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19731A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19731A CN114019731A CN202111304712.9A CN202111304712A CN114019731A CN 114019731 A CN114019731 A CN 114019731A CN 202111304712 A CN202111304712 A CN 202111304712A CN 114019731 A CN114019731 A CN 1140197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 comb
- sub
- central connecting
- degre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45—Subdivided pixels, e.g. for grey scale or redundanc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子像素。各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主动元件、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一遮蔽电极。第一像素电极电连接至第一主动元件。第一像素电极包括第一中央连接部、第一梳状部、多个第一分支部、第二梳状部以及多个第二分支部。第一遮蔽电极重叠于第一像素电极的至少部分第一梳状部、部分第一分支部、至少部分第二梳状部以及部分第二分支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含子像素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模块以及设置于背光模块上的液晶面板。液晶面板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可以通过电场控制,并通过转动液晶分子来控制背光模块发出的光线能否穿过液晶面板。一般而言,液晶面板内会设置许多电极,液晶分子的取向会受这些电极之间的电场所影响。因此,电极的形状设计会影响液晶面板的穿透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能改善显示画面出现网状Mura缺陷的问题。
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子像素。各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主动元件、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一遮蔽电极。第一像素电极电连接至第一主动元件。第一像素电极包括第一中央连接部、第一梳状部、多个第一分支部、第二梳状部以及多个第二分支部。第一中央连接部的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0度至50度。第一梳状部连接第一中央连接部的一端,且从第一中央连接部的一端朝向第二方向延伸。多个第一分支部位于第一中央连接部的第二方向上。第一分支部的第二延伸方向与第一中央连接部的第一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85度至95度。第一分支部连接第一梳状部以及第一中央连接部。第二梳状部连接第一中央连接部的另一端,且从第一中央连接部的另一端朝向第三方向延伸。多个第二分支部位于第一中央连接部的第三方向上。第二分支部的第三延伸方向与第一中央连接部的第一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85度至95度。第二分支部连接第二梳状部以及第一中央连接部。第一遮蔽电极重叠于第一像素电极的至少部分第一梳状部、部分第一分支部、至少部分第二梳状部以及部分第二分支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B的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二像素电极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二像素电极的俯视示意图;
图6A是图5的第一像素电极的液晶效果的模拟图;
图6B是本发明的比较例的液晶效果的模拟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20:显示装置
100:第一基板
110:栅极绝缘层
120:平坦层
130:第一配向膜
140:第一偏光片
200:第二基板
210:黑矩阵
220:色彩转换元件
230:第二配向膜
310:第一中央连接部
320:第一梳状部
322、342、422、442:主干部
324、344、424、444:延伸部
330:第一分支部
340:第二梳状部
350:第二分支部
360、460:连接部
410:第二中央连接部
420:第三梳状部
430:第三分支部
440:第四梳状部
450:第四分支部
A1、A2、B1、B2:长度
B:蓝色子像素
CE1:第一遮蔽电极
CE2:第二遮蔽电极
CH:沟道层
DE:漏极
DL:数据线
DR1:第一方向
DR2:第二方向
DR3:第三方向
E1:第一延伸方向
E2:第二延伸方向
E3:第三延伸方向
E4:第四延伸方向
E5:第五延伸方向
E6:第六延伸方向
G:绿色子像素
GE:栅极
O:通孔
PA1:第一偏光轴
PA2:第二偏光轴
PE1:第一像素电极
PE2:第二像素电极
PX1:第一像素结构
PX2:第二像素结构
R:红色子像素
SE:源极
SL:扫描线
SP:间隙
SP1:第一子像素
SP2:第二子像素
T1:第一主动(有源)元件
T2:第二主动元件
W1、W2、W3、W4:宽度
α、β、γ、δ: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的俯视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图1省略绘示了第一子像素SP1与第二子像素SP2的部分结构,关于第一子像素SP1与第二子像素SP2的结构的描述可以参考图2A、图2B以及相关说明。
请先参考图1,显示装置10包括多个第一子像素SP1。多个第一子像素SP1沿着第一方向DR1排列。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还包括多个第二子像素SP2,多个第二子像素SP2沿着第一方向DR1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SP1与第二子像素SP2在第一方向DR1上交替排列,且第一子像素SP1与第二子像素SP2在第二方向DR2上交替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子像素SP1与位于两个第一子像素SP1之间的一个第二子像素SP2组成一个第一像素结构PX1。另外两个第二子像素SP2与位于另外两个第二子像素SP2之间的另外一个第一子像素SP1组成一个第二像素结构PX2。第一像素结构PX1与第二像素结构PX2交替排列。举例来说,第一像素结构PX1与第二像素结构PX2在第一方向DR1上交替排列,且第一像素结构PX1与第二像素结构PX2在第二方向DR2上交替排列,其中第一方向DR1垂直于第二方向DR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结构PX1与第二像素结构PX2各自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以及蓝色子像素B。举例来说,各第一像素结构PX1中最左边的第一子像素SP1以及各第二像素结构PX2中最左边的第二子像素SP2为红色子像素R;各第一像素结构PX1中间的第二子像素SP2以及各第二像素结构PX2中间的第一子像素SP1为绿色子像素G;各第一像素结构PX1中最右边的第一子像素SP1以及各第二像素结构PX2中最右边的第二子像素SP2为蓝色子像素B。然而,本发明并未限制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以及蓝色子像素B的排列顺序。在其他实施例中,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以及蓝色子像素B也可以依照其他顺序排列。
图2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图2A对应了图2B线a-a’的位置,且图2B省略绘出了图2A的部分构件。
请参考图2A与图2B,第一子像素SP1以及第二子像素SP2位于第一基板100上。第一基板100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其他可适用的材料。
各第一子像素SP1包括第一主动元件T1、第一像素电极PE1以及第一遮蔽电极CE1。各第二子像素SP2包括第二主动元件T2、第二像素电极PE2以及第二遮蔽电极CE2。
第一主动元件T1与第二主动元件T2各自包括栅极GE、沟道层CH、源极SE以及漏极DE。栅极GE位于第一基板100上。
栅极GE、扫描线SL、第一遮蔽电极CE1以及第二遮蔽电极CE2形成于第一基板100上。在本实施例中,栅极GE、扫描线SL、第一遮蔽电极CE1以及第二遮蔽电极CE2属于相同导电膜层。举例来说,栅极GE、扫描线SL、第一遮蔽电极CE1以及第二遮蔽电极CE2是由同一层导电材料图案化后所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栅极GE、扫描线SL、第一遮蔽电极CE1以及第二遮蔽电极CE2为单层或多层结构,且栅极GE、扫描线SL、第一遮蔽电极CE1以及第二遮蔽电极CE2的材料包括金属、金属材料的氮化物、金属材料的氧化物、金属材料的氮氧化物、或其他合适的材料、或是金属材料与其他导电材料的堆叠层。
栅极绝缘层110形成于栅极GE、扫描线SL、第一遮蔽电极CE1以及第二遮蔽电极CE2上。栅极绝缘层110的材料包括有机绝缘层、无机绝缘层或其组合。沟道层CH形成于栅极绝缘层110上,且沟道层CH在第一基板100的法线方向上重叠于栅极GE。沟道层CH为单层或多层结构,沟道层CH的材料包括非晶硅、多晶硅、微晶硅、单晶硅、有机半导体材料、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例如:铟锌氧化物、铟镓锌氧化物或是其他合适的材料、或上述的组合)或其他合适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
数据线DL、源极SE以及漏极DE形成于栅极绝缘层110以及沟道层CH上。源极SE以及漏极DE电连接至沟道层CH。在一些实施例中,源极SE与沟道层CH之间以及漏极DE与沟道层CH之间还包括欧姆接触层(附图中未绘出),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源极SE电连接至数据线DL。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线DL、源极SE以及漏极DE属于相同导电膜层。举例来说,数据线DL、源极SE以及漏极DE是由同一层导电材料图案化后所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线DL、源极SE以及漏极DE为单层或多层结构,且数据线DL、源极SE以及漏极DE的材料包括金属、金属材料的氮化物、金属材料的氧化物、金属材料的氮氧化物、或其他合适的材料、或是金属材料与其他导电材料的堆叠层。
上述的第一主动元件T1与第二主动元件T2是以底部栅极型薄膜晶体管为例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他实施例,上述的第一主动元件T1与第二主动元件T2是以顶部栅极型薄膜晶体管或其他类型的薄膜晶体管。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线SL沿着第一方向DR1延伸,且数据线DL沿着第二方向DR2延伸,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扫描线SL沿着第二方向DR2延伸,且数据线DL沿着第一方向DR1延伸。
平坦层120形成于数据线DL、源极SE、漏极DE以及栅极绝缘层110上。平坦层120覆盖数据线DL、源极SE以及漏极DE。平坦层120的材料包括有机绝缘层、无机绝缘层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坦层120上还包括适用于超高开口技术(Ultra/Super High Aperture,UHA/SHA)的其他有机绝缘层,且所述有机绝缘层可以增加像素电极与金属导线之间的距离,由此减少电容效益并增加像素结构的开口率。
第一像素电极PE1电连接至第一主动元件T1的漏极DE。第二像素电极PE2电连接至第二主动元件T2的漏极DE。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PE1与第二像素电极PE2通过平坦层120中的通孔O而分别电连接至第一主动元件T1与第二主动元件T2。第一像素电极PE1与第二像素电极PE2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其例如是(但不限于):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镓锌氧化物、锑锡氧化物、氟锡氧化物或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
第一配向膜130位于第一像素电极PE1、第二像素电极PE2以及平坦层120上,且第一配向膜130接触液晶层30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向膜130为光固化后的材料及/或热固化后的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向膜130为聚酰亚胺(Polyimide)。
第一偏光片140位于第一基板100上。第一偏光片140具有第一偏光轴PA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光轴PA1约与第一方向DR1夹0度或9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光轴PA1约与第二方向DR2夹0度或90度。
在本实施例中,黑矩阵210以及色彩转换元件220位于第二基板200上,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黑矩阵210及/或色彩转换元件220位于第一基板100上,并构成黑色矩阵于像素阵列上(Black matrix on array,BOA)的结构及/或彩色滤光层于像素阵列上(color filter on array,COA)的结构。色彩转换元件220例如包括红色滤光元件、绿色滤光元件以及蓝色滤光元件。
第二配向膜230位于第二基板200上,且第二配向膜230接触液晶层30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向膜230例如为光固化后的材料及/或热固化后的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向膜130为聚酰亚胺(Polyimide)。
第二偏光片240位于第二基板200上。第二偏光片240具有第二偏光轴PA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光轴PA1约垂直于第二偏光轴PA2。第二偏光轴PA2约与第一方向DR1夹0度或9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偏光轴PA2约与第二方向DR2夹0度或90度。
图3是图2B的第一像素电极PE1与第二像素电极PE2的俯视示意图。
请参考图2B与图3,第一像素电极PE1包括第一中央连接部310、第一梳状部320、多个第一分支部330、第二梳状部340以及多个第二分支部350。
第一中央连接部310的第一延伸方向E1与第一方向DR1之间的夹角为40度至50度。
第一梳状部320连接第一中央连接部310的一端,且从第一中央连接部310的一端朝向第二方向DR2延伸。第一梳状部320包括主干部322以及多个延伸部324。主干部322连接第一中央连接部310,且沿着第二方向DR2延伸。多个延伸部324连接主干部322。第一分支部330与延伸部324分别位于主干部322的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梳状部320的边缘具有30度至90度的夹角α。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α位于延伸部324的边缘与主干部322的边缘之间,且夹角α为90度。
多个第一分支部330位于第一中央连接部310的第二方向DR2上。第一分支部330的第二延伸方向E2与第一中央连接部310的第一延伸方向E1之间的夹角为85度至95度。第一分支部330连接第一梳状部320以及第一中央连接部310。
第二梳状部340连接第一中央连接部310的另一端,且从第一中央连接部310的另一端朝向第三方向DR3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DR2与第三方向DR3垂直于第一方向DR1,且第三方向DR3相反于第二方向DR2。第二梳状部340包括主干部342以及多个延伸部344。主干部342连接第一中央连接部310,且沿着第三方向DR3延伸。多个延伸部344连接主干部342。第二分支部350与延伸部344分别位于主干部342的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梳状部340的边缘具有30度至90度的夹角β。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β位于延伸部344的边缘与主干部342的边缘之间,且夹角β为9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DR2上,第一梳状部320的长度约等于第二梳状部340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梳状部320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度A1比第一中央连接部310加上第二梳状部320在第二方向DR2上的总长度B1为1:1.5至1:2.5。
多个第二分支部350位于第一中央连接部310的第三方向DR3上。第二分支部350的第三延伸方向E3与第一中央连接部310的第一延伸方向E1之间的夹角为85度至95度。第二分支部350连接第二梳状部340以及第一中央连接部3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PE1还包括连接部360,连接部360连接第一分支部330以及第一主动元件T1。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中央连接部310的第一延伸方向E1与第一方向DR1之间的夹角为40度至50度,能改善视角(angle of view)较大时,第一子像素SP1与第二子像素SP2亮度不均匀的问题。更具体地说,若第一中央连接部310的第一延伸方向E1与第一方向DR1平行,则在视角较大时,容易因为亮度不均匀而导致画面出现网状纹路。
第二像素电极PE2包括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第三梳状部420、多个第三分支部430、第四梳状部440以及多个第四分支部450。
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第四延伸方向E4与第一方向DR1之间的夹角为40度至50度。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第四延伸方向E4与第一中央连接部410的第一延伸方向E1之间的夹角为80度至10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中央连接部310与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宽度相同,且第一中央连接部310与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宽度W1为6微米至8微米。
第三梳状部420连接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一端,且从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一端朝向第二方向DR2延伸。第三梳状部420包括主干部422以及多个延伸部424。主干部422连接第二中央连接部410,且沿着第二方向DR2延伸。多个延伸部424连接主干部422。第三分支部430与延伸部424分别位于主干部422的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梳状部420的边缘具有30度至90度的夹角γ。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γ位于延伸部424的边缘与主干部422的边缘之间,且夹角γ为90度。
多个第三分支部430位于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第二方向DR2上。第三分支部430的第五延伸方向E5与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第四延伸方向E4之间的夹角为85度至95度。第三分支部430连接第三梳状部420以及第二中央连接部4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分支部430的第五延伸方向E5与第一分支部330的第二延伸方向E2之间的夹角为80度至100度。
第四梳状部440连接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另一端,且从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另一端朝向第三方向DR3延伸。第四梳状部440包括主干部442以及多个延伸部444。主干部442连接第二中央连接部410,且沿着第三方向DR3延伸。多个延伸部444连接主干部442。第四分支部450与延伸部444分别位于主干部442的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梳状部440的边缘具有30度至90度的夹角δ。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δ位于延伸部444的边缘与主干部442的边缘之间,且夹角δ为9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干部322、主干部342、主干部422以及主干部442的宽度W2为6微米至8微米,延伸部324、延伸部344、延伸部424以及延伸部444的宽度W3为4微米至6微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DR2上,第三梳状部420的长度约等于第四梳状部440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梳状部420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度A2比第二中央连接部410加上第四梳状部440在第二方向DR2上的总长度B2为1:1.5至1:2.5。
多个第四分支部450位于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第三方向DR3上。第四分支部450的第六延伸方向E6与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第四延伸方向E4之间的夹角为85度至95度。第四分支部450连接第四梳状部440以及第二中央连接部410。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分支部450的第六延伸方向E6与第二分支部350的第三延伸方向E3之间的夹角为80度至100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支部330、第二分支部350、第三分支部430以及第四分支部450的宽度W4为2.5微米至4微米,且第一分支部330之间的间隙SP、第二分支部350之间的间隙SP、第三分支部430之间的间隙SP以及第四分支部450之间的间隙SP为2微米至2.5微米。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像素电极PE2还包括连接部460,连接部460连接第三分支部430以及第二主动元件T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第四延伸方向E4与第一方向DR1之间的夹角为40度至50度,能改善视角较大时,第一子像素SP1与第二子像素SP2亮度不均匀的问题。更具体地说,若第二中央连接部410的第四延伸方向E4与第一方向DR1平行,则在视角较大时,容易因为亮度不均匀而导致画面出现网状纹路。
请同时参考图2B与图3,第一遮蔽电极CE1包括沿着第一方向DR1延伸的连接部510以及沿着第三方向DR3延伸的两个遮蔽部520。连接部510连接遮蔽部520。在第一基板100的法线方向上,第一遮蔽电极CE1重叠于第一像素电极PE1的部分第一梳状部320、部分第一分支部330、部分第二梳状部340以及部分第二分支部350。举例来说,在第一基板100的法线方向上,第一遮蔽电极CE1的其中一个遮蔽部520重叠于部分第一梳状部320以及部分第二分支部350,且第一遮蔽电极CE1的另一个遮蔽部520重叠于部分第一分支部330以及部分第二梳状部34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梳状部320的延伸部324自主干部322往外延伸,且在延伸部324的延伸方向上,延伸部324不超过第一遮蔽电极CE1。类似地,第二梳状部340的延伸部344自主干部342往外延伸,且在延伸部344的延伸方向上,延伸部344不超过第一遮蔽电极CE1。
第二遮蔽电极CE2包括沿着第一方向DR1延伸的连接部610以及沿着第三方向DR3延伸的两个遮蔽部620。连接部610连接遮蔽部620,且第二遮蔽电极CE2的连接部610连接第一遮蔽电极CE1的连接部510。在第一基板100的法线方向上,第二遮蔽电极CE2重叠于第二像素电极PE2的部分第三梳状部420、部分第三分支部430、部分第四梳状部440以及部分第四分支部450。举例来说,在第一基板100的法线方向上,第二遮蔽电极CE2的其中一个遮蔽部620重叠于部分第三梳状部420以及部分第四分支部450,且第二遮蔽电极CE2的另一个遮蔽部620重叠于部分第三分支部430以及部分第四梳状部44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梳状部420的延伸部424自主干部422往外延伸,且在延伸部424的延伸方向上,延伸部424不超过第二遮蔽电极CE2。类似地,第四梳状部440的延伸部444自主干部442往外延伸,且在延伸部444的延伸方向上,延伸部444不超过第二遮蔽电极CE2。
请参考图1以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结构PX1包括第一子像素SP1以及第二子像素SP2,且第二像素结构PX2包括第一子像素SP1以及第二子像素SP2,第一子像素SP1的第一像素电极PE1不同于第二子像素SP2的第二像素电极PE2,由此可以进一步改善显示画面出现网状条纹(Mesh pattern)的问题。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20的俯视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图4省略绘示了第一子像素SP1与第二子像素SP2的部分结构,关于第一子像素SP1与第二子像素SP2的描述可以参考图2A、图2B以及相关说明。
在图4的显示面板20中,三个第一子像素SP1构成一个第一像素结构PX1,且三个第二子像素SP2构成一个第二像素结构PX2,第一像素结构PX1与第二像素结构PX2交替排列。举例来说,第一像素结构PX1与第二像素结构PX2在第一方向DR1上交替排列,且第一像素结构PX1与第二像素结构PX2在第二方向DR2上交替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结构PX1与第二像素结构PX2各自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以及蓝色子像素B。举例来说,各第一像素结构PX1中最左边的第一子像素SP1以及各第二像素结构PX2中最左边的第二子像素SP2为红色子像素R;各第一像素结构PX1中间的第一子像素SP1以及各第二像素结构PX2中间的第二子像素SP2为绿色子像素G;各第一像素结构PX1中最右边的第一子像素SP1以及各第二像素结构PX2中最右边的第二子像素SP2为蓝色子像素B。然而,本发明并未限制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以及蓝色子像素B的排列顺序。在其他实施例中,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以及蓝色子像素B也可以依照其他顺序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结构PX1中都为第一子像素SP1,且第二像素结构PX2中都为第二子像素SP2,由此可以避免显示画面出现色偏的问题。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像素电极PE1与第二像素电极PE2的俯视示意图。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图5的实施例沿用图3的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或近似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请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极PE1的第一梳状部320边缘的夹角α小于90度(例如为30度),且第二梳状部340边缘的夹角β小于90度(例如为30度);第二像素电极PE2的第三梳状部420的边缘的夹角γ小于90度(例如为30度),且第四梳状部440的边缘的夹角δ小于90度(例如为30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梳状部320、第二梳状部340、第三梳状部420以及第四梳状部440能将液晶效率差的区域限制在重叠于遮蔽电极的位置,由此提升子像素的穿透率。
图6A是图5的第一像素电极PE1的液晶效果的模拟图。图6B是依照本发明的比较例的液晶效果的模拟图。图6A的第一像素电极PE1与图6B的比较例的像素电极PE的差异在于,图6B的比较例的像素电极PE不具有第一梳状部320的延伸部324以及第二梳状部340的延伸部344。
结合图6A与图6B可以知道,第一像素电极PE1的第一梳状部320重叠于第一遮蔽电极CE1,且具有延伸部324,因此,能将液晶效率差的区域限制在重叠于第一遮蔽电极CE1的位置,由此提升子像素的穿透率。类似地,第一像素电极PE1的第二梳状部340重叠于第一遮蔽电极CE1,且具有延伸部344,因此,能将液晶效率差的区域限制在重叠于第一遮蔽电极CE1的位置,由此提升子像素的穿透率。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30的俯视示意图。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图7的实施例沿用图2B的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或近似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图7的显示面板30与图2B的显示面板10的差异在于:显示面板30还包括共用电极CM。
在本实施例中,共用电极CM例如与第一像素电极PE1以及第二像素电极PE2属于相同导电层。举例来说,共用电极CM、第一像素电极PE1以及第二像素电极PE2是由同一层透明导电材料图案化后所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基板100的法线方向上,共用电极CM重叠于数据线DL以及扫描线SL。
综上所述,由于像素电极的中央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0度至50度,能改善视角较大时,子像素亮度不均匀的问题。此外,像素电极的梳状部重叠于遮蔽电极,且具有延伸部,因此,能将液晶效率差的区域限制在重叠于遮蔽电极的位置,由此提升子像素的穿透率。
Claims (11)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第一子像素,沿着第一方向排列,其中各该第一子像素包括:
第一主动元件;
第一像素电极,电连接至该第一主动元件,其中该第一像素电极包括:
第一中央连接部,该第一中央连接部的第一延伸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0度至50度;
第一梳状部,连接该第一中央连接部的一端,且从该第一中央连接部的一端朝向第二方向延伸;
多个第一分支部,位于该第一中央连接部的该第二方向上,其中该些第一分支部的第二延伸方向与该第一中央连接部的该第一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85度至95度,且该些第一分支部连接该第一梳状部以及该第一中央连接部;
第二梳状部,连接该第一中央连接部的另一端,且从该第一中央连接部的该另一端朝向第三方向延伸;
多个第二分支部,位于该第一中央连接部的该第三方向上,其中该些第二分支部的第三延伸方向与该第一中央连接部的该第一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85度至95度,且该些第二分支部连接该第二梳状部以及该第一中央连接部;以及
第一遮蔽电极,重叠于该第一像素电极的至少部分该第一梳状部、部分该些第一分支部、至少部分该第二梳状部以及部分该些第二分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梳状部包括:
主干部,连接该第一中央连接部,且沿着该第二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延伸部,连接该主干部,且该些第一分支部与该些延伸部分别位于该主干部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梳状部的在该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比该第一中央连接部加上该第二梳状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的总长度为1:1.5至1:2.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些延伸部自该主干部往外延伸,且在该些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上,该些延伸部不超过该第一遮蔽电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梳状部的边缘具有30度至90度的夹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三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且该第三方向相反于该第二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
多个第二子像素,该些第一子像素与该些第二子像素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其中各该第二子像素包括:
第二主动元件;
第二像素电极,电连接至该第二主动元件,其中该第二像素电极包括:
第二中央连接部,该第二中央连接部的第四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80度至100度;
第三梳状部,连接该第二中央连接部的一端;
多个第三分支部,位于该第二中央连接部的该第二方向上,且该些第三分支部连接该第三梳状部以及该第二中央连接部;
第四梳状部,连接该第二中央连接部的另一端;
多个第四分支部,位于该第二中央连接部的该第三方向上,且该些第四分支部连接该第四梳状部以及该第二中央连接部;以及
第二遮蔽电极,重叠于该第二像素电极的至少部分该第三梳状部、部分该些第三分支部、至少部分该第四梳状部以及部分该些第四分支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三个该第一子像素构成一个第一像素结构,且三个该第二子像素构成一个第二像素结构,该第一像素结构与该第二像素结构交替排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两个该第一子像素与位于两个该第一子像素之间的一个该第二子像素组成一个第一像素结构,且另外两个该第二子像素与位于另外两个该第二子像素之间的另外一个该第一子像素组成一个第二像素结构,该第一像素结构与该第二像素结构交替排列。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像素电极的该些第三分支部的第五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像素电极的该些第一分支部的该第二延伸方向夹80度至100度。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像素电极的该些第四分支部的第六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像素电极的该些第二分支部的该第三延伸方向夹80度至100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14418A TWI760196B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畫素結構以及顯示面板 |
TW110114418 | 2021-04-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19731A true CN114019731A (zh) | 2022-02-08 |
CN114019731B CN114019731B (zh) | 2023-07-04 |
Family
ID=80061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04712.9A Active CN114019731B (zh) | 2021-04-21 | 2021-11-05 | 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19731B (zh) |
TW (1) | TWI760196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327352A1 (en) * | 2011-06-27 | 2012-12-27 | Nami Uyam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US20130113693A1 (en) * | 2011-11-07 | 2013-05-09 | Shigesumi Araki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03543562A (zh) * | 2012-07-12 | 2014-01-29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水平电场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结构 |
CN107203074A (zh) * | 2014-12-31 | 2017-09-2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 |
EP3702834A1 (en) * | 2017-10-24 | 2020-09-02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21757B (zh) * | 2012-04-06 | 2014-07-02 |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
TWI509336B (zh) * | 2013-10-23 | 2015-11-21 | Au Optronics Corp | 畫素單元、畫素陣列以及液晶顯示面板 |
TWI674458B (zh) * | 2018-07-18 | 2019-10-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面板 |
TWI690747B (zh) * | 2018-12-05 | 2020-04-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陣列基板 |
TWI699603B (zh) * | 2019-05-10 | 2020-07-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結構 |
TWI708225B (zh) * | 2019-07-13 | 2020-10-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陣列基板 |
-
2021
- 2021-04-21 TW TW110114418A patent/TWI760196B/zh active
- 2021-11-05 CN CN202111304712.9A patent/CN1140197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327352A1 (en) * | 2011-06-27 | 2012-12-27 | Nami Uyam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US20130113693A1 (en) * | 2011-11-07 | 2013-05-09 | Shigesumi Araki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03543562A (zh) * | 2012-07-12 | 2014-01-29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水平电场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结构 |
CN107203074A (zh) * | 2014-12-31 | 2017-09-2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 |
EP3702834A1 (en) * | 2017-10-24 | 2020-09-02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60196B (zh) | 2022-04-01 |
TW202242511A (zh) | 2022-11-01 |
CN114019731B (zh) | 2023-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5458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8614779B2 (en) | Lateral electric field type active-matrix address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4061416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TWI678583B (zh) | 顯示裝置 | |
TWI499851B (zh) | 畫素結構及具有此畫素結構之液晶顯示面板 | |
US11561442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TW201738637A (zh) | 畫素結構、顯示面板及曲面顯示裝置 | |
US10606134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9857620B2 (en) | Display device | |
KR101362960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 |
KR101599318B1 (ko) | 프린지 필드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JP2004177788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KR20090043114A (ko) | 표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패널 | |
US20060028604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TW201802557A (zh) | 畫素單元及顯示面板 | |
KR20130065246A (ko) | 프린지 필드형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 |
KR20130067824A (ko) | 프린지 필드형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 |
CN110879499A (zh) | 显示装置 | |
TWI760196B (zh) | 畫素結構以及顯示面板 | |
US20200335531A1 (en) | Thin-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JP2007256980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3805390B (zh) | 液晶面板 | |
JP2008046631A (ja) | Lcdパネルの半透過型画素構造と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2270998B1 (ko) | 표시장치용 표시패널 | |
CN116324606A (zh) | 一种显示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