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2103U - 具有抽換功能的薄型工具扳手 - Google Patents
具有抽換功能的薄型工具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22103U TWM522103U TW105202670U TW105202670U TWM522103U TW M522103 U TWM522103 U TW M522103U TW 105202670 U TW105202670 U TW 105202670U TW 105202670 U TW105202670 U TW 105202670U TW M522103 U TWM522103 U TW M522103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unit
- flip
- tool wrench
- surface structure
- thin tool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Workshop Equipment, Work Benches, Supports, Or Storage Mean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工具扳手,尤指一種具有抽換功能的薄型工具扳手。
傳統的工具扳手大都是一個握柄搭配一種特定型號的扳轉部,用來旋緊和鬆退螺栓或螺帽,若機器設備應用到多種不同規格的螺栓與螺帽,工作人員必須準備一系列的工具扳手以備不時之需,其體積龐大且笨重,造成攜帶上的不便。為了解決此問題,一種可替換扳轉部的工具扳手已廣泛應用且為市面上隨處可見的銷售產品。然而,這種傳統型工具扳手的握柄一次只能安裝一個扳轉部,使用者需另行準備一整套的扳轉部供隨時更換,仍具有體積龐大與攜帶不便的缺點。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具有抽換功能的薄型工具扳手,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係揭露一種具有抽換功能的薄型工具扳手,其包含有一收納件以及至少一扳轉件。該收納件包含一基部、二壁部以及一第一定位單元。該二壁部分別設置在該基部之兩相對側邊,以和該基部相圍攏形成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定位單元鄰設於該基部之一出口端、且指向該容置空間。該至少一扳轉件以可抽換方式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每一個扳轉件包含一本體以及一延伸部。該本體具有一扳孔,用來旋緊和鬆退一螺鎖件。該本體之兩相對側分別止抵於該二壁部。該延伸部連接於該本體。該延伸部上形成一定位孔,該第一定位單元係卡扣該定位孔,以限制該至少一扳轉件相對於該收納件之移動。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收納件另包含二限位部,分別連接於該二壁部相對於該基部之一側,該二限位部係配合該基部夾持該至少一扳轉件的兩相對表面。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基部上形成一槽孔,該第一定位單元之一端彈性連接於該槽孔之一內壁。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至少一扳轉件位於該收納件內時,該延伸部之兩相對側分別止抵於該二壁部。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第一定位單元包含相連接的一第一斜導面結構以及一第一止擋面結構,該第一斜導面結構係面向該容置空間內,且該第一止擋面結構係面向該容置空間之外部。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延伸部施壓於該第一斜導面結構以驅使該第一定位單元相對該基部彎曲,該第一止擋面結構止擋於該定位孔之一內壁以限制該本體與該容置空間的相對移動。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收納件另包含一第二定位單元,鄰設於該基部之一入口端,用以可活動地卡扣該定位孔。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第二定位單元包含相連接的一第二斜導面結構以及一第二止擋面結構,該第二斜導面結構係面向該容置空間之外部,且該第二止擋面結構係面向該容置空間內。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收納件另包含一遮蔽部,連接於該二壁部之間,用以遮蔽該二壁部間的一開口。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基部之該出口端係形成一第一弧狀結構,在該第一定位單元卡扣該定位孔時,該第一弧狀結構之一弧緣對齊於該本體之一邊緣。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延伸部相對於該本體之一側係具有一弧邊,且該弧邊對齊於該本體之一邊緣。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基部之一入口端係形成一第二弧狀結構,該第二弧狀結構之一弧緣對齊於該延伸部之該弧邊。
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薄型工具扳手係包含複數個扳轉件,依序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該第一定位單元卡扣在該複數個扳轉件中排序在前端的一對應扳轉件的該定位孔,該第二定位單元卡扣在該複數個扳轉件中排序在尾端的另一對應扳轉件的該定位孔。
本創作之薄型工具扳手可利用收納件同時收納多個扳轉件,每一個扳轉件都具有不同規格的扳孔,使用者可以視需求任意抽換該些扳轉件,以應用到欲拆裝的螺鎖件。多個扳轉件可滑動地容置在收納件的U型結構內,收納件在出口端及入口端分別設置了第一定位單元和第二定位單元。第一定位單元卡扣其中一個扳轉件(未露出的最後一個扳轉件),阻擋收納件內的扳轉件從出口端掉出(使用者需施力拉拔扳轉件,驅使第一定位單元相對槽孔彎曲變形,才能抽出扳轉件);並作為防呆機制,以避免位於外部的扳轉件受外力施壓從出口端裝入收納件。第二定位單元卡扣另一個扳轉件(用來鎖扣螺鎖件的外露扳轉件),防止位於入口端的扳轉件受外力拉拔而被抽出收納件。再者,除了提供扳孔的本體,扳轉件另設置延伸部於本體旁,延伸部上具有定位孔(然定位孔亦可形成在本體上,不以此實施態樣為限),且延伸部可用來增加本體貼抵收納件之接觸面積,使薄型工具扳手在操作上能更為穩定。本創作的薄型工具扳手可根據使用需求任意抽換所需扳轉件,並兼具結構簡單、成本便宜及操作容易的優點。
請參閱第1圖至第5圖,第1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薄型工具扳手10之組裝示意圖,第2圖與第3圖分別為本創作實施例之收納件12在不同視角之示意圖,第4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扳轉件14之示意圖,第5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薄型工具扳手10之上視圖。薄型工具扳手10包含收納件12以及扳轉件14,複數個扳轉件14以可抽換方式依序設置在收納件12內,扳轉件14之數量係根據收納件12與扳轉件14的尺寸關係而定。收納件12包含基部16、壁部18以及限位部20。兩個壁部18分別設置在基部16的兩相對側邊,使得基部16與壁部18之圍攏結合可形成U型結構,U型結構內部即為收納扳轉件14的容置空間22,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此外,兩個限位部20分別連接於對應壁部18相對於基部16之一側,形成類似倒勾的結構。扳轉件14放置在容置空間22內的時候,限位部20能配合基部16活動地夾持扳轉件14的兩相對表面(例如上表面及下表面),防止扳轉件14經由兩個壁部18之間的開口24掉出容置空間22。
特別一提的是,開口24即為U型結構的缺口處。開口24之作用除了能減少材料量來降低產品製作成本,還可以讓使用者一目了然地看到收納件12內的扳轉件14。每一個扳轉件14都對應於特定規格的螺鎖件,故本創作可在扳轉件14上印刷其對應規格的辨識資訊(例如文字或圖樣),使用者可透過開口24看到收納件12內有哪些規格的扳轉件14,進而判斷要如何抽換該些扳轉件14以配合自身使用需求。
收納件12另包含有第一定位單元26以及第二定位單元28,第一定位單元26鄰設於基部16的出口端161,第二定位單元28鄰設於基部16的入口端162。詳細來說,基部16會形成槽孔30、32。第一定位單元26為一種彈片結構,其一端彈性連接於槽孔30之內壁,另一端的凸點則指向容置空間22內。請參閱第6圖,第6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收納件12之部分結構剖視圖。第一定位單元26之凸點包含相連接的第一斜導面結構261以及第一止擋面結構262,其中第一斜導面結構261係面向容置空間22內,且第一止擋面結構262面向容置空間22的外部。第二定位單元28亦為一種彈片結構,其可相同、相異或類似於第一定位單元26的彈片結構。第二定位單元28連接於槽孔32之內壁,第二定位單元28的凸點包含相連接的第二斜導面結構281以及第二止擋面結構282。第二斜導面結構281係面向容置空間22之外部,且第二止擋面結構282係面向容置空間22內。
如第4圖所示,扳轉件14包含本體34以及延伸部36。本體34具有扳孔38,扳孔38用來旋緊和鬆退螺鎖件,例如各種規格的螺栓與螺帽。延伸部36連接於本體34,且延伸部36上形成可搭配第一定位單元26與第二定位單元28的定位孔40。複數個扳轉件14依序容置在收納件12內部時,第一定位單元26卡扣在複數個扳轉件14中排序在鄰近出口端161的扳轉件14的定位孔40,該扳轉件14之移動受到限制,從而能使其定位在收納件12的出口端161;第二定位單元28卡扣在複數個扳轉件14中排序在鄰近入口端162的扳轉件14的定位孔40,該扳轉件14之移動受到限制,從而能將其定位在收納件12的入口端162。
於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基部16在出口端161係形成第一弧狀結構42。第一定位單元26卡扣扳轉件14之定位孔40時,第一弧狀結構42的弧緣421對齊於扳轉件14之本體34的邊緣341;舉例來說,邊緣341可為本體34與延伸部36之交界,或為本體34相對於延伸部36的一端邊,然不限於此。如此,扳轉件14的扳孔38可完全外露於收納件12,不致為基部16遮掩。由於複數個扳轉件14係以前後貼附方式依序容置在收納件12內,如第1圖所示,延伸部36在相對於本體34的一側可形成弧邊361,且弧邊361之形狀對齊於本體34之邊緣341,才能讓複數個扳轉件14彼此以前後排序方式緊密貼附。再者,基部16在入口端162另形成第二弧狀結構44,第二弧狀結構44的弧緣441對齊延伸部36的弧邊361,使複數個扳轉件14依序置放在收納件12內部時更為美觀。
欲操作薄型工具扳手10,使用者係先將複數個扳轉件14分別放入收納件12內。扳轉件14通過入口端162時,扳轉件14的延伸部36會施壓第二定位單元28相對基部16彎曲,第二定位單元28能夠移入槽孔32內(排除第二定位單元28之結構干涉)。待第二定位單元28因彈性恢復機制卡扣到定位孔40,第二定位單元28的第二止擋面結構282止擋定位孔40之內壁,避免扳轉件14經由入口端162掉出收納件12;然扳轉件14仍可繼續往收納件12之內部移動。接著,當扳轉件14往出口端161移動時,延伸部36施壓第一斜導面結構261讓第一定位單元26相對基部16彎曲而移入槽孔30(排除第一定位單元26之結構干涉)。待扳轉件14移到出口端161附近,第一定位單元26復位,第一止擋面結構262伸入定位孔40以止擋其內壁;此時,扳轉件14只可從出口端161抽離收納件12,不能從出口端161移入收納件12內。
如第1圖所示,扳轉件14依序放入收納件12後,前端(出口端161)的扳轉件14可透過扳孔38套在螺鎖件上以執行旋緊與鬆退之操作。使用者係從收納件12的兩旁施加橫向側推力,故扳轉件14之本體34的兩相對側會分別止抵於兩個壁部18,較佳情況為兩個壁部18相向緊密夾持本體34的兩相對側,讓橫向側推力能通過收納件12與扳轉件14傳遞到螺鎖件。為了更進一步強化薄型工具扳手10的操作穩定度,扳轉件14另在本體34後端設置延伸部36(後端係指朝向容置空間22內的一端),且延伸部36的兩相對側亦分別止抵於兩個壁部18,藉由增加收納件12與扳轉件14的接觸面積,提高薄型工具扳手10的施力穩定性。
請參閱第7圖與第8圖,第7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薄型工具扳手10’之組裝示意圖,第8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收納件12’之示意圖。前述實施例的收納件12是U型結構,然於本實施例中,收納件12’除了基部16、壁部18與限位部20,還另包含遮蔽部46。遮蔽部46連接於兩個壁部18之間,用以遮蔽兩個壁部18之間的開口24。遮蔽部46上可選擇性形成多個破孔48,破孔48的數量對應於收納件12內可容置的扳轉件14的數量,破孔48的位置對應於放置在收納件12內之扳轉件14上所印刷的辨識資訊(用以辨識其扳孔38規格的文字或圖樣)。薄型工具扳手10’的其它元件結構與操作方式類同於薄型工具扳手10,故此不再重複說明。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薄型工具扳手10、10’可利用收納件12、12’同時收納多個扳轉件14,每一個扳轉件14都具有不同規格的扳孔38,使用者可以視需求任意抽換該些扳轉件14,以應用到欲拆裝的螺鎖件。多個扳轉件14可滑動地容置在收納件12的U型結構或收納件12’的封閉結構內,收納件12、12’在出口端161及入口端162分別設置了第一定位單元26和第二定位單元28。第一定位單元26卡扣其中一個扳轉件14(未露出的最後一個扳轉件),阻擋收納件12、12’內的扳轉件14從出口端161掉出(使用者需施力拉拔扳轉件14,驅使第一定位單元26相對槽孔30彎曲變形,才能抽出扳轉件14);併作為防呆機制,以避免位於外部的扳轉件14受外力施壓從出口端161裝入收納件12、12’。第二定位單元28卡扣另一個扳轉件14(用來鎖扣螺鎖件的外露扳轉件),防止位於入口端162的扳轉件14受外力拉拔而被抽出收納件12、12’。再者,除了提供扳孔38的本體34,扳轉件14另設置延伸部36於本體34旁,延伸部36上具有定位孔40(然定位孔亦可形成在本體上,不以此實施態樣為限),且延伸部36可用來增加本體34貼抵收納件12、12’之接觸面積,使薄型工具扳手10、10’在操作上能更為穩定。相較先前技術,本創作的薄型工具扳手可根據使用需求任意抽換所需扳轉件,並兼具結構簡單、成本便宜及操作容易的優點。
10、10’‧‧‧薄型工具扳手
12、12’‧‧‧收納件
14‧‧‧扳轉件
16‧‧‧基部
161‧‧‧出口端
162‧‧‧入口端
18‧‧‧壁部
20‧‧‧限位部
22‧‧‧容置空間
24‧‧‧開口
26‧‧‧第一定位單元
261‧‧‧第一斜導面結構
262‧‧‧第一止擋面結構
28‧‧‧第二定位單元
281‧‧‧第二斜導面結構
282‧‧‧第二止擋面結構
30‧‧‧槽孔
32‧‧‧槽孔
34‧‧‧本體
341‧‧‧本體的邊緣
36‧‧‧延伸部
361‧‧‧延伸部的弧邊
38‧‧‧扳孔
40‧‧‧定位孔
42‧‧‧第一弧狀結構
421‧‧‧弧緣
44‧‧‧第二弧狀結構
441‧‧‧弧緣
46‧‧‧遮蔽部
48‧‧‧破孔
12、12’‧‧‧收納件
14‧‧‧扳轉件
16‧‧‧基部
161‧‧‧出口端
162‧‧‧入口端
18‧‧‧壁部
20‧‧‧限位部
22‧‧‧容置空間
24‧‧‧開口
26‧‧‧第一定位單元
261‧‧‧第一斜導面結構
262‧‧‧第一止擋面結構
28‧‧‧第二定位單元
281‧‧‧第二斜導面結構
282‧‧‧第二止擋面結構
30‧‧‧槽孔
32‧‧‧槽孔
34‧‧‧本體
341‧‧‧本體的邊緣
36‧‧‧延伸部
361‧‧‧延伸部的弧邊
38‧‧‧扳孔
40‧‧‧定位孔
42‧‧‧第一弧狀結構
421‧‧‧弧緣
44‧‧‧第二弧狀結構
441‧‧‧弧緣
46‧‧‧遮蔽部
48‧‧‧破孔
第1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薄型工具扳手之組裝示意圖。 第2圖與第3圖分別為本創作實施例之收納件在不同視角之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扳轉件之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薄型工具扳手之上視圖。 第6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收納件之部分結構剖視圖。 第7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薄型工具扳手之組裝示意圖。 第8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收納件之示意圖。
10‧‧‧薄型工具扳手
12‧‧‧收納件
14‧‧‧扳轉件
161‧‧‧出口端
162‧‧‧入口端
26‧‧‧第一定位單元
28‧‧‧第二定位單元
38‧‧‧扳孔
40‧‧‧定位孔
Claims (12)
- 一種具有抽換功能的薄型工具扳手,其包含有: 一收納件,包含: 一基部; 二壁部,分別設置在該基部之兩相對側邊,以和該基部相圍攏形成一容置空間; 一第一定位單元,鄰設於該基部之一出口端;以及 一第二定位單元,鄰設於該基部相對該出口端之一入口端;以及 至少一扳轉件,以可抽換方式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每一個扳轉件包含: 一本體,具有一扳孔,用來旋緊和鬆退一螺鎖件,該本體之兩相對側分別止抵於該二壁部;以及 一延伸部,連接於該本體,該延伸部上形成一定位孔,該定位孔選擇性卡扣該第一定位單元和/或該第二定位單元,以限制該至少一扳轉件相對於該收納件之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型工具扳手,其中該收納件另包含二限位部,分別連接於該二壁部相對於該基部之一側,該二限位部係配合該基部夾持該至少一扳轉件的兩相對表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型工具扳手,其中該基部上形成一槽孔,該第一定位單元之一端彈性連接於該槽孔之一內壁。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型工具扳手,其中該至少一扳轉件位於該收納件內時,該延伸部之兩相對側分別止抵於該二壁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型工具扳手,其中該第一定位單元包含相連接的一第一斜導面結構以及一第一止擋面結構,該第一斜導面結構係面向該容置空間內,且該第一止擋面結構係面向該容置空間之外部。
- 如請求項5所述之薄型工具扳手,其中該延伸部施壓於該第一斜導面結構以驅使該第一定位單元相對該基部彎曲,該第一止擋面結構止擋於該定位孔之一內壁以限制該本體與該容置空間的相對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型工具扳手,其中該第二定位單元包含相連接的一第二斜導面結構以及一第二止擋面結構,該第二斜導面結構係面向該容置空間之外部,且該第二止擋面結構係面向該容置空間內。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型工具扳手,其中該收納件另包含一遮蔽部,連接於該二壁部之間,用以遮蔽該二壁部間的一開口。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型工具扳手,其中該基部之該出口端係形成一第一弧狀結構,在該第一定位單元卡扣該定位孔時,該第一弧狀結構之一弧緣對齊於該本體之一邊緣。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型工具扳手,其中該延伸部相對於該本體之一側係具有一弧邊,且該弧邊對齊於該本體之一邊緣。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薄型工具扳手,其中該基部之該入口端係形成一第二弧狀結構,該第二弧狀結構之一弧緣對齊於該延伸部之該弧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型工具扳手,其係包含複數個扳轉件,依序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該第一定位單元卡扣在該複數個扳轉件中排序在前端的一對應扳轉件的該定位孔,該第二定位單元卡扣在該複數個扳轉件中排序在尾端的另一對應扳轉件的該定位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02670U TWM522103U (zh) | 2016-02-26 | 2016-02-26 | 具有抽換功能的薄型工具扳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02670U TWM522103U (zh) | 2016-02-26 | 2016-02-26 | 具有抽換功能的薄型工具扳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22103U true TWM522103U (zh) | 2016-05-21 |
Family
ID=56510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202670U TWM522103U (zh) | 2016-02-26 | 2016-02-26 | 具有抽換功能的薄型工具扳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22103U (zh) |
-
2016
- 2016-02-26 TW TW105202670U patent/TWM522103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92501B (zh) | 提拉装置 | |
CN103713700B (zh) | 闩扣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 |
US20050052828A1 (en) | Computer case | |
TWM455325U (zh) | 外殼之把手結構 | |
TW201526752A (zh) | 鎖扣機構 | |
TWM464497U (zh) | 安全扣環 | |
US10300593B2 (en) | Paint brush and a clamping and locating device used in the same | |
TWI710307B (zh) | 助推拔結構及採用該助推拔結構的機櫃 | |
TW201421821A (zh) | 電子卡連接器及使用該電子卡連接器的電子裝置 | |
US6491248B1 (en) | Measuring tape having check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preventing ruler from rewinding | |
TWM522103U (zh) | 具有抽換功能的薄型工具扳手 | |
CN207309985U (zh) | 一种可伸缩刀具 | |
CN102841636A (zh) | 电子装置及卡扣机构 | |
TWI568621B (zh) | It can be installed in a bicycle device | |
CN203818081U (zh) | 拆卸治具 | |
US10179349B1 (en) | Cleaning tool | |
CN207633902U (zh) | 一种服务器盖板锁定机构 | |
US20220324124A1 (en) | Blade-replaceable cutting tool | |
TW202024468A (zh) | 具有易拆裝結構之屏幕導線調控裝置 | |
US20140097110A1 (en) | Adjustable hold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
TWI549587B (zh) | 閂鎖裝置及採用該閂鎖裝置的伺服器 | |
JP5565942B2 (ja) | キーホルダ | |
TWI616871B (zh) | 光碟機及鎖固模組 | |
TWM593713U (zh) | 快拆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設備 | |
CN109822494B (zh) | 对象收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