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1664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71664B TWI671664B TW107112811A TW107112811A TWI671664B TW I671664 B TWI671664 B TW I671664B TW 107112811 A TW107112811 A TW 107112811A TW 107112811 A TW107112811 A TW 107112811A TW I671664 B TWI671664 B TW I67166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driving
- sensing
- display device
- sensing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驅動電極,設置在該顯示裝置的一第一區域的一部分上;一第二驅動電極,設置在該顯示裝置的一第二區域的一部分上並連接到該第一驅動電極;一第一感測電極,設置在該第一區域的另一部分上,並且被配置以對應於該第一驅動電極;以及一第二感測電極,設置在該第二區域的另一部分上,並且被配置以對應於該第二驅動電極,其中,該第二感測電極的寬度比該第一感測電極的寬度窄,且連接至該第一感測電極的一第一感測線和連接至該第二感測電極的一第二感測線分別被連接至該第一感測電極的一下端和該第二感測電極的一下端。
Description
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涉及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用於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觸控感測方法。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是使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影像的顯示裝置。有機發光二極體是自身發光的自發光元件,具有高響應速度,高發光效率,高亮度和寬視角。
此外,顯示裝置可以通過經由諸如鍵盤、滑鼠等各種輸入裝置接收使用者的指令來操作,因此使用者可以通過觸控顯示裝置的螢幕來直觀且方便地輸入指令的輸入裝置正在開發。為此,觸控面板設置在顯示裝置的螢幕上並且被觀看顯示裝置的螢幕的使用者觸控,因此顯示裝置可以接收使用者的指令。然而,當觸控面板設置在顯示裝置上時,由於觸控面板,顯示裝置可能變得厚重,並且由於亮度降低,可見性可能降低。此外,近來,由於移動裝置的普及和其外觀的美觀,所以試圖實現更薄和更輕的顯示裝置。
因此,由於上述的問題和近來的趨勢,嘗試實現更薄的顯示裝置。為此,提出了在製造顯示裝置的製程中通過附加製程將觸控電極安裝在顯示裝置上的方法,而不是在顯示裝置上設置觸控面板的方法。
然而,由於安裝在顯示裝置上的觸控電極包括通過在顯示裝置上設置複數層以設置複數條驅動電極線和複數條感測電極線而形成的複數個電容器,因此需要複數層,在縮減顯示裝置方面存在限制。
此外,當計算觸控點時,驅動信號被順序地發送到各個驅動電極線。然而,當顯示裝置的尺寸大時,存在將驅動信號傳送到各個驅動電極線花費時間過長的問題。
本發明致力於提供一種實現薄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本發明致力於提供一種用於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觸控感測方法,其中更快地執行觸控點的計算。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提供了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驅動電極,設置在一顯示裝置的一第一區域的一部分上;一第二驅動電極,設置在該顯示裝置的一第二區域的一部分上,並且連接到該第一驅動電極;一第一感測電極,設置在該第一區域的另一部分上,並且被配置以對應於該第一驅動電極;以及一第二感測電極,設置在該第二區域的另一部分上,並且被配置以對應於該第二驅動電極。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態樣,提供了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裝置;一驅動電極,設置在該顯示裝置上,並且包括由一第一驅動信號驅動的一第一驅動電極和一第二驅動電極;一感測電極,設置在該顯示裝置上,並且包括一第一感測電極,被配置以對應於該第一驅動電極並輸出對應於該第一驅動信號的一第一感測信號、以及一第二感測電極,被配置以對應於該第二驅動電極,並輸出對應於該第一驅動信號的一第二感測信號;一觸控驅動器積體電路(IC),被配置以將該第一驅動信號傳輸到該驅動電極,並且從該感測電極接收該第一感測信號和該第二感測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又另一實施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觸控感測方法。該觸控感測方法包括:將一第一驅動信號施加到設置在一顯示裝置的一第一區域和一第二區域中的一第一驅動電極和一第二驅動電極;感測與施加到該第一驅動電極的驅動信號相對應之來自一第一感測電極的一第一感測信號、以及感測與施加到該第二驅動電極的驅動信號相對應之來自一第二感測電極的一第二感測信號;以及計算與該第一感測信號和該第二感測信號相對應之該顯示裝置的一觸控點。
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可以提供一種其中實現更薄厚度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此外,可以提供一種用於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的觸控感測方法,其中通過有效地傳輸驅動信號來更快地執行觸控點的計算。
100‧‧‧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101‧‧‧像素電路
110‧‧‧第一基板
120‧‧‧有機膜
130‧‧‧第二基板
130a‧‧‧顯示裝置的上部
130b‧‧‧顯示裝置的下部
131a‧‧‧第一驅動電極
131b‧‧‧第二驅動電極
131c‧‧‧第三驅動電極
131d‧‧‧第四驅動電極
132a‧‧‧第一感測電極
132b‧‧‧第二感測電極
350‧‧‧觸控驅動器積體電路
430‧‧‧第二基板
431‧‧‧第一驅動電極
432‧‧‧第一感測電極
500‧‧‧觸控電極
510‧‧‧開口區域
510a‧‧‧發射紅光的開口區域
510b‧‧‧發射綠光的開口區域
510c‧‧‧發射藍光的開口區域
520‧‧‧發射表面
530‧‧‧電介質
630‧‧‧第二基板
640‧‧‧開口區域
730‧‧‧第二基板
740‧‧‧開口區域
830‧‧‧第二基板
840‧‧‧開口區域
1121‧‧‧第一感測線
1301‧‧‧第一區域
1302‧‧‧第二區域
1303‧‧‧第三區域
1304‧‧‧第四區域
1311‧‧‧第一路由線
1312‧‧‧第二路由線
1313‧‧‧第一驅動線
1314‧‧‧第二驅動線
1322‧‧‧第二感測線
4311‧‧‧路由互連
6311‧‧‧路由互連
6312‧‧‧鈍化層
6313‧‧‧外塗層
7311‧‧‧路由互連
7312‧‧‧外塗層
7313‧‧‧鈍化層
8311‧‧‧路由互連
8313‧‧‧鈍化層
d‧‧‧間隙
t1‧‧‧厚度
t2‧‧‧厚度
B‧‧‧區域
BM‧‧‧黑色矩陣
C1‧‧‧電容器
CF‧‧‧彩色濾光片
DL‧‧‧資料線
EVDD‧‧‧高電位電壓
EVSS‧‧‧低電位電壓
M1‧‧‧第一電晶體
M2‧‧‧第二電晶體
N1‧‧‧第一節點
N2‧‧‧第二節點
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
S‧‧‧閘極線
TE‧‧‧觸控電極
VDATA‧‧‧資料電壓
VL‧‧‧高電位電壓線
S900‧‧‧施加驅動信號
S910‧‧‧感測第一和第二感測信號
S920‧‧‧計算觸控點
配合所附圖式及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態樣、特徵與其他優點將更加清楚且易於理解,其中: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剖面圖;第2圖係顯示在第1圖所示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使用的像素的結構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電路圖;第3圖係顯示在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中使用的觸控電極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平面圖;第4圖係顯示其中形成有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顯示裝置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剖面圖;第5A圖係顯示如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平面圖;第5B圖係顯示如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剖面圖;第6圖係顯示如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剖面圖;第7圖係顯示如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再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剖面圖;第8圖係顯示如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又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剖面圖;以及第9圖係顯示在包含如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感測觸控的觸控感測方法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在下文中,將參考所附圖式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一些示例性實施例。參考編號指定給每一張圖式中的元件,應注意的是,雖然在不同圖式中可以敘述相同元件,但是相同元件儘可能地使用相同的參考編號。另外,若相關的已知結構或功能的敘述會混淆本發明的主題,則該敘述將予以省略。
另外,在描述本發明的元件時,可以使用術語例如「第一」、「第二」、「A」、「B」、「(a)」和「(b)」,這些術語僅僅是用於將一個元件與另一個元件區分開來。因此,這些相應元件的性質、順序、序列或數目不受些術語的限制。當一個元件被敘述為「連接至(connected to)」或「耦合至(coupled to)」另一個元件時,應當理解為直接連接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個元件、具有其他中間元件介於其間而連接或耦合至另一個元件、或者再藉由其他元件「相連至」或「耦合至」另一元件。
第1圖係顯示如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剖面圖。
如第1圖所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10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110、沉積在第一基板110上並發射光的有機膜120、以及保護沉積在第一基板110上的有機膜120的第二基板130。第二基板130可以通過密封材料(未顯示於圖式中)結合到第一基板110以密封有機膜120,因此可以被稱為密封基板。
第一基板110可以包括複數個像素電路(未顯示於圖式中),其選擇性地將電流傳輸到有機膜120以在有機膜120中發光。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基板110可以是其中形成有複數個像素電路的基板。在每一個像素電路中,可以形成諸如複數個電晶體(未顯示於圖式中)和電容器(未顯示於圖式中)的元件。第一基板110可以由絕緣材料或金屬材料形成。
有機膜120可以包含在有機發光二極體中,並且有機發光二極體可以從像素電路接收驅動電流並將光發射到相應的像素。有機膜120可以是有機化合物層,該有機化合物層形成在有機發光二極體的陽極電極和有機發光二極體的陰極電極上並且形成在陽極與陰極電極之間。有機化合物層可以包括:電洞注入層(HIL)、電洞傳輸層(HTL)、發光層(EML)、電子傳輸層(ETL)、以及電子注入層(EIL)。此外,當通過像素電路的操作將驅動電壓施加到陽極電極和陰極電極時,穿過HTL的電洞和通過ETL的電子移動到EML以形成激子,結果,可以在EML中產生可見光。
第二基板130可以面對並結合到第一基板110,以保護有機膜120免於水分或異物。第二基板130可以具有5μm或以上的厚度,並且可以由絕緣材料形成。此外,諸如第3圖所示的觸控電極可以設置在第二基板130上。也就是 說,單獨的觸控面板不形成在第二基板130上,而是觸控電極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130上,使得觸控電極可以嵌入在顯示裝置中。
第2圖係顯示在第1圖所示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中使用的像素的結構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電路圖。
參考第2圖,顯示裝置可以包括複數個像素,並且每一個像素可以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和像素電路101。像素電路101可以包括第一電晶體M1和第二電晶體M2以及電容器C1並且可以控制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中流動的電流。這裡,第一電晶體M1可以是用於驅動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中流動的電流的驅動電晶體。此外,傳輸到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陰極電極的低電位電壓EVSS可以是接地。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第一電晶體M1的第一電極可以連接到傳輸高電位電壓EVDD的高電位電壓線VL,其第二電極可以連接到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陽極,並且其閘極電極可以連接到第一節點N1。此外,第一電晶體M1可以根據第一電極與閘電極之間的電壓差在從第一電極到第二電極的方向上驅動驅動電流。驅動電流可以被傳輸到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使得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可以發光。
第二電晶體M2的第一電極可以連接到資料線DL,與資料信號對應的資料電壓VDATA傳送至資料線DL,其第二電極可以連接到第一節點N1,並且其閘極可以連接到閘極線S。第二電晶體M2可以響應通過閘極線S傳輸的閘極信號的電壓,將與通過資料線DL傳輸的資料信號相對應的資料電壓VDATA傳輸到第一節點N1。
電容器C1可以設置為連接第一節點N1和第二節點N2,並且可以通過保持第一節點N1與第二節點N2之間的電壓來保持施加到第一電晶體M1的閘極的電壓。
第一電晶體M1和第二電晶體M2的第一電極可以是汲電極,並且其第二電極可以是源電極。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此外,雖然每一個電晶體被示為p通道金屬氧化物半導體(PMOS)電晶體,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並且每一個電晶體可以是n通道金屬氧化物半導體(NMOS)電晶體。這裡,像素電路的結構僅是示例性的,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
第3圖係顯示在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中使用的觸控電極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平面圖。
參考第3圖,複數個觸控電極TE可以設置在第二基板上。
觸控電極TE可以包括複數個驅動電極和複數個感測電極。此外,其中設置有觸控電極TE的顯示裝置可以被劃分為複數個區域,並且複數個區域可以包括基於虛擬中心線X-X'設置在顯示裝置的上部130a處的第一區域1301和第三區域1303、以及設置在顯示裝置的下部130b的第二區域1302和第四區域1304。此外,第一驅動電極131a可以設置在第一區域1301的一部分,第二驅動電極131b可以設置在第二區域1302的一部分。此外,第三驅動電極131c可以設置在第三區域1303的一部分,並且第四驅動電極131d可以設置在第四區域1304的一部分處。此外,與第一驅動電極131a相對應的第一感測電極132a可以設置在第一區域1301的另一部分,並且與第二驅動電極131b相對應的第二感測電極132b可以設置在第二區域1302的另一部分處。此外,設置在第一區域1301的另一部分處的第一感測電極132a可以延伸,並且可以設置在第三區域1303的另一部分;以及設置在第二區域1302的另一部分處的第二感測電極132b可以延伸,並且可以設置在第四區域1304的另一部分。
此外,第一驅動電極131a和第二驅動電極131b可以通過第一路由線1311連接,並且第三驅動電極131c和第四驅動電極131d可以通過第二路由線1312連接。也就是說,一對驅動電極可以連接到單個路由線。此外,第二驅動電極131b可以連接到用於傳輸第一驅動信號的第一驅動線1313,第一驅動電極131a可以通過第一路由線1311接收傳輸到第二驅動電極131b的第一驅動信號,第四驅動電極131d可以連接到用於傳輸第二驅動信號的第二驅動線1314,並且第三驅動電極131c可以通過第二路由線1312接收通過第二驅動線1314傳輸到第四驅動電極131d的第二驅動信號。此外,第一感測線1121可以連接到第一感測電極132a的下端,並且第二感測線1322可以連接到第二感測電極132b的下端,且第二感測電極132b的寬度比第一感測電極132a的寬度窄。此外,包括第一驅動線1313和第二驅動線1314的驅動線以及包括第一感測線1121和第二感測線1322的感測線可以連接到觸控驅動器積體電路(IC)350。
觸控驅動器IC 350可以向包括第一驅動線1313和第二驅動線1314的驅動線施加驅動信號,並且可以通過第一感測線1121和第二感測線1322接收與驅動信號對應的感測信號。當觸控驅動器IC 350通過第一驅動線1313將第一驅動信號傳輸到第二驅動電極131b時,第一驅動信號可以被傳輸到與第二驅動電極131b成對連接的第一驅動電極131a。此外,當觸控驅動器IC 350通過第二驅動線1314將第二驅動信號傳輸到第四驅動電極131d時,第二驅動信號可以被傳輸到與第四驅動電極131d成對連接的第三驅動電極131c。由於感測電極以這種方式被劃分為第一感測電極132a和第二感測電極132b,所以可以輸出與以一對傳輸的驅動信號相對應的兩個感測信號。藉由這樣做,即使當施加到驅動電極的驅動信號的數量減少時,感測信號可以被輸出以對應於驅動電極的數量。因此,用於輸出觸控驅動器IC350的驅動信號的通道的數量可以減少一半。藉由這樣做,可以減少在觸控驅動器IC350中單個觸控感測間隔期間施加驅動信號的時間。
第4圖係顯示其中形成有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顯示裝置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剖面圖。
參考第4圖,路由互連4311、第一驅動電極431和第一感測電極432可以佈置在顯示裝置的第二基板430上。也就是說,第一驅動電極431和第一感測電極432可以佈置在第二基板430上的單層中,而不是其上的不同層。也就是說,可以通過在第一絕緣膜上沉積和圖案化金屬層來形成路由互連4311、第一驅動電極431和第一感測電極432。在圖案化和形成佈線互連4311,第一驅動電極431和第一感測電極432之後,可以在其上沉積第二絕緣膜。由於可以通過沉積和圖案化金屬層來形成路由互連4311、第一驅動電極431和第一感測電極432,所以路由互連4311、第一驅動電極431和第一感測電極432可以由相同的金屬形成。因此,可以實現比其中第一驅動電極431和第一感測電極432佈置在不同層中的顯示裝置更薄的顯示裝置。
第5A圖係顯示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平面圖,第5B圖係顯示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剖面圖。
參照第5A圖和第5B圖,顯示了第3圖所示的區域B。這裡,區域B表示其中在觸控電極中形成具有不同尺寸的開口區域的區域。區域B示出為在第3圖中第三驅動電極131c的一部分中,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並且整個第三驅 動電極131c可以形成如同區域B,並且其他驅動電極及/或其他感測電極的上部也可以具有如同區域B的開口區域510。
因此,每一個觸控電極500可以由不透明導體形成,但是光可以通過電極中的開口區域510發射。此外,開口區域510可以包括用於發射紅光的開口區域510a,用於發射綠光的開口區域510b和用於發射藍光的開口區域510c。穿過每一個開口區域510的光可以對應於與包括在每一個像素中的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有機膜相對應的發光區域,並且有機發光二極體可以發射紅光、綠光和藍光中的任何一種到發光區域。此外,通過開口區域發光的有機發光二極體可以發射白光,並且彩色濾光片可以設置在各自的開口區域510a、510b和510c中。彩色濾光片可以形成為覆蓋開口區域、或者可以形成在開口區域之下。此外,開口區域510可以被實現為具有預定尺寸,並且可以根據要發射的光的顏色而形成為具有不同的尺寸。也就是說,發射紅光的開口區域510a的尺寸及發射綠光的開口區域510b的尺寸大於發射藍光的開口區域510c的尺寸。因此,可以補償具有發光效率低及壽命短的藍光。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此外,如第5B圖所示,觸控電極500可以形成為具有預定厚度t1,並且電介質530可以位於觸控電極500下方以具有預定厚度t2。此外,用於從其中未覆蓋觸控電極的開口區域發射具有顏色的光的發射表面520可以設置在電介質530下方。發射表面520可以對應於有機發光二極體的有機膜,並且可以對應於彩色濾光片的上表面。此外,開口區域的尺寸可以大於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發光區域的尺寸,或者可以大於設置在開口區域510a、510b和510c下方的彩色濾光片的尺寸。因此,具有預定間隔的間隙d可以存在於觸控電極500與對應於彩色濾光片的上表面的發光區域或發射表面520之間。間隙d的間隔可以對應於觸控電極500的厚度t1和電介質530的厚度t2之和。此外,間隙d的間隔可以對應於觸控電極500的厚度t1和電介質530的厚度t2之和的一半。當設置在電介質530下方的發射表面520的尺寸與開口區域的尺寸相同時,在開口區域510中暴露的整個發射表面520可以被使用者看見,如在正視顯示裝置時所看到的,並且通過這樣做,顏色座標可以不失真。然而,在開口區域510中暴露的發射表面520的外邊緣被觸控電極500部分地覆蓋,如在側視而不是正視顯示設備時所看到的,發射表面520的一部分沒有暴露於使用者的視野,因此在側視中觀看顯示設備的使用 者可以察覺出影像的顏色座標失真。然而,當發射表面520的尺寸被實現為小於開口區域的尺寸時,由於即使當顯示裝置以側視觀看時,在發光區域或彩色濾光片中沒有被觸控電極500覆蓋的部分,因此可以防止顏色座標根據視角而失真的現象。
這裡,電介質530可以是設置在發光區域及/或彩色濾光片與設置在發光區域及/或彩色濾光片上的觸控電極500之間的非導電材料,並且可以是鈍化層和外塗層。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第6圖係顯示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剖面圖。
參考第6圖,路由互連6311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630上,鈍化層6312可以形成在路由互連6311上。此外,觸控電極TE可以形成在鈍化層6312上。觸控電極TE可以包括驅動電極和感測電極。此外,開口區域640可以形成在觸控電極TE中,使得發射到第二基板630的下部的光可以通過開口區域640發射。此外,可以在其中形成有觸控電極TE的第二基板630上沉積外塗層6313。此外,黑色矩陣BM和彩色濾光片CF可以沉積在沉積的外塗層6313上。由於包括驅動電極和感測電極的觸控電極可以形成在第二基板上,亦即,在同一層上,因此可以實現更薄的顯示裝置。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彩色濾光片CF可以設置在觸控電極上,並且彩色濾光片CF可以不被觸控電極覆蓋,所以可以不發生由於視角導致的問題。此外,由於黑矩陣BM設置為對應於形成在其下方的觸控電極TE的上部,可以防止顯示裝置的開口率降低。
第7圖係顯示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再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剖面圖。
參考第7圖,黑矩陣BM和彩色濾光片CF可以設置在第二基板730上,外塗層7312可以沉積在黑矩陣BM和彩色濾光片CF上,並且金屬層可以形成和圖案化在外塗層7312上以形成路由互連7311。此外,在鈍化層7313沉積在路由互連7311上並且鈍化層7313的上部被平面化之後,可以沉積金屬層並將其圖案化以形成觸控電極TE。開口區域740可以形成在觸控電極TE中。這裡,開口區域740被圖示為具有預定間隔,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此外,形成路由互連7311 和觸控電極TE的金屬層可以具有相同的材料。這裡,路由互連7311和觸控電極TE被示出為設置在第二基板730上的不同層上,但是路由互連7311和觸控電極TE僅是示例性的,並且可以設置在同一層上。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彩色濾光片CF可以設置在觸控電極TE的下方,因此與單個像素對應的彩色濾光片CF的尺寸應當小於開口區域740的尺寸。
第8圖係顯示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又一示例性實施例的剖面圖。
參考第8圖,可以在第二基板830上形成和圖案化金屬層以形成路由互連8311。此外,在鈍化層8313沉積在路由互連8311上並且鈍化層8313的上部被平面化之後,可以沉積金屬層並將其圖案化以形成觸控電極TE。開口區域840可以形成在觸控電極TE中。這裡,開口區域840被示為具有預定間隔,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此外,形成路由互連8311和觸控電極TE的金屬層可以具有相同的材料。這裡,將路由互連8311和觸控電極TE示出為設置在第二基板830上的不同層上,但是路由互連8311和觸控電極TE僅是示例性的,並且可以設置在同一層上。
第9圖係顯示在包括第3圖所示之觸控電極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中感測觸控的觸控感測方法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流程圖。
參考第9圖,觸控感測方法可以包括將驅動信號施加到設置在彼此不同的顯示裝置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中的第一驅動電極和第二驅動電極。第一驅動電極和第二驅動電極可以成對連接,施加到第二驅動電極的驅動信號可以施加到第一驅動電極(S900)。因此,即使當單個驅動信號被傳輸到單個驅動電極時,兩個驅動電極可以接收驅動信號。因此,由於可以減少用於輸出輸出驅動信號的觸控驅動器IC的驅動信號的通道的數量,所以可以減少在單個觸控感測間隔期間將驅動信號施加到複數個驅動電極的時間。此外,當驅動信號施加到驅動電極時,第二驅動信號可以施加到設置在與顯示裝置的第一區域相鄰的第三區域以及與第二區域相鄰的第四區域中的第三驅動電極和第四驅動電極。
此外,可以感測與施加到第一驅動電極的驅動信號相對應的第一感測信號,並且可以感測與施加到第二驅動電極的驅動信號相對應的第二感測 信號(S910)。第一感測電極對應於第一驅動電極,第二感測電極對應於第二驅動電極,從而輸出對應於單個驅動信號的兩個感測信號。從感測電極輸出的感測信號可以被發送到觸控驅動器IC。此外,當感測到感測信號時,可以從第一感測電極感測與第二驅動信號對應的第三感測信號,並且可以從第二感測電極感測與第二驅動信號對應的第四感測信號。
此外,可以計算與第一感測信號和第二感測信號相對應之顯示裝置的觸控點(S920)。觸控點可以將發送到觸控驅動器IC的第一感測信號和第二感測信號發送到控制器,並且控制器可以使用預設演算法來計算提供給觸控驅動器IC的驅動信號的資訊與包括在第一感測信號以及第二感測信號中的資訊。控制器可以是用於計算觸控點的特定控制器,並且可以是用於控制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的驅動的定時控制器。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以上描述僅是描述本發明的技術範圍的示例。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顯示裝置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進行各種改變,修改和替換。因此,上述和附圖中所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應當僅以描述性的意義來考慮,而不是用於限制技術範圍。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不限於這些實施例或附圖。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應當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解釋並且包括落入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的所有等同物。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6年9月30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6-0127123的權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併入本文用於所有目的,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闡述一樣。
Claims (14)
-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驅動電極,設置在該顯示裝置的一第一區域的一部分上;一第二驅動電極,設置在該顯示裝置的一第二區域的一部分上並連接到該第一驅動電極;一第一感測電極,設置在該第一區域的另一部分上,並且被配置以對應於該第一驅動電極;以及一第二感測電極,設置在該第二區域的另一部分上,並且被配置以對應於該第二驅動電極,其中,該第二感測電極的寬度比該第一感測電極的寬度窄,且連接至該第一感測電極的一第一感測線和連接至該第二感測電極的一第二感測線分別被連接至該第一感測電極的一下端和該第二感測電極的一下端。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第三驅動電極,設置在該顯示裝置與該第一區域相鄰的一第三區域的一部分上;以及一第四驅動電極,設置在該顯示裝置與該第二區域相鄰的一第四區域的一部分上,其中,該第一感測電極延伸並設置在該第三區域的另一部分上,以及該第二感測電極延伸並設置在該第四區域的另一部分上。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複數個開口形成在該第一驅動電極和該第一感測電極的至少一個電極中。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一彩色濾光片設置在該等開口的下方。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一發射表面設置在該等開口中;該發射表面設置為在水平方向上與該至少一個電極具有一預定間隔;以及該預定間隔對應於該至少一個電極的厚度與從該發射表面的一上表面到該至少一個電極的一下表面的距離的總和。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複數個開口形成在該第一驅動電極和該第一感測電極的至少一個電極中,並且該等開口被一彩色濾光片覆蓋。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驅動電極和該第一感測電極設置在一第一絕緣膜與一第二絕緣膜之間。
-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驅動電極,設置在該顯示裝置上,並且包括由一第一驅動信號驅動的一第一驅動電極和一第二驅動電極;以及一感測電極,設置在該顯示裝置上,並且包括被配置以對應於該第一驅動電極並輸出對應於該第一驅動信號的一第一感測信號的一第一感測電極、以及被配置以對應於該第二驅動電極並輸出對應於該第一驅動信號的一第二感測信號的一第二感測電極;以及一觸控驅動器積體電路(IC),被配置以將該第一驅動信號傳輸到該第一驅動電極和該第二驅動電極,並且從該第一感測電極和該第二感測電極接收該第一感測信號和該第二感測信號,其中,該第二感測電極的寬度比該第一感測電極的寬度窄,且連接至該第一感測電極的一第一感測線和連接至該第二感測電極的一第二感測線分別被連接至該第一感測電極的一下端和該第二感測電極的一下端。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驅動電極進一步包括由一第二驅動信號驅動之與該第一驅動電極相鄰的一第三驅動電極和與該第二驅動電極相鄰的一第四驅動電極,該第一感測電極輸出對應於該第二驅動信號的一第三感測信號,以及該第二感測電極輸出對應於該第二驅動信號的一第四感測信號。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複數個開口形成在該第一驅動電極和該第一感測電極的至少一個電極中。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一彩色濾光片設置在該等開口的下方。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一發射表面設置在該等開口中;該發射表面設置為在水平方向上與該至少一個電極具有一預定間隔;以及該預定間隔對應於該至少一個電極的厚度與從該發射表面的一上表面到該至少一個電極的一下表面的距離的總和。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複數個開口形成在該第一驅動電極和該第一感測電極的至少一個電極中,並且該等開口被一彩色濾光片覆蓋。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驅動電極和該第一感測電極設置在一第一絕緣膜與一第二絕緣膜之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60127123A KR102567934B1 (ko) | 2016-09-30 | 2016-09-30 |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터치감지방법 |
??10-2016-0127123 | 2016-09-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30214A TW201830214A (zh) | 2018-08-16 |
TWI671664B true TWI671664B (zh) | 2019-09-11 |
Family
ID=577550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43706A TWI625657B (zh) | 2016-09-30 | 2016-12-28 | 觸控電極、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用於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觸控感測方法 |
TW107112811A TWI671664B (zh) | 2016-09-30 | 2016-12-28 | 顯示裝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43706A TWI625657B (zh) | 2016-09-30 | 2016-12-28 | 觸控電極、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用於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觸控感測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12297B2 (zh) |
EP (1) | EP3301552B1 (zh) |
JP (1) | JP6472431B2 (zh) |
KR (1) | KR102567934B1 (zh) |
CN (1) | CN107885378B (zh) |
TW (2) | TWI62565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421678B1 (ko) * | 2017-07-20 | 2022-07-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
JP6959065B2 (ja) * | 2017-08-14 | 2021-11-02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10162224B (zh) * | 2018-05-31 | 2021-0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KR102189017B1 (ko) | 2019-01-17 | 2020-12-09 | 주식회사 하이딥 | 터치센서패널 및 터치입력장치 |
KR20200106589A (ko) | 2019-03-04 | 2020-09-1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표시 장치의 제조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
KR102256700B1 (ko) * | 2019-03-26 | 2021-05-27 | 주식회사 하이딥 | 터치센서패널 |
KR20210004006A (ko) * | 2019-07-02 | 2021-01-1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US11557635B2 (en) * | 2019-12-10 | 2023-01-17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mask assembly,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device |
KR102402657B1 (ko) * | 2020-05-19 | 2022-05-27 | 주식회사 티케이케미칼 | 지문센서 일체형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
KR20210151300A (ko) * | 2020-06-04 | 2021-12-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20220006160A (ko) | 2020-07-07 | 2022-01-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220016360A (ko) | 2020-07-30 | 2022-02-0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입력 감지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KR20220046041A (ko) * | 2020-10-06 | 2022-04-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148264A2 (en) * | 2008-07-21 | 2010-01-27 |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
US20120168796A1 (en) * | 2010-12-30 | 2012-07-05 | Jung-Woo Moon |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
CN103246422A (zh) * | 2013-05-21 | 2013-08-14 |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触摸屏体 |
CN104035624A (zh) * | 2014-06-30 | 2014-09-1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21078B2 (ja) | 1993-05-07 | 2003-06-3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情報入出力装置 |
CN101738761B (zh) | 2008-11-26 | 2014-07-23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式面板 |
CN102289310B (zh) | 2010-06-18 | 2014-07-02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 |
US20120025516A1 (en) * | 2010-07-27 | 2012-02-02 | William John Miller | Secure Lottery Ticket Using Hybrid Construction |
TWI401498B (zh) | 2010-09-03 | 2013-07-11 | Au Optronics Corp | 觸控平面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
WO2012128893A1 (en) * | 2011-02-24 | 2012-09-27 |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Single layer touch sensor |
TWI456321B (zh) | 2011-12-08 | 2014-10-11 | Au Optronics Corp | 觸控顯示面板 |
TWI567446B (zh) | 2012-01-20 | 2017-01-21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內嵌式觸控顯示器 |
US9519810B2 (en) * | 2012-07-31 | 2016-12-13 | Datalogic ADC, Inc. | Calibration and self-test in automated data reading systems |
CN103293735B (zh) * | 2012-08-27 | 2015-11-2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
CN102830556B (zh) * | 2012-08-31 | 2015-08-19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20140059429A (ko) * | 2012-11-08 | 2014-05-16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US9354755B2 (en) * | 2012-11-27 | 2016-05-31 |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 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a silver-inclusive transparent conducting layer(s) |
TWI498797B (zh) | 2012-12-13 | 2015-09-01 | Au Optronics Corp |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面板 |
US9298300B2 (en) * | 2013-05-01 | 2016-03-29 | Apple Inc. | Displays with integrated touch and improved image pixel aperture |
US20140347319A1 (en) * | 2013-05-27 | 2014-11-27 | Wintek Corporation | Touch panel |
CN104182104A (zh) * | 2013-05-27 | 2014-12-03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板 |
KR102216554B1 (ko) * | 2014-03-14 | 2021-02-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US9658726B2 (en) * | 2014-07-10 | 2017-05-23 |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Single layer sensor pattern |
WO2016140282A1 (ja) * | 2015-03-03 | 2016-09-0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タッチ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 |
CN104793825B (zh) * | 2015-04-30 | 2018-04-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输入设备和触摸显示设备 |
US10168844B2 (en) * | 2015-06-26 | 2019-01-01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
US9715304B2 (en) * | 2015-06-30 | 2017-07-25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Regular via pattern for sensor-based input device |
KR102370488B1 (ko) * | 2016-03-15 | 2022-03-04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 표시 장치, 모듈, 및 전자 기기 |
KR102533076B1 (ko) * | 2016-05-26 | 2023-05-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 |
KR102629869B1 (ko) * | 2016-09-27 | 2024-01-3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
-
2016
- 2016-09-30 KR KR1020160127123A patent/KR102567934B1/ko active Active
- 2016-12-27 JP JP2016253090A patent/JP6472431B2/ja active Active
- 2016-12-27 US US15/391,772 patent/US10312297B2/en active Active
- 2016-12-28 TW TW105143706A patent/TWI625657B/zh active
- 2016-12-28 TW TW107112811A patent/TWI671664B/zh active
- 2016-12-28 CN CN201611235029.3A patent/CN107885378B/zh active Active
- 2016-12-30 EP EP16207514.7A patent/EP3301552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148264A2 (en) * | 2008-07-21 | 2010-01-27 |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
US20120168796A1 (en) * | 2010-12-30 | 2012-07-05 | Jung-Woo Moon |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
CN103246422A (zh) * | 2013-05-21 | 2013-08-14 |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触摸屏体 |
CN104035624A (zh) * | 2014-06-30 | 2014-09-1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层、触控面板、触控装置、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85378A (zh) | 2018-04-06 |
CN107885378B (zh) | 2021-02-26 |
US10312297B2 (en) | 2019-06-04 |
US20180097038A1 (en) | 2018-04-05 |
TWI625657B (zh) | 2018-06-01 |
KR20180036896A (ko) | 2018-04-10 |
KR102567934B1 (ko) | 2023-08-18 |
EP3301552B1 (en) | 2021-11-17 |
JP6472431B2 (ja) | 2019-02-20 |
JP2018060494A (ja) | 2018-04-12 |
EP3301552A1 (en) | 2018-04-04 |
TW201814459A (zh) | 2018-04-16 |
TW201830214A (zh) | 2018-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71664B (zh) | 顯示裝置 | |
KR102507764B1 (ko) | 터치전극을 포함하는 센싱부 및 그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 |
CN109728033B (zh)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KR102768498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US10761632B2 (en) |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sensor for suppressing deterioration of image quality caused by capacitor in touch sensor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CN104037193B (zh) | 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5895655B (zh) | 具有高孔径比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 |
KR102411543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CN108122951B (zh) | 超高密度透明平板显示器 | |
CN106571429A (zh) | 有机发光装置、具有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 | |
KR102520708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CN107845642A (zh) | 显示装置 | |
US8674954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7863369A (zh) | 包括具有不平坦表面的钝化层的显示装置 | |
JP2023054800A (ja) | タッチセンサーを含む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I692665B (zh) | 顯示裝置 | |
KR102184939B1 (ko) |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US12029081B2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a contact area exposing a conductive layer overlapping a spacer | |
KR20160013443A (ko) | 칼라 필터를 구비한 하부 발광형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7057134B2 (ja) | 表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 |
TW202025477A (zh) | 顯示裝置 | |
KR102531139B1 (ko) |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CN114388585A (zh) | 显示装置 | |
KR20200078246A (ko) | 표시장치 | |
KR100671655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