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40048A - 基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40048A CN101940048A CN2009801047498A CN200980104749A CN101940048A CN 101940048 A CN101940048 A CN 101940048A CN 2009801047498 A CN2009801047498 A CN 2009801047498A CN 200980104749 A CN200980104749 A CN 200980104749A CN 101940048 A CN101940048 A CN 1019400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allocated
- terminal device
- channels
- allo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装置,其具有:接收部(10)、信道测定部(20)。接收部(10)从终端装置接收信道分配请求。信道测定部(20),以接收部20中接收到请求为契机,将由频率与时间的组合规定的信道作为对象,实行载波侦听。此外,信道测定部(20)将实行了载波侦听的信道的其中一个分配给终端装置。对同一终端装置分配多个信道的情况下,考虑对该终端装置已经分配的信道,从而选择要分配的信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道分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对终端装置分配信道的基站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无线通信领域中追求着通信的高速化。无线通信中的通信高速化例如通过1个终端同时使用多个信道实行通信(以下,称为多信道通信)来实现。在进行多信道通信的情况下,基站通过监听周边基站的到来信号的干扰波电平,从而搜索没有干扰波到来、且假定通信质量良好的时隙或载波。基站根据终端装置所要求的通信质量,从搜索到的结果中决定要对终端装置分配的时隙或载波。
但是,由于这种分配是按请求的顺序进行的,因此,例如对于首次进行信道分配的终端,即使请求低质量的通信,那么也会分配到最佳的信道。这样,接下来存在请求高质量通信的终端的情况下,有可能不存在要分配给该终端的信道。针对这种问题,以往提出了一种技术,通过预先保存几个质量良好的信号,基站根据终端的请求质量来实现最合适的信道分配。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62044号公报
但是,在分配了信道之后,有时通信环境发生变化。例如,若发生由延迟波引起的干扰,则有可能通信质量下降。这种情况下,由于发生通信中断、或再度分配处理,因此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情况进行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分配信道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某方式中的基站装置,具有接收部,从终端装置接收信道分配的请求;测定部,以接收部中接收到请求为契机,将由频率资源与频率以外的资源的组合所规定的信道作为对象,实行载波侦听;以及信道分配部,对终端装置分配测定部实行了载波侦听的信道的其中一个,信道分配部,在对同一终端装置再分配第2个以后的信道的情况下,与其他资源相比优先已经分配的信道的频率资源,分配与其频率资源具有相同频率的信道。
此外,以上结构要素的任意组合、或在方法、装置、系统、记录介质、计算机程序等之间转换本发明的表现形式所得到的方式,也可作为本发明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对终端分配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2表示图1的信道测定部中要成为选择对象的多个信道的例子。
图3表示存储于图1的存储器中的分配管理表的样式例。
图4(a)表示图1的信道分配部中的第1分配例子。图4(b)表示图4(a)的分配例子中的分配管理表的例子。
图5(a)表示图1的信道分配部中的第2分配例子。图5(b)表示图5(a)的分配例子中的分配管理表的例子。
图6表示图1的基站装置的动作例。
图中:
10-接收部
20-信道测定部
40-存储器
50-信道分配部
60-发送部
100-基站装置
200-信道
400-分配信道
500-分配候补信道
600-分配管理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之前,首先对概要进行叙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信道分配技术。信道分配技术是基站装置接受来自终端装置的请求,选择合适的信道进行分配的技术。若分配了合适的信道,则由于通信质量得到提高,因此终端装置能够实现顺畅的通信。另外,由于通过提高通信质量,抑制了重发次数,因此可以高效地使用系统资源。合适的信道例如考虑了终端装置所请求的通信服务质量水平(QoS:Quality of Service)来决定。
作为分配对象的信道,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在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x Access:时分多址)方式中对时隙进行分配,此外,在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Access:频分多址)方式中对频率进行分配。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说明,虽然将多载波TDMA方式作为对象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在多载波TDMA方式中,由频率资源与时间资源的组合来规定可以分配的信道。因此,基站装置从多个频带与多个时隙中选择可以使用的信道。但是,即便在选择的信道中实行通信,在要发生延迟波的情况下,有时通信质量也会劣化。由于有无延迟波较大地依赖于基站与终端之间的位置关系和频率,因此不能在实际进行通信之前进行判断。
因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站装置中,在对同一终端装置分配多个信道的情况下,考虑对该终端装置已经分配的信道,来选择要分配的信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分配合适的信道,以使延迟波的影响较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00的结构例的图。基站装置100包括:接收部10、信道测定部20、存储器40、信道分配部50、发送部60。此外,涉及基站装置100与有线网络之间的通信的处理等,由于使用公知的技术实行即可,因此省略说明。
接收部10接收终端装置(以下,也称为用户)发送的涉及信道分配的请求信号。该请求信号中包含:表示发送源的终端装置的识别编号、请求信道分配的意思(内容)。另外,接收部10接收从另一基站传送来的信号。接收部10对接收到的信号实行解调处理,并发送至信道测定部20。解调处理包括滤波处理或纠错处理等,通过公知技术实施即可。
信道测定部20将其他基站传送来的信号作为对象实行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载波侦听是通过对每个将要成为选择对象的载波测定干扰波水平来实施的。
图2是表示在图1的信道测定部20中要成为选择对象的多个信道200的例子的图。横轴表示时隙,纵轴表示频率。如图所示,作为要成为选择对象的信道200存在第1信道210~第16信道360的16个信道。在此,虽然表示频率载波数=4、时隙数=4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图2表示1帧的信道。各帧具有相同信道结构。也就是说,基站装置100在各帧中分配要同样使用的信道,之后,在各帧中反复使用同一信道。例如,对终端装置X分配了图2的第6信道260。该情况下,终端装置X无论哪个帧都使用第6信道260。
返回图1。信道测定部20测定图2所示的第1信道210~第16信道360各自对信道200的干扰波水平,将与阈值间的比较结果存储于存储器40中。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
存储器40存储由信道测定部20测定的干扰波水平与阈值之间的比较结果。此外,存储器40将涉及信道测定部20所选择的每个信道测定部20的分配用户的信息存储到分配管理表600中。
信道分配部50访问存储器40参照分配管理表600,对请求信道分配的终端装置分配信道。此外,信道分配部50将分配之后的结果存储在存储器40中。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再有,信道分配部50在对相应用户发送的信号中包含涉及分配信道的信息。发送部60将包含涉及分配信道的信息的发送信号发送至相应用户。
图3表示存储在图1的存储器40中的分配管理表600的形式的例子。分配管理表600包括:信道栏610、用户ID栏620、分配顺序栏630、干扰波水平判定栏640。信道栏610中包含表示图2所示的信道200的识别符。
用户ID栏620中包含涉及被分配了信道栏610中所示的信道200的终端装置的识别符。分配顺序栏630中,在对同一终端装置分配1个以上的信道200的情况下,包含表示以第几位分配该信道200的编号(以下,称为分配顺序)。
在图3的分配管理表600中表示,第1信道210中分配了用户C,第2信道220与第3信道230中分配了用户B,第10信道300中分配了用户A。另一方面,第16信道360中表示没有分配任何用户。此外,表示出第2信道220是对用户B第1次分配的信道200,第3信道230是对用户B第2次分配的信道200。
干扰波水平判定栏640中表示干扰波水平与规定阈值之间的比较结果。在为比规定阈值低的干扰波水平的情况下,信道栏610所示的信道200在干扰波水平判定栏640中表示为“○”。在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表示为“×”。在图3的分配管理表600中,表示第1信道210、第2信道220、第3信道230、第10信道300的干扰波水平比阈值小,第16信道360的干扰波水平为阈值以上。
在此,对信道测定部20与信道分配部50中的信道分配进行详细说明。首先,信道测定部20以接收部10中接收到请求为契机,将图2所示的各信道200作为对象实行载波侦听。信道测定部20对于载波侦听的实行结果,如图3所示那样,按每个信道200将与规定阈值间的比较结果存储在存储器40的分配管理表600的干扰波水平判定栏640中。
接下来,信道分配部50考虑存储于存储器40中的每个信道200的干扰波水平,对终端装置分配任意的信道200。此外,信道分配部50将分配的信道200与终端装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分配管理表600的信道栏610与用户ID栏620中。
具体而言,信道分配部50,首先参照存储于存储器40中的分配管理表600,核查对有分配请求的终端装置是否已经分配过信道200。在分配管理表600的用户ID栏620中不存在有分配请求的终端装置的情况下,信道分配部50在由信道测定部20所测定的多个信道200之中,将尚未分配给其他终端装置的信道200、且具有最为良好质量的信道200分配给终端装置。
干扰波水平越小,则判断质量越好。在判断时可以与规定阈值进行比较。比阈值小的干扰波水平的信道200,可作为可分配的信道被选择。阈值可以根据终端装置要求的QoS决定。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尚未分配给其他终端装置的信道200、且具有比阈值小的干扰波水平的信道200简记为“可分配信道”。
另一方面,在分配管理表600的用户ID栏620中存在有分配请求的终端装置的情况下,信道分配部50考虑对该终端装置过去分配的信道200,选择第2个以后的可分配信道。具体而言,信道分配部50参照分配管理表600确认过去所分配的信道200。进而,检索具有与该信道200中的频率相同频率的信道200。
若频率不同,则延迟波对通知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由于最好使用过去有实际通信的频率,因此作为以过去分配过的信道200为基准时的第2个信道,优先选择频率方向存在的信道,而不是时间方向。检测到多个信道200的情况下,信道分配部50在其中选择干扰波水平小的信道200(以下,称为分配选择处理)。
过去分配的信道200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信道分配部50对于该终端装置参照分配管理表600的分配顺序栏630。然后,信道分配部50优选分配与最近所分配的信道200的频率具有相同频率的信道200。与最近分配的信道200的频率具有相同频率的信道200不存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其前一阶段分配的信道200。另外,也可以分配与首次分配的信道200的频率具有相同频率的信道200。
利用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图4(a)是表示图1的信道分配部50中的第1分配例的图。在该例中假定:第10信道300作为分配信道400已经分配给了终端装置A,终端装置A再次发出信道分配的请求。该情况下,信道分配部50首先检索与已经分配的第10信道300具有相同频率的第9信道290、第11信道310、第12信道320,作为分配候补信道500进行选择。信道分配部50在3个分配候补信道500之中,按照分配选择处理判定可以分配给终端装置A的信道。
在此,出现图4(b)所示的状态。图4(b)表示图4(a)的分配例子中的分配管理表600的例子。如图所示,第11信道310已经分配给其他终端装置B。此外,第12信道320具有比规定阈值高的干扰波水平。因此,在图4(b)所示的状态下,可分配信道仅为第9信道290,信道分配部50作为分配给终端装置A的信道200选择第9信道290。此外,可以分配的信道200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信道分配部50按照分配选择处理选择可分配信道。
再有一例。图5(a)表示第1信道分配部50中的第2分配例子。图5(b)表示图5(a)的分配例子中的分配管理表600的例子。在该例中假定:第10信道300与第7信道270的2个信道200已经分配给了终端装置A,终端装置A再次发出分配请求。
在此,一开始第10信道300被分配,接下来第7信道270被分配。这样,对同一终端装置再分配第3个以后的信道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最近所分配的信道。这是因为:由于最近分配的信道经过了较短的时间,因此被认为可靠性较高。
具体而言,信道分配部50检索与最近分配的第7信道270具有相同频率的信道200,将第5信道250、第6信道260、第7信道270作为第2分配候补信道520进行选择。
在此,若观察图5(b)的分配管理表600,则可发现第2分配候补信道520的任意信道200都不能进行分配。这种情况下,信道分配部50对第7信道270的分配的前一个被分配的第10信道300判定是否可以分配。与第10信道300具有相同频率的第1分配候补信道510是第9信道290、第11信道310、第12信道320。这之中,可分配信道为第11信道310以及第12信道320。信道分配部50按照上述的分配选择处理,选择要对终端装置A分配的信道200。
此外,在过去分配的任意信道200中,都不存在具有相同频率的可分配信道的情况下,信道分配部50不考虑过去的分配,只要从第1信道210至第16信道360中选择可分配信道即可。
上述这些结构以硬件的方式能够由任意计算机的CPU、存储器、其他的LSI来实现,以软件的方式能够由下载到存储器中的程序等实现,但在此所描述的是由这些的协作实现的功能模块。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理解为:这些功能模块能够仅由硬件、仅由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的各种方式来实现。
图6表示图1的基站装置100的动作例。首先,信道测定部20对其他基站传送来的信号实行载波侦听,测定对于成为分配对象的各信号200的干扰波水平(S10)。接收部10中从终端装置接收到信道分配请求的情况下,信道分配部50访问存储器40,确认是否存在已经对该终端装置分配的信道。
不存在已经分配的信道的情况下(S12的N),信道分配部50分配其他终端装置尚未使用的信道、且干扰水平最小的信道(S16)。另一方面,存在已经分配的信道的情况下(S12的Y),信道分配部50选择过去已分配的信道,具体而言,在与最近分配过的信道具有相同频率的信道之中选择1个可以分配的信道(S18)。
选择了可以分配的信道的情况下(S20的Y),信道分配部50将选择的信道分配给终端装置(S22)。不存在考虑了过去分配的信道的可分配信道的情况下(S20的N),信道分配部50无论过去是否已分配都进行S16的分配处理。
如上所述,对同一终端装置再分配第2个以后的信道的情况下,通过考虑已经分配的信道来实行分配处理,由此能够分配到更高质量的信道。此外,通过分配具有与过去分配的信道的频率具有相同频率的信道,能够分配到不易产生延迟波的信道。
另外,对同一终端装置再分配第3个以后的信道的情况下,通过分配与最近分配过的信道的频率具有相同频率的信道,能够更加可靠地分配到高质量的信道。另外,对同一终端装置再分配第3个以后的信道的情况下,通过对该终端装置分配与一开始分配的信道的频率具有相同频率的信道,能够稳定地选择高质量的信道。
以上,以实施方式为基础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该实施方式仅是例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为:这些的各结构要素与各处理过程的组合可以实现各种的变形例,此外相应的变形例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对信道测定部20将全部的信道200作为对象实行载波侦听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仅将与过去分配的信道200具有相同频率的信道200作为对象,实行载波侦听。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处理负担。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将通过频率资源与时间资源之间的组合来规定信道的多载波TDMA方式作为对象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基于频率资源与频率资源以外的资源之间组合的方式。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如下的方式,即:由频率资源与空间资源的组合规定信道的方式、或由频率资源与代码资源的组合规定信道的方式。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对终端分配信道。
Claims (3)
1.一种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接收部,从终端装置接收信道分配的请求;
测定部,以所述接收部中接收到请求为契机,将由频率资源与频率以外的资源的组合所规定的信道作为对象,实行载波侦听;以及
信道分配部,对所述终端装置分配所述测定部实行了载波侦听的信道的其中一个,
所述信道分配部,在对同一终端装置再分配第2个以后的信道的情况下,与其他资源相比优先已经分配的信道的频率资源,分配与该频率资源具有相同频率的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分配部,在对同一终端装置再分配第3个以后的信道的情况下,分配与对该终端装置最近分配的信道的频率资源具有相同频率的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分配部,在对同一终端装置再分配第3个以后的信道的情况下,分配与对该终端装置一开始分配的信道的频率资源具有相同频率的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50594 | 2008-02-29 | ||
JP2008050594A JP5011161B2 (ja) | 2008-02-29 | 2008-02-29 | 基地局装置 |
PCT/JP2009/000811 WO2009107366A1 (ja) | 2008-02-29 | 2009-02-24 | 基地局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40048A true CN101940048A (zh) | 2011-01-05 |
Family
ID=41015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047498A Pending CN101940048A (zh) | 2008-02-29 | 2009-02-24 | 基站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044194A1 (zh) |
JP (1) | JP5011161B2 (zh) |
KR (1) | KR20100110878A (zh) |
CN (1) | CN101940048A (zh) |
WO (1) | WO2009107366A1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04943A (ja) * | 1993-01-06 | 1994-07-22 | Toshiba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JP2001231073A (ja) * | 2000-02-15 | 2001-08-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CN1518844A (zh) * | 2001-06-15 | 2004-08-04 | 摩托罗拉公司 | 在tdd移动和tdd基站之间的时分双工模式中提供通信信道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01626B2 (ja) * | 1991-10-25 | 1998-01-2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接続方式 |
JPH07162940A (ja) * | 1993-12-10 | 1995-06-23 | Hitachi Ltd | 無線通信方式 |
JP3228055B2 (ja) * | 1995-03-27 | 2001-11-1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複数スロット割り当て方法 |
US6038455A (en) * | 1995-09-25 | 2000-03-14 | Cirrus Logic, Inc. | Reverse channel reuse scheme in a time share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052594A (en) * | 1997-04-30 | 2000-04-18 | At&T Cor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ssigning channels for wireless packet communications |
JP3075217B2 (ja) * | 1997-06-30 | 2000-08-1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キャリアセンス方法 |
JPH1155729A (ja) * | 1997-07-31 | 1999-02-26 | Canon Inc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
JP2000308123A (ja) * | 1999-04-23 | 2000-11-02 | Ntt Docomo Inc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同期方法 |
JP3631083B2 (ja) * | 2000-02-14 | 2005-03-23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US6980540B1 (en) * | 2000-08-16 | 2005-12-27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an uplink traffic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JP2002152813A (ja) * | 2000-11-09 | 2002-05-24 | Ntt Docomo Inc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タイムスロット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タイムスロット割り当て装置 |
US7106707B1 (en) * | 2001-12-20 | 2006-09-12 | Meshnetwork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de and frequency channel selection for combined CDMA/FDM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s |
WO2005074313A1 (ja) * | 2004-01-30 | 2005-08-11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無線チャネル割当方法 |
FR2874147B1 (fr) * | 2004-08-05 | 2006-09-22 | Cit Alcatel | Dispositif d'allocation de ressources partagees d'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par attribution d'intervalles temporels d'un plan temps/frequence adaptable dynamiquement |
KR100860752B1 (ko) * | 2005-06-23 | 2008-09-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
DK1949721T3 (da) * | 2005-10-07 | 2010-10-25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Kommunikation af styreinformation til downlink- og uplinktransmissioner i et trådløst kommunikationssystem |
US20070223614A1 (en) * | 2006-03-23 | 2007-09-27 | Ravi Kuchibhotla | Common time frequency radio re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JP2008072381A (ja) * | 2006-09-13 | 2008-03-27 | Toshiba Corp | 基地局、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チャネル割当方法 |
US20080165733A1 (en) * | 2007-01-10 | 2008-07-10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dynamic and contention-free alloc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
US7873010B2 (en) * | 2007-03-07 | 2011-01-18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Control signaling resource assign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8553594B2 (en) * | 2007-03-20 | 2013-10-08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AU2008350547B2 (en) * | 2008-02-11 | 2014-09-2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arrier indication and carrier sens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2008
- 2008-02-29 JP JP2008050594A patent/JP501116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2-24 US US12/920,076 patent/US2011004419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2-24 KR KR1020107018655A patent/KR20100110878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9-02-24 CN CN2009801047498A patent/CN101940048A/zh active Pending
- 2009-02-24 WO PCT/JP2009/000811 patent/WO200910736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04943A (ja) * | 1993-01-06 | 1994-07-22 | Toshiba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JP2001231073A (ja) * | 2000-02-15 | 2001-08-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CN1518844A (zh) * | 2001-06-15 | 2004-08-04 | 摩托罗拉公司 | 在tdd移动和tdd基站之间的时分双工模式中提供通信信道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011161B2 (ja) | 2012-08-29 |
WO2009107366A1 (ja) | 2009-09-03 |
KR20100110878A (ko) | 2010-10-13 |
JP2009212564A (ja) | 2009-09-17 |
US20110044194A1 (en) | 2011-0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13163B (zh) | 移动通信中上行链路传输灵活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
EP2232804B1 (en)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th carrier sense | |
US2014016100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channel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5573957B2 (ja)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リソース配分方法及び装置 | |
US7873011B2 (e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bi-direc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to decrease signaling for retransmissions | |
US20070189197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n F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2002111733A (ja) | 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
US789439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formation through bitmap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hared control channel | |
US8902903B2 (en) | Assigning slots in a mesh network | |
KR101401968B1 (ko) | 동일한 주파수 환경에서의 유휴 채널 검색 방법 및 그장치 | |
KR20070026244A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 |
JP2020504504A (ja) | 情報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端末装置 | |
US9467977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1385892A (zh) | Dci检测方法和装置 | |
US12250590B2 (en) |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 |
JP7412151B2 (ja) |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
KR101936657B1 (ko) | 랜덤 액세스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1883314B (zh)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媒介接入方法和设备 | |
JP4823360B2 (ja) | 無線基地局装置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当て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 |
CN101940048A (zh) | 基站装置 | |
US8275383B2 (en) | System for ranging based on partitioned radio resource | |
JP2007520095A (ja) | ダイナミ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チャンネル修正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JP6253446B2 (ja) |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移動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EP3962190A1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2021536693A (ja) | ミニスロットを割り当てる方法、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