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9663B - D2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D2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69663B TWI569663B TW103137740A TW103137740A TWI569663B TW I569663 B TWI569663 B TW I569663B TW 103137740 A TW103137740 A TW 103137740A TW 103137740 A TW103137740 A TW 103137740A TW I569663 B TWI569663 B TW I56966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synchronization
- discovery
- sequence
-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41000854291 Dianthus carthusianorum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3—Arrangements to increase tolerance to errors in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ti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3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cting errors in frequency or pha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5—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terminals via a wireless link, e.g. side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屬於通信領域,特別地是關於一種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和裝置。
圖1示出了傳統的蜂窩通信技術中,兩個終端之間的資料通信方式。如圖1所示,兩個終端的語音和資料等業務經過各自駐留的演進型基地台(evolved Node B,下文中簡稱為eNB)以及核心網(SGW/PGW)進行交互作用。
終端直通技術(Device-to-Device,下文中簡稱為D2D)所實現的通信方式與圖1所示的通信方式不同。如圖2所示,借助於D2D,鄰近的終端可以在近距離範圍內通過直連鏈路進行資料傳輸的方式,不需要通過中心節點(即基地台)進行轉發。由於D2D技術本身的短距離通信特點和直接通信方式,因此具備以下優勢:(1)終端近距離直接通信方式可實現較高的資料速率、較低的延遲和較低的功耗;(2)利用網路中廣泛分佈的使用者終端以及D2D通信鏈路的短距離特點,可以實現頻譜資源的有效利用;
(3)D2D的直接通信方式能夠適應如無線對等連接網路(Peer-to-Peer,下文中簡稱為P2P)等業務的本地資料共用需求,提供具有靈活適應能力的資料服務;(4)D2D直接通信能夠利用網路中數量龐大且分佈廣泛的通信終端以拓展網路的覆蓋範圍。
LTE D2D技術是指工作在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下文中簡稱為LTE)授權頻段上的受LTE網路控制的D2D發現和通信過程。LTE的D2D技術可以充分發揮D2D技術的原有優勢,同時LTE網路的控制也可以克服傳統D2D技術的一些問題,例如干擾不可控等。LTE D2D特性的引入將使LTE技術從單純的無線移動蜂窩通信技術向著通用連接技術(Universal Connectivity Technology,下文中簡稱為UCT)的方向演進。
LTE D2D技術包括D2D發現和D2D通信兩個方面,其中D2D發現指一個D2D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下文中簡稱為UE)去發現附近的其他D2D UE,D2D通信指D2D UE與其他D2D UE進行資料通信傳輸。無論是發現還是通信,都需要基於UE間的同步才能進行D2D信號的收發。在網路覆蓋內,可以由基地台提供同步參考(也可稱為定時參考),所有覆蓋內的UE都按照基地台發送的同步信號獲得同步參考。在網路覆蓋外,需要有叢集頭來發送同步信號,行使基地台所提供的同步功能,以使叢集內的其他UE能根據同步信號獲得相同的同步參考。
圖3~圖5示出了三種D2D傳輸的場景,其中,圖3示出了有網路覆蓋的場景下D2D傳輸的方式,圖4示出了無網路覆蓋的場景下
D2D傳輸的方式,圖5示出了部分網路覆蓋的場景下D2D傳輸的方式。通過圖3~圖5可以看出,無論在哪種場景,D2D UE都可能要接收來自多個小區或者多個叢集的UE發送的D2D信號,因此需要按照這些UE所在的小區或者叢集的D2D發送定時以及D2D資源配置來進行相應的D2D信號的接收。在此之前,UE要先獲得不同小區或者叢集的D2D信號相應的同步參考和D2D資源配置資訊。其中,UE所在的服務小區或者所在叢集的資源配置資訊可以由基地台或者叢集頭指示。
本小區的D2D資源配置資訊一般由基地台通知,但是,目前還沒有方法可以使UE獲得其他小區或者其他叢集的D2D資源配置資訊。這樣,在例如沒有網路覆蓋且叢集頭沒有資源配置能力時,不能由叢集頭進行資源配置和通知,UE只能採用固定的資源,這樣就會導致叢集間的D2D資源是相同的,容易造成相互干擾。
針對相關技術中因為UE使用固定資源傳輸D2D信號導致傳輸效率和品質降低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針對相關技術中因為UE使用固定資源傳輸D2D信號導致傳輸效率和品質降低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和裝置,使得UE能夠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獲知D2D資源配置,避免採用固定資源的問題,從而降低了相互干擾。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包括:檢測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確定發
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根據確定的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確定傳輸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在資源位置上進行其他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
其中較佳地,同步參考包括以下之一:定時同步參考、頻率同步參考。
並且較佳地,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攜帶的資訊獲得子訊框編號和/或無線訊框編號;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和子訊框編號;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通道攜帶的資訊獲得無線訊框編號。
此外較佳地,確定D2D資源配置包括: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以及預先獲得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D2D資源配置;或者,根據同步
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用於D2D傳輸的物理資源,並根據該物理資源,確定該D2D資源配置;或者,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信號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
其中較佳地,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同步信號中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同步信號中攜帶的TDD上下行配置資訊、同步信號中攜帶的系統頻寬資訊。
此外較佳地,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或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攜帶;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或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攜帶。
其中較佳地,由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等資訊。
另外較佳地,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E的D2D ID、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D2D應用ID、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生成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的DMRS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其中,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指示資訊、D2D通信資源配置指示資訊。
一方面,上述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或
者通過預先約定的方法得到。
並且較佳地,在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的情況下,對應關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本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本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
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
此外較佳地,在資源位置上進行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包括:根據基於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根據該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
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和/或D2D通信信號所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
其中較佳地,上述確定D2D資源配置的處理包括:確定發送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的UE的D2D資源配置;或者,確定系統的D2D資源配置。
此外較佳地,D2D信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信號、D2D通信信號。
此外較佳地,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
資源配置、D2D通信資源配置。
可選地,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資訊中的至少之一:物理資源配置、物理資源單位、單個週期內發送的次數、D2D信號發送的概率、D2D信號所用的序列資訊、D2D信號所用的加擾資訊、D2D信號的循環字首(CP)長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D2D信號的傳輸裝置,包括:第一確定模組,用於檢測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第二確定模組,用於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傳輸模組,用於根據確定的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確定傳輸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在資源位置上進行其他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
其中較佳地,同步參考包括以下之一:定時同步參考、頻率同步參考。
並且較佳地,第一確定模組用於通過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之一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攜帶的資訊獲得子訊框編號和/或無線訊框編號;
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和子訊框編號;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通道攜帶的資訊獲得無線訊框編號。
另外較佳地,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第二確定模組用於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以及預先獲得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D2D資源配置;或者,第二確定模組根據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用於D2D傳輸的物理資源,並根據該物理資源,確定該D2D資源配置;或者,第二確定模組用於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信號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
其中較佳地,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同步信號中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同步信號中攜帶的TDD上下行配置資訊、同步信號中攜帶的系統頻寬資訊。
此外較佳地,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或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攜帶;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或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攜帶。
此外較佳地,由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
迴圈移位元等資訊。
此外較佳地,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E的D2D ID、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D2D應用ID、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生成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的DMRS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其中,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指示資訊、D2D通信資源配置指示資訊。
一方面,上述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或者通過預先約定的方法得到。
並且較佳地,在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的情況下,對應關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本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本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
另一方面,第二確定模組用於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
此外較佳地,傳輸模組在資源位置上進行D2D信號的發送
或接收的方式包括:根據基於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根據該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和/或D2D通信信號所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
此外較佳地,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第二確定模組確定發送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的UE的D2D資源配置;或者,第二確定模組確定系統的D2D資源配置。
另外較佳地,D2D信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信號、D2D通信信號。
此外較佳地,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D2D通信資源配置。
此外較佳地,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資訊中的至少之一:物理資源配置、物理資源單位、單個週期內發送的次數、D2D信號發送的概率、D2D信號所用的序列資訊、D2D信號所用的加擾資訊、D2D信號的CP長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D2D信號的傳輸裝置,包括:處理器,用於讀取記憶體中的程式,執行下列過程:檢測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其他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根據確定的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確定傳輸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在資源位置上通過收發機進行其他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收發機,用於在該處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發送資料。
其中較佳地,同步參考可以包括以下之一:定時同步參考、頻率同步參考。
並且較佳地,處理器用於通過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之一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攜帶的資訊獲得子訊框編號和/或無線訊框編號;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和子訊框編號;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通道攜帶的資訊獲得無線訊框編號。
另外較佳地,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處理器用於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以及預先獲得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D2D資源配置;或者,第二確定模組根據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用於D2D傳輸的物理資源,並根據該物理資源,確定該D2D資源配置;或者,第二確定模組用於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信號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
其中較佳地,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同步信號中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同步信號中攜帶的TDD上下行配置資訊、同步信
號中攜帶的系統頻寬資訊。
此外較佳地,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或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攜帶;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或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攜帶。
此外較佳地,由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等資訊。
此外較佳地,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E的D2D ID、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D2D應用ID、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生成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的DMRS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其中,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指示資訊、D2D通信資源配置指示資訊。
一方面,上述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或者通過預先約定的裝置得到。
並且較佳地,在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的情況下,對應關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本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
本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
另一方面,處理器用於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
此外較佳地,處理器在資源位置上通過收發機進行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的方式包括:根據基於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根據該資源位置通過該收發機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通過該收發機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通過該收發機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和/或D2D通信信號所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
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通過該收發機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通過該收發機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通過該收發機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
另外較佳地,D2D信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信號、D2D通信信號。
此外較佳地,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D2D通信資源配置。
此外較佳地,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資訊中的至少之一:物理資源配置、物理資源單位、單個週期內發送的次數、D2D信號發送的概率、D2D信號所用的序列資訊、D2D信號所用的加擾資訊、D2D信號的CP長度。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使得UE能夠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獲知D2D資源配置,從而避免UE在傳輸D2D信號時採用固定資源,從而降低了相互干擾,提高了導致傳輸效率和品質。
S601、S603、S605‧‧‧步驟
71‧‧‧第一確定模組
72‧‧‧第二確定模組
73‧‧‧傳輸模組
081‧‧‧第二處理模組
605‧‧‧第三介面模組
700‧‧‧處理器
710‧‧‧收發機
720‧‧‧記憶體
801‧‧‧CPU
802‧‧‧ROM
803‧‧‧RAM
804‧‧‧匯流排
805‧‧‧輸入/輸出介面
806‧‧‧輸入部分
807‧‧‧輸出部分
808‧‧‧存儲部分
809‧‧‧通信部分
810‧‧‧驅動器
811‧‧‧可拆卸介質
900‧‧‧處理器
910‧‧‧收發機
920‧‧‧記憶體
圖1是現有技術中蜂窩網路中終端通信的資料流程程結構圖;圖2是現有技術中終端直連通信的資料流程程結構圖;圖3是現有技術中有網路覆蓋的D2D傳輸場景結構圖;圖4是現有技術中無網路覆蓋的D2D傳輸場景結構圖;圖5是現有技術中部分網路覆蓋的D2D傳輸場景結構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的流程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D2D信號的傳輸裝置的框圖;圖8是能夠實現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電腦的結構框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種D2D信號的傳輸裝置的框圖。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D2D信號的傳輸方法。
如圖6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包括:步驟S601,檢測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也可以稱為定時參考);
步驟S603,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步驟S605,根據確定的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確定傳輸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在資源位置上進行其他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
其中,D2D信號可以包括D2D發現信號和/或D2D通信信號。
應當注意的是,步驟S603中用於確定D2D資源配置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與步驟S601中用於確定同步參考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可以分別對應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在步驟S601中,可以利用同步信號確定同步參考,在步驟S603中可以通過D2D信號(例如,D2D通信信號或D2D發現信號)確定資源配置。
另外,在步驟S601和步驟S605中提到的其他D2D信號與前述的D2D信號不同,可以是發送前述D2D信號的UE發送的其他D2D信號,也可以是其他UE發送的D2D信號,或者是後續將要發送的D2D信號;並且,對於接收D2D信號時,可以是接收UE所在服務小區的D2D信號,也可以是非服務小區的D2D信號。
其中,同步信號可以包括用於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和子訊框編號的同步序列,還可以包括用於獲得無線訊框編號的同步通道,這樣,就能夠基於同步信號確定同步參考。另外,同步參考不僅可以根據同步信號的檢測確定,也可以根據D2D信號(例如,D2D發現信號)的檢測確定,還可以聯合同步信號和D2D信號的檢測來確定。確定的同步參考包括定時
同步參考、和/或頻率同步參考。
具體而言,確定發送或者其他接收D2D信號的同步參考的處理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攜帶的資訊獲得子訊框編號和/或無線訊框編號;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和子訊框編號;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通道攜帶的資訊獲得無線訊框編號。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根據D2D信號確定同步參考時,可以不確定子訊框編號,例如,可以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從而作為同步參考,在不確定子訊框編號的情況下進行D2D信號的接收。
下面將對確定D2D資源配置的過程進行描述,這裡所說的資源配置可以包括D2D發現信號的資源配置(即D2D發現資源配置),和/或D2D通信的資源配置(即D2D通信資源配置)。
並且,確定的D2D資源配置時,可以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
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發送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的UE的D2D資源配置,也可以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系統的D2D資源配置。也就是說,確定的資源配置既可以是一個UE的,也可以是整個系統的,其中,系統的D2D資源配置可以是一個小區所有UE的D2D資源配置,也可以是所有小區的D2D資源配置。
並且,D2D資源配置可以包括以下資訊中的至少之一:物理資源配置(比如D2D信號佔用的時域資源和頻域資源配置,包括跳頻圖樣);物理資源單位;(即一個發現資源或者通信資源所佔用的資源大小);單個週期內發送的次數;D2D信號發送的概率、D2D信號所用的序列資訊、D2D信號所用的加擾資訊、D2D信號的CP長度。
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可以借助多種方式,下面將對這些方式分別進行描述。
(方式1)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以及預先獲得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D2D資源配置。
對於同步信號,其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同步信號中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該序列標識可以由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得到,或者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得到)、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同步信號中攜帶的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上下行配置資訊、同步信號中攜帶的系統頻寬資訊。
另外,對於D2D發現信號,其攜帶的資訊可以由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或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攜帶;而對於D2D通信信號,其攜帶的資訊由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或D2D通信
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攜帶。其中,可選地,由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該序列標識可以是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或者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等資訊;由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E的D2D ID、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D2D應用ID、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生成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的解調參考信號(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其中,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指示資訊、D2D通信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其中,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指示資訊、D2D通信資源配置指示資訊。
在上述的對應關係中,對應雙方中的一方是D2D資源配置,另一方則可以包含上述同步信號攜帶的資訊、發現序列攜帶的資訊、發現消息攜帶的資訊、通信序列攜帶的資訊、通信消息攜帶的資訊中的任一資訊,也可以包含之前列舉的多個資訊的組合。
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UE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的序列所確定的序列標識,以及預先確定的序列標識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D2D資源配置;在另一實施例中,UE根據檢測到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所確定的序列標識,以及預先確定的序列標識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D2D資源配置;在另一實施例中,UE根據檢測到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所包含的D2D ID,以及預先確定的D2D ID與D2D
發現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D2D發現資源配置;在另一實施例中,UE根據檢測到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以及預先確定的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D2D資源配置;並且,這裡所列舉的具體實施例也可以相互組合,並且還可以與沒有列舉的其他實施例進行組合。
此外,上述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或者通過預先約定的方法得到。
其中,在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的情況下,對應關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本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本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
例如,本小區的基地台可以通過和其他基地台進行D2D資源配置資訊的交互作用,獲得其他小區的同步信號或者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進而通知UE;並且,叢集頭UE可以通過和其他叢集頭UE進行D2D資源配置資訊的交互作用,獲得其他叢集的同步信號或者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進而通
知UE。
(方式2)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信號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D2D信號包括:D2D發現信號和/或D2D通信信號,在根據本方式確定D2D資源配置時,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例如,對於D2D發現信號,D2D資源配置並非以對應某特定資訊的方式攜帶於D2D發現信號中,而是直接在D2D發現信號中攜帶D2D資源配置,因此,UE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無需借助之前描述的方式1中的對應關係,而是直接讀取D2D發現信號中所攜帶的內容即可。例如,UE可以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所包含的發現資源配置資訊,確定D2D發現資源配置。而對於D2D通信信號,同樣可以基於類似方式確定D2D配置。
(方式3)根據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用於D2D傳輸的物理資源,並根據該物理資源,確定該D2D資源配置。在根據本方式確定D2D資源配置時,根據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可以用於D2D傳輸的物理資源,從而確定D2D資源配置。比如,UE根據同步信號中攜帶的TDD上下行配置資訊,確定其中的上行子訊框可以用於D2D傳輸,從而確定D2D資源配置。又如,UE根據同步信號中攜帶的系統頻寬資訊,確定只有在系統頻寬內的資源可以用於D2D傳輸,從而確定D2D資源配置。
對於同步信號,其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同步信號中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該序列標識可以由UE所在小區的小區
ID得到,或者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得到)、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同步信號中攜帶的TDD上下行配置資訊、同步信號中攜帶的系統頻寬資訊。
另外,對於D2D發現信號,其攜帶的資訊可以由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或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攜帶;而對於D2D通信信號,其攜帶的資訊由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或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攜帶。其中,可選地,由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該序列標識可以是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或者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等資訊;由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E的D2D ID、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D2D應用ID、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生成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的DMRS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其中,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指示資訊、D2D通信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其中,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指示資訊、D2D通信資源配置指示資訊。
在通過上述處理確定了同步參考和D2D資源配置之後,UE就可以確定傳輸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而在該資源位置上進行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
在一個實施例中,UE可以根據基於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
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根據該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
在另一實施例中,UE可以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
在另一實施例中,UE可以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
在另一實施例中,UE可以根據基於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和/或D2D通信信號所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
在另一實施例中,UE可以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
在另一實施例中,UE可以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
根據本發明的上述處理,能夠實現D2D信號的發送和檢測,使UE可以通過同步信號或者D2D信號獲取接收不同小區或者叢集的D2D信號需要的定時和資源資訊,同時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獲取本小區或者所在叢集的定時和資源資訊從而進行D2D發送。
下面將結合具體實例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實例1:假設UE在基地台的覆蓋範圍內,且為D2D UE。
基地台與鄰近的基地台進行資訊交互作用,獲得鄰近基地台覆蓋小區的小區ID和D2D資源配置,從而生成小區ID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並通過下行控制信令或者廣播通知UE;這裡的D2D資源配置可以是D2D發現資源配置,也可以是D2D通信資源配置。例如,可以參見表1所示的對應關係:
UE接收基地台發送的指示小區ID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的下行控制信令或者廣播;UE基於不同的小區ID檢測多個小區的同步信號,根據各小區的同步信號獲得的下行定時確定接收相應小區的D2D信號的同步參考;該D2D信號與D2D資源配置對應,即當D2D資源配置為D2D發現資源配置時,此為D2D發現信號的同步參考;當D2D資源配置為D2D通信資源配置時,此為D2D通信信號的同步參考;
UE通過檢測各小區的同步信號來獲得各小區的小區ID,此小區ID為同步信號所用的序列確定的序列標識,方法與LTE的下行同步相同。再根據預先獲得的小區ID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各小區的D2D資源配置;例如,檢測到某個發送同步信號A所在的小區A的ID為小區ID2,則確定該小區的D2D資源配置為週期2,子訊框配置2。
UE根據確定的接收各小區的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相應小區的D2D資源配置,確定接收各小區的D2D信號所用的物理資源,並在相應資源上進行D2D信號的接收。比如,UE根據同步信號A確定小區A的同步參考,獲得小區A的子訊框起始位置與子訊框編號,再根據由同步信號A獲得的小區A,即小區ID2的D2D資源配置,以週期2為週期在子訊框配置2對應的子訊框內接收小區A的D2D信號。
實例2:假設UE在基地台的覆蓋範圍外,且為D2D UE。
各UE預先約定好叢集ID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比如叢集ID為K的叢集對應的D2D資源週期為T,所用的D2D子訊框索引N滿足N mod 3=K mod 3。這裡的D2D資源可以是用於D2D發現的資源,也可以是用於D2D通信的資源;UE基於不同的叢集ID檢測多個叢集的同步信號,根據各叢集的同步信號獲得的下行定時確定接收相應叢集的D2D信號的同步參考;這裡的D2D信號與D2D資源配置對應,即當D2D資源配置為D2D發現資源配置時,此為D2D發現信號的同步參考;當D2D資源配置為D2D通信資源配置時,此為D2D通信信號的同步參考;UE通過檢測各叢集的同步信號來獲得各叢集的叢集ID,此
叢集ID為同步信號所用的序列確定的序列標識,方法與LTE的下行同步類似。再根據預先獲得的叢集ID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各叢集的D2D資源配置;例如,檢測到某個發送同步信號A的叢集A的叢集ID為k,則確定該叢集的D2D資源配置為週期T,所用的D2D子訊框索引N滿足N mod 3=k mod 3;UE根據確定的接收各叢集的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相應叢集的D2D資源配置,確定接收各叢集的D2D信號所用的物理資源,並在相應資源上進行D2D信號的接收。比如,UE根據同步信號A確定叢集A的同步參考,獲得叢集A的子訊框起始位置與子訊框編號,再根據由同步信號A獲得的叢集A的D2D資源配置,以T為週期在滿足N mod 3=k mod 3的子訊框索引對應的子訊框內接收叢集A的D2D信號。
實例3:假設UE在基地台的覆蓋範圍內,且為D2D UE。
基地台與鄰近的基地台進行資訊交互作用,獲得鄰近基地台覆蓋的小區內UE生成發現序列所用的序列ID和相應小區的D2D發現資源配置,從而生成發現序列ID與D2D發現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並通過下行控制信令或者廣播通知UE;比如,可以參見表2所示的對應關係:(序列ID可以與小區ID相同)
UE接收基地台發送的指示序列ID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
關係的下行控制信令或者廣播;UE根據不同的序列ID和相應頻寬配置檢測來自不同UE的D2D發現信號,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獲得的定時確定接收相應UE或者UE所在小區其他UE的D2D發現信號的同步參考;UE通過檢測到的各UE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來獲得UE生成發現序列所用的序列ID。再根據預先獲得的發現序列ID與D2D發現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相應UE或者UE所在小區其他UE發送D2D發現信號所用的D2D發現資源配置;例如,檢測到某個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的序列ID為序列ID1,則確定該UE或者該UE所在小區的D2D發現資源配置為頻寬配置1,發現週期1,發現子訊框配置1。
UE根據確定的接收各UE或者各UE所在小區的D2D發現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該UE或者該UE所在小區的D2D發現資源配置,確定接收該UE或者該UE所在小區其他UE的D2D發現信號所用的物理資源,並在相應資源上進行D2D發現信號的接收。比如,UE根據D2D發現信號A確定UE A的同步參考,獲得UE A的子訊框起始位置與子訊框編號,再根據由D2D發現信號A獲得的UE A即UE序列ID1的D2D資源配置,以發現週期1為週期在發現子訊框配置1對應的子訊框內頻寬配置1對應的頻寬上接收小區A的D2D發現信號。
實例4:
UE檢測來自不同UE的D2D發現信號,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獲得的定時確定接收相應UE或者UE所在小區UE的D2D發現信號的同步參考;
UE通過檢測到的各UE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中攜帶的發現資源配置資訊,確定相應UE或者相應UE所在小區UE發送D2D發現信號所用的D2D發現資源配置;例如,在發現消息用若干位元的發現資源配置資訊中指示該UE或者該UE所在小區的D2D發現資源配置為頻寬配置1,發現週期1,發現子訊框配置1,跳頻配置1。
UE根據確定的接收各UE或者各UE所在小區的D2D發現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該UE或者該UE所在小區的D2D發現資源配置,確定接收該UE或者該UE所在小區UE的D2D發現信號所用的物理資源,並在相應資源上進行D2D發現信號的接收。比如,UE根據D2D發現信號A中的發現序列確定UE A所在小區的同步參考,獲得該小區的子訊框起始位置與子訊框編號,再根據由D2D發現信號A中的發現消息獲得的UE A所在小區的D2D發現資源配置,以發現週期1為週期在發現子訊框配置1對應的子訊框內頻寬配置1對應的頻寬上按照跳頻配置1確定UE A所在小區各UE所用的物理資源,接收小區A中UE發送的D2D發現信號。
實例5:
UE檢測來自不同小區和/或叢集的同步信號,根據各小區和/或叢集的同步信號獲得的下行定時確定接收相應小區和/或叢集的D2D發現信號的同步參考;UE根據確定的接收相應小區和/或叢集的D2D發現信號的同步參考,在預定義的資源範圍內進行該小區D2D發現信號的檢測;UE通過檢測到的該小區和/或叢集UE發送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中攜帶的發現資源配置資訊,確定相應UE所在小區和/或
叢集的UE發送D2D發現信號所用的D2D發現資源配置;例如,在發現消息用若干位元的發現資源配置資訊中指示該UE所在小區和/或叢集的D2D發現資源配置為發現子訊框配置1,發現子帶配置1。
UE根據確定的接收各小區和/或叢集的D2D發現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相應小區和/或叢集的D2D發現資源配置,確定接收各小區和/或叢集的D2D發現信號所用的物理資源,並在相應資源上進行D2D發現信號的接收。比如,UE根據同步信號A確定UE A所在小區和/或叢集的同步參考,獲得該小區和/或叢集的子訊框起始位置與子訊框編號,再根據由D2D發現信號A中的發現消息獲得的UE A所在小區和/或叢集的D2D發現資源配置,以在發現子訊框配置1對應子訊框內的子帶配置1對應的子帶上接收小區和/或叢集A中UE發送的D2D發現信號。
實例6:假設UE在基地台的覆蓋範圍外,且為D2D UE。
各UE預先約定好叢集ID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比如叢集ID為K的叢集對應的D2D資源週期為T,所用的D2D子訊框索引N滿足N mod 4=K mod 4(N<20)。這裡的D2D資源配置可以是D2D發現資源配置,也可以是D2D通信資源配置。
UE基於不同的叢集ID檢測所在叢集的同步信號,根據所在叢集的同步信號獲得的下行定時確定發送D2D信號的同步參考;這裡的D2D信號與D2D資源配置對應,即如果D2D資源配置是D2D發現資源配置,則這裡就是D2D發現信號的同步參考;如果D2D資源配置是D2D通信資源配置,則這裡就是D2D通信信號的同步參考;UE根據檢測同步信號過程中獲得的叢集ID(此叢集ID為
同步信號所用的序列確定的序列標識),以及預先獲得的叢集ID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所在叢集的D2D資源配置;例如,檢測到所在叢集的叢集ID為k,則確定該叢集的D2D資源配置為發現週期T,所用的D2D子訊框索引N滿足N mod 4=k mod 4(N<20)。這裡的D2D資源配置與步驟1中的D2D資源配置包含相同的內容。
UE根據確定的發送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所在叢集的D2D資源配置,確定發送D2D信號所用的物理資源,並在相應資源上進行D2D信號的發送。比如,UE根據所在叢集的同步信號A確定發送同步參考,獲得所在叢集的子訊框起始位置與子訊框編號,再根據由同步信號A獲得的所在叢集的D2D資源配置,以T為週期在滿足N mod 4=k mod 4(N<20)的子訊框索引對應的子訊框內發送D2D信號。
實例7:
UE檢測來自不同UE的D2D通信信號,根據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的定時確定接收相應UE或者UE所在小區UE的D2D通信信號的同步參考;UE通過檢測到的各UE的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中攜帶的通信資源配置資訊,確定相應UE或者相應UE所在小區UE發送D2D通信信號所用的D2D通信資源配置;例如,在通信消息用若干位元的通信資源配置資訊中指示該UE或者該UE所在小區的D2D通信資源配置為頻寬配置1,通信子訊框配置1,通信持續時間1。
UE根據確定的接收各UE或者各UE所在小區的D2D通信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該UE或者該UE所在小區的D2D通信資源配置,
確定接收該UE或者該UE所在小區UE的D2D通信信號所用的物理資源,並在相應資源上進行D2D通信信號的接收。比如,UE根據D2D通信信號A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確定UE A所在小區的同步參考,獲得該小區的子訊框起始位置與子訊框編號,再根據由D2D通信信號A中的通信消息獲得的UE A所在小區的D2D通信資源配置,在通信子訊框配置1對應的子訊框內頻寬配置1對應的頻寬上按照通信持續時間1確定UE A所在小區各UE發送D2D通信信號所用的物理資源,接收小區A中UE發送的D2D通信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D2D信號的傳輸裝置。
如圖7所示,根據本發明的D2D信號的傳輸裝置包括:第一確定模組71,用於檢測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第二確定模組72,用於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其他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傳輸模組73,用於根據確定的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確定傳輸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在資源位置上進行其他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
其中,上述D2D信號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信號、D2D通信信號。
並且,上述同步參考可以包括以下之一:定時同步參考、頻率同步參考。
此外,在確定同步參考時,第一確定模組71確定發送或者
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攜帶的資訊獲得子訊框編號和/或無線訊框編號;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和子訊框編號;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通道攜帶的資訊獲得無線訊框編號。
一方面,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第二確定模組72可用於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以及預先獲得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D2D資源配置。
其中,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同步信號中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同步信號中攜帶的TDD上下行配置資訊、同步信號中攜帶的系統頻寬資訊。
另外,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或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攜帶;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或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攜
帶。並且,由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等資訊。
其中,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E的D2D ID、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D2D應用ID、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生成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的DMRS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其中,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指示資訊、D2D通信資源配置指示資訊。
另外,上述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或者通過預先約定的裝置得到。
並且,在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的情況下,對應關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本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本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
另一方面,除了根據對應關係確定D2D資源配置之外,在
確定D2D資源配置時,第二確定模組72還可用於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信號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
其中,D2D信號包括D2D發現信號和/或D2D通信信號,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第二確定模組72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
再一方面,除了上述兩種確定D2D資源配置之外,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第二確定模組72還可用於根據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用於D2D傳輸的物理資源,並根據該物理資源,確定該D2D資源配置。
其中,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同步信號中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同步信號中攜帶的TDD上下行配置資訊、同步信號中攜帶的系統頻寬資訊。
另外,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或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攜帶;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或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攜帶。並且,由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等資訊。
其中,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E的D2D ID、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D2D應
用ID、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生成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的DMRS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其中,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指示資訊、D2D通信資源配置指示資訊。
此外,傳輸模組73在資源位置上進行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的方式包括:根據基於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根據該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和/或D2D通信信號所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
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
其中,上述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D2D通信資源配置。
另外,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第二確定模組72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發送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的UE的D2D資源配置;或者,第二確定模組72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系統的D2D資源配置。
此外,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資訊中的至少之一:物理資源配置、物理資源單位、單個週期內發送的次數、D2D信號發送的概率、D2D信號所用的序列資訊、D2D信號所用的加擾資訊、D2D信號的CP長度。
綜上所述,借助於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或者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並結合同步信號或者D2D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來進行D2D信號的檢測,從而使UE可以通過同步信號或者D2D信號獲取接收不同小區或者叢集的D2D信號需要的定時和資源資訊,從而發現歸屬於不同小區或者叢集的UE,某個叢集內的UE也可以通過同步信號獲知該叢集所用的D2D資源,而不需要任何額外信令開銷,還可以使不同的叢集使用獨立的物理資源,消除資源之間的
相互干擾,進而提高了傳輸效率與品質。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能夠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和裝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驟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計算裝置(包括處理器、存儲介質等)或者計算裝置的網路中,以硬體、固件、軟體或者它們的組合加以實現,這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閱讀了本發明的說明的情況下運用它們的基本程式設計技能就能實現的。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在任何計算裝置上運行一個程式或者一組程式來實現。該計算裝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裝置。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也可以僅僅通過提供包含實現該方法或者裝置的程式碼的程式產品來實現。也就是說,這樣的程式產品也構成本發明,並且存儲有這樣的程式產品的存儲介質也構成本發明。顯然,該存儲介質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儲介質或者將來所開發出來的任何存儲介質。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存儲介質(該存儲介質可以是ROM、RAM、硬碟、可拆卸記憶體等),該存儲介質中嵌入有用於進行D2D信號傳輸的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具有被配置用於執行以下步驟的程式碼片段:檢測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根據確定的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確定傳輸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在資源位置上進行其他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腦程式,該電腦
程式具有被配置用於實現以下D2D信號傳輸步驟的程式碼片段:檢測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根據確定的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確定傳輸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在資源位置上進行其他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
在通過軟體和/或固件實現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情況下,從存儲介質或網路向具有專用硬體結構的電腦,例如圖8所示的通用電腦800安裝構成該軟體的程式,該電腦在安裝有各種程式時,能夠執行各種功能等等。
在圖8中,中央處理模組(CPU)801根據唯讀記憶體(ROM)802中存儲的程式或從存儲部分808載入到隨機存取記憶體(RAM)803的程式執行各種處理。在RAM 803中,也根據需要存儲當CPU 801執行各種處理等等時所需的資料。CPU 801、ROM 802和RAM 803經由匯流排804彼此連接。輸入/輸出介面805也連接到匯流排804。
下述部件連接到輸入/輸出介面805:輸入部分806,包括鍵盤、滑鼠等等;輸出部分807,包括顯示器,比如陰極射線管(CRT)、液晶顯示器(LCD)等等,和揚聲器等等;存儲部分808,包括硬碟等等;和通信部分809,包括網路介面卡比如LAN卡、數據機等等。通信部分809經由網路比如網際網路執行通信處理。
根據需要,驅動器810也連接到輸入/輸出介面805。可拆卸介質811比如磁片、光碟、磁光碟、半導體記憶體等等根據需要被安裝在
驅動器810上,使得從中讀出的電腦程式根據需要被安裝到存儲部分808中。
在通過軟體實現上述系列處理的情況下,從網路比如網際網路或存儲介質比如可拆卸介質811安裝構成軟體的程式。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種存儲介質不局限於圖8所示的其中存儲有程式、與裝置相分離地分發以向使用者提供程式的可拆卸介質811。可拆卸介質811的例子包含磁片(包含軟碟(注冊商標))、光碟(包含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和數位通用盤(DVD))、磁光碟(包含迷你盤(MD)(注冊商標))和半導體記憶體。或者,存儲介質可以是ROM 802、存儲部分808中包含的硬碟等等,其中存有程式,並且與包含它們的裝置一起被分發給使用者。
下面結合優選的硬體結構,對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傳輸裝置的結構、處理方式進行說明。如圖9所示,包括:處理器900,用於讀取記憶體920中的程式,執行下列過程:檢測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其他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根據確定的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確定傳輸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在資源位置上通過收發機910進行其他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收發機910,用於在處理器900的控制下接收和發送資料。
其中,在圖9中,匯流排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匯
流排和橋,具體由處理器900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記憶體920代表的記憶體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架構還可以將諸如週邊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匯流排界面提供介面。收發機910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收發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處理器900負責管理匯流排架構和通常的處理,記憶體920可以存儲處理器900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資料。
其中,上述D2D信號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信號、D2D通信信號。
並且,上述同步參考可以包括以下之一:定時同步參考、頻率同步參考。
此外,在確定同步參考時,處理器900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攜帶的資訊獲得子訊框編號和/或無線訊框編號;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和子訊框編號;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
根據同步信號中的同步通道攜帶的資訊獲得無線訊框編號。
一方面,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處理器900可用於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以及預先獲得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D2D資源配置。
其中,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同步信號中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同步信號中攜帶的TDD上下行配置資訊、同步信號中攜帶的系統頻寬資訊、同步信號中攜帶的TDD上下行配置資訊、同步信號中攜帶的系統頻寬資訊。
另外,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或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攜帶;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或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攜帶。並且,由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等資訊。
其中,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E的D2D ID、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D2D應用ID、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生成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的DMRS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其中,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指示資訊、D2D通信資源配置指示資訊。
另外,上述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或者通過預先約定的裝置得到。
並且,在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的情況下,對應關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本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本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
另一方面,除了根據對應關係確定D2D資源配置之外,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處理器900還可用於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信號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
其中,D2D信號包括D2D發現信號和/或D2D通信信號,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處理器900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
再一方面,除了上述兩種確定D2D資源配置之外,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處理器900還可用於根據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用於D2D傳輸的物理資源,並根據該物理資源,確定該D2D資源配置。
其中,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同步信號中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同步信號中攜帶的TDD上下行配置資訊、同步信號中攜帶的系統頻寬資訊。
另外,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或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攜帶;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或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攜帶。並且,由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等資訊。
其中,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E的D2D ID、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D2D應用ID、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生成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的DMRS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其中,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指示資訊、D2D通信資源配置指示資訊。
此外,處理器900在資源位置上通過收發機910進行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的方式包括:根據基於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根據該資源位置通過收發機910進行D2D信號發送和/或接收;或者
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通過收發機910進行D2D信號發送和/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通過收發機910進行D2D信號發送和/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和/或D2D通信信號所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通過收發機910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通過收發機910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通過收發機910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
其中,上述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D2D通信資源配置。
另外,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處理器900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發送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的UE的D2D資源配置;或者,處理器900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系統的D2D資源配置。
此外,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資訊中的至少之一:物理資源配置、物理資源單位、單個週期內發送的次數、D2D信號發送的概率、D2D信號所用的序列資訊、D2D信號所用的加擾資訊、D2D信號的CP長度。
還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發明的裝置和方法中,顯然,各部件或各步驟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組合的。這些分解和/或重新組合應視為本發明的等效方案。並且,執行上述系列處理的步驟可以自然地按照說明的順序按時間循序執行,但是並不需要一定按照時間循序執行。某些步驟可以並行或彼此獨立地執行。
雖然已經詳細說明了本發明及其有點,但是應當理解在不脫離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改變、替代和變換。而且,本發明的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該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綜上所述,本案所揭露之技術特徵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S601、S603、S605‧‧‧步驟
Claims (30)
- 一種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檢測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根據該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根據確定的該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確定的該D2D資源配置,確定傳輸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在該資源位置上進行其他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其中,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攜帶的資訊獲得子訊框編號和/或無線訊框編號;根據該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和子訊框編號;根據該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該同步信號中的同步通道攜帶的資訊獲得無線訊框編號。
- 如請求項1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該同步參考包括以下之一:定時同步參考、頻率同步參考。
- 如請求項1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包括: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以及預先獲得的該資訊與該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該D2D資源配置;或者,根據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用於D2D傳輸的物理資源,並根據該物理資源,確定該D2D資源配置;或者,直接根據檢測到的該D2D信號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該D2D資源配置。
- 如請求項3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該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該同步信號中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該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該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同步信號中攜帶的時分雙工(TDD)上下行配置資訊、同步信號中攜帶的系統頻寬資訊。
- 如請求項3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或該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攜帶;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該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或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攜帶。
- 如請求項5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由該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該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該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該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等資訊。
- 如請求項5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該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E的D2D ID、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D2D應用ID、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生成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的DMRS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其中,該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指示資訊、D2D通信資源配置指示資訊。
- 如請求項3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該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或者通過預先約定的方法得到。
- 如請求項8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在該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的情況下,該對應關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本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該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該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本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該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該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
- 如請求項3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直接根據檢測到的該D2D信號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該D2D資源配置包括: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 中的通信消息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該D2D資源配置。
- 如請求項1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在該資源位置上進行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包括:根據基於該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該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根據該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該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該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該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和/或D2D通信信號所帶的資訊確定的該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根據基於該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該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該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該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該 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
-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確定D2D資源配置包括:確定發送該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的UE的D2D資源配置;或者,確定系統的D2D資源配置。
-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該D2D信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信號、D2D通信信號。
-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該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D2D通信資源配置。
-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D2D信號的傳輸方法,其中,該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資訊中的至少之一:物理資源配置、物理資源單位、單個週期內發送的次數、D2D信號發送的概率、D2D信號所用的序列資訊、D2D信號所用的加擾資訊、D2D信號的循環字首(CP)長度。
- 一種D2D信號的傳輸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確定模組,用於檢測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根據該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第二確定模組,用於根據檢測到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D2D資源配置; 傳輸模組,用於根據確定的該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以及確定的該D2D資源配置,確定傳輸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在該資源位置上進行其他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其中,該第一確定模組用於通過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之一確定發送或者接收其他D2D信號的同步參考: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攜帶的資訊獲得子訊框編號和/或無線訊框編號;根據該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子訊框起始位置和子訊框編號;根據該同步信號中的同步序列獲得頻偏估計;根據該同步信號中的同步通道攜帶的資訊獲得無線訊框編號。
- 如請求項16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該同步參考包括以下之一:定時同步參考、頻率同步參考。
- 如請求項16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該第二確定模組用於根據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以及預先獲得的該資訊與該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確定該D2D資源配置;或者,該第二確定模組用於根據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用於D2D傳輸的物理資源,並根據該物理資源,確定該D2D資源配置;或者, 該第二確定模組用於直接根據檢測到的該D2D信號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該D2D資源配置。
- 如請求項18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該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該同步信號中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該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該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同步信號中攜帶的時分雙工(TDD)上下行配置資訊、同步信號中攜帶的系統頻寬資訊。
- 如請求項18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或該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攜帶;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由該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或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攜帶。
- 如請求項20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由該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生成該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該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序列類型、該發現序列或者通信同步序列所用的迴圈移位元等資訊。
- 如請求項20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該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攜帶的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UE的D2D ID、UE所在小區的小區ID、UE所在叢集的叢集ID、D2D應用ID、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生成發現消息或者通信消息的DMRS序列所用的序列標識;其中,該D2D資源配置指示資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 置指示資訊、D2D通信資源配置指示資訊。
- 如請求項18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該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或者通過預先約定的方法得到。
- 如請求項23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在該對應關係預先從基地台或叢集頭UE獲得的情況下,該對應關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本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該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小區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該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本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該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其他叢集頭的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所攜帶的資訊與該D2D資源配置的對應關係。
- 如請求項18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該第二確定模組用於直接根據檢測到的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消息、或者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消息所包含的D2D資源配置資訊,確定該D2D資源配置。
- 如請求項16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該傳輸模組在該資源位置上進行D2D信號的發送或接收的方式包括:根據基於該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該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並根據該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 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該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該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接收;或者根據基於該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和/或D2D通信信號所帶的資訊確定的該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根據基於該D2D發現信號中的發現序列和該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發現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該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或者根據基於D2D通信信號中的通信同步序列和該同步信號確定的同步參考,以及由該同步信號或者該D2D通信信號所攜帶的資訊確定的該D2D資源配置,得到發送和/或接收D2D信號所用的資源位置,進行D2D信號發送或者接收。
- 如請求項16至26中任一項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在確定D2D資源配置時,該第二確定模組確定發送該同步信號和/或D2D信號的UE的D2D資源配置;或者,該第二確定模組確定系統的D2D資源配置。
- 如請求項16至26中任一項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該D2D信號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D2D發現信號、D2D通信信號。
- 如請求項16至26中任一項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該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D2D發現資源配置、D2D通信資源配置。
- 如請求項16至26中任一項所述的信號的傳輸裝置,其中,該D2D資源配置包括以下資訊中的至少之一:物理資源配置、物理資源單位、單個週期內發送的次數、D2D信號發送的概率、D2D信號所用的序列資訊、D2D信號所用的加擾資訊、D2D信號的循環字首(CP)長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35147.6A CN104618926B (zh) | 2013-11-01 | 2013-11-01 | D2d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1485A TW201521485A (zh) | 2015-06-01 |
TWI569663B true TWI569663B (zh) | 2017-02-01 |
Family
ID=53003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7740A TWI569663B (zh) | 2013-11-01 | 2014-10-31 | D2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26494B2 (zh) |
EP (1) | EP3065497B1 (zh) |
JP (1) | JP6275252B2 (zh) |
KR (1) | KR101811359B1 (zh) |
CN (1) | CN104618926B (zh) |
TW (1) | TWI569663B (zh) |
WO (1) | WO201506247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612408C1 (ru) * | 2013-03-11 | 2017-03-09 |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для прямой связи между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м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м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EP3036249B1 (en) | 2013-08-23 | 2019-03-13 | Boehringer Ingelheim RCV GmbH & Co KG | Novel adsorbent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of |
US10149138B2 (en) * | 2013-11-29 | 2018-12-0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iscovery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WO2015142110A1 (ko) * | 2014-03-20 | 2015-09-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신호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EP3866522B1 (en) | 2014-05-09 | 2023-12-06 | Sun Patent Trust | Device t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source selection |
CN106211027B (zh) * | 2014-12-25 | 2021-06-18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d2d终端时频同步的方法和设备 |
EP3288314B1 (en) * | 2015-04-21 | 2023-11-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relay b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365363B2 (en) | 2015-05-08 | 2019-07-30 | Humatics Corporation | Mobile localization using sparse time-of-flight ranges and dead reckoning |
CN106303900B (zh) * | 2015-05-15 | 2020-10-30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
US10220510B2 (en) * | 2015-06-02 | 2019-03-05 | Humatics Corporation | Unified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s |
WO2017015827A1 (zh) * | 2015-07-27 | 2017-02-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通信资源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
US10757563B1 (en) * | 2016-07-12 | 2020-08-25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UE operation based on TDD configuration support per location |
CN107690129A (zh) * | 2016-08-04 | 2018-0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协作消息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
EP3503640B1 (en) * | 2016-09-28 | 2023-11-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
EP3541132B1 (en) * | 2016-12-27 | 2021-08-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
CN108289070B (zh) | 2017-01-09 | 2020-12-1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同步序列的发送方法、同步检测方法及装置 |
US10772078B2 (en) * | 2017-06-08 | 2020-09-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synchronization signal resource selection for a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
US10666489B2 (en) * | 2017-09-18 | 2020-05-26 | Apple Inc. |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 desig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WO2019083343A1 (ko) * | 2017-10-27 | 2019-05-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사이드링크를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사이드링크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8271140B (zh) * | 2017-11-13 | 2021-05-0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一种适用于配用电业务的d2d双流无线网络接入方法 |
TWI723248B (zh) * | 2018-02-09 | 2021-04-01 | 大陸商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種同步序列的發送方法、同步檢測方法及裝置 |
KR102704233B1 (ko) * | 2018-11-02 | 2024-09-06 |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 Nr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를 위한 자원 풀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
US11350265B2 (en) * | 2019-06-28 | 2022-05-31 | Apple Inc. | Presence discovery techniques |
US11711683B2 (en) * | 2019-10-29 | 2023-07-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delink discovery procedure |
EP4210432A4 (en) * | 2020-10-06 | 2024-03-06 | Kyocera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42932B1 (en) * | 2008-10-29 | 2023-04-1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0082084A1 (en) * | 2009-01-16 | 2010-07-22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scheduling resource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JP2013034165A (ja) * | 2011-06-27 | 2013-02-14 | Ntt Docomo Inc |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局 |
US9191170B2 (en) * | 2011-11-03 | 2015-11-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US10149334B2 (en) * | 2011-11-14 | 2018-12-04 | Kyocera Corporation |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using macrocell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
CN102547871B (zh) * | 2012-02-07 | 2015-07-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d2d通信中的资源协商方法及设备 |
CN103298113B (zh) * | 2012-02-23 | 2016-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端到端d2d通信方法和d2d通信设备 |
US9002281B2 (en) * | 2012-04-30 | 2015-04-07 | Inte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enable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
-
2013
- 2013-11-01 CN CN201310535147.6A patent/CN104618926B/zh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10-28 EP EP14856948.6A patent/EP3065497B1/en active Active
- 2014-10-28 JP JP2016527230A patent/JP6275252B2/ja active Active
- 2014-10-28 KR KR1020167014592A patent/KR101811359B1/ko active Active
- 2014-10-28 US US15/031,116 patent/US9826494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0-28 WO PCT/CN2014/089684 patent/WO201506247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0-31 TW TW103137740A patent/TWI569663B/zh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4bis, R1-134413, Guangzhou, China, 7th – 11th October 2013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4bis, R1-134412, Guangzhou, China, 7th – 11th October 2013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065497A4 (en) | 2016-11-09 |
JP6275252B2 (ja) | 2018-02-07 |
CN104618926A (zh) | 2015-05-13 |
WO2015062475A1 (zh) | 2015-05-07 |
EP3065497B1 (en) | 2021-08-11 |
US20160270012A1 (en) | 2016-09-15 |
EP3065497A1 (en) | 2016-09-07 |
US9826494B2 (en) | 2017-11-21 |
KR101811359B1 (ko) | 2017-12-22 |
TW201521485A (zh) | 2015-06-01 |
KR20160079089A (ko) | 2016-07-05 |
JP2016535505A (ja) | 2016-11-10 |
CN104618926B (zh) | 2018-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69663B (zh) | D2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TWI746774B (zh) | 用於經由共享射頻頻帶用信號發送公用陸上行動網路識別符的技術 | |
US11109392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relay device | |
CN105393632B (zh) | 用于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技术 | |
WO2018210243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
TWI556678B (zh) | D2d發現信號的發送方法和發送裝置 | |
CN109041039A (zh) | 用于设备对设备通信的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 |
JP6350836B2 (ja) | 情報伝送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 |
JP6729976B2 (ja) | リソース判定方法、関連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 |
JP2023526735A (ja) | Tci状態のアクティブ化及びコードポイントからtci状態へのマッピ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JPWO2020031358A1 (ja) | ユーザ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
WO2019062746A1 (zh) |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4424666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14180426A1 (zh) | 设备到设备发现信号的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 |
WO2015055142A1 (zh) | 发现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发送和接收装置 | |
JP2017528999A (ja) | Comp jt通信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 |
WO2015139555A1 (zh) |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
WO2016141636A1 (zh) | 一种实现d2d通信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WO2014194850A1 (zh) | 发现信号检测方法和设备 | |
WO2014139351A1 (zh) | 一种d2d发现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WO2024051660A1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WO2023051202A1 (zh) | 一种用于寻呼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WO2019041261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 |
CN116686357A (zh) | 用户设备发起的面板状态报告 | |
WO2016045061A1 (zh) | 一种发射、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及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