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4840B - 电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64840B CN101264840B CN2008100096263A CN200810009626A CN101264840B CN 101264840 B CN101264840 B CN 101264840B CN 2008100096263 A CN2008100096263 A CN 2008100096263A CN 200810009626 A CN200810009626 A CN 200810009626A CN 101264840 B CN101264840 B CN 1012648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ing force
- brake
- electromagnet
- motor
- elev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5 iro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能够更为正确地检测卷扬机的正常和异常。输入选自电磁制动器(6)的制动力、制动力施加装置(9)的动作力、制动垫(12)的温度、制动力解除装置(10)的在铁片(15)和电磁铁(16)之间的动作位置、电磁铁(16)的温度和电磁铁(16)的电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条件、以及选自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9)的动作位置、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10)的动作力、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9)和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10)的动作位置的变化幅度、所述电磁制动器(6)的动作振动或声压、电动机(5)的温度和编码器(7)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状态条件,当状态条件判断装置(18)判断为出现了异常时,使电梯行驶到最近楼层后停止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卷扬机的状态条件进行运行控制的电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吊索式电梯设备的结构呈吊桶式结构,其中,卷挂在卷扬机驱动绳轮上的主吊索的一侧悬吊电梯轿厢,另一侧悬吊平衡重。所述卷扬机由所述驱动绳轮、驱动该驱动绳轮的电动机以及将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保持在停止状态的电磁制动器构成,该电磁制动器由对卷扬机的旋转部分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力施加装置以及解除该制动力施加装置的制动力的制动力解除装置构成。此外,还具有检测所述电动机以及驱动绳轮的轴的旋转的编码器。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设备中,卷扬机的电动机以及电磁制动器由控制装置控制,以此对驱动绳轮进行驱动和制动。由此,卷挂在驱动绳轮上的主吊索被驱动和制动,以使电梯轿厢以及平衡重在升降通道内升降和停止。编码器的信号用于电动机的旋转控制以及电梯轿厢的位置控制。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2002-31677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其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根据电磁制动器的电磁铁线圈的电流、电磁铁的温度、滑动构件的温度、电枢的位移等状态条件进行电梯设备的运行(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的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平01-28859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其在电梯轿厢处于停止状态时,通过产生电动机转矩来检测电动机的旋转,以便检测制动转矩的异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3的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平08-31076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其检测盘型制动器主体保持部分的旋转位移,以判断支承盘型制动器主体的弹性体的老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特开2002-3167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01-2885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08-310764号公报
一般来说,由于电梯是用于载人的纵向移动的交通工具,所以必须在安全方面采取充分的措施。卷扬机作为驱动设备必须能够切实地使电梯轿厢和平衡重运行。尤其是,要求作为安全装置的电磁制动器能够切实地工作,以便能够切实地进行制动动作。因此,为了使电梯始终在安全的状态下运行,有必要尽早地检测到包括电磁制动器在内的卷扬机的异常和故障,同时,有必要在检测到异常和故障后使电梯安全地运行到最近楼层。而所述专利文献1至3等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梯设备中,由于对卷扬机的正常和异常进行判断的部分,也就是状态条件的设定不够充分,所以存在无法进一步改进电梯运行安全的问题。
此外,在所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电梯制动转矩的检查装置中,在电梯轿厢处于停止运行的状态下检查制动转矩,如果发现制动转矩有异常时则发出异常信号。即,从该方案的内容来看,其根据制动转矩的实测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例如将制动转矩的设定值设定为200%,则实测值在该值以上时判断为正常,在不到该值时则判断为异常。但是,该方案存在在实测值比制动转矩的设定值小的情况下,无法了解制动转矩的实测值究竟是多少的问题。
另外,在所述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电梯用制动器的异常诊断装置中,其检测盘型制动器主体保持部分的旋转位移,以判断支承盘型制动器主体的弹性体的老化,但是,该方案没有在电梯的运行方面作出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能够更为正确地检测卷扬机的正常和异常,并根据检测结果使电梯继续运行或者行驶到最近楼层后停止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电梯设备具有卷扬机和状态条件判断装置,该卷扬机包括:驱动绳轮,一侧与电梯轿厢连接,另一侧与平衡重连接的主吊索卷挂在该驱动绳轮上;电动机,该电动机由控制设备进行运行控制,用于驱动该驱动绳轮;编码器,该编码器用于检测所述驱动绳轮或者电动机的旋转信息和电梯轿厢的位置信息;以及电磁制动器,该电磁制动器用于对所述驱动绳轮和电动机进行制动,该状态条件判断装置输入所述卷扬机的状态条件,并根据该状态条件向所述控制设备输出动作指令,此外,所述电磁制动器具有制动力施加装置和制动力解除装置,该制动力施加装置将制动垫按压在所述卷扬机的旋转构件上并施加制动力,该制动力解除装置通过电磁铁抵抗该制动力施加装置,并通过电磁铁对铁片进行电磁吸引以解除制动力,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输入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力、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的动作力、所述制动垫的温度、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在所述铁片和电磁铁之间的动作位置、电磁铁的温度、电磁铁的电流、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的动作位置、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动作力、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和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动作位置的变化幅度、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动作振动或声压、所述电动机的温度、所述编码器的温度的所有状态条件,在所述状态条件判断装置判断为至少一种状态条件出现了异常时,使电梯行驶到最近楼层后停止运行。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能够更为正确地检测包括电磁制动器在内的卷扬机的正常和异常,并根据检测结果使电梯继续运行或者行驶到最近楼层后停止运行。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2所述的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力是在所述电梯轿厢处于空载且被施加了制动力的状态下使所述电动机通电,由所述电动机产生电梯轿厢上行方向的电动机转矩,并且在经所述编码器检测所述电动机的旋转构件没有发生旋转的条件下,从已知的电动机电流与电动机转矩的关系表中获得的电动机转矩。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能够获得实际的制动转矩,同时与技术方案1一样,能够更为正确地检测包括电磁制动器在内的卷扬机的正常和异常,并根据检测结果使电梯继续运行或者行驶到最近楼层后停止运行。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所述的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所 述制动力施加装置由所述制动垫、制动弹簧和制动臂构成,所述制动垫通过对所述电动机的旋转构件即作为被制动体的制动鼓进行按压来产生制动力,该制动弹簧使所述制动垫按压所述制动鼓侧以施加制动力,所述制动臂作为连接构件连接所述制动垫和制动弹簧,由连接所述制动垫和制动弹簧的机构中的用于检测力的压力传感器检测作为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的动作力的所述制动弹簧的弹力,由连接所述制动垫和制动弹簧的机构中的用于检测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检测制动力施加装置的动作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1相同的电梯设备。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4所述的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由所述铁片、电磁铁和连接构件构成,所述铁片与所述制动垫连接,所述电磁铁用于对铁片进行电磁吸引,所述连接构件连接所述制动垫和所述铁片或者连接所述制动垫和所述电磁铁,所述铁片和电磁铁中的一个被设置成可动的,而另一个被设置成固定的,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抵抗所述制动弹簧的施力进行电磁吸引,解除所述制动垫的按压以解除制动力,同时,由设置在成为所述电磁铁的可动输出的输出棒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作为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动作力的所述电磁铁的电磁吸引力。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1相同的电梯设备。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5所述的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由设置在该电磁制动器上的用于检测振动的振动传感器检测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动作振动,或者由设置在电磁制动器附近的用于检测声压的声压传感器检测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声压。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1相同的电梯设备。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6所述的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由设置在所述编码器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编码器的温度。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1相同的电梯设备。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3或4,技术方案7所述的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由能够对位置进行连续性检测的传感器或者ON-OFF响应 开关构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得到与技术方案1相同的电梯设备。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8所述的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通过电梯设置现场的强制动作指令或者来自管理中心的远程强制动作指令使所述卷扬机的状态条件判断装置动作,并将所述卷扬机的状态判断装置的判断结果通知给管理中心。
根据该结构,在得到与技术方案1相同的电梯设备的同时,还能够在管理中心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管理。
此外,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9所述的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在各个楼层设置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用于显示“所述卷扬机的状态条件判断装置正在工作”或者“电梯停止运行”等内容。
根据该结构,在得到与技术方案1相同的电梯设备的同时,还能够在各个楼层上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一种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能够更为正确地检测到卷扬机的正常和异常,并根据检测结果使电梯继续运行或者行驶到最近楼层后停止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梯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作为一个示例的卷扬机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A-A线处的截面图,表示电磁铁与制动臂之间的卡合的结构图。
图5是图2的制动弹簧部分的截面图。
图6a是图2的制动垫部分的主视图。
图6b是图2的制动垫部分的侧视图。
图7a是表示图2的电磁铁的电磁线圈的电流励磁模式例的状态图,在该示例中,开始通电时为大电流,之后下降为保持电流。
图7b是表示图2的电磁铁的电磁线圈的电流励磁模式例的状态图, 在该示例中,从开始通电到切断电流基本保持一定的电流。
图8是通过判断图1的卷扬机的状态条件来进行电梯运行的整体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7的制动力即制动转矩的确认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7的制动施加状态下的各个部分的动作力、位置和温度的确认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图7的制动解除状态下的各个部分的动作力、位置和温度的确认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图10的制动施加状态与图11的制动解除状态之间的检测结果的差即变化幅度的确认步骤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图7的从制动力施加状态到解除动作为止的线圈电流、振动、声压的确认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制动力施加时和制动力解除时的状态条件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的图。
图15是表示制动力施加时和制动力解除时的状态条件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的图。
图16是表示制动力施加时和制动力解除时的状态条件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的图。
图17a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形式的位置检测方法的概念图,图中表示了制动施加状态。
图17b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形式的位置检测方法的概念图,图中表示了制动解除中途的状态。
图17c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形式的位置检测方法的概念图,图中表示了制动解除状态。
图18a是表示本发明又一其它实施形式的位置检测方法的概念图,图中表示了制动施加状态。
图18b是表示本发明又一其它实施形式的位置检测方法的概念图,图中表示了制动解除状态。
符号说明
1驱动绳轮
2主吊索
3电梯轿厢
4平衡重
5电动机
6电磁制动器
7编码器
8卷扬机
9制动力施加装置
10制动力解除装置
11制动鼓
12制动垫
13制动弹簧
14制动臂
15铁片
16电磁铁
16a连接构件
17控制装置
18状态条件判断装置
19状态条件
20设置现场
21管理中心
22显示装置
35~38位置传感器
40、42、43压力传感器
44~47温度传感器
49振动传感器
50声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梯设备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作为一个示例的卷扬机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A-A线处的截面图,表示电磁铁与制动臂之间的卡合关系,图5是图2的制动弹簧部分的截面图,图6是图2的制动垫部分的结构图,图7(a)和(b)是表示图2的电磁铁的电磁线圈的电流励磁模式例的图,图8是通过判断图1的卷扬机的状态条件来进行电梯运行的整体流程图,图9是表示图7的制动力即制动转矩的确认步骤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图7的制动施加状态下的各个部分的动作力、位置、温度的确认步骤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图7的制动解除状态下的各个部分的动作力、位置、温度的确认步骤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图10的制动施加状态与图11的制动解除状态之间的检测结果的差即变化幅度的确认步骤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图7的制动力施加状态到解除动作为止的线圈电流、振动和声压的确认步骤的流程图,图14到图16是表示制动力施加时和制动力解除时的状态条件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判断范围的图。
在图1中,卷挂在驱动绳轮1上的主吊索2的两端分别卡合电梯轿厢3和平衡重4,该电梯轿厢3和平衡重4被悬吊成吊桶式。所述驱动绳轮1由电动机5驱动,并通过电磁制动器6使所述驱动绳轮1、电动机5、电梯轿厢3以及平衡重4保持在停止状态。编码器7检测所述电动机5、驱动绳轮1的旋转信息和电梯轿厢3的位置信息等。卷扬机8由所述驱动绳轮1、电动机5、电磁制动器6以及编码器7构成。
所述电磁制动器6由对卷扬机8的旋转部分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力施加装置9、以及对该制动力施加装置9进行解除动作以解除制动力的制动力解除装置10构成。该制动力施加装置9由制动垫12、制动弹簧13和制动臂14构成,其中该制动垫12通过按压设置在所述电动机5的旋转体上的作为被制动体的制动鼓11而产生制动力,该制动弹簧13用于使该制动垫12按压所述制动鼓11侧以施加制动力,该制动臂14是连接所述制动垫12和制动弹簧13的连接构件,此外,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10由图3所示的铁片15、电磁铁16以及连接构件16a构成,其中铁片15与所述制动垫12连接,电磁铁16对该铁片15进行电磁吸引,该连接构件16a用于连接 所述制动垫12和所述铁片15或者所述制动垫12和所述电磁铁16。此时,所述连接构件16a由图4所示的L字型臂29和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9的制动臂14构成。此外,电磁制动器6的制动机构由2组构成。
17表示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17对所述编码器7的输出和电梯轿厢3的负载量检测器3a的输出进行反馈输入,并且输入状态条件判断装置18的结果以控制电动机5。该状态条件判断装置18根据卷扬机8的状态条件19,即选自电磁制动器6的制动力、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的动作力、所述制动垫的温度、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在所述铁片和电磁铁之间的动作位置、电磁铁的温度、电磁铁的电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条件、以及选自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的动作位置、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动作力、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和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动作位置的变化幅度、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动作振动或声压、所述电动机的温度、所述编码器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状态条件进行状态判断,并将该判断结果输入控制装置,如果是正常时则进行正常运行,如果是异常时则行驶到最近楼层后停止运行。在确认电磁制动器6的制动力时,向控制装置17发送指令进行制动力确认运行的动作指令。该卷扬机8的状态条件19的确认工作在电梯开始运行前或者没有乘客时或者深夜等时间段自动进行。此外,该确认工作根据在电梯设置现场20发出的强制动作指令或者来自管理中心21的远程操作的动作指令进行。此外,在确认制动力时,如果是行驶到最近楼层后停止运行的场合,则在各个楼层门厅的显示装置22上进行显示,同时通知管理中心21。
图2至图5表示卷扬机8的一例。即,在电动机5的输出轴23上设置有驱动绳轮1、制动鼓11以及编码器7,并且设置有对该制动鼓11进行制动的电磁制动器6。也就是说,卷扬机8由所述电动机5、驱动绳轮1、电磁制动器6以及编码器7构成,该等装置呈直线状排列。
24表示与所述电动机5的支架5a一体形成的第一基座,25表示设置在该第一基座24与所述支架5a之间的第二基座。制动垫12分别与所述制动鼓11的外周制动面11a抵接。制动臂14具有所述制动垫12,其一个端部14a由所述支架5a可旋转地支承。制动弹簧13设置在弹簧支承构件26上,而弹簧支承构件26则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25上,设置在制动臂 14的另一端部14b的弹簧棒27贯穿该弹簧支承构件26以及制动弹簧13并由弹簧固定件13a固定,所述制动垫12向制动面11a施加按压力。
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9由二组制动臂14和制动弹簧13构成,该制动臂14具有与所述制动鼓11抵接的制动垫12并以可旋转方式被支承,该制动弹簧13被设置成通过该制动臂14按压所述制动垫12以使其与制动鼓11抵接。
在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10中,电磁铁16设置在第一基座24上,为了解除上述制动垫12的按压力,依靠电磁铁16的输出分别驱动所述制动臂14的中间部分14c。也就是说,所述电磁制动器6由所述制动鼓11、按压该制动鼓11以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力施加装置9以及克服该按压力并解除制动力的制动力解除装置10构成,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9以及制动力解除装置10分别设置有两组。
所述编码器7与所述电动机5的输出轴23连接,并且在所述制动鼓11的与电动机5相反的一侧通过板簧28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25上。
图4表示构成制动力解除装置10的电磁铁16的输出与制动臂14之间的卡合关系。在图4中,29表示由第一基座24可旋转地支承的杠杆式的L字型臂。该L字型臂29的长臂端部29a与成为所述电磁铁16的可动输出的输出棒30的另一端30b卡合,短臂端部29b与所述制动臂14的中间部分14c卡合。在本实施例中,输出棒30的另一端30b通过L字型臂29与设置在制动臂14上的卡合构件31卡合,但也可以设置成输出棒30的另一端30b直接与制动臂14卡合。此外,所述连接构件14a由所述制动臂和L字型臂29构成。
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10由电磁铁16和铁片15构成,该电磁铁16的轭铁32中内置有电磁线圈33,该铁片15与该电磁铁16的电磁吸引面34对置设置,输出棒30的一端30a与该铁片15连接,贯穿电磁铁16且被可滑动地支承,输出棒30的另一端30b朝电磁铁16的与铁片15相反的一侧突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16作为固定体被固定在第一基座24上,铁片15以及输出棒30作为可动体可以移动,但该固定体和可动体也可以调换设置,即,也可以将铁片15固定在第一基座24上,而将输出棒30安装在电磁铁16上作为可动体。
该卷扬机8的动作如下所述。制动时,制动弹簧13通过制动臂14使制动垫12按压制动鼓11的制动面11a,从而形成制动状态。也就是说,由于电动机5和驱动绳轮1此时不旋转,所以卷扬机8处于停止状态。在解除制动力时,使电磁线圈33通电而产生磁通量,通过电磁力将铁片15吸引在电磁吸引面34上,此时,输出棒30通过L字型臂29,克服制动弹簧13的弹簧力并驱动制动臂14,由此,制动垫12离开制动面而解除制动。也就是说,由于电动机5处于可旋转状态,所以电动机5通电而驱动卷扬机8,卷扬机8驱动卷挂在驱动绳轮1的主吊索2,从而使电梯轿厢3和平衡重4进行升降运行。
以下参照图2至图7对检测卷扬机8的状态条件19的检测装置进行说明。
检测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9以及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10的动作位置的检测装置中设置有连续检测制动臂14的规定部分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此时,位置传感器35设置在能够检测到制动垫12安装位置的位置上,位置传感器36设置在能够检测到电磁铁16动作的位置上。电磁铁16的可动部分的位置由设置在电磁铁16与铁片15之间的位置传感器37检测。检测制动弹簧13位置的位置传感器38设置成能够对紧固弹簧的弹簧固定件13a的位置进行检测。
作为检测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9的动作力即制动弹簧13的弹力的检测装置,通过在弹簧棒27与制动臂14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40以进行检测,在用于保持制动垫12的制动件41与制动垫12之间设置薄片状的压力传感器42,以检测相对于制动鼓11的按压力。
作为检测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10的动作力即电磁铁16的电磁吸引力的检测装置,在输出棒30上设置压力传感器43以进行检测。
作为温度检测装置,在电动机5的外壳上设置温度传感器44以检测电动机的温度,在电磁铁16的外壳上设置温度传感器45以检测电磁铁的温度,并且在编码器7的非旋转部分设置温度传感器46以检测编码器的温度,在制动垫12上设置温度传感器47以检测制动垫12的温度。
作为电流检测装置,在电流输入线上设置电流传感器48以检测电磁线圈33的电流。在一般情况下,在电磁线圈33中流动的电流采用图7(a) 所示的模式,即,开始通电时的电流大,之后电流减小为保持电流,再之后切断电流,或者采用如图7(b)所示的从开始通电到电源被切断为止大致保持一定电流的模式。
作为检测所述电磁制动器6振动的振动检测装置,可以在该电磁制动器6的任意部分设置振动传感器49来进行检测,但是优选设置在制动臂14的靠近制动垫12的部位。
作为检测所述电磁制动器6声压的检测装置,可以在电磁制动器6周围的任意部分设置声压传感器50来进行检测,但是优选设置在制动鼓11或者电磁铁16的附近。
以下参照图8说明通过对卷扬机8的状态条件19进行判断来进行电梯运行的情况。
首先,在步骤51中,确认制动力也就是制动转矩,以判断制动转矩是否为规定值。之后,在步骤52中,在制动力施加状态下,作为对卷扬机8的各个部分的动作力、位置和温度的确认,判断各个部分的状态条件检测装置的输出是否为规定值。此后,在步骤53中,在制动力解除状态下,作为对卷扬机8的各个部分的动作力、位置和温度的确认,判断各个部分的状态条件19检测装置的输出是否为规定值。此后,在步骤54中,获取所述制动力施加状态下的检测输出与制动力解除状态下的检测输出之间的差即变化幅度,以判断该变化幅度是否是规定值。此后,在步骤55中,在制动力施加状态下进行制动力解除动作,作为对电磁铁16的线圈电流、振动和声压的确认,判断状态条件19检测装置的输出是否为规定值。如果上述步骤51~55中的检测结果均为规定值,则判断电梯处于正常状态,可以继续运行。此外,如果所述步骤51~55的某一检测结果与规定值不同时,则判断为电梯出现了异常,并使电梯行驶到最近楼层后停止运行,同时向管理中心21通报。
以下参照图9说明作为对上述图8中的制动力即制动转矩的确认51,对状态条件19进行判断时的判断步骤。
在步骤56中,将状态设定为制动力施加状态,并且使电梯轿厢3处于空载状态,在步骤57中,使电动机5通电以在电梯轿厢3的上行方向产生电动机转矩。在步骤58中,通过编码器7确认制动鼓11有没有旋转, 在步骤59中,测定电动机电流,同时逐渐增大电动机电流以增大电动机转矩。在步骤60中,从预先准备好的电动机电流与电动机转矩(即,由于电动机5处于停止状态,所以为制动转矩)的关系表中,检测出与电动机电流对应的制动转矩,在步骤61中进行记录。在步骤62中,判断电动机电流是否为与规定的制动转矩相当的规定的电动机电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返回步骤57进一步增大电动机电流。此外,如果步骤62的答案是肯定的,则可以判断其为规定的制动转矩,从而判断为处于正常状态。在步骤63a中切断电动机5的通电,并进入下一步处理。此外,如果步骤58的答案是否定的,则由于在达到规定的电动机电流(也就是规定的制动转矩)之前制动鼓11已经发生了旋转,所以判断为电梯出现了异常,同时在步骤63b中切断电动机5的通电,并进行下一步处理。
以下参照图10说明作为对上述图8中的制动力施加状态下的卷扬机8各个部分的动作力、位置和温度的确认52,对状态条件19进行判断时的判断步骤。
作为状态条件19,依序在步骤64中确认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制动垫12的按压力并判断其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65中确认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制动弹簧13的弹簧力并判断其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66中确认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电磁铁16的电磁吸引力并判断其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67中确认由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制动垫12部分的制动臂14位置并判断其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68中确认由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电磁铁16的输出卡合部分的制动臂14的位置并判断其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69中确认由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电磁铁16的可动部分的位置并判断其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70中确认由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制动弹簧13的位置并判断其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71中确认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制动垫12的温度并判断其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72中确认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电磁铁16的温度并判断其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73中确认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编码器的温度并判断其是否为规定值,如果上述各判断的结果为规定值,则判断其处于正常状态并进入下一步处理。此外,如果所述各个检测装置的结果超出了规定值,则判断为出现了异常并进行下一步处理。
以下参照图11说明作为对上述图8中的制动力解除状态下的卷扬机8 各个部分的动作力、位置和温度的确认53,对状态条件19进行判断的判断步骤。即,如在图10中所说明的那样,在步骤74至步骤83中依序判断由作为各个部分的检测装置的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结果是否为规定值,如果与规定值相同,则判断为处于正常状态并进入下一步处理。此外,如果所述各个的检测装置的结果超出了规定值,则判断为出现了异常并进入下一步处理。
以下参照图12说明作为对上述图8中的制动力施加状态与制动力解除状态之间的卷扬机8各个部分的动作力和位置的变化幅度的确认54,对状态条件19进行判断的判断步骤。即,判断上述图10的制动力施加状态与上述图11的制动力解除状态之间的卷扬机8各个部分的动作力和位置的确认结果的差即变化幅度的结果是否为规定值,具体来说是依序在步骤84中判断制动垫12的按压力的变化幅度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85中判断制动弹簧13的弹簧力的变化幅度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86中判断电磁铁16的电磁吸引力的变化幅度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87中判断制动垫12部分的制动臂14位置的变化幅度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88中判断电磁铁16的输出卡合部分的制动臂14的位置的变化幅度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89中判断电磁铁16的可动部分位置的变化幅度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90中判断制动弹簧13的位置的变化幅度是否为规定值,如果与规定值相同,则判断为处于正常状态并进入下一步处理。此外,如果所述各个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与规定值不同,则判断出现了异常并进入下一步处理。
以下参照图13说明作为对上述图8中的从制动力施加状态到解除动作为止的电磁铁16的线圈电流、振动和声压的确认55,对状态条件19进行判断的判断步骤。
作为状态条件19,依序在步骤91中判断由电流传感器48检测到的电磁铁16的线圈电流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92中判断由振动传感器49检测到的电磁制动器6的动作振动是否为规定值,在步骤93中判断由声压传感器50检测到的电磁制动器6的动作声压是否为规定值,如果与规定值相同,则判断其处于正常状态并进入下一步处理。此外,如果所述各个检测装置的结果与规定值不同,则判断为出现了异常并进入下一步处理。
此时,由于在制动力施加状态下电梯处于停止状态,所以线圈电流为 零,振动处于环境振动状态,声压处于环境声压状态,所以检测从该状态到制动解除动作为止的变化幅度。此外,线圈电流有上述图7(a)、(b)所示的通电模式,在图7(a)的场合,将最大电流和保持电流作为规定值,在图7(b)的场合,将最大电流或保持电流作为规定值。
在本实施形式中,以如果没有满足全部的状态条件则判断为异常为例作了说明,但也可以设置为输入选自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力、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的动作力、所述制动垫的温度、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在所述铁片和电磁铁之间的动作位置、电磁铁的温度、电磁铁的电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条件、以及选自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的动作位置、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动作力、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和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动作位置的变化幅度、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动作振动或声压、所述电动机的温度、所述编码器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状态条件,当所述状态条件判断装置判断为出现了异常时,使电梯行驶到最近楼层后停止运行。
以下参照图14至16说明所述制动力施加时以及制动力解除时的状态条件19的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
图14能够应用于图1中的状态条件19中的下述状态条件。
该等状态条件具体指作为制动施加装置的动作力的弹簧力、制动施加装置的动作位置、作为制动施加装置的动作力即电磁铁16的电磁吸引力、制动解除装置的动作位置、制动施加状态和制动解除状态之间的动作力和动作位置的变化幅度,
即,将各个规定值设定为:
制动力施加状态下的检测结果的规定值=目标值(B1)±容许范围(α1)
制动力解除状态下的检测结果的规定值=目标值(B2)±容许范围(β1)
制动力施加状态和制动力解除状态的变化幅度结果的规定值=目标值(B3)±容许范围(γ1),在上述规定值以内时判断为正常,而在上述规定值以外时则判断为异常。
此外,图15能够应用于图1中的电磁铁16的线圈电流。例如,如上述图7(a)所示,如果设定为在开始通电时电流大,在一定时间后变成保持 电流的线圈电流模式,则检测开始通电时的最大电流和保持电流,并且与上述图14一样,将各个规定值设定为:
保持电流的规定值=目标值(B4)±容许范围(α2)
最大电流的规定值=目标值(B5)±容许范围(β2),在上述规定值以内时判断为正常,而在上述规定值以外时则判断为异常。
如果设定成如图7(b)所示的从开始通电到电源切断为止一直保持一定电流的线圈电流模式,则可以将图7(a)所示的最大电流或者保持电流中的进行了检测的一个作为规定值。
此外,图16能够应用于图1的状态条件19中的下述状态条件。
该等状态条件具体指制动垫温度、电磁铁温度、电动机温度、编码器温度、制动器的动作振动和制动器动作的声音。即,将目标温度、目标振动大小和目标声压大小的目标值(B6)±容许范围(α3)作为规定值,在上述规定值以内时判断为正常,而在上述规定值以外时则判断为异常。
以下参照图17(a)至图17(c)对其它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图17(a)至图17(c)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形式的位置检测方法。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上述实施形式中,所述位置传感器连续进行检测,而在本实施形式中,位置传感器由ON-OFF开关构成。
以图17(a)所示的制动施加状态为基准时,如图17(a)所示,由4个开关检测作为被检测体94的上述图2的制动臂或者图4的制动弹簧或者铁片的位置。即,在上述图14中所示的制动施加状态下的规定值方面,使开关95与目标值(B1)-容许范围(α1)相对应,使开关96与目标值(B1)+容许范围(α1)相对应,使开关97与目标值(B2)-容许范围(β1)相对应,使开关98与目标值(B2)+容许范围(β1)相对应。在方向方面,将+侧作为制动力解除动作方向。
因此,如图17(b)所示,在进行制动力解除动作时,在被检测体94处于制动力解除动作的中途时,首先由开关97响应,在进一步动作后,如图17(c)所示,结束制动力解除动作。在该被检测体进行图17(a)至图17(c)的动作中,将开关97响应了而开关98没有响应的状态作为正常状态,将两个开关97、98都响应或者都不响应的状态作为异常状态。此外,在被检测体94在制动力施加状态下朝与制动力解除动作方向相反的方向 移动时,判断为将开关96响应了而开关95没有响应的状态作为正常状态,将两个开关95、96都响应或者都不响应的状态作为异常状态。
根据本实施形式,与上述实施形式中使用了价格昂贵的连续检测型位置传感器相比,由于使用了微型开关等的ON-OFF开关,所以能够获得以低廉的价格构成传感器的效果。
以下进一步参照图18(a)和图18(b)对其它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图18(a)和(b)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形式的位置检测方法。与上述实施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上述实施形式中采用了由4个ON-OFF开关构成的结构,而在本实施形式中采用了以2个ON-OFF开关构成的结构。即,将ON-OFF开关设置成与被检测体94的制动力解除动作方向的目标值(B2)以及与制动力解除动作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目标值(B1)相对应,在制动力解除方向上,当小于位置的规定值时判断为处于异常状态,而在制动施加状态下,在位置朝与制动力解除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将规定值以上作为异常状态。
以图18(a)的制动施加状态为基准时,如图18(a)所示,使用2个开关检测作为被检测体94的上述图2的制动臂或者图5的制动弹簧或者图4的铁片的位置。即,在上述图14所示的制动施加状态下的规定值方面,使开关99与目标值(B1)相对应,使开关100与目标值(B2)相对应。
因此,如图18(b)所示,在制动力解除动作中,在制动力解除动作结束时,如果开关100响应,则判断为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开关100没有响应,则判断为出现了异常。此外,在制动力施加状态下,在被检测体94朝着与制动力解除动作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如果开关99没有响应,则判断为处于正常状态,而如果开关99响应了,则判断为出现了异常。
根据本实施形式,通过限定检测范围,使微型开关等的ON-OFF开关减少到了二个,与上述实施形式相比,开关的数量减少了一半,所以能够获得以更为低廉的价格构成传感器的效果。
Claims (5)
1.一种电梯设备,其具有卷扬机和状态条件判断装置,该卷扬机包括:驱动绳轮,该驱动绳轮上卷挂有一侧与电梯轿厢卡合、另一侧与平衡重卡合的主吊索;电动机,该电动机由控制设备进行运行控制,用于驱动该驱动绳轮;编码器,该编码器用于检测所述驱动绳轮或者电动机的旋转信息和电梯轿厢的位置信息;以及电磁制动器,该电磁制动器用于对所述驱动绳轮和电动机进行制动,所述状态条件判断装置输入所述卷扬机的状态条件,并根据该状态条件向所述控制设备输出动作指令,此外,所述电磁制动器具有制动力施加装置和制动力解除装置,该制动力施加装置将制动垫按压在所述卷扬机的旋转构件上并施加制动力,该制动力解除装置通过电磁铁抵抗该制动力施加装置,并通过电磁铁对铁片进行电磁吸引以解除制动力,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
输入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力、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的动作力、所述制动垫的温度、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在所述铁片和电磁铁之间的动作位置、电磁铁的温度、电磁铁的电流、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的动作位置、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动作力、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和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动作位置的变化幅度、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动作振动或声压、所述电动机的温度、所述编码器的温度的所有状态条件,在所述状态条件判断装置判断为至少一种状态条件出现了异常时,使电梯行驶到最近楼层后停止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力是在所述电梯轿厢处于空载且被施加了制动力的状态下使所述电动机通电,由所述电动机产生电梯轿厢上行方向的电动机转矩,并且在经所述编码器检测所述电动机的旋转构件没有发生旋转的条件下,从已知的电动机电流与电动机转矩的关系表中获得的电动机转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由所述制动垫、制动弹簧和制动臂构成,所述制动垫通过对所述电动机的旋转构件即作为被制动体的制动鼓进行按压来产生制动力,该制动弹簧使所述制动垫按压所述制动鼓侧以施加制动力,所述制动臂作为连接构件连接所述制动垫和制动弹簧,由连接所述制动垫和制动弹簧的机构中的用于检测力的压力传感器检测作为所述制动力施加装置的动作力的所述制动弹簧的弹力,由连接所述制动垫和制动弹簧的机构中的用于检测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检测制动力施加装置的动作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由所述铁片、电磁铁和连接构件构成,所述铁片与所述制动垫连接,所述电磁铁用于对该铁片进行电磁吸引,所述连接构件连接所述制动垫和所述铁片或者连接所述制动垫和所述电磁铁,所述铁片和电磁铁中的一个被设置成可动的,而另一个被设置成固定的,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抵抗所述制动弹簧的施力进行电磁吸引,解除所述制动垫的按压以解除制动力,同时,由设置在成为所述电磁铁的可动输出的输出棒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作为所述制动力解除装置的动作力的所述电磁铁的电磁吸引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
由设置在所述编码器上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所述编码器的温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65322A JP4574636B2 (ja) | 2007-03-14 | 2007-03-14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JP2007-065322 | 2007-03-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64840A CN101264840A (zh) | 2008-09-17 |
CN101264840B true CN101264840B (zh) | 2012-05-09 |
Family
ID=39841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0962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4840B (zh) | 2007-03-14 | 2008-02-19 | 电梯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574636B2 (zh) |
CN (1) | CN101264840B (zh) |
HK (1) | HK111964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71718B2 (ja) * | 2009-12-02 | 2013-12-1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ー |
JP2011121669A (ja) * | 2009-12-09 | 2011-06-23 | Nippon Otis Elevator Co | エレベータにおける電磁ブレーキの異常検出装置 |
JP2011136837A (ja) * | 2010-01-04 | 2011-07-14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JP5429808B2 (ja) * | 2010-01-29 | 2014-02-26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ブレーキ |
JP5459387B2 (ja) * | 2010-02-19 | 2014-04-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WO2011158871A1 (ja) * | 2010-06-16 | 2011-12-22 | Natac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用ワイヤロープの損傷監視方法及びエレベータ用ワイヤロープの損傷監視装置 |
JP5676310B2 (ja) * | 2011-03-01 | 2015-02-25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
WO2012131840A1 (ja) * | 2011-03-25 | 2012-10-0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CN105793187B (zh) * | 2013-12-09 | 2018-02-13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电梯制动器的制动力监视器 |
JP6314074B2 (ja) * | 2014-10-29 | 2018-04-1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ブレーキ装置、巻上機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
JP6603483B2 (ja) * | 2015-05-28 | 2019-11-06 |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 異常検出装置、および異常検出方法 |
CN105565100B (zh) * | 2016-02-05 | 2018-10-09 | 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 | 一种电梯安全实时监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335825B (zh) * | 2016-11-18 | 2018-11-06 | 甘肃艾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梯运行状态智能监测系统 |
JP7141224B2 (ja) * | 2018-03-14 | 2022-09-22 |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 車輪モジュール、移動機構、および、車輪モジュールの制御方法 |
EP3556704B1 (en) | 2018-04-16 | 2023-08-30 | KONE Corporation | An elevator brake |
US20210101782A1 (en) * | 2019-10-04 | 2021-04-08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ctromagnetic brak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
JPWO2021234807A1 (zh) * | 2020-05-19 | 2021-11-25 | ||
CN111853100B (zh) * | 2020-07-31 | 2022-03-08 | 日立电梯(广州)自动扶梯有限公司 | 自动扶梯制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2678708B (zh) * | 2020-12-30 | 2022-04-29 | 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提升机防坠绳带断裂保护方法 |
CN112811277B (zh) * | 2021-02-07 | 2024-08-20 | 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 一种曳引电梯125%倍额定载荷制动试验保护装置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121250A (en) * | 1976-04-05 | 1977-10-12 | Toshiba Corp |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elevator from overload |
JPS58104881A (ja) * | 1981-12-16 | 1983-06-2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ロ−プ式エレベ−タ−におけるブレ−キ制動力の測定方法 |
JPS61287684A (ja) * | 1985-06-13 | 1986-12-18 | 日立エレベ−タサ−ビス株式会社 | エレベ−タ−電磁ブレ−キの動作状態検出装置 |
JPH04350072A (ja) * | 1991-05-27 | 1992-12-04 | Hitachi Ltd | エレベータの駆動装置 |
JPH05213567A (ja) * | 1992-02-06 | 1993-08-24 | Toshiba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装置 |
JPH0672673A (ja) * | 1992-08-26 | 1994-03-15 | Toshiba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電磁ブレーキ装置 |
JPH0672672A (ja) * | 1992-08-31 | 1994-03-15 | Toshiba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電磁ブレーキ |
JPH1017246A (ja) * | 1996-07-02 | 1998-01-20 |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の電磁ブレーキの制動力設定方法 |
JPH11222371A (ja) * | 1998-02-06 | 1999-08-17 |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装置 |
JP4273677B2 (ja) * | 2001-04-20 | 2009-06-0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JP2005247468A (ja) * | 2004-03-02 | 2005-09-1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US20090229134A1 (en) * | 2005-07-19 | 2009-09-17 | Takashi Nagase | Encoder including abnormality detecting device and control system thereof |
-
2007
- 2007-03-14 JP JP2007065322A patent/JP4574636B2/ja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2-19 CN CN2008100096263A patent/CN10126484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1-27 HK HK08112965.8A patent/HK1119646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64840A (zh) | 2008-09-17 |
JP2008222394A (ja) | 2008-09-25 |
JP4574636B2 (ja) | 2010-11-04 |
HK1119646A1 (en) | 2009-03-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64840B (zh) | 电梯设备 | |
JP2009526723A (ja) | エレベータブレーキ状態試験 | |
JP4722855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WO2008155853A1 (ja) |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及びロープスリップ検出方法 | |
JP7212201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H02127379A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CN101663223B (zh) | 电梯用曳引机的制动装置 | |
CN103502131A (zh) | 用于恢复提升机的制动器的制动力的方法和配置 | |
JP4273677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JP4937095B2 (ja) |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ブレーキの制動力試験装置および試験方法 | |
CN104627758A (zh) | 电梯 | |
JPWO2008068839A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12678637B (zh) | 用于监视电梯的制动拖曳的方法 | |
WO2022038656A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4952296B2 (ja) |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用ブレーキの解放装置及びそのブレーキの解放方法 | |
JP2010159155A (ja) | 昇降機制動システム | |
JP6449806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 |
JP6655489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 | |
CN108698791B (zh) | 电梯制动装置 | |
JP4292201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ブレーキ装置 | |
CN112739639B (zh) | 液压制动器以及电梯 | |
CN114426236A (zh) | 紧急停止装置及电梯 | |
KR100884875B1 (ko) | 엘리베이터 장치 | |
JP2011143978A (ja) | 扉開走行保護装置 | |
CN109153531B (zh) | 电梯控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96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196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