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585499B - 顯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5499B
TWI585499B TW105134542A TW105134542A TWI585499B TW I585499 B TWI585499 B TW I585499B TW 105134542 A TW105134542 A TW 105134542A TW 105134542 A TW105134542 A TW 105134542A TW I585499 B TWI585499 B TW I5854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
transparent electrode
electrode
pixel
pixe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4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6491A (zh
Inventor
紀佑旻
蘇松宇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4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85499B/zh
Priority to CN201611071790.8A priority patent/CN10635393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5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5499B/zh
Priority to US15/697,570 priority patent/US1037940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816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649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07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s, e.g. bumps, protrusions, recesses, slits in pixel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96Generation of voltages supplied to electrode driv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45Subdivided pixels, e.g. for grey scale or redundanc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72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fringe field switching [FFS] where the common electrode is not pattern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1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common or backgroun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pix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顯示面板
本案係有關於一種顯示面板,尤指一種可使顯示畫面亮度均勻之顯示面板架構。
液晶顯示裝置因具有重量輕、體積薄、節能以及可全彩化之優點,其已大幅應用在電視、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等不同尺寸的電子裝置。而隨著相關技術發展成熟以及生活品質的提高,消費者對液晶顯示裝置的要求更是日漸增加,如:要求更佳的顯示畫面顯示效果、更大的顯示範圍或更有效的節能省電等,其中,顯示畫面的亮度不均不僅影響顯示畫面的顯示效果,更是易於影響到使用者的觀賞體驗,因此,如何有效改善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亮度不均為當前極重要的課題。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顯示面板實施例,其包括一對基板、夾設於該對基板之間的雙折射介質層、畫素電極、共通電極、第一透明電極以及第二透明電極,所述的一對基板定義有多個子畫素,所述畫素電極設置於各子畫素之該對基板其中一者內表面上,所述共通電極設置於各子畫素之該對基板其中一者內表面上,且畫素電極與共通電極其中至少一者具有多個分支,第一透明電極,設置於該對基板另一者內表面上,其中,第一透明電極對應於多個子畫素至少其中一個,第一透明電極與對應子畫素的畫素電極之一部份及對應子畫素的共通電極之一部份於垂直投影在基板上重疊,所述第二透明電極設置於該對基板另一者內表面上,其中,第二透明電極與對應子畫素相對應,第二透明電極與對應子畫素的畫素電極之另一部份及對應子畫素的共通電極之另一部份於垂直投影在基板上重疊,且第一透明電極與第二透明電極之間存在一間隔,而相互分隔開來。
本發明更提出另一顯示面板實施例,其包括一對基板、夾設於該對基板之間的雙折射介質層、畫素電極、共通電極、第一透明電極以及第二透明電極,該對基板定義有多個子畫素,至少排列成第一列與第二列,畫素電極設置於各子畫素之該對基板其中一者內表面上,共通電極設置於各子畫素之該對基板其中一者內表面上,且第一畫素電極與共通電極其中至少一者具有多個分支,第一透明電極設置於該對基板另一者內表面上,其中,第一透明電極對應於第一列之該些子畫素一部份,第一透明電極與位於第一列之對應子畫素的畫素電極及對應子畫素的共通電極於垂直投影在基板上重疊,第二透明電極設置於該對基板另一者內表面上,其中,第二透明電極對應於第二列之該些子畫素一部份,第二透明電極與位於第二列之對應子畫素的畫素電極及對應子畫素的共通電極於垂直投影在基板上重疊,且第一透明電極與第二透明電極之間存在一間隔,而相互分隔開來,其中,任二相鄰子畫素中的畫素電極係極性相反。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做詳細說明如下。
請先參考圖1,圖1為本發明之顯示裝置10之架構實施例示意圖,顯示裝置10包含有資料驅動器11、閘極驅動器12以及顯示面板13,顯示面板13配置有多個子畫素131,資料驅動器11包括多條資料線D 1、D 2、D 3…D m,每一資料線D 1、D 2、D 3…D m個別與特定之子畫素131電性耦接,因此資料驅動器11可藉由資料線D 1、D 2、D 3…D m將顯示資料傳送至對應之子畫素131。閘極驅動器12包括多條閘極線G 1、G 2、G 3…G n,每一條閘極線G 1、G 2、G 3…G n個別與特定之子畫素131電性耦接,因此閘極驅動器12可藉由閘極線G 1、G 2、G 3…G n來驅動對應的子畫素131,使子畫素131接收上述之顯示資料。
接著請參考圖2A,圖2A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13實施例一俯視示意圖,顯示面板13可包含多個第一透明電極132、多個第二透明電極133、多個第一電極134以及多個第二電極135,而多個第一透明電極132彼此可電性耦接,且多個第二透明電極133彼此可電性耦接。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34以及第二電極135其中之一可為畫素電極,其中之另一可為共通電極。顯示面板13並可定義出多個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在此實施例中以兩個子畫素131a以及兩個子畫素131b為例,但不以此為限。詳言之,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彼此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交錯排列,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彼此相異且互為正交。以圖2A來說,左上之子畫素131a於第一方向X上可與子畫素131b交錯排列,使得子畫素131b位於圖2A之右上,且其於第一方向X的延伸排列為子畫素131a、子畫素131b、子畫素131a、子畫素131b…(未繪示)。同樣地,左上之子畫素131a可於第二方向Y上與子畫素131b交錯排列,使得子畫素131b位於圖2A之左下,且其於第二方向Y的延伸排列為子畫素131a、子畫素131b、子畫素131a、子畫素131b…(未繪示)。因此,於本實施例中,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相互交錯設置而形成矩陣排列,且子畫素131a分別於第一方向X與第二方向Y上相鄰的為子畫素131b,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各子畫素可依不同需求而形成類矩陣或其他的排列形狀。
請繼續參閱圖2A,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配置於同一平面並個別於第一方向X上延伸,以圖2A中由上往下數來第一個第一透明電極132為例,第一透明電極132於第一方向X上由子畫素131a延伸至與子畫素131b,而由前述可知,每一列畫素可包括多個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因此第一透明電極132更可繼續左右延伸至於第一方向X之其他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未繪示)。而若以圖2A中由上往下數來第一個第二透明電極133為例,第二透明電極133於第一方向X上由子畫素131a延伸至與子畫素131b,相同的,第二透明電極可繼續左右延伸至於第一方向X之其他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未繪示)。此外,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在第二方向Y上交錯排列,也就是於第二方向Y,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是以第一透明電極132、第二透明電極133、第一透明電極132、第二透明電極133、第一透明電極132、第二透明電極133…(未繪示)之方式排列,換句話說,第一透明電極132位於兩個第二透明電極133之間。此實施例中,在第一方向X相鄰的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的一部分皆可對應至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且對應於同一子畫素131的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則彼此於第二方向Y上存在一間隔G。換言之,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之間存有間隔G,使得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為彼此分離。以圖2A子畫素131a為例,位於間隔G上方之部份的子畫素131a的垂直投影重疊於第一透明電極132,位於間隔G下方之部份的子畫素131a的垂直投影重疊於第二透明電極133,因此子畫素131a於第二方向Y依序位置對應至第一透明電極132、間隔G與第二透明電極133。總結來說,在本實施例中,於第一方向X相鄰的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可位置對應至同一個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同一個第二透明電極133,而於第二方向Y相鄰的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則位置對應至不同的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不同的第二透明電極133。
於本實施例中,每一子畫素131並對應至第一電極134以及第二電極135,換言之,每一子畫素131設有第一電極134與第二電極135。於同一子畫素131中,第一電極134於基板之垂直投影與第二電極135於基板之垂直投影為重疊。具體而言,第一電極134具有多個分支136,如圖2B所示,且多個分支136彼此互相耦接。每一分支136包括第一段1361、第二段1362以及連接段1363(Kink),其中連接段1363之一端連接第一段1361,而連接段1363之另一端則連接第二段1362。於圖2B之實施例中,多個分支136互相連接,因而形成柵欄形狀,且可於同一道光罩製作而成第一電極134。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電極135亦可如上述之第一電極134般具有多個分支136並形成柵欄形狀。其中,連接段1363並具有一轉折角度,使連接段1363為ㄍ字狀或ㄑ字狀,且連接段1363於子畫素131之垂直投影與上述之間隔G於同一子畫素131之垂直投影為重疊。於另一變形例中,連接段1363之轉折角度處可為圓弧角。當施加電壓於分支136而導致電流流經連接段1363時,連接段1363之轉折角度可使連接段1363形成與第一段1361以及第二段1362不同的電場方向,此電場方向可為液晶分子本身傾倒(rubbing)方向。如此一來,對應於連接段1363之部份子畫素131區域,其液晶分子可受到連接段1363所形成的電場方向而影響排列方向,進而減少漏光現象。
接著請參考圖2C,圖2C為圖2A之顯示面板13實施例於剖面線A之剖面示意圖。在圖2C中,顯示面板13可包括一對基板與雙折射介質層139,其中一對基板為基板137與基板138,而雙折射介質層139夾設於基板137以及基板138之間,且雙折射介質層139可為液晶分子層,但不以此為限。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34以及第二電極135配置於基板138之內表面上,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配置於基板137之內表面上,第二電極135並配置於第一電極134以及基板138之間,第一電極134與第二電極135之間配置有絕緣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34以及第二電極135亦可配置於基板137之內表面,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亦可配置於基板138之內表面。於本實施例中,對應同一子畫素之第一電極134與第二電極135於基板之垂直投影有相互重疊處。如圖2A與圖2C所示,子畫素131a中,由多個分支136所形成之第一電極134與部分之第二電極135於基板138之垂直投影的面積重疊。另外,同一子畫素中,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亦分別與第一電極134與第二電極135重疊。詳細來說明,如圖2C所示,子畫素131a中,第一透明電極132於基板138之垂直投影分別與第一電極134或第二電極135於基板138之垂直投影而重疊,使得第一透明電極132可覆蓋於部分第一電極134與部分第二電極135。同樣地,第二透明電極133於基板138之垂直投影分別與第一電極134或第二電極135於基板138之垂直投影而重疊,使得第二透明電極133可覆蓋於部分第一電極134與部分第二電極135。因此,本實施例可透過第一電極134、第二電極135、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的設置,以及傳遞不同的電壓訊號至第一電極134、第二電極135、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來控制雙折射介質層139,進而使顯示面板可以調控為窄視角或廣視角模式。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為交錯設置(staggered arranged),且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為互相分離不接觸,亦即兩透明電極為彼此電性絕緣而互相無電性連接。詳言之,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相互分離,且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之間存在間隔G。同時,請參閱圖2C,同一子畫素中,如子畫素131a,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之間存在間隔G,且間隔G的位置於垂直投影方向上亦對應於第一電極134與第二電極135。因此,透過於同一子畫素之相互分離的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可進行亮度補償而得到均勻亮度的顯示效果。
請參考圖2D,圖2D為圖2A之顯示面板13實施例於剖面線B或剖面線C之剖面示意圖。在此實施例中,於剖面線B,第一透明電極132配置於基板137之內表面上,而於剖面線C,第二透明電極133配置於基板137之內表面上。於圖2D所示,可以看出第一電極134包括多個分支136。同時,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則分別位置對應多個子畫素。
接著請參考圖3,圖3為第一透明電極132、第二透明電極133、第一電極134以及第二電極135所接收之電壓電位實施例示意圖,其中橫軸單位為時間,縱軸單位為伏特。圖3包括用以提供給子畫素131a的資料電壓V 131a以及用以提供給子畫素131b的資料電壓V 131b、提供給第一透明電極132的電壓V CFcom11以及電壓V CFcom12、提供給第二透明電極133的電壓V CFcom21以及電壓V CFcom22及共通電壓V com。資料電壓V 131a以及資料電壓V 131b是用以提供至對應的畫素電極,使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可根據所接收的資料電壓V 131a以及資料電壓V 131b顯示亮度。當資料電壓V 131a以及資料電壓V 131b分別高於共通電壓V com時,可稱對應的子畫素131為正極性,反之,當資料電壓V 131a以及資料電壓V 131b分別低於共通電壓V com時,可稱對應的子畫素131為負極性。提供給第一透明電極132的電壓V CFcom11以及電壓V CFcom12與提供給第二透明電極133的電壓V CFcom21以及電壓V CFcom22是用以輔助調整雙折射介質層139之折射角度,而共通電壓V com是用以提供至共通電極,使雙折射介質層139根據畫素電極以及共通電極的壓差而改變其折射角。在此實施例中,共通電壓V com更可包括共通電壓V com1以及共通電壓V com2,共通電壓V com1之電位為大於共通電壓V com2電位之電壓值,共通電壓V com2之電壓值可以為0伏特,但不以此為限。當共通電壓Vcom為V com1時,則第一透明電極132選擇地接收電壓V CFcom11,而第二透明電極133選擇地接收電壓V CFcom21。雷同地,當共通電壓Vcom為V com2時,則第一透明電極132選擇地接收電壓V CFcom12,而第二透明電極133選擇地接收電壓V CFcom22
以下將配合圖2A、圖2B、圖2C、圖2D以及圖3更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首先,以圖2A之子畫素131a為例,其第一電極134為畫素電極,並用以接收上述之資料電壓V 131a,其第二電極135為共通電極,並用以接收上述之共通電壓V com1。首先,在顯示畫面幀frame1以及畫面幀frame2的時段時,顯示面板13為廣視角模式,因此電壓V CFcom11以及電壓V Cfcom21與共通電壓V com1相同,電壓V CFcom12以及電壓V Cfcom22與共通電壓V com2相同。於顯示畫面幀frame1時,子畫素131a因資料電壓V 131a高於共通電壓V com而為正極性,子畫素131b因資料電壓V 131b低於共通電壓V com而為負極性。在顯示畫面幀frame2時,子畫素131a因資料電壓V 131a低於共通電壓V com而為負極性,子畫素131b因資料電壓V 131b高於共通電壓V com而為正極性,也就是在同一顯示畫面幀(如畫面幀frame1與畫面幀frame2),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之極性為相異。因此,當顯示面板13為廣視角模式時,使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的電壓與共通電壓V com相同,避免第一透明電極132、第二透明電極133與共通電壓V com之間形成的電場而影響雙折射介質層139的視角變化,進而無法以廣視角模式進行顯示。
在顯示畫面幀frame3以及顯示畫面幀frame4的時段時,顯示面板13為窄視角模式,因此電壓V CFcom11以及電壓V Cfcom21與共通電壓V com1具有電壓V 1之電壓差,電壓V CFcom12以及電壓V Cfcom22與共通電壓V com2具有電壓V 2之電壓差。更具體的來說,在顯示畫面幀frame3時,電壓V CFcom11大於共通電壓V com1,且其電壓差為電壓V 1之電壓值,而電壓V Cfcom21小於共通電壓V com1,且其電壓差亦為電壓V 1之電壓值。在顯示畫面幀frame4時,電壓V CFcom11小於共通電壓V com1,且其電壓差為電壓V 1之電壓值,而電壓V Cfcom21大於共通電壓V com1,且其電壓差亦為電壓V 1之電壓值。同樣地,參閱圖3之電壓V CFcom12,在顯示畫面幀frame3時,電壓V CFcom12大於共通電壓V com2,且其電壓差為電壓V 2之電壓值,電壓V Cfcom22小於共通電壓V com2,且其電壓差亦為電壓V 2之電壓值。在顯示畫面幀frame4時,電壓V CFcom12小於共通電壓V com2,且其電壓差為電壓V 2之電壓值,電壓V Cfcom22大於共通電壓V com2,且其電壓差亦為電壓V 2之電壓值。持續參閱圖3之資料電壓V 131a,於顯示畫面幀frame3時,子畫素131a因資料電壓V 131a高於共通電壓V com而為正極性,子畫素131b因資料電壓V 131b低於共通電壓V com而為負極性,而在顯示畫面幀frame4時,子畫素131a則因資料電壓V 131a低於共通電壓V com而為負極性,子畫素131b因資料電壓V 131b高於共通電壓V com而為正極性。因此,當顯示面板13為窄視角模式時,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2與共通電壓V com所形成的電場會導致雙折射介質層139折射角變化,而所述折射角變化不會影響窄視角模式的視角需求。同時,可藉由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2的電壓來調整雙折射介質層139的折射角以均勻化顯示亮度。具體來說,以顯示畫面幀frame3為例,第一透明電極132之電壓V CFcom11為高於共通電壓V com1,而第二透明電極133之電壓V Cfcom21為低於共通電壓V com1,資料電壓V 131a與電壓V CFcom11的電壓差值小於資料電壓V 131a與電壓V Cfcom21的差值。因此,受電壓V Cfcom21影響之下,部分雙折射介質層139所形成之顯示亮度將會低於受電壓V CFcom11影響的部分雙折射介質層139所形成之顯示亮度。換言之,在單一顯示畫面幀中,具有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之單一子畫素131a將同時顯示不同的亮度。類似地,在顯示畫面幀frame4時,第一透明電極132之電壓V CFcom11為低於共通電壓V com1,而第二透明電極133之電壓V Cfcom21為高於共通電壓V com1,資料電壓V 131a與電壓V CFcom11的電壓差值小於資料電壓V 131a與電壓V CFcom21的差值,因此,受電壓V CFcom21影響之下,部分雙折射介質層139所形成之顯示亮度將會低於受電壓V CFcom11影響的部分雙折射介質層139所形成之顯示亮度。在本實施例中,同一畫面幀的單一子畫素131a會根據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而同時顯示不同的亮度,且不同亮度將互相平衡而產生一平均亮度。鑒於上述說明,對於多個畫面幀來說,每一個畫面幀的同一子畫素131皆因設有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而使同一子畫素131能夠顯示相同的平均亮度,進而顯示畫面能夠形成均勻亮度。
接著請參考圖4,圖4為本發明之子畫素131之實施例俯視示意圖,並省略第一透明電極132、第二透明電極132以及基板137,以便於圖式繪製。子畫素131包括電晶體1311,而電晶體1311包括閘極1311a、源極1311b以及汲極1311c。閘極1311a是用以與閘極線電性耦接,例如為閘極線G n,而源極1311b是用以與資料線電性耦接,例如為資料線D m,汲極1311c則是用以與第一電極134電性耦接。子畫素131亦包含第二電極135,在此實施例中,第二電極135配置於第一電極134之下方,即第二電極135位於第一電極134與基板之間。同時,第一電極134於基板之垂直投影重疊於第二電極135於基板之垂直投影,且第二電極135可如圖2B所述具有多個分支而為柵欄形狀。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汲極亦可與第二電極135電性耦接,且第一電極134可為多個分支所組成。
接著請參考圖5A,圖5A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13實施例二俯視示意圖,圖5A中與圖2A相同的元件符號為相同之元件。圖5A與圖2A之差別在於,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可同時對應至不同列之多個子畫素131,例如在圖5A中,第一透明電極132可同時對應至上方列之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的部分,也同時對應於下方列之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的部分,而上方列之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的部分對應至第二透明電極133,下方列之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的部分對應至第二透明電極133。以圖5A中第一透明電極132為例,圖中左上之子畫素131a之部分區域於第二基板所形成的垂直投影重疊於部分之第一透明電極132於第二基板所形成的垂直投影,同時,圖中右上之子畫素131b之部分區域於第二基板所形成的垂直投影重疊於部分之第一透明電極132於第二基板所形成的垂直投影,使得上方列之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之部分區域可對應於第一透明電極132。圖中左下之子畫素131b之部分區域於第二基板所形成的垂直投影重疊於部分之第一透明電極132於第二基板所形成的垂直投影,同時,圖中右下之子畫素131a之部分區域於第二基板所形成的垂直投影重疊於部分之第一透明電極132於第二基板所形成的垂直投影,使得下方列之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之部分區域可對應於第一透明電極132。因此,於本實施例中,可以了解第一透明電極132可分別對應到不同的子畫素。同樣地,圖中左上之子畫素131a之部分區域於第二基板所形成的垂直投影重疊於部分的第二透明電極133,而圖中右上之子畫素131b之部分區域、圖中左下之子畫素131b之部分區域以及圖中右下之子畫素131a之部分區域分別於第二基板所形成的垂直投影皆可重疊於部分之第二透明電極133於第二基板所形成的垂直投影。因此,於本實施例中,可以了解第二透明電極133可分別對應到不同的子畫素。換言之,以此實施例中的單一子畫素131來說,每一子畫素131仍同時對應於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與圖2A相同。總結來說,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方向X相鄰之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之位置對應至同一的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在第二方向Y相鄰的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之位置則對應至相同的第一透明電極132或第二透明電極133其中之一,並對應至不相同的的第一透明電極132或第二透明電極133其中之另一。
請參考圖5B,圖5B為圖5A之顯示面板13實施例二於剖面線A之剖面示意圖,圖5B中與圖2C相同的元件符號為相同之元件,故不再贅述。圖5B與圖2C之差別在於,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可橫跨於兩個子畫素131之間,而圖5B則是以第一透明電極132為例來繪示。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之間存在間隔G,亦即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彼此電性隔絕而互不連接。於圖5B中,同一第一透明電極132對應於部分的子畫素131a以及部分的子畫素131b。換句話說,以第二方向Y排列之相鄰的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來看,其透明電極之設置順序為子畫素131a之第二透明電極133、子畫素131a之第一透明電極132、子畫素131b之第一透明電極132、子畫素131b之第二透明電極133,而分別位於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之第一透明電極132則結構相連,可於同一道光罩所製程而視為完整單一(one piece)、同一電極結構。
接著請參考圖6A,圖6A為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13實施例三俯視示意圖,圖6A中與圖2A相同的元件符號為相同之元件,以下將不再贅述。圖6A之實施利是以八個子畫素131為例來進行說明,但不以此為限,其中,在圖6A之上半部以第一方向X排列且順序由左至右的子畫素131a、子畫素131b、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為第一列L1的子畫素,而在圖6A之下半部,以第一方向X排列且順序由左至右的子畫素131b、子畫素131a、子畫素131b以及子畫素131a為第二列L2的子畫素。。圖6A與圖2A之差別在於,第一列L1左半邊的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係位置對應於第一透明電極132,第一列L1右半邊的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位置對應於第二透明電極133,而第二列L2左半邊的子畫素131b以及子畫素131a則位置對應於第二透明電極133,第二列L2右半邊的子畫素131b以及子畫素131a為位置對應於第一透明電極13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可以為梳狀電極(pectinate shape),第一透明電極132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電極部132a以及第一走線部132b,第二透明電極133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二電極部133a以及第二走線部133b,如圖6B所示。請同時參考圖6A與圖6B,第一走線部132b與第二走線部133b配置於以第二方向Y排列之兩個子畫素131之間,亦即相鄰兩列之子畫素131之間。具體來說,以圖6A為例,第二走線部133b配置於第一列L1之子畫素以及第二列L2子畫素之間,而第一走線部132b則配置於第一列L1之子畫素以及與其相鄰的子畫素(未繪示)之間,使得第一走線部132b與第二走線部133b以第二方向Y交錯排列。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部132a與第二電極部133a則係彼此在第一方向X與第二方向Y上呈交錯排列,具體來說,以圖6A或圖6B為例,第一列L1之第一電極部132a之右側為第二電極部133a,第一列L1之第一電極部132a之下方為第二列L2之第二電極部133a,且第一電極部132a與第二電極部133a在第一方向X存在間隔G。因此,第一列L1左半邊的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設置位置係對應於第一透明電極132的第一電極部132a,第一列L1右半邊的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設置位置則對應於第二透明電極133的第二電極部133a。第二列L2左半邊的子畫素131b與子畫素131a對應於第二透明電極133的第二電極部133a而設置,第二列右半邊的子畫素131b與子畫素131a則對應於第一透明電極132的第一電極部132a而設置。
圖6C為圖6A之顯示面板13實施例三於剖面線A之剖面示意圖,圖6C與圖2C相同的元件符號為相同之元件,以下將不再贅述。圖6C與圖2C不同的地方在於,圖6A中以第二方向Y(即剖面線A之延伸方向)排列的兩個子畫素131將對應到不同的透明電極,即第一透明電極132或第二透明電極133其中之一。因此,在圖6C中,子畫素131a對應第一透明電極132,而子畫素131b則是對應第二透明電極133。圖6A之顯示面板13實施例三於剖面線B以及剖面線C之剖面示意圖則與圖2D雷同,故不再贅述。總結來說,於圖6A之實施例中,於第一方向X相鄰的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將對應至同一透明電極,而對應至同一透明電極的單一子畫素131a以及單一子畫素131b可視為一子畫素組,於第一方向X相鄰排列之多個子畫素組則對應至不同之透明電極。以圖6A為例,第一列L1由左至右分別為第一透明電極132、第二透明電極133、第一透明電極132、第二透明電極133…(未繪示)。另一方面來說,於第二方向Y相鄰的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則對應於不同之透明電極。同樣地,如以兩相鄰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是為一子畫素組時,依第二方向Y相鄰排列的多個子畫素組亦對應至不同的透明電極,以圖6A為例,圖中左半部於第二方向Y相鄰排列的透明電極依序為第一透明電極132、第二透明電極133、第一透明電極132、第二透明電極133…(未繪示)。
以下將配合圖6A、圖6C以及圖3來說明。圖6A中,子畫素131a之第一電極134以及子畫素131b之第一電極134個別用以接收資料電壓V 131a以及資料電壓V 131b,做為共通電極的第二電極135用以接收共通電壓V com,第一透明電極132根據所選擇的共通電壓V com決定接收電壓V CFcom11或電壓V CFcom12,第二透明電極132根據所選擇的共通電壓V com決定接收電壓V CFcom21或電壓V CFcom22,以下並以電壓V CFcom11、電壓V CFcom21以及共通電壓V com1為例來進行說明。
在圖3畫面幀frame1以及畫面幀frame2的時段時,顯示面板13為廣視角模式,以下將不再贅述。在圖3顯示畫面幀frame3以及畫面幀frame4的時段時,顯示面板13為窄視角模式,電壓V CFcom11以及電壓V Cfcom21與共通電壓V com1具有電壓V 1之電壓差。。因此當圖6A的顯示面板13為窄視角模式時,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2與共通電壓V com所形成的電場會導致雙折射介質層139折射角變化。具體來說,以顯示畫面幀frame3為例,受電壓V Cfcom11影響且對應至子畫素131b的雙折射介質層139的顯示亮度將低於受電壓V CFcom11影響且對應至子畫素131a的雙折射介質層139的顯示亮度,也就是對應於同一第一電極132且相鄰的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同時顯示不同的亮度,受電壓V Cfcom21影響且對應至子畫素131a的雙折射介質層139的顯示亮度將低於受電壓V Cfcom21影響且對應至子畫素131b的雙折射介質層139的顯示亮度,也就是對應於同一第二電極133且相鄰的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同時顯示不同的亮度。
在顯示畫面幀frame4的時段時,受電壓V Cfcom11影響且對應至子畫素131b的雙折射介質層139的顯示亮度將低於受電壓V CFcom11影響且對應至子畫素131a的雙折射介質層139的顯示亮度,也就是對應於同一第一電極132且相鄰的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同時顯示不同的亮度,受電壓V Cfcom21影響且對應至子畫素131a的雙折射介質層139的顯示亮度將低於受電壓V Cfcom21影響且對應至子畫素131b的雙折射介質層139的顯示亮度,也就是對應於同一第二電極133且相鄰的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同時顯示不同的亮度。此外,在同一畫面幀中,對應同一個第一透明電極132的子畫素131a之亮度大於子畫素131b,對應同一個第二透明電極133的子畫素131a之亮度小於子畫素131b。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在單一畫面幀中對應同一電極的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會根據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而同時顯示不同的亮度,且在單一畫面幀中對應不同透明電極的子畫素131a顯示不同的亮度,在單一畫面幀中對應不同透明電極的子畫素131b顯示不同的亮度,但以一個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一個第二透明電極133為一個透明電極組來說,在單一畫面幀時,每一個透明電極組皆因為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彼此平衡而顯示相同的一平均亮度,因此顯示畫面亮度整體為平均。
接著請參考圖7A,圖7A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13實施例四俯視示意圖,圖7A中與圖6A相同的元件符號為相同之元件,以下將不再贅述。圖7A中與圖6A之差別在於,顯示面板13於第一列L1以及第二列L2之間更包括了第三列L3與第四列L4,也就是第三列L3與第四列L4係配置於第二列L2之相對兩側,使得第二列L2位於第三列L3與第四列L4之間。在此實施例中,每一列以四個子畫素131為例,且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分別於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上彼此交錯配置。此外,第一列L1與第三列L3之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皆分別對應至同一第一透明電極132,第二列L2與第四列L4之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皆分別對應至同一第二透明電極133,因此,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於第二方向Y形成交錯排列,且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之間具有間隙G,使得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之間電性隔絕而可提供獨立電壓。其中,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可個別於第一方向X左右延伸,也就是同列的子畫素將對應到同一透明電極。於另一變形例中,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更可與圖6A雷同,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於第一方向X為交錯排列,也就是單一第一透明電極132於第一方向X相鄰之透明電極皆為第二透明電極133。而由上述實施例可知,設置位置對應於同一透明電極之子畫素個數為偶數,而設置位置對應同一透明電極之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之個數各半,其理由在於,藉由相同個數之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所形成的亮度能夠使得在特定面積中,一部分區域的亮度較亮,而另一部分區域的亮度較暗,以達到在特定面積中的亮度能夠互相補償而彼此平均,使得整體顯示的亮度能夠均勻。當以透明電極為單位時,每一透明電極對應區域所顯示之亮度則將會相同。
圖7B為圖7A之顯示面板13實施例四於剖面線A之剖面示意圖,圖7B與圖6B相同的元件符號為相同之元件,以下將不再贅述。圖7B與圖6B不同的地方在於,圖7A中,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在第二方向Y皆對應至兩個子畫素131。因此,圖7B中可看出,左邊之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是對應至同一個第一透明電極132,右邊之子畫素131a以及子畫素131b是對應至同一個第二透明電極133,且第一透明電極132與第二透明電極133之間具有間隙G。總結來說,於圖7A之實施例中,於第一方向X相鄰之兩個子畫素中,其兩個子畫素可位置對應於同一透明電極,如第一列L1之相鄰的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皆可位置對應於第二透明電極133。於第二方向Y相鄰之兩個子畫素中,其兩個子畫素可位置對應於同一透明電極或不同透明電極,以第一列L1與第三列L3之相鄰兩子畫素來看,則可位置對應於第二透明電極132,而以第三列L1與第二列L2之相鄰兩子畫素來看,則位置分別對應於第二透明電極132與第三透明電極133。
當圖7A之顯示面板13操作於圖3之畫面幀frame1或frame2時,與圖6A雷同,圖7A之顯示面板13操作於廣視角模式,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與共通電壓V com具有相同之電壓,因此以下將不再贅述。接著以圖7A之顯示面板13操作於圖3之畫面幀frame3或frame4,也就是窄視角模式為例來說明,其中,第一透明電極132耦接電壓V CFcom11,第二透明電極133耦接電壓V CFcom21,第二電極135耦接共通電壓V com1。在畫面幀frame3時,對應第一透明電極132的子畫素131a之顯示亮度高於子畫素131b,而對應至第二透明電極133的子畫素131a之之顯示亮度低於子畫素131b。在畫面幀frame4時,對應第一透明電極132的子畫素131a之顯示亮度高於子畫素131b,而對應至第二透明電極133的子畫素131a之顯示亮度低於子畫素131b。綜以上所述,在本實施例中,對應至同一透明電極的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於同一畫面幀之顯示時段內會是顯示不同的亮度,因此,對應至同一透明電極且彼此相鄰的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能夠彼此平均顯示亮度。最後,以多個透明電極來說,每一單一透明電極所對應之顯示亮度皆會相同,使得顯示面板13於窄視角模式中,顯示不同畫面幀的區間內仍可保有均勻的顯示亮度。
請參考圖8A,圖8A為舊有技術實施例示意圖,圖8A為用以與本發明對比以更清楚闡明本發明之技術內涵。圖8A之顯示面板配置有一子畫素81a以及一子畫素81b為例,子畫素81a以及子畫素81b彼此相鄰,且子畫素81a與子畫素81b則個別具有第一電極84以及第二電極85。舊有之顯示面板亦具有第一透明電極82與第二透明電極83,而子畫素81a對應於第二透明電極83,子畫素81b對應於第一透明電極82。圖8A之子畫素131a接收資料電壓V 131a,子畫素131b接收資料電壓V 131b,且以第一透明電極132接收電壓V CFcom11、第二透明電極133接收電壓V CFcom21以及第二電極135接收共通電壓V com1為例來說明。當顯示面板在畫面幀frame1以及畫面幀frame2時是操作於廣視角模式,廣視角模式時第一透明電極132以及第二透明電極133之電位與共通電壓相同,以下不再贅述。而當顯示面板在畫面幀frame3以及畫面幀frame4時是操作於窄視角模式,即子畫素131a與子畫素131b處於畫面幀frame3與畫面幀frame4時,透過調整各子畫素的資料電壓與透明電極之電壓的電壓差來控制顯示畫面的亮度。以子畫素131a來看,處於畫面幀frame3之資料電壓V 131a與電壓V CFcom21的電壓差,會較處於畫面幀frame4之資料電壓V 131a與電壓V CFcom21的電壓差來的大。因此,子畫素131a處於畫面幀frame3的亮度都較畫面幀frame4時的亮度低。同樣地,以子畫素131b來看,亦會得到相同的現象。由此觀之,圖8A之舊有顯示面板13於在窄視角模式時,顯示影像具有亮度不均勻的現像。圖8B則為舊有顯示面板13之單一子畫素131(如圖8A之子畫素131a或子畫素131b)在不同畫面幀之穿透率,其橫軸為資料電壓扣除共通電壓之電壓值,又稱畫素電位,而縱軸為穿透率。於圖8B中,曲線201指的是子畫素131所對應的透明電極之電位大於共通電壓之穿透率,曲線203指的是子畫素131所對應的透明電極之電位小於共通電壓之穿透率,即曲線201與曲線203可分別視為單一子畫素在不同畫面幀之穿透率。由圖8B中可明顯看出,當畫素電位越高,單一子畫素在不同畫面幀之穿透率差異越大,也就是顯示亮度明顯不均勻。
圖9為本發明之單一子畫素131(如圖2A之子畫素131a或子畫素131b)在不同畫面幀之穿透率,其橫軸為資料電壓扣除共通電壓之電壓值,又稱畫素電位,而縱軸為穿透率。於圖9中,曲線205為子畫素於畫面幀frame3之穿透率,曲線207則為子畫素於於畫面幀frame4之穿透率。因此,由圖9中可明顯看出,單一子畫素在不同畫面幀之穿透率差異微小,也就是本發明之顯示面板13明顯具有較均勻之顯示亮度。其理由在於,由於圖2A實施例中之單一子畫素131同時對應不同透明電極,也就是在單一子畫素131中即可形成亮度補償作用而達到亮度平均。鑒於此,對於顯示面板13之整體顯示畫面來說,由於是以最小單位來進行亮度平均或補償,因此在不同畫面幀能具有均勻之顯示亮度。此外,圖2A實施例相較於其他實施例,更不會造成外部控制電路之負載,其原因在於,每一透明電極需對應的子畫素131數量明顯少於其他實施例。又圖2A實施例相較於圖6A之實施例,其透明電極之設計不僅簡易,更能減少透明電極之電路阻值的增加,有效減少電壓傳遞延遲或失真的情況。
綜以上所述,由於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可以藉由第一透明電極以及第二透明電極的配置,而使得單一或多數個子畫素131同時顯示不同之顯示亮度,並藉由不同顯示亮度彼此平均而調整之顯示亮度,因此使得顯示面板於不同畫面幀仍具有均勻的顯示亮度,有效增進消費者的觀賞體驗。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術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付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顯示裝置
11‧‧‧資料驅動器
12‧‧‧閘極驅動器
13‧‧‧顯示面板
131、131a、131b‧‧‧子畫素
D1、D2、D3…Dm‧‧‧資料線
G1、G2、G3…Gn‧‧‧閘極線
132‧‧‧第一透明電極
132a‧‧‧第一電極部
132b‧‧‧第一走線部
133‧‧‧第二透明電極
133a‧‧‧第二電極部
133b‧‧‧第二走線部
134‧‧‧第一電極
135‧‧‧第一電極
136‧‧‧分支
1361‧‧‧第一段
1362‧‧‧第二段
1363‧‧‧連接段
137‧‧‧基板
138‧‧‧基板
139‧‧‧雙折射介質層
81a、81b‧‧‧子畫素
82‧‧‧第一透明電極
83‧‧‧第二透明電極
84‧‧‧第一電極
85‧‧‧第二電極
G‧‧‧間隔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fram1、fram2、fram3、fram4‧‧‧畫面幀
V131a、V131b‧‧‧資料電壓
VCFcom11、VCFcom12、VCFcom21、VCFcom22‧‧‧電壓
Vcom、Vcom1、Vcom2‧‧‧共通電壓
1311‧‧‧電晶體
1311a‧‧‧閘極
1311b‧‧‧源極
1311c‧‧‧汲極
L1‧‧‧第一列
L2‧‧‧第二列
L3‧‧‧第三列
L4‧‧‧第四列
201、203、205、207‧‧‧曲線
圖1為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之架構實施例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實施例一俯視示意圖。 圖2B為本發明之電極架構是意圖。 圖2C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實施例一剖面示意圖。 圖2D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實施例一另一剖面示意圖。 圖3為電壓電位實施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之子畫素之實施例俯視示意圖。 圖5A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實施例二俯視示意圖。 圖5B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實施例二剖面示意圖。 圖6A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實施例三俯視示意圖。 圖6B為本發明之透明電極實施例示意圖。 圖6C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實施例三剖面示意圖。 圖7A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實施例四俯視示意圖。 圖7B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實施例四剖面示意圖。 圖8A為對照實施例俯視示意圖。 圖8B為對照實施例穿透率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之實施例穿透率示意圖。
13‧‧‧顯示面板
131a、131b‧‧‧子畫素
132‧‧‧第一透明電極
133‧‧‧第二透明電極
134‧‧‧第一電極
135‧‧‧第一電極
136‧‧‧分支
G‧‧‧間隔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Claims (20)

  1. 一種顯示面板,其包括: 一對基板; 一夾設於該對基板之間的雙折射介質層,其中,該對基板定義有多個子畫素; 一畫素電極,設置於各該子畫素之該對基板其中一者內表面上; 一共通電極,設置於各該子畫素之該對基板其中一者內表面上,且該畫素電極與該共通電極其中至少一者具有多個分支; 一第一透明電極,設置於該對基板另一者內表面上,其中,該第一透明電極對應於該些子畫素至少其中一個,且該第一透明電極與該對應子畫素的該畫素電極之一部份及該對應子畫素的該共通電極之一部份於垂直投影在該對基板上重疊;以及 一第二透明電極,設置於該對基板另一者內表面上,其中,該第二透明電極與該對應子畫素相對應,該第二透明電極與該對應子畫素的該畫素電極之另一部份及該對應子畫素的該共通電極之另一部份於垂直投影在該對基板上重疊,且該第一透明電極與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間存在一間隔,而相互分隔開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各該分支具有一第一段、一第二段與一連接段,而該連接段之一端連接該第一段,該連接段之另一端連接該第二段,且該連接段與該間隔至少一部份不重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透明電極與該第二透明電極皆對應於該些子畫素至少其中二個相鄰之子畫素,其中,該對應之該些子畫素係排列於一第一方向,且該第一與該第二透明電極皆沿著該第一方向延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透明電極對應於該些子畫素至少其中二個相鄰之子畫素,該第二透明電極與該對應之該些子畫素相對應,其中,該對應之該些子畫素係排列於一第一方向,該第一與該第二透明電極皆沿著一第二方向延伸,且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交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透明電極與該第二透明電極沿著該第二方向交錯排列。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透明電極係位於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或第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於同一畫面幀下,該至少二相鄰之子畫素中各該畫素電極係極性相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於同一畫面幀且於窄視角模式下,該第一透明電極之電位、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電位與該共通電極之電位皆相互不同。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透明電極之電位大於該共通電極之電位,且該第一透明電極之電位大於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電位。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共通電極與該第一透明電極之電位差絕對值相同於該共通電極與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電位差絕對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於同一畫面幀且於廣視角模式下,該第一透明電極之電位、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電位與該共通電極之電位皆相同。
  12. 一種顯示面板,包含: 一對基板; 一夾設於該對基板之間的雙折射介質層,其中,該對基板定義有多個子畫素,且該些子畫素至少排列成第一列與第二列;              一畫素電極,設置於各該子畫素之該對基板其中一者內表面上;              一共通電極,設置於各該子畫素之該對基板其中一者內表面上,且該第一畫素電極與該共通電極其中至少一者具有多個分支;              一第一透明電極,設置於該基板另一者內表面上,其中,該第一透明電極對應於該第一列之該些子畫素一部份,且該第一透明電極與位於該第一列之對應子畫素的該畫素電極及該對應子畫素的該共通電極於垂直投影在該對基板上重疊;以及              一第二透明電極,設置於該對基板另一者內表面上,其中,該第二透明電極對應於該第二列之該些子畫素一部份,該第二透明電極與位於該第二列之對應子畫素的該畫素電極及該對應子畫素的該共通電極於垂直投影在該對基板上重疊,且該第一透明電極與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間存在一間隔,而相互分隔開來,其中,任二相鄰子畫素中的畫素電極係極性相反。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透明電極更對應於該第二列之該些子畫素另一部份,該第一透明電極與位於該第二列之另一對應子畫素的該畫素電極及該另一對應子畫素的該共通電極於垂直投影在該對基板上重疊;以及該第二透明電極更對應於該第一列之該些子畫素另一部份,該第二透明電極與位於該第一列之另一對應子畫素的該畫素電極及該另一對應子畫素的該共通電極於垂直投影在該對基板上重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透明電極係為梳狀電極,其包含至少二第一電極部與一第一走線部,該些第一電極部之其中一個對應於該第一列之該些子畫素一部份,該些第一電極部另一個對應於該第二列之該些子畫素另一部份,且該第一走線部連接該些第一電極部其中一者之一端,而該些第一電極部另一者之一端連接另一第一走線部;以及該第二透明電極係為梳狀電極,其包含至少二第二電極部與一第二走線部,該些第二電極部其中一個對應於該第二列之該些子畫素一部份,該些第二電極部之另一個對應於該第一列之該些子畫素另一部份,且該第二走線部連接該些第二電極部之一端,該些第一電極部與該第二電極部呈交錯排列。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些子畫素更排列成第三列與第四列,該第三列位於該第一列與第二列之間,該第二列位於該第三列與該第四列之間,該第一透明電極更對應於該第三列之該些子畫素一部份,該第二透明電極更對應於該第四列之該些子畫素一部份,且該第一透明電極與該第二透明電極沿著列方向延伸,並沿著行方向排列。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第13項、第14項或第15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於同一畫素面幀且於窄視角模式下,該第一透明電極之電位、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電位與該共通電極之電位皆相互不同。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透明電極之電位大於該共通電極之電位,且該第一透明電極之電位大於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電位。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共通電極與該第一透明電極之電位差絕對值相同於該共通電極與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電位差絕對值。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於同一畫素面幀且於廣視角模式下,該第一透明電極之電位、該第二透明電極之電位與該共通電極之電位皆相同。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各該分支具有一第一段、一第二段與一連接段,該連接段之一端連接該第一段,該連接段之另一端連接該第二段。
TW105134542A 2016-10-26 2016-10-26 顯示面板 TWI585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4542A TWI585499B (zh) 2016-10-26 2016-10-26 顯示面板
CN201611071790.8A CN106353938B (zh) 2016-10-26 2016-11-29 显示面板
US15/697,570 US10379406B2 (en) 2016-10-26 2017-09-07 Display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4542A TWI585499B (zh) 2016-10-26 2016-10-26 顯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5499B true TWI585499B (zh) 2017-06-01
TW201816491A TW201816491A (zh) 2018-05-01

Family

ID=57862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4542A TWI585499B (zh) 2016-10-26 2016-10-26 顯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79406B2 (zh)
CN (1) CN106353938B (zh)
TW (1) TWI5854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7551B (zh) * 2017-03-03 2017-09-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器
WO2019006665A1 (zh) * 2017-07-04 2019-01-1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7861278B (zh) * 2017-12-26 2020-01-03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TWI648581B (zh) 2018-01-24 2019-0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結構以及可切換顯示模式的驅動方法
TWI690838B (zh) * 2019-05-03 2020-04-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10359A1 (en) * 2008-10-30 2010-05-06 Jaekyun Le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1608307A (zh) * 2014-08-29 2016-03-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TW201624458A (zh) * 2014-12-22 2016-07-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98047B1 (ko) * 2003-04-19 2007-03-23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횡전계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261719B (en) 2005-01-21 2006-09-11 Au Optronics Corp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pixel electrode thereof
JP5168767B2 (ja) 2005-08-29 2013-03-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I356228B (en) * 2006-12-11 2012-01-11 Chimei Innolux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8275855A (ja) * 2007-04-27 2008-11-13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表示制御方法
US7924385B2 (en) * 2007-11-26 2011-04-12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Wide viewing a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floating electrode in locations directly facing a corresponding one or more pixel electrodes thereby inducing an electric field in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US20140002762A1 (en) * 2011-03-18 2014-01-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rive metho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3412442A (zh) * 2013-08-19 2013-11-27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屏幕视角控制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器
CN105446014B (zh) * 2015-12-24 2019-05-14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5425480B (zh) * 2015-12-31 2018-09-18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可切换视角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视角切换方法
TWI567725B (zh) * 2016-03-07 2017-0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面板以及其驅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10359A1 (en) * 2008-10-30 2010-05-06 Jaekyun Le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1608307A (zh) * 2014-08-29 2016-03-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TW201624458A (zh) * 2014-12-22 2016-07-01 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79406B2 (en) 2019-08-13
US20180113340A1 (en) 2018-04-26
CN106353938A (zh) 2017-01-25
TW201816491A (zh) 2018-05-01
CN106353938B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5499B (zh) 顯示面板
CN104570532B (zh) 透明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
US883690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5138679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液晶パネル、液晶表示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US846230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77253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517303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81728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995972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061169B2 (en)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84632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62577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5458059B2 (ja) 液晶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JP5512158B2 (ja) 表示装置
JP719159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0229935B2 (en) Curved display device having plurality of subpixel electrodes formed in plurality of columns
JP5755709B2 (ja) 液晶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KR20120008381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50197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6143097A1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US20160161806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59985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for curved screen
TWI591408B (zh) 透明液晶顯示面板之畫素結構
US2014004971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