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2055A - 管接頭及管接頭用芯材 - Google Patents
管接頭及管接頭用芯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32055A TW202032055A TW108144853A TW108144853A TW202032055A TW 202032055 A TW202032055 A TW 202032055A TW 108144853 A TW108144853 A TW 108144853A TW 108144853 A TW108144853 A TW 108144853A TW 202032055 A TW202032055 A TW 202032055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nent
- core material
- groove
- assembly
- pipe joi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11162 cor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0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03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083 polybut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7/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 F16B7/2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using bayonet connec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F16L21/08—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with 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91—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ring provided with teeth or fi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管接頭具有:芯材,係構成為於外周面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且在外周側以特定的插入方向插入有管體;以及環狀的卡固組件,係構成為被嵌入在該卡固組件用溝,且以該管體被插入在該芯材的外周側之狀態來卡固該管體的內周面;該芯材係藉由複數組件的卡合所形成;該複數組件的卡合部係位在該卡固組件用溝內。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管接頭及管接頭用芯材。
過去,已知有一種可使外徑縮小之管接頭。例如,專利文獻1中揭示一種可藉由將會阻止管體自管接頭脫落之卡固組件收納在內筒部與插入在內筒部的管體之間來縮小外徑之管接頭。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8-35928號公報
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發明中,卡固組件係較密封組件要更配置於管體的插入方向深處側。因此,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發明中,會有難以將卡固組件插入並安裝在內筒部(芯材)的情況。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可容易安裝卡固組件之管接頭及管接頭用芯材。
(1)本發明之管接頭具有:芯材,係構成為於外周面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且在外周側以特定的插入方向插入有管體;以及環狀的卡固組件,係構成為被嵌入在該卡固組件用溝,且以該管體被插入在該芯材的外周側之狀態來卡固該管體的內周面;該芯材係藉由複數組件的卡合所形成;該複數組件的卡合部係位在該卡固組件用溝內。
(2)本發明之管接頭用芯材係構成為於外周面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且在外周側以特定的插入方向插入有管體;係藉由複數組件的卡合所形成;該複數組件的卡合部係位在該卡固組件用溝內。
依據本發明,便能提供一種可容易安裝卡固組件之管接頭及管接頭用芯材。
1、2、3:管接頭
5:管體
10、40、50:芯材
5a、10a:內周面
10b:外周面
11、41、51:第1組件
11a、12a:螺紋部
12、42、52:第2組件
13:壁面
14:密封組件用溝
15:卡固組件用溝
15a:底面
15b、15c:側面
16、17、19:卡合部
18:卡合溝
20:密封組件
30、60、70:卡固組件
31、61:芯材卡合部
32、62、72:管體卡固部
50:芯材
63:突起部
64a、64b、74a、74b:凹缺
70a:端部
75:支撐部
75a:端部
101、102:配管連接口
ID:插入方向
圖1 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的概略之剖面圖。
圖2 係顯示構成圖1的芯材之第1組件與第2組件的卡合部位之放大圖。
圖3 係用以說明圖1之管接頭的組裝以及管體的插入步驟順序一範例之概略圖。
圖4 係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的概略之剖面圖。
圖5 係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的概略之剖面圖。
圖6 係顯示被應用在圖5的管接頭之卡固組件的概略之外觀立體圖。
圖7 為圖6之卡固組件之俯視圖。
圖8 係顯示卡固組件之一變形例的概略之外觀立體圖。
圖9 為圖8之卡固組件之俯視圖。
圖10 係顯示圖8之卡固組件朝卡固組件用溝的卡合狀態之概略剖面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型態,參見圖式來加以例示說明。
(第1實施型態)
圖1係顯示本發明第1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1的概略之剖面圖。圖1為沿管接頭1的中心軸線O之剖面。圖1中,中心軸線O的上側係顯示將管體5插入至管接頭1前的狀態,中心軸線O的下側係顯示將管體5插入至管接頭1後的狀態。本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1雖可適合使用於供水.供熱水用的配管,但亦可被使用來作為包含有水以外的液體或氣體之所有流體用的配管。
管接頭1的中心軸線O係指管接頭1的內部所區劃之流體通道的流道軸線。本實施型態中,管接頭1係構成為中心軸線O為直線狀般的略I字
型。但管接頭1亦可構成為例如略L字型、略T字型、略十字型等任意形狀。
圖1所示之範例中,管接頭1係於軸線方向第1側(圖1的右側。以下相同。)的端部具有一配管連接口101,且於軸線方向第2側(圖1的左側。以下相同。)的端部具有另一配管連接口102。以下,本說明書中,亦將平行於管接頭1的中心軸線O之方向稱作「軸線方向」。
管體5係沿著軸線方向而從軸線方向第2側朝軸線方向第1側被插入在管接頭1。管體5為例如聚丁烯製或交聯聚乙烯製的供水.供熱水用管。本說明書中,係將管體5被插入的方向亦稱作「插入方向ID」。又,本說明書中,係將軸線方向第1側亦稱作「插入方向ID的深處側」,且將軸線方向第2側亦稱作「插入方向ID的前側」。
如圖1所示,管接頭1係具有在內周側區劃出流體通道之管狀的芯材10、密封組件20及卡固組件30。
芯材10係由例如金屬或樹脂所構成。芯材10係構成為包含有複數個(本實施型態中為2個)組件。圖1所示之範例中,芯材10係由位在插入方向ID的前側之第1組件11以及位在插入方向ID的深處側之第2組件12所構成。本實施型態中,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係以螺紋嵌合方式來被卡合而形成芯材10。但卡合亦可為螺紋嵌合方式以外的其他方式。藉由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的卡合來形成會區劃出流體通道之芯材10的內周面10a。
芯材10係具有正交於中心軸線O之壁面13。壁面13係在將管體5插入至管接頭1時會限制插入的深度,亦即,會防止管體5較壁面13要更插入至軸線方向第1側。
較管接頭1的壁面13要靠軸線方向第2側之外周面10b的外徑係與管體5之內周面5a的內徑大致相同。此處,外周面10b的外徑與內周面5a的內徑大致相同係指在將管體5插入至管接頭1之狀態下來將流體供應至流道時,管接頭1與管體5可相結合之狀態來讓流體不會溢漏至流道外之程度。
如圖1所示,芯材10係於較壁面13要靠軸線方向第1側之部分的整體或一部分中,且於較壁面13要靠軸線方向第1側的外周面而形成有公螺紋,
藉此來構成配管連接口101。配管連接口101係連接有例如於內周面形成有母螺紋之管體或水龍頭組件等(圖中未顯示)。
芯材10係如圖1所示般地形成有溝14。本說明書中,以下,亦將溝14特別稱作「密封組件用溝14」。密封組件用溝14係在芯材10的外周面10b遍布整圈而形成。密封組件用溝14會收納密封組件20。圖1所示之範例中,密封組件用溝14係設置於第2組件12。然而,依芯材10的構造,密封組件用溝14亦可設置於第1組件11。
密封組件20係由例如O型環等無端狀的彈性組件所構成。密封組件20係被收納在遍布整圈而設置在芯材10的外周面10b之無端狀的密封組件用溝14內。
如圖1所示,在管體5未被插入在管接頭1之狀態下,密封組件20的外徑係形成為會稍大於較芯材10的壁面13要靠軸線方向第1側之外周面10b的外徑。密封組件20在管體5被插入在管接頭1後,便會密著於管體5的內周面5a般地變形,藉此將流體密封在較芯材10的壁面13要靠軸線方向第1側之外周面10b與管體5的內周面5a之間。藉此來防止流體溢漏。
芯材10係如圖1所示般地形成有溝15。本說明書中,以下,亦將溝15特別稱作「卡固組件用溝15」。卡固組件用溝15係遍布整圈而形成於芯材10的外周面10b。卡固組件用溝15係嵌入有環狀的卡固組件30。
卡固組件用溝15係藉由構成芯材10之複數組件的卡合所形成。本實施型態中,卡固組件用溝15係藉由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的卡合所形成。亦即,卡固組件用溝15並非預先形成於第1組件11及第2組件12任一者,而是藉由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的卡合而被加以卡合。
針對卡固組件用溝15來更詳細地說明。卡固組件用溝15係構成為包含有底面15a以及交叉於底面15a之2個側面15b及15c。底面15a係延伸於沿外周面10b之方向(即圖1的剖面上為軸線方向)。側面15b為插入方向ID之前側(軸線方向第2側)的側面,側面15c為插入方向ID之深處側(軸線方向第1側)的側面。圖1所示之範例中,底面15a及側面15b為第1組件11所具有的面,側面15c則為第2組件12所具有的面。
圖2係顯示構成芯材10之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的卡合部位之放大圖。圖2係顯示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之卡合前的狀態。第1組件11係在從底面15a而延伸於插入方向ID的深處側(軸線方向第1側)之面會具有經螺紋切割加工後的螺紋部11a。螺紋部11a係構成為公螺紋。
第2組件12係在連結於構成側面15c之面,且在側面15c的內周側延伸於軸線方向之面會具有經螺紋切割加工後的螺紋部12a。螺紋部12a係構成為母螺紋。
如同由圖2可理解般地,在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未被卡合之狀態下,便不會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15。可藉由使構成為公螺紋之螺紋部11a與構成為母螺紋之螺紋部12a成為螺紋嵌合來將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予以卡合。藉此,便會如圖1所示般地成為卡合有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之芯材10的狀態,且藉由底面15a、側面15b及側面15c而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15。圖1所示之範例中,藉由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的卡合,便會因構成卡固組件用溝15的面當中之第1組件11所具有的底面15a與第2組件12所具有之軸線方向第1側的側面15c而形成有卡合部16。本說明書中,卡合部16係指因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的卡合而形成於卡固組件用溝15的底面15a、側面15b或15c之交界線。本實施型態中,卡合部16係形成於底面15a與側面15c的交界。換言之,芯材10係可在底面15a與側面15c的交界之位置處被分割為第1組件11及第2組件12之2個組件。
卡固組件30係由例如金屬所構成。更具體地說明,卡固組件30係藉由例如對一片金屬板施予沖壓加工或槽縫形成及彎折成形等所形成。
如圖1所示,卡固組件30係沿著芯材10的周向而環狀地延伸。在卡固組件30被安裝在芯材10之情況,卡固組件30的至少一部分會被收納在芯材10的外周面10b所設置之環狀的卡固組件用溝15。
圖1所示之範例中,卡固組件30係構成為具有芯材卡合部31與管體卡固部32。芯材卡合部31係在卡固組件30被安裝於芯材10之狀態下,會被收納在卡固組件用溝15。管體卡固部32會卡固被插入在管接頭1之管體5的內周面5a。
藉由卡固組件30的芯材卡合部31會被收納在卡固組件用溝15,則卡固組件30之軸線方向的位移便會因側面15b及15c而受到限制。於是,卡固組件30之軸線方向的位移便會被抑制在特定範圍。
此處,關於卡固組件30,「環狀」係意指不限於連續地沿著芯材10的周向而無端狀(O字狀)地延伸之情況,而亦包含有1個部位或2個部位以上呈不連續的結果,例如呈C字狀等而間斷地沿著芯材10的周向延伸之情況。圖1所示之範例中,卡固組件30係沿著芯材10的周向而遍布整圈且無端狀地延伸。
卡固組件30係構成為在管體5被插入在管接頭1之狀態下,會卡固管體5的內周面5a。藉由卡固組件30會卡固管體5的內周面5a,便可防止被插入在管接頭1之管體5自管接頭1脫落。
此外,本實施型態中,由於卡固組件30是遍布芯材10的整圈而無端狀地延伸,故相較於非為無端狀之情況,卡固組件30的口徑便不易擴大。於是,當芯材卡合部31被收納在卡固組件用溝15時,由於卡固組件30會確實地被保持在芯材10,可有效地抑制卡固組件30自卡固組件用溝15之位移或過度變形,故卡固組件30便不易自卡固組件用溝15脫落。藉此,當管體5被插入在芯材10的周圍之際,卡固組件30便不易自卡固組件用溝15脫落。又,可提高卡固組件30將管體5予以卡固之功能,而變得容易從管體5的內周側來抑制管體5的擴徑變形。
卡固組件30在卡固組件30未被安裝在芯材10之狀態(亦即卡固組件30未作用之狀態)下,芯材卡合部31的外徑係較芯材10的外徑稍小。藉此,當卡固組件30被安裝在芯材10之狀態下,芯材卡合部31便會確實地被保持在芯材10。
如圖1所示,在管體5未被插入在管接頭1之狀態下,管體卡固部32係從芯材卡合部31而朝向插入方向ID的深處側且外周側延伸,且管體卡固部32的前端部(外周側端部)係較芯材10的外周面10b要更突出至外周側。藉此,管體卡固部32的前端部(外周側端部)在管體5被插入在管接頭1之際,便會擦刮管體5的內周面5a般地咬入並卡合在管體5的內周面5a。然後,當暫時被插入在管接頭1之管體5朝向與插入方向ID相反的方向(朝向
插入方向ID的前側(軸線方向第2側)之方向)被拉扯後,管體卡固部32的前端部(外周側端部)便會更加咬入管體5的內周面5a而將管體5的內周面5a予以卡固。藉此,便會防止管體5朝與插入方向ID相反的方向位移,其結果,便可防止管體5從管接頭1被拔出。
此外,管體卡固部32亦可從芯材卡合部31朝外周側而延伸於相對中心軸線O呈垂直之方向,此情況下亦可獲得相同的效果。
接下來,參見圖3來針對圖1之管接頭1的組裝以及管體5的插入步驟順序一範例加以說明。此外,在管接頭1的組裝開始時,密封組件20已被預先安裝在第2組件12的密封組件用溝14。
在組裝管接頭1之情況,首先,將卡固組件30嵌入在第1組件11。具體而言,係使卡固組件30從第1組件11之插入方向ID的深處側(軸線方向第1側)滑動至前側(軸線方向第2側),來將卡固組件30的芯材卡合部31勾掛在第1組件11的側面15b般地使卡固組件30嵌入在第1組件11。圖3(A)係顯示將卡固組件30嵌入在第1組件11之狀態。
接下來,卡合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具體而言,係如圖3(A)所示般地,藉由螺紋嵌合來卡合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藉由卡合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便會如圖3(B)所示般地構成有芯材10。此時,會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15,而成為卡固組件30被嵌入在卡固組件用溝15之狀態。如此般地,便完成管接頭1的組裝。
接著,將管體5插入在管接頭1。具體而言,係將管體5從管接頭1之插入方向ID的前側(軸線方向第2側)插入至深處側(軸線方向第1側)。圖3(C)係顯示將管體5插入至管接頭1之狀態。將管體5插入至管接頭1時,管體卡固部32的前端部(外周側端部)會咬入管體5的內周面5a來將管體5的內周面5a卡固。藉此,便會維持管體5的插入狀態。如此般地,便完成管體5的插入。
如此般地,本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1具有:芯材10,係構成為於外周面10b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15,且在外周側以特定的插入方向插入有管體5;以及環狀的卡固組件30,係構成被嵌入在卡固組件用溝15,且以管體5被插入在芯材10的外周側之狀態來卡固管體5的內周面;芯材10係藉
由複數組件的卡合所形成,複數組件的卡合部16係位在卡固組件用溝15內。因此,在卡合複數組件之前,便可在預先將卡固組件30嵌入至會在卡合後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15之位置處後,將複數組件予以卡合來構成芯材10。藉此,相對於將卡固組件30嵌入在例如一體成型的芯材10之情況是必須使卡固組件30之芯材卡合部31的口徑擴大,而如本實施型態般地,由於複數組件的卡合部16係位在卡固組件用溝15內,便不須使芯材卡合部31的口徑擴大,或至少不須使芯材卡合部31的口徑變得較大,故會容易將卡固組件30嵌入在卡固組件用溝15。因此,依據本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1,則卡固組件30的安裝便會變得容易。藉此,便可不一定要使用能夠充分地擴徑之卡固組件30,從而卡固組件30的選擇性會變廣。
又,本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1中,卡合部16係形成於底面15a與側面15c的交界。於是,在安裝卡固組件30之情況,由於不須使卡固組件30的口徑擴大,故會變得容易預先將卡固組件30嵌入在會在卡合後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15之位置。於是,卡固組件30的安裝便會變得更加容易。
上述實施型態中,係針對卡合部16是形成於底面15a與側面15c的交界之情況來加以說明。但本發明並未侷限於此實施型態。卡合部16只要是形成在至少會構成溝部15之面(亦即,底面15a、側面15b或15c)即可。例如,卡合部亦可形成於底面15a與側面15b的交界。接下來,針對第2實施型態,即卡合部係形成於底面15a與側面15b的交界之情況的實施型態來加以說明。
(第2實施型態)
圖4係顯示本發明第2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2的概略之剖面圖。管接頭2中,相對於第1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1,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的卡合位置(亦即分割位置)係有所不同。以下,針對第2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2,便以和第1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1的不同點為中心來加以說明。關於本實施型態,針對與第1實施型態相同的組件係賦予相同的參考符號。
管接頭2係具有會於內周側區劃出流體通道之管狀的芯材40、密封組件20及卡固組件30。由於密封組件20及卡固組件30可與第1實施型態中所說明者相同,故此處便省略詳細的說明。
芯材40係由例如金屬或樹脂所構成。芯材40係構成為包含有複數個(本實施型態中為2個)組件。圖4所示之範例中,芯材40係由位在插入方向ID的前側之第1組件41與位在插入方向ID的深處側之第2組件42所構成。本實施型態中,第1組件41與第2組件42係以螺紋嵌合方式被加以卡合而形成有芯材10。但卡合亦可為螺紋嵌合方式以外的其他方式。
本實施型態中之芯材40的形狀係與第1實施型態中之芯材10的形狀相同。亦即,將本實施型態中的第1組件41與第2組件42卡合後,便會成為與將第1實施型態中的第1組件11與第2組件12卡合後之狀態相同的形狀。另一方面,本實施型態中之第1組件41及第2組件42其本身的形狀係與第1實施型態中之第1組件11及第2組件12的形狀不同。
本實施型態中的第1組件41及第2組件42係在與第1實施型態中之第1組件11及第2組件12的卡合位置相異之位置處做卡合。亦即,本實施型態相關之芯材40中,因第1組件41與第2組件42的卡合所形成之交界係在卡固組件用溝15中而形成於插入方向ID的前側(軸線方向第2側)。
具體而言,本實施型態中,第1組件41係具有會形成軸線方向第2側的側面15b之面,第2組件42係具有會形成底面15a及軸線方向第1側的側面15c之面。在藉由第1組件41與第2組件42的卡合來構成卡固組件用溝15之面當中,係藉由第1組件41所具有之軸線方向第2側的側面15b與第2組件42所具有之底面15a而形成有卡合部17。本實施型態中,卡合部17係形成於底面15a與側面15b的交界。換言之,本實施型態相關之芯材40可在底面15a與側面15c的交界之位置處被分割為第1組件41及第2組件42之2個組件。
第1組件41係在內周面側而被施予會構成為母螺紋之螺紋切割加工。又,第2組件42係在較底面15a要靠軸線方向第2側所存在之前端部的外周面側而被施予會構成為公螺紋之螺紋切割加工。
在第1組件41與第2組件42未被卡合之狀態中便不會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15。藉由使第1組件41的母螺紋與第2組件42的公螺紋做螺紋嵌合,便可將第1組件41與第2組件42予以卡合。藉此,便會如圖4所示般地成為第1組件41與第2組件42被加以卡合之芯材40的狀態,且藉由底面15a、
側面15b及側面15c而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15。圖4所示之範例中,係在藉由第1組件41與第2組件42的卡合來構成卡固組件用溝15之面中,藉由第1組件41所具有之軸線方向第2側的側面15b與第2組件42所具有之底面15a來形成底面15a與側面15b的交界17。
在組裝本實施型態相關的管接頭2之情況,首先,將卡固組件30嵌入在第2組件42。具體而言,係使卡固組件30從第2組件42之插入方向ID的前側(軸線方向第2側)滑動至深處側(軸線方向第1側),來將卡固組件30嵌入在第2組件42。
然後,卡合第1組件41與第2組件42。具體而言,係藉由螺紋嵌合來卡合第1組件41與第2組件42。藉由卡合第1組件41與第2組件42來構成芯材40。此時,會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15,而成為卡固組件30被嵌入在卡固組件用溝15之狀態。如此般地,便完成管接頭2的組裝。
本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2亦可在卡合複數組件前,便預先將卡固組件30嵌入在會在卡合後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15之位置後,再將複數組件予以卡合來構成芯材40。藉此,由於不須使芯材卡合部31的口徑擴大,抑或至少不須使芯材卡合部31的口徑變得較大,故會變得容易將卡固組件30嵌入在卡固組件用溝15。因此,藉由本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2,亦能夠讓卡固組件30的安裝變得容易。
又,本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2在組裝之際,可在相對於第2組件42而讓卡固組件30從軸線方向第2側移動至軸線方向第1側來將卡固組件嵌入在第2組件42後,從軸線方向第2側朝軸線方向第1側而藉由螺紋嵌合來安裝第1組件41。亦即,在組裝之際,安裝各組件之方向會成為插入方向ID的一方向。於是,便可提高組裝的作業性。
又,本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2相對於外力的耐久性會提升。假設在管接頭2之插入方向ID前側(軸線方向第2側)的端部附近處施加了與中心軸線O呈交叉之外力(例如圖4中之上下方向的外力)的情況,便會因力矩而容易有更強的力施加在管接頭2之插入方向ID的深處側(軸線方向第1側)。於是,第1組件41與第2組件42的卡合位置便會隨著愈位在靠插入方向ID的深處側,而容易有較大的力施加在卡合位置。然而,本實施型態相關之
管接頭2中,第1組件41與第2組件42的卡合位置係更為接近插入方向ID前側(軸線方向第2側)的端部。於是,結合部分相較於位在更靠插入方向ID的深處側(軸線方向第1側),則施加在結合部分的力便會容易變小。因此,便不易有過度的力施加在結合部分,可提高作為管接頭2的耐久性。
(第3實施型態)
圖5係顯示本發明第3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3的概略之剖面圖。管接頭3係於卡固組件用溝15之底面15a的一部分另具有凹陷至中心軸線O側之溝槽18,這一點與第2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2有所不同。以下,針對第3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3,便以和第2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2的不同點為中心來加以說明。關於本實施型態,針對與第1實施型態相同的組件係賦予相同的參考符號。此外本說明書中,以下亦將溝槽18特別稱作「卡合溝槽18」。
管接頭3係具有會於內周側區劃出流體通道之管狀的芯材50、密封組件20及卡固組件60。由於密封組件20可與第1實施型態中所說明者相同,故此處便省略詳細的說明。
芯材50係由例如金屬或樹脂所構成。芯材50係構成為包含有複數個(本實施型態中為2個)組件。圖5所示之範例中,芯材50係由位在插入方向ID的前側之第1組件51與位在插入方向ID的深處側之第2組件52所構成。本實施型態中的第1組件51及第2組件52除了第2組件52係具有卡合溝槽18這一點以外,其他可分別與第2實施型態中的第1組件41及第2組件42相同。
卡合溝槽18係構成為會在卡固組件用溝15的底面15a中之軸線方向的一部分而凹陷至中心軸線O側。卡合溝槽18係遍布整圈而形成於底面15a。圖5所示之範例中,卡合溝槽18係形成於底面15a中之插入方向ID的前側(軸線方向第2側)。
與第2實施型態同樣地,本實施型態中,第1組件51係具有會形成軸線方向第2側的側面15b之面,第2組件52係具有會形成底面15a及軸線方向第1側的側面15c之面。本實施型態中,由於底面15a之軸線方向第2側的端部係形成有卡合溝槽18,故藉由第1組件51與第2組件52的卡合,
便會因第1組件51所具有之軸線方向第2側的側面15b與第2組件52所具有之底面15a所形成的卡合溝槽18而形成有卡合部19。亦即,本實施型態中,卡合部19係形成於側面15b與卡合溝槽18的交界。換言之,本實施型態相關之芯材50可在側面15b與卡合溝槽18的交界之位置處被分割為第1組件51及第2組件52之2個組件。
第1組件51係在內周面側被施予會構成為母螺紋之螺紋切割加工。又,第2組件52係在較底面15a要靠軸線方向第2側所存在之前端部的外周面側被施予會構成為公螺紋之螺紋切割加工。
如圖5所示,卡合溝槽18係收納有形成於卡固組件60之突起部63。亦即,本實施型態中,卡固組件60係具有可卡合於卡合溝槽18之突起部63。
此處,參見圖6及圖7來針對被應用在本實施型態相關的管接頭3之卡固組件60的細節加以說明。圖6係顯示被應用在管接頭3之卡固組件60的概略之外觀立體圖。圖6中係圖示中心軸線O會成為圖式的上下方向,且當卡固組件60被安裝在芯材50之情況,插入方向ID的前側(軸線方向第2側)會成為上側。圖7為卡固組件60之俯視圖。圖7之俯視圖為從當卡固組件60被安裝在芯材50時會成為插入方向ID的前側(軸線方向第2側)之位置(即圖6的上側)來觀看之圖式。
卡固組件60係由例如金屬所構成。更具體地說明,卡固組件60係藉由例如對一片金屬板施予沖壓加工,或槽縫形成及彎折成形等所形成。
卡固組件60係構成為當被安裝在芯材50時會沿著芯材50的周向而環狀地延伸。在卡固組件60被安裝在芯材50之情況,卡固組件60係藉由至少一部分會收納在芯材50的卡固組件用溝15而被嵌入在卡固組件用溝15。
卡固組件60係構成為具有芯材卡合部61及管體卡固部62。此外,圖5中為了易於說明而簡化了卡固組件60的一部分記載,例如,省略了管體卡固部62的記載。芯材卡合部61係在卡固組件60被安裝在芯材50之狀態下,會被收納在卡固組件用溝15。管體卡固部62會卡固被插入在管接頭3之管體5的內周面5a。
如圖6及圖7所示,卡固組件60的芯材卡合部61係在軸線方向第2側的前端具有會朝向中心軸線O側之突起部63。如圖7所示,本實施型態中,環狀卡固組件60的圓周上係等間隔地設置有4個突起部63。突起部63係在卡固組件60被安裝在芯材50之狀態下,會卡合於芯材50所形成之卡合溝槽18。卡固組件60及突起部63係在卡固組件60被安裝在芯材50之狀態下,而形成為突起部63會卡合於卡合溝槽18般的形狀及大小。藉由突起部63會卡合於卡合溝槽18,則卡固組件60相對於芯材50的位移便會受到限制,從而便可更確實地將卡固組件60安裝在芯材50。
卡固組件60係設置有從成為軸線方向第2側之側來將卡固組件60的一部分切除般之凹缺64a。又,卡固組件60係設置有從軸線方向第1側來將卡固組件60的一部分切除般之凹缺64b。凹缺64a及64b在以正交於中心軸線O之面來切斷卡固組件60的情況,係以至少具有會同時顯現出凹缺64a及64b兩者的面之型態而設置於卡固組件60。換言之,如圖6所示,係以凹缺64a之軸線方向的長度L1與凹缺64b之軸線方向的長度L2之總和會較卡固組件60之軸線方向的長度L3要來得長之型態而形成有凹缺64a及64b。藉由如此般地設置凹缺64a及64b,則卡固組件60之軸線方向第2側的端部便會容易擴徑變形。即便是上述般的卡固組件60,仍可被應用在上述各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1、2或3。
依據本實施型態相關之管接頭3,卡固組件用溝15的底面15a係形成有卡合溝槽18,且卡合溝槽18係卡合有卡固組件60所設置之突起部63。藉此,則卡固組件60相對於芯材50的位移便會受到限制,可更確實地將卡固組件60卡固在芯材50,且容易防止卡固組件60的脫落。
此外,亦可藉由圖1及圖4所記載之構成或突起部63以外的機構來限制卡固組件60相對於芯材50的位移。參見圖8至圖10,針對可限制卡固組件相對於芯材的位移之一變形例來加以說明。圖8係顯示為卡固組件的一變形例之卡固組件70的概略之外觀立體圖。圖8中係圖示中心軸線O會成為圖式的上下方向,且當卡固組件70被安裝在芯材50之情況,插入方向ID的前側(軸線方向第2側)會成為上側。圖9為卡固組件70之俯視圖。圖9之俯視圖為從當卡固組件70被安裝在芯材之情況會成為插入方向ID
的前側(軸線方向第2側)之位置(即圖8的上側)來觀看之圖式。圖10係顯示卡固組件70朝卡固組件用溝15的卡合狀態之概略剖面圖。參見圖8至圖10來加以說明。卡固組件70可被安裝在例如第1實施型態相關之芯材10及第2實施型態相關之芯材40,且亦可被安裝在第3實施型態相關之芯材50。此外,第1實施型態及第2實施型態相關之卡固組件30及60亦可被安裝在第3實施型態相關之芯材50。
卡固組件70係環狀地延伸。當卡固組件70被安裝在芯材之情況,卡固組件70的至少一部分會被收納在芯材的卡固組件用溝15。
卡固組件70係構成為具有芯材卡合部71與管體卡固部72。芯材卡合部71係在卡固組件70被安裝於芯材之狀態下,會被收納在卡固組件用溝15。管體卡固部72會卡固被插入在管接頭之管體5的內周面5a。
卡固組件70係設置有從成為軸線方向第2側之側來切取卡固組件70的一部分般之凹缺74a。又,卡固組件70係設置有從軸線方向第1側來切取卡固組件70的一部分般之凹缺74b。凹缺74a及74b在以正交於中心軸線O之面來切斷卡固組件70的情況,係以至少具有會同時顯現出凹缺74a及74b兩者的面之型態而設置於卡固組件70。換言之,如圖8所示,係以凹缺74a之軸線方向的長度L4與凹缺74b之軸線方向的長度L5之總和會較卡固組件70之軸線方向的長度L6要來得長之型態而形成有凹缺74a及74b。藉由如此般地設置凹缺74a及74b,則卡固組件70之軸線方向第2側的端部便會容易擴徑變形。即便是上述般的卡固組件70,仍可被應用在上述各實施型態相關的管接頭1、2或3。
如圖8及圖9所示,卡固組件70係具有從卡固組件之芯材卡合部71的一部分而延伸於軸線方向第1側之支撐部75。支撐部75係形成為從軸線方向第2側愈朝向軸線方向第1側,則會愈朝向中心軸線O側。卡固組件70之軸線方向第2側的端部70a與支撐部75之軸線方向第1側的端部75a可形成為會相對於中心軸線O而成為大致相同的距離。
將卡固組件70安裝在芯材之情況,例如圖10所示,芯材卡合部71會被收納在卡固組件用溝15。此時,係以卡固組件70之軸線方向第2側的端部70a會對向於卡固組件用溝15之軸線方向第2側的側面15b,且支撐部
75之軸線方向第1側的端部75a會對向於卡固組件用溝15之軸線方向第1側的側面15c之型態來將芯材卡合部71收納在卡固組件用溝15。藉由如此般地將卡固組件70安裝在芯材,由於卡固組件70之軸線方向第2側的端部70a與支撐部75之軸線方向第1側的端部75a會分別對向於側面15b及側面15c,故卡固組件70相對於芯材的位移便會受到限制,從而可將卡固組件70確實地安裝在芯材。
上述實施型態中,係針對第1組件11、41、51與第2組件12、42、52的卡合樣態範例來加以說明。然而,卡合部亦可不一定要設置在上述卡合部16、17或19的位置。只要卡合部會位在卡固組件用溝15內即可。卡合部會位在卡固組件用溝15內是指卡合部係設置在會形成卡固組件用溝15之底面15a、側面15b及側面15c的一部分。因此,卡合部不一定要被設置在底面15a與側面15b或側面15c的交界,而亦可形成於例如底面15a、側面15b或側面15c的面上。當卡合部係形成於底面15a、側面15b或側面15c的面上之情況,只要是將卡固組件用溝15的側面15b及/或15c的高度(即口徑)形成為能夠將卡固組件30、60或70卡合在卡固組件用溝15之程度的高度即可。
雖已依據諸圖式或實施例來加以說明本發明,但請留意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應當可容易地依據本揭示來進行各種變化或修正。因此,請留意該等變化或修正亦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例如,各構成部等所含的功能等可在理論上不會矛盾之範圍內來重新做配置,可將複數構成部組合為1個,或是加以分割。
1:管接頭
5:管體
10:芯材
5a、10a:內周面
10b:外周面
11:第1組件
12:第2組件
13:壁面
14:密封組件用溝
15:卡固組件用溝
15a:底面
15b、15c:側面
16:卡合部
20:密封組件
30:卡固組件
31:芯材卡合部
32:管體卡固部
101、102:配管連接口
ID:插入方向
Claims (6)
- 一種管接頭,具有:芯材,係構成為於外周面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且在外周側以特定的插入方向插入有管體;以及環狀的卡固組件,係構成為被嵌入在該卡固組件用溝,且以該管體被插入在該芯材的外周側之狀態來卡固該管體的內周面;該芯材係藉由複數組件的卡合所形成;該複數組件的卡合部係位在該卡固組件用溝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接頭,其中該卡固組件用溝係構成為包含有底面與交叉於該底面之側面;該卡合部係形成於該底面與該側面的交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管接頭,其中該卡合部係在該卡固組件用溝中而形成於該底面與該插入方向前側的側面之交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管接頭,其中該卡固組件用溝係構成為包含有底面與交叉於該底面之側面,且於該底面具有卡合溝;該卡固組件係具有可卡合於該卡合溝之突起部;該卡合部係形成於該側面與該卡合溝的交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管接頭,其另具有密封組件,該密封組件係被收納在較該卡固組件用溝要更為設置在該插入方向的深處側之密封組件用溝。
- 一種管接頭用芯材,係構成為於外周面形成有卡固組件用溝,且在外周側以特定的插入方向插入有管體;係藉由複數組件的卡合所形成;該複數組件的卡合部係位在該卡固組件用溝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31090A JP7290937B2 (ja) | 2018-12-10 | 2018-12-10 | 管継手及び管継手用芯材 |
JP2018-231090 | 2018-12-1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32055A true TW202032055A (zh) | 2020-09-01 |
Family
ID=71076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44853A TW202032055A (zh) | 2018-12-10 | 2019-12-09 | 管接頭及管接頭用芯材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290937B2 (zh) |
TW (1) | TW202032055A (zh) |
WO (1) | WO202012187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46271B2 (ja) | 2020-09-25 | 2024-09-06 | 株式会社パロマ | 管継手及び給湯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55684A (ja) * | 2006-03-27 | 2007-10-04 | Jfe Pipe Fitting Mfg Co Ltd | 管継手 |
JP2008144866A (ja) * | 2006-12-11 | 2008-06-26 | I Tech Kk | 管継手とその管継手を用いた管の接続構造および接続方法 |
CN201354907Y (zh) * | 2009-02-06 | 2009-12-02 | 伍婧绫 | 管接头 |
JP2011033158A (ja) * | 2009-08-05 | 2011-02-17 | Jfe Pipe Fitting Mfg Co Ltd | 差込み式管継手 |
JP5551039B2 (ja) * | 2010-09-30 | 2014-07-16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管継手 |
KR102248763B1 (ko) * | 2013-10-24 | 2021-05-04 | 스와겔로크 컴패니 | 싱글 액션 푸시-투-커넥션 도관 이음쇠 |
JP2018035928A (ja) * | 2016-09-02 | 2018-03-0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管継手及び係止部材 |
-
2018
- 2018-12-10 JP JP2018231090A patent/JP7290937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02 WO PCT/JP2019/047047 patent/WO202012187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12-09 TW TW108144853A patent/TW202032055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290937B2 (ja) | 2023-06-14 |
WO2020121871A1 (ja) | 2020-06-18 |
JP2020094604A (ja) | 2020-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765887B2 (ja) | シールアセンブリー・リテーナ付クイックコネクター | |
JP7559182B2 (ja) | 管接続部の離脱防止構造 | |
US20160258560A1 (en) | Joint for high-pressure pipes and joint structure | |
TW202032055A (zh) | 管接頭及管接頭用芯材 | |
JP2010203580A (ja) | 管継手構造 | |
JP7422179B2 (ja) | 管継手 | |
JP7628605B2 (ja) | 流体接続アセンブリ | |
JP7579962B2 (ja) | 流体接続アセンブリ | |
JP5818855B2 (ja) | 管継手 | |
JP2024003245A (ja) | エルボ管継手 | |
TWI723672B (zh) | 管接頭及卡固構件 | |
RU2735046C1 (ru) | Система соединения поточного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 |
JP2016142293A (ja) | 薄肉ステンレス鋼管と継手の接続機構 | |
KR20090100794A (ko) | 배관 연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관 연결 방법 | |
US12188584B2 (en) | Fluid connection assembly | |
KR20200029162A (ko) | 탄성 재질의 탄성 공간링을 이용한 내진용 배관 연결장치 | |
JP7611377B2 (ja) | 流体接続アセンブリ | |
EP1215434A1 (en) | Secure connection for fluids systems | |
JP2025059269A (ja) | 管継手及び該管継手の製造方法 | |
JP2017150595A (ja) | パイプ継手 | |
US20230392732A1 (en) | Fluid connection assembly | |
JP2024527920A (ja) | 流体接続アセンブリ | |
KR20250051250A (ko) | 파이프 연결 체결구 및 이를 적용한 유체 이송 배관 시스템 | |
KR20190121980A (ko) | 수도용 파이프 이음관 | |
KR20040026735A (ko) | 관 연결구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