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048961B - 用于控制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的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的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8961B
CN101048961B CN2005800372323A CN200580037232A CN101048961B CN 101048961 B CN101048961 B CN 101048961B CN 2005800372323 A CN2005800372323 A CN 2005800372323A CN 200580037232 A CN200580037232 A CN 200580037232A CN 101048961 B CN101048961 B CN 1010489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trol
control mode
power
data symbol
transmitte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372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8961A (zh
Inventor
梁长薰
权荣训
黄寅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48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8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8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89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08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0Open loop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2Outer and inner loo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6Deri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s from anothe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transmission
    • H04W52/28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transmis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obility of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transmission
    • H04W52/28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transmission during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e.g.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HSP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通过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站,控制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方法,该系统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带,发送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的前导码序列,通过除该子载波带以外剩余的子载波带发送数据符号。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符号所使用的发送功率;和当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小于阈值发送功率时,确定用于发送与预置的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的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以及当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超过阈值发送功率时,确定用于发送与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一致的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的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方案的通信系统,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控制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作为下一代通信系统的第四代(4G)通信系统中,正在进行研究,以便以高的发送速率给用户提供具有各种各样的服务质量(QoS)的服务。特别地,在当前的4G通信系统中,进行研究以支持用于确保像无线局域网(LAN)系统和无线城域网(MAN)系统那样的宽带无线接入(BWA)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和QoS的高速服务。4G通信系统的代表性通信系统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IEEE)802.16d通信系统和IEEE 802.16e通信系统。
IEEE 802.16d通信系统和IEEE 802.16e通信系统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OFDMA方案支持关于无线MAN系统的物理信道的宽带传输网络。IEEE 802.16d通信系统仅考虑单个小区结构和静止用户站(SS),其意味着系统根本不适应SS的移动性。然而,IEEE 802.16e通信系统适应IEEE 802.16d通信系统中SS的移动性。
IEEE 802.16e通信系统借助于多天线扩展小区服务区域,并使用空分多址(SDMA)方案来增加总容量。为了使用SDMA方案,设计前导码序列以致能够准确地度量每个SS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即,信道状态。更进一步,借助于前导码序列的相关性,基站(BS)将波束间干扰减到最小,并基于根据每个SS所估计的信道状态而产生准确的波束,从而阻止以每个SS为目标的信号充当对其它SS的干扰。
图1是示意性地阐明使用SDMA方案的IEEE 802.16e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的示意图。
参考图1,BS 101分配相同的时间和频率资源,以致不同的SS能够在通过第一波束102而发送的第一空间信道和通过第二波束103而发送的第二空间信道两者中同时使用时间和频率资源。为了给不同的SS分配相同的时间和频率资源,BS 101产生多个空分的波束。
为了产生关于下行链路的波束,需要准确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相应地,为了支持AAS,一般的IEEE 802.16e通信系统发送AAS前导码序列至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从而了解准确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道状态。
图2是示意性地阐明IEEE 802.16e通信系统的一般帧结构的示意图。
参考图2,帧分类为下行链路帧200和上行链路帧250。下行链路帧200包括下行链路前导字段211、帧控制头(FCH)字段213、下行链路MAP(DL-MAP)字段215、上行链路MAP(UL-MAP)字段217、多个AAS前导字段219,221,223和227和多个下行链路突发字段,即,第一下行链路突发字段225、第二下行链路突发字段229、第三下行链路突发字段231和第四下行链路突发字段233。
下行链路前导字段211是为了获取BS和SS之间的同步(即,发送/接收间隔)而将同步信号(即,下行链路前导码序列)发送至此的字段。FCH字段213为通过其发送关于子信道的基本信息(例如测距、调制方案,等等),的字段。DL-MAP字段215为通过其发送DL-MAP消息的字段,以及UL-MAP字段217为通过其发送UL-MAP消息的字段。在此,因为DL-MAP消息和UL-MAP消息中所包括的信息元素(IE)与本发明无直接的联系,所以将忽略详细的描述。AAS前导字段219、221、223和227为通过其发送关于AAA支持的下行链路AAS前导码序列的字段,以及下行链路突发字段225、229、231和233为通过其发送以SS为目标的下行链路数据的字段。
上行链路帧250包括多个AAS前导字段251,253,255和259和多个上行链路突发字段,即,第一上行链路突发字段227、第二上行链路突发字段261、第三上行链路突发字段263和第四上行链路突发字段265。AAS前导字段251,253,255和259为通过其发送关于AAA支持的上行链路AAS前导码序列的字段,以及上行链路突发字段257、261、263和265为通过其从SS发送以BS为目标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字段。
BS通过上行链路AAS前导码序列估计上行链路信道状态,并根据所估计的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产生下行链路波束。在IEEE 802.16e通信系统中,在每个空间信道,即每个波束中,已经将AAS前导码序列定义为不同的序列。然而,因为IEEE 802.16e通信系统还未提出用于控制用于发送AAS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的方案,理解AAS前导码序列和数据突发之间的发送功率关系是不可能的。所以,正常的上行链路数据解码是不可能的。相应地,关于IEEE 802.16e通信系统,提供用于控制用于发送AAS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的方案是必需的。
发明内容
相应地,已设计了本发明,以解决上述出现在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OFDMA通信系统中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考虑OFDMA通信系统中数据突发的发送功率,提供一种用于控制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和方法。
为了达到前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站(SS),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方法,OFDMA通信系统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带;通过来自子载波带之中的预定数目的子载波带发送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并通过除用于发送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子载波带以外剩余的子载波带发送数据符号。该方法包括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符号所使用的发送功率;和确定用于发送与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一致的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通过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站(SS),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方法,OFDMA通信系统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带;通过来自子载波带之中的预定数目的子载波带发送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并通过除用于发送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子载波带以外剩余的子载波带发送数据符号。该方法包括确定用于发送与预置的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的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通过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站(SS),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方法,OFDMA通信系统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带;通过来自子载波带之中的预定数目的子载波带发送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并通过除用于发送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子载波带以外剩余的子载波带发送数据符号。该方法包括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符号所使用的发送功率;和当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小于阈值发送功率时,确定用于发送与预置的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的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以及当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超过阈值发送功率时,确定用于发送与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一致的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
为了达到前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通过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站(SS),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OFDMA通信系统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带;通过来自子载波带之中的预定数目的子载波带发送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通过除用于发送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子载波带以外剩余的子载波带发送数据符号。该设备包括用于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符号所使用的发送功率,并确定用于发送与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一致的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器;和用于探测SS的移动性指数的移动性估计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通过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站(SS),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OFDMA通信系统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带;通过来自子载波带之中的预定数目的子载波带发送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通过除用于发送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子载波带以外剩余的子载波带发送数据符号。该设备包括用于确定用于发送与预置的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的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通过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站(SS),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OFDMA通信系统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带;通过来自子载波带之中的预定数目的子载波带发送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通过除用于发送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子载波带以外剩余的子载波带发送数据符号。该设备包括用于确定用于发送数据符号所使用的发送功率,当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小于阈值发送功率时,确定用于发送与预置的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的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以及当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超过阈值发送功率时,确定用于发送与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一致的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器;和用于探测SS的移动性指数的移动性估计器。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下列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阐明使用SDMA方案的IEEE 802.16e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地阐明IEEE 802.16e通信系统的一般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阐明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的示意图;
图4是阐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控制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阐明当执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控制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过程时,通过其SS请求发送功率控制模式的改变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阐明当执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控制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过程时,用于改变发送功率控制模式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阐明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功能的BS的架构的框图;以及
图8是阐明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功能的SS的架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于此,下文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下列描述中,当其可能使本发明的主旨变得模糊时,将会忽略结合于此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通信系统中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和方法,该通信系统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方案(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IEEE)IEEE 802.16e通信系统)。特殊地,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控制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和方法,其通过考虑与数据突发(即,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的关系,控制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而将发送功率资源的效率最大化。在本发明中,为描述方便,将IEEE 802.16e通信系统作为一个例子描述。然而,使用OFDMA方案的其它通信系统可以使用本发明所提出的,用于控制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和方法,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然的。
在给出本发明的描述之前,如现有技术的图2中所描述的,IEEE 802.16e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突发的每一个和上行链路突发的每一个都分别包括多个子载波。此外,在用于发送的下行链路突发之前分别插入AAS前导码序列。同样地,在用于发送的上行链路突发之前分别插入相同的AAS前导码序列。所插入的AAS前导码序列的每一个都具有在相同的子载波中所定义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长度。在IEEE 802.16e通信系统中,在每个空间信道(即,每个波束)中,已经将AAS前导码序列定义为不同的序列。
以下,将参考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
图3是示意性地阐明在IEEE 802.16e通信系统中,当基站(BS)将数据发送至两个用户站(SS),即,SS 1和SS 2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的示意图。
首先,依照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将AAS前导码序列设置为具有和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相同的发送功率。
其次,依照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将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设置为总是与预置的发送功率(即,阈值发送功率)一致。即,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中,不依赖于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而设置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根据预置的载干和载噪比(CINR)(即,作为接收请求CINR的CINRreq),确定阈值发送功率。以下,将参考下文的表1描述OFDMA通信系统的参考CINR。
表1
MCS水平     CINRreq(dB)
快速反馈     0
CDMA代码     3
AAS前导     6
探测发送(sounding transmission)     9
QPSK 1/2     6
QPSK 3/4     9
16 QAM 1/2     12
16 QAM 3/4     15
表1中,根据OFDMA通信系统对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方案的使用,产生调制编码方案(MCS)水平。因为MCS水平的产生与本发明无直接联系,将忽略详细描述。如表1中所阐明的,OFDMA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上所定义的参考CINR在快速反馈情形中具有为0dB的值,在码分多址(CDMA)代码情形中具有为3dB的值,在AAS前导码序列情形中具有为6dB的值,以及在探测发送情形中具有为9dB的值。更进一步,参考CINR当调制方案为正交相移键控(QPSK)方案且编码率为1/2时具有为6dB的值,当调制方案为QPSK方案且编码率为3/4时具有为9dB的值,当调制方案为16正交幅度调制(QAM)方案且编码率为1/2时具有为12dB的值,以及当调制方案为16 QAM方案且编码率为3/4时具有为15dB的值。探测发送代表在IEEE 802.16e通信系统中,还未接收到上行链路帧的SS发送探测符号。
相应地,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时,根据6dB的CINR确定AAS前导码序列的阈值发送功率。同样,根据如表1中所阐明的参考CINR确定其它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
最后,依照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将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设置为与预置的发送功率(即,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然后,当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小于阈值发送功率时,将AAS前导码序列设置为与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然而,当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超过阈值发送功率时,将AAS前导码序列设置为具有与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相同的发送功率。即,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和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的结合。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根据如表1中所阐明的IEEE 802.16e通信系统中已经预置的参考CINR确定阈值发送功率。
以下,将参考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
首先,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中,将AAS前导码序列设置为具有与上文所描述的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相同的发送功率。相应地,SS 1将由二相相移键控(BPSK)方案所调制的AAS前导码序列311设置为具有与由QPSK方案所调制的并以1/2的编码率编码的数据符号313的发送功率相同的发送功率。SS 2将由BPSK方案所调制的AAS前导码序列315设置为具有与由16 QAM方案所调制的并以3/4的编码率所编码的数据符号317的发送功率相同的发送功率。
其次,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中,将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设置为总是与预置的发送功率(即,阈值发送功率)一致,而不管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相应地,SS1将由BPSK方案所调制的AAS前导码序列331设置为具有与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的发送功率,以及SS2将由BPSK方案所调制的AAS前导码序列335设置为具有与阈值发送功率(即,AAS前导码序列331的发送功率)一致的发送功率。
最后,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中,当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小于阈值发送功率时,将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设置为与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然而,当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超过阈值发送功率时,将AAS前导码序列设置为具有与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相同的发送功率。相应地,SS1将由BPSK方案所调制的AAS前导码序列351设置为具有与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的发送功率,以及SS2将由BPSK方案所调制的AAS前导码序列355设置为具有与由16QAM方案所调制的并以3/4的编码率所编码的AAS前导码序列357的发送功率相同的发送功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中,当采用开环功率控制模式时,以及当采用闭环功率控制模式和外环功率控制模式时,设置为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相应发送功率改变。这将参考下文的表2描述。
表2
    AAS前导码序列       数据符号
  SS确定   BS确定   SS确定   BS确定
第一实施例   开环     O     X     O     X
  闭环     X     O     X     O
第二实施例   开环     O     X     O     X
  闭环     X     O     X     O
  外环     O     X     X     O
表2示出当开环功率控制模式、闭环功率控制模式和外环功率控制模式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时,用于控制(即,确定)AAS前导码序列和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的BS和SS。开环功率控制模式代表在其中SS通过估计路径损耗控制其自身的发送功率的模式。闭环功率控制模式代表在其中BS通过估计SS的CINR控制SS的发送功率的模式。外环功率控制模式代表用于通过反映实际所接收到的数据符号的接收误差概率,细微地调整发送功率的模式。外环功率控制模式可以与开环功率控制模式或闭环功率控制模式一起使用。
以下,将从用于计算当使用开环功率控制模式时的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过程开始,描述用于计算当使用开环和闭环功率控制模式时的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过程。
当使用开环功率控制模式时,SS确定上行链路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在确定上行链路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中,SS使用关于上行链路传播路径损耗的所估计的值和由BS所报告的BS接收干扰和噪声两者。这可以由下文的方程(1)表示。
P(dBm)=L+CINRreq+NI-10log10(R)+OffsetperSS……..(1)
在方程(1)中,P(dBm)代表根据每个子载波的上行链路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以及L代表关于上行链路传播路径损耗的所估计的值并且包括发送/接收天线增益。CINRreq代表关于上行链路数据符号的MCS水平所需要的CINR(即,参考CINR),并且这已经如表1中所描述的、在SS和BS之间预先规定。特殊地,通过上行链路信道描述(UCD)消息从BS将上行链路确认(UL ACK)信号的参考CINR和当调制方案为QPSK方案且编码率为1/3时的参考CINR两者都发送至SS。在方程(1)中,NI代表关于根据BS的接收机中的每个子载波的干扰和噪声的所估计的值,且其通过上行链路噪声和干扰水平信息元素(UL噪声和干扰水平IE)从BS传递至SS。
此外在方程(1)中,R代表当使用重复码时的重复因子。仅当计算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时考虑R,但关于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不考虑R。在此,当必须由QPSK调制方案调制并以为1/4的编码率编码数据符号时,可以通过如表1中所阐明的QPSK调制方案的使用和为1/2的编码率的重复而产生数据符号。在这种情形,根据每个子载波的发送功率缩减至1/2。此外,当AAS前导码序列分配在不止两个符号间隔中且然后发送时,如表1中所描述的,与发送AAS前导码序列的符号间隔成反比地确定AAS前导码序列的工作点(即,AAS前导码序列的阈值发送功率)。
在方程(1)中,OffsetperSS代表根据每个SS的功率补偿值。通过功率控制模式改变(PMC)_响应(RSP)媒介访问控制(MAC)消息将OffsetperSS从BS发送至SS。此外,OffsetperSS为所计算出的反映所接收到的数据的接收错误概率的值。当反映了OffsetperSS时,获得关于外环功率控制模式和开环功率控制模式的使用的效果是可能的。
SS可以改变如由下文的方程(2)所表示的OffsetperSS
OffsetperSS=OfsetperSS+UP_STEP       如果接收到NACK
Offset perSS = Offset perSS - 1 1 / FE R t arg et - 1 · UP _ STEP 如果接收到ACK      ...(2)
OffsetperSS=OffsetperSS         其它
Offset_Boundlower-OffsetperSS-Offset_Boundupper
在方程(2)中,UP_STEP代表当接收到NACK时的偏移增量;FERtarget代表目标误帧率(FER);Offset_Boundlower代表OffsetperSS所允许的下限值;以及Offset_Boundupper代表OffsetperSS所允许的上限值。所有的UP_STEP、FERtarget、Offset_Boundlower和Offset_Boundupper都通过UCD消息,等等,从BS发送至SS。
其次,将描述用于计算当使用闭环功率控制模式时的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过程。
在闭环功率控制模式中,BS控制SS的发送功率。当使用闭环功率控制模式时,无论何时接收到像测距码,CQI,ACK信号和上行链路数据那样的上行链路突发,BS都估计CINR。BS将所估计的CINR改变为关于测距码的CINR,并计算改变后的CINR和关于测距码的参考CINR之间的差。这个差可以由下文的方程(3)表示。
ΔP=CINRCDMA_req-(CINRUL-RangingDataRatio)......(3)
在方程(3)中,ΔP代表使用上行链路突发的所估计的CINR改变后的测距码的CINR与关于测距码的参考CINR之间的差。CINRCDMA_req代表当执行初始测距和周期测距时所需要的参考CINR值,并已经在BS和SS之间规定。CINRUL代表当将重复码用作所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突发的CINR时,经合并的信号的CINR。RangingDataRatio代表当前将要发送的上行链路突发所需要的CINR和CDMA测距所需要的CINR之间的差。通过UCD突发规范(burst profile)将CINRUL和RangingDataRatio从BS发送至SS。通过根据关于ΔP的估计所使用的上行链路突发的类型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BS选择性地将ΔP和ΔPi发送至SS。ΔPi代表第i功率补偿值。
如上文所描述的,当BS发送用于控制SS的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时,响应于从BS所接收到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SS确定根据上行链路数据符号的每个子载波的发送功率。这可以由下文的方程(4)表示。
P ( d B m ) = P CDMA + RangingDataRatio - 10 log 10 ( R ) + Σ i ∈ ( lastCDMAranging ) Δ P 1 . . . . . . . ( 4 )
在方程(4)中,P(dBm)代表根据上行链路数据符号的每个子载波的发送功率,以及PCDMA代表根据当执行初始测距和周期测距时所确定的CDMA码的每个子载波的发送功率。R是与方程(1)中的R一致的值,其代表应用于当前上行链路数据符号的重复比。代表在最近时间周期中确定PCDMA之后,SS中所接收到的TPC命令的总和。
在其中如表2中所阐明的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的情形中,当使用开环功率控制模式时,SS确定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和数据符号发送功率。然而,当使用闭环功率控制模式时,BS确定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和数据符号发送功率。
在其中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的情形中,当使用开环功率控制模式时,SS确定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和数据符号发送功率。当使用闭环功率控制模式时,BS确定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和数据符号发送功率。此外,当使用外环功率控制模式时,SS确定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且BS确定数据符号发送功率。
在其中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的情形中,当如上文所描述的、数据符号发送功率小于预置的发送功率(即,阈值发送功率)时,以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相同的方式控制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然而,当数据符号发送功率超过阈值发送功率时,以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相同的方式控制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因而,在其中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的情形中,当以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相同的方式执行方案时,以与如表2中所阐明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相同的方式执行相同的操作。此外,当以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相同的方式执行方案时,以与如表2中所阐明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相同的方式执行相同的操作。相应地,将忽略详细的描述。
无论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是用于开环功率控制模式还是闭环功率控制模式,其都以与数据符号发送功率控制方案中相同的方式设置。
图4是阐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控制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4,当SS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时,在步骤411,SS将AAS前导码序列设置为具有与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相同的发送功率,且控制过程结束。当SS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时,在步骤413,SS将AAS前导码序列设置为具有与预置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的发送功率,且控制过程结束。
此外,当SS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时,在步骤415,SS确定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是否超过阈值发送功率。作为确定的结果,当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超过阈值发送功率时,执行步骤417。在步骤417,SS将AAS前导码序列设置为具有与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相同的发送功率,且控制过程结束。然而,当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小于阈值发送功率时,执行步骤419。在步骤419,SS将AAS前导码序列设置为具有与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的发送功率,且控制过程结束。
另外,根据正使用的功率控制模式,即,开环功率控制模式、闭环功率控制模式、或外环功率控制模式,分别计算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和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
图5是阐明当执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控制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过程时,通过其SS请求发送功率控制模式的改变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5,在步骤511,SS确定SS的移动性指数是否小于预置的阈值移动性指数。移动性指数是代表SS的移动性的值,其可以通过度量像下行链路前导码序列或上行链路导频信号那样的参考信号的接收CINR以及考虑所度量的CINR的时间改变而计算。当SS具有很小的移动性指数值时,其代表SS相对较少移动且很稳定。相应地,使用具有较优性能的闭环功率控制模式。然而,当SS具有很大的移动性指数值时,其代表SS相对较易移动且不稳定。相应地,使用开环功率控制模式。
作为步骤511中的确定的结果,当SS具有小于阈值移动性指数的移动性指数时,执行步骤513。在步骤513,SS将其自身的功率控制模式设置为闭环功率控制模式,将变量PMC’(代表稍后将要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设置为具有为0的值(PMC’=0),并然后执行步骤517。将变量PMC’设置为具有为0的值,其代表将要将功率控制模式设置为闭环功率控制模式。
作为步骤511中的确定的结果,当SS具有大于阈值移动性指数的移动性指数时,执行步骤515。在步骤515,SS将其自身的功率控制模式设置为开环功率控制模式,将代表稍后将要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的变量PMC’设置为具有为1的值(PMC’=1),并执行步骤517。将变量PMC’设置为具有为1的值,其代表将要将功率控制模式设置为开环功率控制模式。
在步骤517,SS确定代表当前所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的变量PMC是否具有不同于代表稍后将要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的变量PMC’的值的值。作为步骤517中的确定的结果,当变量PMC不具有不同于变量PMC’的值的值时,SS保持当前的功率控制模式,且过程结束。然而,当变量PMC具有不同于变量PMC’的值的值时,执行步骤519。在步骤519,因为当前的功率控制模式不同于稍后将要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所以SS将功率控制模式改变请求发送至BS。然后,过程结束。
图6是阐明当执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控制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过程时,用于改变发送功率控制模式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6,当检测到必须由如图5中所描述的方案改变功率控制模式时,SS将功率控制模式改变请求发送至BS(步骤611)。当从SS接收到功率控制模式改变请求时,响应功率控制模式改变请求,BS将功率控制模式改变命令发送至SS(步骤613)。在图6中,将SS把功率控制模式改变请求发送至BS的情形作为一个例子描述。然而,甚至在无来自SS的功率控制模式改变请求的情况下,BS也能够将功率控制模式改变命令发送至SS,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
图7是阐明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功能的BS的架构的框图。
参考图7,BS包括MAC实体711、时分双工(TDD)发送调制解调器713、发送天线Tx ANT 715、接收天线Rx ANT 717、TDD接收调制解调器719、移动性估计器721、发送功率控制器723和调度器725。
MAC实体711执行与上层的接口的功能,并将包括根据调度器725的调度的调度信息的DL-MAP消息、UL-MAP消息等等,输出至TDD发送调制解调器713。从调度器725提供DL-MAP消息和UL-MAP消息。TDD发送调制解调器713通过OFDMA方案调制从MAC实体711所输出的DL-MAP消息、UL-MAP消息等等;执行关于经调制后的消息的RF处理;并通过发送天线715将经处理的消息发送至SS。
通过接收天线717从SS所接收到的信号传递到TDD接收调制解调器719。TDD接收调制解调器719将通过接收天线717所接收到的信号下变换成为基带信号,相应于OFDMA方案将基带信号解调,并将解调后的基带信号输出至移动性估计器721。移动性估计器721接收从TDD接收调制解调器719所输出的信号,估计SS的移动性,并将移动性指数输出至发送功率控制器723。
发送功率控制器723参考从移动性估计器721所输出的移动性指数,而产生功率控制模式改变命令,并将功率控制模式改变命令输出至MAC实体711。图5和6描述了SS将功率控制模式改变请求发送至BS,且BS响应SS的功率控制模式改变请求将功率控制模式改变命令发送至SS,从而改变SS的功率控制模式的情形。然而,BS也可以参考SS的移动性指数,命令SS的功率控制模式的改变,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MAC实体711将从发送功率控制器723所接收到的功率控制模式改变命令输出至TDD发送调制解调器713,从而促使将功率控制模式改变命令发送至SS。
当SS的功率控制模式相应于闭环功率控制模式时,发送功率控制器723产生用于控制SS的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并将所产生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输出至MAC实体711。MAC实体711将从发送功率控制器723所接收到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输出至TDD发送调制解调器713,从而促使将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发送至SS。
图8是阐明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功能的SS的架构的框图。
参考图8,SS包括MAC实体811、TDD发送调制解调器813、发送天线815、接收天线817、TDD接收调制解调器819、移动性估计器821和发送功率控制器823。
通过接收天线817所接收到的信号(即,从BS所发送的信号)传递至TDD接收调制解调器819。TDD接收调制解调器819将通过接收天线817所接收到的信号下变换成为基带信号,相应于OFDMA方案将基带信号解调,并将解调后的基带信号输出至移动性估计器821。移动性估计器821接收从TDD接收调制解调器819所输出的信号,估计SS的移动性,并将移动性指数输出至发送功率控制器823。
发送功率控制器823参考从移动性估计器821所输出的移动性指数来确定是否必需改变功率控制模式。然后,发送功率控制器823基于确定的结果产生功率控制模式改变请求信号,并将功率控制模式改变请求信号输出至MAC实体811。发送功率控制器823确定依照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的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并确定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因为已经描述了发送功率控制器823确定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操作,将忽略详细的描述。MAC实体811将从发送功率控制器823所接收到的功率控制模式改变请求信号输出至TDD发送调制解调器813,从而促使将功率控制模式改变请求信号发送至BS。
如上文所描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IEEE 802.16e通信系统(即,OFDMA通信系统)中AAS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从而使得信号的准确发送/接收成为可能的方案。特殊地,当一个SS在具有相对高的CINR的工作点使用SDMA方案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能够将由信道估计引起的性能变坏减到最小。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中,将AAS前导码序列的工作点设置为IEEE 802.16e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中间范围的CINR,所以能够确保超过预置性能的信道估计性能。此外,当在使用不同的调制方案的SS之间使用SDMA方案时,接收AAS前导码序列的BS具有相同的接收功率。相应地,防止空间信道估计性能由于近-远现象而变坏是可能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AAS前导码序列发送功率控制方案中,保持AAS前导码序列以致其具有与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相同的发送功率,并且当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恶化到阈值发送功率之下时,将AAS前导码序列保持为与预置的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相应地,提高具有低的工作点的SS的信道估计性能,并防止信道估计性能在相对高的CINR处变坏,是可能的。
尽管已经参考其某些优选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可以在此作出各种各样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而不背离如附属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3)

1.一种用于由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站(SS)来控制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方法,所述OFDMA通信系统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带,通过所述子载波带之中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带发送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通过除用于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所述子载波带以外剩余的子载波带发送数据符号,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发送功率;以及
将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确定为与所述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一致,
其中通过考虑根据预置的参考发送功率应用于所述数据符号的调制方案和编码率来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选择开环功率控制模式、闭环功率控制模式和外环功率控制模式的一个来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SS探测到在借助于所述开环功率控制模式和所述闭环功率控制模式的所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的同时必须改变所述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时,将功率控制模式请求发送至基站(BS)。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稍后将要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不同于当前所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时,所述SS探测到必须改变所述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其中根据所述SS的移动性指数和预置的移动性指数的比较结果确定稍后将要设置的所述功率控制模式和所述当前所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在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请求发送至所述BS后所述SS从所述BS接收到响应于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请求的发送的功率控制模式改变命令时,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改变成为所述在稍后的时刻将要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
6.一种用于由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站(SS)来控制前导码序列的所述发送功率的设备,所述OFDMA通信系统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带,通过所述子载波带之中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带发送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通过除用于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所述子载波带以外剩余的子载波带发送数据符号,所述设备包括:
发送功率控制器,用于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发送功率,并将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确定为与所述数据符号的所述发送功率一致;和
移动性估计器,用于探测所述SS的移动性指数,
其中考虑根据预置的参考发送功率应用于所述数据符号的调制方案和编码率,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选择开环功率控制模式、闭环功率控制模式和外环功率控制模式的一个,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当所述SS探测到在借助于所述开环功率控制模式和所述闭环功率控制模式的所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的同时必须改变所述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将功率控制模式请求发送至基站(BS)。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在稍后的时刻将要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不同于当前所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探测到必须改变所述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其中根据所述SS的移动性指数和预置的移动性指数的比较结果确定稍后将要设置的所述功率控制模式和所述当前所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在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请求发送至所述BS后,所述SS从所述BS接收到响应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请求的发送的功率控制模式改变命令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改变成为在所述稍后的时刻将要设置的所述功率控制模式。
11.一种用于由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站(SS)来控制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方法,所述OFDMA通信系统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带,通过所述子载波带之中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带发送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通过除用于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所述子载波带以外剩余的子载波带发送数据符号,所述方法包括:
将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确定为与预置的阈值发送功率一致,
其中根据预置的载干和载噪比(CINR)来确定该阈值发送功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确定用于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之后,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
其中通过考虑根据预置的参考发送功率应用于所述数据符号的调制方案和编码率来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选择开环功率控制模式、闭环功率控制模式和外环功率控制模式的一个来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SS探测到在借助于所述开环功率控制模式和所述闭环功率控制模式的所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的同时必须改变所述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时,将功率控制模式请求发送至基站(BS)。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在稍后的时刻将要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不同于当前所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时,所述SS探测到必须改变所述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其中根据所述SS的移动性指数和预置的移动性指数的比较结果确定稍后将要设置的所述功率控制模式和所述当前所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在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请求发送至所述BS后所述SS从所述BS接收到响应于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请求的发送的功率控制模式改变命令时,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改变成为在所述稍后的时刻将要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的步骤。
17.一种用于由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站(SS)来控制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所述OFDMA通信系统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带,通过所述子载波带之中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带发送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通过除用于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所述子载波带以外剩余的子载波带发送数据符号,所述设备包括:
发送功率控制器,用于将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确定为与预置的阈值发送功率一致,
其中根据预置的载干和载噪比(CINR)来确定该阈值发送功率。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发送功率,
其中考虑根据预置的参考发送功率应用于所述数据符号的调制方案和编码率,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探测所述SS的移动性指数的移动性估计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选择开环功率控制模式、闭环功率控制模式和外环功率控制模式的一个,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当所述SS探测到在借助于所述开环功率控制模式和所述闭环功率控制模式的所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的同时必须改变所述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将功率控制模式请求发送至基站(BS)。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在稍后的时刻将要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不同于当前所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探测到必须改变所述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其中根据所述SS的移动性指数和预置的移动性指数的比较结果确定稍后将要设置的所述功率控制模式和所述当前所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在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请求发送至所述BS后,所述SS从所述BS接收到响应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请求的发送的功率控制模式改变命令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改变成为在所述稍后的时刻将要设置的所述功率控制模式。
24.一种用于由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站(SS)来控制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方法,所述OFDMA通信系统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带,通过所述子载波带之中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带发送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通过除用于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所述子载波带以外剩余的子载波带发送数据符号,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发送功率;以及
当所述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小于所述阈值发送功率时,将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确定为与预置阈值发送功率一致,并且当所述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超过所述阈值发送功率时,将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确定为与所述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一致,
其中通过考虑根据预置的参考发送功率应用于所述数据符号的调制方案和编码率来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选择开环功率控制模式、闭环功率控制模式和外环功率控制模式的一个来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SS探测到在借助于所述开环功率控制模式和所述闭环功率控制模式的所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的同时必须改变所述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时,将功率控制模式请求发送至基站(BS)。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在稍后的时刻将要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不同于当前所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时,所述MS探测到必须改变所述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其中根据所述SS的移动性指数和预置的移动性指数的比较结果确定稍后将要设置的所述功率控制模式和所述当前所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在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请求发送至所述BS后,所述SS从所述BS接收到响应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请求的发送的功率控制模式改变命令时,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改变成为在所述稍后的时刻将要设置的所述功率控制模式。
29.一种用于由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站(SS)来控制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所述OFDMA通信系统将整个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带,通过所述子载波带之中的预定数量的子载波带发送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AAS)的前导码序列,通过除用于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所述子载波带以外剩余的子载波带发送数据符号,所述设备包括:
发送功率控制器,用于确定用于发送所述数据符号的发送功率,当所述数据符号的所述发送功率小于阈值发送功率时,确定用于发送与所述预置的阈值发送功率一致的所述前导码序列,以及当所述数据符号的所述发送功率超过所述阈值发送功率时,将发送所述前导码序列所使用的发送功率确定为与所述数据符号的所述发送功率一致;和
移动性估计器,用于探测所述MS的移动性指数,
其中考虑根据预置的参考发送功率应用于所述数据符号的调制方案和编码率,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选择开环功率控制模式、闭环功率控制模式和外环功率控制模式的一个,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中当所述SS探测到在借助于所述开环功率控制模式和所述闭环功率控制模式的所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确定发送所述数据符号所使用的所述发送功率的同时必须改变所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将功率控制模式请求发送至基站(BS)。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在稍后的时刻将要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不同于当前所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探测到必须改变所述选择的功率控制模式,其中根据所述SS的移动性指数和预置的移动性指数的比较结果确定稍后将要设置的所述功率控制模式和所述当前所设置的功率控制模式。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在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请求发送至所述BS后,所述SS从所述BS接收到响应所述功率控制模式请求的发送的功率控制模式改变命令时,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器将所述功率控制模式改变成为在稍后的时刻将要设置的所述功率控制模式。
CN2005800372323A 2004-10-29 2005-10-28 用于控制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的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89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40087527A KR100790115B1 (ko) 2004-10-29 2004-10-29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 안테나 시스템을 위한 프리앰블 시퀀스 송신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04-0087527 2004-10-29
KR1020040087527 2004-10-29
PCT/KR2005/003612 WO2006046839A1 (en) 2004-10-29 2005-10-28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of preamble sequence for aas in o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8961A CN101048961A (zh) 2007-10-03
CN101048961B true CN101048961B (zh) 2011-01-12

Family

ID=35708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723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8961B (zh) 2004-10-29 2005-10-28 用于控制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的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26417B2 (zh)
EP (1) EP1653634B1 (zh)
JP (1) JP4402721B2 (zh)
KR (1) KR100790115B1 (zh)
CN (1) CN101048961B (zh)
WO (1) WO20060468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5773B1 (ko) * 2004-08-20 2007-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분할 듀플렉스 방식의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기의상태에 따라 상향링크 전력제어방식을 적응적으로변경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06120297A1 (en) * 2005-05-06 2006-11-16 Nokia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control method, network element,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computer program distribution medium
US8175021B2 (en) 2005-11-04 2012-05-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unicast control in broadcast/multicas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KR100794430B1 (ko) * 2005-12-30 2008-01-16 포스데이타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신호 대 잡음비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US8804884B2 (en) * 2006-02-06 2014-08-1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ress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KR100869922B1 (ko) 2006-05-12 2008-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방법
KR100753369B1 (ko) 2006-08-30 2007-08-30 주식회사 팬택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셀간 간섭을 저감하는 방법
KR100765892B1 (ko) 2006-08-30 2007-10-10 주식회사 팬택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셀간 간섭을 제어하는 방법
US9173163B2 (en) * 2006-09-05 2015-10-27 Broadcom Corporation Altering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parameters based upon mobility
US8457674B2 (en) * 2006-09-29 2013-06-04 Intel Corporation Architecture, protocols and frame formats for wireless multi-hop relay networks
JP5271910B2 (ja) 2006-10-03 2013-08-21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E−utra用の干渉緩和を伴う結合型開ループ/閉ループ(cqiベース)アップリンク送信電力制御
US8169925B2 (en) * 2006-10-25 2012-05-01 Intel Corporation Mapping of preamble sequence sets with frame control header (FCH) location for multi-hop 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 communications
MX2009004810A (es) 2006-11-07 2009-08-31 Directv Group Inc Metodologias de formacion de tramas de señalizacion directa aas para soportar enlaces inalambricos de alta capacidad.
US7986959B2 (en) 2007-02-14 2011-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mble bas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LTE
KR101397135B1 (ko) 2007-03-07 2014-05-22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이동국의 업링크 전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결합형 개방 루프/폐쇄 루프 방법
US8886245B2 (en) * 2007-03-09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ssaging scheme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t power of a wireless device
KR101387486B1 (ko) * 2007-03-14 2014-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종 모드 지원 무선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WO2009014401A2 (en) 2007-07-26 2009-01-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with superframe structure
CN101843151B (zh) * 2007-10-31 2013-03-2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小区测量的传输行为
JPWO2009066528A1 (ja) * 2007-11-22 2011-04-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受信電力推定方法および受信装置
JP4697216B2 (ja) * 2007-11-28 2011-06-0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レンジング方法
JP2009171392A (ja) * 2008-01-18 2009-07-3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通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8249029B2 (en) * 2008-03-28 2012-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reuse preambl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934405B2 (en) * 2008-05-06 2015-0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ansmission scheduling and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271014B2 (en) * 2008-08-11 2012-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ed parameter adjustment to compensate self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and sensitivity level at the node B
EP2154792B1 (en) 2008-08-13 2017-01-18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base station
KR20100048844A (ko) 2008-10-31 2010-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8155688B2 (en) * 2008-11-10 2012-04-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ower control m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279677B2 (ja) * 2009-10-13 2013-09-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10188454A1 (en) * 2010-02-04 2011-08-0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804671B2 (en) * 2010-07-15 2014-08-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UE mobility status
US8824311B2 (en) * 2010-09-13 2014-09-02 Blinq Wirel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channel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and managed adap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wireless backhaul
US9338672B2 (en) 2010-09-13 2016-05-10 Blinq Wirel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hub-beam selection in fixed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s
US9345032B2 (en) 2010-09-13 2016-05-17 Blinq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clusters for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s
JP2011130502A (ja) * 2011-03-01 2011-06-3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基地局装置及びレンジング方法
US9338753B2 (en) 2011-05-06 2016-05-10 Blinq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s via power control
US9615316B2 (en) * 2011-11-18 2017-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modified cell reselection parameters and procedures when access terminals exhibit little or no mobility
US9237529B2 (en) 2012-03-30 2016-01-12 Blinq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s through power control with a one-power-zone constraint
WO2014077741A1 (en) * 2012-11-13 2014-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253740B2 (en) 2012-11-29 2016-02-02 Blinq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ed power-zone-assignment in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s
US9456423B2 (en) 2014-06-18 2016-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ed parameter adjustment to compensate self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and sensitivity level at the node B
WO2017194176A1 (en) 2016-05-13 2017-1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amble power level scaling
US10499342B2 (en) * 2016-07-05 2019-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of up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0213012B (zh) * 2018-02-28 2021-11-2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0608756B2 (en) * 2018-09-05 2020-03-31 Anokiwave, Inc. Power detector calibration in integrated circuits
US10855383B2 (en) 2019-03-14 2020-12-01 Anokiwave, Inc. Calibration of active electronically steered antennas using trim bits and non-volatile memory
US11356167B1 (en) 2020-04-14 2022-06-07 Anokiwave, Inc. Selective calibration of signal processing integrated circuits in a phased array system
CN113950069A (zh) * 2020-07-15 2022-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49552A (ko) * 2001-12-15 2003-06-25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 무선 근거리 통신망에서의프리엠블 신호를 이용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그 정보의수신 장치
CN1515093A (zh) * 2002-03-16 2004-07-21 ���ǵ�����ʽ���� 用于在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自适应分配导频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2457B1 (en) * 2000-06-21 2005-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reverse link power control using mobility profiles
JP3607643B2 (ja) 2001-07-13 2005-01-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受信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キャリア無線通信方法
US7551546B2 (en) * 2002-06-27 2009-06-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ual-mode shared OFDM methods/transmitters, receivers and systems
WO2004040815A1 (ja) * 2002-11-01 2004-05-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装置および マルチキャリア通信方法
KR100918764B1 (ko) * 2003-07-15 2009-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수개의 송신 안테나들을 사용하는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리앰블 시퀀스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7181170B2 (en) * 2003-12-22 2007-02-20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roadcast transmission
KR100725773B1 (ko) * 2004-08-20 2007-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분할 듀플렉스 방식의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기의상태에 따라 상향링크 전력제어방식을 적응적으로변경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49552A (ko) * 2001-12-15 2003-06-25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방식 무선 근거리 통신망에서의프리엠블 신호를 이용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그 정보의수신 장치
CN1515093A (zh) * 2002-03-16 2004-07-21 ���ǵ�����ʽ���� 用于在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自适应分配导频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LFAT M. ET AL.'Adaptive beamforming and power allocation for OFDM overwireless networks.CONFERENCE RECORD OF THE 32TH ASILOMAR CONFERENCE ON SIGNALS, SYSTEMS AND COMPUTERVol.1.1998,Vol.1759-763. *
OLFATM.ETAL.'AdaptivebeamformingandpowerallocationforOFDMoverwirelessnetworks.CONFERENCERECORDOFTHE32THASILOMARCONFERENCEONSIGNALS SYSTEMS AND COMPUTERVol.1.1998
SHIPIND D. ET AL.'Power allocation for MIMO-OFDM systems with multi-userdecoupling and scheduling.14TH IEEE PROCEEDINGS ON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vol.1.2003,vol.1911-915.
SHIPIND D. ET AL.'Power allocation for MIMO-OFDM systems with multi-userdecoupling and scheduling.14TH IEEE PROCEEDINGS ON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vol.1.2003,vol.1911-9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514156A (ja) 2008-05-01
EP1653634A2 (en) 2006-05-03
JP4402721B2 (ja) 2010-01-20
CN101048961A (zh) 2007-10-03
EP1653634A3 (en) 2013-06-12
EP1653634B1 (en) 2016-12-21
US20060092875A1 (en) 2006-05-04
KR100790115B1 (ko) 2007-12-31
KR20060038300A (ko) 2006-05-03
US7826417B2 (en) 2010-11-02
WO2006046839A1 (en) 200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8961B (zh) 用于控制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关于自适应天线系统的前导码序列的发送功率的设备和方法
RU2327289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адаптив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щностью с разомкнутым контуром с помощью tdd
KR101980101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빔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US6941113B2 (en) Transceiver capable of adaptively selecting a modul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transmission power and channel condition
CN101873683B (zh) 确定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方案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6485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道信息的方法
US857159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15543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6027619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60109931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EP1703658A1 (en) MIMO detection ordering with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scheduling method
US20060111050A1 (en)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improved signal calibration
CN102804660A (zh) 以网络为中心的多点协调下行链路传输的链路自适应
CN101409921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和信号发送参数联合分配的方法
US2012000996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US7684765B2 (en) Transmit antenna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MIMO system
EP18529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open-loop power contro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DD
US8824576B2 (en) Method and transmitter for iteratively modifying beamforming v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