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966100U - 按键和按键面板 - Google Patents
按键和按键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966100U CN201966100U CN2010206902001U CN201020690200U CN201966100U CN 201966100 U CN201966100 U CN 201966100U CN 2010206902001 U CN2010206902001 U CN 2010206902001U CN 201020690200 U CN201020690200 U CN 201020690200U CN 201966100 U CN201966100 U CN 2019661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tton
- support rim
- matrix
- support
- ke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键和按键面板,所述按键包括:基体,具有外侧和内侧;支撑凸台,形成在基体的内侧的中央,支撑凸台具有顶端和底端,支撑凸台的底端与基体的内侧连接;导电基,形成在支撑凸台的顶端上,并与导电开关相面对;侧边支撑筋,形成在所述基体的内侧,围绕支撑凸台的至少一部分并与支撑凸台隔开以形成凹槽,其中,所述支撑凸台的横截面面积从支撑凸台的底端向顶端逐渐变小。此外,支撑凸台的侧表面可与基体平滑地相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由于在支撑凸台的底端保留了一部分硅胶,从而受力均衡,改善了凹陷时的手感,并且能够提供更薄且手感好的按键和按键面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和按键面板,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操作手感得到改善的按键以及按键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按键面板也不断地推陈出新,先后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按键,例如可由纯硅胶、塑胶和硅胶、板材和硅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和硅胶等形式的材料或材料组合制造按键。随着电子产品的薄形化,按键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薄,对手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对于滑盖手机或翻盖手机,其按键结构的可安装空间很小。为了在按键动作的时候,带导电基的凸台部分能够朝着导电开关的方向运动,通常在按键边缘的内侧形成凹槽,同时在与按键边缘相对应的反面位置形成侧边支撑筋,以便于硅胶变形。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具有上述构造的现有技术的按键面板上的一个按键的基本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按键包括:基体1,具有面向印刷电路板7上的导电开关8的内侧和被用户按压的外侧;支撑凸台2,形成在基体1的内侧,位于基体1的中央;导电基3,形成在支撑凸台2的中央,当按键被按压时,导电基3与导电开关8接触;侧边支撑筋4,形成在基体1的外周,从而支撑按键。在侧边支撑筋4和支撑凸台2之间形成凹槽5,以实现按键变形。
然而,图1中示出的按键虽然能够实现变形以使导电基3与导电开关8接触,因为凹槽5的空间比较小,按键时变形比较少,所以这种按键的手感不好,操作按键的时候会觉得生硬。
如果加大凹槽5的空间只保留导电基上面的部分作为支撑凸台,如图2所示,则会导致支撑凸台的支撑作用减少,操作按键的时候会觉得除了导电基以外的按键周围有塌陷下去的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及按键面板,当操作所述按键或所述按键面板时,能够获得较好的手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按键,该按键包括:基体,具有外侧和内侧;支撑凸台,形成在基体的内侧的中央,支撑凸台具有顶端和底端,支撑凸台的底端与基体的内侧连接;导电基,形成在支撑凸台的顶端上,并与导电开关相面对;侧边支撑筋,围绕支撑凸台的至少一部分并与支撑凸台隔开以形成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台的横截面面积从支撑凸台的底端向顶端逐渐变小。
支撑凸台的纵截面可为梯形。
支撑凸台的侧表面可与基体平滑地相交。
支撑凸台的侧表面和支撑凸台的顶端的表面可平滑地相交。
支撑凸台的顶端的横截面的面积可大于导电基的横截面的面积。
所述支撑凸台的底端的宽度可在基体宽度的2/3至3/4的范围内。
所述梯形的侧边与底边的夹角可在15度至45度的范围内。
所述导电基可为圆柱形,导电开关可为圆形,导电基的直径可等于或小于导电开关的直径的一半。
所述侧边支撑筋可位于支撑凸台的两侧或围绕所述支撑凸台。
所述基体的外侧的表面到导电基的顶端的距离可为0.8mm至3.0mm。
在所述侧边支撑筋外侧的基体上可形成定位孔或凸台,以支撑和安装所述按键。
在所述基体的外侧可包括手指按压区域,在所述手指按压区域之外的基体表面低于所述手指按压区域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提供一种按键面板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该按键面板包括如上所述构造的多个按键,所述多个按键互相连接。
所述按键面板是一体成型的。
所述按键面板的每个按键在其基体的外侧可包括手指按压区域,在至少两个相邻手指按压区域之间形成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支撑凸台以截面面积逐渐变小的方式向外凸起,使得支撑凸台的底端有尽可能大的变形,而支撑凸台与导电基相接触的顶端又保留了一部分硅胶,从而受力更均衡,改善了按键凹陷时的手感,并且能够提供更薄且手感更好的按键或按键面板。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按键面板上的按键的结构的视图;
图2是示出另一现有技术的按键面板上的按键的结构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按键面板上的按键的结构的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按键面板上的按键的结构的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按键面板上的按键的结构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按键面板的背面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圆形按键的背面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方形按键的背面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将以由硅胶形成的按键和按键面板为例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的具体结构以及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然而,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和按键面板的形成材料不限于此,而是可采用例如塑胶和硅胶、板材和硅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和硅胶等各种形式的材料或材料组合进行制造。
如图2至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或按键面板上的每个按键包括:基体1,具有面向印刷电路板7上的导电开关8的内侧和被用户按压的外侧;支撑凸台2,形成在基体1的内侧,位于基体1的中央;导电基3,形成在支撑凸台2的中央,当按键被按压时,导电基3与导电开关8接触;侧边支撑筋4,形成在基体1的内侧,围绕支撑凸台的至少一部分,从而支撑按键。
如图3-5所示,在基体1的外侧包括手指按压区域6,在手指按压区域之外的基体1的表面低于所述手指按压区域的表面。手指按压区域是露出手机壳体用于供用户手指按压的,而手指按压区域之外的区域是隐藏在壳体内用于支撑和安装的。
由于侧边支撑筋4、基体1和支撑凸台2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在侧边支撑筋4和支撑凸台2之间形成凹槽5,从而能够实现按键的变形。显然,侧边支撑筋4可相对于支撑凸台2形成于支撑凸台2的两侧,也可围绕整个支撑凸台2形成环形,该环形的形状与按键的形状相对应。支撑凸台2的横截面从基体1朝着导电基3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就算是说,支撑凸台2的横截面面积从其底端朝着其顶端减小,其中,支撑凸台2的底端与基体1连接,支撑凸台2的顶端与导电基3连接。优选地,支撑凸台2的底端的宽度在按键宽度(即,基体1的宽度)的2/3至3/4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支撑凸台2的横截面为梯形。优选地,该梯形的侧边相对于支撑凸台的顶表面或底表面形成15度至45度的角度。优选地,支撑凸台2的与导电基3接触的顶端的横截面大于或等于导电基3的横截面。优选地,支撑凸台2的顶端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导电开关8的尺寸的一半,例如,当导电基3为圆柱形且导电开关8为圆形时,导电基3的直径等于或小于导电开关8的直径的一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支撑凸台2以截面面积逐渐变小的方式突起,使得支撑凸台2的底端有尽可能大的变形,而支撑凸台2与导电基3相接触的顶端又保留一部分硅胶,从而受力更均衡,改善了按键凹陷时的手感,并且能够提供更薄且手感更好的按键或按键面板。
图4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按键面板上的按键的结构,该按键是对图3中的按键的改进。为了简洁起见,相同的标号将指示相同的元件,同时将省略与图3中的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的描述。
如图4所示,支撑凸台2与基体1平滑地相交,即,支撑凸台2的侧表面9与基体1的内侧平滑地相交。优选地,支撑凸台2的与导电基3接触的顶端的横截面等于导电基3的横截面。
如图5所示,支撑凸台2的与导电基3接触的顶端的横截面大于导电基3的横截面,支撑凸台2的侧表面9与基体1的内侧平滑地相交,同时支撑凸台2的侧表面9与支撑凸台2顶端圆滑地相交。
优选地,支撑凸台2与基体1以及支撑凸台2的侧表面9与支撑凸台2顶端均可以以圆弧相交。
通过使得支撑凸台2与基体1(参见附图5中的A处)以及支撑凸台2的侧表面9与支撑凸台2顶端(参见附图5中的B处)以圆弧相交,可在支撑凸台2的顶端和底端均保留了一部分硅胶,使得既能保证凹槽处有尽可能大的变形,又能够使得在操作按键的时候不会觉得按键周围有陷下去的感觉,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按键面板的每个按键在其基体的外侧均包括手指按压区域,而在至少两个相邻手指按压区域之间形成凹部。
图6示出了具有多个按键的按键面板的背面的结构。如图6所示,按键面板上形成有多个按键,每个按键的基体1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体的按键面板。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面板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另外,按键面板的四周可形成定位孔或突台,以供定位、支撑、安装之用。
图7和图8示出了单个按键的结构。如图7所示,按键为圆形,侧边支撑筋4按照圆环形的形状形成在按键的基体的内侧并围绕支撑凸台2。在支撑凸台2和侧边支撑筋4之间形成凹槽5。在侧边支撑筋4外侧的基体1上可形成安装定位孔或凸台10以支撑、安装和固定该按键。
如图8所示,按键为近似矩形,侧边支撑筋4按照矩形环的形状突起的形状形成在按键的基体的内侧并围绕支撑凸台2。在支撑凸台2和侧边支撑筋4之间隔开预定距离以形成凹槽5。在侧边支撑筋4外侧的基体1上可形成安装定位孔或凸台10以安装和固定该按键。
虽然未示出,但是在如图7和8中所示的按键中,在所述基体的外侧也同样包括手指按压区域,在所述手指按压区域之外的基体表面低于所述手指按压区域的表面。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圆形和矩形为实施例介绍了按键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三角形、椭圆形、菱形、多边形等各种形状的按键以及按键面板。
导电基的形状可以为三角柱形、圆柱形、椭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
支撑凸台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或其它多边形等形状。优选地,支撑凸台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按键的形状(即,基体的形状)一致。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造的按键及按键面板尤其适用于从导电基的顶端到按键的基底的外侧的表面的尺寸为0.8mm至3.0mm的情况。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以及按键面板均可利用硅胶材料一体地成型,或者可利用不同的材料分开地形成。
虽然已经显示和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15)
1.一种按键,包括:基体,具有外侧和内侧;支撑凸台,形成在基体的内侧的中央,支撑凸台具有顶端和底端,支撑凸台的底端与基体的内侧连接;导电基,形成在支撑凸台的顶端上,并与导电开关相面对;侧边支撑筋,形成在所述基体的内侧,其围绕支撑凸台的至少一部分并与支撑凸台隔开以形成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台的横截面面积从支撑凸台的底端向顶端逐渐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支撑凸台的纵截面为梯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支撑凸台的侧表面与基体平滑地相交。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支撑凸台的侧表面和支撑凸台的顶端的表面平滑地相交。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支撑凸台的顶端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导电基的横截面的面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台的底端的宽度在基体宽度的2/3至3/4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的侧边与底边的夹角在15度至45度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为圆柱形,导电开关为圆形,导电基的直径等于或小于导电开关的直径的一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支撑筋位于支撑凸台的两侧或围绕所述支撑凸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外侧的表面到导电基的顶端的距离为0.8mm至3.0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边支撑筋外侧的基体上形成定位孔或凸台,以支撑和安装所述按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的外侧包括手指按压区域,在所述手指按压区域之外的基体表面低于所述手指按压区域的表面。
13.一种按键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按键面板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按键,所述多个按键互相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按键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面板是一体成型的。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按键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面板的每个按键在其基体的外侧包括手指按压区域,在至少两个相邻手指按压区域之间形成凹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902001U CN201966100U (zh) | 2010-12-30 | 2010-12-30 | 按键和按键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6902001U CN201966100U (zh) | 2010-12-30 | 2010-12-30 | 按键和按键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966100U true CN201966100U (zh) | 2011-09-07 |
Family
ID=44528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69020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966100U (zh) | 2010-12-30 | 2010-12-30 | 按键和按键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96610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51235A1 (zh) * | 2023-06-09 | 2024-12-12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按键结构及其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控制器 |
-
2010
- 2010-12-30 CN CN2010206902001U patent/CN20196610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51235A1 (zh) * | 2023-06-09 | 2024-12-12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按键结构及其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控制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44607U (zh) | 薄型按键结构 | |
US8878085B2 (en) | Inpu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2403148B (zh) |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 |
CN203178875U (zh) | 保护壳以及具有触摸屏的设备 | |
CN201294173Y (zh) | 按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2335010B (zh) | 键盘按键、键盘及电子设备 | |
CN201966100U (zh) | 按键和按键面板 | |
US7228111B2 (en) | Keypad structure | |
CN210170824U (zh) | 一种触摸屏的辅助点击装置 | |
WO2001026126A1 (fr) | Dispositif de manipulation par cle 5-axes | |
CN103367008A (zh) | 电脑薄膜开关键盘 | |
JP2004047420A (ja) | 多方向入力キーおよびキー入力装置 | |
CN103367009A (zh) | 薄膜开关皮套键盘 | |
US7238896B2 (en) | Switch device | |
CN101344824B (zh) | 输入装置 | |
EP2485464B1 (en) | Mobile phone key device | |
JPH1139983A (ja) | El照光シート及びel照光式スイッチ | |
KR101684927B1 (ko) | 키보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2248385Y (zh) | 可同时为电脑、电话使用的复合键盘 | |
CN203746714U (zh) | 键盘用杠杆及机械杠杆式metal dome超薄键盘 | |
CN202276386U (zh) | 手机及手机按键 | |
CN203455770U (zh) | 薄膜开关皮套键盘 | |
CN102468073B (zh) | 键盘 | |
CN201629249U (zh) | 按键结构 | |
KR100863311B1 (ko) | 컨트롤 패널 어셈블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