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61080B - Semiconductor memory cell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memory cell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461080B TW461080B TW089107154A TW89107154A TW461080B TW 461080 B TW461080 B TW 461080B TW 089107154 A TW089107154 A TW 089107154A TW 89107154 A TW89107154 A TW 89107154A TW 461080 B TW461080 B TW 46108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gion
- area
- transistor
- gate
- semiconductor memory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4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0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2079 co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PCTMTFRHKVHKIS-BMFZQQSSSA-N (1s,3r,4e,6e,8e,10e,12e,14e,16e,18s,19r,20r,21s,25r,27r,30r,31r,33s,35r,37s,38r)-3-[(2r,3s,4s,5s,6r)-4-amino-3,5-dihydroxy-6-methyloxan-2-yl]oxy-19,25,27,30,31,33,35,37-octahydroxy-18,20,21-trimethyl-23-oxo-22,39-dioxabicyclo[33.3.1]nonatriaconta-4,6,8,10 Chemical compound C1C=C2C[C@@H](OS(O)(=O)=O)CC[C@]2(C)[C@@H]2[C@@H]1[C@@H]1CC[C@H]([C@H](C)CCCC(C)C)[C@@]1(C)CC2.O[C@H]1[C@@H](N)[C@H](O)[C@@H](C)O[C@H]1O[C@H]1/C=C/C=C/C=C/C=C/C=C/C=C/C=C/[C@H](C)[C@@H](O)[C@@H](C)[C@H](C)OC(=O)C[C@H](O)C[C@H](O)CC[C@@H](O)[C@H](O)C[C@H](O)C[C@](O)(C[C@H](O)[C@H]2C(O)=O)O[C@H]2C1 PCTMTFRHKVHKIS-BMFZQQSSSA-N 0.000 claims 2
-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Palladium Chemical compound [Pd] KDLHZDBZIXYQEI-UHFFFAOYSA-N 0.000 claims 2
- 229910052763 pall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89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7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29910021332 silic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150000002736 metal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FVBUAEGBCNSCDD-UHFFFAOYSA-N silicide(4-) Chemical compound [Si-4] FVBUAEGBCNSCD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90 sol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68 ion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18 Gallium arsen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2054 m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508 polar bod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3690 Bos tau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88 Gadol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Glycer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O)CO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102849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VTH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8479 TiSi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 TiSi2 * wsi2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DFJQEGUNXWZVAH-UHFFFAOYSA-N bis($l^{2}-silanylidene)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Si]=[Ti]=[Si] DFJQEGUNXWZVA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4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4 electron beam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13 f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UIWYJDYFSGRHKR-UHFFFAOYSA-N gadolin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Gd] UIWYJDYFSGRHK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545 inva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28 prem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1 rare earth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910 rare earth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41 titanium silic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433 xiaoj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0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 G11C11/403—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with charge regeneration common to a multiplicity of memory cells, i.e. external refresh
- G11C11/405—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cells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i.e. dynamic cells with charge regeneration common to a multiplicity of memory cells, i.e. external refresh with three charge-transfer gates, e.g. MOS transistors, per ce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Description
46i〇8〇 A7 、發明說明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尽發明有關於半導體記憶單元 馬一簞元, j 土〆啕個屯晶體合併 而且本發明=少兩個電晶體及—二極體合併爲-單元, γ+ 有關於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兩個電晶f#及垃& 曰曰體合併爲—單元或至少 ::面 電晶體及-二極體合併爲一單元。…接面场效 憶m 的高密度半導體記憶單元中,使用定其半導體 (舟馬早晶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一電晶體及—電 必)在上述半導體記憶單元中,電容中儲存的電 、、大以便在位元線上產生夠大的電壓變化,惟在丰 ^憶單^平面尺寸增加之下,平行平面中形成的電容 斗會減少,而導致以下問題。當讀取資訊(其以電荷 ^儲存在半導體記憶單元的電容中)時,讀出的資訊有 訊各或是因爲半導體記憶單元中位元線的雜散電容於產 時會增加,所以位元線中僅有小的電壓變化。爲了解決 述問碭而提議用足其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渠溝電容單元 構(圖67B)或是堆疊電容單元結構。惟因爲製造技術在木 溝(或槽)深或堆璺尚度上有其限制,所以電容的電容也有 限制。因此具有上述結構的定其半導體記憶單元遇到上 限制,除非在考慮電容大小及深次微米規則(低次微米 則)之下,電容中仍採用筇貴的新材料。 在小於深次微米規則(低次微米規則)的平面尺寸的平叫 中’組成半導體記憶單元的電晶體也有一些問題,如汲極 崩潰電壓的劣化及汲極區穿入源極區,因此即使半導體 記 容 荷 導 其 形 雜 生 結 渠 述 面 記 -4-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爱) 461080 五、發明說明(2 ) 憶單元的電壓仍在預設範圍中,純可能發生漏電。因此 當半導體記憶單元較小時,很難正常的操作具有習用電晶 體結構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爲了克服電容的上述限制問題,本發明揭示一種半導體 記憶單元包括兩個電晶體或兩個實體合併爲一單元,可參 考曰本專利申凊案246264/1993 對應於美國 專利號5,428,238,以下將參考日本專利申請案246264/1993 (JP_A_7_99251)作·ΐ兑明。上述日本專利申請案在圖D及圖 15B顯示-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形成在半導體基材的 表面區或絕緣基材上的第—傳導型的第一半傳導區, 形,在第一半傳導區SCl的表面區的第_傳導區Μ],以1便 與第一半傳導區SCl共同形成整流器接面,形成在第—半 傳導區sCl表面區中的第二傳導型的第二半傳導區SC3,且 與第一傳導區SC2相隔,形成在第二半傳導區SC3表面區的 第二傳導區SC4’以便與第二傳導區SC3共同形成整流器接 面,及形成在障壁層的傳導閘極G,以連接第一丰傳導區 SC!與第二傳導區SC4,及連接第一傳導區與第二半傳 導區區SC3,傳導閘極G與第一記憶單元選擇線連接,第— 傳導區SC2與窝入資訊設定線連接,而第二傳導區SC4與第 二記憶單元選擇線連接。 第一半傳導區SC,(作爲通道形成區Ch2),第一傳導區SC2 及第—半傳導區SC:3(作爲源極/汲極區)及傳導閘極G組成— 切換%叩fa TR_2。換s之第二半傳導區%〆作爲通道形成 區Ch0 ’第一半傳導區SCi及第二傳導區SC4(作爲源極/汲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_(21〇 X 297公餐) 4 6 1 0 8 0 A7 B7 五、發明說明(3 極區)及傳導閘極(3組成—資 見糸轭電晶體TR!。 :貝訊:入上述半導體記憶單元時,切換電晶體%變 忐二狀4 ’:‘果資訊儲存在資訊儲存電晶體TR,的通道 '區。丨作為電壓或電荷,當讀取資訊時,傳導閘極G看 到的資訊儲存電晶體TRi_電壓即改變,$是依資訊 — 1 ^退〜成& 中儲存的電壓或電荷而 疋口此田項取資讯時,可藉由施加正確選擇的電壓到傳 導閘極G而從通道電流(包括〇)大小看出資訊儲存電晶體 TR,的儲存狀態’偵測資訊電晶體%的操作狀態即可讀取 資訊。 亦即當讀$資訊時,f訊儲存電晶體瓜即變成導通或 截止狀怨,這是依儲存在其中資訊而定。因爲第二傳導區 SC4接到第二線,所以依儲存資訊(〇或u而決定大小的電流 即成入資訊儲存電晶體TR1,依此,儲存在半導體記憶單 凡中的資訊可經由資訊儲存電晶體丁R1而讀取。 此外本發明人在曰本專利申請案251646/1997 (Jp_A_1〇_ 154757)中揭示一種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3個電晶體如讀取 電晶體TR!,切換電晶體TR_2及用於電流控制的接面型電晶 體 TR3 〇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惟在上述公開專利申請案揭示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區 域的佈局及結構相對於傳導閘極是不對稱的,所以產生一 問題,即它在半導體記憶單元的設計及製造期間必須時常 提示傳導閘極的方向。 發明目的及總結 -6-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6 4 °8〇
五、 發明說明( 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3 。 . 的疋長:供一種半導體記憶單元,或一邏 輯 < 半導fe #憶單元’其允許設計或製造期間之高度自 由,以ί鼻到當曰;、 印aa <穩定性能,與習用DRAM不同的是其 不需要大的電交, 备即可確保資訊的可靠寫入及讀取以使尺 十減到極小,7? _ >u. ,¾. ^ 牛導體記憶單元其中至少兩個電晶體, 或土 y兩個電晶體及—二極體合併爲一單元。 。本發月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半導體記憶單元,或一邏 輯(半:體圮憶單元,其允許設計或製造期間之高度自 由+以彳于到電晶體之穩定性能,與習用DRAM不同的是其 不需要.大的電容,即可確保資訊的可靠窝入及讀取以使尺 寸減到極小’及一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至少兩個電晶體及 接面場效電晶體,或至少兩個電晶體,一接面場效電晶 體及一二極體合併爲—單元。 根據本發明之第—特點用以達成上述第一目的,而揭示 —種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 (1) 一第一項取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形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一第一傳導型,及 (2) 第一切換電晶體,具有:源極/及極區,一通道形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一第二傳導型, 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a) —半傳導第一區具有一第二傳導型, (b) —半傳導第二區其形成在第一區之表面區且具有一第 一傳導型, ’ (c) 一第三區其形成在第二區之表面區且與第二區接觸俾 —----------v.裝--------訂---------户〕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6'
〇8 Q
、發明說明( 與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 ⑷-半傳導第心其形成在帛—區之纟面區且與第二區 相隔,且具有第一傳導型, (:)-弟五區其形成在第四區之表面區且與第㈤區接觸俾 與第四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及 (f)—閘極區其形成在一絕緣層上俾連接第_區與第二 區,及連接第二區與第四區,且由第一電晶體與 雨口 體共用, ’、一 % 0曰 其中: (A -1)由第二問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 區, (A-2)由第四閑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另一源極/ 汲極區, (A-3)由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 表面區置於該第二區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之表面區之間, (B-1)由該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 (B-2)由第三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没極區, (B-3)由該第二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没極區, (C) 閘極區接到一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 (D) 第三區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 (E) 第四區接到一第二線,及 (.F)第五區接到第一區, -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ο'裝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________________ 五 、發明說明(6 且其中又.· 面=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該垂直 近之第二區二中心,區附 ::閉極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閑極區中心。 面的假想垂直面是指與第-區表面垂直之假相平 面,此外所謂幾乎對稱包括—概余 m、千 之方法而變,並包括,卉疋依形成各區 對稱也是:此意 個區係對稱之例子’以下所謂幾乎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特點 —種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成目的’而揭示 第-讀取電晶體’具有:源極道極區,—通道形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第一傳導型, ⑺-第二切換電晶體’具有:源極道極區,一通道形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及 ⑺-第三電流控制用電晶體,具有:源極/及極區,— 通道形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 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a) 一半傳導第一區具有一第二傳導型, (b) -半傳導第二區其形成在第一區之表 -傳導型, 百弟 ⑷-第i區其形成在第二區纟表面區且與第二區接觸俾 與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 (d)—半傳導第四區其形成在第一區之表面區且與第二區 -9 - 4 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08 〇
(Ad)由第四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另一源極/ 及極區, (A-3)由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 表面區置於孩第二區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之表面區之間, (B-1)由茲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 (B-2)由第三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極區, (B-j)由該第二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極區, (C-1)由該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三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區, (C-2)由第五區形成第三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極區, (C-3)由咸第四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三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 (D)閘極區接到一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 08 〇
發明說明(8 (E) 第三區接到一寫入資訊設定線,及 (F) 第四區接到第二線, 且其中又: it--------M- i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當以一第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該垂直 :與:極區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極區中心,閘極區附 :〈罘一區及第四區幾乎與一第二假想垂直面對稱,該垂 面’'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中心。 此外在根據本發明第一或第二特點之半導體記憶單元 軚佳的,當以上述第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 兀時’閘極區附近之第二區及第四區幾乎與上述第二假想 垂直面對稱。 ^ 此外在根據本發明第—或第:特點之半導體記憶單元中 :較佳的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區接到_第三線,第二線作 馬-位元線且施加—狀電位i第三、線,或—結構其中第 區接到第二線,第二線作爲„位元線且施加—預設電 位至第二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者f根據本發明第一或第二特點之半導體記憶單元中 ’瑪:間化-布線結構,較佳的使用—結構其中由第二區 及第三區形m而第二區經由第三區而接到寫入 資訊設定線。在此例中,較佳的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作 爲-位元線或-結構,纟中寫人資訊設定線作爲—位元線 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根據本發明之第三特點用以達成上述第一㈣,而揭示 一種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 -11- 本紙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G X 297 461080 A7 B7 五、發明說明(9 ⑴-第-讀取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一第一傳導型, (2) -第二切換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及 (3) —第三電流控制用接面場效電晶體,具有: 輕區,一通道區及閘極部分, 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a)—半傳導第一區具有一第二傳導型, ⑻:半傳導第二區其形成在第—區之表面區且具有一 一傳導型, ⑷-第三區其形成在第二區之表面區且與第二區接觸 與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 ⑷-半傳導第四區其形成在第一區之表面區且與第二 相隔,且具有第一傳導型, ' °° (e)-第五區其形成在第四區之表面區且與第四區接觸 與第四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及 (0 —閘極區其形成在一絕緣層上俾連接第一區與第 區,及連接第二區與第四區,且由第一及第二電晶體 用, 其中: (A-1)由第二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區, (A-2)由第四閉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另一源 汲極區, 通道形 通道形 源極/没 第 俾 訂 俾 共 極/ [____-12- 本紙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⑵G X 297公爱)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08 0 Λ 61QQ 〇五、發明說明(1〇 ) (A-3)由第-區之表面區形成第—… 表面區置於該第二區之表 :一道形成區, (Β-υ由該第-區之表面區形、:第弟::二表面區之間,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電晶體之通…_之’原極/及極 (Β-2)由第三區形成第二電 形成區, ㈣由該第二區之表面區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電晶體之源:=之通道形成 (C-1)由第五區及部分第—區 部分,該部分第-區與第五區相對,107麥政私曰日體〈閘極 (C-2)由邵分第四區形成接面場效蝴、 分置於第五區與該部分第—區之間,曰日返區’該部 (C-3)由㈣四區之表面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 汲極區,孩表面區從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極/ 且形成第一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極區, %延伸 (C-4)由部分第四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另— 極區,茲邵分從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另, (D) 閘極區接到一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味 , (E) 第三區接到一寫入資訊設定線, (F) 第四區接到一第二線,及 (G) 第五區接到一第三線, 且其中又: 當以一第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該 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極區中心,間極 近之第二區及第四區幾乎與一第二假想垂直面對稱,
垂直 區附 該垂 f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61 08 ο Α7
直面與閘極區之延 在_ ±政 向千仃且通過閘極區t心。 在根據本發明第三特點 構其中第五區接到寫入眘3 早凡中,使用一矣 -結構並中第五厂;: 設足線以代替接到第三線,i 在報s接到弟—區以代替接到第三線。 構其中半導體記憶單元更包= ==,使用-" :::具有:源極/没極區,-通道區及問極部分, 極部八^刀及部分弟—區形成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閘 Ϊ二St第一區與第三區相對,由部分第二區形成 二=::電晶體之通道區’該部分置於第三區與該部 坧第'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源極/汲 ”品,茲表面區從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 伸二形成第-電晶體之源極Λ及㈣, " 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的源極/汲極區係由該第二區域的 表面區域形成’該表面區域自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的通道 區足一端延伸並形成第—電晶體的源極/汲極區域,以及 由郅分第二區形成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極 區,該部分從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另一端延 伸0 在上述例子中,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五區接到第一區以代 替接到第三線。 根據本發明之第四特點用以達成上述第二目的更具有一 第一电’瓦控制用電晶體,及在此點它與本發明第三特點之
本紙張尺麟ffl t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χ 297公爱 α 6 1 08 〇 κι Β7 五、發明說明(1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半導體記憶單元不同,亦即根據本發明第四特點之半導體 記憶單元,包括: U) —第一讀取電晶體,其有:源極/汲極區,—通道形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第一傳導型, (2) 一第二切換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形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_第二傳導型, (3) —第三電流控制用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一 通道形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及 (4) 一電流控制用接面場效電晶體,具有··源極/没極 區,一通道區及閘極部分, 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a) —半傳導第—區具有一第二傳導型, (b) 半傳導第二區其形成在第一區之表面區且具有一第 一傳導型, (c) 一第二區其形成在第二區之表面區且與第二區接觸俾 興第二區共同形成—整流器接面, (d) —半傳導第四區其形成在第一區之表面區且與第二區 相隔,且具有第—傳導型, (e) —第五區其形成在第四區之表面區且與第四區接觸俾 與第四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及 。(0閘極區其形成在一絕緣層上俾連接第—區與第三 區,及連接第二區與第四區,且由第一,第二及第三 體共用 其中: 電晶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丨ί訂i !丨丨! 表紙張尺魏用巾關家辟(CNS)A4^i7iI〇 -15-公釐) 4 6 1080 經濟部智慧財蓋局員X-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13 (A-1}由第二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A-2)由第四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另一源極/ 及極區, (A-3)由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 表面區置於.该第二區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之表面區之間, (B-1)由該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 (B-2)由第三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極區, (B-3)由該第二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極區, (C-1)由該第五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三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區, (C-2)由第五區形成第三電晶體之另—源極/汲極區, (C-3)由該第四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三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 (D-1)由苐五區及部分第—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閘極 部分,該部分第一區與第五區相對, (D-2)由部分第四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該部 分置於第五區與該部分第一區之間, (D-3)由該第四區之表面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源極/ 汲極區,該表面區從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一端延 伸,形成第一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没極區及形成第三電晶 體之通道形成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6 1 08 0 < η-_______Β7 ----------—— 五、發明說明(14) (D-4)由=卩分第四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另源極/没極 區,該邵分從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另〆端延伸, (E) 閘極區接到一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 (F) 第二區接到一寫入資訊設定線,及 (G) 第四區接到一第二線,及 且其中又.: 當以一第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該垂直 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極區中心,間極區附 近之第二區及第四區幾乎與一第二假想垂直面對稱,該垂 直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中心。 在根據本發明第四特點之半導體記憶單元中,使用一結 構其中半導體g憶單元包括-第二電流控制用接面場效電 日g sa,具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區及閘極部分, 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閘極部分由第三區及部分第一區 形成,該部分第一區與第三區相對, 第二,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由部分第二區形成,該部 分置於第二區與該部.分第一區之間, 。 由泛第—區 < 表面區形成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源極/汲 極區該表面區彳尤第一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端延 伸且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極區,及 由部分第二區形成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極 孩邵分從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另—端延 根據本發明之第五特點用以達成上述第:目的之半導體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i I
本紙張尺度適用^5iiF(CNS)A4規格⑵〇: 297公釐)
4 6 1 08 Q 五、發明說明(15 =己隱早7C ’其與根據本發明第三特點之半 同處在於形成接面場效 、 己早兀不 五特點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 發明弟 通道形 (1) 第"貝取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第一傳導型., 通道形 (2) 第一切換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及 源極/及栢 (3) —電流控制用接面場效電晶體,具有: 區,一通道區及閘極部分, 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a)—半傳導第一區具有一第二傳導型, ⑻-半傳導第二區其形成在第一區之表面區 — 一傳導型, w (二)-第三區其形成在第二區之表面區且與第二區接觸 與第一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 ⑷-半傳導第四區其形成在第—區之表面區且 相隔,且具有第一傳導型, 、 ⑷-第五區其形成在第四區之表面區且與第四區接觸 與第四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及 ⑴一閘極區其形成在一絕緣層上俾連接第— 第二區與第四區’且由第-及第二電晶體 用, 其中: (A-”由第二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電晶體之源極,没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愛 4
6 1 08 Q A7 __;_ B7___ 五、發明說明(16 ) 區, (A-2)由第四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另一源極/ 及極區^ (A-3)由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 表面區置於該第二區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之表面區之間, (B-1)由該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 (B-2)由第三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極區, (B-3)由該第二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没極區, (C-1)由該第三區與部分第一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閘 極部分,該部分第一區與第三區相對, (C-2)由部分第二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該部 分第二區置於第三區與該部分第一區之間, (C-3)由該第二區之表面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源極/ >及極區,該表面區從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 一瑞延伸 且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没極區, (C-4)由部分第二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 極區,該部分第二區從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另一端 延伸, (D) 閘極區接到一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 (E) 第三區接到一寫入資訊設定線, (F) 第四區接到一第二線,及 (G) 第五區接到第一區,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 τ 1111111 I — 11 — 111 -111111111 V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17 ) 且其中又: 當以一第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 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垂 ϋ憶早%時’該垂直 近之第_ ϋ及m r- ^ 通過閘極區中心,閘極區附 罘一 ^及罘四區幾乎盥— L_ttr 直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 二〜垂直面對稱,該垂
Lg 丁且通過閘極區中心。 /、根據本發明第三特點之 卞夺股'不同的是,弟石戸去全 與接面%效電晶體之結構, s未參 連接,可增加要儲存資訊之=因W及第-區互相 元儲存資訊之時間長度。m且可增加半導體1己憶單 在根據本發明第:r 5楚x 4土 ,』弟一至罘五特點之半導體記憶單元 面%效電晶體(jFET)或第-接々 接 )飞弟一接面场效電晶體,可藉由以下 、⑴使t接面場效電晶體(通道區厚度)之相對閘極部分間 之距離最佳,及 ' (⑴,各接面場效電晶體之相對閘極部分之雜質濃度及各 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雜質濃度最佳。 *當閘極部分間之距離(通道區厚度)及各閘極部分之雜質 濃度及通道區未最佳時,一空乏層不會加寬,且不能得到 各接面場效電晶體之導通截止操作,上述最佳必須藉由電 腦模擬或實驗而得到。 此外在根據本發明第三,第四,或第五特點的半導體記 憶單元中,較佳的,當以上述第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 記憶單元時,閘極區附近之第三區及第五區幾乎與上述第 二假想垂直面對稱。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說明(π ) 此外在根據本發明第三特點之半導體記憶單元中,較佳 的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區接到一第四線,第二線作爲一位 70線且施加—預設電位至第四線,或一結構其中第二區接 到一第四線,第四線作爲一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 二線。 在根據本發明第四或第五特點之半導體記憶單元中,較 佳的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區接到一第三線,第二線作爲一 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三線,或一結構其中第二區 接到一弟二線,第三線作爲一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 第二線。 或者在根據本發明第三,第四,或第五特點之半導體記 憶單元中’包括以下變化,爲了簡化佈線結構,較佳的使 用一結構其中由第二區及第三區形成一二極體,而第二區 經由第三區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在此例中,較佳的使 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作爲一位元線,或一結構其中寫入資 訊設定線作爲一位元線且施加—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當由具有與第二區相反傳導型之傳導型形成第三區時, 二極體係一pn接面二極體,且藉由將形成”接面二極體 之這些區之雜質濃度至正確値即可形成pn接面二極體。當 形成pn接面二極體之區中之電位未正確設定時,或是當這 些區中雜質濃度之關係設計不正確時,從上述]?11接面:極 體射入之載子會鎖住半導體記憶單元。 爲了避免上述失效,較佳的是使用一結構其中二極體組 成區形成在與第二區接觸之第二區表面區中,俾與第二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n n flu-*--口, n n m 1^1 n I n I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1- 08 〇 Α7 Β7 五、發明說明(19 ) 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由二極體組成區及第二區形成主 要載子二極體,而第二區經由二極體组成區而接到寫入資 訊設定線。二極體組成區最好由形成蕭基接面或IS0型異 接面之材料製造,其中此一二極體根據第二區中主要載子 而操作,.而且即使當施加一順向偏壓至接面部分仍不會射 ^主要載子。亦即,整流器接面最好是主要載子接面如一 蕭基接面或一絕緣。名詞「IS◦型異接面」是指兩個半傳 導區之間形成的異接面,其具有相同傳導型但是類型不 同。絕緣的詳細内容可參考「半導體裝置物理」s Μ Sze, 第二版,122頁(John Wiley &Sons出版)。在上述蕭基接面 或ISO型異接面中,順向電壓低於”接面中的順向電壓。 具有上述特性的主要載子二極體可避免鎖住現像。當二極 體組成區由金屬如鋁,鉬或鈦或矽化物如TiSi2* wsi2製 造時,即可形成蕭基接面,當二極體組成區由半傳導材料 製造時即可形成絕緣,該材料與組成第二區的材料不同, 其具有與第二區的傳導型相同的傳導型。二極體組成區可 由一材料製造,其與用以組成寫入資訊設定線的材料(如 矽化鈦或TiN作爲障壁層或黏合層使用)相同,亦即可使用 一結構其中二極體組成區形成在第二區的表面區中,而如 此形成的二極體組成區作爲寫入資訊設定線的一部分。上 述結構其中「作爲寫入資訊設定線一部分的二極體組成 區J也包括一狀態其中二極體組成區是由一化合物製造, 其由佈線材料及矽半導體基材的矽之間的反應而形成。 在根據本發明第一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較佳的具 ____ -22- 本紙張尺度朗_賴雜^^;NS)A4跡⑵Q x 297公··-—— ---- 1!::..--------0裝-I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S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ί第?傳導f之含雜質層形成在第四區之表面區之中,該 區:成第二電晶體(通道形成區。在此例巾,當儲存 貪訊及第一線之電位設定致Λ & 1 .,d 疋馬0伏時,第三電晶體即變成導 通欢態,而第五區及第—區拽 矛 '史成導通狀態。較佳的,調整 =雜質層之雜質成分,俾於讀取資訊時施加—電位至第一 ·..泉而將第二電晶體變成截止狀態。 。本發明的半導體,己憶單元可形A在半導體基材之表面 £,在-半導體基材中形成之絕緣層上,在半導體基材或 —絕緣體中形成之井結構中。爲了處理α粒子或中子導致 的軟錯誤,較佳的半導體記憶單W成在井結構或一絕緣 體(絕緣層)之中,或者它具有所謂的S0I結構或TFT結構。 不僅可以半導體記憶單元—半導體基材上形成絕緣體或 緣層,而且可以在玻璃基材或石英基材上形成。 在本發明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較佳的在第一區之下 成具有一第一傳導型之高雜質濃度層,因爲在此例中, 增加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中儲存之電位或電荷。 可根據習用方法而從矽,GaAS等製造通道形成區,第 電晶體或第二電晶體之閘極區可根據習用方法從金屬, 含矽雜質,一含非晶矽雜質,一含聚矽雜質,矽化物, 含咼雜質濃度之GaAs中製造。.絕緣層可根據習用方法 從Si 02 ’ Si3N4 ’ A1 203或GaAl As中製造。依所需特性及 結構各區可根據習用方法,而從一含珍雜質,—人非夕 質,一含聚矽雜質,矽化物,含高雜質濃度之發錯(si 或GaAs中製造。 絕 形 可 或 而 其 雜 Ge.) J-ί — I— 11 ^ )w I · I--ilt· — !---I «% ^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7 B7 4 i 1 08 0 月說明(21 ) 在本發明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依所需特性而從矽化 物,一金屬或一金屬化合物中製造第三區。惟第三區最好 由半導體製造,此外第五區可以從半導體製造,或者從矽 化物,一金屬或一金屬化合物製造。 在本發明中,當以第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 時,閘極區附近之第二區及第四區幾乎與第二假想垂直面 對稱,而此外在某些結構中,閘極區附近之第三區及第五 區幾乎與第二假想垂直面對稱,因此可增加半導體記憶單 元設計或製造時之自由度。 在本發明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此外閘極區是第一電晶 體及第二電晶體共用,且接到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 所以一線足以供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以減少一晶片 面積。 在本發明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藉由在第一線用於記憶 單元選擇中選擇一正確電位,即可控制第一電晶體及第二 電晶體之導通截止狀態。亦即當寫入資訊時,第一線用於 記憶單元選擇之電位即設定在一位準,以充分導通第二電 晶體。因此,第二電晶體變成導通,而且依寫入資訊設定 線之電位將電荷儲存在通道形成區與第二電晶體之源極/ 汲極區間形成之電容中。結果,資訊以第二電晶體之通道 形成區與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間之電位差或電荷形 式,儲存it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中。讀取資訊時,第 一電晶體之源極/没極區電位即成爲一 Ί買取電位’而在弟 一電晶體中,儲存在通道形成區之電位或電荷(資訊)轉成 -2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丨 ί — — — — 丨—丨 I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βΐ〇8〇 A7 __ B7_ 五、發明說明(22) 通道形成區與另一源極/汲極區間之電位差或一電荷,而 從閘極區看去第一電晶體之門檻値是依上述電荷(資訊)而 變。讀取資訊時,一正確選擇電位即施加到閘極區,因此 可控制第一電晶體之導通截止操作。偵測第一電晶體之操 作狀態,因此可讀取資訊。 此外使用二極體即可去除第三線其接到第一電晶體之源 極/汲極區(第二區)。在本發明的上述半導體記憶單元中, 當電位在組成二極體之區不正確設定時,或是當這些區中 雜質濃度之關係設計不正確時,若施加至寫入資訊設定線 之電壓不是在一低位準(如當接面是ρ η接面時,其小於或 等於0.4伏),在寫入資訊期間會發生鎖住現象,此時無大 順向電流流入弟二區與弟一區之接面部分。爲了避兄鎖住 現象,而於以上揭示一種方法,其中一二極體組成區形成 在第二區之表面區中,而二極體組成區是由矽化物,一金 屬或一金屬化合物製造,以形成一蕭基接面或一 ISO型異 接面作爲二極體組成區與第二區之接面,所以主要載子主 要組成一順向電流。 在根據本發明第三至第五特點中之任一者的半導體記憶 單元中,除了一第一傳導型之第一電晶體及一第二傳導型 之第二電晶體以外也揭示接面場效電晶體,當讀取資訊時 即可控制接面場效電晶體之導通截止操作,以便能大幅加 寬弟一電晶體之源極/没極區間流動之電流量。結果’可 接到如第二線的半導體記憶單元數目幾乎無限制。此外當 揭示第三電流控制用電晶體時,在讀取資訊期間即可控制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6 108 0 A7 B7 五、發明說明( 23 導通截止操作,以便能大幅 ·曰-之 區間流動之電流量。,纟士 弟电阳植疋源極/汲極 早凡數目限制即大幅減少,。 *㈣+導Wfe 本發明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儲存資訊,同時用導引夺、;4 4、 %位差或電荷的形式 立恢復的操作:? 接面漏電來衰減而且需要使 ,、丨久设日7择:作,因此半導 附圖簡單説疋的操作類似DRAM。 將根據附圖所示的例子來 意部分剖視圖,除非另:=明本發明,…明中的示 . 除非另有况明,否則是以第-假挹垂直面 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而得 向垂直且通過閑極區中心。垂直面與閑極區之延伸方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主圖。 圖2A,2B是根據本發明第一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 他貫例的主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第二特點的半導體記憶料的主圖。 圖4A,4B是根據本發明第二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 他實例的主圖。 圖5A,5B是範例1 +導體記憶單元的示意部分剖視圖。 圖6是範例β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視 圖。 圖7是範例i半導體記憶#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視 圖。 圖8疋範例1半導體圮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視 圖。 -26- 4 6 1 08 0 A7 B7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 五、發明說明(24 ) 圖9是範例1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視 圖。 圖10是範例1半導體記億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11是圖1G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其藉由將它切 過其他平面.而產生。 圖12A,12B是範例2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 部分剖視圖。 圖U是範例2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14是範例2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是範例2半導體圮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16是範例2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17疋根據本發明第三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主圖。 圖18Α,18Β是根據本發明第三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 其他實例的主圖。 圖1 9是根據本發明第三特 例的主圖。 圖2jA 20Β疋根據本發明第三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 其他實例的主圖。 圖2 1疋’I:艮據本發明楚—n — 發月罘二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貫 I;--I--I i I *.-------^illllln^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迪用τ囤國家標準((:兄 -27- S)A4 規格(210 X 297 公爱) 4 61 08 ο 五、發明說明(25 ) 例的主圖。 圖22A,22B是根據本 其他實例的主圖。 免月矛二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 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 圖23是根據本發明第二特 例的主圖。 圖=,24B是根據本發明第三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
其他貫例的主圖Q 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 圖25是根據本發明第三特 例的主圖。 圖26A 26B是根據本發明第三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 其他實例的主圖。 圖27A,27B是範例3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示意部分剖視 圖。 圖28是範例3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2 9疋範例3半導體死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30是範例3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3 1是範例3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3 2是範例3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33是範例3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2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6 1 〇8 Ο Α7 ____Β7__ 五、發明說明(26 ) 視圖。 圖34是範例3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視圖。 圖3 5 A,3 5B是範例3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 部分剖視圖。 圖36是範例3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37是範例3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38是範例3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39是圖38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其藉由將它切 過其他平面而產生。 圖40是範例4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4 1是範例4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42是範例4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43是範例4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44是範例4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45是範例4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2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
視 g 1 08 Ο 五、發明說明(27 視圖。 圖46是根據本發明签 者 例的主圖。 弟四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Μ其他實 1他余例^疋根據本發明第四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 其他實例的主圖。 圖48是根據本發明第四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 例的主圖。 圖49是根據本發明第四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 例的主圖。 圖50是根據本發明第四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 例的主圖。 圖5 1A,5 1Β是範例5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示意部分剖 圖 圖52是範例5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視圖。 圖53是範例5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刮 視圖。 圖54是範例5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别 視圖。 圖5 5是範例5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别 視圖。 圖5 6是範例6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示意部分剖視圖。 圖57是範例6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咅lj 視圖。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 J., I ^--------^--------> AW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并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一 五、 發明說明(π 圖58是範例6半導# „ _ 视圖。 §己憶早兀的其他實例的示意部分剖 =是根據本發明第五特點的半導體記 其=:;根據本發明第五特點的半導‘的 例的示意 例的示意部分剖 邵分剖視圖 圖6 2疋範例7半導濟今p留- 丁乎也5己憶早疋的其他實 视圖。 二二叫是範例7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 圖6 3是範例7半導辨r # @ # 卞导s己憶早兀的其他實例 視圖。 j的不意郅分剖 圖6 4是範例7半導體記 視圖。 倉己憶單元的其他實例 的示意部分剖 圖6 5是範例7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的 視圖。 示意部分剖 圖66A,66B,66C半導體基材等的示音部八 説明製造本發明範例i的半導體記憶單元:製〜::广圖,以 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67A—67B是習用_電晶體記憶單元的概念圖,及具有 渠溝電容早凡結構的習用記憶單元的概念剖視圖。 較佳實施例之説明 範例1 範例1有關於根據本發明第一特點的 圖1是範例1半導體記憶單元的主圖,而二:=它的 示意邵分剖視圖。圖5Α的部分剖視圖是以第一假想垂直面 -31- 4 6 1 08 0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29 ) (如圖5B的虛線pl!所示)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得到,該垂 直面與閘極區G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極區g中心,圖 5B的部分剖視圖是以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 (包括第立區SCs)而得到,該垂直面與第二假想垂直面(如 圖5 A的虛線PL2所示)平行,該垂直面與閘極區〇之延伸方 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G中心。 範例1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 (1) 一第一讀取電晶體TRi,具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 形成區CH!及一閘極區g且具有一第一傳導型如^型,及 (2) —罘二切換電晶體TR2,具有:源極/没極區,一通道 形成區CH2及一閘極區G且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如ρ型, 而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a)—半傳導第一區sq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如ρ+型, (b) —半傳導第二區SC2其形成在第一區SCi之表面區且具 有一第一傳導型如n+型, (c) 一第三區SCS其形成在第二區sc:2之表面區且與第二區 SC?接觸俾與第二區SC2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第三區 SC3係半傳導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如p++型,或它是傳導的 而由矽化物,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製造, (d) —半傳導第四區SC4其形成在第一區SCi之表面區且與 第二區sq相隔,且具有第一傳導型如n+型, (e) —第五區SC)·其形成在第四區SC4之表面區且與第四區 SC#接觸俾與第四區sc#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第五區 sq係半傳導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如p++型,或它是傳導的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i H .^1 I -32- 46 1 〇只 η
五、發明說明(3〇 ) 而由矽化物,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製造,及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⑴-閘極區G其形成在一絕緣層上俾連接第—區SC 二區SC3,及連接第二區St與第四區SC4,且由第—1二g 體丁尺1與第二電晶體TR2共用, %曰日 在第一電晶體TRi之中: (A-1)由第二閘極叱2之表面區形成第—電晶體之源極/ 極區, 队 (A-2)由第四閘極sc*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另— 極/ (及極區, ' ' (A 3)由第區sci之表面區形成通道形成區ch!,表面區 置於茲第二區SC2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SC*之表面區之間, 在弟二電晶體tr2之中: (B-1)由該第一區SCi之表面區形成一源極/汲極區,該表 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TR!之通道形成區cHi, (B-2)由弟二區SC3形成另一源極/没極區,及 (B-3)由該第二區SC:2之表面區形成通道形成區ch2,.該表 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TR,之源極/汲極區, 此外,(C)閘極區G接到一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如字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D) 第三區SC3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 (E) 第四區SC4接到一第二線,及 (F) 第五區SC5接到第一區SC丨。 當以第一假想垂直面(如圖5B的虛線PLD切割半導體記憶 單元時,該垂直面與閘極區G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極 -3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6 1 OS Ο A7 五、發明說明(31 中心,閘極區〇附近之第二區及第四區%4幾乎盥 弟二假想垂直面(圖5A的虛線PL2)對稱,該垂直面與閘極 區Gi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G中心。亦即第二區 ,表面區及第四區SC4的表面區,在閘極區G下方,幾乎與 f =假想垂直面孔2對稱。此外第二區SC2的深度(深度是 從罘一區sq的表面開始測量,以下所謂的名詞深度是指 此意)與第四區SC#的深度幾乎互相相等。如上所述對稱是 依形成這些區的方法而定,本發明的名詞幾乎對稱也包括 =稱改變的例子。此外上述區的深度是依形成它的方法而 疋,而本發明的名詞幾乎相等也包括深度改變的例子,以 下使用這些名詞時都包括上述意思。 此外在範例1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當以第一假想垂直 面PLiS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閘極區G附近之第三區sc3 及第五區scs幾乎與第二假想垂直面Pl2對稱。亦即,第三 區SC;的表面區的邊緣部分在閘極區〇的下面,而第五區 SC,-的表面區的邊緣部分在閘極區〇的下面,幾乎與第二假 想垂直面PL2對稱。此外第三區sc3的深度與第五區呂(:5的 冰度幾乎相等。 在範例1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圖5A,圖5B),第二區sc2 接到第三線,較佳的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作爲一位元線 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三線,或一結構其中第三線作爲一 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半導體記憶單元(明確而言是第一區SCJ形成在第二傳導 型(如p型)井結構中,其又形成在η型半導體基材中,而且 -3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6 1 08 Ο
五、發明說明(32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當具有第一傳導型(如n++刑、的古:*挣抵# 一 土)的问/辰度雜裔包含層SC10形成 在弟一區SCi之下時,即可 J増加电位或電荷其要儲存在第 一讀取電晶體TRl的通道形成區CHi。圖中的實是 絕緣區而"IL"是指絕緣層。 ^ 第五區see接與第iSCi連接,當第五區sc^第一 區SC:連接,’即可增加儲存資訊的區域,而且可增加半 導體把憶早讀存資訊的時間長度,形成—結構即可使 -區8。與第五區%互相連接,其中部分第一區%向上 延伸到半導體基材的表面附近,而第五區%與第_區% 的延伸邵分在第四區SC4的外部互相接觸(圖5B),當如此 建構+導體1己憶單it時,即可簡化半導體記憶單元的佈線 結構。 圖6到11顯示圖5A,5B中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 在圖6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高濃度雜質包含層SC11(1 有第-傳導型如η、且作爲第三線)形成在第一區S C ^之 下,而南濃度雜質包含層…接到第二區%。此 簡化佈線結構。 # j 在圖7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圖从,5B所示的半導體吃 憶單⑽成在半導體層SCq(形成在支撑基材上的絕緣居 之中,如此建構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可料謂基材接合方^ 製造’其中絕緣體(絕緣層)形成在半導體基材的整個表面 上絕緣體(絕緣層)及支撑基材互㈣接,接著半導體基 材接地且在其背面研磨。或者藉由用氫作離子植入碎半導 體基材,且接著將基材作熱處理,即可根據sim〇X方法而 -3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n I I n I ^5,v I n n i 1·
I I 461080 A7 五、發明說明〈33 形成絕緣體(絕緣層),而邮 — (絕緣層)上剩下的#中早7"可形成在絕緣體 ' 的夕層中。亦即這些半導體記憶單元且有 Π:,藉由CVD等方法而將…層= 形成石^、.、I體(絕緣層)上,接著以習用的單晶方法而 I曰去=万法如使用雷射光束或電子光束的區域熔化 :或疋側向固相成長法,纟中經由絕緣體(絕緣層) 成的開孔而執行晶體成長,而半導體記憶單元可形成 在上述碎層中。或者如聚梦層或非晶梦層形成在支撑基材 上的絕緣體(絕緣層)之中,而接著半導體記憶單元形成在 上述非晶矽層或聚矽層相中,此一半導體記憶單元1有 謂TFT結構。 、 半導體記憶單元圖8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及圖2八主圖的丁 導體i己憶單元中,第一區TIM々源極/汲極區(第二區sc。經 由Pn接面二極體D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取代與二 三線連接)。亦即,pn接面二極體D形成在第二區SC2與^ 三區SC3之間或是由其形成,而第二區SC2經由第三區Sc 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藉由使第二區SC2及第三 SC;的雜質濃度最佳,.即可在第二區3匸2與第三區sc;之 或是由其形成pn接面二極體D,可使用一結構,其中第 線作爲一位元,或一結構其中窝入資訊設定線貿13]:作 -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圖9示意部分剖視圖中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參考圖26的 圖)’更包括由第二區SC:2及二極體組成區scD形成的主 載子二極體D_S,其與第二區SC2的表面區接觸以便與第 所 半 第第 區 馬 主要 I I l·--— — — — — I >!t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6- 本紙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 6 1 08 Ο Α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34 區SC2共同形成整流器接面。第二區SC2經由二極體組成區 SCD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貿肌,以替代接到第三線。亦 冲,第一電晶體TR!的源極/汲極區經由主要載子二極體DS 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在圖9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中,形成的二極體組成區SCD與第三區SC3相鄰,而其佈局 不應孩僅限於此佈局。可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作爲一 位元線,或是一結構其中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作爲一位 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圖10π意邵分剖視圖中的半導體記憶單元是藉由結構上 改良圖5Α,5Β示意部分剖視圖中所示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第 二區SC3及第五區sc:5而得到。亦即,具有第二傳導型如 ρ型的雜質包含層scu形成在第三區Sc3上,第三區sq 由雜質包含層SCm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第三二 sc:3藉由p型雜質的固相擴散而從雜質包含層Sc3a以自對齊 方式形成,而它具有淺的pn接面。此外,雜質包含層sC3A 經由一絕緣材料層IF而位於閘極區G的一側以形成側壁。 也可使用一結構其中雜質包含層SC3A作爲窝入資訊設定線 WISL。亦即,雜質包含層SC3A作爲寫入資訊設定 WISL ’亦即,雜質包含層8(:3八的延伸方向垂直於附圖 表面’而雜質包含層5(:从的延伸部分是相鄰半導體記憶 儿的雜質包含層SC3A ’且作爲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 結構可簡化佈線結構,及得到半導體記憶單元的較細結 的資訊。上述側壁是指一種形式,其藉由沈積一層而 至J用以在半導體基材的整個表面上形成雜質包含層, 經 區 線 的 早 此 得 而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A4W- -37- 本紙張尺度_帽規格⑽x297公餐
五、發明說明(35 ) 4 ^ 1 08 Ο 上面已形成閘極區G,且接著將上述層姓刻回以 的一部分(即雜質包含層)在閘極區〇的侧面。u = 同方式説明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雜質包含層側壁相 以垂直於閉極區0延伸方向的平面切割雜質包本層=, 雜質包含層的剖視圖形式,包括:將圓分成四 1 = 式,將橢圓分成四等分的形式,及將此 盘二二 併而料的形式。此外,可以心,非< 造,其包含或掺雜(第一傳導型,第二傳導夕而^ Ge)的雜質。 ~ 人=五區=形成具有第二傳導型(如P++型)的雜質包 ,弟五區叱5藉由㈣雜質的固相擴散而從雜質包 心5:以自對齊方式形成,而它具有淺的p接面。此
外’雜、包含層SC5A經由一絕緣材料層IF而位於閘極區G 的另-側以形成側壁。圖n是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示意部分 剖視圖圖,包括第五區SC5,藉由以—假想垂直面切割包 括弟五區SC5的半導體記憶單元而形成,該垂直面與第二 假想垂直面扎2平行’其與閘極區G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 間極區G。
S 圖9中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第三區sc3及第五區sc5已 用j貝包含層SC3A,scSA的結構所替代,半導體記憶單元 的第三區SC3及第五區Sc5顯示在圖1〇。 範例2 範,j有關於根據本發明第二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圖3疋範例2半導體記憶單元的主圖,而圖12八,12B是它 -38- 本紙張尺度適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f合作社印製
46 ί 08 Q
的π意部分剖視圖。圖12A的部分剖視圖是以第—假想 直面(如圖12B的虛線PL,所示)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得=, 孩垂直面與閘極區G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極區〇 心,圖12B的部分剖視圖是以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髀尤 憶單元(包括第五區SCO而得到,該垂直面與第二假想=直 面(如圖12A的虛線PL2所示)平行,該垂直面與閘極區〇之 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G中心。 範例2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一第三電流控制用電晶 ,,而此時範例2的半導體記憶單元與範例丨的半導體記憶 單凡不同,亦即,範例2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 (1) 一第一讀取電晶體丁心,具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 形成區CH〗及一閘極區G且具有一第一傳導型型, (2) —第二切換電晶體τι,具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 形成區CH2及一閘極區G且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如p型,及 (3) —第三電流控制用電晶體丁心,具有··源極/汲極區, 一通道形成區CH3及一閘極區G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如p型, 而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a) —半傳導第一區SC,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如p+型), (b) —半傳導第二區sc?其形成在第一區SCi之表面區且具 有一第一傳導型如n+型, (c) 第二區SC3其形成在第二區sc:2之表面區且與第二區 sc:2接觸俾與第二區S(:2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第三區 SC3係半傳導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如p++型,或它是傳導的 而由矽化物’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製造, ___________ -3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楚)
4 6 1 08 〇
、發明說明(37 第 區 一⑷―半傳導第四區SC4其形成在第一區%之表面區且與 罘一區SC2相隔,且具有第一傳導型如n+型, 、 ⑷-第五區SC5其形成在第四區SC4之表面區且與第 sc*接觸俾與第四區叱4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第五 %係半傳導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如疒型,或它是傳導的 而由矽化物,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製造,及 一⑺-閘極區G其形成在—絕緣層上俾連接第一區%盘 三區sq,及連接第二區SC2與第四區%4,及連接第'】 SC丨與第五區SC5,且由第一電晶體%,第二電晶體〜 與第三電晶體TR3共用。 關於第一電晶體TRi : (A-1)由第二閘極SC2之表面區形成之源極/汲極區, (A-2)由第四閘極SC*之表面.區形成另一源極/汲極區,及 (A-3)由第一區表面區形成通道形成區匚^,表面區 置於該第一區sc:2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SC4之表面區之間, 關於第二電晶體TR2, (B-1)由該第一區SC,之表面區形成源極/汲極區,該表面 區形成第一電晶體TI^之通道形成區CHl, (B-2)由第三區SC3形成另一源極/汲極區,及 (B-3)由該第二區SC2之表面區形成通道形成區CH2,該表 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TR^之源極/没極區, 關於第三電晶體TR3, (C-1)由該第一區SC!之表面區形成源極/没極區, (C-2)由第五區SC:5形成另一源極/没極區,及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竣、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40- 五、發明說明(3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由該第四區SC4之表面區形成通道形 , 線, ㊣]$ ’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如字 (Ή區SC3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及 (F)第四區SC4接到第二線。 當。以第-假想垂直面㈣12B的虛線ρΜ切料 ,早-時’該垂直面與閑極區〇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 極區〇中心,間極區⑽近之第二區%及第四區§ # 與第二假想垂直面(圖12A的虛線PL2)對稱,該垂直面4與 極區G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〇中心。亦即第二 SC2的表面區及第四區sc*的表面區,在閘極區〇下方 乎與第二假想垂直面PL2對稱。此外第二區SCi的深度與 四區sc4的深度幾乎互相相等。 ” 在範例2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當以第一假想垂直面扛 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閘極區G附近之第三區sq及第 區SC5幾乎與第二假想垂直面PL2對稱。亦即,第三區^ 的表面區的邊緣部分在閘極區G的下面,而第五區sc的 面區的邊緣部分在閘極區G的下面,幾乎與第二假相垂 面PL對稱。此外第三區SC3的深度與第五區sq的深度 乎相等。 ^ 在範例2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較佳的,具有第二傳 型(如p++型)的雜質包含層SCu形成在第四區sC4的表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三電晶體TR〕的通道形成區cjj。产 乎 幾 第 五sc3 表 直 幾 導 面 此 ^ I ! ^ ! I I I ---II — ^im-- C讀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1 4 6 1080
五、發明說明(39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例中,當儲存資訊及第一線之電位設定爲〇伏時,第三泰 晶體tr3即變成導通狀態’而第五區%及第—區%變: 導通狀態。如上所述第五區SC5及第—區%經由第三電晶 體ΤΙ而互相連接,因此可增加資訊儲存區域,及增加半 導體記憶單it儲存資訊的時間長度。較佳的,可調整雜質 包含層SC4A的雜質内容,以便讀取資訊時藉由施加電位到 第一線而使第三電晶體Tr3變成截止狀態。 在範例2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圖12A,UB),第二區 接到第三線,較佳的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作爲一位元2 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三線,或一結構其中第三線ϋ 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半導體記憶單元(明確而言是第一區SC1)形成在第二傳 型(如p型)井結構中,其又形成在η型半導體基材中,而 當具有第一傳導型(如η++型)的高濃度雜質包含層sc”形 在第一區sq之下時,即可增加電位或電荷其要错存在 一讀取電晶體TRj的通道形成區。 圖13到16是圖12A,12B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 在圖13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高濃度雜質包含層sc^(具 有第一傳導型如n++型且作爲第三線)形成在第一區 下’而高濃度雜質包含層SCii接到第二區sc:2。此結構 簡化佈線結構。 在圖14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及圖4A的主圖所示的半導體i 憶單元中,第一電晶體TR!的源極/汲極區(第二區sc2)經由 pn接面二極體D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取代與第二 線 導 且 成 第 之 可 記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I I--訂·! ί 5. -4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1 08 ο ----- . 五、發明說明(40 ) 線連接)。亦即,pn接面二極體D形成在第二區SC2與第三 區sc:3之間或是由其形成,而第二區SC2經由第三區sc3而 接到窝入資訊設定線WISL。藉由使第二區sc2及第三區 sc;的雜質濃度最佳,即可在第二區SCs與第三區之間 或是由其形成pn接面二極體D,可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 線作爲一位元,或一結構其中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作爲 一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圖15示意部分剖視圖中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參考圖沾的 主圖)’更包括由第二區SC2及二極體组成區SCd形成的主 要載子二極體DS,其與第二區SC2的表面區接觸以便與第 一區SC2穴同形成整流器接面。第二區sc〗經由二極體組成 區scD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以替代接到第三線。 亦即,第一電晶體TR】的源極/汲極區經由主要載子二極體 DS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在圖15的半導體記憶單 元中,形成的二極體組成區SCD與第三區Sc3相鄰,而其佈 局不應該僅限於此佈局。可使用—結構,其中第二線作爲 一位元線,或是一結構其中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作爲一 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圖16 π意邵分剖視圖中的半導體記憶單元是藉由結構上 改良圖12A,12B示意部分剖視圖中所示半導體記憶單元的 第一區SC:3及第五區s〇5而得到。亦即,具有第二傳導型如 P型的雜質包含層SCsA形成在第三區Sc3上,第三區Sc3經 由雜質包含層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第三區 SC3藉由p型雜質的固相擴散而從雜質包含層sc从以自對齊 „ 裝--------訂---------線-Y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61080 ·' A7 —— - B7______ 五、發明說明(41 ) 方式形成,而它具有淺的ρη接面。此外,雜質包含層SC3A 、'二由一絕緣材料層IF而位於閘極區〇的一侧以形成側壁。 也可使用一結構其中雜質包含層sc3A作爲寫入資訊設定線 WISL。亦即’雜質包含層SC3A作爲寫入資訊設定線 WISL,亦即,雜質包含層SC3A的延伸方向垂直於附圖的 表面,而雜質包含層SC3A的延伸部分是相鄰半導體記憶單 几的雜質包含層SCSA,且作爲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此 結構可簡化佈線結構,及得到半導體記憶單元的較細結構 的資訊。 在第五區SCs上形成具有第二傳導型(如p++型)的雜質包 含層SC5A,第五區SC5藉由P型雜質的固相擴散而從雜質包 含層SCu以自對齊方式形成,而它具有淺的p接面。此 外’雜質包含層SCSA經由一絕緣材料層IF而位於閘極區G 的另一側以形成側壁。 圖12到15中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第三區Sc3及第五區 可以用雜質包含層SCu,SCm的結構替代,半導體記憶單 元的第三區SC3及第五區sc5顯示在圖16。 範例3 範例3有關於根據本發明第三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圖17疋範例3半導體記憶單元的主圖,而圖27a,是它 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圖27A的部分剖視圖是以第一假想垂 直面(如圖27B的虛線PLl所示)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得到, 泫垂直面與閘極區G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極區〇中 心;圖27B的部分剖視圖是以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7il〇 x 297公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V Λ)^ ^ ·11!11--訂!丨_域 4610B0
五、發明說明(42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隐單元(包括第五區SC5)而得到,該垂直面與第二假想垂直 邱(如圖27A的虛線PL2所示)平行,該垂直面與閘極區G之 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G中心。 範例3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 (1) 一第一讀取電晶體TRi,具有··源極/及極區,—通道 形成區CH!及一閘極區g且具有一第一傳導型如n型, (2) —第二切換電晶體TRz,具有:源極/汲極區,—通道 形成區CHZ及一閘極區G且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如卩型,及 0) —接面場效電晶體JF!具有:源極/汲極區,—通道 CHj,及—閘極部分, 而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a) —半傳導第一區SCi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如〆型), (b) —半傳導第二區S(:2其形成在第—區SCi之表面區且 有~第一傳導型如n+型, (c) —第三區SC3其形成在第二區sc:2之表面區且與第二 SC2接觸俾與第二區sc:2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第三 SC3係半傳導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如p++型,或它是傳導 而由矽化物,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製造, 」d)—半傳導第四區SC4其形成在第一區SC1之表面區且 第二區SCZ相隔,且具有第一傳導型如!^型, (e) —第五區SC;其形成在第四區SC4之表面區且與第四 SC*接觸俾與第四區sc#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第五 SCs係半傳導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如p+ +型,或它是傳 而由矽化物,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製造’及 區 具 區 區 的 與 導的 ·— ----------裝--------訂---------續、〉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5- 297公釐) 4 6 1 08 α Α7 Β7 五、發明說明(43 ⑴一閘極區G其形成在一絕緣層上俾連區第 :=二及連接第二區觸四叫且由第-電: mTR!與弟二電晶體tr2共用。 關於第一電晶體TRi : (A-丨)由第二閘極SCz之表面區形成之源極/汲極區, (Α-2)由第四閘極SC4之表面區形成另—源極/汲極區,及 (A-3)由第一區SCl之表面區形成通道形 cH表 置於該第二區sc2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SC4之表面區 關於第二電晶體TR2, (B-1)由該第一區SCl之表面區形成源極/汲極區,該表面 區形成第一電晶體TI之通道形成區c%, (B-2)由第三區SC3形成另一源極/汲極區,及 (B-3)由孩第二區SC2之表面區形成通道形成區Ch2,該表 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TI之源極/汲極區, 關於接面場效電晶體JF i,更 (c-i)由第五區sc:5及部分第一區SCi形成閘極部分,該部 分第一區SC!與第五區sc5相對, (C-2)由部分弟四SC4區形成通道區CHn,該.部分置於第 五區SCs與該部分第一區SC,之間, (C-3)由該第四區SC4之表面區形成源極/汲極區,該表面 區從接面場效電晶體通道區CH„之一端延伸且形成第 一電晶體TRi之另一源極/汲極區,及 消 (C-4)由部分第四區SC*形成另一源極/汲極區,該部分從 接面場效電晶體JF 1之通道區C.Hn之另一端延伸。 -4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楚) 五、發明說明(44 ) 此外,(D)閘極區G接到一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如 線, (E) 第二區SC3接到一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 (F) 第四區SC4接到第二線,及 (G) 第五區SC5接到第三線。 當以第.一假想垂直面(如圖27B的虛線PLi)s割半導俨二己 憶單元時’該垂直面與閘極區〇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二 極區G中心,閘極區〇附近之第二區Μ?及第四區沉*幾乎 與第二假想垂直面(圖27A的虛線PL2)對稱,該垂直面與閑 極區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G中心。亦即第二區 SC2的表面區及第四區%的表面區,在閘極區g下方 乎與第二假想垂直面PL2對稱。此外第二區%的深度盘第 四區SC4的深度幾乎互相相等。 在範例3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又當以第-假想垂直面 PLl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間極區G附近之第三區1及 第五區sc5幾乎與第二假想垂直面PL2對稱。亦即,第」區 sc3的表面區的邊緣部分在閘極區〇的下面,而第五區% 的表面區的邊緣部分在閘椏庶 3 刀杜闸極E G的下面,幾乎與第二假想 垂直面PL2對稱。此外第:=F ^ 弟一 £ SC3的深度與第五區sc5的深 度幾乎相等。 藉由⑴使相對閘極部分(箪x„ 卜 I刀(罘五區sc5及部分第一區SC,, 該邵分與第五區sc相對Θ θ 3對)足間的距離(通道區CH„的厚度) 最佳,及(ii)使相對閘極部公 .\ # 甲』让口丨刀(弟五區SC5及部分第一區 SC丨,該朝分與第五區SCs相料、AA、 5相對)的雖質濃度及通道區CH„ 461080 A7 B7 五 、發明說明(4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的雜質濃度最佳即可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1。 在圖27A,27B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第二區SC2接到第 四線,較佳的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作爲一位元線且施加 —預設電位至第四線,或一結構其中第四線作爲一位元線 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半導體圯憶單元(明確而言是第一區s c】)形成在第二傳導 型(如P型)井結構中,其又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中。而且 當具有第一傳導型(如n++型)的高濃度雜質包含層sCi〇形成 在第一區SCl之下時,即可増加電位或電荷其要儲存在第 —讀取電晶體TR,的通道形成區CHl。 圖28到37是圖27A,27B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 在圖28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高濃度雜質包含層π"具 有第一傳導型如n++型且作爲第四線)形成在第一區 下,而高濃度雜質包含層SCn接到第二區SC2。此結構 簡化佈線結構。 在圖29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如圖27 A,27B所示建構 半導體記憶單元形成在半導體層SCq(在支撑基材的絕緣 IL〇上)之中,該如此結構的半導體記憶單元是以與上述 例1相_同的方法製造。 在圖32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及圖19的主圖所示的半導體 憶單元中’第五區SC5接到窝入資訊設定線wisl以替代接 到第三線’此結構可簡化佈線結構。 在圖35A,35Β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及圖21的主圖所示的半 導體s己憶單元中,第五區SC5接到第一區SC!以替代接到第 之 可 的 乾 記 Γ·1---- ----裝 i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48- 卜紙張尺度顧+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愛 4 6 1 08 〇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46 ) 二線’此結構也可簡化佈線結構。藉由形成一結構以連接 第一區兮^與第五區SC5,其中部分第一區SCl向上延伸到 半導體基材的表面附近,而第五區SC5與第一區SCi的延伸 部分在第四區SC4的外部互相接觸(圖35B)。 在圖30,33,或36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及圖18A,20A,或 22A的主圖所示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第一電晶體TRi的源 極/没極區(第二區SC2)經由pn接面二極體〇而接到寫入資訊 設定線WISL(取代連接到第四線)。亦即,pn接面二極體〇 形成在第二區SC2與第三區SC3之間或是由其形成,而第二 區SC2經由第三區SC;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藉由使 第二區SC:2及第三區SC3的雜質濃度最佳,即可在第二區 SC2與第三區SCs之間或是由其形成pn接面二極體d。可使 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作爲一位元,或一結構其中窝入資 訊設定線WISL作爲一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 線。圖30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結構基本上與圖27的半導體 記憶單元相同’圖3 3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結構基本上與圖 3 2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相同,圖36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結構 基本上與圖3 5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相同。 圖3 1,34,或37的示意部分剖視圖中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分別參考圖18B,20B,或22B的主圖),更包括由第二區 SC2及一極體組成區scD形成的主要載子二極體DS,其與 第一區sc:2的表面區接觸以便與第二區SC2共同形成整流器 接面。第二區SC2經由二極體組成區SCd而接到寫入 WISL,以替代接到第四線。亦即,第一電晶體TR丨的源極/ /--^---------裝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 — — — — — I- - 49-
461080
五、發明說明(4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汲極區絰由王要載子二極體DS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 WISL。在這些附圖中的任一圖所示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中,形成的二極體i成區SCd與第三區%相#,而其佈局 不應孩僅限於此佈局。可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作爲一 位凡線,或是一結構其中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作爲一位 兀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圖3丨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的結構基本上與圖2 7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相同;圖34的半導 體圮憶單元的結構基本上與圖32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相同, 圖37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結構基本上與圖35的半導體記憶 早元相同。 圖3 8示意部分剖視圖中的半導體記憶單元是藉由結構.上 改良圖27A,27B示意部分剖視圖中所示半導體記憶單元的 第二區SC:3及第五區SC5而得到。亦即,具有第二傳導型如 p++型的雜質包含層scSA形成在第三區sc3上,第三區sc3經 由雜質包含層SC3A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第三區 SC3藉由p型雜質的固相擴散而從雜質包含層Sc3Aa自對齊 方式形成,而它具有淺的pn接面。此外,雜質包含層SC3A 經由一絕緣材料層IF而位於閘極區G的一側以形成側壁。 也可使用一結構其中雜質包含層SC3A作爲寫入資訊設定線 WISL。亦即,雜質包含層SC3A作爲窝入資訊設定線 WISL,亦即,雜質包含層SC3A的延伸方向垂直於附圖的 表面,而雜質包含層SC3A的延伸部分是相鄰半導體記憶單 元的雜質包含層SC3A,且作爲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此 結構可簡化佈線結構,及得到半導體記憶單元的較細結構 -5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VI — III I I · I--1111 訂· I - - -----AWI (請先M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說明(48 ) 的資訊。 在第五區SC:5上形成具有第二傳導型(如〆+瘦)的雜質包 含層sc5A ’帛五區sc5藉由p型雜質的固相擴散而從雜質包 含屬SC5A以自對齊方式形成,而它具有淺的?接面。此 外,雜質包含層sc5A經由-絕緣材料層IF而位於問極區G 的另-侧以形成側壁。圖39是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示意部分 刮視圖圖,藉由以-假想垂直面切割包括第五區%的半 導體記憶單元而形成,該垂直面與第二假想垂直面平行, 其與閘極區G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間極區G。也可使用 一結構其中雜質包含層SCm作爲第三線,亦即,第二雜質 包含層30^的延伸方向垂直於附圖的表面,而雜質包含層 scSA的延伸部分是相鄰半導體記憶單元的雜質包含層 scSA,且作爲第二線,此結構可簡化佈線結構,及得到半 導體記憶單元的較細結構的資訊。 圖28到37中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第三區3(:3及第五區 SCs ’以及稍後討論的圖40到45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可以 用雜質包含層SC3〆SCu的結構替代,半導體記憶單元的 第三區SC3及第五區SC5顯示在圖38。 範例4 範例4的半導體記憶單元是範例3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另一 例,範例4的半導體記憶單元與範例3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不 同的疋’弟二接面場效電晶體JF2是由第一區Sc〗,第二區 SC2及第三區SC3形成。亦即,在圖20的主圖及圖4〇的示意 部分剖視圖中,範例4的半導體記憶單元更具有: -51- 本紙張尺度適用+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I I I I I I I ^ «III — —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6 1 08 Ο Α7 Β7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J2 五、發明說明(卻 弟一電流控制用接面場效雷曰触Tri 每政%日日體汀2具有:源極/汲極 區,一通道區chJ2及閘極區, 其中; 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汀2的閘極部分是由第三區SC3及部 分第一區SC〗形成,該部分與第三區SCs相對, 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jf2的通道區叫2是由部分第二區 SC2形成,該部分置於該第三區SC3與該部分第一區SC1之 間, 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汀2的源極/汲極區是由第二區SC2的 表面區形A,該表面區從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JF2的通道 區CH】2的一端延伸,且形成第—電晶體TRi的源極/汲極 區,及 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JF2的另—源極/汲極區是第二區Sc2 的一部分,茲邵分從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JF2的通道區cHj2 的另一端延伸。 範例4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大致與範例3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在圖27A,27B所示的其他結構中是相同的,所以省略其詳 細説明。 藉由(ill)使相對閘極部分(第三區SC3及部分第一區SCi, 该邵分與第二區SC3相對)之間的距離(通道區的厚度) 最佳,及(iv)使相對閘極部分(第三區SC3及部分第一區 SCi ’該部分與第二區SC:3相對)的雜質濃度及通道區 的雜質濃度最佳即可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JF2。 圖41到圖45是圖40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 •5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釐/ -----III —--^^·裝 -----I I ! I I ----Λ"'^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6 1 08 0 五、發明說明(50 在圖43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及圖25主圖中顯示的半導體記 憶單元是圖4〇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另一實例,而第五區SC5 接到第一區SC丨以替代接到第三線。藉由形成—結構即可 使第一區呂^與第五區Sc5互相連接,其中部分第一區SCi 向上延伸到半導體基材的表面附近,而第五區sc5與第一 區SC!的延伸邵分在第四區sc4的外部互相接觸(圖3 5B)。 在圖41或44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及圖24A或26A的主圖所示 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第一電晶體TRi的源極/汲極區(第二 區SCO經由pn接面二極體0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取 代與第四線連接)。亦即,pn接面二極體D形成在第二區 SC2與第二區SC:3之間或是由其形成,而第二區sc2經由第 三區SC3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藉由使第二區SC7 及第二區SCs的雜質濃度最佳,即可在第二區sc2與第三區 SC3之間或是由其形成pn接面二極體D,可使用一結構,其 中第二線作爲一位元,或一結構其中寫入資訊設定線 WISL作爲一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圖41的 半導體δ己憶單元的結構基本上與圖4 〇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相 同’圖44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結構基本上與圖43的半導體 記憶單元相同。 圖42或45的示意部分剖視圖中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分別參 考圖24Β或26Β的主圖),更具有由第二區SC2及二極體組成 區SCD形成的主要載子二極體DS,其與第二區Sc2的表面 區接觸以便與第二區SC2共同形成整流器接面。第二區sc2 經由二極體組成區SCD而接到寫入WISL,以替代接到第四 -5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J'---------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6i〇e〇 Α7
五、發明說明(S1 ) 線。亦即’第一電晶體TRl的源極/汲極區經由主要載子二 極值Ds而接到窝入資訊設定線WISL。在上述這些附圖中 的任一圖所示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形成的二極體组成區 SCd與第三區SC3相鄰,而其佈局不應該僅限於此佈局。可 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作爲一位元線,或是一結構其中 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作爲一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 第二線。圖42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結構基本上與圖4〇的半 導體記憶單元相同,圖45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結構基本上 與圖43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相同。 範例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範例5有關於根據本發明第四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la例5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一第三電流控制用電晶體 ΤΙ,而關於此點,圖5的半導體記憶單元與範例3的半導 體記憶單元不同。圖46是範例5半導體記憶單元的主圖, 而圖51A,51B是它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圖51A的部分剖視 圖是以第一假想垂直面(如圖51B的虛線PL所示)切割半導 隨s己憶單元得到,該垂直面與閘極區〇之延伸方向垂直且 通過閘極區G中心,圖51B的部分剖視圖是以一假想垂直面 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第五區SCO而得到,該垂直面與 第二假想垂直面(如圖5丨A的虛線PL2所示)平行,該垂直面 與閘極區G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g中心。 範例5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 (1)一第一讀取電晶體TR!,具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 形成區CHh及一閘極區G且具有一第一傳導型如^型, -54-
rc 4 五、 A7 B7 發明說明(52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第一切換電晶體丁1,具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 形成區CH2及一閘極區G且具有_第二傳導型如p型, — (3)—第三電流控制用電晶體丁心,具有:源極以及極區, :通道形成區Ο%及一閘極區〇且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如 土,及 。(4)—電流控制用接面場效電晶體jFi具有:源極/汲極 區’一通道區<:11„及閘極區, 而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〇)—半傳導第一區SCi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如p+型), (b)—半傳導第二區sc:2其形成在第一區SCi之表面區且 有—第一傳導型如n+型, U)—第三區SC;其形成在第二區SC2之表面區且與第二 sc’接觸俾與第二區S(:2共同形成—整流器接面,第三 sc:3係半傳導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如p++型,或它是傳導 而由矽化物,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製造, ,(d)—半傳導第四區sc*其形成在第一區§(:1之表面區且 第二區SC?相隔,且具有第一傳導型如n+型, (e) —第五區SC5其形成在第四區SC4之表面區且與第四 sc#接觸俾與第四區S(:4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第五 SCs係半傳導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如〆+型,或它是傳導 而由珍化物’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製造,及 (f) 閘極區G其形成在一絕緣層上俾連接第一區與 三區sc;,及連接第二區St與第四區SC4,及連接第— sq與第五區SCs且由第一電晶體TRi,第二電晶體丁1, p 具 區 的 與 區 區 的 第 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0,裝 ·111111. -55- 私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辟(CNS)A4規格(21Q x 297公爱 4 6 r os α A7 五、發明說明(53 ) 第三電晶體TR3共用。 關於第一電晶體TRq : (A-1)由第二閘極SC2之表面區形成之源極/汲極區, (A-2)由第四閘極SC*之表面區形成另一源極/汲極區,及 (A-3)由第一區Sq之表面區形成通道形成區CHi,表面區 置於孩第二區SC2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S(:4之表面區之間, 關於第二電晶體TR2, (B-1)由該第一區SC,之表面區形成源極/汲極區,該表面 區形成第一電晶體TR!之通道形成區cHj, (B-2)由第二區SC:?形成另一源極/没極區,及 (B-3)由該第二區SC2之表面區甲成通道形成區Ch2,該表 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TRi之源極/汲極區, 關於第三電晶體TR3,更 (C-1)由该第一區SC〗之表面部分形成一源極/没極區, (C-2)由第五區SC5形成另一源極/没極區,及 (C-3)由該第.四區SCU之表面區形成通道形成區ch3。 關於接面場效電晶體JF丨, (D-1)由第五區SCS及部分第一區SC!形成閘極部分,該部 分第一區已^與第五區SC5相對, (D-2)由部分第四SC4區形成通道區CHn,該部分置於第 五區SC;與該部分第一區sq之間, (D-3)由該第四區SC4之表面區形成源極/汲極區,該表面 區從接面場效電晶體jFl之通道區CHn之一端延伸且形成第 一電晶體TRi之另一源極/没極區及形成第三電晶.體丁汉3之 -56- 仁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髮 、--“一---------襄---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6 1 08 Ο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裳 Α7 五、發明說明(54 ) 通道形成區CH3,及 (D-4)由部分第四區, , h形成另—源極/汲極區,該部分户 接面場效電晶體了匕之通道區CHn之另—端延伸。 文 此外,⑻閑極區G接到—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如字 線, (F) 第三區SCA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及 (G) 第四區SC4接到一第二線。 當。以第一假想垂直面(如圖51B的虛線凡^)切割半導體記 憶單元時,該垂直面與閘極區G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 極,G中心,閘極區〇附近之第二區S(:2及第四區π#幾乎 與第二假想垂直面(圖51A的虛線pL2)對稱,該垂直面與閘 極區G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G中心。亦即第二區 sc:2的表面區及第四區sc#的表面區,在閘極區g下方,幾 乎與第一假想垂直面PL2對稱。此外第二區的深度與第 四區SC*的深度幾乎互相相等。 在範例5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又當以第一假想垂直面 PL!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閘極區〇附近之第三區Sc3及 第五區scs幾乎與第二假想垂直面pL2對稱。亦即,第三區 SC;的表面區的邊緣部分在閘極區〇的下面,而第五區sc5 的表面區的邊緣部分在閘極區G的下面,幾乎與第二假想 垂直面PL2對稱。此外第三區SC3的深度與第五區Sc5的深 度幾乎相等。 藉由⑴使相對閘極部分(第五區sc5及部分第一區SC!, 該部分與第五區SC5相對)之間的距離(通道區CH„的厚度) -5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 — — -----!訂--------Λ.)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6 1 08 0 五、發明說明(55 ) S最及⑻使1目對閘極部分(第五區%及部分第-區 二二部二與弟五區SC5相冑)的雜質濃度及通道區CHn 、存、質濃度最佳即可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汗1。 在圖5 1A,5 1B的半導體;,卜立s ^ 一仏、 %植5己fe早疋甲,第二區SC2接到第 二、.泉,較佳的使用—結構農 。稱具中罘一線作爲一位元線且施加 一預設電位至第三線,戎_往媸甘士妖 ^ 次,,,°構其中罘四線作爲一位元線 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半導體記憶單元(明確而言是第—區SCi)形成在第二傳導 型(如P型)井結構中,其又形成在半導體基材中。而且 當具有第一傳導型(如n++型)的高濃度雜質包含層SCl。形成 在第一區SC〗之下時,即可增加電位或電荷其要儲存在第 一項取電晶體TRi的通道形成區cHj。 圖52到54是圖51A,51B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 在圖52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高濃度雜質包含層sc^(具 有第一傳導型如n++型且作爲第三線)形成在第—區SCi之 下,而高濃度雜質包含層SCu接到第二區Sc2。此結構可 簡化佈線結構。 在圖53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及圖47A的主圖所示的半導體 記憶單元中,第一電晶體TR_i的源極/汲_極區(第二區%2)經 由pn接面二極體D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取代與第 三線連接)。亦即,pn接面二極體D形成在第二區SC2與第 三區SC3之間或是由其形成,而第二區SC2經由第三區SC3 而接到寫入WISL。藉由使第二區SC2及第三區SC3的雜質 濃度最佳,即可在第二區SC2與第三區SC;之間或是由其形 -5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r — — I — -裝 i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6 ,Λΐτ 1 08 Ο
五、發明說明(56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成Pn接面二極體D,可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作爲一位 凡,或一結構其中窝入資訊設定線WISL作爲一位元線且 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圖54的示意部分剖視圖中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分別參考圖 47B的主圖),更具有由第二區8(:2及二極體组成區sc〇形成 的主要載子二極體DS,其與第二區SC2的表面區接觸以便 與第二區sc:2共同形成整流器接面。第二區SC2經由二極體 組成區SCD而接到寫入WISL,以替代接到第三線。亦即, 第 电θθ知· TR^的源極/没極區經由主要載子二極體而接 到寫入貝訊没毛線WISL。在圖54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 形成的二極體組成區SCd與第三區3(:3相鄰,而其佈局不應 该僅限於此佈局。可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作爲一位元 線,或是一結構其中寫入資訊設定線WISE作爲—位元線 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圖55示意部分剖視圖中的半導體記憶單元是藉由結構上 改良圖51A,51B示意部分剖視圖中所示半導體記憶單元的 第二區sea及第五區sc:5而得到。亦即,具有第二傳導型如 P++型的雜質包含層%从形成在第三區SC,。上,第三區經 由雜免包含層scSA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 ,第三區 SC3藉由p型雜質的固相擴散而從雜質包含層sc〜以自對齊 万式形成,而它具有淺的pn接面。此外,雜質包含層KM 經由一絕緣材料層IF而位於閘極區G的一側以形成側壁。 也可使用一結構其中雜質包含層SCm作爲寫入資訊設定線 WISL。亦即,雜質包含層S(:3A作爲窝入資訊設定線 - ~ 5 9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ii^CNS〉A4規格(⑽χ视公爱 ..—^--------ο·裝--------訂------—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五、發明說明(57 A7 B7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WISL,亦即,雜質包含層的延伸方向垂直於附圖的 表面,而雜質包含層SC3A的延伸部分是相鄰半導體記憶單 70的雜質包含層SC3A,且作爲窝入資訊設定線WISL·。此 結構可簡化佈線結構,及得到半導體記憶單元的較細結 的資訊。 在第五區S C 5上形成具有第二傳導型(如ρ++型)的雜質包 含層scSA,第五區SC5藉由ρ型雜質的固相擴散而從雜質包 含層SCsa以自對齊方式形成,而它具有淺的p接面。、此 外,雜質包含層scSA經由一絕緣材料層IF而位於閘極區 的另一側以形成側壁。 圖5 1到54中各半導體記憶單元和圖5 6到5 8的半導體記 單元的第二區sc;及第五區sc:5可以用雜質包含層Sc,& SCw的結構替代,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第三區sc;及第五 SC5_示在圖55。 範例6 範例6有的半導體記憶單元是範例5半導體的另—例, 例6的半導體記憶單元與範例5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不同… 是,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汗2是由第一區SCi,第二區§匸 及第三區sc:3形成。亦即,在圖48的主圖及圖56的示意 分剖視圖中,範例6的半導體記憶單元更具有: 一第一電流控制用接面場效電晶體汀2具有:源極/及極 區,一通道區CHn及閘極區, 其中; 第一接面場效電晶體JF2的閘極部分是由第三區sc〕及部
G 憶 區 範 的 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60- 本紙張尺度itffl中ϋΐ家標準(CNS)A4規¥_ (210 X 297公H y_ 46 1 08 Ο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Α7 五、發明說明(58 ) 分f 一區SCl形成,該部分與第三區sc3相對, 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JFz的通道區是由部分第二區 SC2形成,該邵分置於今筮二 、w弟二£ sc3與該部分第一區8(:丨之 間, a * 弟一接面场效電晶體TP1 ,¾ k , 、明把的原極/汲極區是由第二區sc2的 表面區形成’該表面區外签_ L仗弟一接面場效電晶體JF2的通道 區CHJ2的一端延伸,且开^ t 且心战弟一電晶體TRi的源極/汲極 區,及 第一接面琢政包晶體JF2的另一源極^及極區是第二區% 勺P刀該部刀k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JF2的通道區CHj2 的另一端延伸。 範例6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大致與範例5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在圖5 1A ’:) 1B所示的其他結構中是相同的,所以省略其詳 細説明。 藉由(iii)使相對間極部分(第三區SC3及部分第一區SCl, 涊部分與第二區SC3相對)之間的距離(通道區CH】2的厚度) 最佳’及(IV)使相對閘極部分(第三區sc3及部分第一區 sc, ’该部分與第三區SC3相對)的雜質濃度及通道區CHj2 的雜質濃度最佳即可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JF2。 圖57到圖58是圖56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 在圖57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及圖49的主圖所示的半導體記 憶單元中,第一電晶體TRi的源極/汲極區(第二區sc2)經由 pn接面二極體D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取代與第三 線連接)。亦即,pn接面二極體d形成在第二區SC2與第三 -6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餐) 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I丨— ·!ιι — ιι-^*~ύ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6 1 08 Ο Α7 Β7 五、發明說明(59 ) 區SC3之間或疋由其形成,而第二區sc2經由第三區§c3而 接到窝入資訊設定線WISL。藉由使第二區sc2及第三區 SC3的雜質濃度最佳,即可在第二區^(^與第三區sc3之間 或是由其形成pn接面二極體D,可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 線作爲一位元,或一結構其中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作爲 一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圖5 8的示意部分剖視圖中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分別參考圖 50的主圖)’更具有由第二區sC2及二極體組成區SCd形成 的主要載子二極體DS,其與第二區sC2的表面區接觸以便 與第二區SC:2共同形成整流器接面。第二區sc2經由二極體 組成區SuD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以替代接到第三 線。亦即,第一電晶體TR〗的源極/汲極區經由主要載子二 極體DS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在圖5 8的半導體記 憶單元中,形成的二極體組成區SCd與第三區SC3相鄭,而 其佈局不應該僅限於此佈局。可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 作A —位7C線,或是一結構其中寫入資訊設定線WIS]^作 爲一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範例7 产範例7有關於根據本發明第五特點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範例7的半導體圮憶單元與範例3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不同之 ,在於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JFi。圖59是範例7半導體記憶 單凡的王圖,而圖61A,61B是它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圖 6 1A的部分剖視圖是以第一假想垂直面(如圖61 b的虛線1 所π )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得到,該垂直面與閘極區G之延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r裝 tr---------ο.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62- 6 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08 0 ------- 五、發明說明(6〇 ::向垂直且通過閘極區G中心,圖61B的部分剖視圖是以 ,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第五區A)而得 、…心垂“面與第一假想垂直面(如圖61A的虛線pl2所示) 、行該垂直面與閘極區G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 G中心。 範例7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 U)—第一讀取電晶體TRi,具有:源極/汲極區 形成區(:^及一閘極區G且具有一第一傳導型如^型 (2) —第二切換電晶體TR2,具有:源極/汲極區 形成區CHZ及一閘極區G且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如p型 (3) —接面場效電晶體JFi,具有:源極/汲極區 區CHn及閘極區, 而半導禮記憶單元具有: u) —半傳導第—區sc t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如〆型" (b) —半傳導第二區S(:2其形成在第一區SCi之表面區且具 有一第一傳導型如n+型, '、 (c) 一第三區SC3其形成在第二區SC2之表面區且與第二區 scz接觸俾與第二區SC2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第三區 SC3係半傳導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如p++型,或它是傳導的 而由矽化物,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製造, (d) —半傳導第四區SC4其形成在第一區sCi之表面區且與 第二區sc2相隔,且具有第一傳導型如n+型, 、 (e) —第五區SC5其形成在第四區SC4之表面區且與第四區 S C4接觸俾與第四區s C4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第五瓦
’一通遒 ’.一通道 ,及 ’ 一通道 -63-
•.----------裝--------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4 6 1 〇Β Ο A7 B7 五、發明說明(61 sc5係半傳導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如ρ+ +型,或它是傳導的 而由碎化物,金屬或金屬化合物製造,及 一(f)一閘極區G其形成在一絕緣層上俾連接第一區與第 三區sc;,及連接第二區S(:2與第四區%4,且由第—1二曰 體TR1與第二電晶體TR2共用。 %叩 關於第一電晶體TRl : (A-1)由第二閘極SC2之表面區形成之源極/及極區, (A-2)由第四閘極sc*之表面區形成另一源極/汲極區,及 (A-3)由第一區SCl之表面區形成通道形成區CHi,表面區 置於孩第二區St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sc#之表面區之間, 關於第二電晶體TR2, 該表面 (B-1)由該第一區SCl之表面區形成源極/汲極區 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丁Rl之通道形成區CHl, (B-2)由第二區SC;3形成另一源極/没極區,及 (B-j)由|亥第二區SC2之表面區形成通道形成區CH〗,該表 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TR,之源極/汲極區, 關於接面%效電晶體J 】,更 (C-1)由第三區SC3及部分第一區SCi形成閘極部分,該部 分第一區SG與第三區sc3相對,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C-2)由部分弟一 SC;2區形成通道區ch;1,該部分置於第 三區SC3與該部分第一區SC!之間, (C-3)由該第二區SC:2之表面區形成源極/汲極區,該表面 區從接面場效電晶體JF,之通道區CHj!之一端延伸且形成第 一電晶體TR!之另一源極/汲極區,及 -6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X 297公釐) 4 6 1 08 Ο Α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 五、發明說明(62 ) (C-4)由淖分第—區SCz形成另一源極/没極區,該部分從 接面場效電晶體jFl之通道區CHn之另—端延伸。 此外,(D)閘極區G接到一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如字 線, (E) 第二區SC3接到一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 (F) 第四區S C 4接到第二線,及 (G) 第五區SC5接到第一區SC!。 當以第一假想垂直面(如圖61B的虛線pLi)切割半導體記 IS單元時’該垂直面與閘極區〇·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 私區G中心,閘極區g附近之第二區sc2及第四區8(34幾乎 與第二假想垂直面(圖61A的虚線pl2)對稱’該垂直面與閘 極區G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〇中心。亦即第二區 SC2的表面區及第四區8(:4的表面區,在閘極區g下方,幾 乎與第二假想垂直面PL對稱。此外第二區sc2的深度與第 四區SC4的深度幾乎互相相等。 在範例7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又當以第一假想垂直面 PLi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閘極區G附近之第三區SC3及 第五區SC5幾乎與第二假想垂直面pl2對稱。亦即,第三區 SCS的表面區的邊緣部分在閘極區g的下面,而第五區sc5 的表面區的邊緣部分在閘極區G的下面,幾乎與第二假想 垂直面PL2對稱。此外第三區sc3的深度與第五區SC5的深 度幾乎相等。 藉由形成一結構即可使第一區呂心與第五區SCV互相連 接’其中部分第一區SC!向上延伸到半導體基材妁表面附 •65- 本紙張尺度通用φ撕女4¾ ,/^XTC、Δ4 ia政,91Λ * ^ Μ < V Λ 0 \ Ρ / r I \ l· 於 - ·.-----------^1-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6 1 08 0 A7 -------B7 五、發明說明(63 ) 近,而第五區SC5與第一區SC!的延伸部分在第四區Sc4的 外邵互相接觸(圖61B)。當半導體記憶單元如此建構時, 即可增加儲存資訊的區域,而且可增加半導體記憶單元儲 存資訊的時間長度。 藉由⑴使相對閘極部分(第三區sc3及部分第一區SCi, 泫σ卩分與第二區SC3相對)之間的距離(通道區的厚度) 最佳,及(ii)使相對閘極部分(第三區sc3及部分第—區 SC,,該部分與第三區SC3相對)的雜質濃度及通道區cHji 的雜質濃度取佳即可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Jjp。 在圖61A,61B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第二區SC2接到第 三線,較佳的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作爲一位元線且施加 一預設電位至第三線,或一結構其中第三線作爲一位元線 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半導體記憶單元(明確而言是第—區SCi)形成在第二傳導 型(如P型)井結構中,其又形成在n型半導體基材中。而且 當具有第一傳導型(如η++型)的高濃度雜質包含層sc^形成 在第一區SC!之下時,即可增加電位或電荷其要儲存在第 一讀取電晶體TR,的通道形成區CH,。 圖62到65是圖61A,61B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其他實例。 在圖62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中,高濃度雜質包含層sCij具 有第一傳導型如n++型且作爲第三線)形成在第一區 下,而高濃度雜質包含層scu接到第二區SC2。此結構可 簡化佈線結構。 半導體記憶單元圖63的示意部分剖視圖及圖6〇a主圖的 -6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楚) ------------裝--------訂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4 6108 0 B7__ 五、發明說明(64 ) 半導體記憶單元中,第一電晶體TRt的源極/汲極區(第二區 SC2)經由pn接面二極體D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取代 與第三線連接)。亦即,pn接面二極體D形成在第二區SC2 與第三區SC3之間或是由其形成,而第二區SC2經由第三區 SC3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藉由使第二區SC2及第 三區SC3的雜質濃度最佳,即可在第二區SC2與第三區SC3 之間或是由其形成pn接面二極體D,可使用一結構,其中 第二線作爲一位元,或一結構其中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 作爲一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圖64示意部分剖視圖中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參考圖60B的 主圖),更包括由第二區呂(:2及二極體組成區SCD形成的主 要載子二極體DS,其與第二區SC2的表面區接觸以便與第 二區SC2共同形成整流器接面。第二區SC2經由二極體組成 區SCD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以替代接到第三線。 亦即,第一電晶體Th的源極/汲極區經由主要載子二極體 DS而接到窝入資訊設定線WISL。在圖64的半導體記憶單 元中,形成的二極體組成區SCD與第三區SC3相鄰,而其佈 局不應該僅限於此佈局。可使用一結構,其中第二線作爲 一位元線,或是一結構其中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作爲一 位元線且施加一預設電位至第二線。 圖65示意部分剖視圖中的半導體記憶單元是藉由結構上 改良圖6 1A,6 1B示意部分剖視圖中所示半導體記憶單元的 第三區SC3及第五區SC5而得到。亦即,具有第二傳導型如 P++型的雜質包含層SC3A形成在第三區SC3上,第三區SC3經 -6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J--------0·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08 0 A7 _____ B7 五、發明說明(65 ) 由雜質包含層SCu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wiSL,第三區 sc:3藉由p型雜質的固相擴散而從雜質包含層sc:3Aa自對齊 方式形成,而它具有淺的p接面。此外,雜質包含層sc
3 A 經由一絕緣材料層IF而位於閘極區G的一側以形成側壁。 也可使用一結構其中雜質包含層SCSA作爲寫入資訊設定線 WISL。亦即,雜質包含層SCm作爲寫入資訊設定線 WISL·,亦即,雜質包含層SCu的延伸方向垂直於附圖的 表面,而第一雜質包含層SCu的延伸部分是相鄰半導體記 憶單元的第一雜質包含層SCu,且作爲寫入資訊設定線 WISL。此結構可簡化佈線結構,及得到半導體記憶單元 的較細結構的資訊。 在第五區SC5上形成具有第二傳導型(如p+ +型)的雜質包 含層SC^,第五區sc5藉由p型雜質的固相擴散而從雜質包 含層SC5A以自對齊方式形成,而它具有淺的p接面。此 外’雜質包含層SC5A經由一絕緣材料層IF而位於閘極區G 的另一側以形成側壁。 圖61到64中各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第三區SC3及第五區SC5 已用雜質包含層SC3A,SC5A的結構所替代,半導體記憶單 元的第三區SC3及第五區sc5顯示在圖65。 亦有一例子,其中第五區SC5及第一區SCi不必互相連 接,在此例中,第五區SC5毫無作用,只是形成在半導體 記憶單元的製程中。 (製造半導體記憶單元的方法) 根據圖S A,5B所示範例1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將參考圖 -68· 杯纸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61080 A7 B7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五、發明說明(66 6 6 A到6 6 C以摘要説明半導體1己憶單元的製造方、去。 (步驟10) 首先,根據習用方法而在p型矽半導體基材1〇中形成裝 置絕緣區(未示),第一傳導型井如η型井,^型半導體層 11,第一傳導型井如ρ型丼(未示),第二傳導型(ρ+型)的半 傳導第一區s c t,第一傳導型(如^型(未示))的高濃i度雜質 .包含層sc10,及對應絕緣層的閘極絕緣層12。接著形成由 Si 3队製造的閘極區G及偏移絕緣層13的堆疊結構(圖 66A)。例如由包含n型雜質的聚矽或具有多邊結構而製造 問極區G,η型半導體層11配置成具有1〇x 1〇i7/cm3的雜質 濃度’而p型第一區SC,配置成具有1·〇 X 1〇is/cm3的雜質濃 度,閘極區G具有0.3 v m的閘極長度。 (步驟20) 用第一傳導型如n+型的雜質作離子植入而形成具有第一 傳導型如n+型的半傳導第一區St及具有第—傳導型如n+ 型的半傳導第四區SC*,半傳導第二區sC2形成在第一區 sc!的表面,而第四區S(:4(與第二區St相隔)則形成在第一 區表面區(參考圖66B) ’第二區SC2及第四區SC4配置 成各具有1.0 X l〇19/cm3的雜質濃度。 (步驟30) 由防钱材料製造離子植入光罩14,接著第二傳導型如p 型的雜質作離子植入以形成半傳導第三區SC3及半傳導第 五區St。半傳導第三區sq形成在第二區sc2的表面區且 與第二區SC2接觸,以便與第二區SC2共同形成整流器接 — —ii — llli — · I I I — I I I — — —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69-
4 6 1 08 Q , A7
4 6 1 08 0 A7 五、發明說明(68 ) 入資訊設定線WISL時,即形成切錢仙製造的障壁層 或黏合層,以及在第二區SC2表面上形成障壁層或黏合 層。在此例中,可以在第二區%表面上形成部分寫入資 訊設足線WISL共用的二椏體組成區sc〇(明確而言是部分 的障壁層或黏合層),類似的,也可在各區的表面'區中形 成傳導區。 因爲用大致與上述相同的方法也可製造其他例子的半導 體1己憶单70,所以其省略其詳細説明。當未形成第二接面 場效電晶體時,即分別在步驟3〇執行第三區SC;的離子植 入及第五區SC5的離子植人,以㈣三區%的雜質濃度與 第五區S C5的雜質濃度互相不同。 以下參考圖5A,5B範例1的半導體記憶單元以説明本發 明半導體記憶單元的操作,而任何其他例子中半導體記憶 :元的操作原理大致是相㈣,當寫入資訊設定線也作爲 第二線(如位元線)時,可大致上將窝入資訊設定線貿131讀 取爲第二線(如位元線)。 ' .'丫 在寫入操作中設定部分半導體記憶單元的電位(在下表 1 ),在讀取操作中設定部分半導體記憶單元的電位(在下表 2),當窝入資訊設定線與第四線分開設置時,即施加預設 電位(包括0伏)到寫入資訊設定線。 表1 消 用於記憶單元選擇的第一線 寫入資訊設.定線 當寫入"0 "時 V, vr -71- 本紙張尺&· τ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⑽X 297公釐) A7 B7
46 1 〇B 0 五、發明說明(69 ) 當寫入” 1”時 \ 表2
用於記憶單元選擇的第一線 :VR 第二線 :v2 由閘極區G看去第一電晶體TR!的門檻電壓如下表3所 示,當讀取資訊〇時,第一電晶體丁心的通道形成區CH〖的 黾位即與項取資訊1時的不同。結果’由閘核區G看去的第 一電晶體TK的門檻電壓會依儲存資訊是”〇"或是"丨"而改 變。惟與習用DRAM不同的是,本發明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不需要具有大電容的電容(而習用DRAM需要),當設置電 流控制用的接面場效電晶體JF〗時,以及當電流控制用的 接面%效電晶體JF ]的導通狀悲電流與截止狀態電流之比 很大時,即使|VR丨含|VTH_iil仍可以在無錯誤之下讀取資 訊。 表3 當 〇丨’ :Vth一ίο 當"1" ·· Vth_h lvTH_nl>|VR|>|VTH_10| [寫入資訊的操作] 在寫入"0"(寫入資訊設定線的電位:V〇)或寫入” 1”(寫入 資訊設定線的電位:VD操作中,用於記憶單元選擇的第 一線的電位設定爲vw (< 0),結果,第二電晶體TR2的閘極 區G的電位設定爲vw (< 0),而第二電晶體TR2變成導通狀 態。因此當寫入資訊"0"時,第一電晶體TRi的通道形成區 -7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6 1〇8〇 A7 B7 五、發明說明(7〇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CH1的電位即是V〇,或是當寫入資訊” 1,,時,即是Vif复+ !Vw,<|v1+vTH2|flfVw.VTh2)〇 lU 中 已寫入資訊之後以及在讀取資訊之前的資訊維持狀館 中,應該將部分第一電晶體TR1及部分第二電晶體TR2的電 位設定爲使這些電晶體不會傳導的値,因此通常用於記憶 單元選擇的第—線的電位設定爲0伏,而寫入資訊設定線 的電位設定爲V.j。 當寫入資訊時’第一電晶體TRi的閘極區G具有vw (<0)的 電位,因此第一電晶體TRi是截止狀態,依此,當窝入 期或”1”時,第一電晶體TRi的通道形成區ch〖的電位馬 V〇(、〇爲例)或疋νι或VW-VTH2(以1爲例)。此狀態維持在 可容許的範圍直到讀取資訊,雖然因爲漏電(第一電晶 TR,的通道形成區CHi與半導體基材之間,及第二電晶 ΤΙ的截止電位電位電位)而使它隨著時間而變。在二二鬼 晶體TR,的通道形成區叫的電位因時間而變化的量大到: 讀取操作時產生錯誤之前,即執行所謂的恢復操作。 [讀取資訊的操作] 在讀取資訊”〇”或,,r的操作中,用於記憶單元選擇的 -公的電位設定爲VR(>0),因此第二電晶體TR2的閘極 =位也設定爲VR(>0),結果,第二電晶體TR2變成截 狀悲。第-電晶體TRW閘極區G電位也後定爲v“>〇),由 極=去第一電晶體%的門梭電蜃是VTH1。或VTH ’晶體TRl的門梭電壓是依通道形成區cHi的電位 曰 Λ馬 體體 第 區 止 閘 11 ^ Μ--------訂---------fv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73- 本紙張尺度顧τ圏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 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6 1 08 0 A7 B7 五、發明說明(71 ) 而定,電位與門檻電壓間的關係如以下所示: I VXH.i 11 > | Vr| > I VTH_i〇| 因此當儲存資訊是"0"時,第一電晶體TRi即變成導通狀 態,換言之當儲存資訊是"1"時,第一電晶體TRi即變成截 止狀態,惟若接面場效電晶體JF!的導通狀態電流與截止 狀態電流之比很大時,即使| VR| S | VTH_ u|仍可以在無錯 誤之下讀取資訊。 此外當設置接面場效電晶體JFi時,接面場效電晶體JFi 即根據各區(其組成接面場效電晶體JF!的閘極部分)的偏壓 情況而控制第一電晶體TI,亦即,當儲存資訊是"0"時, 接面場效電晶體JFi即變成導通狀態,換言之當儲存資訊 是"1"時,接面場效電晶體JFi即變成截止狀態。 在上述方式中,依儲存的資訊可以在高度可靠性之下將 第一電晶體TR^即變成導通狀態或截止狀態,因爲第四區 SC4接到第二線(如位元線),所以儲存資訊是"0"時電位電 位電位會流入第一電晶體TR,,而當儲存資訊是"Γ時電位 不會流入第一電晶體TR!,結果,第一電晶體TR,可讀取儲 存資訊。 表4總結上述第一電晶體TI及第二電晶體TR2的操作狀 態,當設置電流控制用的第三電晶體TR3時,即可控制第 三電晶體TR3以便當寫入資訊時它是導通狀態,當維持資 訊時它也是在導通狀態,而在讀取資訊時它是截止狀態, 表4的電位値只是例子,只要可滿足上述情況電位可以是 任何値。 -7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6 1 08 Ο Α7 Β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72 表4
-75-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61080 A7 B7 五、發明說明(73 ) 體JF2可形成爲p型,而第二電晶體TR2及第三電晶體Tr3T 形成爲η型,電晶體中元件的佈局顯示在例子中,其可依 需要而改變,此外圖7的SOI結構及TFT結構適用於半導體 記憶單元的各半導體記憶單元,此外,不僅可用離子植入 法而且可以用擴散法將雜質導入各區域之中,此外本發明 不僅適用於由矽半導體製造的半導體記憶單元,而且適用 於用化合物半導體GaAs半導體製造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而且’本發明的半導體記憶單元可適用於具有MIS型FET 結構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在本發明中,當以第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 時,閘極區附近的第二區及第四區幾乎與第二假想垂直面 對稱’此外在一些例子中,閘極區附近的第三區及第五區 相對於第二假想垂直面是對稱的,因此可增加設計或製造 半導體記憶單元時的自由度,此外因爲電晶體是一體成型 的’所以可進一步減少半導體記憶單元的面積,因而可滅 '少漏電。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到第五特點,設置電流控制用的接面 場效電晶體,當讀取資訊時可控制接面場效電晶體在導通 /截止狀態,所以能將流入第一電晶體TR!的電流加大極 大’結果,可以將接到位元線的半導體記憶單元數目減到 極小。 本發明的半導體記憶單元製程與圖66A至66C所示的MOS 邏輯電路形成製程相容,因此可以將半導體記憶單元製造 成約一電晶體的大小,雖然這是依半導體記憶單元的結構 -76- 本紙張尺度適用家標準(CNS)A4規格⑵〇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〇-裝 訂--------./V,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rc 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08 0 A7 __B7__ 五、發明說明(74 ) 而定,此外僅藉由增加一些步驟即可將DRAM功能併入 MOS邏輯電路,此外可以在不必SOI技術,而是僅用習用 半導體記憶單元製造技術之下,製造僅具有約一電晶體大 小的半導體記憶單元。 -7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Claims (1)
- A8 B8 C8 D8申請專利範圍 Si 08 Ο 1 · 一種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 ⑴―第—讀取電晶體,具有:源極/没極區,—通道米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一第一傳導型,及 / (2)—第二切換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通道形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一第二傳導型, y 該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a)—半傳導第—區,具有一第二傳導型, ⑻-半傳導第二區,其形成在第—區之表面區且 一第一傳導型, 、 ⑷-第三區,其形成在第二區之表面區且與第二區接 觸俾與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 (d) —半傳導第四區,其形成在第一區之表面區且與第 二區相隔,且具有第一傳導型, (e) —第五區,其形成在第四區之表面區且與第四區接 觸俾與第四區共同形成—整流器接面,及 (f) 一閘極區,其形成在一絕緣層上俾連接第一區與第 一區,及連接第二區與第四區,且由第—電晶體與第二 電晶體共用, 其中: (A-1)由第二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 極區, (A-2)由第四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另一源極 /没極區, (A-3)由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78- A8 B8 C8、申請專利範圍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4 6 1 OS Q 區’表面區置於該第二區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之表面區 之間, (B-1)由該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 (B-2)由第三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極區, (B-3)由該第二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極區, (C) 閘極區接到一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 (D) 第三區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 (E) 第四區接到一第二線,及 (F) 第五區接到第一區, 且其中又: 當以一第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 直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極區中心 -丨·-----1—Ο 裝——訂---------ο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該垂 ,閑極 直面對 極區中 由第二 而接到 一二極 ,俾與 及第二 組成區 區附近之第二區及第四區幾乎與一第二假想垂 稱,該垂直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 心 〇 2.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 區及第三區形成一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第三區 寫入資訊設定線。 3.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 體組成區形成在與第二區接觸之第二區之表面區 $ —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由二極體組成區 區形成一主要載子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二極體 -79- 45.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一第一傳導型, (c) 一第三區,其形成在第二區之表面區且與第二區 觸俾與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 (d) —半傳導第四區,其形成在第一區之表面區且與 二區相隔,且具有第一傳導型, ' (e) —第五區,其形成在第四區之表面區且與第四區 觸俾與第四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及 (f) 一閘極區,其形成在一絕緣層上俾連接第—巴盘 二區,及連接第二區與第四區,且由第_,_ ™人 .弟二,虚 三電晶體共用, ^ 、申請專利範圍 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 /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當以第 , 第 —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閘極區附近之 二區及第五區幾乎與第二假想垂直面對稱。 —種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 (1) —第一讀取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形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一第一傳導型, (2) —第二切換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形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及 (3) —第三電流控制用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一 通道形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 該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a) —半傳導第一區,具有一第二傳導型, (b) —半傳導第二區,其形成在第一區之表面區且具有 接 第 接 第 第 -8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G x 297公爱- r I------------1--------^fwJ C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6 1 08 0六、申請專利範圍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其中: (A-1)由罘-閘極之表面區形a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 極區, (Α·2)由第四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另_源極 / >及極區, (Α-3)由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表面區置於該第二區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之表面區 之間, (Β-1)由蔹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 (Β-2)由第三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另—源極/汲極區, (Β-3)由孩第二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極區, (C-1)由菘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三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區, (C-2)由第五區形成第三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極區, (C-3)由該第四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三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 (D)閘極區接到一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 (Ε)第二區接到一窝入資訊設定線,及 (F)第四區接到第二線, 且其中又: .當以一第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該垂 直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極區中心,閘極 __ -8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咖χ 297公爱)1 ' ~ —^---------ο.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ο 8 ο A8B8C8D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申請專利範圍 區附近〈第二區及第四區幾乎與一第二假想垂直面對 稱’該垂直面輿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中 心 0 6.,申:專利範圍第5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④中由第二 區及第三區形成一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第三區而接到 寫入資訊設定線。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一二極 體組成區形成在與第二區接觸之第二區之表面區,俾與 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由二極體組成區及第二 區形成-主要載子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二極體組成區 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當以第 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閘極區附近之第 二區及第五區幾乎與第二假想垂直面對稱。 9. 一種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 (1) 一第一讀取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形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一第一傳導型, (2) —罘一切換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形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及 (3) —第三電流控制用接面場效電晶體,具有:源極/汲 極區,一通道區及閘極部分, 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 (a)—半傳導第一區,具有一第二傳導型, (b) —半傳導第二區,其形成在第一區之表面區且具有 -8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_丨|'-,--------Ο裝-----r---訂---------户」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61080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第一傳導型, ()第區,其形成在第二區之表面區且盘第_ 觸俾與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 、弟… 二一半傳導第四區,其形成在第—區之表面區且與第 一區相隔,且具有第一傳導型, ⑷一f.五區’其形成在第四區之表面區且與第四區接 觸俾與第四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及 第 體 ―⑴-閘極區’其形成在—絕緣層上俾連接第一區與 二區’及連接第二區與第四區,且由第_及第二電晶 共用,_ 其中: (A-D由第二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電晶體之源極/没 極區, (A-2)由第自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電晶體之另一源極 /汲極區, (A-3)由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表面區置於該第二區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之表面區 之間, (B-1)由該第-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源極/没極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 (B-2)由第三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極區, (B-3)由孩第二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極區, (C -1V由第五區及部分第—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閑 -83- 本紙張尺度適用令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6 1 08 Ο、申請專利範圍 極部分,該部分第一區與第五區相對, (C-2)由部分第四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該 郅分置於第五區與該部分第—區之間, (C-3)由孩第四區之表面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源極/ 及極區,該表面區從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一端延 伸且形成第一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極區, (C-4)由邵分第四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另一源極/及 極區’該邵分從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另一端延 (D)閘極區接到一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 (Ε)第二區接到一寫入資訊設定線, (F) 第四區接到一第二線,及 (G) 第五區接到一第三線, 且其中又: 當以一第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該垂 直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極區中心,閘極 區附近之第二區及第四區幾乎與一第二假想查直面對 稱,該垂直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中 記憶單元,其中由第二 二區經由第三區而接到 10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半導體 區及第三區形成一二極體,及第 寫入資訊設定線。 11 ·兮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半導體記情單― 體組成區形成在與第二區接觸之第—\ 中一極 —區之表面區,俾與 -8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愛 461080 A8 88 C8 D8 區 區 々、申請專利範圍 第區”同形成一整泥器接面,由二極體组成區及第二 區开/成王要載子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二極體組成區 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 ’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第五區 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以代替接到第三線。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由第二 區及第三區形成一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第三區而接到 寫入資訊設定線。 14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一二極 體組成區形成在與第二區接觸之第二區之表面區,俾與 第一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由二極體組成區及第 區形成一主要載子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二極體組成 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 1〕_如申請專利範園第9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第五 接到第一區以代替接到第三線。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由第二 區及第三區形成一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第三區而接到 寫入資訊設定線。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5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二極 體組成區形成在與第二區接觸之第二區之表面區,俾與 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由二極體組成區及第二 區形成—主要載子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二極體組成區 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半導體 **85- 本紙張尺度顧t關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滅'y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6 1 08 0 g D8、申請專利範圍 記憶單元更包括一第二電流控制用接面場效電晶體,具 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區及閘極部分, 由第二部分及部分第一區形成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 閘極部分,該部分第一區與第三區相對, 由部分第二區形成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該 部分置於第三區與該部分第一區之間, 由該第二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源極/ 没極區5該衣面區從弟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一 端延伸且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極區,及 由部分第二區形成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没 極區,該部分從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另一端 延伸。 19.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8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由第二 區及第三區形成一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第三區而接到 寫入資訊設足線。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一二極 體組成區形成在與第二區接觸之第二區之表面區,俾與 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由二極體組成區及第二 區形成一主要載子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二極體組成區 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第五區 接到第一區以代替接到第三線。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由第二 區及第三區形成一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第三區而接到 -86-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i 訂丨 美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ο 8 D 008899 ABCD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寫入資訊設定線。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一二極 體組成區形成在與第二區接觸之第:區之表面區,俾與 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由二極體组成區及第二 區形成一主要載子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二極體組成區 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 24·—種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 (1) 一第一讀取電晶體,具有:源極/及極區,—通道形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第一傳導型, (2) —第二切換電晶體,具有:源極/及極區,一通道形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及 (3) -第三電流控制用電晶體,具有:源極/没極區,一 通道形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第二傳導型,及 (4) 一電流控制用接面場效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 區’一通道區及閘極部分, 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a) —半傳導第一區,具有一第二傳導型, (b) -半傳導第:區,其形成在第—區之表面區且具有 一第一傳導型, (c) 一第二區,其形成在第二區之表面區且與第二區 觸俾與第二區共同形成—整流器接面, ⑷-半傳導第四區,其形成在第—區之表面區且與第 一區相隔’且具有第一傳導型, (e)1五區’其形成在第四區之表面區且與第四區接 ---I-----— -裳 i — —.1---訂·-------•於!〕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87· A8 B8 C8 D8 4· 6 1 0..8 〇 六、申請專利範圍 觸俾與第四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及 (f)一閘極區,.其形成在一絕緣層上俾連接第一區與第 三區,及連接第二區與第四區,且由第一,第二及第三 電晶體共用, 其中: (A-1)由第二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 極區’ (A-2)由第四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另一源極 /没極區^ (A-3.)由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表面區置於該第二區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之表面區 之間, (B-1)由該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 (B-2)由第二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没極區’ (B-3)由該第二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没極區1 (C-1)由該第五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三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區, (C-2)由第五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另·―源極/没極區’ (C-3)由該第四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三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 (D-1)由第五區及部分第一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閘 極部分,該部分第一區與第五區相對, -8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_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ο 8 ο 4V 6 4 8889$ ABCD 該垂 閘極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D-2)由部分第四區形忐桩而 L巧成接面%政電晶體之通道區,該 邵分置於第五區與該部分第一區之間, (D 3)由S第四區之表面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源極 /及極區,該表面區從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一端延 伸形成第%阳體之另_源極/没極區及形成第三電晶 體之通道形成區, (D 4)由邛刀第四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另一源極/ 汲極區,該部分從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另一端延 伸, (E) 閘極區接到一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 (F) 第三區接到一寫入資訊設定線,及 (G) 第四區接到一第二線,及 且其中又: 當以一第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 直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極區中心 區附近之弟一區及第四區幾乎與一第二假想垂直面對 稱’該垂直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中 心。 25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由第二 區及第三區形成一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第三區而接到 寫入資訊設定線。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一二極 m組成形成在與弟一區接觸之第二區之表面區,俾與 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由二極體组成.區及第二 -8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II ------竣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區形成一主要載子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二極體组成區 而接到寫入貧訊設定線。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半導體 記憶單元更包括一第二電流控制用接面場效電晶體,具 有:源極/汲極區,一通道區及閘極部分, 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閘極部分由第三區及部分第一 區形成,該部分第一區與第三區相對, 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由部分第二區形成,該 部分置於第三區與該部分第一區之間, 由該第二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源極/ 汲極區,該表面區從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一 端延伸且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極區,及 由部分第二區形成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 極區,該部分從第二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另一端 延伸。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由第二 區及第三區形成一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第三區而接到 寫入貧訊設定線。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一二極 體組成區形成在與第二區接觸之第二區之表面區,俾與 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由二極體組成區及第二 區形成一主要載子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二極體組成區 f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 30. —種半導體記憶單元,包括: -9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r-----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4 6 1 OB Ο 申請專利範圍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一第一讀取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第一傳導型, (2) —第二切換電晶體,具有:源極/汲極區 成區及一閘極區且具有一第二傳導型,及 (3) —電流控制用接面場效電晶體,具有· 區,一通道區及閘極部分, 該半導體記憶單元具有: (a) —丰傳導第一區,具有一第二傳導型, (b) -半傳導第二區,其形成在第—區之表面區且具有 一第一傳導型, ()第一區其形成在第二區之表面區且與第二區接 觸俾與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 (d) —半傳導第四區,其形成在第一區之表面區且與第 二區相隔,且具有第一傳導型, (e) —第五區,其形成在第四區之表面區且與第四區接 觸俾與第四區共同形成—整流器接面,及 (f) 一閘極區,其形成在一絕緣層上俾連接第一區與第 三區,及連接第二區與第四區,且由第一及第二電晶體 共用, 其中: (A-1)由第二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 極區’ 通道形 通道形 源極/汲極 線 (A-2)由第四閘極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另 /没極區 源極 -91- 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6 1 080 頜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A-3)由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表面區置於該第二區之表面區與該第四區之表面區 之間, (B-1)由該第一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源極/汲極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通道形成區, (B-2)由第三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極區, (B-3)由該第二區之表面區形成第二電晶體之通道形成 區,該表面區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極區, (C-1)由該第三區與部分第一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 閘極部分,該部分第一區與第三區相對, (C-2)由部分第二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該 部分第二區置於第三區與該部分第一區之間, (C-3)由該第二區之表面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源極/ 汲極區,該表面區從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一端延 伸且形成第一電晶體之源極/汲極區, (C-4)由部分第二區形成接面場效電晶體之另一源極/汲 極區’該部分矛二區從接面場效電晶體之通道區之另一 端延伸, (D) 閘極區接到一第一線用於記憶單元選擇, (E) 第三區接到一寫入資訊設定線, (F) 第四區接到一第二線,及 (G) 第五區接到第一區, 且其中又: 當以一第一假想垂直面切割半導體記憶單元時,該垂 -9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r ,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 6 1080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直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垂直且通過閘極區中心,間極 區附近之第二區及第四區幾乎與一第二假想垂直面對 稱’該垂直面與閘極區之延伸方向平行且通過閘極區中 心 。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由第二 區及第.三區形成一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第三區而接到 寫入資訊設定線。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半導體記憶單元,其中一二極 體組成區形成在與第二區接觸之第二區之表面區,俾與 第二區共同形成一整流器接面,由二極體組成區及第二 區形成一主要載子二極體,及第二區經由二極體組成區 而接到寫入資訊設定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丨丨訂---------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9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1118326A JP2000311954A (ja) | 1999-04-26 | 1999-04-26 | 半導体メモリセル |
JP11131542A JP2000323588A (ja) | 1999-05-12 | 1999-05-12 | 半導体メモリセ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461080B true TW461080B (en) | 2001-10-21 |
Family
ID=26456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89107154A TW461080B (en) | 1999-04-26 | 2000-04-17 | Semiconductor memory cell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01110B1 (zh) |
EP (1) | EP1049101A3 (zh) |
KR (1) | KR20010014825A (zh) |
CA (1) | CA2306002A1 (zh) |
TW (1) | TW4610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94094A (ja) * | 1999-09-21 | 2001-04-06 | Hitachi Ltd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130641B2 (ja) * | 2006-03-31 | 2013-01-30 |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 複合半導体装置 |
US8278691B2 (en) | 2008-12-11 | 2012-10-02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Low power memory device with JFET device structures |
KR101881447B1 (ko) | 2012-03-22 | 2018-07-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커패시터리스 메모리 소자 |
US8853786B1 (en) * | 2013-07-02 | 2014-10-07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switching and rectifier cell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41117A (en) * | 1981-07-27 | 1984-04-03 | Intersil, Inc. | Monolithically merged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and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
JPH0671068B2 (ja) * | 1983-09-09 | 1994-09-07 | 株式会社東芝 | 半導体記憶装置 |
JPH0799251A (ja) * | 1992-12-10 | 1995-04-11 | Sony Corp | 半導体メモリセル |
US5448513A (en) * | 1993-12-02 | 1995-09-05 |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Capacitorless DRAM device on silicon-on-insulator substrate |
DE19628608A1 (de) * | 1996-07-16 | 1998-01-22 | Krupp Kunststofftechnik Gmbh | Extrusionskopf mit Schließzylindern |
JPH11191596A (ja) | 1997-04-02 | 1999-07-13 | Sony Corp | 半導体メモリセ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0349172A (ja) * | 1999-02-26 | 2000-12-15 | Sony Corp | 半導体メモリセル |
-
2000
- 2000-04-17 TW TW089107154A patent/TW46108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0-04-18 CA CA002306002A patent/CA230600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0-04-19 US US09/552,617 patent/US650111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4-25 KR KR1020000021936A patent/KR20010014825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0-04-26 EP EP00401143A patent/EP1049101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10014825A (ko) | 2001-02-26 |
CA2306002A1 (en) | 2000-10-26 |
EP1049101A3 (en) | 2001-07-25 |
EP1049101A2 (en) | 2000-11-02 |
US6501110B1 (en) | 2002-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95724B (zh) | ||
US7714377B2 (en) |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 |
TW476138B (en) |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with non-floating body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on a bulk silicon wafer | |
US20100096680A1 (en) | Oc dram cell with increased sense margin | |
US6917083B1 (en) | Local ground and VCC connection in an SRAM cell | |
US5008723A (en) | MOS thin film transistor | |
US7410843B2 (en) |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reduced floating body effect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cells | |
US7432560B2 (en) | Body-tied-to-source MOSFETs with asymmetrical source and drain region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
TW444384B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 |
TW520566B (en)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TW461080B (en) | Semiconductor memory cell | |
TW200411664A (en) |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 |
EP2355143A1 (en) | Device having a contact between semiconductor regions through a buried insulating layer, and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said device | |
US7894255B1 (en) | Thyristor based memory cell | |
US20070164340A1 (en) |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 |
TW564546B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Lin et al. | Performances of a capacitorless 1T-DRAM using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thin-film transistors with trenched body | |
JP2008153567A (ja) | 半導体メモ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7894256B1 (en) | Thyristor based memory cell | |
TW454307B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symmetrical well regions of DRAM cell | |
TW552709B (en) | High-speed lateral bipolar device in SOI process and method thereof | |
US7791123B2 (en) | Soft error protection structure employing a deep trench | |
TW202341500A (zh) | 多堆疊半導體裝置中的垂直pn連接 | |
JP3070537B2 (ja)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2033403A (ja) | スタティック型半導体記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