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05809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305809B TW305809B TW085112557A TW85112557A TW305809B TW 305809 B TW305809 B TW 305809B TW 085112557 A TW085112557 A TW 085112557A TW 85112557 A TW85112557 A TW 85112557A TW 305809 B TW305809 B TW 30580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ring
- car
- vehicle
- sleeve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723353 Chrysanthem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7516 Chrysanthem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19468 Hemipleg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2066 L-histid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N1C([H])=NC(C([H])([H])[C@](C(=O)[*])([H])N([H])[H])=C1[H]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79 co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66 Cannabis sativa ssp. sativa var.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65 Cannabis sativa ssp. sativa var. spontan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044 Hypesthe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7 antimon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WATWJIUSRGPENY-UHFFFAOYSA-N antimony atom Chemical compound [Sb] WATWJIUSRGPEN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120 cam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607 chanvre indie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9 cor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87 hemp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4783 hypoesthe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862 numbness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8—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hand actuated
- B60T7/10—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8—Propelling the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30/00—Purpos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of systems using 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W30/18—Propelling the vehicle
- B60W30/18181—Propulsion control with common controlling member for different func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4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occupants
- B60W2540/18—Steering ang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18—Braking syste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20—Steering syste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8—Mechanical movements
- Y10T74/18888—Reciprocating to or from oscillating
- Y10T74/1892—Lever and slide
- Y10T74/18952—Lever and slide toggle transmiss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207—Multiple controlling elements for single controlled element
- Y10T74/20213—Interconnected
- Y10T74/2022—Hand and foo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207—Multiple controlling elements for single controlled element
- Y10T74/20213—Interconnected
- Y10T74/2022—Hand and foot
- Y10T74/20226—Accelera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207—Multiple controlling elements for single controlled element
- Y10T74/20256—Steering and controls assemblies
- Y10T74/20268—Reciprocating contro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Description
A7 五、發明説明(/ ) 本發明係是有關於一用於車輔之轉向和制動控制务、統 。更特定而言之,本發明係是有關於一利用方向盤之系统 Μ同時達到該車輔之轉向和制動操作。特別地,本發明係 是有關於一糸统,其中,該轉向是由該操作者以一正常的 搡作來達成之,然而該操作者僅須來向前推動該方向盤就 可達成該控制搡作。 〔發明背景] 最近,聯邦和州政府係已通過來允許殘障人士 (例如 是半身不遂人士)來從事其所選擇之工作。一半身不遂人 士係可能遭受相關於他/她雙腿移動之下方身麻揮而來使 他/她無法來駕駛一般的車輛,進一步來阻礙他/她來進 入工作行列。雖然,該半身不遂人士之下半身是可能沒有 力量,然另一方面,該半身不遂人士係很有可能來發展出 有力的上半身力量Μ彌補其下半身之不足。因此有須要來 提供車輛具有操作糸統可利用該半身不遂人士之上半身力 量而無須來使用其之他/她的腿就可Κ來操作之。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使用不須要利用操作者腿部來控制該車輔(例如是執 行制動操作)之控制系統之車輔,其是為人所知悉的,且 其中之某些是被揭示在美國專利第656,962號案( Μ下稱'962號案);2,471,244號案(以下 稱’244號案)和3 ,1 17 ,649號案(以下稱, 649號案)中*所有這些前案是被併入本案中以做為參 考用。該'962號專利案係揭示一糸統具有一單—裝置 -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A7 ^05809 B7 五、發明説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該單一裝置係被用來控制該車輛之轉向、加速和制動, 然此一裝置是為一桿棒式把手,其對當今駕駛者而言特別 是在轉向方便有所限制,在此,當今駕駛者是習慣於來操 作一方向盤。該’244號專利案是使用一主要方向盤來 達成一車輔之轉向,該主要方向盤是和一輔肋方向盤一起 作用來協肋該車輔之制動操作,然要該操作利用二個裝置 來控制一車輛,其係可能不利地造成該操作者來失去其對 該車輛操作特性之〃感覺〃。該’6 4 9案專利案係揭示 一車輛具有一單一把手來控制一車輛之主要操作,該主要 操作是為轉向、加速和制動。然而K 一把手來控制一車輛 係有其限制,特別是如同相關於’9 6 2號案之描述,把 手控制對於習慣於K使用一方向盤來控制一車輔轉向之人 士而言是有其限制。因此,在此須要有一用於一車輔之控 制糸統,其中,該控制系統並不須要使用該操作者之腿部 就可來達成該制動操作,然該控制系統亦不會有上述習用 技藝所遭受之限制。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除了殘障人士之須要外,一非殘障人士亦可能須要有 一不須使用該非殘障人士腿部之控制糸統,特別假如該控 制系統係允許一系統可來更容易地控制該汽車。此一強化 控制糸統是特別適合用在賽車上,或甚至是用在較低馬力 之娛樂用小型車上,例如是被使用在一高爾夫球車中。在 此為人所須要的是來提供一適用在所有型式機動車輛上之 控制糸統,該控制系統係可增加該車輔之控制但毋須使用 -4 -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橾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 I 該 操 作 者 之 m 部 1 1 1 因 此 本 發 明 之 一 主 要 巨 的 是 來 提 供 一 用 於 一 車 輔 之 1 I 糸 統 > 該 糸 统 毋 須 使 用 該 操 作 者 之 m 部 就 可 來 控 制 該 車 輔 請 先 閱 1 1 I > 同 時 該 系 統 係 提 供 強 化 的 控 制 能 力 0 讀 背 | ιέ I 本 發 明 之 進 一 步 g 的 是 來 提 供 一 用 於 一 車 輛 之 控 制 糸 之 1 I 統 該 控 制 系 铳 是 特 別 適 合 一 半 身 不 遂 人 士 來 使 用 J 其 中 t- 事 IS 1 1 I 該 半 身 不 遂 人 士 之 下 半 身 為 麻 痺 的 狀 其 是 有 一 有 力 的 再 填 寫 本 頁 1 少. Λ 上 半 身 肌 肉 力 量 可 彌 補 其 下 半 身 所 喪 失 之 活 動 能 力 0 1 依 據 為 本 身 之 進 一 步 g 的 的 是 本 發 明 係 提 供 一 不 須 1 1 使 用 腿 部 之 控 制 系 統 該 控 制 系 铳 係 包 括 有 — 方 向 盤 且 1 該 控 制 % 統 是 可 被 設 置 在 包 括 有 機 動 車 輛 之 各 種 不 同 的 車 訂 輛 上 例 如 像 是 賽 車 、 輪 椅 或 是 高 爾 夫 球 車 上 0 1 | 本 發 明 之 上 述 和 其 它 巨 的 及 相 對 於 現 存 習 用 技 藝 所 具 1 1 有 優 點 在 了 解 以 下 本 發 明 之 詳 细 揭 示 和 所 附 甲 請 專 利 範 1 1 圍 之 界 定 後 其 將 變 得 顯 而 易 知 〇 1 绨· r L 發 明 m 述 j 1 I 本 發 明 係 是 有 關 於 — 用 來 操 作 —. 車 輛 之 糸 統 該 系 統 1 毋 須 該 操 作 者 來 使 用 其 之 腿 部 同 時 » 本 發 明 係 提 供 一 糸 1 1 統 該 糸 統 是 可 容 易 地 由 所 有 的 使 用 者 來 接 受 5 同 時 ί 其 | 可 致 使 操 作 者 有 一 增 強 控 制 能 力 η 1 I 本 發 明 之 該 控 制 系 統 係 包 括 有 一 方 向 盤 、 — 樞 轉 懦 構 1 1 、 — 套 茼 和 一 力 傳 送 機 構 0 該 樞 轉 機 構 係 有 第 一 和 第 二 端 1 1 部 及 一 介 於 該 二 端 部 間 之 中 間 部 分 0 每 一 端 部 係 有 一 連 接 1 1 - 5-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 O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繁 五、發明説明 ( ) 1 1 機 構 藉 此 該 第 一 端 部 係 被 連 接 至 該 方 向 盤 上 9 且 該 中 間 1 1 1 部 分 係 有 一 機 構 係 用 來 連 接 至 該 轉 向 柱 上 0 該 樞 轉 機 構 是 1 1 被 安 排 使 得 當 大 致 為 軸 向 的 力 量 被 施 加 至 該 方 向 盤 上 時 請 先 1 1 閱 I 該 樞 轉 機 構 係 Μ 一 相 反 於 該 第 一 端 部 之 方 向 來 拉 動 該 第 讀 背 | 面 I 二 端 部 0 該 套 茼 係 位 在 一 車 輛 之 轉 向 柱 上 該 套 茼 係' 有 一 I 1 意 I I 孔 洞 具 有 一 尺 寸 允 許 該 轉 向 蚰 之 通 過 〇 該 套 茼 係 有 第 一 事 if 1 I 再 1 和 第 二 端 部 其 中 該 套 茼 之 第 一 端 部 是 被 連 接 至 該 樞 轉 填 寫 % 機 構 之 第 二 端 郜 之 連 接 4»Jt( m 構 上 C 該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係 有 第 — 本 頁 1 和 第 二 端 部 每 一 端 部 上 係 有 一 用 來 連 接 之 機 構 0 該 力 量 1 1 傳 送 機 構 之 第 一 端 部 係 使 其 之 連 接 機 構 來 被 連 接 至 該 套 茼 1 1 之 第 二 端 部 上 而 該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之 第 二 端 部 係 使 其 之 連 訂 接 機 構 係 被 連 接 至 一 剎 車 踏 板 上 0 1 該 控 制 系 統 之 安 排 係 允 許 該 操 作 者 來 以 該 方 向 盤 來 使 1 1 該 車 輛 轉 向 且 該 操 作 者 僅 須 要 來 施 加 一 力 量 在 該 方 向 盤 1 1 上 就 可 造 成 該 剎 車 踏 板 來 被 向 下 地 推 動 而 制 止 該 車 輔 之 移 I 綉 動 0 1 I r 圖 式 簡 述 j 1 圖 式 1 是 為 — 略 圖 揭 示 其 中 本 發 明 之 轉 向 和 控 制 1 1 糸 統 之 方 向 盤 其 相 對 於 其 之 停 止 位 置 是 被 旋 轉 9 0 0 t | 此 — 圖 式 是 用 來 顯 示 所 有 連 桿 之 移 動 0 1 I 圖 式 2 是 為 一 沿 著 圖 式 1 之 線 2 — 2 所 取 下 之 剖 面 視 1 1 圖 1 其 說 明 本 發 明 之 樞 轉 4V» m 構 之 詳 细 狀 況 0 1 1 圖 式 3 是 為 一 沿 著 Μ 式 1 之 線 3 — 3 所 取 下 之 剖 面 視 1 1 - 6-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〇58〇q A7 B7 五、發明説明(f) 圖,其說明介於本發明之套筒和一車輔之轉向柱和轉向軸 間之關係。 圈式4係圖式3之一變化踅施例,其中,圜式3中之 該二相當小的軸承是由一相當大軸承來取代之。 圖式5是為一選擇性解決方案,其使用一電磁鐵以允 許一操作者來自動地嚙合或分離該方向盤之使用以控制該 車輔之制動。 圖式6是為一沿著圖式1之線6 — 6所取下之剖面視 圖,其說明介於本發明之導引機構和力量傳送機構間之連 接狀況。 圖式7是為一沿著圖式1之線7 — 7所取下之剖面視 圖,其說明本發明之該力量傳送機構中之某些連接狀況。 圖式8是為一相似於圖式1之視圖,其說明本發明之 整個操作。 圖式9是為一相似於圖式2之視圖,其說明本發明之 該榧轉機構之一變化簧施例。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圖式1 0是為一沿著圖式9之線所取下之剖面視圖, 其說明介於圖式9之該變化實施例中之該轉向柱和方向盤 間之連接狀況。 〔較佳實施例之詳细揭示〕 現在請參考圖式,其中,相同的參考標號係用來指示 相同的元件,在圖式1中是一略圖來說明本發明之該轉向 和制動控制系统。該轉向和控制糸統1 0是被耦連至一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 ) 1 1 輛 之 轉 向 柱 1 2 上 t 該 轉 向 柱 1 2 係 有 __* 上 方 部 分 和 環 繞 1 1 1 眼 制 一 轉 向 軸 1 4 9 該 轉 向 軸 1 4 偁 被 連 接 至 車 輔 之 轉 向 1 I m 構 1 6 上 0 由 式 1 中 可 看 出 1 該 轉 向 柱 1 2 係 有 . 請 先 1 1 閱 I 縱 長 延 伸 軸 線 η 該 車 輔 亦 有 — 刹 車 踏 板 1 8 典 型 地 該 讀 背 | 面 1 剎 車 踏 板 1 8 是 被 耦 連 至 該 車 輛 之 内 部 2 0 中 和 通 常 經 由 1 | 意 1 I 該 制 動 m 構 ( 正 常 地 為 主 剎 車 汽 缸 ) 之 推 桿 2 4 來 被 事 項 再 1 1 連 接 至 該 制 動 機 構 2 2 上 0 填 寫 本 頁 該 轉 向 和 控 制 系 统 1 0 之 操 作 功 用 是 完 全 藉 由 一 操 作 1 1 者 對 一 方 向 盤 2 6 之 使 用 來 執 行 之 更 特 定 而 言 之 該 轉 1 1 向 和 控 制 糸 統 1 〇 之操作係毋須來使用該操作者之腿部Μ 1 1 達 成 該 制 動 操 作 〇 在 圖 式 1 中 所 顯 示 之 該 方 向 盤 2 6 是 白 1 訂 其 之 停 止 位 置 上 來 被 旋 轉 9 〇 0 其 主 要 巨 的 是 要 在 圈 式 1 I 1 中 來 顯 示 該 轉 向 和 控 制 糸 統 1 0 之 連 桿 之 所 有 移 動 0 圖 1 1 式 1 亦 說 明 K 下 會 被 進 — 步 揭 示 之 該 方 向 盤 2 6 之 旋 轉 , 1 1 其 是 不 會 影 響 該 在 其 中 是 使 用 該 轉 向 和 控 制 糸 統 1 0 之 車 1 锑 輔 之 制 動 系 統 0 該 轉 向 和 控 制 糸 統 1 〇 係 包 括 有 該 方 向 盤 1 | 2 6 、 一 樞 轉 機 構 2 8 套 茼 3 〇 — 力 量 傳 送 m 構 3 1 1 2 及 較 佳 地 還 包 括 一 導 引 機 構 3 4 0 1 1 該 操 作 者 係 以 一 一 般 的 方 法 來 使 用 該 方 向 盤 2 6 執 1 I 行 該 轉 向 功 能 而 當 須 要 來 制 動 該 車 輔 時 > 該 操 作 者 係 僅 1 I 須 要 來 施 加 一 力 量 在 該 相 同 的 方 向 盤 2 6 上 以 造 成 該 樞 轉 1 1 機 構 2 8 以 一 如 同 一 軟 木 塞 拔 裝 置 之 作 用 方 式 來 和 該 套 茼 1 1 3 〇 和 該 力 量 傳 送 裝 置 3 2 一 起 作 用 以 向 上 拉 引 該 套 茼 1 1 - 8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 1 I 接 著 該 套 筒 3 〇 係 向 上 拉 引 該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3 2 » 而 接 1 1 1 著 該 量 傳 送 機 構 3 2 係 反 向 地 造 成 該 剎 車 踏 板 1 8 來 被 ^—' 1 I 向 下 地 壓 迫 > 藉 此 觸 動 該 車 輛 之 制 動 機 構 5 2 來 制 止 該 請 先 1 閱 I 車 量 之 移 動 〇 讀 背 1 I 圈 式 1 之 該 樞 轉 機 構 2 8 係 包 括 有 第 一 和 第 一 桿 臂 3 冬 1 I 意 1 I 6 和 3 8 » 第 一 和 第 二 固 定 機 構 4 〇 和 4 2 被 鎖 固 在 或 被 事 1 I 再 1 I 嵌 入 該 方 向 盤 2 6 中 —' 軛 桿 4 4 f 和 — 連 结 機 構 4 6 0 填 寫 該 桿 臂 3 6 係 有 榧 轉 連 桿 4 8 和 5 〇 被 附 接 至 該 桿 臂 3 6 本 頁 —- Λ 1 | 之 相 對 端 部 上 同 樣 地 該 桿 臂 3 8 係 有 樞 轉 連 桿 5 2 和 1 1 5 4 被 附 接 至 該 桿 臂 3 8 之 相 對 端 部 上 〇 該 樞 轉 連 桿 4 8 1 1 是 藉 由 一 止 動 銷 5 6 來 被 附 接 至 該 桿 臂 3 6 上 和 藉 由 一 1 訂 止 動 銷 5 8 來 被 附 接 至 該 第 . 固 定 機 構 4 〇 之 一 延 伸 部 上 1 I 〇 該 桿 臂 3 6 之 中 央 區 間 是 藉 由 一 止 動 銷 6 〇 來 被 附 接 至 1 1 該 軛 桿 4 4 上 且 該 桿 臂 3 6 之 一 端 部 是 藉 由 一 止 動 銷 6 1 1 2 來 被 附 接 至 該 樞 轉 連 桿 5 0 上 0 由 圖 式 1 中 可 Μ 看 出 > 1 綉 該 止 動 銷 6 0 之 位 置 是 相 對 地 界 定 該 桿 臂 3 6 之 中 央 區 間 1 I j 其 中 該 中 央 區 間 是 位 在 介 於 該 桿 臂 之 第 一 和 第 二 端 部 1 1 之 間 0 同 樣 地 由 圆 式 1 中 可 進 一 步 地 看 出 該 止 動 銷 1 1 7 〇 之 位 置 係 介 定 該 桿 臂 3 8 之 中 央 間 其 中 該 中 央 1 | 1^ 間 是 位 在 介 於 該 桿 臂 3 8 之 第 一 和 第 二 端 部 之 間 0 進 一 1 1 步 者 該 術 語 // 中 央 區 間 // 、 // 中 央 部 分 tt 、 或 是 // 中 間 1 1 部 分 在 此 是 Μ 一 可 互 換 的 方 式 來 被 使 用 9 且 所 有 如 此 之 1 1 術 語 係 意 指 相 當 介 於 本 發 明 之 一 结 構 性 元 件 ( 例 如 是 該 桿 1 1 - 9-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305809 a7 B7 發明说明(t ) 赏36或38)之第一和第二端部間之中間位置。一止動 銷64同時亦附接該桿臂3 6至該套茼30上,及附接該 桿臂38之一端部至該套茼30上。該桿臂38之另一端 部是藉由一止動銷6 6來被附接至該樞轉連桿5 2上,而 該榧轉連桿5 2之另一端部是藉由一止動銷6 8來被附接 至該第二固定機構4 2之一延伸部上。該桿臂3 8之中央 區間藉由一止動銷7 0來被附接至該軛桿44上,且該桿 臂3 8之一端部是藉由止動銷7 2來被附接至榧轉連桿5 4上0 該軛桿44係有第一和第二肩部74和7 6,該第~ 和第二肩部74和7 6係經由該止動銷6 0和7 ◦被分別 地連接至該第一和第二桿臂3 6和3 8上。該輛桿44係 有一軸環被置放在該轉向柱1 2之上方部分之頂部上。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該連结機構46係有顎夾78 (未被完全地顯示)被 連接轉向軸1 4上,其中,該轉向軸1 4係延伸至該軛桿 4 4之外。該顎夾7 8係被提供用來接納一止動銷,且其 ;(§似於該被使用在一汽車中之方式來採用一為螺帽之形式 ,該螺帽是和該轉向軸1 4來螺紋相止噛合。該連结機構 46進一步包括有第一和第二控制桿80和82 ,該第一 和第二制桿8 0和8 2係有可樞轉的圓桿狀端部,其是被 提供用來接納一止動銷84,藉此以被樞轉地連接至該顎 夾78上。該控制桿8 ◦和8 2之另一端部亦有可榧轉的 圓桿狀端部,其是分別藉由止動銷8 6和8 8來被樞轉地 -1 0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q ) ) 1 1 I 連 接 至 該 第 — 和 第 二 固 定 機 構 4 0 和 4 2 之 延 伸 部 上 0 如 1 1 1 以 下 以 揭 示 者 1 雖 然 該 顎 夾 7 8 係 和 該 轉 向 軸 1 4 相 噃 合 1 I 和 使 旋 轉 該 轉 向 軸 1 4 旋 轉 t 一 位 在 該 套 茼 3 〇 附 近 之 承 請 先 1 閱 I 軸 機 構 係 允 許 該 套 筒 3 0 來 和 該 方 向 盤 2 6 一 起 旋 轉 , 同 讀 背 ! 面 I 時 該 力 量 傳 送 徹 構 3 2 係 維 持 其 之 軸 向 導 向 而 準 備 好 來 冬 1 I 1 | 被 向 下 推 動 至 該 剎 車 踏 板 1 8 之 桿 臂 上 0 該 樞 轉 機 構 2 8 事 XS 1 I 再 1 1 間 之 相 互 連 接 是 可 藉 由 參 考 圖 式 2 來 被 進 — 步 地 揭 示 > 其 填 1 寫 ·) 中 圖 式 2 是 ' 沿 著 圖 式 1 之 線 2 2 所 取 下 之 剖 面 視 圖 本 頁 1 1 由 圖 式 2 中 可 以 看 出 該 桿 臂 3 6 和 3 8 之 每 一 者 在 1 1 實 際 上 係 分 別 地 包 括 有 — 相 互 分 離 而 平 行 之 平 板 3 6 A 與 訂 3 6 B 和 3 8 A 與 3 8 Β 0 進 一 步 者 由 圖 式 2 中 可 看 出 1 I > 該 軛 桿 4 4 之 Μ 部 7 4 和 7 6 實 際 上 是 被 合 併 在 一 起 1 1 1 且 其 彼 此 之 間 是 被 分 開 Μ 提 供 先 前 所 述 之 輒 桿 4 4 軸 環 及 1 1 一 介 於 其 間 之 中 央 孔 洞 該 中 央 孔 洞 係 用 來 允 許 該 轉 向 軸 1 铗 1 4 -X. 通 過 和 離 開 該 中 央 孔 洞 VX 和 先 前 參 考 於 圖 式 1 所 揭 1 I 示 之 軛 夾 7 8 相 連 接 C, 1 由 圖 式 1 中 可 Μ 看 出 ) 該 套 筒 3 〇 是 藉 由 銷 子 6 4 來 1 1 被 連 接 至 該 稈 臂 3 6 和 3 8 之 下 方 端 部 上 〇 該 套 苘 3 〇 係 | 亦 環 繞 該 轉 向 柱 1 2 J 其 中 f 該 轉 向 柱 將 藉 由 圖 式 3 之 參 1 | 考 來 被 更 進 一 步 地 揭 示 之 t 圖 式 3 是 為 一 沿 著 圖 式 1 之 線 1 1 3 — 3 所 取 下 之 剖 面 視 圖 0 1 1 圖 式 3 係 顯 示 二 個 相 當 小 的 軸 承 9 0 和 9 2 其 每 一 1 1 - 11 - 1 1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掣 五、發明説明(/ D ) 1 1 I 者 上 係 包 括 有 凸 部 出 ( 未 被 顯 示 ) * 藉 由 該 凸 出 部 該 連 桿 1 1 1 1 0 8 A 和 1 0 8 B ( 未 被 顯 示 ) 是 被 鉤 住 在 該 具 有 一 凸 /-v 1 | 緣 9 4 ( 亦 參 考 圖 式 1 ) 之 套 茼 3 0 上 0 該 軸 承 9 0 和 9 請 閱 1 I 2 係 允 許 該 凸 緣 9 4 和 該 套 茼 3 〇 來 在 它 們 下 方 滾 動 * 該 讀 背 & 1 I 套 筒 3 0 及 該 凸 緣 9 4 係 和 該 作 用 如 一 m 繩 之 連 桿 1 0 8 冬 1 I A 和 1 〇 8 B 來 一 起 作 用 >λ 提 供 作 為 一 運動傳送機構 > 其 事 1 1 I 中 圖 式 3 之 該 軸 承 9 0 和 9 2 係 允 許 當 該 方 向 盤 2 6 ( 再 填 寫 1 9 及 該 套 茼 3 〇 ) 被 轉 動 時 該 連 桿 1 0 8 A 和 1 0 8 B 來 維 本 頁 1 I 持 其 之 軸 向 導 向 <二, 1 1 另 —* 個 可 在 不 管 該 方 向 盤 2 6 有 任 何 移 動 下 來 允 許 該 1 1 連 桿 1 〇 8 A 和 1 〇 8 B 來 維 持 其 之 軸 向 導 向 之 運 動 傳 送 訂 機 構 之 實 施 例 其 是 被 顯 示 在 鬮 式 4 中 在 此 該 二 具 相 1 1 當 小 尺 寸 之 軸 承 9 〇 和 9 2 是 由 — 具 相 當 大 尺 寸 之 軸 承 9 1 1 0 A 來 取 代 之 〇 該 連 桿 1 〇 8 A 和 1 0 8 B 係 分 別 m 住 凸 1 1 出 部 3 〇 A 和 3 0 B 且 該 軸 承 9 0 A 是 以 — 相 同 於 該 軸 1 終 承 9 0 和 9 2 所 揭 示 來 操 作 方 式 來 操 作 之 0 1 I 由 圖 式 3 或 圖 式 4 之 實 施 例 所 提 供 之 該 運 動 傳 送 機 構 1 其係允許該被附接至該桿臂 3 6 和 3 8 及 該 控 制 桿 臂 8 1 1 〇 和 8 2 上 之 方 向 盤 2 6 來 被 轉 動 而 同 時 來 使 該 連 桿 1 I 0 8 A 和 1 0 8 B 來 維 持 其 軸 向 導 向 和 準 備 好 來 接 受 — 向 1 I 下的力量K造成該剎車踏板 1 8 來 被 向 下 地 壓 迫 其 中 t 1 1 該 剎 車 踏 板 1 8 被 向 下 壓 迫 之 方 式 將 在 以 下 藉 由 圖 式 8 之 1 1 參 考 來 被 揭 示 0 這 動 作 傳 送 機 構 之 任 一 者 是 可 被 安 排 來 1 1 - 12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 ) 1 1 I 使 該 連 桿 1 0 8 A 和 1 0 8 B 可 反 應 於 一 電 氣 信 號 之 作 用 1 1 1 而 自 動 地 和 該 套 茼 3 〇 分 離 9 此 一 分 離 將 藉 由 圖 式 5 之 參 1 | 考 來 被 揭 示 〇 請 先 1 1 閲 I 圖 式 5 是 為 一 來 使 該 連 桿 1 〇 8 A 和 1 〇 8 B g 該 套 讀 背 | 面 I 筒 3 〇 和 方 向 盤 2 6 上 分 離 或 被 固 定 至 該 套 茼 3 〇 和 方 向 1 1 I 1 盤 2 6 上 之 選 擇 性 解 決 方 案 Γ· 該 分 離 / 噃 合 是 藉 由 一 電 磁 事 ίδ 1 | 再 1 閥 9 6 來 達 成 之 0 更 特 定 而 之 » 當 —* 非 殘 障 人 士 不 再 想 填 % L 要 使 用 本 發 明 之 優 點 時 他 / 她 僅 須 來 驅 動 一 開 關 ( 未 被 本 頁 1 1 顯 示 ) 以 經 由 信 號 線 路 9 8 和 1 〇 〇 來 提 供 一 電 氣 信 號 至 1 1 該 電 磁 閥 9 6 上 使 該 電 磁 閥 9 6 和 該 套 茼 3 〇 及 方 向 盤 1 2 6 分 離 即 可 0 訂 由 圖 式 5 中 可 以 看 出 該 具 有 連 结 元 件 1 0 2 和 1 0 1 1 4 之 導 引 機 構 3 4 是 位 在 該 有 一 具 — 冠 頂 和 帽 緣 9 4 之 帽 1 1 狀 结 構 之 套 茼 3 〇 之 下 方 0 由 圖 式 3 中 可 以 更 清 楚 地 看 出 1 1 該 帽 緣 9 4 是 為 一 環 狀 突 緣 具 有 一 開 P 該 開 P 是 有 一 1 终 尺 寸 Μ 形 成 該 套 茼 3 0 之 孔 洞 0 由 圖 式 3 中 可 B! 取 佳 地 看 出 1 I , 該 導 引 機 構 3 4 係 被 裝 設 在 管 子 1 0 6 A ( 亦 被 顯 示 在 1 圖 式 1 之 剖 視 部 分 中 ) 及 管 子 1 〇 6 B ( 未 被 顯 示 ) 上 〇 1 1 該 導 引 構 3 4 實 際 上 是 位 在 該 轉 向 柱 1 2 之 相 對 側 邊 上 I > 且 其 是 藉 由 參 考 於 圖 式 6 來 被 進 一 步 地 揭 示 其 中 > 圖 1 I 式 6 是 為 一 沿 著 圖 式 1 之 線 6 — 6 所 取 下 之 剖 面 視 圖 0 1 1 由 圖 式 6 中 可 以 看 出 t 該 導 引 機 構 3 4 上 係 有 開 P 位 1 1 在 該 轉 向 柱 1 2 之 相 對 側 邊 上 > 該 開 P 係 用 來 分 別 接 納 管 1 1 - 13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305809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v) 1 1 子 1 0 6 A 和 1 〇 6 B > 而 該 管 子 1 〇 6 A 和 1 〇 6 B 則 1 1 1 是 分 別 第 — 和 第 二 連 桿 1 0 8 A 和 1 〇 8 B 來 通 過 其 中 » 1 I 該 第 和 第 二 連 桿 1 〇 8 A 和 1 〇 8 B 皆 是 為 該 力 量 傳 送 請 先 1 1 閲 I 機 構 3 2 之 一 部 分 9 在 此 關 於 該 第 一 和 第 二 連 桿 1 0 8 讀 背 I I A 和 1 〇 8 B 將 藉 由 回 頭 參 考 Μ 式 1 來 被 進 一 步 地 揭 示 0 之 注 1 I 意 1 I 圖 式 1 係 顯 示 該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3 2 具 有 元 件 以 參 考 標 m A 事 XS 1 I 再 1 來 指 示 之 側 邊 然 而 該 力 量 傳 送 m 構 3 2 在 該 未 被 顯 示 側 填 % 相 這 本 邊 上 亦 是 有 分 別 同 的 兀 件 在 此 9 元 件 是 以 參 考 標 頁 1 I 號 Β 來 指 示 〇 1 1 該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3 2 進 一 步 包 括 有 第 一 和 二 軸 向 連 结 r 1 元 件 1 1 0 A 和 1 1 〇 B —^ 托 架 1 1 2 __. 第 一 和 第 二 訂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4 A 和 1 1 4 B 及 一 連 接 桿 1 1 6 0 該 1 I 元 件 1 〇 8 B 和 1 1 0 B 是 未 被 顯 示 在 圖 式 1 中 m 其 是 1 1 Μ 和 其 相 對 應 元 件 1 0 8 A 和 1 1 〇 A 相 同 的 方 式 來 被 連 1 1 接 之 0 該 第 一 連 接 桿 1 〇 8 A 是 藉 由 __- 止 動 銷 1 1 8 來 被 1 連 接 至 該 第 一 軸 向 埋 结 元 件 1 1 0 A 上 η 該 第 一 軸 向 連 结 1 I 元 件 1 1 〇 A 是 藉 由 止 動 銷 1 2 〇 來 被 連 接 至 該 第 — 偏 位 1 1 連 结 元 件 1 1 4 A 上 0 該 第 —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4 A 是 藉 1 1 由 一 止 動 銷 1 2 2 來 被 連 结 至 該 托 架 1 1 2 上 及 藉 由 另 — I 止 動 銷 1 2 4 來 被 連 接 至 該 連 接 桿 1 1 6 上 9 每 — 止 動 銷 1 I 1 2 2 和 1 2 4 將 藉 由 圖 式 7 之 參 考 來 被 進 一 步 揭 示 0 該 1 1 止 動 銷 1 .2 2 和 1 2 4 及 該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3 2 之 其 它 止 動 1 1 銷 > 其 是 用 來 作 為 — 機 構 可 允 許 該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3 2 相 互 1 1 - 14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裂 B7 五、發明説明 (/ ) 1 1 連 接 元 件 來 相 對 地 樞 轉 〇 該 第 一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4 A 是 1 1 I 以 — 非 軸 向 的 方 式 來 被 連 结 至 該 第 — 連 结 元 件 1 1 0 A 上 1 1 I ( 註 * 如 圖 式 1 所 示 I 該 第 一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4 A 是 K 請 先 1 1 — 大 致 為 垂 直 的 方 式 來 被 連 结 至 該 第 —* 連 结 元 件 1 1 4 A 閲 讀 背 1 1 上 ) C 更 特 定 而 >-, 之 > 介 於 該 第 一 軸 向 埋 接 元 件 1 1 〇 A 1 I 和 該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4 A 間 之 連 接 1 1 4 A 是 被 以 一 方 事 1 I 式 來 被 结 合 在 一 起 以 建 立 起 一 膝 部 間 1 2 6 A ( 有 時 被 再 填 1 稱 為 雙 臂 曲 桿 ) 9 該 膝 部 IS 間 1 2 6 A 將 藉 由 圖 式 8 之 參 本 頁 1 考 來 被 進 — 步 地 揭 示 〇 該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4 A 和 該 第 二 1 1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4 B 之 進 一 步 連 接 其 是 可 藉 由 圈 式 7 I 之 參 考 來 被 進 —. 步 地 揭 示 * 其 中 圖 式 7 是 為 沿 著 圖 式 之 線 訂 1 7 一 7 所 取 下 之 剖 視 圃 0 1 1 由 圖 式 7 中 可 以 看 出 該 第 一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4 A 1 1 和 該 第 二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4 B 其 係 有 桿 臂 係 向 外 地 延 1 1 伸 使 得 介 於 其 間 之 距 離 是 大 於 該 轉 向 柱 1 2 之 直 徑 0 該 第 1 — 和 第 二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4 A 和 1 1 4 B 是 藉 由 止 動 銷 1 I 1 2 2 來 被 連 接 至 該 托 架 1 1 2 之 *—* 延 伸 部 上 和 藉 由 止 動 1 銷 1 2 4 來 被 連 接 至 該 連 接 桿 1 1 6 上 〇 該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1 4 8 B 是 藉 由 一 止 動 銷 1 2 8 來 被 連 接 至 該 第 二 軸 向 連 I 结 元 件 1 1 0 B 上 〇 該 連 接 桿 1 1 6 之 進 一 步 連 接 是 可 藉 1 I 由 回 頭 參 考 圈 式 1 來 被 進 一 步 地 揭 示 0 1 1 該 連 接 桿 1 1 6 是 藉 由 一 止 動 銷 1 3 0 來 被 連 接 至 該 1 1 剎 車 踏 板 1 8 上 〇 接 著 9 該 剎 車 踏 板 1 8 是 藉 由 一 止 動 銷 1 1 - 15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1 3 2來被連接至該車輔之内部2 ◦上和藉由另一止動銷 134來被連接至該推桿24上。該推桿24係控制該助 動器剎車汽缸2 2 ,接著該肋動器剎車汽缸2 2係控制該 使用本發明之轉向和制動糸統1 0之車輔之制動操作。本 發明之操作係可藉由圈式8之參考來被進一步地揭示,圃 式8係顯示該轉向和制動系統1 ◦之相關連桿之移動,其 是被向下地推動至該剎車踏板1 8之桿臂上。 〔該轉向和制動系統之操作〕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操作上,該車輛之轉向是藉由該操作者Μ——般方 法來使用該方向盤2 6來達成之。然而,依據本發明之實 施,假如該操作者想要來停止該車輔,他/她僅須要在相 對於該操作者為一向前的方向上來施加一相下的力量於該 方向盤2 6上即可。該方向盤2 6之使用结合該轉動和制 動系统1 0之樞轉元件,其係使該操作者以一最小的力量 就可來提供一最大的力量該剎車踏板1 8上。由該操作者 所施加之向下力量係造成該方向盤2 6自其由虛線(見參 考標號26'處)所表示之原始位置來被移動至其由實線 (見參考標號26處)所表示之向下位置上。該方向盤2 6之向下移動是由該方向性箭頭1 3 6來顯示之。該被施 加在該方向盤2 6上之力量係分別造成該桿臂3 6和3 8 之榧轉連桿48來向外地彎曲而來獲得一相當直的導向。 進一步被施加在該方向盤2 6上之向下力量,其現在是被 傳送至該桿臂3 6和3 8上和來產生分別由方向性箭頭1 -1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 1 I 3 8 和 1 4 0 所 指 示 之 向 上 導 向 力 量 , 在 此 f 因 為 該 樞 轉 1 1 1 構 2 8 之 结 構 » 由 該 方 向 性 箭 頭 1 3 8 和 1 4 0 所 指 示 -V 1 I 之 向 上 導 向 力 量 是 被 结 合 成 —> 由 箭 頭 1 4 2 所 指 示 之 向 上 請 先 1 閱 I 力 量 0 接 著 由 箭 頭 1 4 2 所 指 示 之 向 上 力 量 是 造 成 該 榧 讀 背 I ί; I 轉 4*6 m 構 2 8 之 中 間 部 分 來 一 由 箭 頭 1 4 4 所 指 示 之 向 上 冬 1 I 意 1 I 方 向 來 昇 高 該 套 筒 3 0 〇 該 套 茼 3 0 之 向 上 移 動 係 造 成 該 事 項 1 I 再 1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3 2 傾 向 來 拉 直 其 之 第 —. 和 第 二 連 结 元 件 1 填 寫 I· 1 〇 A 和 1 1 0 B 接 著 該 第 — 和 第 二 連 结 元 件 1 1 〇 本 頁 λ 1 | A 和 1 1 0 B 係 造 成 介 於 該 軸 向 連 结 元 件 1 1 〇 A 和 1 1 1 1 0 B 和 該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4 A 和 1 1 4 Β 間 之 接 點 1 2 1 1 〇 來 以 — 箭 頭 1 4 6 所 指 示 之 方 向 來 向 内 地 移 動 其 中 » 訂 該 接 點 1 2 〇 之 移 動 係 帶 動 該 軸 向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4 A 1 1 和 1 1 4 B 來 移 動 0 當 該 接 點 1 2 0 被 迫 來 向 内 地 移 動 時 1 1 » 其 係 造 成 該 m 著 銷 子 1 2 2 樞 轉 之 軸 向 偏 位 連 结 元 件 1 1 1 1 4 A 和 1 1 4 B 來 被 向 下 地 移 動 其 中 該 軸 向 偏 位 連 1 终 结 元 件 1 1 4 A 和 1 1 4 B 之 向 下 移 動 係 為 一 樞轉離開該 1 I 軸 向 連 结 元 件 1 1 0 A 和 1 1 〇 B 及 一 由 箭 頭 1 4 8 所 指 1 1 示 之 逆 時 針 方 向 之 移 動 0 由 圖 式 8 中 可 Μ 進 — 步 地 看 出 9 1 1 該 軸 向 連 结 元 件 1 1 〇 A 和 1 1 〇 B 係 反 應 於 該 被 施 加 在 1 | 該 方 向 盤 2 6 上 之 軸 向 力 量 來 沿 著 該 轉 向 柱 1 2 之 側 邊 來 1 I 横 向 地 移 動 0 該 偏 位 連 結 元 件 1 1 4 A 和 1 1 4 B 之 逆 時 1 1 針 移 動 係 造 成 該 連 接 桿 1 1 6 之 一 向 下 移 動 9 接 著 該 連 接 1 1 桿 1 1 6 之 向 下 移 動 係 施 加 一 力 量 在 該 剎 車 踏 板 1 8 之 桿 1 1 - 17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心丨 臂上,因 所指示之 動接著係 之方向來 造成該制 之車輔之 在此 和制動控 置,同時 該車輔之 本發 ,其是藉 機構2 8 轉機構2 係有一為 機構2 8 和第三桿 此,該刹 方向來被 造成該推 被向内地 動機構2 移動。 應該被了 制系統1 藉由簡單 操作者來 明之一和 由圖式9 ,該樞轉 8之操作 三桿臂之 之二桿臂 臂1 5 2 車踏板1 8是M —由方向性箭頭丄5 向下地移動,該剌車踏板18之向下 桿2 4 Μ —由方向性箭頭i 5 2所指 移動,接著,該推桿24之向内移動 2來制止該圍繞該制動和控制系統工 解到的 ◦,其 地施加 控制該 該方向 之參考 機構2 方法來 安排K 安排。 、1 5 是’本發明之實施係提供—轉向 力量在該方 車輔之 盤2 6 來被揭 8係K 操作之 取代該 該樞轉 4和1 刹車行 一起作 示 圖 —相同 ,然圖 被揭示 機構係 5 6 , 向盤上 為。 用之進 式9係 於先前 式9中 在圈式 包括有 每一桿 轉向控制裝 •其亦允許 一步實施例 顯示一樞轉 所掲示之樞 之樞轉機構 2中之榧轉 第一、第二 臂係分別包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终!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策 5 {平起中之 1 板該一之言 和平使在 6 而 A 一造合 5 定 4之構接 1 特 5 中地來和更 1 板此上4{ 、 平如部 5 上 B 對被端 1 8 CO 成是一 、5 5 一 }之 2 1 1 每 B 示 5 桿 和 ,6 顯 1 軛 A B 5 所臂 一 2 6 1 中桿至 5 5 和 9 三接 1 1 B 式第連 板和 4 圖和地 平 A 5 如二別 的 6 1 1 第分 對 5 、 在、被 成 1 B 是 一 是 一 及 2 板第分 有 B 5 平該部 括41 對。間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失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五、發明説明 ) 1 1 其 是 分 別 藉 由 止 動 銷 1 6 0 1 6 2 和 1 6 4 來 被 埋 接 1 1 | 至 第 一 、 第 二 和 第 三 肩 部 1 5 8 A 、 1 5 8 B 和 1 5 8 C 1 I 上 0 Μ — 相 同 於 1 f· 刖 面 相 關 於 桿 臂 3 6 和 3 8 所 揭 示 之 方 式 請 先 1 1 閲 I i 該 第 一 、 第 二 和 第 三 之 桿 臂 之 中 間 郜 分 是 分 別 位 在 第 — 讀 背 I 面 I 和 第 二 端 部 之 間 0 進 步 者 該 第 一 第 二 和 第 三 桿 臂 1 1 1 5 2 、 1 5 4 和 1 5 6 是 藉 由 固 定 機 構 1 6 6 、 1 6 8 和 意 事 1 項 1 1 7 〇 Μ 止 動 銷 1 7 2 1 7 4 和 1 7 6 來 被 連 接 至 該 方 再 I 1 向 盤 2 6 上 0 該 固 定 慌 構 1 6 6 、 1 6 8 和 1 7 0 是 完 全 本 頁 1 I 和 該 固 定 機 構 4 〇 和 4 2 相 同 其 係 被 銷 固 在 方 向 盤 2 6 1 上 或 是 被 埋 入 該 方 向 盤 2 6 中 0 該 方 向 盤 2 6 至 該 稈 W 1 1 5 2 1 5 4 和 1 5 6 之 埋 接 ( 特 別 是 至 該 稈 臂 1 5 6 之 ΐ 丁 1 平 板 1 5 6 A 之 連 接 ) 其 將 進 一 步 藉 由 圖 式 1 0 之 參 考 1 | 來 被 揭 示 其 中 圖 式 1 0 是 為 一 沿 著 ISfi 圖 式 9 之 線 1 0 一 1 1 1 0 所 取 下 之 剖 面 視 ISO 圖 〇 1 1 由 圖 式 1 〇 中 可 以 看 出 該 平 板 1 5 6 A 是 藉 由 植 轉 0- I 連 桿 1 7 8 來 被 連 接 至 該 方 向 盤 2 6 上 9 該 樞 轉 埋 桿 1 7 1 I 8 則 是 藉 由 止 動 銷 1 7 6 來 被 連 接 至 該 固 定 機 構 1 7 0 之 1 1 突 伸 部 分 1 8 0 上 0 該 樞 轉 連 稈 1 7 8 是 藉 由 止 動 銷 1 1 1 8 4 來 被 連 接 至 該 平 板 1 5 6 上 〇 進 一 步 者 * 由 圖 式 1 0 1 1 中 可 以 看 出 該 平 板 1 5 6 A 是 藉 由 止 動 銷 1 8 6 來 被 連 1 I 接 至 該 套 筒 3 0 上 和 藉 由 止 動 銷 1 9 0 來 被 連 接 至 第 1 1 二 連 桿 1 8 8 上 0 1 1 該 被 連 接 至 三 個 桿 臂 1 5 2 1 5 4 和 1 5 6 上 之 方 1 1 - 19 -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焚 A7 B7 五、發明説明(#) 向盤2 6 ,除了下述之差異外,其是K一相同先前參考於 圖式8所揭示之方式來操作之:一在該方向盤26上之向 下力量是藉由該三個桿臂來被傳送,藉此Μ向上地拉動該 套筒3 0 ,該套茼3 0之向上移動接著造成該力量傳送機 構32之伸直,該力量傳送機構32之伸直係造成該連接 桿1 1 6來施加一向下力量在該剎車踏板1 8上,該剎車 踏板1 8之向下移動係會制止該具有圖式9和1 0之實施 例之汽車之移動。 本發明有一變化力量傳送機構,其係使用纜繩或液壓 活塞,該纜繩或疲壓活塞中之每一者係和圖式1 - 1 0之 樞轉機構一起作用,且其每一者係可藉由回頭參考圖式8 來被揭示。 圖式8係揭示二個分別的力量傳送機構S施例1 92 和1 94 ,每一個力量傳送機構實施例是藉由該樞轉機構 28 (圖式1 一 8)或28'(圖式9和10)來被操作 地耦連至該方向盤2 6上,而特定而言之,每一個力量傳 送霣陁例是藉由該樞轉機構之套筒3 0來被操作地耦連至 該方向盤2 6上。 該力量傳送機構1 9 2係包括有一纜繩1 96和一外 部覆蓋物或套茼1 98,該覆蓋物或套茼1 98是被附接 至該導引機構34上。該纜繩196係有一第一端部20 藉由一連接器2 0 2來被連接至該套筒3 0上,和一第二 端部204被連接至該止動銷1 3 ◦上,接著該止動銷1 -2 0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線 305809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丨ύ ) 1 1 3 0 是 被 連 接 至 刹 車 踏 板 1 8 上 〇 該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1 9 2 1 1 1 是 可 被 用 來 取 代 該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3 2 或 是 和 該 力 量 傳 送 機 1 I 構 3 2 一 起 合 作 以 做 為 — 安全設計 Λ, 在 操 作 上 9 如 先 前 所 請 先 1 1 閱 1 揭 示 者 該 方 向 盤 2 6 之 向 下 推 動 係 造 成 該 燦 繩 1 9 6 藉 讀 背 | 面 I 由 該 第 一 端 部 2 0 0 和 該 連 接 器 2 〇 2 來 被 向 上 地 拉 動 之 注 1 I 意 I I 該 纜 m 1 9 6 之 向 上 移 動 接 著 係 造 成 該 第 二 端 部 2 〇 4 來 事 項 1 | 向内地拉動而造成該剌車踏板以標號 1 5 0 所 指 示 之 方 向 再 填 % J 來 被 向 下 地 移 動 藉 此 Μ 操 作 該 剎 車 機 構 2 2 0 本 頁 丨 該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1 9 4 係 包 括 有 一 液 麗 活 塞 2 0 6 藉 1 1 由 一 腿 部 2 0 8 來 被 安 裝 至 轉 向 柱 1 2 上 0 該 液 壓 活 塞 2 1 I 〇 6 係 有 · 控 制 桿 或 桿 臂 2 1 0 具 有 —* 第 一 端 部 2 1 2 被 訂 附 接 至 該 套 筒 3 〇 上 和 — 第 二 端 部 2 1 4 係 可 移 動 進 入 1 該 和 離 開 該 液 壓 活 塞 2 0 6 0 該 液 壓 活 塞 2 0 6 亦 有 — 控 1 1 制 管 路 2 1 6 用 來 作 為 __. 液 壓 管 路 0 該 控 制 管 路 2 1 6 係 1 1 有 一 第 端 部 2 1 8 可 操 作 被 耦 連 至 該 液 壓 活 塞 2 0 6 上 1 線 > 和 一 第二端部 2 2 0 可 操 作 地 被 耦 連 至 該 制 動 機 構 2 2 1 | 上 〇 該 液 壓 活 塞 2 0 6 是 為 習 用 的 形 式 且其是可包括 1 1 有 — 滑 動 元 件 (例如是 一 控 制 桿 2 1 0 ) 該 控 制 桿 2 1 1 1 0 之 移 動 係 建 立 起 一 疲 動 壓 力 該 液 動 Μ 力 是 經 由 該 管 路 1 2 1 6 來被施加至該刹車機構 2 2 上 〇 1 I 該 如 圖 式 8 所顯示為位在該方向盤 2 6 下 方 之 力 量 傳 1 1 I 送機構 1 9 4 其 是 可 被 操 作 使 該 方 向 盤 2 6 之 被 向 下 1 1 推 動 係 造 成 該 液 壓 活 塞 2 〇 6 來 施 加 一 液 動 壓 力 * 經 由 該 1 1 - 2 1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6 ) 液壓管路2 1 6,該液動壓力係被施加至該制動機構2 2 上,該制動機構則是相對地造成—制動作用來被施加在該 車輔上。對於該方向盤26之如此一向下移動,該液壓活 塞2 0 6是須要來被安排使得該液壓活塞2 0 6之跟随其 所附接之套筒3 0之向上移動係會施加一液動壓力,其中 ,該液動壓力係被操作地耦連至該制動機構2 2上。假如 有須要的話*該力量傳送機構1 94是可被安排來和該方 向盤2 6相互連接,藉此,該方向盤2 6之一向下移動係 造成該控制桿2 1 0之一相對向下移動,該控制桿2 1 0 之向下移動接著係造成該液壓活塞2 0 6反應來施加一液 動壓力,經由該液壓管路2 1 6 *該液動壓力是被施加至 該制動機構2 2上,該制動機構則是相對地造成一制動作 用來被施加在該車輔上。 在此應該被了解到的是,本發明之實施係提供該轉向 和制動控制系統1 0之各種不同實施例,其中每一實施例 係允許一車輔(包括賽車及高爾夫球車)之駕駛不僅可來 控制該車輛之轉向,除此之外,其係允許該駕駛來僅藉由 推壓該方向盤躭可來控制該車輔之制動操作。 -22- 本紙浪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 297公釐) — II II I ί I 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Claims (1)
-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I I I 1 * — 種 用 於 — 車 輛 之 轉 向 和 制 動 控 制 系 統 > 其 係 有 I I I 一 具 一 縱 向 延 伸 軸 線 之 轉 向 柱 j 該 轉 向 柱 係 環 繞 限 制 — 轉 I I 請 I I 向 軸 該 轉 向 蚰 是 被 連 接 至 該 車 輛 之 轉 向 機 構 上 該 車 輔 先 聞 I I 係 有 一 剎 車 踏 車 被 連 接 至 該 車 輔 之 制 動 機 構 上 該 控 制 系 讀 背 I I ιέ I 統 係 包 括 有 之 注 I 意 I ( a ) — 方 向 盤 > 事 項 I I 再 I | ( b ) 樞 轉 m 構 1 該 樞 轉 jjOt. 擺 構 係 有 第 一 和 第 二 端 部 填 % I 本 及 -- 介 於 該 二 端 部 間 之 中 間 部 分 1 每 . 端 部 係 有 —. 連 接 ijsjk m 頁 I I 構 i 藉 此 該 第 一 端 部 係 被 連 接 至 該 方 向 盤 上 ♦ — 機 構 係 用 I I 來 連 接 該 中 間 部 分 至 該 轉 向 柱 上 » 該 樞 轉 機 構 是 被 安 排 使 I I 得 當 一 大 致 為 軸 向 的 力 量 被 施 加 至 該 方 向 盤 上 時 該 樞 轉 訂 機 構 係 VX —· 相 反 於 該 第 — 端 部 之 方 向 來 拉 動 該 第 二 端 部 > I I ( C ) 一 套 筒 該 套 茼 係 有 — 孔 洞 具 有 一 尺 寸 Μ 允 許 I I 1 該 轉 向 軸 之 通 過 該 套 茼 係 有 第 — 和 第 二 端 部 其 中 該 I I 套 茼 之 第 ___. 端 部 是 被 連 接 至 該 樞 轉 機 構 之 第 二 端 部 之 連 接 I 欲 機 構 上 及 1 I ( d ) 一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1 該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係 有 第 — 和 1 1 1 第 二 端 部 » 每 一 端 部 上 係 有 一 用 來 連 接 之 機 構 J 該 力 量 傳 1 1 送 機 構 之 第 一 端 部 係 使 其 之 連 接 機 構 來 被 連 接 至 該 套 茼 之 1 第 二 端 部 上 9 而 該 力 量 傳 送 機 構 之 第 二 端 部 係 使 其 之 連 接 1 I 機 構 係 被 連 接 至 該 剎 車 踏 板 上 〇 1 I 2 如 申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項 之 用 於 — 車 輛 之 轉 向 和 制 1 1 動 控 制 系 統 其 中 該 樞 轉 機 構 是 被 安 排 來 使 其 之 第 一 端 1 1 - 1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车(CNS〉A4规格(21〇Χ:297公釐) 305809 六、申請專利範圍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 制插 制套朝連二 制該有二 制 部茼错 加 和被 和該動之第 和,是第 和 端套地 施 向件 向當移間和 向繩上之 向 二該動 被 轉元 轉得被部一 轉纜部繩 轉 第至移 量。之桿。之使而端第 之一端纜。之: 和接可 力動輔連間輛排量二之 輔有一該構輛有 一連被 該移車 一 之車安力第構 車括第而機車括 第來係 當盤一有部一被向和機 一 包之,之一包 有用部 , 向於係端於是軸一送 於係繩構上於係 係一端 此 方用構 二用構 之第傳 用構纜機板用構 臂有二 藉該之機第之機上之量 之機該之踏之機 桿係第 , 向項送和項送盤其力 項送,部車項送 制部之 上朝 2 傳 13 傳向於該 1 傳中端剎 1 傳 控端臂 盤被第量第第量方介成 第量其二該第量 該 1-# 向是圍力之圍力該置造 圍力,第至圍力.,,第該 方茼範該構範該在插 Μ 。範該部之接範該塞臂之而 該套利,機利,加被動開利,端筒連利,活桿臂 ,; 至該專中送專中施該移離專中 二 套來專中壓制桿構上 接,請其傳請其被,地互請其第該用請其液控制機塞 連時申,量申,該時向相申,和至一申, 一 一控之活 地上如統力如统於盤横動如統一接有如統}}該上壓 轉盤.糸該.系應向係移.系第連是.系 a b , 部液 樞向 3 制於4制反方件來 5 制有來上 6 制 中端該 被方 控介 控是該元部 控繩用部 控 其二至 部該 動置 動筒向桿端 動纜一端 動 ,第連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Λ8 B8 C8 D8 々、申請專利範圍 (C) 一液壓管路,該液壓管路係有第一和第二端部 ,其中,該液壓管路之第一端部係被可操作地連接至該液 壓活塞上,而該液壓管路之第二端部則是被可操作地連接 至該車輔之製動機構上; 藉此,該套筒之移動係造成該液壓活塞來施加一壓力 在該制動機構上,而該制動機構接著則是施加一制動作用 在該車輔上。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β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具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8/544,676 US5666857A (en) | 1995-10-18 | 1995-10-18 | Steering and braking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305809B true TW305809B (zh) | 1997-05-21 |
Family
ID=24173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85112557A TW305809B (zh) | 1995-10-18 | 1996-10-15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5666857A (zh) |
EP (1) | EP0853557B1 (zh) |
CN (1) | CN1082464C (zh) |
AU (1) | AU7454496A (zh) |
DE (1) | DE69626399T2 (zh) |
ES (1) | ES2195017T3 (zh) |
MY (1) | MY118335A (zh) |
TW (1) | TW305809B (zh) |
WO (1) | WO199701457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9006254A1 (de) * | 1997-07-31 | 1999-02-11 |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ktivierung einer bremsanlage |
IT1296767B1 (it) * | 1997-11-26 | 1999-07-27 | Benassati Giancarlo | Apparato di controllo della marcia di veicoli. |
US5996752A (en) * | 1998-07-17 | 1999-12-07 | Froehlich; Juan | Hand control for motor vehicle clutch |
US6263753B1 (en) | 1999-11-27 | 2001-07-24 | Juan Froehlich | Control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steering, brake and accelerator |
CA2299669A1 (fr) * | 2000-03-06 | 2001-09-06 | Corporation De Frein Newtech Inc. | Commande sensitive des freins par le volant |
FI113027B (fi) * | 2000-09-08 | 2004-02-27 | Etelae Suomen Autotalo Oy | Hallintalaite |
EP1219514B1 (en) | 2000-12-29 | 2008-03-05 | Roy Sebazco | A steering and braking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
US6655703B1 (en) | 2001-01-02 | 2003-12-02 | Thomas P. Spears, Jr. | Combination steering wheel and brake operator |
US6545236B2 (en) | 2001-02-07 | 2003-04-08 | Lear Corporation |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having a flexible cover with integrated circuitry |
US8364342B2 (en) * | 2001-07-31 | 2013-01-29 | Immersion Corporation | Control wheel with haptic feedback |
ITMO20020073A1 (it) * | 2002-03-28 | 2003-09-29 | Zeno Meglioli | Go-kart, insieme di accessori per go-kart e apparato di controllo perla marcia di un veicolo, per esempio un go-kart |
ITRM20030176A1 (it) * | 2003-04-16 | 2004-10-17 | Guidosimplex S N C Di Giancarlo Ve Nturini & C | Dispositivo per il comando manuale del freno di un veicolo. |
US6892618B2 (en) * | 2003-08-06 | 2005-05-17 | Chang Chin-Chin | Circular sawing machine having a link mechanism |
US20050067889A1 (en) * | 2003-09-30 | 2005-03-31 | Chernoff Adrian B. | Brake-by-wire input device arrangment |
CN100429107C (zh) * | 2003-10-29 | 2008-10-29 | 唐行伦 | 汽车驾驶操纵装置 |
US20070084646A1 (en) * | 2005-10-13 | 2007-04-19 | Scruggs Donald E | Simple control device for skid steer vehicles |
FR2938225B1 (fr) * | 2008-11-10 | 2011-10-14 | Abc Racing | Dispositif de commande manuelle pour vehicule a moyens de freinage a circuit hydraulique |
DE102008063825A1 (de) | 2008-12-19 | 2010-07-01 | Markus Zippert | Lenk- und Brems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
DE102010020669A1 (de) | 2010-05-11 | 2011-11-17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Ilmenau | Vorrichtung zum Bremsen, Lenken und Fesstellen eines manuellen Rollstuhls |
CN103057579B (zh) * | 2013-01-09 | 2015-09-30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 大小方向可调的方向盘 |
BR102013021915A2 (pt) * | 2013-08-28 | 2015-08-04 | Chafic Samir Feguri | Sistema de direção aplicado em veículos automotores |
GB201323165D0 (en) * | 2013-12-31 | 2014-02-12 | Agco Sa | Steering column |
US9346439B2 (en) | 2014-04-08 | 2016-05-2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teering wheel mounted trailer brake controllers and systems |
USD789898S1 (en) | 2014-04-08 | 2017-06-20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Brake controller |
USD787391S1 (en) | 2014-04-08 | 2017-05-2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teering wheel mounted brake controller |
WO2016070035A1 (en) * | 2014-10-31 | 2016-05-06 | Bonfante Jr Mario | Motor vehicle hand control for differently abled individuals |
CN106080190B (zh) * | 2016-07-11 | 2018-08-14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 |
JP6657160B2 (ja) * | 2017-10-25 | 2020-03-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操作システム、車両操作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DE102019120426A1 (de) * | 2019-07-29 | 2021-02-04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Lenkrad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einem verlagerbaren Lenkrad-Kranz |
CN111301521B (zh) * | 2020-05-13 | 2020-08-18 | 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转向装置以及转向方法 |
CN113183691B (zh) * | 2021-04-25 | 2022-06-03 |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便携式汽车轮胎快速装卸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6962A (en) | 1897-02-08 | 1900-08-28 | Charles David Paige Gibson | Motor-vehicle. |
FR513292A (fr) | 1916-09-15 | 1921-02-11 | Adolphe Clement Bayard | Dispositif permettant de débrayer les automobiles indifféremment à la main ou au pied |
US1519172A (en) * | 1922-04-11 | 1924-12-16 |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 | Automotive brake control |
US1501353A (en) * | 1923-06-29 | 1924-07-15 | Mcdowell James Clarence | Gear controller |
US1841294A (en) * | 1929-04-02 | 1932-01-12 | Earle J Nicholson | Brake |
US2128969A (en) * | 1935-06-19 | 1938-09-06 | Shafer Carl Claude | Hand brake operating mechanism |
US2223800A (en) * | 1939-09-23 | 1940-12-03 | Leonard M Fines | Hand controlled braking mechanism |
US2471244A (en) * | 1946-11-21 | 1949-05-24 | Self John Lee | Braking system for motorcars |
US2470273A (en) * | 1947-08-08 | 1949-05-17 | Uffel Murray G Von | Combined steering wheel and braking mechanism |
US2563339A (en) * | 1949-09-28 | 1951-08-07 | George H Kellogg | Pilot brake for motor vehicles |
US2648993A (en) * | 1951-02-19 | 1953-08-18 | Wilfred H Kemp | Steering column brake |
US2824462A (en) * | 1953-10-26 | 1958-02-25 | Borg Warner | Steering wheel mounted control device |
US3117649A (en) | 1962-11-19 | 1964-01-14 | Clarence C Parton | Single handed triple control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
US4078628A (en) * | 1976-08-16 | 1978-03-14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 Double-wheel automotive hand control system |
US4143734A (en) * | 1976-09-10 | 1979-03-13 | Bhattacharya Bishnu P | Manual control device for automotive vehicle |
US4476954A (en) * | 1982-09-22 | 1984-10-16 | Johns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 Remote control for motor vehicle |
US4722416A (en) * | 1986-08-21 | 1988-02-02 | Ahnafield Bruce L | Joystick vehicle control device |
US4836325A (en) * | 1986-10-23 | 1989-06-06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Off-road vehicle |
SE9003318L (sv) * | 1990-10-19 | 1991-11-11 | Saab Automobile | Reglage, arrangemang och foerfarande foer reglering av servoorgan foer motorfordons framfoerande |
US6263753B1 (en) * | 1999-11-27 | 2001-07-24 | Juan Froehlich | Control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steering, brake and accelerator |
-
1995
- 1995-10-18 US US08/544,676 patent/US5666857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
- 1996-10-15 TW TW085112557A patent/TW305809B/zh active
- 1996-10-17 DE DE69626399T patent/DE69626399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10-17 EP EP96936681A patent/EP085355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10-17 ES ES96936681T patent/ES2195017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10-17 MY MYPI96004311A patent/MY118335A/en unknown
- 1996-10-17 CN CN96199048A patent/CN108246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10-17 WO PCT/US1996/016712 patent/WO1997014574A1/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6-10-17 AU AU74544/96A patent/AU7454496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7
- 1997-05-22 US US08/862,128 patent/US616777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
- 2001-01-02 US US09/753,378 patent/US644699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0853557A1 (en) | 1998-07-22 |
AU7454496A (en) | 1997-05-07 |
CN1082464C (zh) | 2002-04-10 |
DE69626399T2 (de) | 2003-12-04 |
US5666857A (en) | 1997-09-16 |
WO1997014574A1 (en) | 1997-04-24 |
DE69626399D1 (de) | 2003-04-03 |
ES2195017T3 (es) | 2003-12-01 |
CN1204285A (zh) | 1999-01-06 |
MY118335A (en) | 2004-10-30 |
US6446992B2 (en) | 2002-09-10 |
EP0853557B1 (en) | 2003-02-26 |
US6167775B1 (en) | 2001-01-02 |
EP0853557A4 (en) | 2000-07-12 |
US20010006284A1 (en) | 2001-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305809B (zh) | ||
US6296261B1 (en) | Brake assisted steering system for a wheeled bed | |
EP1350706A1 (en) | Steer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CN106184338A (zh) | 履带车辆转向及制动操纵机构 | |
JP5906548B1 (ja) | 足漕ぎ式三輪型車椅子 | |
US7377528B1 (en) | Cambering vehicle with rocking-bar cambering mechanism | |
JP4729689B2 (ja) | 車椅子および車椅子の操作部材 | |
DE102012014027B3 (de) | Vorrichtung zum Umrüsten eines Rollators in ein motorbetriebenes Fortbewegungsmittel | |
US2660447A (en) | Riding sulky for power-operated mowing units | |
CN106697160A (zh) | 分离式可变比例的二刹车把手连动刹车装置及其车辆 | |
US4364580A (en) | Wheelchair | |
WO2023031611A1 (en) | An exercise bike | |
US422087A (en) | loser | |
TWI240692B (en) | Brake apparatus for a bicycle and bicycle comprising this apparatus | |
JP6723731B2 (ja) | 組立式自走車椅子 | |
EP1219514B1 (en) | A steering and braking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 |
US20240253602A1 (en) | Wire activated brake system for a walking aid | |
JP5457926B2 (ja) | 福祉機器の接地部材跳ね上げ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組み込んだキャリーカート | |
JP5298344B2 (ja) | 片手駆動片脚舵取りの車いす | |
FR3150180A1 (fr) | Système de commande d’un véhicule pour aider à l’exercice physique | |
KR20220108707A (ko) | 편의성이 향상된 운전교습용 브레이크 장치 | |
TW404908B (en) | Motorcycle brake | |
US420416A (en) | Island | |
AU599772B2 (en) | Improved toy | |
CN101434283A (zh) | 可自由骑上的三轮脚踏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