,其對於中心所張視角約4-5度,對應位於人眼眼角膜平面後方約22.6mm處的1.5mm黃斑中心凹;光學裝置相鄰往外延伸部分更進一步提供一近距光學區2其具有較短焦距或較高ADD以提供近距影像其較中央光學區21形成的影像清楚以致於近距物體觸發從離軸的視網膜黃斑中心凹的PVS用以閱讀;該光學裝置的周邊近距區所張視角是大於黃斑中心凹遠距區的4-5度但是在相對中心18-20度(或是光軸13或視軸每一邊的9-10度)以內對應於黃斑周區(最大至10度)及黃斑旁區(最大至20度)其在用以閱讀的視覺廣度範圍內;遠距和近距光學區2的清晰度對比對於人腦是足夠顯著以解讀來自該裝置近距光學區2以視網膜黃斑周區及黃斑旁區知覺的影像(文字),卻忽略對應於該裝置遠距光學區2的黃斑中心凹的中央所知覺的同軸模糊影像(文字),本發明的新方法論可用於設計PVS多焦距裝置。
最佳矯正視力從黃斑中心凹的20/20下降至黃斑旁區最外面的20/100,最佳矯正視力必須是Snellen 20/50(或0.4 logMar)或是以上用以在40公分閱讀一般1公尺大小報紙;如果在更近距離或印刷字體大於1公尺,最佳矯正視力對於功能性閱讀可以進一步降到低於20/50。1公尺近距視力對於共軛於具有全ADD本光學裝置近距光學區2用以在30-40cm閱讀的視網膜黃斑周區及黃斑旁區的視覺廣度是可得的,如果以視角定義,完全近距ADD必須是離軸,但是完全在視軸或光軸13或視力中心的每一邊偏離2-10度,其也可以定義為旁軸。
本PVS裝置必須在遠距中心以感知由視網膜黃斑中心凹同軸中心所知覺的清楚遠距影像。其通常是可以接受重新定位近距中心至旁軸區,因為一正常解析度以下的最小的最佳矯正視力是通常足夠用在近距用途;相反地,如果使近距中心和旁軸遠離,4-5度近距中心光學區2將會在近距焦距以及遠距物體將會在視網膜黃斑中心凹的同軸中心形成一散焦模糊影像;然而旁軸遠距區雖然在遠焦距其可以在視網膜旁軸區形成清楚遠距影像,視網模黃斑周區及黃斑旁區 最佳矯正視力(解析度)將會顯著下降至20/50-20/100,僅管其清楚聚焦;因此在同時視覺裝置的近距中心的中心模糊遠距影像和視網膜旁軸所知覺低解析度影像都無法滿足一般人日常生活所需視力要求。
此外,漸進ADD結合至本裝置旁軸區必須足夠顯著以從較清楚旁軸影像產生所需要的球面像差及觸發影像的解譯,忽略旁軸視網膜影像的低解析度,並且覆蓋明顯模糊的視網膜中心影像以利PVS閱讀。
醫生決定透鏡ADD的習知傳統方法是來自個人剩餘調焦力以及所要工作距離補充最小增加屈折力。工作距離通常設定在從眼睛起40公分,對於幾乎沒有剩餘調焦力年長者以最大+2.50D的ADD,然而對於年輕者根據其剩餘調焦力,ADD將會低於+2.50D。傳統最小ADD在前面所提老花眼矯正是姑且用於同軸閱讀或使用轉換式或同時式視覺裝置的黃斑中心凹所知覺。然而以本PVS裝置閱讀,同軸通過遠距光學區2聚焦在黃斑中心凹中心的影像將會相對模糊;同軸模糊現象隨年紀增加並且伴隨調焦力退化,從PVS裝置近距光學區2而來旁軸影像必須較同軸模糊影像清楚以加強閱讀的PVS知覺,只有當旁軸區焦距比同軸區的焦距至少短(強)+2.00至+4.0D,旁軸PVS影像可以起作用在覆蓋同軸黃斑中心凹影像用以閱讀。超額ADD併入離軸的近距光學區2以緩和剩餘調焦力,其移動由於老花眼落入視網膜後方同軸中心影像,其由於老花眼落入視網膜後方,然而移動旁軸近距影像往前至旁軸視網膜以得到清楚影像,其可以觸發藉由旁軸視網膜區有意義的知覺或解譯並且忽略旁軸區域的低解析度。
視角、視場大小、及影像大小以決定入射光線如何在適當視網膜區域形成影像以執行PVS多焦距視力已知道是關鍵的。共軛於主平面的視軸或光軸13可以藉由眾所周知的公式θ=2*arctan(S/2D),其中θ是視角,S是物體的線性尺寸,D是從物體至眼睛的主平面,對於小角度,共軛於人眼主平面的影像尺寸或視網膜區寬度可以下列公式計算:影像尺寸I=[(2* Π *d)* θ]/360,其中d是從主平面至視網膜,θ是物體所張的視角,或者其也可以用影像尺寸I=[2*(arctan(θ/2)*d)]來估算;影像或入射場應該前方共軛或後方共軛於位在眼角膜頂點前表面11 13後方5.6mm或22.6mm標準人眼視網膜中心的前面17mm的理論主平面,其軸向長度對近視每加深-3D可以延長1mm,其也會稍微增加影像尺寸,然而對於設計裝置來說通常是微不足道。
此外,如果本光學裝置為隱形眼鏡,視網膜區域的視角共軛於隱形眼鏡的 一區域寬度或是位於黃斑中心凹前方22.6mm處的眼角膜平面或是主平面前方5.6mm。如果光學裝置為眼鏡,視角可以共軛於眼鏡的一區域寬度其位於眼角膜前方12mm、主平面前方17.6mm,或是視網膜前方34.6mm。為了使區域寬度共軛於視角,一度是圓周的1/360,其共軛於位在1公尺17.5mm區域,或位在40cm閱讀距離的7mm區域,或位在主平面前方17.6mm眼鏡距離的0.31mm區域,或眼角膜的0.1mm區域,或位在主平面前方5.6mm處的隱形眼鏡表面。
因此數學化地,黃斑中心凹的4-5度視覺廣度是共軛於位在隱形眼鏡平面上0.5+0.1mm區域或眼鏡平面上1.55+0.2mm區域;黃斑周區的9-10度視覺廣度是共軛於位在隱形眼鏡上2.6+0.3mm環狀區域或眼鏡平面上,黃斑旁區的18-20度視覺廣度是共軛於位在隱形眼鏡上1.8+0.2mm環狀區域或眼鏡平面上5.5+0.5mm環狀區域;共軛於黃斑中心凹的區域形成遠距光學區2,而共軛於黃斑周區及黃斑旁區的環狀區域形成PVS的近距光學區2;該環狀區域並不限於圓型圈,其可以是任何形狀其共軛於用在PVS功能的所要視角的視軸或光軸13的每一邊,根據共軛區域寬度、近距和遠距視力的屈折力及相對應最佳矯正視力設計能夠PVS閱讀的光學裝置將會非常直接。
另外,請同時配合參閱第六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矯正實施示意圖,本實施例之矯正鏡片1以隱形眼鏡為代表,軟式隱形眼鏡可以曲折,尤其是當隱形眼鏡中心厚度較薄的時候,會順著角膜的表面形狀而彎曲。一個軟式球面隱形眼鏡並不會在鏡片下方形成淚液鏡片的效果,因此角膜原來的表面形狀,如彎曲度與散光度數,都會傳達到該軟式隱形眼鏡的後表面12,然後轉透到軟式隱形眼鏡的前表面11。相對的,一個硬式球面隱形眼鏡可以中和大部分的角膜散光度數以及部分屈光不正的度數,不會轉透到隱形眼鏡的前表面11(度數面)來。因此,本發明軟式隱形眼鏡完成角膜塑形的原理,與硬式鏡片利用(不限於)其光學區2與貼合弧區4,進行水療式壓迫按摩的原理並不相同。
由於軟式隱形眼鏡可以將角膜的表面形狀轉透到該隱形眼鏡的後表面12,然後轉透到其前表面11,力量就可以反過來傳遞。也就是,由眼皮傳達隱形眼鏡的前表面11,然後轉透到其背面,該力量最終會施壓在角膜上。因此,隱形眼鏡上,覆蓋在角膜同一個位置的前表面11與後表面12的鏡片區域,在功能上可以視為一體。因此其彎曲度與厚度的改變,無論是在前表面11 或後表面12,都會被傳達到角膜同一個相對位置,進行角膜塑形或矯正。
而硬式隱形眼鏡將眼皮壓力傳達到角膜表面的方式,是以連續接觸與不接觸的環區,利用該材料的硬度,在角膜適當的區域施加正壓與負壓,已改變其形狀。如前所述,一個軟式隱形眼鏡可以曲折,中央到周邊都會順著角膜的表面形狀而彎曲,因此眼皮壓力將均勻的傳達到整個角膜,無法產生正壓與負壓以進行角膜塑形或矯正。本軟式隱形眼鏡,藉由軟式鏡片材料的厚度差異以代替弧度差異,可以產生相對的正向力與負向力,類似於硬式角膜矯正鏡片1在不同弧區所施加的相對壓力。本軟式隱形眼鏡在不同區域的相對厚度,可以將眼皮的壓力,以相對的正壓力或負壓力傳達到角膜的前表面11以進行角膜塑形。一個薄的鏡片區域相對施加負壓力,而一個厚的區域相對施加正壓力,這就如同硬式角膜矯正隱形眼鏡,利用其鏡片後表面12的陡區與平區,都可以對角膜進行塑形。
然而,如第七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防眩光實施示意圖,本發明之前弧部5及背弧部6,尤其是壓力控制區3及貼合弧區4的部分,可能在外界光線直射或折射進入鏡片內部時,在背弧部6的位置產生內反射,當然也有可能因此將光線反射至瞳孔,此時便會導致部分視線方向以外的光線影像印入眼簾,如此便產生模糊、不清晰、甚至視線邊緣不該出現的影像,即所謂的眩光問題。故,透過在壓力控制區3上、貼合弧區4上、壓力控制區3及貼合弧區4間、或壓力控制區3及貼合弧區4上設置防眩層7,使防眩層7遮蔽或吸收外面直射折射散色光線及鏡片內部反射折射散色光線(圖中虛線箭頭表示被遮蔽或吸收之內反射光線),而達到增強視野、增強對比、集中視力、減少視覺模糊,甚至進一步具有美麗化妝作用,遮蔽改變角膜虹膜顏色。
另請參閱第八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之舉例中,在進行遠視角膜矯正術時,壓力控制區3a在角膜上必須施加正壓力。其弧區彎曲度所形成的厚度,必須比其兩邊連接的光學區2a與貼合弧區4a來得厚,後者兩個接壤的弧區,則可以在相對應的角膜上,施加負壓力。至少,壓力控制區3a最厚的部分(厚度)必須比光學區2a以及貼合弧區4a最厚的點要厚(反之,於近視角膜矯正術,壓力控制區3a在角膜上須施加負壓力)。為了達成較厚的壓力控制區3a,其後表面之壓力控制區背弧62a,必須做的比基弧61a陡,或壓力控制區前弧52a設計得比光學前弧51a平坦 ,如此才能使壓力控制區3a的軸厚度較厚。其中,壓力控制區3a也可以分 成數個切分弧區(621a、622a、623a),其中處於壓力控制區3a中段形成最厚的部分,其兩邊則向兩內及向外側連接處(光學區2a與貼合弧區4a),逐漸變薄。
另外的替代方式,壓力控制區3a與其多個切分弧區(621a、622a、623a)可以用一個正離心率,將後表面的壓力控制區背弧62a連結起來,或是用一個負離心率,將前表面的壓力控制區前弧52a連結起來。這兩個非球面弧線(壓力控制區前弧52a與壓力控制區背弧62a),也可以各自用複數個離心率(e值),輻射狀向內與非球面的基弧61a或光學前弧51a相融合;也可以輻射狀向外與非球面的貼合弧區4a的貼合弧區背弧63a或貼合弧區前弧53a相融合,成為一條單一的非球面曲線。
再一舉例,如第九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在進行近視角膜矯正術時,壓力控制區3b在角膜上必須施加負壓力。該弧區彎曲度所形成的厚度,必須比其兩邊連接的光學區2b與貼合弧區4b來得薄,後者兩個接壤的弧區,則可以在相對應的角膜,施加正壓力。為了達成較薄的壓力控制區3b,其後表面之壓力控制區背弧62b,必須做的比基弧61b平坦,或壓力控制區前弧52b設計得比光學前弧51b陡,如此才能使壓力控制區3b的軸厚度較薄。壓力控制區3b也可以分成數個切分弧區(621b、622b、623b),其中處於中段的一或多個前、後切分弧區622b形成最薄的部分,其兩邊的切分弧區(621b、623b)向內及向外側連接處(光學區2b與貼合弧區4b),逐漸變厚。
另外的替代方式,壓力控制區3b與其多個切分弧區(621b、622b、623b)可以用一個負離心率,將壓力控制區背弧62b的後表面連結起來,或是用一個正離心率,將壓力控制區前弧52b的前表面連結起來。這兩個非球面弧線(壓力控制區前弧52b與壓力控制區背弧62b),也可以用複數個離心率(e值),輻射狀向內,各自與非球面的基弧61b或光學前弧51b相融合;也可以輻射狀向外,各自與非球面的貼合弧區4b的貼合弧區背弧63b或貼合弧區前弧53b相融合,成為一條單一的非球面曲線。
此外,不論是哪一類型的非正視眼,在以本矯正鏡片1治療時,首先必須由一位專業人員檢查,以決定該眼睛不等視的種類與程度。病患眼睛與眼部組 織經過檢查之後,才能經過計算來決定其光學區2、壓力控制區3、貼合弧區4等部分的的曲率半徑以及相對厚度。各眼球的角膜弧度與隱形眼鏡度數也必須決定好。凡嫻熟於眼部測量與檢查技巧的人,都能勝任這項工作。
每個人的軟式隱形眼鏡,係根據個別需求決定,如前述,最少包含一個光學區2、一個壓力控制區3、一個貼合弧區4。每個鏡片的背面,一般而言是凹面,也就是包含鏡片基弧61的那一面,須置放於該適當眼球的角膜上佩戴一段時間,以達到所需要的治療效果。
目前的隱形眼鏡,為達到改善視力與重塑角膜的目的,須依照已為人所熟知的角膜矯正術配戴程序來配戴。基本上,角膜矯正隱形眼鏡雖然可以白天戴,但大多數在夜間配戴。以目前的鏡片做角膜矯正術,因為比硬式隱形眼鏡舒適,更適合於白天配戴。
目前的鏡片為達到矯正角膜弧度的目的,最好至少戴14天,若能戴21天尤佳,戴兩個月就更好。為了矯正角膜弧度,鏡片每天最少要戴6小時,若每天戴8-12小時尤佳。如同角膜矯正驗配者所建議的,一旦達到預期的角膜弧度,可以用目前的鏡片或傳統硬式鏡片,每日或隔日經常性的配戴,以維持需要的角膜弧度。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防眩光之矯正鏡片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發明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發明,為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發明,以保障發明人之辛苦發明,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發明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公便。
1‧‧‧矯正鏡片
2‧‧‧光學區
21‧‧‧中央光學區
22‧‧‧周邊光學區
3‧‧‧壓力控制區
4‧‧‧貼合弧區
7‧‧‧防眩層

Claims (9)

  1. 一種防眩光之矯正鏡片,係指一具有一前表面、一後表面、及一光軸之矯正鏡片,該矯正鏡片包含有:一光學區,該光學區係包含有一位於該矯正鏡片中央之中央光學區、及一位於該中央光學區一側且徑向往外延伸之周邊光學區,其中該中央光學區聚焦時光線係由該前表面進入,並沿該光軸方向產生一與該光軸夾角不大於2.5度之第一焦點,而該周邊光學區聚焦時光線由該前表面進入,並產生一與該光軸方向交錯延伸且偏離該光軸2至10度之第二焦點;一由該光學區徑向往外延伸形成之壓力控制區;一由該壓力控制區徑向往外延伸形成之貼合弧區;複數分別界定於該光學區、該壓力控制區及該貼合弧區之前弧部及背弧部,且該前弧部係位於該前表面一側,而該背弧部係位於該後表面一側,又各該前弧部或各該背弧部之彎屈曲率分別由該中央光學區向外徑向累加相差至少2個屈光度,使內外彎屈曲率相差2至10個屈光度,而成一非球面狀;及一設於該壓力控制區或該貼合弧區上之防眩層,係供吸收或遮蔽因該些背弧部而反射至瞳孔之內反射光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眩光之矯正鏡片,其中該防眩層係由該矯正鏡片中心點距離1.5釐米(mm)至7.5釐米(mm)任一處向外輻射狀延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眩光之矯正鏡片,其中該防眩層係呈環帶狀,且該環帶寬度範圍係為0.1釐米(mm)至6釐米(m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眩光之矯正鏡片,其中該防眩層之厚度為1微米(μm)至1釐米(m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防眩光之矯正鏡片,其中該防眩層係以轉印法、移印法或噴灑法設置於該前表面、該後表面、或該前表面及該後表面之間其中之一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眩光之矯正鏡片,其中該矯正鏡片係為人工水晶體、軟式隱形眼鏡、硬式隱形眼鏡、或軟硬混合型隱形眼 鏡其中之一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眩光之矯正鏡片,其中該防眩層係為單色、多色、混合色、漸層色、感光色或感熱色其中之一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眩光之矯正鏡片,其中該矯正鏡片上係界定至少一軸厚度,該軸厚度係由該矯正鏡片上任一點位置沿平行該光軸之方向,計算該前弧部至背弧部的距離厚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防眩光之矯正鏡片,其中該壓力控制區之最小軸厚度小於該光學區之最小軸厚度及該貼合弧區之最小軸厚度,而該壓力控制區之最大軸厚度大於該光學區之最大軸厚度及該貼合弧區之最大軸厚度。
TW104127317A 2015-08-21 2015-08-21 Anti-glare correction lenses TWI569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7317A TWI569061B (zh) 2015-08-21 2015-08-21 Anti-glare correction lenses
CN201510635865.XA CN106468832A (zh) 2015-08-21 2015-09-30 防眩光的矫正镜片
US14/929,420 US20170052390A1 (en) 2015-08-21 2015-11-02 Anti-glare correction le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7317A TWI569061B (zh) 2015-08-21 2015-08-21 Anti-glare correction lens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9061B true TWI569061B (zh) 2017-02-01
TW201708894A TW201708894A (zh) 2017-03-01

Family

ID=58158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7317A TWI569061B (zh) 2015-08-21 2015-08-21 Anti-glare correction lenses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52390A1 (zh)
CN (1) CN106468832A (zh)
TW (1) TWI5690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8571B (zh) 2015-09-15 2024-01-30 星欧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隐形眼镜产品
US10371964B2 (en) 2015-09-15 2019-08-06 Largan Medical Co., Ltd. Contact lens product
US10845622B2 (en) 2015-09-15 2020-11-24 Largan Medical Co., Ltd. Multifocal contact lens and contact lens product
CN106773121A (zh) * 2017-03-17 2017-05-31 施伯彦 一种硬性角膜接触镜
US10698232B2 (en) 2017-06-23 2020-06-30 Largan Medical Co., Ltd. Contact lens and product thereof
CN109124826B (zh) * 2017-06-28 2025-01-10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眼科透镜
CN110879481B (zh) * 2018-09-06 2021-04-06 凯乐康药业(重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隐形眼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33579A (zh) * 2011-12-25 2013-08-16 Hsiao-Ching Tung 多焦點光學鏡片
CN203965747U (zh) * 2014-01-23 2014-11-26 上海甘田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高原地区的膜层式眼镜片
TW201523067A (zh) * 2013-12-13 2015-06-16 Universal View Co Ltd 隱形眼鏡及其選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0120A (en) * 1990-07-27 1992-06-09 Cohen Allen L Multifocal optical device with spurious order suppress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of same
US5160463A (en) * 1990-10-30 1992-11-03 Pilkington Visioncare,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ntact lens
EP2294475B1 (en) * 2008-06-06 2018-11-28 Global-OK Vision, Inc. Soft contact lenses for treating ametropia
US8950859B2 (en) * 2011-12-25 2015-02-10 Global-Ok Vision, Inc. Multi-focal optical lens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33579A (zh) * 2011-12-25 2013-08-16 Hsiao-Ching Tung 多焦點光學鏡片
TW201523067A (zh) * 2013-12-13 2015-06-16 Universal View Co Ltd 隱形眼鏡及其選定方法
CN203965747U (zh) * 2014-01-23 2014-11-26 上海甘田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用于高原地区的膜层式眼镜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8832A (zh) 2017-03-01
TW201708894A (zh) 2017-03-01
US20170052390A1 (en)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9061B (zh) Anti-glare correction lenses
JP6726929B2 (ja) 多焦点光学レンズ
KR102140425B1 (ko) 근시 진행을 예방하고/하거나 늦추기 위한 비대칭 렌즈 설계 및 방법
TWI383190B (zh) 治療非正視眼的軟式隱形眼鏡
KR100787790B1 (ko) 난시 및 노안 교정에 유용한 안용 렌즈
TWI570470B (zh) 眼用裝置
KR101166623B1 (ko) 주변 이미지의 위치를 조절하여 근시 진행을 늦추는 방법과 장치
US8388130B2 (en) Non-deforming contact lens
RU2567594C2 (ru) Контактная линза с улучшенными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ми посадки
TWI656378B (zh) 將近視加深者經歷之視力變異最小化的鏡片設計
US11686954B2 (en) Contact lens with improved visual performance and minimized halo utilizing pupil apodization
KR20170049458A (ko) 마찰 안정화된 콘택트 렌즈
TW201333579A (zh) 多焦點光學鏡片
TW202109141A (zh) 具有妝飾及療效考量的光致變色軟式隱形眼鏡
TW202109094A (zh) 用於設計邊對邊光致變色軟式隱形眼鏡的方法
RU2824432C2 (ru) Способ конструирования безрамочных фотохромных мягких контактных линз
JP2010513985A (ja) 改良された単一視力眼鏡
WO2017041257A1 (zh) 防眩光的矫正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