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6991A -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附桂骨痛复方的工艺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附桂骨痛复方的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06991A CN101606991A CN 200910088011 CN200910088011A CN101606991A CN 101606991 A CN101606991 A CN 101606991A CN 200910088011 CN200910088011 CN 200910088011 CN 200910088011 A CN200910088011 A CN 200910088011A CN 101606991 A CN101606991 A CN 1016069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und
- aspergillus niger
- culture
- fuguigutong
- m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附桂骨痛复方的工艺,其是由以下步骤完成:按照附桂骨痛复方的比例称取各味药材,用蒸馏水浸湿药材后灭菌,接种黑曲霉,连续培养,将发酵后的药材加热回流提取,过滤所得提取液,离心,浓缩并定容。根据本工艺制备复方附桂骨痛可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且成本低廉,适于大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复方附桂骨痛复方(FGGTDecoction)的生物发酵工艺和应用。
背景技术
附桂骨痛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方,传统的制备工艺主要是:除肉桂粉碎成细粉外,其余七味药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肉桂粉,混匀,减压干燥而成。其功效为温阳散寒,益气活血,消肿止痛,用于阳虚寒湿型颈椎及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症状表现为:局部骨节疼痛,屈伸不利、麻木或肿胀,遇热则减,畏寒肢冷等。
附桂骨痛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提取工艺落后,患者服药量大(一次服用6片,一天3次);有效成分不明确,有效成分含量低。另外复方中君药附子、川乌的主要成分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既是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因此,传统提取工艺所制附桂骨痛副作用大,用药禁忌较多,限制了药物应用。
双酯型生物碱经转化可分解成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通过优化工艺达到减毒增效作用,是本发明要解决的要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毒高效、质量可控的附桂骨痛复方的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附桂骨痛复方的工艺,由以下步骤完成:
1)按照附桂骨痛复方的比例称取各味药材,除淫羊藿为全草外,其余为10~20目粗粉;
2)用蒸馏水浸湿药材后,121℃灭菌20min;
3)接种10ml 1.8*104个/ml黑曲霉,连续培养7天;
4)将发酵后的药材加热回流提取3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重量的10,8,6倍,提取时间依次为1.5h,0.75h,0.75h;
5)过滤步骤4)中所得提取液,4000r/min离心20min,合并上清液,浓缩并定容至150mL。
所述的黑曲霉为由以下步骤制得的黑曲霉菌悬液:
1)按照营养琼脂45g,葡萄糖20g,蒸馏水1000ml的比例配制培养基,加热煮沸,全部溶解后高压蒸汽灭菌,分装于于灭菌培养皿,凝固得到平板培养基;
2)按照牛肉膏10g,蛋白胨10g,葡萄糖20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的比例配制培养液,加热煮沸,全部溶解后高压蒸汽灭菌,得到菌悬液培养液;
3)将黑曲霉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上,30℃恒温倒置,活化培养3-4天;
4)平板培养基长满黑曲霉孢子后,在无菌条件下,将单个健康菌落接入到三角瓶中的斜面培养基上,30℃恒温,扩大培养6-7天;
5)扩大培养后,在无菌条件下,向三角瓶中加入菌悬液培养液,用玻璃棒摩擦菌落表面,将孢子打散成茶状菌液,菌液转于无菌试管,振荡8-10分钟,静置30-40分钟,上层1/2菌液转于另一无菌试管,震荡1-2分钟,用滤纸过滤除去短菌丝,将所得滤液振荡混匀1-2分钟,得到黑曲霉菌悬液;
6)在无菌条件下,将黑曲霉菌悬液吸取一滴至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
所述的附桂骨痛复方为:附子14.5g、川乌7.5g、乳香7.5g、党参11.1g、白芍11.1g、淫羊藿11.1g、当归11.1g,共计74.0g。
由所述方法制得的附桂骨痛复方中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借鉴中医药理论,首次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发酵附桂骨痛复方,给出了有毒中药减毒增效的新方法。
2、提取工艺的评价以复方中主要有效成分乌头总生物碱、芍药苷和干浸膏得率三个指标,结合毒理、药理试验评价工艺的药效及安全性,综合指标避免了唯成分论。
3、项目所用黑曲霉菌种易得,培养条件容易,培养成本低,发酵处理后提取液澄清度高,脱色明显,杂质含量明显降低。且复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乌头总生物碱、芍药苷含量明显增高,浸膏得率提高,说明其中的杂质明显降低。毒理试验证明复方毒性降低、药理试验证明药效高于传统方法。
4、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具有优势: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简单方便,可为开发新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研究提供新的手段,为中药的发展开辟新的研究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处理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图2为不同处理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的影响
图3为不同处理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的影响
图4为不同处理对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
图5为不同处理对小鼠扭体潜伏期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试剂与仪器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由北京化工大学微生物教研组提供。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600 controller,Waters 600 pump,Waters 2487 Detector,EC2000);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RE-52A型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DL-5型低速大容量离心机(上海浦东物理化学仪器厂);DZTW型调温电热套(北京市永光医疗仪器厂);pHS-3C型pH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ettlerAX105型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
乌头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2-200410);芍药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36-200731);乙腈、甲醇(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制附子、制川乌、肉桂、党参、当归、炒白芍、淫羊藿、制乳香由河北省安国长安药材有限公司提供,经北京联合大学制药工程教研室鉴定为正品。
溴甲酚绿(Bromocresol Green,BCG)试液配制:取溴甲酚绿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0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即得。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施例1发酵法生产附桂骨痛复方的制备工艺
1.黑曲霉菌悬液的制备
1)制备平板培养基:
称取营养琼脂45g,葡萄糖20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待营养琼脂和葡萄糖全部溶于水后(加热时可适当补水),装入三角瓶,用8层纱布做成塞子塞住瓶口,再用4层报纸以及棉线封口,置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121℃灭菌20分钟。
迅速倒入培养基约15ml于灭菌培养皿,加盖后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平置于桌面上,凝固即为平板培养基。
2)制备菌悬液培养液:
称取牛肉膏10g,蛋白胨10g,葡萄糖20g,氯化钠5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同时用玻璃棒搅拌,待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和葡萄糖全部溶于水中后(加热时可适当补水),装入三角瓶,用8层纱布做成塞子塞住瓶口,再用4层报纸以及棉线封口,置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121℃灭菌20分钟。待用。
3)黑曲霉的活化培养
在超级洁净工作台中,选用平整、圆滑的接种环,将黑曲霉平板菌种倒置于酒精灯旁,将烧去残菌后的接种环在平板上依“之”字型划线(线条多少应依挑菌量的多少而定)。随即将皿底放入皿盖中。将划线平板倒置,置于30℃恒温培养箱中,活化培养3-4天。
4)黑曲霉的扩大培养
待平板培养基长满孢子后,在无菌条件下,采用划线法将单个健康菌落接入到三角瓶的斜面培养基上,置于30℃恒温培养箱中,扩大培养6-7天。
5)黑曲霉菌悬液的制备及稀释
取30℃条件下培养7天的菌斜面,在无菌操作台中,将三角瓶中加菌悬液培养液,用玻璃棒充分摩擦菌落表面,将孢子振荡打散成茶状菌液。灭菌移液器吸取菌液于无菌试管,振荡10分钟,静置40分钟,吸取1/2上层菌液于另一无菌试管,再震荡1-2分钟。最后用滤纸过滤除去短菌丝,将所得滤液振荡混匀1分钟(过滤时,以4-6ml菌悬液再换一张滤纸为宜,以免菌丝过多堵塞滤孔)。
6)黑曲霉菌悬液的计数
在无菌操作台中,将上述菌悬液用灭菌移液器吸取一滴至血球计数板(规格:16倍*25格)的盖玻片边缘使菌悬液缓缓渗入,多余的菌悬液用吸水纸吸掉,稍待片刻,使孢子全部沉降到血球计数室内。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计数。计数时,按对角线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100个小格)的菌。遇到位于大格线上的菌,一般只计数大方格的上方,右方线上的细胞。在无菌操作台中,黑曲霉菌悬液计数,不少于1.8*104个/ml则为合格黑曲霉菌悬液。
2.复方发酵
按复方中药材的比例称取附子14.5g、川乌7.5g、乳香7.5g、党参11.1g、白芍11.1g、淫羊藿11.1g、当归11.1g,共计74.0g(生产放大按比例加倍),除淫羊藿为全草外,其余为10~20目粗粉,放入500ml容器。用蒸馏水浸湿药材(浸湿程度为握之成团,松之即散)后,121℃灭菌20min。1.8*104个/ml的黑曲霉液的接种量为10ml,连续培养7天。将发酵后的药材加热回流提取3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重量的10,8,6倍,提取时间依次为1.5h,0.75h,0.75h。提取液过滤,离心(4000r/min,20min),合并上清液,浓缩并定容至150mL。
实施例2利用离子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乌头总生物碱含量
以乌头碱为对照品。精密量取按照实施例1“2.复方发酵”所述方法制得的提取物50mL,加氨试液调节pH值至9,用乙醚萃取4次(25,20,15,10mL),合并乙醚层,并在水浴上蒸干。残渣加0.01mol/L盐酸溶液适量使溶解,转入10mL量瓶中,再加0.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一定量的乌头碱对照品溶液或供试品溶液于分液漏斗中,加入pH值为3.5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5.0mL,BCG试液2.0mL,蒸馏水3mL,氯仿10.0mL,振摇3min,静置1h,分取氯仿层于装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量瓶中,静置30min,在紫外分光光度计412.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结果未发酵组乌头总生物碱含量为10.65(mg/g),发酵组乌头总生物碱含量为49.47(mg/g)。发酵组乌头总生物碱含量比未发酵组增加38.82(mg/g),即365%。
实施例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芍药苷含量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Diamonsil C18(150mm×4.6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40℃。进样量:20μL。
精密称取一定量的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溶液制成每1mL含0.5μg的溶液,摇匀,得芍药苷对照品溶液。
用移液管精密量取2项下的提取物1.5mL,水浴低温蒸干,残渣加10mL甲醇,超声10分钟,使溶解,离心20分钟(1500r/min),将上清液转移到25mL的容量瓶中,并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即得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结果未发酵组芍药苷含量0.1880(g/g),发酵组芍药苷含量0.3183(g/g)。发酵组芍药苷含量比未发酵组增加0.1303(g/g),即69.3%。
实施例4干浸膏含量测定
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精密量取按照传统方法及实施例1“2.复方发酵”所述方法制备的2种提取液各10mL,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于105℃烘3h,转移至干燥器中,冷却30min,即刻精密称重,计算干浸膏含量,浸膏得率计算公式:浸膏得率=(干燥后浸膏重量-蒸发皿重量)*15倍/药材总重量*100%。
结果:传统提取干浸膏得率为10.15(g/g生药)%,发酵法干浸膏得率23.96(g/g),发酵组干浸膏得率比未发酵组增加了13.81(g/g)%,即136.1%。
实施例5附桂骨痛复方发酵前后急性毒性
1)黑曲霉发酵提取液的急性毒性: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给药前禁食10小时,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取按本发明制备的附桂骨痛提取液(含量),分别灌胃给予73.4,91.75,114.69,143.96,179.2g/kg,药物组间比为0.80,给药体积为0.2mL/10g体重,给药后连续饲养并观察7天,记录各组小鼠死亡情况,用BLISS法计算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95%133.70g/kg。结果见表1。
2)传统水提取液的急性毒性: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给药前禁食10小时,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取按本发明实例1方法1制备的附桂骨痛提取液(含量),分别灌胃给予72.2,90.2,112.8,140.9,176.0g/kg,药物组间比为0.80,给药体积为0.2mL/10g体重,给药后连续饲养并观察7天,记录各组小鼠死亡情况,用BLISS法计算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95%118.16g/kg,结果见表2。
表1不同剂量的发酵附桂骨痛对小鼠口服给药的结果
LD5095%133.70g/kg,95可靠度置信限为114.73-166.67g/kg
表2不同剂量的附桂骨痛对小鼠口服给药的结果
LD5095%118.16g/kg,95可靠度置信限为101.77-139.53g/kg
实施例6本发明附桂骨痛复方提取物对小鼠抗炎性的影响
ICR小鼠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京)2007-0001。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FGGT(4.0,6.8g/kg),发酵后FGGT(4.0,6.8g/kg),地塞米松(0.002g/kg)。各组均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d。末次给药后30min,ip醋酸(0.6%,0.20ml/20g体重),30min后尾静脉注射0.5%伊文斯蓝生理盐水溶液10mg/kg,30min后脱颈椎处死,切开腹腔,用5ml生理盐水洗涤腹腔,吸管吸出洗涤液4ml加入生理盐水至10ml,3000r·min-1离心15min,取上清液于590nm比色测定,读取吸光度值,比较给药组和对照组的差异。
由图1可见,FGGT(4.0,6.8g/kg),发酵后FGGT(4.0,6.8g/kg),地塞米松(0.002g/kg)组的吸光度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表明FGGT发酵前后能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但相同剂量的FGGT发酵前后并无显著差异。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用蒸馏水灌服,地塞米松组2mg/kg,FGGT(4.0,6.8g/kg),发酵后FGGT(4.0,6.8g/kg)。各组小鼠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以二甲苯0.02ml/只均匀涂于左耳前后两面,右耳作为对照。致炎后1h将小鼠处死,沿耳廓线剪下两耳,用直径8mm的不锈钢打孔器在同一部位分别打下耳片,用电子分析天平(sartorius,BP211D)称重,以左右耳片的重量之差为肿胀度。
由表3和图2可见,FGGT(4.0,6.8g/kg),发酵后FGGT(4.0,6.8g/kg),地塞米松(0.002g/kg)组对小鼠耳廓肿胀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相同剂量的FGGT发酵前后并无显著差异。
表3附桂骨痛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治疗效果(x±s)
与对照组比较,▲▲P<0.01
实施例7本发明附桂骨痛复方提取液的镇痛作用
1.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的影响
将大烧杯置于恒温(55±0.5)℃水浴槽,预热10min,以放置于热板上小鼠首次舔后足所需时间为该鼠正常痛阈值。痛阈值<5s或>30s或跳跃的小鼠弃用。选择正常痛阈值在5~30s内合格雌性小鼠50只。按痛阈值分层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阿司匹林组(0.2g/kg),FGGT(4.0,6.8g/kg),发酵后FGGT(4.0,6.8g/kg),各组小鼠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d。给药前和末次给药后1,2,2.5,3,4,5,7,9,12,14,16小时时测定小鼠舔后足所需时间。
由表4和图3可见(表4附于说明书最后一页),本发明附桂骨痛复方发酵提取液6.8g/kg灌胃给药,药后小鼠舔后足所需时间与给药前比较均明显延长,FGGT发酵后与同剂量传统水提取液比较起效时间明显提前,在相同时间点小鼠舔后足所需时间延长。
2.附桂骨痛复方提取物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影响
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阿司匹林组(0.2g/kg),FGGT(4.0,6.8g/kg),发酵后FGGT(4.0,6.8g/kg)和蒸馏水对照组。各组小鼠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d。末次给药后30min,腹腔注射冰醋酸(0.6%,0.25ml/只)致痛。观察记录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以及10min内的扭体次数。
由表5可见,本发明附桂骨痛复方发酵提取液6.8g/kg灌胃给药,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表明发酵后FGGT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图4和图5分别为扭体次数和扭体反应潜伏期的统计图。
表5附桂骨痛对醋酸致扭体反应的小鼠的镇痛效果(x±s)
▲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发酵FGGT与同剂量未发酵FGGT比较
本发明的附桂骨痛复方发酵提取液,相对于未发酵组总乌头生物碱含量高365%,芍药苷含量高69.3%,干浸膏得率高136.1%;且澄清度高,脱色明显,杂质含量明显降低。
本发明的附桂骨痛复方发酵提取物,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133.70g/kg,大于传统水提取物LD50118.16g/kg,说明经过发酵,毒性降低,达到了减毒的作用。
本发明的附桂骨痛复方发酵提取物在小鼠6.8g/kg口服给药,对于毛细管通透性升高及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抗炎效果与传统方法无明显区别。
本发明的附桂骨痛复方发酵提取物在小鼠4.0,6.8g/kg口服给药,能明显延长小鼠热痛阀值,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说明发酵提取物有很好的镇痛作用,优于传统方法。
Claims (4)
1.一种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附桂骨痛复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完成:
1)按照附桂骨痛复方的比例称取各味药材,除淫羊藿为全草外,其余为10~20目粗粉;
2)用蒸馏水浸湿药材后灭菌;
3)每74.0g药材接种10ml浓度为1.8*104个/ml的黑曲霉液,连续培养7天;
4)将发酵后的药材加热回流提取3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重量的10,8,6倍,提取时间依次为1.5h,0.75h,0.75h;
5)过滤步骤4)中所得提取液,4000r/min离心20min,合并3次提取液的上清液,浓缩并定容至150m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附桂骨痛复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曲霉液为由以下步骤制得的黑曲霉菌悬液:
1)按照营养琼脂45g,葡萄糖20g,蒸馏水1000ml的比例配制培养基,加热煮沸,全部溶解后高压蒸汽灭菌,分别分装于于灭菌培养皿和三角瓶中,凝固得到平板培养基和斜面培养基;
2)按照牛肉膏10g,蛋白胨10g,葡萄糖20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的比例配制培养液,加热煮沸,全部溶解后高压蒸汽灭菌,得到菌悬液培养液;
3)将黑曲霉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上,30℃恒温倒置,活化培养3-4天;
4)平板培养基长满黑曲霉孢子后,在无菌条件下,将单个健康菌落接入到三角瓶中的斜面培养基上,30℃恒温,扩大培养6-7天;
5)扩大培养后,在无菌条件下,向三角瓶中加入菌悬液培养液,用玻璃棒摩擦菌落表面,将孢子打散成茶状菌液,菌液转于无菌试管,振荡8-10分钟,静置30-40分钟,上层1/2菌液转于另一无菌试管,震荡1-2分钟,用滤纸过滤除去短菌丝,将所得滤液振荡混匀1-2分钟,得到黑曲霉菌悬液;
6)在无菌条件下,将黑曲霉菌悬液吸取一滴至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不少于1.8*104个/ml为合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附桂骨痛复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桂骨痛复方为:附子14.5g、川乌7.5g、乳香7.5g、党参11.1g、白芍11.1g、淫羊藿11.1g、当归11.1g,共计74.0g。
4.由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得的附桂骨痛复方中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880119A CN101606991B (zh) | 2009-07-02 | 2009-07-02 |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附桂骨痛复方的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880119A CN101606991B (zh) | 2009-07-02 | 2009-07-02 |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附桂骨痛复方的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06991A true CN101606991A (zh) | 2009-12-23 |
CN101606991B CN101606991B (zh) | 2012-05-23 |
Family
ID=41481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8801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6991B (zh) | 2009-07-02 | 2009-07-02 |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附桂骨痛复方的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606991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8759A (zh) * | 2010-12-31 | 2011-05-18 | 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以微生物发酵法炮制的茶剂中药 |
CN103484507A (zh) * | 2013-07-30 | 2014-01-01 | 贵州大学 | 选择性合成1,3-甘油二酯的黑曲霉的发酵生产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CN103690656A (zh) * | 2013-12-13 | 2014-04-02 | 姜兴文 | 一种治癣中草药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663442A (zh) * | 2016-02-29 | 2016-06-15 | 山东天健源农业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补益类中药提取液的发酵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9675C (zh) * | 2002-11-19 | 2005-05-04 | 贵州万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药母 |
CN1181866C (zh) * | 2002-11-26 | 2004-12-29 | 贵州家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治疗骨痛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706272A (zh) * | 2004-11-10 | 2005-12-14 | 王生雨 | 中药发酵方法及其发酵制得的活菌制剂及其用途 |
-
2009
- 2009-07-02 CN CN2009100880119A patent/CN10160699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8759A (zh) * | 2010-12-31 | 2011-05-18 | 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以微生物发酵法炮制的茶剂中药 |
CN103484507A (zh) * | 2013-07-30 | 2014-01-01 | 贵州大学 | 选择性合成1,3-甘油二酯的黑曲霉的发酵生产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CN103484507B (zh) * | 2013-07-30 | 2015-11-11 | 贵州大学 | 选择性合成1,3-甘油二酯的黑曲霉的发酵生产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CN103690656A (zh) * | 2013-12-13 | 2014-04-02 | 姜兴文 | 一种治癣中草药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690656B (zh) * | 2013-12-13 | 2016-09-14 | 姜兴文 | 一种治癣中草药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663442A (zh) * | 2016-02-29 | 2016-06-15 | 山东天健源农业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补益类中药提取液的发酵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06991B (zh) | 2012-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11745B (zh) | 一种抗菌丹参酮提取物、其制备方法、用途及其产品 | |
CN102225152B (zh) | 麦味地黄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732417B (zh) | 博落回总生物碱离子对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316096A (zh) | 一种黑种草子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5748622A (zh) | 一种用于解痉镇痛的益生菌发酵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193876A (zh) | 一种马齿苋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472729B (zh) | 香青藤在制备用于治疗人胶质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8420922A (zh) | 抗罗非鱼链球菌病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1606991A (zh) |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附桂骨痛复方的工艺 | |
CN102485237B (zh) | 青蒿酿液及其酿制技术 | |
CN101978987B (zh) | 一种冬凌草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抗脑缺血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1642450A (zh) | 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新用途 | |
CN102309542A (zh) | 用于慢性肾炎的肾茶正丁醇部位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21137A (zh) | 利用甘草毛状根及其培养液制备甘草总黄酮的方法 | |
CN102988529B (zh) | 樱桃核中总酚酸的制备方法及新用途 | |
CN1730015A (zh) | 金银花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637550A (zh) | 一种蒲葵子多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
CN105688197A (zh) | 含溶菌酶的治疗脚气药物 | |
CN106344663A (zh) | 一种金英黄归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2397333A (zh) | 一种银黄注射液的制备及质量检测方法 | |
CN107118089B (zh) | 一种从植物中制备牡丹酚的方法及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 |
CN105030914A (zh) | 粗壮女贞苦丁茶提取物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应用 | |
CN112294867B (zh) | 荔枝草黄芩复方痤疮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1152202B (zh) |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288902B (zh) | 一种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酸枣叶总黄酮发酵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70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