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9819A - 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粘合型光学部件、透明导电性层叠体、触摸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粘合型光学部件、透明导电性层叠体、触摸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79819A CN101679819A CN200980000287A CN200980000287A CN101679819A CN 101679819 A CN101679819 A CN 101679819A CN 200980000287 A CN200980000287 A CN 200980000287A CN 200980000287 A CN200980000287 A CN 200980000287A CN 101679819 A CN101679819 A CN 1016798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nder layer
- transparent
- methyl
- film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 C09J133/066—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containing -OH group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62—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G18/6216—Polymers of alpha-beta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or of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G18/625—Polymers of alpha-beta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hydrolyz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these acids
- C08G18/6258—Polymers of alpha-beta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hydrolyz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these acids the acid groups being esterified with polyhydroxy compounds or epoxy compounds during or after polymeriz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80—Masked polyisocyanates
- C08G18/8003—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8006—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 C08G18/8009—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03
- C08G18/8022—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03 with polyols having at least three hydroxy groups
- C08G18/8029—Masked aromatic polyisocyan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80—Masked polyisocyanates
- C08G18/8061—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8083—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atom other than oxygen or nitrogen
- C08G18/809—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atom other than oxygen or nitrogen containing silic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14—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or films on insulating-suppor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其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以及交联剂,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作为单体单元,相对具有碳数4~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0重量份,含有含羧基单体0.2~20重量份作为共聚成分,作为交联剂,相对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含有过氧化物0.02~2重量份及环氧类交联剂0.005~5重量份。所述的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形成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可以抑制高温及高温多湿环境下的黄变,且可以抑制高温及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起泡、剥落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及由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光学部件的至少一面形成上述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的粘合型光学部件。作为粘合型光学部件,可列举例如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该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在进行了适当加工处理后,可用于液晶显示器、场致发光显示器等新的显示器方式或触摸面板等中的透明电极。此外,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被用于透明物品的抗静电或电磁波遮断、液晶调光玻璃、透明加热器。另外,作为粘合型光学部件,可列举带粘合剂层光学膜,该带粘合剂层光学膜可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作为上述光学膜,可以使用偏振板、相位差板、光学补偿膜、亮度提高膜、以及层叠有它们的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透明导电性薄膜,众所周知的是在玻璃上形成了氧化铟薄膜的、所谓的导电性玻璃,由于导电性玻璃的基材为玻璃,因此,挠性、加工性差,根据用途有时不能使用。因此,近年来,在挠性、加工性的基础上,从耐冲击性优异、轻量等优点出发,使用下述透明导电性膜,其将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为主的各种塑料膜作为基材。
上述透明导电性膜被用作如下所述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即,其通过在透明塑料膜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透明导电性薄膜、且在透明塑料膜基材的另一个面上具有粘合剂层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的粘合剂层粘合有透明基体(专利文献1)。
另外,通常偏振板等光学膜也一般用作在光学膜的一面预先设有粘合剂层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099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16181号公报
应用于上述透明导电性膜或偏振板等光学部件的粘合剂层,主要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作为丙烯酸类粘合剂,通常使用在作为原料聚合物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中配合有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等交联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但是,在使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时,存在高温及高温多湿环境下会产生黄变而使辨识性降低的问题。尤其是作为交联剂,在使用有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和过氧化物时,黄变显著。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作为原料聚合物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使用作为交联剂的环氧类交联剂和过氧化物。但是,虽然在使用环氧类交联剂和过氧化物时,没有黄变的问题,但存在其它问题,即,由于与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关系,与该交联剂的交联反应不充分,粘合剂层产生高温及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起泡、剥落。
另外,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在用于电阻膜方式等笔输入用触摸面板基板时,也要求满足对输入笔不产生打痕等的耐笔打痕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形成粘合剂层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所述粘合剂层可以抑制高温及高温多湿环境下的黄变,且可以抑制高温及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起泡、剥落等。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该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在光学部件的至少一面形成有上述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的粘合型光学部件。而且,其目的在于,作为粘合型光学部件,提供一种可以满足耐笔打痕性(耐ペン打痕性)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有上述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进而提供一种使用了上述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或透明导电性层叠体的触摸面板。
而且,其目的在于,作为粘合型光学部件,提供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提供一种使用了该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利用下述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等可以实现上述目的,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以及交联剂,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作为单体单元,相对具有碳数4~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0重量份,含有含羧基单体0.2~20重量份作为共聚成分,作为交联剂,相对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含有过氧化物0.02~2重量份及环氧类交联剂0.005~5重量份。
在所述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中,相对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还可以含有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0.01~0.5重量份。
在所述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中,相对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还可以含有硅烷偶联剂0.01~1重量份。
在所述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中,作为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使用相对作为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0重量份,还可以含有含羟基单体0.01~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其用所述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所述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优选在23℃下的贮藏弹性模量(G’)为20000~500000Pa。
所述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优选凝胶分率为70~98重量%。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粘合型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光学部件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所述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
在所述粘合型光学部件中,粘合剂层和光学部件优选隔着固着层层叠。所述固着层优选含有聚合物。
作为所述粘合型光学部件,可列举例如在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的一个面上具有粘合剂层、在该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的另一个面上具有透明导电性薄膜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
在所述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中,透明导电性薄膜可以隔着至少1层底涂层设置在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的一个面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中的粘合剂层上进一步贴合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
在所述透明导电性层叠体中,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可以在一面或两面具有硬涂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或透明导电性层叠体被用作触摸面板用的透明导电性膜。
另外,作为所述粘合型光学部件,可列举例如粘合型光学部件在图像显示装置用的光学膜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粘合剂层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作为所述光学膜,可以优选使用偏振板或相位差板。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了一个与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有关的粘合型光学部件。
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相对含有规定量的含羧基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混合作为交联剂的规定量的过氧化物及环氧类交联剂,通过使用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形成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可以抑制高温及高温多湿环境下的黄变,且可以抑制高温及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起泡、剥落等。另外,该粘合剂层可在各种粘合型光学部件中使用,例如,在应用于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时,可以满足耐笔打痕性。
现有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在高温及高温多湿环境下容易发生夺氢反应,尤其是在芳香族类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中,由于容易变成醌亚酰胺结构(呈现黄色的结构),因此,使用了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粘合剂容易黄变。尤其是存在过氧化物的情况下,在使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时,粘合剂的黄变显著。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环氧类交联剂作为粘合剂的交联剂,即使在使用有过氧化物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黄变。另外,在使用环氧类交联剂时,即使为并用规定量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情况,也可以抑制黄变。
另外,过氧化物通过加热产生自由基,对(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主链产生交联,另一方面,环氧类交联剂是通过与在(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作为共聚成分导入的来自含羧基单体的羧基的反应而产生交联。这样,通过将含有作为交联剂的过氧化物和环氧类交联剂的粘合剂组合物进行交联而得到的粘合剂层容易较高地设定凝胶分率、贮藏弹性模量,可以抑制产生高温及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起泡、剥落,另外,在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中,在使耐笔打痕性提高的基础上优选。另外,如本发明那样,对含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交联剂使用过氧化物和环氧类交联剂的粘合剂组合物与作为交联剂使用有过氧化物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粘合剂组合物相比,能够用少量的交联剂的混合容易较高地设定凝胶分率、贮藏弹性模量。因此,即使在并用环氧类交联剂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时,也可以抑制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比例,可以在抑制黄变的同时,抑制产生高温及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起泡、剥落。另外,可以在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中使耐笔打痕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粘合型光学部件之一例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粘合型光学部件之一例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粘合型光学部件之一例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之一例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之一例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之一例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之一例的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光学部件(光学膜)
2其它层
3粘合剂层
4脱模薄膜
11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
11’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
12透明导电性薄膜层
13粘合剂层
14脱模薄膜
15底涂层
16硬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将(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用作原料聚合物,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作为单体单元,相对具有碳数4~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0重量份,含有含羧基单体0.2~20重量份作为共聚成分。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烷基可以为直链、支链的任一种。上述烷基的碳数优选为4~12,进一步优选碳数为4~9的烷基。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本发明的(甲基)为同样的意思。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异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酸酯等。其中,可以例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这些(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作为含羧基单体,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或乙烯基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聚合性的官能团且具有羧基的单体。作为含羧基单体,可列举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丁烯酸等。这些含羧基单体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其中,优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特别优选丙烯酸。
含羧基单体相对(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0重量份,以0.2~20重量份的比例使用。含羧基单体的上述比例优选为1~15重量份,进一步更优选为3~10重量份。含羧基单体的比例过少时,与环氧类交联剂的交联反应不充分,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产生高温及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起泡、剥落,此外,在应用于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时,容易附着笔打痕,不优选作为触摸面板用的粘合剂层。另一方面,含羧基单体的比例过多时,则交联过多,粘接性差,因此不优选。
另外,在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除含羧基单体之外,还可以使用含羟基单体作为共聚成分。作为含羟基单体,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或乙烯基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聚合性的官能团且具有羟基的单体。作为含羟基单体,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此外,(4-羟甲基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基(甲基)丙烯酰胺、烯丙醇、2-羟乙基乙烯基醚、4-羟丁基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等,这些含羟基单体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
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0重量份,含羟基单体的使用比例优选为5重量份以下。含羟基单体的上述比例优选为0.0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1~2重量份。通过按照上述范围使用含羟基单体,可以使耐久性进一步提高。
作为形成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共聚成分,除上述单体之外,以粘接性等的改善为目的,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以相对(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0重量份为50重量份以下的范围使用上述单体以外的单体。任意单体的比例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下。
作为上述任意单体,可列举例如: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含酸酐基单体;丙烯酸的己内酯加成物;苯乙烯磺酸或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基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萘磺酸等含磺酸基单体;2-羟乙基丙烯酰基磷酸酯等含磷酸基单体等。
还可列举:(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或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酰胺等(N-取代)酰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氨基烷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类单体;N-(甲基)丙烯酸酰氧基亚甲基琥珀酰亚胺或N-(甲基)丙烯酸酰基-6-氧基六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甲基)丙烯酸酰基-8-氧基八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丙烯酸酰基-吗啉等琥珀酰亚胺类单体;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或N-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月桂基马来酰亚胺或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类单体;N-丁基衣康酰亚胺、N-辛基衣康酰亚胺、N-2-乙基己基衣康酰亚胺、N-环己基衣康酰亚胺、N-月桂基衣康酰亚胺等衣康酰亚胺类单体等都作为改性目的的单体实例。
而且,作为改性单体,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哌啶酮、乙烯基嘧啶、乙烯基哌嗪、乙烯基吡嗪、乙烯基吡咯、乙烯基咪唑、乙烯基噁唑、乙烯基吗啉、N-乙烯基羧酸酰胺类、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己内酰胺等乙烯基类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氰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环氧基丙烯酸类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丙二醇等乙二醇类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氟(甲基)丙烯酸酯、硅(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等丙烯酸酯类单体等都可以使用。
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通常使用重均分子量为100万~300万范围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如果考虑耐久性、尤其是耐热性,则优选重均分子量为150万~250万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而且,更优选170万~250万,进一步优选为180万~250万。重均分子量小于150万时,在耐热性方面不优选。另外,重均分子量大于300万时,在贴合性、粘合力降低方面也不优选。需要说明的是,重均分子量是指利用GPC(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测定、由聚苯乙烯换算算出的值。
这种(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制造可以适当选择溶液聚合、块状聚合、乳液聚合、各种自由基聚合等公知的制造方法。另外,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任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在溶液聚合中,作为聚合溶剂,可使用例如醋酸乙酯、甲苯等。作为具体的溶液聚合例,在氮气等惰性气体气流下加入聚合引发剂,通常在50~70℃程度、5~30小时程度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
用于自由基聚合的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乳化剂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根据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的使用量、反应条件来进行控制,根据它们的种类适当地调整其使用量。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含有作为交联剂的过氧化物及环氧类交联剂。
作为本发明的过氧化物,只要是通过加热产生自由基活性种并使粘合剂组合物中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交联进行的过氧化物,就可以适当使用,但考虑操作性及稳定性,优选使用1分钟半衰期温度为80℃~160℃的过氧化物,更优选使用为90℃~140℃的过氧化物。1分钟半衰期温度过低时,有时在涂敷干燥前的保存时进行反应,粘度升高,导致不能涂敷,另一方面,1分钟半衰期温度过高时,有时交联反应时的温度升高,因此发生副反应,另外,较多地残存有未反应的过氧化物,有时时效性交联进行,因此不优选。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过氧化物,可列举例如: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90.6℃)、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92.1℃)、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92.4℃)、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03.5℃)、过氧化三甲基乙酸叔己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09.1℃)、过氧化三甲基乙酸叔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10.3℃)、过氧化二月桂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16.4℃)、过氧化二正辛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17.4℃)、过氧化2-乙基己酸1,1,3,3-四甲基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24.3℃)、过氧化二(4-甲基苯甲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28.2℃)、过氧化二苯甲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30.0℃)、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36.1℃)、1,1-二(叔己基过氧化)环己烷(1分钟半衰期温度:149.2℃)等。其中,尤其从交联反应效率优异方面考虑,优选使用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92.1℃)、过氧化二月桂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16.4℃)、过氧化二苯甲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30.0℃)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过氧化物的半衰期,为表示过氧化物的分解速度的指标,是指到过氧化物的残存量成为一半为止的时间。关于用于在任意时间内得到半衰期的分解速度或任意温度下的半衰期时间,记载于制造商目录(メ一カ一カタログ)等,例如记载于日本油脂株式会社的“有机过氧化物目录第9版(2003年5月)”等。
上述过氧化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还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作为过氧化物总体的配合量,相对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为0.02~2重量份,优选含有0.04~1.5重量份,更优选含有0.05~1重量份。上述配合量过少时,交联形成不充分,耐久性不充分。另一方面,上述配合量过多时,则交联过多,粘接性差,因此不优选。
另外,在使用过氧化物作为聚合引发剂时,也可以将聚合反应中没有使用而残存的过氧化物用于交联反应,此时,可以将残存量进行定量并根据需要进行再添加,并设定为规定的过氧化物量来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反应处理后残存的过氧化物分解量的测定方法,可以利用例如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更具体而言,例如,每次取出反应处理后的粘合剂组合物约0.2g,浸渍于10ml的醋酸乙酯中,用振荡机在25℃下以120rpm振荡3小时萃取后,在室温下静置3天。接着,可以加入10ml乙腈,在25℃下以120rpm振荡30分钟,将利用膜过滤器(0.45μm)过滤而得到的萃取液约10μl注入到HPLC并进行分析,设定为反应处理后的过氧化物量。
另外,环氧类交联剂,是指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缩水甘油基)的环氧化合物。作为环氧类交联剂,可列举例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螺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四缩水甘油基苯二甲胺、聚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等。这些环氧类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环氧类交联剂的配合量相对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为0.005~0.5重量份,优选含有0.01~0.2重量份,更优选含有0.02~0.1重量份。上述配合量过少时,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在高温及高温高湿环境下产生起泡、剥落,此外,在应用于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时,容易附着笔打痕,不优选作为触摸面板用的粘合剂层。另一方面,上述配合量过多时,则交联过多,粘接性差,因此不优选。
另外,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作为交联剂,除过氧化物及环氧类交联剂之外,可以并用其它交联剂,抑制在高温及高温高湿环境下产生起泡、剥落。作为其它交联剂,可以使用异氰酸酯交联剂、胺类交联剂、醛类交联剂、肼类交联剂、氮杂环丙烷类交联剂、亚胺类交联剂、多价金属盐、多价金属醇盐、多元铵盐等。为了可以提高与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的密合性,作为上述可以并用的交联剂,优选异氰酸酯交联剂。上述任意的交联剂通常相对(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以0.5重量份以下的范围使用。
作为异氰酸酯交联剂,可列举:甲苯二异氰酸酯、氯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甲二异氰酸酯、聚亚甲基聚苯基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类;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低级脂肪族异氰酸酯类;环亚戊基二异氰酸酯、环亚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上述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类的氢化物等脂环族异氰酸酯类;另外,加成有上述各种异氰酸酯类和三羟甲基丙烷等多元醇的加合物类异氰酸酯化合物、三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缩二脲型化合物、进而使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丙烯基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聚异戊二烯多元醇等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的尿烷预聚物型聚异氰酸酯等。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还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在这些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中,从提高与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的密合性方面考虑,优选加成有上述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类和三羟甲基丙烷等多元醇的加合物类异氰酸酯。
作为上述任意的交联剂,使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时,其配合量相对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0.01~0.5重量份,更优选含有0.05~0.3重量份。上述配合量超过0.5重量份时,在高温及高温高湿环境下粘合剂层黄变,辨识性降低。
另外,为了提高粘接力、耐久性,可以在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使用硅烷偶联剂。作为硅烷偶联剂,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适当使用公知的硅烷偶联剂。
具体列举例如: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3,4-环氧基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环氧基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N-(1,3-二甲基亚丁基)丙基胺、N-苯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氨基硅烷偶联剂;3-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甲基)丙烯基硅烷偶联剂;3-异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等。在耐久性的提高上优选使用这种硅烷偶联剂。
上述硅烷偶联剂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作为总体的含量相对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上述硅烷偶联剂为1重量份以下,优选含有0.01~1重量份,更优选含有0.02~0.6重量份,进一步优选含有0.05~0.3重量份。硅烷偶联剂的配合量超过1重量份时,在被粘附体为玻璃时,有可能粘合力过度增大,引起返修不良。
而且,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含有其它公知的添加剂,可以根据使用的用途适当添加例如:着色剂、颜料等粉体、染料、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粘合性赋予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软化剂、抗氧化剂、抗老化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阻聚剂、无机或有机的填充剂、金属粉、粒子状、箔状物等。另外,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可以采用加入还原剂的氧化还原系。
由上述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粘合剂层。例如,在光学部件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了粘合剂层的光学部件可用作粘合型光学部件。作为形成粘合剂层的方法,利用如下方法制作:例如,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涂敷在脱模薄膜等上,将聚合溶剂等进行干燥除去并形成粘合剂层后,转印于光学部件(例如,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为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带粘合剂层光学膜为图像显示装置用的光学膜)的方法;或在光学部件上涂敷上述粘合剂组合物,将聚合溶剂等进行干燥除去并在光学部件上形成粘合剂层的方法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涂敷粘合剂时,可以适当地重新加入除聚合溶剂以外的一种以上的溶剂。
作为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可使用各种方法。具体列举例如:辊涂、辊舐涂敷、凹版涂敷、逆转涂敷、辊刷、喷涂涂敷、浸渍辊涂、棒涂敷、刀涂敷、气刀涂敷、幕涂敷、刮刀涂敷、利用金属型涂料机等的挤压涂敷法等方法。
粘合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1~100μm程度。优选为5~50μm程度,更优选为10~30μm程度。
另外,粘合剂层的厚度过薄时,在应用于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时,容易附着笔打痕,不优选作为触摸面板用的粘合剂层。另一方面,当其过厚时,会损坏透明性,或在粘合剂层的形成或对各种被粘附体的粘合操作性、甚至成本方面,也难以得到好结果。
在上述粘合剂层露出时,可以用脱模薄膜(隔板)保护粘合剂层直至供于实用。
作为脱模薄膜的构成材料,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膜等塑料膜;纸、布、无纺布等多孔质材料;网状物、起泡片材、金属箔及它们的层叠体等适宜的薄层体等,从表面平滑性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塑料膜。
作为该塑料膜,只要是可以保护上述粘合剂层的膜,就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丁烯膜、聚丁二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氯乙烯膜、氯乙烯共聚物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膜、聚氨酯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膜等。
上述脱模薄膜的厚度通常为5~200μm,优选为5~100μm程度。上述脱模薄膜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利用硅酮系、氟系、长链烷基系或脂肪酸酰胺系的脱模剂、硅石粉等的脱模及防污处理或涂敷型、掺入型、蒸镀型等抗静电处理。尤其是通过在上述脱模薄膜的表面适当进行硅酮处理、长链烷基处理、氟处理等剥离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从上述粘合剂层剥离的剥离性。
在制作上述粘合剂层时使用的脱模薄膜可以直接用作粘合剂层的脱模薄膜,可以进行工序方面的简略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上述粘合剂层时,利用交联剂交联粘合剂层。在本发明中,作为交联剂,使用过氧化物及环氧类交联剂,但优选调整它们的添加量的同时,充分考虑交联处理温度及交联处理时间的影响。
交联处理温度及交联处理时间的调整例如优选以粘合剂组合物中所含的过氧化物的分解量为50重量%以上的方式设定,更优选以其为60重量%以上的方式设定,进一步优选以其为70重量%以上的方式设定。过氧化物的分解量小于50重量%时,存在粘合剂组合物中残存的过氧化物的量增多、交联处理后也发生时效性交联反应的情况等,因此不优选。
更具体而言,例如,交联处理温度为1分钟半衰期温度,在1分钟内过氧化物的分解量为50重量%,在2分钟内过氧化物的分解量为75重量%,需要1分钟以上的交联处理时间。另外,例如如果交联处理温度中的过氧化物的半衰期(半衰时间)为30秒,则需要30秒以上的交联处理时间,另外,例如如果交联处理温度中的过氧化物的半衰期(半衰时间)为5分钟,则需要5分钟以上的交联处理时间。
这样,对于使用的过氧化物的交联处理温度或交联时间而言,假设过氧化物成一次比例,由半衰期(半衰时间)通过理论计算算出,可以适当调节添加量。另一方面,设的温度越高,产生副反应的可能性越高,因此,交联处理温度优选为170℃以下。
另外,所述的交联处理既可以在粘合剂层的干燥工序时的温度下进行,也可以在干燥工序后另项设置交联处理工序而进行。
关于交联处理时间,可以考虑生产性及作业性而进行设定,通常为0.2~20分钟程度,优选为0.5~10分钟程度。
另外,上述粘合剂层在23℃下的贮藏弹性模量(G’)优选为20000~500000Pa。将该粘合剂层用作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时,该粘合剂层的贮藏弹性模量(G’)更优选为70000~200000Pa,进一步优选为80000~180000Pa。另一方面,将该粘合剂层应用于偏振板等光学膜时,从抑制不均等观点考虑,该粘合剂层的贮藏弹性模量(G’)更优选为30000~200000Pa,进一步优选为70000~200000Pa,更进一步优选为75000~150000Pa。上述贮藏弹性模量(G’)小于20000Pa时,由于外观缺点及加热时的起泡等而不优选,另外,在用作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时,容易附着笔打痕,不优选作为触摸面板用的粘合剂层。另一方面,上述贮藏弹性模量(G’)大于500000Pa时,粘接性差,因此不优选。
另外,所谓本发明中的贮藏弹性模量(G’),以动态力学特性之一在JIS-K-7244-1塑料-动态力学特性的试验方法-第1部:通则中有记述,本发明的G’是指用该JIS-K-7244-1表4的部分2利用扭曲变形方式得到的值。需要说明的是,具体以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
将应力认为是每单位容积的能量时,从外部给予聚合物试验片机械能使其进行正弦运动时,给予的能量的一部分利用弹性贮藏在聚合物内,其余能量通过内部摩擦变为热而散失。此时,试验中产热引起的温度上升非常小,因此近似为温度一定。在此,贮藏弹性模量G’的情况相当于被贮藏的部分,损失弹性模量G”相当于通过内部摩擦散失掉的部分,因此,通常认为,G’表示硬度的程度,G”表示粘性的程度。
粘合剂的情况,G’表示与粘合剂层从外部受的力相对的应力的程度,如果G’变大,则产生的应力变大,玻璃的弯曲也变大。相反,如果其变小,则过于柔软,加工性、操作性差。
另外,上述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优选为70~98重量%。上述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优选为85~98重量%,进一步优选为88~95重量%。上述凝胶分率过小时,在用作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时,容易附着笔打痕,不优选作为触摸面板用的粘合剂层。另一方面,上述凝胶分率过大时,粘接性差,因此不优选。凝胶分率的测定按照实施例的记载进行。
另外,在上述粘合型光学部件中,在形成粘合剂层时,可以在光学部件的表面形成固着层,或在实施有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各种易粘接处理后,形成粘合剂层。另外,可以在粘合剂层的表面进行易粘接处理。
作为上述易粘接处理,优选固着层,优选利用固着层层叠粘合剂层和光学部件。粘合剂层可以利用固着层使锚固力提高。固着层通常设置在光学部件侧。
作为上述固着层的形成剂,只要是可以提高粘合剂的锚固力(投錨力)的层,就没有特别限制。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例如在同一分子内具有氨基、乙烯基、环氧基、巯基、氯基等反应性官能团和水解性烷氧基甲硅烷基的硅烷类偶联剂、在同一分子内具有含有钛的水解性的亲水性基团和有机官能性基团的钛酸酯类偶联剂及在同一分子内具有含有铝的水解性的亲水性基团和有机官能性基团的铝酸酯类偶联剂等所谓的偶联剂、环氧系树脂、异氰酸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分子中具有含有氨基的聚合物类、酯氨酯系树脂等有机反应性基团的树脂(聚合物)。
固着层可以根据粘合型光学部件适当选择使用,例如,在粘合型光学部件为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时,从工业上容易使用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含有硅烷类偶联剂的层。
另一方面,在粘合型光学部件为带粘合剂层光学膜时,作为上述固着层的形成材料,优选聚合物,可列举例如:聚氨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分子中含有氨基的聚合物类。分子中含有氨基的聚合物类,其分子中的氨基与粘合剂中的羧基反应或显示离子相互作用等相互作用,因此,能够确保良好的密合性。
作为分子中含有氨基的聚合物类,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亚胺、聚烯丙基胺、聚乙烯基胺、聚乙烯基吡啶、聚乙烯基吡咯烷、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等含氨基单体的聚合物等。
为了赋予抗静电性,也可以在上述固着层上添加抗静电剂,作为用于赋予抗静电性的抗静电剂,可列举: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类、聚苯胺、聚噻吩、聚吡咯、聚喹喔啉等导电性聚合物类、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等金属氧化物类等,从光学特性、外观、抗静电效果及抗静电效果的加热、加湿时的稳定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使用导电性聚合物类。其中,特别优选使用聚苯胺、聚噻吩等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或水分散性导电性聚合物。作为抗静电层的形成材料,使用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或水分散性导电性聚合物时,在涂敷时可以抑制有机溶剂引起的对光学部件的变质。
固着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2~200nm程度。优选为5~150nm,更优选为10~100nm。需要说明的是,固着层的形成可以通过例如在光学部件上涂敷固着层的形成材料并进行干燥来进行。
下面,一边参照图,一边对本发明的粘合型光学部件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粘合型光学部件之一例的剖面图。图1的粘合型光学部件在光学部件1的一面隔着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3设置脱模薄膜4。如图2所示,可以在光学部件1的另一面设置其它层2。其它层2可以为粘合剂层3。另外,如图3所示,粘合剂层3和光学部件1可以隔着固着层a层叠。
下面,一边参照图4、5,一边对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之一例的剖面图。图4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在作为光学部件的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11的一个面上具有透明导电性膜12,在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11的另一个面上隔着粘合剂层13设置脱模薄膜14。图5为在图4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中、在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11的一个面上隔着底涂层15设置透明导电性膜12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底涂层15记载有1层,但底涂层15可以设置多层。在上述形成了透明导电性膜12的膜基材11的另一个面上通过粘合剂层13设置脱模薄膜14。
作为上述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的11,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具有透明性的各种塑料膜。该塑料膜由1层膜形成。例如,作为其材料,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醋酸酯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聚偏氯乙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苯硫醚系树脂等。其中,特别优选聚酯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及聚醚砜系树脂。
另外,可列举日本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10/37007)中记载的高分子膜,例如含有在(A)侧链上具有取代及/或非取代酰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和在(B)侧链上具有取代及/非取代苯基以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含有由异丁烯及N-甲基马来酰亚胺构成的交替共聚物、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的高分子膜。
上述膜基材11的厚度优选15~200μm,更优选25~188μm。膜基材11的厚度低于15μm时,有时膜基材11的机械强度不足,将该膜基材11做成辊状并连续地形成透明导电性薄膜12的操作困难。另一方面,厚度超过200μm时,有可能在透明导电性薄膜12的制膜加工中减少投入量,另外,在气体或水分的除去工序中产生弊病,损害生产率。
上述膜基材11可以在表面预先实施溅射、电晕放电、火焰、紫外线照射、电子线照射、化学合成、氧化等蚀刻处理或底涂处理,使对设置在其上的透明导电性薄膜12或底涂层15的上述膜基材11的密合性提高。另外,在设置透明导电性薄膜12或底涂层15之前,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溶剂清洗或超声波清洗等进行除尘、清洁化。
作为上述透明导电性薄膜12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例如含有氧化锡的氧化铟、含有锑的氧化锡等金属氧化物。
作为上述透明导电性薄膜12的构成材料,优选含有氧化锡的氧化铟。该金属氧化物优选含有氧化铟90~99重量%及氧化锡1~10重量%。
透明导电性薄膜1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为了将其表面电阻设定为1×103Ω/□以下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连续覆膜,优选设定厚度为10nm以上。膜厚过厚时,招致透明性的降低等,因此,优选为15~35nm,更优选为20~30nm的范围内。厚度低于15nm时,表面电阻升高,且难以形成连续覆膜。另外,当其超过35nm时,招致透明性的降低等。
作为透明导电性薄膜12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方法。具体可以例示例如: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等。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的膜厚采用适当的方法。
底涂层15可以由无机物、有机物或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混合物形成。作为无机物,可列举例如:NaF(1.3)、Na3AlF6(1.35)、LiF(1.36)、MgF2(1.38)、CaF2(1.4)、BaF2(1.3)、SiO2(1.46)、LaF3(1.55)、CeF3(1.63)、Al2O3(1.63)等无机物[上述各材料的()内的数值为光的折射率]。其中,优选使用SiO2、MgF2、Al2O3。特别优选SiO2。除上述无机物之外,相对氧化铟,可以使用含有氧化铈10~40重量份程度、氧化锡0~20重量份程度的复合氧化物。
由无机物形成的底涂层可以通过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等于法工艺、或由湿法(涂敷法)等形成。如上所述,作为形成底涂层的无机物,优选SiO2。在湿法中,可以通过涂敷硅溶胶等来形成SiO2膜。
另外,作为有机物,可列举: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硅氧烷类聚合物、有机硅烷缩合物等。这些有机物至少使用1种。作为有机物,特别优选使用由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和有机硅烷缩合物的混合物构成的热固化型树脂。
形成多层底涂层15时,在得到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的加工性方面,优选从透明塑料膜基材11开始第一层底涂层利用有机物形成、离透明塑料膜基材11最远的底涂层利用无机物形成。因此,在底涂层15为两层时,优选从透明塑料膜基材11开始第一层底涂层利用有机物形成、第二层利用无机物形成。
底涂层15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从光学设计、来自上述膜基材11的低聚物产生的防止效果方面,通常为1~300nm程度,优选为5~300nm。需要说明的是,设置2层以上底涂层15时,各层的厚度为5~250nm程度,优选为10~250nm。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5中没有图示,但优选在膜基材11和粘合剂层13之间设置低聚物抗转移层。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该抗转移层的形成材料,使用可以形成透明的膜的适当的材料,可以为无机物、有机物或它们的复合材料。其膜厚优选为0.01~20μm。另外,该抗转移层的形成大多采用使用有涂布机的涂敷法或喷雾法、旋转涂敷法、在线涂敷法等,但还可以使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喷雾热分解法、化学镀法、电镀法之类的方法。在涂敷法中,可以使用丙烯酸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UV固化型树脂、环氧系树脂等树脂成分或这些铝、硅石、云母等无机粒子的混合物。或者,可以通过共挤压2层以上高分子基板,使基材成分具有抗转移层的功能。另外,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喷雾热分解法、化学镀法、电镀法之类的方法中,可以使用由金、银、铂、钯、铜、铝、镍、铬、钛、铁、钴或锡或它们的合金等构成的金属、或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镉或它们的混合物构成的金属氧化物、由碘化钢等构成的其它金属化合物。
如图3所示,上述粘合剂层13可以如上述那样利用固着层a使锚固力提高。固着层通常设置在膜基材11侧。
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的制造方法只要是可得到上述构成的膜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制。通常,在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11的一个面上形成透明导电性薄膜12(有时含有固着层15)而制造透明导电性膜后,在该透明导电性膜的另一个面上形成上述粘合剂层13。如上所述,粘合剂层13可以在膜基材11上直接形成,也可以在脱模薄膜14上设置粘合剂层13、使其与上述膜基材11粘合。在后者的方法中,可以将膜基材11做成辊状而连续进行粘合剂层13的形成,因此,在生产率方面更为有利。
如图6所示,上述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可以在粘合剂层13上进一步贴合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11’,做成透明导电性层叠体。
另外,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11’的贴合可以在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11’的一方设置粘合剂层13、并向其粘合膜基材11,相反,也可以在膜基材11的一方设置上述粘合剂层13、并向其贴合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11’。在后者的方法中,可以将膜基材11做成辊状而连续进行粘合剂层13的形成,因此,在生产率方面更为有利。
如图6所示,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11’可以做成单层结构,此外,作为利用透明的粘合剂层粘合有2张以上的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11’的复合结构,可以使层叠体整体的机械强度等进一步提高。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在图4记载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上粘合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11’,关于图5记载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也同样可以做成粘合有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11’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
对采用单层结构作为上述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11’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贴合单层结构的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11’之后也要求透明导电性层叠体为挠性时,使用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11’的厚度通常为6~300μm程度的塑料膜。对挠性没有特别要求时,使用透明基体的厚度通常为0.05~10mm程度的玻璃板或膜状或板状的塑料。作为塑料的材质,可列举与上述膜基材11相同的材质。在采用多层结构作为上述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11’时,也优选设定为上述同样的厚度。
在上述透明导电性层叠体中,可以在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的一面或两面设置硬涂层。在图7中,在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11’的一面(不与粘合剂层13粘合的面)设置硬涂层6。上述硬涂层可以通过在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上实施硬涂层处理而得到。硬涂层处理可以通过例如涂敷丙烯酸·聚氨酯系树脂或硅氧烷系树脂等硬质树脂而进行固化处理的方法来进行。在硬涂层处理时,也可以在上述丙烯酸·聚氨酯系树脂或硅氧烷系树脂等硬质树脂中配合硅酮树脂等并将表面粗面化,在作为触摸面板等实用时,同时形成可以防止镜作用引起的映入的非眩光面。
就硬涂层的厚度而言,当其薄时,硬度不足,另一方面,当其过厚时,有时产生裂缝。另外,如果也考虑防止卷曲的特性等,则优选的硬涂层的厚度为0.1~30μm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除根据需要在上述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的外表面(不与粘合剂层13粘合的面)设置上述硬涂层之外,也可以设置以提高辨识性为目的的防眩处理层或抗反射层。
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或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在触摸面板或液晶显示器等各种装置的形成等中使用。尤其可以优选用作触摸面板用电极板。触摸面板优选用于各种检测方式(例如电阻膜方式、静电容量方式等)。
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以透明导电性薄膜之间对置的方式隔着间隔件对置配置有具有透明导电性薄膜的触摸侧的触摸面板用电极板和具有透明导电性薄膜的显示器侧的触摸面板用电极板,由本发明的透明导电性膜构成的触摸面板用电极板在触摸侧、显示器侧的任一种触摸面板用电极板中都可以使用。从抑制牛顿环的产生、满足耐久性、显示特性、触摸面板的薄型化方面考虑,使用有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或透明导电性层叠体的触摸面板用电极板特别优选用作显示器侧的触摸面板用电极板。
另一方面,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面板通常在显示器显示部的整个面形成备有具有规定的图案形状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的透明导电性膜。在图4~图7中,透明导电性薄膜12没有进行图案化,但使用适当地进行了图案化的透明导电性膜,该进行了图案化的透明导电性膜适当地层叠而使用。
另外,本发明的粘合型光学部件作为图1中的光学部件1,可以用作使用有图像形成装置用的光学膜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
作为光学膜,可使用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的光学膜,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作为光学膜,可列举偏振板。偏振板一般使用在偏振片的一面或两面具有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
偏振片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偏振片。作为偏振片,可列举例如在聚乙烯醇类膜、部分甲缩醛化聚乙烯醇类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上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的二色性物质并进行单轴向拉伸成的偏振片、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或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聚烯类取向膜等。其中,优选由聚乙烯醇类膜和碘等二色性物质构成的偏振片。这些偏振片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一般为5~80μm程度。
将聚乙烯醇类膜用碘染色并进行了单轴向拉伸的偏振片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制作,例如,通过将聚乙烯醇浸渍于碘的水溶液中进行染色,拉伸至原来长度的3~7倍。也可以根据需要浸渍于可以含有硼酸或硫酸锌、氯化锌等的碘化钾等水溶液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染色前将聚乙烯醇类膜浸渍于水中并进行水洗。可以通过水洗聚乙烯醇类膜来清洗聚乙烯醇类膜表面的污垢或阻塞抑制剂,此外,也具有通过使聚乙烯醇类膜膨胀而防止染色的不均等不均匀的效果。拉伸既可以在用碘染色后进行,也可以一边染色一边拉伸,还可以在拉伸后用碘染色。在硼酸或碘化钾等水溶液或水浴中也可以进行拉伸。
作为构成透明保护膜的材料,可使用例如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遮断性、各向同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作为这种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可列举: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树脂、聚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降冰片烷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及它们的混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在偏振片的一侧利用粘合剂层贴合透明保护膜,在另一侧,作为透明保护膜,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系、聚氨酯系、丙烯酸聚氨酯系、环氧系、硅酮系等热固化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在透明保护膜树脂中可以含有1种以上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列举例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润滑剂、、脱模剂、着色抑制剂、阻燃剂、成核剂、抗静电剂、颜料、着色剂等。透明保护膜中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100重量%,更优选为50~99重量%,进一步优选为60~98重量%,特别优选为70~97重量%。透明保护膜中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下时,有可能不能充分地显现热塑性树脂本来具有的高透明性等。
另外,作为光学膜,可列举例如成为用于反射板或反透过板、相位差板(包含1/2或1/4等波长板)、光学补偿膜、视觉补偿膜、亮度提高膜等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形成的光学层的光学膜。这些光学膜可以单独用作光学膜,此外,可以在实用时在上述偏振板上层叠而使用1层或2层以上。
在偏振板上层叠有上述光学层的光学膜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制造过程中以依次个别层叠的方式也可以形成,但预先层叠而做成光学膜的物质具有在品质的稳定性或安装操作等方面优异、可以使液晶显示装置等制造工序提高的优点。层叠可以使用粘合层等的适当的粘接方法。在上述偏振板和其它光学层粘接时,它们的光学轴可以根据目的即相位差特性等设定为适当的配置角度。
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可以优选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各种图像形成装置的形成等。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可以按照现有方法进行。即,液晶显示装置一般通过适当地安装液晶单元和带粘合剂层光学膜及根据需要的照明系统等构成部件并编入驱动电路等而形成。在本发明中,除使用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这一点之外,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按照现有方法。关于液晶单元,可以使用例如TN型或STN型、π型、VA型、IPS型等任意类型的液晶单元。
可以形成在液晶单元的一侧或两侧配置有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的液晶显示装置或在照明系统中使用有背光灯或反射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等适当的液晶显示装置。此时,本发明的光学膜可以设置在液晶单元的一侧或两侧。在两侧设置光学膜时,这些光学膜既可以为相同的光学膜,也可以为不同的光学膜。而且,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时,可以在适当的位置上配置1层或2层例如扩散板、防眩层、抗反射膜、保护板、棱镜阵列、透镜阵列板、光扩散板、背光灯等适当的部件。
实施例
下面,关于本发明,使用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只要不超过其宗旨,就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另外,各例中,份、%都为重量标准。
<分子量的测定>
分子量利用GPC(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测定。
分析装置:東ソ一公司制造、HLC-8120GPC
数据处理装置:東ソ一公司制造、GPC-8020
柱:
样品柱:東ソ一公司制造、G7000HXL-H+GMHXL-H+GMHXL
柱尺寸:各7.8mmΦ×30cm(计90cm)
流量:0.8ml/min
注入试样浓度:约0.1重量%
注入量:100μl
柱温度:40℃
洗提液:四氢呋喃
检测器:差示折射仪(RI)
需要说明的是,分子量利用聚苯乙烯换算算出。
<凝胶分率的测定>
取由各实施例、比较例制成的交联处理之后的粘合剂层约0.1g,将其进行称量,测定重量W1(g)。接着,将上述粘合剂层在约50ml醋酸乙酯中23℃下浸渍7天后,萃取可溶成分。其后,从醋酸乙酯中取出上述粘合剂层,将其在120℃下干燥2小时,测定总体的重量W2(g)。利用下述式:
凝胶分率(重量%)=[(W1一W2)/W1]×100
将由这些测定值算出的值设定为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重量%)。需要说明的是,涂敷后,在室温(约23℃)下保存7天后,进行凝胶分率的测定。
<贮藏弹性模量的测定>
贮藏弹性模量使用由各实施例、比较例制成的粘合剂层,利用ARES(粘弹性光谱仪、レオメタリツク·サイエンテイフイツク公司制造)进行测定。
变形方式:扭曲
测定频率:一定频率1Hz
升温速度:5℃/min
测定温度:由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附近至200℃测定
形状:平行板7.9mmΦ
试样厚度:约1.8mm(安装初期)
需要说明的是,读取23℃下的贮藏弹性模量(G’)。
实施例1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制备)
在备有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却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丙烯酸丁酯100重量份、丙烯酸5重量份及丙烯酸2-羟基乙酯0.075重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0.2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醋酸乙酯200重量份,充分进行氮取代后,一边在氮气流下搅拌,一边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在55℃附近并进行10小时聚合反应,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20万。
(粘合剂组合物的制备)
在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中将作为过氧化物的过氧化二苯甲酰(ナイパ一BMT、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造)0.2重量份、作为环氧类交联剂的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テトラツドC)0.05重量份、作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加合物体(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ロコネ一トL)0.1重量份和硅烷偶联剂(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KBM403)0.075重量份均匀地混合搅拌,制备丙烯酸类粘合剂溶液(固体成分10.9重量%)。
(粘合剂层的形成)
将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溶液涂敷在实施有脱模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38μm)的隔板上,在155℃下加热1分钟,形成干燥后的膜厚为22μm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为92重量%,23℃下的贮藏弹性模量(G’)为118000Pa。
(底涂层的形成)
作为膜基材,使用在厚度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以下称为PET膜)的一个面上设置抗转移层(由聚氨酯丙烯酸类紫外线固化剂形成、厚度1μm)的膜基材。在该膜基材的另一个面上利用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有机硅烷缩合物的重量比为2∶2∶1的热固型树脂形成厚度为180nm的第一层底涂层。接着,在第1层底涂层上利用电子束加热法以1.33×10-2~2.67×10-2Pa的真空度对SiO2进行真空蒸镀,形成厚度40nm的第二底涂层(SiO2膜)。
(透明导电性薄膜的形成)
接着,在由氩气80%和氧气20%构成的5.33×10-2Pa的氛围中,利用使用有氧化铟95重量%、氧化锡5重量%的反应性溅射法,在第二底涂层上,形成厚度20nm的ITO膜,得到透明导电性膜。得到的ITO膜为非晶形的。
(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的制作)
在设置于上述脱模薄膜上的粘合剂层上贴合上述透明导电性膜(没有形成ITO膜的一侧的面),制作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ITO膜的表面电阻值为300Ω/□。ITO膜的表面电阻值(Ω/□)使用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ロ一レスタ一电阻测定器进行测定。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在制备粘合剂组合物时,不添加异氰酸酯类交联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在粘合剂组合物的制备时,不添加环氧类交联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
比较例2
在实施例1中,在粘合剂组合物的制备时,不添加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及环氧类交联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
比较例3
在实施例1中,在粘合剂组合物的制备时,不添加环氧类交联剂,另外,将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配合量变更为0.6重量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作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
关于由实施例1、2及比较例1~3得到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进行下述评价。表1表示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表1表示实施例1、2及比较例1~3使用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含羧基单体(丙烯酸)的含量、交联剂的种类、配合量、制成的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23℃下的贮藏弹性模量(G’)。
<光学特性>
将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在140℃下加热90分钟后,将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的粘合剂层侧贴合在玻璃基板上,制作样品。将该样品在85℃、85%RH的氛围下和100℃的氛围下分别放置500小时。利用高速分光光度计(DOT-3型、株式会社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测定放置前(初期)和放置后的色相b*。在表1中,与放置前(初期)和放置后的测定值一起,表示测定的色相b*的差(Δb*)。
<外观>
准备3张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在140℃下加热90分钟。对1张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将其粘合剂层侧层叠在玻璃基板上,接着,对其它2张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将其粘合剂层侧依次贴合在层叠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的ITO膜上,制作样品。将该样品在85℃、85%RH的氛围下和100℃的氛围下分别放置500小时。在上述放置后,以下述基准目视评价样品的第1张(或第2张)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和第2张(或第3张)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之间、玻璃和粘合剂层之间的起泡、剥落。
○:没有起泡、剥落。
×:可以确认起泡、剥落。
<密合性>
在蒸镀处理有铟锡氧化物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125テトライトOEC、厚度125μm、尾池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处理面上,用2kg轧辊往返一次压接剪切成宽度25mm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的粘合剂层侧,在23℃下保养20分钟后,用拉伸试验机测定将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和粘合剂层一起在180°方向以300mm/分钟剥下时的粘接强度(N/25mm)。评价按下述基准进行。
○:7.0N/25mm以上
△:低于3.0~7.0N/25mm
<耐笔打痕性>
在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的粘合剂层上以硬涂层为外侧的方式贴合具有硬涂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GISPU、株式会社KIMOTO制造),制作透明导电性层叠体(与图7同样的构成。但是,在图7中没有显示底涂层)。以硬涂层为外侧的方式在玻璃板上隔着间隔件(180μm)配置该透明导电性层叠体。从硬涂层侧在笔(聚缩醛制)上施加一定荷重(250g×30分钟),在荷重释放后放置1天后,从ITO膜侧以下述基准目视评价笔痕。
○:没有确认笔痕迹。
×:可以确认笔痕迹。
实施例3
(偏振板的制作)
将厚度80μm的聚乙烯醇膜在40℃的碘水溶液中拉伸至5倍后,在50℃下干燥4分钟,得到偏振片。在该偏振片的两侧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粘接剂贴合厚度8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膜,得到偏振片。
(固着层的制作)
使用作为固着层的形成材料(粘合剂)的聚氨酯树脂和水溶性聚噻吩类导电性聚合物,制备固体成分浓度0.8%的水溶液。聚氨酯树脂和水溶性聚噻吩类导电性聚合物的比例设定为前者∶后者=10∶1。在上述偏振板的一面以干燥后的厚度为10nm的方式涂敷该水溶液,在80℃下干燥2分钟,形成固着层。
(带粘合剂层偏振板的制作)
在上述中,在实施例1(粘合剂层的形成)中,在形成于偏振板上的固着层上贴合设置在脱模薄膜上的粘合剂层,制作带粘合剂层偏振板。
比较例4
在实施例3的带粘合剂层偏振板的制作中,作为设置在脱模薄膜上的粘合剂层,使用在比较例3中制成的粘合剂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操作,制作带粘合剂层偏振板。
比较例5
在实施例3的带粘合剂层偏振板的制作中,作为设置在脱模薄膜上的粘合剂层,使用在比较例1中制成的粘合剂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操作,制作带粘合剂层偏振板。
比较例6
(粘合剂层的形成)
在实施例1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制备中,没有使用丙烯酸5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另外,除了使用了该丙烯酸类聚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制备粘合剂组合物,使用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粘合剂层。
(带粘合剂层偏振板的制作)
在实施例3的带粘合剂层偏振板的制作中,作为设置在脱模薄膜上的粘合剂层,使用由上述制成的粘合剂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操作,制作带粘合剂层偏振板。
关于由实施例3及比较例4~6得到的带粘合剂层偏振板,进行下述评价。表2表示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表2中,与表1同样,表示实施例3及比较例4~6使用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含羧基单体(丙烯酸)的含量、交联剂的种类、配合量、制成的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23℃下的贮藏弹性模量(G’)。
<光学特性>
将带粘合剂层偏振板的粘合剂层侧贴合在玻璃基板上,制作样品。将该样品在60℃、95%RH的氛围下和100℃的氛围下分别放置500小时。利用高速分光光度计(DOT-3型、株式会社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测定放置前(初期)和放置后的色调变化量Δab。
<外观>
将带粘合剂层偏振板的粘合剂层侧贴合在玻璃基板上,做成样品(尺寸:32cm×24cm)。将该样品在60℃、95%RH的氛围下和100℃的氛围下分别放置500小时。在上述放置后,以下述基准目视评价样品中的带粘合剂层偏振板和粘合剂层之间、玻璃和粘合剂层之间的起泡、剥落。
○:没有起泡、剥落。
×:可以确认起泡、剥落。
<密合性>
在蒸镀处理有铟锡氧化物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125テトライトOEC、厚度125μm、尾池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处理面上,用2kg轧辊往返一次压接剪切成宽度25mm的带粘合剂层偏振板的粘合剂层侧,在23℃下保养20分钟后,用拉伸试验机测定将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和粘合剂层一起在180°方向以300mm/分钟剥下时的粘接强度(N/25mm)。评价按下述基准进行。
○:7.0N/25mm以上
×:低于3.0~7.0N/25mm
Claims (18)
1、一种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以及交联剂,其中,
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作为单体单元,相对具有碳数4~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0重量份,含有含羧基单体0.2~20重量份作为共聚成分,
作为交联剂,相对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含有过氧化物0.02~2重量份及环氧类交联剂0.005~5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还含有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0.01~0.5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还含有硅烷偶联剂0.01~1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作为单体单元,相对(甲基)丙烯酸烷基酯100重量份,还含有含羟基单体0.01~5重量份。
5、一种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其是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在23℃下的贮藏弹性模量(G’)为20000~500000Pa。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的凝胶分率为70~98重量%。
8、一种粘合型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光学部件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合型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和光学部件隔着固着层层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合型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着层含有聚合物。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合型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粘合型光学部件为在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的一个面上具有粘合剂层且在该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的另一个面上具有透明导电性薄膜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粘合型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透明导电性薄膜隔着至少1层底涂层设置在第一透明塑料膜基材的一个面上。
13、一种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与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有关的粘合型光学部件中的粘合剂层上进一步贴合有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其特征在于,第二透明塑料膜基材在一面或两面具有硬涂层。
15、一种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有关的粘合型光学部件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明导电性层叠体被用作触摸面板用的透明导电性膜。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合型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粘合型光学部件为在图像显示装置用的光学膜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粘合剂层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粘合型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为偏振板或相位差板。
1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了一个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有关的粘合型光学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64340 | 2008-03-13 | ||
JP064340/2008 | 2008-03-13 | ||
JP053845/2009 | 2009-03-06 | ||
JP2009053845A JP5591477B2 (ja) | 2008-03-13 | 2009-03-06 |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組成物、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層、粘着型光学部材、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PCT/JP2009/054545 WO2009113537A1 (ja) | 2008-03-13 | 2009-03-10 |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組成物、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層、粘着型光学部材、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9819A true CN101679819A (zh) | 2010-03-24 |
CN101679819B CN101679819B (zh) | 2015-04-01 |
Family
ID=41065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000287.5A Active CN101679819B (zh) | 2008-03-13 | 2009-03-10 | 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粘合型光学部件、透明导电性层叠体、触摸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591477B2 (zh) |
KR (1) | KR101242336B1 (zh) |
CN (1) | CN101679819B (zh) |
TW (1) | TWI385230B (zh) |
WO (1) | WO2009113537A1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97157A (zh) * | 2010-11-23 | 2011-06-15 | 苏州禾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背胶式透明导电膜 |
CN103153610A (zh) * | 2010-09-29 | 2013-06-12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带粘合剂层的树脂薄膜、层叠薄膜和触摸面板 |
CN103270127A (zh) * | 2010-10-20 | 2013-08-28 | Lg化学株式会社 | 用于触摸面板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
CN103443706A (zh) * | 2011-05-18 | 2013-12-11 |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 表膜、表膜用粘合剂、带表膜的光掩膜及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
CN103518239A (zh) * | 2011-05-11 | 2014-01-1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和触摸面板 |
CN106893531A (zh) * | 2016-06-01 | 2017-06-27 |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胶及显示器 |
CN108699414A (zh) * | 2016-02-19 | 2018-10-23 | 理研科技株式会社 | 粘合剂和使用了该粘合剂的物品 |
CN109073812A (zh) * | 2016-05-17 | 2018-12-21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易粘接处理起偏镜 |
CN109642136A (zh) * | 2016-08-15 | 2019-04-16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挠性图像显示装置用粘合剂组合物、挠性图像显示装置用粘合剂层、挠性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以及挠性图像显示装置 |
CN110964357A (zh) * | 2019-11-21 | 2020-04-07 | 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转移纳米银线导电层的缓冲涂层及其转移方法 |
US10883022B2 (en) | 2013-06-28 | 2021-01-05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film,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for optical film,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attached optical fil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aminate |
CN112578495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12703238A (zh) * | 2018-09-05 | 2021-04-23 |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 透明构件贴合用粘合片、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层叠体 |
CN113504668A (zh) * | 2017-03-28 | 2021-10-1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内嵌型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US12146015B2 (en) | 2020-06-15 | 2024-11-19 | Hindustan Petroleum Corporation Limited | Crosslinked polymer for dewaxing—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s thereof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31190B2 (ja) * | 2009-02-27 | 2014-06-25 |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偏光フィルム用粘着シート並びに粘着型偏光フィルム |
KR101191117B1 (ko) * | 2009-09-28 | 2012-10-15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터치 패널 |
KR101309598B1 (ko) * | 2009-10-09 | 2013-09-23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일체형 터치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패널 |
JP5616652B2 (ja) * | 2010-02-24 | 2014-10-29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JP5285591B2 (ja) * | 2009-12-22 | 2013-09-11 | チェイル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粘着剤組成物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学部材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JP5632614B2 (ja) * | 2010-01-13 | 2014-11-26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
JP5322968B2 (ja) * | 2010-02-09 | 2013-10-23 |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フィルム、粘着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粘着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KR101585270B1 (ko) * | 2010-03-16 | 2016-01-13 | (주)엘지하우시스 | 점착 필름 및 터치패널 |
JP2011225835A (ja) * | 2010-03-30 | 2011-11-10 |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両面粘着シート、光学部材用粘着剤、タッチパネル |
KR101552741B1 (ko) * | 2010-04-05 | 2015-09-11 | (주)엘지하우시스 | 터치 패널용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필름 및 터치 패널 |
KR101591105B1 (ko) * | 2010-04-06 | 2016-02-02 | (주)엘지하우시스 | 터치 패널용 점착 필름 및 터치 패널 |
TWI424219B (zh) * | 2010-05-31 | 2014-01-21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觸控顯示裝置 |
JP5612388B2 (ja) | 2010-07-30 | 2014-10-22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剤層付き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
JP5483724B2 (ja) * | 2010-09-14 | 2014-05-0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両面粘着シート |
JP5520187B2 (ja) * | 2010-10-14 | 2014-06-1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剤層付き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
JP5436394B2 (ja) * | 2010-10-29 | 2014-03-05 | チェイル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粘着剤組成物 |
KR101795833B1 (ko) * | 2010-11-02 | 2017-11-10 | 닛폰고세이가가쿠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아크릴계 수지 조성물,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점착 시트, 양면 점착 시트, 투명 전극용 점착제, 터치 패널 및 화상 표시장치, 및 점착제층 함유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
KR101768718B1 (ko) * | 2010-11-24 | 2017-08-16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터치패널용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필름 및 터치패널 |
JP5529720B2 (ja) * | 2010-12-15 | 2014-06-2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層付き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
JP6033543B2 (ja) | 2010-12-15 | 2016-11-30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
JP5091304B2 (ja) * | 2010-12-24 | 2012-12-0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US9598612B2 (en) | 2010-12-30 | 2017-03-21 | Cheil Industries, Inc. |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member using the same |
KR101351623B1 (ko) * | 2010-12-30 | 2014-01-15 |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학 부재 |
JP2012223904A (ja) * | 2011-04-15 | 2012-11-15 | Nitto Denko Corp | 粘着剤層付き透明樹脂フィルム、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
JP2012237965A (ja) * | 2011-04-27 | 2012-12-06 | Nitto Denko Corp | 粘着剤層、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5469194B2 (ja) * | 2011-05-02 | 2014-04-09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粘着剤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JP2012247574A (ja) | 2011-05-26 | 2012-12-13 | Nitto Denko Corp | 粘着型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5757809B2 (ja) * | 2011-07-13 | 2015-08-05 |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 積層体および該積層体を有するタッチパネル |
TWI454490B (zh) | 2011-12-30 | 2014-10-01 | Ind Tech Res Inst | 共聚物及其形成方法 |
JP5841867B2 (ja) * | 2012-03-09 | 2016-01-13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タッチパネル部材貼付用粘着剤、タッチパネル部材貼付用粘着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
JP2013238678A (ja) * | 2012-05-11 | 2013-11-28 | Asahi Glass Co Ltd | 反射器 |
JP5732435B2 (ja) | 2012-06-08 | 2015-06-10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アンカー層形成用塗布液、粘着剤層付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769667B2 (ja) | 2012-06-08 | 2015-08-26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層付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JP5707365B2 (ja) | 2012-06-08 | 2015-04-30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層付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TW201408926A (zh) * | 2012-08-24 | 2014-03-01 | Lsq Green Energy Co Ltd | 發光二極體燈具及其電路板加工方法 |
JP5859942B2 (ja) * | 2012-09-26 | 2016-02-16 |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JP6301630B2 (ja) * | 2012-11-06 | 2018-03-28 |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スプレイ用粘着剤組成物 |
JP6039451B2 (ja) | 2013-02-12 | 2016-12-07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透明導電膜貼付用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JP6112893B2 (ja) | 2013-02-13 | 2017-04-12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JP6112892B2 (ja) | 2013-02-13 | 2017-04-12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JP6097589B2 (ja) | 2013-02-13 | 2017-03-15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JP6196781B2 (ja) | 2013-02-13 | 2017-09-13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JP6356383B2 (ja) | 2013-02-15 | 2018-07-11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JP5988889B2 (ja) | 2013-02-15 | 2016-09-07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JP6216519B2 (ja) | 2013-03-04 | 2017-10-18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
KR101686644B1 (ko) * | 2013-11-19 | 2016-12-14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플라스틱 필름 적층체 |
JP6182448B2 (ja) * | 2013-12-13 | 2017-08-16 |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
KR102271485B1 (ko) | 2014-01-13 | 2021-07-0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
JP6068403B2 (ja) * | 2014-08-07 | 2017-01-25 |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
JP6363930B2 (ja) * | 2014-10-10 | 2018-07-2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6458445B2 (ja) * | 2014-10-21 | 2019-01-30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及び該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並びに、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該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JP6428202B2 (ja) * | 2014-11-28 | 2018-11-28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積層体 |
JP6684043B2 (ja) * | 2014-12-24 | 2020-04-22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コーティング層付偏光フィルム、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550251B2 (ja) | 2015-03-03 | 2019-07-24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
JP6463192B2 (ja) | 2015-03-03 | 2019-01-30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
TWI698665B (zh) | 2015-03-03 | 2020-07-11 |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 附有黏著劑層之偏光板 |
PH12017501474B1 (en) | 2015-03-18 | 2024-05-15 | Riken Technos Corp | Anti-glare hard coat laminated film |
CN107405859B (zh) | 2015-03-18 | 2020-04-17 | 理研科技株式会社 | 成型体 |
US11433651B2 (en) | 2015-03-18 | 2022-09-06 | Riken Technos Corporation | Hard coat laminated film |
WO2016147776A1 (ja) | 2015-03-18 | 2016-09-22 | リケン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 ハードコート積層フィルム |
CN107428143B (zh) | 2015-03-18 | 2019-09-20 | 理研科技株式会社 | 硬涂层层叠膜 |
KR102469384B1 (ko) | 2015-03-27 | 2022-11-21 | 린텍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점착제층 부착 광학 필름 |
JP6438817B2 (ja) | 2015-03-27 | 2018-12-19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
JP6175094B2 (ja) * | 2015-03-31 | 2017-08-02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組成物、透明導電層用粘着剤層、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2016204406A (ja) * | 2015-04-15 | 2016-12-08 |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 粘着剤層及び粘着フィルム |
JP6494101B2 (ja) * | 2015-05-25 | 2019-04-03 |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センサ |
JP6632821B2 (ja) | 2015-07-01 | 2020-01-22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
KR101780547B1 (ko) * | 2015-07-31 | 2017-09-22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편광판용 점착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
JP2016028289A (ja) * | 2015-09-18 | 2016-02-2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型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208728B2 (ja) * | 2015-09-30 | 2017-10-04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セパレータ付き粘着剤層、セパレータ付き粘着剤層付きの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11774166B2 (en) | 2015-11-25 | 2023-10-03 | Riken Technos Corporation | Door body |
TWI745316B (zh) | 2015-11-25 | 2021-11-11 | 日商理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門體 |
JP6330792B2 (ja) * | 2015-11-25 | 2018-05-30 |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粘着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シート |
JP6644534B2 (ja) | 2015-12-08 | 2020-02-12 | リケン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 ハードコート積層フィルム |
JP6560622B2 (ja) * | 2016-01-07 | 2019-08-14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光透過性導電フィルム積層体 |
JP2017130419A (ja) * | 2016-01-22 | 2017-07-2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
JP6998134B2 (ja) * | 2016-08-09 | 2022-01-18 |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
JP6822813B2 (ja) * | 2016-09-29 | 2021-01-2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有機導電層用粘着剤層、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KR20190055207A (ko) * | 2016-09-30 | 2019-05-22 |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광학용 점착제층, 광학용 점착제층의 제조 방법, 점착제층을 구비한 광학 필름,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
WO2018181479A1 (ja) | 2017-03-28 | 2018-10-04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インセル型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WO2019004160A1 (ja) * | 2017-06-26 | 2019-06-2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調光部材、サンバイザ及び移動体 |
EP3650514B1 (en) | 2017-07-05 | 2024-09-18 |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 Ultraviolet curable silicon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silicone adhesive film |
JP7340323B2 (ja) | 2017-12-27 | 2023-09-07 | 株式会社レゾナック・パッケージング | 蓄電デバイス用外装材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
JP7036623B2 (ja) * | 2018-02-28 | 2022-03-15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積層体 |
TWI840411B (zh) * | 2018-09-24 | 2024-05-01 | 荷蘭商Asml荷蘭公司 | 目標形成設備 |
JP2020149065A (ja) * | 2020-05-26 | 2020-09-1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有機el表示装置用積層体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79688A (ja) * | 1991-03-08 | 1992-10-05 | Nitto Denko Corp | 熱硬化型接着剤及びその接着シート |
JP2003013027A (ja) * | 2001-06-28 | 2003-01-15 | Sekisui Chem Co Ltd |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テープ |
JP4151828B2 (ja) * | 2002-05-29 | 2008-09-1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
JP3902186B2 (ja) * | 2003-04-21 | 2007-04-04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帯電防止型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4917267B2 (ja) * | 2004-09-16 | 2012-04-1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シート類、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JP4993245B2 (ja) * | 2005-05-13 | 2012-08-0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学部材用粘着剤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粘着剤付光学部材、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
JP4869015B2 (ja) * | 2005-10-18 | 2012-02-0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粘着剤付光学部材 |
JP5085028B2 (ja) * | 2005-10-20 | 2012-11-2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09
- 2009-03-06 JP JP2009053845A patent/JP5591477B2/ja active Active
- 2009-03-10 WO PCT/JP2009/054545 patent/WO200911353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3-10 KR KR1020097021036A patent/KR101242336B1/ko active Active
- 2009-03-10 CN CN200980000287.5A patent/CN101679819B/zh active Active
- 2009-03-12 TW TW098108086A patent/TWI385230B/zh active
Cited B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53610A (zh) * | 2010-09-29 | 2013-06-12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带粘合剂层的树脂薄膜、层叠薄膜和触摸面板 |
US9556364B2 (en) | 2010-10-20 | 2017-01-31 | Lg Chem, Ltd. |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touch panel |
CN103270127A (zh) * | 2010-10-20 | 2013-08-28 | Lg化学株式会社 | 用于触摸面板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
CN103270127B (zh) * | 2010-10-20 | 2016-06-08 | Lg化学株式会社 | 用于触摸面板的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
CN102097157A (zh) * | 2010-11-23 | 2011-06-15 | 苏州禾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背胶式透明导电膜 |
CN103518239A (zh) * | 2011-05-11 | 2014-01-1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和触摸面板 |
CN103518239B (zh) * | 2011-05-11 | 2016-03-23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和触摸面板 |
US9696574B2 (en) | 2011-05-11 | 2017-07-04 | Mari Tanabe |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minate and touch panel |
CN103443706A (zh) * | 2011-05-18 | 2013-12-11 |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 表膜、表膜用粘合剂、带表膜的光掩膜及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
CN103443706B (zh) * | 2011-05-18 | 2016-08-17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表膜、表膜用粘合剂、带表膜的光掩膜及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
US10883022B2 (en) | 2013-06-28 | 2021-01-05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film,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for optical film,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attached optical fil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aminate |
CN108699414B (zh) * | 2016-02-19 | 2021-08-06 | 理研科技株式会社 | 粘合剂和使用了该粘合剂的物品 |
CN108699414A (zh) * | 2016-02-19 | 2018-10-23 | 理研科技株式会社 | 粘合剂和使用了该粘合剂的物品 |
CN109073812A (zh) * | 2016-05-17 | 2018-12-21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易粘接处理起偏镜 |
US11061175B2 (en) | 2016-05-17 | 2021-07-13 |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 Polarizing film,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optical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adhesion improvement-treated polarizer |
TWI777952B (zh) * | 2016-05-17 | 2022-09-21 |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 偏光薄膜及其製造方法、光學薄膜、影像顯示裝置以及易接著處理偏光件 |
CN106893531A (zh) * | 2016-06-01 | 2017-06-27 |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胶及显示器 |
CN109642136A (zh) * | 2016-08-15 | 2019-04-16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挠性图像显示装置用粘合剂组合物、挠性图像显示装置用粘合剂层、挠性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以及挠性图像显示装置 |
CN113504668A (zh) * | 2017-03-28 | 2021-10-1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内嵌型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12703238A (zh) * | 2018-09-05 | 2021-04-23 |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 透明构件贴合用粘合片、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及层叠体 |
CN112578495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CN110964357A (zh) * | 2019-11-21 | 2020-04-07 | 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转移纳米银线导电层的缓冲涂层及其转移方法 |
CN110964357B (zh) * | 2019-11-21 | 2021-05-04 | 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转移纳米银线导电层的缓冲涂层及其转移方法 |
US12146015B2 (en) | 2020-06-15 | 2024-11-19 | Hindustan Petroleum Corporation Limited | Crosslinked polymer for dewaxing—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s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79819B (zh) | 2015-04-01 |
WO2009113537A1 (ja) | 2009-09-17 |
JP2009242786A (ja) | 2009-10-22 |
KR101242336B1 (ko) | 2013-03-12 |
TW200951194A (en) | 2009-12-16 |
KR20100009544A (ko) | 2010-01-27 |
TWI385230B (zh) | 2013-02-11 |
JP5591477B2 (ja) | 2014-09-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79819A (zh) | 光学部件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部件用粘合剂层、粘合型光学部件、透明导电性层叠体、触摸面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 |
CN101752025B (zh) | 带有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及其制造方法、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及触摸面板 | |
CN105339455B (zh) | 光学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光学膜用粘合剂层、带粘合剂层光学膜、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层叠体 | |
CN104422979B (zh) | 带透明导电膜用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
CN102812100B (zh) | 光学用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及光学用丙烯酸类粘合带 | |
CN103320062A (zh) | 粘合剂、粘合剂层以及粘合片 | |
CN104046309A (zh) | 粘合剂、粘合剂层、粘合片以及触控面板 | |
CN1958703B (zh) | 胶粘剂 | |
CN102884147B (zh) |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粘合型光学薄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 |
CN109564319A (zh) | 挠性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及挠性图像显示装置 | |
CN103764781A (zh) | 粘合剂、粘合剂层及粘合片 | |
CN103582685A (zh) |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以及粘合片 | |
CN103703395B (zh) |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 |
CN103619977A (zh) |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以及粘合片 | |
CN103917616A (zh) |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5866872A (zh) | 高耐久性偏振板及包含该偏振板的显示装置 | |
CN104031582A (zh) | 压敏粘合性组合物、压敏粘合剂以及压敏粘合片 | |
CN103571403A (zh) | 粘合剂、粘合剂层以及粘合片 | |
US20040028919A1 (en) | Surface protective film fo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substrate, an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substrate with surface protective film | |
CN103992754B (zh) | 光学用粘合剂层、粘合片、光学构件以及触控面板 | |
CN101857777A (zh) | 双面压敏胶粘片、双面压敏胶粘片制造方法、压敏胶粘型光学功能膜和压敏胶粘型硬涂层膜 | |
CN104981529A (zh) | 丙烯酸系或环烯烃系偏振膜用粘合剂组成物、粘合剂层、带有粘合剂层的丙烯酸系或环烯烃系偏振膜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4011160A (zh) | 粘合剂、粘合剂层以及粘合片 | |
CN104371582A (zh) | 带粘合剂层的透明导电性膜、透明导电性层叠体和触摸面板 | |
CN103917617A (zh) |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图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