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1181B - 自行車之控制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之控制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01181B TWI701181B TW108122592A TW108122592A TWI701181B TW I701181 B TWI701181 B TW I701181B TW 108122592 A TW108122592 A TW 108122592A TW 108122592 A TW108122592 A TW 108122592A TW I701181 B TWI701181 B TW I70118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device
- electronic module
- switch
- input element
- handle tub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8—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electrical or fluid transmitting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1—Electric circuits
- B62J6/015—Electric circuits using electrical power not supplied by the cycle motor generator, e.g. using batteries or piezo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16—Arrangement of switch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16—Arrangement of switches
- B62J6/165—Wireless switch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26—Handlebar gri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之控制裝置,係設置於一把手管;控制裝置包含一本體、一電子模組、至少一開關與至少一輸入元件,其中,本體包含有一塞入部與一握持部,其中,塞入部係經把手管之管口設置於把手管內部;握持部連接於塞入部且設置於管口之外側;電子模組設置於塞入部中,電子模組具有至少一表面;開關設置於電子模組之表面以選擇性地控制電子模組發送電子訊號;輸入元件設置於握持部且伸入塞入部中,輸入元件係可沿一作動方向移動,以推抵開關,且作動方向與前述表面或與該塞入部之長軸向非為垂直。藉此,控制裝置外露之體積小,且易於操控。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與自行車有關;特別是指一種裝設於自行車把手管端部之控制裝置。
隨著自行車休閒活動之盛行,自行車由早期之代步工具,已成為休閒運動之工具,自行車上各式各樣之電子設備便因應而生,例如車燈、方向燈、電子變速器等,藉此加自行車之功能。
各種電子設備皆具有一個對應之控制裝置,讓騎乘著操控電子設備。控制裝置大多設置於自行車車首之握把上,以方便騎乘者在騎乘自行車之過程中,可以快速操作控制裝置。以習知之安裝於自行車把手管端部控制裝置為例,其控制裝置包括有一控制部及一塞入部,塞入部設於且包覆於把手管端部之外周緣,控制部延伸於塞入部且凸出於把手管端部,控制部之外周緣設有至少一個輸入元件,控制部內設置有一電子模組及一開關,換擋輸入元件設置於控制部上對應開關之位置。
然,前述控制裝置之控制部是凸出且安裝於把手管端部,將使得握把外觀顯得雜亂,並且在自行車行進時,控制部將會增加自行車之風阻。是以,習用之控制裝置之設計仍未臻完善,尚待改進。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之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安裝於把手管後,外露之體積較小,可降低騎乘時所產生之風阻,亦可方便騎乘者調控自行車之電子裝置。
緣以達成上述目之,本發明提供之一種自行車之控制裝置,係設置於自行車之一把手管,該把手管具有一管口;該控制裝置包含:一本體、一電子模組、至少一開關與至少一輸入元件,其中,該本體包含有一塞入部與一握持部,其中,該塞入部係經該管口設置於該把手管內部;該握持部連接於該塞入部且設置於該管口之外側;該電子模組設置於該塞入部中,該電子模組具有至少一表面;該至少一開關設置於該電子模組之該至少一表面以選擇性地控制該電子模組發送一電子訊號;該至少一輸入元件設置於該握持部且伸入該塞入部中,該至少一輸入元件係可沿一作動方向移動,以推抵該至少一開關,且該作動方向與該表面非為垂直。
本發明另提供之一種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包含:一本體、一電子模組、至少一開關與至少一輸入元件,其中,該本體包含有一塞入部與一握持部,其中,該塞入部係經該管口設置於該把手管內部,該塞入部具有一長軸向;該握持部連接於該塞入部且設置於該管口之外側;該電子模組設置於該塞入部中,該電子模組具有至少一表面;該至少一開關設置於該電子模組之該至少一表面;該至少一輸入元件設置於該握持部且伸入該塞入部中,該至少一輸入元件係可沿一作動方向移動,以推抵該至少一開關,且該作動方向與該塞入部之長軸向非為垂直。
本發明之效果在於,安裝於把手後,外露之體積小,且藉由將輸入元件設置於把手管之管口外側,讓騎乘者握持把手時,以指腹
往管口之方向按壓輸入元件,可符合手部握持之姿勢,且更易操控且省力。
〔本發明〕
100:把手管
102:管口
1:控制裝置
10:本體
12:塞入部
12a,12b:端部
14:握持部
142:抵頂面
16:容置槽
16a:槽壁
16b:槽口
16c:擋面
162:貫孔
162a:半部貫孔
18:隔板
20:殼體
20a:第一半殼體
20b:第二半殼體
22:內殼體
222:第一孔
224:容置空間
224a,224b,224c:容室
26:間隔件
26a:半部間隔件
262:擋止件
262a:半部擋止件
264:穿孔
264a:半部穿孔
28:套合件
282:第二孔
284:肋部
30:控制組件
32:電子模組
34:內殼
342:表面
36:電路板
362:表面
38:開關
382:第二表面
382a:第三作動表面
382b:第四作動表面
40:纜線
42:輸入元件
44:操作部
442:內周面
46:桿部
462:第一表面
462a:第一作動表面
462b:第二作動表面
48:止動部
50:彈性件
2:控制裝置
52:輸入元件
522:桿部
54:開關
56:塞入部
562:容置空間
562a,562b:容室
57:電子模組
58:間隔件
60:彈性件
62:容置槽
3:控制裝置
62:開關
64:電子模組
642:表面
66:輸入元件
662:桿部
4:控制裝置
68:第一輸入元件
682:操作部
70:第二輸入元件
702:操作部
5:控制裝置
72:握持部
722:抵頂面
74:凸出部
742:第一螺紋
76:延伸環
762:第二螺紋
764:螺孔
78:容置槽
782:槽口
80:止付螺絲
82:第一輸入元件
822:操作部
824:通孔
84:第二輸入元件
842:操作部
86:電子模組
862:電路板
864:無線模組
866:電池
88:開關
A:中心軸
B:預定方向
C:長軸向
D1:第一內徑
D2:第二內徑
L:作動方向
L1,L2:作動方向
P1,P2:虛擬線
R:徑向長度
R1:第一徑向長度
R2:第二徑向長度
R3:第三徑向長度
X1:第一外徑
X2:第二外徑
X3:第三外徑
Y1:最大高度
Y2:最大高度
Y3:最小高度
Y4:最大高度
Y5:最大高度
θ 1,θ 2:夾角
圖1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立體圖。
圖2為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3為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局部分解立體圖。
圖4為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側視示意圖,揭示裝入把手管。
圖5為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殼體的分解立體圖。
圖6為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7為圖6之局部放大圖。
圖8為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側視示意圖,揭示按壓。
圖9為圖8之局部放大圖。
圖10為一示意圖,揭示輸入元件不同的作動方向。
圖11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立體圖。
圖12為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立體圖。
圖15為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立體圖。
圖17為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18為本發明第六較佳實施例之控制裝置的電子模組示意圖。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茲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請參圖1至圖10所示,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1,控制裝置1係設置於自行車之一把手管100,所述之把手管100供騎乘者握持,可為飛機把、休息把、平把、彎把等形式。把手管100具有至少一管口102。控制裝置1包含一本體10以及一控制組件30,其中:本體10包含一塞入部12與一握持部14。
請配合圖1至圖4,於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本體10之塞入部12自管口102置入於把手管100內,並抵靠於把手管100之徑向內周緣,握持部14連接於塞入部12且抵頂於管口102之軸向外緣。於本實施例中,塞入部12係呈長形,塞入部12具有位於其長軸向C上兩相對側的二端部12a,12b,握持部14一體連接於塞入部12之其中一端部12a,塞入部12之另一端部12b位於於把手管100內。
請配合圖4、圖5,於本實施例中,本體10包括有一第一半殼體20a、一第二半殼體20b與一套合件28,第一半殼體20a與第二半殼體20b對合而成一殼體20,並於殼體20中形成一容置空間224。套合件28亦由兩個半部對合而成。
請配合圖4,殼體20包括一第一段與一第二段,第一段構成塞入部12的一內殼體22,第二段構成握持部14,塞入部12的內殼體22具有一第一內徑D1以及一第一外徑X1,握持部14具有一第二內徑D2與一第二外徑X2,第一內徑D1小於第二內徑D2,管口102具有一第三外徑X3。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外徑X1小於第二外徑X2,第二外徑X2不小於第三外徑X3。較佳者,第二外徑X2等於第三外徑X3。容置空間224位於塞入部12的內殼體22中。
請配合圖5,容置空間224內設置有至少一間隔件26,間隔件26將容置空間224分隔成至少二容室,本實施例中,容置空間224內設有二個間隔件26,間隔件26將容置空間224分隔成三容室224a,224b,224c。各間隔件26具有一擋止件262以及位於擋止件262與握持部14之間的穿孔264。各間隔件26係由二半部間隔件26a對合而成,二半部間隔件26a分別位於第一半殼體20a與第二半殼體20b,因此,擋止件262由二半部擋止件262a對合而成,穿孔264亦由兩半部穿孔264a對合而成。
於本實施例中,內殼體22於遠離把手管100之管口102之端部設有一第一孔222,套合件28遠離把手管100之管口102之一端部設有一第二孔282,第二孔282位於第一孔222中,使塞入部12之容置空間224和把手管100之內部空間連通。
套合件28套設於內殼體22,塞入部12尚未塞入把手管100時,套合件28之外徑大於該把手管100內徑;塞入部12塞入把手管100後,使套合件28設於把手管100內周緣及內殼體22之間,套合件28之外周抵於把手管100之內周緣,套合件28與內殼體22構成塞入部12。較佳者,套合件28設有多個肋部284,並以肋部284抵頂於把手管100之內周緣,肋部284可增加套合件28與把手管100之內周緣之間之摩擦力,讓塞入部12緊固於把手管100之內周緣。套合件28之肋部284可為橡膠或塑膠等具有可撓性的材質。
握持部14具有一抵頂面142位於塞入部12之端部12a的徑向外圍,抵頂面142抵靠於管口102之軸向外緣。握持部14設有一容置槽16,容置槽16之槽壁16a是沿抵頂面142之徑向外周緣往遠離管口102之方向軸向延伸而成,是以,容置槽16具有一朝遠離管口102之槽口
16b,容置槽16的槽面構成一擋面16c,擋面16c與抵頂面142設置於相反兩側面,且槽壁16a圍繞擋面16c。
本實施例中,容置槽16中設有一隔板18,隔板18自擋面16c往槽口16b的方向軸向延伸而成且凸出槽口16b。隔板18將容置槽16分成二部分。容置槽16的擋面16c設有二貫孔162,二貫孔162分別位於隔板兩側且連通容置空間224,二貫孔分別連通容室224a,224c,且各貫孔162由二個半部貫孔162a對合而成。
控制組件30包含一電子模組32、至少一開關38及至少一輸入元件42。輸入元件42之數量對應於開關38之數量,於本實施例中,輸入元件42及開關的數量分別以二個為例說明。
請配合圖6,電子模組32裝設於塞入部12之容置空間224內,較佳者,電子模組32是位於二個間隔件26之間的容室224b。電子模組32包含一內殼34與一電路板36。內殼34具有二個相對的表面342,電路板36亦具有二個相對的表面362與內殼的二個表面342平行。換言之,電子模組32的二個表面342不共面。其中至少一個表面342與把手管之一中心軸A平行。中心軸A之延伸方向平行於塞入部12的長軸向C。
二個開關38分別設置於電子模組32上,且分別凸出於內殼34的兩個表面342,各開關38更凸出於各間隔件26的穿孔264並伸入至容室224a,224c中。各開關38電性連接於電子模組32的電路板36,電路板36電性連接一纜線40,纜線40穿過第一孔222及第二孔282且穿入把手管100之內部空間,再與相對應之自行車電子裝置(圖未式)連接。前述之自行車電子裝置可為避震器、變速器、座管等,但不以此為限。
各輸入元件42可移動地安裝於握持部14之容置槽16,各輸入元件42的一部分伸入容置空間224中,當騎乘者沿平行於電子模組
32之表面342的一作動方向L按壓輸入元件42,使輸入元件42朝朝與作動方向L相交的一預定方向B觸動開關38而形成通路時,電子模組32會發送一電子訊號以控制相對應之自行車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訊號於本實施例中為電訊號可透過纜線40傳送給相對應之自行車電子裝置。作動方向L平行於塞入部12的長軸向C。
各輸入元件42設有一操作部44、一桿部46以及一止動部48,桿部46由操作部44朝向塞入部12軸向延伸而成,止動部48設於桿部46且位於相反於操作部44之一端。二個輸入元件42的操作部44的徑向長度R相同。
控制組件30還包括有一彈性件50。於安裝時,各彈性件50套入各輸入元件42之桿部46,且各桿部46通過擋面16c上之各貫孔162進入各容室224a,224c,桿部46部分位於塞入部12之內殼體22內。各彈性件50之至少一部分設置於握持部14之容置槽16內,各彈性件50之一端推抵於握持部14之擋面16c,而各彈性件50之另一端推抵於各輸入元件42朝向抵頂面142之一內周面442,各彈性件50提供各桿部46相反於作動方向L的一回復力,使各輸入元件42之操作部44可移動地設置於握持部14。各輸入元件42以止動部48與各間隔件26上之擋止件262配合,是以,各擋止件262位於各止動部48與各開關38之間,使各輸入元件42可有限制地相對於各擋止件262沿作動方向L移動。
桿部46可直接與開關38接觸來傳遞作用力,不必透過其他力量轉向機構。在本實施例中,控制組件30的各輸入元件42之桿部46接觸開關38的作動方式相同,茲以一個輸入元件42及一個開關38為例說明,請配合圖6與圖7,輸入元件42之桿部46具有一第一表面462,開關38具有一第二表面382,第二表面382朝向桿部46之第一表面462。輸
入元件42之桿部46之第一表面462和開關38之第二表面382以大致上相同之構型配合。桿部46之第一表面462具有一第一作動表面462a和一第二作動表面462b,開關38之第二表面382具有一第三作動表面382a和一第四作動表面382b。於本實施例中,桿部46之第一作動表面462a不平行於第二作動表面462b,且開關38之第三作動表面382a不平行於第四作動表面382b。
於一作動狀態時,桿部46會沿作動方向L移動,桿部46之第一表面462觸動開關38之第二表面382,換言之,桿部46之第一作動表面462a施力推抵開關38之第三作動表面382a,使開關38朝預定方向B移動,以使電子模組32形成通路並產生電子訊號來控制相對應之自行車電子裝置。其中,桿部46作用於開關38之作用力方向既不平行於桿部46之作動方向L,亦不平行於開關38移動之預定方向B。
更詳細地說,請配合圖7,桿部46於對應第一作動表面462a處具有一最大高度Y1,於對應第二作動表面462b處具有一最大高度Y2,最大高度Y1大於最大高度Y2。在垂直於電子模組32之表面342的方向上,開關38之第三作動表面382a至電子模組32之表面342之間具有一最小高度Y3,開關38之第四作動表面382b至電子模組之表面之間具有一最大高度Y4,最小高度Y3小於最大高度Y4。容室224a由塞入部12的內殼體22之內周緣至電子模組32之表面342之間具有一最大高度Y5。由於最大高度Y1與最小高度Y3之總合略小於或不小於最大高度Y5,且最大高度Y1與最大高度Y4之總合大於最大高度Y5,當輸入元件42沿作動方向L作動時(圖8、圖9參照),使桿部46之第一作動表面462a逐漸沿著開關38之第三作動表面382a移動終而施力於開關38之第四作動表面382b,使開關38朝預定方向B移動,以使電子模組32形成通
路並產生電子訊號來控制相對應之自行車電子裝置。換言之,桿部46沿作動方向L作動時,係先以第一作動表面462a沿斜向推動開關38的第三作動表面382a,使開關38朝預定方向B移動,而後垂直向下推動開關38的第四作動表面382b,將開關38壓下。
本實施例中,二開關38分別位於垂直於電子模組32表面342的二條虛擬線P1,P2上,亦即,其中一個開關38較靠近握持部14,因此,其中一輸入元件42的桿部46的長度較短。實務上,亦可二開關38位於垂直於表面的同一條虛擬線上,且二輸入元件42的桿部46的長度相同。
請配合圖10,本實施例中,輸入元件42之作動方向L是平行於電子模組32之表面342及平行於塞入部12的長軸向C為例說明,亦即,作動方向L與表面342之夾角為0度。實務上,亦可設計成輸入元件42之作動方向L與電子模組32之表面342之間有小於90度之夾角(即非為垂直),例如作動方向L1與表面342之夾角θ1為0~60度之間,較佳者,作動方向L2與表面342之夾角θ2為0~30度之間。換言之,作動方向L與塞入部12之長軸向C非為垂直。
請參圖11至圖12所示,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2,其具有大致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結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輸入元件52的數量為一個,開關54的數量為一個。塞入部56之容置空間562中的間隔件58為一個,且將容置空間562分隔成二個容室562a,562b,電子模組57位於容室562b中。
此外,本實施例之輸入元件52具有二個桿部522,二個彈性件分別套於二個桿部522上並位於容置槽62中。藉此,當其中一個桿部522沿作動方向L作動時並接觸開關54時,另一個桿部522可以作為輔
助平衡之用,讓輸入元件52移動更為順暢。實務上,亦可不設置該另一個桿部522及其上的彈性件60,同樣可以達到抵壓開關54之目的。
請參圖13所示,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3,其具有大致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結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二個開關62位於電子模組64的同一側,二者皆凸出於電子模組64的同一個表面642。二個輸入元件66的桿部662供分別觸動二開關62。
請參圖14至圖15所示,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4,其具有大致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結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中,二個輸入元件分別為一第一輸入元件68與一第二輸入元件70,第一輸入元件68的操作部682具有一第一徑向長度R1,第二輸入元件70的操作部702具有一第二徑向長度R2,第一徑向長度R1大於第二徑向長度R2。換言之,第一輸入元件68之操作部682之軸向外表面之面積大於第二輸入元件70之操作部702之軸向外表面之面積。藉此,騎乘者的兩個不同的手指可分別按壓到不同面積的操作部682,702,例如姆指指腹可按壓第一輸入元件68之操作部682,食指指腹可按壓第二輸入元件70之操作部702。
請參考圖16與圖17所示,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5,其具有大致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結構,不同的是:
於本實施例中,控制裝置5之握持部72設有朝遠離抵頂面722之方向軸向延伸而成之一凸出部74,凸出部74之徑向外周緣設有一第一螺紋742。握持部72還包括一延伸環76,延伸環76之徑向內周緣設有一第二螺紋762。凸出部74之第一螺紋742和延伸環76之第二螺紋762螺合,進而形成具有一槽口782之一容置槽78。當騎乘者轉動延伸環76時,可改變容置槽78之深度,以改變各輸入元件突出於容置槽78之長
度。本實施例之握持部72具有凸出部74及延伸環76的結構,同樣可以應用於前述各實施例中。本實施例之延伸環具有位於徑向上的一螺孔764,利用一止付螺絲80鎖入螺孔764中抵於第一螺紋742,以固定延伸環76的位置。
另外,於本實施例中,二個輸入元件分別為一第一輸入元件82與一第二輸入元件84,第一輸入元件82的操作部822具有一第一徑向長度R1,第二輸入元件84之操作部842具有一第二徑向長度R2,且第一徑向長度R1大於第二徑向長度R2。第一輸入元件82之操作部822設有一通孔824,通孔824具有一第三徑向長度R3,第三徑向長度R3略大於第二徑向長度R2,使第二輸入元件84可移動地穿過第一輸入元件82之操作部822之通孔824。
請參圖18,為本發明第六較佳實施例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的電子模組86,電子模組86包含一電路板862、一無線模組864以及一電池866。無線模組864及電池866電性連接於電路板862。至少一開關88電性連接無線模組864,當開關88受觸動後,無線模組864產生的電子訊號以無線方式傳送給相對應之自行車電子裝置之元件。本實施例的電子模組86之結構同樣可以應用於前述各實施例中。
據上所述,本發明之控制裝置設置於把手管後,外露之體積小,風阻較小,且輸入元件是位於把手管之管口外側,讓騎乘者握持把手管時,以指腹往管口之方向按壓輸入元件,可符合手部握持之姿勢,且更易操控且省力。更值得一提之是,電子模組與把手管之中心軸平行或夾角小於30度時,電子模組之長度可以做得較長,電子模組上可設置更多之電子零件,不受限於把手管之管徑。
上述各實施例之輸入元件及開關數量是以一個或二個為例說明,實務上,開關之數量亦可為三個以上,輸入元件之數量亦可為三個以上,電子模組之每個表面可設置至少一個開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發明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1:控制裝置
10:本體
12:塞入部
14:握持部
18:隔板
28:套合件
40:纜線
42:輸入元件
Claims (19)
- 一種自行車之控制裝置,係設置於自行車之一把手管,該把手管具有一管口;該控制裝置包含:一本體,該本體包含有一塞入部與一握持部,其中,該塞入部係經該管口設置於該把手管內部;該握持部連接於該塞入部且設置於該管口之外側;一電子模組,設置於該塞入部中,該電子模組具有至少一表面;至少一開關,設置於該電子模組之該至少一表面以選擇性地控制該電子模組發送一電子訊號;以及至少一輸入元件,設置於該握持部且伸入該塞入部中,該至少一輸入元件係可沿一作動方向移動,以推抵該至少一開關,且該作動方向與該表面非為垂直;其中,該至少一輸入元件設有一操作部以及一桿部,該操作部可移動地設置於該握持部,該桿部由該操作部朝向該塞入部延伸而成,且該桿部部分地位於該塞入部內,該桿部具有一第一表面;該開關具有一第二表面,該桿部以該第一表面推抵該第二表面,使該電子模組發送該電子訊號。
- 一種自行車之控制裝置,係設置於自行車之一把手管,該把手管具有一管口;該控制裝置包含:一本體,該本體包含有一塞入部與一握持部,其中,該塞入部係經該管口設置於該把手管內部;該握持部連接於該塞入部且設置於該管口之外側;一電子模組,設置於該塞入部中,該電子模組具有至少一表面; 至少一開關,設置於該電子模組之該至少一表面以選擇性地控制該電子模組發送一電子訊號;以及至少一輸入元件,設置於該握持部且伸入該塞入部中,該至少一輸入元件係可沿一作動方向移動,以推抵該至少一開關,且該作動方向與該表面非為垂直;其中,該至少一輸入元件包含二輸入元件,該至少一開關包含二開關,該二開關凸出於該電子模組之該至少一表面。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作動方向與該電子模組之該至少一表面之夾角為0~60度之間。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作動方向與該電子模組之該至少一表面之夾角為0~30度之間。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作動方向與該電子模組之該至少一表面平行。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電子模組之該至少一表面與該把手管之一中心軸平行。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第一表面具有一第一作動表面和一第二作動表面;該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三作動表面和一第四作動表面;於一作動狀態時,該第一作動表面會推抵該第三作動表面,使該開關沿一預定方向移動,該預定方向與該作動方向相交。
- 如請求項7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第一作動表面不平行於該第二作動表面,該第三作動表面不平行於第四作動表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塞入部內設有至少一間隔件,該至少一間隔件設有一穿孔與一擋止件,該至少一開關由該電子模組之該表面凸出於該穿孔;該輸入元件設有一止動部,該止動部設於該桿部且位於相反於該操作部之一端;其中,該擋止件選擇性地抵頂於該止動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握持部包含設置於相反兩側面之一抵頂面與一擋面,該抵頂面抵頂於該管口之軸向外緣;該控制裝置更包含一彈性件,該彈性件設置於該桿部並提供該桿部相反於該作動方向之一回復力,且該彈性件之一端推抵於該擋面,而該彈性件之另一端推抵於該輸入元件。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握持部包含一容置槽,該容置槽具有一槽壁,該槽壁係沿該抵頂面之徑向外周緣往遠離該管口之方向軸向延伸而成;該彈性件部分設置於該容置槽內。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握持部包含一凸出部與一延伸環,該凸出部係朝遠離該抵頂面之方向軸向延伸而成,且該凸出部之徑向外周緣設有一第一螺紋,該延伸環之內周緣設有一第二螺紋,該凸出部之第一螺紋和該延伸環之第二螺紋螺合,形成一容置槽,該彈性件部分設置於該容置槽內。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表面包含二表面,該二開關分別凸出於該電子模組之該二表面,且該二表面不共面。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二該輸入元件分別為一第一輸入元件以及一第二輸入元件,其中該第一輸入元件設有一通孔,該第二輸入元件之一部分可移動地穿過該通孔中。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塞入部包含一內殼體與一套合件,該套合件套設於該內殼體,且該套合件之外周抵於該把手管之內周緣。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桿部係直接與該開關接觸以傳遞作用力。
- 如請求項16所述之自行車之控制裝置,其中該桿部作用該開關上之作用力方向既不平行於該桿部之該作動方向,亦不平行於該開關移動之一預定方向。
- 一種自行車之控制裝置,係設置於自行車之一把手管,該把手管具有一管口;該控制裝置包含:一本體,包含有一塞入部與一握持部,其中,該塞入部係經該管口設置於該把手管內部,該塞入部具有一長軸向;該握持部連接於該塞入部且設置於該管口之外側;一電子模組,設置於該塞入部中,該電子模組具有至少一表面;至少一開關,設置於該電子模組之該至少一表面;以及至少一輸入元件,設置於該握持部且伸入該塞入部中,該至少一輸入元件係可沿一作動方向移動,以推抵該至少一開關,且該作動方向與該塞入部之長軸向非為垂直;其中,該至少一輸入元件設有一操作部以及一桿部,該操作部可移動地設置於該握持部,該桿部由該操作部朝向該塞入部延伸而成,且該桿部部分地位於該塞入部內,該桿部具有一第一表面;該開關具有一 第二表面,該桿部以該第一表面推抵該第二表面,使該電子模組發送該電子訊號。
- 一種自行車之控制裝置,係設置於自行車之一把手管,該把手管具有一管口;該控制裝置包含:一本體,包含有一塞入部與一握持部,其中,該塞入部係經該管口設置於該把手管內部,該塞入部具有一長軸向;該握持部連接於該塞入部且設置於該管口之外側;一電子模組,設置於該塞入部中,該電子模組具有至少一表面;至少一開關,設置於該電子模組之該至少一表面;以及至少一輸入元件,設置於該握持部且伸入該塞入部中,該至少一輸入元件係可沿一作動方向移動,以推抵該至少一開關,且該作動方向與該塞入部之長軸向非為垂直;其中,該至少一輸入元件包含二輸入元件,該至少一開關包含二開關,該二開關凸出於該電子模組之該至少一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22592A TWI701181B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自行車之控制裝置 |
US16/569,085 US10981628B2 (en) | 2019-06-27 | 2019-09-12 | Control device for bicycle |
DE202019105554.5U DE202019105554U1 (de) | 2019-06-27 | 2019-10-29 | Fahrradsteuerungseinrichtung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22592A TWI701181B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自行車之控制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01181B true TWI701181B (zh) | 2020-08-11 |
TW202100396A TW202100396A (zh) | 2021-01-01 |
Family
ID=68806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22592A TWI701181B (zh) | 2019-06-27 | 2019-06-27 | 自行車之控制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81628B2 (zh) |
DE (1) | DE202019105554U1 (zh) |
TW (1) | TWI701181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718325A (zh) * | 2015-09-22 | 2017-06-01 | 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無線驅動自行車之至少一組件的驅動裝置 |
TW201827288A (zh) * | 2017-01-25 | 2018-08-01 |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操作裝置 |
TW201834916A (zh) * | 2017-03-23 | 2018-10-01 |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操作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536323T3 (es) * | 2012-04-23 | 2015-05-22 | Campagnolo S.R.L. | Dispositivo de accionamiento eléctrico de cuerno de manillar de un cambio de marchas de bicicleta |
US10279867B2 (en) * | 2015-05-29 | 2019-05-07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US9821884B2 (en) * | 2015-05-29 | 2017-11-21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US10293884B2 (en) * | 2015-08-19 | 2019-05-21 | Sram, Llc | Bicycle 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 and system |
JP2017095036A (ja) * | 2015-11-27 | 2017-06-01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コンポーネント固定構造および自転車用コンポーネント組立体 |
JP2018001883A (ja) * | 2016-06-28 | 2018-01-11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バーエンド |
US20190359273A1 (en) * | 2018-05-23 | 2019-11-28 |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 Cable-controlled adjusting apparatus of bicycle handlebar end |
US10513311B1 (en) * | 2018-06-15 | 2019-12-24 | Sram, Llc | Integrated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2019
- 2019-06-27 TW TW108122592A patent/TWI701181B/zh active
- 2019-09-12 US US16/569,085 patent/US10981628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0-29 DE DE202019105554.5U patent/DE202019105554U1/de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718325A (zh) * | 2015-09-22 | 2017-06-01 | 矢倫德國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無線驅動自行車之至少一組件的驅動裝置 |
TW201827288A (zh) * | 2017-01-25 | 2018-08-01 |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操作裝置 |
TW201834916A (zh) * | 2017-03-23 | 2018-10-01 |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操作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407007A1 (en) | 2020-12-31 |
DE202019105554U1 (de) | 2019-11-20 |
TW202100396A (zh) | 2021-01-01 |
US10981628B2 (en) | 2021-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168952U (ja) | タッチペン | |
TWI536208B (zh) | 主動式電容觸控筆 | |
TWI649230B (zh) | Bicycle with handlebar | |
TWI772045B (zh) | 鍵帽以及應用此鍵帽之按鍵 | |
TWI630512B (zh) | 滑鼠 | |
TWI701181B (zh) | 自行車之控制裝置 | |
TWI567591B (zh) | 多向按鍵 | |
TWI667597B (zh) | 滑鼠按鍵響應機構 | |
CN206687170U (zh) | 一种电子烟 | |
CN210040011U (zh) | 自行车的控制装置 | |
TWI699796B (zh) | 按鍵開關 | |
TWI478011B (zh) | 指標裝置 | |
TWM606963U (zh) | 機械式鍵盤 | |
TWM566131U (zh) | Insulated screwdriver | |
US20170277275A1 (en) | Mouse device with prestress regulating structures | |
CN112885629B (zh) | 电子装置 | |
TWI688509B (zh) | 車輛配件之控制方法 | |
JP6619961B2 (ja) | スイッチ装置 | |
CN111009435B (zh) | 按键结构 | |
TWI445035B (zh) | 開關觸發裝置 | |
US20070152960A1 (en) | Airbag-form key | |
CN220306144U (zh) | 电动机车旋钮开关模组 | |
CN206005053U (zh) | 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 |
TW202119180A (zh) | 滑鼠裝置 | |
TWI812426B (zh) | 滑鼠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