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06180B - Plate-type heat pipe and cooling mechanism using said heat pipe - Google Patents
Plate-type heat pipe and cooling mechanism using said heat pip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406180B TW406180B TW088105820A TW88105820A TW406180B TW 406180 B TW406180 B TW 406180B TW 088105820 A TW088105820 A TW 088105820A TW 88105820 A TW88105820 A TW 88105820A TW 406180 B TW406180 B TW 40618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cooled
- heating tube
- heat transfer
- type heat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33—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the conduit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annula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61—Disposition
- H01L2224/1615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1622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16225—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14—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the subject-matter covered by the group, the symbol of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he symbol of this group, being disclosed without further technic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A7 ^06180 B7 五、發明說明(1〉 (本發明所靨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板型加熱管,特別是不會乾掉(dry out)且具有儍越之冷卻效率之板型加熱管* K及利用此來 冷卻半導體元件等之被冷卻零件的冷卻構造。 (習知技術) 當使用被搭載在個人電腦等之各種機器或電力設備等之 電氣·電子機器上之半導體元件等的電子零件時,會有某 種程度的發热。當該種零件過熱時*由於其性能或壽命降 低*因此對該些零件進行冷卻,即成為一重要的技術課題 。而需要冷卻的發熱零件(被冷卻零件)的冷卻方法,則已 知例如利用風扇,對在機器内的空氣進行換氣的方式、或 將風扇等安裝在被冷卻零件而予Μ冷卻的方法,或是使用 加熱管的方法等。 安裝在發熱零件的風扇等,除了熱傳導性高的銅材、鉛 材等之金属材料Κ外,也可以使用碳材料或氮化鋁等之熱 傳導性優越之陶瓷等的材質。但是由於此方法無法進行充 分的冷卻,因此使用板型加熱管。 以下則針對加熱管簡單地說明。通常加熱管備有包括具 有被密封之空洞部的容器部與作動流體,根據被收容在該 空洞部之作動流體的相位變化與移動,而進行熱的輸送。 為了要容易引起作動流體的相位變化*乃將空洞部内部抽 成真空,而維持在減壓狀態。 當對構成加熱管之容器部的一部分加熱時,在該部分( 被稱為吸熱側,或是吸熱部等),熱會傳到在空洞部內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2 ) 作動流體,而作動流體會因為該熱而氣化成為蒸氣。如此 所產生的蒸氣,則會在空洞部内移動,例如當將風扇安裝 在加熱管時,則在此部分(被稱為放熱側、或放熱部)、蒸 氣會被冷卻,而再度回到液枏狀態。因此*回到液相的作 動流體,會再度根據重力等的作用,而朝吸熱側移動(回 流)。根據該作動流體的相位變化及移動,而進行熱的移 動。 為了要確保作動流持續地回流,通常將吸熱側配置在放 熱側的下方。當作如此配置時,則在放熱側*回到液相的 作動流體,會藉由重力而回流到吸熱側。但是當例如筆記 型個人電腦般之電氣•電子機器時,該機器會因為使用狀 況而大幅地傾斜、或是反轉,而在此一狀況下,則會現實 地產生很難期待藉由重力作用使用作動流體產生回流的情 形。 為了要解決上述問題,則也有在加熱管内部(空洞部)會 發揮毛细管作用的;(wick)的情形。該溝可為金屬網目或 金屬線、或是在空洞部内壁形成勸溝的情形。 此外,形成加熱管之容器部的材質,則大多是使用鋁材 料或鐧材料、其他的不锈鋼材料等。又,整個容器部也不 一定要由相同的材質來形成。更者,作動流體|則除了水 以外,也可K使用代替冷媒、或乙酵等。 作為應冷卻對象的被冷卻零件*其代表例,則例如有半 導體元件等。該半導體元件等之被冷卻零件,則大多是在 被安裝在印刷基板等之基板的形態下來使用。被冷卻零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錄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06180 五、發明說明(3 ) 的冷卻方法,則大力推薦一讓板型加热管面向該基板而配 置,而讓被冷卻零件連接到該板型加熱管之相向的2個主 面的其中一個側的面的方法。被泠卻零件與板型加熱管的 連接,除了單純地譲該些接觸的情形外,為了要減小其接 觸電阻,也有在其間設置導熱脂(grease)的情形。又,因 為不同的情形,也有藉由焊接等,將被冷卻零件接合到板 型加熱管的情形。 (本發明想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半導體元件等的被冷卻零件的尺寸大多很小,因 此,即使讓被冷卻零件接觸到板型加熱管,其接觸部分的 面積小的情形也很多。因此,當被冷卻零件的發熱密度高 時*則在與被冷卻零件接觸之加熱管的内側的部位以及其 附近,作動流體會蒸發,而容易產生液相狀態的作動滾體 不存在於該部分的狀態,亦即,所謂的乾掉(dry out)規 象。 若產生乾掉現象時,則由被冷卻零件所發出的熱會變得 很難傳到在板型加熱管内的作動流體,而有被冷卻零件無 法有效率地被冷卻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在被冷卻零件的 發熱密度高的情況下,也不合產生乾掉等現象,而能夠有 效率地對被冷卻零件進行冷卻之板型加熱管。 (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人等為了要解決上述問題乃努力地研究。結果發 現藉著將具有大小與發熱零件相同或較大之斷面積•且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t i!t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406180 a7 _ B7五、發明說明(4 ) 率 導 傳 位 部 的 側, 内下 的形 管情 熱的 加高 之度 觸密 接熱 件發 零的 熱中 發積 與面 在定 設一 . 在 塊是 熱使 傳即 的則 的 管 熱 加 型 板 之 明 〇 發 率本 效, 卻來 冷而 的解 中見 積之 面述 一 上 同於 在基 高係 提明 夠發 能本 也 卻 冷 被 個 11 少 管而 熱而 加材 板 Si 2 件的 構向 下相 Μ 之 有部 備洞 具空 一 成 係形 樣、 態η 1 ( 第 者1 中 其 之 材 板 述 上 到 接 ί -缠 件 零 置 位 的 材 板 述 上 之 件 零 卻 冷 被 述 上 有 接 It 逋 與 在 位 述 上少 與至 有的 具積 , 面 置斷 位横 定之 一 大 的較 内是 部或 洞同 空相 述積 上面 在斷 之横 應之 對件 圼零 卻 冷 被 热 傅 個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及 塊 的 件 構 下 K 〇 有 體備 流一 動係 作 , 的樣 内態 部 洞 空 逑 上 到 入 封 被 第 的 管 熱 加 型 板 之 明 發 本 管 熱 加 型 板 卻 冷 被 個 il 少 至 而 材 板 個 2 的 向 相 之 部 洞 空 成 形 者1 中 其 之 材 板 逑 上 到 接 1 被 件 零 大 最 有 具 少 至 中 件 零 卻 冷 被 述 上 在 有 接 ί -逋 在 位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上被 在之 的度 應密 對熱 呈發 置大 位最 定述 一 上 之有 材具 板與 述有 上具 之而 件 , 零置 卻位 冷的 被内 之部 度洞 密空 熱述 及 塊 熱 傳 的 積 面 斷 横 之 大 較 是 或 同 相 積 面 斷 横 的 件 零 卻 冷 體 流 動 作 的 内 部 洞 空 述 上 到 入 封 被 上面 第各斷 的的横 管部個 熱洞各 加空之 型述件 板上零 之之卻 明件冷 發零被 本卻逑 冷上 被 述 上 個 多 有 接 it 逋 在 樣 態 與積 有面 具斷 有横 備之 , 大 置較 位是 的或 定同 一 相 述積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7 敘06180 a7 B7 五、發明說明(5 的傳熱塊。 4.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的第4態樣,連接有上述被冷卻 零件之上述材料的部分的至少1個,乃朝著上述空洞部的 外側方向延伸而形成凸部。 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的第5態樣,在上述空洞部的內部 更具有與上述傳熱塊接觸的,芯(wick)。 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的第6態樣,上述傳熱塊,在其端 緣部被倒角。 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的第7態樣,上述傳熱塊係與上述 2個板材接觸。 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的第8態樣,在未連接有上述被冷 卻零件的材料乃安裝有加熱槽(heat sink)。 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的第9態揉,上述凸部係被配置成 與安裝在基板上之上述被冷卻零件密著且接觸。 本發明之冷卻構造的特激係將板型加熱管配置到安裝有 被冷卻零件的基板上,且將上述被冷卻零件以及加熱槽安 裝在上述板型加熱管內。 (發明之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係一具備有下逑構件之板型加熱管 。亦即、 U)、形成空洞部之相向的2個板材,而至少1個被冷卻 零件連接到上述板材之其中一者; (2)、位在與連接有上逑被冷卻零件之上述板材的位置 圼對應之在上逑空洞部内的一定位置,具有與上述被冷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8 406180 A7 B7_ 五、發明說明(6 ) 零件之横斷面積相同或是較大之横斷面積的至少1個傳熱 塊及; (3)、被封入到上述空洞部内的作動流體。 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係一也可Μ具備有下述構件之板 型加熱管。亦即、 (1) 、形成空洞部之相向的2個板材,而至少1個被冷卻 零件連接到上述板材之其中一者; (2) 、位在連接有在上述被冷卻零件中至少具有最大發 熱密度之被冷卻零件之上述板材之一定位置圼對應的在 上述空洞部内的位置,而具有與具有上述最大發熱密度之 被冷卻零件的横斷面積相同或是較大之横斷面積的傳熱塊 及; (3) 、被封入到上述空洞部内的作動流體。 亦即,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當被冷卻零件的數目與傳 熱塊的數目相同時,例如有3個相同形狀的被冷卻零件被 連接到板材,而在空洞部內之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1個傳 熱塊的情形。 更者,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當被冷卻零件的數目與傳 熱塊的數目不同時,則有例如3個相同形狀的被冷卻零件 被連接到板材,而在其中之1個空洞部内的對應的位置_ 有1個傳熱塊,而在剩下來的2個則未設置傳熱塊的情形。 更者,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會有多個被冷卻零件被連 接到板材,而在與其中之發熱密度最大之被冷卻零件對應 的位置設有1個傳熱塊,更者,則與在剩下來的2個中的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 訂 i l· I--I I — Μ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9
406180 五'發明說明(7) 個呈對應的位置,則設有1個傳熱塊的情形。 不管是那種情形,本發明之板型加热管’備有具有與被 冷细零件之各横斷面積相同或較大之横斷面積的傳熱塊。 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連接有被冷卻零件之板材的部分 的至少1個,也可κ朝著空洞部的外側方向延伸而形成凸 部。被密接零件則圼密接被埋接到凸部。在與空洞部内之 凸部對應的位置,也可Μ設置傳熱塊。凸部的高度,則對 $於被冷卻零件被設定。 更者,本發明之板型加热管,在空洞部的内部,更可Μ 設實至少可Κ與傳熱瑰接觸的芯“ick)。也可以在空洞部 之内壁整體K及傳熱塊之側壁整體設置芯(*ick)。該芯係 由金觴等的網目或網索(wire)等所構成。 更者,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傳熱塊’也可以在其端緣 部實施倒角。當在空洞部内具備有芯(wick)時,若是針對 傳熱塊的角部實施倒角時,則希望能夠抑制因為心鉤到而 發生損傷的情形。傳熱塊則最好是與用來形成空洞部的2 個板材接觴。 更者,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則在未連接有被冷卻零件 的材料,也可以安裝加熱檐(heat sink)。 更者,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將凸部配置成可Μ與被安 裝在基板之被冷卻零件密接且接觭。 更者,本發明之冷卻構造,將板型加熱管配置在安裝了 被冷卻零件的基板,且將上述被冷卻零件Μ及加熱槽安裝 在上述板型加熱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訂-------I--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6180 37 五、發明說明(8 ) Μ下請參照画面來說明本發明之板塑加熱管。第〗圃係 用來說明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的例子的斷面画。在板型加 熱管10之其中一側的主面(在圖中位在下側的面),則連接 有應該要冷卻的被冷卻零件20。在此一態樣下,被冷卻零 件20與板型加熱管10,係經由傳热油脂(grease)而接觴。 此外,在圃中之符虢21係一安裝有被冷卻零件2 0的基板、 符號22為導線。 更者•板型加熱管10,則在作為構成此之容器的容器部 11的內部具有空洞部12,而在該空洞部12内收容了 一定量 之未圈示的作動流體。本發明之板型加热管,則在相當於 連接有被冷卻零件20之板材之部分的空洞部12内部,設置 具有與該被冷卻零件20之尺寸(横斷面積)相同或是較大尺 寸(横斷面積)的傳热塊13。如該圖所示之情形,傳熱塊13 的横斷面積,雖然是成為一大約與被冷卻零件20相同的横 斷面積,但是也可以將傳熱塊13的横斷面積設成較被冷卻 零件20為大的横斷面積。又在該圃所示的態樣中,傳熱塊 13係一與在空洞部12內之下側的壁和上側的壁的兩者接觸 者。 第2圖係表用來說明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之其他態樣的 斷面圈。在構成板型加熱管30的容器部31,則在被連接之 被冷卻零件230、被冷卻零件232的位置形成與各被冷卻零 件的高度相等的凸部310與凸部311。在此一態樣下,則在 連接被冷卻零件231的部分未具備有凸部。 更者,在本板型加熱管30的空洞部32內(内部之作動流 本紙張尺度適用+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0 X 297公釐) 11 ,---^-----t--------訂---r------轉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06180 A7 B7 五、發明說明(9 體的圖示則省略),則在連接有被冷卻零件231的部分,配 置有具有較尺寸稍大之大小的傅熱塊33。在本發明中,該 傳熱塊33的尺寸則設成具有與被冷卻零件231相同或較大 之大小。在此一態樣下*在3個被泠卻零件230〜232中, 特別是被冷卻零件231的發熱密度較其他2個為大。亦即, 傳熱塊最好是設置在連接有在所連接的多個被冷卻零件中 ,具有最大之發熱密度之被冷卻零件的部分。 在第3圖的例中所示的板型加熱管34,係一在其空洞部 36的内壁收容有由金靥網目(mesh)所構成之;S Uick)者。 藉著具備有該芯,即使該板型加熱管34傾斜而成為所諝的 上側加熱模式(top heat mode)的相反作動狀態,也具有 作動流體之回流能夠根據作動流體的毛细管作用維持某個 程度的優點。圖中之符號35、37分別係表容器部、傳熱塊。 第4圖係表包含形成有凸部的部分,而在所連接之所有 的被冷卻零件的連接部分備有傳熱塊之態樣的說明圖。亦 即,板型加熱管40具有凸部410、411,且被冷卻零件230 、232分別被連接到此部分。被冷卻零件2 3 1則被連接到未 形成凸部的部分。亦即,在3個所有的被冷卻零件2 30〜 232的連接部分,則設置有尺寸與各自之大小相同或較大 的傳熱塊430〜432。圖中之符號41、42分別表示為容器部 、空洞部。 但是在將iiiUick)收容在空洞部内的情形下,最好要讓 該芯與傳熱塊接觸。而此是因為當讓該β與傳熱塊接觸時 ,則藉由毛细管作用已回流的作動流Ilf更容易移動到傳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2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06180 A7 ____ B7____ 五、發明說明(10 ) 塊的表面之故。因此,最好要諏芯(wick)密接於傳熱塊。 第5圈係表讓芯密接在傳熱塊之狀態的說明圖。在該圖中 則只是將傳熱塊51與其周邊予K放大表示。被冷卻零件24 則被連接到形成在容器部50之凸部501的部分,且傳熱塊 51則被配置在該部分。芯52則為該凸部501的內壁與傳熱 塊51所挾著,且被設成與傳熱塊51密接的狀態。 芯<wick)可使用金靥網目等。當讓芯密接在傳熱塊上時 ,則會有鉤到該傳熱塊的角部,而専致芯發生部分損傷的 情形。因此,如第6圖所示,當對傳熱塊61的角部實施倒 角時,可W抑制芯62的損傷。_中的符號60為容器部,25 為被冷卻零件。 利用上述本發明之板型加热管之半導體元件等的被冷卻 零件的冷卻構造例則表示在第7_。在板型加熱管7之其中 一髑主面則連接有被安裝在基板26上的被冷卻零件270〜 272。符號28為導線。而在容器部70内部的空洞部71·則 在與連接有被冷卻零件271的部分相當時部分配置有傳熱 塊72。更者,則在連接有被冷卻零件270〜272之主面的相 反的主面安裝有加熱槽73。 [資施例] 實施例1 使用厚度〗mm之鋦製的板材’而製作出如第1圆所示之縱 lOOinmX橫70nnX高度6mra的容器部,而在上逑容器部内的 中央部設有縱25minX横25mraX高度4mm之角柱形狀之銅製 的傳熱塊。對如此所製作81之容器部的内部實施抽氣,且注 本紙張尺度適用1ί7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餐) ~ 1'ά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咸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406180 五、發明說明(11 ) 入作動流體,而形成板型加熱管。上述傳熱塊的横斷面積 為縱25ramX横25idb,為一與被冷卻零件之横斷面積相同的 形狀。 將如此所形成之板型加熱管表示在第1圖,而被安裝在 基板上的被冷卻零件與上逑傳熱塊乃配置成在同一位置上 密接。此時的被冷卻零件的發熱量為130W *發熱密度高。 但是經使用上述板型加熱管的結果,如上所述*發熱密度 高的被冷卻零件不會過熱,會被有效率地冷卻。 簧施例2 使用厚度為1·ιβ之銅製的板材,而製作出如第2圖所示之 在縱lOOmmX横70mmX高度6mm的兩側部具備凸部的容器部 。設有凸部之容器部的部分的高度為9ram。此外*凸部的 寬度為lOinm。在上述容器部的内部,則設有縱25mmX横 25m«X高度4bib之角柱形狀的銅製的傳熱塊〇 對如此所製作出之容器部的内部實施抽氣,且注入作動 流體,而形成板型加熱管。上述傳熱塊的横斷面積,亦即 ,縱25rafflX横25βιιπ則較被冷卻零件的横斷面積為大。將如 此所形成之在兩側部具備凸部的板型加熱管表示在第2圈 。使被安裝在基板上之3個被冷卻零件中,具有最大發熱 密度之位在中央部的被冷卻零件與上述傳熱塊配置成在同 一位置上密接,此外*則分別使其他的被冷卻零件配置成 與凸部密接。 此時之位在中央部的被冷卻零件的發熱童為130W,發熱 密度高。而經使用該板型加熱管的結果,如上所述,發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1--I 訂--—HI----竣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4 A7 B7 406180 五、發明說明(12 ) 密度高的被冷卻零件不會過熱,更者,埋位在兩側的被冷 卻零件也有效率地被冷卻。 實施例3 如第3圃所示,除了在空洞部的力壁Μ及傳熱塊之側壁 的整面設置芯Uick)外,也形成與在實施例2中所製作之 板型加熱管相同的板型加熱管。亦即,使用厚度為1mm之 銅製的板材,而製作出如第3圖所示之在縱lOOnimX横70mm X高度6mn的兩側部具備凸部的容器部。 設有凸部之容器部之部分的高度為9mn,此外,凸部的 寬度為ΙΟ*·。在上述容器内的中央部*則設有縱25ϊβ·Χ横 25mmx高度4ηη之角柱形狀之銅製的傳熱塊。更者,則在 空洞部的内壁Μ及傳熱塊之側面的整面設置芯Uick)。 對如此所製作出之容-器部的内部實施抽氣,且注人作動 流體,而形成板型加熱管。上述傳熱塊的横斷面積,亦即, 縱25ub><横25mn較被冷卻零件的横斷面積為大,將如此所 形成之在兩側部具備凸部的板型加熱管表示在第3圖。使 被安裝在基板上之3個被冷卻零件,具有最大發熱密度之 位在中央部的被冷卻零件與上述傳熱塊配置成在同一位置 上密接,此外,則分別使其他的被冷卻零件配置成與凸部 密接。 此時之位在中央部的被冷卻零件的發熱量為13〇y,發熱 密度高。而經使用該板型加熱管的結果,如上所述,發熱 密度高的被冷卻零件不會過熱,更者,連位在兩側的被冷 卻零件也有效率地被冷卻。
— —~ " I~ΓΈ"""I ---1---*---- -----訂- - ----!!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06180 A7 B7 五、發明說明(13 ) 實施例4 使用厚度為1H1B之銅製的板材,而製作出如第4圖所示之 在縱lOOmraX横70mmX高度6mm的兩側部具備凸部的容器部 。設有凸部之容器部的部分的高度為9mm。此外*凸部的 寬度為15〇1«1。在上述容器部的内部,則設有縱25π>ιβ><横 25m«X高度4miH之角柱形狀的銅製的傳熱塊。 更者,則在容器部内之兩側部的凸部分別設有縱1 On mX 横lOmmX高度7mm之角柱形狀的銅製的傳熱塊。對如此所 製作出之容器部的内部實施抽氣,且注入作動流體,而形 成板型加熱管。上述傳熱塊的横斷面積,亦即,縱25)1118 X 横25ιπιπ則與被冷卻零件的横斷面積相同。更者,設在容器 部内之兩側部之凸部的傳熱塊的橫斷面積也與被冷卻零件 之横斷面積相同。將如此所形成之在兩側部具備凸部的板 型加热管表示在第4圖。使被安裝在基板上之位在中央部 Μ及兩側部的3個被冷卻零件分別與上述3個傳熱管配置成 在同一位置上密接。此時之位在中央部之被冷卻零件的發 熱量為130W,而位在兩側部之被冷卻零件的發熱量為120W 。經使用本板型加熱管的結果,3個被冷卻零件均分別不 會過熱,且能夠有效率地被冷卻。 (發明之效果) 如上所逑,根據本發明,可Μ得到在製造成本方面優越 *且實用的板型加熱管,更可Μ得到使用此之優越的構裝 構造。 圖面之簡單說明: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16 406180 a7 B7 五、發明說明(14 ) 第1圖係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之一例的斷面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之其他例的斷面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之其他例的斷面圖。 第4圖係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之其他例的斷面圖。 第5圖係表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之一例的主要部分的說 明圖。 第6圖係表本發明之板型加熱管之一例的主要部分的說 明圖。 第7圖儀表利用本發明例之板型加熱管之冷卻構造的說 明圖。 [元件編號之說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7 板 型 加 熱 管 10 板 型 加 熱 管 11 容 器 部 12 空 润 部 13 傳 熱 塊 20 被 冷 卻 零 件 21 基 板 22 導 線 24 被 冷 卻 零 件 25 被 冷 卻 零 件 26 基 板 28 導 線 30 板 型 加 熱 管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06180 五、發明說明(15 )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1 容 器 部 32 空 洞 部 33 傳 熱 塊 34 板 型 加 热 管 35 容 器 部 36 空 洞 部 37 傳 熱 塊 38 芯 (w 1 C k) 40 板 型 加 熱 管 41 容 器 部 42 空 洞 部 50 容 器 部 51 傳 熱 塊 52 樓 60 容 器 部 61 傳 熱 塊 62 槽 70 容 器 部 71 空 洞 部 72 傳 熱 塊 73 加 熱 槽 230 被 冷 卻 零 件 231 被 冷 卻 零 件 232 被 冷 卻 零 件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1 8 ~ 406180 A7 B7 五、發明說明(16 ) 270 被 冷 卻 零 件 271 被 冷 卻 零 件 272 被 冷 卻 零 件 310 凸 部 311 凸 部 410 凸 部 411 凸 部 430 傳 熱 塊 431 傳 熱 塊 432 傳 熱 塊 501 凸 部 :: ..-----t--------訂-— -^-------M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9
Claims (1)
- A8 B8 C8 D8 406180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板型加熱管,其特徵在於:備有Μ下構件: (1) 、形成空洞部之相向的2個板材,而至少1個被冷卻 零件連接到上逑板材之其中一者; (2) 、位在與連接有上述被冷卻零件之上述板材的位置 圼對應之在上述空洞部内的一定位置,具有與上述被冷卻 零件之横斷面積相同或是較大之横斷面積的至少1個傳熱 塊及; (3) 、被封入到上述空洞部内的作動流體。 2. —種板型加熱管,其特徵在於:備有Μ下之構件: (1) 、形成空洞部之相向的2個板材|而至少1個被冷卻 零件被連接到上述板材之其中一者; (2) 、位在連接有在上述被冷卻零件中至少具有最大發 熱密度之被冷卻零件之上述板材之一定位置圼對應的在上 述空洞部内的位置,而具有與具有上述最大發熱密度之被 冷卻零件的横斷面積相同或是較大之横斷面積的傳熱塊及; (3) 被封入到上述空洞部内的作動流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板型加熱管*在連接有多個 上述被冷卻零件之上述空洞部的各上述一定的位置*備有 具有與上述被冷卻零件之各個横斷面積相同或是較大之横 斷面積的傳熱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板型加熱管,連接有上述被 冷卻零件之上述材料的部分的至少1個,乃朝著上逑空洞 部的外側方向延伸而形成凸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板型加熱管,在上述空洞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I---^------------^ *1 κ I I----線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406180 I 六、申請專利範圍 的内部更具有與上述傳熱塊接觸的芯(w i ck )。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板型加熱管,上述傳熱塊, 在其端緣部被倒角。 7. 如申請專利範圃第5項之板型加熱管,上述傳熱塊係 與上逑2個板材接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板型加熱管,在未連接有上 述被冷卻零件的材料乃安裝有加熱槽(heat sink)。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板型加熱管,上述凸部係被 配置成與安裝在基板上之上逑被冷卻零件密著且接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板型加熱管,上述凸部係被 配置成與安裝在基板上之上述被冷卻零件密著且接觸。 11. 一種冷卻構造,其特徵在於: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 2、3、5、6、或7項之板型加熱管配置到安裝有被冷卻 零件的基板上,且將上述被冷卻零件Μ及加熱槽安裝在上 述板型加熱管。 12. —種冷卻構造,其特激在於: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項之板型加熱管配置到安裝有被冷卻零件的基板上,且將 上述被冷卻零件Μ及加熱槽安裝在上逑板型加熱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丨丨------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9978398 | 1998-04-1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406180B true TW406180B (en) | 2000-09-21 |
Family
ID=14256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88105820A TW406180B (en) | 1998-04-13 | 1999-04-13 | Plate-type heat pipe and cooling mechanism using said heat pipe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263959B1 (zh) |
CN (1) | CN1179187C (zh) |
DE (1) | DE19980801T1 (zh) |
GB (1) | GB2341230B (zh) |
TW (1) | TW406180B (zh) |
WO (1) | WO199905325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02192B1 (en) * | 1999-05-12 | 2001-10-16 | Thermal Corp. | Integrated circuit heat pipe heat spreader with through mounting holes |
US6896039B2 (en) * | 1999-05-12 | 2005-05-24 | Thermal Corp. | Integrated circuit heat pipe heat spreader with through mounting holes |
US6639799B2 (en) * | 2000-12-22 | 2003-10-28 | Intel Corporation | Integrated vapor chamber heat sink and spreader and an embedded direct heat pipe attachment |
US20020084061A1 (en) * | 2001-01-03 | 2002-07-04 | Rosenfeld John H. | Chemically compatible, lightweight heat pipe |
US6574963B1 (en) | 2001-11-16 | 2003-06-10 | Intel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energy-generating heat sink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to recharge an energy storage device |
US7411337B2 (en) * | 2001-11-16 | 2008-08-12 | Intel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energy-generating system and devic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US6626233B1 (en) * | 2002-01-03 | 2003-09-30 | Thermal Corp. | Bi-level heat sink |
US6819561B2 (en) * | 2002-02-22 | 2004-11-16 | Satc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Finned-tube heat exchangers and cold plates, self-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systems using same,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ing same |
US20040011509A1 (en) * | 2002-05-15 | 2004-01-22 | Wing Ming Siu | Vapor augmented heatsink with multi-wick structure |
TW551612U (en) * | 2002-07-26 | 2003-09-01 |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 Piercing type IC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
JP3851875B2 (ja) * | 2003-01-27 | 2006-11-29 | 株式会社東芝 | 冷却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TWI235817B (en) * | 2004-03-26 | 2005-07-11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Heat-dissipating module |
US20050270741A1 (en) * | 2004-06-02 | 2005-12-08 | Wang Chin W | Large-area planar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
US7149087B2 (en) * | 2004-09-08 | 2006-12-12 | Thermal Corp. | Liquid cooled heat sink with cold plate retention mechanism |
US7677299B2 (en) * | 2004-11-10 | 2010-03-16 | Wen-Chun Zheng | Nearly isothermal heat pipe heat sink |
TWI284190B (en) * | 2004-11-11 | 2007-07-21 | Taiwan Microloops Corp | Bendable heat spreader with metallic screens based micro-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ame |
US20060196640A1 (en) * | 2004-12-01 | 2006-09-07 | Convergence Technologies Limited | Vapor chamber with boiling-enhanced multi-wick structure |
WO2008109804A1 (en) * | 2007-03-08 | 2008-09-12 | Convergence Technologies Limited | Vapor-augmented heat spreader device |
US8146756B2 (en) * | 2007-04-18 | 2012-04-03 | Jonatha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 Universal toolless rack mount bracket |
US7800905B1 (en) * | 2007-10-16 | 2010-09-21 | Nvidia Corporation | Flat vapor chamb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heat between integrated circuits |
TWM339197U (en) * | 2007-12-13 | 2008-08-2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Heat dissipating unit |
JP4638923B2 (ja) * | 2008-03-31 | 2011-02-23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制御装置 |
CN101754655B (zh) * | 2008-12-10 | 2013-03-06 |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 散热模组 |
CN101852564A (zh) * | 2009-03-30 | 2010-10-06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US20100294475A1 (en) * | 2009-05-22 | 2010-11-2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High performance heat transfer device,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same |
US20100294467A1 (en) * | 2009-05-22 | 2010-11-2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High performance heat transfer device,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same |
US20110315351A1 (en) * | 2010-06-23 | 2011-12-29 | Celsia Technologies Taiwan, I | Vapor chamber having composite supporting structure |
US8493738B2 (en) | 2011-05-06 | 2013-07-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oled electronic system with thermal spreaders coupling electronics cards to cold rails |
US9027360B2 (en) | 2011-05-06 | 2015-05-1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hermoelectric-enhanced, liquid-based cooling of a multi-component electronic system |
US9307674B2 (en) | 2011-05-06 | 2016-04-0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oled electronic system with liquid-cooled cold plate and thermal spreader coupled to electronic component |
CN103096678B (zh) * | 2011-10-27 | 2017-09-15 | 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 |
US8687364B2 (en) | 2011-10-28 | 2014-04-0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irectly connected heat exchanger tube section and coolant-cooled structure |
US9043035B2 (en) | 2011-11-29 | 2015-05-2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ynamically limiting energy consumed by cooling apparatus |
US9273906B2 (en) | 2012-06-14 | 2016-03-0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odular pumping unit(s) facilitating cooling of electronic system(s) |
US9879926B2 (en) | 2012-06-20 | 2018-01-3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ntrolled cooling of an electronic system for reduced energy consumption |
US8913384B2 (en) | 2012-06-20 | 2014-12-1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hermal transfer structures coupling electronics card(s) to coolant-cooled structure(s) |
US9110476B2 (en) | 2012-06-20 | 2015-08-1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ntrolled cooling of an electronic system based on projected conditions |
US9313930B2 (en) | 2013-01-21 | 2016-04-1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ulti-level redundant cooling system for continuous cooling of an electronic system(s) |
CN205119894U (zh) * | 2013-01-25 | 2016-03-30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热管 |
TW201437591A (zh) * | 2013-03-26 | 2014-10-01 | Asustek Comp Inc | 熱管結構 |
JP6548032B2 (ja) * | 2015-03-19 | 2019-07-24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冷却部材、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
CN204707386U (zh) * | 2015-04-30 | 2015-10-14 |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组件、水冷式散热组件及散热系统 |
KR102546241B1 (ko) | 2016-10-05 | 2023-06-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도체 패키지 |
CN108668424B (zh) * | 2017-03-27 | 2019-12-10 | 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 气密结构 |
JP6905678B2 (ja) * | 2017-03-27 | 2021-07-21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ベーパーチャンバ、ベーパーチャンバ搭載基板およびベーパーチャンバ用金属シート |
JP2019032134A (ja) * | 2017-08-09 | 2019-02-28 |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 プレート型熱輸送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US10458718B2 (en) * | 2017-11-29 | 2019-10-29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Airtight penetration structure for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
US10667428B1 (en) * | 2018-11-22 | 2020-05-26 | Htc Corporation |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17308656A (zh) * | 2022-06-23 | 2023-12-29 | 讯强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均温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08884A (ja) * | 1994-01-19 | 1995-08-11 | Fujikura Ltd | 平板型ヒートパイプ |
DE19805930A1 (de) * | 1997-02-13 | 1998-08-20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 Kühlvorrichtung |
JP3106429B2 (ja) * | 1997-04-11 | 2000-11-06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板型ヒートパイプとそれを用いた冷却構造 |
JP3403307B2 (ja) * | 1997-02-13 | 2003-05-06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ヒートスプレッダとそれを用いた冷却器 |
-
1999
- 1999-04-06 DE DE19980801T patent/DE19980801T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9-04-06 US US09/445,738 patent/US626395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04-06 WO PCT/JP1999/001809 patent/WO199905325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1999-04-06 GB GB9928395A patent/GB2341230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4-06 CN CNB998005355A patent/CN117918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4-13 TW TW088105820A patent/TW40618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187C (zh) | 2004-12-08 |
GB2341230B (en) | 2002-01-09 |
CN1263591A (zh) | 2000-08-16 |
WO1999053255A1 (en) | 1999-10-21 |
GB9928395D0 (en) | 2000-01-26 |
DE19980801T1 (de) | 2000-05-31 |
GB2341230A (en) | 2000-03-08 |
US6263959B1 (en) | 2001-07-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406180B (en) | Plate-type heat pipe and cooling mechanism using said heat pipe | |
TW436603B (en) | Plate type heat pipe and its manufacture, cooling device of cooling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 |
EP2057678B1 (en) | Three-dimensional thermal spreading in an air-cooled thermal device | |
TW495660B (en) | Micro cooling device | |
CN101796365B (zh) | 利用沸腾的薄型热分散液体室 | |
TW378267B (en) | Heat sink | |
TWI458927B (zh) | heat sink | |
JP4426684B2 (ja) | ヒートシンク | |
JPH05243441A (ja) | 放熱装置 | |
JP4278720B2 (ja) | 板型ヒートパイプ | |
JP2009076622A (ja) | 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装置 | |
EP3518072B1 (en) | Heat transferring module | |
JP2013007501A (ja) | 冷却装置 | |
US20050135061A1 (en) | Heat sink,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 |
CN112702899B (zh) | 基于自湿润流体为工作液的超薄均热板及应用 | |
CN213991458U (zh) | 液冷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液冷散热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 |
CN104303293A (zh) | 冷却装置的连接结构、冷却装置和连接冷却装置的方法 | |
CN101505579A (zh) | 散热模块及其支撑件 | |
JP4833746B2 (ja) | 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ヒートシンク | |
CN211792578U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散热系统 | |
JPH05304384A (ja) | ヒートパイプ式ヒートシンク | |
JPH10227585A (ja) | ヒートスプレッダとそれを用いた冷却器 | |
US11369042B2 (en) | Heat exchanger with integrated two-phase heat spreader | |
JPH10145064A (ja) | 高放熱性伝熱部品 | |
TWI305132B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