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69260B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69260B CN101669260B CN200780052903.2A CN200780052903A CN101669260B CN 101669260 B CN101669260 B CN 101669260B CN 200780052903 A CN200780052903 A CN 200780052903A CN 101669260 B CN101669260 B CN 1016692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wire
- circuit breaker
- bus
- power transmission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5/00—Non-enclosed substations; Substations with enclosed and non-enclosed equipment
- H02B5/06—Non-enclosed substations; Substations with enclosed and non-enclosed equipment gas-insulate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0—Bus-bar or other wiring layouts, e.g. in cubicles, in switchyards
- H02B1/22—Layouts for duplicate bus-bar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35—Gas-insulated switchgear
- H02B13/0358—Connections to in or out conduc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3/00—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 H02B13/02—Arrangement of switchgear in which switches are enclosed in, or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asing, e.g. cubicle with metal casing
- H02B13/035—Gas-insulated switchgear
- H02B13/045—Details of casing, e.g. gas tight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Abstract
在多母线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在纵向的断路器(1)的容器的侧面沿上下方向相互等间隔(尺寸H)地设置多个分支引出口,最上部的分支引出口与线路侧设备相连接,设置于其下方的分支引出口分别与母线侧设备相连接,配置线路侧设备使其夹着多母线而与断路器1相对,从而构成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在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III)中,使纵向的断路器(16)的容器的长度比断路器(1)的容器的长度短尺寸H,对于在断路器(16)的容器侧面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母线侧设备连接用的多个分支引出口,使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隔为相同的尺寸H。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绝缘开关装置,该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包括在断路器容器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分支引出口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变电所或发电所等使用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存在对应于送电受电电线用、变压器电线用、母线连络电线用、及母线区分电线用等利用方式的多种单元。因此,与分开设计、制造这些单元相比,最好对其通用部分进行标准化来实现共用。
专利文件1中揭示了一种双重母线方式的绝缘开关装置,上述双重母线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在纵向的断路器容器的侧面设置三个分支引出口,通过适当地变更与这三个分支引出口相连接的设备,能用于送电受电电线用及母线连络电线用两者。在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结构中,一个分支引出口与线路侧设备相连接,其他两个分支引出口分别与母线侧设备相连接。在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的结构中,用堵塞板堵塞与线路侧设备相连接的分支引出口,与母线侧设备相连接的分支引出口则分别与具有接地开关的母线一体形断开器相连接,上下配置的两根母线与从断路器容器内的断路部所导出的导体相连接。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采用只在纵向的断路器容器的上部收纳仪表用变流器的结构,即,记载了只在断路器的单侧设置有变流器的单侧变流器的结构。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具有:设置于纵向的断路器容器内部的断路部、与断路器容器的侧方相连接的母线、及将设置于断路器容器内的母线和断路部相连接的母线连接导体,在上述气体绝缘开关 装置中,配置母线连接导体,使其一端与断路部的下端连接,另一端折回断路部的上端侧,并倾斜配置母线连接导体,使其向上方的延伸随之远离断路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7361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4-587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存在下文所示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采用以下的结构:即,在将送电受电电线用的单元用作为母线连络电线用的单元时,用堵塞板堵塞一个分支引出口,并将从断路部导出的导体折回断路器容器内,将上下配置的母线直接连接。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除了堵塞板的成本之外,还由于导体的走线路径变长而导致导体的制造成本增加。
此外,由于断路器容器内部存在导体的折回结构,所以存在以下问题,即为了确保导体和断路器容器之间的绝缘距离等,必然增大断路器容器的直径,从而导致设置面积的增大。
再有,虽然采用将仪表用变流器只设置在断路器的单侧的结构,但作为实际的规格,仍然有很多利用将仪表用变流器设置在断路器的两侧的结构。在将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技术应用于两侧变流器的结构时,设置于断路器容器上部的仪表用变流器使得单元的高度增大,在此基础上,还因为在与下侧母线相连接的分支引出口和断路部之间设置了其他仪表用变流器,所以使得单元的宽度也增大。由此,存在单元高度及单元长度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增大从而导致设置空间增大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因为在断路器容器内部存在母线连接导体的折回结构,所以也存在以下问题:即,即使采用了将母线连接导体倾斜的结构,但断路器内部的结构复杂,依旧难以实现断路器容器的细径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上述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具备设置了多个分支引出口的纵向的断路器,在上述气体绝缘开关装置中,简化了与设置于断路器容器内的断路部相连 接的导体的走线结构,使得断路器容器的细径化成为可能,并且即使在将仪表用变流器设置于断路器两侧的情况下,也可缩短单位长度。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来达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是多母线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上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具有纵向的断路器容器、以及设置于该断路器容器的侧面且沿上述断路器容器的长度方向以等间隔(尺寸H)配置的多个分支引出口;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上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与设置于上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的多个分支引出口中的、除了最上部的分支引出口以外的其他分支引出口分别相连接,并且与母线相连接;线路侧设备,上述线路侧设备配置成与上述最上部的分支引出口相连接,且夹着母线而与上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相对;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断路器,上述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断路器具有比上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的断路器容器长度要短上述尺寸H的纵向的断路器容器、以及设置于该断路器容器的侧面且沿上述断路器容器的长度方向以上述尺寸H相互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分支引出口;以及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上述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与设置于上述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断路器的多个分支引出口分别相连接,并且与母线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对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的断路器容器相互等间隔(尺寸H)地设置多个分支引出口,另外,使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断路器的断路器容器的长度比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的断路器容器的长度要短尺寸H,并且,对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断路器的断路器容器也同样地相互等间隔(尺寸H)地设置多个分支引出口,利用这些断路器来构成送电受电电线和母线连络电线,所以,可简化断路器容器内与断路部相连接的导体的走线结构,不用设置导体的折回结构等就能将断路器和多母线相连接,从而可实现断路器容器的细径化。
此外,因为缩短了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断路器的断路器容器的长度,所以可缩小设置空间及削减制造成本。
另外,因为采用了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和线路侧设备夹着多母线而相对的结构,所以能缩短从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至线路侧设备的方 向上的单位长度,从而能缩小设置空间。
此外,通过规定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的断路器容器的长度和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断路器的断路器容器的长度,可对多个电线方式协调断路器容器的长度并使其标准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作为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其他方式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的图。
图4-1是表示一例应用实施方式1而构成的变电所的整体布局的俯视图,是表示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的图。
图4-2是图4-1所示结构的正视图。
图5是图4-1及图4-2所示结构的单线接线图。
图6是表示相对于图1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作为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其它方式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无支撑架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无支撑架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的图。
图12-1是表示一例应用实施方式2而构成的变电所的整体布局的俯视图。
图12-2是图12-1所示结构的正视图。
图13是图12-1及图12-2所示结构的单线接线图。
标号说明
1、16 断路器
2a、2b、2c、15a、15b 分支引出口
3、18、19 仪表用变流器
5 仪表用变压器
6、7、10、20、22 断开器
4、8、9、12、17、21、23、30、50、90、91、92 操作装置
11、24 接地开关
13 电缆终端盒
14 支撑架
28 上侧母线
29 下侧母线
95 断路部
96 线路侧连接导体
97 母线侧连接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其他方式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的图。另外,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的图。
如图1所示,在封入了绝缘气体的圆筒状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具备断路部的断路器1,断路器1是将容器的中心轴方向设置成与设置面垂直的纵向的断路器。在断路器1的容器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断路器1的操作装置4。
在断路器1的容器侧面设置有多个分支引出口,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容器的上部向下部沿着平行于容器的中心轴方向的方向设置有例如2a、2b、2c这三个分支引出口。对于三个分支引出口2a、2b、2c,相邻分支引出口相互之间的间隔相等,都为尺寸H。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采用从容器的中心轴到各分支引出口的前端的、沿容器径向的距离都相等(距离x)的结构。分支引出口2a与线路侧设备相连接,分支引出口2b及2c分别与母线侧设备相连接。
分支引出口2c与无接地开关的断开器7相连接。该断开器7构成母线一体形的断开器,在其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设备的操作装置9。设置于分支引出口2c上方的分支引出口2b与具有接地开关的断开器6相连接。该断开器6构成母线一体形的断开器,在其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设备的操作装置8。本实施方式采用多母线方式,断开器6及7分别与上侧母线及下侧母线相连接,这些母线在附图的垂直方向上延伸(未图示)。另外,设置于分支引出口2b上方的分支引出口2a与仪表用变流器3相连接。
夹着两根母线而与断路器1相对地设置有:设置于支撑架14上的电缆终端盒13;与该电缆终端盒13相连接的、具有接地开关的断开器10;用于操作该断开器10的操作装置30;设置于断开器10上的仪表用变压器5;与断开器10相连接的线路侧接地用的接地开关11;以及用于操作该接地开关11的操作装置12。另外,分支引出口2a和断开器10通过仪表用变流器3相连接。
在图1中,从断路器1的中心轴到贯通断开器6或7的母线的中心轴的距离L1小于从贯通断开器6或7的母线的中心轴到电缆终端盒13的中心轴的距离L2。因此,在母线侧设备和线路侧设备(特别是电缆终端盒13和支撑其的支撑架14)之间形成空间。
接着,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变压器电线用单元的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除了未设置图1中的仪表用变压器5、断开器10、及操作装置30之外,其它与图1所示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结构相同。因此,在图2中,对与图1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接着,参照图3,说明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的结构。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在母线之间进行连络,在暂时切换系统时等使用。如图3所示,在封入了绝缘气体的圆筒状容器的内部设置具有断路部的断路器16,断路器16是将容器的中心轴方向配置成与设置面垂直的纵向的断路器。在断路器16的容器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断路器16的操作装置17。
在断路器16的容器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分支引出口15a、15b。分支引出口15a、15b沿平行于容器的中心轴方向的方向设置,其相互之间的间隔和图1的情况相同,也为尺寸H。另外,分支引出口15a设置于分支引出口15b的上方。从断路器16的容器的中心轴到各分支引出口的前端的、沿容器的径向的距离和图1的情况相同,也为距离x。另外,与图1的断路器1的容器相比,图3的断路器16的容器在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要短一个节距的量,即,尺寸H。分支引出口15a、15b分别与母线侧设备相连接。
分支引出口15b与仪表用变流器19相连接,该仪表用变流器19与具有接地开关的断开器22相连接。断开器22构成母线一体形的断开器,在其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设备的操作装置23。在断开器22与仪表用变流器19相连接一侧的相反侧,设置有母线接地用的接地开关24及用于操作该接地开关24的操作装置50。此外,将仪表用变流器19、断开器22、接地开关24、及操作装置50在垂直于断路器16的容器的中心轴的方向上连接。分支引出口15a与仪表用变流器18相连接,该仪表用变流器18与具有接地开关的断开器20相连接。断开器20构成母线一体形的断开器,在其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设备的操作装置21。此外,将仪表用变流器18及断开器20在垂直于断路器16的容器的中心轴的方向上连接。此外,断开器20及22各自的上侧母线及下侧母线在附图的垂直方向上延伸(未图示)。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在断路器16的容器中包括两个仪表用变流器,即仪表用变流器18及19。
图4-1是表示一例应用本实施方式而构成的变电所的整体布局的俯视图,是表示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的图,图4-2是其正视图。在图4-1及4-2中,用I表示图1所示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用II表示图2所示的变压器电线用 单元,用III表示图3所示的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再有,用IV表示后述的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另外,在图4-2中,A-A线表示图1的截面,B-B线表示图2的截面,C-C线表示图3的截面。图4-1的正视图基于图1中将断开器6水平切断的面。此外,在图4-1及图4-2中,对与图1至图3所记载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标号。
如图4-1及图4-2所示,在图中,沿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配置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及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IV),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及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分别通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侧母线28及下侧母线29相连接。例如,配置于左端的变压器电线线用单元(II)的断开器6与上侧母线28相连接,断开器7与下侧母线29相连接。
再有,在上述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IV)的右侧依次配置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III)、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及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III)、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及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分别通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侧母线28及下侧母线29相连接。
如图4-1所示,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III)的断路器16设置成与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及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的断路器1夹着上下母线而相对。即,设置于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III)的断路器16的分支引出口配置成与设置于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及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的断路器1的分支引出口相对。在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III)中示出了与断路器16相连接的仪表用变流器18、及与该仪表用变流器18相连接且与上侧母线28相连接的断开器20。此外,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III)中的操作装置50与下侧母线29相连接(参照图3)。此外,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III)中的断路器16的容器的中心轴和上下母线的中心轴之间的、沿仪表用变流器18的长度方向的距离L3比上述L2要长。因此,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III)中的断路器16配置在设置于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或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的线路侧设备的外侧。然而,对于母线连络电线的情况,并不一定要L3>L2,也可以是L3=L2或L3<L2。即,根据母线连络电线的仪表用变流器的设计规格所决定的全长尺寸,也可以是L3=L2或L3<L2。但是,如下文所述, 通过将母线连络电线的断路器的位置和母线区分电线的断路器的位置对准,具有标准化的优势。
接着,对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IV)进行说明。如图4-1及图4-2所示,在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IV)中,将设置了两个分支引出口的断路器16配置于和作为区分母线的上侧母线28的同一水平面内。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IV)中断路器的容器形状和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III)中断路器的容器形状相同。断路器16的两个分支引出口分别与仪表用变流器18及19相连接。与仪表用变流器18相连接的断开器20通过上侧母线28与相邻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相连接,与仪表用变流器19相连接的断开器22通过上侧母线28与相邻的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III)相连接。此外,与仪表用变流器18相连接的断开器20和与仪表用变流器19相连接的断开器22未通过母线相连接。另一方面,与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IV)相邻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和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III)通过下侧母线29相连接(参照图4-2)。此外,下侧母线29也可与上侧母线28相同地并排设置于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的上侧来进行母线区分。
图4-1中,相邻单元间的间隔为w。因此,设置于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IV)的断路器16的两个分支引出口之间的间隔为w,通过在单元之间进行连接,能够区分母线。一般能设定相邻单元间的间隔w,使其不同于图1至图3所示的分支引出口间的尺寸H,但是最好使w和H为相同的长度。在w和H相同时,能将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断路器容器用作为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容器。
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IV)中的断路器16的中心轴和作为区分母线的上侧母线28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为L3,比上述L2要长。因此,将设置于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IV)中的断路器16上部的操作装置17配置在设置于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的线路侧设备的外侧。具体而言,采用以下结构:即,将从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侧突出的操作装置17配置于图2所示的设置于接地开关12下侧的空间。
图5是图4-1及图4-2所示结构的单线接线图,表示各单元和上侧及下侧母线之间的接线关系。此外,在图5中,CHD表示电缆终端盒,CB表示断 路器,DS/ES表示具有接地开关的断开器,DS表示无接地开关的断开器,ES表示接地开关,CT表示仪表用变流器,VT表示仪表用变压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将断路器的操作装置设置在断路器的上部。例如,在图1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中,在断路器容器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断路器1的操作装置4。图6是表示相对于图1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与线路侧设备的连接部配置于上方、将与母线侧设备的连接部配置于下方的结构。另外,在断路器容器内部,将断路部95设置于断路器1的上部。即,将断路部95设置于操作装置4的附近,这种配置的效果可列举如下:即,断路部95和操作装置4之间的距离变短,因此能实现断路部95本身的小型化。断路部95具有以断路器容器的圆筒轴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形状,与其上侧侧面相连接的线路侧连接导体96沿径向延伸,从分支引出口2a引出,并与线路侧设备相连接。另外,断路部95的下端与母线侧连接导体97相连接,该母线侧连接导体97向下方延伸,此后,分别在分支引出口2b的高度位置及分支引出口2c的高度位置上沿水平方向进行方向弯曲(具体而言,在分支引出口2b的高度位置上沿水平方向分支),并沿径向延伸,此后,分别从分支引出口2b及2c引出并与母线侧设备相连接。此外,图中示出了所设置的多个断路部采用例如三相共箱式的结构,设有分别与之对应的断路部。另外,对于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以外的其他单元中的断路器的操作装置,也采用相同的配置结构。
另一方面,若将断路器1的操作装置4配置于断路器容器的下侧,则最好将断路部配置于操作装置的附近,因此,最好使断路部的配置位置位于断路器的下部,且与分支引出口2b及2c相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然而,在断路部的这种配置结构中,采用如下结构:即,与断路部的下端相连接的母线侧连接导体,特别是与上侧母线相连接的母线侧连接导体,在断路器容器的内部向上方延伸后从分支引出口引出,因此,在断路器容器内部形成折回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件2的图1及图9),使得断路器容器内的结构复杂化,难以实现断路器容器的细径化。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送电受电电线 用单元的断路器相互等间隔(尺寸H)地设置多个分支引出口,另外,使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的长度比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的长度短一个节距的量(即,尺寸H),并相同地相互等间隔(尺寸H)地设置母线侧设备连接用的多个分支引出口。因此,不用像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已有技术那样在断路器容器内设置与断路部相连接的导体的折回结构,就能将断路部和多母线相连接,因此可简化断路器容器内部的结构,也不需要保证导体和断路器容器之间的绝缘距离,从而可实现断路器容器的细径化。
另外,因为将断路器的操作装置配置于断路器的上部,因此在断路器容器内部,断路部配置于操作装置的附近即断路器的上部。因此,不同于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已有技术,不需要使得将断路部与多母线相连接的连接导体在断路器容器内部形成折回结构,从而可简化断路器容器内的结构,可实现断路器容器的细径化。
另外,因为使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的长度短了一个节距的量,所以能够减小设置空间,也能削减制造成本。
另外,如图1或图2所示,在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中,采用将母线配置于断路器1和线路侧设备之间的仪表用变流器3的下方的结构,因此能缩短仪表用变流器3的长度方向上的单位长度并合理配置,由此能减小设置空间。
另外,使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容器和变压器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容器相同,如上所述地规定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容器的大小和形状,并且将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容器用作为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容器,从而对多个电线方式实现断路器容器的标准化。由此,也可实现断路器容器内部的连接导体的标准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地使L1<L2,从而在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母线侧设备(例如,断开器6、7)和线路侧设备(例如,电缆终端盒13)之间设置空间。上述空间可用作为母线侧设备的保守空间。
另外,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配置成与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夹着多母线而相对,因此,不增大变电所整体的全长尺寸即可配置各单元,从而可减小设置空间。再有,在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中,可轻易 地应对对断路器设置两个仪表用变流器的情况。此外,也能将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和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配置于相对于多母线的同一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位于更加远离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线路侧设备的位置,因此,不能抑制变电所整体的全长尺寸的增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IV)的断路器16和区分母线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因此,可实现母线区分电线的通电路径的合理化。
另外,通过使彼此相邻的单元间的间隔w和设置于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容器的分支引出口相互之间的尺寸H相等,将该母线连络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容器用作为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容器,可实现断路器容器的通用化。
另外,通过使L2<L3,将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IV)的断路器16配置于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的线路侧设备的外侧。特别是从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侧突出的操作装置17配置于图2所示的设置于接地开关12下侧的空间,所以能够抑制单元间间隔的增大。另外,因为配置成夹着多母线而与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的断路器1相对,所以可不增大变电所整体的全长尺寸来配置各单元。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多母线方式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也能相同地应用于其他的母线方式。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多母线方式的情况,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单母线方式的情况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其他方式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的图。
如图7所示,在封入了绝缘气体的圆筒状容器的内部设置具有断路部的断路器31,断路器31是将容器的中心轴方向设置成与设置面垂直的纵向的断路器。断路器31设置于支撑架45上。另外,在断路器31的容器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断路器31的操作装置34。
在断路器31的容器侧面设置有两个分支引出口32a、32b,这两个分支引出口32a、32b沿平行于容器的中心轴方向的方向设置。另外,将分支引出口32a隔开间隔H设置于分支引出口32b的上方。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采用以下结构:即,从容器的中心轴到各分支引出口的前端的、沿容器径向的距离都相等(距离x)。分支引出口32a与线路侧设备相连接,分支引出口32b与母线侧设备相连接。
分支引出口32b与具有接地开关的断开器36相连接。该断开器36构成母线一体形的断开器,在其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设备的操作装置38。断开器36与母线相连接,母线在附图的垂直方向上延伸(未图示)。另外,设置于分支引出口32b上方的分支引出口32a与仪表用变流器33相连接。
夹着母线而与断路器31相对地设置:设置于支撑架44上的电缆终端盒43;与该电缆终端盒43相连接的、具有接地开关的断开器40;用于操作该断开器40的操作装置90;设置于断开器40上的仪表用变压器35;与断开器40相连接的线路侧接地用的接地开关41;以及用于操作该接地开关41的操作装置42。另外,分支引出口32a和断开器40通过仪表用变流器33相连接。
在图7中,从断路器31的中心轴到贯通断开器36的母线的中心轴的距离L1短于从贯通断开器36的母线的中心轴到电缆终端盒43的中心轴的距离L2。因此,在母线侧设备和线路侧设备(特别是电缆终端盒43和支撑其的支撑架44)之间形成空间。
接着,参照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的结构。如图8所示,变压器电线用单元除了未设置图7中的仪表用变压器35、断开器40、及操作装置90之外,其它都与图7所示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结构相同。因此,在图8中,对与图7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无支撑架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图。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无支撑架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的图。
如图9所示,在封入了绝缘气体的圆筒状容器的内部设置具有断路部的断路器51,断路器51是将容器的中心轴方向设置成与设置面垂直的纵向的断路器。在断路器51的容器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断路器51的操作装置54。
在断路器51的容器侧面设置有两个分支引出口52a、52b,这两个分支引出口52a、52b沿平行于容器的中心轴方向的方向设置。另外,将分支引出口52a隔开间隔H设置于分支引出口52b的上方。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采用以下结构:即,从容器的中心轴到各分支引出口的前端的、沿容器径向的距离都相等(距离x)。分支引出口52a与线路侧设备相连接,分支引出口52b与母线侧设备相连接。
分支引出口52b与具有接地开关的断开器56相连接。该断开器56构成母线一体形的断开器,在其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设备的操作装置58。断开器56与母线相连接,母线在附图的垂直方向上延伸(未图示)。另外,设置于分支引出口52b上方的分支引出口52a与仪表用变流器53相连接。
夹着母线而与断路器51相对地设置:电缆终端盒63;与该电缆终端盒63相连接的、具有接地开关的断开器60;用于操作该断开器60的操作装置90;设置于断开器60上的仪表用变压器65;与断开器60相连接的线路侧接地用的接地开关61;以及用于操作该接地开关61的操作装置62。另外,分支引出口52a和断开器60通过仪表用变流器53相连接。
在图9中,从断路器51的中心轴到贯通断开器56的母线的中心轴的距离L1短于从贯通断开器56的母线的中心轴到电缆终端盒63的中心轴的距离L2。因此,在母线侧设备和线路侧设备(特别是电缆终端盒63)之间形成空间。
接着,参照图10,说明没有支撑架支撑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的结构。如图10所示,变压器电线用单元除了未设置图9中的仪表用变压器65、断开器60、及操作装置90之外,其它都与图9所示的没有支撑架支撑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结构相同。因此,在图10中,对与图9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的图。如图11所示,在封入了绝缘气体的圆筒状容器的内部设置具有断路部的断路器76,断路器76是将容器的中心轴方向设置成与设置面垂直的纵向的断路器。在断路器76的容器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断路器76的操作装置77。
在断路器76的容器侧面设置有两个分支引出口75a、75b。这两个分支引出口75a、75b沿平行于容器的中心轴方向的方向设置,其相互之间的间隔和图7至10的情况相同,也为尺寸H。另外,分支引出口75a设置于分支引出口75b的上方。从断路器76的容器的中心轴到各分支引出口的前端的、沿容器的径向的距离和图7至10的情况相同,也为距离x。分支引出口75a、75b分别与母线侧设备相连接。
分支引出口75b与仪表用变流器79相连接,该仪表用变流器79与具有接地开关的断开器82相连接。断开器82构成母线一体形的断开器,在其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设备的操作装置83。在断开器82与仪表用变流器79连接一侧的相反侧设置有母线侧接地用的接地开关85、及用于操作该接地开关85的操作装置92。此外,将仪表用变流器79、断开器82、接地开关85、及操作装置92在与断路器76的容器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上连接。分支引出口75a与仪表用变流器78相连接,该仪表用变流器78与具有接地开关的断开器80相连接。断开器80构成母线一体形的断开器,在其上部设置有用于操作设备的操作装置81。在断开器80与仪表用变流器78相连接一侧的相反侧设置有母线侧接地用的接地开关84、及用于操作该接地开关84的操作装置91。此外,将仪表用变流器78、断开器80、接地开关84、及操作装置91在与断路器76的容器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上连接。
图12-1是表示一例应用本实施方式而构成的变电所的整体布局的俯视图,图12-2是其正视图。在图12-1及12-2中,用I表示图7所示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用II表示图8所示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用III表示图9所示的没有支撑架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用IV表示图10所示的没有支撑架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用V表示图11所示的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此外,在图12-2中,A-A线表示图7的截面,B-B线表示图8的截面,C-C线表示图9的截面,D-D线表示图10的截面,E-E线表示图11的截面。此外,在图12-1及图12-2中,对与图7至图11所记载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标号。
如图12-1及图12-2所示,在图中,沿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配置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及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V),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送电受电电线用单 元(I)、及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分别通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单母线相连接。
再有,在上述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V)的右侧依次配置没有支撑架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II)、及没有支撑架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V),没有支撑架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II)及没有支撑架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V)分别通过其他的单母线相连接,该单母线不同于上述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单母线。
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V)的断路器76是纵向的,将其设置成夹着单母线而与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的断路器31及没有支撑架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II)的断路器51等相对。此外,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V)未安装于支撑架,断路器76的形状和没有支撑架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或没有支撑架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51的形状相同。
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V)的断开器82和相邻的没有支撑架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III)的断开器56通过单母线相连接。另外,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V)的断开器80和相邻的变压器电线用单元(II)的断开器36通过其他单母线相连接。即,采用不同的单母线分别与断路器76的上侧断开器和下侧断开器相连接的结构。为实现这种结构,需要调整支撑架44及45的高度、各断路器的长度、及分支引出口之间的尺寸H的关系。例如,通过使各断路器的容器形状全部相同,使支撑架44及45的高度为尺寸H,可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这种结构使断路器容器得以标准化,因此是优选的。
此外,即使是在单母线方式的情况下,也可与实施方式1相同,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采用横向的结构。即,采用以下结构即可:即,不使用支撑架,利用相同形状的断路器容器来构成各单元,并将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的断路器和单母线配置于同一水平面内。但是,在这种结构中,虽然因为没有支撑架而具有可抑制高度方向的大小的优点,但单元并列方向上的长度要长一个单元的量。
图13是图12-1及图12-2所示结构的单线结构图,表示各单元和单母线之间的接线关系。此外,在图13中,CHD表示电缆终端盒,CB表示断路器,DS/ES表示具有接地开关的断开器,ES表示接地开关,CT表示仪表用变流 器,VT表示仪表用变压器。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取得以下效果,即通过采用使单母线靠近电线内侧的合理配置,能够缩短单元的全长。
另外,能在多种电线方式下协调断路器容器的长度,使其标准化。由此,可实现断路器容器内部的连接导体的标准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7所示地使L1<L2,在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母线侧设备和线路侧设备之间设置空间。上述空间能用作为母线侧设备的保守空间,即使相邻单元存在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也能不增大变电所整体的全长尺寸来配置各单元。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采用了将断路器的操作装置设置于断路器上部的结构,但是,在使用单母线方式的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说明的将操作装置设置于断路器上部的效果无关联,所以,并不特别限于该结构,也可采用将操作装置设置于断路器容器下侧的结构。
工业上的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适于减小变电所等的整体设置空间。
Claims (13)
1.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是多母线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具有纵向的断路器容器、以及设置于该断路器容器的侧面且沿所述断路器容器的长度方向相互以等间隔H配置的多个分支引出口;
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与设置于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的多个分支引出口中的除了最上部的分支引出口以外的其他分支引出口分别相连接,并且与母线相连接;
线路侧设备,所述线路侧设备配置成与最上部的分支引出口相连接,且夹着母线而与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相对;
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断路器,所述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断路器具有比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的断路器容器的长度要短所述间隔H的纵向的断路器容器、以及设置于该断路器容器的侧面且沿所述断路器容器的长度方向以所述间隔H相互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分支引出口;以及
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所述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与设置于所述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断路器的多个分支引出口分别相连接,并且与母线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及所述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断路器的各操作装置分别设置于各断路器的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线连络电线用的断路器和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配置成夹着所述母线而相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和所述母线之间的中心间距离小于所述母线和所述线路侧设备之间的中心间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和所述线路侧设备之间设置有空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具有多个分支引出口,该多个分支引出口设置于和区分的母线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断路器器容器的侧面,沿所述断路器容器的长度方向相互以等间隔配置;以及
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与设置于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的多个分支引出口相连接,并且分别与所述区分的母线相连接,
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和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配置成夹着所述母线而相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的多个分支引出口的相互之间的间隔为所述间隔H,并且彼此相邻的电线间的间隔为所述间隔H。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和所述区分的母线之间的中心间距离大于所述区分的母线和所述线路侧设备之间的中心间距离,将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配置于所述线路侧设备的所述区分的母线一侧的相反侧。
9.一种气体绝缘开关装置,是单母线方式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具有纵向的断路器容器、以及设置于该断路器容器的侧面且沿所述断路器容器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H配置的两个分支引出口;
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与设置于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的两个分支引出口中的下方的分支引出口相连接,并且与母线相连接;
线路侧设备,所述线路侧设备配置成与设置于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的两个分支引出口中的上方的分支引出口相连接,且夹着母线而与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相对;
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具有纵向的断路器容器、以及设置于该断路器容器的侧面且沿所述断路器容器的长度方向隔开所述间隔H配置的两个分支引出口;以及
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分别与设置于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的两个分支引出口相连接,并且分别与区分的母线相连接,
对于和包括了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的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相邻的、各自连接的母线由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进行区分的两侧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构成该两侧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其中一方的断路器上所设置的两个分支引出口中位于下方的分支引出口与设置在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上的两个分支引出口中位于下方的分支引出口相连接,构成该两侧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另一方的断路器上所设置的两个分支引出口中位于下方的分支引出口与设置在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上的两个分支引出口中位于上方的分支引出口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和包括了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的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相邻的、各自连接的母线由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单元进行区分的两侧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将构成该两侧的送电受电电线用单元的其中一方的断路器设置于支撑架上。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线区分电线用的断路器和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配置成夹着所述母线而相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断路器和所述母线之间的中心间距离小于所述母线和所述线路侧设备之间的中心间距离。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送电受电电线用的母线侧设备和所述线路侧设备之间设置有空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07/059720 WO2008139592A1 (ja) | 2007-05-11 | 2007-05-11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69260A CN101669260A (zh) | 2010-03-10 |
CN101669260B true CN101669260B (zh) | 2014-04-09 |
Family
ID=40001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5290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69260B (zh) | 2007-05-11 | 2007-05-11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11770B2 (zh) |
EP (2) | EP3048682B1 (zh) |
JP (1) | JP4902736B2 (zh) |
CN (1) | CN101669260B (zh) |
WO (1) | WO200813959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7047200A1 (de) * | 2007-05-31 | 2008-12-04 | Abb Technology Ag | Hochspannungsschaltanlage |
WO2011085820A1 (de) * | 2010-01-18 | 2011-07-21 | Abb Technology Ag | Kapselungsbaustein mit trennschaltern für eine gasisolierte schaltanlage |
JP4476357B1 (ja) * | 2009-10-05 | 2010-06-0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4749517B1 (ja) * | 2010-11-15 | 2011-08-1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CN105900301B (zh) * | 2014-01-20 | 2017-08-2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DE102018213934A1 (de) * | 2018-08-17 | 2020-02-2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Mehrphasige Schaltanlage |
DE102019207926A1 (de) * | 2019-05-29 | 2020-12-0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Schaltanordnung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673A (zh) * | 1996-12-16 | 1998-06-2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气体绝缘的配电装置 |
CN1481056A (zh) * | 2002-08-06 | 2004-03-10 | ������������ʽ���� | 复合型气体绝缘开闭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5216U (ja) | 1983-06-23 | 1985-01-16 | 株式会社東芝 | ガス絶縁開閉器 |
JPS62296705A (ja) * | 1986-06-13 | 1987-12-2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S6369406A (ja) * | 1986-09-10 | 1988-03-29 | 株式会社東芝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S63202032U (zh) | 1987-06-17 | 1988-12-27 | ||
JPS6412439A (en) | 1987-07-07 | 1989-01-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Gas-blast circuit breaker |
JPH01185108A (ja) | 1988-01-11 | 1989-07-24 | Nissin Electric Co Ltd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2798930B2 (ja) | 1988-04-04 | 1998-09-17 | 株式会社東芝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2736110B2 (ja) | 1989-03-29 | 1998-04-02 | 株式会社東芝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458705A (ja) | 1990-06-27 | 1992-02-25 | Hitachi Ltd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662513A (ja) * | 1992-08-06 | 1994-03-0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ガス絶縁密閉形開閉装置 |
US5559669A (en) * | 1992-08-26 | 1996-09-24 | Inami; Yoshiaki | Compressed gas insulation switchgear |
JPH06311612A (ja) * | 1993-04-23 | 1994-11-04 | Nissin Electric Co Ltd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7193925A (ja) | 1993-12-28 | 1995-07-28 | Toshiba Corp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EP0678955B1 (de) * | 1994-04-19 | 1998-09-02 | Asea Brown Boveri Ag | Metallgekapselte gasisolierte Schaltanlage |
JP3136932B2 (ja) * | 1994-12-28 | 2001-02-1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8275322A (ja) * | 1995-03-31 | 1996-10-18 | Toshiba Corp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H09289712A (ja) * | 1996-04-23 | 1997-11-04 | Nissin Electric Co Ltd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DE19716024B4 (de) * | 1997-04-17 | 2007-01-18 | Abb Schweiz Ag | Metallgekapselte gasisolierte Schaltanlage |
DE19718639A1 (de) | 1997-05-02 | 1998-11-05 | Abb Patent Gmbh | Hochspannungsschaltanlage |
JP3835036B2 (ja) * | 1999-01-29 | 2006-10-1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FR2834138B1 (fr) * | 2001-12-21 | 2004-11-12 | Alstom | Element de poste blinde articule au sol |
JP2003199220A (ja) * | 2001-12-26 | 2003-07-11 | Hitachi Ltd | 母線容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2003230208A (ja) * | 2002-01-31 | 2003-08-15 | Hitachi Ltd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JP2003299216A (ja) * | 2002-03-29 | 2003-10-17 | Toshiba Corp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EP1569310A1 (de) * | 2004-02-27 | 2005-08-31 | ABB Technology AG | Einphasig gekapselte, gasisolierte Schaltanlage |
JP4559887B2 (ja) * | 2005-03-22 | 2010-10-13 | 株式会社東芝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CN101013799B (zh) * | 2005-12-27 | 2010-08-11 | 日本Ae帕瓦株式会社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
2007
- 2007-05-11 WO PCT/JP2007/059720 patent/WO200813959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5-11 JP JP2009513929A patent/JP490273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5-11 EP EP16160432.7A patent/EP3048682B1/en active Active
- 2007-05-11 CN CN200780052903.2A patent/CN10166926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5-11 EP EP07743155.9A patent/EP2148401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7-05-11 US US12/532,848 patent/US791177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673A (zh) * | 1996-12-16 | 1998-06-2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气体绝缘的配电装置 |
CN1481056A (zh) * | 2002-08-06 | 2004-03-10 | ������������ʽ���� | 复合型气体绝缘开闭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JP平1-255409A 1989.10.12 |
JP平6-311612A 1994.11.04 |
JP平7-193925A 1995.07.28 |
JP昭63-69406A 1988.03.2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08139592A1 (ja) | 2010-07-29 |
EP2148401A4 (en) | 2015-09-09 |
US20100118472A1 (en) | 2010-05-13 |
EP2148401A1 (en) | 2010-01-27 |
EP3048682B1 (en) | 2018-08-15 |
JP4902736B2 (ja) | 2012-03-21 |
US7911770B2 (en) | 2011-03-22 |
EP3048682A1 (en) | 2016-07-27 |
WO2008139592A1 (ja) | 2008-11-20 |
EP2148401B1 (en) | 2017-03-01 |
CN101669260A (zh) | 2010-03-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69260B (zh) |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 | |
EP2216865B1 (en) |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 |
KR200472373Y1 (ko) | 가스절연개폐장치 삼상일괄형 모선 구조 | |
CN102986099B (zh) | 气体绝缘的开关设备组件 | |
JP4837782B2 (ja)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
JPWO2008075436A1 (ja)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
GB2464410A (en)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 apparatus | |
JPH08182128A (ja)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
EP3098914B1 (en) | Gas-insulated switching device | |
CN209419008U (zh) | 配电柜 | |
CN209169662U (zh) | 配电柜 | |
JP4969696B2 (ja)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
CN102738717A (zh) | 110kv双母线pass配电装置的配置结构 | |
CN109301705A (zh) | 配电柜 | |
JP2008029079A (ja)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
CN119315388A (zh) | 一种交流配电装置与交流滤波器配电装置同层布置系统 | |
CN111987595A (zh) | 三相分体式变压器接线装置、接线方法、变电系统 | |
JP2003111222A (ja)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
JPH05219615A (ja)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
JPH0793774B2 (ja)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
JP2007159330A (ja)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
JPH06121421A (ja)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
JPS6135773B2 (zh) | ||
JPS58134412A (ja) | 三相変圧器の外部接続装置 | |
JPS6198106A (ja) |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