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2450167A - 儲能裝置及用電設備 - Google Patents

儲能裝置及用電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50167A
TW202450167A TW112147326A TW112147326A TW202450167A TW 202450167 A TW202450167 A TW 202450167A TW 112147326 A TW112147326 A TW 112147326A TW 112147326 A TW112147326 A TW 112147326A TW 202450167 A TW202450167 A TW 2024501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long
extension portion
extension
main body
wel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47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永鋒
陳誌雄
黃立炫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深圳海辰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大陸商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深圳海辰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大陸商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深圳海辰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50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5016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64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M50/566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10Multiple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e.g. arrays o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4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 H01G11/76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multiple or stacked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01G11/82Fixing or assembling a capacitive element in a housing, e.g. mounting electrodes, current collectors or terminal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6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8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4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66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 H01M50/169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s of assembling casings with lids by welding, brazing or solde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儲能裝置及用電設備。儲能裝置包括轉接片、極耳及焊接保護片。極耳連接至轉接片。焊接保護片抵壓極耳背離轉接片的一側表面。焊接保護片包括主體部、第一彎折連接部及第一延伸部。第一彎折連接部連接於第一延伸部和主體部之間,第一延伸部與主體部可相對翻折以相對設置。第一延伸部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的端部開設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的寬度小於第一延伸部的寬度。第一延伸部的兩個第一邊角部的距離小於主體部的長度,使得機械手可以伸入至第一缺口的位置處夾持焊接保護片,從而穩定地夾持住焊接保護片,第一邊角部沿第一方向相對主體部內縮,以減少第一邊角部與極耳接觸,從而避免第一邊角部形成鋒利的部分而對極耳造成損傷。

Description

儲能裝置及用電設備
本申請涉及儲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儲能裝置及用電設備。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流。而日益嚴峻的空氣形勢也進一步促進了儲能裝置的興起和發展。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環使用次數多、儲存時間長的儲能裝置成為了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等全球性問題的關鍵。
儲能裝置通常包括電極組件、轉接片、焊接保護片和極柱。其中,電極組件上設置有極耳,極耳位於轉接片和焊接保護片之間。轉接片與極柱進行焊接。然而,現有的焊接保護片在與極耳進行焊接時,存在著對齊效率低、對齊精度差的問題,從而導致儲能裝置的生産效率低、産品可靠性差。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儲能裝置及用電設備,以解決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的對齊效率低、對齊精度差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儲能裝置,儲能裝置包括轉接片、極耳以及焊接保護片。極耳連接至轉接片。焊接保護片抵壓極耳背離所述轉接片的一側表面。焊接保護片包括主體部、第一彎折連接部以及第一延伸部。主體部和第一延伸部分別沿第一方向延伸設置。第一彎折連接部連接於第一延伸部和主體部之間,第一延伸部與主體部可相對翻折以相對設置。第一延伸部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的端部沿第一方向相對的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沿第二方向的寬度小於第一延伸部沿第二方向的寬度;第二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第一延伸部沿第一方向的兩個端部與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的端部的連接處形成兩個第一邊角部,兩個第一邊角部沿第一方向的距離小於主體部沿第一方向的長度。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儲能裝置中,基於第一彎折連接部連接於第一延伸部和主體部之間,第一延伸部與主體部可相對翻折以相對設置,在第一延伸部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的端部沿第一方向相對的兩端分別開設第一缺口,第一缺口沿第二方向的寬度小於第一延伸部沿第二方向的寬度,且兩個第一邊角部沿第一方向的距離小於主體部沿第一方向的長度。一方面,機械手可以伸入至第一缺口的位置處夾持焊接保護片,從而穩定地夾持住焊接保護片,並可以快速地將焊接保護片準確地放置到極耳上的指定位置,以提高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的對齊效率和對齊精度,進而提高儲能裝置的生産效率和産品可靠性;同時,避免了焊接保護片在極耳上方發生位移,防止焊接保護片與極耳出現虛焊、漏焊等問題。另一方面,第一延伸部上的第一缺口可以使得第一邊角部沿第一方向相對主體部內縮,以減少第一邊角部與極耳的接觸,從而有效地避免第一邊角部對極耳造成損傷,提高儲能裝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再一方面,第一邊角部沿第一方向相對主體部內縮,還可以減少第一邊角部與其他物體觸碰的機會,避免第一邊角部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的方向翹起,從而避免第一邊角部形成鋒利的部分而刺穿或劃傷極耳。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焊接保護片還包括第二彎折連接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沿第一方向延伸設置。第二彎折連接部與主體部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的一端連接,第二彎折連接部連接於第二延伸部和主體部之間,第二延伸部與主體部可相對翻折以相對設置,第二延伸部位於主體部朝向第一延伸部的一側。第二延伸部遠離第二彎折連接部的端部沿第一方向相對的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沿第二方向的寬度小於第二延伸部沿第二方向的寬度。第二延伸部沿第一方向的兩個端部與遠離第二彎折連接部的端部的連接處形成兩個第二邊角部,兩個第二邊角部沿第一方向的距離小於主體部沿第一方向的長度。一方面,機械手可以同時伸入至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位置處夾持焊接保護片,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可以為機械手提供多個夾持位置,增加機械手的著力點,從而使機械手可以更穩定地夾持住焊接保護片,並可以快速地將焊接保護片準確地放置到極耳上的指定位置,以提高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的對齊效率和對齊精度,進而提高儲能裝置的生産效率和産品可靠性;同時,避免了焊接保護片在極耳上方發生位移,防止焊接保護片與極耳出現虛焊、漏焊等問題。另一方面,第二延伸部上的第二缺口可以使得第二邊角部沿第一方向相對主體部內縮,以減少第二邊角部與極耳的接觸,從而有效地避免第二邊角部對極耳造成損傷,提高儲能裝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再一方面,第二邊角部沿第一方向相對主體部內縮,還可以減少第二邊角部與其他物體觸碰的機會,避免第二邊角部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的方向翹起,從而避免第二邊角部形成鋒利的部分而刺穿或劃傷極耳。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第一延伸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對設置的兩個第一側壁和位於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一側的第二側壁。第一缺口包括與第一側壁連接的第一槽壁和與第二側壁連接的第二槽壁,第一側壁與第一槽壁之間圓角過渡,第二側壁與第二槽壁之間圓角過渡,第一槽壁與第二槽壁之間圓角過渡。第二延伸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對設置的兩個第三側壁和位於遠離第二彎折連接部一側的第四側壁。第二缺口包括與第三側壁連接的第三槽壁和與第四側壁連接的第四槽壁,第三側壁與第三槽壁之間圓角過渡,第四側壁與第四槽壁之間圓角過渡,第三槽壁與第四槽壁之間圓角過渡。從而避免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上形成尖角,進而避免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對極耳造成損傷,以提高儲能裝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第一槽壁與第二槽壁呈鈍角或直角設置,第三槽壁與第四槽壁呈鈍角或直角設置。通過第一槽壁與第二槽壁呈鈍角設置、第三槽壁與第四槽壁呈鈍角設置,使得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之間、第三槽壁與第四槽壁之間過渡更加平緩,從而減小第一延伸部衝壓第一缺口後第一延伸部在對應第一缺口附近位置的內應力,減小第二延伸部衝壓第二缺口後第二延伸部在對應第二缺口附近位置的內應力,進而避免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在衝壓後發生翹起的問題,以避免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劃傷極耳,提高儲能裝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通過第一槽壁與第二槽壁呈直角設置、第三槽壁與第四槽壁呈直角設置,可以提高衝壓頭的尖銳程度,從而減少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衝壓成型的難度。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第一缺口沿第二方向的寬度為1.5mm~2.5mm,第一缺口沿第一方向的長度為0.3mm~0.6mm。第二缺口沿第二方向的寬度為1.5mm~2.5mm,第二缺口沿第一方向的長度為0.3mm~0.6mm。使得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相對主體部足夠的內縮,從而減少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與極耳的接觸,從而避免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對極耳造成損傷。其中,第一缺口的寬度小於1.5mm,第一缺口的長度小於0.3mm,第二缺口的寬度小於1.5mm,第二缺口的長度小於0.3mm時。一方面,機械手伸入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後,機械手對於焊接保護片的夾持面積不足,機械手對於焊接保護片的夾持不夠穩定,導致焊接保護片容易發生掉落,從而降低儲能裝置的生産效率。另一方面,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相對主體部的內縮程度不足,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容易與極耳接觸,導致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容易對極耳造成損傷。再一方面,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也容易與其他物體發生觸碰,導致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的方向翹起,從而刺穿或劃傷極耳。第一缺口的寬度大於2.5mm,第一缺口的長度大於0.6mm,第二缺口的寬度大於2.5mm,第二缺口的長度大於0.6mm時。一方面,機械手在將焊接保護片放置於極耳上之後,機械手在鬆開焊接保護片時,容易帶動焊接保護片移位,從而影響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的對齊精度,降低儲能裝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尺寸過大,會減少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的連接面積,從而對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焊接後的連接强度和連接穩定性造成不良影響。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第一延伸部沿第一方向的長度為22mm~30mm,第一延伸部沿第二方向的寬度為3mm~9mm。第二延伸部沿第一方向的長度為22mm~30mm,第二延伸部沿第二方向的寬度為3mm~9mm。使得焊接保護片在對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位置處與極耳具有足夠的焊接面積,從而保證焊接保護片與極耳具有足夠的連接强度,以提高儲能裝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第一延伸部的長度小於22mm,第一延伸部的寬度小於3mm,第二延伸部的長度小於22mm,第二延伸部的寬度小於3mm時。容易導致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的焊接面積過小,導致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的連接强度不足,從而影響儲能裝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第一延伸部的長度大於30mm,第一延伸部的寬度大於9mm,第二延伸部的長度大於30mm,第二延伸部的寬度大於9mm時,不利於儲能裝置的緊湊設計,導致儲能裝置的能量密度小。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位於極耳與主體部之間,使得第一延伸部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的側部與極耳發生接觸,以增大第一延伸部與極耳之間的摩擦面。使得第二延伸部遠離第二彎折連接部的側部與極耳發生接觸,以增大第二延伸部與極耳之間的摩擦面,從而增大焊接保護片與極耳之間的摩擦面和摩擦力,進而避免焊接保護片相對極耳發生位移。焊接保護片在對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間的位置處形成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增阻區域,增阻區域可以增大焊接保護片與極耳之間的摩擦係數,提高焊接保護片與極耳之間的摩擦力,避免焊接保護片與極耳壓合時出現側滑、移位的問題,從而避免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焊接時出現虛焊或錯焊的問題,進而提高儲能裝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第二側壁和第四側壁之間沿第一方向的距離為0.05mm~1mm。一方面使得第一延伸部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的側部與極耳發生接觸,第二延伸部遠離第二彎折連接部的側部與極耳發生接觸,從而增大焊接保護片與極耳之間的摩擦面和摩擦力,進而避免焊接保護片與極耳之間發生滑移,避免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焊接時出現虛焊或錯焊的問題,進而提高儲能裝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另一方面使得焊接保護片的結構更加緊湊,焊接保護片整體的厚度均勻,使焊接保護片與極耳之間均勻焊接,從而增强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的連接强度,避免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焊接時出現虛焊或漏焊的問題,進而提高儲能裝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其中,在第二側壁和第四側壁之間的距離大於1mm時,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焊接時,主體部對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間的位置容易被焊穿,導致極耳破損,影響儲能裝置的生産效率、産品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別與主體部貼接設置,避免第一延伸部和主體部之間、第二延伸部和主體部之間進入灰塵或其他雜物而造成焊接保護片與極耳虛焊。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焊接保護片還包括連接於主體部沿第一方向的端部的止擋部,主體部、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在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對應的位置處圍合形成避讓空間。止擋部相對主體部彎折設置,且彎折至避讓空間中,止擋部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對第一延伸部上的第一邊角部和第二延伸部上的第二邊角部起到止擋或遮蔽的作用,從而減少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與極耳接觸,以及避免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的方向翹起,進而避免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對極耳造成損傷。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沿第一方向,止擋部分別與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間隔設置,以在止擋部和第一延伸部之間、止擋部與第二延伸部之間形成止擋空間,從而止擋部能夠進一步地對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進行止擋或遮蔽,減少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與極耳的接觸,避免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的方向翹起,以及避免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在折彎時與止擋部發生干涉。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第一延伸部包括位於遠離主體部一側的第一表面,止擋部包括位於遠離主體部一側的第二表面,第二延伸部包括位於遠離主體部一側的第三表面。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和/或第三表面共面設置,避免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的方向翹起,從而避免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對極耳造成損傷。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止擋部靠近主體部的一端沿第二方向的寬度大於或等於止擋部遠離主體部的一端沿第二方向的寬度,以減小止擋部遠離主體部一端的尖銳程度,從而避免止擋部對極耳造成損傷,以及使止擋部與主體部之間的過渡更加平緩,從而減小止擋部衝壓成型後止擋部與主體部連接處的內應力,避免止擋部與主體部之間發生開裂。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止擋部沿第二方向的寬度為1mm~2mm,止擋部沿第三方向的高度為0.15mm~0.25mm,第三方向分別垂直於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一方面,可以避免止擋部影響機械手對於焊接保護片的夾持。另一方面,使得止擋部可以有效地對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進行止擋或遮蔽,從而減少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與極耳的接觸;以及避免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的方向翹起。再一方面,可以避免止擋部相對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凸出而對極耳造成損傷。其中,止擋部的寬度小於1mm,止擋部的高度小於0.15mm時,止擋部無法有效地對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進行止擋或遮蔽,導致第一邊角部和第二邊角部容易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的方向翹起。止擋部的寬度大於2mm,止擋部的高度大於0.25mm時,一方面,止擋部容易對機械手産生止擋,導致機械手難以伸入至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內,從而影響機械手對於焊接保護片的夾持。另一方面,止擋部容易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相對主體部折彎時,與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發生干涉。再一方面,止擋部在第三方向上容易相對第一延伸部或第二延伸部凸出,從而對極耳造成損傷。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位於主體部背離所述極耳的一側,以提高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的貼合程度,從而提高焊接保護片與極耳之間的焊接强度,避免焊接保護片與極耳之間出現虛焊、錯焊或者漏焊的問題,進而提升焊接保護片與極耳之間的焊接可靠性和儲能裝置的使用安全性。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實現方式中,焊接保護片上設置有焊接區,焊接區內設置有多個焊接點。至少一個焊接點沿第三方向在主體部上的正投影分別與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沿第三方向在主體部上的正投影重疊,第三方向分別垂直於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如此可以使得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焊接後,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熔接在一起,從而使焊接保護片與極耳均勻焊接,增强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的連接强度,以及避免焊接保護片與極耳之間出現虛焊的問題。
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用電設備,用電設備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儲能裝置,儲能裝置為用電設備提供電能,提高用電設備的使用壽命。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申請中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沒有作出進步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在本文中提及「實施例」或「實施方式」意味著,結合實施例或實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的各個位置出現該短語並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實施例,也不是與其它實施例互斥的獨立的或備選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顯式地和隱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與其它實施例相結合。
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的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特定實施例,並非要限制本申請。本申請的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於區別不同對象,而非用於描述特定順序。在本申請說明書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相關聯列出的項中的一個或多個的任何組合以及所有可能組合,並且包括這些組合。
由於人們所需要的能源都具有很强的時間性和空間性,為了合理利用能源並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需要通過一種介質或者設備,把一種能量形式用同一種或者轉換成另外一種能量形式儲存起來,基於未來應用需要再以特定能量形式釋放出來。眾所周知,要實現碳中和的大目標,目前綠色電能的産生主要途徑是發展光伏、風電等綠色能源來替代化石能源,目前綠色電能的産生普遍依賴於光伏、風電、水勢等。而風能和太陽能等普遍存在間歇性强、波動性大的問題,會造成電網不穩定,用電高峰電不夠,用電低谷電太多,不穩定的電壓還會對電力造成損害,因此可能因為用電需求不足或電網接納能力不足,引發「棄風棄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須依賴儲能。即將電能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手段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儲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將能量轉化為電能釋放出來。簡單來說,儲能就類似一個大型「充電寶」,在光伏、風能充足時,將電能儲存起來,在需要時釋放儲能的電力。
以電化學儲能為例,本方案提供一種儲能裝置100,儲能裝置100內設有化學電池,主要是利用化學電池內的化學元素做儲能介質,充放電過程伴隨儲能介質的化學反應或者變化,簡單說就是把風能和太陽能産生的電能存在化學電池中,在外部電能的使用達到高峰時再將儲存的電量釋放出來使用,或者轉移給電量緊缺的地方再使用。
目前的儲能(即能量儲存)應用場景較為廣泛,包括發電側儲能、電網側儲能、可再生能源並網儲能以及用戶側儲能等方面,對應的儲能裝置100的種類包括有:
(1)應用在電網側儲能場景的大型儲能集裝箱,其可作為電網中優質的有功無功調節電源,實現電能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負荷匹配,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並在電網系統備用、緩解高峰負荷供電壓力和調峰調頻方面意義重大。
(2)應用在用戶側的工商業儲能場景(銀行、商場等)的中小型儲能電櫃以及應用在用戶側的家庭儲能場景的戶用小型儲能箱,主要運行模式為「削峰填谷」。由於根據用電量需求在峰谷位置的電費存在較大的價格差異,用戶有儲能設備後,為了減少成本,通常在電價低谷期,對儲能設備進行充電處理;電價高峰期,再將儲能設備中的電放出來進行使用,以達到節省電費的目的。另外,在邊遠地區以及地震、颶風等自然災害高發的地區,家用儲能裝置的存在,相當於用戶為自己和電網提供了備用電源,免除由於災害或其他原因導致的頻繁斷電帶來的不便。
本申請實施例以用戶側儲能中的家用儲能場景為例進行說明,附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儲能裝置100的家用儲能場景圖,本申請儲能裝置100並不限定於家用儲能場景。
本申請提供一種戶用儲能系統,戶用儲能系統包括電能轉換裝置2000、用戶負載以及儲能裝置100。其中,電能轉換裝置2000可以為光伏板。用戶負載為需要進行供電的負載設備1000,儲能裝置100為用電設備提供電能。負載設備1000可以為路燈410、家用電器420等。儲能裝置100為一小型儲能箱,可通過壁掛方式安裝於室外牆壁。具體的,光伏板可以在電價低谷時期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儲能裝置100用於儲存光伏板所轉換的電能,並在電價高峰時供應前述電能給路燈410和家用電器420進行使用,或者在電網斷電/停電時進行供電。
可以理解的是,儲能裝置100可包括但不限於單體電池、電池模組、電池包、電池系統等。當儲能裝置100為單體電池時,儲能裝置100可為方形電池。
在本申請中,為了更清楚地描述,將X軸方向定義為第一方向、Y軸方向定義為第二方向、Z軸方向定義為第三方向,其中,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以及第三方向Z兩兩相互垂直。
請參閱圖2,圖2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電池包300的爆炸圖。電池包300包括箱體310、箱蓋320以及儲能裝置100。儲能裝置100收容在箱體310內,箱蓋320封蓋箱體310。箱體310和箱蓋320之間圍合形成收容空間,儲能裝置100收容在收容空間內。其中,儲能裝置100可以設置為多個,多個儲能裝置100之間可以並聯連接或串聯連接。
請參閱圖3,圖3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儲能裝置100的爆炸圖。儲能裝置100包括殼體110、端蓋120、電極組件130以及轉接片150。殼體110和端蓋120之間圍合形成容納空間,電極組件130收容在容納空間內。其中,電極組件130可以設置為多個,多個電極組件130之間堆疊設置。端蓋120上還設置有極柱121。電極組件130與極柱121之間通過轉接片150電連接,以使儲能裝置100能夠通過極柱121向外輸出電能。
請一併參閱圖4、圖5、圖6、圖7以及圖8,圖4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儲能裝置100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中I部分的放大圖;圖6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焊接保護片160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焊接保護片160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中II部分的放大圖。電極組件130上設置有用於與轉接片150連接的極耳131。轉接片150分別與極柱121和極耳131連接。焊接保護片160抵壓極耳131背離轉接片150一側的表面,焊接保護片160用於在將極耳131與轉接片150焊接在一起時,避免極耳131被焊接壓頭焊穿,以及用於加强極耳131與轉接片150焊接後的連接强度。具體地,極耳131包括第一耳部1311和與第一耳部1311連接的第二耳部1312。第一耳部1311位於焊接保護片160和轉接片150之間。第二耳部1312相對第一耳部1311朝向遠離轉接片150的方向彎折設置。第二耳部1312與電極組件130連接。
焊接保護片160包括主體部161、第一彎折連接部162以及第一延伸部164。主體部161和第一延伸部164分別沿第一方向X延伸設置。其中,主體部161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1和第一延伸部164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2相同。第一彎折連接部162連接於第一延伸部164和主體部161之間。第一延伸部164與主體部161可相對翻折以相對設置,使得焊接保護片160形成雙層結構,從而提高焊接保護片160的整體强度,避免焊接保護片160在運輸或安裝過程中被折彎,以及提高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連接强度,使轉接片150、極耳131及焊接保護片160三者可以被更穩固地焊接在一起,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
其中,主體部161、第一彎折連接部162和第一延伸部164可以為一體式結構,焊接保護片160可以通過衝壓及翻折等工藝製成,一體式結構可以簡化焊接保護片160的製造工藝,無需設置其他連接結構,從而減少焊接保護片160的製造成本。第一延伸部164相對主體部161翻折後與主體部161相對設置,第一延伸部164與主體部161的彎折處形成第一彎折連接部162。第一彎折連接部162可以呈C字形。第一彎折連接部162位於主體部161靠近第二耳部1312的一側。其中,第一延伸部164相對主體部161彎折後,在第一彎折連接部162的位置自然地形成圓角過渡,第一彎折連接部162上沒有毛刺,第二耳部1312在相對第一耳部1311彎折時不會被毛刺刺傷或刺穿,從而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
第一延伸部164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162的端部沿第一方向X相對的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一缺口166。第一缺口166暴露出主體部161的邊緣部分。第一缺口166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1小於第一延伸部164沿第二方向Y寬度W2。第二方向Y垂直於第一方向X。第一延伸部164沿第一方向X的兩個端部與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162的端部的連接處形成兩個第一邊角部1644。兩個第一邊角部1644沿第一方向X的距離D1小於主體部161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1。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將第一延伸部164與主體部161相對翻折以相對設置,以及在第一延伸部164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162的一端開設第一缺口166,兩個第一邊角部1644沿第一方向X的距離D1小於主體部161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1。一方面,機械手可以伸入至第一缺口166的位置處夾持焊接保護片160,從而穩定地夾持住焊接保護片160,第一缺口166還可以起到為機械手定位的作用,使機械手與焊接保護片160的位置保持相對一致,從而使機械手可以快速地將焊接保護片160準確地放置到極耳131上的指定位置,以提高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對齊效率和對齊精度,進而提高儲能裝置100的生産效率和産品可靠性;同時,避免了焊接保護片160在極耳131上方發生位移,防止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出現虛焊、漏焊等問題。另一方面,第一缺口166可以使主體部161沿第一方向X兩端的邊緣部分相對第一延伸部164暴露,即第一缺口166使得第一邊角部1644沿第一方向X相對主體部161內縮,以減少第一邊角部1644與極耳131的接觸,從而有效地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對極耳131造成損傷,進而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再一方面,第一邊角部1644沿第一方向X相對主體部161內縮還可以減少第一邊角部1644與其他物體觸碰的機會,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161的方向翹起,從而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形成鋒利的部分而刺穿或劃傷極耳131。其中,機械手可以沿第一方向X夾持焊接保護片160,以方便將焊接保護片160放置於極耳131上之後,鬆開焊接保護片160。相較於通過手工放置焊接保護片160,本實施例中通過機械手夾持焊接保護片160並將焊接保護片160放置到極耳131上的指定位置,可以大大提高焊接保護片160的放置效率和放置精度,從而大大提高儲能裝置100的生産效率,降低生産成本。
第一延伸部164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2為22mm~30mm,第一延伸部164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2為3mm~9mm,以使得焊接保護片160在對應第一延伸部164的位置處與極耳131具有足夠的焊接面積,從而保證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具有足夠的連接强度,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第一延伸部164的長度L2可以為22mm、24mm、26mm、28mm、30mm等等;第一延伸部164的寬度W2可以為3mm、5mm、7mm、9mm等等。其中,第一延伸部164的長度L2小於22mm,第一延伸部164的寬度W2小於3mm時,容易導致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焊接面積過小,導致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連接强度不足,從而影響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第一延伸部164的長度L2大於30mm,第一延伸部164的寬度W2大於9mm時,不利於儲能裝置100的緊湊設計,導致儲能裝置100的能量密度小。
在本實施例中,焊接保護片160還包括第二彎折連接部163和第二延伸部165。第二延伸部165沿第一方向X延伸設置。其中,第二延伸部165的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3與主體部161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1相同。第二彎折連接部163與主體部161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162的一端連接。第二彎折連接部163連接於第二延伸部165和主體部161之間。第二延伸部165與主體部161可相對翻折以相對設置,且第二延伸部165位於主體部161朝向第一延伸部164的一側,使得焊接保護片160形成雙層結構,從而提高焊接保護片160的整體强度,避免焊接保護片160在運輸或安裝過程中被折彎,以及提高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連接强度,使轉接片150、極耳131及焊接保護片160三者可以被更穩固地焊接在一起,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
其中,主體部161、第二彎折連接部163和第二延伸部165可以為一體式結構,以簡化焊接保護片160的製造工藝,以及減少焊接保護片160的製造成本。第二延伸部165相對主體部161翻折後與主體部161相對設置,第二延伸部165與主體部161的彎折處形成第二彎折連接部163。第二彎折連接部163可以呈C字形。第二延伸部165相對主體部161彎折後,在第二彎折連接部163的位置自然地形成圓角過渡,第二彎折連接部163上沒有毛刺,從而避免對極耳131造成損傷,進而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
第二延伸部165遠離第二彎折連接部163的端部沿第一方向X相對的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二缺口167。沿第二方向Y,第二缺口167與第一缺口166相對設置。第二缺口167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3小於第二延伸部165沿第二方向Y寬度W4。第二延伸部165沿第一方向X的兩個端部與遠離第二彎折連接部163的端部的連接處形成兩個第二邊角部1654。兩個第二邊角部1654沿第一方向X的距離D2小於主體部161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1。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將第二延伸部165與主體部161相對翻折以相對設置,以及在第二延伸部165遠離第二彎折連接部163的一端開設第二缺口167,兩個第二邊角部1654沿第一方向X的距離D2小於主體部161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1。一方面,在機械手夾持焊接保護片160時,機械手可以同時伸入至第一缺口166和第二缺口167的位置處夾持焊接保護片160,第一缺口166和第二缺口167可以為機械手提供多個夾持位置,增加機械手的著力點,從而使機械手可以更穩定地夾持住焊接保護片160。第一缺口166和第二缺口167還可以起到為機械手定位的作用,使機械手與焊接保護片160的位置保持相對一致,從而使機械手可以快速地將焊接保護片160準確地放置到極耳131上的指定位置,以提高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對齊效率和對齊精度,進而提高儲能裝置100的生産效率和産品可靠性;同時,避免了焊接保護片160在極耳131上方發生位移,防止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出現虛焊、漏焊等問題。另一方面,第二缺口167可以使主體部161沿第一方向X兩端的邊緣部分相對第二延伸部165暴露,即第二缺口167使得第二邊角部1654沿第一方向X相對主體部161內縮,以減少第二邊角部1654與極耳131的接觸,從而有效地避免第二邊角部1654對極耳131造成損傷,進而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再一方面,第二邊角部1654沿第一方向X相對主體部161內縮還可以減少第二邊角部1654與其他物體觸碰的機會,避免第二邊角部1654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161的方向翹起,從而避免第二邊角部1654形成鋒利的部分而刺穿或劃傷極耳13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缺口166和第二缺口167的形狀可以配置為不同形狀或相同形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彎折連接部163可以位於主體部161靠近第二耳部1312的一側,焊接保護片160在於極耳131焊接時,可以不用區分第一彎折連接部162和第二彎折連接部163的安裝方向,從而減少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焊接工序,提高焊接效率,以及避免焊接錯誤,提高儲能裝置100的生産良率。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64與第二延伸部165可以相對主體部161對稱設置,以減少焊接保護片160的製造工藝,提高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焊接效率。
第二延伸部165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3為22mm~30mm,第二延伸部165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4為3mm~9mm,以使得焊接保護片160在對應第二延伸部165的位置處與極耳131具有足夠的焊接面積,從而保證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具有足夠的連接强度,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第二延伸部165的長度L3可以為22mm、24mm、26mm、28mm、30mm等等;第二延伸部165的寬度W4可以為3mm、5mm、7mm、9mm等等。其中,第二延伸部165的長度L3小於22mm,第二延伸部165的寬度W4小於3mm時,容易導致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焊接面積過小,導致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連接强度不足,從而影響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第二延伸部165的長度L3大於30mm,第二延伸部165的寬度W4大於9mm時,不利於儲能裝置100的緊湊設計,導致儲能裝置100的能量密度小。
第一延伸部164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相對設置的兩個第一側壁1641和位於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162一側的第二側壁1642。第一缺口166包括與第一側壁1641連接的第一槽壁1661和與第二側壁1642連接的第二槽壁1662。第一側壁1641與第一槽壁1661之間圓角過渡,第二側壁1642與第二槽壁1662之間圓角過渡,第一槽壁1661與第二槽壁1662之間圓角過渡,以減少第一延伸部164上的尖角,避免第一延伸部164對極耳131造成損傷,進而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其中,第二槽壁1662與第二側壁1642的連接處形成第一邊角部1644,第一邊角部1644構造為圓角。兩個第一邊角部1644沿第一方向X的距離D1可以為兩個第一缺口166中的第二槽壁1662之間的距離。
第二延伸部165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相對設置的兩個第三側壁1651和位於遠離第二彎折連接部163一側的第四側壁1652。第二缺口167包括與第三側壁1651連接的第三槽壁1671和與第四側壁1652連接的第四槽壁1672。第三側壁1651與第三槽壁1671之間圓角過渡,第四側壁1652與第四槽壁1672之間圓角過渡,第三槽壁1671與第四槽壁1672之間圓角過渡,以減少第二延伸部165上的尖角,避免第二延伸部165對極耳131造成損傷,進而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其中,第四槽壁1672與第四側壁1652的連接處形成第二邊角部1654,第二邊角部1654構造為圓角。兩個第二邊角部1654沿第一方向X的距離D2可以為兩個第二缺口167中的第四槽壁1672之間的距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槽壁1662與第一側壁1641之間平行設置,第四槽壁1672與第三側壁1651之間平行設置,以避免機械手在於第二槽壁1662和第四槽壁1672抵接時發生側滑,以及方便機械手對焊接保護片160施加足夠的加持力,從而使機械手更可靠地夾持住焊接保護片16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槽壁1662和第四槽壁1672分別構造為平面,以避免機械手在於第二槽壁1662和第四槽壁1672抵接時發生側滑。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槽壁1661與第二槽壁1662呈鈍角設置,使得第一槽壁1661和第二槽壁1662之間的過渡更加平緩,從而減小第一延伸部164衝壓第一缺口166後第一延伸部164在對應第一缺口166附近位置的內應力,進而避免第一延伸部164的第一邊角部1644在衝壓後發生翹起的問題,以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劃傷極耳131,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第三槽壁1671與第四槽壁1672呈鈍角設置,使得第三槽壁1671和第四槽壁1672之間的過渡更加平緩,從而減小第二延伸部165衝壓第二缺口167後第二延伸部165在對應第二缺口167附近位置的內應力,進而避免第二延伸部165的第二邊角部1654在衝壓後發生翹起的問題,以避免第二邊角部1654劃傷極耳13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槽壁1661與第二槽壁1662呈直角設置,第三槽壁1671與第四槽壁1672呈直角設置,可以提高衝壓頭的尖銳程度,從而減小第一缺口166和第二缺口167衝壓成型的難度,以及減少第一缺口166和第二缺口167的槽壁上的毛刺。
第一缺口166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1為1.5mm~2.5mm,第一缺口166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4為0.3mm~0.6mm,以使得第一邊角部1644沿第一方向X相對主體部161足夠的內縮,減少第一邊角部1644與極耳131的接觸,從而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對極耳131造成損傷。其中,第一缺口166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1可以為第一槽壁1661與第二側壁1642沿第二方向Y的距離,第一缺口166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4可以為第二槽壁1662與第一側壁1641沿第一方向X的距離。例如,第一缺口166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1可以為1.5mm、2mm、2.5mm等等;第一缺口166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4可以為0.3mm、0.4mm、0.5mm、0.6mm等等。其中,第一缺口166的寬度W1小於1.5mm,第一缺口166的長度L4小於0.3mm時。一方面,機械手伸入第一缺口166後,機械手對於焊接保護片160的夾持面積不足,機械手對於焊接保護片160的夾持不夠穩定,導致焊接保護片160容易發生掉落,從而降低儲能裝置100的生産效率。另一方面,第一邊角部1644沿第一方向X相對主體部161的內縮程度不足,第一邊角部1644容易與極耳131接觸,導致第一邊角部1644容易對極耳131造成損傷。再一方面,第一邊角部1644也容易與其他物體發生觸碰,導致第一邊角部1644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161的方向翹起,從而刺穿或劃傷極耳。第一缺口166的寬度W1大於2.5mm,第一缺口166的長度L4大於0.6mm時,一方面,機械手在將焊接保護片160放置於極耳131上之後,機械手在鬆開焊接保護片160時,容易帶動焊接保護片160移位,從而影響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對齊精度,降低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第一缺口166的尺寸過大,會減少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連接面積,從而對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焊接後的連接强度和連接穩定性造成不良影響。
第二缺口167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3為1.5mm~2.5mm,第二缺口167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5為0.3mm~0.6mm,以使得第二邊角部1654沿第一方向X相對主體部161足夠的內縮,減少第二邊角部1654與極耳131的接觸,從而避免第二邊角部1654對極耳131造成損傷。其中,第二缺口167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3可以為第三槽壁1671與第四側壁1652沿第二方向Y的距離,第二缺口167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5可以為第四槽壁1672與第三側壁1651沿第一方向X的距離。例如,第二缺口167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3可以為1.5mm、2mm、2.5mm等等;第二缺口167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L5可以為0.3mm、0.4mm、0.5mm、0.6mm等等。其中,第二缺口167的寬度W3小於1.5mm,第二缺口167的長度L5小於0.3mm時,一方面,機械手伸入第二缺口167後,機械手對於焊接保護片160的夾持面積不足,機械手對於焊接保護片160的夾持不夠穩定,導致焊接保護片160容易發生掉落,從而降低儲能裝置100的生産效率。另一方面,第二邊角部1654沿第一方向X相對主體部161的內縮程度不足,第二邊角部1654容易與極耳131接觸,導致第二邊角部1654容易對極耳131造成損傷。再一方面,第二邊角部1654也容易與其他物體發生觸碰,導致第二邊角部1654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161的方向翹起,從而刺穿或劃傷極耳。第二缺口167的寬度W3大於2.5mm,第二缺口167的長度L5大於0.6mm時,一方面,機械手在將焊接保護片160放置於極耳131上之後,機械手在鬆開焊接保護片160時,容易帶動焊接保護片160移位,從而影響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對齊精度,降低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第二缺口167的尺寸過大,會減少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連接面積,從而對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焊接後的連接强度造成不良影響。其中,第一槽壁1661與第三槽壁1671沿第二方向Y的距離可以為3mm~6mm,例如,第一槽壁1661與第三槽壁1671沿第二方向Y的距離可以為3mm、4mm、5mm、6mm等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側壁1642和第四側壁1652之間沿第一方向X的距離W5為0.05mm~1mm,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延伸部164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162的側部與極耳131發生接觸,第二延伸部165遠離第二彎折連接部163的側部與極耳131發生接觸,從而增大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之間的摩擦面和摩擦力,進而避免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之間發生滑移,避免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焊接時出現虛焊或錯焊的問題,進而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另一方面使得焊接保護片160的結構更加緊湊,焊接保護片160的厚度均勻,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能夠均勻焊接,從而增强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連接强度,以及避免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焊接時出現虛焊或漏焊的問題,進而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再一方面,還可以方便第一延伸部164與第二延伸部165相對主體部161折彎,避免第一延伸部164與第二延伸部165産生干涉,降低焊接保護片160的加工難度。示例性地,第二側壁1642和第四側壁1652之間沿第一方向X的距離W5可以為0.05mm、0.1mm、0.2mm、0.5mm、1mm等等。其中,在第二側壁1642和第四側壁1652之間沿第一方向X的距離大於1mm時,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焊接時,主體部161在對應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之間的位置容易被焊接壓頭焊穿,主體部161對應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之間的位置容易被焊穿,導致極耳131破損,影響儲能裝置100的生産效率、産品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64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162的一端與第二延伸部165遠離第二彎折連接部163的一端鄰接設置。其中,焊接保護片160在對應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之間的位置處形成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增阻區域1602,焊接壓頭在將焊接保護片160抵壓在極耳131上時,增阻區域1602可以增大焊接保護片160與焊接壓頭或極耳131之間的摩擦係數,從而增大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之間的摩擦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沿第三方向Z,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分別與主體部161貼接設置,以方便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分別與主體部161焊接在一起,從而提高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焊接效率,增强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連接强度,以及避免第一延伸部164和主體部161之間、第二延伸部165和主體部161進入灰塵或其他雜物而造成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虛焊。在一些實施例中,沿第三方向Z,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分別與主體部161呈間隔設置,以減小焊接保護片160的成型難度。
請一並參閱圖6、圖7、圖8及圖9,圖9是圖7中的焊接保護片160的側視圖。焊接保護片160還包括止擋部168。止擋部168連接於主體部161沿第一方向X的端部。主體部161、第一延伸部164以及第二延伸部165在第一缺口166和第二缺口167對應的位置處圍合形成避讓空間1601。止擋部168相對主體部161彎折設置,且彎折至避讓空間1601中。止擋部168沿第三方向Z延伸設置。第三方向Z分別垂直於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沿第一方向X,止擋部168位於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的外側,止擋部168在第一方向X上可以對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進行止擋或遮蔽的作用,從而減少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與極耳131的接觸,以及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161的方向翹起,進而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對極耳131造成損傷。
第一延伸部164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162的一端沿第一方向X的正投影與止擋部168沿第一方向X的正投影重疊設置,止擋部168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對第一延伸部164上的第一邊角部1644起到止擋或遮蔽的作用,從而減少第一邊角部1644與極耳131接觸,進而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對極耳131造成損傷。第二延伸部165遠離第二彎折連接部163的一端沿第一方向X的正投影與止擋部168沿第一方向X的正投影重疊設置,止擋部168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對第二延伸部165上的第二邊角部1654起到止擋或遮蔽的作用,從而減少第二邊角部1654與極耳131接觸,進而避免第二邊角部1654對極耳131造成損傷。在本實施例中,止擋部168設置為兩個,兩個止擋部168位於主體部161沿第一方向X相對的兩端,從而對第一延伸部164的兩個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延伸部165的兩個第二邊角部1654均進行止擋或遮蔽。
沿第一方向X,止擋部168分別與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間隔設置,即止擋部168分別與第二槽壁1662和第四槽壁1672間隔設置,以在止擋部168和第一延伸部164之間、止擋部168與第二延伸部165之間形成止擋空間,從而止擋部168能夠進一步地對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進行止擋或遮蔽,減少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與極耳131的接觸,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161的方向翹起,以及避免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在折彎時與止擋部168發生干涉,或者避免止擋部168在折彎時與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發生干涉。在一些實施例中,沿第二方向Y,止擋部168與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間隔設置,即止擋部168分別與第一槽壁1661和第三槽壁1671間隔設置,以方便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相對主體部161折彎,避免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在折彎時與止擋部168發生干涉,或者避免止擋部168在折彎時與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發生干涉;同時方便機械手伸入到第一缺口166和第二缺口167中,進而對焊接保護片160進行夾持。
第一延伸部164包括位於遠離主體部161一側的第一表面1643。止擋部168包括位於遠離主體部161一側的第二表面1681。第二延伸部165包括位於遠離主體部161一側的第三表面1653。其中,第二表面1681與第一表面1643和/或第三表面1653共面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表面1643、第二表面1681及第三表面1653共面設置,從而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161的方向翹起,從而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對極耳131造成損傷。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表面1681與第一表面1643或第三表面1653共面設置,以減小焊接保護片160的製造難度,提高焊接保護片的生産效率。
止擋部168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6為1mm~2mm,止擋部168沿第三方向Z的高度H1為0.15mm~0.25mm,一方面可以避免止擋部168影響機械手對於焊接保護片160的夾持,另一方面使得止擋部168可以有效地對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進行止擋或遮蔽,從而減少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與極耳131的接觸,以及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161的方向翹起。再一方面可以避免止擋部168相對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凸出而對極耳131造成損傷。例如,止擋部168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6可以為1mm、1.5mm、2mm等等,止擋部168沿第三方向Z的高度H1可以為0.15mm、0.2mm、0.25mm等等。其中,止擋部168的寬度W6小於1mm,止擋部168的高度H1小於0.15mm時,止擋部168無法有效地對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進行止擋或遮蔽,導致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容易被外力作用而朝遠離主體部161的方向翹起。止擋部168的寬度W6大於2mm,止擋部168的高度H1大於0.25mm時,一方面,止擋部168容易對機械手産生止擋,導致機械手難以伸入至第一缺口166和第二缺口167內,從而影響機械手對於焊接保護片160的夾持。另一方面,止擋部168容易在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相對主體部161折彎時,與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發生干涉。再一方面,止擋部168在第三方向Z上容易相對第一延伸部164或第二延伸部165凸出,對極耳131造成損傷。
在本實施例中,止擋部168靠近主體部161的一端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7等於止擋部168遠離主體部161的一端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8,減小止擋部168的成型難度,方便止擋部168的衝壓成型。其中,止擋部168與主體部161可以為一體式結構,止擋部168相對主體部161彎折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止擋部168的兩側還開設有折彎槽1682,折彎槽1682沿第一方向X開設。其中,折彎槽1682還沿第三方向Z貫穿主體部161設置。折彎槽1682用於在止擋部168相對主體部161進行折彎時,避免止擋部168和主體部161的連接處出現裂紋,從而提高止擋部168和主體部161的連接强度,以及方便止擋部168相對主體部161折彎。
請參閱圖10,圖10是本申請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的焊接保護片160的側視圖。在一些實施例中,止擋部168靠近主體部161的一端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7大於止擋部168遠離主體部161的一端沿第二方向Y的寬度W8,以減小主體部161遠離主體部161一端的尖銳程度,從而避免主體部161對極耳131造成損傷,以及使止擋部168與主體部161之間的過渡更加平緩,從而減小止擋部168衝壓成型後止擋部168與主體部161連接處的內應力,避免止擋部168與主體部161之間發生開裂。在一些實施例中,止擋部168與主體部161的連接處圓角過渡,從而進一步減少止擋部168與主體部161的連接處的內應力。止擋部168遠離主體部161一段的兩個邊角部設置為圓角,以避免劃傷極耳131。
請參閱圖4和圖5,在本實施例中,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焊接時,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朝向極耳131設置,即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位於極耳131和主體部161之間。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位於極耳131的第一耳部1311和主體部161之間,可以使得第一延伸部164遠離第一彎折連接部162的側部與極耳131發生接觸,以增大第一延伸部164與極耳131之間的摩擦面;使得第二延伸部165遠離第二彎折連接部163的側部與極耳131發生接觸,以增大第二延伸部165與極耳131之間的摩擦面,從而增大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之間的摩擦面和摩擦力,進而避免焊接保護片160相對極耳131發生位移。
請參閱圖7,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之間會形成具有一定粗糙度的增阻區域1602。本實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位於極耳131和主體部161之間,增阻區域1602的存在可以提高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之間的摩擦係數,提高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與極耳131之間的摩擦力,避免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壓合時出現側滑、移位的問題,從而避免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出現虛焊或錯焊的問題,進而提高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連接穩定性,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另外,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位於極耳131和主體部161之間,還可以在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焊接後,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外露,以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發生翹起的問題,從而避免第一邊角部1644和第二邊角部1654對第二耳部1312造成損傷。
在一些實施例中,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焊接時,主體部161可以朝向極耳131設置,即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位於主體部161背離極耳131的一側,以提高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貼合程度,從而提高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之間的焊接强度,避免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之間出現虛焊、錯焊或者漏焊的問題,進而提升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之間的焊接可靠性和儲能裝置100的使用安全性。
請參閱圖11和圖12,圖11是本申請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提供的焊接保護片160的結構示意圖;圖12是本申請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提供的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結構示意圖。焊接保護片160上設置有焊接區169。焊接區169內設置有多個焊接點1691。其中,至少一個焊接點1691沿第三方向Z在主體部161上的正投影分別與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沿第三方向Z在主體部161上的正投影重疊,以使得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焊接後,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熔接在一起,從而使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均勻焊接,增强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的連接强度,以及避免焊接保護片160與極耳131之間出現虛焊的問題。其中,第一延伸部164與第二延伸部165熔接在一起後,還可以提高焊接保護片160的導電均勻性,使第一延伸部164與第二延伸部165的連接處的電阻與其他位置相近或相同,進而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充放電性能,提高儲能裝置100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示例性地,多個焊接點1691沿第一方向X排布設置,多個焊接點1691排列形成三列,其中一列焊接點1691沿第三方向Z在主體部161上的正投影分別與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沿第三方向Z在主體部161上的正投影重疊。需要說明的是,圖12中為了方便描述將焊接區169設置在焊接保護片160的第一延伸部164和第二延伸部165的一側,在一些實施例中,焊接區169還可以設置在焊接保護片160的主體部161的一側。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用電設備,包括如上所述的儲能裝置,其用電設備可以是需要進行供電的汽車、輪船、飛機……等,儲能裝置為其用電設備提供電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本申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各種等效的修改或替換,這些修改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申請的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准。
1000:負載設備 2000:電能轉換裝置 410:路燈 420:家用電器 300:電池包 310:箱體 320:箱蓋 100:儲能裝置 110:殼體 120:端蓋 121:極柱 130:電極組件 131:極耳 1311:第一耳部 1312:第二耳部 150:轉接片 160:焊接保護片 161:主體部 162:第一彎折連接部 163:第二彎折連接部 164:第一延伸部 1641:第一側壁 1642:第二側壁 1643:第一表面 1644:第一邊角部 165:第二延伸部 1651:第三側壁 1652:第四側壁 1653:第三表面 1654:第二邊角部 166:第一缺口 1661:第一槽壁 1662:第二槽壁 167:第二缺口 1671:第三槽壁 1672:第四槽壁 1601:避讓空間 1602:增阻區域 168:止擋部 1681:第二表面 1682:折彎槽 169:焊接區 1691:焊接點 D1,D2:距離 L1,L2,L3,L4,L5:長度 W1,W2,W3,W4,W6,W7,W8:寬度 W5:距離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第三方向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進步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儲能裝置的家用儲能場景圖。 圖2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電池包的爆炸圖。 圖3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儲能裝置的爆炸圖。 圖4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儲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I部分的放大圖。 圖6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焊接保護片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焊接保護片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中II部分的放大圖。 圖9是圖7中的焊接保護片的側視圖。 圖10是本申請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的焊接保護片的側視圖。 圖11是本申請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提供的焊接保護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申請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提供的焊接保護片與極耳的結構示意圖。
160:焊接保護片
162:第一彎折連接部
163:第二彎折連接部
164:第一延伸部
165:第二延伸部
166:第一缺口
167:第二缺口
168:止擋部
1601:避讓空間
1602:增阻區域
1641:第一側壁
1642:第二側壁
1644:第一邊角部
1651:第三側壁
1652:第四側壁
1654:第二邊角部
1661:第一槽壁
1662:第二槽壁
1671:第三槽壁
1672:第四槽壁
1682:折彎槽
D1,D2:距離
L1,L2,L3:長度
W2,W4:寬度
W5:距離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儲能裝置,包括: 一轉接片; 一極耳,連接至該轉接片;以及 一焊接保護片,抵壓該極耳背離該轉接片的一側的表面;該焊接保護片包括一主體部、一第一彎折連接部以及一第一延伸部; 該主體部和該第一延伸部分別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設置;該第一彎折連接部連接於該第一延伸部和該主體部之間,該第一延伸部與該主體部可相對翻折以相對設置; 該第一延伸部遠離該第一彎折連接部的端部沿該第一方向相對的兩端分別開設有一第一缺口,該第一缺口沿一第二方向的寬度小於該第一延伸部沿該第二方向的寬度;該第二方向垂直於該第一方向; 該第一延伸部沿該第一方向的兩個端部與遠離該第一彎折連接部的端部的連接處形成兩個第一邊角部,兩個該第一邊角部沿該第一方向的距離小於該主體部沿該第一方向的長度。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儲能裝置,其中,該焊接保護片還包括一第二彎折連接部和一第二延伸部; 該第二延伸部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設置;該第二彎折連接部與該主體部遠離該第一彎折連接部的一端連接,該第二彎折連接部連接於該第二延伸部和該主體部之間,該第二延伸部與該主體部可相對翻折以相對設置,該第二延伸部位於該主體部朝向該第一延伸部的一側; 該第二延伸部遠離該第二彎折連接部的端部沿該第一方向相對的兩端分別開設有一第二缺口,該第二缺口沿該第二方向的寬度小於該第二延伸部沿該第二方向的寬度; 該第二延伸部沿該第一方向的兩個端部與遠離該第二彎折連接部的端部的連接處形成兩個第二邊角部,兩個該第二邊角部沿該第一方向的距離小於該主體部沿該第一方向的長度。
  3.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儲能裝置,其中,該第一延伸部包括在該第一方向上相對設置的兩個第一側壁和位於遠離該第一彎折連接部的一側的一第二側壁;該第一缺口包括與該第一側壁連接的一第一槽壁和與該第二側壁連接的一第二槽壁,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一槽壁之間圓角過渡,該第二側壁與該第二槽壁之間圓角過渡,該第一槽壁與該第二槽壁之間圓角過渡; 該第二延伸部包括在該第一方向上相對設置的兩個第三側壁和位於遠離該第二彎折連接部一側的一第四側壁;該第二缺口包括與該第三側壁連接的一第三槽壁和與該第四側壁連接的一第四槽壁,該第三側壁與該第三槽壁之間圓角過渡,該第四側壁與該第四槽壁之間圓角過渡,該第三槽壁與該第四槽壁之間圓角過渡。
  4. 根據請求項3所述的儲能裝置,其中,該第一槽壁與該第二槽壁呈鈍角或直角設置,該第三槽壁與該第四槽壁呈鈍角或直角設置。
  5.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儲能裝置,其中,該第一缺口沿該第二方向的寬度為1.5mm~2.5mm,該第一缺口沿該第一方向的長度為0.3mm~0.6mm;該第二缺口沿該第二方向的寬度為1.5mm~2.5mm,該第二缺口沿該第一方向的長度為0.3mm~0.6mm;或者 該第一延伸部沿該第一方向的長度為22mm~30mm,該第一延伸部沿該第二方向的寬度為3mm~9mm;該第二延伸部沿該第一方向的長度為22mm~30mm,該第二延伸部沿該第二方向的寬度為3mm~9mm;或者 該第一延伸部和該第二延伸部分別與該主體部貼接設置。
  6. 根據請求項3所述的儲能裝置,其中,該第一延伸部和該第二延伸部位於該極耳與該主體部之間,其中該第二側壁和該第四側壁之間沿該第一方向的距離為0.05mm~1mm。
  7.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儲能裝置,其中,該焊接保護片還包括連接於該主體部沿該第一方向的端部的一止擋部,該主體部、該第一延伸部以及該第二延伸部在該第一缺口和該第二缺口對應的位置處圍合形成一避讓空間,該止擋部相對該主體部彎折設置,且彎折至該避讓空間中。
  8. 根據請求項7所述的儲能裝置,其中, 沿該第一方向,該止擋部分別與該第一延伸部和該第二延伸部間隔設置;或者 該第一延伸部包括位於遠離該主體部一側的一第一表面,該止擋部包括位於遠離該主體部一側的一第二表面,該第二延伸部包括位於遠離該主體部一側的一第三表面,該第二表面與該第一表面和/或該第三表面共面設置;或者 該止擋部靠近該主體部的一端沿該第二方向的寬度大於或等於該止擋部遠離該主體部的一端沿該第二方向的寬度;或者 該止擋部沿該第二方向的寬度為1mm~2mm,該止擋部沿一第三方向的高度為0.15mm~0.25mm,該第三方向分別垂直於該第一方向和該第二方向。
  9. 根據請求項2所述的儲能裝置,其中,該第一延伸部和該第二延伸部位於該主體部背離該極耳的一側;或者 該焊接保護片上設置有一焊接區,該焊接區內設置有多個焊接點,至少一個該焊接點沿一第三方向在該主體部上的正投影分別與該第一延伸部和該第二延伸部沿該第三方向在該主體部上的正投影重疊,該第三方向分別垂直於該第一方向和該第二方向。
  10. 一種用電設備,包括如請求項1~請求項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儲能裝置,該儲能裝置為該用電設備提供電能。
TW112147326A 2023-05-31 2023-12-05 儲能裝置及用電設備 TW2024501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51636 2023-05-31
CN202310635163.6A CN116365181B (zh) 2023-05-31 2023-05-31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50167A true TW202450167A (zh) 2024-12-16

Family

ID=86934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47326A TW202450167A (zh) 2023-05-31 2023-12-05 儲能裝置及用電設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405385A1 (zh)
EP (1) EP4471951A1 (zh)
CN (1) CN116365181B (zh)
AU (1) AU2023278087A1 (zh)
TW (1) TW20245016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20097B2 (ja) * 2014-12-11 2019-05-29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WO2017047790A1 (ja) * 2015-09-18 2017-03-23 リチウム エナジー アンド パワー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ッング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コマンディ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8428847B (zh) * 2017-04-07 2023-08-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208819970U (zh) * 2018-10-26 2019-05-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209658320U (zh) * 2019-05-24 2019-11-1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
CN119029501A (zh) * 2019-05-24 2024-11-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电池模组
CN111029490A (zh) * 2019-11-28 2020-04-17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单体电池及动力电池组
CN115881447B (zh) * 2023-02-09 2023-05-16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转接片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5181B (zh) 2023-08-04
EP4471951A1 (en) 2024-12-04
AU2023278087A1 (en) 2024-12-19
CN116365181A (zh) 2023-06-30
US20240405385A1 (en) 2024-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7539B2 (en) Current collector and secondary battery
WO2024198622A1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345029A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WO2024198651A1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端盖组件定位方法
WO2024198621A1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TW202450167A (zh) 儲能裝置及用電設備
CN116365125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CN117059979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WO2024222071A1 (zh) 集流盘、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WO2024243931A1 (zh)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WO2024222217A1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户用储能系统
WO2024198597A1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WO2024222074A1 (zh)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WO2024198624A1 (zh) 集流盘、端盖组件和储能装置
CN116315482A (zh) 集流盘、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WO2024243926A1 (zh) 电池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21978159U (zh)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WO2024243909A1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CN218334035U (zh) 一种电芯极耳转接结构和方形电芯
CN219696624U (zh) 电池包、充电结构和吸尘器
CN214254554U (zh) 电池及电子装置
CN221928385U (zh) 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21009202U (zh) 电池、电池装置
CN222355377U (zh) 电池组件以及储能装置
WO2025010675A1 (zh) 储能模组和用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