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1923A - 锁眼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锁眼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41923A CN101041923A CN 200710087298 CN200710087298A CN101041923A CN 101041923 A CN101041923 A CN 101041923A CN 200710087298 CN200710087298 CN 200710087298 CN 200710087298 A CN200710087298 A CN 200710087298A CN 101041923 A CN101041923 A CN 1010419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buttonhole
- cloth
- sewing
- sew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7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755266 Kathetostoma gigante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3 precurs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按照从多种类型的锁眼缝中所选择出的锁眼缝种类,在加工布料(17)上进行缝纫动作。该锁眼缝纫机具有检测器(32)和禁止机构(9),其中,所述检测器(32)检测加工布料(17)是否配置在与所选择的锁眼缝种类相对应的位置,在该检测器(32)的检测结果和选择的锁眼缝种类不相对应时,所述禁止机构(9)禁止缝纫动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对加工布料进行多种类型锁眼缝的锁眼缝纫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缝纫工厂等使用的锁眼缝纫机中,有的种类可对加工布料进行多种类型的锁眼缝。例如,日本专利公开2004年第173783号公报中所示的锁眼缝纫机。该锁眼缝纫机具有:诸如保持加工布料并在X、Y方向上移动的送布台、针杆、弯针机构等公知的缝纫机构以及切刀机构。切刀机构在送布台上所布置的加工布料上自动形成平头眼(直形扣眼)或圆头眼等扣眼。上述锁眼缝的种类包括:在加工布料上形成圆头眼并在其周围形成针迹的圆头锁眼缝、在加工布料上形成平头眼并在其周围形成针迹的平头锁眼缝、以及不形成平头眼的平头锁眼缝等。通过由使用者(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来选择所期望的锁眼缝种类,锁眼缝纫机便自动进行该种类锁眼缝的缝纫动作。
这种锁眼缝纫机可按预先设定的顺序反复执行多个锁眼缝的缝纫动作,即按所谓的循环缝模式执行缝纫动作。在该循环缝模式下,有时会进行下述缝制,例如,在构成西服前身的加工布料上,在两个扣眼位置进行形成扣眼的圆头锁眼缝,而在衣领部分进行不形成扣眼的平头锁眼缝(参照图7)。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由操作者预先设定“圆头锁眼缝”、“圆头锁眼缝”、“无眼平头锁眼缝”这样的程序,可自动反复执行这些缝纫动作。
但是,以上述规定的循环进行缝纫动作的缝纫机存在如下问题,即,当操作者对上述各顺序的判断出现错误时,向送布台上布置加工布料的位置就会发生错误。使用现有技术的缝纫机时,一旦出现这样的差错,则会发生在应进行圆头锁眼缝的地方进行了平头锁眼缝、或在应进行平头锁眼缝的地方进行了圆头锁眼缝的缝纫错误。在发生后一种缝纫错误的情况下,会因在本来不应形成扣眼的衣领部分开了扣眼而导致整个加工布料作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眼缝纫机,其可进行多种类型的锁眼缝,且可防止对加工布料进行与本来应进行的锁眼缝种类不同的锁眼缝。
例如,在缝纫工厂使用的锁眼缝纫机多采用如下方式进行锁眼缝:即,对预先裁剪为规定形状的加工布料,在该加工布料的规定位置(预先确定的位置)执行规定种类(预先确定的种类)的锁眼缝。这种情况下,布置加工布料的位置和应缝纫的锁眼缝种类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本发明即着眼于这种对应关系的存在并采用以下结构而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一种锁眼缝纫机,其按照从多种类型的锁眼缝中选择出的锁眼缝种类,对加工布料进行缝纫动作,其中,该锁眼缝纫机具有检测器和禁止机构,所述检测器检测上述加工布料是否配置在与所选择的锁眼缝种类相对应的位置,在该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和所选择的锁眼缝种类不相对应时,所述禁止机构禁止缝纫动作。
这样,通过检测器来检测加工布料是否布置在与选择的锁眼缝种类对应的位置。当布置加工布料的位置和锁眼缝的种类不相对应时,可由禁止机构来禁止缝纫动作。因此,当操作者对加工布料的布置出现错误时,可由禁止机构来禁止缝纫动作,从而可预先防止在加工布料上进行其他种类的锁眼缝。换言之,可获得如下显著效果,即,可防止对加工布料进行与本来应进行的锁眼缝种类不同的锁眼缝。
本发明中,所述的多种类型的锁眼缝包括在加工布料上形成扣眼的圆头锁眼缝及不形成扣眼的平头锁眼缝。这样,可在本来应进行不形成扣眼的平头锁眼缝的位置预先防止形成圆头锁眼缝的扣眼,从而不会造成加工布料的浪费。
本发明的结构中可具有报警机构,在上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和所选择的锁眼缝种类不相对应时,所述报警机构会进行报警。这样,可将布置加工布料的位置错误这一情况通知给操作者。
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可具有循环缝模式,所述循环缝模式按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上述多个锁眼缝的缝纫动作。这样,通过执行循环缝模式,在按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多个锁眼缝的缝纫动作时,使操作者的操作变得容易。在循环缝模式的执行过程中,当操作者对加工布料的布置出现错误时,可由禁止机构来禁止缝纫动作。
在保持加工布料的送布台上设置有上述检测器,该检测器可由光传感器构成,该光传感器对上述送布台上是否存在有加工布料进行检测。这样,检测器可被简易地构成。因光传感器可相对于上述送布台进行位置变更,所以1个光传感器可与加工布料形状不同的多种情况相对应。
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还具有用于保持上述光传感器的安装部件和用于固定上述安装部件的固定部,上述固定部设置在上述送布台的两端,上述安装部件相对于上述固定部可拆装。因以可选的方式将保持上述光传感器的安装部件安装到上述两端的固定部,所以也可对应于加工布料左右对称的情况(男性用和女性用的套装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主体的右视图。
图2是送布台的俯视图。
图3是光传感器以及与其邻近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控制系统结构的方块图。
图5A是圆头锁眼针迹的放大图,表示在加工布料上形成的锁眼针迹的例子。
图5B是表示平头锁眼针迹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操作面板结构的主视图。
图7A是进行圆头锁眼缝时的俯视图,表示光传感器、送布台以及加工布料的位置关系。
图7B是进行平头锁眼缝时的俯视图,表示光传感器、送布台以及加工布料的位置关系。
图8是表示循环缝模式中的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到了可形成圆头锁眼针迹和平头锁眼针迹等的电子圆头锁眼缝纫机上。
如图1所示,圆头锁眼缝纫机的缝纫机主体1具有:形成为大致矩形箱状的机座部2,从该机座部2的后部(如图1中右侧的部分)向上方延伸的柱部3,以及从该柱部3的上部向前方(如图1中向左的方向)延伸的机臂部4。该缝纫机主体1设置在缝纫机工作台5上。
在上述缝纫机工作台5上设置有后述的操作面板6,同时还设置有仅在图4中所示的作为缝纫机构的驱动源的缝纫机电机7、和脚踏式启动·停止开关(启动开关)8等。如后所述,在缝纫机工作台5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9等,该控制装置9由控制各机构动作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等构成。
在上述柱部3内,设置有在左右方向(垂直于图1的纸表面的方向)上延伸的主轴10。该主轴10通过上述缝纫机电机7的驱动而转动。在上述柱部3的右侧表面部设置有手轮11,用于通过手动使上述主轴10转动。
在上述机臂部4的顶端部,设置具有缝针12的针杆13。上述主轴10的转动力经由未图示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凸轮机构)来传递,从而驱动上述针杆13上下运动。针杆13通过公知的针杆摆动机构的作用而以规定的针摆幅左右摆动。针杆13的针摆幅可通过未图示的调整机构自如调整。通过设置在上述机座部2内的转动机构14,使针杆13与后述的弯针基座15绕铅直轴一体转动。
在上述机臂部4的上表面部,设置有用于自动调整面线张力的线张力调节装置16。来自未图示的供线部的面线通过线张力调节装置16而供应给上述缝针12。
如图2所示,在上述机座部2的上表面部,设置有保持加工布料17(参照图5、图7)的送布台18。送布台18形成为下表面敞开的薄矩形箱形状。在保持加工布料17的状态下,该送布台18通过后述的XY移动机构来移动。如图1所示,在机座部2上设置有与上述针杆13相对的弯针基座15。在该弯针基座15上装配有具有两个弯针的二重环弯针机构,其图示省略。该弯针机构用于协同上述缝针12在加工布料17上形成锁眼针迹。底线供应到该弯针机构上。通过上述主轴10的旋转,驱动弯针机构(两个弯针)对应于上述针杆13的上下运动而同步运动。
通过转动机构14的作用,弯针基座15(弯针机构)以与上述针杆13同步的方式绕铅直轴转动。众所周知,转动机构14包括θ方向驱动电机19和齿轮机构等,其中,所述θ方向驱动电机19由机座部2内所设置的步进电机构成,所述齿轮机构将θ方向驱动电机19的驱动力传递到针杆13和弯针基座15上。如图2所示,在上述弯针基座15的上端部设置有具有孔20a的针板20。
在机座部2上位于上述弯针基座15后侧的部分,安装有可更换的下切刀21。该下切刀21的上端部具有例如与圆头眼对应形状的刀刃部21a(参照图2)。机臂部4的下部(柱部3)一侧设置有冲压用的锤子22,所述锤子22从上方与下切刀21接触、或与之分离。该锤子22通过用于锤子的气缸23(参照图4)的驱动力而被上下驱动。通过锤子22和上述下切刀21而在加工布料17上形成圆头眼24(参照图5A)。上述下切刀21备有上述刀刃部21a的形状相异的多种类型的刀刃,从而可替换成期望的刀刃。
如图2所示,在上述送布台18的上表面部,在与下切刀21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有开口部18a。在送布台18上开口部18a的左右两侧部位设置有左右一对压脚25[用假想线(双点划线)仅表示出外轮廓],用于从上方压住加工布料17,对其不加详细图示。该压脚25由设置于送布台18的内表面侧的用于压脚的气缸26(参照图4)驱动而可上下运动。
在机座部2内设置有公知的XY移动机构,用于使送布台18在前后方向(Y方向)和左右方向(X方向)上自如移动。该XY移动机构具有X方向驱动电机27(仅在图4中图示)和Y方向驱动电机28(仅在图4中图示),所述X方向驱动电机27由用于使送布台18在X方向(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步进电机所构成;所述Y方向驱动电机28由用于使送布台18在Y方向(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步进电机所构成。
能在加工布料17上形成多种类型锁眼针迹的缝纫机构包括:上述针杆13、针杆上下运动机构、针杆摆动机构、弯针机构、转动机构14、送布台18、XY移动机构等。如图1和图2所示,送布台18的开口部18a的处于下切刀21正上方的位置为送布台18的原点位置。在加工布料17上形成圆头眼24的操作、布置及取下该加工布料17的操作均在送布台18的原点位置进行。
上述送布台18为金属制,其上表面(表面)可很好地反射光。如图2所示,在送布台18的上表面,在后端的左右两端部形成有安装孔(固定部)18b、18b。在这两个安装孔18b、18b中,能够以可选方式来安装对后述传感器32进行保持的安装部件31。
以下,就本实施方式的圆头锁眼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参照图4的方块图进行说明。
上述圆头锁眼缝纫机的控制装置9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构成。在该控制装置9的内部,由母线41将CPU37、ROM38、RAM39、非易失性存储器40、输入接口42以及输出接口43相互连接。
在上述输入接口42上,连接有上述启动·停止开关8和用于指示压脚25的下降·上升的压脚开关44。在该输入接口42上还连接有检测主轴10转动相位的定时(timing)信号发生器45、操作面板6以及后述的光传感器32等。
在上述输出接口43上,连接有上述缝纫机电机7的驱动电路46、θ方向驱动电机19的驱动电路47、用于锤子的气缸23的驱动电路48、X方向驱动电机27的驱动电路49、Y方向驱动电机28的驱动电路50、用于压脚的气缸26的驱动电路51、操作面板6以及光传感器32等。
在上述ROM38中存储(记忆)有缝纫控制程序等。在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40中存储有缝纫数据和后述的循环程序等。
根据使用者(操作者)对上述操作面板6的操作,上述控制装置9生成缝纫数据并将之存储。控制装置9根据缝纫控制程序和上述缝纫数据来驱动控制各电机7、19、27、28和气缸23、26等促动器,对加工布料17进行一系列锁眼缝的缝纫动作。
操作者可通过操作操作面板6来从多种类型的锁眼缝中选择期望的类型并执行该程序。此外,通过操作操作面板6,操作者也可设定用于决定反复执行多种类型锁眼缝缝纫动作顺序的循环程序并执行该循环程序。
图6表示上述操作面板6的结构。在该操作面板6的左侧部具有选择开关52和复位开关53等,所述选择开关52可供操作者来选择是否形成扣眼、以及选择在锁眼缝前切割扣眼的先切方式还是在锁眼缝后切割扣眼的后切方式。在该操作面板6的右侧部,具有进行输入设定的键,这些键用于对锁眼针迹种类的选择、圆头眼24形状的选择、针迹的宽度尺寸L、针迹距P(针数)、有无套结固定缝及其种类等进行输入设定。在该操作面板6的右侧部,还具有上设显示部54a的输入设定部54。在操作面板6的中央部设置有动作模式设定部55,所述动作模式设定部55具有用于设定动作模式的模式选择键55a。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动作模式,包括有自动模式、测试模式、手动模式。另外,作为设定模式,包括有程序模式、循环程序模式等多个模式。
自动模式是在加工布料17上自动进行一系列的圆头锁眼缝动作的模式。自动模式具有循环缝模式和单独缝模式,其中,所述循环缝模式以预先设定的顺序来执行多个锁眼缝的缝纫动作,所述单独缝模式下仅执行一个(单数)锁眼缝的缝纫动作。手动模式是由操作者以手动方式转动操作手轮11而逐针进行缝纫动作的模式。测试模式是使送布台18和弯针基座15动作的模式。
程序模式是用于设定每个锁眼缝程序(单独程序)的模式。在程序模式的情况下,操作者对输入设定部54进行操作以输入锁眼针迹种类的选择及圆头眼24形状的选择等。循环程序模式是用于设定循环缝模式中执行的多个单独程序顺序的模式。
参照图5,在圆头锁眼缝纫机所能进行的多种类型的锁眼针迹中,选择形成扣眼的圆头锁眼针迹29及不形成扣眼的平头锁眼针迹30来进行说明。利用作为加工布料17的西服前身(参照图7A、图7B),在其规定的两处扣眼位置形成圆头锁眼针迹29;在衣领部分形成平头锁眼针迹30。
圆头锁眼针迹29的缝纫是在送布台18上将加工布料17的背面朝外的状态下(参照图7A)进行的。如图5所示,圆头眼24由直线部24a和连接到其一端的圆头部24b构成。圆头锁眼针迹29沿着该圆头眼24,以箭头A1、A2、A3所表示的顺序形成。圆头部24b的图中,上半部的半圆形部分以放射状方式形成针迹。就加工布料17上圆头眼24的形成而言,有在圆头锁眼针迹29形成前就进行的先切方式和在圆头锁眼针迹29形成后才进行的后切方式。
不形成扣眼的平头锁眼针迹30形成于上述西服前身的衣领部分。该衣领部分向后翻折。因此,与圆头锁眼针迹29的情况不同,平头锁眼针迹30的缝纫是在送布台18上将加工布料17的表面朝外的状态下进行的。平头锁眼针迹30以图5B示出的箭头B1、B2、B3所表示的顺序而形成。平头锁眼针迹30的一端部(图中的上端部)的针迹形成为放射状。
这些锁眼针迹29、30的宽度L与针杆13的针摆幅相对应。图5A、图5B分别例示了在上述锁眼针迹29、30的缝纫结束部分附加直线套结固定缝的情况。图5A、图5B中表示了各自的锁眼针迹29、30的第一针脚位置N1(内针)和第二针脚位置N2。具体而言,进行缝纫时,上述主轴10旋转一次,针杆13则上下运动两次,缝针12按N1、N2的顺序向加工布料17落下。在缝针落针到下一个落针点之前针杆13上升时,加工布料17(送布台18)朝向Y方向移动相当于针迹距P的距离,此后该动作反复进行。
就上述放射状的针迹部分而言,针杆13和弯针基座15以每针固定的角度(用该部分的针数除180度所得出的角度)在俯视时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合计180度)。通过来自上述定时信号发生器45的信号而获得送布台18的移动与针杆13和弯针基座15的旋转的动作时间点。
圆头锁眼缝纫机中设置有检测器,在执行缝纫动作时,该检测器检测加工布料17是否配置在送布台18上的与所选择的(希望执行的)锁眼缝种类对应的位置上。该检测器由检测加工布料17是否存在于送布台18的特定位置上的光传感器32构成。
如图3所示,光传感器32由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的反射型光传感器构成,通过安装部件31而安装在上述送布台18上。该安装部件31具有: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圆棒状的棒状部33、横向上长的板状部34以及将该两者连接起来的连接块件35。就上述棒状部33而言,其下端部可安装于上述送布台18的任何一个安装孔18b(图中右侧的安装孔18b)部分并可拆装。以从上述棒状部33的两侧夹持的方式配置连接块件35,并通过紧固安装螺栓36a而将连接块件35固定到棒状部33上的期望高度位置。通过松开安装螺栓36a而使连接块件35可相对于棒状部3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上述光传感器32向下固定在上述板状部34的一端部。该板状部34中形成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孔34a。由插穿长孔34a的固定螺栓36b、36b将板状部34固定到连接块件35的一侧部。通过松开固定螺栓36b、36b而使板状部34可沿长孔34a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因此,安装光传感器32后,其可在以送布台18上的棒状部33的轴心作为圆心的圆形范围内进行位置调整和高度调整。通过该光传感器32可检测加工布料17是否存在于送布台18上的光传感器32的正下方位置。如图4所示,上述控制装置9使光传感器32动作。将该光传感器32的检测信号输入控制装置9。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相对于上述加工布料17,将光传感器32安装在图示的位置。
如图7B所示,当加工布料17配置在送布台18上与平头锁眼缝对应的位置上时,从光传感器32的发光部发出的检测光被送布台18的表面反射。由受光部接受该反射光,使光传感器32变为接通状态。如图7A所示,当加工布料17配置在送布台18上与圆头锁眼缝对应的位置上时,加工布料17位于光传感器32的正下方。此时,因加工布料17遮挡上述检测光,所以光传感器32变为断开状态。
以下的作用说明(流程图说明)中也将提到,在上述循环缝模式的执行过程中,开始缝纫动作时(启动·停止开关8接通时),上述控制装置9则使光传感器32动作。当该检测结果与锁眼缝种类不相对应时,控制装置9禁止缝纫动作,在显示部54a上显示“错误”这一信息来对操作者进行报警。因此,控制装置9起到禁止机构的作用。显示部54a起到报警机构的作用。
另参照图8对上述构成的作用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循环缝模式中,对多块加工布料17反复进行图7所示的在加工布料17上所进行的上述锁眼针迹29、29、30的缝纫,以此作为具体例子。图6中,操作面板6的显示部54a上所显示的“1.1.2”的每个数字为非易失性存储器40上所存储的单独程序的程序号。非易失性存储器40中存储有与各程序号对应的锁眼缝的种类、针迹的宽度尺寸、针迹距、套结固定缝的有无及其种类等信息。单独程序的内容为缝纫数据。本实施方式中,“1”是形成扣眼的圆头锁眼缝,“2”是不形成扣眼的平头锁眼缝。
当进行操作时,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6以进行循环程序模式的设定。这里,以形成圆头眼24的圆头锁眼缝进行两次、及不形成扣眼的平头锁眼缝进行一次的循环来进行编程。圆头锁眼缝以采用后切方式的情况为例。操作者将光传感器32的安装位置调整到图7所示的位置。
操作者将加工布料17放置在停机于原点位置的送布台18上,并对压脚开关44进行接通操作。由此压脚25下降,加工布料17的准备工作完成。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6以设定成自动模式(循环缝模式),操作启动·停止开关8,则开始循环缝模式的缝纫动作。
图8的流程图表示了循环缝模式中控制装置9所执行的处理过程。
控制装置9判断是否有压脚开关44的操作(步骤S1)。如果有压脚开关44的操作(步骤S1中判断为“是”),控制装置9则驱动用于压脚的气缸26以使压脚25下降,以保持加工布料17(步骤S2)。
此时,操作者需要将加工布料17保持在送布台18上的规定位置。在处于循环第1环节和第2环节的圆头锁眼缝“1”的情况下,加工布料17配置在图7A所示的位置。在处于第3环节的平头锁眼缝“2”的情况下,加工布料17配置在图7B所示的位置。当发现未将加工布料17正确配置在这些位置时,操作者再次操作压脚开关44(步骤S3中判断为“是”),于是控制装置9控制压脚25上升(步骤S11),其后返回到步骤S1。因此,操作者可重新进行加工布料17的保持操作。
加工布料17的准备操作完成后,操作者操作启动·停止开关8(步骤S5中判断为“是”),从而在步骤S6中由控制装置9判断是否执行平头锁眼缝的缝纫动作(即,是否为“2”)。具体而言,就是判断与执行的单独程序号对应的锁眼缝种类是否为平头锁眼缝。
当控制装置9基于上述缝纫数据而进行圆头锁眼缝的缝纫动作时(即,循环程序中的作为第1次及第2次缝纫动作的“1”的情况下)(步骤S6中判断为“否”),则在步骤S7中判断光传感器32是否为接通状态。
当加工布料17配置在与“1”对应的送布台18的规定位置时(参照图7A),因光传感器32的检测信号变为断开(步骤S7中判断为“否”),所以在步骤S8中,控制装置9开始圆头锁眼缝的缝纫动作。换言之,根据设定的缝纫数据(动作指令),控制装置9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布台18(加工布料17)移动到第一针脚位置N1。控制装置9启动缝纫机电机7以使主轴10转动,并驱动针杆13和弯针以进行缝纫动作。在缝纫动作进行到最后一针,在加工布料17上形成圆头锁眼针迹29的工作完成后,控制装置9使缝纫机电机7停止并执行面线切断动作。控制装置9驱动XY移动机构以使送布台18移动到原点位置。控制装置9驱动切刀机构(用于锤子的气缸23),在加工布料17上形成圆头眼24。控制装置9执行底线切断动作并使压脚25上升,返回步骤S1处理。
当加工布料17未配置在送布台18上与“1”对应的规定位置时(参照图7B),光传感器32的检测信号变为接通(步骤S7中判断为“是”)。在步骤S9中,控制装置9在操作面板6的显示部54a上显示“错误”这一信息。在步骤S10中,控制装置9判断操作者是否对复位开关53进行了接通操作。若操作者对复位开关53进行了接通操作(步骤S10中判断为“是”),则在步骤S11中,控制装置9使压脚25上升,返回步骤S1处理。
上述步骤S6中,当控制装置9执行平头锁眼缝的缝纫动作时(即,该加工布料17的第三次缝纫动作时) (步骤S6中判断为“是”),则在步骤S12中,控制装置9判断光传感器32的检测信号是否为接通状态。
当加工布料17配置在送布台18上与“2”对应的规定位置时(参照图7B),因光传感器32的检测信号变为接通(步骤S12中判断为“是”),所以在步骤13中,控制装置9开始平头锁眼缝的缝纫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9也根据缝纫数据(动作指令)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布台18(加工布料17)移动到第一针脚位置N1。控制装置9启动缝纫机电机7以使主轴10转动,并驱动针杆13和弯针开始缝纫动作。在缝纫动作进行到最后一针,在加工布料17上形成平头锁眼针迹30的工作完成后,控制装置9使缝纫机电机7停止。控制装置9执行面线和底线切断动作,并驱动XY移动机构使送布台18移动到原点位置。此时,不进行形成扣眼的动作。控制装置9使压脚25上升,返回步骤S1处理。
当加工布料17未配置在送布台18上与“2”对应的规定位置时(参照图7A),光传感器32的检测信号变为断开(步骤S12中判断为“否”)。在步骤S9中,控制装置9在操作面板6的显示部54a上显示“错误”这一信息。在步骤S10中,控制装置9判断操作者是否对复位开关53进行了接通操作。若操作者对复位开关53进行了接通操作(步骤S10中判断为“是”),则在步骤S11中,控制装置9使压脚25上升,返回步骤S1处理。
这样,例如,当操作者对循环缝模式中的顺序判断错误而将加工布料17配置在错误的位置上时,控制装置9则禁止缝纫动作并报警。因此,可预先防止在应执行圆头锁眼缝的位置执行平头锁眼缝、或在应执行平头锁眼缝的位置执行圆头锁眼缝的缝纫错误发生。特别地,不会出现在不形成扣眼的平头锁眼缝位置形成扣眼的情况,因而可防止浪费加工布料17的现象。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当光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与锁眼缝的种类不相对应时,控制装置9禁止缝纫动作。因此,在以预先设定的顺序执行缝纫动作的循环缝模式中,可预先防止因操作者对加工布料17的配置出现错误而导致将其他种类的锁眼缝缝纫到加工布料17上的问题。
特别地,因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反射型的光传感器32来作为检测器,所以可简易地构成检测器并能可靠地检测加工布料17是否在送布台18的特定位置。
因通过安装部件31将光传感器32以位置可变的方式设置到送布台18上,所以可根据需要检测送布台18上的任意位置,且可适用于形状和尺寸(大小)不同的各种加工布料。此时,因用于固定安装部件31的安装孔18b在送布台18的左右对称位置形成,所以也可将光传感器32变换到送布台18的左侧,可适用于加工布料左右对称的情况(女性套装等)。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其还可作如下的改型、扩展。
上述实施方式例示了在循环缝模式中反复对加工布料17进行上述锁眼针迹29、29、30缝纫的情况,但不限于此。换言之,本发明也可适用于以设定的顺序执行多个锁眼缝的缝纫动作仅进行一次的程序。在其他的模式(单独缝模式等)中,只要预先明确加工布料的位置和锁眼缝的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可像上述那样进行实施。就锁眼缝的种类而言也不限于上述两种类型,还可包括形成扣眼的平头锁眼缝等各种类型的锁眼缝。
也可采用透射型的光传感器来替代反射型的光传感器32。此时,只要以中间间隔加工布料的方式来配置发光部和受光部,即可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得以实施。另外也可设置多个光传感器。或者,也可采用平面摄像传感器等其他视觉性传感器来检测加工布料17的配置。
圆头锁眼缝纫机的机械结构也可有各种变型,例如,也可以不采用送布台而通过送布牙等在前后方向上移送加工布料,左右方向的移动则通过针摆动来实现。此时,可将检测器设置在缝纫机机座上。对切刀机构而言,也可用可动刀和固定刀来替代下切刀和锤子在加工布料上形成切口。
报警机构也可通过声音来报警“错误”。也可组合该声音和来自显示部54a的“错误”显示来进行报警。
Claims (11)
1.一种锁眼缝纫机,其按照从多种类型的锁眼缝中所选择的锁眼缝种类,在加工布料(17)上进行缝纫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眼缝纫机具有检测器(32)和禁止机构(9),其中,所述检测器(32)检测上述加工布料(17)是否配置在与所选择的锁眼缝种类相对应的位置,在该检测器(32)的检测结果和所选择的锁眼缝种类不相对应时,所述禁止机构(9)禁止缝纫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类型的锁眼缝包括在加工布料(17)上形成扣眼(24)的圆头锁眼缝和不形成扣眼(24)的平头锁眼缝。
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报警机构(54a),在上述检测器(32)的检测结果和所选择的锁眼缝种类不相对应时,该报警机构(54a)会进行报警。
4.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报警机构(54a),在上述检测器(32)的检测结果和所选择的锁眼缝种类不相对应时,该报警机构(54a)会进行报警。
5.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循环缝模式,所述循环缝模式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上述多种类型的锁眼缝的缝纫动作。
6.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循环缝模式,所述循环缝模式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上述多种类型的锁眼缝的缝纫动作。
7.如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循环缝模式,所述循环缝模式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上述多种类型的锁眼缝的缝纫动作。
8.如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循环缝模式,所述循环缝模式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进行上述多种类型的锁眼缝的缝纫动作。
9.如权利要求1~8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保持上述加工布料(17)的送布台(18)上设置有上述检测器(32),该检测器(32)由光传感器(32)构成,所述光传感器(32)检测上述加工布料(17)是否存在于上述送布台(18)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光传感器(32)可相对于上述送布台(18)进行位置变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记载的锁眼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用于保持上述光传感器(32)的安装部件(31)和用于固定上述安装部件(31)的固定部(18b),上述固定部(18b)设置在上述送布台(18)的两端,上述安装部件(31)相对于上述固定部(18b)可拆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82831A JP2007252740A (ja) | 2006-03-24 | 2006-03-24 | 穴かがりミシン |
JP082831/2006 | 2006-03-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41923A true CN101041923A (zh) | 2007-09-26 |
CN101041923B CN101041923B (zh) | 2014-01-01 |
Family
ID=3862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8729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1923B (zh) | 2006-03-24 | 2007-03-23 | 锁眼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7252740A (zh) |
CN (1) | CN101041923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91177A (zh) * | 2011-03-23 | 2012-09-26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钮扣孔缝纫机和用于缝制具有镶边线的钮扣孔线缝的方法 |
CN101429708B (zh) * | 2007-11-06 | 2013-03-06 | Juki株式会社 | 自动缝制缝纫机 |
CN105002661A (zh) * | 2015-07-21 | 2015-10-28 | 吴江新劲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锁眼机的定位装置 |
CN105926175A (zh) * | 2016-05-18 | 2016-09-07 | 天津市中马骏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设备控制系统 |
CN106263773A (zh) * | 2016-08-24 | 2017-01-04 | 浙江泰运通家居礼品有限公司 | 一种吊床布的成型工艺 |
CN112678236A (zh) * | 2020-12-14 | 2021-04-20 | 新沂市中明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在线柔性包装系统专业打结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23476A (en) * | 1964-07-01 | 1967-06-06 | Selden Mfg Corp | Automatic sequential unit |
JPS506447A (zh) * | 1973-05-19 | 1975-01-23 | ||
JP4026886B2 (ja) * | 1997-06-27 | 2007-12-26 | Juki株式会社 | ボタン穴かがりミシン |
DE19916660C1 (de) * | 1999-04-14 | 2000-06-21 | Duerkopp Adler Ag | Knopfloch-Nähmaschine |
JP4189103B2 (ja) * | 1999-10-27 | 2008-12-0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穴かがり縫いミシン |
DE10060583A1 (de) * | 1999-12-06 | 2001-06-07 | Brother Ind Ltd | Nähmaschine und Verfahren des Steuerns einer Nähgutvorschubeinheit |
DE10238708A1 (de) * | 2002-08-23 | 2004-03-04 | Dürkopp Adler AG | Knopfloch-Nähmaschine |
-
2006
- 2006-03-24 JP JP2006082831A patent/JP2007252740A/ja active Pending
-
2007
- 2007-03-23 CN CN200710087298.4A patent/CN10104192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29708B (zh) * | 2007-11-06 | 2013-03-06 | Juki株式会社 | 自动缝制缝纫机 |
CN102691177A (zh) * | 2011-03-23 | 2012-09-26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钮扣孔缝纫机和用于缝制具有镶边线的钮扣孔线缝的方法 |
CN102691177B (zh) * | 2011-03-23 | 2015-08-05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钮扣孔缝纫机和用于缝制具有镶边线的钮扣孔线缝的方法 |
CN105002661A (zh) * | 2015-07-21 | 2015-10-28 | 吴江新劲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锁眼机的定位装置 |
CN105926175A (zh) * | 2016-05-18 | 2016-09-07 | 天津市中马骏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缝纫设备控制系统 |
CN106263773A (zh) * | 2016-08-24 | 2017-01-04 | 浙江泰运通家居礼品有限公司 | 一种吊床布的成型工艺 |
CN112678236A (zh) * | 2020-12-14 | 2021-04-20 | 新沂市中明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化在线柔性包装系统专业打结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41923B (zh) | 2014-01-01 |
JP2007252740A (ja) | 2007-1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10905B (zh) |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 |
CN101041923A (zh) | 锁眼缝纫机 | |
JP2007289653A (ja) | ミシン及び刺繍縫製可能なミシン | |
CN101314891B (zh) |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 |
CN111607910A (zh) | 缝纫机 | |
CN1611650A (zh) | 缝纫机 | |
CN106917194B (zh) |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
CN1224747C (zh) | 缝纫机的程序编制装置 | |
CN1904183A (zh) | 锁眼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 |
CN1424451A (zh) | 锁扣眼缝纫机 | |
CN1990934A (zh) | 缝纫机 | |
CN1847500A (zh) | 差动送料缝纫机 | |
CN1542190A (zh) | 钉扣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和钉扣缝纫机的钉扣方法 | |
CN101041924A (zh) | 锁眼缝纫机 | |
CN1408923A (zh) | 锁扣眼缝纫机 | |
CN1676724A (zh) | 缝纫机的上线夹持机构 | |
CN101845714B (zh) | 锁眼缝纫机 | |
CN1831230A (zh) | 绕根钉扣缝纫机及钉扣方法 | |
CN1611652A (zh) | 自动缝制缝纫机 | |
CN1861885A (zh) | 钉扣缝纫机的布保持器具 | |
JP2006020757A (ja) | 刺繍縫製可能なミシン | |
JP5160030B2 (ja) |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及びボタン付け方法 | |
JPH09225166A (ja) | 鳩目穴かがりミシン | |
CN1769563A (zh) | 锁钮孔缝纫机 | |
JP3184194B2 (ja) | 刺しゅう機の模様形成位置設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