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1822U - Lightweight and highly elastic bicycle seat cushion vibration absorbing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Lightweight and highly elastic bicycle seat cushion vibration absorbing structure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71822U TWM571822U TWM571822U TW M571822 U TWM571822 U TW M571822U TW M571822 U TWM571822 U TW M571822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vibration absorbing
- seat cushion
- module
- lightweight
- bicycle sea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700030570 pad-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14487 AL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00078158 AL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012566 MNAT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51 cyc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種輕量高彈性的自行車座墊吸振結構,係在一座墊的底面結合一對吸振模塊。吸振模塊的頂端與底端之間形成一垂直方向的中心孔,一鎖固件通過該托持座的一貫孔和該吸振模塊的該中心孔而鎖固在該座墊的一底部定位孔。吸振模塊係由複數個發泡單體通過黏連部分彼此相鄰黏連所構成,每一個該發泡單體中包括複數個發泡微孔。吸振模塊受到座墊的壓力時產生暫時形變,從而由吸振模塊吸收該壓力。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座墊的吸振結構設計,特別是一種輕量高彈性的自行車座墊吸振結構。
自行車運動目前已相當普及,而各項附屬配備也廣為使用,且更加的專業化。傳統的自行車座墊結構設計中,為了要使使用者在騎自行車時不致承受太大的振動,故大部份在座墊底部設置一對螺旋圈狀彈簧作為主要的吸振元件。但此種設計在組件組裝時並不方便,需依賴大量人工,且在實際使用時,該螺旋圈狀彈簧由於在受壓伸張時,會在螺旋圈狀彈簧呈現較大間距,而有可能夾傷手指的問題。再者,該螺旋圈狀彈簧係外露,故很容易沾附灰塵。
為了要改善傳統圈狀螺旋彈簧的問題,故有業者以例如橡膠材料或塑化材料製成的吸振塊安裝在座墊底部,作為吸振元件。雖然簡化了組件的組裝問題及夾傷手指的問題,但實際使用時,發現其吸振效果並不理想。
再者,傳統使用的吸振塊重量較重,無法提供一輕質的自行車座墊產品。
鑑於現有自行車座墊吸振結構之缺失,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是提供一種輕量高彈性的自行車座墊吸振結構,以期提供自行車使用者較佳的吸振效果及輕質的自行車座墊產品。
本創作為達到上述目的,係在一座墊的底面結合一對吸振模塊。
吸振模塊的頂端與底端之間形成一垂直方向的中心孔,一鎖固件通過該托持座的一貫孔和該吸振模塊的該中心孔而鎖固在該座墊的一底部定位孔。吸振模塊係由複數個發泡單體通過黏連部分彼此相鄰黏連所構成,每一個該發泡單體中包括複數個發泡微孔。
其中,該吸振模塊的外環面還結合一外覆筒。
其中,該外覆筒係以橡膠材料或塑化材料之一所製成。
其中,該吸振模塊中還結合一內置彈性件。
其中,該內置彈性件係一螺旋圈狀彈簧。
其中,該吸振模塊的內部係形成一封閉的鏤空氣室。
其中,該兩個吸振模塊之間還以一連結部將該兩個吸振模塊相連。
在效果方面,本創作提供一種用於輕量高彈性的自行車座墊吸振結構,當座墊承受一壓力時,吸振模塊受到該壓力而產生暫時形變,從而由吸振模塊吸收該壓力,以增加自行車騎乘者的舒適性。再者,本創作的吸振模塊在必要時亦可結合外覆筒、內置彈性件等附屬組件,而達到所需的彈性。
再者,在組裝方面,吸振模塊可製成一單一模組,故在組裝極為簡便。
本創作所採用的具體技術,將藉由以下之實施例及附呈圖式作進一步之說明。
1‧‧‧座墊
11‧‧‧乘座面
12‧‧‧底面
13‧‧‧底部前端
14‧‧‧底部後端
15‧‧‧底部定位孔
2‧‧‧承架
21‧‧‧前端
22‧‧‧後端
3‧‧‧托持座
31‧‧‧貫孔
4‧‧‧吸振模塊
41‧‧‧中心孔
42‧‧‧發泡單體
43‧‧‧發泡微孔
44‧‧‧黏連部分
45‧‧‧外覆筒
46‧‧‧內置彈性件
47‧‧‧鏤空氣室
5‧‧‧鎖固件
6‧‧‧連結部
P‧‧‧壓力
A‧‧‧圈示部分
圖1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後視立體圖。
圖2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仰視立體圖。
圖3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仰視立體分解圖。
圖4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吸振模塊結合在座墊與托持座之間的剖視圖。
圖5顯示圖4中圈示部分A的擴大示意圖,其進一步顯示本創作吸振模塊中係由複數個發泡單體並通過相鄰發泡單體間的黏連部分黏連而構成吸振模塊的擴大示意圖。
圖6顯示本創作吸振模塊結合在一自行車座墊後再結合一立桿時的側視示意圖。
圖7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8顯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9顯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10顯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的剖視圖。
請同時參閱圖1-3所示,其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後視立體圖、仰視立體圖及仰視立體分解圖。如圖所示,一座墊1具有一乘座面11及一底面12。一承架2的一前端21係結合在該座墊1的一底部前端13,而該承架2的一後端22結合有一托持座3,並在該托持座3與該座墊1的一底部後端14之間結合一對吸振模塊4。
圖4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吸振模塊4結合在座墊1與托持座3之間的剖視圖。吸振模塊4的頂端係扺頂於該座墊1的底面12,而吸振模塊4的底端則扺壓於該托持座3上。吸振模塊4的頂端與底端之間形成一垂直方向的中心孔41。
圖5顯示圖4中圈示部分A的擴大示意圖,其進一步顯示本創作吸振模塊4中係由複數個發泡單體42並通過相鄰發泡單體42間的黏連部分44黏連而構成吸振模塊4的擴大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吸振模塊4係由複數個發泡單體42彼此相鄰黏連而構成一實心的吸振模塊4。每一個該發泡單體42的內部係包括複數個發泡微孔43。在實際製成時,該發泡單體42的製作可採用例如墊塑性聚氨酯高分子材料經發泡工序而在該發泡單體42的內部形成複數個發泡微孔43,而得到具有重量輕及高彈性特性的單體顆粒。然後再以適當的黏合材料將多數個發泡單體42相互黏連或以熱熔發泡單體42的表面而使相鄰的多數個發泡單體42通過黏連部分44相互黏連,並成型出模塊的形狀,而製成該吸振模塊4。
在結合吸振模塊4和該座墊1、承架2、托持座3時,係以一鎖固件5通過該托持座3的一貫孔31和該吸振模塊4的該中心孔41而鎖固在座
墊1的一底部定位孔15,而將該吸振模塊4定位在該托持座3與該座墊1的底部之間。
由於吸振模塊4是由多數個發泡單體42所組成,且每一個發泡單體42的內部又包括複數個發泡微孔43,故當座墊1的乘座面11承受一垂直方向的壓力P時,吸振模塊4的頂端與底端之間受到該壓力P的壓縮而產生暫時形變,從而由該吸振模塊4吸收該壓力P。當壓力P消失時,吸振模塊4又回復到原來的型態。
座墊1除了會承受垂直方向的壓力P之外,亦有可能會有非垂直方向的偏擺力,但由於本創作中的鎖固件5是通過托持座3的貫孔31和該吸振模塊4的該中心孔41而鎖固在座墊1的一底部定位孔15,故可通過該鎖固件5而限制了該非垂直方向的偏擺力。再者,如果施加到吸振模塊4的垂直方向的壓力P過大時,則由於鎖固件5是可活動地通過托持座3的貫孔31,故鎖固件5的頂端以座墊1的底部定位孔15為定點而底端則會因應壓力的大小而上昇或下降。
圖6顯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吸振模塊4結合在一自行車座墊1後再結合一立桿時的側視示意圖。本創作的座墊吸振結構同樣也可以應用在其它用應用領域(例如機車、電動自行車、電動車、汽車座墊...等)。
圖7顯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剖視圖。本實施例的組成構件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故相同元件乃標示相同的元件編號,以資對應。本實施例中,吸振模塊4的外環面還結合一外覆筒45,可作為吸振模塊4的保護層及吸振輔助元件。該外覆筒45係可以橡膠材料或塑化材料之一所製成。
圖8顯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剖視圖。本實施例中,吸振模塊4的內部還可以結合一內置彈性件46,可作為吸振模塊4的吸振輔助元件。該內置彈性件46可為一螺旋圈狀彈簧。
圖9顯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剖視圖。相較於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實心吸振模塊4,在本實施例中,吸振模塊4的內部係形成一封閉的鏤空
氣室47。鏤空氣室47提供該吸振模塊4更佳的輕量特性及不同的彈性特性,但仍在本創作的創作精神內。
圖10顯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的剖視圖。在本實施例中,兩個吸振模塊4之間還可以一連結部6將兩個吸振模塊4相連,而構成一體型的吸振模塊,以簡化組裝。再者,該兩個吸振模塊或一體型的吸振模塊亦可直接製作於托持座3上,更利於組裝。
以上所舉實施例僅係用以說明本創作,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範圍,凡其他未脫離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下而完成的等效修飾或置換,均應包含於後述申請專利範圍內。
Claims (7)
- 一種輕量高彈性的自行車座墊吸振結構,包括有一座墊、一承架,其中該座墊具有一乘座面及一底面,該承架的一前端係結合在該座墊的一底部前端,而該承架的一後端結合有一托持座,並在該托持座與該座墊的一底部後端之間結合兩個吸振模塊,其特徵在於:該吸振模塊的一頂端係扺頂於該座墊的該底面,而該吸振模塊的一底端則扺壓於該托持座上;該吸振模塊的該頂端與該底端之間形成一垂直方向的中心孔;一鎖固件,通過該托持座的一貫孔和該吸振模塊的該中心孔而鎖固在該座墊的一底部定位孔,而將該吸振模塊定位在該托持座與該座墊的該底面之間;該吸振模塊係由複數個發泡單體通過黏連部分彼此相鄰黏連所構成,每一個該發泡單體中包括複數個發泡微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輕量高彈性的自行車座墊吸振結構,其中該吸振模塊的外環面還結合一外覆筒。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輕量高彈性的自行車座墊吸振結構,其中該外覆筒係以橡膠材料或塑化材料之一所製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輕量高彈性的自行車座墊吸振結構,其中該吸振模塊中還結合一內置彈性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輕量高彈性的自行車座墊吸振結構,其中該內置彈性件係一螺旋圈狀彈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輕量高彈性的自行車座墊吸振結構,其中該吸振模塊的內部係形成一封閉的鏤空氣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輕量高彈性的自行車座墊吸振結構,其中該兩個吸振模塊之間還以一連結部將該兩個吸振模塊相連。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528929U (zh) | 自行車座墊的複合吸振結構 | |
US20190291801A1 (en) | Light-weight and high-elastic vibration absorption assembly for bike saddle | |
TWI257908B (en) | Improved bicycle seat | |
TWI680727B (zh) | 可吸收多向衝擊之安全帽 | |
JP5225265B2 (ja) | 複合構造を有する軽量航空機乗客シート | |
US20110210231A1 (en) | Bicycle seat with resilient support | |
US6886887B2 (en) | Bicycle saddle | |
TWM552457U (zh) | 具有雙發泡吸振結構的記憶座墊 | |
US20160129814A1 (en) | Pivotable backres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interior | |
US7513568B2 (en) | Bicycle saddle assembly | |
TWM564548U (zh) | Bicycle seat cushion combined with biogel structure | |
CN108248730A (zh) | 自行车座垫 | |
CN101731880A (zh) | 儿童座椅 | |
TWM571822U (zh) | Lightweight and highly elastic bicycle seat cushion vibration absorbing structure | |
JP5834314B2 (ja) | 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 |
JP2008540215A (ja) | シェルとフォークの間にカスタマイズ可能な衝撃吸収要素を有する、特に自転車用の座席構造物 | |
CA2285813A1 (en) | Polyurethane foam seating components | |
JP6683038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CN101503101B (zh) | 坐垫总成及其通气装置 | |
TWI360400B (en) | Chair and chair covering | |
CN220924365U (zh) | 充填有缓震粒体的避震囊体和结合该避震囊体的座垫 | |
CN209225013U (zh) | 一种座椅框架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座椅 | |
CN208069883U (zh) | 轻量高弹性的自行车座垫吸振结构 | |
CN211442584U (zh) | 一种回弹效果好的摩托车海绵坐垫 | |
CN205891060U (zh) | 自行车坐垫的复合吸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