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484270B - 電極上有長條狀缺口的液晶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電極上有長條狀缺口的液晶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4270B
TWI484270B TW101149353A TW101149353A TWI484270B TW I484270 B TWI484270 B TW I484270B TW 101149353 A TW101149353 A TW 101149353A TW 101149353 A TW101149353 A TW 101149353A TW I484270 B TWI484270 B TW I4842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solid
continuous e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9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6138A (zh
Inventor
Cheng Chung Peng
Yuh Ren Shen
Hsin Ta Lee
Original Assignee
Vastview 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stview Tech Inc filed Critical Vastview Tech Inc
Priority to TW101149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427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6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6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4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4270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電極上有長條狀缺口的液晶顯示器
本發明係有關液晶顯示器,尤其是有關具有改善光穿透率和高對比度的液晶顯示器。
液晶分子的一特性是在不同的排列時,有不同的旋光向或不同的折射效果。液晶顯示器係利用這種特性,來控制光穿透率以產生影像。因為液晶分子的結構以及光特性的影響,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器具有良好的光穿透率,但是顯示器的視角卻非常狹小。
為了解決光穿透率和視角的問題,扭轉垂直配向模式被用來提高光穿透率以及增加視角。由於液晶分子係被垂直配向,當液晶分子接受較低電壓時,於斜視的方向觀看顯示器,會有灰階反轉的問題。從而產生斜視方向的顏色偏移,而使顯示器無法顯現正常的影像。
有一種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係在同一像素中形成兩種以上的液晶分子排列區塊,以形成多區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以便消除灰階反轉的問題,並提高視角。在實作中,有三個具體的方法。在第一種方法中,每一像素被劃分成多個顯示區域,並且每一個顯示區域利用電容耦合來形成不同的電壓,由此而產生多區域液晶分子排列的顯示效果。在第二種方法中,每一像素被劃分成多個顯示區域,並利用兩個薄膜電晶體來使每個顯示區域有不同的電壓,從而解決了灰階反轉問題。在第三個方法中,每一像素被分為兩個以上的顯示區域,並在顯示區域的一部分電極之上方,覆蓋電子阻擋材料,由此而產生多區域液晶分子排列的顯示效果。
然而,這些利用現有技術解決灰階反轉問題的方法,需要複雜的液晶顯示器製程。鑑於上述,本發明的主題,是提供一種簡單, 而具有改善光穿透率和提高對比度的方法,使液晶顯示器可呈現最佳的影像。
本發明係為提供一種具有高穿透率和高對比度的液晶顯示器而創作的,該液晶顯示器包含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一液晶層,第一配向層和第二配向層。
根據本發明,該液晶顯示器具有至少一個像素區,每一像素區至少有一顯示單元,第一基板上形成有第一電極,第二基板上形成有第二電極。每一顯示單元的第一電極上,形成有複數個長條狀缺口,從顯示單元的中心往四個不同的方向,互相平行的向外排列。
在相同之方向上的長條狀缺口,其走向互相平行,而且離顯示單元之中心愈遠的長條狀缺口,縱向長度越來越長。最好是在顯示單元的每一個對角方向上,都有一列長度逐漸增加的長條狀缺口,排列在顯示單元之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特點,在四個不同的方向中的每一個方向,每個顯示單元還包括複數個外圍的長條狀缺口,排列在相同方向縱向長度逐漸增加的長條狀缺口之外,而這些外圍的長條狀缺口,其縱向長度則逐漸減小,最終該外圍長條狀缺口可以容納在顯示單元之內。每一個這些長度逐漸減小的外圍長條狀缺口,可能有一端的缺口是未封閉的缺口。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特點,每個顯示單元的像素區中的第二電極也可以跟上述第一電極具有類似的電極圖形。也就是說每一顯示單元的第二電極上,形成有與第一電極上複數個長條狀缺口互相平行的複數個長條狀缺口。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特點,在有些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的中心區域,可以形成有被蝕刻挖空的電極圖案,而上述複數個長條狀缺口,則從被蝕刻挖空的電極圖案向外排列延伸。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個特點,有些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上的複數個長條狀缺口為一封閉缺口,因此在顯示單元的周圍上形成實體連續邊緣。若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上的複數個長條狀缺口之末端為一未封閉缺口,則在顯示單元的周圍上會形成有一實體連續邊緣或者一點狀邊緣。在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的外圍結構,最好是實體連續邊緣和點狀邊緣交替配置。
在本發明中,第一電極的每個實體連續邊緣或點狀邊緣在第二電極上都有一個相對應的實體連續邊緣或點狀邊緣配置。有些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或點狀邊緣與第二電極上相對應的實體連續邊緣或點狀邊緣互相對齊,有些則是離顯示單元的中心,比第二電極上相對應的實體連續邊緣或點狀邊緣,較為向外延伸或較為向內縮減。
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個特點,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上兩個不同方向的複數個長條狀缺口交會之處,靠近實體連續邊緣或點狀邊緣的地方,會設有一個或兩個實心電極圖案,或者是一個或兩個被蝕刻挖空的電極圖案。
參照圖一,本發明中的液晶顯示器包含有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2,一液晶層103夾在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間。液晶顯示器上形成有多個顯示單元,每一個顯示單元,包括分別形成在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上的第一電極1011和第二電極1021。第一電極1011和第二電極1021是由如銦錫氧化物(ITOs)的透明導電膜形成的。第一配向層1012係設置在第一電極1011和液晶層103之間,第二配向層1022則設置在第二電極1021和液晶層103之間。配向層可以是一垂直排列配向層,在未施加電壓時,液晶分子的排列與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表面垂直。
圖二顯示根據本發明之液晶顯示器中的一像素區內,兩個資料線210和兩個掃描線220之間,界定了三個顯示單元201-203的一 個實施例。如圖二所示,在每個顯示單元中的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形成複數個長條狀缺口2011排列在四個不同的方向,由顯示單元的中心一個個向外排列。
相同方向的長條狀缺口2011之走向互相平行,而且長條狀缺口的縱向長度,離顯示單元之中心愈遠的長條狀缺口,長度愈長,直到長條狀缺口的一端接近到資料線。在此之後,又有複數個縱向長度逐漸減小之外圍長條狀缺口2012,一個個排列在外圍區,直到顯示單元裏佈滿了長條狀缺口。
如圖二顯示,在縱向的長度逐漸減小之外圍長條狀缺口2012,有一端的缺口是未封閉的缺口,在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中,這些縱向的長度逐漸減小之外圍長條狀缺口2012,也可以是兩端缺口都是封閉的。在以下的說明描述中,以封閉長條狀缺口來稱呼兩端都封閉的長條狀缺口,以未封閉長條狀缺口來稱呼一端是沒有封閉的長條狀缺口。
根據本發明,所有長條狀缺口的四個縱向方向和資料線,所形成的角度最好是45度,135度,225度和315度。每個長條狀缺口最好是一個線性的缺口。
本發明中,液晶顯示器的液晶層103包含有負介電異方性之向列型(Nematic)液晶分子(△ε=ε// <0)或者是由負介電異方性之向列型液晶分子與旋光性物質(Chiral dopant)所組成的液晶混合物。液晶分子的扭轉程度由參數d/p來決定,其中d代表液晶層103的厚度,p代表摻入手性劑的節距(chiral pitch)。最佳的d/p參數值是介於0.166和0.306之間。
在本發明中,該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2011和未封閉長條狀缺口2012,可用蝕刻方法和圖案化方法來製成電極。電極的中心區域,可以形成有被蝕刻挖空的電極圖案2013,然後再將該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2011和未封閉長條狀缺口2012圍繞在中心區域被蝕刻挖空電極圖案2013之周圍。而其中該被蝕刻挖空電極圖案 2013,最好是一個四邊形,也可以是正方形,矩形或菱形。四邊形的對角線長度是2至30微米之間,最好是3至20微米。
在本發明中,每個顯示單元的像素區中,第二電極也可以和第一電極相同,具有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和未封閉長條狀缺口。第二電極的中心區域,則是一個中心區域為一實心電極圖案。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上所形成的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和未封閉長條狀缺口的走向必須是平行的,中心區域為一實心電極圖案則只能形成在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其中之一電極上,而不能同時形成在兩個電極的中心區域。
如圖二所示,第一電極的複數個未封閉長條狀缺口,在第一電極的周圍上形成有實體連續邊緣和點狀邊緣。第二電極的複數個未封閉長條狀缺口,也在第二電極的周圍上形成有實體連續邊緣和點狀邊緣。
根據本發明,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電極圖案可以有一些變化。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圖案,每個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有相對應的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但其中的兩個相對應的實體連續邊緣可以有一個為較向外延伸。在其它實施例中,在第二電極上的所有複數個長條狀缺口,也許都是封閉長條狀缺口,因此第二電極的周圍上只有形成實體連續邊緣。
圖三A顯示出了一個實施例,其中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具有非常相似的電極圖案。第一電極的點狀邊緣與相對應的第二電極的點狀邊緣在每個顯示單元中互相對齊,但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則比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外延伸。
根據本發明,最好是對齊的點狀邊緣與不對齊的實體連續邊緣,交替的圍繞在顯示單元周圍,而且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應該比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外延伸約2-12微米。此外,每一個比較向外延伸的實體連續邊緣,最好是有一端逐漸變細,而且 以30度至60度之間的斜角切向相鄰的點狀邊緣。斜角之大小最好是45度。
圖三B顯示了根據本發明而製作的像素區中之顯示單元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另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極只包含封閉長條狀缺口,但是第一電極則包括封閉長條狀缺口和未封閉長條狀缺口。第二電極的封閉長條狀缺口只形成圍繞在第二電極周圍的實體連續邊緣。第一電極的點狀邊緣與相對應的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互相對齊,但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則比相對應的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內縮減。
從圖三B可以看出,第二電極上較為向外延伸的實體連續邊緣有一端逐漸向內縮減,切向相鄰之較為向內縮減的實體連續邊緣。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應該比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內縮約2-12微米。第二電極上每一個比較向外延伸的實體連續邊緣,最好是有一端逐漸向內縮減,以30度至60度之間的斜角切向相鄰的實體連續邊緣。斜角之大小最好是45度。
圖三C顯示了根據本發明而製作的像素區中之顯示單元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又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極也只包含封閉長條狀缺口,但是第一電極則包括封閉長條狀缺口和未封閉長條狀缺口。第一電極的點狀邊緣和實體連續邊緣都與相對應的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不互相對齊。
第一電極的點狀邊緣比相對應的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內縮減,但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則比相對應的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外延伸。從圖三C可以看出,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有一端逐漸變細,以30度至60度之間的斜角切向相鄰之點狀邊緣,而且第二電極上較為向外延伸的實體連續邊緣,也有一逐漸變細的凸出端,以斜角切向相鄰之較為向內縮減的實體連續邊緣。第一電極上的斜角與第二電極上的斜角形成互補。第二電極上的凸出斜角之大小最好是45度。
圖四A-四B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像素區之顯示單元中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另外一些變化。在這些變化中,第二電極只包括封閉長條狀缺口,但是第一電極則包括封閉長條狀缺口和未封閉長條狀缺口,第一電極所有的實體連續邊緣和點狀邊緣都和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互相不對齊。
第一電極的未封閉長條狀缺口的開口端,所形成的點狀邊緣比相對應之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內縮減,但在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則比相對應之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外延伸。
如圖四A所示,第一電極上,在每個點狀邊緣與開始向外漸漸延伸之相鄰的實體連續邊緣附近區域,形成一實心電極圖案。該實心電極圖案有兩個垂直邊,其中一邊與較為向內縮減的點狀邊緣對齊,另外一邊則與附近具有較為向外延伸之實體連續邊緣的封閉長條狀缺口連接。
如圖四A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電極上,一實心電極圖案形成在點狀邊緣較向內縮減的電極區上。該實心電極圖案重疊設置在第一電極上部分封閉長條狀缺口的末端及部分未封閉長條狀缺口的末端。
第二電極上,在每個實體連續邊緣開始向內縮減之附近區域,也形成有一實心電極圖案。該實心電極圖案有兩個垂直邊,其中一邊與較為向外延伸的實體連續邊緣對齊,另外一邊則與附近具有較為向內縮減之實體連續邊緣的封閉長條狀缺口連接。該實心電極圖案至少有一邊與封閉長條狀缺口的縱向方向相垂直。
如圖四A所示,第二電極上的實心電極圖案具有一相對應在第一電極上的實心電極圖案,該第二電極上的實心電極圖案是形成在其邊緣為較向外延伸的電極區之角落,該實心電極圖案重疊設置在第二電極上之部分封閉長條狀缺口的末端。形成在第一電極上的實心電極圖案,也至少有一邊與封閉長條狀缺口的縱向方向相垂直。
對於那些形成在第二電極比第一電極較為向外延伸的實心電極圖案來說,從第一電極上的封閉長條狀缺口延伸出的實心電極圖案之面積,大於相對應之第二電極上的實心電極圖案的面積。
圖四B顯示另一種非常類似圖四A的變化,從圖四B中可以看出,除了圖四A中所顯示的實心電極圖案之外,圖四B的變化係在圖四A中所顯示的實心電極圖案旁邊,緊接著形成另一實心電極圖案。
如圖四B所示。在每個開始較為向外延伸的實體連續邊緣或較為向內縮減的點狀邊緣附近,形成兩個實心電極圖案,其中一個係在邊緣較為向內縮減的區域,而另一個則在邊緣較為向外延伸的區域,該兩個實心電極圖案彼此相連接。
對於在第二電極比第一電極邊緣較為向外延伸處,所形成的實心電極圖案來說,重疊設置於第一電極上的封閉長條狀缺口所延伸出的實心電極圖案之面積,大於該相對應之第二電極上的實心電極圖案的面積。
對於在第一電極比第二電極邊緣較為向外延伸處,所形成的實心電極圖案來說,重疊設置於第二電極上的封閉長條狀缺口所延伸出的實心電極圖案之面積,大於該相對應之第一電極上的實心電極圖案的面積。
圖五A和圖五B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像素區之顯示單元中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又一些變化。這些實施例與圖四A和圖四B所顯示的非常相似,其中不同的是,形成在較為向外延伸的實體連續邊緣或較為向內縮減之點狀邊緣附近的實心電極圖案,被蝕刻挖空的電極圖案所取代,如圖五A和5B所示。
圖六A和圖六B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像素區之顯示單元中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另一些變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僅形成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所有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顯示單元周圍的實體連續邊緣都不互相對齊。
在兩個走向互相垂直的封閉長條狀缺口,於互相交會的邊界區域,形成有兩個實心電極圖案。其中一個係在邊緣較為向內縮減的區域,而另一個則在邊緣較為向外延伸的區域。圖六B顯示出具有圖六A之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顯示單元,所得到的之光強度分佈結果。圖七示出與圖六B相對應的顯示單元,處在兩個基板間隔之中間層的液晶分子之排列結果。
雖然以上只藉由幾個優選的實施範例來描述本發明,然而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很明顯的可以了解,仍有許多未描述的變通及修改,都在不偏離以下所定義之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之內。
101‧‧‧第一基板
102‧‧‧第二基板
103‧‧‧液晶層
1011‧‧‧第一電極
1021‧‧‧第二電極
1012‧‧‧第一配向層
1022‧‧‧第二配向層
201、202、203‧‧‧顯示單元
210‧‧‧資料線
220‧‧‧掃描線
2011‧‧‧封閉長條狀缺口
2012‧‧‧非封閉長條狀缺口
2013‧‧‧被蝕刻挖空的電極圖案
圖一顯示本發明的液晶顯示器的結構。
圖二顯示根據本發明之液晶顯示器中包含有三個顯示單元的一像素區內之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的一個實施例。
圖三A~三C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具有實體連續邊緣或點狀邊緣的一像素區內之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
圖四A~四B顯示本發明中,在兩個走向不同的長條狀缺口交會於實體連續邊緣或點狀邊緣之附近區域,形成在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上的實心電極圖案。
圖五A~五B顯示本發明中以蝕刻挖空電極圖案來取代圖四A~四B中的實心電極圖案。
圖六A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具有實體連續邊緣圍繞在一顯示單元周圍內之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
圖六B顯示出具有圖六A之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顯示單元之光強度分佈。
圖七顯示出與圖六B相對應的顯示單元,處在兩個基板間隔之中間層的液晶分子排列之俯視圖。
201、202、203‧‧‧顯示單元
210‧‧‧資料線
220‧‧‧掃描線
1011‧‧‧第一電極
2011‧‧‧封閉長條狀缺口
2012‧‧‧未封閉長條狀缺口
2013‧‧‧蝕刻挖空的電極圖案

Claims (49)

  1. 一種液晶顯示器,包含至少一個含有至少一個顯示單元的像素區,包括:在上述像素區內形成一個第一電極的第一基板;設置於上述第一基板之下的第一配向層;在上述像素區內形成一個第二電極的第二基板;設置於上述第二基板之上的第二配向層;一液晶層設置於上述第一配向層與第二配向層之間;其中上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皆至少包含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從上述顯示單元的中心,沿著至少四個不同的方向,一個個平行的向外排列,其中,僅有上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其中一個在上述顯示單元的中心具有一開口,以及其中,上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其中一個之上述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在位置上對應至上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其中另一個之複數個實心長條狀電極圖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液晶顯示器之資料線與上述至少四個不同的方向形成45度,135度,225度,和315度的角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在上述至少四個不同的方向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同一方向互相平行的上述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其縱向長度隨著與上述顯示單元之中心的距離增加而逐漸增加。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在上述至少四個不同的方向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同一方向互相平行的上述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其縱向長度隨著與顯示單元之中心的距離增加 而逐漸增加,然後再逐漸減小,而使上述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遍佈於上述顯示單元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又包含一形成在上述顯示單元之中心的實心電極圖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又包含一形成在上述顯示單元之中心的被蝕刻挖空電極圖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被蝕刻挖空電極圖案的對角線長度為一介於2到30微米之間的四邊形。
  8. 一種液晶顯示器,包含至少一個含有至少一個顯示單元的像素區,包括:在上述像素區內形成一個第一電極的第一基板;設置於上述第一基板之下的第一配向層;在上述像素區內形成一個第二電極的第二基板;設置於上述第二基板之上的第二配向層;一液晶層設置於上述第一配向層與第二配向層之間;其中上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皆至少包含: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從上述顯示單元的中心,沿著至少四個不同的方向,一個個平行的向外排列;以及複數個未封閉長條狀缺口,從上述封閉長條狀缺口起,沿著上述至少四個不同的方向中的至少一個方向,一個個的向外排列。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在同一方向互相平行的上述複數個未封閉長條狀缺口,其縱向長度隨著位置的向外移而逐漸減小,其中每一個未封閉長條狀缺口有一封閉端和一開口端,該互相平行的未封閉長條狀缺口的封閉端和開口端至少分別形成一實體連續邊緣和一點狀邊緣。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中,至少有一個電極有一個以上的實體連續邊緣和點狀邊緣交替的形成在該電極的周圍。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中,至少有一個電極又包含一個第一實心電極圖案,形成在每一點狀邊緣與鄰近的未封閉長條狀缺口所形成之相鄰的實體連續邊緣交會之處附近,而且該第一實心電極圖案有一邊垂直於鄰近的封閉長條狀缺口的縱向方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極,在上述第一實心電極圖案旁邊,又包含一個第二實心電極圖案,而且該第二實心電極圖案有一邊垂直於鄰近的封閉長條狀缺口的縱向方向。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中,至少有一個電極又包含一個第一被蝕刻挖空電極圖案,形成在每一點狀邊緣與鄰近的未封閉長條狀缺口所形成之相鄰的實體連續邊緣交會之處附近,而且該第一被蝕刻挖空電極圖案有一邊垂直於鄰近的封閉長條狀缺口的縱向方向。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極,在上述第一被蝕刻挖空電極圖案旁邊,又包含一個第二被蝕刻挖空電極圖案,而且該第二被蝕刻挖空電極圖案有一邊垂直於鄰近的封閉長條狀缺口的縱向方向。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每一實體連續邊緣,有一端以30度至60度之間的斜角切向相鄰的點狀邊緣。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斜角為45度角。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液晶層包含有負介電異方性向列型液晶分子。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液晶層包含有由負介電異方性向列型液晶分子與旋光性物質所組成的液晶混合物。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液晶層有一以d/p來定義的特性參數,該d/p範圍為0.166d/p0.306,其中d代表該液晶層的厚度,p代表摻入手性劑的節距。
  20. 一種液晶顯示器,包含至少一個含有至少一個顯示單元的像素區,包括:在上述像素區內形成一個第一電極的第一基板,該第一電極包含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從上述顯示單元的中心,一個個平行的向外排列,以及與該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互相平行的複數個未封閉長條狀缺口,從上述封閉長條狀缺口起,一個個平行的向外排列;設置於上述第一基板之下的第一配向層;在上述像素區內形成一個第二電極的第二基板,該第二電極包含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從上述顯示單元的中心,一個個平行的向外排列;設置於上述第二基板之上的第二配向層;一液晶層設置於上述第一配向層與第二配向層之間;其中在同一方向互相平行的上述第一電極的封閉長條狀缺口,其縱向長度隨著與上述顯示單元之中心的距離之增加而逐漸增加,而在同一方向互相平行的上述第一電極的未封閉長條狀缺口,其縱向長度隨著位置的向外移而逐漸減小;上述第一電極的每一個未封閉長條狀缺口有一封閉端和一開口端,在同一方向互相平行的上述第一電極之未封閉長條狀缺口的封閉端和開口端分別形成一實體連續邊緣和一點狀邊緣,而且在同一方向互相平行的上述 第二電極的封閉長條狀缺口,其縱向長度隨著與上述顯示單元之中心的距離之增加而逐漸增加。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二電極,又包含與上述第二電極之封閉長條狀缺口平行的複數個未封閉長條狀缺口,從上述第二電極之封閉長條狀缺口起,一個個平行的向外排列。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在同一方向互相平行的上述第二電極之未封閉長條狀缺口,其縱向長度隨著位置的向外移而逐漸減小,其中每一個上述第二電極之未封閉長條狀缺口有一封閉端和一開口端,該在同一方向互相平行的上述第二電極之未封閉長條狀缺口的封閉端和開口端至少分別形成一實體連續邊緣和一點狀邊緣。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有一個以上的實體連續邊緣和點狀邊緣交替的形成在上述第一電極的周圍,上述第二電極有一個以上的實體連續邊緣和點狀邊緣交替的形成在上述第二電極的周圍。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點狀邊緣互相對齊,但是上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不互相對齊。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的點狀邊緣互相對齊,但是上述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比上述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離上述顯示單元之中心,有較為向外延伸。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比上述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外延伸2到12微米。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的每一實體連續邊緣,有一端以30度至60度之間的斜角切向相鄰的上述第一電極之點狀邊緣。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斜角為45度角。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在同一方向互相平行的上述第二電極的封閉長條狀缺口,其縱向長度隨著與上述顯示單元之中心的距離之增加而逐漸增加,然後再逐漸減小,而使上述第二電極遍佈於上述顯示單元內。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有一個以上的實體連續邊緣和點狀邊緣交替的形成在上述第一電極的周圍,而上述第二電極只有實體連續邊緣形成在上述第二電極的周圍。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的每一個實體連續邊緣和點狀邊緣,都有一個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上述第一電極的點狀邊緣與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互相對齊,而上述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與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不互相對齊。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比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離上述顯示單元之中心,有較為向內縮減。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比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內縮減2到12微米。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相對應於上述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之上述第二電極的每一實體連續邊緣,有一端以30度至60度之間的斜角切向相鄰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斜角為45度角。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的每一個實體連續邊緣和點狀邊緣,都有一個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上述第一電極的點狀邊緣與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不互相對齊,而上述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與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不互相對齊。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比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離上述顯示單元之中心,有較為向外延伸;而上述第一電極的點狀邊緣,比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離上述顯示單元之中心,有較為向內縮減。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比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外延伸2到12微米。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相對應於上述第一電極的點狀邊緣之上述第二電極的每一實體連續邊緣,有一端以30度至60度之間的斜角切向相鄰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斜角為45度角。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比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外延伸2到12微米。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的點狀邊緣,比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內縮減2到12微米。
  43. 一種液晶顯示器,包含至少一個含有至少一個顯示單元的像素區,包括: 在上述像素區內形成一個第一電極的第一基板,該第一電極包含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從上述顯示單元的中心,一個個平行的向外排列;設置於上述第一基板之下的第一配向層;在上述像素區內形成一個第二電極的第二基板,該第二電極包含複數個封閉長條狀缺口,從上述顯示單元的中心,一個個平行的向外排列;設置於上述第二基板之上的第二配向層;一液晶層設置於上述第一配向層與第二配向層之間;其中在同一方向互相平行的上述第一電極的封閉長條狀缺口或上述第二電極的封閉長條狀缺口,其縱向長度隨著與上述顯示單元之中心的距離之增加而逐漸增加,然後再逐漸減小,而使上述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遍佈於上述顯示單元內。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只有實體連續邊緣形成在上述第一電極的周圍,而上述第二電極也只有實體連續邊緣形成在上述第二電極的周圍,每一個上述第一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有一個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有部分實體連續邊緣,比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離上述顯示單元之中心,有較為向外延伸,上述第一電極也有部分實體連續邊緣,比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之實體連續邊緣,離上述顯示單元之中心,有較為向內縮減。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的部分實體連續邊緣比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內縮減2到12微米。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的部分實體連續邊緣比相對應的上述第二電極的實體連續邊緣,較為向外延伸2到12微米。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第一電極或上述第二電極至少有一較為向外延伸的實體連續邊緣,有一端以30度至60度之間的斜角切向相鄰較為向內縮減的實體連續邊緣。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上述斜角為45度角。
TW101149353A 2012-12-22 2012-12-22 電極上有長條狀缺口的液晶顯示器 TWI484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9353A TWI484270B (zh) 2012-12-22 2012-12-22 電極上有長條狀缺口的液晶顯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9353A TWI484270B (zh) 2012-12-22 2012-12-22 電極上有長條狀缺口的液晶顯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6138A TW201426138A (zh) 2014-07-01
TWI484270B true TWI484270B (zh) 2015-05-11

Family

ID=51725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9353A TWI484270B (zh) 2012-12-22 2012-12-22 電極上有長條狀缺口的液晶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842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221397A1 (zh) * 2023-04-28 2024-10-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7252A (ja) * 1998-07-24 2000-02-18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259776A (ja) * 1998-09-18 2006-09-28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107849A (en) * 2009-08-17 2011-03-01 Chimei Innolux Corp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C-aligning method of same
US20110149223A1 (en) * 2009-12-22 2011-06-23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US20120057114A1 (en) * 2010-09-07 2012-03-08 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7252A (ja) * 1998-07-24 2000-02-18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259776A (ja) * 1998-09-18 2006-09-28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107849A (en) * 2009-08-17 2011-03-01 Chimei Innolux Corp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C-aligning method of same
US20110149223A1 (en) * 2009-12-22 2011-06-23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Pixel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US20120057114A1 (en) * 2010-09-07 2012-03-08 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6138A (zh) 2014-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44289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3207491B (zh) 像素结构、触控式显示面板
CN104536217B (zh) 蓝相液晶显示面板
JP200725690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575284B (zh) 顯示面板
TWI518422B (zh) 顯示面板
JP2005173541A (ja) 横電界型の液晶表示装置用アレイ基板
US20140160412A1 (en) Lateral electric field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non-uniform spacings between two electrodes
TWI504981B (zh) 液晶顯示面板
TWI484270B (zh) 電極上有長條狀缺口的液晶顯示器
CN103913903B (zh) 电极上有长条状缺口的液晶显示器
CN204302633U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US901366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electrodes with elongated apertures
KR20130084625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384275B (zh) 液晶顯示面板
WO2014106305A1 (zh) 电极上有长条状缺口的液晶显示器
CN100468138C (zh) 液晶显示器
WO2017169994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51145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636286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0410747C (zh) 多区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
CN104749832B (zh) 液晶显示元件
TWI750720B (zh) 液晶顯示器裝置
CN110955089A (zh) 具有自我补偿电极图案的液晶显示器
JP619310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