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6168U - 連接器組件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56168U TWM656168U TW112212702U TW112212702U TWM656168U TW M656168 U TWM656168 U TW M656168U TW 112212702 U TW112212702 U TW 112212702U TW 112212702 U TW112212702 U TW 112212702U TW M656168 U TWM656168 U TW M656168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connector
- connector assembly
- release
- arm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9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fastening by sliding in the main plane or a plane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0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requiring successive relative motions to complete the coupling, e.g. bayonet typ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 A44B11/263—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with a push-button act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涉及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能夠沿卡合方向相互卡合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第一連接器設有鎖合件和可活動的卡合臂。第二連接器設有能夠與卡合臂可拆卸地連接的卡合結構以及能夠與鎖合件可拆卸地連接的釋鎖件。連接器組件配置為,在卡合臂與卡合結構連接且/或鎖合件與釋鎖件連接時,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相互卡合,且在卡合臂與卡合結構斷開連接且鎖合件與釋鎖件斷開連接後,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斷開連接。
Description
本創作涉及一種連接器組件。
當前,諸如機械插扣的連接器組件被廣泛地應用於各種連接帶或束縛帶。在例如機械插扣的情況下,如果想要斷開連接,只需要按壓插扣的兩側,即可斷開插扣與插扣座的固定連接。
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於插扣的兩側暴露在外,因而插扣的按壓部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響。這樣,插扣很有可能會受到不經意的操作而與插扣座斷開連接,從而造成了安全隱患。
基於此,本新型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連接器組件,能夠增加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防止誤操作。
具體地,本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能夠沿卡合方向相互卡合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連接器設有鎖合件和可活動的卡合臂。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有能夠與所述卡合臂可拆卸地連接的卡合結構以及能夠與所述鎖合件可拆卸地連接的釋鎖件。所述連接器組件配置為,在所述卡合臂與所述卡合結構連接且/或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連接時,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第二連接器相互卡合,且在所述卡合臂與所述卡合結構斷開連接
且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斷開連接後,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第二連接器斷開連接。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一連接器設有兩個卡合臂,所述兩個卡合臂沿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寬度方向、對稱地設於所述鎖合件的兩側。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二連接器的所述卡合結構為凹部,所述卡合臂的端部設有相應於所述凹部設置的凸起,所述凸起配置為與所述凹部可拆卸地連接。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凸起具有傾斜頂面。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卡合臂的側面設有凹部,所述第二連接器的所述卡合結構為卡合凸,所述凹部配置為與所述卡合凸可拆卸地連接。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釋鎖件包括設有鎖合鉤的釋鎖按鈕,所述鎖合鉤配置為能夠與所述鎖合件的端部可拆卸地連接,並且能夠通過按壓所述釋鎖按鈕來斷開所述鎖合鉤與所述鎖合件的連接。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釋鎖件還包括復位件,所述復位件配置為在停止按壓所述釋鎖按鈕後使所述釋鎖按鈕復位。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釋鎖件設有第一卡位部,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配置為能夠在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斷開連接時,卡合於所述第一卡位部。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釋鎖件還設有第二卡位部,所述卡合部配置為能夠在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連接時,脫離所述第一卡位部,而卡合於所述第二卡位部。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卡合部為彈臂或是彈片。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鎖合件的端部包括鎖合部和頂推部,所述鎖合部配置為與所述釋鎖件可拆卸地連接,所述頂推部配置為在所述第一連接器插入所述第二連接器時,推動所述釋鎖件,以斷開所述卡合部與所述第一卡位部的連接。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有能夠使所述卡合臂露出的卡合口,通過沿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寬度方向按壓所述卡合臂能夠使所述卡合臂與所述第二連接器斷開連接。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鎖合件與所述卡合臂一體形成。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釋鎖件包括設有鎖合鉤的釋鎖按鈕,所述鎖合鉤配置為能夠與所述鎖合件的端部可拆卸地連接,並且能夠通過在第一方向上對所述釋鎖按鈕施加作用力,來斷開所述鎖合鉤與所述鎖合件的連接,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於所述卡合方向。
根據一實施例,通過在第二方向上對所述卡合臂施加作用力,能夠使所述卡合臂與所述第二連接器斷開連接,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於所述第一方向,也不平行於所述卡合方向。
本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能夠沿卡合方向相互卡合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連接器設有鎖合件和可活動的卡合臂。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有能夠與所述卡合臂可拆卸地連接的卡合結構以及能夠與所述鎖合件可拆卸地連接的釋鎖件。所述連接器組件配置為,在第一方向上對所述釋鎖件施加作用力,能夠使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斷開連接,以及在第二方向上對所述卡合臂施加作用力,能夠使所述卡合臂與所述第二連接器
斷開連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不同於所述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都不同於所述卡合方向。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一連接器設有兩個卡合臂,所述兩個卡合臂沿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寬度方向、對稱地設於所述鎖合件的兩側,且所述第二方向為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寬度方向。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二連接器的所述卡合結構為凹部,所述卡合臂的端部設有相應於所述凹部設置的凸起,所述凸起配置為與所述凹部可拆卸地連接,且所述凹部的開口端朝向所述釋鎖件而設置。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卡合臂的側面設有凹部,所述第二連接器的所述卡合結構為卡合凸,所述凹部配置為與所述卡合凸可拆卸地連接。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釋鎖件設有第一卡位部,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合於所述第一卡位部時,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斷開連接。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釋鎖件還設有第二卡位部,所述第一卡位部與所述第二卡位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卡合部配置為能夠卡合於所述第一卡位部與所述第二卡位部中之至少一者。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鎖合件的端部包括鎖合部和頂推部,所述釋鎖件包括設有鎖合鉤的釋鎖按鈕,所述鎖合部配置為與所述釋鎖按鈕可拆卸地連接,所述頂推部配置為在所述第一連接器插入所述第二連接器時,推動所述釋鎖按鈕,以使所述卡合部脫離所述第一卡位部。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釋鎖件還包括釋鎖按鈕與復位件,所述第一卡位部位於所述釋鎖按鈕上,且所述復位件配置為在所述卡合部脫離所述第一卡位部後,使所述釋鎖按鈕復位。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釋鎖件還包括釋鎖按鈕,所述釋鎖按鈕設有凸點,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設有第一定位凹,所述凸點配置為能夠卡合在所述第一定位凹。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卡合部還設有第二定位凹,所述第一定位凹與所述第二定位凹大致沿著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當所述凸點卡合在所述第一定位凹時,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卡合連接,當所述凸點卡合在所述第二定位凹時,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斷開連接。
本新型所提供的連接器組件通過採用兩種類型的連接結構而形成了二次鎖扣結構,因此需要在斷開兩種類型的連接結構後,才能斷開連接器組件,由此能夠在連接器組件的使用過程中增加安全性,防止誤操作。
100:連接器組件
101:第一連接器
102:第二連接器
110:主體
111:鎖合件
112:卡合臂
114:凸起
120:殼體
121:卡合口
122:釋鎖件
123:開口
124:凹部
125:釋鎖按鈕
126:鎖合部
127:復位件
131:鎖合鉤
133:收納孔
325:釋鎖按鈕
331:第一卡位部
332:第二卡位部
333:卡合部
334:頂推部
335:凸點
336:第一定位凹
337:第二定位凹
341:凹部
342:卡合凸
D:卡合方向
D1:第一方向
W:寬度方向
圖1繪示根據本新型一實施例所提供的連接器組件之立體圖。
圖2繪示圖1的連接器組件之分解圖。
圖3繪示圖1的連接器組件之A-A截面圖。
圖4繪示圖1的連接器組件之B-B截面圖。
圖5繪示圖1中所示的釋鎖按鈕之截面圖。
圖6繪示根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之截面圖,其中連接器組件處於第一狀態。
圖7繪示根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之截面圖,其中連接器組件處於第二狀態。
圖8繪示圖6中所示的釋鎖按鈕之截面圖。
圖9繪示根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之截面圖,其中連接器組件處於第二狀態。
圖10繪示根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之截面圖,其中連接器組件處於第一狀態。
圖11繪示根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之截面圖,其中連接器組件處於第二狀態。
圖12繪示根據本新型又另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之截面圖。
為使本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應當理解,盡管本文可以使用術語“第一”、“第二”等來描述各種元件,並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分不同的組成部分。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和另一個元件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新型的範圍的情況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並且類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稱為第一元件。“包括”或者“包含”等類似的詞語意指出現該詞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蓋出現在該詞後面列舉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此外,在本新型的描述中,術語“一”或“一個”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項,除非另有具體說明。
現在參照圖1、2,對根據本新型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100進行說明。圖1繪示根據本新型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100之立體圖,圖2繪示圖1的連接器組件100之分解圖。
如圖1、2所示,連接器組件100可被廣泛地應用於各種連接帶或束縛帶。連接器組件100包括能夠沿卡合方向D相互卡合的第一連接器101和第二連接器102。應當認識到的是,雖然在附圖中,以插扣和插扣座的形式顯示連接器組件100,但本新型不限於此,連接器組件100也可以採用其它任何適合的形式。
第一連接器101設有鎖合件111和可活動的卡合臂112,第二連接器102設有能夠與卡合臂112可拆卸地連接的卡合結構以及能夠與鎖合件111可拆卸地連接的釋鎖件122。
在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101具有主體110,主體110例如設有孔口,以便與諸如安全帶連接。此外,第一連接器101還設有兩個卡合臂112。兩個卡合臂112從主體110沿卡合方向D延伸而成,並且沿與卡合方向D交叉的方向(例如第一連接器101的寬度方向W)並排地配置。第一連接器101還設有一鎖合件111,鎖合件111也是從主體110沿卡合方向D延伸而成的。兩個卡合臂112可以對稱地設於鎖合件111的兩側。
卡合臂112能夠以適當的材料製成並以適當的方式設置於第一連接器101的主體110,使得卡合臂112能夠沿寬度方向W活動。由此,如下面將進一步描述的,可以通過按壓卡合臂112使其活動,來斷開基於卡合臂112的連接。
此外,鎖合件111以及卡合臂112可以是與第一連接器101的主體110一體形成,例如通過注塑成型而形成為單一部件,也可以是與第一連接器101的主體110分開製成的部件,並通過粘結等適當的手段來連接到主體110。
接著,對第二連接器102進行描述。第二連接器102具有殼體120,殼體120設有開口123。在將第一連接器101連接到第二連接器102時,第一連接器101可以經由開口123插入到第二連接器102中。
此外,為了與第一連接器101相卡合,第二連接器102設有與卡合臂112的數量及位置相對應的卡合結構,以及與鎖合件111的數量及位置對應的釋鎖件122。
在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中,在第二連接器102的寬度方向W的兩側,可各設有一個卡合口121作為卡合結構,並且每個卡合口121配置為使相應的卡合臂112露出,由此,在第一連接器101與第二連接器102連接的狀態下,允許使用者的手能夠直接觸碰到第一連接器101,從而能夠直接地按壓卡合臂112。通過沿第一連接器101的寬度方向W按壓卡合臂112能夠使卡合臂112與第二連接器102斷開連接。此外,釋鎖件122設於第二連接器102的厚度方向的一側,釋鎖件122的具體結構將在下文中進一步詳細描述。
連接器組件100配置為,在每個卡合臂112與對應的卡合口121連接且/或鎖合件111與對應的釋鎖件122連接時,第一連接器101能夠與第二連接器102相互卡合。在每個卡合臂112與對應的卡合結構斷開連接且鎖合件111與對應的釋鎖件122斷開連接後,第一連接器101能夠與第二連接器102斷開連接。
由此,本新型所提供的連接器組件100同時採用了卡合臂112與卡合結構的連接結構以及鎖合件111與釋鎖件122的連接結構這兩種類型的連接結構,從而形成了二次鎖扣結構,因此如果想斷開連接器組件100,需要由不同方向施力,以斷開以上兩種類型的連接結構。由此,能夠在連接器組件100的使用過程中增加安全性,防止誤操作。
根據一實施例,在第一方向D1上對釋鎖件122施加作用力,能夠使鎖合件111與釋鎖件122斷開連接。另外,在第二方向(例如,寬度方向W)上對卡合臂112施加作用力,能夠使卡合臂112與第二連接器102斷開連接。如圖1所示,第一方向D1不同於第二方向,且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例如,寬度方向W)都不同於卡合方向D。
參照圖3、4,對以上兩種類型的連接結構進行進一步描述。圖3繪示圖1中的連接器組件100之A-A截面圖。圖4繪示圖1中的連接器組件100之B-B截面圖。
如圖所示,在卡合臂112的端部設有凸起114。凸起114可以是傾斜狀的,並且可以是與卡合臂112一體形成。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凸起114具有沿著卡合方向D向下傾斜的頂面,但本新型不以此為限。與此相應地,第二連接器102的卡合結構為凹部124,且設置在第二連接器102內。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凹部124的開口端朝向釋鎖件122設置。
在將第一連接器101插入到第二連接器102的過程中,兩個卡合臂112首先穿過開口123。隨後藉由使用者的手的按壓或者藉由用於定義出開口123的內壁的限位,兩個卡合臂112向內側、即朝向鎖合件111偏置,由此可以進一步地插入到第二連接器102中。當來自使用者的按壓力移除後,卡合臂112
由於自身的回復力而回彈到其原始位置,並卡合於第二連接器102中的凹部124。由此,可以實現第一連接器101與第二連接器102的基於卡合臂112的可拆卸連接。
此外,關於釋鎖件122,進一步參照圖5,釋鎖件122可以包括設有鎖合鉤131的釋鎖按鈕125。釋鎖按鈕125例如經由第二連接器102上設置的開孔安裝到第二連接器102上。鎖合鉤131配置為能夠與鎖合件111的端部可拆卸地連接。通過在第一方向D1上對釋鎖按鈕125施加作用力,可斷開鎖合鉤131與鎖合件111的連接。詳細而言,通過按壓釋鎖按鈕125,可使鎖合鉤131脫離鎖合件111。
參照圖3、4,鎖合件111的端部包括鎖合部126,以便與鎖合鉤131可拆卸地連接。具體地,鎖合部126可以是設置在鎖合件111的端部處的柱體。另外,本實施例的鎖合部126是大致沿著寬度方向W延伸。由此,將第一連接器101插入到第二連接器102的過程中,通過鎖合鉤131上的斜面或者通過使用者按壓釋鎖按鈕125,鎖合件111的端部處的柱體可以進入到鎖合鉤131中,使鎖合件111能夠卡合於鎖合鉤131。基於鎖合件111與釋鎖件122之間的可拆卸連接,可以實現第一連接器101與第二連接器102的可拆卸連接。
參照圖2、4,釋鎖件122還可以包括復位件127,復位件127配置為在停止按壓釋鎖按鈕125後,能夠使釋鎖按鈕125復位,由此使得鎖合件111能夠與鎖合鉤131卡合。復位件127例如可以是彈簧或者其他彈性件,並抵接於殼體120與釋鎖按鈕125之間。如圖5所示,還可以在釋鎖按鈕125中設置具有一定深度的收納孔133,使得復位件127中的一部分可以容納於收納孔133中,但本新型不以此為限。
由此,在本新型的連接器組件100中,提供了基於卡合臂112與卡合結構的連接結構以及基於鎖合件111與釋鎖件122的連接結構這兩種類型的連接結構。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連接器101與第二連接器102沿著卡合方向D相互卡合之後,要在不同方向(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上,分別對釋鎖按鈕125與卡合臂112施加作用力,才能使連接器組件100釋鎖。由此,能夠在連接器組件100的使用過程中增加安全性,防止誤操作。
參照圖6-8,對根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進行說明。由於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是與上述實施例中的連接器組件100大致相同的結構,所以省略重復的說明,對於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符號進行說明。
在圖6-8中,顯示類似的連接器組件100,其不同之處僅在於,在釋鎖按鈕325上,進一步設有第一卡位部331和第二卡位部332。第一卡位部331和第二卡位部332可以是設置在釋鎖按鈕325的凹陷部位。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卡位部331與第二卡位部332大致在第一方向D1上排列。
相對應地,第二連接器102設有卡合部333。卡合部333例如是帶有突出部的彈臂或彈片。在一實施例中,卡合部333可與第二連接器102一體成形,但可彈性變形。卡合部333配置為能夠卡合於第一卡位部331和第二卡位部332中之至少一者。當釋鎖按鈕325相對於卡合部333移動,而使卡合部333抵靠在釋鎖按鈕325的第一卡位部331與第二卡位部332之間的側壁時,卡合部333會在卡合方向D上產生些微形變。當釋鎖按鈕325相對於卡合部333移動而使卡合部333移動到對應於第一卡位部331或第二卡位部332的位置時,卡合部333的彈性回復力使卡合部333傾向卡合在第一卡位部331或者第二卡位部332內。
此外,鎖合件111的端部還可設有頂推部334,頂推部334配置為在第一連接器101插入第二連接器102時推動鎖合鉤131,以斷開卡合部333與第一卡位部331和第二卡位部332中之任一者的連接。
在該實施例中,首先參照圖6,連接器組件處於第一狀態,其中卡合部333卡合於第一卡位部331時,鎖合件111與釋鎖件122斷開連接。詳細而言,在按壓釋鎖按鈕325前或者剛開始按壓釋鎖按鈕325時,卡合部333首先卡合在第二卡位部332。隨著進一步按壓釋鎖按鈕325,卡合部333能夠移動並卡合於第一卡位部331。由此,能夠確保釋鎖完全,無按壓虛位,防止誤操作。進一步地,即使在停止按壓釋鎖按鈕325後,卡合部333也能夠保持卡合於第一卡位部331。
如此,使用者可以先斷開鎖合件111與釋鎖件122的連接。之後,移除對釋鎖按鈕325的作用力,也就是停止按壓釋鎖按鈕325,再去斷開卡合臂112與卡合結構的連接。這樣,能夠不需要同時對釋鎖按鈕325以及卡合臂112施力,由此用戶可單手操作以對連接器組件100釋鎖,使連接器組件100的操作更為方便。
此外,參閱圖7,連接器組件處於第二狀態,其中卡合部333卡合於第二卡位部332,且鎖合件111與釋鎖件122連接。詳細而言,在第一連接器101未連接到第二連接器102之前,卡合部333保持卡合在第一卡位部331。在將第一連接器101插入並連接到第二連接器102的過程中,鎖合件111的頂推部334向鎖合鉤131的底部活動。隨著進一步插入第二連接器102,頂推部334能夠推動鎖合鉤131,使得卡合部333從第一卡位部331移出而脫離第一卡位部331。由此,釋鎖按鈕325可藉由復位件127的作用力而復位,使卡合部333移動到第
二卡位部332,而卡合於第二卡位部332中。如此,通過釋鎖按鈕325的高度位置,可以判斷連接器組件是否是已鎖合的狀態。
應該認識到的是,卡合部333也可以不卡合於第二卡位部332中,而是可滑動地設置於第二卡位部332。
參閱圖9,須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釋鎖按鈕325也可僅有第一卡位部331。詳細而言,當釋鎖按鈕325的鎖合鉤131與鎖合部126卡合時,釋鎖按鈕325可被設置為使其底端接觸卡合部333的頂部,但不迫使卡合部333產生形變。在本實施例中,釋鎖按鈕325的底端表面配置為可配合卡合部333的頂部形狀。在另一實施例中,釋鎖按鈕325底端也可以不接觸卡合部333。只要在鎖合鉤131與鎖合部126卡合時,釋鎖按鈕325不與卡合部333干涉,本新型並不限制釋鎖按鈕325的形狀。當釋鎖按鈕325被按壓而相對於卡合部333下移至預定位置時,卡合部333仍可與第一卡位部331卡合。
參閱圖10、11,對根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進行說明。由於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是與圖6、7所示的實施例中的連接器組件100大致相同的結構,所以省略重復的說明,對於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符號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釋鎖按鈕325也可以設置凸點335作為卡位部。凸點335凸出於釋鎖按鈕325的側壁面。卡合部333可設有大致沿著第一方向D1排列的、且相對於殼體120的底部具有不同高度位置的第一定位凹336與第二定位凹337。本實施例中,第一定位凹336的高度位置高於第二定位凹337的高度位置。另外,凸點335被配置為可以卡合於第一定位凹336與第二定位凹337中之任一者。
當釋鎖按鈕325的鎖合鉤131與鎖合部126卡合時,凸點335可以卡合在卡合部333的第一定位凹336內。當釋鎖按鈕325被按壓而相對於卡合部333下移,凸點335由第一定位凹336移動到第二定位凹337內,而與卡合部333的第二定位凹337卡合。此時,釋鎖按鈕325的鎖合鉤131脫離鎖合部126,使鎖合件111與釋鎖件122斷開連接,並使第一連接器101可與第二連接器102分離。由此,能夠確保釋鎖完全,無按壓虛位,防止誤操作。此外,不需要同時對釋鎖按鈕325以及卡合臂112施力,使用戶可單手操作以對連接器組件100釋鎖,操作更為方便。
既然凸點335與卡合部333的第二定位凹337卡合,在第一連接器101與第二連接器102分離後,釋鎖按鈕325仍會保持在較靠近於殼體120的底部的位置。
參閱圖11,當第一連接器101的鎖合件111插入第二連接器102時,鎖合件111的頂推部334向鎖合鉤131的底部活動。隨著進一步插入第二連接器102,頂推部334能夠推動鎖合鉤131,使得凸點335從第二定位凹337移出。由此,釋鎖按鈕325可藉由復位件127的作用力而復位,使凸點335移動到第一定位凹336,而卡合於第一定位凹336中。如此,通過釋鎖按鈕325的高度位置,可以判斷連接器組件是否是已鎖合的狀態。
圖12繪示根據本新型又另一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之截面圖。由於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組件是與上述實施例中的連接器組件100大致相同的結構,所以省略重復的說明,對於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符號進行說明。
在圖12中,顯示類似的連接器組件100,其不同之處僅在於,卡合臂112的側面設有凹部341,第二連接器102的卡合結構為對應於凹部341的卡
合凸342。凹部341配置為與卡合凸342可拆卸地連接。由此,在將第一連接器101插入到第二連接器102的過程中,兩個卡合臂112首先穿過第二連接器102的開口123。隨後藉由使用者的手的按壓,向內側、即朝向鎖合件111偏置,由此可以進一步地插入到第二連接器102中。當來自使用者的按壓力移除後,卡合臂112由於自身的回復力而回彈到其原始位置。此時,卡合凸342能夠卡合於卡合臂112中的凹部341,從而實現第一連接器101與第二連接器102的基於卡合臂112的可拆卸連接。
當然,本新型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主旨的範圍內可以適宜改變。
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設有兩個卡合臂以及一個鎖合件,但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一個或三個以上的卡合臂、或者兩個以上的鎖合件。
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釋鎖按鈕設有鎖合鉤來與鎖合件連接,但是只要釋鎖按鈕能夠斷開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的基於鎖合件的連接,也可以採用其它形狀或配置。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徵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徵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徵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範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新型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請求項為准。
101:第一連接器
102:第二連接器
110:主體
111:鎖合件
112:卡合臂
114:凸起
120:殼體
121:卡合口
123:開口
125:釋鎖按鈕
127:復位件
D:卡合方向
W:寬度方向
Claims (25)
- 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能夠沿卡合方向相互卡合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連接器設有鎖合件和可活動的卡合臂; 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有能夠與所述卡合臂可拆卸地連接的卡合結構以及能夠與所述鎖合件可拆卸地連接的釋鎖件; 其中所述連接器組件配置為,在所述卡合臂與所述卡合結構連接且/或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連接時,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第二連接器相互卡合,且在所述卡合臂與所述卡合結構斷開連接且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斷開連接後,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第二連接器斷開連接。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第一連接器設有兩個卡合臂,所述兩個卡合臂沿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寬度方向、對稱地設於所述鎖合件的兩側。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第二連接器的所述卡合結構為凹部,所述卡合臂的端部設有相應於所述凹部設置的凸起,所述凸起配置為與所述凹部可拆卸地連接。
- 如請求項3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凸起具有傾斜頂面。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卡合臂的側面設有凹部,所述第二連接器的所述卡合結構為卡合凸,所述凹部配置為與所述卡合凸可拆卸地連接。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釋鎖件包括設有鎖合鉤的釋鎖按鈕,所述鎖合鉤配置為能夠與所述鎖合件的端部可拆卸地連接,並且能夠通過按壓所述釋鎖按鈕來斷開所述鎖合鉤與所述鎖合件的連接。
- 如請求項6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釋鎖件還包括復位件,所述復位件配置為在停止按壓所述釋鎖按鈕後使所述釋鎖按鈕復位。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釋鎖件設有第一卡位部,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配置為能夠在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斷開連接時,卡合於所述第一卡位部。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釋鎖件還設有第二卡位部,所述卡合部配置為能夠在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連接時,脫離所述第一卡位部,而卡合於所述第二卡位部。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卡合部為彈臂或彈片。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鎖合件的端部包括鎖合部和頂推部,所述鎖合部配置為與所述釋鎖件可拆卸地連接,所述頂推部配置為在所述第一連接器插入所述第二連接器時,推動所述釋鎖件,以斷開所述卡合部與所述第一卡位部的連接。
-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有能夠使所述卡合臂露出的卡合口。
-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鎖合件與所述卡合臂一體形成。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釋鎖件包括設有鎖合鉤的釋鎖按鈕,所述鎖合鉤配置為能夠與所述鎖合件的端部可拆卸地連接,並且能夠通過在第一方向上對所述釋鎖按鈕施加作用力,來斷開所述鎖合鉤與所述鎖合件的連接,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於所述卡合方向。
- 如請求項14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通過在第二方向上對所述卡合臂施加作用力,能夠使所述卡合臂與所述第二連接器斷開連接,所述第二方向不平行於所述第一方向,也不平行於所述卡合方向。
- 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能夠沿卡合方向相互卡合的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連接器設有鎖合件和可活動的卡合臂; 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有能夠與所述卡合臂可拆卸地連接的卡合結構以及能夠與所述鎖合件可拆卸地連接的釋鎖件; 其中所述連接器組件配置為,在第一方向上對所述釋鎖件施加作用力,能夠使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斷開連接,以及在第二方向上對所述卡合臂施加作用力,能夠使所述卡合臂與所述第二連接器斷開連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不同於所述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都不同於所述卡合方向。
-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第一連接器設有兩個卡合臂,所述兩個卡合臂沿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寬度方向、對稱地設於所述鎖合件的兩側,且所述第二方向為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寬度方向。
-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第二連接器的所述卡合結構為凹部,所述卡合臂的端部設有相應於所述凹部設置的凸起,所述凸起配置為與所述凹部可拆卸地連接,且所述凹部的開口端朝向所述釋鎖件而設置。
-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卡合臂的側面設有凹部,所述第二連接器的所述卡合結構為卡合凸,所述凹部配置為與所述卡合凸可拆卸地連接。
-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釋鎖件設有第一卡位部,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合於所述第一卡位部時,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斷開連接。
-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釋鎖件還設有第二卡位部,所述第一卡位部與所述第二卡位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卡合部配置為能夠卡合於所述第一卡位部與所述第二卡位部中之至少一者。
-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鎖合件的端部包括鎖合部和頂推部,所述釋鎖件包括設有鎖合鉤的釋鎖按鈕,所述鎖合部配置為與所述釋鎖按鈕可拆卸地連接,所述頂推部配置為在所述第一連接器插入所述第二連接器時,推動所述釋鎖按鈕,以使所述卡合部脫離所述第一卡位部。
- 如請求項20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釋鎖件還包括釋鎖按鈕與復位件,所述第一卡位部位於所述釋鎖按鈕上,且所述復位件配置為在所述卡合部脫離所述第一卡位部後,使所述釋鎖按鈕復位。
-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釋鎖件還包括釋鎖按鈕,所述釋鎖按鈕設有凸點,所述第二連接器設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設有第一定位凹,所述凸點配置為能夠卡合在所述第一定位凹。
- 如請求項24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卡合部還設有第二定位凹,所述第一定位凹與所述第二定位凹沿著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當所述凸點卡合在所述第一定位凹時,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卡合連接,當所述凸點卡合在所述第二定位凹時,所述鎖合件與所述釋鎖件斷開連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93287.7A CN118099838A (zh) | 2022-11-25 | 2022-11-25 | 连接器组件 |
CN2022114932877 | 2022-11-2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56168U true TWM656168U (zh) | 2024-06-01 |
Family
ID=90055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2212702U TWM656168U (zh) | 2022-11-25 | 2023-11-22 | 連接器組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099838A (zh) |
DE (1) | DE202023106922U1 (zh) |
TW (1) | TWM656168U (zh) |
-
2022
- 2022-11-25 CN CN202211493287.7A patent/CN118099838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11-22 TW TW112212702U patent/TWM656168U/zh unknown
- 2023-11-23 DE DE202023106922.3U patent/DE202023106922U1/de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099838A (zh) | 2024-05-28 |
DE202023106922U1 (de) | 2024-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240559B2 (ja) | バックル・アセンブリ | |
EP1884170B1 (en) | Buckle device | |
WO2004114471A1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TWI373313B (zh) | ||
KR0126402B1 (ko) | 버클 | |
TWI424821B (zh) | Side open buckle and its locking member | |
JPH0744057U (ja) | バックル | |
TWI244903B (en) | Push release buckle with improved latching capability | |
CN108056538B (zh) | 扣具 | |
JPH06118U (ja) | バックル | |
JPS60135004A (ja) | バツクル | |
CN104883919B (zh) | 连结件 | |
CN103688421B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2946752B (zh) | 前开扣 | |
TWM656168U (zh) | 連接器組件 | |
JP3892363B2 (ja) | バックル | |
JPH0751106A (ja) | バックル | |
CN109938459B (zh) | 插扣连接装置 | |
CN101849729B (zh) | 适用于婴儿承载装置的安全带扣具及其操作方法 | |
JP2006067443A (ja) | モジュール用コネクタロック装置及び該ロック装置を用いたカメラ用モジュール装置 | |
US7559126B2 (en) | Safety buckle with multiple orientation clasp | |
JPH0551109U (ja) | 係止具 | |
TWI584753B (zh) | buckle | |
TWI543718B (zh) | buckle | |
CN206822133U (zh) | 带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