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71061B - 光学片 - Google Patents

光学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1061B
CN101971061B CN200980108531.XA CN200980108531A CN101971061B CN 101971061 B CN101971061 B CN 101971061B CN 200980108531 A CN200980108531 A CN 200980108531A CN 101971061 B CN101971061 B CN 101971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heet
light
layer
optical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85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1061A (zh
Inventor
金京和
金炅钟
金大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l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l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lon Corp filed Critical Kol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71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1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1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10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3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microprismatic or micropyramidal sha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02B5/045Prism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05Production of optical devices or components in so far 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thographic processes or materials used therefor
    • G03F7/0007Filters, e.g. additive colour filters; Components for display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047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additives for obtaining a metallic or ceramic pattern, e.g. by fi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03F7/032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binders
    • G03F7/035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binders the binders being polyuretha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形成结构化表面的光学立体图案形成用的组合物、以及具有结构化表面的光学片,其不易因外部施加的力或粗糙表面而受损,因此有助于加工处理,且可降低不良率,降低制造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防止因损伤而造成的亮度减低。

Description

光学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光学立体图案之结构表面的光学片,诸如棱镜片。
背景技术
作为光学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间接发光装置,其通过控制外部光源的透光率来显示影像,其光源装置、即背光模块是有助于确定LCD特性的重要组件。
具体而言,随着制造LCD面板技术的发展,对于轻薄且具有高亮度的LCD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已发展出各种尝试提升背光模块亮度的方法。应用于屏幕、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以下简称为PDA)以及笔记型计算机的LCD,若能从低能源发出明亮的光线,则该LCD被评价为优异。因此,就LCD而言,正面的亮度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LCD的结构是使穿过光扩散层的光分散至各个方向,所以朝向正面的光量会太低。因此,对于耗电量低、但表现出高亮度的LCD的研究,正在持续不断地进行。此外,由于显示器的面积增大,因此需要更宽的视角以使更多观看者能够看到影像。
为实现上述目的,可提升背光模块的功率。但是,耗电量以及因热所导致的功率损失,却会随着背光模块的功率提升而成比例地增加。就便携式显示器而言,电池的容量就必须增加,且其寿命会缩短。
因此,为了实现提高亮度的目标,已有人提出对赋予定向特性的方法。为此,已发展出各种透镜片。其典型例为一种表面上具有棱镜阵列(array)的光学片。
通常,具有棱镜阵列的光学片,配置成具有45度倾斜面的三角阵列,以便提高正面方向的亮度。
如上所述,由于该光学结构面成为山形的棱镜结构,该棱镜结构的顶峰很容易会因为外部的小刮蹭而损坏或歪曲,以致不当地造成棱镜结构损伤的问题。而且,由于从阵列中的相同形状的棱镜结构所发射出的光的角度皆相同,所以当棱镜阵列中的结构顶峰有轻微的损坏,或者是其倾斜表面产生小刮蹭时,损坏部分与正常部分之间发射光的路径会变得不同,以致不当地降低亮度且增加不良率。所以,棱镜片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因小缺陷的位置使得棱镜片的前表面无法使用的问题,从而不当地导致生产率的降低,并且导致高成本的负担。事实上,由于在处理棱镜片时所造成的刮痕会损坏棱镜结构,从而导致极高的不良率,因此,使得组装背光模块的制造业者遭受到相当大的困扰。
除此之外,在由多个片状物与膜片层叠所构成的背光模块中,可通过提供多个棱镜膜片以提高亮度。然而在此例中,当较低层之棱镜膜片的上表面与较高层之棱镜膜片的下表面接触时,可能会不当地损坏棱镜结构。
因此,为了防止损坏棱镜结构,遂有人提议使用保护膜片。然而,由于LCD面板被要求应薄型化,因此一般趋势都是省略此种膜片或是使用复合化的片状物,并且,倘若增加形成保护膜片的生产工序,则会增加制造成本与降低时间与物理效率。
除了因处理所造成的棱镜结构损坏,当越来越多诸如笔记本型计算机与PDA的便携式显示器被使用时,使用者常常将他们置放于提袋中携行,而在携行过程中,当使用者突然奔跑或是汽车突然地煞车,使显示器受到冲击时,即使显示器内存在有保护膜片,棱镜结构还是会损坏,从而负面地影响图像屏幕。
因此,目前迫切的需要一种具有能够弹性地吸收外部冲击之结构表面的光学片。
通常,背光模块是使用诸如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的光源来发光,致使此种被发出的光在抵达液晶面板之前,依次地通过导光板、光扩散构件诸如光扩散片或光扩散板、以及一棱镜片。导光板的作用是以将光源发出的光传送至平面液晶面板整个正面的方式,来传送光源发出的光,而光扩散构件则扮演使屏幕整个正面的光强度保持均匀的角色。棱镜片的作用则是控制光路径,以便朝各个方向通过光扩散构件的光,被转换在适于让观看者看到影像的视角θ范围内。另外,导光板的下方设有反射片,以便将未抵达液晶面板和在光路径之外的光予以反射,致使这光再度被利用,从而增加光源的使用效率。
因此,为了将发出的光有效地传送到液晶面板,就需要安装多个具有各种功能的膜片。然而,使用多个膜片会造成光干涉,并且该等膜片还会因为彼此间的物理接触而受损,以致不当地造成低生产率与高成本的问题。
近来,为简化生产工序已尝试减少光学片的数量。举例来说,将棱镜片附着于光扩散构件的上表面,或是在光扩散构件上形成棱镜图案。这种板件在制造成本或生产率方面是有优势的,但在其亮度增加方面却远低于预期。
因此,需要一种使用于增加亮度的光学片的使用最小化同时,还可以充分地提高亮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化表面的光学片,其可抵抗由外部预定力量所造成的损伤,或是当其应用于显示器时,可抵抗由粗糙表面所造成的损伤。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化表面的光学片,其可轻易地防止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的损伤,从而有助于其使用。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片,其可防止因光路径改变而造成的亮度降低。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片,其可降低不良率与制造成本,还可提高生产效率。
再者,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化表面的光学片,其可抵抗由外部预定力量所造成的损伤,或是当其应用于显示器时,可抵抗由粗糙表面所造成的损伤。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光学片的亮度等于或高于安装有光扩散构件及棱镜片的以往光学片的亮度,因此可减少片状物的装设数量。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化表面的复合化光学片,其可轻易地防止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的损伤,从而有助于其使用。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化光学片,其可防止因光路径改变而造成的亮度降低。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化光学片,其可降低不良率与制造成本,还可提高生产效率。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化光学片,其可表现出适当的隐蔽性。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片组件,其不需使用保护膜片,且可减少光学片的装设数量。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学片,其由固化型树脂形成,且具备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其中,该光学片的耐损伤负荷是20g以上;该耐损伤负荷是指,在结构化表面上层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且使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涂覆层接触该结构化表面,然后在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加载了一定负荷的状态下,以300mm/min的速度拉拽该光学片并观察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是否损伤的情况下,不发生实质性损伤的最大负荷,其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涂覆层包含粒子,该涂覆层的表面粗糙度Sz为0.5μm至15μm和硬度为2B至2H。
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该光学片可包括:基板层;光扩散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至少一面,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光扩散粒子;空气层,形成于该光扩散层上,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发泡颗粒;以及聚光层,形成于该空气层上,具备由包含或不包含发泡颗粒的固化型树脂构成、且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
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该光学片可包括:基板层;光扩散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至少一面,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光扩散粒子;以及聚光层,形成于该光扩散层上,具备由包含发泡颗粒的固化型树脂构成、且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
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该光学片可包括:基板层;光扩散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至少一面,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光扩散粒子;以及聚光层,形成于该光扩散层上,具备由固化型树脂构成、且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
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该光学片可包括:基板层;粒子散布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一面,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光扩散粒子;聚光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另一面,具备由固化型树脂构成、且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
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该光学片可包括:基板层;光扩散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至少一面,包含粘结剂树脂、光扩散粒子和发泡颗粒;以及聚光层,形成于该光扩散层上,具备由固化型树脂构成、且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
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该光学片可包括:基板层;以及聚光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至少一面,具备由包含发泡颗粒和光扩散粒子的固化型树脂构成、且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
在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中,其耐损伤负荷可以是30g以上,较佳为30g至500g。
此时,该固化型树脂由包含一种以上的紫外光固化型低聚物或紫外光固化型单体和光引发剂的固化型组合物形成,该一种以上紫外光固化型低聚物或紫外光固化型单体选自如下化合物中:从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urethaneacrylate-based)化合物、苯乙烯类(styrene-based)化合物、丁二烯类(butadiene-based)化合物、异戊二烯单体和硅氧烷丙烯酸酯类(siliconeacrylate-based)化合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以及上述至少一种化合物与从双酚丙烯酸酯类(bisphenol acrylate-based)化合物和芴丙烯酸酯类(fluoreneacrylate-based)化合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依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固化型树脂可以由包含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双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作为紫外光固化型低聚物或紫外光固化型单体的固化型组合物形成。此时,该固化型树脂可以由固化型组合物形成,在该固化型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全体固形物,包含10至8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另外,也可以是,该固化型树脂系由固化型组合物形成,在该固化型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全体固形物,包含5至80重量份的双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依据本发明的该较佳实施例,该固化型树脂可以由25℃时的粘度为100至5,000cps的固化型组合物所形成。
在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中,该固化型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40℃以下,较佳的是-15至25℃的范围内。
在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中,该光学立体图案具有从如下形状中选择的一种以上形状:剖面为多边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多面体形状,剖面为多边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柱体形状,以及剖面为多边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弯曲柱体形状。
此外,该光学片的光学立体图案具有顶角为90度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柱体形状。
当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应用于显示器时,即使在附加了外部预定负荷的条件下,也可防止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的损伤,从而有助于其使用。
并且,即使本发明的光学片未使用额外的保护膜片,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也不会受到损伤,从而简化背光模块的生产工序、降低制造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其可防止因损伤而造成的亮度降低,因此可维持制造光学片时所赋予光学片的内部性能。
在制造过程中,光学片不易因膜片层叠或外部冲击而损伤,因此可降低不良率,进而使制造成本降低与生产效率提高。
当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光学片应用于显示器时,即使在附加了外部预定负荷的条件下,也可防止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的损伤,从而有助其使用。而且,此光学片可将光源射出的光均匀分散的同时提高亮度,还可表现出优异的隐蔽性能。
同单独安装光扩散构件与棱镜片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复合化光学片可明显地缩短生产工序并可降低制造成本,且亦有利于制造更薄型的LCD显示器。
此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该光学片,可制作提供复合化的光学片,可防止层叠多种光学片而引起的光干涉现象、散射或吸收所导致的光损失、以及光学片的损伤。
并且,该光学片可应用于诸如笔记本计算机或PDA等便携式显示器,例如将其放置在手提袋内的状态下,或者使用者奔跑,或者汽车突然煞车等受到外部冲击,也不易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 基板层        20 光扩散层
25 光扩散粒子    30 空气层
35 发泡颗粒      40 聚光层
50 粒子散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叙述本发明。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片的多个范例包括但不受限于下述者:具有形成有预定图案的结构化表面的光学片,亦即,具有形成有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的光学片,是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以及具有另一功能层的复合化光学片。该结构化表面可通过挤压或冲压(stamping)所形成,或是可通过将一额外固化型组合物压印成预定图案,然后将其硬化所得的固化型树脂形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构成。
当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由剖面为多角形的光学立体图案构成时,成为该光学片的上部如山形突出的形状,因而容易因外部施加的力或凸出粒子等受到损伤。因此,依据本发明的一具体例制成的光学片,优选具有20g以上的耐损伤负荷。在此,该耐损伤负荷是指,在结构化的表面上层叠具有表面粗糙度(Sz)为0.5至15μm、硬度为2B至2H的包含粒子的涂覆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片,并且使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片的涂覆层与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接触,然后,在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片上施加一定负荷的状态下,以300mm/min的速度拉拽该光学片,并观察该结构化表面的损伤状况的情况下,将未产生实质性损伤时的最大负荷定义为该耐损伤负荷。在此,“未产生实质性损伤”的定义是,在肉眼观察时不应该有刮痕,再者,即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该立体结构物也未产生裂缝或者高度变化。使用SEM观察的情况下,放大倍率可以是50倍至500倍的范围。
另外,在耐损伤负荷的评价中使用的具备表面粗糙度(Sz)为0.5至15μm且硬度为2B至2H的包含粒子的涂覆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片,可以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材中包含用于赋予光扩散性的粒子散布层的膜片。市售的该种膜片的例子可以包括可隆(Kolon)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型号LD10、LD14以及LD34等。该粒子散布层可以由在粘结剂树脂中含有光扩散粒子的涂敷溶液形成。此时,上述表面粗糙度是使用激光显微镜(Laser Microscope)以500倍的放大倍率来分别测量5个最大高度点和5个最低高度点的这10个点的平均表面粗糙度值Sz来评价的,另外,硬度可使用铅笔硬度测试法(根据ASTM 3363法)测量。
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光学片的如上所述地定义的耐损伤负荷是20g以上,较佳的是30g以上,最佳的是30g至500g。若耐损伤负荷低于20g,则当该光学片与其它膜片接触或是承受负荷时,其结构化表面会龟裂或是扭曲,导致该光学片难以实现自身功能。
作为实现符合上述耐损伤负荷的光学片的例子,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即在具有结构化表面的光学片用的材料、或者在形成包含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的附加层的组成中,使用同橡胶性能相比表现更多弹性体特性、同时不会阻碍光学特性的材料。亦即,可以举出适当地调整了韧性与弹性的材料。
因此,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化合物、苯乙烯类化合物、丁二烯类化合物、异戊二烯单体或硅氧烷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等可考虑作为形成结构化表面的材料。从韧性的观点来看,上述用于形成结构表面的材料,若进一步包含有双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或芴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则更有利。但是,在满足上述耐损伤负荷的情况下,用于形成结构化表面的材料中所包含的固化型单体或低聚物并不限定于上述构成。
作为具体的固化型组合物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包含作为紫外光固化型低聚物和单体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双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固化型组合物。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合物的全体固形物,优选用于对光学立体图案赋予弹性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量为10至80重量份,以实现适当的弹性。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组合物的全体固形物,优选增加光学立体图案的韧性的双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量为5至80重量份,从而,在不妨碍弹性的同时实现适当的韧性。
在此,作为双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基于双酚A丙烯酸酯的(bisphenol A acrylate-based)化合物、基于双酚F丙烯酸酯的(bisphenol Facrylate-based)化合物以及基于双酚S丙烯酸酯的(bisphenol S acrylate-based)化合物。较佳的是基于双酚A丙烯酸酯的化合物。
考虑到光学立体图案的形成工序的便利,希望,固化型组合物的粘度在25℃下是100至5,000cps。
更佳的是,为了增加韧性并减少粘着污点的发生,由光学立体图案形成的结构化表面,可以由既包含上述的结构层形成用材料、且固化膜形成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以下的固化型组合物。倘若涂敷溶液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40℃,具有结构化表面的层状物会失去弹性,因而可能使其表面受到损伤。因此,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佳宜设定在-15℃至25℃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学片可具有由多个光学立体图案形成的结构化表面,该光学立体图案可以是剖面为多边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多面体;或者,可以具有剖面为多边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柱体形状;或者,也可以是剖面为多边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弯曲柱体形状;或者,可以是上述形状中的一种以上图案混合的形状。
而且,还可以是,当俯视时,该光学立体图案具备以至少一个以上的同心圆形状排列的结构,并且沿着同心圆形成有峰与谷。
当该光学立体图案的剖面为多边形时,亮度与光视角会明显地随着顶角角度而改变。考虑到亮度与光视角会受到聚光的影响,上述顶角角度宜设定为80至100度,且较佳为85至95度。
特别是,从耐损伤负荷的观点来看,即使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由顶角角度为90度、剖面为三角形的柱体状的立体结构物构成,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也不会龟裂或是扭曲。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并没有特定限制。举例来说,可通过将紫外光固化型低聚物或紫外光固化型单体与诸如紫外光硬化剂或光引发剂的添加物混合,从而制得一种紫外光固化型液体组合物,再将上述的液体组合物涂敷在基板层上,然后将其干燥来形成光学片,或者是可通过挤压或冲压(Stamping)的方式形成光学片。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在满足上述耐损伤负荷的同时、复合了具备形成有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的附加层(以下称为“聚光层”)和表现其它功能的层的光学片,或者在聚光层内复合了其它功能的光学片。下面,参照附图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涉及的光学片的剖面图,图2至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涉及的复合化光学片的剖面图。在这些图中,对于相同的结构部分赋予相同标记,但是其构成与形状并不一定完全相同。
图1示出满足上述耐损伤负荷且包含聚光层的本发明涉及的复合化光学片的一例,在基板层10的至少一面上形成包含光扩散粒子25的光扩散层20,在该光扩散层20上形成包含发泡颗粒35的空气层30,在该空气层30上形成聚光层40。
如图2所示,聚光层40也可以包含发泡颗粒35。
另外,也可以如图3所示,不包含空气层30的同时,在基板层10的至少一面上形成包含光扩散粒子25的光扩散层20,在该光扩散层20上形成包含发泡颗粒35的聚光层40。此时,如图4所示,光学片也可以不包含光扩散层20。
另外,也可以举出如图5所示的光学片的例子,在基板层10的至少一面形成同时包含光扩散粒子25与发泡颗粒35的光扩散层20,并且在光扩散层20的一面包含聚光层40。
图1至图5所示的光学片都包含发泡颗粒35,通过使用发泡颗粒35,可解决在复合化光学片的制造中,以往执行光扩散功能的构件与棱镜片粘接而排除空气层所导致的亮度降低的问题。
即,如图1所示,通过在基板层10上包含光扩散粒子25,在执行光扩散功能的同时,还具备包含发泡颗粒35的空气层30,从而可防止亮度降低。
如图2所示,聚光层40也可以额外包含发泡颗粒35,此情况下,亮度可进一步提高。
图3所示的光学片是省略了空气层30、只在聚光层40中包含发泡颗粒35的光学片,此情况下,同图2相比,虽然亮度多少会降低,但从节省制造成本方面是有利的。
图4示出在基板层10上形成有包含发泡颗粒35与光扩散粒子25的聚光层40的光学片,在此情况下,同单独在基板层10与聚光层40之间形成有光扩散层20或空气层30的光学片相比,其亮度可能降低,但可以简化生产工序,进而有助于降低不良率。
图5所示的光学片在光扩散层20中包含发泡颗粒35与光扩散粒子25,此情况下,通过光扩散粒子扩散的光源,会通过邻接的发泡颗粒的空气层发生折射,从而朝正面方向会聚光路径,因此可提高亮度。
这样的发泡颗粒35的形成步骤是,在形成要包含发泡颗粒35的层的树脂组合物或粘结剂树脂中混合发泡剂并进行涂敷,然后加热使其发泡。具体而言,在构成要包含发泡颗粒35的层即光扩散层20、空气层30或聚光层40的树脂组合物或粘结剂树脂中混合发泡剂之后,将其涂敷在要层叠的面、即光扩散层20或基板层10上,然后加热使发泡剂气化而发泡。上述发泡剂是具有由内核与外壳所构成的双重结构的颗粒形式,当发泡剂气化时,其内核会膨胀从而形成内部含有空气的发泡颗粒(35)。此时,为了形成适于透过发泡来引起折射效应的空气层,发泡颗粒的粒径较佳为2至100μm,此粒径是发泡剂发泡前粒径的1.2至2倍。并且,当具有发泡颗粒35的层状物为光扩散层20或空气层30时,优选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粘结剂树脂,发泡颗粒的用量为30至300重量份。当包含发泡颗粒35的层为聚光层40时,优选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发泡颗粒的用量为1至30重量份。
具有上述功能的发泡剂并没有特定限制,但较佳的是使用异丁烷或是异戊烷等。为了使发泡剂适当地发泡,可在60至200℃的温度条件下加热3至300秒。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光固化时额外产生的紫外光固化灯的发热进行发泡。
当形成这样的具有发泡颗粒35的空气层30时,空气层30用的粘结剂树脂可使用丙烯酸多元醇等,也可以从能够作为后述的光扩散层的粘结剂树脂而使用的树脂中选择。
在粘结剂树脂中混合上述发泡剂进行发泡,可形成发泡颗粒35。此时,空气层优选具有2至100μm的厚度。
此外,若依据本发明的复合化光学片满足如上所述的耐损伤负荷值,如图6或图7所示,在基板层10的一面形成光扩散层20,在光扩散层20上形成聚光层40,或者是,在基板层10的一面形成包含光扩散粒子25的粒子散布层50,在基板层10的另一面形成聚光层40。
当基板层10的下表面形成有粒子散布层50时,可提高隐蔽性能。
依据本发明的光学片中,虽然不限定基板层10,但作为一个例子,其可以由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甲基丙烯酸酯(poly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聚酰亚胺(polyimide)以及聚酰胺(polyamide)中选择的任一种以上的物质形成。主要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片和聚碳酸酯膜片,根据需要,可以形成为还包含光扩散粒子而形成凹凸的结构。考虑到要利于机械强度、热稳定性、以及可挠性的同时还要防止透过光的损失,基板层10的厚度可设定为10至1000μm,且较佳为15至400μm。
当形成光扩散层20时,光扩散层20是通过将光扩散粒子25分散在粘结剂树脂中形成,所以,上述粘结剂树脂应该使用与基板层10的粘着性优良、与分散的光扩散粒子(25)间的兼容性良好、并且使光扩散粒子25能够均匀地分散于粘结剂树脂内而不发生分离或沉淀的树脂。作为这种粘结剂树脂的例子,可使用不饱和聚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丁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均聚物、它们的共聚物或者三元共聚物等的丙烯酸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环氧树脂以及三聚氰胺树脂等。
另外,光扩散粒子25可以使用多种有机粒子或无机粒子。作为典型使用的有机粒子,可以使用: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丁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丙烯酸粒子;聚乙烯、聚苯乙烯、和聚丙烯等烯烃粒子;丙烯酰基-烯烃共聚物粒子(acryl-olefin copolymer particles);以及在形成均聚物粒子之后,在该层上覆盖另一种均聚物而构成的多层多组分粒子。另外,作为无机粒子可使用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以及氟化镁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知道,上述的有机粒子与无机粒子只是示例而已,不限于以上罗列的有机或无机材料的粒子,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可以用其它的公知材料代替,这样变更材料的情况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上述光扩散粒子25可以按单层或多层分散,且优选使用粒径为1至80μm的扩散粒子。优选的是,对于100重量份的粘结剂树脂,应包含50至300重量份的光扩散粒子。当以上述含量包含上述粒径的光扩散粒子时,就可以防止白浊现象与粒子分离情况,同时可实现适当的光扩散效应。上述光扩散层20的厚度可设定为5至100μm。
粒子散布层50用的成分与用于形成光扩散层20的粘结剂树脂及光扩散粒子25维持相同,且粒子散布层50的厚度可设定为1至100μm。
关于聚光层40已经在上面描述过。
通过制造如上所述地复合化的光学片,通过了基板层10的光会因光扩散粒子25的作用而均匀地扩散,实现空气层作用的发泡颗粒35不仅会防止亮度的降低,还实现有助于光扩散的作用。如此扩散及折射的光直接通过聚光层40,同以往技术相比,可大幅降低光损失量。因此,本发明能够一次性地制造出以往必须单独提供光扩散与增加亮度功能的片状物。配置为具有此种复合化膜片的片状物,除了可表现出与个别使用光扩散构件与棱镜片的以往技术相同的亮度之外,还能够扩散光,进而提升隐蔽性能与缩减生产工序及制造成本。就背光模块用的光学片总成而言,还可符合期望地减少装设片状物的数量。
[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在以下实施例中,由涂敷溶液得到的固化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量,是依据ASTM E1356标准,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Calorimetry,DSC)来量测。此时,该固化膜是通过使用刮棒涂布机(bar coater)将该涂敷溶液涂在玻璃上,然后使用紫外光照射装置(功率:600Watt/inch2,Fusion公司制造)以900mJ/cm2照射而得到的。
该涂敷溶液的粘度则是在25℃的温度条件下使用粘度计(Viscometer,Brookfield公司制造)来量测。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制备
合成例1
将0.195摩尔的醚基多元醇(ether-based polyol)(聚丙二醇(PPG),BASF公司制造的Lupranol 1100)、0.243摩尔的1,6-己二醇(1,6-hexanediol)和0.03克作为反应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锡(dibutyltin dilaurate)投入到配备有油浴、温度计、回流冷凝器、以及滴液漏斗的1000毫升四颈烧瓶内,然后在70至80℃下搅拌30分钟以使其混合,之后以约1小时的间隔分为2至3个独立步骤将2.154摩尔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加入。然后,使其进行约5小时的反应,以制备具有异氰酸酯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此时,具有异氰酸酯端基的预聚物的R值(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比值,N=C=O/OH)约为1.66,而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硬链段(Hard Segment,HS)与软链段(Soft Segment,SS)的比值(HS/SS)约为1/3.9。
然后,将反应装置的温度降至约50℃,以防止乙烯基的热聚合反应。之后将0.657摩尔的丙烯酸羟乙酯加入上述反应装置内,然后搅拌4至6小时,直到异氰酸酯基完全消耗为止。当从傅立叶变换红外线光谱图观察到异氰酸酯在接近2270cm-1附近的N=C=O特性峰消失不见后,即可终止反应,从而获得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
合成例2
除了使用通过调整多元醇、链延长剂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比例,使所获得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HS(Hard Segment)/SS(Soft Segment)的比值约为1/2.65之外,其余均以与合成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
合成例3
除了使用通过调整多元醇、链延长剂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比例,使所获得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HS(Hard Segment)/SS(Soft Segment)的比值约为1/1.51之外,其余均以与合成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
合成例4
除了使用通过调整多元醇、链延长剂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比例,使所获得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HS(Hard Segment)/SS(Soft Segment)的比值约为1/1.32之外,其余均以与合成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
光学片的制造
实施例1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整体固形物,将60重量份的用合成例1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1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1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 meth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40)、15重量份的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 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39)、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e oxide)、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苯甲酰甲酸甲酯(methyl benzoylformate)以及2.0重量份的作为添加剂的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bis(1,2,2,6,6-pentamethyl-4-piperidyl)sebacate)于60℃温度条件下混合1小时,以制备组合物(形成固化膜后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30℃以下,且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3,500cps)。
然后,将由此所得的组合物涂敷于作为基板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片(KOLON公司制造)的一面上,在35℃的温度条件下将棱镜形滚筒的框架覆盖于其上,然后使用配置有D型灯泡(Type-D bulb)的紫外光照射装置(功率:600Watt/inch2,Fusion公司制造)以900mJ/cm2能量的紫外光照射于该基板层的外表面上,从而形成顶角为90度、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线性三角形棱镜,从而制成光学片。
实施例2
除了使用5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与2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如此,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2,20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
实施例3
除了使用4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与3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如此,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1,30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
实施例4
除了使用3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与4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如此,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95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
实施例5
除了使用2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与5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如此,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72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8℃。
实施例6
除了使用按照合成例2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来作为氨基甲酸酯低聚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如此,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3,30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
实施例7
除了使用按照合成例3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来作为氨基甲酸酯低聚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如此,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3,10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
实施例8
除了使用按照合成例4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来作为氨基甲酸酯低聚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如此,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3,10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
比较例1
作为光学片,使用3M公司制造的型号BEFIII的棱镜膜。
比较例2
作为光学片,使用韩国斗山(DOOSAN)公司制造的型号Brtie-200的棱镜膜。
比较例3
作为光学片,使用LG公司制造的型号LES-T2的棱镜膜。
按如下方式测量由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制成的各个光学片的耐损伤负荷、抗刮性、粘着性与亮度。
(1)耐损伤负荷
A.第一测试:在根据实施例与比较例制成的各个光学片(尺、于:30×10cm)上层叠市售的LD14膜片,使得该LD14膜片的涂覆层(涂覆层的表面粗糙度Sz=2.3μm,硬度F,由Kolon公司制造)与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相互接触。
然后,将具有规定重量的砝码放置于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片上,再以300mm/min的速度拉拽该光学片。然后,以肉眼观察及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Hitachi公司制造的型号S4300)观察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此时,使用摩擦系数测量仪(由Toyoseiki公司制造),作为按规定速度拉拽该光学片的装置。
改变着该砝码的重量进行评价,以此测量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没有实质损伤时的最大负荷,将此时的负荷定义为耐损伤负荷。
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进行分析时的放大倍率为300倍。
B.第二测试:在根据实施例与比较例制成的各个光学片上层叠市售的LD10膜片,并且使该LD10膜片的涂覆层(涂覆层的表面粗糙度Sz=5.5μm,硬度F,尺寸:30×10cm,由Kolon公司制造)与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相互接触。
除了所使用的层叠膜片的涂覆层不同之外,其余均以与第一测试相同的方式来量测耐损伤负荷。
C.第三测试:在根据实施例与比较例制成的各光学片上层叠市售的LD34膜片,并且使该LD34膜片的涂覆层(表面粗糙度Sz=10.5μm,硬度F,尺寸:30×10cm,由Kolon公司制造)与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相互接触。
除了所使用的层叠膜片的涂覆层不同之外,其余均以与第一测试相同的方式来量测耐损伤负荷。
(2)抗刮性
当使用IMOYO公司制造的巨心(Big Heart)测试仪提供的标准重量,对根据实施例与比较例制成的各光学片施加最小限度的压力时,测定了在结构层是否产生刮伤,其测量结果示于下列表1。以肉眼观察了损伤的程度,然后依据下列所示者予以评估:
抗刮性差←×<△<○<◎→抗刮性优良
(3)高温及高湿处理之后,是否发生粘着
在温度60℃与湿度80%的条件下,将根据实施例与比较例制成的各个光学片安装成模块(Module)状态250小时,观察是否发生粘着。
无粘着:◎,低水准的粘着:○,中等水准的粘着:△,高水准的粘着:×
(4)亮度
将根据实施例与比较例制成的各光学片放置并固定于17时液晶显示器面板用的背光单元(韩国喜星电子公司(Heesung Electronics)制造的型号LM170E01)上,使用亮度计(日本拓普康(Topcon)公司制造的型号BM-7)来测量任意13个点的亮度值,然后再将前述亮度值取平均。
【表1】
由表1可明显得知,本发明之包含有由具有弹性与韧性的组合物形成的立体图案的光学片,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具有20g以上的耐损伤负荷,并具有优异的抗刮性。并且,可看出该光学片自身的亮度是适当的。
因此,即使依据本发明的光学片受到外部一定力量时,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也不会产生龟裂或是扭曲,致使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不会受到损伤。因此,预期可防止由于光学片结构表面损伤所导致的亮度降低。
实施例9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全体固形物,将70重量份的根据合成例1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1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meth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40)、15重量份的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 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39)、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e oxide)、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苯甲酰甲酸甲酯(methyl benzoylformate)以及2.0重量份的作为添加剂的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bis(1,2,2,6,6-pentamethyl-4-piperidyl)sebacate),在6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1小时,以制备组合物(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30℃以下,且涂敷溶液25℃下的粘度为4,400cps)。
然后,将依此所得的组合物涂敷在作为基板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片(KOLON公司制造)的一面上,然后放置于35℃的棱镜形辊子的框架上,然后使用安装有D型灯泡(Type-D bulb)的紫外光照射装置(功率:600Watt/inch2,Fusion公司制造)以900mJ/cm2能量向基板层方向照射,从而形成棱镜的顶角为90度、低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线性三角形棱镜,从而制成一种光学片。
实施例10
代替实施例9中的线性三角形棱镜,形成剖面为半圆形、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双凸透镜(lenticular lenses)而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11
代替实施例9中的线性三角形棱镜,形成剖面为半圆形、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线性棱镜而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12
代替实施例9中的线性三角形棱镜,形成剖面为五角形、顶角为95度、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线性棱镜而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13
代替实施例9中的线性三角形棱镜,形成剖面为半圆形、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曲面棱镜(curved prism)来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14
除了使用根据合成例2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来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9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此时,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3,900cps,且形成固化膜后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2℃。
实施例15
除了使用根据合成例3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来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9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此时,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3,400cps,且形成固化膜后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
实施例16
除了使用根据合成例4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来作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9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如此,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3,30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
利用上述方法测量根据实施例9至16制成的各光学片的耐损伤负荷、抗刮性、粘着程度及亮度,并示于下表2。
【表2】
Figure GSB00000776906400201
Figure GSB00000776906400211
由表2可明显得知,依据本发明的具有20g以上耐损伤负荷的光学片,其结构化表面的抗刮性优异。并且,可知该光学片自身的亮度是适当的。
因此,即使依据本发明的光学片受到外部一定力量时,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也不会产生龟裂或是扭曲,致使该光学片的结构表面不会受到损伤。因此,预期可防止由于光学片结构表面损伤所导致的亮度降低。
实施例17
以30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和80重量份的甲苯来稀释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爱敬化学公司制造的52-666),从而制备折射率为1.49的粘结剂树脂。然后,对于该粘结剂树脂加入15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20μm、折射率为1.49的球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Kolon公司制造的MH20F)进行混合,再以铣床进行单层形式的单分散处理,接着运用压花滚筒涂敷机将依此所得的分散物涂敷于厚度为188μm的作为基板层的超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片(Kolon公司制造的FHSS)的一面上,然后于120℃的温度条件下固化60秒钟并干燥后,形成厚度为25μm的光扩散层(折射率为1.49)。
另外,通过下列工序在此固化光扩散层的一面上形成空气层。具体而言,以50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与90重量份的甲苯来稀释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爱敬化学公司制造的52-666),以制备折射率为1.49的粘结剂树脂。然后,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粘结剂树脂加入50重量份的异丁烷粒子进行混合,再以铣床进行单层形式的单分散处理,接着运用压花滚筒涂敷机涂敷依此所得的分散物,以形成干燥后的厚度为20μm的空气层。在压花滚筒涂敷后,进行120℃的热处理60秒钟,使得异丁烷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5μm。
除此之外,通过下列工序在此空气层的一面上形成聚光层。具体而言,将70重量份的根据合成例1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1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 meth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40)、15重量份的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 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39)、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e oxide)、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苯甲酰甲酸甲酯(methyl benzoylformate)以及2.0重量份的作为添加剂的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bis(1,2,2,6,6-pentamethyl-4-piperidyl)sebacate)于6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1小时,以制备固化型组合物(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30℃以下,且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4,400cps)。
然后,将依此所得的组合物涂敷于前述空气层的一面上,在35℃的温度条件下将棱镜形滚筒的框架覆盖于其上,然后使用配置有D型灯泡(Type-Dbulb)的紫外光照射装置(功率:600Watt/inch2,Fusion公司制造)以900mJ/cm2能向基板层方向照射紫外光,从而形成顶角为90度、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线性三角形棱镜而制成光学片。
实施例18
代替实施例17中的形成聚光层时的线性三角形棱镜,形成剖面为半圆形、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双凸透镜(lenticular lenses)而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19
代替实施例17中的形成聚光层时的线性三角形棱镜,形成剖面为半圆形、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线性棱镜而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20
代替实施例17中的形成聚光层时的线性三角形棱镜,形成剖面为五角形、顶角为95度、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线性棱镜而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21
代替实施例17中的形成聚光层时的线性三角形棱镜,形成剖面为半圆形、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曲面棱镜(curved prism)而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22
除了在聚光层的形成过程中,使用根据合成例2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来制得固化型组合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7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此时,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3,90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2℃。
实施例23
除了在聚光层的形成过程中,使用根据合成例3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来制得固化型组合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7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此时,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3,70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
实施例24
除了在聚光层的形成过程中,使用根据合成例4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来制得固化型组合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7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如此,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3,30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
实施例25
除了在聚光层的形成过程中,使用6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与1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来取代7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以制得固化型组合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7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此时,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2,50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
实施例26
除了在聚光层的形成过程中,使用5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与2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来取代7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以制得固化型组合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7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此时,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1,50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
实施例27
除了在聚光层的形成过程中,使用4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与3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来取代7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以制得固化型组合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7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此时,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1,30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
实施例28
除了在聚光层的形成过程中,使用3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与4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来取代7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以制得固化型组合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7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如此,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1,02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
实施例29
除了在聚光层的形成过程中,使用2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与5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来取代7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以制得固化型组合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7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此时,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800cps,且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8℃。
实施例30
除了在空气层的形成过程中,对100重量份的粘结剂树脂混合了100重量份的该异丁烷粒子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7相同的方式来制造种光学片。
实施例31
除了不形成空气层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17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32
用30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与80重量份的甲苯来稀释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爱敬化学公司制造的52-666),从而制备折射率为1.49的粘结剂树脂。然后,相对于此粘结剂树脂的量,加入15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20μm、折射率为1.49的球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Kolon公司制造的MH20F),再以铣床进行单层形式的单分散处理,接着运用压花滚筒涂敷机将依此所得的分散物涂敷在厚度为188μm的作为基板层的超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片(Kolon公司制造的FHSS)的一面上,然后于120℃的温度条件下固化60秒钟并干燥后,形成厚度为25μm的光扩散层(折射率为1.49)。
另外,通过下列工序在此固化光扩散层的一面形成空气层。具体而言,以50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与90重量份的甲苯来稀释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爱敬化学公司制造的52-666),以制备折射率为1.49的粘结剂树脂。之后,对于100重量份的该粘结剂树脂,加入50重量份的异丁烷粒子,再以铣床进行单层形式的单分散处理,接着运用压花滚筒涂敷机涂敷依此所得的分散物,以形成干燥后厚度为20μm的空气层。在压花滚筒涂敷后,进行120℃的热处理60秒钟,以使得异丁烷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5μm。
而且,通过下列工序在此空气层的一面形成聚光层。具体而言,将5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Kolon公司制造的MH20F)与5重量份的异丁烷粒子添加至100重量份的固化型组合物中,该固化型组合物由40重量份的根据合成例1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3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1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 meth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40)、15重量份的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39)、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eoxide)、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苯甲酰甲酸甲酯(methyl benzoylformate)以及2.0重量份的作为添加剂的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bis(1,2,2,6,6-pentamethyl-4-piperidyl)sebacate)构成。然后,使其于6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1小时,以制备组合物(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且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3,300cps)。然后,将依此所得的组合物涂敷在上述空气层上,再放置在35℃的棱镜形辊子的框架上,并使用配置有D型灯泡(Type-D bulb)的紫外光照射装置(功率:600Watt/inch2,Fusion公司制造)以900mJ/cm2向基板层方向照射,以形成顶角为90度、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线性三角形棱镜,并同时利用由紫外光固化装置产生的固化热能(150℃下,5秒钟)使异丁烷粒子发泡,使异丁烷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5μm,从而形成折射率为1.56的聚光层。
实施例33
除了将聚光层形成在光扩散层上而不形成空气层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32相同的方式来制造一种光学片。
实施例34
将5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Kolon公司制造的MH20F)与5重量份的异丁烷粒子添加至100重量份的固化型组合物中,该固化型组合物由40重量份的根据合成例1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3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1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meth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40)、15重量份的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 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39)、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e oxide)、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苯甲酰甲酸甲酯(methyl benzoylformate)以及2.0重量份的作为添加剂的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bis(1,2,2,6,6-pentamethyl-4-piperidyl)sebacate)构成。然后,使其于6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1小时,以制备组合物(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且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1,300cps)。然后,将依此所得的组合物涂敷在厚度为188μm的作为基板层的超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片(Kolon公司制造的FHSS)的一面上,然后置于35℃的棱镜形辊子的框架上,之后,在紫外光照射装置(功率:600Watt/inch2,Fusion公司制造)中安装D型灯泡(Type-D bulb)以900mJ/cm2能量向基板层方向照射紫外光,以形成顶角为90度、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线性三角形棱镜,同时,利用由紫外光固化装置产生的热能(150℃下,5秒钟)使异丁烷粒子发泡,使得异丁烷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5μm,从而形成折射率为1.56的聚光层。
实施例35
除了在聚光层的形成过程中,使用对100重量份的固化型组合物混合了10重量份的异丁烷粒子的组合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33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36
除了在聚光层的形成过程中,使用对100重量份的固化型组合物混合了7重量份的该异丁烷粒子的组合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34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37
除了在聚光层的形成过程中,使用对100重量份的固化型组合物混合了9重量份的异丁烷粒子的组合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34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38
除了在聚光层的形成过程中,使用对100重量份的固化型组合物混合了3重量份的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的组合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34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39
除了在聚光层的形成过程中,使用对100重量份的固化型组合物混合了7重量份的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的组合物之外,其余均以与实施例34相同的方式来制造光学片。
实施例40
以30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与80重量份的甲苯来稀释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爱敬化学公司制造的52-666),从而制备折射率为1.49的粘结剂树脂。然后,将5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20μm和折射率为1.49的球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Kolon公司制造的MH20F)与50重量份的异丁烷粒子添加至该粘结剂树脂中,再以铣床进行单层形式的单分散处理,接着运用压花滚筒涂敷机将依此所得的分散物涂敷于厚度为188μm的作为基板层的超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片(Kolon公司制造的FHSS)的一面上,然后在120℃的温度条件下固化60秒钟,以形成干燥后的厚度为25μm的光扩散层(折射率为1.49)。
另外,通过下列工序在上述已固化的光扩散层的一面上形成聚光层。具体而言,将40重量份的根据合成例1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3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1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meth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40)、15重量份的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 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39)、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e oxide)、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苯甲酰甲酸甲酯(methyl benzoylformate)以及2.0重量份的作为添加剂的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bis(1,2,2,6,6-pentamethyl-4-piperidyl)sebacate)于6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1小时,以制备组合物(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且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1,300cps)。然后,将依此所得的组合物涂敷在前述光扩散层上,之后再置于35℃的棱镜形辊子的框架上,再使用安装有D型灯泡(Type-D bulb)的紫外光照射装置(功率:600Watt/inch2,Fusion公司制造)以900mJ/cm2能量向基板层方向照射,以形成顶角为90度、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线性三角形棱镜(折射率1.56)。
实施例41
以30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与80重量份的甲苯来稀释100重量份的丙烯酸树脂(爱敬化学公司制造的52-666),以制备折射率为1.49的粘结剂树脂。然后,对于此粘结剂树脂的量,加入100重量份的平均粒径为20μm且折射率为1.49的球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Kolon公司制造的MH20F),再以铣床进行单层形式的单分散处理,接着运用压花滚筒涂敷机将依此所得到的分散物涂敷在厚度为188μm的作为基板层的超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片(Kolon公司制造的FHSS)的一面上,然后于120℃的温度条件下固化60秒钟,以形成干燥后的厚度为25μm的粒子散布层(折射率为1.49)。
另外,通过下列工序在上述基板层的另一面形成聚光层。具体而言,将40重量份的根据合成例1制得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30重量份的双酚A丙烯酸酯、1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 meth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40)、15重量份的丙烯酸苯氧基乙酯(phenoxyethyl acrylate)(沙多玛(Sartomer)公司制造的SR339)、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e oxide)、1.5重量份的作为光引发剂的苯甲酰甲酸甲酯(methyl benzoylformate)以及2.0重量份的作为添加剂的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bis(1,2,2,6,6-pentamethyl-4-piperidyl)sebacate)于6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1小时,以制备组合物(形成固化膜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且涂敷溶液在25℃下的粘度为1,300cps)。然后,将依此所得的组合物涂敷在上述基板层的另一面上,再置于35℃的棱镜形辊子的框架上,再使用安装有D型灯泡(Type-D bulb)的紫外光照射装置(功率:600Watt/inch2,Fusion公司制造)以900mJ/cm2能量向基板层方向照射紫外光,以形成顶角为90度、底长为50μm且高度为25μm的线性三角形棱镜。
比较例4
将棱镜膜片(Kolon公司制造的LC213)层叠在光扩散膜片(Kolon公司制造的LD602)的一面。
比较例5
将棱镜膜片(3M公司制造的BEFIII)层叠在光扩散膜片(Kolon公司制造的LD602)的一面。
比较例6
将棱镜膜片(韩国斗山(DOOSAN)公司制造的Brtie-200)层叠在光扩散膜片(Kolon公司制造的LD602)的一面。
比较例7
将棱镜膜片(LG公司制造的LES-T2)层叠在光扩散膜片(Kolon公司制造的LD602)的一面。
利用上述方法,评价根据实施例17至41以及比较例4至7制得的各个光学片的耐损伤负荷、抗刮性、亮度与粘着污点,将其结果示于下列表3。
而且,利用如下方法评价了其隐蔽性能,其结果亦示于下列表3。
(5)隐蔽性能
开启背光模块并预热2小时之后,使用日本拓普康(Topcon)公司制造的型号BM-7亮度计测量亮度。除了反射片与扩散板之外,其余片状物均自背光模块(32时)移除,并安装根据各实施例与比较例制造的各光学片,之后自最亮的点朝着各方向按1mm的间隔来测量亮度值,将最大亮度值与最小亮度值之差除以最大亮度值,所得数值再转换为百分比,称作韦伯分数(WaberFraction,%)。这个数值表示根据实施例与比较例制造的光学部件的灯隐蔽性能。韦伯分数愈高,其隐蔽性能愈低。
【表3】
Figure GSB00000776906400291
由表3可明显得知,依据本发明的具有20g以上耐损伤负荷的光学片,其结构化表面具有优异的抗刮性。并且,可以看出光学片自身的亮度是适当的。
因此,即使依据本发明制作的光学片受到外部一定力量时,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也不会产生龟裂或是扭曲,致使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不会受到损伤。因此,预期可防止由于光学片结构表面损伤所导致的亮度降低。
当结构化表面使用固化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至25℃的涂敷溶液形成时,光学片的耐损伤负荷是适当的,且不会产生任何粘着污点的情形。
即使依据本发明的光学片被制造成复合化光学片,其仍能展现出与装设有棱镜膜片及光扩散膜片的现有技术几乎相同的亮度。
因此,在降低光损失的同时可提高光源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亮度与隐蔽性能。因此,尽管没有如现有技术那样分别使用光扩散膜片以及棱镜膜片,本发明的光学片仍然可以表现出与现有技术相同或更高的亮度。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光学片形成有能够抵抗由外在负荷或层叠膜片所造成的损伤,因此不需使用保护膜片。所以,本发明的光学片预期能够克服由层叠多个膜片所导致的问题。
除此之外,虽然实施例34至40的耐损伤负荷略低,但其抗刮性却十分优异(◎)。推测这是由于空气层或者光扩散层内所包含的发泡颗粒,或者是因层状结构所产生的隐蔽效应,使得以肉眼来观测的抗刮性被评估为优异。

Claims (13)

1.一种光学片,由固化型树脂形成,且具备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其特征在于,
该光学片的耐损伤负荷是20g以上;
该耐损伤负荷是指,在结构化表面上层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且使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涂覆层接触该结构化表面,然后在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加载了一定负荷的状态下,以300mm/min的速度拉拽该光学片并观察该光学片的结构化表面是否损伤的情况下,未发生实质性损伤的最大负荷,
其中,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涂覆层包含粒子,该涂覆层的表面粗糙度Sz为0.5μm至15μm和硬度为2B至2H;
其中所述固化型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40℃以下;
所述未发生实质性损伤是指,在肉眼观察时没有刮痕,以及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时,立体结构物未产生裂缝或者高度变化,在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时,放大倍率是在50倍至500倍的范围内;
所述固化型树脂由包含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双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作为紫外光固化型低聚物或紫外光固化型单体的固化型组合物形成;
在该固化型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全体固形物,包含10至8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在该固化型组合物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全体固形物,包含5至80重量份的双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片包括:
基板层;
光扩散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至少一面,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光扩散粒子;
空气层,形成于该光扩散层上,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发泡颗粒;以及
聚光层,形成于该空气层上,具备由包含或不包含发泡颗粒的固化型树脂构成、且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片包括:
基板层;
光扩散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至少一面,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光扩散粒子;以及
聚光层,形成于该光扩散层上,具备由包含发泡颗粒的固化型树脂构成、且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片包括:
基板层;
光扩散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至少一面,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光扩散粒子;以及
聚光层,形成于该光扩散层上,具备由固化型树脂构成、且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片包括:
基板层;
粒子散布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一面,包含粘结剂树脂和光扩散粒子;
聚光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另一面,具备由固化型树脂构成、且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片包括:
基板层;
光扩散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至少一面,包含粘结剂树脂、光扩散粒子和发泡颗粒;以及
聚光层,形成于该光扩散层上,具备由固化型树脂构成、且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片包括:
基板层;以及
聚光层,形成于该基板层的至少一面,具备由包含发泡颗粒和光扩散粒子的固化型树脂构成、且形成有多个光学立体图案的结构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片的耐损伤负荷是30g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片的耐损伤负荷是30g至500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
该固化型树脂由25℃时粘度为100至5,000cps的所述固化型组合物所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
该固化型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15~2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
该光学立体图案具有从如下形状中选择的一种以上形状:剖面为多边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多面体形状,剖面为多边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柱体形状,以及剖面为多边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弯曲柱体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其特征在于,
该光学立体图案具有顶角为90度的、截面为三角形的柱体形状。
CN200980108531.XA 2008-01-10 2009-01-09 光学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10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02944 2008-01-10
KR20080002944 2008-01-10
KR10-2008-0010507 2008-02-01
KR20080010508 2008-02-01
KR20080010507 2008-02-01
KR10-2008-0010508 2008-02-01
KR1020090001690A KR101066635B1 (ko) 2008-01-10 2009-01-09 광학 시트
KR10-2009-0001690 2009-01-09
PCT/KR2009/000119 WO2009088247A2 (ko) 2008-01-10 2009-01-09 광학 시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1061A CN101971061A (zh) 2011-02-09
CN101971061B true CN101971061B (zh) 2014-04-16

Family

ID=41336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853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1061B (zh) 2008-01-10 2009-01-09 光学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26111B2 (zh)
EP (1) EP2237081A4 (zh)
JP (1) JP5379162B2 (zh)
KR (1) KR101066635B1 (zh)
CN (1) CN101971061B (zh)
TW (1) TWI418889B (zh)
WO (1) WO200908824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7507B (en) * 2007-05-23 2012-02-01 Kolon Inc Optical sheet
TWI408405B (zh) * 2009-10-27 2013-09-1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光學膜複合物
KR101208174B1 (ko) * 2010-07-28 2012-12-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학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소자패키지
JP5544239B2 (ja) * 2010-07-29 2014-07-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組成物
JP5639413B2 (ja) * 2010-08-24 2014-12-1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照明器具用カバーおよび照明器具
JP5750848B2 (ja) * 2010-08-26 2015-07-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用光学部材
JP2012098516A (ja) * 2010-11-02 2012-05-24 Sang Bo Co Ltd 多重曲率を有する光学シート
KR101246588B1 (ko) * 2011-09-02 2013-03-25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고차폐 발포성 광학필름,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구비한 lcd tv용 백라이트 유닛
JP5959821B2 (ja) * 2011-09-30 2016-08-02 恵和株式会社 プリズム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KR101961931B1 (ko) * 2011-12-20 2019-03-26 미래나노텍(주) 조명용 광학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조명장치
JP6379458B2 (ja) * 2012-09-13 2018-08-29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を有する樹脂層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樹脂組成物
KR20140135546A (ko) * 2013-05-16 2014-11-26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복합광학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165330A (zh) * 2014-06-27 2014-11-26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842383B (zh) * 2015-12-07 2018-09-21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及其制作方法
KR102042955B1 (ko) * 2019-01-09 2019-11-08 이승현 부분 용융 접착을 통한 소프트 연질 적층 라벨지
JP2021021767A (ja) * 2019-07-25 2021-02-18 恵和株式会社 光拡散シート
KR102192424B1 (ko) 2020-03-20 2020-12-17 이승현 입자 집합체에 대한 선택적 절취가 가능한 분리 라벨지 시스템
CN111487711A (zh) * 2020-05-29 2020-08-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光学部件、背光模组、电子设备及光学部件的制作方法
KR102262083B1 (ko) 2020-07-15 2021-06-07 이승현 역학적 구조 변형을 통한 선택적 굽힘 기능이 구비된 라벨지 시스템
KR102232579B1 (ko) 2020-09-07 2021-03-25 이승현 선택적 물리적 라인의 형성을 통한 선택적 표면 적층 시스템
CN113504591B (zh) * 2021-07-08 2023-03-21 江西盛汇光学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扩散增亮复合型光学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43412A (zh) * 2023-03-13 2023-06-09 湖南壹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雾度、高亮度的扩散膜、其制备方法及背光模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025A (zh) * 2003-11-12 2005-05-18 Lg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
CN1715962A (zh) * 2004-06-28 2006-01-04 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表面高硬度的光扩散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834752A (zh) * 2005-11-29 2006-09-20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薄片
CN1904691A (zh) * 2005-07-25 2007-01-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其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01004461A (zh) * 2007-01-22 2007-07-25 长兴光学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抗刮薄膜及液晶显示器
CN200953051Y (zh) * 2006-09-25 2007-09-26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光学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92775B2 (ja) * 1994-08-10 2004-02-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シート
US5626800A (en) * 1995-02-03 1997-05-0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revention of groove tip deformation i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US5976669A (en) * 1996-12-20 1999-11-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having launderably durable bead-bond
US5995288A (en) * 1997-04-22 1999-11-30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sheet optical sheet lamina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ght-transmissive type display apparatus
JP3434701B2 (ja) * 1998-04-06 2003-08-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偏光分離シート、光学シート積層体、面光源装置、及び、透過型表示装置
JP4652527B2 (ja) * 2000-05-16 2011-03-16 株式会社きもと 光拡散性シート
KR100906596B1 (ko) * 2001-04-10 2009-07-09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사방지 필름, 편광판, 및 이미지 디스플레이용 장치
JP2003201357A (ja) * 2001-12-28 2003-07-18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pp 光学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US7759049B2 (en) * 2002-06-25 2010-07-20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for original printing plate capable of being carved by laser
US6967225B2 (en) 2003-05-05 2005-11-22 Honda Motor Co., Ltd. Scratch-resistant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JP4275468B2 (ja) 2003-06-16 2009-06-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凹凸パターン形成材料、凹凸パターン受容体、凹凸パターン形成方法、転写箔、及び光学物品
JP4244889B2 (ja) * 2004-09-01 2009-03-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反射型スクリーン用光拡散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反射型スクリーン用スクリーン
JP4806828B2 (ja) * 2004-10-26 2011-11-02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光調節プレート及びこれを有するバックライト組立体及び表示装置
CN101120269B (zh) * 2005-02-17 2010-06-16 3M创新有限公司 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聚合有机相的增亮膜
JP2006348198A (ja) * 2005-06-17 2006-12-28 Jsr Corp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プリズムレンズシート
KR20080025057A (ko) * 2005-07-14 2008-03-19 테이진 카세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발포 수지 시트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784551B1 (ko) * 2005-10-19 2007-1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장치에 사용되는 프리즘시트
TWM291538U (en) * 2005-12-07 2006-06-0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Multi-layer optical film
TWM291539U (en) * 2005-12-07 2006-06-0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Composite optical film
KR100761090B1 (ko) * 2005-12-30 2007-09-21 주식회사 두산 복합 도광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350383B (en) * 2006-12-29 2011-10-11 Eternal Chemical Co Ltd Scratch-resistant thin fil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025A (zh) * 2003-11-12 2005-05-18 Lg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组件
CN1715962A (zh) * 2004-06-28 2006-01-04 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表面高硬度的光扩散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904691A (zh) * 2005-07-25 2007-01-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其的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834752A (zh) * 2005-11-29 2006-09-20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薄片
CN200953051Y (zh) * 2006-09-25 2007-09-26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光学膜
CN101004461A (zh) * 2007-01-22 2007-07-25 长兴光学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抗刮薄膜及液晶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509436A (ja) 2011-03-24
CN101971061A (zh) 2011-02-09
EP2237081A4 (en) 2014-07-16
EP2237081A2 (en) 2010-10-06
WO2009088247A3 (ko) 2009-10-08
WO2009088247A2 (ko) 2009-07-16
US8526111B2 (en) 2013-09-03
TWI418889B (zh) 2013-12-11
US20110051247A1 (en) 2011-03-03
JP5379162B2 (ja) 2013-12-25
KR101066635B1 (ko) 2011-09-22
KR20090077709A (ko) 2009-07-15
TW200942922A (en) 2009-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1061B (zh) 光学片
JP5431679B2 (ja) シート状光学部材、光学シート用樹脂組成物、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92884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omprising a transparent media layer interposed between a reflection polarizing plate and an optical sheet
KR101781206B1 (ko) 마이크로 렌즈 광학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US10613368B2 (en) Buffer shee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JP5658041B2 (ja) 光学シート
JP5300841B2 (ja) 光学シート
CN102073080B (zh) 光学薄片以及使用它的背光单元
KR101534376B1 (ko) 광학 시트
CN102073079B (zh) 光学薄片以及使用它的背光单元
CN100472242C (zh) 光控制薄片及使用其的面光源
JPWO2008090929A1 (ja) 光拡散板、光拡散層形成用組成液および光拡散板の製造方法
CN101563630A (zh) 透镜片、面光源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09063614A (ja) 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
KR101269388B1 (ko) 광학 시트
CN102073078B (zh) 光学薄片以及使用它的背光单元
JP2008203839A (ja) 光拡散シート用アクリル樹脂、光拡散シート、レンズ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685705B (zh) 緩衝片及平板顯示器
KR101535335B1 (ko) 광학 시트
US9268066B2 (en) Complex prism sheet
WO2008082248A1 (en) Optical composi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60052972A (ko) 광학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9265613A (ja) レンズシート、面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