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0196B - 畫素結構以及顯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畫素結構以及顯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60196B TWI760196B TW110114418A TW110114418A TWI760196B TW I760196 B TWI760196 B TW I760196B TW 110114418 A TW110114418 A TW 110114418A TW 110114418 A TW110114418 A TW 110114418A TW I760196 B TWI760196 B TW I76019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entral connecting
- comb
- degrees
- sub
- pixel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45—Subdivided pixels, e.g. for grey scale or redundanc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第一子畫素。各第一子畫素包括
第一主動元件、第一畫素電極以及第一遮蔽電極。第一畫素電極電性連接至第一主動元件。第一畫素電極包括第一中央連接部、第一梳狀部、多個第一分支部、第二梳狀部以及多個第二分支部。第一遮蔽電極重疊於第一畫素電極的至少部分第一梳狀部、部分第一分支部、至少部分第二梳狀部以及部分第二分支部。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面板,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含子畫素的顯示面板。
液晶顯示面板包括背光模組以及設置於背光模組上的液晶面板。液晶面板中之液晶分子的取向可以透過電場控制,並藉由轉動液晶分子來控制背光模組發出之光線能否穿過液晶面板。一般而言,液晶面板內會設置許多電極,液晶分子的取向會受這些電極之間的電場所影響。因此,電極的形狀設計會影響液晶面板的穿透率。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能改善顯示畫面出現網狀Mura缺陷的問題。
本發明的至少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包括沿著第一方向排列的多個第一子畫素。各第一子畫素包括第一主動元件、第一畫素電極以及第一遮蔽電極。第一畫素電極電性
連接至第一主動元件。第一畫素電極包括第一中央連接部、第一梳狀部、多個第一分支部、第二梳狀部以及多個第二分支部。第一中央連接部的第一延伸方向與第一方向之間的夾角為40度至50度。第一梳狀部連接第一中央連接部的一端,且從第一中央連接部的一端朝向第二方向延伸。多個第一分支部位於第一中央連接部的第二方向上。第一分支部的第二延伸方向與第一中央連接部的第一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85度至95度。第一分支部連接第一梳狀部以及第一中央連接部。第二梳狀部連接第一中央連接部的另一端,且從第一中央連接部的另一端朝向第三方向延伸。多個第二分支部位於第一中央連接部的第三方向上。第二分支部的第三延伸方向與第一中央連接部的第一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85度至95度。第二分支部連接第二梳狀部以及第一中央連接部。第一遮蔽電極重疊於第一畫素電極的至少部分第一梳狀部、部分第一分支部、至少部分第二梳狀部以及部分第二分支部。
10、20:顯示裝置
100:第一基板
110:閘極絕緣層
120:平坦層
130:第一配向膜
140:第一偏光片
200:第二基板
210:黑矩陣
220:色彩轉換元件
230:第二配向膜
310:第一中央連接部
320:第一梳狀部
322、342、422、442:主幹部
324、344、424、444:延伸部
330:第一分支部
340:第二梳狀部
350:第二分支部
360、460:連接部
410:第二中央連接部
420:第三梳狀部
430:第三分支部
440:第四梳狀部
450:第四分支部
A1、A2、B1、B2:長度
B:藍色子畫素
CE1:第一遮蔽電極
CE2:第二遮蔽電極
CH:通道層
DE:汲極
DL:資料線
DR1:第一方向
DR2:第二方向
DR3:第三方向
E1:第一延伸方向
E2:第二延伸方向
E3:第三延伸方向
E4:第四延伸方向
E5:第五延伸方向
E6:第六延伸方向
G:綠色子畫素
GE:閘極
O:通孔
PA1:第一偏光軸
PA2:第二偏光軸
PE1:第一畫素電極
PE2:第二畫素電極
PX1:第一畫素結構
PX2:第二畫素結構
R:紅色子畫素
SE:源極
SL:掃描線
SP:間隙
SP1:第一子畫素
SP2:第二子畫素
T1:第一主動元件
T2:第二主動元件
W1、W2、W3、W4:寬度
α、β、γ、δ:夾角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2A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2B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的俯視示意
圖。
圖3是圖2B的第一畫素電極與第二畫素電極的俯視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第一畫素電極與第二畫素電極的俯視示意圖。
圖6A是圖5的第一畫素電極的液晶效果的模擬圖。
圖6B是依照本發明的比較例的液晶效果的模擬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10的俯視示意圖,為了方便說明,圖1省略繪示了第一子畫素SP1與第二子畫素SP2的部分結構,關於第一子畫素SP1與第二子畫素SP2的結構的描述可以參考圖2A、圖2B以及相關說明。
請先參考圖1,顯示裝置10包括多個第一子畫素SP1。多個第一子畫素SP1沿著第一方向DR1排列。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還包括多個第二子畫素SP2,多個第二子畫素SP2沿著第一方向DR1排列。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子畫素SP1與第二子畫素SP2在第一方向DR1上交替排列,且第一子畫素SP1與第二子畫素SP2在
第二方向DR2上交替排列。
在本實施例中,兩個第一子畫素SP1與位於兩個第一子畫素SP1之間的一個第二子畫素SP2組成一個第一畫素結構PX1。另外兩個第二子畫素SP2與位於另外兩個第二子畫素SP2之間的另外一個第一子畫素SP1組成一個第二畫素結構PX2。第一畫素結構PX1與第二畫素結構PX2交替排列。舉例來說,第一畫素結構PX1與第二畫素結構PX2在第一方向DR1上交替排列,且第一畫素結構PX1與第二畫素結構PX2在第二方向DR2上交替排列,其中第一方向DR1垂直於第二方向DR2。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畫素結構PX1與第二畫素結構PX2各自包括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以及藍色子畫素B。舉例來說,各第一畫素結構PX1中最左邊的第一子畫素SP1以及各第二畫素結構PX2中最左邊的第二子畫素SP2為紅色子畫素R;各第一畫素結構PX1中間的第二子畫素SP2以及各第二畫素結構PX2中間的第一子畫素SP1為綠色子畫素G;各第一畫素結構PX1中最右邊的第一子畫素SP1以及各第二畫素結構PX2中最右邊的第二子畫素SP2為藍色子畫素B。然而,本發明並未限制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以及藍色子畫素B的排列順序。在其他實施例中,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以及藍色子畫素B亦可以依照其他順序排列。
圖2A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圖2B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的俯視示
意圖,其中圖2A對應了圖2B線a-a’的位置,且圖2B省略繪出了圖2A的部分構件。
請參考圖2A與圖2B,第一子畫素SP1以及第二子畫素SP2位於第一基板100上。第一基板100之材質可為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或是其他可適用的材料。
各第一子畫素SP1包括第一主動元件T1、第一畫素電極PE1以及第一遮蔽電極CE1。各第二子畫素SP2包括第二主動元件T2、第二畫素電極PE2以及第二遮蔽電極CE2。
第一主動元件T1與第二主動元件T2各自包括閘極GE、通道層CH、源極SE以及汲極DE。閘極GE位於於第一基板100上。
閘極GE、掃描線SL、第一遮蔽電極CE1以及第二遮蔽電極CE2形成於第一基板100上。在本實施例中,閘極GE、掃描線SL、第一遮蔽電極CE1以及第二遮蔽電極CE2屬於相同導電膜層。舉例來說,閘極GE、掃描線SL、第一遮蔽電極CE1以及第二遮蔽電極CE2是由同一層導電材料圖案化後所形成。在本實施例中,閘極GE、掃描線SL、第一遮蔽電極CE1以及第二遮蔽電極CE2為單層或多層結構,且閘極GE、掃描線SL、第一遮蔽電極CE1以及第二遮蔽電極CE2的材料包括金屬、金屬材料的氮化物、金屬材料的氧化物、金屬材料的氮氧化物、或其他合適的材料、或是金屬材料與其他導電材料的堆疊層。
閘極絕緣層110形成於閘極GE、掃描線SL、第一遮蔽
電極CE1以及第二遮蔽電極CE2上。閘極絕緣層110的材料包括有機絕緣層、無機絕緣層或其組合。通道層CH形成於閘極絕緣層110上,且通道層CH在第一基板100的法線方向上重疊於閘極GE。通道層CH為單層或多層結構,通道層CH的材料包括非晶矽、多晶矽、微晶矽、單晶矽、有機半導體材料、氧化物半導體材料(例如:銦鋅氧化物、銦鎵鋅氧化物或是其他合適的材料、或上述之組合)或其他合適的材料或上述材料之組合。
資料線DL、源極SE以及汲極DE形成於閘極絕緣層110以及通道層CH上。源極SE以及汲極DE電性連接至通道層CH。在一些實施例中,源極SE與通道層CH之間以及汲極DE與通道層CH之間還包括歐姆接觸層(圖式中未繪出),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源極SE電性連接至資料線DL。在本實施例中,資料線DL、源極SE以及汲極DE屬於相同導電膜層。舉例來說,資料線DL、源極SE以及汲極DE是由同一層導電材料圖案化後所形成。在本實施例中資料線DL、源極SE以及汲極DE為單層或多層結構,且資料線DL、源極SE以及汲極DE的材料包括金屬、金屬材料的氮化物、金屬材料的氧化物、金屬材料的氮氧化物、或其他合適的材料、或是金屬材料與其他導電材料的堆疊層。
上述之第一主動元件T1與第二主動元件T2是以底部閘極型薄膜電晶體為例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根據其他實施例,上述之第一主動元件T1與第二主動元件T2是以頂部閘極型薄膜電晶體或其他類型的薄膜電晶體。
在本實施例中,掃描線SL沿著第一方向DR1延伸,且資料線DL沿著第二方向DR2延伸,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掃描線SL沿著第二方向DR2延伸,且資料線DL沿著第一方向DR1延伸。
平坦層120形成於資料線DL、源極SE、汲極DE以及閘極絕緣層110上。平坦層120覆蓋資料線DL、源極SE以及汲極DE。平坦層120的材料包括有機絕緣層、無機絕緣層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平坦層120上還包括適用於超高開口技術(Ultra/Super High Aperture,UHA/SHA)的其他有機絕緣層,且所述有機絕緣層可以增加畫素電極與金屬導線之間的距離,藉此減少電容效益並增加畫素結構的開口率。
第一畫素電極PE1電性連接至第一主動元件T1的汲極DE。第二畫素電極PE2電性連接至第二主動元件T2的汲極DE。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畫素電極PE1與第二畫素電極PE2透過平坦層120中的通孔O而分別電性連接至第一主動元件T1與第二主動元件T2。第一畫素電極PE1與第二畫素電極PE2可包括透明導電材料,其例如是(但不限於):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鎵鋅氧化物、銻錫氧化物、氟錫氧化物或是上述至少二者之堆疊層。
第一配向膜130位於第一畫素電極PE1、第二畫素電極PE2以及平坦層120上,且第一配向膜130接觸液晶層30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配向膜130為光固化後的材料及/或熱固化後的
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配向膜130為聚醯亞胺(Polyimide)。
第一偏光片140位於第一基板100上。第一偏光片140具有第一偏光軸PA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偏光軸PA1約與第一方向DR1夾0度或90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偏光軸PA1約與第二方向DR2夾0度或90度。
在本實施例中,黑矩陣210以及色彩轉換元件220位於第二基板200上,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黑矩陣210及/或色彩轉換元件220位於第一基板100上,並構成黑色矩陣於畫素陣列上(Black matrix on array,BOA)之結構及/或彩色濾光層於畫素陣列上(color filter on array,COA)之結構。色彩轉換元件220例如包括紅色濾光元件、綠色濾光元件以及藍色濾光元件。
第二配向膜230位於第二基板200上,且第二配向膜230接觸液晶層30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配向膜230例如為光固化後的材料及/或熱固化後的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配向膜130為聚醯亞胺(Polyimide)。
第二偏光片240位於第二基板200上。第二偏光片240具有第二偏光軸PA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偏光軸PA1約垂直於第二偏光軸PA2。第二偏光軸PA2約與第一方向DR1夾0度或90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偏光軸PA2約與第二方向DR2夾0度或90度。
圖3是圖2B的第一畫素電極PE1與第二畫素電極PE2
的俯視示意圖。
請參考圖2B與圖3,第一畫素電極PE1包括第一中央連接部310、第一梳狀部320、多個第一分支部330、第二梳狀部340以及多個第二分支部350。
第一中央連接部310的第一延伸方向E1與第一方向DR1之間的夾角為40度至50度。
第一梳狀部320連接第一中央連接部310的一端,且從第一中央連接部310的一端朝向第二方向DR2延伸。第一梳狀部320包括主幹部322以及多個延伸部324。主幹部322連接第一中央連接部310,且沿著第二方向DR2延伸。多個延伸部324連接主幹部322。第一分支部330與延伸部324分別位於主幹部322的兩側。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梳狀部320的邊緣具有30度至90度的夾角α。在本實施例中,夾角α位於延伸部324的邊緣與主幹部322的邊緣之間,且夾角α為90度。
多個第一分支部330位於第一中央連接部310的第二方向DR2上。第一分支部330的第二延伸方向E2與第一中央連接部310的第一延伸方向E1之間的夾角為85度至95度。第一分支部330連接第一梳狀部320以及第一中央連接部310。
第二梳狀部340連接第一中央連接部310的另一端,且從第一中央連接部310的另一端朝向第三方向DR3延伸。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方向DR2與第三方向DR3垂直於第一方向DR1,且第三方向DR3相反於第二方向DR2。第二梳狀部340包括主幹部
342以及多個延伸部344。主幹部342連接第一中央連接部310,且沿著第三方向DR3延伸。多個延伸部344連接主幹部342。第二分支部350與延伸部344分別位於主幹部342的兩側。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梳狀部340的邊緣具有30度至90度的夾角β。在本實施例中,夾角β位於延伸部344的邊緣與主幹部342的邊緣之間,且夾角β為90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二方向DR2上,第一梳狀部320的長度約等於第二梳狀部340的長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梳狀部320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長度A1比第一中央連接部310加上第二梳狀部320在第二方向DR2上的總長度B1為1:1.5至1:2.5。
多個第二分支部350位於第一中央連接部310的第三方向DR3上。第二分支部350的第三延伸方向E3與第一中央連接部310的第一延伸方向E1之間的夾角為85度至95度。第二分支部350連接第二梳狀部340以及第一中央連接部31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畫素電極PE1還包括連接部360,連接部360連接第一分支部330以及第一主動元件T1。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中央連接部310的第一延伸方向E1與第一方向DR1之間的夾角為40度至50度,能改善視角(angle of view)較大時,第一子畫素SP1與第二子畫素SP2亮度不均勻的問題。更具體地說,若第一中央連接部310的第一延伸方向E1與第一方向DR1平行,則在視角較大時,容易因為亮度
不均勻而導致畫面出現網狀紋路。
第二畫素電極PE2包括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第三梳狀部420、多個第三分支部430、第四梳狀部440以及多個第四分支部450。
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第四延伸方向E4與第一方向DR1之間的夾角為40度至50度。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第四延伸方向E4與第一中央連接部410的第一延伸方向E1之間的夾角為80度至100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中央連接部310與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寬度相同,且第一中央連接部310與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寬度W1為6微米至8微米。
第三梳狀部420連接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一端,且從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一端朝向第二方向DR2延伸。第三梳狀部420包括主幹部422以及多個延伸部424。主幹部422連接第二中央連接部410,且沿著第二方向DR2延伸。多個延伸部424連接主幹部422。第三分支部430與延伸部424分別位於主幹部422的兩側。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梳狀部420的邊緣具有30度至90度的夾角γ。在本實施例中,夾角γ位於延伸部424的邊緣與主幹部422的邊緣之間,且夾角γ為90度。
多個第三分支部430位於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第二方向DR2上。第三分支部430的第五延伸方向E5與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第四延伸方向E4之間的夾角為85度至95度。第三分支部430連接第三梳狀部420以及第二中央連接部410。在本實施例
中,第三分支部430的第五延伸方向E5與第一分支部330的第二延伸方向E2之間的夾角為80度至100度。
第四梳狀部440連接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另一端,且從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另一端朝向第三方向DR3延伸。第四梳狀部440包括主幹部442以及多個延伸部444。主幹部442連接第二中央連接部410,且沿著第三方向DR3延伸。多個延伸部444連接主幹部442。第四分支部450與延伸部444分別位於主幹部442的兩側。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梳狀部440的邊緣具有30度至90度的夾角δ。在本實施例中,夾角δ位於延伸部444的邊緣與主幹部442的邊緣之間,且夾角δ為90度。在一些實施例中,主幹部322、主幹部342、主幹部422以及主幹部442的寬度W2為6微米至8微米,延伸部324、延伸部344、延伸部424以及延伸部444的寬度W3為4微米至6微米。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二方向DR2上,第三梳狀部420的長度約等於第四梳狀部440的長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梳狀部420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長度A2比第二中央連接部410加上第四梳狀部440在第二方向DR2上的總長度B2為1:1.5至1:2.5。
多個第四分支部450位於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第三方向DR3上。第四分支部450的第六延伸方向E6與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第四延伸方向E4之間的夾角為85度至95度。第四分支部450連接第四梳狀部440以及第二中央連接部410。在本實施例
中,第四分支部450的第六延伸方向E6與第二分支部350的第三延伸方向E3之間的夾角為80度至100度。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分支部330、第二分支部350、第三分支部430以及第四分支部450的寬度W4為2.5微米至4微米,且第一分支部330之間的間隙SP、第二分支部350之間的間隙SP、第三分支部430之間的間隙SP以及第四分支部450之間的間隙SP為2微米至2.5微米。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畫素電極PE2還包括連接部460,連接部460連接第三分支部430以及第二主動元件T2。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第四延伸方向E4與第一方向DR1之間的夾角為40度至50度,能改善視角較大時,第一子畫素SP1與第二子畫素SP2亮度不均勻的問題。更具體地說,若第二中央連接部410的第四延伸方向E4與第一方向DR1平行,則在視角較大時,容易因為亮度不均勻而導致畫面出現網狀紋路。
請同時參考圖2B與圖3,第一遮蔽電極CE1包括沿著第一方向DR1延伸的連接部510以及沿著第三方向DR3延伸的兩個遮蔽部520。連接部510連接遮蔽部520。在第一基板100的法線方向上,第一遮蔽電極CE1重疊於第一畫素電極PE1的部分第一梳狀部320、部分第一分支部330、部分第二梳狀部340以及部分第二分支部350。舉例來說,在第一基板100的法線方向上,第一遮蔽電極CE1的其中一個遮蔽部520重疊於部分第一梳狀部320
以及部分第二分支部350,且第一遮蔽電極CE1的另一個遮蔽部520重疊於部分第一分支部330以及部分第二梳狀部34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梳狀部320的延伸部324自主幹部322往外延伸,且在延伸部324的延伸方向上,延伸部324不超過第一遮蔽電極CE1。類似地,第二梳狀部340的延伸部344自主幹部342往外延伸,且在延伸部344的延伸方向上,延伸部344不超過第一遮蔽電極CE1。
第二遮蔽電極CE2包括沿著第一方向DR1延伸的連接部610以及沿著第三方向DR3延伸的兩個遮蔽部620。連接部610連接遮蔽部620,且第二遮蔽電極CE2的連接部610連接第一遮蔽電極CE1的連接部510。在第一基板100的法線方向上,第二遮蔽電極CE2重疊於第二畫素電極PE2的部分第三梳狀部420、部分第三分支部430、部分第四梳狀部440以及部分第四分支部450。舉例來說,在第一基板100的法線方向上,第二遮蔽電極CE2的其中一個遮蔽部620重疊於部分第三梳狀部420以及部分第四分支部450,且第二遮蔽電極CE2的另一個遮蔽部620重疊於部分第三分支部430以及部分第四梳狀部440。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梳狀部420的延伸部424自主幹部422往外延伸,且在延伸部424的延伸方向上,延伸部424不超過第二遮蔽電極CE2。類似地,第四梳狀部440的延伸部444自主幹部442往外延伸,且在延伸部444的延伸方向上,延伸部444不超過第二遮蔽電極CE2。
請參考圖1以及圖2B,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畫素結構PX1包括第一子畫素SP1以及第二子畫素SP2,且第二畫素結構PX2包括第一子畫素SP1以及第二子畫素SP2,第一子畫素SP1的第一畫素電極PE1不同於第二子畫素SP2的第二畫素電極PE2,藉此可以進一步改善顯示畫面出現網狀條紋(Mesh pattern)的問題。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20的俯視示意圖,為了方便說明,圖4省略繪示了第一子畫素SP1與第二子畫素SP2的部分結構,關於第一子畫素SP1與第二子畫素SP2的描述可以參考圖2A、圖2B以及相關說明。
在圖4的顯示面板20中,三個第一子畫素SP1構成一個第一畫素結構PX1,且三個第二子畫素SP2構成一個第二畫素結構PX2,第一畫素結構PX1與第二畫素結構PX2交替排列。舉例來說,第一畫素結構PX1與第二畫素結構PX2在第一方向DR1上交替排列,且第一畫素結構PX1與第二畫素結構PX2在第二方向DR2上交替排列。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畫素結構PX1與第二畫素結構PX2各自包括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以及藍色子畫素B。舉例來說,各第一畫素結構PX1中最左邊的第一子畫素SP1以及各第二畫素結構PX2中最左邊的第二子畫素SP2為紅色子畫素R;各第一畫素結構PX1中間的第一子畫素SP1以及各第二畫素結構PX2中間的第二子畫素SP2為綠色子畫素G;各第一畫素結構PX1中最右邊的第一子畫素SP1以及各第二畫素結構PX2中最右邊的
第二子畫素SP2為藍色子畫素B。然而,本發明並未限制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以及藍色子畫素B的排列順序。在其他實施例中,紅色子畫素R、綠色子畫素G以及藍色子畫素B亦可以依照其他順序排列。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畫素結構PX1中皆為第一子畫素SP1,且第二畫素結構PX2中皆為第二子畫素SP2,藉此可以避免顯示畫面出現色偏的問題。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第一畫素電極PE1與第二畫素電極PE2的俯視示意圖。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5的實施例沿用圖3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請參考圖5,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畫素電極PE1的第一梳狀部320邊緣的夾角α小於90度(例如為30度),且第二梳狀部340邊緣的夾角β小於90度(例如為30度);第二畫素電極PE2的第三梳狀部420的邊緣的夾角γ小於90度(例如為30度),且第四梳狀部440的邊緣的夾角δ小於90度(例如為30度)。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梳狀部320、第二梳狀部340、第三梳狀部420以及第四梳狀部440能將液晶效率差的區域限制在重疊於遮蔽電極的位置,藉此提升子畫素的穿透率。
圖6A是圖5的第一畫素電極PE1的液晶效果的模擬圖。
圖6B是依照本發明的比較例的液晶效果的模擬圖。圖6A的第一畫素電極PE1與圖6B之比較例的畫素電極PE的差異在於,圖6B之比較例的畫素電極PE不具有第一梳狀部320的延伸部324以及第二梳狀部340的延伸部344。
結合圖6A與圖6B可以知道,第一畫素電極PE1的第一梳狀部320重疊於第一遮蔽電極CE1,且具有延伸部324,因此,能將液晶效率差的區域限制在重疊於第一遮蔽電極CE1的位置,藉此提升子畫素的穿透率。類似地,第一畫素電極PE1的第二梳狀部340重疊於第一遮蔽電極CE1,且具有延伸部344,因此,能將液晶效率差的區域限制在重疊於第一遮蔽電極CE1的位置,藉此提升子畫素的穿透率。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30的俯視示意圖。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7的實施例沿用圖2B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7的顯示面板30與圖2B的顯示面板10的差異在於:顯示面板30更包括共用電極CM。
在本實施例中,共用電極CM例如與第一畫素電極PE1以及第二畫素電極PE2屬於相同導電層。舉例來說,共用電極CM、第一畫素電極PE1以及第二畫素電極PE2是由同一層透明導
電材料圖案化後所形成。
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基板100的法線方向上,共用電極CM重疊於資料線DL以及掃描線SL。
綜上所述,由於畫素電極的中央連接部的延伸方向與第一方向之間的夾角為40度至50度,能改善視角較大時,子畫素亮度不均勻的問題。此外,畫素電極的梳狀部重疊於遮蔽電極,且具有延伸部,因此,能將液晶效率差的區域限制在重疊於遮蔽電極的位置,藉此提升子畫素的穿透率。
310:第一中央連接部
320:第一梳狀部
322、342、422、442:主幹部
324、344、424、444:延伸部
330:第一分支部
340:第二梳狀部
350:第二分支部
360、460:連接部
410:第二中央連接部
420:第三梳狀部
430:第三分支部
440:第四梳狀部
450:第四分支部
A1、A2、B1、B2:長度
DR1:第一方向
DR2:第二方向
DR3:第三方向
E1:第一延伸方向
E2:第二延伸方向
E3:第三延伸方向
E4:第四延伸方向
E5:第五延伸方向
E6:第六延伸方向
PE1:第一畫素電極
PE2:第二畫素電極
SP:間隙
W1、W2、W3、W4:寬度
α、β、γ、δ:夾角
Claims (10)
- 一種畫素結構,包括:多個第一子畫素,沿著一第一方向排列,其中各該第一子畫素包括:一第一主動元件;一第一畫素電極,電性連接至該第一主動元件,其中該第一畫素電極包括:一第一中央連接部,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一第一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方向之間的夾角為40度至50度;一第一梳狀部,連接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一端,且從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一端朝向一第二方向延伸;多個第一分支部,位於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二方向上,其中該些第一分支部的一第二延伸方向與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一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85度至95度,且該些第一分支部連接該第一梳狀部以及該第一中央連接部;一第二梳狀部,連接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另一端,且從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另一端朝向一第三方向延伸;多個第二分支部,位於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三方向上,其中該些第二分支部的一第三延伸方向與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一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85度至95度,且該些第二分支部連接該第二梳狀部以及該第一中央連接部;以及一第一遮蔽電極,重疊於該第一畫素電極的至少部分 該第一梳狀部、部分該些第一分支部、至少部分該第二梳狀部以及部分該些第二分支部。
- 如請求項1所述的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一梳狀部包括:一主幹部,連接該第一中央連接部,且沿著該第二方向延伸;以及多個延伸部,連接該主幹部,且該些第一分支部與該些延伸部分別位於該主幹部的兩側。
- 如請求項2所述的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一梳狀部的在該第二方向上的長度比該第一中央連接部加上該第二梳狀部在該第二方向上的總長度為1:1.5至1:2.5。
- 如請求項2所述的畫素結構,其中該些延伸部自該主幹部往外延伸,且在該些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上,該些延伸部不超過該第一遮蔽電極。
- 如請求項2所述的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一梳狀部的邊緣具有30度至90度的夾角。
- 如請求項2所述的畫素結構,其中該第二方向與該第三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且該第三方向相反於該第二方向。
-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第一子畫素,沿著一第一方向排列,其中各該第一子畫素包括:一第一主動元件; 一第一畫素電極,電性連接至該第一主動元件,其中該第一畫素電極包括:一第一中央連接部,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一第一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方向之間的夾角為40度至50度;一第一梳狀部,連接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一端,且從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一端朝向一第二方向延伸;多個第一分支部,位於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二方向上,其中該些第一分支部的一第二延伸方向與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一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85度至95度,且該些第一分支部連接該第一梳狀部以及該第一中央連接部;一第二梳狀部,連接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另一端,且從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另一端朝向一第三方向延伸;多個第二分支部,位於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三方向上,其中該些第二分支部的一第三延伸方向與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一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85度至95度,且該些第二分支部連接該第二梳狀部以及該第一中央連接部;以及一第一遮蔽電極,重疊於該第一畫素電極的至少部分該第一梳狀部、部分該些第一分支部、至少部分該第二梳狀部以及部分該些第二分支部;以及多個第二子畫素,該些第一子畫素與該些第二子畫素沿著該第一方向排列,其中各該第二子畫素包括:一第二主動元件; 一第二畫素電極,電性連接至該第二主動元件,其中該第二畫素電極包括:一第二中央連接部,該第二中央連接部的一第四延伸方向與該第一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80度至100度;一第三梳狀部,連接該第二中央連接部的一端;多個第三分支部,位於該第二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二方向上,且該些第三分支部連接該第三梳狀部以及該第二中央連接部;一第四梳狀部,連接該第二中央連接部的另一端;多個第四分支部,位於該第二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三方向上,且該些第四分支部連接該第四梳狀部以及該第二中央連接部;以及一第二遮蔽電極,重疊於該第二畫素電極的至少部分該第三梳狀部、部分該些第三分支部、至少部分該第四梳狀部以及部分該些第四分支部,其中三個該第一子畫素構成一個第一畫素結構,且三個該第二子畫素構成一個第二畫素結構,該第一畫素結構與該第二畫素結構交替排列。
-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第一子畫素,沿著一第一方向排列,其中各該第一子畫素包括:一第一主動元件; 一第一畫素電極,電性連接至該第一主動元件,其中該第一畫素電極包括:一第一中央連接部,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一第一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方向之間的夾角為40度至50度;一第一梳狀部,連接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一端,且從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一端朝向一第二方向延伸;多個第一分支部,位於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二方向上,其中該些第一分支部的一第二延伸方向與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一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85度至95度,且該些第一分支部連接該第一梳狀部以及該第一中央連接部;一第二梳狀部,連接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另一端,且從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另一端朝向一第三方向延伸;多個第二分支部,位於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三方向上,其中該些第二分支部的一第三延伸方向與該第一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一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85度至95度,且該些第二分支部連接該第二梳狀部以及該第一中央連接部;以及一第一遮蔽電極,重疊於該第一畫素電極的至少部分該第一梳狀部、部分該些第一分支部、至少部分該第二梳狀部以及部分該些第二分支部;以及多個第二子畫素,該些第一子畫素與該些第二子畫素沿著該第一方向排列,其中各該第二子畫素包括:一第二主動元件; 一第二畫素電極,電性連接至該第二主動元件,其中該第二畫素電極包括:一第二中央連接部,該第二中央連接部的一第四延伸方向與該第一延伸方向之間的夾角為80度至100度;一第三梳狀部,連接該第二中央連接部的一端;多個第三分支部,位於該第二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二方向上,且該些第三分支部連接該第三梳狀部以及該第二中央連接部;一第四梳狀部,連接該第二中央連接部的另一端;多個第四分支部,位於該第二中央連接部的該第三方向上,且該些第四分支部連接該第四梳狀部以及該第二中央連接部;以及一第二遮蔽電極,重疊於該第二畫素電極的至少部分該第三梳狀部、部分該些第三分支部、至少部分該第四梳狀部以及部分該些第四分支部,其中兩個該第一子畫素與位於兩個該第一子畫素之間的一個該第二子畫素組成一個第一畫素結構,且另外兩個該第二子畫素與位於另外兩個該第二子畫素之間的另外一個該第一子畫素組成一個第二畫素結構,該第一畫素結構與該第二畫素結構交替排列。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畫素電極之該些第三分支部的一第五延伸方向與該第一畫素電極之該些第一分支部的該第二延伸方向夾80度至100度。
- 如請求項8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畫素電極之該些第四分支部的一第六延伸方向與該第一畫素電極之該些第二分支部的該第三延伸方向夾80度至100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14418A TWI760196B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畫素結構以及顯示面板 |
CN202111304712.9A CN114019731B (zh) | 2021-04-21 | 2021-11-05 | 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14418A TWI760196B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畫素結構以及顯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60196B true TWI760196B (zh) | 2022-04-01 |
TW202242511A TW202242511A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0061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14418A TWI760196B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畫素結構以及顯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19731B (zh) |
TW (1) | TWI760196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67300B (zh) * | 2012-04-06 | 2015-01-01 |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 畫素結構及顯示面板 |
TWI509336B (zh) * | 2013-10-23 | 2015-11-21 | Au Optronics Corp | 畫素單元、畫素陣列以及液晶顯示面板 |
TWI674458B (zh) * | 2018-07-18 | 2019-10-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 |
TWI699603B (zh) * | 2019-05-10 | 2020-07-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結構 |
TWI703390B (zh) * | 2018-12-05 | 2020-09-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TWI708225B (zh) * | 2019-07-13 | 2020-10-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陣列基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007956A (ja) * | 2011-06-27 | 2013-01-10 | Japan Display Central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3101183A (ja) * | 2011-11-07 | 2013-05-23 | Japan Display Central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03543562B (zh) * | 2012-07-12 | 2016-02-03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水平电场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结构 |
TWI550320B (zh) * | 2014-12-31 | 2016-09-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結構 |
CN207396936U (zh) * | 2017-10-24 | 2018-05-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04-21 TW TW110114418A patent/TWI760196B/zh active
- 2021-11-05 CN CN202111304712.9A patent/CN1140197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67300B (zh) * | 2012-04-06 | 2015-01-01 |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 畫素結構及顯示面板 |
TWI509336B (zh) * | 2013-10-23 | 2015-11-21 | Au Optronics Corp | 畫素單元、畫素陣列以及液晶顯示面板 |
TWI674458B (zh) * | 2018-07-18 | 2019-10-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 |
TWI703390B (zh) * | 2018-12-05 | 2020-09-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TWI699603B (zh) * | 2019-05-10 | 2020-07-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結構 |
TWI708225B (zh) * | 2019-07-13 | 2020-10-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陣列基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19731B (zh) | 2023-07-04 |
CN114019731A (zh) | 2022-02-08 |
TW202242511A (zh) | 2022-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5458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JP5390585B2 (ja) | 垂直配向型液晶表示装置 | |
TWI678583B (zh) | 顯示裝置 | |
US11088177B2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TWI499851B (zh) | 畫素結構及具有此畫素結構之液晶顯示面板 | |
CN107479287B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
US20100296042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TW201734605A (zh) | 陣列基板以及曲面液晶顯示面板 | |
TW201738637A (zh) | 畫素結構、顯示面板及曲面顯示裝置 | |
US9857620B2 (en) | Display device | |
TWI694289B (zh) | 顯示裝置 | |
US20120169983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exposure mask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WO2021254435A1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 | |
TW202011096A (zh) | 畫素結構 | |
US20060028604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TW201802557A (zh) | 畫素單元及顯示面板 | |
CN110879499B (zh) | 显示装置 | |
CN107037638A (zh) |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 |
TWI760196B (zh) | 畫素結構以及顯示面板 | |
US9651833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13805390B (zh) | 液晶面板 | |
KR102544031B1 (ko) | 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2008046631A (ja) | Lcdパネルの半透過型画素構造とその製造方法 | |
TWI669556B (zh) | 顯示面板 | |
TWI820924B (zh) | 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