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18081U - 拆卸治具 - Google Patents
拆卸治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18081U CN203818081U CN201420067654.1U CN201420067654U CN203818081U CN 203818081 U CN203818081 U CN 203818081U CN 201420067654 U CN201420067654 U CN 201420067654U CN 203818081 U CN203818081 U CN 2038180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head
- thimble
- press
- perfor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卸治具,用在将一压扣式锁栓(Push Pin)的头部自一主机板的板孔退出,拆卸治具包括一套筒及一顶针,其中套筒具有一开孔,而顶针是设置在套筒内,并且可沿一按压方向位移,顶针的一端具有一顶出部,且顶出部对应在开孔,套筒以开孔套设在压扣式锁栓的头部,并使头部受到挤压而变形,当顶针沿按压方向位移,顶出部推抵头部,使头部退出主机板的板孔外,从而将压扣式锁栓由主机板上拆卸下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在拆卸压扣式锁栓的拆卸治具。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电子装置维持良好的运作,大多数业者会在电子装置的主机板上设置多个散热器,以对主机板上的芯片进行散热,而在散热器与芯片组装的过程中,用以固定散热器的固定件,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固定件除了能固定散热器之外,也更加紧密散热器与芯片之间的接触,以缩短传热路径。而现有的技术中所使用的固定件,大多采用组装简便的压扣式锁栓(Push Pin),其头部具有箭状倒钩,若将压扣式锁栓朝电路板的板孔下压时,头部的箭状倒钩会挤压内缩,使倒钩端通过主机板的板孔,并且使倒钩可反顶在主机板的底面而达到固定散热器的功用。
然而,在实际产线组装时发现,上述压扣式锁栓在安装时非常简易且快速,但是压扣式锁栓的外型设计并不利于反向脱离主机板的板孔。因此,当压扣式锁栓需由主机板上拆卸下来时,则显得非常的困难,作业人员必须使用钳子或手指挤压头部的箭状倒钩使其内缩,再以手指下压将压扣式锁栓退出板孔。如此,不仅容易使主机板造成刮伤,或是使主机板上的零件损伤,而且亦会导致作业人员手指疼痛或受伤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
如同以上所述,若拆卸压扣式锁栓时能利用治具来拆卸,使作业人员能快速且方便的进行操作,以提升工作效率,则相较于习知技术便可具有更好的便利性以及使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卸治具,从而解决习用压扣式锁栓在拆卸时非常的困难,需使用钳子或手指挤压头部使其内缩,再以手指下压将压扣式锁栓退出板孔,容易使主机板造成刮伤,或是使主机板上的零件损伤,而且亦会导致作业人员手指疼痛或受伤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卸治具,用在将一压扣式锁栓(Push Pin)的头部自一主机板的板孔退出,拆卸治具包括:一套筒,具有一开孔;一顶针,活动设置在套筒内,并且可沿一按压方向位移,顶针的一端具有一顶出部,且顶出部对应在开孔,其中套筒以开孔套设在压扣式锁栓的头部,并使头部受到挤压而变形缩小,当顶针沿按压方向位移,顶出部推抵头部,使头部退出主机板的板孔外。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治具,其中更包括一弹簧,设置在套筒与顶针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治具,其中顶针的另一端更具有一按压部,是露出在套筒外,顶针以按压部沿按压方向按压,并且推动顶出部朝开孔方向位移。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治具,其中顶针更具有一中段部,中段部的两端各别连接按压部与顶出部,且中段部的外径大于顶出部的外径。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治具,其中套筒更具有一容置槽,设置在开孔的另一端,且开孔连通于容置槽,顶针的中段部与顶出部是容设在容置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治具,其中套筒更具有一挡板,覆盖在容置槽上。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治具,其中套筒更具有一凸出部,且开孔设置在凸出部上,当开孔套设在压扣式锁栓的头部,凸出部是抵顶在主机板。
进一步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治具,其中压扣式锁栓的头部形状为锥状或是箭状。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拆卸治具不仅可快速定位在压扣式锁栓的头部,使作业人员能快速且方便的进行操作,从而简化其操作步骤,还可利用弹簧的结构,使拆卸治具的顶针具有自动复归的功能,以方便使用者能快速的反复进行操作,进而提升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人力成本和作业的时间,以提供更好的便利性及使用性。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式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拆卸治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拆卸治具的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拆卸治具套设在压扣式锁栓的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拆卸治具顶出压扣式锁栓的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拆卸治具与压扣式锁栓退出板孔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拆卸治具 114 凸出部
110 套筒 120 顶针
111 开孔 121 按压部
112 容置槽 122 顶出部
113 挡板 123 中段部
130 弹簧 300 主机板
200 压扣式锁栓 310 板孔
210 头部 P10 按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所揭露的拆卸治具是以拆卸压扣式锁栓做为实施例的举例说明,但并不以所揭露的型态为限,熟悉此项技术者,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或是使用需求而对应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治具的外观型态。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5,是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拆卸治具的分解示意图、组合剖面图及操作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拆卸治具100用在将一压扣式锁栓200的头部210自一主机板300的板孔310中退出,使压扣式锁栓200可由主机板300上拆卸下来。
陈前叙明,本实用新型所载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扣式锁栓200即为一般习知的(Push Pin)型态的固定件,故申请人不在此多加说明,仅针对在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电子零组件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压扣式锁栓200的头部210的形状为锥状或是箭状,但并不以此为限。因此,当压扣式锁栓200朝电路板300的板孔310下压时,其头部210会受到板孔310的挤压而产生变形,使头部210的外径尺寸内缩,进而通过主机板300的板孔310,而当头部210穿过板孔310后即回弹至原来尺寸,使头部210能反顶在主机板300的底面,达到固定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拆卸治具100包括一套筒110及一顶针120。套筒110具有一开孔111、一容置槽112、一挡板113及一凸出部114。其中凸出部114是连接在套筒110的一端,而开孔111是设置在凸出部114上。容置槽112连设在凸出部114的另一端,因此,开孔111是贯穿过凸出部114,并且与容置槽112相互连通,以提供顶针120容设其中。挡板113是覆盖在容置槽112上,当顶针120设置套筒110内时,可提供限位的功能,使顶针120不会脱离出套筒110外。
本实施例的顶针120具有相对的二端,其中一端具有一按压部121,而另一端具有一顶出部122,且顶出部122与按压部121之间是以一中段部123相互连接。其中,顶出部122与中段部123大致呈一圆柱形,且中段部123的外径尺寸是大于顶出部122的外径尺寸。
进一步地说明拆卸治具100的详细结构与操作方式,本实施例的顶针120是可活动的设置在套筒110内,并且可沿着一按压方向P10位移,当顶针120装设在套筒110内时,顶针120的中段部123与部分的顶出部121是容设在套筒110的容置槽112内,且按压部121是露出在套筒110外,以供使用者按压,而顶出部122是对应在开孔111的位置。因此,如第3图所示,当套筒110以开孔110套设在压扣式锁栓200的头部210时,会使头部210受到挤压而产生暂时性的变形,进而缩小头部210的外径尺寸,使压扣式锁栓200的头部210嵌设在开孔110内,而套筒110的凸出部114则抵顶在主机板300的底面。
进一步地说明,如图4与图5所示,沿着按压方向P10按压顶针120的按压部121,以推动顶出部122朝向开孔111方向位移。当顶针120沿着按压方向P10位移时,顶出部122会接触在压扣式锁栓200的头部210,并且推抵头部210,并使头部210退出主机板300的板孔310外。因此,压扣式锁栓200可由主机板300上拆卸下来。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治具100可直接以套筒110的开孔111对准压扣式锁栓200的头部210嵌入,以达到快速定位的效果,让使用者更容易操作。此外,为了具备更好的使用性,本实施例的拆卸治具100更包括一弹簧130,是套设在顶针120的顶出部122上,并且容设在套筒110的容置槽112内,而弹簧130的二端是分别抵顶在顶针120的中段部123与套筒110之间,当顶针120沿着按压方向P10位移时,弹簧130会受到中段部123的压迫而产生一反作用力,当施于顶针120上的外力消失时,弹簧130会自动弹回,且同时使顶针120沿相反于按压方向P10弹回,达到自动复归的功效,以方便使用者能快速的反复操作,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可清楚得知,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治具可快速且方便的将压扣式锁栓的头部自一主机板的板孔中退出,解决了习用压扣式锁栓在拆卸时非常的困难,需使用钳子或手指挤压头部使其内缩,再以手指下压将压扣式锁栓退出板孔,容易使主机板造成刮伤,或是使主机板上的零件损伤,而且亦会导致作业人员手指疼痛或受伤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
因此,与现有技术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的拆卸治具不仅可快速定位在压扣式锁栓的头部,使作业人员能快速且方便的进行操作,从而简化其操作步骤,还可利用弹簧的结构,使拆卸治具的顶针具有自动复归的功能,以方便使用者能快速的反复进行操作,进而提升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人力成本和作业的时间,以提供更好的便利性及使用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8)
1.一种拆卸治具,用在将一压扣式锁栓的头部自一主机板的一板孔退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治具包括:
一套筒,具有一开孔;以及
一顶针,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并且可沿一按压方向位移,所述顶针的一端具有一顶出部,且所述顶出部对应在所述开孔,其中所述套筒以所述开孔套设在所述压扣式锁栓的头部,并使所述头部受到挤压而变形,当所述顶针沿所述按压方向位移,所述顶出部推抵所述头部,使所述头部退出所述主机板的板孔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治具,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套筒与所述顶针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的另一端更具有一按压部,是露出在所述套筒外,所述顶针以所述按压部沿所述按压方向按压,并且推动所述顶出部朝所述开孔方向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卸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更具有一中段部,中段部的两端各别连接所述按压部与所述顶出部,且所述中段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顶出部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拆卸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更具有一容置槽,设置在所述开孔的另一端,且所述开孔连通于所述容置槽,所述顶针的所述中段部与所述顶出部是容设在所述容置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卸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更具有一挡板,覆盖在所述容置槽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更具有一凸出部,且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上,当所述开孔套设在所述压扣式锁栓的头部,所述凸出部是抵顶在所述主机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扣式锁栓的头部形状为锥状或是箭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67654.1U CN203818081U (zh) | 2014-02-17 | 2014-02-17 | 拆卸治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67654.1U CN203818081U (zh) | 2014-02-17 | 2014-02-17 | 拆卸治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18081U true CN203818081U (zh) | 2014-09-10 |
Family
ID=51473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67654.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18081U (zh) | 2014-02-17 | 2014-02-17 | 拆卸治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1808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66809A (zh) * | 2016-07-29 | 2018-02-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固定装置及终端 |
CN110421520A (zh) * | 2019-09-06 | 2019-11-08 | 宗申·比亚乔佛山摩托车企业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塑料紧固件安装工具 |
CN114501957A (zh) * | 2022-02-24 | 2022-05-13 |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片拆除装置 |
-
2014
- 2014-02-17 CN CN201420067654.1U patent/CN20381808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66809A (zh) * | 2016-07-29 | 2018-02-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固定装置及终端 |
CN110421520A (zh) * | 2019-09-06 | 2019-11-08 | 宗申·比亚乔佛山摩托车企业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塑料紧固件安装工具 |
CN110421520B (zh) * | 2019-09-06 | 2025-01-17 | 宗申·比亚乔佛山摩托车企业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塑料紧固件安装工具 |
CN114501957A (zh) * | 2022-02-24 | 2022-05-13 |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片拆除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92501B (zh) | 提拉装置 | |
US20130072038A1 (en) | Circuit board device and a combined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onic card assembly | |
TWM621010U (zh) | 快拆承載座 | |
US8500485B2 (en) | Fixing apparatus for connector | |
CN203818081U (zh) | 拆卸治具 | |
CN101621908A (zh) | 散热装置及该散热装置的安装方法 | |
CN201115131Y (zh) | 卡固组件 | |
CN2907181Y (zh) | 电子装置的键盘组装机构 | |
CN201115139Y (zh) | 固定机构 | |
CN204028764U (zh) | 固定机构及具有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 | |
US7972101B2 (en) | Fastener | |
CN204333404U (zh) | 墙壁开关插座安装结构 | |
CN203456516U (zh) | 防拆卸组件、拆卸工具及电池盒 | |
US8737055B2 (en) | Mounting device for optical disk drive | |
TWM529775U (zh) | 固定裝置 | |
CN108443654A (zh) | 电子装置及其支撑架 | |
CN206610763U (zh) | 一种变频器键盘 | |
US20040047131A1 (en) | Clip for heat sink | |
CN201121439Y (zh) | 锁具面板卡掣结构 | |
CN201067820Y (zh) | 快速组拆的台锯机护罩 | |
CN204480155U (zh) | 一种基于刀片服务器单元的解锁机构 | |
TWM481106U (zh) | 拆卸治具 | |
TW201310823A (zh) | 跳帽 | |
CN221529128U (zh) | 固定装置 | |
CN215416516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低噪音电脑机箱用风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