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2395B - 執行具中繼節點切換之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執行具中繼節點切換之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32395B TWI532395B TW102112409A TW102112409A TWI532395B TW I532395 B TWI532395 B TW I532395B TW 102112409 A TW102112409 A TW 102112409A TW 102112409 A TW102112409 A TW 102112409A TW I532395 B TWI532395 B TW I53239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tru
- denb
- pdcp
- message
-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07—Relay station based processing for cell extension or control of coverage are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64—Relay station antennae loop interference redu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04W36/0235—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by transmitting sequence numbers, e.g. SN status transf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要求於2009年6月17日提出的編號為61/187,809的美國臨時申請案以及於2009年6月17日提出的編號為61/187,879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的權益,其內容結合於此作為參考,相當於在此進行了完整的描述。
本申請案與無線通信有關。
在高級長期演進(LTE-A)中,引入了中繼節點(RN)的概念。RN是部署在e節點B(eNB)(即基地台)與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之間的節點。RN從eNB和WTRU其中之一接收資料,並將該資料轉發到這兩者中的另一方。由於RN離WTRU更近,因此WTRU與RN之間的鏈路品質較WTRU與eNB之間的直接鏈路的品質要更好一些,並且由此,RN的引入提高了eNB與WTRU之間的鏈路性能。
RN本來是為了對因需要更大的覆蓋範圍而安裝eNB的情況提供一種低成本選擇而引入的,但RN還可以用於增強無線電網路的能力。成本的降低是藉由消除與到網路的有線鏈路相關聯的資金和運作消耗而實現的。RN與連接到網路的“施子(donor)eNB”(DeNB)進行無線通信,而不再使用有線鏈路。對於傳統WTRU(即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版本9或更早版本的WTRU)來講,RN看起來正如eNB一樣。第1圖示出了RN與DeNB之間的示例性部署,同時還示出了與RN和DeNB相關的介面。
使用LTE-A中的RN部署,在RN與eNB之間的切換可能會發生。預期會出現如下的切換情形:WTRU從RN移動到其本身的服務施子e節點B、WTRU從RN移動到鄰近施子e節點B、WTRU從一個RN移動到由相同施子e節點B服務的另一個RN、WTRU從一個RN移動到由鄰近施子e節點B服務的RN、WTRU從施子e節點B移動到由相同施子e節點B服務的RN、WTRU從鄰近施子e節點B移動到由不同施子e節點B服務的RN等等。
當WTRU需要從RN切換離開(切換到另一RN或切換到DeNB)時,在處於無線電鏈路控制(RLC)未確認模式(UM)的情況下,RN中還未由RLC在下行鏈路中對其完成傳輸的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CP)服務資料單元(SDU)需要經由無線回程(backhaul)鏈路轉發到DeNB。在處於RLC確認模式(AM)的情況下,對於下行鏈路傳輸,除了不能被傳輸的PDCP SDU之外,RN還必須對未由WTRU在RLC層成功確認的PDCP SDU進行轉發。這些資料封包再次轉發示例是必要的,這是因為DeNB可能已經將早些時候傳送到RN的PDCP SDU刪除了,從而回程鏈路(Un)和存取鏈路(Uu)分別獨立的運行,並實現分離的對等資料連結等級傳輸協定堆疊,正如第2-9圖所示。資料再次轉發浪費了兩次回程資源(即,用於從DeNB向RN傳輸資料的資源,以及用於從RN向DeNB重新傳輸資料的資源)。
第2-9圖中示出了在LTE-A中進行考慮的用戶平面(U平面)和控制平面(C平面)協定體系結構的示例。第2圖和第3圖示出了用於完全L3中繼的C平面和U平面體系結構(對於DeNB是透明的(transparent))。第4圖和第5圖示出了用於代理S1/X2的C平面和U平面體系結構(即,對於移動性管理實體(MME)而言,RN正如DeNB之下的胞元一樣)。第6圖和7示出了RN承載終結於RN之中的C平面和U平面體系結構。第8圖和第9圖示出了S1介面終結於DeNB之中的C平面和U平面體系結構。
期望能夠減少或避免在切換期間將資料從RN再次轉發到
DeNB,以及最小化那些需要在切換期間被轉發回服務DeNB的從DeNB傳輸到RN的資料量,以及減少由於RN與服務DeNB之間的非必要資料交換而增加的切換完成時間。
揭露了在網路中使用RN進行切換的實施方式。RN是部署在eNB與WTRU之間的節點。RN從eNB和WTRU中的一方接收資料,並將資料轉發到這兩者中的另一方。RN可以基於從WTRU接收到的測量報告作出切換決定。在作出切換決定之後,RN向服務DeNB發送切換請求或控制訊息,包括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序列號(SN)。服務DeNB隨後丟棄具有較該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N更舊(older)的SN的PDCP PDU。
RN和服務DeNB可以維持在通過RN與WTRU之間的無線介面傳送到WTRU的資料的PDCP SN和通過RN與服務DeNB之間的無線介面由RN接收到的資料的PDCP SN之間的映射表。RN可以在呼叫建立期間向服務DeNB提供包括WTRU上下文識別符(ID)、RN承載資訊、WTRU承載資訊、RN承載ID以及WTRU承載ID中的至少一者的WTRU上下文資訊。
服務DeNB將切換請求訊息轉發到目標eNB。目標eNB執行准入控制。目標eNB將切換請求ACK訊息發送到服務DeNB。服務DeNB將資料轉發到目標eNB。WTRU與目標eNB進行同步並經由RACH存取目標胞元,目標eNB以UL分配和定時提前來進行回應,並且當WTRU已經成功存取目標胞元時,WTRU發送RRC切換完成訊息。目標eNB向MME/GW發送路徑變換(switch)請求訊息,以便對WTRU已改變胞元進行通知。服務GW變換通向目標eNB的下行鏈路資料路徑,並在舊的路徑上向源RN及/或源DeNB發送一個或多個S1-UP(S1-上)端標記(marker)封包,並隨後向源RN釋放任何U平面/傳輸網路層(TNL)資源。
214、224、244‧‧‧天線
eNB‧‧‧e節點B
E-UTRAN‧‧‧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
DNB‧‧‧RN從服務施子演進型節點B
IP‧‧‧網際網路協定
LTE‧‧‧長期演進
MME‧‧‧移動性管理實體
PDCP‧‧‧接收封包資料聚合協定
PGW‧‧‧封包資料網路閘道
RLC‧‧‧無線電鏈路控制
RN‧‧‧中繼節點
RRC‧‧‧無線電資源控制
SN‧‧‧序列號
UDP‧‧‧用戶資料報協定
UE‧‧‧使用者設備
Uu‧‧‧存取鏈路
UN‧‧‧回程鏈路
WTRU‧‧‧無線發射/接收單元
從下面以示例的方式結合附圖給出的描述中可以對本發明進行更為詳細的理解,其中:第1圖示出了示例性中繼部署體系結構;第2-9圖示出了LTE-A中所考慮的U平面和C平面協定體系結構的示例;第10圖示出了包括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的LTE無線通信系統/存取網路;第11圖示出了包括WTRU、eNB和RN的LTE無線通信系統的示例方塊圖;第12圖示出了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部署有RN的網路中切換的示例過程;以及第13圖示出了根據另一種實施方式的部署有RN的網路中切換的示例過程的流程圖。
下文提及的術語“WTRU”包括但不限於使用者設備(UE)、行動站、固定或行動用戶單元、呼叫器、蜂窩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電腦、感測器、機器對機器(M2M)裝置或能夠在無線環境中操作的任何其他類型的裝置。下文提及的術語“演進型節點B(eNB)”、“DeNB”或“RN”包括但不限於基地台、站點控制器、存取點(AP)或能夠在無線環境中操作的任何其他類型的介面裝置。
雖然以下揭露的實施方式是參考3GPP LTE和LTE-A進行描述的,應該注意到,這些實施方式並不限於LTE和LTE-A,它們適用於現有的或將在未來研發的各種無線通信技術,其中包括但不限於3GPP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CDMA)、CDMA2000、IEEE 802.xx等。還應該注意到的是,這裏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可以用任何順序和組合來應用,並且實施方式的任何特定部分都可以獨立於其他部分之外而被單獨實施。還應注意到的是,這裏揭露的實施方式可以在任何包括RN的協定體系結構中實施,這些協定體系結構既可以是目前所討論的也可以是將在未來進行研發的。
第10圖示出了包括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205的LTE無線通信系統/存取網路200。E-UTRAN 205包括若干eNB 220和至少一個RN 240。WTRU 210可以與eNB 220或RN 240進行通信。eNB 220之間使用X2介面進行對接。每個eNB 220通過S1介面與移動性管理實體(MME)/服務閘道(S-GW)230進行對接。eNB 220使用Un介面與RN進行對接。RN 240或eNB 220使用Uu介面與WTRU 210進行對接。雖然第10圖中只示出了一個WTRU 210、三個eNB 220和一個RN 240,但顯然的是,可以存在任何數量的裝置,並且無線通信系統存取網路200中可以包括無線和有線裝置的各種組合。
第11圖為包括WTRU 210、eNB 220和RN 240的LTE無線通信系統400的示例方塊圖。WTRU 210、eNB 220和RN 240被配置為根據此處揭露的實施方式來執行無線通信、流控制和切換。
除了可在典型的WTRU中找到的元件之外,WTRU 210包括至少一個收發器211、具有可選鏈結的記憶體213的處理器212以及天線214。處理器212被配置為根據此處揭露的實施方式單獨或結合軟體執行無線通信、流控制和切換。收發器211與處理器212和天線214通信,以促進無線通信的傳輸和接收。WTRU 210可以與eNB 220或RN 240通信。
除了可在典型的eNB中找到的元件之外,eNB 220包括至少一個收發器221、具有可選鏈結的記憶體223的處理器222以及天線224。處理器222被配置為根據此處揭露的實施方式單獨或結合軟體執行無線通信、流控制和切換。收發器221與處理器222和天線224通信,以促進無線通信的傳輸和接收。
RN 240包括至少一個收發器241、具有可選鏈結的記憶體243的處理器242以及天線244。處理器242被配置為根據此處揭露的實施方式單獨或結合軟體執行無線通信、流控制和切換。收發器241與處理器242和天線244通信,以促進無線通信的傳輸和接收。
第12圖示出了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在部署有RN的網路中切換的示例過程500。在此示例中,假定WTRU目前連接到一個RN
(源RN),並正要切換到另一個eNB(目標eNB)。在呼叫建立期間,建立WTRU演進型封包系統(EPS)承載和Uu無線電承載(RB)以及RN EPS承載和Un介面RB,並且還建立WTRU EPS承載/Uu RB與RN EPS承載/Un RB之間的映射或關聯(502)。WTRU EPS承載是建立在WTRU與封包資料網路閘道(P-GW)之間的承載,並且RN EPS承載是建立在RN與P-GW之間的承載。Uu RB是通過Uu介面建立在WTRU與RN之間的承載,並且Un RB是通過Un介面建立在RN與源DeNB之間的承載。
RN可以維持WTRU EPS承載/Uu RB與RN EPS承載/Un RB之間的映射或關聯。可以基於唯一的WTRU上下文ID、RN承載(例如網際網路協定(IP)源位址、IP目的地位址、用戶資料報協定(UDP)源埠、UDP目的地埠、隧道端點ID)、WTRU承載(例如IP源位址、IP目的地位址、UDP源埠、UDP目的地埠、隧道端點ID)、RN承載ID以及WTRU承載ID來維持該映射。這適用於第2-9圖中的任何協定體系結構。
根據此實施方式,RN與服務DeNB交換控制訊息(504)。交換該控制訊息,以避免或減少需要在切換期間從RN再次轉發回服務DeNB的資料量以及使得服務DeNB和RN緩衝器在未能通過Uu介面成功傳送的資料封包方面保持同步。可以是週期性地或是基於觸發來傳送該控制訊息。可以使用例如PDCP控制PDU在用戶平面傳送該控制訊息。或者,可以使用無線電資源控制(RRC)或X2AP或用於RN與服務DeNB之間的任何其他類似定義的通信介面在控制平面傳送該控制訊息。
該控制訊息可以包括第一個(即最舊的)未成功傳送的Un PDCP SDU序列號(SN),(即未能從RN成功傳送到WTRU的Un PDCP SDU的第一個SN)。對於RLC AM資料,“未成功傳送的Un PDCP SDU”指的是對應於未因由WTRU通過Uu介面成功接收而被確認的Uu PDCP SDU的Un PDCP SDU。對於RLC UM資料,“未成功傳送的Un PDCP SDU”指的是與還未在RN處從PDCP層提交到更低層以通過Uu介面進行傳輸的Uu PDCP PDU或未在MAC層由混合自動重
複請求(HARQ)機制進行肯定確認的Uu PDCP PDU對應的Un PDCP SDU。對於RLC透明模式(TM)資料,“未成功傳送的Un PDCP SDU”指的是與還未在RN處從PDCP層提交到更低層以通過Uu介面進行傳輸的Uu PDCP PDU對應的Un PDCP SDU。或者或另外地,控制訊息可以包括用於開始/增加和停止/減少通過Un介面向RN的傳輸的指示。
如第2-9圖所示,RN可以在Uu介面上維持一組PDCP實體,並且在Un介面上維持另一組PDCP實體,這些實體可以互相獨立地運行。對於RN與服務DeNB之間的流控制,RN(以及可選地服務DeNB)可以維持通過Uu介面被傳送到WTRU的Uu PDCP PDU的SN與通過Un介面被從服務DeNB接收到的Un PDCP PDU的SN之間的映射。
可以使用查找表來執行該映射,該查找表將每個Uu介面PDCP SN與對應的Un介面PDCP SN相關聯,或反之亦然。兩個序列號的各個關聯值可以不同,這是因為在序列號達到上限(例如4095)之前,可以在任何時間重新開始通過Un或Uu介面進行序列編號而另一個則繼續運行。或者,還可以經由對Un介面PDCP SN與Uu介面PDCP SN之間的一組偏移進行維持的翻譯表來實現序列號之間的關聯。該翻譯表可以包括一個偏移或多個偏移。
在PDCP實體被允許將多個PDCP SDU(例如IP封包)序連成一個PDCP PDU或將單個PDCP SDU分割成多個PDCP PDU的情況中,查找表可以被用於將Un介面PDCP SN與Uu介面PDCP SN進行關聯,或反之亦然。
RN(以及可選地服務DeNB)可以使用這一映射來對由RN通過Uu介面傳送的資料和通過Un介面接收的資料的SN進行合適的翻譯(反之亦然),從而需要轉發到目標切換節點的正確封包可以在服務DeNB處被識別。替代地或另外地,不管是否具有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DU SN,控制訊息都可以指示開始/增加或停止/減少資料流。
此外,DeNB可以維持PDCP SDU與PDCP PDU之間的映射。對於下行鏈路傳輸,DeNB可以在一個PDCP PDU中包括一個PDCP
SDU(例如IP封包)。在這種情況下,該映射可以是一對一映射。或者,DeNB可以將多個PDCP SDU(被指定給一個WTRU或多個WTRU)序連成一個PDCP PDU,或將一個PDCP SDU分割成多個分段,從而使得一個PDCP SDU被包括在多個PDCP PDU中。在這種情況下,該映射是多對一映射。對於該映射,每個PDCP SDU(或其分段)以及每個PDCP PDU可以被指派以不同的序列號(SN),並且DeNB可以使用相關聯的映射來追蹤PDCP SDU。類似地,RN可以維持通過Uu介面傳送的PDCP SDU與PDCP PDU之間的映射。
該映射(或以上描述的映射的任一組合)允許DeNB決定是否已經發生了RN緩衝器擁塞或匱乏,並且該映射資訊可被用於在切換期間最小化資料再次轉發。
根據此實施方式,服務DeNB可以將所有還未由來自RN的控制訊息所確認的Un PDCP SDU保持為通過Uu介面成功傳送(即,對於RLC UM資料,是未提交到較低層進行傳輸的PDCP SDU或未由RN處的HARQ實體進行肯定確認的PDCP SDU,對於RLC AM資料,是未因由RLC層成功接收而被肯定確認的PDCP SDU)。一旦源DeNB接收到控制訊息,可以將較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DU更舊的Un PDCP SDU從源DeNB緩衝器中拋棄。
可以以WTRU、WTRU EPS承載、RN EPS承載為基礎或在其他基礎上執行流控制。對於以WTRU為基礎的控制,RN將針對特定WTRU的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Un PDCP SDU指示給該源DeNB。對於WTRU EPS承載基礎,RN將特定WTRU EPS承載中的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Un PDCP SDU指示給該源DeNB。
以單個WTRU EPS承載為基礎的流控制或以WTRU為基礎的流控制需要在服務DeNB處知曉WTRU EPS承載/Uu資料無線電承載(DRB)與RN EPS承載/Un DRB之間的映射或關聯,並需要在服務DeNB處具有從該關聯得到WTRU EPS承載/Uu DRB的能力。根據協定體系結構的不同,服務DeNB可能知道或不知道該關聯。例如,在S1介面終止於對於DeNB是透明的RN的情況下,服務DeNB可能不知道該關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作為針對WTRU建立EPS承載/Uu
DRB的一部分,RN(或替代地MME、GW或這些節點的組合,或其他節點)可以將包括WTRU EPS承載/Uu DRB與RN EPS承載/Un DRB之間的關聯或映射的WTRU上下文資訊傳遞到源DeNB。WTRU上下文資訊可以包括上下文ID。或者,WTRU上下文資訊可以包括WTRU上下文ID以及關於WTRU承載和RN承載以及它們的映射/關聯的資訊。
在WTRU EPS承載/Uu DRB建立之後,可以使用發送到服務DeNB的專用訊息來交換映射資訊。在EPS承載/Uu DRB建立期間或建立之後,RN可以將WTRU EPS承載/DRB與Un介面EPS承載/DRB之間的關聯或映射資訊經由MME/GW傳遞到服務DeNB。
服務DeNB可以為WTRU創建上下文,並維持WTRU EPS承載/Uu DRB與RN EPS承載/Un DRB之間的映射。一旦建立了WTRU EPS承載/Uu DRB與RN EPS承載/Un DRB之間的映射,源DeNB可以將所接收的控制訊息關聯到特定的PDCP進程。服務DeNB可以對每個往RN的封包進行檢查並停止定址到該WTRU的封包,其中該WTRU的上下文被包括在切換請求訊息中。這將有助於避免從服務DeNB到RN的冗餘資料轉發。
在經由PDCP控制PDU交換進行流控制的情況中,源DeNB可以基於MAC標頭內容將所接收的PDCP控制PDU關聯到與給定的DRB相關聯的特定PDCP過程。在非WTRU複用的情況中的MAC標頭可以與LTE版本8 MAC標頭相同。
在使用控制平面RRC或X2AP信令進行流控制的情況中,除了第一次未成功傳送的PDCP SDU SN之外,信令訊息可以可選地包括諸如Uu RB ID、WTRU上下文ID、以及WTRU EPS承載/Uu DRB ID與RN EPS承載/Un DRBID之間的映射資訊之類的資訊。
用於相關承載的RN緩衝器(即在記憶體243中分配的緩衝器)可被指定為相對較小的大小,從而最小化控制訊息使Un介面過流的風險。例如,緩衝器大小可以被設定成為被進行流控制的特殊承載所預期的每個傳輸時間間隔(TTI)的平均資料量的函數。由於TTI_Buffer(TTI_緩衝器)是每個TTI所預期的資料的平均量,而“α”
是倍增因子(multiplying factor),在RN處進行緩衝的資料量可以等於TTI_Buffer乘以α。該倍增因子可被設定為使得由RN對若干個TTI的資料值(worth of data)進行緩衝。針對特定承載在每個TTI所預期的資料的平均量可以針對QoS參數(例如保證位元率承載的保證位元率(GBR)或最大位元率(MBR))被導出。對於非保證位元率承載,可以使用聚合的最大位元率(AMBR)。例如,AMBR可以除以非保證位元率承載的數目,以獲得每個非保證位元率承載上所預期的最大資料率,而GBR可被用作在保證位元率承載上所預期的平均資料率的代理。
再次參考第12圖,WTRU可以按照配置的那樣週期性地或基於觸發來向源RN發送測量報告(506)。基於該測量報告,源RN作出切換決定(508)並向服務DeNB發送切換請求訊息(X2AP或RRC訊息)(510)。切換請求訊息可以包括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Un PDCP SDU SN。或者,可以在該切換請求訊息之前或之後經由單獨的訊息來發送該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Un PDCP SDU SN。源RN使用此訊息來向服務DeNB通知這個應被轉發到目標切換節點的PDCP SDU SN。服務DeNB不能丟棄SN處於從所指示的SN開始並向前(onward)的範圍內的封包。
RN可以將WTRU上下文資訊與切換請求訊息一起發送到服務DeNB。上下文資訊可以只是上下文ID,或者替代地可以是WTRU上下文ID和WTRU承載、RN承載以及它們之間的映射。基於該WTRU上下文資訊,服務DeNB對屬於已觸發了切換的WTRU的資料流進行識別。服務DeNB可以對每個去往RN的封包進行檢查並停止定址到該WTRU的封包,其中該WTRU的上下文被包括在切換請求訊息中。這將有助於避免冗餘資料轉發。
可選地,由於服務DeNB可能不知道已經發起了針對WTRU的切換(由於根據協定體系結構的不同,切換請求訊息對於服務DeNB可能是透明的),源RN可以向服務DeNB通知切換的開始,從而避免從源RN向服務DeNB再次轉發回冗餘資料,並且服務DeNB可以繼續向源RN轉發資料。該方法還被用於避免向DeNB再次轉發在切換開
始之前已經由DeNB發送到RN的資料。
服務DeNB將切換請求訊息轉發到目標eNB(512)。目標eNB執行准入控制(514)。如果資源可以由目標eNB進行許可,則准入控制可以由目標eNB基於EPS承載服務品質(QoS)資訊來執行,以增加成功切換的可能性。目標eNB根據所接收到的EPS承載QoS資訊來配置所需的資源並保留資源,例如胞元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C-RNTI)等。
目標eNB向服務DeNB發送切換請求ACK訊息(516)。該切換請求ACK訊息包括透明容器,該透明容器將作為RRC訊息被發送到WTRU以執行切換。該容器可以包括參數,例如新的C-RNTI、針對選擇的安全性演算法的目標eNB安全性演算法識別碼、專用隨機存取通道(RACH)前導碼等等。
服務DeNB可以向RN發送切換請求ACK訊息或替代地發送切換命令訊息(X2AP或RRC訊息)(518)。切換請求ACK訊息(或替代地切換命令訊息)可以包括尚未被服務DeNB丟棄的Un PDCP SDU的第一個(即最舊的)SN(即在服務DeNB處進行緩衝的資料的起點)。
RN可以使用該資訊來確定在發生切換時什麼PDCP SDU需要被轉發。RN可以使用該資訊來確定是否仍然需要將某些封包從RN轉發回服務DeNB。RN可以將直到具有該切換請求ACK訊息(或切換命令)中指示的SN之前的SN的封包的所有先前接收到的未能成功傳送到WTRU的封包轉發到目標切換節點(例如目標eNB)。在切換請求ACK訊息(或切換命令)中指示的SN可以與由RN在該切換請求訊息(或控制訊息)中指示的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DU SN相同。可以在該切換請求ACK或切換命令訊息之前或之後經由單獨訊息發送該資訊。如果該資訊未被包括在切換請求ACK或切換命令訊息中,則RN可以隱式地導出該SN。
RN向WTRU發送切換命令訊息(520)。一旦RN已經凍結了其發射器和接收器,並停止向WTRU發送資料或從WTRU接收資料,則RN可以經由服務DeNB(或替代地直接地)向目標eNB發送
SN狀態轉換(transfer)訊息(522,524)。常規的3GPP R8 X2AP SN狀態轉換訊息可被再次使用或者可以使用與X2AP SN狀態轉換訊息具有相似內容的新的RRC SN狀態轉換訊息。
SN狀態轉換訊息傳遞E-RAB的上行鏈路PDCP SN接收器狀態和下行鏈路PDCP SN發射器狀態,並對其實施PDCP狀態保存(即對於RLC AM)。上行鏈路PDCP SN接收器狀態至少包括第一個丟失的UL SDU的PDCP SN。下行鏈路PDCP SN發射器狀態對目標eNB需要向新的SDU指派的下一個PDCP SN進行指示。根據一種實施方式,SN狀態轉換訊息可以包括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下行鏈路Un PDCP SDU SN。或者,此資訊可以經由在SN狀態轉換訊息之前或之後發出的單獨控制訊息來發送,其目的是為了使用最新的資訊對服務DeNB進行更新,從而RN可以對確實需要被轉發的下行鏈路資料進行轉發。由於流控制(或RN與DeNB緩衝器同步)對切換的影響,服務DeNB可以在切換發生時具有在RN緩衝器中的所有Un介面PDCP SDU,並極有可能具有已經通過Uu介面成功傳送的附加PDCP SDU。擴展(extend)SN狀態轉換訊息的目的是最小化任何由服務DeNB進行的冗餘資料轉發。
服務DeNB向目標eNB轉發資料(526)。對於下行鏈路資料,服務DeNB可以對其緩衝器中從由RN所報告的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Un PDCP SDU開始的所有PDCP SDU進行轉發。該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Un PDCP SDU SN可以從來自RN的SN狀態轉換訊息中得到,或可以作為SN狀態轉換訊息的一部分或使用單獨的訊息來隱式地用信號發送到服務DeNB。當在流控制中使用停止/減少和開始/增加指示時,源DeNB可以對所有尚未在Un介面上傳遞的PDCP SDU進行轉發,並且RN可以對所有通過Un介面接收的但尚未通過Uu介面成功傳送的PDCP PDU(或SDU)進行轉發。
WTRU與目標eNB進行同步並經由RACH存取目標胞元,並且目標eNB以UL分配和定時提前來進行回應,並且當WTRU已經成功存取了目標胞元時,WTRU發送RRC切換完成訊息(528)。
目標eNB向MME/GW發送路徑變換請求訊息,以向其通
知WTRU已經改變了胞元(530)。服務GW將下行鏈路資料路徑變換到目標eNB並在舊的路徑上向源RN及/或源DeNB發送一個或多個S1-UP端標記封包,並隨後向(toward)源RN釋放任何U平面/傳輸網路層(TNL)資源(532,534)。
MME使用路徑變換ACK訊息來對路徑變換請求訊息進行確認(536)。在從MME接收到路徑變換ACK訊息之後,目標eNB向源DeNB發送上下文釋放訊息,以通知切換成功並觸發源DeNB對資源進行釋放(538)。一旦接收到上下文釋放訊息,源DeNB就向源RN發送RRC連接重配置訊息,源RN以RRC連接重配置回應訊息進行回應(540,542)。
第13圖為根據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在部署有RN的網路中進行切換的示例過程600的流程圖。在此實施方式中,在執行切換時,從源RN轉發回服務DeNB的下行鏈路資料的數量被儘量最小化,並減少或避免從服務DeNB到源RN的冗餘資料轉發。在該示例中,假定WTRU目前連接到RN(源RN)並將切換到另一eNB(目標eNB)。應該注意到,該實施方式可適用於其他情況。
在呼叫建立期間,建立了WTRU EPS承載和Uu RB以及RN EPS乘載和Un介面RB,並且建立了WTRU EPS承載/Uu RB與RN EPS承載/Un RB之間的映射或關聯(602)。RN維持WTRU EPS承載/Uu RB與RN EPS承載/Un RB之間的映射或關聯。可以基於唯一的WTRU上下文ID、RN承載(例如IP源位址、IP目的地位址、UDP源埠、UDP目的地埠、隧道端點ID)、WTRU承載(例如IP源位址、IP目的地位址、UDP源埠、UDP目的地埠、隧道端點ID)、RN承載ID以及WTRU承載ID來維持該映射。這適用於任何協定體系結構。
在S1介面終止於對於DeNB是透明的RN情況中,服務DeNB可能不知道該關聯。根據一種實施方式,作為為WTRU建立EPS承載/Uu DRB的一部分,RN、MME、GW或這三個節點的任一組合可以將包括WTRU EPS承載/Uu DRB與RN EPS承載/Un DRB之間的關聯或映射的WTRU上下文資訊傳遞到源DeNB。WTRU上下文資訊可以是上下文ID。或者,WTRU上下文資訊可以包括WTRU上下文ID
以及WTRU承載和RN承載以及它們的映射。
在WTRU EPS承載/Uu DRB建立之後,可以使用發送到服務DeNB的專用訊息來交換映射資訊。RN可以在EPS承載/Uu DRB建立期間將WTRU EPS承載/DRB與Un介面EPS承載/DRB之間的關聯或映射資訊經由MME/GW傳遞到服務DeNB。
服務DeNB可以為WTRU創建上下文,並維持WTRU EPS承載/Uu DRB與RN EPS承載/Un DRB之間的映射。一旦建立了WTRU EPS承載/Uu DRB與RN EPS承載/Un DRB之間的映射,源DeNB可以將所接收的控制訊息關聯到特定的PDCP過程。服務DeNB可以對每個往RN的封包進行檢查並停止定址到該WTRU的封包,其中該WTRU的上下文被包括在切換請求訊息中。這將有助於避免從服務DeNB向RN進行冗餘資料轉發。
在WTRU EPS承載/Uu DRB建立之後,可以使用發送到服務DeNB的專用訊息來在RN(或MME或GW)和服務DeNB之間交換映射資訊。RN還可以在EPS承載/Uu DRB建立期間將WTRU EPS承載/DRB與Un介面EPS承載/DRB之間的關聯或映射資訊經由MME/GW傳遞到服務DeNB。
RN可以在Uu介面上維持一組PDCP實體,而在Un介面上維持另一組PDCP實體,這些實體可以互相獨立的運行。RN和服務DeNB維持通過Uu介面被傳送到WTRU的Uu PDCP PDU的SN與通過Un介面由RN從服務DeNB接收到的Un PDCP PDU的SN之間的映射。
可以使用查找表來執行該映射,該查找表將每個Uu介面PDCP SN與Un介面PDCP SN相關聯,或反之亦然。兩個序列號的關聯值可以不同,這是因為在序列號達到上限(例如4095)之前,可以在任何時間重新開始在Un或Uu介面上進行序列編號而另一個則繼續運行。或者,還可以經由對Un介面PDCP SN與Uu介面PDCP SN之間的一組偏移進行維持的翻譯表來實現序列號之間的關聯。該翻譯表可以包括一個偏移或多個偏移。
或者,在PDCP實體被允許將多個IP封包序連成一個PDCP
PDU或將單一PDCP SDU分割成多個PDCP PDU的情況中,查找表可以被用於將Un介面PDCP SN與Uu介面PDCP SN進行關聯,或反之亦然。
RN(以及可選地服務DeNB)可以使用這一映射來對由RN通過Uu介面傳送的資料的SN和通過Un介面接收的資料的SN進行合適的翻譯(反之亦然),從而需要轉發到目標切換節點的正確封包可以在服務DeNB處被識別。
此外,DeNB可以維持PDCP SDU與PDCP PDU之間的映射。對於下行鏈路傳輸,DeNB可以在一個PDCP PDU中包括一個PDCP SDU(即IP封包)。在這種情況下,該映射可以是一對一映射。或者,DeNB可以將多個PDCP SDU(指定給一個WTRU或多個WTRU的)序連成一個PDCP PDU,或將一個PDCP SDU分割成多個分段,使得一個PDCP SDU被包括在多個PDCP PDU中。在這種情況下,該映射可以是多對一映射。對於該映射,每個PDCP SDU(或其封包)以及每個PDCP PDU可以被指派以不同的序列號(SN),並且DeNB可以使用相關聯的映射來追蹤PDCP SDU。類似地,RN可以維持通過Uu介面傳送的PDCP SDU與PDCP PDU之間的映射。
該映射(或以上描述的映射的任一組合)使得DeNB能夠決定是否已經發生了RN緩衝器擁塞或匱乏,並且該映射資訊可被用於在切換期間最小化資料再次轉發。
WTRU可以按照配置的那樣週期性地或基於觸發來向源RN發送測量報告(604)。基於該測量報告,源RN作出切換決定(606)並向服務DeNB發送切換請求訊息(X2AP或RRC訊息)(608)。
可以延展切換請求訊息,以指示服務DeNB開始緩衝資料(即不丟棄發送到RN的下行鏈路資料)。切換請求訊息可以包括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Un PDCP SDU SN。或者,可以在該切換請求訊息之前或之後經由單獨的訊息來發送資料緩衝請求指示或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DU SN。源RN可以使用該訊息來向服務DeNB通知SN和相應的應當被轉發到目標切換節點的PDCP SDU。一旦接收到資料緩衝請求指示或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DU SN,服務DeNB便不
能丟棄封包並開始對具有從所指示的SN開始的SN的資料進行緩衝。在切換開始之後,執行這一操作以避免RN進行冗餘資料再次轉發(即將由服務DeNB發送的DL資料轉發回服務DeNB)。
RN可以將WTRU上下文資訊與切換請求訊息一起發送到服務DeNB。WTRU上下文資訊可以僅是上下文ID,或者替代地可以是WTRU上下文ID和WTRU承載、RN承載以及它們之間的映射/關聯的資訊。基於該WTRU上下文資訊,服務DeNB對屬於已觸發了切換的WTRU的資料流進行識別。服務DeNB可以對每個往RN的封包進行檢查並停止定址到該WTRU的封包,其中該WTRU的上下文被包括在切換請求訊息中。這將有助於避免冗餘資料轉發。
服務DeNB將切換請求訊息轉發到目標eNB(610)。目標eNB執行准入控制(612)。如果資源可以由目標eNB進行許可,則准入控制可以由目標eNB基於EPS承載服務品質(QoS)資訊來執行,以增加成功切換的可能性。目標eNB根據接收到的EPS承載QoS資訊來配置所需的資源並保留資源,例如胞元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C-RNTI)等。
目標eNB向服務DeNB發送切換請求ACK訊息(614)。該切換請求ACK訊息包括透明容器,該透明容器將作為RRC訊息被發送到WTRU以執行切換。該容器可以包括參數,例如新的C-RNTI、針對選擇的安全性演算法的目標eNB安全性演算法識別碼、專用隨機存取通道(RACH)前同步碼等等。
服務DeNB可以向RN發送切換請求ACK訊息或替代地發送切換命令訊息(X2AP或RRC)(616)。切換請求ACK訊息(或替代地切換命令訊息)可以包括源DeNB開始緩衝資料的SN。該SN較由RN提供的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DU SN更舊。RN可以使用該資訊來確定在發生切換時什麼PDCP SDU需要被轉發。在切換請求ACK訊息中指示的SN可以與由源RN在切換請求訊息中指示的SN相同。可以在切換請求ACK訊息之前或之後單獨地發送該資訊。
RN向WTRU發送切換命令訊息(618)。一旦RN已經凍結了其發射器和接收器,並停止向WTRU傳送資料或從WTRU接收資
料,RN就可以經由服務DeNB向目標eNB發送SN狀態轉換訊息(620,622)。常規的3GPP R8 X2AP SN狀態轉換訊息可被再次使用或者可以定義與X2AP SN狀態轉換訊息具有相似內容的新的RRC SN狀態轉換訊息。
SN狀態轉換訊息傳遞E-RAB的上行鏈路PDCP SN接收器狀態和下行鏈路PDCP SN發射器狀態,並對其實施PDCP狀態保存(即對於RLC AM)。上行鏈路PDCP SN接收器狀態至少包括下一個預期的依序排列的上行鏈路服務資料單元的PDCP SN。下行鏈路PDCP SN發射器狀態對目標eNB需要向新的SDU指派的下一個PDCP SN進行指示。根據一種實施方式,SN狀態轉換訊息可以包括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下行鏈路Un介面PDCP SDU SN。或者,該資訊可以經由在SN狀態轉換訊息之前或之後發出的單獨訊息來發送,其目的是為了以最新的資訊對服務DeNB進行更新,從而RN可以對確實需要被轉發的下行鏈路資料進行轉發。
源RN將資料轉發到服務DeNB或直接發送到目標eNB(624,626)。在需要進行下行鏈路資料轉發的情況中,並且基於其對DeNB在其緩衝器中已經保留的通過Un介面進行傳送的資料的瞭解,源RN可以對未處於服務DeNB緩衝器中的PDCP SDU進行轉發。如果源RN知道源DeNB尚未對已經通過Un介面進行傳送的資料進行保留,則源RN可以對所有通過Un介面接收的並且尚未通過Uu介面被成功傳送到WTRU的SDU進行轉發。
對於下行鏈路資料,服務DeNB對其緩衝器中從RN所報告的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Un PDCP SDU開始的所有PDCP SDU進行轉發(628)。該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DU SN可以從來自RN的SN狀態轉換訊息中得到,或可以作為SN狀態轉換訊息的一部分或以單獨的訊息而被隱式地用信號發送到服務DeNB。
WTRU進行與目標eNB的同步並經由RACH存取目標胞元,並且目標eNB以UL分配和定時提前來進行回應,並且當WTRU已經成功存取了目標胞元時,WTRU發送RRC切換完成訊息(630)。
目標eNB向MME/GW發送路徑變換請求訊息,以向其通
知WTRU已經改變了胞元(632)。服務GW將下行鏈路資料路徑變換到目標eNB並在舊的路徑上向源RN及/或源DeNB發送一個或多個S1-UP端標記封包,並隨後向源RN釋放任何U平面/TNL資源(634,636)。
MME以路徑變換確認訊息來對路徑變換請求訊息進行確認(638)。在從MME接收到路徑變換ACK訊息之後,目標eNB向源DeNB發送上下文釋放訊息,以通知切換成功並觸發源DeNB對資源進行釋放(640)。一旦接收到上下文釋放訊息,源DeNB就向源RN發送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源RN以RRC連接重新配置回應訊息進行回應(642,644)。
應該注意到各種實施方式可以等同地應用到WTRU從任何節點切換到任何節點的切換情形,例如從源RN切換到控制該源RN的服務DeNB,或者切換到另一個由服務DeNB或鄰近eNB控制的RN。還應注意到,這些實施方式既可以用於下行鏈路也可以用於上行鏈路。
實施例
1.一種以RN來執行切換的方法。
2.如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RN從DeNB接收PDCP PDU。
3.如實施例2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該RN向WTRU傳送該PDCP PDU。
4.如實施例3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該RN從該WTRU接收測量報告。
5.如實施例4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該RN基於該測量報告而作出切換決定。
6.如實施例5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該RN向該DeNB發送切換請求訊息,該切換請求訊息具有包括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N的資訊。
7.如實施例2-6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該RN向該DeNB發送控制訊息,該控制訊息包括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N。
8.如實施例6-7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該RN從該DeNB接收切換請求確認訊息,該切換請求確認訊息具有包括未在該DeNB處被丟棄的第一個PDCP SN的資訊。
9.如實施例8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該RN基於從該DeNB接收的資訊而將PDCP PDU轉發到該DeNB。
10.如實施例6-9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該RN將WTRU上下文資訊與該切換請求訊息一起提供給該DeNB。
11.如實施例3-10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該RN維持通過該RN和該WTRU之間的無線介面而被傳送到該WTRU的資料的PDCP SN與通過該RN和該DeNB之間的無線介面而由該RN接收的資料的PDCP SN之間的映射表。
12.如實施例2-11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該RN在呼叫建立期間向該DeNB提供WTRU上下文資訊,該WTRU上下文資訊包括WTRU上下文ID、RN承載資訊、WTRU承載資訊、RN承載ID和WTRU承載ID中的至少一者。
13.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RN。
14.如實施例13所述的RN,該RN包括天線。
15.如實施例13-14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RN,該RN包括收發器,該收發器被配置為從DeNB接收並向WTRU發射。
16.如實施例15所述的RN,該RN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從該DeNB接收PDCP PDU、向該WTRU傳送該PDCP PDU、基於從該WTRU接收的測量報告而作出切換決定、以及向該DeNB發送具有包括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N的資訊的切換請求訊息。
17.如實施例16所述的RN,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向該DeNB發送包括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N的控制訊息。
18.如實施例16-17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RN,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從該DeNB接收具有包括未在該DeNB處被丟棄的第一個PDCP SN的資訊的切換請求確認訊息,並基於從該DeNB接收的資訊而將PDCP PDU轉發到該DeNB。
19.如實施例16-18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RN,其中該處
理器被配置為將WTRU上下文資訊與該切換請求訊息一起提供給該DeNB。
20.如實施例16-19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RN,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維持通過該RN和該WTRU之間的無線介面而被傳送到該WTRU的資料的PDCP SN與通過該RN和該DeNB之間的無線介面而由該RN接收的資料的PDCP SN之間的映射表。
21.如實施例16-20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RN,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在呼叫建立期間向該DeNB提供WTRU上下文資訊,該WTRU上下文資訊包括WTRU上下文ID、RN承載資訊、WTRU承載資訊、RN承載ID和WTRU承載ID中的至少一者。
22.一種以RN來執行切換的方法。
23.如實施例22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節點B向RN發送PDCP PDU。
24.如實施例23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該節點B從該RN接收切換請求訊息,該切換請求訊息具有包括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N的資訊,其中該節點B丟棄具有較該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N更舊的SN的PDCP PDU。
25.如實施例23-24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該節點B從該RN接收控制訊息,該控制訊息包括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N,其中該節點B丟棄具有較經由該控制訊息指示的該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N更舊的SN的PDCP PDU。
26.如實施例24-25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該節點B向該RN發送切換請求確認訊息,該切換請求確認訊息具有包括未在該節點B處被丟棄的第一個PDCP SN的資訊。
27.如實施例24-26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節點B一起接收WTRU上下文資訊與該切換請求訊息。
28.如實施例24-27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該節點B在呼叫建立期間接收WTRU上下文資訊,該WTRU上下文資訊包括WTRU上下文ID、RN承載資訊、WTRU承載資訊、RN承載ID和WTRU承載ID中的至少一者.
29.如實施例28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該節點B建立WTRU承載與RN承載之間的映射。
30.如實施例24-29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方法,該方法更包括該節點B接收S1-UP端標記封包。
31.一種以RN來執行切換的節點B。
32.如實施例31所述的節點B,該節點B包括天線。
33.如實施例31-32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節點B,該節點B包括收發器,該收發器被配置為與RN進行無線通信。
34.如實施例33所述的節點B,該節點B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向該RN發送PDCP PDU以及從該RN接收具有包括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N的資訊的切換請求訊息,其中該處理器丟棄具有較該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N更舊的SN的PDCP PDU。
35.如實施例34所述的節點B,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從該RN接收包括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N的控制訊息以及丟棄具有較經由該控制訊息指示的該第一個未成功傳送的PDCP SN更舊的SN的PDCP PDU。
36.如實施例34-35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節點B,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向該RN發送切換請求確認訊息,該切換請求確認訊息具有包括未在該節點B處被丟棄的第一個PDCP SN的資訊。
37.如實施例34-36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節點B,其中該處理器一起接收WTRU上下文資訊與該切換請求訊息。
38.如實施例34-37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節點B,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在呼叫建立期間接收WTRU上下文資訊以及建立WTRU承載與RN承載之間的映射,其中該WTRU上下文資訊包括WTRU上下文ID、RN承載資訊、WTRU承載資訊、RN承載ID和WTRU承載ID中的至少一者。
39.如實施例34-38中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的節點B,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接收S1-UP端標記封包。
儘管上述以特定的組合描述了特徵和元件,但是可以不用其他特徵和元件而單獨使用每一個特徵和元件,或者以與其他特徵和元
件或不與其他特徵和元件的不同組合來使用每一個特徵和元件。此處提供的方法或流程可以在電腦程式、軟體或包含在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通過通用電腦或處理器執行的韌體上實現。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的例子包括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暫存器、高速緩衝記憶體、半導體記憶裝置、磁性媒體諸如內部硬碟和可移動硬碟、磁光媒體、和光學媒體諸如CD-ROM盤和數位通用盤(DVD)。
例如,合適的處理器包括通用處理器、專用處理器、傳統的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多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相關聯的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專用積體電路(ASIC)、專用標準產品(ASSP);邏輯可編程閘陣列(FPGA)電路、任何其他類型的積體電路(IC)、及/或狀態機。
與軟體相關的處理器可以用於實現在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使用者設備(UE)、終端、基地台、移動管理實體(MME)或演進型封包核心(EPC)、或任何主機中使用的射頻收發器。WTRU可以結合在包括軟體定義的無線電(SDR)的硬體及/或軟體中實現的模組使用,也可以結合其他元件使用,例如攝像機、視訊攝像機模組、視訊電話、揚聲器電話、振動設備、揚聲器、麥克風、電視收發器、免持耳麥、鍵盤、藍芽®模組、頻率調變(FM)無線電單元、近場通信(NFC)模組、液晶顯示器(LCD)顯示單元、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單元、數位音樂播放器、媒體播放器、視訊遊戲機模組、網際網路瀏覽器、及/或任何無線區域網路(WLAN)或超寬頻(UWB)模組。
DNB‧‧‧RN從服務施子演進型節點B
MME‧‧‧移動性管理實體
PDCP‧‧‧接收封包資料聚合協定
RRC‧‧‧無線電資源控制
SN‧‧‧序列號
Uu‧‧‧存取鏈路
UN‧‧‧回程鏈路
RN‧‧‧中繼節點
WTRU‧‧‧無線發射/接收單元
Claims (10)
- 一種施子演進型節點B(DeNB),包括:被配置以建立具有一中繼節點(RN)的一無線回程(backhaul)鏈結以及具有至少一其他演進型節點B的一X2介面的電路;被配置以在該無線回程鏈結上接收一X2應用協定(X2AP)切換請求訊息,該X2AP切換請求訊息表明該RN的一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正被請求以被切換至一另一演進型節點B的電路;以及被配置以在該X2介面上傳送該切換請求訊息至該另一演進型節點B的電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施子演進型節點B(DeNB),更包括被配置以從該中繼節點在該無線回程鏈結上接收一X2AP序列號(SN)狀態轉換訊息,並轉發該X2AP SN狀態轉換訊息至該另一演進型節點B的電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施子演進型節點B(DeNB),其中該X2AP SN狀態轉換訊息表明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CP)服務資料單元(SDU)的一序列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施子演進型節點B(DeNB),其中該無線回程鏈結是一Un介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施子演進型節點B(DeNB),更包括被配置以映射用於該RN的一演進型封包系統(EPS)承載的一資料的電路。
- 一種由一施子演進型節點B(DeNB)所使用的方法,該方法 包括:藉由一DeNB建立具有一中繼節點(RN)的一無線回程(backhaul)鏈結以及具有至少一其他演進型節點B的一X2介面;藉由該DeNB在該無線回程鏈結上接收一X2應用協定(X2AP)切換請求訊息,該X2AP切換請求訊息表明該RN的一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正被請求以被切換至一另一演進型節點B;以及藉由該DeNB在該X2介面上傳送該切換請求訊息至該另一演進型節點B。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從該中繼節點在該無線回程鏈結上接收一X2AP序列號(SN)狀態轉換訊息,並轉發該X2AP SN狀態轉換訊息至該另一演進型節點B。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X2AP SN狀態轉換訊息表明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CP)服務資料單元(SDU)的一序列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無線回程鏈結是一Un介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一電路,被配置以映射用於該RN的一演進型封包系統(EPS)承載的一資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8787909P | 2009-06-17 | 2009-06-17 | |
US18780909P | 2009-06-17 | 2009-06-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04199A TW201404199A (zh) | 2014-01-16 |
TWI532395B true TWI532395B (zh) | 2016-05-01 |
Family
ID=4277767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45351A TW201538003A (zh) | 2009-06-17 | 2010-06-17 | 執邢具中繼節點切換之方法及裝置 |
TW102112409A TWI532395B (zh) | 2009-06-17 | 2010-06-17 | 執行具中繼節點切換之方法及裝置 |
TW099119681A TWI400971B (zh) | 2009-06-17 | 2010-06-17 | 執行具中繼節點切換之方法及裝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45351A TW201538003A (zh) | 2009-06-17 | 2010-06-17 | 執邢具中繼節點切換之方法及裝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9119681A TWI400971B (zh) | 2009-06-17 | 2010-06-17 | 執行具中繼節點切換之方法及裝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8320827B2 (zh) |
EP (2) | EP2838291B1 (zh) |
JP (3) | JP5355788B2 (zh) |
KR (3) | KR101362538B1 (zh) |
CN (3) | CN102461258A (zh) |
TW (3) | TW201538003A (zh) |
WO (1) | WO201014797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148341A1 (en) * | 2009-06-19 | 2010-12-23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chanisms for data handling during a relay handover with s1 termination at relay |
CN102461257A (zh) * | 2009-06-19 | 2012-05-16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在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接入节点处具有s1端接的中继切换期间的数据处理机制 |
CN101938798A (zh) * | 2009-07-03 | 2011-0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中继系统中终端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
US20110038313A1 (en) * | 2009-08-12 | 2011-02-17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Enhanc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concatenation,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of service data units |
EP2469750A4 (en) * | 2009-08-17 | 2014-07-02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IN A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
GB2472789A (en) | 2009-08-17 | 2011-02-23 | Nec Corp | In a lte-advanced network a target enb sends a source enb information to indicate to the ue which of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is to be used for initail acc |
CN101998657A (zh) * | 2009-08-18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支持多跳的中继通信系统及该系统的接入方法 |
CN101998554A (zh) * | 2009-08-18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中继的切换方法和移动无线中继系统 |
JP5683474B2 (ja) * | 2009-10-02 | 2015-03-1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
US8804596B2 (en) * | 2009-10-02 | 2014-08-12 | Blackberry Limited | Architecture for termination at access device |
US8687590B2 (en) * | 2009-10-02 | 2014-04-01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relays |
US8406192B2 (en) * | 2009-10-02 | 2013-03-26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Handover mechanisms with synchronous PDCP protocol under various relay architectures |
CN102045148B (zh) * | 2009-10-16 | 2013-04-1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基于中继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EP2355608B1 (en) * | 2009-10-30 | 2016-03-09 | Institute for Imformation Industry | Donor evolved nodeb, relay nod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
KR20110094163A (ko) * | 2010-02-14 | 2011-08-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정 결과값 정보의 전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KR20110111790A (ko) * | 2010-04-05 | 2011-10-12 | 주식회사 팬택 | 다중 요소 반송파를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시 요소반송파 정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215537B (zh) * | 2010-04-09 | 2014-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基站和家庭网关 |
CN102783212B (zh) * | 2010-05-14 | 2016-02-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切换流程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2028641A1 (en) * | 2010-09-02 | 2012-03-08 |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GmbH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y station, base st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network component |
EP2442610B1 (en) * | 2010-10-13 | 2017-12-06 | Alcatel Lucent | In-sequence delivery of upstream user traffic during handover |
KR101762730B1 (ko) * | 2011-02-22 | 2017-07-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그룹 기반 mtc 디바이스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2124894A1 (en) * | 2011-03-17 | 2012-09-20 | Lg Electronics Inc. | Th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tracking are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mobile relay node |
US9426700B2 (en) * | 2011-03-25 | 2016-08-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mobile relay node |
US20120252449A1 (en) * | 2011-03-29 | 2012-10-04 |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high-speed mobil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817690B2 (en) * | 2011-04-04 | 2014-08-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network traffic in the presence of relays |
CN102802220B (zh) * | 2011-05-25 | 2016-0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和基站 |
KR102092579B1 (ko) | 2011-08-22 | 2020-03-2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주파수 밴드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002527B (zh) * | 2011-09-13 | 2015-04-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节点切换方法、基站、和通讯系统 |
US9088922B2 (en) | 2011-10-10 | 2015-07-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relay handover |
WO2013055277A1 (en) * | 2011-10-10 | 2013-04-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relay handover |
KR102049794B1 (ko) | 2012-01-09 | 2019-11-2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로깅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220735A (zh) * | 2012-01-18 | 2013-07-2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rn移动后的用户平面建立方法 |
CN103313325B (zh) * | 2012-03-09 | 2018-04-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及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9042346B2 (en) | 2012-05-04 | 2015-05-26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obile relay station and handover method thereof |
KR20150018531A (ko) | 2012-05-09 | 2015-02-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9179382B2 (en) * | 2012-05-21 | 2015-11-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WAN and D2D communication RLC layer handover |
EP3621353A1 (en) * | 2012-05-21 | 2020-03-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4009703A1 (en) | 2012-08-07 | 2022-06-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andov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
CN102833802B (zh) * | 2012-08-15 | 2015-09-2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设备 |
US9510263B2 (en) | 2012-09-12 | 2016-11-29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of enhancing handover by using a group handover over a wireless connection and devices therefor |
JP6140960B2 (ja) * | 2012-09-25 | 2017-06-07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 |
GB2507514A (en) | 2012-10-31 | 2014-05-07 | Nec Corp | Providing measurement reports for relay cells |
JP6159530B2 (ja) * | 2013-01-17 | 2017-07-05 | Kddi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US9672527B2 (en) * | 2013-01-21 | 2017-06-06 | Tejas Networks Limited | Associating and consolidating MME bearer management functions |
US20140295849A1 (en) * | 2013-03-29 | 2014-10-02 | Alexander Sirotkin | Handov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non-gbr bearers |
CN104105219B (zh) * | 2013-04-01 | 2017-09-0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JP6163003B2 (ja) * | 2013-05-09 | 2017-07-1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
JP6281192B2 (ja) * | 2013-05-24 | 2018-02-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EP2830352A1 (en) | 2013-07-24 | 2015-01-28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Efficient discard mechanism in small cell deployment |
US9648514B2 (en) * | 2013-08-09 | 2017-05-09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tocol layer enhancements in data offload over small cells |
CN104837127B (zh) * | 2014-02-08 | 2019-12-31 | 夏普株式会社 | 由辅基站和主基站执行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基站 |
KR102279486B1 (ko) | 2014-03-13 | 2021-07-20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연결을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10234174A (zh) * | 2014-03-21 | 2019-09-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KR102265454B1 (ko) | 2014-04-11 | 2021-06-1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통신 품질 개선 방법 및 장치 |
US10334481B2 (en) * | 2014-09-18 | 2019-06-25 | K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user plane data |
WO2016073984A2 (en) * | 2014-11-07 | 2016-05-12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Optimizations for relay communications |
CN105992273A (zh) * | 2015-02-26 | 2016-10-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lte网络中提供中继接入服务的方法、装置及中继终端 |
CN107534912B (zh) * | 2015-04-30 | 2019-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更换中继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050152B (zh) * | 2015-07-14 | 2017-06-2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d2d中继通信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9949195B1 (en) * | 2015-12-15 | 2018-04-17 | Sprint Spectrum L.P. | Contention-free mobile access for handover to a relay base station with wireless backhaul |
US11064414B1 (en) | 2016-02-08 | 2021-07-13 |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 Handover target selection based on latency |
WO2017171629A1 (en) * | 2016-04-01 | 2017-10-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of soft buffers |
US10091700B1 (en) | 2016-05-13 | 2018-10-02 | Sprint Spectrum L.P. | Pre-emptive donor selection for moving relay nodes |
CN107426776B (zh) | 2016-05-24 | 2024-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10493823B (zh) | 2016-08-15 | 2020-09-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9999016B2 (en) * | 2016-09-04 | 2018-06-12 | Lg Electronics Inc. | Status report polling to avoid HFN de-synchronization |
CN108024295B (zh) * | 2016-11-03 | 2022-04-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中继转移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
CN108632933B (zh) * | 2017-03-23 | 2020-10-02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US10028186B1 (en) * | 2017-03-24 | 2018-07-17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redirect use equipment (UE) from a wireless relay to a donor base station |
KR102036344B1 (ko) * | 2017-12-06 | 2019-10-24 | 충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핸드오버 절차에서 데이터 패킷의 전송방법 |
WO2019137443A1 (zh) * | 2018-01-12 | 2019-07-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0035453B (zh) * | 2018-01-12 | 2022-05-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JP7073509B2 (ja) * | 2018-02-11 | 2022-05-23 |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方法及び装置 |
CN110636561B (zh) * | 2018-06-21 | 2022-11-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GB2574876A (en) * | 2018-06-21 | 2019-12-25 | Tcl Communication Ltd |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in a cellular network |
GB2576204B (en) | 2018-07-27 | 2021-02-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Ope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
WO2020022849A1 (en) * | 2018-07-27 | 2020-01-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wireless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820196B1 (en) | 2018-09-27 | 2022-07-06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s |
US12156272B2 (en) | 2019-02-25 | 2024-11-26 | Apple Inc. | Uplink (UL) retransmission and radio link failure (RLF) recovery in a multi-hop relay network |
US20220182883A1 (en) * | 2019-03-29 | 2022-06-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5G NR Desired Buffer Size Adjustment |
CN113055425B (zh) * | 2019-12-27 | 2022-04-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22086233A1 (en) * | 2020-10-21 | 2022-04-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cast transmission |
CN115604770A (zh) * | 2021-06-28 | 2023-01-1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Cn) | 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中继终端 |
WO2023029013A1 (en) * | 2021-09-03 | 2023-03-09 | Apple Inc. |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catenating service data unit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593408B2 (en) * | 1998-05-20 | 2009-09-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lving ambiguity in reception of multiple retransmitted frames |
GB2389751B (en) | 1999-05-28 | 2004-02-25 | Nec Corp |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1137240B (zh) * | 2002-04-05 | 2011-01-26 |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 促进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小区改变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
US6717927B2 (en) | 2002-04-05 | 2004-04-06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efficient recovery of node B buffered data following serving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cell change |
US8140077B2 (en) * | 2006-04-19 | 2012-03-20 | Nokia Corporation | Handover or location update for optimization for relay st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CN101064911B (zh) * | 2006-04-28 | 2012-08-22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接入系统的切换控制方法、中继站和基站 |
WO2007130325A2 (en) | 2006-05-01 | 2007-11-15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lossless handover in 3gpp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s |
CN101150840B (zh) * | 2006-09-20 | 2010-08-11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切换移动中继站及其下属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
KR20140046075A (ko) * | 2007-02-02 | 2014-04-17 |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 Utra r6 셀과 r7 셀 간의 핸드오버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EP2119128A2 (en) * | 2007-03-05 | 2009-11-18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neighbor discovery, handover procedure and relay zone configuration for relay stations in a multi-hop network |
JP5044014B2 (ja) * | 2007-04-25 | 2012-10-10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シームレスな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KR100976383B1 (ko) * | 2007-07-05 | 2010-08-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중 홉 릴레이 방식을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이 구성한 브로드캐스트 메시지의 전송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EP2051454A1 (en) | 2007-10-17 | 2009-04-22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such device |
TW201008168A (en) * | 2008-08-11 | 2010-02-1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 relay to provide physical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unctionalities |
US8885500B2 (en) * | 2008-12-10 | 2014-11-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Interface setup for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femtocells |
JP5529955B2 (ja) * | 2009-04-21 | 2014-06-25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レーノード使用方法 |
JP4937296B2 (ja) | 2009-04-27 | 2012-05-2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
2010
- 2010-06-15 JP JP2012516196A patent/JP5355788B2/ja active Active
- 2010-06-15 WO PCT/US2010/038656 patent/WO201014797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6-15 US US12/816,002 patent/US8320827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6-15 EP EP14184942.2A patent/EP2838291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6-15 KR KR1020127001108A patent/KR101362538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6-15 KR KR1020137022240A patent/KR101613342B1/ko active Active
- 2010-06-15 CN CN2010800264940A patent/CN102461258A/zh active Pending
- 2010-06-15 KR KR1020157015892A patent/KR20150074216A/ko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6-15 CN CN201510644483.3A patent/CN105356926A/zh active Pending
- 2010-06-15 EP EP10739419.9A patent/EP2443870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6-15 CN CN201410798750.8A patent/CN104540177B/zh active Active
- 2010-06-17 TW TW103145351A patent/TW201538003A/zh unknown
- 2010-06-17 TW TW102112409A patent/TWI532395B/zh active
- 2010-06-17 TW TW099119681A patent/TWI400971B/zh active
-
2012
- 2012-11-05 US US13/669,072 patent/US2013005827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
- 2013-08-27 JP JP2013175916A patent/JP2014003687A/ja not_active Ceased
-
2014
- 2014-09-02 US US14/475,084 patent/US9763143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0-27 JP JP2014217990A patent/JP2015053714A/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50074216A (ko) | 2015-07-01 |
EP2838291B1 (en) | 2017-10-04 |
CN104540177B (zh) | 2018-06-15 |
TW201538003A (zh) | 2015-10-01 |
EP2838291A1 (en) | 2015-02-18 |
KR101362538B1 (ko) | 2014-02-13 |
TW201132157A (en) | 2011-09-16 |
TW201404199A (zh) | 2014-01-16 |
CN105356926A (zh) | 2016-02-24 |
US20140369318A1 (en) | 2014-12-18 |
KR101613342B1 (ko) | 2016-04-18 |
CN102461258A (zh) | 2012-05-16 |
US20100322197A1 (en) | 2010-12-23 |
KR20120030541A (ko) | 2012-03-28 |
KR20130106443A (ko) | 2013-09-27 |
CN104540177A (zh) | 2015-04-22 |
JP2015053714A (ja) | 2015-03-19 |
JP2012531103A (ja) | 2012-12-06 |
EP2443870A1 (en) | 2012-04-25 |
US8320827B2 (en) | 2012-11-27 |
JP2014003687A (ja) | 2014-01-09 |
EP2443870B1 (en) | 2014-10-15 |
US20130058272A1 (en) | 2013-03-07 |
WO2010147974A1 (en) | 2010-12-23 |
TWI400971B (zh) | 2013-07-01 |
JP5355788B2 (ja) | 2013-11-27 |
US9763143B2 (en) | 2017-09-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32395B (zh) | 執行具中繼節點切換之方法及裝置 | |
JP4991011B2 (ja) | 無線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間のデータユニットのシーケンスの送信のための無線通信方法 | |
US8259677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ra E-utran handover | |
US20120243461A1 (en) | Relay handover control | |
EP2675241A1 (en) | Interworking base station between a wireless network and a cellular network | |
KR100892212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무선 기지국 및 무선 통신 제어 방법 | |
KR102164988B1 (ko) | 단말의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