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8609A -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78609A CN101978609A CN2009801096070A CN200980109607A CN101978609A CN 101978609 A CN101978609 A CN 101978609A CN 2009801096070 A CN2009801096070 A CN 2009801096070A CN 200980109607 A CN200980109607 A CN 200980109607A CN 101978609 A CN101978609 A CN 1019786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put device
- axis
- wall
- sliding input
- layer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328 necessary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8—Sliders, in which the moving part moves in a plan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62—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1D translations or rotations of an operating part of the device, e.g. scroll wheels, sliders, knobs, rollers or bel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04M1/23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including a pointing device, e.g. roller key, track ball, rocker switch or joysti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包括:基座,其安装在终端上并且包括矩形形状的操作表面和沿着操作表面的框架形成的壁,壁具有至少四个静触点;X轴移动层架,其设置有X轴滑动部分和Y轴移动引导件,X轴滑动部分以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壁的上下侧以在座面贴合在操作表面上的同时沿着水平方向移动,Y轴移动引导件以突出的方式在壁的左右两侧向壁的内侧形成;Y轴移动层架,其具有安装表面并且设置有Y轴滑动部分和致动操作部分,至少一个键输入装置安装在安装表面上并且安装表面沿着其框架形成有壁,Y轴滑动部分与Y轴移动引导件耦接并且在开口内竖向移动,致动操作部分以一定距离布置在所述壁的外部并且具有多个与键输入装置连接的致动触点;以及电路板,其安装在Y轴移动层架的安装表面上并且具有小键盘触点。本发明的优势在于通过从Y轴移动层架的中心点朝目标方向的滑动运动及朝中心点的返回运动借助于静触点和动触点的操作并且借助于键输入装置的操作来执行各种电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游戏机、移动电话等中的多向输入装置。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能够通过滑动操作来输入预定信号。
背景技术
提供了若干种滑动输入装置,其构造成通过以下述方式执行触点的接触和分离操作来执行开关操作、模式切换操作以及其他电操作:即针对安装在终端上的基座、壳体等中所包括的静触点使装备有动触点的滑杆滑动和移动。
然而,在现有的滑动输入装置中,具有构造成沿着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滑动和移动的滑杆的开关需要大量的元件。特别地,随着这种输入装置的尺寸显著缩减(例如,输入装置长度和宽度大约为15mm且厚度为3至5mm)的趋势,开关的组装任务需要许多工作,并且组装成本相应提高。此外,存在高精确度性能不均匀一致的问题。
特别地,开关的尺寸已显著缩减。这样,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空间的限制等因素仅提供了使滑杆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即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四个方向滑动和移动的装置。
此外,在构造成提供了使滑杆沿八个方向(即,上下、左右、对角线方向)滑动的装置的输入装置中,系统必须构造成使用将两个或更多个针对每个方向的接触和非接触操作组合的方法而不是独立地触及或分离八个方向的方法来沿特定方向进行检测。因此,出现漏打和输入信号错误的可能性高。
例如,登记号为0584428的韩国专利(在下文中称为“第一传统专利”)提出了一种构造为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进行滑动操作的滑动开关。
以上滑动开关具有用于一个开关的结构。这样,为了操作便携式终端的字符、数字以及各种功能,必须增加按钮的数量。然而,在第一传统专利的情况下,如果按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由于必须添加用于支撑增加的键钮的结构,则会产生左或右翻倾的现象,或者必须解决上述问题,以便对便携式终端应用滑动开关。
此外,在第一传统专利的情况下,用于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进行滑动操作的滑动结构具有三重结构(即,滑杆+滑动末端+基座引导槽),并且用于竖向操作的开关具有该开关耦接到滑动结构的顶面的叠加结构。相应地,该三重结构成为厚度缩减的障碍,于是第一传统专利不适合应用于对厚度具有很多限制的便携式终端。
此外,滑动结构具有包括小键盘在内的四层叠加式结构,于是由于其高度而针对滑动方向产生翻倾现象。相应地,这种结构当应用于必须被操作好几万次的便携式终端时成为产生机械耐用性问题的因素。相应地,需要具有较薄厚度以防止翻倾现象的改进的滑动设备。
同时,为了除电话功能之外还执行字符、数字以及各种功能,用户必须使用他的手指来操作便携式终端的小键盘。提供可以以高精确度沿四个或更多个方向即6、8、12或16个方向滑动的装置(即,第一传统专利的主要目的)对于便携式终端来说并不适合。这是因为,在普通用户中,通过4至8个滑动操作足可使用便携式终端。非常难以利用手指来精确地区分12个方向或16个方向,这种方法反而是低效的。
使用12至16个方向的输入装置具有这样的问题:当输入字符和数字时,漏打的比率上升。
另一传统技术,即登记号为0749117的韩国专利(在下文中称为“第二传统专利”)不具有用于精确滑动的附加引导件,而是仅具有用于位置恢复的弹性装置,并且可以有限地应用于便携式终端中使用一个键的操纵杆功能。
此外,关于触点的接触和分离方法,在第一和第二传统专利中,基座上的静触点平行于滑动方向形成,并且其宽度在考虑动触点的运动和信号输入的精确度的情况下必须适当。这样,存在下述缺点:由于用于信号输入的滑动行程不可避免地加长,因此便携式终端的长宽尺寸增加。此外,为了输出预定方向的信号,必须同时触及和分离两个或更多个静触点。这样,为了开发用于执行专用功能的程序,由于其汇编过程而必须进行非常烦复的过程。相应地,存在下述问题:由于必须处理组合静触点的信号,因此输入信号的处理速度相对低。
第三传统技术,即登记号为0477775的韩国专利(在下文中称为“第三传统专利”)采用了一种独立操作八个方向的方法,但其缺点在于:当操作长度时半径非常宽,并且高度和尺寸不适于应用于便携式终端。此外,由于需要大量元件而存在组装和产品成本的负担。此外,第三传统专利完全不具有能够包括多个小键盘的结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鉴于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用于8个方向滑动的基座和在同一平面上用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引导件以便使竖向相位移不存在差别,可以使终端的厚度最小化,可以独立地触及和分离四个或更多个方向,并且可以将滑动距离最小化。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该便携式终端装备有用于操作字符、数字以及各种功能的键输入装置,所述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包括:基座,其安装在终端上并且构造成包括矩形操作表面,其中,沿着操作表面的框架形成有壁并且在壁的内侧形成有四个或更多个静触点;X轴移动层架,其座面贴合在操作表面上,并且构造成具有X轴滑动部分并具有Y轴移动引导件,X轴滑动部分在壁的上下侧突出以使X轴移动层架沿水平方向移动,Y轴移动引导件在壁的左右侧向壁的内侧突出;Y轴移动层架,每一个Y轴移动层架构造成具有安装表面、Y轴滑动部分以及致动操作部分,至少一个键输入装置座面贴合在安装表面上,Y轴滑动部分与相应的Y轴移动引导件耦接并且形成于沿着安装表面的框架而形成的壁上使得Y轴移动层架在空间内竖向移动,致动操作部分在壁的外部相互间隔开,其中,致动操作部分具有多个与键输入装置耦接的致动触点;以及电路板,其安装在Y轴移动层架的安装表面上,并且构造成包括小键盘触点。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如上构造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用于基座、X轴移动层架以及Y轴移动层架的滑动的耦接装置置于同一平面内,使得竖向相位移不存在差别。可以通过八边形基座的内部结构以及具有特定条件的角度和长度的致动操作部分和环的结构来独立操作基座的静触点和致动操作部分的动触点。相应地,因为可将滑动行程最小化并且还可使滑动输入装置变薄,因此本发明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符合消费者的购买倾向。
第二,由于独立地操作四个或更多个方向的静触点和动触点,因此用户所要求的输入信号的精确度上升。
第三,通过解决现有滑动输入装置不适于滑动两个或更多个键的问题,无论键的数量为多少,各键在沿目标方向滑动时均可非常轻巧而顺滑地滑动而不会发生异常、翻倾以及沿转动方向的扭变。相应地,提高机械可靠性,并且预计可以改善耐用性。
第四,装备有至少一个用于执行若干个电操作的按钮以便使整个厚度和尺寸进一步变薄并且简单执行字符、数字以及各种功能的小键盘可以在基座内基于自身的中心而沿四个或更多个方向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装备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的元件组合在一起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3的操作的简图,并且是示出基座的中心与Y轴移动层架的中心点一致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图3的操作的简图,并且是示出Y轴移动层架已从图4的状态向左上方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图3的操作的说明图,并且是示出Y轴移动层架已从图4的状态向左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和图8是根据图2的基座的透视图和后视图;
图9是根据图2的整个配线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图2的X轴移动层架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图2的Y轴移动层架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图2的环的立体图;
图13和图14是示出根据图2的小键盘触点和动触点的图案的简图;
图15和图16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的截面图;以及
图17至图20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K所应用的各种终端的立体图。
<图中主要元件的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基座 110:底面
120:空间 130:壁
131:触点固定件 210:空间
132:静触点 220,310:壁
133:静触点端子
400:电路板 140:X轴移动引导件
134:配线容纳槽 200:X轴移动层架
230:Y轴移动引导件 350:配线出口
240:X轴滑动部分 300:Y轴移动层架
320:Y轴滑动部分 340:驱动部分
330:致动操作部分 500:环
420:动触点 410:小键盘触点
430:挠性电路板 520:外侧突起
510:倒角部分 600:小键盘
530:内侧突起 610: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安装在便携式终端之中的普通移动电话中的状态的简图。
参考该图,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K固定且耦接到便携式终端P的主体上,并且构造成以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滑动的方式移动以便于输入键来操作便携式终端P的字符、数字以及各种功能。
这里,四个或更多个静触点132以及四个或更多个动触点420构造成通过八边形的基座100的内部结构以及致动操作部分330和环500的结构来独立操作。稍后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将便携式终端之中的普通移动电话P描述并示为实例,但除了移动电话之外,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K可以应用于诸如电子辞典、笔记本电脑、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MP以及遥控器的各种物品。
在图2和图3中详细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K。
参考附图,多向滑动输入装置K包括固定到终端主体P(这里,所述终端主体用作与图2中所示的基座盖700相同的含义)上的基座100、耦接到基座100且构造成沿着图中的水平方向移动的X轴移动层架200、耦接到X轴移动层架200且构造成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的Y轴移动层架300、容纳在Y轴移动层架300中的电路板400、以及构造成与电路板接触且固定到电路板上的小键盘600。
如图2、图7以及图8所示,基座100包括矩形的操作表面110。在操作表面110的中央形成有矩形形状的空间120。大致矩形形状的壁130沿竖直方向向上设置并且构造成围绕操作表面110的框架。这里,触点固定件131以突出的方式向内形成使得静触点132设置在壁130的相应内角中。相应地,壁130的内表面具有八边形形状。
静触点132设置在壁130的触点固定件131的相应内表面上。静触点端子133在基座100的背面电耦接到静触点132并且构造成向外发送输入信号。此外,配线容纳槽134在壁130的大致中央处凹陷以便可以收容耦接到静触点132的配线。
沿着空间120的四个方向(即,在空间120与壁130之间)形成的操作表面110设置成具有足够宽的宽度以使得环500和Y轴移动层架300的致动操作部分330可以自由滑动。这里,操作表面110的沿水平方向彼此平行布置的两个操作表面起到X轴移动引导件140的作用,其构造成为X轴移动层架200沿X轴方向的移动提供引导。
换句话说,X轴移动引导件140以及环500和致动操作部分330可以在其上滑动的表面均设置在操作表面110的上下两侧,而仅环500和致动操作部分330可以在其上滑动的表面设置在操作表面110的左右两侧。
如图2和图9所示,X轴移动层架200构造成具有矩形形式并且沿着X轴方向在基座100上滑动。在X轴移动层架200的中央形成有矩形形状的空间210,并且壁220向上延伸并且围绕空间210在上侧、下侧、左侧以及右侧形成为框架。
在这种情况下,X轴移动引导件140座面贴合在设置于上下两侧的壁上,于是X轴滑动部分240设置在壁220的上部并向外延伸,使得X轴移动层架200可以沿X轴方向移动。
此外,Y轴移动引导件230在空间210的左右壁220的内侧下部沿Y轴方向延伸而形成,以便为Y轴移动层架300提供引导。在这种情况下,X轴滑动部分240和Y轴移动引导件230构造为从侧面看去时具有阶梯形状
同时,驱动部分切口221构造为大致具有矩形形状并且设置在相应的壁220上,四个或更多个Y轴移动层架300的驱动部分可以通过驱动部分切口221而移动。
如图2和图11所示,Y轴移动层架300构造成具有矩形的安装表面,使得电路板400和小键盘600可以座面贴合于Y轴移动层架300的顶面。此外,在Y轴移动层架300的安装表面的边缘设置有矩形的竖向延伸而形成并且构造成围绕框架的壁310。在这种情况下,在Y轴移动层架300的安装表面的一部分中形成有键输入装置的配线出口350,配线出口350构造为收容一个或多个键输入装置(图9)并且具有相近的尺寸。
此外,一对Y轴滑动部分320在壁310的左右两侧向外延伸并且在壁310上平行地形成。该对Y轴滑动部分320座面贴合在X轴移动层架200的Y轴移动引导件230上并且在空间210内沿竖直方向移动。
矩形环形状的致动操作部分330以特定的间隔设置在壁310的外部。壁310和致动操作部分330通过驱动部分340而一体地耦接在一起。相应地,在壁310与致动操作部分330之间形成四个“□”形状的空间,并且这些空间被驱动部分340隔开。
在这种情况下,将Y轴移动层架300的驱动部分340插入X轴移动层架200的相应驱动部分切口221中。驱动部分切口221形成为防止随着Y轴移动层架300的操作而与驱动部分340之间发生干涉。
倒角部分331形成在致动操作部分330的相应外角和内角处,并且构造成对应于基座100的触点固定件131的形状。致动操作部分330大致具有八边形形状。
在这种情况下,致动操作部分330的底部设置在基座100的底面110上。然而,优选的是致动操作部分330的底部不像环500那样与基座100的底面110接触,而是以预定的间隔离开底面110以便于平滑的滑动操作。此外,在致动操作部分330的外侧形成有四个或更多个动触点420,动触点420在中央处与键输入装置的电路板400和挠性电路板430相耦接。
Y轴滑动部分320和Y轴移动层架300的安装表面形成为当从侧面看去时具有的形式。也就是说,Y轴移动层架300在X轴移动层架200的空间210内以下述方式耦接到Y轴移动引导件230上:即以形的形式放置于Y轴移动引导件230上。相应地,Y轴移动层架300在保持薄的厚度的同时沿Y轴方向在Y轴移动引导件230上滑动。
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静触点132和动触点420由穹形的金属材料制成,使得在Y轴移动层架300响应于小键盘用于输入信号的操作而滑动之后,Y轴移动层架300可以返回到其初始位置。
除了穹形的金属材料之外,静触点132和动触点420可由压力传感器(例如,压电元件)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于将Y轴移动层架300恢复至其初始位置的附加弹性恢复装置。
图4至6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Y轴移动层架的操作状态。图5和图6是示出Y轴移动层架300已从图4的状态分别向右上方和向左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Y轴移动层架300已从图2的状态向右上方移动的状态的简图。该图示出了基座100的静触点132被按压的状态,并且还示出了静触点132以与右上方向的移动相当的量移动到左下方的状态L。
此外,图6是示出Y轴移动层架300已从图2的状态向左移动的状态的简图。该图示出了Y轴移动层架300的致动操作部分330的动触点420被按压的状态,并且还示出了动触点420以与向左的移动相当的量移动到右侧的状态L。
同时,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K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基座100与X轴移动层架200和Y轴移动层架300耦接在一起而形成形。相应地,三种滑动结构(即,基座、X轴移动层架以及Y轴移动层架)可以置于同一平面上而竖向相位移不存在差别,由此能够将终端的厚度最小化。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可以解决具有三重结构的传统滑动设备的叠加问题。相应地,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可以防止当在叠加结构中进行滑动操作时出现的微小的翻倾现象,于是有助于改善终端P的耐用性。
同时,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可包括环500。如图2和图13所示,环500座面贴合在基座100的操作表面110上并且构造成具有八边形形状,使得当进行使用小键盘600的滑动操作时防止基座100的静触点132和Y轴移动层架300的致动操作部分330的动触点420被同时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倒角部分510形成在环500的角部以对应于基座100的相应触点固定件131,从而环500大致具有八边形形状。在环500的内侧形成有与动触点420具有相同数量的内侧突起530,使得内侧突起530对动触点420加压。此外,在倒角部分510的外侧形成有与静触点132具有相同数量的外侧突起520,使得外侧突起520对静触点132加压。
同时,八边形的且由Y轴移动层架300的驱动部分340支撑的致动操作部分330和环500构造成:当用户通过沿相应方向操作小键盘600来进行滑动操作时,沿特定的方向独立地触及和分离基座100的静触点132和Y轴移动层架300的动触点420。
例如,在沿对角线方向进行滑动操作的情况下,当按压致动操作部分330的八面之中沿对角线方向的角部的外侧和对应方向的环500的角部的内侧(参考图13的L2)时,致动操作部分330的八面之中的位于上侧、下侧、左侧以及右侧的外侧面构造成具有双重操作防止结构(图14)使得环500的位于上侧、下侧、左侧以及右侧的内侧面不受压(L1)。换句话说,当用户按压键610时产生的并被传递到小键盘600的突起的力对小键盘触点410加压,由此向外传输信号(图15)。此外,在进行使用键610的滑动之后再进行滑动或者进行滑动而不按压键610的情况下,环500的突起520抵靠致动操作部分330的一侧的壁,由此按压动触点420(图16)。
也就是说,在沿着上、下、左、右方向滑动时,当按压致动操作部分330的八面之中沿上、下、左、右方向的外侧面和沿对应方向的环500的位于上侧、下侧、左侧以及右侧的内侧面(参考图14的L2)时,环500的八面之中的沿对角线方向的外侧面不抵靠基座100的沿对角线方向的壁130的内侧面(参考图13的L1)。相应地,静触点132沿对应的对角线方向不受压(L1),而是仅动触点420沿着操作方向受压(L2),由此防止双重操作防止部分。(图13是当向左上方操作小键盘时的简图,并且图14是当向上操作小键盘时的简图。)
相应地,当沿对角线方向操作小键盘600时,借助于双重操作防止部分,动触点420不受压(参考图14的L1),而是仅静触点132受压(L2)。当沿上、下、左、右方向操作小键盘600时,借助于双重操作防止部分,静触点132不受压(参考图15的L1),而是仅动触点420受压(L2)。
特别地,在触点132和触点420分别由具有相同操作力的金属穹状件(metal dome)形成的情况下,可以预期具有弹性恢复功能。相应地,存在下述优势:当金属穹状件沿着对应的操作方向受压时,可以以最小的程度实现致动行程(参考图14)。
这是因为尽管沿某一方向进行操作,针对操作方向垂直地按压穹状件受压方向上的一个穹状件,但由于力因倾斜角而分散,因此必须利用比实际力大的力按压位于该受压穹状件两侧的两个穹状件。(例如,随着图14中θ1值的减小,需要更强的力以便对两侧的穹状件加压。图14中θ1的值为135°,并且致动操作部分和环各自的内角为135°)。
此外,位于两侧的金属穹状件的数量为两个,于是以两倍或更多倍的力按压金属穹状件。两个穹状件中位于较弱侧的一个穹状件(即,操作方向上的穹状件)总是首先受压。(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已将金属穹状件触点描述为实例)。
操作所需的滑动行程可以借助于双重操作防止结构和金属穹状件而变得非常短,并且也可缩小便携式终端的尺寸。作为参考,普通的金属穹状件具有大约0.06mm的致动行程。相应地,本发明的金属穹状件可以显著缩减行程,并且金属穹状件可用于将按压的感觉传递给用户。
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在传统的滑动设备的情况下,因为所有的滑动致动触点设置在操作键外侧的相同半径范围内,因此当沿特定方向进行滑动操作时,除了目标方向之外的触点也受压。
也就是说,在便携式终端P中,除了呼叫功能之外在执行字符、数字及各种功能的环境下,输入的精确度非常重要。相应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基座100中在小键盘的外侧设置用于对角线方向信号的触点132,并且在致动操作部分330中设置用于上、下、左、右方向信号的触点,由此显著改善双重触及和未触及现象。相应地,即使在多个滑动小键盘的情况下也可稳定而精确地操作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
图17至20示出了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的实例。
如图所示,终端P1示出了使用4个键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K的实例,并且终端P2示出了分别在两侧面使用10个键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K的实例。终端P3和P4分别示出了各自使用1个键的移动电话和PMP的实例。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用于基座、X轴移动层架以及Y轴移动层架的滑动的耦接装置置于同一平面内,使得竖向相位移不存在差别。可以通过八边形基座的内部结构以及具有特定条件的角度和长度的致动操作部分和环的结构来独立操作基座的静触点和致动操作部分的动触点。相应地,因为可将滑动行程最小化并且还可使滑动输入装置变薄,因此本发明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符合消费者的购买倾向。
第二,由于独立地操作四个或更多个方向的静触点和动触点,因此用户所要求的输入信号的精确度上升。
第三,通过解决现有滑动输入装置不适于滑动两个或更多个键的问题,无论键的数量为多少,各键在沿目标方向滑动时均可非常轻巧而顺滑地滑动而不会发生异常、翻倾以及沿转动方向的扭变。相应地,提高机械可靠性,并且预计可以改善耐用性。
第四,装备有至少一个用于执行若干个电操作的按钮以便使整个厚度和尺寸进一步变薄并且简单执行字符、数字以及各种功能的小键盘可以在基座内基于自身的中心而沿四个或更多个方向滑动。
关键词
便携式终端,多向,输入装置,静触点,动触点。
Claims (19)
1.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所述便携式终端装备有用于操作字符、数字以及各种功能的键输入装置,所述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终端上并且构造成包括矩形操作表面,其中,沿着所述操作表面的框架形成有壁并且在所述壁的内侧形成有四个或更多个静触点;
X轴移动层架,其座面贴合在所述操作表面上,并且构造成具有X轴滑动部分并具有Y轴移动引导件,所述X轴滑动部分在所述壁的上下侧突出以使所述X轴移动层架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Y轴移动引导件在所述壁的左右侧向壁的内侧突出;
Y轴移动层架,每一个Y轴移动层架构造成具有安装表面、Y轴滑动部分以及致动操作部分,至少一个键输入装置座面贴合在所述安装表面上,所述Y轴滑动部分与相应的Y轴移动引导件耦接并且形成于沿着所述安装表面的框架而形成的壁上使得所述Y轴移动层架在空间内竖向移动,所述致动操作部分在所述壁的外部相互间隔开,其中,所述致动操作部分具有多个与所述键输入装置耦接的致动触点;以及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Y轴移动层架的所述安装表面上,并且构造成包括小键盘触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基座包括四个或更多个触点固定件,所述触点固定件形成在所述壁的内侧以将所述静触点置于所述触点固定件上,并且
所述基座大致具有八边形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还包括驱动部分,所述驱动部分形成在所述Y轴移动层架的所述壁上并且与所述致动操作部分耦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还包括驱动部分切口,所述驱动部分切口形成在所述X轴移动层架的所述壁上并且构造成使相应的驱动部分插入其中以便在无摩擦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在所述Y轴移动层架上形成有键输入装置的配线出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所述致动操作部分以预定的高度离开所述基座的所述操作表面并且构造成在无摩擦的情况下进行滑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在所述致动操作部分的外侧形成有用于容纳动触点的动触点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所述致动操作部分在各个角部形成有倒角部分,从而大致形成八边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当进行使用小键盘的滑动操作时,通过各个致动操作部分按压及操作所述静触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所述X轴滑动部分形成在所述壁的外侧上部,并且所述Y轴移动引导件形成在所述壁的内侧下部,由此所述X轴滑动部分与所述Y轴移动引导件耦接在一起而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所述静触点和所述动触点由穹形的金属材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所述静触点和所述动触点由金属材料制板簧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所述静触点和所述动触点由压力传感器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还包括环,所述环座面贴合在所述基座的底面上,并且构造成当进行使用小键盘的滑动操作时而滑动,以使得所述基座的所述静触点和所述Y轴移动层架的所述动触点不被同时操作。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当进行使用所述小键盘的滑动操作时,所述致动操作部分与所述环接触,并且所述环与所述基座的所述静触点接触。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所述致动操作部分在各个角部形成有倒角部分,从而大致形成八边形,并且所述致动操作部分在所述环的内侧滑动。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所述环在各个角部形成有倒角部分,从而形成八边形。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其中:
具有与所述动触点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内侧突起形成于所述环的内侧,并且构造成对所述动触点加压,并且
具有与所述静触点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外侧突起形成于所述各个倒角部分的外侧,并且构造成对所述静触点加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80025371A KR101099030B1 (ko) | 2008-03-19 | 2008-03-19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다방향 슬라이드 입력장치 |
KR10-2008-0025371 | 2008-03-19 | ||
PCT/KR2009/001396 WO2009116812A2 (ko) | 2008-03-19 | 2009-03-19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다방향 슬라이드 입력장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78609A true CN101978609A (zh) | 2011-02-16 |
Family
ID=41091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096070A Pending CN101978609A (zh) | 2008-03-19 | 2009-03-19 |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006995A1 (zh) |
EP (1) | EP2256939A2 (zh) |
JP (1) | JP2011517833A (zh) |
KR (1) | KR101099030B1 (zh) |
CN (1) | CN101978609A (zh) |
WO (1) | WO2009116812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58285B1 (ko) * | 2008-07-08 | 2010-05-19 | 정세운 | 키 입력 유닛을 구비한 디지털 처리 장치 및 키 입력 방법 |
US20110183759A1 (en) * | 2010-01-27 | 2011-07-28 | Chu-Keng Lin | Joystick Controller |
WO2013052005A2 (en) * | 2011-10-07 | 2013-04-11 | Quek Joo Hai | A self-centering input device |
KR102059833B1 (ko) * | 2019-03-22 | 2019-12-27 | 주식회사 삼승엔지니어링 | 검사용 다축 스테이지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1795A (ja) * | 1996-07-05 | 1998-01-23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マルチ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
KR20030038284A (ko) * | 2000-12-28 | 2003-05-16 | 호시덴 가부시기가이샤 | 포인팅장치 |
KR20060047305A (ko) * | 2004-04-23 | 2006-05-18 | 알프스 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다방향 입력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
JP2007042545A (ja) * | 2005-08-05 | 2007-02-15 | Hosiden Corp | 多方向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0128308T2 (de) * | 2000-10-31 | 2008-01-10 | Hosiden Corp., Yao | Schiebeschalter |
US7151525B2 (en) * | 2000-11-14 | 2006-12-19 | Keybowl,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data signals |
CN101815977B (zh) * | 2007-07-26 | 2012-07-11 | 爱梦有限公司 | 指尖触觉输入装置 |
-
2008
- 2008-03-19 KR KR1020080025371A patent/KR101099030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3-19 WO PCT/KR2009/001396 patent/WO2009116812A2/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3-19 EP EP09721226A patent/EP2256939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9-03-19 JP JP2011500707A patent/JP2011517833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9-03-19 US US12/933,246 patent/US2011000699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3-19 CN CN2009801096070A patent/CN10197860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1795A (ja) * | 1996-07-05 | 1998-01-23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マルチ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
KR20030038284A (ko) * | 2000-12-28 | 2003-05-16 | 호시덴 가부시기가이샤 | 포인팅장치 |
KR20060047305A (ko) * | 2004-04-23 | 2006-05-18 | 알프스 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다방향 입력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
JP2007042545A (ja) * | 2005-08-05 | 2007-02-15 | Hosiden Corp | 多方向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10006995A1 (en) | 2011-01-13 |
EP2256939A2 (en) | 2010-12-01 |
KR101099030B1 (ko) | 2012-01-16 |
WO2009116812A3 (ko) | 2009-12-10 |
JP2011517833A (ja) | 2011-06-16 |
WO2009116812A2 (ko) | 2009-09-24 |
KR20090100019A (ko) | 2009-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321361B2 (en) | Coordinate input device having non-flat operation surfa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9299513B2 (en) | Thin keyboard | |
FI98968C (fi) | Näppäimistö ja näppäin | |
US20020042853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an input means | |
TW200529636A (en) |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2047202A (zh) | 数据输入装置 | |
US6593909B1 (en) | Direction-control switch module for controlling a screen cursor | |
CN101978609A (zh) |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多向滑动输入装置 | |
CN101312102B (zh) | 键盘组件及装设有该键盘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
US20110285662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 actuator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 |
KR102236945B1 (ko) | 마우스와 터치패드 결합형 t-마우스 모듈 | |
US7067757B1 (en) | Multi-tier keypad assembly | |
KR100743139B1 (ko) | 5방향 키 조작 장치 | |
CN202930283U (zh) | 悬臂式键盘装置 | |
US11443906B1 (en) | Keyboard with interlocking keycaps | |
KR100632114B1 (ko) | 이동통신단말기용 방향입력장치 | |
KR101106766B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다방향 슬라이드 입력장치 | |
CN102301441B (zh) | 电子装置的操作部分的按键结构、使用该按键结构的输入装置和电子装置 | |
KR101358355B1 (ko) | 터치 패드 | |
US20090020404A1 (en) | Keyboard | |
CN201966100U (zh) | 按键和按键面板 | |
CN101971276A (zh) | 复合开关以及具有该复合开关的便携设备 | |
KR200269601Y1 (ko) | 소형 키패드용 3접점 키버튼 | |
CN2893897Y (zh) | 多向按键 | |
US20070108027A1 (en) | Keyboar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