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9809A - 充气轮胎、轮胎模具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轮胎模具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89809A CN101489809A CN200780027140.6A CN200780027140A CN101489809A CN 101489809 A CN101489809 A CN 101489809A CN 200780027140 A CN200780027140 A CN 200780027140A CN 101489809 A CN101489809 A CN 1014898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re
- shallow slot
- moulding
- along
- prominent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01—Vulcanising tyres; Vulcanising presses for tyres
- B29D30/0606—Vulcanising moulds not integral with vulcanising presses
- B29D2030/06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moulds
- B29D2030/0613—Means, e.g. sipes or blade-like elements, for forming narrow recesses in the tyres, e.g. cuts or incisions for winter ty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74—Slant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about 5 to 35 degr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31—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being shallow, i.e. sipe depth of less than 3 mm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S152/03—Slits in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充气轮胎、为了制造该充气轮胎而使用的轮胎模具以及使用该轮胎模具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该充气轮胎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邻的锯齿状的刀槽花纹之间设置有浅槽,能够抑制湿滑路面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的下降并且抑制硫化故障的产生,同时降低模具制作成本并且使得修整作业容易,并且能够降低修整屑。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面1设有由槽2、3、4、5、7、9、10划分的陆部6、8、12、13、14。在陆部6、8、12、13、14的胎面部6a、8a、12a、13a、14a,沿轮胎圆周方向T以预定的间隔排列有沿轮胎宽度方向锯齿状地延伸的多根刀槽花纹15。在沿轮胎圆周方向T相邻的刀槽花纹15、15之间延伸设置有浅槽16,将该浅槽16配置成不分断被划分在浅槽16两侧的陆部部分x、x而使其局部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为了制造该充气轮胎而使用的轮胎模具以及使用该轮胎模具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抑制湿滑路面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的下降并且抑制硫化故障的发生、同时降低模具制作成本并且使得修整作业容易的充气轮胎、轮胎模具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冬季使用的充气轮胎,在块状花纹、肋状花纹等的陆部沿轮胎圆周方向以预定的间隔设置有沿轮胎宽度方向锯齿状地延伸的多根刀槽花纹,通过该刀槽花纹的边角效应(エッジ効果)发挥较高的冰上性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上述的充气轮胎中,为了改善湿滑路面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采取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邻的锯齿状的刀槽花纹之间设置连通的浅槽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通过减小槽深而抑制陆部的刚性下降,抑制干燥路面的操纵稳定性的下降,同时通过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浅槽的边角效应,提高湿滑路面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
然而,这样的结构的轮胎,为了防止由空气残留所引起的硫化故障的发生,需要在与由刀槽花纹以及浅槽划分的陆部部分相对应的轮胎模具内面的各部分设置空气逃逸用的通气孔。因此,需要在模具上形成多个通气孔,其结果,存在模具的制造花费很多时间、导致模具制造成本的上升这一问题。
另外,在轮胎的制造工序中,具有对由流入通气孔的橡胶在轮胎表面上形成的橡胶须进行修整的工序,由于通气孔的增加,橡胶须个数增加,所以存在橡胶须的修整作业花费很多时间、并且产生大量修整屑这一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0-247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平11-3212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为了制造该充气轮胎而使用的轮胎模具以及使用该轮胎模具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该充气轮胎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邻的锯齿状的刀槽花纹之间设置有浅槽,能够抑制湿滑路面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的下降并且抑制硫化故障的发生,同时降低模具制作成本并且使得修整作业容易,并且能够减少修整屑。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胎面设有由槽划分的陆部,在该陆部的胎面部沿轮胎圆周方向以预定的间隔排列有沿轮胎宽度方向锯齿状地延伸的多根刀槽花纹,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邻的刀槽花纹之间延伸设置浅槽,将该浅槽配置成不分断被划分在浅槽两侧的陆部部分而使其局部连通。
本发明的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在由槽成型突条划分的成型面部,沿模具圆周方向以预定的间隔排列有沿模具宽度方向锯齿状地延伸的多根刀槽花纹成型刃,其中该槽成型突条突出设置于成型胎面部的成型面,在沿模具圆周方向相邻的刀槽花纹成型刃之间延伸设置浅槽成型突条,将该浅槽成型突条配置成不分断被划分在浅槽成型突条两侧的成型面部的部分而使其局部连通。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轮胎模具内对生胎进行硫化。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通过将延伸设置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邻的刀槽花纹之间的浅槽,配置成不分断被划分在浅槽两侧的陆部部分而使其局部连通,在轮胎硫化时在轮胎模具内在该连通的部分、即轮胎模具,能够残留在被划分在浅槽成型突条两侧的成型面部的部分的空气经由连通的部分从1个通气孔逃逸到外部。因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形成在轮胎模具上的通气孔的个数而降低模具制作成本,同时抑制由空气残留所引起的硫化故障的发生。
另外,通过减少通气孔的个数,由流入通气孔的橡胶而在轮胎表面上形成的橡胶须的个数下降,所以能够使橡胶须的修整作业容易,并且能够减少修整屑。
而且,由于仅将陆部部分局部连通即可,所以能够充分地确保浅槽的长度,因此能够抑制湿滑路面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胎面的局部展开图。
图2是陆部的胎面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制造图1的充气轮胎所使用的轮胎模具的局部说明图。
图4是轮胎模具的成型面部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胎面 2、3、4:主槽
5、7、9、10:横槽 6、8、12、13、14:陆部
6a、8a、12a、13a、14a:胎面部
15:刀槽花纹 15a:凹部
15b:凸部 16:浅槽
16a:一端 16b:另一端
21:成型面 21A:成型面部
22、23、24:主槽成型突条 25、27、29、30:横槽成型突条
35:刀槽花纹成型刃 35a:凹部
35b:凸部 36:浅槽成型突条
36a:一端 36b:另一端
37:通气孔 L:浅槽的长度
M:模具圆周方向 Q:浅槽成型突条的长度
T:轮胎圆周方向 d:间隔
k:连通的部分 x:陆部部分
y:成型面部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附图标记1是胎面。在该胎面1上设有沿轮胎圆周方向T延伸的3根主槽2、3、4。沿轮胎圆周方向以预定的间隔配置有从位于两外侧的主槽2、4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超过轮胎接地端的第1横槽5,在胎面1的两胎肩区域1S形成有由主槽2、4和第1横槽5划分的由块状花纹构成的陆部6。
沿轮胎圆周方向T以预定的间隔配置有,从主槽2、4之间的位于中心区域C的主槽3向主槽2,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第2横槽7。该第2横槽7不与主槽2连通,在主槽2、3之间形成有由该主槽2、3划分的由肋状花纹构成的陆部8。
沿轮胎圆周方向T以预定的间隔交替配置有从主槽4向轮胎宽度方向向内侧直线状地延伸的第3横槽9和弯曲地延伸的第4横槽10。在各第4横槽10与主槽3之间延伸设置有1根细槽11,在主槽3、4之间,由主槽3、4、横槽9、10以及细槽11划分形成有由形状不同的块状花纹构成的陆部12、13、14。
在各陆部6、8、12、13、14的胎面部6a、8a、12a、13a、14a,沿轮胎圆周方向T以预定的间隔排列有沿轮胎宽度方向锯齿状地延伸的多根刀槽花纹15。设置在位于胎面1的中心区域1C的陆部8、12、13、14上的刀槽花纹15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向一侧倾斜同时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在位于胎肩区域1S的陆部上的刀槽花纹15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向另一侧倾斜同时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
在沿轮胎圆周方向T相邻的预定的2根刀槽花纹15、15之间,设置有直线状地延伸的1根浅槽16。浅槽16也可以在沿轮胎圆周方向T相邻的各2根刀槽花纹15、15之间设置1根,如图1所示,可以适当配置在所希望的位置。浅槽16的一端连接于一方的刀槽花纹15,浅槽16的另一端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15相离开。
更详细地说,在上述的浅槽16中的多根浅槽16,如图2所示,被配置在沿轮胎圆周方向T相邻的2根刀槽花纹15、15中的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凹部15a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凸部15b之间,浅槽16的一端16a连接于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凹部15a,浅槽16的另一端16b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凸部15b相离开,被划分在浅槽16的两侧的陆部部分x、x不被浅槽16分断而在浅槽16的另一端16b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凸部15b之间局部连通。
另外,剩下的各浅槽16如图1所示,被配置在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凸部15b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凸部15b之间,浅槽16的一端16a连接于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凸部15b,浅槽16的另一端16b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凸部15b相离开,被划分在浅槽16的两侧的陆部部分x、x不被浅槽16分断而在浅槽16的另一端16b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凸部15b之间局部连通。
另外,这里所说的刀槽花纹15的凹部15a与凸部15b,在从沿轮胎圆周方向T相邻的2根锯齿状的刀槽花纹15、15之间的区域观察该2根刀槽花纹15、15时,向该区域突出的刀槽花纹15的部分为凸部,向该区域凹陷的刀槽花纹15的部分为凹部。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如上所述那样配置不同的浅槽16混合存在的结构。
在沿轮胎圆周方向T以预定的间隔排列有至少3根刀槽花纹15、并在沿轮胎圆周方向T相邻的各刀槽花纹15、15之间设有上述浅槽16的部分,将沿轮胎圆周方向T相邻的浅槽16、16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错位配置,由此能够避免陆部刚性局部下降,抑制偏磨损的发生。
图3表示制造上述的充气轮胎所使用的轮胎模具的主要部分。该轮胎模具是拼合型的模具,构成为在对轮胎的一方的胎侧部成型的环状的上部模具与对另一方的胎侧部成型的环状的下部模具之间环状排列有对胎面部成型的多个模具段。图2局部表示该多个模具段中的一个的成型面。其它的模具段的成型面也与这一个的成型面同样。
在模具段的成型面21上,突出设置有沿模具圆周方向M延伸的3根主槽成型突条22、23、24。在成型面21上沿模具圆周方向M以预定的间隔突出设置有从上下的主槽成型突条22、24向模具宽度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外侧延伸到设计端部的第1横槽成型突条25,通过主槽成型突条22、24与第1横槽成型突条25,在胎面1的两胎肩区域1S形成有由主槽2、4和第1横槽5划分的由块状花纹构成的陆部6。
在成型面21上沿模具圆周方向M以预定的间隔,突出设置有从位于主槽成型突条22、24之间的主槽成型突条23向主槽成型突条22沿模具宽度方向延伸的第2横槽成型突条27。该第2横槽成型突条27不与主槽成型突条22连通,通过这些主槽成型突条23、24以及第2横槽成型突条27,形成有以预定的间隔配置第2横槽7的由肋状花纹构成的陆部8。
在成型面21上沿模具圆周方向M以预定的间隔交替,突出设置有从主槽成型突条24向模具宽度方向内侧(主槽成型突条23侧)直线状地延伸的第3横槽成型突条29和弯曲地延伸的第4横槽成型突条30。在各第4横槽成型突条30与主槽成型突条23之间延伸设置有1根细槽成型突条31,由主槽成型突条23、24、横槽成型突条29、30以及细槽成型突条31,在主槽3、4之间划分形成有由形状不同的块状花纹构成的陆部12、13、14。
在由成型突条22、23、24、25、27、29、30、31划分的各成型面部21A上,沿模具圆周方向M以预定的间隔排列有沿模具宽度方向锯齿状地延伸的多根刀槽花纹成型刃35。设置在位于主槽成型突条22、24之间的各成型面部21A上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相对于模具宽度方向向一侧倾斜同时沿模具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在位于从主槽成型突条22、24向模具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的各成型面部21A上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相对于模具宽度方向向另一侧倾斜同时沿模具宽度方向延伸。
在沿模具圆周方向M相邻的预定的2根刀槽花纹成型刃35、35之间,设置有直线状地延伸的1根浅槽成型突条36。浅槽成型突条36,其一端连接于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其另一端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相离开。
更详细地说,在上述的浅槽成型突条36中的多根浅槽成型突条36,如图4所示,被配置在沿模具圆周方向M相邻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35中的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的凹部35a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的凸部35b之间,浅槽成型突条36的一端36a连接于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的凹部35a,浅槽成型突条36的另一端36b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的凸部35b相离开,将被划分在浅槽成型突条36的两侧的成型面部21A的部分y、y不被浅槽成型突条36分断而在浅槽成型突条36的另一端36b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的凸部35b之间局部连通。
另外,剩下的各浅槽成型突条36,如图3所示,被配置在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的凸部35b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的凸部35b之间,浅槽成型突条36的一端36a连接于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的凸部35b,浅槽成型突条36的另一端36b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的凸部35b相离开,被划分在浅槽成型突条36的两侧的成型面部21A的部分y、y不被浅槽成型突条36分断而浅槽成型突条36的另一端36b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的凸部35b之间局部连通。
另外,这里所说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的凹部35a与凸部35b,在从沿模具圆周方向M相邻的2根锯齿状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35之间的区域观察该刀槽花纹成型刃35、35时,向该区域突出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的部分为凸部,向该区域凹陷的刀槽花纹成型刃35的部分为凹部。
在沿模具圆周方向M以预定的间隔排列有至少3根刀槽花纹成型刃35、并在沿模具圆周方向M相邻的各刀槽花纹成型刃35之间设有上述浅槽成型突条36的位置,沿模具圆周方向M相邻的浅槽成型突条36、36在模具宽度方向上错位配置。
在各成型面部1A,设有用于使残留的空气逃逸到外部的多个通气孔37(在图3中未图示,参照图4)。在将被划分在各浅槽成型突条36的两侧的成型面部21A的部分y、y连通的部分z的附近,在浅槽成型突条36的长度Q的150%以下的距离范围内形成有1个通气孔37。如果配置通气孔37的距离,超过浅槽成型突条36的长度Q的150%,则残留在成型面部21A的部分y、y的空气难以从1个通气孔37逃逸到外部,所以需要再形成通气孔。另外,在这里所说的浅槽成型突条36的长度Q是在中心线上测定的长度。
上述图1的充气轮胎,通过在上述的图3的轮胎模具内对生胎进行硫化而制造。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由于将延伸设置在沿轮胎圆周方向T相邻的预定的刀槽花纹15、15之间的浅槽16配置成,被划分在浅槽16的两侧的陆部部分x、x不被浅槽16分断而局部连通,所以在轮胎硫化时在轮胎模具内在其连通的部分、即轮胎模具,能够使残留在被划分在浅槽成型突条36的两侧的成型面部21A的部分y、y的空气经由连通的部分z从1个通气孔37逃逸到外部。因此,能够抑制由空气残留引起的硫化故障的产生,同时大幅度地减少形成在轮胎模具上的通气孔37的个数而降低模具制作成本。
另外,通过减少通气孔37的个数,所以能够减少由流入通气孔37的橡胶而在轮胎表面上形成的橡胶须的个数,由此能够使橡胶须的修整作业容易,并且能够减少修整屑。
而且,由于仅将陆部部分x、x局部连通即可,所以能够充分地确保浅槽16的长度,因此能够抑制湿滑路面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的下降。
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作为将被划分在浅槽16的两侧的陆部部分x、x连通的部分k的间隔d,优选将其设在浅槽16的长度L的5~20%的范围内。如果间隔d比浅槽16的长度L的5%窄,则在硫化时难以有效地使空气逃逸。相反如果间隔d比浅槽16的长度L的20%大,则浅槽16的长度变得不充分,导致湿滑路面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下降。另外,在这里所说的浅槽16的长度L是在中心线上测定的长度。
作为浅槽16的宽度,优选设在0.3~2mm的范围内。如果浅槽16的宽度比0.3mm窄,则浅槽16难以开口,难以发挥由浅槽16所产生的边角效应。如果浅槽16的宽度超过2mm,则由于陆部刚性的下降,干燥路面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下降。
作为浅槽16的深度,为了抑制陆部刚性的下降,优选设为主槽2、3、4的深度的20%以下。作为浅槽16的深度的下限值,为了有效地产生边角效应,优选设为主槽2、3、4的深度的5%以上。作为主槽2、3、4的深度,可以设为7~12mm左右。
作为直线状地延伸的浅槽16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T的角度,从湿滑路面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的方面出发,优选设在0~5°的范围内。
锯齿状的刀槽花纹15可以构成为与主槽、横槽连通,也可以不连通。作为刀槽花纹15的深度,可以设为主槽2、3、4的深度的50~100%,作为振幅,可以设为1.0mm~5.0mm,作为锯齿的顶点间的间距,可以设为振幅的1~4倍,作为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邻的刀槽花纹15间的距离,可以设为振幅的2~10倍,作为刀槽花纹宽度,可以设为0.3~1.0mm。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一端16a连接于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凹部15a、另一端16b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凸部15b相离开的浅槽16,和一端16a连接于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凸部15b、另一端16b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凸部15b相离开的浅槽16,但作为浅槽16,为了有效地使残留的空气逃逸同时缩短相离开的距离而确保浅槽16的长度尽可能地长,优选仅设置一端16a连接于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凹部15a、另一端16b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凸部15b相离开的浅槽16。
另外,只要能够确保连通的部分k的间隔d,也可以使用与上述相反、一端与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凹部15a相离开、另一端连接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15的凸部15b的结构的浅槽。
在上述图1的实施方式中,仅浅槽16的另一端16b与刀槽花纹15相离开,但也可以设为浅槽16的两端16a、16b都离开的结构。也可以代替于此,在浅槽16的中间部形成连通的部分k或者至少在浅槽16的一端侧和中间部形成连通的部分k,连通的部分k的配置可以根据轮胎尺寸、胎面花纹而适当选择。
本发明能够优选用于特别是乘用车所使用的充气轮胎,当然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应用于其它的用途的充气轮胎。
实施例
将轮胎尺寸都设为205/55R16,各制造500个将连通的部分的间隔d设为表1那样的具有图1所示的胎面花纹的本发明的轮胎1、2,和除浅槽的两端与刀槽花纹连通外具有与本发明轮胎1相同的结构的现有轮胎。
在各制造出的轮胎中,浅槽的宽度为0.8mm,深度为主槽深度的10%,浅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角度为0°。
另外,在成型本发明的轮胎1、2的轮胎模具中,各1根通气孔的位置为浅槽成型突条的长度的150%以下的距离范围内,其中所述通气孔的设置在将被划分在浅槽成型突条的两侧的成型面部的部分连通的部分的附近,成型本发明的轮胎1、2的轮胎模具的通气孔个数与成型现有轮胎的轮胎模具的通气孔个数的比例,如表1所示。
通过下面所示的方法,对制造出的轮胎进行硫化故障的评价和湿滑路面转弯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湿滑路面转弯性能)的评价试验,得到表1所示的结果。
硫化故障
目视调查制造出的各100个轮胎的胎面的由空气残留引起的硫化故障,发生率为3%以下判定为合格,超过3%判定为不合格。
湿滑路面转弯性能
将没有产生硫化故障的轮胎组装在16×6.5J的轮辋上,将气压设为230kPa并装配在排气量2000cc的乘用车(FF车辆)上,测定在水深1mm的湿滑路面上以半径30m的圆弧旋转行驶5圈时的转弯时间。通过将现有轮胎设为100的指数值表示其评价结果。该值越大,湿滑路面转弯性能越优异。
表1
现有轮胎 | 本发明的轮胎1 | 本发明的轮胎2 | |
间隔d(%) | 0 | 10 | 15 |
通气孔个数的比例 | 5 | 1 | 1 |
硫化故障 | 合格 | 合格 | 合格 |
湿滑路面转弯性能 | 100 | 100 | 100 |
从表1可知:本发明的轮胎,使用减少了排气孔个数的轮胎模具,同时将硫化故障以及湿滑路面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维持在与现有轮胎相同的水平,能够抑制湿滑路面转弯时的操纵稳定性的下降和硫化故障的发生。
具有上述的优异的效果的本发明能够优选用于特别是乘用车所使用的充气轮胎。
Claims (10)
1.一种充气轮胎,其中:在胎面设有由槽划分的陆部,在该陆部的胎面部沿轮胎圆周方向以预定的间隔排列有沿轮胎宽度方向锯齿状地延伸的多根刀槽花纹,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邻的刀槽花纹之间延伸设置浅槽,将该浅槽配置成不分断被划分在浅槽两侧的陆部部分而使其局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浅槽配置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邻的刀槽花纹中的一方的刀槽花纹的凹部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的凸部之间,并且所述浅槽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一方的刀槽花纹的凹部,所述浅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另一方的刀槽花纹的凸部相离开,被划分在浅槽两侧的陆部部分在所述浅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另一方的刀槽花纹的凸部之间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所述陆部的胎面部,沿轮胎圆周方向以预定的间隔排列有沿轮胎宽度方向锯齿状地延伸的至少3根刀槽花纹,在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邻的各刀槽花纹之间设置所述浅槽,并且沿轮胎圆周方向相邻的浅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错位配置。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连通被划分在浅槽两侧的陆部部分的部分的间隔为所述浅槽的长度的5~20%。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划分所述陆部的槽具有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主槽,所述浅槽的宽度为0.3~2mm,深度在所述主槽的深度的20%以下。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浅槽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在0~5°的范围内直线状地延伸。
7.一种轮胎模具,其中:在由槽成型突条划分的成型面部,沿模具圆周方向以预定的间隔排列有沿模具宽度方向锯齿状地延伸的多根刀槽花纹成型刃,其中该槽成型突条突出设置于成型胎面部的成型面,在沿模具圆周方向相邻的刀槽花纹成型刃之间延伸设置浅槽成型突条,将该浅槽成型突条配置成不切断被划分在浅槽成型突条两侧的成型面部的部分而使其局部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模具,其中:所述浅槽成型突条配置在沿模具圆周方向相邻的刀槽花纹成型刃中的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的凹部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的凸部之间,并且所述浅槽成型突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的凹部,所述浅槽成型突条的另一端与所述另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的凸部相离开,被划分在浅槽成型突条两侧的成型面部的部分在所述浅槽成型突条的另一端与所述另一方的刀槽花纹成型刃的凸部之间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轮胎模具,其中:在所述成型面部,在从连通被划分在浅槽成型突条两侧的成型面部的部分的部分起所述浅槽成型突条的长度的150%以下的距离范围内设置1个通气孔。
10.一种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轮胎模具内对生胎进行硫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07709A JP4145337B2 (ja) | 2007-01-17 | 2007-01-17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007709/2007 | 2007-01-17 | ||
PCT/JP2007/074059 WO2008087815A1 (ja) | 2007-01-17 | 2007-12-13 | 空気入りタイヤとタイヤ金型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89809A true CN101489809A (zh) | 2009-07-22 |
CN101489809B CN101489809B (zh) | 2012-07-18 |
Family
ID=39635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2714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9809B (zh) | 2007-01-17 | 2007-12-13 | 充气轮胎、轮胎模具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26368B2 (zh) |
EP (1) | EP2055505B1 (zh) |
JP (1) | JP4145337B2 (zh) |
CN (1) | CN101489809B (zh) |
RU (1) | RU2388618C1 (zh) |
WO (1) | WO2008087815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72840A (zh) * | 2014-04-11 | 2015-10-14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CN107921824A (zh) * | 2015-09-08 | 2018-04-17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47708A (ja) * | 2009-04-16 | 2010-11-04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340109B2 (ja) * | 2009-10-26 | 2013-11-13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モールド及びタイヤ製造方法 |
US9616716B2 (en) | 2011-12-14 | 2017-04-11 |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 Three dimensional sipe |
JP5647646B2 (ja) * | 2012-06-08 | 2015-01-0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の加硫金型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JP5971280B2 (ja) * | 2014-06-02 | 2016-08-17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US10870248B2 (en) * | 2018-03-23 | 2020-12-22 |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 Non-symmetrical tread ring parting line mold |
JP7035740B2 (ja) * | 2018-04-06 | 2022-03-15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JP7381833B2 (ja) * | 2019-03-13 | 2023-11-16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CN112622530B (zh) * | 2019-10-08 | 2024-03-08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轮胎 |
JP7375443B2 (ja) * | 2019-10-08 | 2023-11-08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JP7375442B2 (ja) * | 2019-10-08 | 2023-11-08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JP7371429B2 (ja) * | 2019-10-08 | 2023-10-31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JP7318472B2 (ja) * | 2019-10-08 | 2023-08-01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EP4234275B1 (en) * | 2022-02-23 | 2024-05-29 | Nokian Renkaat Oyj | A tread block arrangement having a sip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86407A (ja) * | 1989-12-18 | 1991-08-14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3084231B2 (ja) | 1996-06-12 | 2000-09-04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H1024707A (ja) | 1996-07-08 | 1998-01-27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氷雪路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DE19753819B4 (de) * | 1997-12-04 | 2004-04-01 |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 Laufflächenprofil eines Winterreifens |
FI115833B (fi) * | 2000-05-23 | 2005-07-29 | Nokian Renkaat Oyj | Kuviopalat ajoneuvon renkaan kulutuspinnassa |
JP2003154527A (ja) | 2001-11-19 | 2003-05-27 | Bridgestone Corp | タイヤ加硫金型及びそれを用いて製造したタイヤ |
EP2095976B9 (en) * | 2002-12-19 | 2013-01-09 | Pirelli Tyre S.P.A. | Tread pattern for winter tires |
EP1829712B1 (en) * | 2004-11-30 | 2012-06-13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Pneumatic tire |
JP2006151227A (ja) | 2004-11-30 | 2006-06-15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4571482B2 (ja) * | 2004-11-30 | 2010-10-27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KR20060068056A (ko) * | 2004-12-15 | 2006-06-21 |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 공기입 타이어 |
JP2006298055A (ja) | 2005-04-18 | 2006-11-02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2007
- 2007-01-17 JP JP2007007709A patent/JP4145337B2/ja active Active
- 2007-12-13 WO PCT/JP2007/074059 patent/WO200808781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12-13 RU RU2009103305/11A patent/RU2388618C1/ru active
- 2007-12-13 US US12/304,416 patent/US772636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2-13 EP EP07850575A patent/EP2055505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7-12-13 CN CN200780027140.6A patent/CN10148980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72840A (zh) * | 2014-04-11 | 2015-10-14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充气轮胎 |
US10603960B2 (en) | 2014-04-11 | 2020-03-31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Pneumatic tire |
CN107921824A (zh) * | 2015-09-08 | 2018-04-17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7921824B (zh) * | 2015-09-08 | 2019-12-03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055505B1 (en) | 2012-09-26 |
US20090151833A1 (en) | 2009-06-18 |
JP4145337B2 (ja) | 2008-09-03 |
US7726368B2 (en) | 2010-06-01 |
EP2055505A1 (en) | 2009-05-06 |
RU2388618C1 (ru) | 2010-05-10 |
EP2055505A4 (en) | 2010-09-15 |
WO2008087815A1 (ja) | 2008-07-24 |
CN101489809B (zh) | 2012-07-18 |
JP2008174038A (ja) | 2008-07-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89809B (zh) | 充气轮胎、轮胎模具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 |
JP4011586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タイヤ成形金型 | |
CN103481410B (zh) | 轮胎的硫化模具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 |
JP4312823B1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タイヤ成形金型ならびに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
CN103029528B (zh) | 充气轮胎 | |
CN203995492U (zh) | 充气轮胎 | |
US8944123B2 (en) | Pneumatic tire | |
EP3047980B1 (en) | Pneumatic tire | |
JP6364781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624115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5432071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16137763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6217405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2310727A (zh) | 充气轮胎 | |
CN107921827A (zh) | 轮胎 | |
CN111716963B (zh) | 轮胎 | |
CN105026182A (zh) | 充气轮胎 | |
CN105377585A (zh) | 充气轮胎 | |
US10239356B2 (en) | Pneumatic tire | |
JP2004284499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14072292A (zh) | 包括胎面的轮胎 | |
JP2022052431A (ja) | タイヤ | |
JP2012183884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21165109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15182652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