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3864A - 节点系统、服务器切换方法、服务器装置和数据接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节点系统、服务器切换方法、服务器装置和数据接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03864A CN101903864A CN200880121845.9A CN200880121845A CN101903864A CN 101903864 A CN101903864 A CN 101903864A CN 200880121845 A CN200880121845 A CN 200880121845A CN 101903864 A CN101903864 A CN 1019038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er
- data
- active
- prime
- service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2364 Peperomia pelluci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711 Peperomia pelluci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3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with a single idle spare processing compon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97—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maintaining the standby controller/processing unit update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23—Failover techniques
- G06F11/2028—Failover techniques eliminating a faulty processor or activating a spar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06F11/202—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 G06F11/2041—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where processing functionality is redundant with more than one idle spare processing compon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ulti Processors (AREA)
Abstract
多个活动服务器级联连接,使得与前级服务器中的数据同步的数据被存储在后级服务器中。备用服务器包含与活动服务器的级联连接的最后一级中的数据同步的数据。如果任何一个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则从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之后那级的服务器直到备用服务器分别使用与前级服务器同步的数据来接管曾由前级服务器执行的服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利用多个服务器来提供冗余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可靠性,一些系统或装置组合多个服务器以提供冗余配置(参见JP2001-43105A)。例如,在一些通信系统中,一节点包括多个服务器。一般的冗余配置例如包括双重化、N重化和N+1冗余。此外,存在这样一种系统(热备用),其始终在活动服务器(active server)和备用服务器(standby server)之间同步数据,以便在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备用服务器能够接管服务。
例如,在图1所示的具有热备用的双重化配置中,备用服务器902以一对一的关系支持活动服务器901。然后,在活动服务器没有故障的正常操作期间,活动服务器901和备用服务器902对继续服务所需的数据进行同步。图中的箭头表示数据的同步。在图1中,活动服务器901的数据903与备用服务器902的数据904同步。这样,备用服务器902被维持为能够继续活动服务器901的服务。因此,即使活动服务器901发生故障,备用服务器902也能继续服务。
另外,在图2所示的具有热备用的N重化配置中,所有服务器都充当活动服务器。在正常操作期间,每个活动服务器继续服务所需的数据被分发到其他活动服务器,以在多个活动服务器之间相互同步数据。这样,当任何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另外的活动服务器可以继续服务。
另外,在图3所示的冷备用的N+1冗余配置中,一个备用服务器923被指派给多个活动服务器921、922。当一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备用服务器923取代该活动服务器开始服务。
另外,在图4所示的具有热备用的N+1冗余配置中,一个热备用服务器934被指派给多个活动服务器931-933。在这点上,图4的配置与图3的配置相同。然而,在图4的配置中,在正常操作期间,在活动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之间同步数据。这样,当活动服务器931-933中的任何一个发生故障时,备用服务器934可以继续服务。
发明内容
图1所示的双重化配置需要的服务器的数目是在正常操作期间操作的活动服务器的数目的两倍。从而,就处理能力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看,涉及到高成本。如果额外安装服务器以尝试向外扩展节点,则对于每个节点必须添加两个服务器,这也构成了高成本的一个因素。
在采用图2所示的N重化配置的情况下,考虑到处理能力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与图1的配置相比成本降低了。然而,如果任何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则通信路径必须被分割来到达接管服务的多个服务器,为了采取这样的动作,必须进行复杂的操作。
图3所示的冷备用的N+1冗余配置比图1的配置需要的成本低,并且不需要如图2所示的分割通信路径的操作。另外,图3的配置不需要同步数据的处理。然而,在活动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之间没有同步数据,因此,当备用服务器取代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开始操作时,备用服务器无法继续到目前为止由活动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还存在这样一种系统,其采用与图3类似的配置,并且允许备用服务器在同步数据被从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传送到备用服务器之后开始服务。然而,在此情况下,由于必须同时传送大量同步数据,所以为了高速切换服务器,需要包含能够进行高速数据传送的特殊接口的昂贵服务器。
在图4所示的具有热备用的N+1冗余配置中,备用服务器在其开始操作时可以继续活动服务器的服务。然而,由于单个备用服务器934负责与N个活动服务器931-933进行数据同步,所以活动服务器的数目N的增大将要求备用服务器934提供大量资源。一般为活动服务器931-933和备用服务器934采用相同性能的服务器,但是这样一种使用方式将导致活动服务器的规格过高,并且增大了切换时的成本。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在无需诸如分割通信路径之类的复杂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在包括多个服务器的冗余配置中以低成本继续服务的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一种节点系统包括:
多个活动服务器,这多个活动服务器级联连接,使得与前级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被存储在后级服务器中;以及
备用服务器,该备用服务器存储与级联连接的多个活动服务器中最后一个活动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其中,在任何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从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后级的服务器到备用服务器的每个服务器利用与相应的前级服务器同步的数据来接管到目前为止由该前级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一种服务器切换方法包括:
在后级活动服务器中存储与前级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使得多个活动服务器级联连接,并且在备用服务器中存储与级联连接的多个活动服务器中的最后一个活动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其中,在任何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从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后级的服务器到备用服务器的每个服务器利用与相应的前级服务器同步的数据来接管到目前为止由该前级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一种服务器装置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节点系统中的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该节点系统包括多个活动服务器装置,这多个活动服务器装置级联连接,使得与前级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被存储在后级活动服务器装置中,该节点系统还包括备用服务器装置,该备用服务器装置存储与最后的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以及
处理装置,响应于在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中发生故障,或者响应于从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做出的请求,用于使后级服务器装置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服务器装置本身提供的服务,然后利用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与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来接管到目前为止由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提供的服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一种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
用于存储与节点系统中的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的过程,该节点系统包括多个活动服务器装置,这多个活动服务器装置级联连接,使得与前级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被存储在后级活动服务器装置中,该节点系统还包括备用服务器装置,该备用服务器装置存储与最后的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用于在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中发生故障时或者在从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做出请求时,使后级服务器装置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服务器装置本身提供的服务的过程;以及
用于利用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与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来接管到目前为止由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提供的服务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描述具有热备用的双重化配置的示图。
图2是用于描述具有热备用的N重化配置的示图。
图3是用于描述冷备用的N+1冗余配置的示图。
图4是用于描述具有热备用的N+1冗余配置的示图。
图5是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节点的配置的框图。
图6是示出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服务器中当前级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服务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服务器中当其接收到来自前级活动服务器的服务器间切换请求时服务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节点的配置的框图。
图9是示出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节点的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5是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节点的配置的框图。此示例性实施例的节点包括活动服务器111、112和备用服务器12。活动服务器111、112和备用服务器12连接到通信路径13。
在正常操作期间,活动服务器111、112利用其自己的数据D11、D12来提供服务,并将其自己的数据同步到其他服务器。这样,节点被维持在活动服务器111、112的服务能够被另外的服务器继续的状态中。另外的服务器指的是其他活动服务器或备用服务器。在数据的同步中,活动服务器111、112的相互关系通过级联连接实现。级联连接中的最后的活动服务器112将其自己的数据D12同步到在下一级级联连接的备用服务器12,作为数据D12′。
当任何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该活动服务器后级的服务器利用与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同步的数据来继续服务。在此情况下,更后级的服务器继续下述活动服务器到目前为止提供的服务:该活动服务器利用与前级活动服务器同步的数据提供服务。
当活动服务器112发生故障时,或者当活动服务器112取代更前级活动服务器111开始服务时,备用服务器12利用与前级活动服务器112同步的数据D12′来继续服务。
在图5的示例中,当活动服务器111发生故障时,活动服务器112利用与活动服务器111同步的数据D11′来继续服务。然后,活动服务器112提供的服务由备用服务器12继续。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活动服务器111、112和备用服务器12被级联连接,使得前级活动服务器的数据被同步到后级活动服务器,并且最后的活动服务器的数据被同步到备用服务器。当任何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其后级的服务器利用从前级服务器同步的数据来继续前级服务器的服务。
这样,在对于多个活动服务器包括一个备用服务器的配置中,活动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都被用于数据同步。结果,根据此示例性实施例,与备用服务器以一对一对应关系支持活动服务器时相比,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切换服务器以继续服务,其中备用服务器所需的资源不取决于活动服务器的数目,无需诸如分割通信路径之类的复杂操作。
预期到,当备用服务器所需的资源不取决于活动服务器的数目时,这种独立性有助于以低成本获得备用服务器,并且当在活动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之间提供共同性时,还有助于以低成本获得活动服务器。
再次参考图5,活动服务器11包括处理器14、存储设备15和通信接口16。
处理器14通过执行软件程序来操作,并且利用存储在存储设备15中的数据来提供服务。
处理器14在利用其自己的数据提供服务时还将其自己的数据同步到后级服务器。另外,如果在包含处理器14的服务器之前存在活动服务器11,则处理器14在存储设备15中存储与前级活动服务器11同步的数据。
另外,当前级活动服务器11发生故障时,或者前级活动服务器11取代更前级活动服务器11开始服务时,处理器14利用与前级活动服务器11同步的数据D1′来继续服务。
存储设备15保存相关联的服务器的服务所需的数据。另外,当在相关联的服务器之前存在活动服务器11时,存储设备15还保存来自前级服务器的同步的数据D1′。
通信接口16连接到通信路径13以在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在服务器之间,同步数据在活动服务器之间或者活动服务器与备用服务器之间传送。
备用服务器12包括处理器17、存储设备18和通信接口19。
处理器17通过执行软件程序来操作,并且在前级活动服务器112发生故障时或者当活动服务器112取代更前级的活动服务器111开始服务时,利用存储在存储设备18中的与活动服务器112同步的数据D12′来继续服务。
存储设备18保存与前级活动服务器112同步的数据D12′。
通信接口19连接到通信路径13以与前级活动服务器112进行通信。在通信中,通信接口19在活动服务器112与备用服务器12之间传送同步数据。
图6是示出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服务器中当前级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服务器的操作的流程图。这里,作为示例,使操作对于活动服务器11和备用服务器12是同样的。
参考图6,服务器检测活动服务器11的故障,并且开始服务器间切换序列(步骤101)。服务器间切换序列是用于在提供冗余的多个服务器之间切换服务的处理序列。服务器判定在其后级是否存在活动服务器11或备用服务器(步骤102)。这是判定服务器本身是活动服务器11还是备用服务器12的处理。当使得操作对于活动服务器11和备用服务器12是同样的时,不需要此处理。当在其后级发现服务器时,意味着服务器本身是活动服务器,而当在其后级没有服务器时,意味着服务器本身是备用服务器。
当存在后级服务器时,服务器向后级服务器发送服务器间切换请求(步骤103)。服务器间切换请求是用于请求后级服务器开始服务器间切换序列的消息。然后,在接收到来自后级服务器的服务器间切换完成消息后(步骤104),服务器停止其操作(步骤105)。服务器间切换完成是用于通知服务器间切换序列完成的消息。然后,服务器利用与前级服务器同步的数据接管到目前为止前级服务器提供的服务(步骤106)。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102中判定没有后级服务器时,服务器进行步骤106处的操作,其中服务器接管到目前为止前级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图7是示出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服务器中接收到来自前级活动服务器的服务器间切换请求的服务器的操作的流程图。这里,作为示例,使得操作对于活动服务器11和备用服务器12是同样的。
参考图7,服务器接收来自前级服务器的服务器间切换请求,并且开始服务器间切换序列(步骤201)。步骤202-206处所示的服务器间切换序列与图6中步骤102-106处所示的相同。当服务器完成步骤202-206处的处理时,服务器向前级服务器发送服务器间切换完成消息,并且终止处理。
接下来,将描述当活动服务器11发生故障时整个节点的操作。这里,将描述当从活动服务器111和活动服务器112都在提供服务的正常操作状态中活动服务器111发生时节点的操作。当活动服务器111发生故障时,服务器被切换,使得活动服务器112和备用服务器12提供服务,从而允许了节点继续操作。
当活动服务器111发生故障时,活动服务器112检测此故障,并且开始服务器间切换序列。活动服务器112认识到其本身不是备用服务器,并且请求将接管活动服务器112的服务的后级服务器(备用服务器12)进行服务器间切换。
在接收到服务器间切换请求后,备用服务器12利用与前级活动服务器112同步的数据D12′来开始到目前为止由活动服务器112提供的服务。然后,备用服务器12通知前级活动服务器112服务器间切换完成。
在接收到来自备用服务器12的服务器间切换完成后,活动服务器112停止到目前为止由其提供的服务。接下来,活动服务器112利用与前级活动服务器111同步的数据D11′开始到目前为止由活动服务器111提供的服务。
注意,在服务器之间发送/接收的服务器间切换请求和服务器间切换完成的数据量与为了同步用于服务中的数据而传送的同步数据的数据量相比足够小。这样,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花费较短的时间,并且服务器间切换立即完成。从而,当活动服务器111发生故障时,从整个节点来看可以继续服务。
另外,虽然此示例性实施例是在假设后级服务器检测前级服务器的故障的情况下描述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用任何配置或方法来监视故障。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备用服务器被指派给级联连接的一组活动服务器。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例示了将一个备用服务器指派给级联连接的两组活动服务器的配置。
活动服务器充当其余活动服务器之一的备份,因此包括用于存储两个活动服务器的数据(包括其自己的数据)的存储容量。当对于活动服务器和备用服务器都使用具有相同性能的服务器时,备用服务器也包括用于存储两个活动服务器的数据的存储容量。
因此,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活动服务器被分成两组,并且在每个组中通过级联连接来同步数据,并且在两组的最末级处共享一个备用服务器。这样,当任何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服务器间切换可以仅限于该活动服务器所属的组。
另外,作为一个结果,可以减少伴随着服务器间切换而在服务器之间发送/接收的消息。当N个活动服务器都在一个组中级联连接时,在服务器间将进行最多N次通信。作为替换,当N个活动服务器被分成两组,每组包括(N/2)个活动服务器时,通信可以减少到最多(N/2)次。结果,从整个节点来看也减少了服务器间切换所花费的时间量。
图8是示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节点的配置的框图。此示例性实施例的节点包括活动服务器211-214以及备用服务器22。活动服务器211-214和备用服务器22连接到通信路径23。
活动服务器211-214被分成两组,即包括活动服务器211、212的组和包括活动服务器214、213的组,其中通过级联连接同步数据。
在正常操作期间,活动服务器211-214利用其自己的数据D21-D24来提供服务,并且将其自己的数据D21-D24同步到级联连接中其后级的服务器。
当任何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该活动服务器后级的服务器利用与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同步的数据来继续服务。在此情况下,更后级的服务器利用与前级活动服务器同步的数据来继续将接管服务的活动服务器到目前为止提供的服务。
当属于两个组中的任何一组的前级活动服务器21中发生故障时,或者当前级活动服务器21取代更前级活动服务器21开始服务时,备用服务器22利用与前级活动服务器21同步的数据D2′来继续服务。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活动服务器21发生故障时,服务器间切换限于包括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21的群组内。
在图8的示例中,当活动服务器211发生故障时,活动服务器212利用与活动服务器211同步的数据D21′来继续服务。然后,先前由活动服务器212提供的服务由备用服务器22继续。
另一方面,当活动服务器214发生故障时,活动服务器213利用与活动服务器214同步的数据D24′来继续服务。然后,先前由活动服务器213提供的服务由备用服务器22继续。
再次参考图8,活动服务器21包括处理器24、存储设备25和通信接口26。处理器24、存储设备25和通信接口26在配置和操作上与图5所示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活动服务器11的处理器14、存储设备15和通信接口16类似。
备用服务器22包括处理器27、存储设备28和通信接口29。备用服务器22与图5所示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备用服务器12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被两个组中的活动服务器所共享。然而,备用服务器22对于每个组的操作方式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备用服务器12类似。另外,处理器27、存储设备28和通信接口29对于每个组的操作方式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器17、存储设备18和通信接口19类似。
接下来,将描述当活动服务器211发生故障时整个节点的操作。这里,将描述当从活动服务器211-214提供服务的正常操作状态中活动服务器211发生故障时节点的操作。当活动服务器211发生故障时,服务器被切换,使得活动服务器212和备用服务器22提供服务,从而允许了节点继续操作。
当活动服务器211发生故障时,活动服务器212检测该故障,并且开始服务器间切换序列。活动服务器212确认其不是备用服务器,并且向继续活动服务器212自身的服务的后级服务器(备用服务器12)请求服务器间切换。
在接收到服务器间切换请求后,备用服务器12利用与前级活动服务器212同步的数据D22′来开始到目前为止由活动服务器212提供的服务。然后,备用服务器22通知活动服务器212服务器间切换完成。
在接收到来自备用服务器22的服务器间切换完成后,活动服务器212停止到目前为止由其提供的服务。接下来,活动服务器212利用与前级活动服务器211同步的数据D21′开始到目前为止由活动服务器211提供的服务。
注意,在服务器之间发送/接收的服务器间切换请求和服务器间切换完成消息的数据量与为了同步用于服务中的数据而传送的同步数据的数据量相比足够小。这样,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花费较短的时间,并且服务器间切换立即完成。从而,当活动服务器211发生故障时,从整个节点来看可以继续服务。
另外,虽然这里例示的配置对两组活动服务器包括一个备用服务器,配置也可以改为对于三组或更多组包括一个备用服务器。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在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活动服务器属于一组,并且多个活动服务器仅在一个方向上同步其数据。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例示了一种配置,其包括级联连接的多个活动服务器,使得它们的数据在两个方向上被同步。
在此示例中,一个方向上的第一活动服务器在另一方向上被视为最末活动服务器。多个活动服务器连接成一线,使得相邻的活动服务器在两个方向上相互同步数据。另外,两端处的两个活动服务器还与备用服务器同步它们的数据。
关于作为不同组的不同方向上的级联连接,活动服务器分别属于两个组。这样,当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可以从两组中选择适当的一个来执行切换。
根据此配置,当任何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服务器间切换可以仅限于两个方向之一。另外,当任何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可以依据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选择包括较少数目的必须切换服务的服务器的组。结果,服务器间切换所要求在服务器之间发送/接收的消息的数目可以减少。当N个活动服务器都在一个组中级联连接时,在服务器之间将最多进行N次通信。作为替换,当N个活动服务器被分成各包括(N/2)个活动服务器的两组并且在双方向上级联连接以总共提供四组时,通信可以减少到最多(N/4)次。结果,从整个节点来看也减少了服务器间切换所花费的时间量。
图9是示出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节点的配置的框图。此示例性实施例的节点包括活动服务器311-316以及备用服务器32。活动服务器311-316和备用服务器32连接到通信路径33。
活动服务器311-316被分成两组,即活动服务器311、312和313的集合和活动服务器313、314、315和316的集合,它们分别通过级联连接同步其数据。
属于同一集合的多个活动服务器31连接成一线,使得相邻的活动服务器31在双方向上相互同步数据,并且两端的两个活动服务器还与备用服务器32同步其数据。
例如,在活动服务器311、312和313的集合中,活动服务器311和活动服务器312在双方向上相互同步数据。另外,活动服务器312和活动服务器313在双方向上相互同步数据。此外,位于两端的活动服务器311和活动服务器313还与备用服务器32同步其数据。这样,通过活动服务器311、312和313的集合建立了两组级联连接。
这里,活动服务器313属于两个集合,并且在每个集合中位于级联连接的组的最后一级,在该处连接到备用服务器32。利用此配置,单个活动服务器313的数据可以用作两个组的应当同步到备用服务器32的数据。
再次参考图9,活动服务器31包括处理器34、存储设备35和通信接口36。处理器34、存储设备35和通信接口36在配置和操作上与图5所示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活动服务器11的处理器14、存储设备15和通信接口16类似。然而,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单个活动服务器31属于多个组。
因此,当任何一个活动服务器31发生故障时,判定将在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31所属的一个组中执行服务器间切换。处理器34除了与图5所示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活动服务器11的处理器14的功能类似的功能之外,还可包括在任何活动服务器31发生故障时选择要经历服务器间切换的组的功能。例如,处理器34可以根据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31的位置来选择要经历服务器间切换的组。更具体而言,每个服务器可以预先登记有将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31映射到下述组的信息:该组包括最少数目的针对故障必须进行服务器间切换的服务器。
备用服务器32包括处理器37、存储设备38和通信接口39。与图8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备用服务器22的情况一样,备用服务器32被多个组所共享。备用服务器32对于每个组的操作方式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备用服务器12类似。另外,处理器37、存储设备38和通信接口39对于每个组的操作方式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器17、存储设备18和通信接口19类似。
接下来,将描述当活动服务器314发生故障时整个节点的操作。这里,将描述当从活动服务器311-316正提供服务的正常操作状态中活动服务器314发生故障时节点的操作。
当活动服务器314发生故障时,活动服务器313和活动服务器315检测到该故障。在经过活动服务器313的组中,在去往备用服务器32的途中只经过一个服务器(只有活动服务器313)。另一方面,在经过活动服务器315的组中,在去往备用服务器32的途中经过两个服务器(活动服务器315、316)。因此,在经过活动服务器313的组中执行服务器间切换。
活动服务器313开始服务器间切换序列。活动服务器313确认它不是备用服务器32,并且向将继续活动服务器313自身的服务的后级服务器(备用服务器32)请求服务器间切换。
在接收到服务器间切换请求后,备用服务器32利用与前级活动服务器313同步的数据D33″′来开始到目前为止由活动服务器313提供的服务。另外,备用服务器32通知活动服务器313服务器间切换完成。
在接收到来自备用服务器32的服务器间切换完成消息后,活动服务器313停止到目前为止由其提供的服务。接下来,活动服务器313利用与前级活动服务器314同步的数据D34″开始到目前为止由活动服务器314提供的服务。
注意,在服务器之间发送/接收的服务器间切换请求和服务器间切换完成消息的数据量与为了同步用于服务中的数据而传送的同步数据的数据量相比足够小。这样,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花费较短的时间,并且服务器间切换立即完成。从而,当活动服务器314发生故障时,从整个节点来看可以继续服务。
虽然已经参考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在配置和细节上可以按各种方式被修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方式是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
本申请要求基于2007年12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330060的优先权的权益,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全部结合于此。
Claims (21)
1.一种节点系统,包括:
多个活动服务器,这多个活动服务器级联连接,使得与前级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被存储在后级服务器中;以及
备用服务器,该备用服务器存储与所述级联连接的多个活动服务器中最后一个活动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其中,在任何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从所述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后级的服务器到所述备用服务器的每个服务器利用与相应的前级服务器同步的数据来接管到目前为止由该前级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系统,包括多个级联连接的组,每个组由所述多个活动服务器构成,其中同一备用服务器记录与所述多个组中的最后的活动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点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活动服务器属于多个级联连接的组,并且在该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在该活动服务器所属的该多个组之中包括较少数目的应当切换服务的服务器的组中执行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节点系统,其中,属于同一组的多个活动服务器连接成一线,使得相邻活动服务器在双方向上相互同步数据,并且所述备用服务器存储与该组的两端的两个活动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节点系统,包括属于多个级联连接的组并且位于这多个组中任何一个组的最后级的活动服务器,并且所述备用服务器存储与位于这多个组中的最后级的该活动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点系统,包括两个级联连接的、由多个活动服务器构成的组,其中所述活动服务器中的每一个属于这些组之一,并且单个备用服务器记录与所述两个组中的最后的活动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7.一种服务器切换方法,包括:
在后级活动服务器中存储与前级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使得多个活动服务器级联连接,并且在备用服务器中存储与级联连接的所述多个活动服务器中的最后一个活动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其中,在任何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从所述发生故障的活动服务器后级的服务器到所述备用服务器的每个服务器利用与相应的前级服务器同步的数据来接管到目前为止由该前级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切换方法,其中:
多个级联连接的组各自由所述多个活动服务器构成,并且
所述方法包括在同一备用服务器中记录与所述多个组中的最后的活动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器切换方法,其中:
至少一个活动服务器属于多个级联连接的组,并且
所述方法包括在该活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在该活动服务器所属的该多个组之中包括较少数目的应当切换服务的服务器的组中执行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服务器切换方法,其中:
属于同一组的多个活动服务器连接成一线,使得相邻活动服务器在双方向上相互同步数据,并且
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备用服务器中存储与该组的两端的两个活动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切换方法,其中:
一活动服务器属于多个级联连接的组并且位于这多个组中任何一个组的最后级,并且
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备用服务器中存储与位于这多个组中的最后级的该活动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器切换方法,其中:
两个级联连接的组各自由多个活动服务器构成,其中所述活动服务器中的每一个属于这些组之一,并且
所述方法包括在单个备用服务器中记录与所述两个组中的最后的活动服务器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13.一种服务器装置,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节点系统中的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该节点系统包括多个活动服务器装置,这多个活动服务器装置级联连接,使得与前级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被存储在后级活动服务器装置中,该节点系统还包括备用服务器装置,该备用服务器装置存储与最后的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以及
处理装置,响应于在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中发生故障,或者响应于从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做出的请求,用于使后级服务器装置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本身提供的服务,然后利用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中的、与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来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提供的服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装置响应于在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中发生故障,或者响应于来自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做出的请求,用于:
当在所述服务器装置后级不存在服务器装置时,省略使后级服务器装置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本身提供的服务的处理,并且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提供的服务,并且
当在所述服务器装置后级存在服务器装置时,使后级服务器装置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本身提供的服务,并且随后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提供的服务。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中,所述处理装置响应于在属于多个级联连接的组的活动服务器装置中发生故障,用于在该活动服务器所属的该多个组之中包括较少数目的应当切换服务的服务器的组中执行切换。
16.一种数据接管方法,包括:
存储与节点系统中的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该节点系统包括多个活动服务器装置,这多个活动服务器装置级联连接,使得与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被存储在后级活动服务器装置中,该节点系统还包括备用服务器装置,该备用服务器装置存储与最后的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在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中发生故障时或者在从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做出请求时,使后级服务器装置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本身提供的服务;以及
利用与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来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提供的服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接管方法,包括:
在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中发生故障时或者在从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做出请求时,
当在所述服务器装置后级不存在服务器装置时,省略使后级服务器装置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本身提供的服务的处理,并且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提供的服务;并且
当在所述服务器装置后级存在服务器装置时,使后级服务器装置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本身提供的服务,并且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提供的服务。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接管方法,包括:
在属于多个级联连接的组的活动服务器装置中发生故障时,在该活动服务器所属的该多个组之中包括较少数目的应当切换服务的服务器的组中执行切换。
19.一种程序,用于使得计算机执行:
用于存储与节点系统中的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的过程,该节点系统包括多个活动服务器装置,这多个活动服务器装置级联连接,使得与前级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被存储在后级活动服务器装置中,该节点系统还包括备用服务器装置,该备用服务器装置存储与最后的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
用于在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中发生故障时或者在从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做出请求时,使后级服务器装置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本身提供的服务的过程;以及
用于利用与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的数据同步的数据来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提供的服务的过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程序,包括:
在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中发生故障时或者在从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做出请求时,
当在所述服务器装置后级不存在服务器装置时,省略使后级服务器装置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本身提供的服务的处理,并且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提供的服务;并且
当在所述服务器装置后级存在服务器装置时,使后级服务器装置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服务器装置本身提供的服务,并且接管到目前为止由所述前级活动服务器装置提供的服务。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程序,包括:
在属于多个级联连接的组的活动服务器装置中发生故障时,在该活动服务器所属的该多个组之中包括较少数目的应当切换服务的服务器的组中执行切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330060A JP4479930B2 (ja) | 2007-12-21 | 2007-12-21 | ノードシステム、サーバ切換え方法、サーバ装置、データ引き継ぎ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7-330060 | 2007-12-21 | ||
PCT/JP2008/069589 WO2009081657A1 (ja) | 2007-12-21 | 2008-10-29 | ノードシステム、サーバ切換え方法、サーバ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引き継ぎ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03864A true CN101903864A (zh) | 2010-12-01 |
CN101903864B CN101903864B (zh) | 2016-04-20 |
Family
ID=40800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2184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3864B (zh) | 2007-12-21 | 2008-10-29 | 节点系统、服务器切换方法、服务器装置和数据接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00268687A1 (zh) |
EP (1) | EP2224341B1 (zh) |
JP (1) | JP4479930B2 (zh) |
KR (1) | KR20100099319A (zh) |
CN (1) | CN101903864B (zh) |
TW (1) | TWI410810B (zh) |
WO (1) | WO2009081657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1693A (zh) * | 2011-12-31 | 2012-07-04 |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的多副本存储管理方法和系统 |
CN111352878A (zh) * | 2018-12-21 | 2020-06-30 | 创发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78202B2 (en) * | 2010-07-29 | 2013-11-05 | C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igh availability for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
DE102011116866A1 (de) * | 2011-10-25 | 2013-04-25 | Fujitsu Technology Solutio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 Cluster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Ausführen einer Mehrzahl von virtuellen Maschinen |
US9021166B2 (en) | 2012-07-17 | 2015-04-28 | Lsi Corporation | Server direct attached storage shared through physical SAS expanders |
JP6056408B2 (ja) * | 2012-11-21 | 2017-01-1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フォールトトレラントシステム |
JP5976589B2 (ja) * | 2013-03-29 | 2016-08-23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体分析方法及び検体分析システム |
CN103699461A (zh) * | 2013-11-27 | 2014-04-02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一种双主机相互冗余热备份方法 |
JP6528784B2 (ja) | 2015-01-27 | 2019-06-1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機能仮想化管理およびオーケストレーション装置とシステムと管理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
JP6520959B2 (ja) | 2015-01-30 | 2019-05-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ノード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スケールリング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88278B2 (ja) * | 1995-09-14 | 1999-05-1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相互ホットスタンバイシステム待機系選択方式 |
US6119162A (en) * | 1998-09-25 | 2000-09-12 | Actiontec Electronic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internet server selection |
US6397307B2 (en) * | 1999-02-23 | 2002-05-28 | Legato System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rroring and archiving mass storage |
US6567376B1 (en) * | 1999-02-25 | 2003-05-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Using system frame number to implement timers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redundancy |
JP3887130B2 (ja) | 1999-07-30 | 2007-02-28 | 株式会社東芝 | 高可用性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同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バックアップ方法 |
US6886004B2 (en) * | 2000-08-24 | 2005-04-26 | Red Hat,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omic file look-up |
US20030005350A1 (en) * | 2001-06-29 | 2003-01-02 | Maarten Koning | Failover management system |
US6922791B2 (en) * | 2001-08-09 | 2005-07-26 | Dell Products L.P. | Failov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uster environment |
US6978398B2 (en) * | 2001-08-15 | 2005-12-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actively reducing the outage time of a computer system |
US6978396B2 (en) * | 2002-05-30 | 2005-12-20 | Soli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y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replicated transactions parallel in secondary server |
US7793060B2 (en) * | 2003-07-15 | 2010-09-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ifferential mirroring of data |
JP4415610B2 (ja) * | 2003-08-26 | 2010-02-1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系切替方法、レプリカ作成方法、及び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5250840A (ja) * | 2004-03-04 | 2005-09-15 |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 耐障害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情報処理装置 |
TWI257226B (en) * | 2004-12-29 | 2006-06-21 | Inventec Corp | Remote control system of blade server and remote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JP2006285448A (ja) * | 2005-03-31 | 2006-10-19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冗長システム |
JP4339286B2 (ja) * | 2005-07-01 | 2009-10-07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ノード間情報共有システム |
CN101022451B (zh) * | 2006-02-14 | 2014-07-23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通信中连接状态的同步方法及其应用的通信节点 |
US7873702B2 (en) * | 2006-03-31 | 2011-01-18 | Masstech Group Inc. | Distributed redundant adaptive cluster |
US7752404B2 (en) * | 2006-12-29 | 2010-07-06 | Emc Corporation | Toggling between concurrent and cascaded triangular asynchronous replication |
US7899917B2 (en) * | 2007-02-01 | 2011-03-0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ynchronization framework for occasionally connected applications |
TW200849001A (en) * | 2007-06-01 | 2008-12-16 | Unisvr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rp | Multi-server hot-backup system and fault tolerant method |
JP4561800B2 (ja) * | 2007-09-25 | 2010-10-13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データ同期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US7870095B2 (en) * | 2007-12-03 | 2011-01-1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lication of dat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
-
2007
- 2007-12-21 JP JP2007330060A patent/JP4479930B2/ja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10-29 KR KR1020107016362A patent/KR20100099319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8-10-29 WO PCT/JP2008/069589 patent/WO200908165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10-29 EP EP08864266A patent/EP2224341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8-10-29 CN CN200880121845.9A patent/CN10190386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0-29 US US12/746,591 patent/US2010026868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8-11-27 TW TW097145987A patent/TWI41081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1693A (zh) * | 2011-12-31 | 2012-07-04 |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的多副本存储管理方法和系统 |
CN111352878A (zh) * | 2018-12-21 | 2020-06-30 | 创发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00099319A (ko) | 2010-09-10 |
JP4479930B2 (ja) | 2010-06-09 |
EP2224341A1 (en) | 2010-09-01 |
US20100268687A1 (en) | 2010-10-21 |
WO2009081657A1 (ja) | 2009-07-02 |
TWI410810B (zh) | 2013-10-01 |
CN101903864B (zh) | 2016-04-20 |
JP2009151629A (ja) | 2009-07-09 |
EP2224341A4 (en) | 2012-03-07 |
EP2224341B1 (en) | 2013-03-20 |
TW200935244A (en) | 2009-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03864B (zh) | 节点系统、服务器切换方法、服务器装置和数据接管方法 | |
US9219701B2 (en) | Distribu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LACP) standard state machines | |
CN101645915B (zh) | 一种磁盘阵列主机通道子卡、在线切换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 |
CN100499507C (zh) | 一种容灾系统、方法和网络设备 | |
US8880703B2 (en) | Address distribu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thereof | |
CN102916825A (zh) | 一种双机热备系统的管理设备、管理方法及双机热备系统 | |
CN103019889A (zh) | 分布式文件系统及其故障处理方法 | |
CN109474465A (zh) | 一种基于服务器集群的可动态流转的高可用性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
CN106850255A (zh) | 一种多机备份的实现方法 | |
CN107040403A (zh) | 基于dds技术提高分布式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 |
CN109656753A (zh) |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冗余热备系统 | |
CN110225133A (zh) | 消息发送方法、节点、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 |
CN111522698B (zh) | 前端处理器的自动切换系统及方法 | |
CN111953808A (zh) | 一种双机双活架构的数据传输切换方法及架构构建系统 | |
CN116346582A (zh) | 一种实现主备双网冗余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2238036A (zh) | 一种用户会话备份切换方法及系统 | |
CN116347489A (zh) | 一种基于数据中心的业务处理方法 | |
CN112416664B (zh) | 一种主机竞争逻辑系统的工作方法 | |
CN113890817A (zh) | 一种通信优化方法和装置 | |
CN115037674B (zh) | 一种中央控制系统单机及多设备冗余备份方法 | |
CN113286321B (zh) | 一种备份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643237B (zh) | 一种用于会议的数据处理系统 | |
JP2867865B2 (ja) | 予備回線切替制御方式 | |
CN117555688A (zh) | 基于双活中心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909022A (zh) | 一种高可靠运载火箭国产虚拟化云平台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