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6949B - 弹片及音圈马达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弹片及音圈马达致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46949B CN101546949B CN200810300684A CN200810300684A CN101546949B CN 101546949 B CN101546949 B CN 101546949B CN 200810300684 A CN200810300684 A CN 200810300684A CN 200810300684 A CN200810300684 A CN 200810300684A CN 101546949 B CN101546949 B CN 1015469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segment
- linkage section
- elastic part
- parall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圈马达致动器的弹片,该弹片具有大致呈L形的第一弹力部、第二弹力部、第三弹力部及第四弹力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该弹片的音圈马达致动器。由于该弹片韧性较佳,使得使用该弹片的音圈马达致动器较耐震,使用寿命较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圈马达致动器,尤其涉及一种韧性较佳的弹片及采用该弹片的音圈马达式致动器。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致动器具有体积小、用电量少及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作为电子产品(如数码相机、手机、数码摄像机等)中的致动器(请参见Design ofa voice coil motor used in the focusing system of a digital video camera,Mag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Volume 41,Issue 10,Oct.2005 Page(s):3979-3981)。
常见的音圈马达致动器主要包括一固定架及一个可活动地装设于该固定架内的装筒及至少一弹片。该装筒用来装设镜筒或对焦镜片组或变焦镜片组等元件,该弹片用来保护音圈马达致动器。在通电的情况下,该音圈马达致动器驱动装筒,从而改变镜筒或对焦镜片组或变焦镜片组与影像感测器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对焦或变焦的功能。
传统的音圈马达致动器中弹片100(请参阅圈1)具有长形沟槽101与102及位于两沟槽101与102之间的可动弹力部103。
然而,该可动弹力部103为单一的可动段,故,韧性不佳,从而使得采用该弹片100的音圈马达致动器的耐震性不佳,容易因震动而损坏,进而缩短了音圈马达致动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韧性较佳的弹片及一种具有该弹片的音圈马达致动器实为必要。
一种音圈马达致动器的弹片,所述弹片具有一个方形平板,所述平板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平行,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所述平板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四周开设有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及第四沟槽,所述该第一沟槽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起始段、一个与所述第二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连接段及一个与所述第三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结束段,所述第二沟槽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二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起始段、一个与所述第三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连接段及一个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结束段,所述第三沟槽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三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起始段、一个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连接段,一个与所述第一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结束段,所述第四沟槽具有一个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起始段、一个与所述第一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连接段及一个与所述第二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结束段,所述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及第四沟槽两两交错地开设在所述平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起始段及所述第四结束段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三起始段与所述第一结束段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段位于所述第四起始段与所述第二结束段之间,所述第四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段与所述第三结束段之间,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结束段、所述第二起始段及所述第二连接段共同形成一个L形的第一可动弹力部,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结束段、所述第三起始段及所述第三连接段共同形成一个L形的第二可动弹力部,所述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结束段、所述第四起始段、所述第四连接段共同形成一个L形的第三可动弹力部,所述第四连接段、所述第四结束段、所述第一起始段及所述第一连接段共同形成一个L形的第四可动弹力部,所述第一可动弹力部与所述第四可动弹力部在所述第二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二可动弹力部与所述第一可动弹力部在所述第三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三可动弹力部与所述第二可动弹力部在所述第四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四可动弹力部与所述第三可动弹力部在所述第一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一起始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一结束段的长度的3倍,所述第二起始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二结束段的长度的3倍,所述第三起始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三结束段的长度的3倍,所述第四起始段的长度为所述第四结束段的长度的3倍。
一种音圈马达致动器,其包括一个装筒及两个弹片。所述弹片具有一个方形平板,所述平板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平行,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所述平板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四周开设有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及第四沟槽,所述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及第四沟槽两两交错地开设在所述平板上,所述该第一沟槽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起始段、一个与所述第二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连接段及一个与所述第三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结束段,所述第二沟槽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二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起始段、一个与所述第三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连接段及一个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结束段,所述第三沟槽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三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起始段、一个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连接段,一个与所述第一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结束段,所述第四沟槽具有一个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起始段、一个与所述第一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连接段及一个与所述第二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结束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起始段及所述第四结束段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三起始段与所述第一结束段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段位于所述第四起始段与所述第二结束段之间,所述第四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段与所述第三结束段之间,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结束段、所述第二起始段及所述第二连接段共同形成一个L形的第一可动弹力部,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结束段、所述第三起始段及所述第三连接段共同形成一个L形的第二可动弹力部,所述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结束段、所述第四起始段、所述第四连接段共同形成一个L形的第三可动弹力部,所述第四连接段、所述第四结束段、所述第一起始段及所述第一连接段共同形成一个L形的第四可动弹力部,所述第一可动弹力部与所述第四可动弹力部在所述第二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二可动弹力部与所述第一可动弹力部在所述第三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三可动弹力部与所述第二可动弹力部在所述第四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四可动弹力部与所述第三可动弹力部在所述第一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一起始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一结束段的长度的3倍,所述第二起始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二结束段的长度的3倍,所述第三起始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三结束段的长度的3倍,所述第四起始段的长度为所述第四结束段的长度的3倍。所述第一沟槽的第一连接段及所述第一沟槽的第一结束段与所述通孔之间形成一个连接部。所述两个弹片位于所述装筒的两端且通过所述弹片的连接部与所述装筒至少部分固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弹片的可动弹力部是由一沟槽的起始段与与其相邻的另一沟槽的连接段及结束段形成的大致呈L形的非单一可动段,且该可动弹力部的转弯处呈一适当的圆角,降低了应力集中的程度,从而使得该弹片具有较佳的韧性,采用该弹片的音圈马达致动器较耐震,进而使得该音圈马达致动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弹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音圈马达致动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音圈马达致动器的分解图,其包括固定架、活动装组及弹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音圈马达致动器中固定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音圈马达致动器中活动装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音圈马达致动器中的弹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音圈马达致动器10,该音圈马达致动器10可供一镜头模组(图未示)使用。该音圈马达致动器10包括:外壳20、固定装组30、活动装组40、两弹片50及承载体60。
该外壳20用于消除外部电磁对该音圈马达致动器10的干扰并防止该音圈马达致动器10的电磁影响其外部电子元件的工作。该外壳20可通过镍铁合金、导电塑料、表面导电材料、导电玻璃等磁屏蔽材料制成。该外壳20具有一个底板22、两个设置于底板22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24及两个设置于底板22的另外相对两侧的第二侧板26。该底板22、两个第一侧板24及两个第二侧板26形成一个用来容置固定装组30的容置空间。该底板22的几何中心开设一通孔222,用于光线射入镜头模组中。两个第一侧板24之一上开设有两个端子接槽25a及25b。
该固定装组30具有一个固定架32及四块装设于固定架32中的磁铁34。(请一并参阅图4),该固定架32是一个呈正方体筒状的架体。该固定架32的四个方形侧壁围成一个第一容置腔321,该第一容置腔321用来收容活动装组40。每一正方形侧壁上开设有一个置磁部322,用来放置磁铁34。该固定架32中与其中心轴平行的四条棱323沿固定架32中心轴方向向固定架32的底部延伸形成四个第一定位柱324,向固定架32的顶部延伸形成四个第一定位柱324。该第一定位柱324用来将固定架32与弹片50定位。该四条棱323之一上开设有一凹槽325。
可以理解,该第一定位柱324也可单独成型,再通过胶合粘结、螺接等其他固接方法与固定架32固接为一体。
请一并参阅图5,该活动装组40装设于固定装组30的第一容置腔321中。该活动装组40具有一个装筒41及绕于该装筒41外、壁的线圈42。该装筒41为一个具有大致呈圆形的第二容置腔412的方形结构。该第二容置腔412用来收容镜头模组。该第二容置腔412的侧壁沿平行于装筒41的中心轴方向延伸形成八个第二定位柱413。该八个第二定位柱413中,四个均匀分布于装筒41的顶部,四个均匀分布于装筒41的底部,用来与弹片50定位。在每一第二定位柱413的附近开设有两个点胶凹槽414,该点胶凹槽414可注入胶,从而使得该装筒41与弹片50胶合。该线圈42的两端头可分别与其邻近的弹片50相连。
可以理解,该第二定位柱413也可单独成型,再通过胶合粘结、螺接等其他固接方法与装筒41固接为一体。
请一并参阅图6,弹片50具有一个方形平板51,该平板51具有第一侧边511a、第二侧边511b、第三侧边511c及第四侧边511d。该第一侧边511a与第三侧边511c平行,第二侧边511b与第四侧边511d平行。该平板51的几何中心开设有一通孔510,该通孔510用于光线射入或射出镜头模组。该通孔510的四周还开设有第一沟槽52、第二沟槽53、第三沟槽54及第四沟槽55。
该第一沟槽52具有与第一侧边511a平行的第一起始段521a、与第三侧边511c平行的且与第一起始部521a相对的第一结束段521b及位于第一起始段521a与第一结束段521b之间的且与第二侧边511b平行的第一连接段521c,其中第一结束段521b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起始段521a的长度。该第一连接段521c及第一结束段521b与通孔510之间形成连接部56。该连接部56上开设有一个开口朝向通孔510的第一凹口561、一个开口朝向通孔510的第二凹口562及两个位于第一凹口561两侧的贯穿孔563。该第一凹口561周围的板壁、第二凹口563周围的板壁及通孔510周围的板壁连成一个曲面。该第一凹口561与第二定位柱413相配合将弹片50与装筒41定位并固定。该第二凹口562可通过焊接的方法与线圈42的一个端头相连。该贯穿孔563可通过点胶方法与点胶凹槽414胶合,从而使得弹片50与装筒41更牢固的固接为一体。
可以理解,该第一凹口561也可以为中心轴与通孔510的中心轴平行的通孔,不限于本实施例,只要其可与第二定位柱413相配合将弹片50与装筒41定位并固定即可。
该第二沟槽53具有与第二侧边511b平行的第二起始段531a、与第四侧边511d平行的且与第二起始部531a相对的第二结束段531b及位于第二起始段531a与第二结束段531b之间的且与第三侧边511c平行的第二连接段531c,其中第二结束段531b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起始段531a的长度。该第二起始段531a及第二连接段531c位于第一沟槽52的外侧,从而与第一沟槽52的第一连接段521c及第一结束段521b之间形成第一可动弹力部57a。该第二连接段531c及第二结束段531b与通孔510之间形成连接部56。
该第三沟槽54具有与第三侧边511c平行的第三起始段541a、与第一侧边511a平行的且与第三起始部541a相对的第三结束段541b及位于第三起始段541a与第三结束段541b之间的且与第四侧边511d平行的第三连接段541c,其中第三结束段541b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三起始段541a的长度。该第三起始段541a及第三连接段541c位于第二沟槽53的外侧,从而与第二沟槽53的第二连接段531c及第二结束段531b之间形成第二可动弹力部57b。该第三连接段541c及第三结束段541b与通孔510之间形成连接部56。
该第四沟槽55具有与第四侧边511d平行的第四起始段551a、与第二侧边511b平行的且与第四起始部551a相对的第四结束段551b及位于第四起始段551a与第四结束段551b之间的且与第一侧边511a平行的第四连接段551c,其中第四结束段551b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四起始段551a的长度。该第四起始段551a及第四连接段551c位于第三沟槽54的外侧,从而与第三沟槽54的第三连接段541c及第三结束段541b之间形成第三可动弹力部57c。该第四连接段551c及第四结束段551b位于第一沟槽52的内侧,从而与第一沟槽52的第一起始段521a及第一连接段521c之间形成第四可动弹力部57d。该第四连接段541c及第四结束段541b与通孔510之间形成连接部56。
该第一沟槽52的第一起始段521a的外侧、第二沟槽53的第二起始段531a的外侧、第三沟槽54的第三起始段541a的外侧及第四沟槽55的第四起始段551a的外侧形成一个外侧固定部58。该外侧固定部58开设有四个与第一定位柱324配合使用的定位孔582。该定位孔582与第一定位柱324相配合将弹片50与固定架32定位并固定。为了防止与固定架32固定不牢,也可将外侧固定部58通过胶合粘结的方法与固定架32的底部及顶部的棱固接。
可以理解,该点胶凹槽414及贯穿孔564的个数还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不限于本实施例,只要可将弹片50与装筒41固接为一体即可。同样还可以理解,该连接部56也可通过胶合粘结的方法全部的与与装筒41的顶部或底部相接触的区域相固接,只要其第一可动弹力部57a、第二可动弹力部57b、第三可动弹力部57c及第四可动弹力部57d没有与装筒41固接即可。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沟槽52、第二沟槽53、第三沟槽54及第四沟槽55的形状相同,且第一起始段521a的长度为第一结束段521b的长度的3倍,第二起始段531a的长度为第二结束段531b的长度的3倍,第三起始段541a的长度为第三结束段541b的长度的3倍,第四起始段541a的长度为第四结束段541b的长度的3倍,从而使得该第一可动弹力部57a、第二可动弹力部57b、第三可动弹力部57c及第四可动弹力部57d的形状也相同且大致L形。由于该第一可动弹力部57a、第二可动弹力部57b、第三可动弹力部57c及第四可动弹力部57d的形状大致呈L形,并非单一可动段,且该第一可动弹力部57a、第二可动弹力部57b、第三可动弹力部57c及第四可动弹力部57d的转弯处呈一适当的圆角,降低了应力集中的程度,故,该弹片50韧性较佳。
可以理解,该第一起始段521a的长度也可以为第一结束段521b的长度的1倍或2倍或4倍或5倍或其它倍,该第二起始段531a的长度也可以为第二结束段531b的长度的1倍或2倍或4倍或5倍或其它倍,该第三起始段541a的长度也可以为第三结束段541b的长度的1倍或2倍或4倍或5倍或其它倍,该第四起始段551a的长度也可以为第四结束段551b的长度的1倍或2倍或4倍或5倍或其它倍,不限于本实施例,只要形成的第一可动弹力部57a、第二可动弹力部57b、第三可动弹力部57c及第四可动弹力部57d为非单一可动段即可。
该两弹片50还分别具有导接端子50a与50b。该导接端子50a与50b与外部电路相连,使得电流依次流经导接端子50a、具有导接端子50a的弹片50、线圈42的一端头、线圈42的另一端头、具有导接端子50b的弹片50及导接端子50b,从而形成闭合回路。该导接端子50a与50b的结构相似,均呈L形,但导接端子50a较长,导接端子50b较短。该导接端子50a的一端容置于凹槽325中,另一端容置于承载体60中,导接端子50b的一端也容置于承载体60中。加上壳体20后,容置于承载体60中的两个导接端子50a与50b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端子接槽25a及25b与外部电路连接。
可以理解,该导接端子50a与弹片50可单独成型,再通过胶合粘结、螺接或其他固接方法与该弹片50固接为一体,也可与该弹片50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该导接端子50a与一弹片50一体成型,导接端子50b与另一弹片50也是一体成型。
该承载体60呈方形,与外壳20构成一个隔离盒70。该隔离盒70可用于消除外部电磁对该音圈马达致动器10的干扰并防止该音圈马达致动器10的电磁影响其外部电子元件的工作。
将导接端子50a与50b与外部电路连通,使线圈42内有电流流动,而通有电流的线圈42在四磁铁34形成的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带动装筒41沿其中心轴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该音圈马达致动器10也可以没有导接端子50a与50b,而是将线圈42与外部电路直接相连,不限于本实施例,只要该线圈42内有电流流动即可。
可以理解,该第一定位柱324第二定位柱413的个数也可以为两个、三个或更多个,不限于本实施例,只要与定位孔582相配合将弹片50与固定架32定位并固定即可。同样可以理解,该第二定位柱413的个数也可以为两个、三个或更多个,不限于本实施例,只要与第一凹口561相配合将弹片50与装筒41定位并固定即可。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故,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音圈马达致动器的弹片,所述弹片具有一个方形平板,所述平板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平行,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所述平板中间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四周开设有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及第四沟槽,所述该第一沟槽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起始段及一个与所述第二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沟槽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二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起始段及一个与所述第三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三沟槽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三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起始段及一个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连接段,所述第四沟槽具有一个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起始段及一个与所述第一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连接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进一步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三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一结束段,所述第二沟槽进一步具有一个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二结束段,所述第三沟槽进一步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三结束段,所述第四沟槽进一步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二侧边平行的直线形的第四结束段,所述第一沟槽、第二沟槽、第三沟槽及第四沟槽两两交错地开设在所述平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起始段及所述第四结束段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三起始段与所述第一结束段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段位于所述第四起始段与所述第二结束段之间,所述第四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起始段与所述第三结束段之间,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结束段、所述第二起始段及所述第二连接段共同形成一个L形的第一可动弹力部,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结束段、所述第三起始段及所述第三连接段共同形成一个L形的第二可动弹力部,所述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结束段、所述第四起始段、所述第四连接段共同形成一个L形的第三可动弹力部,所述第四连接段、所述第四结束段、所述第一起始段及所述第一连接段共同形成一个L形的第四可动弹力部,所述第一可动弹力部与所述第四可动弹力部在所述第二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二可动弹力部与所述第一可动弹力部在所述第三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三可动弹力部与所述第二可动弹力部在所述第四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四可动弹力部与所述第三可动弹力部在所述第一侧边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述第一起始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一结束段的长度的3倍,所述第二起始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二结束段的长度的3倍,所述第三起始段的长度为所述第三结束段的长度的3倍,所述第四起始段的长度为所述第四结束段的长度的3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所述第二沟槽、所述第三沟槽及所述第四沟槽形状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的第一连接段及所述第一沟槽的第一结束段与所述通孔之间形成一个连接部。
4.一种音圈马达致动器,其包括一个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马达致动器进一步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片,所述两个弹片分别位于所述装筒的两端且通过所述弹片的连接部与所述装筒至少部分固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圈马达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筒的两端分别具有点胶部,所述装筒的点胶部与所述弹片的连接部固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圈马达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固定架及装设在所述固定架上的磁铁,所述固定架用来收容所述装筒,所述弹片进一步具有一个外侧固定部,两个所述弹片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两端且通过所述弹片的外侧固定部与所述固定架固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圈马达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壳体及一个与所述壳体相配合的承载体,所述壳体及所述承载体相配合形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固定架、装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磁铁、所述装筒及两个所述弹片均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300684A CN101546949B (zh) | 2008-03-24 | 2008-03-24 | 弹片及音圈马达致动器 |
US12/192,376 US7830626B2 (en) | 2008-03-24 | 2008-08-15 | Resilient plate and lens actuator with same |
US12/341,348 US7688521B2 (en) | 2008-03-24 | 2008-12-22 | Lens actuato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300684A CN101546949B (zh) | 2008-03-24 | 2008-03-24 | 弹片及音圈马达致动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46949A CN101546949A (zh) | 2009-09-30 |
CN101546949B true CN101546949B (zh) | 2012-08-29 |
Family
ID=41088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3006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6949B (zh) | 2008-03-24 | 2008-03-24 | 弹片及音圈马达致动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830626B2 (zh) |
CN (1) | CN1015469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67614B (zh) * | 2008-04-25 | 2012-03-2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音圈马达 |
CN101604895A (zh) * | 2008-06-10 | 2009-12-1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平板弹片及音圈马达 |
CN101620306B (zh) * | 2008-06-30 | 2012-07-1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装置 |
TW201015841A (en) * | 2008-10-01 | 2010-04-16 | Vasstek Int Corp | Voice coil motor using magnetic shell to realize power saving effect |
CN101750699A (zh) * | 2008-12-11 | 2010-06-2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 |
CN102214982A (zh) * | 2010-04-09 | 2011-10-1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弹片、音圈马达及相机模组 |
KR101741817B1 (ko) | 2010-07-19 | 2017-05-31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
US8836177B2 (en) | 2010-07-30 | 2014-09-16 | Lg Innotek Co., Ltd. | Voice coil motor |
TW201223084A (en) * | 2010-11-16 | 2012-06-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Voice coil motor |
CN202003118U (zh) * | 2011-03-04 | 2011-10-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相机模组 |
TW201308838A (zh) * | 2011-08-03 | 2013-02-16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音圈馬達 |
CN114024411B (zh) * | 2014-02-27 | 2024-01-30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镜头驱动马达 |
CN104979992B (zh) * | 2014-04-08 | 2018-03-30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电磁驱动器的线圈导线引出结构 |
USD902980S1 (en) * | 2018-01-12 | 2020-11-24 | Tdk Taiwan Corp. | Driving unit for a camera lens |
CN110784087B (zh) * | 2018-07-26 | 2021-09-03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致动器及触觉装置 |
CN117849982B (zh) * | 2024-03-07 | 2024-06-11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潜望式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47671Y (zh) * | 2005-11-01 | 2006-12-13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 |
CN1940698A (zh) * | 2005-09-27 | 2007-04-04 | 力相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具位置回馈的音圈马达自动对焦装置及其对焦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34097B1 (fr) * | 1995-05-12 | 1997-06-06 | Thomson Csf | Laser a semiconducteurs |
US7170665B2 (en) * | 2002-07-24 | 2007-01-30 | Olympus Corporation | Optical unit provided with an actuator |
JP2002022981A (ja) * | 2000-07-05 | 2002-01-23 | Nec Corp | フォトニック結晶多層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2124733A (ja) * | 2000-08-09 | 2002-04-26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 半導体レーザダイオード |
US6674778B1 (en) * | 2002-01-09 | 2004-01-06 | Sandia Corporation | Electrically pumped edge-emitting photonic bandgap semiconductor laser |
US6778581B1 (en) * | 2002-09-24 | 2004-08-17 | Finisar Corporation | Tunable 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 |
US7507293B2 (en) * | 2002-10-28 | 2009-03-2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hotonic crystals with nanowire-based fabrication |
DE10254909B4 (de) * | 2002-11-25 | 2004-10-07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Abstimmbarer Halbleiterlase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
US7351601B2 (en) * | 2003-10-15 | 2008-04-01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ethods of forming nanocavity laser structures |
US7057833B2 (en) * | 2004-09-03 | 2006-06-06 | Yeow-Thiam Ooi | Image capture device |
JP4433303B2 (ja) * | 2005-02-15 | 2010-03-1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
CN100501482C (zh) * | 2006-03-08 | 2009-06-1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相机镜头用间隔环、相机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
JP4992444B2 (ja) * | 2007-02-02 | 2012-08-08 |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CN101592771B (zh) * | 2008-05-26 | 2011-11-3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音圈马达致动器 |
CN101604895A (zh) * | 2008-06-10 | 2009-12-1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平板弹片及音圈马达 |
-
2008
- 2008-03-24 CN CN200810300684A patent/CN10154694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8-15 US US12/192,376 patent/US783062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2-22 US US12/341,348 patent/US768852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0698A (zh) * | 2005-09-27 | 2007-04-04 | 力相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具位置回馈的音圈马达自动对焦装置及其对焦方法 |
CN2847671Y (zh) * | 2005-11-01 | 2006-12-13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音圈马达的平板弹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90284854A1 (en) | 2009-11-19 |
US20090237819A1 (en) | 2009-09-24 |
US7688521B2 (en) | 2010-03-30 |
US7830626B2 (en) | 2010-11-09 |
CN101546949A (zh) | 2009-09-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46949B (zh) | 弹片及音圈马达致动器 | |
CN101872056B (zh) | 音圈马达组件 | |
JP6603362B2 (ja) | ボイスコイルモーター | |
CN101741206A (zh) | 音圈马达 | |
CN104932174B (zh) | 双摄像头模组 | |
CN101592771B (zh) | 音圈马达致动器 | |
CN103138522B (zh) | 音圈马达及使用该音圈马达的相机模组 | |
CN105305773B (zh) | 一种防抖音圈马达 | |
CN102332805A (zh) | 音圈电动机 | |
CN212135047U (zh) | 一种镜头驱动装置 | |
CN101882852A (zh) | 音圈马达 | |
CN108627947A (zh) | 透镜驱动装置 | |
CN103378702B (zh) | 音圈马达 | |
CN101552529B (zh) | 音圈马达 | |
CN114217491B (zh) | 一种防抖摄像驱动装置 | |
CN101656457B (zh) | 音圈马达 | |
CN202583572U (zh) | 镜头驱动装置及其镜头支撑装置 | |
CN102214982A (zh) | 弹片、音圈马达及相机模组 | |
CN208110139U (zh) | 透镜驱动装置 | |
CN118317183B (zh) | 潜望摄像模组的底座、制造方法及其潜望摄像模组 | |
CN101582620B (zh) | 固定装组及音圈马达 | |
CN109597182A (zh) | 透镜驱动马达、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 | |
CN101640466B (zh) | 音圈马达 | |
CN208210102U (zh) | Ois音圈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产品 | |
CN103384109A (zh) | 音圈马达及使用该音圈马达的相机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