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300557B - A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n optical disc method, and 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 Google Patents

A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n optical disc method, and 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0557B
TWI300557B TW093138011A TW93138011A TWI300557B TW I300557 B TWI300557 B TW I300557B TW 093138011 A TW093138011 A TW 093138011A TW 93138011 A TW93138011 A TW 93138011A TW I300557 B TWI300557 B TW I3005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herical aberration
section
focus position
signal
amou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8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31043A (en
Inventor
Takeshi Shimamoto
Shin-Ichi Yamada
Shin-Ichi Kadowaki
Yuuichi Kuze
Kenji Kondo
Katsuya Watanabe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31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1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0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055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5Methods for initialising servos, start-up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9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 G11B7/13925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active, e.g. controlled by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for focusing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Description

130055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光碟裝置,—種光碟方法與—種半導體 带一路八中4光碟裝置,該光碟方法與該半導體積體 Z路能夠藉由下列方式以—高密度來執行光碟之記錄或複 衣.以準峰方式調整一光束之聚焦位置與一球面像差量。 【先前技術】 :為-種㈣增加光碟之記錄密度之方法,—種用於降 二、> 束之光點之大小的方法為已知,其中該光點形成於 光碟之-資訊表面。形成於光碟資訊表面之光束光點之大 小的降低是藉由下列方式來達成:增加光束之數值孔徑(na) 與減小光束之波長。 士仁疋,當光束之數值孔徑(NA)增加且光束之波長減小 時,-球面像差量也會迅速增加,其中該球面像差量是由 於光碟之保護層之厚度的誤差所造成。因此,必須提供用 於修正球面像差量之裝置。 圖14a與i4b是用於解釋球面像差之圖形。 圖Ha展示-狀態,μ自光碟13之表面至資訊表面此 厚度是最佳的,以致沒有球面像差量產生於資訊表面Μ。 自-雷射源發射之一光束在一聚焦控制執行的狀態之下 =到光碟之保護層14之折射。因此,光束之一外部份會
聚成為;#、點Β,且光束之—内部份會聚成為焦點C。位置A 位於—連接焦點B與焦點C之直線上,且也位於資訊表面Η 上。因為沒有球面像差量產生於光碟13之#訊表面Μ上, 98203.doc 1300557 2以光束之外部份之焦㈣與光束之内部份之焦μ皆吻 位置Α。也就是說,與位置Α具有相等距離之一表面吻合 光束之一波表面。 =1朴展示-狀態,其中自光碟13之表面至資訊表面 之厚度不夠小’且一球面像差量產生於資訊表面b。 因為自光碟13之表面至資訊表面15之厚度(亦即保護層 14之厚度)很小’所以球面像差量之影響很大。焦點B愈隹 點c彼此分離。相對於光束將會聚於資訊表面15之位置A, 二焦點B與C是在—失焦狀態。位置錄於資訊表面i5,因 為FE信號是在沒有分離光束之外部份與光束之内部份之下 而產生’且執行聚焦控制以致FE信號變為幾乎零。光束之 一波表面沒有吻合與位置A具有相同距離之表面。 在圖14b中,實線顯示,在產生球面像差之狀態中,光束 之^伤與外部份,而虛線顯示,在沒有產生球面像差之 狀態中,光束之内部份與外部份。 田疋一義成為自光碟i3之表面至資訊表面15之厚度大於圖 14a所示之厚度時,焦點B與焦點c彼此分離,且相對於資訊 表面15之位置A,二焦點是在—失焦狀態,其中光束 將以類似於圖14b所示之情形來會聚於位置a。 光束之外部份之焦點B與光束之内部份之焦點c彼 此分離的現象稱為「球面像差」。球面像差之數量稱為球面 像差量或球面像差產生量。 圖8展示一種用於調整光束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傳 、、先方法之私序,且該方法陳述於日本公告專利申請第 98203.doc 1300557 2002_342952號(第 4-6 頁,圖 1)。 一伺服控制在步驟S31受到啟始(開啟),且該伺服控制包 含一聚焦控制,一追蹤控制與一光碟馬達伺服機構。接著, 一多維搜尋常式在步驟S32受到執行,以修正光束之聚焦位 置與球面像差量。在微電腦之控制下,物鏡之聚焦位置是 根據一聚焦擾動信號受到顫動。與此同時,一球面像差修 正擾動信號傳送至球面像差修正驅動電路。因此,一球面 像差修正量受到顫動。此種搜尋是在一如圖9所示之多維空 間中(二維與X方向)受到執行,以致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 像差修正量是以循序方式受到調整來增強射頻信號之包絡 信號。 但是,在用於調整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程序 中,可能存在一種情形,其中追蹤誤差信號(TE信號)之振 中田受到迅速降低且追縱控制變得不穩定。 圖10展示,相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射頻 & #u之-包絡信號之特性。在圖1Q中,橫軸表示光束之一 :焦位置’且縱軸表示一產生於光束之一光點之球面像差 Ϊ ’其中該光點形成於光碟13之資訊表面15。&絡信號之 值是以-等高線圖來表示,I中該等高線圖包含多^心 橢圓。-等高線上之包絡信號之值是恆定 之點趨近於每-擴圓之中心時,包絡,:之::'線圖 -口此’包絡信號之值在大約每一橢圓之中心變為最大。 圖2b展不ΤΕ信號相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夕 振幅特性。圖_示之橫軸與縱軸里之 關丨ϋ所不之橫軸 98203.doc 1300557 與縱轴。ΤΕ#* 缺 ·ΐτ= ^ 虎之振幅位準是以一等高線圖來表示,且該 等向線圖包合炙μ m , 夕個同心橢圓。一等高線上之TE信號之振幅 〆疋互疋的。當等高線圖之點趨近於每一橢圓之中心 k ’ Τ3Ε^號之振幅位準會變得較高。因此,π信號之振幅 位準在大約每-橢圓之中心變為最大。 曰根據傳統方法,在用於調整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 里以致射頻彳§唬之包絡信號變為最大之程序中,可能存在 種h形,其中追蹤控制變得不穩定且調整是以失敗方式 受到終止。 lJ 士在技尋疋自圖以所示之點A開始或在搜尋期間該點 趨近於點A之情形中,TE信號之振幅受到巨幅降低,且追 縱控制系統之增益受到降低。因此,可能存在—種情形, 其中一控制殘餘受到增加或追蹤控制系統受到振盪。 本發明之目標之一是提供一種光碟裝置,一種光碟方法 與一種半導體频",且該㈣裝£,該光碟方法與該 半導體積體電路能夠調整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 以致複製之信號品質變為最佳’且同時維持追蹤控制之穩 定性。 心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一種光碟裝置包含··一聚焦位置變更區段,該 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一光束之聚焦位置,其中一光碟為到 該光束之照射;一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2作 以改變一球面像差量,該球面像差量產生於該光束之一光 點,且該光點形成於該光碟之一資訊表面;一追蹤誤差檢 98203.doc -9- 1300557 ”區段區段是用於檢測一追縱誤差,以顯示該光束之 光點與該光碟資訊表面之—執之間的位置偏移,與產生〆 追縱誤差信號,以顯示該追縱誤差;_追蹤控制區段,該 區段是用於根據追蹤誤差信號來執行一追蹤控制;一複製 :號品質指標產生區段,該區段是用於產生一複製信號品 $指標,以顯示來自該光碟之資訊表面之一複製信號的品 貝,14控制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控制聚焦位置變更區段, 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與追蹤控制區段;其中該控制區段可 供操作以切換該追蹤控制之開啟/關閉(〇n/〇ff)狀態,當追蹤 抆制疋在關閉狀態時,該控制區段執行一第一搜尋,該第 一搜哥是用於搜尋多個集合之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 量,以致追蹤誤差信號之振幅是藉由下列方式而大於一預 定值:控制聚焦位置變更區段以改變光束之聚焦位置,與 控制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以改變球面像差量;且當追蹤控 制是在開啟狀態時,該控制區段執行一第二搜尋,該第二 搜尋疋用於:在第一搜尋中所獲得之該等多個集合之光束 之承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中,決定一集合之光束之聚焦 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以致複製信號品質指標實質上是最佳 的0 本發明之一種光碟裝置包含:一聚焦位置變更區段,該 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一光束之聚焦位置,其中一光碟受到 該光束之照射;一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 以改變一球面像差量,該球面像差量產生於該光束之一光 點’且该光點形成於該光碟之一資訊表面;一追縱誤差檢 98203.doc -10-
V 1300557 測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檢測一追縱誤差,卩顯示該光束之 光點與該光碟資訊表面之-軌之間的位置偏移,與產生一 追縱誤差信號,以顯示該追蹤誤差 ^ ^ e 追蹤控制區段,該 ^奴疋用於根據追蹤誤差信號來執行一 ^ 0 ^ 丁追蹤控制;一複製 k唬口口貝指標產生區段,該區段是 所^ f又疋用於產生一複製信號品 2曰,,以顯示來自該光碟之資訊表面之—複製信號的品 貝,轉-控制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控制聚焦位置變更區段, L面像差量變更區段與追縱控制區段;其中該控制區段藉 下列方式決定一球面像差量以致,♦ 业台,D士、 田追縱控制是在開啟 狀4 4 ’複製信號品質指標實質 罢、s 貝㈣只貝上疋取佳的:控制球面像 差置變更區段以改蠻玻而偾蕈旦 位署於 改乂球面像差里,且同時維持光束之聚焦 位置於一預定值。 本么明之一種光碟裝置包含:_聚焦位 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一光束之聚隹位署/更[&該 該光東之昭斛..H卜㈣受到 以改拽 ’球面像差1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 =7^像差量’該球面像差量產生於該光束之-光 先用點形成於該光碟之-資訊表面;與-控制區段, 用於控制聚焦位置變更區段與球面像差量變更區 “ί執行光碟之資訊表面之-使用者區的記錄或複 改變球面像差量。 控制球面像差篁k更區段以 根據本發明,♦ 田追從控制是在關閉狀態時,一二維第一 搜哥受到執行,且接著者 * 弟 , 者田追敵控制疋在開啟狀態時,一二 、准第一技哥受到執行(— ; (一、准技哥乘以二步騾搜尋)。因此,光 98203.doc -11 - 1300557 質變為最栌一 像差量可受到調整,以致複製信號品 :二 且同時維持追蹤控制之穩定性。 在弟一搜尋中 ,ΤΕ信號之振幅之一山脊線可受到搜尋。 在此種情形之 ’可以高準確度來決定山脊線。 當山脊線自胃 變 ^ ^ 果之忒焦位置受到偏移以致複製信號品質 為最佳時,朵 只 所微炎田 果之及焦位置可受到調整以致複製信號品 貞受马最佳。 當山脊線自妹t Θ, 曰 士 、 ^ 像差S受到偏移以致複製信號品質變為 取圭才球面像差量可受到調整以致複製信號品質變為最 佳0 ^ 4 “、、附圖來閱讀及瞭解下列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 /?/、/、他乜點對於熟悉本技藝領域者而言應可變得顯而 易見。 【實施方式】 此後’本發明之實例將參照附圖來加以說明。 (實例1) 一圖1展不根據本發明之實例丨之一光碟裝置的一組態。該 光碟裝置記錄資訊於光碟13,或複製記錄於光碟13之資訊。 自提t、於光學拾取裝置4之雷射光源(未受到展示)發射 之一光束轉換-平行光I。該平行光束通過球面像差修正 凡件25,且是由物鏡丨會聚至光碟13。來自光碟13之一反射 光通過物鏡1 ’且叉到光接收區段3之檢測。光碟13之旋轉 是由光碟馬達12來驅動。 光接收區段3轉換來自光碟丨3之反射光成為一電氣信 98203.doc -12- 1300557 號。光接收區段3之輸出傳送至聚焦誤差產生器5,追蹤誤 差產生器17與射頻信號產生器10。 ♦焦5吳差產生器5以光接收區段3之輸出為基礎來檢測一 聚焦誤差,該聚焦誤差顯示光束之一聚焦位置與光碟13之 一資訊表面之間的位置偏移,其中光碟13受到光束之照 射且產生一聚焦誤差信號,以顯示該聚焦誤差。聚焦誤 差k號稱為FE信號。FE信號可使用一聚焦誤差檢測方法來 產生,且該方法通常,例如,稱為”像散法”。 追蹤誤差產生器17以光接收區段3之輸出為基礎來檢測 一追蹤誤差,該追蹤誤差顯示形成於光碟13資訊表面之光 束之-光點與光碟13之資訊表面之—執之間的位置偏移, 且產生一追蹤誤差信號,以顯示該追蹤誤差。追蹤誤差信 號稱為TE信號。TE信號可使用一追蹤誤差檢測方法來產 生,且該方法通常,例如,稱為”推挽法”。 射頻信號產i器1〇以光接收區段3之輸出為基礎來產生 一射頻信號’該射頻信號傳送至信號品質評估器仙與資料 複製電路28。 〃、 FE信號與ΤΕ信號傳送至控制區段6,丨中該等 處理,例如相位補償。 致動為驅動電路7藉由根據來自控制區段6之一控制信號 來提i、·驅動^就至物鏡致動器i 8以·動—提供於光學拾 取裝置4之物鏡致動器18。 驅動電路7之驅動信號來 物鏡致動器1 8根據來自致動器 驅動物鏡1。 98203.doc -13- 1300557 因此’控制區段6藉由控制致動器驅動電路7來形成一用 於聚焦控制之伺服迴圈,其中致動器驅動電路7根據FE信號 來驅動物鏡致動器18。控制區段6也藉由控制致動器驅動電 路7來形成一用於追蹤控制之伺服迴圈,其中致動器驅動電 路7根據TE信號來驅動物鏡致動器18。因此,伺服控制受到 執行。
一光束擴張器驅動電路26藉由下列方式來驅動球面像差 修正元件25 :根據來自微電腦27之—控制信號來供應一驅 動信號至球面像差修正元件25。 球面像差修正元件25根據來自光束擴張器驅動電路%之 一驅動信號來改變光束之一光點之球面像差量,其中該光 點形成於光碟13之資訊表面。球面像差修正元件25是由一 光束擴張器來配置,其中該光束擴張器包含,例如,一凹 透鏡與-凸透鏡。光束擴張器可供操作以藉由下列方式來 改變光束之發散程度:改變凹透鏡與凸透鏡之間之間隔, 因而改變光束之光點之球面像差量。 光束擴張器是球面像差修正元件25之
竿匕,二 面像差修正元件25不受限於光束擴張器。可能存在 形’其中球面像差修正元件25未具有任何透鏡。球㈣ 修正元件25可具有任何組態,只要其建構一種用於修』 球面像差之功能,其中該球面像差產生於光束之一光黑 且該光點形成於光碟13之資訊表面。例如,球面像差名 元件25可為一藉由改變一液晶元件之折射率以修正叫: 像差之it件’其中該球面像差產生於光束之光點。 98203.doc -14- 1300557 "ί«號。口貝5平估态4〇根據射頻信號來產生一 mlS A (最大似 然序列振幅)信號。一種用於根據射頻信號來產生MLSA信 號之方法描述於,例如,日本公告專利申請第2〇〇3_ 141823 號(請參看第10頁)。近來,MLSA信號經常稱為mlse (最大 $然序列誤差)信號。MLSA信號相同於mlse信號。信號品 質評估器40所產生之MLSE信號供應至微電腦27。 資料複製電路28以射頻信號為基礎來解碼記錄於光碟工3 之貝Λ,且傳送解碼之資訊至微電腦27。資訊之解碼是, ' 根據彳5號處理方法來執行,且該方法通常稱為 PRML (部份響應最大似然)法。 PRML法是最大似然解碼法之 之一範例。此方法是一種藉由
搞合一部份" 此方法在一 能發生之機率很高。
適當之方式來表示一錯誤。 又恨向時,有鑑於傳輸 ’所以類比資料被轉換 卜利申請之MLSA (最大 k號品質評估之指 I之錯誤率。一 SAm (序 平估之指標。但是,使 因為MLSA信號可以更
供應該聚焦偏移信號 該聚焦偏移信號是用於 焦偏移信號至控制區段 98203.doc 1300557 6。控制區段6增加來自微電腦27之聚焦偏移信號至自聚焦 决差產生裔5輸出之FE信號,且輪出合成之信號至致動器驅 動電路7。致動器驅動電路7根據一信號來改變物鏡丨之聚焦 位置,且該信號是藉由增加聚焦偏移信號至FE信號來獲得。 微包腦27產生一控制信號,以用於改變一球面像差量, 且供應該控制信號至光束擴張器驅動電路26。光束擴張器 驅動電路26根據來自微電助之控制信號來驅動球面像差 铋正元件25。因此,球面像差量受到改變且球面像差受到 修正。在開始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調整之前, 球面像差修正元件25受到設定以致,相對於光碟13之保護 層之標準厚度而言,產生於光束之光點之球面像差量變為 最小。 控制區段6,微電腦27與信號品質評估器4〇最好是建構成 為一或更多數位電路。控制區段6,微電腦27與信號品質評 估器40可整合成為—單一半導體電路(或—單—半導體晶 片)。 · 曰曰 圖7展示光碟13之一結構。 光碟13包含一保護層14 ’一資訊表面15與一基板“。保 護層14是一用於保護資料不受刮傷與污泥影響之層。保護 層14是由-透通媒介來製成’且光束可傳輪通過該媒介。 資訊表面15是-資料受到記錄或複製之表面。基板Μ是光 碟13之基礎構件。保護層14’ f訊表面15與基板μ是在接 收光束之一側邊依此順序受到疊加。 接著,相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mlsa信號 98203.doc -16- 1300557 之特性與TE信號之振幅特性將描述於下文。 圖2a展示,相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射頻 信號之MLSA信號之特性。圖2崎示之橫軸與縱軸相同於圖 1〇所示之橫軸與縱軸。MLSA信號之值是—等高線圖來表 示’其中該圖包含多個同心橢圓。一等高線上之mlsa信號 之值是怪定的。當等高線圖之點趨近於每―橢圓之中心 % ’ MLSA信號之值變小。gj此’㈣八信號之值在大約每 -橢圓之t心、變為最小。-信號可藉由使用光束之聚焦位 置與球面像差量以最佳方式受到複製’以致^^^八信號之值 變為最小。 圖2b展示,相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丁£信 號之振幅特性。圖2b所示之橫軸與縱軸相同於圖1〇所示之 才κ軸與縱軸。TE信號之振幅位準是一等高線圖來表示,其 中该圖包含多個同心橢圓。一等高線上之丁£信號之振幅位 準疋恆疋的。當等高線圖之點趨近於每一橢圓之中心時, TE信號之振幅位準變大。因此,丁£信號之振幅位準在大約 每一橢圓之中心變為最大。 當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分別以獨立方式受到最 佳化,以致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時,如前所述類似於傳 統方法,則可能存在一種情形,其中因為TE信號之振幅不 夠小至足以執行追蹤控制,所以追蹤控制變為不穩定。為 了解決此問題,必須在一區域中搜尋一點,且在該點MLS A 信號之值變為最小,且在該區域中TE信號之振幅夠高,且 TE信號之振幅緩慢減小。 98203.doc -17- 1300557 如圖2b所示,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間存在一 關係’其中TE信號之振幅夠南且TE信號之振幅緩慢減小。 在圖2b中,一粗虛線表示一點集合(亦即多個集合之光束之 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其中TE信號之振幅夠高且te信號 之振幅缓慢減小。其後’圖2b所示之粗虛線稱為te信號之 振幅之山脊線22。當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位於te b 5虎之振幅之山脊線22時,TE信號之振幅將夠高,且te信 號之振幅緩慢減小。在圖2a中,一粗虛線表示1£信號之振 幅之一山脊線22。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之點存在κΤΕ 信號之振幅之山脊線22的附近區域。 明參看圖21) ’ 號之振幅之山脊線22是在一狀態中根 據TE信號之振幅特性來檢測,其中追蹤控制未受到執行(亦 即追蹤控制是在關閉狀態),且TE信號之振幅之檢測山脊線 22受到儲存。接著,如圖2a所示,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 之點L3是藉由下列方式受到搜尋:在一狀態中沿TE信號 之振幅之檢測山脊線22改變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 量,其中追蹤控制受到執行(亦即追蹤控制是在開啟狀態)。 圖3展示一種用於搜尋一點L3之方法之一程序,其中 MLSA信號之值在該點變為最小。此方法是以,例如,微電 腦27執行之一程式之型態來執行。 步驟S1 ··微電腦27控制光碟馬達12以旋轉光碟13,且押 制該控制區段以操作該聚焦控制。 工 步驟S2 :微電腦27執行一第一搜尋,以在一狀態中搜尋 TE信號之振幅之山脊線22,其中追縱控制未受到執行。 98203.doc -18- 1300557 y 27控制該控制區段以執行該追蹤控制。 步驟S4:微電腦27執行—第:搜尋,以在多個集合之光 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中,決定一集合之光束之聚 f、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以致複製之信號品質是最佳,其中該 寺多個集合位於在第一抽差 < 夺 ? ^ ^ 技寸中又到搜哥之TE信號之振幅的 山膂線22。 其後,第一搜尋(圖3之步驟S2)將參照圖孔受到說明。 圖4展示一種用純行第一搜尋(圖3之步驟S2)之方法之 一耘序。此方法是以,例如,微電腦27執行之一程式之型 態來執行。 步驟SU: 1束之聚焦位置是設定成為一預定之初始值 .且球面像差量是設定成為—預定之初始值c〇。 光束之聚焦位置之初始值D1可為—標準光碟Η之最佳 值’或可為-值以致FE信號之振幅變為最大。球面像差量 之初始值co可為-標準光碟13之最佳值。初始細與初始 值C0可為最隹值,且該等初始值可針對每—光學拾取裝置4 受到改變’因為該等初始值決定於光學拾取裝置4之特性。 步驟S12:球面像差量C1是藉由下列方式受到搜尋,以 致TE信號之振幅是最大:改變球面像差量,且同時唯持光 束之聚焦位置於-預定值D1。此步驟稱為球面像差量之粗 調整。 點(D1,C1)儲存於-記憶體(未受到展示)以做為點匕〇。該 記憶體是,例如,提供於微電腦27之内。 圖11展示,當如圖4所示在步驟S12執行一搜尋時,阳言 98203.doc •19- 1300557 號之振幅之改變。ΜΗ中,横轴表示—球面像差量且縱 軸表示ΤΕ信號之振幅。在圖11所示之範例中,在球面像差 量等於C1時ΤΕ信號之振幅具有最大值化1。 步驟Si3:球面像差量C2是藉由下列方式來獲得··沿一 正方向偏移在步驟S12獲得之球面像差量C1_預定數量。 步驟S 14 :光束之聚焦位置D2是藉由下列方式受到搜尋 以致TE信號之振幅是最大··改變光束之聚焦位置,且同時 維持球面像差量於-就值C2。此步驟稱為光束之聚焦位 置之粗調整。 ▲點(D2,C2)儲存於一記憶體(未受到展示)以做為點l卜該 冗憶體是,例如,提供於微電腦27之内。 圖12a展示,當如圖4所示在步驟S14執行一搜尋時,te 信號之振幅之改變。在圖12a中,橫軸表示光束之聚焦位置 且縱軸表示TE信號之振幅。在圖12a所示之範例中,在光束 之聚焦位置等於D2時TE信號之振幅具有最大值。2。 步驟S15 : ‘球面像差量C3是藉由下列方式來獲得:沿一負 方向偏移在步驟S12獲得之球面像差量C1—預定數量。 步驟S16:光束之聚焦位置D3是藉由下列方式受到搜尋 以致TE信號之振幅是最大:改變光束之聚焦位置,且同時 維持球面像差量於一預定值C3。此步驟稱為光束之聚焦位 置之粗調整。 士聊3/3)儲存於一記憶體(未受到展示)以做為.㈣。該 €憶體是’例如,提供於微電腦27之内。 圖12b展示,·當如圖4所示在步驟Sl6執行一搜尋時,丁e 98203.doc -20- 1300557 ”虎之振幅之改變。在圖12b中’橫軸表示光束之聚焦位置 且縱軸表示τΕ信號之振幅。在圖12b所示之範例中,在光束 之聚焦位置等於⑴日㈣信號之振幅具有最大值⑹。 步驟S17: 一連接點Ll (D2,C2)與點L2 到決定以作為TE信號之振幅之山脊線22 (D3, C3)之直線受 。山脊線22儲存於 例如,提供於微電腦 一記憶體(未受到展示)。該記憶體是 27之内。 自步驟S15至步驟S16之程序可在執行自步驟⑴至步驟 S 14之程序之前受到執行。 = 18:自記憶體中讀出點叫叫叫。光束之聚焦位 置是設定成為-預定值D1,且球面像差量是設定成為一預 定值C1。 步驟S12對於球面像差量〇之搜尋是,例如,藉由下列方 式來達成·使用-二次曲線來近似球面像差量與te信號之 振幅之間之關得、;且決定球面像差量以致,以該二次曲線 為基礎,ΤΕ信號之振幅變為最大。&外,步驟si2對於球面 像差量C1之搜尋可藉由下列方式來達成:決定一第一球面 像差量以致TE信號之振幅變為最大;決定位於第一球面像 差量之二側之二球面像差量(亦即一第二球面像差量與一 第三球面像差量),以致TE信號之振幅自最大值減少一預定 值,且計算第二球面像差量與第三球面像差量之一平均值。 類似地,步驟S14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D2i搜尋是,例 如,藉由下列方式來達成:使用一二次曲線來近似光束之 聚焦位置與TE信號之振幅之間之關係;且決定光束之聚焦 98203.doc -21· 1300557 位置以致,以該二次曲線為基礎,TE信號之振幅變為最大。 此外,步驟S 14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D2之搜尋可藉由下列方 式來達成··決定一第一光束聚焦位置以致TE信號之振幅變 為最大;決定位於第一光束聚焦位置之二側之二光束聚焦 位置(亦即一第二光束聚焦位置與一第三光束聚焦位置),以 致TEk號之振幅自最大值減少一預定值;且計算第二光束 ♦焦位置與第三光束聚焦位置之一平均位置。 類似地,步驟S16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D3之搜尋可以類 似於步驟S14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之搜尋的方式來達成。 其後,第二搜尋(圖3之步驟S4)將受到說明。 在執行第二搜尋之前,追蹤控制之狀態是自追蹤控制未 文到執行之狀態(亦即追蹤控制之關閉狀態)切換至追蹤控 制叉到執行之狀態(亦即追蹤控制之開啟狀態)(圖3之步驟 S3)。接著’資訊記錄於光碟13之多個預定之連續執,且同 時維持光束之聚焦位置於一預定值Di,並維持球面像差量 於一預定值C1。 第一搜尋是在一狀態中受到執行,其中追蹤控制受到執 行,藉由使用那些記錄資訊之執。 在圖2a中’ 一粗虛線表示TE信號之振幅之一山脊線22, 且该山脊線在第一搜尋中已受到搜尋。在圖2a中,一,,應力 A方向”稱為沿TE信號之振幅之山脊線22的一方向。在第二 搜哥中’點L3受到搜尋以致,藉由改變沿應力a方向之光 束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亦即 複製k號品質指標變為最佳)。 98203.doc -22- 1300557 在此處,對於點L3,光束之聚焦位置是設定成為一預定 值D4,且球面像差量是設定成為一預定值C5。 圖13展示,當沿圖2a所示之應力a方向執行搜尋時, MLSA信號之變化。在圖13中,橫軸表示沿應力A方向之一
位置,且縱軸表示MLSA信號。在圖13所示之範例中,MLSA 毡號在沿應力A方向之山脊22之一位置a 1上具有最小值 Ml。
對於沿應力A方向之一位£(亦即一集合之光束之聚焦位 置與球面像差量)之搜尋以致撾“八信號之值變為幾乎最小 是,例如,藉由下列方式來達成:使用一二次曲線來近似 沿應力A方向之位置與MLSA信號之間之關係;且以該二次 曲線為基礎來決定沿應力A方向之位置以致M L s A信號之 值變為最大。此外,對於沿應力A方向之—位置(亦即—集 合之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搜尋以致mlsa信號 之值變為:乎最小是藉由下列方式來達成:決定沿應力A 方向之-第-位置以致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決定位於 沿應力A方向第一位置之二側之沿應力a方向的二位置(亦 即一沿應力A方向之第二位置與—沿應力A方向之第三位 置),以致亂从信號之值自最小值增加-預定值;且計算 沿應力A方向之第二位置與沿應力A方向之第三位置之一 平均位置。 圖5展示一種用於執行第二搜尋之方法之一程序(圖q 步驟S4)。此方法是以,例如,微電㈣執行之— 態來執行。 98203.doc -23- 1300557 步驟S41 : MLSA信號之值是在第二搜尋之啟始點針對光 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來測量。MLSA信號之測量值 M2儲存於一記憶體(未受到展示)。該記憶體是,例如,提 供於微電腦27之内。 步驟S42 : —沿應力A方向之負偏移增加至沿應力A方向 之位置(亦即一集合之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且該 集合位於TE信號之振幅之山脊線22)。接著,MLSA信號之 值受到測量。MLSA信號之測量值M3儲存於一記憶體(未受 到展示)。該記憶體是,例如,提供於微電腦27之内。 步驟S43 :在步驟S41測量之MLSA信號之品質與在步驟 S42測量之MLSA信號之品質受到比較。此比較是藉由比較 M2值與M3值來達成。吾人判定,當MLSA信號之值很小 時,MLSA信號之品質很高。 如果在步驟S43中M2SM3,則此程序將前進至步驟S44。 如果在步驟S43中M2>M3,則此程序將前進至步驟S45。 步驟S44 —正預定值是設定成為一額外值。沿應力A方 向之位置返回至一啟始位置(亦即MLSA信號之值是M2之 位置)。接著,此程序前進至步驟S46。 步驟S45 : —負預定值是設定成為一額外值。沿應力A 方向之位置返回至一啟始位置(亦即MLSA信號之值是M2 之位置)。接著,此程序前進至步驟S46。 步驟S46 :對應於沿應力A方向之目前位置之MLSA信號 的目前值是儲存於一記憶體(未受到展示)以做為變數Mold 之值。該記憶體是,例如,提供於微電腦27之内。 98203.doc -24- 1300557 步驟S47 :沿應力A方向之目前位置更新成為沿應力A方 向之下一位置(亦即下一集合之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 差量,且該集合位於TE信號之振幅之山脊線22)。沿應力A 方向之下一位置是藉由下列方式來獲得:增加在步驟S45 或步驟S46受到設定之額外值至對應於沿應力A方向之目前 位置之值。接著,MLSA信號之值是針對沿應力A方向之下 一位置來測量。MLSA信號之測量值受到儲存以作為對應於 沿應力A方向之目前位置之MLSA信號的目前值於一記憶 體(未受到展示)。該記憶體是,例如,提供於微電腦27之内。 步驟S48 :在步驟S47測量之MLSA信號之品質與在步驟 S46測量之MLSA信號之品質受到比較。此比較是藉由下列 方式來達成·· 比較在步驟S47中儲存於記憶體之MLSA信 號之目前值與在步驟S46中儲存於記憶體之變數Mold之值。 如果在步驟S48中MLSA信號之目前值 <變數Mold之值, 則此程序返回至步驟S46。在步驟S46中,變數Mold之值更 新成為在步驟S47中儲存於記憶體之MLSA信號之目前值。 如果在步驟S48中MLSA信號之目前值〉變數Mold之值, 則此程序前進至步驟S49。 因此,藉由重複步驟S46至步驟S48之程序,如果必要的 話,則使得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之沿應力A方向的位置 可受到決定。 步驟S49 :使得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之沿應力A方向 的位置(亦即一集合之光束之聚焦位置D4與球面像差量C5) 是儲存於一記·憶體(未受到展示)以做為點L3。該記憶體 98203.doc -25- 1300557 是,例如,提供於微電腦27之内。 二1電1自27控制控制區段6以致光束之聚焦位置是設定成 :預疋值D4,且控制光束擴張器驅動電路%以致球面像差 疋叹定成為預定值C5。因此,光碟13之記錄或複製是藉 歹J方式來達成:維持光束之聚焦位置於預定值D4,且 維持球面像差量於預定值C5。 、因此,在一第一搜尋中,TE信號之振幅緩慢減小之一丨 域又到决定以做為一山脊線,且接著,在一第二搜尋中
传序m虎口口質變為最佳之一集合之光束聚焦位置與3 面像差量受到決定,且該集合屬於位於該山脊線之多個< ^之光束XK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_。這些搜尋是二維】 二步驟之搜尋。這使得下賴為可能:調整光束之聚^ 置舁球面像差量以致複製信號品質變為實質上最佳,且丨 了准持追縱控制之%定性。因此,柄13之記錄或複製1 以安全方式受到執行。
在此貝例十,貧訊是餘存於執,且第二步驟是使用軌 執仃。但疋’當第二搜尋是使用已事先記錄資訊之執來 行時,記錄資訊於執之該步驟可受到省略。 由於一些原因,例如當製造光學拾取裝置4時發生之 動,-種情形可能發生,其中TE信號之振幅之山脊線22 離使得複製信號品質變為最佳之點。在此種情形之下, 好進步旧整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至少其中 一,以致複製信號品質變為最佳。 圖6展示-種方法之—程序4該程序是用於在一種情 98203.doc -26- 1300557 中進一步調整點L3之位置,其中TE信號之振幅之山脊線22 偏離使得複製信號品質變為最佳之點。此方法是,例如, 以微電腦27執行之一程式之型態來執行。 在圖6中,步驟S1至S4相同於圖3所示之步驟§ 1至S4。因 " 此,該等步驟之說明在此處受到省略。 在步驟S4獲得之點L3(請參看圖2a)可與mLSa信號之值 變為最佳之點分離,如圖2c所示。在此種情形中,圖6之步 驟S5與步驟S6受到執行以進一步調整點^之位置。 步驟S5 :光束之聚焦位置D5是藉由下列方式受到搜尋以籲 致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佳:以點L3做為參考點來參考,改 變光束之聚焦位置,且同時維持球面像差量於預定值c5。 請蒼看圖2c。 點(D5, C5)是儲存於一記憶體(未受到展示)以做為點 L4。该圮憶體是,例如,提供於微電腦27之内。 光束之聚焦位置D5之搜尋是,例如,藉由下列方式來達 成:使用-二次曲線來近似光束聚焦位置與mlsa信號之間 φ 之關係;且以該二次曲線為基礎來決定光束之聚焦位置以 致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此外 4此外,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 D 5之搜哥可藉由下列方式來達忐· 、木廷成·決定一第一光束聚焦位 置以致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蚊位於第—光束聚焦位 置之二側之二光束聚焦位置(亦即一第二光束聚焦位置貞. 一第三光束聚焦位置),以致Μτ , 蚁MLS Ak號之值自最小值增加 一預定值;且計算第二光束聚隹 术來焦位置與弟三光束聚焦位置 之一平均位置。 98203.doc >27- 1300557 v驟S6 .球面像差量C6是以下列方式受到搜尋以致 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以點Μ做為參考點來參考,改變 球面像差量,i同時維持光束之聚焦位置於一預定值〇5。 請參看圖2C。 ’占(D5, C6)儲存於一記憶體(未受到展示)以做為點u。該 圮憶體是,例如,提供於微電腦27之内。 、對於球面像差量C6之搜尋是,例如,藉由下列方式來達 成·/吏用一二次曲線來近似球面像差量與MLSA信號之間之 Η系且以該一久曲線為基礎來決定球面像差量以致Μ。a 信號之值變為最小。此外,對於球面像差量以之搜尋可藉 由下列方式來達成·決定_第—球面像差量以致紙S A信號 值欠為最小,決定位於第一球面像差量之二側之二球面 像差ϊ (亦即_第二球面像差量與—第三球面像差量),以致 MLS AL #b之值自最小值增加—預定值;且計算第二球面像 差量與第三球面像差量之一平均值。 "口,即使ΤΕ^號之振幅之山脊線U偏離複製信號品質 文為最佺之點’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仍可受到調 整以致複製信號品質變為最佳。 w在此種情形之下,因為搜尋是在離開ΤΕ信號之振幅之山 :、的方向上又到執行,追蹤控制之穩定性可能會稍 為降低❻疋,因為搜尋是參考位於ΤΕ信號之振幅之山脊 二2的點L3來執行,其中點幻是做為啟始點,所 以當執行 搜哥%ΤΕ信號之振幅的惡化受到大幅限制。因此,追蹤控 制之穩定性可受到維持。 98203.doc 1300557 在圖6所示之範例中,步驟S5與步驟S6皆受 是,可只執行步驟S5與步驟S6Jl中 執仃。但 ,、r之一,雖然準谂* 為降低。另外,步驟S5與步驟S6之順序可颠倒。確度會稍 在此實例中,吾人說明:在光束之聚焦位置盘 量之搜尋期間,-MLSA信號是做為_信號品質=像差 疋,本發明未受限於此。若要做為信號品質指標::: 率,複製信號之振幅與抖動之每_項皆可受到、]錯¥ 抖動’錯誤率與複製㈣可藉由複製已使用光^取= 分別記錄光碟資訊,一位址與資料之軌來獲得。〇我置 士在此處,抖動指的是-用於表示複製信號之資訊變遷之 4間偏移的物理量。抖動緊密關聯於一 … 、日研平,且該錯誤 率表示當自光碟讀取資訊時發生錯誤之機率。 、 在此實例中,為決定TE信號之振幅之一山脊線。,五人 描述光束之聚焦位置D2與D3是藉由下列方式受到搜尋Y ^ 致TE信號之振幅變為最大:改變光束之聚焦位置,且同時 分別維持球面像差量於預定值C2,並維持球面像差量於^ 定值C3。請分別參看步驟S14與S16。 但是,球面像差量〇2與〇可藉由下列方式受到搜尋以致 TE信號之振幅變為最大:改變球面像差量,且同時分別維 持光束之聚焦位置於預定值D2,及維持光束之聚焦位置於 預疋值D3。在此種情形之下,可決定一連接點(D2 C2)盘 點(D 3,C 3 )之直線,以做為TE信號之振幅之山脊線2 2。 另外,在此實例中,吾人描述TE信號之振幅之一山脊線 受到決定,且接著,自位於該山脊線之多個集合之光束之 98203.doc -29- 1300557 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中,一集合之光束之聚焦位置I 球面像差量受到決定,以致MLS 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 但是,用於決定TE信號之振幅之一山脊線的步驟可森到 省略。例如,可決定一二維範圍之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 像差量,以致TE信號之振幅大於(此外,大於或等於)預— 值’而非決定TE信號之振幅之一山脊線。在此種情形之下 自位於該二維範圍以内之多個集合之光束聚焦位置與球面 像差量之中,一集合之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旦 里雙 到決定,以致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 (實例2) 一根據本發明之實例2之光碟裝置具有一組態,且該組 態相同於圖1所示之光碟裝置之組態。 相對於光束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2MLSA信號之特性 與TE彳s號之振幅特性將說明於下文。 圖2c展示相對於光束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射頻信號 之MLSA仏旒的特性。圖2c所示之橫軸與縱軸相同於圖ι〇 所示之橫軸與縱軸。MLSA信號之值是以一等高線圖來表 示,且該等高線圖包含多個同心橢圓。一等高線上之紙从 信號之值是恆定的。當等高線圖之點趨近於每一橢圓之中 心時’ MLSA信號之值會變得較小。因此,mls^號之值 在大約每-橢圓之中心變為最小。一信號可使用使得難 U之值k為最小之光束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以最佳方 式受到複製。 光碟13之保護層14之厚度可由於光碟13製造期間之波動 98203.doc -30- 1300557 而變動。例如’當光碟13是Blu-ray光碟時,保護層14之厚 度之變動,根據Blu-ray光碟標準,可落在±5_微米之範圍 以内。 保護層14之厚度之變動會在光碟13之資訊表面之光束光 點上造成一球面像差。 另外’即使保遵層14之厚度未改變,由於製造光學拾取 裝置4期間之波動仍可在光碟13之資訊表面之光束光點上 造成一球面像差。 主要係由於上述之二原因,一球面像差可產生於光碟 之資訊表面之一光束光點上。由於此種球面像差,如圖及 所不,點L4(球面像差C5)偏離使得複製信號品質變為最大 之點L5(球面像差C6)。因此,複製信號品質惡化。因為記 錄性能變為最佳之點幾乎相同於複製信號品質變為最佳之 點’所以當複製信號品質惡化時記錄性能也惡化。 為決此問題,點L5是以下列方式受到搜尋以致用於表示 複製信號品j之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在一狀態之下 改ft:球面像差,其中聚焦控制受到執行且追縱控制受到執 行(亦即聚焦控制之開啟狀態與追蹤控制之開啟狀態)。請 蒼看圖2c。 對於點L5之搜尋是,例如,藉由下列方式來達成··使用 一二次曲線來近似球面像差量與MLSA信號之間之關係; 且以該二次曲線為基礎來決定球面像差量以致MLSA信號 之值變為最小。此外,對於點L5之搜尋可藉由下列方式來 達成··決定一 ·第一球面像差量以致“^八信號之值變為最 98203.doc -31 - 1300557 j,决疋位於第一球面像差量之二側之二球面像差量(亦即 第一球面像差1與一第三球面像差量),以致A信說 之值自最小值增加-預定值;且計算第二球面像差量心 三球面像差量之一平均值。 一弟 口此即使由於製造光碟13期間之波動及/或製造光學拾 取裝置4期間之波動可能在光扣之資訊表面之—光束光 點上造成-球面像差,仍可調整球面像差量。因此,複製 信號品質與記錄性能可以安全方式受到維持。 在此貫例中’吾人說明··在球面像差量之搜尋期間,一 MLSAL唬疋做為一信號品質指標。但是,本發明未受限於 此。若要做為信號品質指標,·則錯誤率,複製信號之振幅 抖動之母項白可χ到使用。此種抖動,錯誤率與複製 信號可藉由複製已使用光學拾取裝置分別記錄光碟資訊, 一位址與資料之軌來獲得。 在此處#動才曰的是一用於表示複製信號之資訊變遷之 時間偏移的物理量。抖動緊密關聯於—錯誤率,且該錯誤 率表示當自光碟讀取資訊時發生錯誤之機率。 (實例3) 圖15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例3之一光碟的一組態。在圖5 中’相同之參考號碼適用於相同於圖i所示之光碟裝置之元 件,且該等元件之描述在此處受到省略。 溫度計30測量光學拾取裝置4之内部溫度。溫度計3〇是 提供用於檢測一雷射源(未受到展示)之溫度變化,且該雷 射源提供於光學拾取裝置4。溫度計30可藉由測量雷射源之 98203.doc 1300557 /里度來直接檢測雷射源之溫度變化。此外,溫度計30可藉 由下列方式間接檢測雷射源之溫度變化··置放溫度計川於 另不同於光學拾取裝置4之雷射源之位置,且測量光學拾取 裝置4之内部溫度之溫度。 圖17展示光碟13之資訊表面15之一結構。 系A f理區19疋一記錄一種光碟丨3與光碟丨3之容量 區田光碟13疋可記錄型光碟時,系統管理區1 9包含一 區’且該區是用於調整-記錄功率與光束之-記錄波形。 因為系統管理區19是一用於管理光碟裝置之各種設定與光 碟13之^ 1^之區’所以基本上’使用光碟裝置之使用者無 法以故意方式存取系統管理區19。 & -使用者區20是-記錄或複製電氣資料,例如視訊,音 卞/、文子之區。使用者可以故意方式存取使用者區2〇。 圖16展示-種用於初始化光碟裝置之#法之一程序。此 方法是以,例如,微電腦27執行之一程式之型態來執行。 步驟S1 : ‘微電腦27控制光碟馬達12以旋轉光碟13及控制 控制區段6來執行聚焦控制。 控制區段6接收來自聚焦誤差產生器5之一FE信號,該fe 信號是用於顯示一沿光碟13之資訊表面”與光束之光點之 間之一垂直方向的位置偏移,且根據該?£信號來控制致動 器驅動電路7,以致物鏡致動器18受到驅動以沿—方向移動 物鏡1 ’且該方向垂直於光碟13之資訊表面15。 因此,/α光碟13之資訊表面丨5與光束之光點之間之一垂 直方向的位置偏移是由聚焦控制來控制。 98203.doc -33- 1300557 步驟S2 :微電腦27藉由改變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 量來測量TE信號之振幅,且決定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 差量之一條件,以致TE信號可具有一大至足以執行追蹤控 制之振幅。 若要做為一種用於調整TE信號之振幅之方法,則用於執 行實例1所述之第一搜尋之方法可受到實施。此方法之細節 已受到說明,且因此此方法之說明在此處將受到省略。 步驟S3 :微電腦27控制控制區段6以執行追蹤控制,且 移動光束之光點至光碟13之資訊表面丨5之記錄區。 控制區段6接收來自追蹤誤差產生器17之一 TE信號,該 TE信號是用於顯示一在光束之光點與光碟13之資訊表面 15之一執之間的位置偏移,且根據該TE信號來控制致動器 驅動電路7,以致物鏡致動器18受到驅動以沿資訊表面。 之一徑向方向(亦即一垂直於該執之方向)移動物鏡1〇 因此,在光束之光點與光碟13之資訊表面15之一軌之間 的位置偏移是由追蹤控制來控制。 光束之光點至資訊表面15之記錄區之移動超出物鏡致 動器18沿一徑向方向之移動能力。因&,該移動是藉由沿 光碟^之-徑向方向移動光學拾取裝置係實現。 在貝訊表面15沒有記錄區之情形中,一記錄區是藉由執 行自我記錄功能來產生,且在產生該記錄區之後光束之一 光點被移動至該記錄區。 自我記錄功能受到執行以記錄資訊於系統管理區19之 某區α致不會破壞記錄於使用者區之使用者資料, 98203.doc 1300557 如圖17所示。 步驟S4:微電腦27藉由改變光 尤朿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 量來測量複製信號品質,且決定伞 貝 成疋先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 差量之一條件以致複製信號品質變為最佳。 右要做為一種用於調整複製作缺口所 支表1 口旒品質之方法,則用於執 行實例1所述之第二搜尋之方法 J又到貝施。此方法之細節 已受到說明且因此此方法之說明在此處受到省略。 步驟S5 ··微電腦27允許存取 了廿%便用者區20,且終止用於初 始化光碟裝置之程序。 在初始化光碟裝置之後,使用者可存取使用者區2〇。當 存取光碟13之賢訊表面之使用去p mn士 便用者£20時,必須重新調整 球面像差量。 例如’在必須存取使用者區2G之具有不同徑向位置之二 或更多點之情形中’要受到存取之一位置之保護層“的厚 度可能不同於要受到存取之另一位置之保護層“的厚度。 保護層14保‘護光碟13之資訊表面心因此,產生於要受到 存取之-位置之球面像差量不同於產生於要受到存取之另 位置之球面像差篁。這導致目前設定之球面像差量與最 佳之球面像差量之間存在—誤差,因而使得記錄或複製性 能惡化。 為解,此問題,在光仙之每—半徑皆必須重新調整球 面像差量。此外’資訊表面15被沿一徑向方向分割成為多 個區,且每一分割區之球面像差量分別受到調整。 另外,當光學拾取裝置4以内之溫度已改變時,必須重 98203.doc -35- 1300557 新調整球面像差量。 圖18展示,相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射頻 b號之MLSA信號之特性。圖2c所示之橫軸與縱軸相同於 圖1〇之橫軸與縱軸。MLSA信號之值是—等高線圖來表 示,其中該等高線圖包含多個同心橢圓。一等高線上之 MLSA信號之值是恆定的。當等高線圖之點趨近於每一橢 圓之中心時,MLSA信號之值會變得較小。因此,]^1^八信 號之值在大約每一橢圓之中心變為最小。一信號可使用使 付MLSA彳a號之值變為最小之光束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 以最佳方式受到複製。 在一提供於光學拾取裝置4之雷射源(未受到展示)之溫 度維持恆定之情形中,點L10是在聚焦控制受到執行且追 蹤控制受到執行之後複製信號品質變為最佳(亦即Mlsa信 號之值變為最小)之點。 但是,由於雷射源所產生之熱量或光學拾取裝置4以外 之元件所產!之熱量,例如致動器驅動電路7,光束擴張器 驅動電路26與光碟馬達12,所以雷射源之溫度未維持忮定 且受到改變。 結果’雷射源發射之光束之波長受到改變,且最後,產 生於光碟13之資訊表面15之球面像差量受到改變。例如, 由於溫度變化,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之點自點乙1〇 (D5 CIO)偏移至點 LI 1 (D5, Cl 1)或點 LI2 (D5, Cl2)。 結果,複製信號品質惡化,且很難維持複製性能。因為 記錄性能變為·最佳之條件幾乎相同於複製信號品質變為最 98203.doc -36- 1300557 / u +所以§複製信號品質惡4匕時,記錄性能也惡化 且报難維持記錄性能。 必肩根據雷射源之溫度變化來重新調整球面像差量。 圖丨9是一用於解釋一種用於重新調整球面像差量之方 法之圖形。 如圖19所不’溫度與球面像差量之間之關係是以一線性 函,來表不。此關係具有高度可重複性之特性。此線性函 數疋以方程式C = hr + C。來表示,例如,其中c表示球面像 差,’ K表示對應於溫度計測量之溫度變化之球面像差量 的靈敏度’ T表示溫度計測量之溫度,且c〇表示當溫度計 測量之溫度是零時之球面像差量。此線性函數可事先儲存 於微電腦27。 在聚焦控制受到執行且追蹤控制受到執行之後,微電腦 27調整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以致對應於光束之 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點吻合複製信號品質變為最佳之 點L10 (D5,‘C1G)。此時溫度計3G所量測之溫度被作為溫度 T10而儲存於記憶體(圖中未繪示)中。該記憶體提供於,例 如,微電腦27之内。 視光碟13之保護層14之厚度而定,球面像差量c〇受到改 變,其中C0是當溫度計測量之溫度是零時之球面像差量。 對應於保護層14之目前厚度之球面像差量c〇的目前值是 根據CIO-hrio來計算,且接著計算值是再度設定成為球面 像差量C0。 微電腦27以一預定時序,例如每一預定時間間隔或當一 98203.doc •37· 1300557 預定之溫度變化發生時,接收溫度計3〇檢測之溫度,根據 儲存於其之方程式c=尺xr+c〇來計算球面像差量c,且設定 计异值C成為球面像差量。 例如,當溫度計30檢測出溫度T12時,微電腦27根據方 程式cihhm+co來計算球面像差量C12,且設定計算值 C12成為球面像差量。 同樣地,當雷射源之溫度降低,且接著溫度計30檢測出 溫度T11時,微電腦27根據方程式cll = Kxm + c〇來計算球面 像差量C11 ’且設定計算值C11成為球面像差量。 藉由重新調整球面像差量,如前所述,則產生於光碟13 之貝訊表面15之球面像差量可以正確方式受到重新調整以 回應雷射源之溫度變化。 摘要言之,當MLSA信號之值變為最小之點自點l1〇(D5, CIO)偏移至點Lll (D5, C11)或點L12 (D5, C12)時,球面像 差I可受到修正以致對應於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 之點吻合點 Lll (D5, CIO)或點 L12 (D5, C12)。 、’、口果,無論雷射源之溫度變化為何,複製信號品質之惡 化皆可受到避免。另外,可維持複製性能。 口為5己錄性能變為最佳之條件幾乎相同於複製信號品 質變為最佳之條件,所以記錄性能之惡化也可受到避免。 另外,記錄性能可受到維持。 本發明適用於一種光碟裝置,一種光碟方法與一種半導 體積體電路等,且該光碟裝置,該光碟方法與該半導體積 體电路專能夠調整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以致複製 98203.doc -38- 1300557 信號品質變為最佳, 门%維持追蹤控制之穩定性。 在不脫離本發明之㈣與精神之下,熟 力應=瞭且輕易提出多種其他修改。因此,吾人未= ^專^之^專利範圍受限於本文之說明,而是該等申 §月專利乾圍應以廣義方式受到構思。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展示根據本發明實例工之_光碟裝置之一电
方塊圖。 、心J 圖2a是展示,相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 MLSA信號之特性之圖形。 —圖2b是展示,相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冗 信號之振幅特性之圖形。 圖2c是展示,相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 MLS A信號之特性之圖形。 圖3是一展示一方法之一程序的流程圖,其中該程序是用 於搜尋一點U,且MLSA信號之值在該點變為最小。 圖4是一展示一方法之一程序之流程圖,其中該程序是用 於執行第一搜尋。 圖5是一展示一方法之一程序之流程圖,其中該程序是用 於執行第二搜尋。 圖6是一展示一方法之一程序之流程圖,其中該程序是用 於進—步調整一種情形之點L3之位置’其中TE信號之振幅 之山脊線22自複製信號品質變為最佳之點受到偏移。 圖7是一展示.光碟之一結構之圖形。 9^203.d〇, -39- 1300557 圖疋I不傳統方法之一程序的流程圖,其中該程序 是用於調整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 *圖9是-展示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傳統搜 尋方向(二維與八方向)的圖形。 圖0疋展不,相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 射頻信號之一包絡信號之特性的圖形。 圖11是—展示’相對於球面像差量,TE信號之振幅特性 之圖形。 圖12a是一展示,相對 特性之圖形。 f 4束之4、録,職號之振幅 圖12b是一展示,相對 特性之圖形。 f 4束之^位置,職號之振幅 ^3是-展示位於TE信號之振幅山脊線之 性的圖形。 丨p现荷 圖14a是一用於解釋一 _是-用於解釋—球面截面圖。 闬… ;球面像差之光束之横截面圖。 組態 :π —展讀據本發明實例3之-光碟裝置 的方塊圖。 圖 1 6 是 ~ 展+ _ 'l.,, μ 一方法之一程序之流程 用於啟始光碟裝置。 -中,亥%序是 =:展示光碟之資訊表面之-結構的圖形。 "疋展不,相對於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俊# e MLSA信號之特性之圖形。 “像差量, 圖19是一用於解釋一方法 方法之圖形,其中該方法是用於重 98203.doc -40- 1300557 新調整球面像差量。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物鏡 3 光接收區段 4 光學拾取裝置 5 聚焦誤差產生器 6 控制區段 7 致動器驅動電路 10 射頻信號產生器 12 光碟馬達 13 光碟 14 保護層 15 資訊表面 16 基板 17 追縱誤差產生1§ 18 .物鏡致動器 19 系統管理區 20 使用者區 25 球面像差修正元件 26 光束擴張器驅動電路 27 微電腦 28 資料複製電路 30 溫度計 40 信號品質評估器 98203.doc -41 -

Claims (1)

130055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光碟裝置,包含·· 一聚焦位置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一光束 之聚焦位置,其中一光碟受到該光束之照射; 一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一球 面像差量,該球面像差量產生於形成於該光碟之一資訊 表面的該光束之一光點; 追蹤誤差檢測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檢測一追蹤誤 差,以顯示該光束之光點與該光碟之資訊表面之一執之 間的位置偏移,與產生一追蹤誤差信號,以顯示該追蹤 誤差; 一追蹤控制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根據追蹤誤差信號來 執行一追蹤控制; 複製^號品質指標產生區段,該區段是用於產生一 複製诣號品質指標,以顯示來自該光碟之資訊表面之一 複製信號的品質;與 一控制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控制聚焦位置變更區段, 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與追蹤控制區段; 其中該控制區段可供操作以切換該追蹤控制之開啟/關 閉(on/off)狀態; 當追蹤控制是在關閉狀態時,該控制區段執行一第一 搜尋,該第-搜尋是用於藉由下列方式來搜尋多個集合 之光束鬈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以致追蹤誤差信號之振 幅大於-預定值:控制聚焦位置變更區段以改變:束: 98203.doc 1300557 、、置與控制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以改變球面像差 量;且 ,田追蹤控制是在開啟狀態時,該控制區段執行一第二 ^寸’㈣二搜尋是用於,在第-搜尋中所獲得之該等 :個集合之光束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中,決定一集 口之光束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以致複製信號品質指 標實質上為最佳。 2·如請求項1之一種光碟裝置,其中: 控制區段在第-搜尋期間搜尋追縱誤差信號之振幅之 一山脊線。 3. 如請求項2之一種光碟裝置,其中: 控制區段藉由下列方式來 蹤誤差信號之振幅是實質上 區段以改變球面像差量,且 一預定值D2 ; 決定一球面像差量C2以致追 最大:控制球面像差量變更 同時維持光束之聚焦位置於 控制區段藉由下列方# I、五〜 Λ末决疋一球面像差量C3以致追 縱誤差信號之振幅是實質上昜 見貝上取大·控制球面像差量變更 區段以改變球面像差量,且 i U日守維持光束之聚焦位置於 一預定值D3 ;且 控制區段決定一連接點u (D2 Γ 、,C2)與點 L2 (D3,C3;M 直線以做為山脊線。 4·如請求項2之一種光碟裝置,其中·· 控制區段藉由下列方式來決定一 疋先束之聚焦位置D2D 致追縱誤差信號之振幅是f曾μ 只貝上取大:控制聚焦位置雙 98203.doc 1300557 更區段以改變光束之聚焦位置 於-預定值C2; 冑、准持S面像差量 控制區段藉由下列方式來決定— 致诘妒嚟兰ea % &之聚焦、位置D3以 致追蹤决差#唬之振幅是實曾 更區段以改變光束之聚焦位置上制聚焦位置變 於-預定值C3; | 叫維持球面像差量 控制區段決定一連接點]^ ( 直線以做為山脊線。 叫叫與黑⑴⑼乂取 5. 如請求項1之一種光碟裝置,其中·· 在追蹤控制是在開啟狀態期間 搜尋,該另一搜尋是 杈執仃另一 ㈣下財式來決定-光束之 *焦位置以致複製信號束 置變更區段以改變第二搜尋:::上:t制聚焦位 且同時維持第之光束之聚焦位置, 6. 8. 、、夺弟一技哥所決定之球面像差量。 如請求項1之一種光碟裝置,其中·· 在追路控制是在開啟狀態 搜尋,談S ^ 控制又執仃一另一 x 搜哥是用於藉由下列方式來 差量以致複製信號品質是實質上决"面像 變更區段以# 、、上取“.控制球面像差量 維持第二搜、疋之球面像差Ϊ ’且同時 ㈠七 寸所決疋之光束之聚焦位置。 二項1之-種光碟裝置,其中: 製指標產生區段以-抖動為基礎來產生複 如請求項]+ 、1之一種光碟裝置,其中·· 98203.doc 1300557 複製信號品質指標產生區段以—MLSE (最大可能性序 列誤差)信號為基礎來產生複製信號品質指標。 9·如請求項1之一種光碟裝置,其中·· 複製信號品質指標產生區段以一SAM (序列振幅邊限) 信號為基礎來產生複製信號品質指標。 1 〇·如請求項1之一種光碟裝置,其中: 複製信號品質指標產生區段以複製信號之一振幅為基 礎來產生複製信號品質指標。 11. 如請求項1之一種光碟裝置,其中: 複製信號品質指標產生區段以一錯誤率為基礎來產生 複製信號品質指標。 12. —種光碟裝置,包含·· 焦位置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一光束 之♦焦位置’其中一光碟受到該光束之照射; 一球面像差量冑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以?文變一球 面像差量‘,該球面像差量產生於該光束之一《點,且該 光點形成於該光碟之一資訊表面; 、追縱誤差檢測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檢測一追縱誤 差以顯不该光束之光點與該光碟之資訊表面之一執之 間的位置偏移,與產生一追蹤誤差信號,以顯示該追蹤 誤差; 追縱控制區#又’該區段是用於根據追蹤誤差信號來 執行一追蹤控制; 複製信號品質指標產生區段,該區段是用於產生一 98203.doc 1300557 複製信號品質指標,以顯示來自該光碟之資訊表面之一 複製信號的品質;與 控制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控制聚焦位置變更區段, 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與追蹤控制區段; 其中該控制區段藉由下列方式決定一球面像差量以 致,當追蹤控制是在開啟狀態時,複製信號品質指標實 質上為最佳:控制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以改變球面像差 量’且同時維持光束之聚焦位置於一預定值。 13. 14. 一種光碟裝置,包含: 來焦位置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一光束 之聚焦位置,其中一光碟受到該光束之照射; 一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一球 面像差量,該球面像差量產生於該光束之一光點,且該 光點形成於該光碟之一資訊表面;及 一控制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控制聚焦位置變更區段與 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 其中在執行光碟之資訊表面之一使用者區的記錄或複 製變為可能之後,該控制區段控制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 以改變球面像差量。 如請求項13之一種光碟裝置,進一步包含: 一溫度變更檢測區段,該區段是用於以直接或間接方 式檢測一光束源之溫度之變化; 其中控制區段根據溫度變更檢測區段檢測之溫度變化 來控制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以改變球面像差量。 98203.doc 1300557 15.如請求項13之一種光碟裴置,進—步包人. 魅移動區段,以用於沿光碟之向移動光束之 τ, ^ ^ ν π心一距離來枇击 求面像差量變更區段以改變球面像差量、: 疋由移動區段來移動該段距離。 ”,、 16·:種:於調整一光束之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力 光碟受到該光束之照射,該球面像差量^ 面以=之-光點,且該光點形成於該光碟之一資訊表 面’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一:!?控制是在關閉狀態時,執行-第-搜尋,該第 位置I 藉由下列方式來搜尋多個集合之光束聚焦 一二、球形面像差量,以致一追蹤誤差信號之振幅大於 -預定值:改變光束之聚焦位置且改變球面像差量; 當追蹤控制是在開啟狀態時,執行一第二搜尋,該第 二搜尋是用於,在第_搜尋中所獲得之該等多個集合之 :束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中,決定一個集合之光束 承焦位置與球形面像差量’以致複製信號品質指標實質 上是最佳的。 去用於凋整一光束之聚焦位置與一球面像差量之方 /、中光碟受到該光束之照射,該球面像差量產生 ;}^言亥 'Ll 击 之光點’且該光點形成於該光碟之一資訊表 面,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田追蹤控制是在開啟狀態時,藉由下列方式來決定一 98203.doc 1300557 球面像差量,以致複製信號品 … 改變球面像差量,且同時 、貝X取佳的. 值。 維持7^之聚焦位置於-預定 Μ· 一種用於調整一光束之取卷, ^ ^ 承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方 法,其中-光碟受到該光束 以里之方 ^ 1 束之"、、射,該球面像差量產生 於该先束之一光點,且該井 ζ尤點形成於該光碟 面,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貝桌表 在執行光碟之資訊表面之一 使用者區的記錄或複製變 為可能之後,·改變球面像差量。 •種用於一光碟裝置之半導體^, 卞守骽積體电路,其中該光碟裝 置包含: -聚焦位置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一光束 之聚焦位置’其中-光碟受到該光束之照射; -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一球 面像差量’該球面像差量產生㈣光束之—光點,且該 光點形成殄該光碟之一資訊表面; 一追蹤誤差檢測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檢測一追蹤誤 差’以顯示該光束之光點與該光碟之資訊表面之一執之 間的位置偏移,與產生一追蹤誤差信號,以顯示該追蹤 誤差;與 ~追縱控制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根據追蹤誤差信號來 執行一追蹤控制; 該半導體積體電路包含: 複製彳§號品質指標產生區段,該區段是用於產生一 98203.d〇( 1300557 複製彳§唬品質指標,以顯示來自該光碟之資訊表面之一 複製信號的品質;與 一控制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控制聚焦位置變更區段, 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與追蹤控制區段; 其中該控制區段可供操作以切換該追蹤控制之開啟/關 閉(on/off)狀態; s追蹤控制是在關閉狀態時,該控制區段執行一第一 搜尋,該第一搜尋是用於藉由下列方式來搜尋多個集合 之光束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以致追蹤誤差信號之振 中田大於預疋值·控制聚焦位置變更區段以改變光束之 聚焦位置,與控制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以改變球面像差 量;且 田追蹤控制是在開啟狀態時,該控制區段執行一第二 搜哥口亥第一技哥疋用於,在第一搜尋中所獲得之該等 多個集合之光束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之中,決定一集 合之光束聚焦位置與球面像差量,以致複製信號品質: 標實質上為最佳。 20. -種心-光碟裝置之半導體積體電路’其中該光碟裝 一聚焦位置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光束 之聚焦位置,其中一光碟受到該光束之照射; -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一球 面像差量,該球面像差量產生於該光束之一 Mu 5 Η 該 光點形成於該光碟之一資訊表面; 98203.doc 1300557 、ο <差铋測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檢測一追縱誤 ,以顯示該光束<光點與該光叙資訊表面之一執之 間的位置偏移,盥產 座生 迨蹤秩差“號,以顯示該追縱 誤差;與 ―追紙控制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根據追縱誤差信號來 執行一追蹤控制; 該半導體積體電路包含·· :後製信號品質指標產生區段,該區段是用於產生一 複製信號品f指標,以顯示來自該光碟之資訊表面之-複製信號的品質,·與 、、控制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控制聚焦位置變更區段, 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與追蹤控制區段; 其中該控制區段藉由下列方式來決定一球面像差量以 2 ’當追縱控制是在開啟狀態日夺,複製信號品質指標實 =上為最佳:控制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以改變球面像差 量,且同時維持光束之聚焦位置於一預定值。 21. -種用於-光碟裝置之半導體積體電路,其中 置包含·· 4 一聚焦位置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一光束 之聚焦位置,其中一光碟受到該光束之照射; -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該區段可供操作以改變一球 面像差量,該球面像差量產生於該光束之一 %點’且吞亥 光點形成於該光碟之一資訊表面; 該半導體積體電路包含: 98203.doc 1300557 一控制區段,該區段是用於控制聚焦位置變更區段與 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 其中在執行光碟之資訊表面之一使用者區的記錄或複 製變為可能之後,該控制區段控制球面像差量變更區段 以改變球面像差量。
98203.doc -10-
TW093138011A 2003-12-08 2004-12-08 A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n optical disc method, and 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TWI30055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08597 2003-1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1043A TW200531043A (en) 2005-09-16
TWI300557B true TWI300557B (en) 2008-09-01

Family

ID=34510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8011A TWI300557B (en) 2003-12-08 2004-12-08 A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n optical disc method, and 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379398B2 (zh)
EP (1) EP1542212A3 (zh)
JP (1) JP2010009745A (zh)
KR (1) KR101089558B1 (zh)
CN (1) CN100592394C (zh)
HK (1) HK1080599A1 (zh)
TW (1) TWI3005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14833A (ko) * 2005-07-29 2007-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기록/재생기기의 디스크 로딩시간 단축방법
JP4830426B2 (ja) 2005-09-28 2011-12-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記録装置、記録又は再生装置、記録方法、記録又は再生方法
JP2007133920A (ja) * 2005-11-08 2007-05-31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情報再生方法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JP5089939B2 (ja) * 2006-08-11 2012-12-05 ソニーオプティアーク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評価値演算方法
JP2008108389A (ja) * 2006-10-27 2008-05-08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4840167B2 (ja) 2007-01-31 2011-12-2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8293606A (ja) * 2007-05-25 2008-12-04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5323092B2 (ja) * 2008-12-10 2013-10-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情報処理方法及び光情報処理装置
JP5564189B2 (ja) * 2009-03-02 2014-07-30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光ディスク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EP2405428B1 (en) * 2009-03-02 2018-11-07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Optical disk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5051178B2 (ja) * 2009-05-21 2012-10-17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TWI406276B (zh) * 2010-07-13 2013-08-2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光碟機的球面像差補償方法與裝置
CN104205219B (zh) * 2012-03-22 2017-05-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光信息处理装置和光信息处理方法
JP5967621B2 (ja) * 2013-11-13 2016-08-10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10480935B2 (en) * 2016-12-02 2019-11-19 Allianc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Llc Thickness mapping using multispectral imag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80446A (ja) * 1994-10-28 1996-07-12 Asahi Optical Co Ltd 光情報記録再生用光学装置
JPH112759A (ja) * 1997-06-13 1999-01-06 Pioneer Electron Corp 対物レンズ
JP3385213B2 (ja) * 1998-05-29 2003-03-10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ヘッド用対物レンズ
JP2000040237A (ja) 1998-07-17 2000-02-08 Sony Corp 光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記録再生方法
JP2003518703A (ja) * 1999-12-24 2003-06-10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光走査ヘッド
JP3724999B2 (ja) * 2000-03-08 2005-12-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学式情報再生装置
TW556178B (en) * 2000-10-26 2003-10-01 Konishiroku Photo Ind Optical pickup apparatus and objective lens
JP2002140831A (ja) * 2000-11-02 2002-05-17 Sharp Corp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769666B2 (ja) * 2000-11-09 2006-04-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収差補正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827940B2 (ja) * 2000-11-15 2006-09-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収差検出装置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4621964B2 (ja) * 2001-04-06 2011-02-0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における球面収差変動の補正方法
JP3517223B2 (ja) * 2001-04-24 2004-04-12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処理方法
JP2002342952A (ja) * 2001-05-15 2002-11-2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光学式記録再生装置
US7277365B2 (en) * 2001-12-07 2007-10-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optical information
JP4129164B2 (ja) * 2001-12-07 2008-08-0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光情報処理方法
JP3716805B2 (ja) * 2002-03-18 2005-11-16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CN1277252C (zh) * 2002-04-26 2006-09-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光束点的移动方法、在光盘装置中执行的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5253A (zh) 2005-08-17
KR101089558B1 (ko) 2011-12-06
US20050141363A1 (en) 2005-06-30
KR20050055607A (ko) 2005-06-13
CN100592394C (zh) 2010-02-24
TW200531043A (en) 2005-09-16
HK1080599A1 (zh) 2006-04-28
US7379398B2 (en) 2008-05-27
EP1542212A3 (en) 2010-04-14
EP1542212A2 (en) 2005-06-15
JP2010009745A (ja) 201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0557B (en) A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an optical disc method, and 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US7277365B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optical information
JP2005100483A (ja) 光情報記録装置
JP2002150569A (ja) 光ディスク、収差補正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3123282A (ja) 焦点調整方法およ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7165263B2 (en) Method for annealing domain wall displacement type magneto-optical disc and magneto-optical disc
JP4410177B2 (ja) 情報記録再生方法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2324328A (ja) 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光学式記録媒体
JP4451292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方法および半導体集積回路
US7570548B2 (en) Optical pickup utilizing nonvolatile memory and adjustment method
JP2006018974A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EP1026672A2 (en)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wobbled groove tracks out of phase with wobbled land tracks, servo controlling apparatus using wobble signal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084544A (zh) 优化校准系统
US20070237053A1 (en) Aberration correcting unit, optical pickup device,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aberration correcting program
JPWO2007114030A1 (ja) 光学式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媒体判別方法
JP3064860B2 (ja) 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3141766A (ja) 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TWI263996B (en) A method of adjusting the writing focus in an optical drive
JP4468394B2 (ja) 光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光情報処理方法
US7751298B2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JPH06274932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3487303B2 (ja) 光ディスク
JP2006228273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情報処理装置
JP3485112B2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TW200406749A (en) Optical disc driv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