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2696A - 治療發炎症狀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療發炎症狀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332696A TW202332696A TW111142355A TW111142355A TW202332696A TW 202332696 A TW202332696 A TW 202332696A TW 111142355 A TW111142355 A TW 111142355A TW 111142355 A TW111142355 A TW 111142355A TW 202332696 A TW202332696 A TW 20233269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agonist
- antibody
- seq
- antibodies
- lu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177—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A61K38/1793—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or cytokines; for lymphokines; for interfer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e.g. enzymes, hormones, lymphoki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4—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ulcers, gastritis or reflux esophagitis, e.g. antacids, inhibitors of acid secretion, mucosal protecta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02—Nasal agents, e.g. decongesta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06—Antiasthmatic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06—Antipsoriatic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9/00—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 A61P19/02—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for joint disorders, e.g. arthritis, arthrosi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8—Antiallergic ag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4—Vasoprotectives; Antihaemorrhoidals; Drugs for varicose therapy; Capillary stabilis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705—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4/715—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or cytokines; for lymphokines; for interferons
- C07K14/7155—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or cytokines; for lymphokines; for interferons for interleukins [I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4—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cytokines, lymphokines or interferons
- C07K16/244—Interleukins [I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66—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receptors for cytokines, lymphokines, interfer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61K2039/507—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antibod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from primates, e.g. ma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4—Identification of a linear epitope shorter than 20 amino acid residues or of a conformational epitope defined by amino acid residu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07K2317/565—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與升高之IL-33及IL-4含量相關或部分地由其引起之發炎疾病或症狀、具體而言發炎肺病症之方法。本發明之該等方法包括單獨或與一或多個治療有效劑量之IL-4R拮抗劑組合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一或多個治療有效劑量之IL-33拮抗劑。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該等方法包括使用該等拮抗劑來治療部分地由增強之IL-33介導之信號傳導及IL-4介導之信號傳導介導的任一發炎疾病或症狀。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治療發炎症狀之方法,其包括單獨或與介白素-4(IL-4)拮抗劑組合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介白素-33(IL-33)拮抗劑。更特定而言,本發明係關於藉由單獨或與介白素-4R(IL-4R)抗體組合投與治療有效量之介白素-33(IL-33)抗體來治療發炎或阻塞性肺疾病或病症。
發炎係始於宿主之保護性反應,但其通常可引起全身性病狀。諸如氣喘、過敏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發炎性肺病在發達國家正在增加,從而對健康照護成本造成巨大後果。若干種發炎細胞及其調介劑參與該等疾病之發展及進展。在某些情形下,該等疾病反映第2型免疫性之結果,其特徵為組織經嗜酸性球、嗜鹼性球、肥大細胞、CD4+ T輔助2(Th2)細胞、第2組先天淋巴樣細胞(ILC2)、介白素-4(IL-4)及/或IL-13誘導之巨噬細胞浸潤,以及血清IgE升高及細胞介素IL-4、IL-5、IL-9及IL-13增加。
據信在發炎性肺病中起作用之一種細胞介素係介白素-33(IL-33),其係由受損上皮組織響應危害(例如過敏原、病毒或吸菸)而釋放之促發炎細胞介素。IL-33係介白素-1(IL-1)家族之成員,其可有效驅動T輔助細胞-2(Th2)相關細胞介素(例如,IL-4)之產生。IL-33係由多種細胞類型表現,該等細胞包括纖維母細胞、肥大細胞、樹突細胞、巨噬細胞、成骨
細胞、內皮細胞及上皮細胞。介白素-33(IL-33)係ST2(有時稱作「致腫瘤抑制因子2」)(類鐸/介白素-1受體超家族成員)之配體,其與輔助蛋白IL-1RAcP(「介白素-1受體輔助蛋白」,綜述參見例如Kakkar及Lee,Nature Reviews-Drug Discovery7(10):827-840(2008),Schmitz等人,Immunity 23:479-490(2005);Liewet等人,Nature Reviews-Immunology 10:103-110(2010);US 2010/0260770;US 2009/0041718)締合。在ST2/IL-1RAcP由IL-33活化之後,信號傳導級聯藉助下游分子(例如MyD88(髓樣分化因子88)及TRAF6(TNF受體相關因子6))被觸發,從而尤其導致NFκB(核因子-κB)之活化。IL-33信號傳導已被視為多種疾病及病症(包括本文所揭示之發炎性肺病)中之因素。(Liewet等人,Nature Reviews-Immunology 10:103-110(2010))。IL-33信號傳導之抑制劑已闡述於以下各項中:例如US9,453,072;US8187596;US2013/17373761;US2014/0212412;US2014/0271658;US2014/0271642;US2014/0004107;WO2015/099175;WO2015/106080;WO2011/031600;WO2014/164959;WO2014/152195;WO2013/165894;WO2013/173761;EP1725261;EP10815921A1;及EP2850103A2。
介白素-4(IL-4,亦稱為B細胞刺激因子或BSF-1)亦一直被視為驅動過敏及第2型T輔助細胞(Th2)極化發炎過程之關鍵細胞介素。已顯示IL-4具有廣譜生物活性,包括生長刺激T細胞、肥大細胞、顆粒球、巨核細胞及紅血球。IL-4誘導靜息B細胞中II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分子之表現,且增強受刺激B細胞對IgE及IgG1同型之分泌。IL-4之生物活性係由IL-4之特定細胞表面受體介導的。人類IL-4受體α(hIL-4R)(SEQ ID NO:347)闡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5,599,905號、第5,767,065號及第5,840,869號中。針對hIL-4R之抗體闡述於美國專利第5,717,072號、第7,186,809號及第7,605,237號中。使用針對hIL-4R之抗體之方法闡述於美國專利第5,714,146號、第5,985,280號、第6,716,587號及第9,290,574號中。
用於治療肺發炎疾病之當前療法在罹患(例如)氣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之患者中、特別是在減輕惡化方面為安全性及功效之改良留有顯著空間。儘管抗發炎及支氣管擴張劑藥物之多種吸入型組合可用,但許多患者繼續經歷惡化。惡化可能需要使用全身性皮質類固醇,該等皮質類固醇由於其廣泛免疫中和能力而有效,但充滿了不期望的副作用,包括骨損失及感染。若干生物療法(其大部分靶向單一免疫調介劑)正處於針對氣喘及COPD之晚期研發中。然而,由於發炎環境之複雜性,該等藥劑之使用將可能受限。
因此,業內急需用於治療及/或預防發炎性肺病之療法之新穎組合,例如本文所闡述之彼等。
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提供用於治療發炎疾病或病症或與該發炎疾病或病症相關之至少一種症狀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有需要之患者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一或多個劑量之治療有效量之單獨介白素-33(IL-33)拮抗劑或其與一或多個劑量之治療有效量之介白素-4(IL-4)拮抗劑之組合或包含IL-33拮抗劑及IL-4α拮抗劑之醫藥組合物。在一個實施例中,與投與單獨IL-33拮抗劑或單獨IL-4拮抗劑所觀察到者相比,與IL-4拮抗劑組合投與IL-33拮抗劑引起增強之治療功效。
在某些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係能阻斷、減弱或以其他方式干擾IL-33信號傳導及/或IL-33與細胞受體(例如ST2)或共受體(例如IL-1RAcP)或其複合物之間之相互作用之任一藥劑。上文中之任一者可阻斷或抑制IL-33之至少一種生物活性。
在某些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係結合至IL-33或與IL-33發生相互作用且阻斷IL-33與其受體ST2之相互作用且預防或阻止ST2與共受
體IL1-RAcP發生相互作用或阻止信號傳導複合物形成之抗體。在一個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係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33或與人類IL-33特定地相互作用之單株抗體。在一個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係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33或與人類IL-33特定地相互作用之基於受體之阱。
在一個實施例中,IL-4拮抗劑係介白素-4受體(IL-4R)拮抗劑。
在一個實施例中,IL-4R拮抗劑係任一結合至IL-4Rα或IL-4R配體或與IL-4Rα或IL-4R配體相互作用且抑制或減弱第1型及/或第2型IL-4受體之正常生物信號傳導功能之藥劑。在一個實施例中,IL-4R拮抗劑係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4Rα之單株抗體。在一個實施例中,IL-4R拮抗劑係結合IL-4Rα且阻斷經由I型或II型受體之IL-4及IL-13介導之信號傳導之單株抗體。在一個實施例中,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4Rα且阻斷IL-4及IL-13介導之信號傳導之單株抗體係杜匹魯單抗(dupilumab)或其生物等效物。在一個實施例中,治療發炎病症或症狀之方法係藉助使用具有SEQ ID NO:274/282之重鏈可變區/輕鏈可變區(HCVR/LCVR)胺基酸序列對之REGN3500及具有SEQ ID NO:337/338之HCVR/LCVR胺基酸序列對之杜匹魯單抗的組合來實現。
在一個實施例中,可藉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發炎疾病或病症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氣喘及COPD重疊症候群(ACOS)、異位性皮膚炎、鼻息肉、過敏反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伴或不伴鼻息肉之慢性鼻竇炎、發炎性腸病、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潰瘍性結腸炎、過敏性肺炎、多發性硬化、關節炎(包括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牛皮癬性關節炎)、過敏性鼻炎、纖維變性、嗜酸性球性食道炎、血管炎、蕁麻疹、許-施二氏症候群(Churg Strauss syndrome)、發炎性疼痛及牛皮癬。
在一個實施例中,氣喘係嗜酸性球性氣喘。
在一個實施例中,氣喘係非嗜酸性球性氣喘。
在一個實施例中,氣喘係過敏性氣喘。
在一個實施例中,氣喘係非過敏性氣喘。
在一個實施例中,氣喘係嚴重難治性氣喘。
在一個實施例中,氣喘係類固醇抗性氣喘。
在一個實施例中,氣喘係類固醇敏感性氣喘。
在一個實施例中,氣喘係類固醇難治性氣喘。
在一個實施例中,氣喘係氣喘惡化。
在一個實施例中,發炎疾病或病症之嚴重性、持續時間或發生頻率減輕或降低,或與該發炎疾病或病症相關之至少一種症狀之嚴重性、持續時間或發生頻率減輕或降低。
在一個實施例中,單獨或與一或多個劑量之治療有效量之IL-4R拮抗劑組合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一或多個劑量之IL-33拮抗劑引起增強之治療功效,如藉由以下參數中之任一或多者所量測:
a)組織試樣中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之頻率降低:嗜酸性球、經活化B細胞、經活化CD8 T細胞;或CD4/CD8 T細胞之比率降低;
b)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之降低:組織試樣中之介白素-1β(IL-1β)、介白素-4(IL-4)、介白素-5(IL-5)、介白素-6(IL-6)、介白素-13(IL-13)、單核球趨化蛋白-1(MCP-1)或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含量;或
c)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之基因表現程度之降低:組織試樣中之Il4、Il5、Il6、Il9、Il13、Il1rl1、Il13ra2、tnf、Tgfb1、Ccl2、Ccl11、Ccl24、Col15a1或Col24a1。
在一個實施例中,單獨或與一或多個劑量之治療有效量之IL-4R拮抗劑組合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一或多個劑量之IL-33拮抗劑引起增強之治療功效,如藉由以下中之一或多者進一步量測:
d)血清IgE含量之降低
e)肺中杯狀細胞化生之降低;
f)肺實變之改良;或
g)肺中上皮下纖維變性之降低。
在一個實施例中,組織試樣係自肺獲得。
在一個實施例中,組織試樣係選自由肝臟、腎臟、心臟或全血組成之群。在某些實施例中,血球、血清或血漿可用於量測上述參數中之一或多者。
在一個實施例中,可藉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慢性阻塞性肺病因以下中之一或多者而惡化:氣喘、病毒疾病、細菌感染、暴露於過敏原、暴露於化學品或化學煙霧或暴露於環境刺激物或空氣污染。
在相關實施例中,可藉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氣喘因以下中之一或多者而惡化:病毒疾病、細菌感染、暴露於過敏原、暴露於化學品或化學煙霧或暴露於環境刺激物或空氣污染。
在某一實施例中,可藉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氣喘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嗜酸性球性氣喘、非嗜酸性球性氣喘、類固醇抗性氣喘及類固醇敏感性氣喘。
在一個實施例中,可藉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慢性阻塞性肺病部分地由香菸煙霧引起或惡化。
在一個實施例中,罹患可藉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慢性阻塞性肺病之患者可或可不展現嗜酸性球數量之增加。
在一個實施例中,罹患可藉由本發明方法治療之氣喘及COPD重疊症候群(ACOS)之患者可或可不展現嗜酸性球數量之增加。
本發明之第二態樣提供治療發炎疾病或病症或與該發炎疾病或病症相關之至少一種症狀,其係藉由與治療有效量之介白素-33(IL-33)拮抗
劑(例如IL-33抗體或IL-33阱)及治療有效量之介白素-4(IL-4)拮抗劑(例如IL-4R抗體,例如杜匹魯單抗)或其治療等效物組合投與有效量之一或多種可用於減輕發炎疾病或病症或發炎疾病或病症之至少一種症狀的其他治療劑達成。
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非類固醇抗炎劑(NSAID)、皮質類固醇(例如吸入皮質類固醇或ICS)、長效β2腎上腺素激動劑(LABA)、長效蕈毒鹼拮抗劑(LAMA)、支氣管擴張劑、抗組織胺、腎上腺素、去充血劑、胸腺基質淋巴生成素(TSLP)拮抗劑、IL-1拮抗劑、IL-8拮抗劑、IL-13拮抗劑、不同IL-4拮抗劑、IL-4/IL-13雙重拮抗劑、IL-33/IL-13雙重拮抗劑、IL-5拮抗劑、IL-6拮抗劑、IL-12/23拮抗劑、IL-22拮抗劑、IL-25拮抗劑、IL-17拮抗劑、IL-31拮抗劑、TNF抑制劑、IgE抑制劑、白三烯抑制劑、口服PDE4抑制劑、甲基黃嘌呤、奈多羅米鈉(nedocromil sodium)、色甘酸鈉、長效β2激動劑及另一IL-33拮抗劑(例如抗IL-33之不同抗體、基於IL-33受體之不同阱、ST2拮抗劑(包括針對ST2之抗體或可溶性ST2受體),或針對除ST2以外之另一IL-33受體之拮抗劑,或IL-1RAcP拮抗劑(包括抗IL-1RAcP之抗體),或與IL-33/ST2複合物相互作用之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治療中度至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之方法,其包括除背景療法(包括(例如)吸入皮質類固醇(ICS)及/或長效β2腎上腺素激動劑(LABA)及/或長效蕈毒鹼拮抗劑(LAMA))以外,伴隨投與IL-4R拮抗劑(例如杜匹魯單抗)及IL-33拮抗劑(例如REGN3500)。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降低「氣喘失控」(LOAC)事件之發生率之方法,其包括利用IL-4R拮抗劑(例如杜匹魯單抗)與IL-33拮抗劑(例如REGN3500)之組合治療罹患氣喘之患者。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使用IL-4R拮抗劑與IL-33拮抗劑提供較投與單獨IL-4R拮抗劑或單獨IL-33拮
抗劑更有效之結果。
在相關實施例中,與IL-4R拮抗劑組合投與IL-33拮抗劑引起第1型免疫反應之增加及/或由疾病或由疾病或過敏之致病物質引發之第2型免疫反應之降低。
本發明之第三態樣提供治療纖維變性疾病或病症或與纖維變性疾病或病症相關之至少一種症狀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特異性結合至IL-33之IL-33拮抗劑(IL-33抗體或IL-33阱)及特異性結合至IL-4Rα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組合或包含IL-33拮抗劑及IL-4α拮抗劑之醫藥組合物,其中該纖維變性疾病或病症之嚴重性或持續時間減輕或降低,或與纖維變性疾病或病症相關之至少一種症狀之嚴重性、持續時間或發生頻率減輕或降低。在一個實施例中,利用IL-33拮抗劑與IL-4R拮抗劑之組合治療纖維變性疾病可使得纖維變性組織恢復至其正常狀態。
在一個實施例中,可藉由與本文所闡述之IL-4Rα抗體組合投與本發明之抗IL-33及IL-4R拮抗劑(例如IL-33抗體或IL-33阱)來治療之纖維變性疾病或病症包括肺纖維變性(例如,特發性肺纖維變性、博來黴素(bleomycin)誘導之肺纖維變性、石棉誘導之肺纖維變性及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症候群)、慢性氣喘、與急性肺損傷及急性呼吸窘迫相關之纖維變性(例如,細菌性肺炎誘導之纖維變性、創傷誘導之纖維變性、病毒肺炎誘導之纖維變性、呼吸機誘導之纖維變性、非肺敗血症誘導之纖維變性及抽吸誘導之纖維變性)、矽肺病、輻射誘導之纖維變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其可或可不與暴露於一手或二手香菸煙霧相關,部分地由其造成或由其引起)、硬皮症、眼部纖維變性、皮膚纖維變性(例如,硬皮症)、肝纖維變性(例如,硬化、酒精誘導之肝纖維變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膽管損傷、原發性膽汁性硬化、感染誘導或病毒誘導之肝纖維變性、自體免疫肝炎、腎臟(腎)纖維變性、心臟纖維變性、動脈粥樣硬化、支架再狹窄及骨髓纖維變
性。
本發明之第四態樣提供預防過敏反應或降低過敏反應之嚴重性之方法,該方法包括與一或多個劑量之治療有效量之IL-4R拮抗劑組合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一或多個劑量之治療有效量之IL-33拮抗劑,其中與投與單獨IL-33拮抗劑或單獨IL-4R拮抗劑所觀察到者相比,該組合之投與引起對於預防過敏反應或降低過敏反應之嚴重性增強之治療功效。與IL-4R拮抗劑組合經IL-33拮抗劑治療之個體可展示降低之對過敏原之敏感性或減少之針對過敏原之過敏反應,或在投與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之組合或包含該等拮抗劑之組合物之後可不經歷對過敏原之任何敏感性或過敏反應或對過敏原之過敏性反應。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拮抗劑係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33或與人類IL-33特定地相互作用之單株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阻斷IL-33及ST2之相互作用,或其可容許IL-33以低親和力結合至ST2受體。如此,可阻止ST2與IL-1RAcP發生相互作用。因此,本發明之IL-33抗體尤其可用於抑制IL-33介導之信號傳導且可用於治療由IL-33活性及/或信號傳導造成或與其相關之疾病及病症。
在一個實施例中,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投與患有過敏原誘導之肺發炎之哺乳動物時可降低嗜酸性球、CD4+ T細胞、B細胞、T細胞群體中之ST2+/CD4+細胞中之一或多者之頻率,或降低肺中CD4/CD8 T細胞之比率。
在一個實施例中,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投與患有過敏原誘導之肺發炎之哺乳動物時降低肺中之IL-4、IL-5、IL-6、IL-9、IL-13、Ccl2、Ccl11、Ccl24或MCP-1中之一或多者之表現程度。
在一個實施例中,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投與患有過敏
原誘導之肺發炎之哺乳動物時降低肺中之血清IgE含量、杯狀細胞化生或上皮膠原蛋白厚度。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33之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三個重鏈CDR(HCDR1、HCDR2及HCDR3),該等重鏈CDR含於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重鏈可變區(HCVR)胺基酸序列內:SEQ ID NO:2、18、34、50、66、82、98、114、130、146、162、178、194、210、226、242、258、274、290及308;且包含三個輕鏈CDR(LCDR1、LCDR2及LCDR3),該等輕鏈CDR含於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輕鏈可變區(LCVR)胺基酸序列內:SEQ ID NO:10、26、42、58、74、90、106、122、138、154、170、186、202、218、234、250、266、282、298及316。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33之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或其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之實質上類似序列之重鏈可變區(HCVR):SEQ ID NO:2、18、34、50、66、82、98、114、130、146、162、178、194、210、226、242、258、274、290及308。
根據某些實施例,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抗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或其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之實質上類似序列之輕鏈可變區(LCVR):SEQ ID NO:10、26、42、58、74、90、106、122、138、154、170、186、202、218、234、250、266、282、298及316。
根據某些實施例,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抗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HCVR及LCVR(HCVR/LCVR)序列對:SEQ ID NO:2/10、18/26、34/42、50/58、66/74、82/90、98/106、114/122、
130/138、146/154、162/170、178/186、194/202、210/218、226/234、242/250、258/266、274/282、290/298及308/316。
根據某些實施例,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抗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或其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之實質上類似序列之重鏈CDR3(HCDR3)結構域:SEQ ID NO:8、24、40、56、72、88、104、120、136、152、168、184、200、216、232、248、264、280、296及314;及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或其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之實質上類似序列之輕鏈CDR3(LCDR3)結構域:SEQ ID NO:16、32、48、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256、272、288、304及322。
根據某些實施例,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抗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HCDR3/LCDR3胺基酸序列對:SEQ ID NO:8/16、24/32、40/48、56/64、72/80、88/96、104/112、120/128、136/144、152/160、168/176、184/192、200/208、216/224、232/240、248/256、264/272、280/288、296/304及314/322。
根據某些實施例,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抗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進一步包含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或其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之實質上類似序列之重鏈CDR1(HCDR1)結構域:SEQ ID NO:4、20、36、52、68、84、100、116、132、148、164、180、196、212、228、244、260、276、292及310;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或其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之實質上類似序列之重鏈CDR2(HCDR2)結構域:SEQ ID NO:6、22、38、54、70、86、102、118、134、150、166、182、198、214、230、246、262、278、294及312;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
胺基酸序列或其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之實質上類似序列之輕鏈CDR1(LCDR1)結構域:SEQ ID NO:12、28、44、60、76、92、108、124、140、156、172、188、204、220、236、252、268、284、300及318;及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或其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之實質上類似序列之輕鏈CDR2(LCDR2)結構域:SEQ ID NO:14、30、46、62、78、94、110、126、142、158、174、190、206、222、238、254、270、286、302及320。
可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某些非限制性、例示性抗IL-33抗體及抗原結合片段包含HCDR1-HCDR2-HCDR3-LCDR1-LCDR2-LCDR3結構域,其分別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6-8-12-14-16(例如H1M9559N);20-22-24-28-30-32(例如H1M9566N);36-38-40-44-46-48(例如H1M9568N);52-54-56-60-62-64(例如H4H9629P);68-70-72-76-78-80(例如H4H9633P);84-86-88-92-94-96(例如H4H9640P);100-102-104-108-110-112(例如H4H9659P);116-118-120-124-126-128(例如H4H9660P);132-134-136-140-142-144(例如H4H9662P);148-150-152-156-158-160(例如,H4H9663P);164-166-168-172-174-176(例如H4H9664P);180-182-184-188-190-192(例如,H4H9665P);196-198-200-204-206-208(例如H4H9666P);212-214-216-220-222-224(例如H4H9667P);228-230-232-236-238-240(例如H4H9670P);244-246-248-252-254-256(例如H4H9671P);260-262-264-268-270-272(例如H4H9672P);276-278-280-284-286-288(例如H4H9675P);292-294-296-300-302-304(例如H4H9676P);及310-312-314-318-320-322(H1M9565N)。
根據某些實施例,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用於(例如)治療發炎症狀之抗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含於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重鏈及
輕鏈可變區(HCVR/LCVR)序列內之重鏈及輕鏈CDR結構域:SEQ ID NO:2/10、18/26、34/42、50/58、66/74、82/90、98/106、114/122、130/138、146/154、162/170、178/186、194/202、210/218、226/234、242/250、258/266、274/282、290/298及308/316。鑑別HCVR及LCVR胺基酸序列內之CDR之方法及技術為業內熟知且可用於鑑別本文所揭示之指定HCVR及/或LCVR胺基酸序列內之CDR。可用於鑑別CDR之邊界之例示性慣例包括(例如)Kabat定義、Chothia定義及AbM定義。概括而言,Kabat定義係基於序列可變性,Chothia定義係基於結構環區之位置,且AbM定義係介於Kabat方法與Chothia方法之間之折中。例如參見,Kabat,「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Md.(1991);Al-Lazikani等人,J.Mol.Biol.273:927-948(1997);及Martin等人,Proc.Natl.Acad.Sci.USA86:9268-9272(1989)。公開資料庫亦可用於鑑別抗體內之CDR序列。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包含SEQ ID NO:274/282之HCVR/LCVR胺基酸序列對之重鏈及輕鏈CDR。
在相關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包含分別SEQ ID NO:276-278-280-284-286-288之HCDR1-HCDR2-HCDR3-LCDR1-LCDR2-LCDR3結構域。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特異性結合人類介白素-33(IL-33)之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包含:(a)具有SEQ ID NO:274之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HCVR);及(b)具有SEQ ID NO:282之胺基酸序列之輕鏈可變區(LCVR)。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包含SEQ ID NO:274/282之HCVR/LCVR胺基酸序列對。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
片段與在SEQ ID NO:349之約位置1至約位置12範圍內之胺基酸序列及/或與在SEQ ID NO:349之約位置50至約位置94範圍內之胺基酸序列發生相互作用,如藉由氫/氘交換所測定。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與在SEQ ID NO:348之約位置112至約位置123範圍內之胺基酸序列及/或與在SEQ ID NO:348之約位置161至約位置205範圍內之胺基酸序列發生相互作用,如藉由氫/氘交換所測定。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與SEQ ID NO:350之胺基酸序列或與SEQ ID NO:351之胺基酸序列發生相互作用,或與SEQ ID NO:350及351發生相互作用,如藉由氫/氘交換所測定。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與包含SEQ ID NO:274/282之HCVR/LCVR胺基酸序列對之參考抗體競爭結合至IL-33。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結合至IL-33上與包含SEQ ID NO:274/282之HCVR/LCVR胺基酸序列對之參考抗體相同之表位。
在第五態樣中,本發明提供編碼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抗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核酸分子。本發明亦涵蓋攜載本發明核酸之重組體表現載體及引入該等載體之宿主細胞,亦涵蓋藉由在允許產生抗體之條件下培養宿主細胞產生抗體及回收所產生抗體之方法。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使用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33之抗體或其片段之方法,該抗體或其片段包含由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核酸序列或與該核酸序列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同源性之實質上一致序列編碼之HCVR:SEQ ID NO:1、17、33、49、65、81、
97、113、129、145、161、177、193、209、225、241、257、273、289及307。
本發明亦提供使用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33之抗體或其片段之方法,該抗體或其片段包含由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核酸序列或與該核酸序列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同源性之實質上一致序列編碼之LCVR:SEQ ID NO:9、25、41、57、73、89、105、121、137、153、169、185、201、217、233、249、265、281、297及315。
本發明亦提供使用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33之抗體或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之方法,該抗體或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包含由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核苷酸序列或與該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同源性之實質上一致序列編碼之HCDR3結構域:SEQ ID NO:7、23、39、55、71、87、103、119、135、151、167、183、199、215、231、247、263、279、295及313;及由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核苷酸序列或與該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同源性之實質上一致序列編碼之LCDR3結構域:SEQ ID NO:15、31、47、63、79、95、111、127、143、159、175、191、207、223、239、255、271、287、303及321。
本發明亦提供使用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33之抗體或其片段之方法,該抗體或其片段進一步包含由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核苷酸序列或與該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同源性之實質上一致序列編碼之HCDR1結構域:SEQ ID NO:3、19、35、51、67、83、99、115、131、147、163、179、195、211、227、243、259、275、291及309;由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核苷酸序列或與該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同源性之實質上一致序列編碼之HCDR2結構域:SEQ ID NO:5、21、37、53、69、85、101、117、133、149、
165、181、197、213、229、245、261、277、293及311;由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核苷酸序列或與該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同源性之實質上一致序列編碼之LCDR1結構域:SEQ ID NO:11、27、43、59、75、91、107、123、139、155、171、187、203、219、235、251、267、283、299及317;及由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核苷酸序列或與該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至少99%同源性之實質上一致序列編碼之LCDR2結構域:SEQ ID NO:13、29、45、61、77、93、109、125、141、157、173、189、205、221、237、253、269、285、301及319。
根據某些實施例,本發明方法提供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33之抗體或其片段之用途,該抗體或其片段包含由以下核酸序列編碼之重鏈及輕鏈CDR序列:SEQ ID NO:1及9(例如H1M9559N)、17及25(例如H1M9566N)、33及41(例如H1M9568N)、49及57(例如H4H9629P)、65及73(例如H4H9633P)、81及89(例如H4H9640P)、97及105(例如H4H9659P)、113及121(例如H4H9660P)、129及137(例如H4H9662P)、145及153(例如H4H9663P)、161及169(例如H4H9664P)、177及185(例如H4H9665P)、193及201(例如H4H9666P)、209及217(例如H4H9667P)、225及233(例如H4H9670P)、241及249(例如H4H9671P)、257及265(例如H4H9672P)、273及281(例如H4H9675P)、289及297(例如H4H9676P)、或307及315(H1M9565N)。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拮抗劑係基於IL-33受體之阱,例如本文所闡述之彼等(參見圖1)。
在一個實施例中,基於IL-33受體之阱包含附接至多聚化結構域(M)之第一IL-33結合結構域(D1),其中D1包含ST2蛋白之IL-33結合部分。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阱進一步包含附接
至D1及/或M之第二IL-33結合結構域(D2),其中D2包含IL-1RAcP蛋白之細胞外部分。在一個實施例中,D1附接至M之N末端。在一個實施例中,D1附接至M之C末端。在一個實施例中,D2附接至M之N末端。在一個實施例中,D2附接至M之C末端。在一個實施例中,D1附接至D2之N末端,且其中D2附接至M之N末端。
在一個實施例中,D1包含SEQ ID NO:328或329之胺基酸序列或與其具有至少9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在一個實施例中,D2包含SEQ ID NO:330或331之胺基酸序列或與其具有至少90%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拮抗劑包含附接至第一多聚化結構域(M1)之第一IL-33結合結構域(D1)及附接至第二多聚化結構域(M2)之第二IL-33結合結構域(D2),其中D1及/或D2結構域包含選自由ST2及IL-1RAcP組成之群之受體之IL-33結合部分。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拮抗劑包含附接至D1或M1之第三IL-33結合結構域(D3),且其中D3包含選自由ST2及IL-1RAcP組成之群之受體之IL-33結合部分。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拮抗劑包含附接至D2或M2之第四IL-33結合結構域(D4),且其中D4包含選自由ST2及IL-1RAcP組成之群之受體之IL-33結合部分。
在一個實施例中,D1附接至M1之N末端,且D2附接至M2之N末端。
在一個實施例中,D3附接至D1之N末端。
在一個實施例中,D3附接至M1之C末端。
在一個實施例中,D4附接至D2之N末端。
在一個實施例中,D4附接至M2之C末端。
在一個實施例中,D3附接至D1之N末端,且D1附接至M1
之N末端;且其中D4附接至D2之N末端,且D2附接至M2之N末端。
在一個實施例中,D3與D4一致或實質上一致且其中D1與D2一致或實質上一致。
在一個實施例中,D3及D4各自包含ST2蛋白之IL-33結合部分;且其中D1及D2各自包含IL-1RAcP蛋白之細胞外部分。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阱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SEQ ID NO:323、324、325、326及327。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4拮抗劑係介白素-4受體(IL-4R)拮抗劑。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4R拮抗劑係結合IL-4Rα且阻止IL-4及/或IL-13與第1型或第2型IL-4受體發生相互作用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相關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4R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阻止IL-4及/或IL-13與第1型及第2型IL-4受體發生相互作用。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4R拮抗劑係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4Rα之單株抗體。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4Rα之單株抗體係杜匹魯單抗或其生物等效物。
在某一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4R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包含SEQ ID NO:335或SEQ ID NO:337之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HCVR)之重鏈互補決定區(HCDR),及包含SEQ ID NO:336或SEQ ID NO:338之胺基酸序列之輕鏈可變區(LCVR)之輕鏈互補決定區(LCDR)。
在相關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4R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三個HCDR(HCDR1、HCDR2及HCDR3)及三個LCDR(LCDR1、LCDR2及LCDR3),其中HCDR1包含SEQ ID NO:339之胺基酸
序列,HCDR2包含SEQ ID NO:340之胺基酸序列;HCDR3包含SEQ ID NO:341之胺基酸序列;LCDR1包含SEQ ID NO:342之胺基酸序列;LCDR2包含SEQ ID NO:343之胺基酸序列;且LCDR3包含SEQ ID NO:344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4R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包含SEQ ID NO:335或SEQ ID NO:337之胺基酸序列之HCVR及包含SEQ ID NO:336或SEQ ID NO:338之胺基酸序列之LCVR。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4R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SEQ ID NO:335/336或SEQ ID NO:337/338之HCVR/LCVR胺基酸序列對。
在相關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4R拮抗劑係杜匹魯單抗(SEQ ID NO:337/338)或其生物等效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係在分開調配物中投與。
在某些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經共調配用於投與有需要之患者。
在某些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係經皮下、靜脈內、肌內或鼻內投與個體。
本發明之IL-33及IL-4R抗體可具有全長(例如,IgG1或IgG4抗體)或可僅包含抗原結合部分(例如,Fab、F(ab’)2或scFv片段),且可經改質以影響功能,例如以消除殘餘效應物功能(Reddy等人,2000,J.Immunol.164:1925-1933)。
在一個實施例中,特異性結合至人類介白素-33或人類IL-4R之抗體係經分離的完整人類單株抗體。
在第六態樣中,本發明提供醫藥組合物,其包含特異性結合
IL-33之重組體人類抗體或其片段或阱或特異性結合IL-4R之抗體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在相關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組合物,該組合物係抗IL-33抗體或IL-33阱或特異性結合IL-4R之抗體及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之組合。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係有利地與IL-33拮抗劑及/或IL-4R拮抗劑中之任一者或其二者組合之任一藥劑。可有利地與IL-33拮抗劑及/或IL-4R拮抗劑組合之例示性藥劑包括(但不限於)抑制IL-33活性及/或IL-4活性之其他藥劑(包括其他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肽抑制劑、小分子拮抗劑等),及/或不直接結合IL-33或IL-4或IL-4R但會干擾、阻斷或減弱IL-33或IL-4介導之信號傳導之藥劑。在一個實施例中,該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非類固醇抗炎劑(NSAID)、皮質類固醇(例如吸入皮質類固醇)、支氣管擴張劑、抗組織胺、腎上腺素、去充血劑、胸腺基質淋巴生成素(TSLP)拮抗劑、IL-1拮抗劑、IL-8拮抗劑、IL-13拮抗劑、不同IL-4拮抗劑、IL-4/IL-13雙重拮抗劑、IL-33/IL-13雙重拮抗劑、IL-5拮抗劑、IL-6拮抗劑、IL-12/23拮抗劑、IL-22拮抗劑、IL-25拮抗劑、IL-17拮抗劑、IL-31拮抗劑、TNF抑制劑、IgE抑制劑、白三烯抑制劑、口服PDE4抑制劑、甲基黃嘌呤、奈多羅米鈉、色甘酸鈉、長效β 2激動劑(LABA)、長效蕈毒鹼拮抗劑(LAMA)、吸入皮質類固醇(ICS)及另一IL-33或IL-4拮抗劑或針對IL-33或IL-4或IL-4R之不同抗體,及另一IL-33拮抗劑。
在某些實施例中,細胞介素拮抗劑可為與細胞介素自身或與細胞介素之受體或與包含細胞介素及其受體二者之複合物發生相互作用之小分子抑制劑(合成或天然衍生)或蛋白質(例如抗體)。本文別處揭示涉及本發明之抗IL-33抗體及/或IL-4R抗體之其他組合療法及共調配物。
在又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使用抗IL-33拮抗劑(例如IL-33抗體或IL-33阱)及IL-4R抗體或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抗體之抗原結合部分來抑制IL-33及/或IL-4信號傳導活性之治療方法,其中該等治療方法包括單獨
或與IL-4R抗體或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組合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包含IL-33抗體或IL-33阱之醫藥組合物。所治療病症為藉由去除、抑制或降低IL-33及/或IL-4信號傳導而經改良、改善、抑制或預防之任一疾病或症狀。本發明之抗IL-33及/或IL-4R拮抗劑在一起使用時可用於阻斷IL-33與IL-33結合配體之間及IL-4與IL-4結合配體之間之相互作用或以其他方式抑制IL-33及IL-4之信號傳導活性。在一個實施例中,IL-4R拮抗劑係結合至IL-4Rα且如此阻止經由I型或II型受體之IL-4及IL-13信號傳導之抗體。在一個實施例中,IL-4Rα拮抗劑係杜匹魯單抗或其生物等效物。鑒於杜匹魯單抗對IL-4及IL-13二者之雙重阻斷活性,人們相信當與本發明之IL-33拮抗劑組合使用時,組合治療方案將增強對部分地由經由IL-4、IL-13及IL-33信號傳導路徑之信號傳導引起之不期望發炎活性的抑制,該不期望發炎活性可在發炎期間出現。
在一個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係特異性結合至IL-33且阻斷IL-33及其受體ST2(亦稱為IL1RL1)之相互作用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在一個實施例中,特異性結合至IL-33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三個重鏈CDR(HCDR1、HCDR2及HCDR3),該等重鏈CDR含於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重鏈可變區(HCVR)胺基酸序列內:SEQ ID NO:2、18、34、50、66、82、98、114、130、146、162、178、194、210、226、242、258、274、290及308;且包含三個輕鏈CDR(LCDR1、LCDR2及LCDR3),該等輕鏈CDR含於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輕鏈可變區(LCVR)胺基酸序列內:SEQ ID NO:10、26、42、58、74、90、106、122、138、154、170、186、202、218、234、250、266、282、298及316。
在一個實施例中,特異性結合至IL-33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HCVR):SEQ ID NO:2、18、34、50、66、82、98、114、130、146、162、178、194、210、
226、242、258、274、290及308。
在一個實施例中,特異性結合至IL-33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之輕鏈可變區(LCVR):SEQ ID NO:10、26、42、58、74、90、106、122、138、154、170、186、202、218、234、250、266、282、298及316。
在一個實施例中,特異性結合至IL-33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
(a)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之HCDR1結構域:SEQ ID NO:4、20、36、52、68、84、100、116、132、148、164、180、196、212、228、244、260、276、292及310;
(b)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之HCDR2結構域:SEQ ID NO:6、22、38、54、70、86、102、118、134、150、166、182、198、214、230、246、262、278、294及312;
(c)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之HCDR3結構域:SEQ ID NO:8、24、40、56、72、88、104、120、136、152、168、184、200、216、232、248、264、280、296及314;
(d)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之LCDR1結構域:SEQ ID NO:12、28、44、60、76、92、108、124、140、156、172、188、204、220、236、252、268、284及318;
(e)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之LCDR2結構域:SEQ ID NO:14、30、46、62、78、94、110、126、142、158、174、190、206、222、238、254、270、286及320;
(f)具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之LCDR3結構域:SEQ ID NO:16、32、48、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256、272、288及322。
在一個實施例中,特異性結合至IL-33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HCVR/LCVR胺基酸序列對:SEQ ID NO:SEQ ID NO:2/10、18/26、34/42、50/58、66/74、82/90、98/106、114/122、130/138、146/154、162/170、178/186、194/202、210/218、226/234、242/250、258/266、274/282、290/298及308/316。
本發明亦包括單獨IL-33拮抗劑或其與IL-4R拮抗劑之組合之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治療患者中與IL-33及/或IL-4活性或信號傳導相關或由其造成之疾病或病症之醫藥。在一個實施例中,患者中與IL-33活性及/或IL-4活性相關或由其造成之疾病或病症係發炎疾病或病症,其中該發炎疾病或病症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氣喘(嗜酸性球性或非嗜酸性球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氣喘及COPD重疊症候群(ACOS)、異位性皮膚炎、鼻息肉、過敏反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伴或不伴鼻息肉之慢性鼻竇炎、發炎性腸病、克羅恩氏病、潰瘍性結腸炎、過敏性肺炎、多發性硬化、關節炎(包括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牛皮癬性關節炎)、過敏性鼻炎、纖維變性、嗜酸性球性食道炎、血管炎、蕁麻疹、許-施二氏症候群、發炎性疼痛及牛皮癬。本發明亦包括治療有效量之IL-33拮抗劑與治療有效量之IL-4R拮抗劑之組合,其用於治療發炎疾病或病症或發炎疾病或病症之至少一種症狀,其中與投與單獨IL-33拮抗劑或單獨IL-4R拮抗劑所觀察到者相比,與IL-4R拮抗劑組合投與IL-33拮抗劑可引起增強之治療功效。本文所論述之任一方法亦涵蓋使用IL-33及/或IL-4R拮抗劑(例如,抗體)來治療或用於治療結合該等方法論述之疾病、病症及/或症狀。
由查閱下列詳細說明將明瞭其他實施例。
圖1顯示IL-33拮抗劑之個別組分相對於彼此之四種例示性佈
置。圖A顯示其中第一IL-33結合結構域(D1)附接至第一多聚化結構域(M1)之N末端且第二IL-33結合結構域(D2)附接至第二多聚化結構域(M2)之N末端的佈置。D1顯示為白盒且D2顯示為黑盒,以指示D1及D2源於不同的IL-33結合蛋白。圖B顯示其中第一IL-33結合結構域(D1)附接至第一多聚化結構域(M1)之N末端且第二IL-33結合結構域(D2)附接至第二多聚化結構域(M2)之C末端的佈置。D1顯示為白盒且D2顯示為黑盒,以指示D1及D2源於不同的IL-33結合蛋白。圖C及圖D顯示包含四個IL-33結合結構域D1、D2、D3及D4之佈置。在該等佈置中,D3-D1-M1及D4-D2-M2係串聯附接,其中D3附接至D1之N末端,且D1附接至M1之N末端;且D4附接至D2之N末端,且D2附接至M2之N末端。在圖C中,D3及D4彼此一致或實質上一致,且D1及D2彼此一致或實質上一致。在圖D中,D1及D4彼此一致或實質上一致,且D3及D2彼此一致或實質上一致。
圖2顯示HDM暴露誘導IL-33-、IL-4-及IL-4Rα三重人類化及野生型小鼠之肺中經活化嗜酸性球之類似增加。統計顯著性係藉由二因子ANOVA以及圖基多重比較測試(Tukey's multiple comparisons test)來測定。使用以下符號來指示統計顯著差異:「*」星號標記鹽水暴露及HDM暴露之相同基因型小鼠之間之比較;「&」和號符號標記小鼠之各別鹽水暴露或HDM暴露之野生型組之比較。增加之符號數值指示增加之顯著性:;;;。縮寫:WT=野生型。所有小鼠皆具有混合之C57BL/6NTac/129S6SvEvTac背景。
圖3顯示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組合投與可阻斷HDM暴露誘導之相對肺重量增加。相對肺重量表示為肺濕重(以mg計)對體重(以g計)之比率。統計顯著性係藉由克-瓦二氏單因子(Kruskal-Wallis one-way)ANOVA以及鄧恩多重比較事後測試(Dunn's multiple comparison post hoc test)來測定。使用以下符號來指示統計顯著差異:「*」星號標記在所有19
週HDM暴露組之間之比較;且「#」標籤標記鹽水-暴露之未治療動物與所有其他組之比較。增加之符號數值指示增加之顯著性:;2×=;。縮寫:wk=週;IgG4P=同型對照抗體,REGN1945。
圖4A及圖4B顯示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單獨及以組合對HDM暴露誘導之肺嗜酸性球性浸潤之效應。統計顯著性係藉由克-瓦二氏單因子ANOVA以及鄧恩多重比較事後測試來測定。使用以下符號來指示統計顯著差異:「*」星號標記在所有19週HDM暴露組之間之比較;「#」標籤標記鹽水暴露之未經治療動物與所有其他組之比較;且「+」加號標記11週HDM暴露之未經治療動物與所有其他組之比較。增加之符號數值指示增加之顯著性:;;;。縮寫:wk=週;IgG4P=同型對照抗體,REGN1945。
圖5顯示REGN3500單獨或與杜匹魯單抗組合可阻斷HDM暴露誘導之ST2+ CD4+ T細胞之肺浸潤。統計顯著性係藉由單因子ANOVA以及圖基多重比較事後測試來測定。使用以下符號來指示統計顯著差異:「*」星號標記在所有19週HDM暴露組之間之比較;「#」標籤標記鹽水暴露之未經治療動物與所有其他組之比較;且「+」加號標記11週HDM暴露之未經治療動物與所有其他組之比較。增加之符號數值指示增加之顯著性:;;;。縮寫:wk=週;IgG4P=同型對照抗體,REGN1945。
圖6顯示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組合投與可阻斷HDM暴露誘導之MPO肺蛋白質(嗜中性球浸潤之標記物)含量增加。統計顯著性係藉由克-瓦二氏單因子ANOVA以及鄧恩多重比較事後測試來測定。使用以下符號來指示統計顯著差異:「*」星號標記在所有19週HDM暴露組之間之比較;且「#」標籤標記鹽水暴露之未經治療動物與所有其他組之比較。增加之符號數值指示增加之顯著性:;;。
縮寫:wk=週;IgG4P=同型對照抗體,REGN1945。
圖7A及圖7B顯示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單獨或以組合對HDM暴露誘導之肺IL-5及IL-6蛋白質含量之增加之效應。收集肺(右肺之前葉及中葉)且藉由多重免疫分析來量測IL-5(A)及IL-6(B)蛋白質含量。肺組織IL-5及IL-6蛋白質含量表示為蛋白質量(pg)/肺葉。統計顯著性係藉由克-瓦二氏單因子ANOVA以及鄧恩多重比較事後測試來測定。使用以下符號來指示統計顯著差異:「*」星號標記在所有19週HDM暴露組之間之比較;且「#」標籤標記鹽水暴露之未經治療動物與所有其他組之比較。增加之符號數值指示增加之顯著性:;;。縮寫:wk=週;IgG4P=同型對照抗體,REGN1945。
圖8顯示REGN3500單獨或與杜匹魯單抗組合可阻斷HDM暴露誘導之循環SAA蛋白質含量之增加。在最後抗體注射之後4天,藉由心臟穿刺收集全血並分離血清。使用市售ELISA套組量測循環SAA蛋白質含量。循環SAA蛋白質含量表示為SAA蛋白質量(μg)/mL血清。統計顯著性係藉由克-瓦二氏單因子ANOVA以及鄧恩多重比較事後測試來測定。使用以下符號來指示統計顯著差異:「*」星號標記在所有19週HDM暴露組之間之比較;且「#」標籤標記鹽水暴露之未經治療動物與所有其他組之比較。增加之符號數值指示增加之顯著性:;;。縮寫:wk=週;IgG4P=同型對照抗體,REGN1945。
在闡述本發明之前,應瞭解本發明並不限於所述之具體方法及實驗條件,乃因該等方法及條件可有所變化。亦應瞭解,本文所使用之術語僅出於闡述具體實施例之目的,並且並非意欲加以限制,乃因本發明之範圍將僅受限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所用全部技術及科學術語皆具有與熟習本發明所屬領域技術者通常所瞭解相同之含義。如本文所用,術語「約」在參考具體列舉數值使用時意味著該值可自列舉值變化不超過1%。例如,如本文所用,表述「約100」包括99及101及其間之所有值(例如,99.1、99.2、99.3、99.4等)。
儘管類似於或等效於本文所述之彼等方法及材料之任何方法及材料可用於實踐或測試本發明,但現在闡述較佳方法及材料。本說明書中所提及之所有專利、申請案及非專利公開案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定義
如本文所用術語「介白素-33」、「IL-33」及諸如此類係指人類IL-33蛋白質且涵蓋270個胺基酸、全長、未處理之IL-33(例如參見,SEQ ID NO:348或UniProtKB登錄號095760),以及自在細胞中之處理產生之IL-33之任一形式(例如參見,SEQ ID NO:349,其含有全長蛋白質之胺基酸殘基112-270)。IL-33之其他處理形式闡述於Lefrançais等人(Lefrançais等人,(2012),Proc.Natl.Acad.Sci.109(5):1693-1678)中。該術語亦涵蓋IL-33之天然變體,例如,剪接變體(例如參見,Hong等人,(2011),J.Biol.Chem.286(22):20078-20086)或等位基因變體或IL-33之任何其他同種型,例如闡述
於WO2016/156440中之彼等。除非明確指定為來自非人類物種,否則本文中對蛋白質、多肽及蛋白質片段之所有提及皆意欲指各別蛋白質、多肽或蛋白質片段之人類型式。
如本文所用,表述「IL-33拮抗劑」意指能阻斷、減弱或以其他方式干擾IL-33信號傳導及/或IL-33與細胞表面受體(例如,ST2,亦稱為IL1RL1)或共受體(例如IL1-RAcP)或其複合物之間之相互作用之任一藥劑。例如,「IL-33拮抗劑」(亦稱作「IL-33抑制劑」或「IL-33阻斷劑」)包括以下中之任一者:(1)結合至IL-33或與IL-33發生相互作用之藥劑;或(2)結合至IL-33受體(有時稱作「致腫瘤抑制因子」或「ST2」;亦稱為「IL1RL1」)或與IL-33受體發生相互作用之藥劑;或(3)結合至IL-33共受體(介白素-1受體輔助蛋白或IL1-RAcP)或與IL-33共受體發生相互作用之藥劑;或(4)結合至IL-33/ST2之複合物之藥劑;或(5)結合至ST2/IL-1RAcP或與ST2/IL-1RAcP發生相互作用之藥劑。上述中之任一者可抑制或減弱IL-33之至少一種生物活性,例如(但不限於)在IL-33結合至其受體/共受體複合物時出現之生物信號傳導功能。
在一個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係特異性結合至IL-33或與IL-33發生相互作用且阻止IL-33結合至ST2且如此可阻止ST2與共受體IL-1RAcP發生相互作用的抗體。在一個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係特異性結合至ST2或ST2/IL-1RAcP複合物且阻止IL-33結合至ST2或ST2/IL1-RAcP受體複合物之抗體。在一個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係結合至IL-33/ST2複合物且然後阻止ST2與IL-1RAcP共受體發生相互作用之抗體。在一個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係結合至IL-33且可容許低親和力結合至ST2但同時該低親和力結合可阻止ST2隨後與共受體IL-1RAcP發生相互作用之抗體。
「IL-33拮抗劑」亦可為諸如可溶性ST2受體或基於IL-33受體
之阱等藥劑,例如本文所闡述及揭示於US2014/0271642中之彼等。阻斷IL-33介導之信號傳導之任一藥劑均視為「IL-33拮抗劑」。「IL-33拮抗劑」可為小的有機分子、蛋白質(例如抗體或其片段或基於IL-33受體之可溶性阱(如本文所闡述))或核酸(例如反義分子或siRNA)。如本文所用,「結合IL-33之抗體」或「抗IL-33抗體」包括結合人類IL-33蛋白質或其生物活性片段(例如參見SEQ ID NO:348、349、350及351)之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
如本文所用表述「介白素-4受體」或「IL-4R」係指具有SEQ ID NO:347之胺基酸序列之人類IL-4Rα受體。
如本文所用,「IL-4R拮抗劑」(在本文亦稱作「IL-4R抑制劑」、「IL-4Rα拮抗劑」、「IL-4R阻斷劑」、「IL-4Rα阻斷劑」等)係任一結合至IL-4Rα或IL-4R配體或與IL-4Rα或IL-4R配體發生相互作用且抑制或減弱第1型及/或第2型IL-4受體之正常生物信號傳導功能之藥劑。第1型IL-4受體係包含IL-4Rα鏈及γc鏈之二聚體受體。第2型IL-4受體係包含IL-4Rα鏈及IL-13Rα1鏈之二聚體受體。第1型IL-4受體與IL-4發生相互作用且由IL-4刺激,而第2型IL-4受體與IL-4及IL-13發生相互作用且由IL-4及IL-13二者刺激。因此,可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4R拮抗劑可藉由阻斷IL-4介導之信號傳導、IL-13介導之信號傳導或IL-4-及IL-13介導之信號傳導二者起作用。本發明之IL-4R拮抗劑由此可阻止IL-4及/或IL-13與第1型或第2型受體發生相互作用。IL-4R拮抗劑之類別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小分子IL-4R抑制劑、抗IL-4R適配體、基於肽之IL-4R抑制劑(例如,「肽體」分子)、「受體體」(例如,包含IL-4R組分之配體結合結構域之經改造分子)及特異性結合人類IL-4Rα之抗體或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如本文所用,IL-4R拮抗劑亦包括特異性結合IL-4及/或IL-13之抗原結合蛋白。
如本文所用術語「抗體」意指特異性結合至特定抗原(例如,IL-33
或IL-4R)或與該特定抗原發生相互作用且包含至少一個互補決定區(CDR)之任一抗原結合分子或分子複合物。術語「抗體」包括包含四條多肽鏈(兩條重(H)鏈及兩條輕(L)鏈藉由二硫鍵互連)之免疫球蛋白分子以及其多聚體(例如,IgM)。每一重鏈包含重鏈可變區(在本文中縮寫為HCVR或VH)及重鏈恆定區。重鏈恆定區包含三個結構域:CH1、CH2及CH3。每一輕鏈包含輕鏈可變區(在本文中縮寫為LCVR或VL)及輕鏈恆定區。輕鏈恆定區包含一個結構域(CL1)。可將VH及VL區進一步細分成超變區(稱為互補決定區(CDR)),其中散佈有更保守之區(稱為框架區(FR))。每一VH及VL由三個CDR及四個FR構成,其自胺基末端至羧基末端按以下順序佈置:FR1、CDR1、FR2、CDR2、FR3、CDR3、FR4。在本發明之不同實施例中,抗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部分)或抗IL-4R抗體之FR與人類種系序列可能一致或可經天然或人工修飾。可基於兩種或更多種CDR之並行分析來定義胺基酸共有序列。
如本文所用術語「抗體」亦包括完整抗體分子之抗原結合片段。如本文所用術語抗體之「抗原結合部分」、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及諸如此類包括任何特異性結合抗原從而形成複合物之天然存在、可以酶促方式獲得、合成或經遺傳改造之多肽或醣蛋白。可使用任何適宜標準技術(例如蛋白質分解消化或涉及操縱及表現編碼抗體可變及視情況恆定結構域之DNA之重組遺傳改造技術)自(例如)完整抗體分子衍生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該DNA已為人所知及/或可容易自(例如)商業來源、DNA庫(包括(例如)噬菌體-抗體庫)獲得或可進行合成。可對DNA進行測序並以化學方式或藉由使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操縱,以(例如)將一或多個可變及/或恆定結構域佈置成適宜構形,或引入密碼子、產生半胱胺酸殘基、修飾、添加或缺失胺基酸等。
抗原結合片段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i)Fab片段;(ii)F(ab')2片
段;(iii)Fd片段;(iv)Fv片段;(v)單鏈Fv(scFv)分子;(vi)dAb片段;及(vii)由模仿抗體之超可變區(例如,經分離互補決定區(CDR),例如CDR3肽)之胺基酸殘基組成之最小識別單元,或限制型FR3-CDR3-FR4肽。其他經改造分子(例如結構域特異性抗體、單結構域抗體、結構域缺失之抗體、嵌合抗體、CDR移植抗體、雙價抗體、三價抗體、四價抗體、微抗體、奈米抗體(例如單價奈米抗體、二價奈米抗體等)、小型模組免疫醫藥(SMIP)及鯊魚可變IgNAR結構域)亦涵蓋在如本文所用表述「抗原結合片段」內。
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通常將包含至少一個可變結構域。可變結構域可具有任何大小或胺基酸組合成且通常將包含至少一個毗鄰一或多個框架序列或與該一或多個框架序列同框之CDR。在具有與VL結構域締合之VH結構域之抗原結合片段中,VH及VL結構域可相對於彼此以任一適宜佈置定位。例如,可變區可為二聚體且含有VH-VH、VH-VL或VL-VL二聚體。或者,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可含有單體VH或VL結構域。
在某些實施例中,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可含有至少一個共價連接至至少一個恆定結構域之可變結構域。可見於本發明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內之可變及恆定結構域之非限制性例示性構形包括:(i)VH-CH1;(ii)VH-CH2;(iii)VH-CH3;(iv)VH-CH1-CH2;(v)VH-CH1-CH2-CH3;(vi)VH-CH2-CH3;(vii)VH-CL;(viii)VL-CH1;(ix)VL-CH2;(x)VL-CH3;(xi)VL-CH1-CH2;(xii)VL-CH1-CH2-CH3;(xiii)VL-CH2-CH3;及(xiv)VL-CL。在可變及恆定結構域之任一構形(包括上文所列示例示性構形中之任一者)中,可變及恆定結構域可彼此直接連接或可藉由完整或部分鉸鏈或連接體區來連接。鉸鏈區可由在單一多肽分子中在毗鄰可變及/或恆定結構域之間產生撓性或半撓性鏈接之至少2個(例如,5個、10個、15個、20個、40個、60個或更多個)胺基酸組成。此外,本發明之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可包含具有任一上文所列示可變及恆定結構域構形之同源二聚體或異源二聚體
(或其他多聚體),該等二聚體或多聚體彼此及/或與一或多個單體VH或VL結構域(例如,藉由二硫鍵)非共價締合。
就完整抗體分子而言,抗原結合片段可為單特異性或多特異性(例如,雙特異性)。多特異性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通常將包含至少兩個不同可變結構域,其中每一可變結構域能特異性結合至單獨抗原或同一抗原上之不同表位。可使用業內可用之常規技術對任一多特異性抗體形式(包括本文所揭示之例示性雙特異性抗體形式)進行調適以在本發明之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之情況下使用。例如,本發明包括包含使用雙特異性抗體(其中免疫球蛋白之一個臂特異性針對IL-4Rα或其片段或免疫球蛋白特異性針對IL-33或其片段且免疫球蛋白之另一臂特異性針對第二治療靶標或偶聯至治療性部分)之方法。可在本發明之背景下使用之例示性雙特異性形式包括(但不限於)(例如)基於scFv之或雙價抗體雙特異性形式、IgG-scFv融合物、雙重可變結構域(DVD)-Ig、四價體瘤(Quadroma)、突出物進入孔洞(knobs-into-holes)、共用輕鏈(例如,具有突出物進入孔洞之共用輕鏈等)、CrossMab、CrossFab、(SEED)體、白胺酸拉鏈、Duobody、IgG1/IgG2、雙重作用Fab(DAF)-IgG及Mab2雙特異性形式(例如參見,Klein等人2012,mAbs 4:6,1-11,及其中所引用之參考文獻,對於上述形式之綜述)。亦可使用肽/核酸偶聯來構築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其中使用具有正交化學反應性之非天然胺基酸來生成位點特異性抗體-寡核苷酸偶聯物,該等偶聯物然後自組裝成具有所定義組成、化合價及幾何形狀之多聚體複合物。(例如參見,Kazane等人,J.Am.Chem.Soc.[電子版:2012年12月4日])。
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IL-33及IL-4R抗體係人類抗體。如本文所用術語「人類抗體」意欲包括具有源於人類種系免疫球蛋白序列之可變及恆定區之抗體。本發明之人類抗體可包括並非由人類種系免疫球蛋白序列編碼之胺基酸殘基(例如藉由活體外隨機誘變或位點特異
性誘變或藉由活體內體細胞突變引入之突變),例如在CDR且尤其CDR中。然而,如本文所用術語「人類抗體」並非意欲包括源自另一哺乳動物物種(例如小鼠)種系之CDR序列已移植至人類框架序列上之抗體。該術語包括在非人類哺乳動物中或在非人類哺乳動物之細胞中重組產生之抗體。該術語並非意欲包括自人類個體分離或在人類個體中生成之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體可為重組體人類抗體。如本文所用術語「重組體人類抗體」意欲包括藉由重組方式製備、表現、產生或分離之所有人類抗體,例如使用轉染至宿主細胞中之重組體表現載體表現之抗體(下文進一步所述)、自重組體分離之抗體、組合人類抗體庫(下文進一步所述)、自針對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轉基因之動物(例如,小鼠)分離之抗體(例如參見,Taylor等人(1992)Nucl.Acids Res.20:6287-6295),或藉由任何其他涉及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序列剪接為其他DNA序列之方式來製備、表現、產生或分離之抗體。該等重組體人類抗體具有源於人類種系免疫球蛋白序列之可變及恆定區。然而,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使該等重組人類抗體經受活體外誘變(或,當使用人類Ig序列之轉基因動物時,經受活體內體細胞誘變),且因此重組抗體之VH及VL區之胺基酸序列儘管源自人類種系VH及VL序列並與其相關,但其係可不天然存在於人類活體內抗體種系譜內的序列。
人類抗體可以與鉸鏈異質性相關之兩種形式存在。在一種形式中,免疫球蛋白分子包含其中二聚體藉由鏈間重鏈二硫鍵保持在一起之約150-160kDa之穩定四鏈構築體。在第二種形式中,二聚體並非經由鏈間二硫鍵連接且形成由共價偶合之輕鏈及重鏈(半抗體)構成之約75-80kDa之分子。該等形式即使在親和純化之後亦極難分離。
在多種完整IgG同型中出現第二種形式之頻率歸因於(但不限於)與抗體之鉸鏈區同型相關之結構差異。人類IgG4鉸鏈之鉸鏈區中之單一
胺基酸取代可將第二種形式之出現(Angal等人(1993)Molecular Immunology 30:105)顯著降低至使用人類IgG1鉸鏈通常所觀察到之位準。本發明涵蓋在(例如)產生中在鉸鏈、CH2或CH3區中具有一或多個可能合意之突變以改良期望抗體形式之產率之抗體。
本發明之抗體可為單離抗體。如本文所用「單離抗體」意指已經鑑別並自其天然環境之至少一種組分中分離及/或回收之抗體。例如,出於本發明之目的,已自生物體之至少一種組分或自其中天然存在或天然產生抗體之組織或細胞中分離或去除之抗體為「單離抗體」。單離抗體亦包括原位在重組體細胞內之抗體。單離抗體係已經受至少一個純化或分離步驟之抗體。根據某些實施例,單離抗體實質上可不含其他細胞材料及/或化學品。
本發明包括中和及/或阻斷抗IL-33抗體及IL-4R抗體。如本文所用「中和」或「阻斷」抗體意欲指結合至靶標分子(例如IL-33或IL-4R)達成如下之抗體:(i)干擾靶標分子與其受體(在IL-33抗體之情形下)或其配體(在IL-4R抗體之情形下)之間之相互作用;及/或(ii)抑制靶標分子之至少一種生物功能,例如信號傳導。由IL-33或IL-4R中和或阻斷抗體造成之抑制無需完整,只要其可使用適當分析來檢測即可。
與衍生抗體之相應種系序列相比,本文所揭示之抗體可在重鏈及輕鏈可變結構域之框架及/或CDR區中包含一或多個胺基酸取代、插入及/或缺失。該等突變可容易地藉由將本文所揭示之胺基酸序列與可自(例如)公共抗體序列資料庫獲得之種系序列比較來確定。本發明包括源於本文所揭示之任一胺基酸序列之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一或多個框架及/或CDR區內之一或多個胺基酸突變成衍生抗體之種系序列之相應殘基,或突變成另一人類種系序列之相應殘基,或突變成相應種系殘基之保守胺基酸取代(該等序列變化在本文中統稱作「種系突變」)。熟習此項技術者以本文
所揭示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序列開始可易於產生眾多包含一或多個個別種系突變或其組合之抗體及抗原結合片段。在某些實施例中,VH及/或VL結構域內之所有框架及/或CDR殘基突變回成見於衍生抗體之原始種系序列中之殘基。在其他實施例中,僅某些殘基突變回成原始種系序列,例如,僅見於FR1之前8個胺基酸內或見於FR4之後8個胺基酸內之突變殘基,或僅見於CDR1、CDR2或CDR3內之突變殘基。在其他實施例中,一或多個框架及/或CDR殘基突變成不同種系序列(亦即,與原始衍生抗體之種系序列不同之種系序列)之相應殘基。另外,本發明之抗體可含有框架及/或CDR區內之兩種或更多種種系突變之任一組合,例如,其中某些個別殘基突變成具體種系序列之相應殘基,而與原始種系序列不同之某些其他殘基維持或突變成不同種系序列之相應殘基。在獲得之後,可易於測試含有一或多個種系突變之抗體及抗原結合片段之一或多種期望性質,例如,改良之結合特異性、增加之結合親和力、改良或增強之拮抗性或激動性生物性質(視情況而定)、降低之免疫原性等。以此一般方式獲得之抗體及抗原結合片段涵蓋在本發明內。
本發明亦包括包含本文所揭示之HCVR、LCVR及/或CDR胺基酸序列中之任一者之具有一或多個保守取代之變體之抗體。例如,本發明包括含有相對於本文所揭示之HCVR、LCVR及/或CDR胺基酸序列中之任一者具有(例如)10個或更少個、8個或更少個、6個或更少個、4個或更少個等保守胺基酸取代之HCVR、LCVR及/或CDR胺基酸序列之抗體。
術語「表位」係指與抗體分子之可變區中之特定抗原結合位點(稱為互補位)發生相互作用之抗原性決定子。單一抗原可具有一個以上表位。因此,不同抗體可結合至抗原上之不同區域且可具有不同的生物效應。表位可為構象或線性的。構象表位係由來自線性多肽鏈之不同區段之在空間上並置之胺基酸產生。線性表位係由多肽鏈中之毗鄰胺基酸殘基所產生
者。在某些情形中,表位可包括抗原上之醣、磷醯基或磺醯基之部分。
術語「實質上一致性」或「實質上一致」在指核酸或其片段時指示,在與具有適當核苷酸插入或缺失之另一核酸(或其互補鏈)最佳比對時,在至少約95%、且更佳至少約96%、97%、98%或99%之核苷酸鹼基中存在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如藉由序列一致性之任何熟知算法所量測,例如FASTA、BLAST或Gap,如下文所論述。在某些情形中,與參考核酸分子具有實質上一致性之核酸分子可編碼與參考核酸分子所編碼之多肽具有相同或實質上類似之胺基酸序列之多肽。
在應用至多肽時,術語「實質上類似性」或「實質上類似」意味著兩個肽序列在藉由(例如)程式GAP或BESTFIT使用缺省空位權重進行最佳比對時共有至少95%序列一致性、甚至更佳地至少98%或99%序列一致性。較佳地,不一致殘基位置因保守胺基酸取代而不同。「保守胺基酸取代」係胺基酸殘基由含有具有類似化學性質(例如,電荷或疏水性)之側鏈(R基團)的另一胺基酸殘基取代者。一般而言,保守胺基酸取代將不實質上改變蛋白質之功能性質。倘若兩個或更多個胺基酸序列因保守取代而彼此不同,則可向上調節序列一致性百分比或類似性程度以校正取代之保守性質。進行此調節之方式為彼等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參見(例如)Pearson(1994)Methods Mol.Biol.24:307-331,其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含有具有類似化學性質之側鏈之胺基酸之基團的實例包括(1)脂肪族側鏈:甘胺酸、丙胺酸、纈胺酸、白胺酸及異白胺酸;(2)脂肪族-羥基側鏈:絲胺酸及蘇胺酸;(3)含有醯胺之側鏈:天冬醯胺及麩醯胺酸;(4)芳香族側鏈:苯丙胺酸、酪胺酸及色胺酸;(5)鹼性側鏈:離胺酸、精胺酸及組胺酸;(6)酸性側鏈:天冬胺酸鹽及麩胺酸鹽及(7)含硫側鏈係半胱胺酸及甲硫胺酸。較佳保守胺基酸取代基團為:纈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苯丙胺酸-酪胺酸、離胺酸-精胺酸、丙胺酸-纈胺酸、麩胺酸-天冬胺酸及天冬醯胺-麩醯胺酸。或
者,保守替代係在如Gonnet等人(1992)Science 256:1443-1445中所揭示之PAM250對數似然矩陣中具有正值之任一變化,該文獻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中等保守」替代係在PAM250對數似然矩陣中具有非負值之任一變化。
多肽序列類似性(其亦稱作序列一致性)通常係使用序列分析軟體來量測。蛋白質分析軟體使用指配給多個取代、缺失及其他修飾(包括保守胺基酸取代)之類似性之量測來匹配類似序列。舉例而言,GCG軟體含有諸如Gap及Bestfit等程式,該等程式可與缺省參數一起使用來測定密切相關多肽(例如來自生物體之不同物種之同源多肽)之間或野生型蛋白質與其突變蛋白之間的序列同源性或序列一致性。例如參見,GCG 6.1版。多肽序列亦可使用FASTA使用缺省或推薦參數(GCG 6.1版中之程式)來比較。FASTA(例如FASTA2及FASTA3)提供詢問與搜索序列之間之最佳重疊之區的比對及序列一致性百分比(Pearson(2000),參見上文)。在比較本發明序列與含有來自不同生物體之大量序列之資料庫時之另一較佳算法係電腦程式BLAST,尤其BLASTP或TBLASTN,其使用缺省參數。例如參見Altschul等人(1990)J.Mol.Biol.215:403-410及Altschul等人(1997)Nucleic Acids Res.25:3389-402,其各自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
如本文所用「疾病或病症」係可利用本發明之IL-33及IL-4拮抗劑來治療之任一症狀。如本文所用「發炎疾病或病症」係指病狀全部或部分地由(例如)免疫系統細胞之數量變化、遷移速率變化或活化變化引起之疾病、病症或病理學症狀。免疫系統之細胞包括(例如)T細胞、B細胞、單核球或巨噬細胞、先天淋巴樣細胞、抗原呈遞細胞(APC)、樹突細胞、小神經膠質細胞、NK細胞、嗜中性球、嗜酸性球、肥大細胞或特別是與免疫學相關之任何其他細胞(例如,產生細胞介素之內皮或上皮細胞)。如本文所用,在一個實施例中,「發炎疾病或病症」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免疫
病症或症狀:氣喘(包括類固醇抗性氣喘、類固醇敏感性氣喘、嗜酸性球性氣喘或非嗜酸性球性氣喘)、過敏、重度過敏、多發性硬化、發炎性腸病症(例如克羅恩氏病或潰瘍性結腸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其可或可不與暴露於一手或二手香菸煙霧相關,部分地由其造成,或由其引起)、氣喘及COPD重疊症候群(ACOS)、嗜酸性球性食道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伴或不伴鼻息肉之慢性鼻竇炎、狼瘡、異位性皮膚炎、牛皮癬、硬皮症及其他纖維變性疾病、修格連氏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血管炎(貝西氏病(behcet's disease)、巨細胞動脈炎、亨-舍二氏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及許-施二氏症候群)、發炎性疼痛及關節炎。在一個實施例中,關節炎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及牛皮癬性關節炎。
在一個實施例中,「發炎疾病或病症」係包含第1型反應及/或第2型反應之免疫病症或症狀。
「第1型免疫反應」係藉由以下來定義:T輔助1(TH1)細胞及TH17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第1組及第3組先天淋巴樣細胞(ILC)及免疫球蛋白M(IgM)、IgA及特定IgG抗體類別及細胞介素(包括(例如)TNF、IL-1β及IL-6)。此效應物反應介導對許多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及原生動物)之免疫性。第1型免疫性之要素亦有助於維持腫瘤免疫監督。
「第2型免疫反應」係以下列為特徵:CD4+ T輔助2(TH2)細胞、第2組先天淋巴樣細胞(ILC)、嗜酸性球、嗜鹼性球、肥大細胞、IL-4及/或IL-13活化之巨噬細胞、IgE抗體亞類及細胞介素(包括(例如)IL-4、IL-5、IL-9、IL-13、胸腺基質淋巴生成素、IL-25及IL-33)。第2型免疫性因加強障壁防禦而提供抵抗大型細胞外寄生蟲之保護。第2型免疫反應之要素亦有助於維持代謝穩態且促進損傷後之組織重塑。此類型之反應亦可因應過敏原而開始。
如本文所用片語「抑制或減弱IL-33介導之信號傳導」係指相對
於IL-33在不存在如本文所闡述之拮抗劑(例如IL-33抗體或IL-33阱)下刺激經由ST2及IL-1RAcP之信號轉導之程度,IL-33在存在如本文所闡述之拮抗劑(例如IL-33抗體或IL-33阱)下刺激經由其受體ST2及共受體IL-1RAcP之信號轉導之程度有所減少。如本文所用片語「抑制或減弱IL-4R介導之信號傳導」係指相對於IL-4在不存在如本文所闡述之拮抗劑(例如IL-4或IL-4R抗體)下刺激經由第1型及/或第2型IL-4受體之信號轉導之程度,IL-4在存在如本文所闡述之拮抗劑(例如IL-4或IL-4R抗體)下刺激經由第1型及/或第2型IL-4受體之信號轉導之程度有所減少。為檢驗抑制之程度,用潛在抑制劑/拮抗劑處理試樣並將其與沒有抑制劑/拮抗劑之對照試樣進行比較。將對照試樣(亦即,未經拮抗劑處理)指配為100%之相對活性值。當相對於對照之活性值為約90%、85%、80%、75%、70%、65%、60%、55%、50%、45%、40%、35%、30%、25%或20%或更低時達成抑制。抑制之終點可包含(例如)發炎或細胞去粒、分泌或活化(例如細胞介素之釋放)之指示物之預定量或百分比。對經由ST2及IL-1RAcP之IL-33信號轉導之抑制可藉由在活體外分析(例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彼等)中分析IL-33信號轉導來測定。另外,可使用活體內分析來確定分子是否為IL-33之拮抗劑。例如,可使用活體內分析來評估抗IL-33之抗體對關於人類IL-33之表現為同型接合之過敏原敏感型動物中之肺發炎之效應。在用過敏原敏化動物之後,用本發明之抗IL-33抗體或陰性同型對照抗體來治療動物之子集。之後,將動物處死並收集肺用於細胞浸潤之評估以及細胞介素量測(IL-4及IL-5)。作為拮抗劑有效之IL-33抗體應展示肺中發炎細胞減少之趨勢,以及細胞介素(例如IL-4及IL-5)減少之趨勢。可實施類似分析以評估IL-4R拮抗劑在活體外或活體內阻斷IL-4結合至第1型及/或第2型受體之後的信號轉導的能力。此外,可修改上述分析中之任一者以比較使用單獨IL-33拮抗劑、單獨IL-4或IL-4R拮抗劑之效應或使用IL-33拮抗劑及IL-4或IL-4R拮抗劑一起之組
合之效應。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降低有需要之個體中氣喘或COPD或氣喘或COPD惡化之發生率或復發之方法,其包括與包含IL-33拮抗劑之醫藥組合物組合向該個體投與包含介白素-4受體(IL-4R)拮抗劑之醫藥組合物。如本文所用,表述「氣喘或COPD惡化」意指氣喘或COPD之一或多個症狀或標記之嚴重性及/或頻率及/或持續時間之增加。「氣喘或COPD惡化」亦包括需要針對氣喘或COPD之治療性介入(例如,類固醇治療、吸入皮質類固醇治療、住院等)及或可藉由該治療性介入治療之個體之呼吸健康之任何劣化。
氣喘或COPD惡化之「發生率或復發之降低」意味著已接受本發明醫藥組合物之個體在治療後經歷較治療前更少之氣喘或COPD惡化(亦即,少至少一次惡化),或在開始本發明醫藥組合物之治療後不經歷氣喘或COPD惡化達至少4週(例如,4週、6週、8週、12週、14週或更多個週)。氣喘或COPD惡化之「發生率或復發之降低」或者意味著與未接受本發明醫藥組合物之個體相比,在投與本發明醫藥組合物之後,個體經歷氣喘或COPD惡化之似然度降低至少10%(例如,10%、15%、20%、25%、30%、35%、40%、45%、50%或更多)。
如本文所用「纖維變性疾病或病症」係指涉及組織或器官中之過量纖維性結締組織之症狀。「纖維變性」係指病理過程,其包括結締組織形成瘢痕及過度產生細胞外基質作為對組織損害之反應。如本文所用可藉由投與本發明之抗IL-33及IL-4R拮抗劑治療之例示性「纖維變性疾病或病症」包括肺纖維變性(例如,特發性肺纖維變性、博來黴素誘導之肺纖維變性、石棉誘導之肺纖維變性及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症候群)、慢性氣喘、與急性肺損傷及急性呼吸窘迫相關之纖維變性(例如,細菌性肺炎誘導之纖維變性、創傷誘導之纖維變性、病毒肺炎誘導之纖維變性、呼吸機誘導之纖
維變性、非肺敗血症誘導之纖維變性及抽吸誘導之纖維變性)、矽肺病、輻射誘導之纖維變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其可或可不與暴露於一手或二手香菸煙霧相關,部分地由該暴露造成或由該暴露引起)、硬皮症、眼部纖維變性、皮膚纖維變性(例如,硬皮症)、肝纖維變性(例如,硬化、酒精誘導之肝纖維變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膽管損傷、原發性膽汁性硬化、感染誘導或病毒誘導之肝纖維變性、自體免疫肝炎、腎臟(腎)纖維變性、心臟纖維變性、動脈粥樣硬化、支架再狹窄及骨髓纖維變性。儘管氣喘及COPD通常被視為發炎症狀,但亦已知每一者展現纖維變性病症之性質。
對治療或療法(例如包含IL-33拮抗劑(例如,IL-33或ST2結合拮抗劑)或IL-4拮抗劑之治療)之患者之「反應」或患者之「反應性」係指自該治療或由於該治療給予具有發生IL-33介導之病症(例如,氣喘、COPD、ACOS、鼻息肉或肺纖維變性,例如,特發性肺纖維變性)之風險或患有該病症之患者臨床或治療益處。該益處可包括患者來自拮抗劑治療或由該治療引起之細胞或生物反應、完全反應、部分反應、穩定疾病(無進展或反復)或後來復發之反應。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容易地確定患者是否具有反應性。例如,罹患氣喘且對包含IL-33拮抗劑及/或IL-4拮抗劑之治療具有反應性之患者可顯示以下例示性症狀中之一或多者之可觀察及/或可量測之降低或不存在:復發性喘鳴、咳嗽、呼吸困難、胸部壓迫感、夜間發生或惡化之症狀、由冷空氣、鍛煉或暴露於過敏原觸發之症狀。
另外,「增強之治療功效」可藉由以下來測定:在與當使用單獨IL-33拮抗劑或IL-4R拮抗劑時所達成之結果比較時,評估利用IL-33拮抗劑加IL-4R拮抗劑之組合治療是否使得疾病或病症之至少一種症狀顯著改善或如本文所量測生物參數(例如肺發炎、細胞介素釋放等)中之至少一者改善。如本申請案中所闡述之功效之任一生物量測均可用於測定治療功效
或其增強。
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
本發明方法包括與治療有效量之IL-4R拮抗劑組合向罹患發炎疾病或病症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IL-33拮抗劑。
IL-33拮抗劑
術語「人類介白素-33」或「人類IL-33」或「hIL-33」或「IL-33」係指具有270個胺基酸之全長未處理之IL-33(例如參見,SEQ ID NO:348或UniProtKB登錄號O95760)或其生物活性片段,以及由細胞中之處理產生之IL-33之任一形式(例如參見,SEQ ID NO:349,其含有全長蛋白質之胺基酸殘基112-270)。該術語亦涵蓋IL-33之天然變體,例如,剪接變體(例如參見,Hong等人,(2011),J.Biol.Chem.286(22):20078-20086)或等位基因變體或IL-33之任何其他同種型,例如闡述於WO2016/156440中之IL-33之氧化或還原形式。可由本發明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本發明之IL-33阱中和、抑制、阻斷、廢除、減弱、減少或干擾之IL-33之活性包括(但不限於)抑制IL-33受體介導之信號傳導或抑制IL-33介導之發炎。
如本文所用,「IL-33拮抗劑」(在本文亦稱作「IL-33抑制劑」或「IL-33阻斷劑」等)係任何抑制IL-33與其一或多種結合配體發生相互作用且如此可抑制IL-33介導之信號傳導之藥劑。例如,「IL-33拮抗劑」可結合至以下各項及/或與以下各項發生相互作用:IL-33或IL-33受體(稱作「致腫瘤抑制因子」(「ST2」))或IL-33共受體(稱作「介白素-1受體輔助蛋白」(「IL-1RAcP」))或以下中之任一者之複合物:IL-33/ST2或ST2/IL-1RAcP,且如此可抑制IL-33介導之信號傳導。
IL-33拮抗劑之類別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小分子IL-33抑制劑或受體拮抗劑,或在嚴格條件下與編碼IL-33或IL-33受體或共受體之核酸序
列(例如,短干擾RNA(siRNA)或成簇規律間隔短回文重複RNA(CRISPR-RNA或crRNA),包括具有crRNA及tracrRNA序列之單導向RNA(sgRNA),如Mali等人(Science.339:823-26,2013)中所闡述,該文獻係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雜交之核酸。其他IL-33拮抗劑包括包含IL-33受體(例如ST2)之配體結合部分、IL-33結合支架分子(例如,DARPin、HEAT重複蛋白、ARM重複蛋白、三角形四肽重複蛋白、基於纖網蛋白之支架構築體及基於天然重複蛋白之其他支架等[例如參見,Boersma及Pluckthun,2011,Curr.Opin.Biotechnol.22:849-857,及其中所引用之參考文獻])及抗IL-33適配體或其部分的蛋白質。
IL-33抗體
根據某些實施例,可用於本發明之背景中之IL-33拮抗劑或抑制劑係特異性結合人類IL-33之抗IL-33抗體或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用於本文所述方法中之例示性抗IL-33抗體之胺基酸序列標識符顯示於表1中且編碼該等IL-33抗體之核酸序列標識符顯示於表2中。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本文所述抗IL-33抗體揭示於US9,453,072中,該案係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
根據某些實施例,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抗IL-33抗體特異性結合至IL-33。術語「特異性結合」或諸如此類意味著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與抗原形成在生理學條件下相對穩定之複合物。用於確定抗體是否特異性結合至抗原之方法為業內熟知且包括(例如)平衡透析、表面電漿共振及諸如此類。例如,如在本發明背景下使用之「特異性結合」IL-33之抗體包括以如下KD結合至IL-33或其生物活性部分之抗體:小於約1000nM、小於約500nM、小於約300nM、小於約200nM、小於約100nM、小於約90nM、小於約80nM、小於約70nM、小於約60nM、小於約50nM、小於約40nM、小於約30nM、小於約20nM、小於約10nM、小於約5nM、小於約4nM、
小於約3nM、小於約2nM、小於約1nM或小於約0.5nM,如在表面電漿共振分析中所量測。然而,特異性結合IL-33之分離抗體可與其他抗原(例如來自其他(非人類)物種之IL-IL-33分子)具有交叉反應性。
根據本發明之某些例示性實施例,IL-33拮抗劑為抗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抗原結合片段包含包括如美國專利第9,453,072號中及本文所揭示之表1中所闡述之抗IL-33抗體之任一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HCVR)、輕鏈可變區(LCVR)及/或互補決定區(CDR)。在某些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係具有闡述於US9,453,072中之參考抗體之結合特徵之抗IL-33抗體。在某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用於本發明方法背景中之抗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包含SEQ ID NO:274之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HCVR)之重鏈互補決定區(HCDR)及包含SEQ ID NO:282之胺基酸序列之輕鏈可變區(LCVR)之輕鏈互補決定區(LCDR)。根據某些實施例,抗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三個HCDR(HCDR1、HCDR2及HCDR3)及三個LCDR(LCDR1、LCDR2及LCDR3),其中HCDR1包含SEQ ID NO:276之胺基酸序列;HCDR2包含SEQ ID NO:278之胺基酸序列;HCDR3包含SEQ ID NO:280之胺基酸序列;LCDR1包含SEQ ID NO:284之胺基酸序列;LCDR2包含SEQ ID NO:286之胺基酸序列;且LCDR3包含SEQ ID NO:288之胺基酸序列。在再其他實施例中,抗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包含SEQ ID NO:274之HCVR及包含SEQ ID NO:282之LCVR。
在一個實施例中,IL-33拮抗劑為稱作REGN3500之IL-33抗體,其包含具有SEQ ID NO:274之胺基酸序列之HCVR及具有SEQ ID NO:282之胺基酸序列之LCVR及分別具有SEQ ID NO:276-278-280之胺基酸序列之重鏈互補決定區(HCDR1-HCDR2-HCDR3)及分別具有SEQ ID NO:284-286-288之胺基酸序列之輕鏈互補決定區(LCDR1-LCDR2-LCDR3)。
可用於本文所闡述方法中之其他抗IL-33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
段揭示於EP1725261、US8187596、WO2011031600、WO2015099175、WO2015106080(ANB020)、US2016/0168242、WO2016/077381、WO2016/077366或WO2016/156440中,該等案件各自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IL-33阱
根據某些實施例,可在本發明背景下使用之IL-33拮抗劑或抑制劑係基於IL-33受體之阱,例如本文所闡述之彼等。
本文所闡述之IL-33阱包含至少一個IL-33結合結構域,該結構域包含IL-33受體蛋白(命名為ST2)之IL-33結合部分。在某些實施例中,IL-33阱進一步包含IL-33共受體(命名為IL-1受體輔助蛋白或IL-1RAcP)之細胞外部分。IL-33阱亦可含有至少一種多聚化組分,該組分用於使該阱之多種組分彼此連接。IL-33阱之多種組分闡述於下文中且顯示於圖1中。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本文所述之IL-33阱揭示於US2014/0271642及WO2014/152195中,該等案件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簡言之,IL-33阱包含附接至多聚化結構域(M)之第一IL-33結合結構域(D1)。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IL-33拮抗劑包含附接至D1及/或M之第二IL-33結合結構域(D2)。根據某些實施例,D1包含ST2蛋白之IL-33結合部分。根據某些實施例,D2包含IL-1RAcP蛋白之細胞外部分。
IL-33阱之個別組分可相對於彼此以多種使得功能拮抗劑分子能結合IL-33之方式佈置。例如,D1及/或D2可附接至M之N末端。在其他實施例中,D1及/或D2附接至M之C末端。在再其他實施例中,D1附接至D2之N末端,且D2附接至M之N末端,從而引起自由式D1-D2-M表示之拮抗劑分子之N末端至C末端之串聯式融合(in-line fusion)。個別組分之其他定向於本文別處於圖1中揭示。
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阱之非限制性實例顯示於表3a及3b中,且包括命名為「hST2-hFc」、「hST2-mFc」、「hST2-hIL1RAcP-mFc」、「hST2-hIL1RAcP-hFc」及「mST2-mIL1RAcP-mFc」之IL-33阱。此等分別對應於SEQ ID NO:323、324、325、326及327。本發明包括具有與本文所述之例示性的基於IL-33受體之阱(例如SEQ ID NO:323、324、325、326及327)中之任一者至少80%、85%、90%、91%、92%、93%、94%、95%、96%、97%、98%或99%一致之胺基酸序列的基於IL-33受體之阱。
可使用標準分子生物技術(例如,重組體DNA技術)來構築本發明IL-33阱或其變體中之任一者。
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阱包含至少一個IL-33結合結構域(在本文中有時以名稱「D」或「D1」、「D2」等來提及)。在某些實施例中,IL-33結合結構域包含ST2蛋白之IL-33結合部分。ST2蛋白之IL-33結合部分可包含ST2蛋白之所有或一部分細胞外結構域或由其組成。在某些實施例中,ST2蛋白為人類ST2蛋白。如本文所用「人類ST2蛋白」係指如登錄號NP_057316.3之胺基酸1-556中所顯示(亦顯示為SEQ ID NO:352)之ST2蛋白。在某些實施例中,ST2蛋白為來自非人類物種之ST2蛋白(例如,小鼠ST2、猴ST2等)。ST2蛋白之例示性IL-33結合部分在本文闡述為SEQ ID NO:328之胺基酸序列(對應於人類ST2之細胞外結構域[NCBI登錄號NP_057316.3之K19-S328])。ST2蛋白之IL-33結合部分之其他實例在本文闡述為SEQ ID NO:329之胺基酸序列(對應於小鼠ST2之細胞外結構域[NCBI登錄號P14719之S27-R332])。
在某些實施例中,IL-33結合結構域包含IL-1RAcP蛋白之細胞外部分。在某些實施例中,IL-1RAcP蛋白為人類IL-1RAcP蛋白。如本文所用「人類IL-1RAcP蛋白」係指具有SEQ ID NO:353之胺基酸序列之IL-1RAcP蛋白。在某些實施例中,IL-1RAcP蛋白為來自非人類物種之
IL-1RAcP蛋白(例如,小鼠IL-1RAcP、猴IL-1RAcP等)。IL-1RAcP蛋白之例示性細胞外部分在本文闡述為SEQ ID NO:330之胺基酸序列(對應於人類IL-1RAcP之細胞外結構域[NCBI登錄號Q9NPH3之S21-E359])。IL-1RAcP蛋白之細胞外部分之另一實例在本文闡述為SEQ ID NO:331之胺基酸序列(對應於小鼠IL-1RAcP之細胞外結構域[NCBI登錄號Q61730之S21-E359])。
本發明包括包含D1及/或D2組分之IL-33阱,該等D1及/或D2組分具有與本文所述之例示性IL-33結合結構域組分胺基酸序列(例如,SEQ ID NO:328、329、330及331)中之任一者至少80%、85%、90%、91%、92%、93%、94%、95%、96%、97%、98%或99%一致之胺基酸序列。
本發明之IL-33拮抗劑亦包含至少一個多聚化結構域(在本文中有時以縮寫「M」、「M1」、「M2」等來提及)。概括而言,本發明之多聚化結構域用於使IL-33拮抗劑之多種組分(例如,IL-33結合結構域)彼此連接。如本文所用,「多聚化結構域」係任何能(共價或非共價地)與相同或類似結構或組分之第二巨分子締合之巨分子。例如,多聚化結構域可為包含免疫球蛋白CH3結構域之多肽。多聚化結構域之非限制性實例係免疫球蛋白之Fc部分,例如,選自以下之IgG之Fc結構域:同型IgG1、IgG2、IgG3及IgG4以及每一同型組內之任一異型。
可用於本發明IL-33拮抗劑中之非限制性例示性多聚化結構域包括人類IgG1 Fc(SEQ ID NO:332)或小鼠IgG2a Fc(SEQ ID NO:333)。本發明包括包含M組分之IL-33拮抗劑,該等M組分具有與本文所述之例示性M組分胺基酸序列(例如,SEQ ID NO:332或333)中之任一者至少80%、85%、90%、91%、92%、93%、94%、95%、96%、97%、98%或99%一致之胺基酸序列。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IL-33拮抗劑包含兩個多聚化結構域M1及M2,其中M1及M2彼此一致。例如,M1可為具有特定胺基酸序列
之Fc結構域,且M2為具有與M1相同之胺基酸序列之Fc結構域。
本發明之IL-33拮抗劑之個別組分(例如,D1、D2、M等)可相對於彼此以多種方式佈置。所有上述佈置之非限制性實例示意性地闡釋於圖1中。
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包含兩個多聚化結構域(M1及M2)及四個IL-33結合結構域(D1、D2、D3及D4)之IL-33阱之非限制性闡釋性實例亦顯示於圖1佈置C及D中。
本發明之IL-33阱之個別組分(例如,D1、D2、M1、M2等)可彼此直接附接(例如,D1及/或D2可直接附接至M等);或者,該等個別組分可經由連接體組分彼此附接(例如,D1及/或D2可經由在個別組分之間定向之連接體附接至M;D1可經由連接體附接至D2;等)。在本文所揭示佈置中之任一者中,其中一種組分闡述為「附接」至另一組分,該附接可經由連接體(即使未特定指定如此)。如本文所用,「連接體」係任何將兩種多肽組分接合在一起之分子。
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33阱之生物特徵闡述於US2014/0271642及WO2014/152195中,該等案件係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其他IL-33拮抗劑
結合IL-33及/或其受體(ST2及/或IL-1 RAcP)且阻斷配體-受體相互作用之多肽被視為IL-33拮抗劑且揭示於WO2014/152195中,該案係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可用作IL-33拮抗劑且可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其他藥劑包括免疫黏附素、肽體及可溶性ST2或其衍生物;抗IL-33受體抗體(例如,抗ST2抗體,例如,AMG-282(Amgen)或STLM15(Janssen)或闡述於WO2012/113813、WO 2013/173761、WO 2013/165894、US8,444,987或US7,452,980中之任一抗ST2抗體,該等案件各自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
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其他IL-33拮抗劑包括ST2-Fc蛋白質,例如闡述於WO2013/173761或WO 2013/165894中之彼等,該等案件各自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IL-4R拮抗劑
如本文所用,「IL-4R拮抗劑」(在本文亦稱作「IL-4R抑制劑」、「IL-4Rα拮抗劑」、「IL-4R阻斷劑」、「IL-4Rα阻斷劑」等)係任何結合至IL-4Rα或IL-4R配體或與該配體發生相互作用且抑制或減弱第1型及/或第2型IL-4受體之正常生物信號傳導功能之藥劑。如本文所用術語「人類IL-4R」或「hIL-4R」係指具有SEQ ID NO:347之胺基酸序列之IL-4R或其生物活性片段。第1型IL-4受體係包含IL-4Rα鏈及γc鏈之二聚體受體。第2型IL-4受體係包含IL-4Rα鏈及IL-13Rα1鏈之二聚體受體。第1型IL-4受體與IL-4發生相互作用且受IL-4刺激,而第2型IL-4受體與IL-4及IL-13發生相互作用且受IL-4及IL-13刺激。因此,可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IL-4R拮抗劑可藉由阻斷IL-4介導之信號傳導、IL-13介導之信號傳導或IL-4及IL-13介導之信號傳導來起作用。本發明之IL-4R拮抗劑可由此阻止IL-4及/或IL-13與第1型或第2型受體發生相互作用。
IL-4R拮抗劑之類別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小分子IL-4R拮抗劑、IL-4R表現或活性之基於核酸之抑制劑(例如,siRNA或反義)、與IL-4R特異性相互作用之基於肽之分子(例如,肽體)、「受體體」(例如,包含IL-4R組分之配體-結合結構域之經改造分子)、IL-4R結合支架分子(例如,DARPin、HEAT重複蛋白、ARM重複蛋白、三角形四肽重複蛋白、基於纖網蛋白之支架構築體及基於天然重複蛋白之其他支架等[例如參見,Boersma及Pluckthun,2011,Curr.Opin.Biotechnol.22:849-857,及其中所引用之參考文獻])及抗IL-4R適配體或其部分。根據某些實施例,可在本發明之背景下使用之IL-4R拮抗劑係特異性結合人類IL-4R之抗IL-4R抗體或抗體之抗原
結合片段。
在一個實施例中,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揭示於本文中之抗IL-4R抗體係杜匹魯單抗(亦參見美國專利第7,605,237號;第7,608,693號及第9,290,574號)。
抗IL-4R抗體
根據本發明之某些例示性實施例,IL-4R拮抗劑係特異性結合至IL-4Rα之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術語「特異性結合」或諸如此類意味著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與抗原形成在生理學條件下相對穩定之複合物。用於確定抗體是否特異性結合至抗原之方法為業內熟知且包括(例如)平衡透析、表面電漿共振及諸如此類。例如,如在本發明背景下使用之「特異性結合」IL-4Rα之抗體包括以如下KD結合IL-4Rα或其生物活性部分之抗體:小於約1000nM、小於約500nM、小於約300nM、小於約200nM、小於約100nM、小於約90nM、小於約80nM、小於約70nM、小於約60nM、小於約50nM、小於約40nM、小於約30nM、小於約20nM、小於約10nM、小於約5nM、小於約4nM、小於約3nM、小於約2nM、小於約1nM或小於約0.5nM,如在表面電漿共振分析中所量測。然而,特異性結合人類IL-4Rα之單離抗體可與其他抗原(例如來自其他(非人類)物種之IL-4Rα分子)具有交叉反應性。
根據本發明之某些例示性實施例,IL-4R拮抗劑為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抗原結合片段包括包含如美國專利第7,605,237號及第7,608,693號中所闡述之抗IL-4R抗體之任一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HCVR)、輕鏈可變區(LCVR)及/或互補決定區(CDR)。在某些實施例中,IL-4R拮抗劑係具有參考抗體(在本文稱作杜匹魯單抗)(參見US7,605,237及US7,608,693)之結合特徵之抗IL-4R抗體。在某些例示性實施例中,可在本發明方法之背景下使用之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包含SEQ
ID NO:337之胺基酸序列之重鏈可變區(HCVR)之重鏈互補決定區(HCDR)及包含SEQ ID NO:338之胺基酸序列之輕鏈可變區(LCVR)之輕鏈互補決定區(LCDR)。根據某些實施例,抗IL-4Rα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三個HCDR(HCDR1、HCDR2及HCDR3)及三個LCDR(LCDR1、LCDR2及LCDR3),其中HCDR1包含SEQ ID NO:339之胺基酸序列;HCDR2包含SEQ ID NO:340之胺基酸序列;HCDR3包含SEQ ID NO:341之胺基酸序列;LCDR1包含SEQ ID NO:342之胺基酸序列;LCDR2包含SEQ ID NO:343之胺基酸序列;且LCDR3包含SEQ ID NO:344之胺基酸序列。在再其他實施例中,抗IL-4R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包含SEQ ID NO:337之HCVR及包含SEQ ID NO:338之LCVR。在再其他實施例中,抗IL-4R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包含SEQ ID NO:335之HCVR及包含SEQ ID NO:336之LCVR。在再其他實施例中,抗IL-4R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如SEQ ID NO:345中所闡述之重鏈(HC)胺基酸序列及如SEQ ID NO:346中所闡述之輕鏈(LC)胺基酸序列。根據某些例示性實施例,本發明方法包括在業內以杜匹魯單抗提及並知曉之抗IL-4Rα抗體或其生物等效物之使用。杜匹魯單抗包含具有SEQ ID NO:337之胺基酸序列之HCVR及具有SEQ ID NO:338之胺基酸序列之LCVR及分別具有SEQ ID NO:339-340-341之胺基酸序列之重鏈互補決定區(HCDR1-HCDR2-HCDR3)及分別具有SEQ ID NO:342-343-344之胺基酸序列之輕鏈互補決定區(LCDR1-LCDR2-LCDR3)。
可在本發明方法之背景下使用之其他抗IL-4Rα抗體包括(例如)在業內以AMG317提及及知曉之抗體(Corren等人,2010,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81(8):788-796)或MEDI 9314,或如美國專利第7,186,809號、美國專利第7,605,237號、美國專利第7,638,606號、美國專利第8,092,804號、美國專利第8,679,487號或美國專利第8,877,189號中所闡述之任一抗IL-4Rα抗體。
抗IL-4及/或抗IL-33抗體之pH依賴性特徵
在本發明方法之背景下使用之抗IL-4Rα及IL-33抗體可具有pH依賴性結合特徵。例如,與中性pH相比,在酸性pH下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抗IL-4Rα抗體或抗IL-33抗體可分別展現降低之與IL-4Rα或IL-33之結合。或者,與中性pH相比,在酸性pH下本發明之抗IL-4Rα抗體或本發明之抗IL-33抗體可展現增強之與其抗原之結合。表述「酸性pH」包括小於約6.2之pH值,例如,約6.0、5.95、5.9、5.85、5.8、5.75、5.7、5.65、5.6、5.55、5.5、5.45、5.4、5.35、5.3、5.25、5.2、5.15、5.1、5.05、5.0或更小。如本文所用,表述「中性pH」意指約7.0至約7.4之pH。表述「中性pH」包括約7.0、7.05、7.1、7.15、7.2、7.25、7.3、7.35及7.4之pH值。
在某些情形中,「與中性pH相比在酸性pH下與IL-4Rα之結合降低」或「與中性pH相比在酸性pH下與IL-33之結合降低」係以在酸性pH下抗體分別結合至IL-4Rα或IL-33之KD值對在中性pH下抗體分別結合至IL-4Rα,或IL-33之KD值之比率來表述(或反之亦然)。例如,出於本發明之目的,若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展現約3.0或更大之酸性/中性KD比,則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視為展現「與中性pH相比在酸性pH下與IL-4Rα之結合降低」或「與中性pH相比在酸性pH下與IL-33之結合降低」。在某些例示性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之酸性/中性KD比可為約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20.0、25.0、30.0、40.0、50.0、60.0、70.0、100.0或更大。
具有pH依賴性結合特徵之抗體可藉由(例如)篩選與中性pH相比在酸性pH下與特定抗原之結合降低(或增強)之抗體群體獲得。另外,在胺基酸層面上修飾抗原結合結構域可得到具有pH依賴性特徵之抗體。例如,藉由用組胺酸殘基取代抗原結合結構域(例如,在CDR內)之一或多個
胺基酸,可獲得相對於中性pH在酸性pH下具有降低之抗原結合之抗體。如本文所用,表述「酸性pH」意指6.0或更小之pH。
用於組合療法中之IL-33及IL-4R拮抗劑之生物效應
本發明包括IL-33拮抗劑與IL-4R拮抗劑組合用於治療發炎症狀之用途。在一個實施例中,與當單獨使用每一抗體作為單一療法時所獲得之結果相比,在動物纖維變性及肺發炎模型中與抗IL4R抗體組合使用抗IL-33抗體展示增強之功效。
例如,在本文所闡述之動物模型(稱作肺發炎及纖維變性之屋塵蟎(HDM)模型)中,肺中某些細胞介素之含量顯著升高。此包括IL-4、IL-5、IL-6、IL-1β及MCP-1之升高。在投與屋塵蟎過敏原之後小鼠肺中IL-13及TNFα之含量亦有增加之趨勢。然而,當在此模型中測試時,IL-33抗體及IL-4R抗體之組合使用可降低經治療小鼠之肺中細胞介素IL-4、IL-5、IL-6、IL-13、IL-1β、MCP-1及TNFα之含量。利用抗IL-33及抗IL-4R抗體之組合所觀察到之對肺細胞介素含量之效應大於任一個別抗體在單獨使用時之治療,如實例4中所顯示。
另外,在接受屋塵小鼠過敏原之小鼠中,細胞介素基因、趨化介素基因及膠原蛋白基因(包括Il4、Il13、Il6、Ccl2、Tgfb1、Il13ra2及Col24a1)之含量升高。此模型中存在Il5、Il9、Ccl11、Ccl24、Tnf、Il1rl1及Col15a1之含量增加之趨勢。與利用任一單獨抗體之治療所觀察到之程度相比,在利用抗IL-33抗體及抗IL-4R抗體之組合治療之後,Il6、Ccl2、Ccl11及Ccl24之表現顯著降低。與利用任一單獨抗體之治療相比,當用抗IL-33抗體加抗IL-4R抗體治療小鼠時,亦存在Il4、Il5、Il13、Il9、Tnf、Tgfb1、Il1rl1、Il13ra2、Col15a1及Col24a1降低之趨勢。
當在屋塵蟎模型中對肺細胞浸潤進行分析時,觀察到與抗IL-33加抗IL-4R抗體之組合使用相關之另一生物效應。如實例4中所顯示,在接
受屋塵蟎過敏原之小鼠中,嗜酸性球、經活化B細胞、經活化CD8細胞、ST2+CD4+ T細胞之頻率及CD4/CD8 T細胞比率顯著更高。在給予屋塵蟎過敏原之小鼠之肺中亦存在經活化CD4+ T細胞之頻率增加之趨勢。與當單獨使用任一抗體時所觀察到者相比,在經抗IL-33抗體加抗IL-4R抗體治療之小鼠中存在嗜酸性球、經活化B細胞、經活化CD8細胞、ST2+CD4+ T細胞之頻率及CD4/CD8 T細胞比率降低之趨勢。
另外,接受屋塵蟎過敏原之小鼠亦顯示其肺中杯狀細胞化生之增加。類似地,在此小鼠模型中亦存在肺實變(肺泡空間中固體或液體物質之累積)及上皮下纖維變性(肺上皮下方過量間質膠原蛋白沈積)之增加。與當單獨使用兩種抗體中之任一者時所觀察到之結果相比,用抗IL-33抗體與抗IL-4R抗體之組合治療該等小鼠可引起杯狀細胞化生及上皮下膠原蛋白厚度之減少及肺實變之顯著減少。
接受屋塵蟎過敏原之小鼠亦展示循環IgE含量之增加以及屋塵蟎(HDM)特異性IgG1增加之趨勢。與當單獨使用任一抗體時所觀察到之IgE及HDM特異性IgG1之含量相比,投與抗IL-33抗體及IL-4R抗體二者引起血清IgE含量之顯著降低及HDM特異性IgG1降低之趨勢。
作為組合療法用於治療發炎肺病症或症狀之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例如本文所闡述之抗體)可抑制或減弱IL-33介導之信號傳導及IL-4R介導之信號傳導且其在本文所闡述之HDM模型中可展現所觀察到之生物性質中之一或多者,例如,(1)在哺乳動物中由於暴露於過敏原而升高之細胞介素含量(例如IL-4或IL-5)降低;(2)對由短期或長期暴露於過敏原(例如屋塵蟎(HDM))引起之肺發炎之抑制;(3)由短期或長期暴露於過敏原(例如屋塵蟎(HDM))引起之細胞肺浸潤之減少;(4)複雜性肺整體病理學之改良。
量測IL-33介導之信號傳導或IL-4R介導之信號傳導之抑制可在
基於細胞之生物分析中量測,且意味著抗IL-33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抗IL-4R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抑制或減少在表現IL-33受體或IL-4受體及因應IL-33結合或IL-4結合產生可檢測信號之報導子元件之細胞中產生之信號。例如,本發明包括以如下IC50分別阻斷表現人類ST2之細胞中或表現IL-4受體之細胞中IL-33介導之信號傳導或IL-4介導之信號傳導之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小於約2nM、小於約1nM、小於約900pM、小於約800pM、小於約700pM、小於約600pM、小於約500pM、小於約400pM、小於約350pM、小於約300pM、小於約250pM、小於約200pM、小於約150pM、小於約100pM、小於約90pM、小於約80pM、小於約70pM、小於約60pM、小於約50pM、小於約40pM、小於約30pM、小於約20pM或小於約10pM,如在基於細胞之阻斷生物分析中所量測。
本發明之抗體可展示上述生物效應中之一或多者或其任一組合。熟習此項技術者根據本發明之綜述(包括本文之工作實例)將明瞭本發明抗體之其他生物效應。與IL-4拮抗劑組合使用其他IL-33拮抗劑可展示類似效應。
醫藥組合物及投與
本發明提供包含本發明之IL-33拮抗劑及/或IL-4R拮抗劑之醫藥組合物。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可在分開組合物中調配,或其可在一種組合物中共調配。將本發明醫藥組合物與適宜載劑、賦形劑及其他提供改良之轉移、遞送、耐受性及諸如此類之試劑一起調配。大量適當調配物可參見所有醫藥化學家已知之處方集: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Mack Publishing Company,Easton,PA。該等調配物包括(例如)粉劑、糊劑、軟膏劑、凝膠劑、蠟狀物、油狀物、脂質、含有脂質(陽離子或陰離子)之囊泡(例如LIPOFECTINTM,Life Technologies,Carlsbad,CA)、DNA偶聯物、無水吸收糊劑、水包油及油包水乳液、乳液carbowax(多個分子重
量之聚乙二醇)、半固體凝膠及含有carbowax之半固體混合物。亦參見Powell等人「Compendium of excipients for parenteral formulations」PDA(1998)J Pharm Sci Technol 52:238-311。
投與患者之抗體之劑量可端視患者之年齡及體型、目標疾病、症狀、投與途徑及諸如此類而變化。較佳劑量通常係根據體重或體表面積來計算。當使用本發明抗體來治療成年患者中與IL-33活性及/或IL-4相關之症狀或疾病時,可有利地靜脈內投與本發明之抗體,其通常以約0.01mg/kg體重至約20mg/kg體重、更佳地約0.02mg/kg體重至約7mg/kg體重、約0.03mg/kg體重至約5mg/kg體重或約0.05mg/kg體重至約3mg/kg體重之單一劑量投與。端視症狀之嚴重性,可調節治療之頻率及持續時間。投與抗IL-33抗體之有效劑量及時間表可憑經驗來確定;例如,可藉由定期評估來監測患者進展,且因此調節劑量。此外,可使用業內熟知之方法來實施劑量之種間比例縮放(例如,Mordenti等人,1991,Pharmaceut.Res.8:1351)。
多種遞送系統為人已知且可用於投與本發明醫藥組合物,例如,脂質體、微粒、微膠囊包裹、能表現突變病毒之重組細胞、受體介導之胞吞作用(例如參見,Wu等人,1987,J.Biol.Chem.262:4429-4432)。引入方法包括(但不限於)皮內、肌內、腹膜內、靜脈內、皮下、鼻內、硬膜外及經口途徑。組合物可藉由任一便捷途徑來投與,例如藉由輸注或濃注注射,藉由經由上皮或皮膚黏膜內襯(例如,口腔黏膜、直腸及腸黏膜等)吸收,且可與其他生物活性劑一起投與。投與可為全身性或局部的。
本發明醫藥組合物可利用標準針頭及注射器經皮下或靜脈內來遞送。另外,就皮下遞送而言,筆型遞送裝置可容易地用於遞送本發明醫藥組合物。此一筆型遞送裝置可為可重複使用的或拋棄式的。可重複使用之筆型遞送裝置通常利用含有醫藥組合物之可替換筒柱。在筒柱內之所有
醫藥組合物皆投與且筒柱變空之後,變空筒柱可便於丟棄並被含有醫藥組合物之新筒柱替代。筆型遞送裝置然後可重複使用。在拋棄式筆型遞送裝置中,不存在可替換筒柱。而是,拋棄式筆型遞送裝置預裝有裝在裝置內之貯存器中的醫藥組合物。在將貯存器之醫藥組合物卸空之後,丟棄整個裝置。
眾多可重複使用之筆型及自動注射器型遞送裝置可用於皮下遞送本發明醫藥組合物。實例包括(但不限於)AUTOPENTM(Owen Mumford,Inc.,Woodstock,UK)、DISETRONICTM筆(Disetronic Medical Systems,Bergdorf,Switzerland)、HUMALOG MIX 75/25TM筆、HUMALOGTM筆、HUMALIN 70/30TM筆(Eli Lilly and Co.,Indianapolis,IN)、NOVOPENTM I、II及III(Novo Nordisk,Copenhagen,Denmark)、NOVOPEN JUNIORTM(Novo Nordisk,Copenhagen,Denmark)、BDTM筆(Becton Dickinson,Franklin Lakes,NJ)、OPTIPENTM、OPTIPEN PROTM、OPTIPEN STARLETTM及OPTICLIKTM(sanofi-aventis,Frankfurt,Germany),不一而足。可用於遞送本發明醫藥組合物之拋棄式筆型遞送裝置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SOLOSTARTM筆(sanofi-aventis)、FLEXPENTM(Novo Nordisk)及KWIKPENTM(Eli Lilly)、SURECLICKTM自動注射器(Amgen,Thousand Oaks,CA)、PENLETTM(Haselmeier,Stuttgart,Germany)、EPIPEN(Dey,L.P.)及HUMIRATM筆(Abbott Labs,Abbott Park IL),不一而足。
在某些情形中,可在控釋系統中遞送醫藥組合物。在一個實施例中,可使用幫浦(參見Langer,supra;Sefton,1987,CRC Crit.Ref.Biomed.Eng.14:201)。在另一實施例中,可使用聚合物材料;參見Medical Applications of Controlled Release,Langer及Wise(編輯),1974,CRC Pres.,Boca Raton,Florida。在又一實施例中,可將控釋系統置於組合物靶附近,因此僅需要全身劑量之一部分(例如,參見Goodson,Medical Applications of Controlled
Release,同上,第2卷,第115-138頁(1984))。其他控釋系統論述於Langer,1990,Science 249:1527-1533之綜述中。
可注射製劑可包括用於靜脈內、皮下、皮內及肌內注射、點滴輸注等之劑型。該等可注射製劑可藉由公知之方法來製備。例如,可藉由(例如)在注射習用之無菌水性介質或油性介質中溶解、懸浮或乳化上述抗體或其鹽來製備可注射製劑。作為注射用之水性介質,存在(例如)生理鹽水、含有葡萄糖及其他輔助劑之等滲溶液等,其可與適當增溶劑(例如醇(例如,乙醇)、多元醇(例如,丙二醇、聚乙二醇))、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例如,聚山梨酯80、HCO-50(氫化蓖麻油之聚氧乙烯(50mol)加合物)]等組合使用。作為油性介質,可採用(例如)芝麻油、大豆油等,其可與諸如苯甲酸苄酯、苄醇等之增溶劑組合使用。由此製備之注射劑較佳地填充在適當安瓿中。
有利地,將上述用於經口或非經腸使用之醫藥組合物製備成呈適於適合活性成分之劑量之單位劑量的劑型。該等呈單位劑量之劑型包括(例如)錠劑、丸劑、膠囊、注射劑(安瓿)、栓劑等。單位劑量中所含有之上述拮抗劑之量通常為約5mg/劑型至約500mg/劑型;尤其在注射劑形式之情況下,較佳地上述拮抗劑係以約5mg至約100mg包含在內,且對於其他劑型該等拮抗劑係以約10mg至約250mg包含在內。
劑量
根據本發明方法投與個體之IL-33及IL-4R拮抗劑之量通常為治療有效量。如本文所用,片語「治療有效量」意指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在組合使用時引起以下中之一或多者顯著變化之量:(a)發炎之預防;(b)發炎之治療或發炎嚴重性之降低;(c)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之頻率降低:肺中嗜酸性球、經活化B細胞、經活化CD8 T細胞;或CD4/CD8 T細胞比率降低;(d)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之降低:肺中介白素-1β(IL-1β)含量、介白素-4(IL-4)含量、介白素-5(IL-5)含量、介白素-6(IL-6)含量、介白素-13(IL-13)
含量、單核球趨化蛋白-1(MCP-1)含量或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含量;(e)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之基因表現程度之降低:肺中之Il4、ll5、Il6、Il9、Il13、Il1rl1、Il13ra2、tnf、Tgfb1、Ccl2、Ccl11、Ccl24、Col15a1或Col24a1;(f)血清IgE含量之降低;(g)肺中杯狀細胞化生之降低;或(h)肺實變之降低,如本文所闡述。儘管投與任一單獨IL-33拮抗劑或單獨IL-4R拮抗劑可引起積極治療效應(如使用一或多個上述參數所量測),但與使用利用單獨IL-33拮抗劑或單獨IL-4R拮抗劑之單一療法所觀察到者相比,組合使用IL-33及IL-4R拮抗劑將顯示該等參數中之任一或多者之顯著改良(例如加性或協同效應)。
在IL-33拮抗劑或IL-4R拮抗劑之情形下,治療有效量可為約0.05mg至約600mg,例如,約0.05mg、約0.1mg、約1.0mg、約1.5mg、約2.0mg、約10mg、約20mg、約30mg、約40mg、約50mg、約60mg、約70mg、約80mg、約90mg、約100mg、約110mg、約120mg、約130mg、約140mg、約150mg、約160mg、約170mg、約180mg、約190mg、約200mg、約210mg、約220mg、約230mg、約240mg、約250mg、約260mg、約270mg、約280mg、約290mg、約300mg、約310mg、約320mg、約330mg、約340mg、約350mg、約360mg、約370mg、約380mg、約390mg、約400mg、約410mg、約420mg、約430mg、約440mg、約450mg、約460mg、約470mg、約480mg、約490mg、約500mg、約510mg、約520mg、約530mg、約540mg、約550mg、約560mg、約570mg、約580mg、約590mg或約600mg。在某些實施例中,與IL-33拮抗劑組合將75mg、150mg、200mg或300mg IL-4R拮抗劑投與個體。在某些實施例中,與IL-4R拮抗劑組合將75mg、150mg、200mg或300mg IL-33拮抗劑投與個體。
含於個別劑量內之IL-33拮抗劑或IL-4R拮抗劑之量可以毫克抗
體/公斤患者體重(亦即,mg/kg)表示。例如,可將IL-33拮抗劑或IL-4R拮抗劑以約0.0001mg/kg至約25mg/kg患者體重之劑量投與患者。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將IL-4R及IL-33拮抗劑中之每一者以約0.1mg/kg、0.3mg/kg、1.0mg/kg、3.0mg/kg或10mg/kg之劑量投與。
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之組合可經皮下、靜脈內、肌內或鼻內投與個體。其可同時或依序投與。
抗體之治療用途
本發明者實施之使用小鼠模型系統之實驗有助於鑑別多種可藉由組合之IL-33及IL-4R拮抗作用來治療、預防及/或改善之疾病及症狀。例如,在肺發炎及纖維變性之屋塵蟎模型中,與當單獨使用每一抗體作為單一療法時所獲得之結果相比,利用IL-33抗體及IL-4R抗體之組合治療可降低肺中之細胞介素含量、減少肺中之肺細胞浸潤(嗜酸性球、經活化B細胞、經活化CD8陽性細胞、ST2+CD4+ T細胞及CD4/CD8 T細胞比率),以及改良肺實變及上皮下纖維變性。
本發明之抗體尤其可用於治療、預防及/或改善任何與IL-33表現及IL-4表現、信號傳導或活性相關或由其介導或可藉由阻斷IL-33與IL-33受體(例如,ST2)之間之相互作用或阻斷IL-4與IL-4受體之間之相互作用或以其他方式抑制IL-33及IL-4活性及/或信號傳導來治療的疾病或病症。在某些實施例中,IL-4R拮抗劑為結合至IL-4Rα或與其相互作用且如此阻斷經由IL-4R第1型及第2型受體之IL-4及IL-13信號傳導路徑之抗體。因此,與IL-33拮抗劑組合使用此雙重IL-4及IL-13拮抗劑在投與患有部分地由所有三條信號傳導路徑介導之發炎症狀之患者時可提供其他臨床益處。例如,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以下之方法:氣喘(過敏性氣喘、非過敏性氣喘、嚴重難治性氣喘、氣喘惡化、類固醇抗性或類固醇難治性氣喘、類固醇敏感性氣喘、嗜酸性球性氣喘或非嗜酸性球性氣喘等)、慢性阻塞性
肺病(COPD)及COPD惡化、氣喘及COPD重疊症候群(ACOS)、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過敏性肺炎、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牛皮癬、過敏、過敏性鼻炎、伴或不伴鼻息肉之慢性鼻竇炎、嗜酸性球性食道炎、重度過敏、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疼痛(包括發炎性疼痛)、關節炎(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牛皮癬性關節炎等)、巨細胞動脈炎、血管炎(貝西氏病及許-施二氏症候群)、亨-舍二氏紫癜、多發性硬化、發炎性腸病症(例如克羅恩氏病或潰瘍性結腸炎)、狼瘡、修格連氏症候群及部分地由IL-33及/或IL-4信號傳導介導之其他發炎疾病或病症。
本發明之抗體亦可用於治療、預防及/或改善一或多種纖維變性疾病或病症。可藉由投與本發明之抗IL-33及IL-4R拮抗劑治療之例示性纖維變性疾病或病症包括肺纖維變性(例如,特發性肺纖維變性、博來黴素誘導之肺纖維變性、石棉誘導之肺纖維變性及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症候群)、與急性肺損傷及急性呼吸窘迫相關之纖維變性(例如,細菌性肺炎誘導之纖維變性、創傷誘導之纖維變性、病毒肺炎誘導之纖維變性、呼吸機誘導之纖維變性、非肺敗血症誘導之纖維變性及抽吸誘導之纖維變性)、矽肺病、輻射誘導之纖維變性、硬皮症、眼部纖維變性、皮膚纖維變性(例如,硬皮症)、肝纖維變性(例如,硬化、酒精誘導之肝纖維變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膽管損傷、原發性膽汁性硬化、感染誘導或病毒誘導之肝纖維變性、自體免疫肝炎、腎臟(腎)纖維變性、心臟纖維變性、動脈粥樣硬化、支架再狹窄及骨髓纖維變性。
在本文所闡述之治療方法之背景下,抗IL-33抗體及IL-4R抗體可一起投與(亦即,作為唯一治療方案)或與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其實例在本文別處有闡述)組合。
組合療法
本發明包括包含本文所述抗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中之任
一者之組合物及治療調配物與一或多種其他治療活性組分之組合之用途,及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該等組合之治療方法。如本文所用,表述「與......組合」意味著該等其他治療劑係在包含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之醫藥組合物之前、之後或同時投與。術語「與......組合」亦包括IL-4R拮抗劑及IL-33拮抗劑及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之依序或伴隨投與。本發明包括其中本發明之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係與該一或多種其他治療活性組分中之一或多者共調配之醫藥組合物。
例如,當在包含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之醫藥組合物「之前」投與時,該其他治療劑可在投與包含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之醫藥組合物之前約72小時、約60小時、約48小時、約36小時、約24小時、約12小時、約10小時、約8小時、約6小時、約4小時、約2小時、約1小時、約30分鐘、約15分鐘或約10分鐘投與。當在包含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之醫藥組合物「之後」投與時,該其他治療劑可在投與包含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之醫藥組合物之後約10分鐘、約15分鐘、約30分鐘、約1小時、約2小時、約4小時、約6小時、約8小時、約10小時、約12小時、約24小時、約36小時、約48小時、約60小時或約72小時投與。與包含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之醫藥組合物「同時」投與意味著該其他治療劑係在投與包含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之醫藥組合物少於5分鐘內(之前、之後或同時)在分開劑型中投與個體,或以同時包含該其他治療劑、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之單一組合劑量調配物投與個體。
其他治療劑可為(例如)另一IL-33拮抗劑、另一IL-4R拮抗劑、IL-1拮抗劑(包括(例如)如US 6,927,044中所闡述之IL-1拮抗劑)、IL-6拮抗劑、IL-6R拮抗劑(包括(例如)如US 7,582,298中所闡述之抗IL-6R抗體)、IL-13拮抗劑、TNF拮抗劑、IL-8拮抗劑、IL-9拮抗劑、IL-17拮抗劑、IL-5拮抗劑(例如美泊利單抗(mepolizumab)或NUCALA®)、IgE拮抗劑(例如奧
馬佐單抗(omalizumab)或XOLAIR®)、CD48拮抗劑、IL-31拮抗劑(包括(例如)如US7,531,637中所闡述者)、胸腺基質淋巴生成素(TSLP)拮抗劑(包括(例如)如US 2011/027468中所闡述者)、干擾素γ(IFNγ)、抗生素、皮質類固醇(包括吸入皮質類固醇或ICS)、長效β2腎上腺素激動劑(LABA)、長效蕈毒鹼拮抗劑(LAMA)、他克莫司(tacrolimus)、吡美莫司(pimecrolimus)、環孢菌素(cyclosporine)、硫唑嘌呤(azathioprine)、胺甲蝶呤(methotrexate)、色甘酸鈉、蛋白酶抑制劑、抗組胺或其組合。
投藥方案
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可經定義時程向個體投與多個劑量之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或包含IL-33拮抗劑、IL-4R拮抗劑及任一本文所提及之其他治療活性劑之組合之醫藥組合物)。本發明之此態樣之方法包括向個體依序投與多個劑量之本發明之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如本文所用,「依序投與」意指每一劑量之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係在不同時間點(例如,在由預定間隔(例如,小時、天、週或月)分開之不同日期)投與個體。本發明包括包含向患者依序投與單一初始劑量之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隨後一或多個第二劑量之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及視情況隨後一或多個第三劑量之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之方法。
術語「初始劑量」、「第二劑量」及「第三劑量」係指本發明之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投與之時間順序。因此,「初始劑量」係在開始治療方案時投與之劑量(亦稱作「基線劑量」);「第二劑量」係在初始劑量之後投與之劑量;且「第三劑量」係在第二劑量之後投與之劑量。初始、第二及第三劑量可皆含有相同量之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但通常可在投與頻次方面彼此不同。然而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治療過程期間含於初始、第二及/或第三劑量內之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之量彼此不同(例如,上調或下調(若適當))。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治療方案開始作為「負
載劑量」投與兩個或更多個(例如,2個、3個、4個或5個)劑量,隨後以較不頻繁之基礎投與後續劑量(例如,「維持劑量」)。
在本發明之某些例示性實施例中,每一第二及/或第三劑量係在緊接於前面的劑量之後1週至26週(例如,1週、1½週、2週、2½週、3週、3½週、4週、4½週、5週、5½週、6週、6½週、7週、7½週、8週、8½週、9週、9½週、10週、10½週、11週、11½週、12週、12½週、13週、13½週、14週、14½週、15週、15½週、16週、16½週、17週、17½週、18週、18½週、19週、19½週、20週、20½週、21週、21½週、22週、22½週、23週、23½週、24週、24½週、25週、25½週、26週、26½週或更多週)投與。如本文所用片語「緊接於前面的劑量」意指在多次投與之序列中,在無介入劑量之序列中在投與下一緊接劑量之前投與患者之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之劑量。
根據本發明之此態樣之方法可包括向患者投與任一數量之第二及/或第三劑量之IL-33拮抗劑及IL-4R拮抗劑。例如,在某些實施例中,僅向患者投與單一第二劑量。在其他實施例中,向患者投與兩個或更多個(例如,2個、3個、4個、5個、6個、7個、8個或更多個)第二劑量。同樣,在某些實施例中,僅向患者投與單一第三劑量。在其他實施例中,向患者投與兩個或更多個(例如,2個、3個、4個、5個、6個、7個、8個或更多個)第三劑量。
在涉及多個第二劑量之實施例中,每一第二劑量可以與其他第二劑量相同之頻率投與。例如,每一第二劑量可在緊接於前面的劑量之後1週至2週或1個月至2個月投與患者。類似地,在涉及多個第三劑量之實施例中,每一第三劑量可以與其他第三劑量相同之頻率投與。例如,每一第三劑量可在緊接於前面的劑量之後2週至12週投與患者。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在治療方案之過程中投與患者之第二及/或第三劑量之頻率可變
化。醫師亦可在治療過程中端視臨床檢查後個別患者之需要來調節投與頻率。
本發明包括如下投與方案:其中以第一頻率(例如,一週一次、每兩週一次、每三週一次、一月一次、每兩個月一次等)向患者投與2至6個負載劑量,隨後以較不頻繁之基礎向患者投與兩個或更多個維持劑量。例如,根據本發明之此態樣,若以一月一次之頻率投與負載劑量,那麼可每六週一次、每兩個月一次、每三個月一次等向患者投與維持劑量。
實例
提出以下實例以便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提供如何製備及使用本發明方法及組合物之完整揭示內容及說明,且該等實例並非意欲限制本發明者視為其發明之範圍。已努力確保所用數值(例如量、溫度等)之精確性,但應計及一些誤差及偏差。除非另外指示,否則份數係重量份數,分子量係重量平均分子量,溫度係以攝氏度表示,且壓力為大氣壓力或接近大氣壓力。
實例1. 針對人類IL-33之人類抗體之生成
如美國專利第9,453,072號中所闡述來生成人類抗IL-33抗體。表1闡述所選抗IL-33抗體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對及CDR序列及其相應抗體標識符。表2闡述編碼所選抗IL-33抗體之重鏈及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對及CDR序列之核酸序列及其相應抗體標識符。
抗體在本文通常係根據以下命名法來提及:Fc前綴(例如「H1M」或「H4H」),隨後數值標識符(例如「9559」、「9566」或「9629」,如表1中所顯示),隨後「P」或「N」後綴。因此,根據此命名法,抗體在本文可稱作(例如)「H1M9559N」、「H1M9566N」、「H4H9629P」等。本文所
用抗體名稱上之H1M及H4H前綴指示抗體之具體Fc區同型。例如,「H1M」抗體具有小鼠IgG1 Fc,而「H4H」抗體具有人類IgG4 Fc。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可將具有具體Fc同型之抗體轉化為具有不同Fc同型之抗體(例如,可將具有小鼠IgG1 Fc之抗體轉化為具有人類IgG4之抗體等),但在任一事件中,由表1中所顯示數值標識符指示之可變結構域(包括CDR)將保持相同,且預計無論Fc結構域之性質如何,結合性質均一致或實質上類似。
實例2:IL-33拮抗劑(IL-33阱)之構築
如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14/0271642號中所闡述來生成人類抗IL-33阱。表3a闡述IL-33阱之多種組分之胺基酸序列標識符之概要且表3b闡述阱之全長胺基酸序列。
使用標準分子生物技術來構築本發明之5種不同例示性IL-33拮抗劑。第一IL-33拮抗劑(hST2-hFc,SEQ ID NO:323)由融合於人類IgG1 Fc區(SEQ ID NO:332)之C末端至N末端之人類ST2之可溶性細胞外區(SEQ ID NO:328)組成。第二IL-33拮抗劑(hST2-mFc,SEQ ID NO:324)由融合於小鼠IgG2a Fc區(SEQ ID NO:333)之C末端至N末端之人類ST2之可溶性細胞外區(SEQ ID NO:328)組成。第三IL-33拮抗劑(hST2-hIL1RAcP-mFc,SEQ ID NO:325)由具有位於其N末端之人類ST2(SEQ ID NO:328)、隨後人類IL-1RAcP之細胞外區(SEQ ID NO:330)、隨後位於其C末端之小鼠IgG2a Fc(SEQ ID NO:333)之串聯式融合組成。第四IL-33拮抗劑(mST2-mIL1RAcP-mFc,SEQ ID NO:326)由具有位於其N末端之小鼠ST2(SEQ ID NO:329)、隨後小鼠IL-1RAcP之細胞外區(SEQ ID NO:331)、隨後位於其C末端之小鼠IgG2a Fc(SEQ ID NO:333)之串聯式融合組成。第五IL-33拮抗劑(hST2-hIL1RAcP-hFc,SEQ ID NO:327)由具有位於其N末端之SEQ ID NO:328之人類ST2、隨後人類IL-1RAcP之細胞外區(SEQ ID NO:330)、隨後位於其C末端之人類IgG1 Fc(SEQ ID NO:332)之串聯式融合組
成。表3a闡述不同IL-33拮抗劑及其組分部分之概要闡述。表3b闡述IL-33拮抗劑及其組分部分之胺基酸序列。
實例3:IL-4R拮抗性抗體
如美國專利第7,608,693號中所闡述來生成人類抗IL-4R抗體。以下實例中所使用之例示性IL-4R抗體為特異性針對小鼠IL-4R之小鼠抗體且具有以下胺基酸序列:包含SEQ ID NO:335之重鏈可變區(HCVR)及包含SEQ ID NO:336之輕鏈可變結構域(LCVR)。人類抗IL-4R抗體(稱作杜匹魯單抗)特異性結合至人類IL-4Rα且包括包含SEQ ID NO:337之重鏈可變區(HCVR)及包含SEQ ID NO:338之輕鏈可變區(LCVR)、包含SEQ ID NO:339之重鏈互補決定區1(HCDR1)、包含SEQ ID NO:340之HCDR2、包含SEQ ID NO:341之HCDR3、包含SEQ ID NO:342之輕鏈互補決定區1(LCDR1)、包含SEQ ID NO:343之LCDR2及包含SEQ ID NO:344之LCDR3。杜匹魯單抗之全長重鏈顯示為SEQ ID NO:345且全長輕鏈顯示為SEQ ID NO:346。
實例4:用於研究IL-33在肺發炎中之作用之慢性屋塵蟎(HDM)誘導之纖維變性及嚴重肺發炎模型-抗IL-33抗體、IL-4R抗體或二者之組合之功效之比較。
慢性發炎氣道疾病係主要由重複暴露於過敏原或其他病原體引起之氣道發炎復發發作之結果。在人類中,該等長期危害誘導大量病狀,該等病狀包括免疫細胞之肺浸潤、增加之細胞介素產生、黏液產生及膠原蛋白沈積(Hirota,(2013)Chest.Sep;144(3):1026-32.;Postma,(2015),N Engl J Med.,9月24日;373(13):1241-9)。此伴有強烈氣道重塑之發炎細胞介素及免疫細胞浸潤增加導致氣道窄化、對吸入觸發物(例如過敏原或病原體)之高反應性、氣道阻塞及肺功能喪失。
為測定抗IL-33抑制在相關活體內模型中之效應,在對於人類IL-33(代替小鼠IL-33)之表現為同型接合之小鼠(IL-33 HumIn小鼠;參見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15/0320021號及第2015/0320022號)中實施慢性屋塵蟎提
取物(HDM)誘導之纖維變性及嚴重肺發炎及重塑研究。長期HDM提取物暴露誘導嚴重肺發炎,從而導致顯著細胞浸潤、細胞介素表現及重塑。在此模型中比較抗IL-33抗體、抗小鼠IL-4Rα抗體或二者之組合之功效。此研究中所使用之抗小鼠IL-4Rα抗體命名為M1M1875N且包含SEQ ID NO:335/336之HCVR/LCVR胺基酸序列對。此研究中所使用之抗IL-33抗體命名為H4H9675P且包含SEQ ID NO:274/282之HCVR/LCVR胺基酸序列對。
每週3天鼻內投與IL-33 HumIn小鼠50μg屋塵蟎提取物(HDM;Greer,編號XPB70D3A2.5)(在20μL 1X磷酸鹽緩衝鹽水(PBS)或20μL 1X PBS中稀釋)達15週。每週3天將在20μL 1X PBS中稀釋之50μg HDM提取物投與第二對照組之IL-33 HumIn小鼠達11週,以評估在抗體治療開始時疾病之嚴重性。在11週HDM攻擊後開始且然後每週兩次用25mg/kg抗IL-33抗體H4H9675P、抗小鼠IL-4Rα抗體M1M1875N、兩種抗體之組合或同型對照抗體皮下注射四組HDM攻擊之小鼠,直至HDM攻擊結束為止(4週抗體治療)。在研究之第108天,將所有小鼠處死且收集其肺。各組小鼠之實驗投藥及治療方案顯示於表4中。
肺收集用於細胞介素分析:
人類肺病之發展已涉及肺中升高之關鍵調介劑(例如原型第2型細胞介素IL-4、IL-5及IL-13)以及更表徵第1型免疫反應之細胞介素(例如IL-1β或TNFα)含量(Gandhi,(2016)Nat Rev Drug Discov Jan;15(1):35-50.;Barnes,(2008),Nat Rev Immunol,Mar;8(3):183-92。在本研究中量測肺中該等發炎細胞介素之含量。
在放血之後,去除每一小鼠右肺之前葉及中葉並將置於含有補充有1X Halt蛋白酶抑制劑混合劑(Thermo Scientific,編號87786)之組織蛋白質提取試劑(1X T-PER試劑;Pierce,編號78510)之溶液之管中。所有其他步驟皆在冰上實施。針對每一試樣調節T-PER試劑(含有蛋白酶抑制劑混合劑)之體積以使1:7(w/v)組織與T-PER比率匹配。使用TissueLyser II(Qiagen編號85300)機械破壞肺試樣。將所得溶解物離心成沈澱物碎片。將含有可溶性蛋白質提取物之上清液轉移至新管中並在4℃下儲存直至另一分析為止。
使用Bradford分析量測肺蛋白質提取物中之總蛋白質含量。對於該分析,將10μL稀釋之提取物試樣一式兩份平鋪於96孔板中並將其與200μL 1X Dye試劑(Biorad,編號500-0006)混合。使用牛血清白蛋白(BSA;Sigma,編號A7979)之連續稀釋液(在1X T-Per試劑中以700μg/mL開始)作為標準品來測定提取物之蛋白質濃度。在室溫下培育5分鐘後,在Molecular Devices SpectraMax M5板讀取儀上量測595nm下之吸光度。使用GraphPad PrismTM軟體實施基於BSA標準來測定總肺提取物蛋白質含量之數據分析。
使用Proinflammatory Panel 1(小鼠)多重免疫分析套組
(MesoScale Discovery,編號K15048G-2)及習用小鼠6plex Multi-Spot®免疫分析套組(MesoScale Discovery,編號K152A41-4)根據製造商之說明書量測肺蛋白質提取物中之細胞介素濃度。簡言之,將50μL/孔校準劑及試樣(在稀釋劑41中稀釋)添加至經捕獲抗體預塗覆之板中且在室溫下培育同時以700rpm振盪2小時。然後用含有0.05%(w/v)Tween-20之1X PBS將各板洗滌3次,隨後添加25μL在稀釋劑45中稀釋之檢測抗體溶液。在振盪之同時在室溫下培育2小時後,將板洗滌3次,且將150μL 2×讀取緩衝液添加至每一孔中。在MSD Spector®儀器上立即讀取電化學發光。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實施數據分析。
將每一組中所有小鼠之肺總蛋白質提取物之每一細胞介素濃度正規化為藉由Bradford分析量測提取物之總蛋白質含量,並針對每一組表示為平均pg細胞介素/mg總肺蛋白質(pg/mg肺蛋白質,±SD),如表5中所顯示。
肺細胞介素分析:
如表5中所顯示,在聯合或未聯合同型對照抗體治療接受HDM達15週之IL-33 HumIn小鼠肺中釋放之細胞介素及趨化介素IL-4、IL-5、IL-6、IL-1β及MCP-1之含量顯著高於經單獨1X PBS攻擊之IL-33 HumIn小鼠。類似地,在接受HDM達15週之IL-33 HumIn小鼠之肺中存在細胞介素IL-13及TNFα釋放增加之趨勢。相比之下,與在長期HDM攻擊之最後四週期間與同型對照抗體一起投與HDM之IL-33 HumIn小鼠相比,在此時間段期間經抗IL-33及抗小鼠IL-4Rα抗體之組合治療之IL-33 HumIn小鼠肺中IL-6、IL-13及MCP-1之含量存在顯著降低。與在長期HDM攻擊之最後四週期間與同型對照抗體一起投與HDM之IL-33 HumIn小鼠相比,在此時間段期間經抗IL-33及抗小鼠IL-4Rα抗體之組合治療之IL-33 HumIn小鼠肺中IL-4、IL-5、IL-1β及TNFα之含量存在降低之趨勢。利用組合抗
IL-33及抗小鼠IL-4Rα抗體所觀察到之對肺細胞介素之效應大於用任一個別單獨抗體之治療。
肺收集用於基因表現分析
在放血之後,去除每一小鼠右肺之副葉,將其置於含有400μL RNA Later(Ambion,編號AM7020)之管中並在-20℃下儲存直至處理為止。在TRIzol中均質化組織且使用氯仿進行相分離。使用Microarrays總RNA分離套組(Life Technologies之Ambion,編號AM1839)之MagMAXTM-96根據製造商之說明書純化含有總RNA之水相。使用來自上文所列示MagMAX套組之MagMAXTMTurboTMDNase緩衝液及TURBO DNase去除基因體DNA。使用SuperScript® VILOTM Master Mix(Life Technologies之Invitrogen,編號11755500)將mRNA(至多2.5μg)反轉錄為cDNA。將cDNA稀釋至2ng/μL並使用ABI 7900HT序列檢測系統(Applied Biosystems)用TaqMan® Gene Expression Master Mix(Life Technologies之Applied Biosystems,編號4369542)及相關探針(Life Technologies;小鼠B2m:Mm00437762_m1;小鼠Il4:Mm00445259_m1;小鼠Il5:Mm00439646_m1;小鼠Il13:Mm00434204_m1;小鼠Il9:Mm00434305_m1;小鼠Il6:Mm00446190_m1;小鼠Ccl2:Mm00441242_m1;小鼠Ccl11:Mm00441238_m1;小鼠Ccl24:Mm00444701_m1;小鼠Tnf:Mm00443258_m1;小鼠Tgfb1:Mm01178820_m1;小鼠Il1rl1:Mm00516117_m1;小鼠Il13ra2:Mm00515166_m1;小鼠Col15a1:Mm00456584_m1;小鼠Col24a1:Mm01323744_m1)擴增10ng cDNA。使用
B2m作為內部對照基因來正規化任何cDNA輸入差異。用於正規化所有試樣之參考組為第1組試樣(「1X PBS攻擊」)之平均值。將每一基因之表現正規化為相同試樣內之B2m表現並相對於參考組中其正規化表現來表示(平均值±SD),如表6中所顯示。
肺基因表現分析
如表6中所顯示,與經單獨1X PBS攻擊之IL-33 HumIn小鼠相比,聯合或未聯合同型對照抗體之治療接受HDM達15週之IL-33 HumIn小鼠肺中細胞介素、趨化介素及膠原蛋白基因Il4、Il13、Il6、Ccl2、Tgfb1、Il13ra2及Col24a1之表現程度顯著增加。類似地,接受HDM達15週之IL-33 HumIn小鼠肺中存在基因Il5、Il9、Ccl11、Ccl24、Tnf、Il1rl1及Col15a1之表現增加之趨勢。
相比之下,與在長期HDM攻擊之最後四週期間與同型對照抗體一起投與HDM之IL-33 HumIn小鼠相比,在此時間段期間經抗IL-33及抗小鼠IL-4Rα抗體之組合治療之IL-33 HumIn小鼠肺中Il6、Ccl2、Ccl11及Ccl24之表現程度顯著降低。與在長期HDM攻擊之最後四週期間與同型對照抗體一起投與HDM之IL-33 HumIn小鼠相比,在此時間段期間經抗IL-33及抗小鼠IL-4Rα抗體之組合治療之小鼠中存在Il4、Il5、Il13、Il9、Tnf、Tgfb1、Il1rl1、Il13ra2、Col15a1及Col24a1表現程度降低之趨勢。對利用組合抗IL-33及抗小鼠IL-4Rα抗體所觀察到之基因表現之效應大於用任一個別單獨抗體之治療。
肺收集用於肺細胞浸潤分析
在多發性氣道發炎疾病(包括氣喘及COPD)中觀察到免疫細胞之肺浸潤。嗜中性肺發炎與氣喘患者中之肺功能降低及嚴重組織重塑(Wenzel等人,(2012),Nat Med 18(5):716-725)及COPD患者中之肺損害增加(Meijer等人,(2013),Expert Rev.Clin.Immunol.9(11):1055-1068)相關。嗜酸性球性肺發炎係通常見於異位性疾病中之第2型發炎之標誌(Jacobsen等人,(2014),Clin.Exp.,Allergy,44(9):1119-1136)。在人類中,在患有肉芽腫
性肺病及其他慢性發炎症狀之患者中觀察到高CD4/CD8比率(Costabel等人,(1997),Eur.Respir.J.10(12):2699-2700;Guo等人,(2011),Ann.Clin.Biochem,48(第4部分):344-351)。本研究使用流式細胞術來測定HDM暴露之小鼠肺中細胞浸潤之程度。
在放血之後,去除每一小鼠右肺之尾狀葉,將其切碎成大小為約2mm至3mm之立方體,且然後將其置於含有20μg/mL DNAse(Roche,編號10104159001)及0.7U/mL在漢氏平衡鹽溶液(HBSS)(Gibco,編號14025)中稀釋之Liberase TH(Roche,編號05401151001)之溶液之管中,將其在37℃水浴中培育20分鐘且每5分鐘進行渦旋。藉由添加乙二胺四乙酸(EDTA,Gibco,編號15575)(最終濃度為10mM)來終止反應。隨後使用gentleMACS離解器®(MiltenyiBiotec,編號130-095-937)離解每一肺,然後藉助70μm過濾器過濾並離心。將所得肺沈澱物再懸浮於1mL 1×紅血球溶解緩衝液(Sigma,編號R7757)中以去除紅血球。在室溫下培育3分鐘後,添加3mL 1X DMEM以去活化紅血球溶解緩衝液。然後將細胞懸浮液離心,並將所得細胞沈澱物再懸浮於5mL MACS緩衝液(autoMACS運行緩衝液;MiltenyiBiotec,編號130-091-221)中。藉助70μm過濾器過濾再懸浮試樣並將1×106個細胞/孔平鋪於96孔V形底部板中。然後對細胞進行離心並在1X PBS中洗滌沈澱物。在第二次離心之後,將細胞沈澱物再懸浮於100μL在1X PBS中以1:500稀釋之LIVE/DEAD®可固定藍色死細胞染色劑(Life Technologies,編號L23105)中以測定細胞活力並在室溫下在避光之同時培育20分鐘。在1X PBS中洗滌一次之後,在4℃下將細胞在含有10μg/mL經純化大鼠抗小鼠CD16/CD32 Fc Block(純系:2.4G2;BD Biosciences,編號553142)之MACS緩衝液之溶液中培育10分鐘。然後在4℃下在避光之同時將細胞於在MACS緩衝液中稀釋之適當2×抗體混合物(闡述於中表7)中培育30分鐘。在抗體培育之後,將細胞在MACS緩衝液中洗滌兩次,將
其再懸浮於BD CytoFix(BD Biosciences,編號554655)中且然後在4℃下在避光之同時培育15分鐘。隨後洗滌細胞,將其再懸浮於MACS緩衝液中,且然後將其轉移至BD FACS管(BD Biosciences,編號352235)用於藉由流式細胞術分析細胞浸潤。
CD4及CD8 T細胞係定義為分別為活的CD45+、SSCLo、FSCLo、CD3+、CD19-、CD4+、CD8-及活的CD45+、SSCLo、FSCLo、CD3+、CD19-、CD4-、CD8+之細胞。經活化CD4 T細胞係定義為活的CD45+、SSCLo、FSCLo、CD3+、CD19-、CD4+、CD8-及CD69+之細胞。經活化CD8 T細胞係定義為活的CD45+、SSCLo、FSCLo、CD3+、CD19-、CD4-、CD8+及CD69+之細胞。經活化B細胞係定義為活的CD45+、SSCLo、FSCLo、CD3-、CD19+及CD69+之細胞。ST2+ CD4+ T細胞係定義為活的CD45+、SSCLo、FSCLo、CD3+、CD19-、ST2+及CD4+之細胞。嗜酸性球係定義為活的CD45+、GR1-、CD11clo、SiglecFhi。肺泡巨噬細胞係定義為活的CD45+、GR1-、CD11cHi、SiglecFhi。經活化細胞之數據表示為親本群體內經活化細胞(CD69+)之頻率(CD4,±SD)。ST2+ CD4+ T細胞之數據表示為T細胞(定義為活的CD45+、SSCLo、FSCLo、CD3+及CD19-之細胞)之頻率。嗜酸性球及肺泡巨噬細胞之數據表示為活細胞之頻率。CD4/CD8 T細胞比率計算為活群體內CD4 T之頻率對CD8 T細胞之頻率之比率。所有數據皆顯示於表8中。
肺細胞浸潤分析:
如表8中所顯示,聯合或未聯合同型對照抗體之治療接受HDM達15週之IL-33 HumIn小鼠肺中嗜酸性球、經活化B細胞、經活化CD8細胞、ST2+ Cd4+ T細胞之頻率及CD4/CD8 T細胞比率顯著高於經單獨1X PBS攻擊之IL-33 HumIn小鼠。類似地,在接受HDM達15週之IL-33 HumIn小鼠肺中存在經活化CD4 T細胞之頻率增加之趨勢。在不存在或存在同型對照抗體治療下接受HDM達15週之IL-33 HumIn小鼠肺中存在肺泡巨噬細胞之頻率降低之趨勢,如藉由流式細胞術檢測。與在長期HDM攻擊之最後四週期間與同型對照抗體一起投與HDM之IL-33 HumIn小鼠相比,在此時間段期間經抗IL-33及抗小鼠IL-4Rα抗體之組合治療之IL-33 HumIn小鼠肺中肺泡巨噬細胞之頻率顯著增加。類似地,與在長期HDM攻擊之最後四週期間與同型對照抗體一起投與HDM之IL-33 HumIn小鼠相比,在此時間段期間經抗IL-33及抗小鼠IL-4Rα抗體之組合治療之小鼠之肺中存在嗜酸性球、經活化CD4及CD8 T細胞、經活化B細胞、ST2+ CD4+ T細胞之
頻率以及CD4/CD8 T細胞比率降低之趨勢。對針對組合抗IL-33及抗小鼠IL-4Rα抗體所觀察到之肺中嗜酸性球、肺泡巨噬細胞、經活化CD8 T細胞、ST2+ CD4+ T細胞之頻率及CD4/CD8比率之效應顯示與用任一個別單獨抗體之治療相比功效提高之趨勢。
肺收集用於量化組織病理學:
在此模型中觀察到之發炎型式伴有HDM暴露之肺中廣泛且嚴重之結構變化,且有證據表明杯狀細胞化生、上皮下膠原蛋白沈積及顯著肺實變之增加。該等病理學係促成肺功能下降及氣道高反應性之人類發炎性呼吸疾病之已知特徵(James,(2007)EurRespir J.,7月;30(1):134-55;Jeong,(2007)Radiographics5月至6月;27(3):617-37)。
在放血之後,去除左肺並將其置於含有3mL 4%(w/v)多聚甲醛(Boston Bioproducts,編號BM-155)於1X磷酸鹽緩衝鹽水中之溶液之板中並在室溫下儲存3天。然後將肺試樣吸乾並將其轉移至含有70%乙醇之管用於組織學分析。將試樣發送至Histoserv,Inc(Germantown,MD)用於石蠟包埋、切片及過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 Schiff,PAS)或蘇木精-伊紅(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
杯狀細胞化生之量化:
杯狀細胞化生及黏液分泌過多係許多肺病(包括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囊性纖維變性)之標誌(Boucherat,(2013)Exp Lung Res.2013 May-Jun;39(4-5):207-16)。過量黏液產生導致氣道阻塞且影響人類之若干重要結果(例如肺功能、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惡化、住院及死亡率)(Ramos,FL等人,(2014),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1月24日;9:139-150)。在1毫米長度之初級支氣管中對PAS陽性杯狀細胞及總上皮細胞進行計數。杯
狀細胞化生表示為1毫米支氣管上皮中PAS陽性細胞之頻率(%,±SD),如表9中所顯示。
肺實變之量化:
「肺實變」定義為肺泡空間中固體或液體物質之累積。肺實變係複合終點,可能反映細胞浸潤、增生及黏液產生之組合,其在本文用作整體病理學之量度。在Movat pentachrome染色之石蠟包埋肺切片上使用ImageJ軟體(NIH,Bethesda,MD)量化由晶體佔據之肺區域之分數。使用粒子分析功能,量測切片中之總肺面積以及該切片中之實變面積。實變肺區域之分數係藉由兩個量測值之比率給出,如表9中所顯示。
上皮下纖維變性之量化
「上皮下纖維變性」係定義為在肺上皮下方沈積過量間質膠原蛋白(Redington等人,(1997),Thorax,四月;52(4):310-312)。已報導增加之上皮下纖維變性與人類之氣喘特別相關(Boulet等人,(1997)Chest,七月;112(1):45-52;James,AL及Wenzel,S.,(2007),Eur Respir J,7月,30(1):134-155)。在本模型中,在麥森三色(Masson's trichrome)染色之石蠟包埋肺切片上使用HaLo軟體(Indica Labs,NM)量測上皮下纖維變性。使用「層厚度」工具,跨越1毫米之初級支氣管以約30μm間隔多次記錄支氣管上皮下方膠原蛋白層之厚度。上皮下纖維變性表示為上皮下方膠原蛋白層之平均厚度(μm,±SD),如表9中所顯示。
肺組織病理學之分析:
如表9中所顯示,與經單獨1X PBS攻擊之IL-33 HumIn小鼠相比,在聯合或未聯合同型對照抗體之治療接受HDM達15週之IL-33 HumIn小鼠肺中存在杯狀細胞化生增加之趨勢。類似地,在接受HDM達15週之IL-33 HumIn小鼠中肺實變以及上皮下膠原蛋白厚度顯著增加。
相比之下,與在長期HDM攻擊之最後四週期間與同型對照抗
體一起投與HDM之IL-33 HumIn小鼠相比,在此時間段期間經抗IL-33及抗小鼠IL-4Rα抗體之組合治療之IL-33 HumIn小鼠中存在杯狀細胞化生及上皮下膠原蛋白厚度降低及肺實變顯著降低之趨勢。對針對組合抗IL-33及抗小鼠IL-4Rα抗體所觀察到之杯狀細胞化生、肺實變及上皮下膠原蛋白厚度之效應顯示與用任一個別單獨抗體之治療相比功效提高之趨勢。
血清收集用於IgE及HDM特異性IgG1含量量測:
為測定每一小鼠之血清試樣中之總IgE濃度,根據製造商之說明書使用夾心ELISA OPTEIA套組(BD Biosciences,編號555248)。稀釋血清試樣並與塗佈於96孔板上之抗IgE捕獲抗體一起培育。藉由生物素化抗小鼠IgE二級抗體檢測總IgE。使用經純化山葵過氧化酶(HRP)標記之小鼠IgE作為標準品。使用色素原3,3',5,5'-四甲基聯苯胺(TMB)(BD OPTEIA受質試劑集合,BD,編號555214)來檢測HRP活性。然後添加1M硫酸之終
止溶液,且在Molecular Devices SpectraMax M5板讀取儀上量測450nm下之吸光度。使用PrismTM軟體實施數據分析。每一實驗組之血清中循環IgE含量之平均量表示為ng/mL(±SD),如表10中所顯示。
利用ELISA測定每一小鼠之血清試樣中之HDM特異性IgG1含量。將HDM(Greer,編號XPB70D3A2.5)塗佈之板與連續稀釋之小鼠血清試樣一起培育,隨後與大鼠抗小鼠IgG1-HRP偶聯抗體(BD Biosciences,編號559626)一起培育。利用TMB溶液對所有試樣進行顯影並如上文所闡述進行分析。血清中循環IgG1之相對含量表示為效價單位(效價單位係藉由將所測得OD乘以達成大於兩倍背景之OD450所需要之稀釋係數來計算)。每一實驗組之血清中之平均循環HDM特異性IgG1含量表示為效價×106(±SD),如表10中所顯示。
循環IgE及HDM特異性IgG1含量之分析
如表10中所顯示,與經單獨1X PBS攻擊之IL-33 HumIn小鼠相比,在聯合或未聯合同型對照抗體之治療接受HDM達15週之IL-33 HumIn小鼠之血清中循環IgE含量顯著增加。類似地,在接受HDM達15週之IL-33 HumIn小鼠之血清中存在循環HDM特異性IgG1含量增加之趨勢。相比之下,與投與HDM與同型對照抗體之IL-33 HumIn小鼠相比,在長期HDM攻擊之最後四週期間經抗IL-33及抗小鼠IL-4Rα抗體之組合治療之IL-33 HumIn小鼠之血清中存在循環IgE含量顯著降低及循環HDM特異性IgG1含量降低之趨勢。
在嚴重、混合型發炎之背景下開始之H4H9675P及抗mIL-4Rα治療之組合可改良所量測之所有發炎參數,幾乎降低至基線水準。另外,在一些最致命終點(包括複雜肺整體病理學、杯狀細胞化生、肺細胞浸潤及細胞介素含量)上觀察到加性效應。因此,同時阻斷兩條路徑可在嚴重混合發炎及組織病理學之情況下影響多種發炎介導劑,並將多個參數正規化為基線。
實例5:藉由氫氘交換對結合至IL33之H4H9675P之表位定位
為測定由抗IL33抗體H4H9675P識別之人類IL33之表位,針對與人類IL33共複合之抗體實施氫-氘(H/D)交換研究。對於該等實驗,使用表現有C末端六聚組胺酸標籤(SEQ ID NO:356)之重組體人類IL33。H/D交換方法之一般闡述已闡述於Ehring等人(1999)Analytical Biochemistry 267(2):252-259及Engen及Smith(2001)Anal.Chem.73:256A-265A中。在積體Waters HDX/MS平台上實施H/D交換實驗,該平台由以下組成:用於氘標記之Leaptec HDX PAL系統、用於試樣消化及負載之Waters Acquity M-Class(輔助溶劑管理器)、用於分析型管柱梯度之Waters Acquity M-Class(μ二元溶劑管理器)及用於消化性肽質量量測之Synapt G2-Si質譜儀。
在於D2O中之10mM PBS緩衝液(pD 7.0)(等效於pH 6.6)中製
備標記溶液。為進行氘標記,將3.8μL hIL33-MMH(96pmol/μL)或以1:1莫耳比與抗體預混合之hIL33-MMH與56.2μL D2O標記溶液一起培育多個時間點(2min、10min及未氘化對照=0sec)。藉由將50μL試樣轉移至50μL預冷凍的含0.2M TCEP、6M鹽酸胍之100mM磷酸鹽緩衝液(pH 2.5)(淬滅緩衝液)淬滅氘化,並將混合試樣在1.0℃下培育兩分鐘。然後將淬滅試樣注射至Waters HDX管理器中用於在線胃蛋白酶/蛋白酶XIII消化。在0℃下使消化肽陷獲至ACQUITY UPLC BEH C18 1.7μm,2.1×5mm VanGuard預管柱上並使用5%-40% B之9分鐘梯度分離在ACQUITY UPLC BEH C18 1.7μm,1.0×50mm管柱上溶析(移動相A:0.1%甲酸水溶液,移動相B:於乙腈中之0.1%甲酸)。將質譜儀設為37V之錐電壓、0.5s之掃描時間及50-1700Th之質荷比範圍。
為鑑別來自hIL33-MMH之肽,處理未氘化試樣之LC-MSE數據並經由Waters ProteinLynx Global Server(PLGS)軟體針對資料庫(包括人類IL33、胃蛋白酶及其隨機化序列)進行搜索。將經鑑別肽輸入至DynamX軟體且藉由兩個準則進行過濾:1)每個胺基酸之最小產物為0.3,及2)複製檔案臨限值為3。DynamX軟體然後跨越多個時間點基於滯留時間及高質量準確度(<10ppm)自動測定每一肽之氘吸收,其中在每一時間點有3個複製。
使用與MSE數據採集耦合之在線胃蛋白酶/蛋白酶XIII管柱,在不存在或存在H4H9675P下鑑別來自hIL33-MMH之總共68種肽,代表95%序列覆蓋率。11種肽在結合至H4H9675P時具有顯著降低之氘化吸收(質心△值>0.4道爾頓(dalton),且p值<0.05)且列示於表11中。所記錄肽質量對應於三個重複之質心MH+質量之平均值。該等肽(對應於SEQ ID NO:349之胺基酸1-12及50-94)因H4H9675P之結合而具有較慢氘化速率。該等經鑑別殘基亦對應於人類IL-33之殘基112-123及161-205,如藉由Uniprot條目O95760所定義(IL33_人類;亦參見SEQ ID NO:348)。該等數據支持
SEQ ID NO:348之胺基酸殘基112-123及161-205或SEQ ID NO:349之胺基酸殘基1-12及50-94,其至少部分地定義IL-33中針對抗體H4H9675P之結合區。
實例6:在使用IL-33-、IL-4-及IL-4Rα-人類化小鼠之19週過敏原誘導之肺發炎模型中IL-33抗體(REGN3500)及IL-4R抗體(杜匹魯單抗)單獨或組合之效應
在上文實例4中使用對於人類IL-33之表現為同型接合之小鼠代替小鼠IL-33(IL-33 HumIn小鼠;參見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15/0320021號及第2015/0320022號)首先測試單獨IL-33抗體、單獨IL-4R抗體或兩種抗體之組合之效應。在此模型中比較完整人類抗IL-33抗體(REGN3500)及抗小鼠IL-4Rα抗體或二者之組合且結果闡述於實例4中。
由於人類抗IL-33抗體(REGN3500)及人類抗IL-4R抗體(杜匹魯單抗)皆不結合其各別鼠類靶標蛋白質,故生成經遺傳修飾小鼠,其中小鼠IL-33、IL-4及IL-4Rα之胞外域經相應人類序列(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替
代。驗證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小鼠品可作為使用4週之HDM暴露誘導之肺發炎模型研究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投與之效應之工具。在此模型中,HDM暴露之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小鼠展示類似於野生型小鼠之免疫反應,如藉由評估嗜酸性球性肺浸潤所評估。
實施下述研究來確定同時阻斷IL-33及IL-4/IL-13路徑對肺發炎之影響是否可大於阻斷任一單獨路徑。在此研究中,將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小鼠鼻內(IN)暴露於HDM或鹽水達19週。在11週HDM暴露之後將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小鼠之對照組處死,來評估抗體治療開始時之疾病嚴重性。19週之HDM暴露之小鼠不接受抗體治療或自第12週至第19週HDM暴露接受每週兩次之皮下(SC)抗體注射達總共8週及16個劑量。以11mg/kg之最終蛋白質劑量投與以下抗體:(a)11mg/kg同型對照抗體,(b)1mg/kg REGN3500+10mg/kg同型對照抗體(c)10mg/kg杜匹魯單抗+1mg/kg同型對照抗體或(d)1mg/kg REGN3500+10mg/kg杜匹魯單抗。針對氣道發炎之以下病理學標記物評估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治療單獨或以組合對HDM暴露之小鼠之效應:
-整體病理學(相對肺重量)
-第1型發炎細胞(嗜中性球,藉由嗜中性球標記物髓過氧化物酶[MPO]之肺蛋白質含量來量化)及第2型發炎細胞(總的及經活化[CD11cHi]嗜酸性球及ST2+ CD4+ T細胞,藉由流式細胞術來量化)之肺組織浸潤
-發炎細胞介素肺蛋白質含量(人類IL-4及小鼠IL-5、IL-6、IL-1β、TNFα、IFNγ、GROα及MCP-1,藉由免疫分析來量化)
-發炎之全身性標記物血清類澱粉蛋白A[SAA]蛋白質之循環含量(藉由免疫分析來量化)
材料及方法
測試系統
IL-33-、IL-4-及IL-4Rα胞外域-人類化小鼠
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分別不結合小鼠IL-33或小鼠IL-4Rα。因此,為測試單獨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及其組合,生成經遺傳修飾之小鼠,其中小鼠IL-33、IL-4及IL-4Rα之胞外域經相應人類序列(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替代。使用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Valenzuela,DM等人Nat Biotechnol.2003年6月21日(6):652-9,Poueymirou,WT等人Nat Biotechnol.2007年1月25日(1):91-9)之VelociGene®技術藉由將先前描述之IL-4/IL-4Rα胞外域人類化小鼠品系Il4ra hu/hu Il4 hu/hu 與先前描述之IL-33人類化品系Il33 hu/hu 雜交生成此三重人類化小鼠品系。
肺發炎小鼠模型
小鼠肺發炎模型採用重複鼻內(IN)暴露於HDM提取物,該提取物用作屋塵蟎過敏原之來源(Johnson等人;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4)2月1日;169(3):378-85),其為人類室內過敏之顯著原因(Calderon等人,(2015),Respiratory allergy caused by house dust mites:What do we really know?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5年7月;136(1):38-48)。據報導長期暴露於HDM誘導嚴重肺發炎,從而引起顯著肺細胞浸潤、細胞介素表現及重塑。具體而言,已展示長期暴露於HDM之小鼠展現混合第1型/第2型表型之肺發炎,例如由第1型及第2型發炎細胞(分別為嗜中性球及嗜酸性球)之組織浸潤、增加之血清IgE、增加之血清HDM特異性IgG1以及第2型發炎細胞介素(例如IL-5及IL-13)之誘導(Johnson等人(2004),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月1日;169(3):378-85;Johnson等人(2011).PloS ONE.1月20日;6(1):e16175;Llop-Guevara等人(2008),PloS ONE,6月11日;3(6):e2426。
實驗設計
四週HDM暴露誘導之肺發炎模型
將表12中所指示基因型之雌性小鼠隨機化為2個組,每一基因型一隻。每週3次IN投與鹽水(20μL)或在20μL鹽水溶液中稀釋之50μg HDM達4週。所有小鼠品系皆具有混合C57BL/6NTac/129S6SvEvTac背景。在最後暴露後4天將小鼠處死,收集肺並測定嗜酸性球性肺浸潤。
19週HDM暴露誘導之肺發炎模型
用於此研究中之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小鼠具有混合背景C57BL/6NTac(72%)/129S6SvEvTac(28%);將雌性小鼠隨機化為7個分開組。每一組小鼠之HDM暴露及治療或對照投藥方案顯示於表13中。每週3次IN投與鹽水(20μL)或於20μL鹽水溶液中之50μg HDM稀釋液達19週。在11週HDM暴露後將對照組之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小鼠處死以評估抗體治療開始時之疾病嚴重性。19週之HDM暴露之小鼠不接受抗體治療,或自HDM暴露之第12週至第19週接受每週兩次的皮下(SC)注射達總共16
個抗體劑量,如表13中所指示。簡言之,以11mg/kg之最終蛋白質劑量投與以下抗體:11mg/kg同型對照抗體(D組)、1mg/kg REGN3500+10mg/kg同型對照抗體(E組)、10mg/kg杜匹魯單抗+1mg/kg同型對照抗體(F組)或1mg/kg REGN3500+10mg/kg杜匹魯單抗(G組)。出於此文件之目的,雙重抗體治療組(D-G)將僅由治療抗體(REGN3500及/或杜匹魯單抗)來鑑別。在該研究之第134天,最後IN暴露及抗體注射之後4天,將所有小鼠處死,經由心臟穿刺收集血液,且收集肺用於分析。
小鼠飼養
對於每一實驗之整個持續時間,將動物在標準條件下圈養在Regeneron動物設施中,且在置於研究之前將其馴化至少7天。所有動物實驗皆係根據Regeneron之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之指南來實施。
特定程序
相對肺重量量測
在處死之前記錄終點體重量測。在放血之後,去除每一小鼠之左肺並將其置於含有4%多聚甲醛溶液之管中。在Mettler Toledo New Classic MS量表上記錄每一小鼠左肺之濕重。為測定相對肺重量,藉由將肺濕重除以體重計算肺濕重(以mg計)對體重(以g計)之比率。
細胞肺浸潤之分析
在放血之後,去除每一小鼠右肺之尾狀葉,將其置於含有20μg/mL DNase I及0.7U/mL Liberase TH稀釋於漢氏平衡鹽溶液(HBSS)中之溶液之管中,並將其切成大小約2mm至3mm之碎片。然後將含有切粒肺葉之管在37℃水浴中培育20分鐘。藉由添加最終濃度10mM之乙二胺四乙酸(EDTA)終止反應。然後將試樣轉移至gentleMACS C管。然後,添加2mL autoMACS緩衝液且隨後使用gentleMACSTM離解器(Miltenyi Biotec)離解試樣以形成單細胞懸浮液。然後將管離心並將所得沈澱物再懸浮於4mL 1×紅血球溶解緩衝液中以溶解紅血球。在室溫下培育3分鐘之後,添加2.5倍體積之1X DPBS以去活化紅血球溶解緩衝液。然後將細胞懸浮液離心,並將所得細胞沈澱物再懸浮於1mL DPBS中。藉助50μm杯型filcon各自過濾再懸浮試樣並將其轉移至2mL深孔板。以400×g將板離心4min並將每一試樣再懸浮於1mL DPBS中。將約1.5×106個細胞/孔平鋪於96孔U形底部板中。然後將細胞離心並將細胞沈澱物再懸浮於100μL在1X DPBS中以1:500稀釋之LIVE/DEAD Fixable Dead Cell Stain以測定細胞活力。在避光之同時在室溫下將細胞與活力染料一起培育15分鐘。在1X DPBS中洗滌一次之後,在4℃下將細胞與在50μL autoMACS緩衝液中以1:50稀釋之經純化大鼠抗小鼠CD16/CD32 Fc阻斷劑一起培育15分鐘。然後在避光之同時在4℃下將細胞於在Brilliant染色緩衝液中稀釋之適當2×抗體混合物(闡述於表14中)培育30分鐘。在抗體培育後,將細胞在autoMACS緩衝液中洗滌兩次,再懸浮於在1X DPBS中1:4稀釋之BD CytoFix中且然後在避光之
同時在4℃下培育15分鐘。隨後洗滌細胞並將其再懸浮於autoMACS緩衝液中。然後藉助30-40μm之AcroPrep Advance 96過濾器板將細胞懸浮液過濾至新的U形底部板中。在使用HTS附接之LSR Fortessa X-20細胞分析儀(BD Biosciences)上獲取試樣數據。使用FlowJo X軟體(Tree Star,OR)實施數據分析且使用GraphPad PrismTM(GraphPad Software,CA)實施統計分析。
針對嗜酸性球(總的及經活化的)之門控策略
嗜酸性球定義為完整、單一、活的細胞(低LIVE/DEAD活力染料信號)CD45+、F4/80+、Ly6G-、SiglecF+。嗜酸性球之數據表示為活細胞之頻率。在嗜酸性球群體內,經活化嗜酸性球定義為完整、單一、活的CD45+、F4/80+、Ly6G-、SiglecF+、CD11cHi且表示為總嗜酸性球之頻率。
針對ST2
+
CD4
+
T細胞之門控策略
ST2+ CD4+ T細胞定義為完整、單一、活的CD45+、CD3+、CD19-、CD4+、CD8-、ST2+。ST2+ CD4+ T細胞之數據表示為CD4+ T細胞(完整、單一、活的CD45+、CD3+、CD19-、CD4+、CD8-)之頻率。
肺蛋白質含量之測定
在放血之後,將每一小鼠右肺之前葉及中葉去除,稱重,並將其置於含有補充有蛋白酶抑制劑混合劑之組織蛋白質提取試劑(T-PER)之溶液之管中。為達成最終1:8(w/v)之肺組織重量對T-PER體積比率,每mg組織添加8μL T-PER溶液(含有蛋白酶抑制劑混合劑)。使用TissueLyser II機械均質化肺試樣。將所得溶解物離心成沈澱物碎片。將含有可溶性蛋白質提取物之上清液轉移至新管並在4℃下儲存直至進一步分析為止。細胞介素及MPO濃度表示為蛋白質之總量/所檢驗葉(分別為ng/肺葉及μg/肺葉)。
細胞介素多重免疫分析
使用多重免疫分析套組(Custom小鼠10-Plex,MSD)根據製造商之說明書量測肺蛋白質提取物中之小鼠細胞介素(IL-5、IL-13、IL-6、IL-1β、IL-12p70、TNFα、IFNγ、GROα及MCP-1)濃度。簡言之,稀釋肺均質物試樣並在經捕獲抗體預塗覆之板上培育。使用製造商提供之校準劑蛋白質作為標準品。藉由與讀取緩衝液一起培育之加標籤檢測抗體檢測均質物中之細胞介素。在MSD Spector®儀器上立即讀取電化學發光。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實施數據分析。將每一分析之線性範圍內之標準品最低濃度定義為各別細胞介素之分析之量化下限(LLOQ)。所測試個別細胞介素之LLOQ值係如下:IFNγ=0.2pg/mL,IL-1β=1.6pg/mL,IL-5=0.2pg/mL,IL-6=1.4pg/mL,IL-12p70=125.8pg/mL,IL-13=24.4pg/mL,GROα:0.5pg/mL,MCP-1=9.8pg/mL,TNFα=2.4pg/mL。
人類IL-4 ELISA
使用夾心ELISA套組根據製造商之說明書(人類IL-4 Quantikine
ELISA,R&D Systems)量測肺蛋白質提取物中之人類IL-4濃度。簡言之,稀釋肺均質物並在經抗人類IL-4捕獲抗體預塗覆之96孔板上培育。使用經純化人類IL-4作為標準品。使用HRP偶聯之抗人類IL-4檢測抗體檢測所捕獲人類IL-4。使用色素原3,3',5,5'-四甲基聯苯胺(TMB)檢測HRP活性。然後添加終止溶液,並在Molecular Devices SpectraMax M5板讀取儀上量測450nm下之光學密度(OD450)。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實施數據分析。將該分析之線性範圍內之標準品最低濃度定義為分析之LLOQ=31.25pg/mL。
MPO ELISA
使用夾心ELISA套組根據製造商之說明書(小鼠MPO ELISA套組,Hycult Biotech)量測肺蛋白質提取物中之MPO濃度。簡言之,稀釋肺均質物並在經抗MPO捕獲抗體預塗覆之96孔板上培育。使用經純化小鼠MPO作為標準品。使用生物素化抗小鼠MPO檢測抗體檢測所捕獲MPO。使用經純化HRP偶聯之鏈黴親和素來檢測生物素化抗小鼠MPO。使用色素原3,3',5,5'-四甲基聯苯胺(TMB)檢測HRP活性。然後添加終止溶液,並在Molecular Devices SpectraMax M5板讀取儀上量測450nm下之光學密度(OD450)。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實施數據分析。將分析之線性範圍內之最低標準濃度定義為該分析之LLOQ=156.3ng/mL。
血清收集
在研究結束時藉由心臟穿刺將全血收集至微試管中。藉由使血液在室溫下不受干擾至少30分鐘使血液凝固。藉由在4℃下以18,000×g離心10分鐘沈澱凝固血液及細胞物。將所得上清液(稱為血清)轉移至清潔聚丙烯板且使用其來測定循環抗體含量,如下文所闡述。
藉由ELISA測定血清中之SAA含量
使用商業免疫分析(Quantikine ELISA,R&D Systems)根據製造商之說明書測定每一小鼠血清試樣中之總SAA濃度。簡言之,稀釋血清試
樣並在先前經單株抗小鼠SAA捕獲抗體塗覆之96孔板上培育。使用重組體小鼠SAA作為標準品。使用HRP偶聯之多珠抗小鼠SAA檢測抗體檢測所捕獲SAA。使用比色HRP受質TMB檢測HRP活性。然後添加稀鹽酸之終止溶液,並在Molecular Devices SpectraMax M5板讀取儀上量測OD450。將每一試樣之血清中循環SAA之濃度測定為ng/mL且描繪為μg/mL。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實施數據分析。將分析之線性範圍內之最低標準濃度定義為該分析之LLOQ=31.2ng/mL。
藉由ELISA測定血清IgE含量
使用比色夾心ELISA OPTEIA套組根據製造商之說明書測定每一小鼠之血清試樣中之總IgE濃度。簡言之,稀釋血清試樣並在先前經抗IgE捕獲抗體塗覆之96孔板上培育。使用經純化小鼠IgE作為標準品。使用生物素化抗小鼠IgE檢測抗體檢測所捕獲IgE。使用經純化HRP偶聯之鏈黴親和素來檢測生物素化抗小鼠IgE。使用TMB檢測HRP活性。然後添加2N硫酸之終止溶液,並在Molecular Devices SpectraMax M5板讀取儀上量測OD450。每一試樣之血清中循環IgE之濃度表示為μg/mL。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實施數據分析。將分析之線性範圍內之最低標準濃度定義為該分析之LLOQ=78.15ng/mL。
藉由ELISA測定血清HDM特異性IgG1含量
研發比色ELISA分析來測定血清試樣中之HDM特異性IgG1之含量。在4℃下用於磷酸鹽緩衝液鹽水(PBS)中之4μg/mL濃度之HDM將板塗覆過夜,洗滌,在室溫下用0.5% BSA於PBS中之溶液封阻1小時,並與連續稀釋之小鼠血清試樣一起培育。在室溫下1小時後,洗滌板並藉由在室溫下與大鼠抗小鼠IgG1 HRP偶聯抗體一起培育1小時來檢測捕獲至板上之IgG1抗體。使用TMB檢測HRP活性。然後添加2N硫酸之終止溶液,且在Molecular Devices SpectraMax M5板讀取儀上量測OD450。血清中之
IgG1相對含量表示為效價單位。效價單位係藉由將所量測OD450乘以達成大於2倍背景OD450之OD450讀取所需要之稀釋係數來計算。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實施數據分析。將分析中所使用之最低稀釋係數定義為分析之LLOQ=100。
藉由ELISA測定人類靶標特異性IgG4抗體含量
使用為檢測人類IgG4抗體而研發之比色夾心ELISA來測定每一小鼠之血清試樣中之人類抗體(REGN3500、杜匹魯單抗或IgG4P同型對照)之濃度。在4℃下在PBS中用2μg/mL濃度之特異性針對欲量測之人類抗體之抗原(亦即用以捕獲REGN3500之人類IL-33(REGN3931)、用以捕獲REGN668之人類IL-4Rα(REGN560)、用以捕獲REGN1945之Natural Fel d 1)將微量滴定孔塗覆過夜。用於DPBS中之0.05% Tween 20將孔洗滌四次,在室溫下用5% BSA於DPBS中之溶液封阻3小時並與連續稀釋之小鼠血清試樣或連續稀釋之校準標準品一起培育。使用經純化抗體(REGN3500、REGN668及IgG4P對照抗體)作為校準及量化血清中各別抗體濃度之標準品。在室溫下1小時之後,將板洗滌7次且使用生物素化小鼠抗人類IgG4特異性單株抗體檢測捕獲至板上之人類IgG4,隨後與偶聯鏈黴親和素之Poly HRP一起培育。使用TMB受質根據製造商之說明書檢測HRP活性。10分鐘後,使用Molecular Devices SpectraMax多模式板讀取儀在450nm下量測吸光度。用於校準之標準品(REGN3500、REGN668或IgG4P對照抗體)之最低濃度(0.002μg/mL)定義為此分析之LLOQ。使用GraphPad PrismTM(GraphPad Software,CA)實施數據分析。每一試樣之血清中人類抗體之濃度表示為μg/mL。
統計學分析
使用GraphPad Prism 7.0版(GraphPad Software,CA)實施統計學分析。
來自4週HDM暴露模型中IL-33-、IL-4-及IL-4Rα-人類化小鼠之表徵之數據之統計學分析
來自19週HDM暴露誘導之肺發炎模型中之REGN3500/杜匹魯單抗治療之數據之統計學分析
使用Shapiro-Wilk測試評估數據之常態性。若數據通過常態性測試,且不同組之標準偏差彼此並非統計不同(如藉由Brown-Forsythe測試所評估),則藉由單因子ANOVA、隨後用於多重比較之圖基事後測試來解釋結果。若數據未能通過常態性測試,或標準偏差顯著不同,則使用Kruskal-Wallis測試、隨後用於多重比較之鄧恩事後測試來解釋結果。當p0.05時將差異視為統計學顯著。
結果
IL-33-、IL-4-及IL-4Rα胞外域-人類化小鼠之描述
每週3次將野生型、Il33 hu/hu -及Il4ra hu/hu -單一人類化、Il4ra hu/hu Il4 hu/hu 雙重人類化及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三重人類化小鼠IN暴露於鹽水或HDM達4週。在最後暴露之後4天將小鼠處死且收集肺以評估經活化嗜酸性球之肺浸潤(藉由高CD11c表現來鑑別)。個別小鼠數據及統計學分析提供於圖2中。三重人類化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小鼠顯示類似於野生型小鼠之對HDM之穩健反應,如藉由在4週HDM暴露之後肺組織中經活化嗜酸性球之頻率顯著增加所指示。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及野生型小鼠在不存在HDM暴露(鹽水暴露之對照小鼠)下亦顯示肺組織中經活化嗜酸性球之類似頻率。在比較HDM暴露之野生型小鼠與來自任一所測試人類化小鼠品系之HDM暴露之小鼠(Il4ra hu/hu 單一人類化小鼠除外)時未觀察到統計顯著性差異。Il4ra hu/hu 小鼠中經活化嗜酸性球性肺浸潤之百分比沒有
HDM暴露誘導之統計學顯著性增加可能歸因於小鼠IL-4不經由人類IL-4Rα受體發信號之事實。另一方面,人類IL-33已顯示經由鼠類受體複合物(REGN3500-MX-16069)發信號。另外,在比較鹽水暴露之野生型小鼠與來自任一所測試人類化小鼠品系之鹽水暴露之小鼠時未觀察到統計顯著性差異。該等發現驗證用作小鼠HDM暴露誘導之肺發炎模型之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小鼠品系。
在19週HDM暴露之小鼠中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治療之效應
每週3次將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小鼠IN暴露於鹽水或HDM達11週或19週。四組19週HDM暴露之小鼠自第12週至第19週接受每週兩次之SC抗體注射;所有其他組皆不接受治療(無,淺灰色盒)。以11mg/kg之最終蛋白質劑量單獨或組合投與抗體,如下所示:11mg/kg同型對照抗體、1mg/kg REGN3500+10mg/kg同型對照抗體、10mg/kg杜匹魯單抗+1mg/kg同型對照抗體或1mg/kg REGN3500+10mg/kg杜匹魯單抗。在11週暴露之後將一隊小鼠處死以測定抗體治療開始時之發炎概況(11週暴露組)。在第134天(最後暴露及抗體注射之後4天)將其他4個隊列處死(19週暴露組)。藉由心臟穿刺收集全血用於血清分離且收集肺用於進一步分析。除非另外說明,否則所有組皆包含相同品系之小鼠(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
整體肺病理學之分析
與鹽水暴露之對照小鼠相比,在19週HDM暴露之小鼠中相對肺重量顯著增加(圖3)。此可能歸因於增加之細胞浸潤、膠原蛋白沈積、肌肉肥大及黏液產生。與投與同型對照抗體之小鼠相比,在HDM暴露之小鼠中,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組合投與顯著阻斷HDM暴露誘導之相對肺重量增加(圖3)。在用單獨REGN3500投藥之HDM暴露之小鼠中亦觀察到相對肺重量降低之趨勢。
肺細胞浸潤之分析
在最後抗體注射之後4天,收集小鼠肺並將右肺之尾狀葉離解成單一細胞懸浮液用於嗜酸性球之流式細胞術分析。嗜酸性球係定義為完整、單一、活的CD45+、F4/80+、Ly6G-、SiglecF+且經活化嗜酸性球進一步定義為CD11cHi。經活化嗜酸性球之肺浸潤係報告為(A)中總肺嗜酸性球之頻率(%)且總體肺嗜酸性球性浸潤係報告為活的(完整、單一、活的)細胞中總肺嗜酸性球之頻率(%)。與鹽水暴露之對照小鼠相比,暴露於HDM達19週顯著增加了細胞肺浸潤(如藉由用於檢測總的及經活化的肺嗜酸性球之流式細胞術所評估)(圖4A及4B)及肺ST2+ CD4+ T細胞(ST2+ CD4+ T細胞係定義為完整、單一、活的CD45+、CD3+、CD19-、CD4+、CD8-、ST2+且報告為CD4+ T細胞之頻率)(圖5),或藉由用於檢測肺MPO蛋白質含量(作為嗜中性球之標記物)之免疫分析(MPO蛋白質含量係藉由酶聯免疫吸附分析量測。肺MPO蛋白質含量表示為MPO蛋白量(μg)/肺葉)(圖6)。
與投與同型對照抗體相比,在19週HDM暴露之小鼠中組合投與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而非任一單獨抗體可顯著降低經活化嗜酸性球之肺浸潤程度。值得注意地,與對應於治療開始之11週HDM暴露誘導之程度相比,在組合投與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小鼠中經活化嗜酸性球之肺浸潤程度亦顯著降低(圖4A)。儘管投與任一單獨抗體未引起顯著效應,但在投與杜匹魯單抗之小鼠中觀察到經活化嗜酸性球之肺浸潤降低之趨勢。組合投與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HDM暴露之小鼠亦顯示HDM誘導之總嗜酸性球之肺浸潤降低之趨勢(圖4B)。
與投與同型對照之小鼠中之程度相比及與治療開始時11週HDM暴露誘導之程度相比,在單獨或與杜匹魯單抗組合投與REGN3500之19週HDM暴露之小鼠中,ST2+ CD4+ T細胞之肺浸潤程度顯著降低(圖5)。對於單獨REGN3500及與杜匹魯單抗組合觀察到類似的浸潤阻斷(在1.02倍內之平均頻率),指示此病理學主要係由IL-33驅動。
類似於嗜酸性球性浸潤,組合投與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顯示較任一單獨抗體更強的阻斷嗜中性肺浸潤之效應。與同型對照相比,藉由組合投與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可顯著阻斷HDM暴露誘導之髓過氧化物酶(MPO)(嗜中性球浸潤之標記物)之肺蛋白質含量增加(圖6)。儘管投與任一單獨抗體未引起顯著效應,但在投與REGN3500之小鼠中觀察到肺MPO蛋白質含量降低之趨勢。
肺組織細胞介素含量分析
針對小鼠細胞介素IL-5、IL-13、IL-6、IL-1β、IL-12p70、TNFα、IFNγ、GROα及MCP-1及針對人類細胞介素hIL-4評估HDM暴露及抗體治療對肺蛋白質含量(總蛋白質/葉)之效應。
收集肺(右肺前葉及中葉)且藉由多重免疫分析量測所指示小鼠細胞介素之蛋白質含量。使用市售ELISA套組檢測人類IL-4蛋白質含量(hIL-4)。藉由多重免疫分析量測IL-5(圖7A)及IL-6(圖7B)蛋白質含量。將肺組織細胞介素蛋白質含量計算為蛋白量(pg)/肺葉。生成偽彩色熱圖(本文未顯示)以表示在淺黃色至深藍色範圍內之相對細胞介素。藉由將每一單獨細胞介素之最低及最高記錄平均肺蛋白質含量分別定義為0%(淺黃色)及100%(深藍色)產生相對肺細胞介素含量之範圍。相對肺細胞介素蛋白質含量(%)係藉由數值及熱圖中之色彩來指示。統計顯著性係藉由克-瓦二氏單因子ANOVA以及鄧恩多重比較事後測試來測定。
IL-12p70之結果低於所有組之量化下限且因此在本文未作報告。
與鹽水暴露之對照小鼠相比,八種細胞介素(hIL-4、IL-5、IL-6、IL-13、IL-1β、TNFα、GROα及MCP-1)顯示因應於19週HDM暴露之肺蛋白質含量顯著增加。與鹽水暴露之對照小鼠相比,僅IFNγ未顯示因應於19週HDM暴露之肺蛋白質含量顯著增加,與投與同型對照抗體之19週HDM
暴露之小鼠相比,IFNγ含量亦未受治療抗體投與影響。與投與同型對照抗體之小鼠相比,藉由組合投與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顯著阻斷了HDM暴露誘導之5種細胞介素(hIl-4、IL-6、TNFα、GROα及MCP-1)之肺蛋白質含量增加,但藉由投與任一單獨抗體未阻斷。
與投與同型對照抗體之小鼠相比,藉由組合之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治療,另外2種HDM暴露反應性細胞介素(IL-5及IL-1β)顯示阻斷之趨勢,其中肺蛋白質含量分別降低83%及78%(圖7A及7B)。投與個別抗體引起IL-5及IL-1β含量較不顯著降低之趨勢。
SAA(發炎之全身性標記物)之分析
在最後暴露及抗體注射之後4天,藉由心臟穿刺收集全血並分離血清。使用市售ELISA套組量測循環SAA蛋白質含量。循環SAA蛋白質含量表示為SAA蛋白量(μg)/mL血清。與鹽水暴露之對照小鼠相比,在19週HDM暴露之小鼠中發炎之全身性標記物SAA之循環蛋白質含量顯著增加(圖8)。
在單獨或與杜匹魯單抗組合投與REGN3500之小鼠中HDM暴露誘導之循環SAA含量之增加顯著降低(圖8),而在投與單獨杜匹魯單抗之小鼠中觀察到循環SAA含量降低之趨勢。
在HDM暴露後體液過敏反應之量化
在最後暴露及抗體注射之後4天,藉由心臟穿刺收集全血並分離血清。使用市售ELISA套組量測循環IgE蛋白質含量。循環IgE蛋白質含量表示為IgE蛋白量(μg)/mL血清。
藉由HDM暴露引發體液過敏反應,如在研究結束時(第134天)藉由循環IgE(圖9)及HDM特異性IgG1(表9)之含量所評估。
與鹽水暴露之對照小鼠相比,在19週HDM暴露之小鼠中IgE之循環蛋白質含量顯著增加(圖9)。循環HDM特異性IgG1之平均效價自
1.14E+02(在鹽水暴露之對照小鼠中)增加至在1.37E+06至2.43E+06範圍內之位準(在暴露於HDM達19週之小鼠中)(表15)。對於該等終點中之任一者未觀察到REGN3500、杜匹魯單抗或組合治療之統計學顯著效應,但在投與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組合之小鼠中觀察到血清IgE含量降低之趨勢。
血清中人類抗體濃度之量化
在研究結束時(第134天)(最後抗體投與後4天),藉由靶標特異性抗人類IgG4 ELISA測定人類IgG4P抗體(IgG4P同型對照、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血清濃度。人類IgG4抗體之平均濃度概述於表16中。
概要
與僅暴露於鹽水之對照小鼠相比,在未治療時或在投與IgG4P同型對照抗體之後,暴露於HDM達19週之小鼠展示發炎之所有14種量測病理學標記物(一種肺IFNγ含量除外)皆顯著增加。
與同型對照抗體相比,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組合投與顯著阻斷了所測試HDM暴露反應性終點之10/13(相對肺重量、經活化嗜酸性球之肺浸潤、嗜中性球[MPO含量]及ST2+ CD4+ T細胞、細胞介素hIL-4、IL-6、TNFα、GROα及MCP-1之肺蛋白質含量,及血清中SAA之含量)。另外,經活化嗜酸性球及ST2+ CD4+ T細胞之肺浸潤程度顯著降低至低於在對應於抗體治療開始之11週HDM暴露之小鼠中所觀察到之彼等之程度。在此模型中投與單獨杜匹魯單抗未顯著阻斷13種所測試HDM暴露反應性終點中之任一者,而投與單獨REGN3500顯著阻斷了2個測試終點:ST2+ CD4+ T細胞肺浸潤及循環SAA含量。對於該2個終點,由單獨REGN3500介導之阻斷類似於由REGN3500與杜匹魯單抗之組合介導之阻斷,表明該等病理學標記物主要係由IL-33驅動。
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組合投與顯示阻斷針對另外3個HDM暴露反應性終點之HDM暴露誘導之反應之趨勢而未達成統計顯著性(嗜酸性球[總的]之肺浸潤、細胞介素IL-5及IL-1β之肺蛋白質含量,及IgE
之血清蛋白質含量)。對於該等標記物,利用REGN3500或杜匹魯單抗之個別抗體治療通常引起較組合治療更弱的降低。
在研究結束時,所有抗體治療組皆與可檢測的血清靶標特異性人類IgG4抗體之含量相關。在持續8週每週兩次用任一單獨治療抗體或其組合投藥之小鼠中,在研究結束時,REGN3500之平均血清濃度分別為11.4±10.1μg/mL及12.7±8.8μg/mL,且杜匹魯單抗之平均血清濃度分別為8.0±13.5μg/mL及48.9±27.9μg/mL。
總之,與利用任一單獨抗體之治療相比,在使用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小鼠之19週HDM暴露誘導之肺發炎模型中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組合治療更顯著的改良了幾乎所有的測試肺病狀及發炎標記物。
結論
與利用任一單獨抗體之治療相比,在使用Il4ra hu/hu Il4 hu/hu Il33 hu/hu 小鼠之19週HDM暴露誘導之肺發炎模型中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組合治療更顯著的改良了幾乎所有的測試肺病狀及發炎標記物。
實例7:對SAR440340/REGN3500或杜匹魯單抗在中度至嚴重COPD患者中單獨使用時及以組合療法使用時之評估
研究設計
此研究為隨機化、雙盲、安慰劑對照、平行組、24週概念驗證研究,其用來評估IL-33單株抗體(SAR440340/REGN3500)、IL-4R單株抗體(杜匹魯單抗,亦稱為DUPIXENT®)在患有中度至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之患者中在各自單獨使用時或在組合使用時之功效、安全性及耐受性。
總共832名個體將參與該研究。該研究將由四個組組成,一個組為皮下(SC)投與單獨抗IL-33單株抗體(SAR440340/REGN3500)之患者;
第二組為皮下投與單獨抗IL-4R單株抗體(杜匹魯單抗)之患者;第三組為皮下共投與SAR440340/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二者之患者;且第四組為安慰劑。
第1組中之患者將持續24週每2週接受2次SAR440340/REGN3500之SC注射且持續24週每2週以1次SC注射共投與杜匹魯單抗安慰劑;第2組中之患者將持續24週每2週接受1次杜匹魯單抗之SC注射且持續24週每2週以2次SC注射共投與SAR440340/REGN3500安慰劑;第3組中之患者將持續24週每2週接受2次SAR440340/REGN3500之SC注射且持續24週每2週以1次SC注射共投與杜匹魯單抗;第4組中之患者將持續24週每2週接受分別以2次及1次SC注射投與之SAR440340/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匹配安慰劑。
研究目標
此研究之主要目標係測定並比較介白素-33抗體(SAR440340/REGN3500)、介白素-4受體單株抗體(杜匹魯單抗)及二者共投與(與安慰劑相比)持續24週在患有中度至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且已經吸入皮質類固醇(ICS)及/或長效β2腎上腺素激動劑(LABA)及/或長效蕈毒鹼拮抗劑(LAMA)背景療法(雙重或三重療法)治療之患者中對改良呼吸功能之效應,如藉由支氣管擴張劑後之一秒努力呼吸容積(FEV1)所評估。
次要目標將為評估SAR440340/REGN3500、杜匹魯單抗及二者共投與(各自與安慰劑相比)在持續24週治療之情況下對中度至嚴重COPD急性惡化(AECOPD)之發生率之效應。
另一次要目標係評估SAR440340/REGN3500、杜匹魯單抗及二者共投與(各自與安慰劑相比)對以下之效應:支氣管擴張劑前之FEV1(持續24週);自基線至第一中度或嚴重AECOPD事件之持續時間(持續24週);COPD臨床症狀之評估;安全性及耐受性。
納入準則
研究之納入準則如下:(1)患者患有中度至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氣管擴張劑後之一秒努力呼吸容積(FEV1)努力肺活量(FVC)<70%且支氣管擴張劑後之FEV1%經預測<80%但30%);(2)患者在篩選訪視1及訪視2/隨機化時具有10之COPD評估測試(CAT)評分;(3)患者報告慢性支氣管炎之體徵及症狀史(慢性排痰性咳嗽在當年持續3個月,直至在已排除慢性咳嗽之其他原因(例如胃食道回流、慢性鼻竇炎、支氣管擴張)之患者中進行篩選);(4)患者在一年內在篩選之前記載2次之中度惡化或1次之嚴重惡化之歷史;(5)患者在訪視2/隨機化之前利用標準照護背景療法持續3個月,且在篩選訪視1之前以穩定劑量持續至少1個月,包括:雙重療法:長效β激動劑(LABA)+長效蕈毒鹼拮抗劑(LAMA)或吸入皮質類固醇(ICS)+LABA或ICS+LAMA;或三重療法:ICS+LABA+LAMA;(6)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及(7)具有10包/年之吸菸史之現時吸菸者或曾吸菸者。
排除準則
研究之排除準則如下:(1)年齡40歲或>75歲;(2)患者之身體質量指數(BMI)<16;(3)患者在隨機化前6個月內診斷出患有COPD;(4)目前氣喘診斷係根據全球氣喘防治創議(GINA)指南;(5)診斷出除COPD以外之顯著肺病(例如,肺纖維變性、類肉瘤病、間質肺病、肺高血壓、支氣管擴張、伴多血管炎之嗜酸性球性肉芽腫、基於雙相氣道正壓之顯著睡眠呼吸暫停等)或與升高之外周嗜酸性球計數相關另一肺病或全身性疾病;(6)診斷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7)需要長期(>15小時/天)氧支持之晚期COPD;(8)患者在篩選前4週內患有中度或嚴重的COPD事件急性惡化;(9)在篩選/訪視1前4週內或在篩選時段期間,患者經歷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10)先前具有肺切除術或肺減容手術之歷史或計劃進行肺切除術或肺
減容手術;(11)患者具有對生物藥物具有全身性高敏感性反應之歷史。
實例8. SAR440340/REGN3500或杜匹魯單抗在中度至嚴重氣喘患者中在單獨使用時及在作為組合療法使用時之評估
研究設計
此研究係隨機化、雙盲、安慰劑對照、平行組、12週概念驗證(PoC)研究,其用於評估SAR440340/REGN3500、杜匹魯單抗(亦稱為DUPIXENT®)及SAR440340及杜匹魯單抗之共投與在患有中度至嚴重氣喘且基於吸入皮質類固醇(ICS)加長效β2腎上腺素激動劑(LABA)療法未得到充分控制之患者中之功效、安全性及耐受性。
總共800名個體將參與此研究。該研究將由四個組組成,一個組為皮下(SC)投與單獨抗IL-33單株抗體(SAR440340/REGN3500)之患者;第二組為皮下投與單獨抗IL-4R單株抗體(杜匹魯單抗)之患者;第三組為皮下共投與SAR440340/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患者;且第四組為安慰劑。
第1組中之患者將接受持續12週每2週以2次皮下(SC)注射投與之SAR440340/REGN3500及持續12週每2週以1次SC注射進行之杜匹魯單抗安慰劑之共投與;第2組中之患者將接受持續12週每2週以1 SC注射投與之杜匹魯單抗及持續12週每2週以2次SC注射進行之SAR440340/REGN3500安慰劑之共投與;第3組中之患者將接受持續12週每2週以2次SC注射投與之SAR440340/REGN3500及持續12週每2週以1次SC注射投與之杜匹魯單抗之共投與;第4組中之患者將接受持續12週每2週分別以2次及1次SC注射投與之SAR440340/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匹配安慰劑之共投與。
研究目標
主要研究目標係評估與安慰劑相比SAR440340/REGN3500聯合或不聯合杜匹魯單抗對降低「氣喘失控」(LOAC)事件之發生率之效應。
次要研究目標將為評估與安慰劑相比SAR440340/REGN3500及SAR440340/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之共投與對一秒努力呼吸容積(FEV1)之效應;評估與SAR440340/REGN3500相比及與杜匹魯單抗相比共投與SAR440340/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對FEV1之效應;評估與單獨SAR440340/REGN3500及單獨杜匹魯單抗相比同時投與SAR440340/REGN3500及杜匹魯單抗對降低LOAC之效應;及評估單獨SAR440340/REGN3500及其與杜匹魯單抗共投與之安全性及耐受性。
納入準則
研究之納入準則如下:(1)成年患者(18歲及以上),醫師基於全球氣喘防治創議(GINA)2016指南診斷出氣喘持續至少12個月,利用以下準則該等患者之氣喘基於ICS/LABA組合療法部分地受控或不受控:在訪視1前,現有治療利用中等至高劑量吸入皮質類固醇(ICS)(每天兩次(BID)250mcg之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或等效ICS日劑量至最大值2000mcg/天之丙酸氟替卡松或臨床相當),且與作為第二控制劑之長效β-激動劑(LABA)組合,該第二控制劑持續至少3個月,其中穩定劑量1個月;(2)支氣管擴張劑前之一秒努力呼吸容積(FEV1)為在訪視2/基線時所預測正常值之50%但85%;(3)在篩選期間在投與2噴至4噴(200-400mcg)沙丁胺醇/舒喘靈(albuterol/salbutamol)或左旋沙丁胺醇/左旋舒喘靈(levalbuterol/levosalbutamol)之後,FEV1之可逆性為至少12%及200mL(在同一訪視期間容許至多3次機會,且在患者耐受之情況下舒緩醫藥最多為12噴);在訪視1/篩選前6個月內,在比較2次可接受之呼吸量測定評估時,記載有支氣管擴張劑前之FEV1具有20%可變性之歷史;或在訪視1/篩選前12個月內,對乙醯甲膽鹼(methacholine)具有陽性氣道高反應性,此二者視為可接受地滿足此納入準則;(4)在訪視1前1年內必須經歷以下事件中之任一者至少一次:針對惡化氣喘利用全身性類固醇(經口或非經腸)進行治
療,或針對惡化氣喘進行住院或緊急醫療照護訪視;(5)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
排除準則
該研究之排除準則如下:(1)患者<18歲或>70歲(亦即,在篩選訪視時達到71歲之年齡);(2)患者之身體質量指數(BMI)<16;(3)可損害肺功能之慢性肺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特發性肺纖維變性[IPF]);(4)威脅生命的氣喘(亦即,需要插管之嚴重惡化)之歷史;(5)可干擾IMP之評估之共病疾病;(6)患者在其篩選訪視1前之4週內具有以下事件中之任一者:針對惡化氣喘利用1或多次全身性(經口及/或非經腸)類固醇爆裂進行治療,或針對惡化氣喘進行住院或緊急醫療照護訪視;(7)在V2/隨機化時,氣喘控制問卷5問題版本(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 5-question version,ACQ-5)評分<1.25或>3.0。在篩選時段期間,最高4之ACQ-5係可接受的;(8)在訪視1前130天內使用抗免疫球蛋白E(IgE)療法(例如,奧馬佐單抗[Xolair®]),或在訪視1前2個月或5個半衰期內使用任何其他生物療法(包括抗IL5 mAb)或全身性免疫抑制劑(例如,胺甲喋呤)來治療發炎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炎性腸病、原發性膽汁性硬化、全身性紅斑狼瘡、多發性硬化等)及其他疾病,以更長者為準;(9)患者具有對生物藥物有全身性高敏感性反應之歷史;(10)患者在訪視1前2年內處於支氣管熱形成術中或開始該支氣管熱形成術,或在篩選時段或隨機化治療時段期間計劃開始療法;(11)現時吸菸者或在訪視1前之6個月內停止吸菸;(12)具有>10吸菸積累指數(pack-years)之吸菸史之先前吸菸者。
Claims (18)
- 一種組合藥物包含介白素-33(IL-33)拮抗劑及介白素-4受體(IL-4R)拮抗劑用於一方法:(i)治療個體的呼吸道或肺部之發炎疾病或病症;(ii)治療個體的肺纖維變性疾病或病症;或(iii)預防或降低個體的呼吸道或肺部中的過敏反應之嚴重性;其中該IL-33拮抗劑係包含重鏈可變區(HCVR)及輕鏈可變區(LCVR)之單株抗體,該重鏈可變區包含三個重鏈互補決定區(HCDR),為HCDR1、HCDR2及HCDR3,該HCDR1、HCDR2及HCDR3分別包含SEQ ID NO:276、278及280之胺基酸序列;該輕鏈可變區(LCVR)包含三個輕鏈互補決定區(LCDR),為LCDR1、LCDR2及LCDR3,該LCDR1、LCDR2及LCDR3分別包含SEQ ID NO:284、286及288之胺基酸序列,且其中該IL-4R拮抗劑係包含HCVR及LCVR之單株抗體,該HCVR包含三個HCDR,為HCDR1、HCDR2及HCDR3,該HCDR1、HCDR2及HCDR3分別包含SEQ ID NO:339、340及341之胺基酸序列;該LCVR包含三個LCDR,為LCDR1、LCDR2及LCDR3,該LCDR1、LCDR2及LCDR3分別包含SEQ ID NO:342、343及344之胺基酸序列。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呼吸道或肺部之發炎疾病或病症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氣喘及COPD重疊症候群(ACOS)、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伴或不伴鼻息肉之慢性鼻竇炎、過敏性肺炎及過敏性鼻炎。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肺纖維變性疾病或病症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特發性肺纖維變性、與急性肺損傷或急性呼吸窘迫相關之纖維變性、矽肺病、輻射誘導之纖維變性、博來黴素(bleomycin)誘導之肺纖維變性、石棉誘導之肺纖維變性及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症候群。
- 如請求項2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發炎疾病或病症係氣喘。
- 如請求項4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氣喘因以下中之一或多者而惡化:病毒疾病、細菌感染、暴露於過敏原、暴露於化學品或化學煙霧或暴露於環境刺激物或空氣污染。
- 如請求項4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氣喘為嗜酸性球性氣喘、非嗜酸性球性氣喘、類固醇抗性氣喘或類固醇敏感性氣喘。
- 如請求項2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發炎疾病或病症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 如請求項7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慢性阻塞性肺病因以下中之一或多者而惡化:氣喘、病毒疾病、細菌感染、暴露於過敏原、暴露於化學品或化學煙霧或暴露於環境刺激物或空氣污染。
- 如請求項7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該慢性阻塞性肺病由香菸煙霧引起或部分地因香菸煙霧惡化。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IL-33拮抗劑與該IL-4R拮抗劑係用於組合一或多種可用於減輕該發炎疾病或病症之其他治療劑。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非類固醇抗炎劑(NSAID)、皮質類固醇、支氣管擴張劑、抗組織胺、腎上腺素、去充血劑、胸腺基質淋巴生成素(TSLP)拮抗劑、IL-1 拮抗劑、IL-8拮抗劑、IL-13拮抗劑、不同的IL-4拮抗劑、IL-4/IL-13雙重拮抗劑、IL-33/IL-13雙重拮抗劑、IL-5拮抗劑、IL-6拮抗劑、IL-12/23拮抗劑、IL-22拮抗劑、IL-25拮抗劑、IL-17拮抗劑、IL-31拮抗劑、TNF抑制劑、IgE抑制劑、白三烯抑制劑、口服PDE4抑制劑、甲基黃嘌呤、奈多羅米鈉(nedocromil sodium)、色甘酸鈉、長效β 2激動劑(LABA)、長效蕈毒鹼拮抗劑(LAMA)、吸入皮質類固醇(ICS)及另一IL-33拮抗劑。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另一IL-33拮抗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針對IL-33之不同抗體、基於IL-33受體之不同阱、ST2抗體、可溶性ST2受體、針對除ST2以外之IL-33受體之拮抗劑、IL-1RAcP拮抗劑及與IL-33/ST2複合物發生相互作用之抗體。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IL-33拮抗劑及該IL-4R拮抗劑係在分別之調配物中以投與有需要的患者。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IL-33拮抗劑及該IL-4R拮抗劑係共同調配以投與該有需要的患者。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IL-33拮抗劑及該IL-4R拮抗劑係以皮下、靜脈內、肌內或鼻內方式投與該有需要的患者。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IL-33拮抗劑包含含有SEQ ID NO:274之核苷酸序列或與SEQ ID NO:274之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5%序列一致性的序列之HCVR,及含有SEQ ID NO:282之核苷酸序列或與SEQ ID NO:282之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5%序列一致性的序列之LCVR。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IL-4R拮抗劑包含含有SEQ ID NO:337之核苷酸序列或與SEQ ID NO:337之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 95%序列一致性的序列之HCVR,及含有SEQ ID NO:338之核苷酸序列或與SEQ ID NO:338之核苷酸序列具有至少95%序列一致性的序列之LCVR。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組合藥物,其中該IL-33拮抗劑係包含含有SEQ ID NO:274之核苷酸序列的HCVR及含有SEQ ID NO:282之核苷酸序列的LCVR,且其中該IL-4R拮抗劑係包含含有SEQ ID NO:337之核苷酸序列的HCVR及含有SEQ ID NO:338之核苷酸序列的LCV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662428634P | 2016-12-01 | 2016-12-01 | |
US62/428,634 | 2016-12-01 | ||
US201762473738P | 2017-03-20 | 2017-03-20 | |
US62/473,738 | 2017-03-20 | ||
US201762567318P | 2017-10-03 | 2017-10-03 | |
US62/567,318 | 2017-10-0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32696A true TW202332696A (zh) | 2023-08-16 |
TWI857389B TWI857389B (zh) | 2024-10-01 |
Family
ID=607886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41530A TWI784988B (zh) | 2016-12-01 | 2017-11-29 | 治療發炎症狀的方法 |
TW111142355A TWI857389B (zh) | 2016-12-01 | 2017-11-29 | 治療發炎症狀的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41530A TWI784988B (zh) | 2016-12-01 | 2017-11-29 | 治療發炎症狀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9)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0815305B2 (zh) |
EP (1) | EP3548513A1 (zh) |
JP (3) | JP7132220B2 (zh) |
KR (2) | KR102780485B1 (zh) |
CN (2) | CN110167963B (zh) |
AU (2) | AU2017367691B2 (zh) |
BR (1) | BR112019010646A2 (zh) |
CA (1) | CA3044851A1 (zh) |
CL (1) | CL2019001475A1 (zh) |
CO (1) | CO2019005236A2 (zh) |
CR (1) | CR20190311A (zh) |
IL (1) | IL266770B2 (zh) |
MA (1) | MA46954A (zh) |
MX (2) | MX2019006177A (zh) |
PH (1) | PH12019501120A1 (zh) |
TN (1) | TN2019000172A1 (zh) |
TW (2) | TWI784988B (zh) |
UA (1) | UA127965C2 (zh) |
WO (1) | WO201810259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R112015003590A8 (pt) | 2012-08-21 | 2017-10-31 | Sanofi Sa | Métodos para tratamento ou prevenção da asma por administração de um antagonista de il-4r |
AU2017258097B2 (en) | 2016-04-27 | 2019-10-24 | Abbvie Inc. | Methods of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 which IL-13 activity is detrimental using anti-IL-13 antibodies |
TWI784988B (zh) | 2016-12-01 | 2022-12-01 | 美商再生元醫藥公司 | 治療發炎症狀的方法 |
US10093731B2 (en) | 2017-02-24 | 2018-10-09 | Kindred Biosciences, Inc. | Anti-IL31 antibodies for veterinary use |
IL314591A (en) | 2017-04-13 | 2024-09-01 | Regeneron Pharma |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inflammatory lung diseases in patients with risk alleles in the genes encoding IL33 and IL1RL1 |
CN110997725B (zh) | 2017-06-12 | 2024-08-09 | 蓝鳍生物医药公司 | 抗-il1rap抗体和抗体药物缀合物 |
PL3703818T3 (pl) * | 2017-10-30 | 2024-03-25 | Sanofi Biotechnology | Antagonista IL-4R do zastosowania w sposobie leczenia lub zapobiegania astmie |
EP3732194A1 (en) | 2017-12-29 | 2020-11-04 | Cornell University | Gene therapy for eosinophilic disorders |
KR102765083B1 (ko) | 2018-04-10 | 2025-02-06 | 가부시끼가이샤 레조낙 | 에폭시 수지, 에폭시 수지 조성물, 에폭시 수지 경화물 및 복합 재료 |
IL277890B2 (en) | 2018-04-11 | 2024-03-01 | Regeneron Pharma | Methods for quantification of IL-33 |
US11312778B2 (en) | 2018-11-21 | 2022-04-26 | Brian C. Machler | Method for treating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
CN111514292B (zh) | 2018-12-25 | 2023-06-20 | 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抗人白介素4受体α单克隆抗体的制药用途 |
CN113557036A (zh) | 2019-01-18 | 2021-10-26 | 奥泽生物疗法公司 | 基因编辑以改善关节功能 |
TWI861073B (zh) * | 2019-03-21 | 2024-11-11 | 美商再生元醫藥公司 | 含有抗il-33抗體之穩定調配物 |
BR112021021195A2 (pt) * | 2019-05-01 | 2022-03-03 | Regeneron Pharma | Métodos para tratamento ou prevenção da asma pela administração de um antagonista de il-33 |
CN114555109A (zh) * | 2019-10-11 | 2022-05-27 | 交晨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使用il-33蛋白治疗癌症的方法 |
CN114786775A (zh) * | 2019-12-06 | 2022-07-22 | 赛诺菲生物技术公司 | 通过施用il-33拮抗剂治疗copd的方法 |
WO2021133776A1 (en) * | 2019-12-23 | 2021-07-01 | Sanofi Biotechnology | Methods for treating or preventing allergic asthma by administering an il-33 antagonist and/or an il-4r antagonist |
CN115315527A (zh) | 2020-03-13 | 2022-11-08 | 免疫医疗有限公司 | 用于治疗il33中存在风险等位基因的受试者的治疗方法 |
KR20220164555A (ko) | 2020-04-06 | 2022-12-13 | 메디뮨 리미티드 | Il-33 축 결합 길항제를 사용한 급성 호흡 곤란 증후군의 치료 |
CN113527485B (zh) * | 2020-04-17 | 2024-11-15 | 湖南麦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抗人白细胞介素-4受体α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3549151A (zh) * | 2020-04-24 | 2021-10-26 | 苏州康乃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与人IL-4Rα中特定表位结合的抗体及其应用 |
JP7578943B2 (ja) | 2020-07-13 | 2024-11-07 | 学校法人自治医科大学 | 褥瘡治療剤 |
CN111714619B (zh) * | 2020-07-15 | 2023-03-14 |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 成纤维生长因子6在制备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
CN117858898A (zh) * | 2021-08-27 | 2024-04-09 | 免疫医疗有限公司 | 用抗白介素-33抗体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
US20230272096A1 (en) * | 2021-11-11 | 2023-08-31 |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 Treatment Of Lung Disease Based Upon Stratification Of Polygenic Risk Score For Interleukin 33 (IL-33) |
WO2024182317A2 (en) * | 2023-02-28 | 2024-09-06 | Kodiak Sciences Inc. | Multivalent trap-antibody fusio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L85035A0 (en) | 1987-01-08 | 1988-06-30 | Int Genetic Eng | Polynucleotide molecule,a chimeric antibody with specificity for human b cell surface antigen,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methods utilizing the same |
GB8808015D0 (en) | 1988-04-06 | 1988-05-05 | Ritter M A | Chemical compounds |
AU643427B2 (en) | 1988-10-31 | 1993-11-18 | Immunex Corporation | Interleukin-4 receptors |
WO1992019259A1 (en) | 1991-05-03 | 1992-11-12 | Seragen, Inc. | Interleukin receptor targeted molecules for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arthritis |
DE122004000008I1 (de) | 1991-06-14 | 2005-06-09 | Genentech Inc | Humanisierter Heregulin Antikörper. |
US5714146A (en) | 1992-08-26 | 1998-02-03 |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IL-4 bone therapy |
EP0604693A1 (en) | 1992-12-29 | 1994-07-06 | Schering-Plough |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the human interleukin-4 receptor and hybridomas producing the same |
RU2162711C2 (ru) | 1993-09-07 | 2001-02-10 | Смитклайн Бичам Корпорейшн | Рекомбинантные il4-антитела, используемые для лечения нарушений, связанных с действием il4 |
US5576191A (en) | 1994-06-17 | 1996-11-19 | Immunex Corporation | Cytokine that binds ST2 |
ES2259478T3 (es) | 1998-09-18 | 2006-10-01 | Dynavax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Metodos para tratar trastornos asociados con la ige y composiciones para este uso. |
US6927044B2 (en) | 1998-09-25 | 2005-08-09 |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 IL-1 receptor based cytokine traps |
US6323334B1 (en) | 1999-09-24 | 2001-11-27 | 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 Inc. | Nucleic acid molecules encoding a 103 gene product and uses therefor |
EP2292665B1 (en) | 2000-05-26 | 2015-07-08 | Immunex Corporation | Use of interleukin-4 antibodies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
US7879328B2 (en) | 2000-06-16 | 2011-02-01 | Human Genome Sciences, Inc. | Antibodies that immunospecifically bind to B lymphocyte stimulator |
US20030103938A1 (en) | 2001-05-09 | 2003-06-05 | Alk-Abello A/S |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or treating Th1 and Th2 cell related diseases by modulating the Th1/Th2 ratio |
BR0117009A (pt) | 2001-05-11 | 2004-04-20 | Novartis Ag | Composiçoes para utilização no tratamento de distúrbios associados a ige |
DK1450855T3 (da) | 2001-05-23 | 2010-01-11 | Duotol Ab | Undertrykkelse af allergiske reaktioner ved hjælp af transdermal indgivelse af allergener i forbindelse med eller konjugeret til toxin-underenheder eller fragmenter deraf |
ATE435239T1 (de) | 2002-03-29 | 2009-07-15 | Schering Corp | Menschliche monoklonale antikörper gegen interleukin-5 sowie diese umfassende verfahren und zusammensetzungen |
US20070042978A1 (en) | 2002-12-19 | 2007-02-22 | Jean-Philippe Girard | Nf-hev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
AU2004209638B2 (en) | 2003-02-01 | 2011-02-03 | Tanox, Inc. | High affinity anti-human IgE antibodies |
US7923209B2 (en) | 2003-03-14 | 2011-04-12 | Anergis, S.A. | Allergen peptide fragments and use thereof |
MXPA06004853A (es) | 2003-11-07 | 2006-07-06 | Immunex Corp | Anticuerpos que se aglutinan al receptor 4 de interleucina. |
EP1699825A2 (en) | 2003-12-22 | 2006-09-13 | Amgen, Inc. |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functional antibodies |
NZ549040A (en) | 2004-02-17 | 2009-07-31 | Schering Corp | Use for interleukin-33 (IL33) and the IL-33 receptor complex |
ATE395358T1 (de) | 2004-02-27 | 2008-05-15 | Regeneron Pharma | Il-4/il-13-spezifische polypetide und deren therapeutische verwendung |
US20090098142A1 (en) | 2004-06-09 | 2009-04-16 | Kasaian Marion T |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and monitoring treatment of IL-13-associated disorders |
TWI307630B (en) | 2004-07-01 | 2009-03-21 | Glaxo Group Ltd | Immunoglobulins |
WO2006083390A2 (en) | 2004-12-07 | 2006-08-10 | Children'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 | Eotaxin-3 in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
TW200902555A (en) | 2005-01-03 | 2009-01-16 | Hoffmann La Roche | Antibodies against IL-13 receptor alpha 1 and uses thereof |
BRPI0611069A2 (pt) | 2005-05-06 | 2010-11-09 | Zymogenetics Inc | anticorpo monoclonal, anticorpo humanizado, fragmento de anticorpo, uso de um antagonista, e, hibridoma |
US7666622B2 (en) | 2005-10-19 | 2010-02-23 |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 Monomeric self-associating fusion polypeptides and therapeutic uses thereof |
US8679545B2 (en) | 2005-11-12 | 2014-03-25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
US8324192B2 (en) | 2005-11-12 | 2012-12-04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Viscous budeson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
US8865645B2 (en) | 2006-05-24 | 2014-10-21 | Biogen Idec Ma Inc. | Method of treating lung fibrosis using ST2 polypeptide |
EP2374818B1 (en) | 2006-06-02 | 2012-12-19 |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 High affinity antibodies to human IL-6 receptor |
US7560530B1 (en) | 2006-07-20 | 2009-07-14 | Schering Corporation | IL-33 receptor |
JP4221018B2 (ja) | 2006-08-31 | 2009-02-1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7608693B2 (en) | 2006-10-02 | 2009-10-27 |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 High affinity human antibodies to human IL-4 receptor |
LT2769992T (lt) | 2006-10-02 | 2021-04-12 |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 Didelio afiniškumo žmogaus antikūnai, atpažįstantys žmogaus il-4 receptorių |
EP2152740A1 (en) | 2007-04-26 | 2010-02-17 | Provost, Fellows and Scholars of the College of the Holy and Undivided Trinity of Queen Elizabeth near Dublin | Products for altering il-33 activity and methods therefor |
WO2008144610A1 (en) | 2007-05-18 | 2008-11-27 | Medimmune, Llc | Il-33 in inflammatory disease |
EP2022507A1 (en) | 2007-08-07 | 2009-02-11 | Universität Hamburg | Antibody compositions specific for lgE, lgG4 and lgA epitopes as tools for the design of hypoallergenic molecules for specific immunotherapy |
US7982016B2 (en) | 2007-09-10 | 2011-07-19 | Amgen Inc. | Antigen binding proteins capable of binding 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 |
US20100310575A1 (en) | 2007-10-26 | 2010-12-09 |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orderung Der Wissensc | Inhibitors of Caspase I-Dependent Cytokines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
US8637239B2 (en) | 2007-11-05 | 2014-01-28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 Minimally-invasive measurement of esophageal inflammation |
US8092804B2 (en) | 2007-12-21 | 2012-01-10 | Medimmune Limited | Binding members for interleukin-4 receptor alpha (IL-4Rα)-173 |
DE202008006598U1 (de) | 2008-04-11 | 2008-10-02 | Alk-Abelló A/S | Allergie-Impfstoff-Formulierung zur mucosalen Verabreichung |
US20090264392A1 (en) | 2008-04-21 | 2009-10-22 | Meritage Pharma, Inc. | Treating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
EP2376656A4 (en) | 2008-12-01 | 2012-05-16 | Cincinnati Children S Hospital Medical Ct | METHOD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OF EOSINOPHILIAN ESOPHAGITIS |
US8497528B2 (en) | 2010-05-06 | 2013-07-30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strained structure |
WO2011026966A2 (en) | 2009-09-07 | 2011-03-10 | Dbv Technologies | Method of treating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
EP2475388B1 (en) | 2009-09-10 | 2017-11-08 |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 Use of il-33 antagonists to treat fibrotic disease |
ES2894936T3 (es) | 2010-06-24 | 2022-02-16 | Viropharma Biologics Llc | Métodos de tratamiento para la inflamación del esófago |
PL3354280T3 (pl) | 2010-10-06 | 2021-02-08 |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 Stabilizowane preparaty zawierające przeciwciała przeciwko receptorowi interleukiny 4 (IL-4R) |
EP2661631A4 (en) | 2011-01-06 | 2014-05-21 | Childrens Hosp Medical Center | EXPRESSION PROFILES FOR OSSOPHAGEAL CYTOKINE IN EOSINOPHILIAN ESOPHAGITIS |
JP6147674B2 (ja) | 2011-02-23 | 2017-06-14 | エフ.ホフマン−ラ ロシュ アーゲーF. Hoffmann−La Roche Aktiengesellschaft | ヒトil33rに対する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 |
CA2840086A1 (en) | 2011-06-21 | 2012-12-27 | Children'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 | Diagnostic methods for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
CN103974706A (zh) | 2011-10-06 | 2014-08-06 | N·V·努特里奇亚 |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的治疗 |
WO2013155010A1 (en) | 2012-04-09 | 2013-10-17 | Children'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 | Non-invasive biomarkers for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
US9090694B2 (en) | 2012-04-30 | 2015-07-28 | Janssen Biotech, Inc. | ST2L antibody antagonists |
UY34813A (es) | 2012-05-18 | 2013-11-29 | Amgen Inc | Proteínas de unión a antígeno dirigidas contra el receptor st2 |
BR112015003590A8 (pt) * | 2012-08-21 | 2017-10-31 | Sanofi Sa | Métodos para tratamento ou prevenção da asma por administração de um antagonista de il-4r |
EP4374919A3 (en) | 2012-09-07 | 2024-08-21 |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 Methods for treating atopic dermatitis by administering an il-4r antagonist |
WO2014059178A1 (en) | 2012-10-10 | 2014-04-17 | Rhode Island Hospital |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novel protein marker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
JO3532B1 (ar) * | 2013-03-13 | 2020-07-05 | Regeneron Pharma | الأجسام المضادة لمضاد انترلوكين-33 واستعمالاتها |
KR20150127591A (ko) | 2013-03-15 | 2015-11-17 | 리제너론 파아마슈티컬스, 인크. | Il-33 길항제 및 이의 용도 |
TWI697334B (zh) | 2013-06-04 | 2020-07-01 | 美商再生元醫藥公司 | 藉由投與il-4r抑制劑以治療過敏及增強過敏原-特異之免疫療法的方法 |
AU2014284235B2 (en) * | 2013-06-21 | 2019-11-21 |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 Methods for treating nasal polyposis by administering an IL-4R antagonist |
TWI682781B (zh) | 2013-07-11 | 2020-01-21 | 美商再生元醫藥公司 | 藉由投與il-4r抑制劑治療嗜酸性食道炎的方法 |
BR112016013347B1 (pt) | 2013-12-26 | 2023-12-12 |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oration | Anticorpo monoclonal humano neutralizante anti-il-33,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inibidor da expressão de citocinas, molécula de ácido nucleico, vetor, célula bacteriana transgênica, método de produção e uso dos mesmos |
KR102446386B1 (ko) | 2014-01-10 | 2022-09-22 | 아납티스바이오, 아이엔씨. | 인터루킨-33 (il-33)에 대한 항체 |
IL315136A (en) * | 2014-02-21 | 2024-10-01 | Sanofi Biotechnology | Methods for treating or preventing asthma by administering an il-4rantagonist |
RU2704999C2 (ru) | 2014-02-28 | 2019-11-01 | Ридженерон Фармасьютикалз, Инк. |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кожной инфекции путем введения антагониста il-4r |
NO2785538T3 (zh) * | 2014-05-07 | 2018-08-04 | ||
US10093730B2 (en) | 2014-11-10 | 2018-10-09 | Genentech, Inc. | Anti-interleukin-33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
US11708608B2 (en) | 2014-11-10 | 2023-07-25 | Genentech, Inc. | Therapeutic and diagnostic methods for IL-33-mediated disorders |
NZ736026A (en) | 2015-03-31 | 2023-02-24 | Medimmune Ltd | A novel il33 form, mutated forms of il33, antibodies, assay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
TWI784988B (zh) | 2016-12-01 | 2022-12-01 | 美商再生元醫藥公司 | 治療發炎症狀的方法 |
-
2017
- 2017-11-29 TW TW106141530A patent/TWI784988B/zh active
- 2017-11-29 TW TW111142355A patent/TWI857389B/zh active
- 2017-11-30 IL IL266770A patent/IL266770B2/en unknown
- 2017-11-30 UA UAA201907159A patent/UA127965C2/uk unknown
- 2017-11-30 KR KR1020247007290A patent/KR102780485B1/ko active Active
- 2017-11-30 AU AU2017367691A patent/AU2017367691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1-30 BR BR112019010646A patent/BR112019010646A2/pt unknown
- 2017-11-30 US US15/827,357 patent/US10815305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1-30 TN TNP/2019/000172A patent/TN2019000172A1/en unknown
- 2017-11-30 MA MA046954A patent/MA46954A/fr unknown
- 2017-11-30 CR CR20190311A patent/CR20190311A/es unknown
- 2017-11-30 CA CA3044851A patent/CA3044851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11-30 EP EP17818689.6A patent/EP3548513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11-30 JP JP2019529476A patent/JP7132220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1-30 CN CN201780073449.2A patent/CN110167963B/zh active Active
- 2017-11-30 CN CN202410698813.6A patent/CN118662629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1-30 MX MX2019006177A patent/MX2019006177A/es unknown
- 2017-11-30 WO PCT/US2017/064041 patent/WO201810259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11-30 KR KR1020197015123A patent/KR102645242B1/ko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20 PH PH12019501120A patent/PH12019501120A1/en unknown
- 2019-05-22 CO CONC2019/0005236A patent/CO2019005236A2/es unknown
- 2019-05-28 MX MX2023008368A patent/MX2023008368A/es unknown
- 2019-05-30 CL CL2019001475A patent/CL2019001475A1/es unknown
-
2020
- 2020-09-22 US US17/028,011 patent/US11866503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8-24 JP JP2022132878A patent/JP7351989B2/ja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9-13 JP JP2023148026A patent/JP2023175785A/ja active Pending
- 2023-11-29 US US18/523,048 patent/US2024020910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12-10 AU AU2024278257A patent/AU2024278257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351989B2 (ja) | 炎症性状態の処置方法 | |
US10851158B2 (en) | Biomarkers related to interleukin-33 (IL-33)-mediated diseases and uses thereof | |
US11845800B2 (en) | Methods for treating or preventing asthma by administering an IL-4R antagonist | |
EA043630B1 (ru) | Способы лечения воспалительных состояний | |
NZ794842A (en) | Methods of treating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 |
KR20250040088A (ko) | 염증 질환의 치료 방법 | |
EA040089B1 (ru) | Биомаркеры, связанные с заболеваниями, опосредованными интерлейкином-33 (ил-33),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