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714335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4335B
CN101714335B CN2009101741274A CN200910174127A CN101714335B CN 101714335 B CN101714335 B CN 101714335B CN 2009101741274 A CN2009101741274 A CN 2009101741274A CN 200910174127 A CN200910174127 A CN 200910174127A CN 101714335 B CN101714335 B CN 1017143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ata
frame
display
video signal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41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4335A (zh
Inventor
大石纯久
丸山纯一
庄司孝志
小野记久雄
深田齐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Japan Display Inc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Hitachi Display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Hitachi Displays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14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4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4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4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61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in the context of movement of objects on the screen or movement of the observer relative to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71Adjustment of the gradation levels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gradation scale, e.g. by redistribution or clipp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46Modulation of illumination source brightness and image signal correlated to each oth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G09G2340/0435Change or adaptation of the frame rate of the video stream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6Calculation or use of calculated indices related to luminance levels in display dat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11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amplitude modul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18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 G09G3/2022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using sub-frames
    • G09G3/2025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using sub-frames the sub-frames having all the same time dur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7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gradation control methods
    • G09G3/2081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gradation control methods with combination of amplitude modulation and time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1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 H04N7/0127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by changing the field or frame frequency of the incoming video signal, e.g. frame rate converter
    • H04N7/0132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by changing the field or frame frequency of the incoming video signal, e.g. frame rate converter the field or frame frequency of the incoming video signal being multiplied by a positive integer, e.g. for flicker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板、背光源、输出以频率比输入视频信号高的频率进行了帧速率转换的视频信号的帧速率转换用存储器部、从进行了帧速率转换的视频信号中生成插补帧,将内插有该插补帧的视频信号输出的插补帧生成部、根据输入视频信号而生成直方图的直方图生成部、根据直方图而计算出用于调整背光源的亮度的背光源控制信号的背光源亮度运算部,显示板被输入显示用的图像数据,背光源被输入背光源控制信号,将输入视频信号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进行了帧速率转换的图像数据、以及由输入视频信号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和第N+1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插补帧的图像数据,作为显示用的图像数据,使用根据用第N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直方图而计算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来显示。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在根据视频信号而控制光源的亮度时,使视频信号和光源亮度控制连动来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所代表的非发光型显示装置广泛普及。非发光型显示装置使用光源和调整来自光源的光的透射光量的光调制元件。在非发光型显示装置中,光源的功耗、黑显示时光源的漏光引起的对比度降低成为问题。为此,为了改善功耗和对比度,提出了多种由视频信号来控制光源亮度的方法。作为一例,在日本特开2008-76755号公报中公开了根据直方图来控制光源亮度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该直方图使从输入图像按每预定灰度代表各灰度范围的灰度和各灰度范围中包含的像素的频率相对应。
另外,与一般地像使用阴极射线管(CRT)的显示装置那样在图像写入的瞬间强烈发光的脉冲型显示装置不同,液晶显示装置是在图像被写入之后到下一帧的图像被写入为止保持显示的保持型显示装置。作为保持型显示装置的缺点,在显示动态图像时,移动的物体的边缘部分看起来模糊,即所谓的动态图像模糊。该动态图像模糊的发生原因是,由伴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视线时观察者对亮度被保持的显示图像插补移动前后的显示图像、即所谓的网膜余像引起的。已知为了消除该动态图像模糊,以更短的频率更新显示图像,或者通过插入黑画面而暂时消除网膜余像,由此接近脉冲型显示装置的方法是有效的(参照:Moving Picture Quality Improvementfor Hold-type AM-LCDs,Taiichiro kurita SID 01 DIGEST)。
作为改善动态图像模糊的方法之一,有如下公开在日本特开2005-241787号公报中的技术方案:从邻接的两帧中生成成为该两帧的中间的帧作为插补帧,将该插补帧插入到邻接的两帧之间,输出以帧率比原来的视频信号的帧率高的频率内插有插补帧的视频信号的方式(插补帧内插方式)。
作为改善动态图像模糊的其他方法,有如下公开在日本特开2006-343706号公报中的技术方案:将一帧期间分成亮场和暗场的两场期间,用两场模拟地显示原来的视频信号,用暗场消除网膜余像(亮暗场分割方式)。
上述的插补帧方式和亮暗场分割方式都需要变换成频率比所输入的视频信号的帧率高的频率(帧速率转换)并输出视频信号。在进行该帧速率转换时,为了暂时保持视频信号,而使用帧存储器。
发明内容
说明由视频信号控制光源亮度的情况。图1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相关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在图1A中,特别示出具有利用视频信号控制光源亮度的结构的显示装置的框图的一例。图1A所示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108、直方图生成部106、背光源亮度运算部107、以及图像显示部109。图像显示部109由作为光调制元件部的液晶板110和设置在液晶板背面的作为光源部的背光源111构成。尤其是,在图1A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控制光源亮度的机构独立于其他的图像处理电路,作为其输入的视频信号102也使用来自其他的图像处理电路的输出信号。
在图1A所示的框图中,在按图1B的时序图所示的定时输入视频信号的情况下,着眼于视频信号102的一帧的图像数据D0来说明课题。一帧的图像数据是指例如在以高清标准的1920点×1080行、RGB各8位共计24位的情况下,以1920×1080×24位构成的数据。数据D0被输入到直方图生成部106和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108中。在直方图106中根据图像数据D0生成成为用于在背光源亮度运算部107中运算背光源亮度的指标的、表示图像数据D0的特征量的直方图104。使用一帧的图像数据生成该直方图104时,如图1B的时序图所示,作为图像数据D0的直方图104的数据HG0相对于图像数据D0延迟一帧期间T而被生成。作为数据HG0而生成的直方图104被输出到背光源亮度运算部107。在背光源亮度运算部107中,使用在直方图生成部106中求出的直方图104即HG0,计算背光源的发光亮度,将作为背光源控制信号105的数据BL0输出到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108和背光源111。在此,关注输入到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108的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控制信号105的定时。图像数据D0被输入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108中的定时和背光源控制信号105即数据BL0被输入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108中的定时错开一帧期间T,其中该背光源控制信号105是通过根据图像数据D0生成的直方图104即数据HG0求出的。为此,产生了如下问题:在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108中使用由图像数据D0求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105即数据BL0,校正图像数据D1而生成显示图像数据103的数据D1’。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在特开2008-76755号公报中提出了如下使用帧存储器的方法。图2A表示应用了在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帧存储器的方法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框图的例子。通过由帧存储部203使图像数据D0延迟一帧期间T,能使输入到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108中的图像数据D0和根据图像数据D0求得的背光源控制信号105即数据BL0同步而输入到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108。为此,在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108中,能使用根据图像数据D0求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105即数据BL0来校正图像数据D0。但是,为了使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控制信号105同步,需要帧存储器,从而阻碍了显示装置的低成本化。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帧存储器等电路的增加并且实现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控制信号同步的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作为光调制元件部的显示板;设置在上述显示板的背面来照射照射光的背光源;输出以频率比从外部系统输入的输入视频信号高的频率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视频信号的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根据上述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视频信号来生成插补帧,并输出内插有该插补帧的视频信号的插补帧生成部;根据上述输入视频信号来生成直方图的直方图生成部;以及根据上述直方图来计算出用于调整上述背光源的亮度的背光源控制信号的背光源亮度运算部,其中,上述显示板被输入显示用的图像数据,上述背光源被输入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上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将上述输入视频信号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被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图像数据、以及根据上述输入视频信号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和第N+1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上述插补帧的图像数据,作为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其中N是0和自然数,使用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来进行显示,该背光源控制信号是根据用上述第N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上述直方图计算出来的。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作为光调制元件部的显示板;设置在上述显示板的背面来照射照射光的背光源;输出以频率比从外部系统输入的输入视频信号高的频率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视频信号的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根据上述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视频信号来生成亮场和暗场,并输出包括该亮场和该暗场的视频信号的亮暗场生成部;根据上述输入视频信号来生成直方图的直方图生成部;以及根据上述直方图来计算出用于调整上述背光源的亮度的背光源控制信号的背光源亮度运算部,其中,上述显示板被输入显示用的图像数据,上述背光源被输入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上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根据上述输入视频信号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暗场的图像数据和根据上述输入视频信号的第N+1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亮场的图像数据,作为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使用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来进行显示,该背光源控制信号是根据用上述第N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上述直方图计算出来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按照从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来进行灰度和亮度的显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像素的显示板;向上述显示板的背面侧照射照射光的背光源;存储从上述外部系统输入的至少一帧的图像数据的存储部;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来生成不同值的图像数据的生成部;以及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来运算上述背光源的发光量的发光量运算部,其中,上述存储部在一帧期间被写入一次上述图像数据,且从被写入上述图像数据开始至少延迟1/2帧期间而被读出两次上述图像数据,上述生成部根据从上述存储部第一次读出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次读出的第二图像数据来生成与上述第一图像数据和上述第二图像数据相对应的第一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和第二显示用的图像数据,上述发光量运算部根据从上述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来运算背光源的发光量,上述第一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和上述第二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在上述液晶板上的显示和上述背光源用运算出的上述发光量进行的照射与从上述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帧期间同步来进行。
采用本发明,能提供一种抑制帧存储器等电路的增加并且使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控制信号同步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效果,通过说明书整体的记载将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相关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相关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A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相关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了帧存储器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B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相关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了帧存储器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3A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3B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的工作图。
图4A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4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的工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3A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液晶显示装置概略结构的图。特别是,图3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概略结构的框图,图3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工作的工作图。图3A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具有插补帧内插方式和背光源亮度调制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本说明书中,N是0和自然数。
如图3A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306、插补帧生成部307、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308、直方图生成部106、背光源亮度运算部309、以及图像显示部109。另外,图像显示部109由作为光调制元件部的液晶板(显示板)110和设置在液晶板背面的作为光源部的背光源111构成。
在图3A中,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306具有至少一帧的存储容量的帧存储器,该帧存储器可以由众所周知的SDRAM、DRAM、RAM、FIFO等中的任意一者构成。另外,实施方式1的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306使保存在帧存储器中的视频信号(图像数据)以比输入时的视频信号310的帧率高的帧率作为比较用帧A301和比较用帧B302而输出。在实施方式1的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306中,输入时的视频信号310的帧率是60Hz,比较用帧A301和比较用帧B302的帧率是120Hz。
插补帧生成部307具有众所周知的中间值检测电路,例如该中间值检测电路是计算从比较用帧A301输入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和从比较用帧B302输入的第N+1帧的图像数据的每个像素的中间值的结构。即,实施方式1的插补帧生成部307是按被依次输入的两个输入(比较用帧A301和比较用帧B302)的每个图像数据,在对该每个像素的值(像素值)进行加法运算后用加数2相除,由此生成中间值,并将该中间值作为插补帧的运算后图像数据303输出的结构。另外,输入到插补帧生成部307中的图像数据分别是一帧的一半的期间(=T/2),因此其插补帧的输出期间也为一帧期间的一半的期间(T/2)。另外,基于插补帧生成部307的插补帧的生成不限于基于中间值检测电路的中间值,也可以是使用例如采用匹配法的众所周知的运动矢量检测电路来生成插补帧的方法,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直方图生成部106是用于根据从未图示的外部系统输入的视频信号310生成用于运算背光源亮度的指标的电路。在实施方式1的直方图生成部106中,也是根据从外部系统作为视频信号310输入的图像数据来生成表示其特征量的直方图,将所得到的直方图输出的结构。此时,实施方式1的直方图生成部106是从一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直方图的结构,因此从输入图像数据到生成直方图为止需要一帧量的时间。即,从输入图像数据开始到延迟一帧期间而得到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直方图。
背光源亮度运算部309是根据直方图算出用于控制背光源111的亮度的背光源控制信号305,根据所得到的背光源控制信号305来控制背光源111的未图示的驱动电路,以所希望的亮度使背光源111发光的电路。实施方式1的背光源亮度运算部309是从输入直方图104到算出背光源控制信号305为止几乎实时进行的结构。
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308是根据运算后图像数据303和背光源控制信号305,生成考虑了背光源111的亮度的图像数据的电路。即,在背光源亮度运算部309中,在画面整体是较为明亮的图像的情况下,照射根据直方图而提高了背光源111的亮度的背光源光。而在画面整体比较暗的情况下等,照射降低了背光源111的亮度的背光源光。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1中,从插补帧生成部307输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303成为在背光源以最高亮度点亮时的图像数据。为此,仅在背光源111的发光亮度降低时,通过液晶板110的背光源111的光亮不足,而成为比所希望的画面显示暗的画面显示。为此,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308将所输入的运算后图像数据303变换成与背光源111的光量对应的显示图像数据304,将所得到的显示图像数据304作为显示数据而输出到液晶板110的未图示的液晶驱动电路。
接着,根据图3B所示的工作图说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视频信号310中的一帧量的图像数据用图像数据D0、D1、D2......表示。因此,任意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是DN,下一帧即第N+1帧的图像数据是DN+1。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着眼于输入到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308中的运算后图像数据303和背光源控制信号305的定时来说明。
首先,通过未图示的外部系统,将应与色调或灰度等的画面显示对应显示的图像数据作为视频信号310输入(t0~t1)。
所输入的视频信号310被分别输入到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306和直方图生成部106。
所输入的视频信号310被依次保存在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306所具有的未图示的帧存储器中。接着,保存在帧存储器中的视频信号310作为比较用帧A301和比较用帧B302以比输入时的视频信号310的帧率(60Hz)高的帧率(120Hz)从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306输出。此时,相对于所输入的视频信号310,比较用帧A301延迟0.5帧期间(=0.5T)而输出(t1~t2),比较用帧B302延迟一帧期间(=T)而输出(t2~t3)。
在从所输入的比较用帧A301和比较用帧B302输入了用D0、D1表示的图像数据的插补帧生成部307中,生成成为比较用帧A301和比较用帧B302的中间的插补帧。插补帧生成部307,在比较用帧A301为D0、比较用帧B302为D0时,作为运算图后图像数据303而输出D0(t2~t3);在比较用帧A301为D1、比较用帧B302为D0时,作为D0和D1的插补帧即运算后图像数据303输出D0.5(t3~t4)。这样,插补帧生成部307的输出,相对于所输入的视频信号310的一帧量的图像数据D0(例如t0~t2),运算后图像数据303延迟一帧期间(=T)而被输出(例如t2~t4)。另外,相对于图像数据D0,作为图像数据D0和图像数据D 1的插补帧的运算后图像数据303(以D0.5表示)延迟1.5帧期间(=1.5T)而被输出(t3~t4)。
另一方面,图像数据D0被输入到直方图生成部106时(t0),在直方图生成部106中,从图像数据D0生成表示该图像数据D0的特征量的直方图104。该直方图104如前述那样是使用一帧量的图像数据(例如t0~t2期间的图像数据)而生成的结构,所以与图像数据D0对应的直方图104(用HG0表示)相对于图像数据D0延迟一帧期间(=T)而被生成(t2~t4)。
在背光源亮度运算部309中,使用在直方图生成部106中求得的用HG0表示的直方图104,运算背光源111的发光亮度,将用BL0表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305输出至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304和背光源111(t2~t4)。此时,用BL0表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305相对于原来的输入图像数据D0(t0~t2)延迟一帧(t2~t4),并输出到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308。
因此,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308中被输入相对于用视频信号310输入的图像数据D0延迟了一帧期间的用D0表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303、用D0.5表示的延迟了1.5帧期间的运算后图像数据303、以及延迟了一帧期间的用BL0表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305。
由此,在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308中,使用用BL0表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305,能校正用D0表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303和用D0.5表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303。另外,使用用BL0表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305来校正用D0.5表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303,但由于用D0.5表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303是原来的被输入的图像数据D0和图像数据D1的插补帧,因此即使是用BL0表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305也能无问题地进行校正。
另外,在t4以后的期间,通过反复上述的工作,从以视频信号310输入的图像数据生成直方图104,并生成背光源控制信号305,由此能削减用于取得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308中的图像数据303和背光源控制信号305的同步的帧存储器,以低成本实现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控制信号的同步。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输入到实现插补帧内插方式的电路即由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306和插补帧生成部307构成的电路中的视频信号310,生成用于背光源控制的直方图104。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从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即视频信号310被暂时存储在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306中。被存储的该图像数据构成为:以输入时的2倍的帧率即120Hz,作为比较用帧A301而延迟一帧的一半的期间(=T/2),作为比较用帧B302而延迟一帧期间(=T),并分别被输出。为此,将以D0表示的视频信号310被输入的期间(t0~t2)设为第N帧时,得到从D0得到的校正前的图像数据(运算后图像数据303)是在下一期间(t2~t4)即用D1表示的视频信号310被输入的第N+1帧。
另一方面,由从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即视频信号310生成直方图104的直方图生成部106,需要一帧量的图像数据。因此,在将用D0表示的视频信号310被输入的期间(t0~t2)设为第N帧时,生成从用D0表示的视频信号310得到的直方图是在下一期间(t2~t4)即用D1表示的视频信号310被输入的第N+1帧,在该第N+1帧,生成基于用D0表示的视频信号310的背光源控制信号305,从而控制背光源111的发光量。
这样,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成为根据输入到帧速率转换存储部306的输入信号、即根据从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即视频信号310直接生成直方图从而算出背光源控制信号305的结构,其中该帧速率转换存储部是实现从输入视频信号310到得到图像数据为止需要一帧期间的插补帧内插方式的电路。为此,在第N+1帧的期间,能使从第N帧的图像数据得到的发光量控制和基于第N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同步。
其结果是能抑制帧存储器等的电路增加,并且能进行使图像数据303和背光源控制信号305同步的显示。
(实施方式2)
图4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特别是,图4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图4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的工作图。图4A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具有亮暗场分割方式和背光源亮度调制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如图4A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406、亮暗场生成部407、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408、直方图生成部106、背光源亮度运算部409、以及图像显示部109。另外,图像显示部109由作为光调制元件部的液晶板(显示板)110和设置在液晶板背面的作为光源部的背光源111构成。
在图4A中,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406具有至少一帧的存储容量的帧存储器,该帧存储器可以由众所周知的SDRAM、DRAM、RAM、FIFO等中的任意一者构成。另外,实施方式2的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406是将保存在帧存储器中的视频信号以比输入时的视频信号410的帧率高的帧率连续输出两次的结构。例如,在实施方式2的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406中,输入时的视频信号410的帧率是60Hz,作为其输出的存储器输出图像数据401的帧率是120Hz。这样,在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帧速率转换存储部406以输入时的视频信号410的帧率为基准,以其2倍的频率将相同的图像数据作为存储器输出图像数据401输出两次,由此,将一帧期间分割成第一期间(亮场期间)和第二期间(暗场期间)两个期间。
亮暗场生成部407在连续两次输入的相同的图像数据中,从第一期间的图像数据生成亮度值比其亮度大的图像数据即亮图像,将得到的图像数据作为亮场期间的运算后图像数据402输出。另外,亮暗场生成部407从第二期间的图像数据生成亮度值比其亮度小的图像数据即暗图像,将得到的图像数据作为暗场期间的运算后图像数据402输出。之后,通过对所输入的第一期间和第二期间的图像数据重复进行该工作,生成对同一图像数据的亮场和暗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402,能用两个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402模拟得到与原来的图像数据相同的亮度(观察亮度)。
背光源亮度运算部409是用于根据直方图104算出用于控制背光源111的亮度的背光源控制信号404,根据所得到的背光源控制信号404来控制背光源111的未图示的驱动电路,以所希望的亮度使背光源111发光的电路。实施方式2的背光源亮度运算部409也是从输入直方图104到算出背光源控制信号404为止几乎实时进行的结构。
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408是根据运算后图像数据402和背光源控制信号404来生成考虑了背光源111的亮度的显示图像数据403的电路。即,背光源亮度运算部409,在画面整体是较为明亮的图像的情况下,照射根据直方图提高了背光源111的亮度的背光源光;在画面整体比较暗的情况下等,照射降低了背光源111的亮度的背光源光,该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接着,根据图4B所示的工作图说明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
首先,通过未图示的外部系统,按照色调或灰度等画面显示而应显示的图像数据作为视频信号410被输入(t0~t2)。所输入的视频信号410在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406中进行帧速率转换(t1~t3),在亮暗场生成部407生成亮场和暗场(t1~t3)。
在此,当着眼于视频信号410的一帧量的图像数据即图像数据D0时,相对于输入图像数据D0,用D0亮表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402延迟0.5帧期间(=0.5T)(t1~t2),用D0暗表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402延迟一帧期间(=T)(t2~t3),并被输出到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408。
另一方面,背光源控制信号404根据所输入的图像数据D0,在直方图生成部106生成用HG0表示的直方图104(t2~t4),在背光源亮度运算部409使用用HG0表示的直方图104算出用BL0表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I404(t2~t4)。即,用BL0表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I404相对于输入图像数据D0延迟一帧期间(=T),并被输出到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408(t2~t4)。t4以后的期间重复上述的工作。
在此,在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408,使用用BL0表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I404,校正用D0暗表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402(t2~t3)和用D1亮表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402(t3~t4)。此时,用相同的背光源控制信号I404校正亮场和暗场。
另外,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使上述的背光源控制信号I404如背光源控制信号II405那样,根据HG0表示的直方图104计算暗场用的背光源控制信号II405(用BL0A表示)(t2~t3)和亮场用的背光源控制信号II405(用BL0B表示)(t3~t4)。通过取为这样的结构,使用由HG0表示的直方图104计算出的用BL0A表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II405,能校正用D0暗表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402(t2~t3)。此时,使用根据HG0表示的直方图104计算出的用BL0B表示的背光源控制信号II405,校正用D1亮表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402,但是与亮场相比,能期待暗场通过降低背光源亮度而提高图像数据的灰度所得到的改善功耗的效果,因此优选为取得暗场的运算后图像数据402和背光源控制信号II405的同步。
这样,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在采用亮暗场分割方式进行运算后,通过背光源亮度调制方式校正显示图像数据403,能削减用于取得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408中的运算后图像数据402和背光源控制信号404的同步的帧存储器,以低成本有效地实现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控制信号的同步。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作为从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视频信号410被暂时存储在帧速率转换用存储器部406中。而且,所存储的该图像数据以输入时的2倍的帧率即120Hz被延迟一帧的一半的期间(=T/2)而输出。为此,在将以D0表示的视频信号410被输入的期间(t0~t2)设为第N帧时,得到从D0得到的校正前的图像数据即D0亮的期间是t1~t2,得到D0暗的期间是t2~t3,得到D0暗是用D1表示的视频信号410被输入的第N+1帧。
另一方面,从根据从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即视频信号410生成直方图104的直方图生成部106中,需要一帧量的图像数据。因此,在将以用D0表示的视频信号410被输入的期间(t0~t2)设为第N帧时,生成从用D0表示的视频信号410得到的直方图是在下一期间(t2~t4)即用D 1表示的视频信号410被输入的第N+1帧。而且,在该第N+1帧中生成基于用D0表示的视频信号410的背光源控制信号404,从而控制背光源111的发光量。
这样,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成为根据输入到帧速率转换存储部406的输入信号、即根据从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即视频信号410直接生成直方图从而算出背光源控制信号404的结构,因此,在第N+1帧的期间即期间t2~t3,能使从第N帧的图像数据得到的发光量控制和基于第N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同步,其中,该帧速率转换存储部是用于实现在从输入视频信号410到得到图像数据为止需要一帧期间(=T)的一半的期间(=T/2)的亮暗场分割方式的电路。
其结果,能抑制帧存储器等的电路增加,并且能使图像数据402和背光源控制信号404同步地进行显示。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实现I-P变换(逐行交错变换)方式的电路也具有帧存储器,因此本发明也适用于I-P变换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中,在显示由输入视频信号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和第N+1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插补帧的图像数据、以及将输入视频信号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进行了帧速率转换的图像数据时,使用基于所生成的直方图计算出的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来进行显示,其中,该直方图是使用与输入到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的输入视频信号相同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而生成的。
此时,第N+1帧的背光源的控制成为基于由第N帧的图像数据得到的直方图的发光量控制。另一方面,液晶板的第N+1帧的显示也成为基于第N帧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
其结果是,能抑制帧存储器等的电路增加,并且能进行使图像数据和背光源控制信号同步的显示。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作为光调制元件部的显示板;
设置在上述显示板的背面来照射照射光的背光源;
输出以比从外部系统输入的输入视频信号的频率高的频率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2个视频信号的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
根据上述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2个视频信号来生成插补帧,并输出内插有该插补帧的视频信号的插补帧生成部;
根据上述输入视频信号来生成直方图的直方图生成部;以及
根据上述直方图来计算出用于调整上述背光源的亮度的背光源控制信号的背光源亮度运算部,其中,
上述显示板被输入显示用的图像数据,上述背光源被输入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
上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内插有该插补帧的视频信号是基于从上述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输出的一个视频信号及比上述一个视频信号延迟0.5帧地从上述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输出的另一个视频信号而生成的,
上述内插有该插补帧的视频信号包括将上述输入视频信号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图像数据、以及根据上述输入视频信号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和第N+1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上述插补帧的图像数据,其中N是包括0的自然数,
将上述内插有该插补帧的视频信号所包括的将上述输入视频信号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图像数据、以及根据上述输入视频信号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和第N+1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上述插补帧的图像数据,作为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
使用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来将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显示于上述显示板,该背光源控制信号是根据用上述第N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上述直方图计算出来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与输入到上述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中的上述输入视频信号相同帧期间的输入视频信号,在上述直方图生成部生成上述直方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该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使用从上述背光源亮度运算部输出的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对从上述插补帧生成部输出的上述内插有插补帧的视频信号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显示用的图像数据输入到上述显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两帧期间,根据相同的直方图求出用于显示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两帧由相对于上述输入视频信号被输入到上述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的帧期间而延迟了1帧期间的帧、和延迟了1.5帧期间的帧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两帧期间,连续使用相同的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两帧由相对于上述输入视频信号被输入到上述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的帧期间而延迟了1帧期间的帧、和延迟了1.5帧期间的帧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板是具有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像素且隔着液晶层而相对配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液晶显示板。
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作为光调制元件部的显示板;
设置在上述显示板的背面来照射照射光的背光源;
输出以比从外部系统输入的输入视频信号的频率高的频率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视频信号的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
根据上述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视频信号来生成亮场和暗场,并输出包括该亮场和该暗场的视频信号的亮暗场生成部;
根据上述输入视频信号来生成直方图的直方图生成部;以及
根据上述直方图来计算出用于调整上述背光源的亮度的背光源控制信号的背光源亮度运算部,其中,
上述显示板被输入显示用的图像数据,上述背光源被输入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
上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上述亮场和上述暗场的视频信号包括:将根据上述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视频信号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暗场的图像数据和根据上述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视频信号的第N+1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亮场的图像数据,
将来自上述亮暗场生成部的包括上述亮场和上述暗场的视频信号所包括的、根据上述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视频信号的第N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暗场的图像数据和根据上述进行了帧速率转换后的视频信号的第N+1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亮场的图像数据,作为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
使用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来将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显示于上述显示板,该背光源控制信号是根据用上述第N帧的图像数据生成的上述直方图计算出来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与输入到上述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中的上述输入视频信号相同帧期间的输入视频信号,在上述直方图生成部生成上述直方图。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该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使用从上述背光源亮度运算部输出的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对从上述亮暗场生成部输出的包括上述亮场和上述暗场的视频信号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输入到上述显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两帧期间,根据相同的直方图求出用于显示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两帧由相对于上述输入视频信号被输入到上述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的帧期间而延迟了1帧期间的帧、和延迟了1.5帧期间的帧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两帧期间,连续使用相同的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两帧由相对于上述输入视频信号被输入到上述帧速率转换用存储部的帧期间而延迟了1帧期间的帧、和延迟了1.5帧期间的帧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使用上述输入视频信号的一帧数据而生成的上述直方图,计算出亮场用的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和暗场用的上述背光源控制信号这两者。
13.一种显示装置,其按照从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来进行灰度和亮度的显示,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像素的显示板;
向上述显示板的背面侧照射照射光的背光源;
存储从上述外部系统输入的至少一帧的图像数据的存储部;
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来生成不同值的图像数据的生成部;以及
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来运算上述背光源的发光量的发光量运算部,其中,
上述存储部在一帧期间被写入一次上述图像数据,且从被写入上述图像数据开始至少延迟1/2帧期间而被读出两次上述图像数据,
上述生成部根据从上述存储部第一次读出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次读出的第二图像数据来生成与上述第一图像数据和上述第二图像数据相对应的第一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和第二显示用的图像数据,
上述发光量运算部根据从上述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来运算背光源的发光量,
上述第一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在上述显示板上的显示,相对于从上述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帧期间,延迟1帧期间,
上述第二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在上述显示板上的显示,相对于从上述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帧期间,延迟1.5帧期间,
上述第一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和上述第二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在上述显示板上的显示和上述背光源用运算出的上述发光量进行的照射与从上述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帧期间同步来进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根据从上述外部系统输入的图像数据来生成直方图的直方图生成部,
上述发光量运算部根据上述直方图来计算上述背光源的发光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该显示图像数据校正部使用从上述生成部输出的上述第一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和上述第二显示用的图像数据、以及从上述发光量运算部输出的上述背光源的发光量,来进行上述显示用的图像数据的校正。
CN2009101741274A 2008-10-03 2009-09-30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17143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58041A JP5276404B2 (ja) 2008-10-03 2008-10-03 表示装置
JP2008-258041 2008-10-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4335A CN101714335A (zh) 2010-05-26
CN101714335B true CN101714335B (zh) 2013-07-17

Family

ID=42075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41274A Active CN101714335B (zh) 2008-10-03 2009-09-3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46356B2 (zh)
JP (1) JP5276404B2 (zh)
CN (1) CN1017143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4150B (zh) * 2014-09-29 2017-03-11 蘋果公司 用於操作一顯示器之方法、系統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33488B1 (ko) 2008-12-19 2022-08-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KR102356761B1 (ko) * 2009-02-06 2022-02-0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구동 방법
KR101556735B1 (ko) 2009-03-25 2015-10-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의 구동 방법
JP5340083B2 (ja) * 2009-08-28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輝度制御方法
KR101742182B1 (ko) * 2010-09-17 2017-06-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표시 장치
WO2012046424A1 (ja) * 2010-10-04 2012-04-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US20120098942A1 (en) * 2010-10-26 2012-04-26 Thomas John Meyer Frame Rate Conversion For Stereoscopic Video
KR101872944B1 (ko) * 2011-08-02 2018-08-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표시 장치
TWI464720B (zh) * 2012-02-02 2014-12-1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驅動方法及顯示裝置
MY170879A (en) 2012-06-15 2019-09-11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dual modulation displays
EP2924682B1 (en) 2012-11-20 2019-12-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ontrol method
KR102192488B1 (ko) * 2015-11-25 2020-1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레임 레이트 변환 장치 및 그 프레임 레이트 변환 방법
CN105336303B (zh) * 2015-12-10 2017-12-08 四川长虹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功耗计算方法
KR102612038B1 (ko) * 2015-12-31 2023-12-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TWI634776B (zh) * 2017-08-04 2018-09-01 飛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顯示系統及應用於其上之影像顯示方法
CN107665678B (zh) * 2017-09-19 2019-09-1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KR102503044B1 (ko) * 2018-08-22 2023-0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N115512666A (zh) * 2022-09-29 2022-12-23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背光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55341B2 (ja) * 2000-07-10 2011-03-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FR2857147A1 (fr) * 2003-07-01 2005-01-07 Thomson Licensing Sa Procede de traitement d'une sequence d'images video dans un panneau d'affichage a cristaux liquides
JP2005241787A (ja) 2004-02-25 2005-09-08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4768344B2 (ja) 2005-05-11 2011-09-07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JP5220268B2 (ja) * 2005-05-11 2013-06-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
JP4569388B2 (ja) * 2005-05-31 2010-10-27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4431089B2 (ja) * 2005-06-17 2010-03-10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映像補間装置、フレームレート変換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JP2007133051A (ja) * 2005-11-09 2007-05-31 Hitachi Displays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272023A (ja) * 2006-03-31 2007-10-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映像表示装置
JP5227502B2 (ja) * 2006-09-15 2013-07-0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231071B2 (ja) * 2006-09-20 2009-02-2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JP4203090B2 (ja) * 2006-09-21 2008-12-24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JP5174363B2 (ja) * 2006-12-08 2013-04-0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システム
JP2008287119A (ja) * 2007-05-18 2008-11-2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4989309B2 (ja) * 2007-05-18 2012-08-0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表示装置
US8223113B2 (en) * 2007-12-26 2012-07-17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play source light management with variable delay
US8139021B2 (en) * 2008-05-19 2012-03-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stogram-based dynamic backlight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4150B (zh) * 2014-09-29 2017-03-11 蘋果公司 用於操作一顯示器之方法、系統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85477A1 (en) 2010-04-08
CN101714335A (zh) 2010-05-26
JP2010085946A (ja) 2010-04-15
JP5276404B2 (ja) 2013-08-28
US8446356B2 (en) 2013-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4335B (zh) 显示装置
US7924251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5058524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1148394B1 (ko) 화상 처리 장치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1556735B1 (ko)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의 구동 방법
US8054321B2 (en)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4569388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US20070236439A1 (en) Generating corrected gray-scale data to improve display quality
US20100110112A1 (en) Backlight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07018219A1 (ja) 表示装置の駆動制御装置、表示方法、表示装置、表示モニター、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2010122697A (ja) 画像表示装置
WO2011040075A1 (ja) 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JP451179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80246784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4212610A (ja)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KR100935404B1 (ko) 표시장치
US2012032714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for reducing motion blur
CN100552753C (zh) 显示装置
JP6701147B2 (ja) 液晶駆動装置、画像表示装置、液晶駆動方法および液晶駆動プログラム
US20090010339A1 (en) Image compensation circuit, method thereof, and lcd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10091711A (ja) 表示装置
JP200731042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23732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407424B (zh) 改善顯示器拖影現象及軌影現象之方法與相關之顯示器
JP200800944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LCD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PS ALPHA SUPPORT CO., LTD.

Owner name: IPS ALPHA SUPPORT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11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Displays, Ltd.

Co-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Co-applicant before: IPS pioneer support societ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1011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Displays, Ltd.

Co-applicant after: IPS Pioneer Support Society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East Inc.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Displays, Ltd.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Inc.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Japan Display East Inc.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Inc.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JAPAN DISPLAY Inc.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