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713105A - 攝像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攝像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3105A
TW201713105A TW104131050A TW104131050A TW201713105A TW 201713105 A TW201713105 A TW 201713105A TW 104131050 A TW104131050 A TW 104131050A TW 104131050 A TW104131050 A TW 104131050A TW 201713105 A TW201713105 A TW 2017131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ensing
circuit substrate
camera module
lens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1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5398B (zh
Inventor
羅瑞祥
施玉庭
Original Assignee
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31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5398B/zh
Priority to US14/938,703 priority patent/US20170085758A1/en
Priority to JP2015224995A priority patent/JP2017060145A/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5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539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13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310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種攝像模組及其製造方法,其中包含一電路基板,該電路基板設有一透光區域;一鏡頭座,固定於所述電路基板的上表面並覆蓋於上述透光區域;一鏡片組,所述鏡片組包含至少一枚成像鏡片,且裝設於上述鏡頭座中,使鏡片組所形成的光軸穿過上述透光區域;以及一影像感測晶片,設置於上述電路基板的下表面並與電路基板電性連接,且所述影像感應晶片位於上述光軸上。

Description

攝像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攝像模組,特別是涉及一種裝設於攜帶式裝置中的小型攝像模組。
在消費市場的需求帶領下,為了使攜帶式電子裝置中能夠具備更多的功能,同時使生產製造的工時與成本進一步降低。於是應用於電子裝置中的各種元件均朝著小型化以及模組化的方向演進。
請參閱第一A圖,該圖為第一習用相機模組101的示意圖,且為方便說明,在本說明書及圖式中的上方統一為朝向被攝物的方向,而下方統一為朝向成像面及感光元件的方向,下文中如未特別說明則一律依此原則。在第一A圖所示之習用相機模組101中包含一電路板201,一設置在電路板201上表面的鏡頭組件30以及一裝設於鏡頭組件30以及電路板201之間的感光晶片501,所述感光晶片501採用晶圓級封裝技術(Chip Scale Package, CSP),先以陶瓷或塑膠材料在感光晶片501的外部形成封裝層51之後,再以表面黏著劑術(SMT)將封裝完畢的感光晶片501焊接至電路板201上。且所述鏡頭組件30中包含一鏡頭總承311,至少一枚裝設於鏡頭總承311上方的鏡片331以及一濾鏡35,所述濾鏡35裝設於鏡片331以及感光晶片501之間。
雖然在設計上希望相機模組101的總高度h能夠最小化,但由於鏡頭組件30在光學設計上有所限制,因此從鏡片331的頂端到感光晶片501之間的距離h1必須保持在特定的距離,因此能夠決定相機模組101總高度h的大致取決於如何使相機模組101底部到感光晶片501的距離h2達到最小。而由圖中可知,此一習用相機模組101的感光晶片501經過封裝後高度明顯增加,造成相機模組101的總高度h難以減少。
再請參閱第一B圖,為使相機模組101底部到感光晶片501之間的距離h2進一步縮小,在第一B圖中所示的第二習用技術中在不增加影像感應晶片厚度的情形下將感光晶片501與電路板201固定,並將影像感應晶片嵌置於一內凹的承載座53中以代替封裝層51,由於影像感應晶片是由承載座53的下表面由下往上嵌入內凹的承載座53中,因此與第一A圖中的習用例比較下可有效減少相機模組101底部到感光晶片501的距離h2。
再請參閱第一C圖,為使相機模組101底部到感光晶片501之間的距離h2進一步縮小,在第一C圖所示的第三習用技術中則更進一步在電路板201上設置鏤空處23,並且將影像感應晶片嵌進上述鏤空處23中以進一步減少相機模組101的總高度h。然而,將影像感應晶片嵌進電路板201的鏤空處23中雖然可進一步減少相機模組101的總高度h,但此時影像感應晶片僅靠四周的膠合固定,因此受外力作用下容易與電路板201分離。
本發明之目的係針對上述習知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攝像模組,目的在減小攝像模組整體高度以及提高生產效益。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像模組,其包含一電路基板,該電路基板設有一透光區域;一鏡頭座,固定於所述電路基板的上表面並覆蓋於上述透光區域;一鏡片組,所述鏡片組包含至少一枚成像鏡片,且裝設於上述鏡頭座中,使鏡片組所形成的光軸穿過上述透光區域;以及一影像感測晶片,設置於上述電路基板的下表面並與電路基板電性連接,且所述影像感應晶片位於上述光軸上。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透光區域設為一貫通孔。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透光區域中設有一濾鏡。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影像感測晶片的上表面設有複數電極接點,而在上述電路基板的下表面則設有對應於上述電極接點的複數導電墊片,上述電極接點與導電墊片通過導電材料形成電性連接,進而使影像感測晶片與電路基板電性連接。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導電材料為異方性導電膜(ACF)。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電極接點環繞設置於影像感測晶片的外周緣,而上述導電墊片環繞設置於上述透光區域的外周緣。
一種攝像模組的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準備一電路基板,所述電路基板上設有一透光區域,並焊接有預設之電子元件;準備一影像感測晶片,並將上述影像感測晶片裝設於電路基板的下表面使所述影像感應晶片與上述電路基板電性連接並對齊上述透光區域;以及準備一鏡頭座以及一鏡片組,所述鏡片組裝設於上述鏡頭座之中,並將上述鏡頭座裝設於上述電路基板上表面,使上述鏡片組的光軸通過上述透光區域。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將影像感測晶片裝設於電路基板下表面的步驟中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在上述電路基板的下表面處形成複數個導電墊片,並於所述導電墊片上塗佈異方性導電材料;在上述影像感測晶片的上表面形成電極接點;以及將上述導電墊片與上述電極接點對齊後對上述電路基板以及上述影像感測晶片進行加壓以及加熱處理,使上述異方性導電材料在垂直上述影像感測晶片與上述電路基板連接面的方向上形成電性導通。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攝像模組藉由將電路基板裝設於影像感測晶片以及鏡片組之間,進而達成減少攝像模組整體高度的目的。

10‧‧‧攝像模組
20‧‧‧電路基板
21‧‧‧導電墊片
22‧‧‧透光區域
31‧‧‧鏡頭座
32‧‧‧鏡片組
33‧‧‧成像鏡片
34‧‧‧光軸
35‧‧‧濾鏡
40‧‧‧導電材料
50‧‧‧影像感測晶片
52‧‧‧電極接點

第一A圖是第一習用技術之剖面圖。
第一B圖是第二習用技術之剖面圖。
第一C圖是第三習用技術之剖面圖。
第二圖是本發明攝像模組第一實施例之剖面圖。
第三圖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與習用技術之比較圖。
第四A圖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剖面圖。
第四B圖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剖面圖。
第五圖是本發明攝像模組之電路基板與影像感測晶片之爆炸圖。
第六圖是本發明攝像模組之製作流程圖。
第七圖是本發明中貼合影像感測晶片與電路基板之流程圖。
為詳細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達成目的及功效,以下茲舉例並配合圖式詳予說明。
現請參閱第二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攝像模組10包含一電路基板20,所述電路基板20設有一透光區域22;一鏡頭座31,固定於所述電路基板20的上表面並覆蓋上述透光區域22;一鏡片組32,所述鏡片組32包含至少一枚成像鏡片33,且裝設於上述鏡頭座31中,使鏡片組32所形成的光軸34穿過上述透光區域22;以及一影像感測晶片50,設置於上述電路基板20的下表面並與電路基板20電性連接,且所述影像感應晶片50位於上述光軸34上。
再請參閱第三圖,如第三圖中所示在由於鏡片組32到影像感應晶片的距離h1在受到光學設計的限制下須維持預定的高度,因此將電路基板20設置於鏡片組32與影像感應晶片50之間,可有效使攝像模組10的整體高度降低。
再請參閱第二圖,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之透光區域22為一貫通孔,且在上述鏡頭座31之中進一步設置有一濾鏡35,該濾鏡35設置於鏡片組32所構成的光軸34上,因此通過鏡片組32的光線將會先通過濾鏡35再到達影像感應晶片50,並進而提高成像品質。然而此並非限制所述濾鏡35必須設置於所述鏡頭座31中。
請參閱第四A圖以及第四B圖,在第四A圖為本發明攝像模組10第二實施例,上述濾鏡35貼設於上述電路基板20的上表面,使通過鏡片組32的光線能夠通過濾鏡35。而在第四B圖所示之第三實施例中,上述透光區域22中設有一濾鏡35,因此通過鏡片組32的光線同樣能夠通過濾鏡35。且無論在第四A圖或第四B圖所示之實施例中,濾鏡35的裝設位置均設置於鏡頭座31與電路基板20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中,因此不會額外增加攝像模組10的整體高度。
再請參閱第五圖,在第五圖所示之實施例中,為使影像感測晶片50與電路基板20電性連接,上述影像感測晶片50的上表面設有複數個電極接點52,而在上述電路基板20的下表面則設有對應於上述電極接點52的導電墊片21,上述電極接點52與導電墊片21通過導電材料40形成電性連接,進而使影像感測晶片50與電路基板20電性連接。且在此實施例中,上述電極接點52環繞設置於影像感測晶片50的外周緣,而上述導電墊片21環繞設置於上述透光區域22的外周緣。
現請參閱第六圖,現以第一實施例說明,本發明攝像模組10的製作步驟如下:
準備一電路基板20,所述電路基板20上設有一透光區域22,並焊接有預設之電子元件;準備一影像感測晶片50,並將上述影像感測晶片50裝設於電路基板20的下表面使所述影像感應晶片與上述電路基板20電性連接並對齊上述透光區域22;以及準備一鏡頭座31以及一鏡片組32,所述鏡片組32裝設於上述鏡頭座31之中,並將上述鏡頭座31裝設於上述電路基板20上表面,使上述鏡片組32的光軸34通過上述透光區域22。
再請參閱第五圖與第七圖,上述將影像感測晶片50裝設於電路基板20下表面的步驟中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
在上述電路基板20的下表面處形成複數個導電墊片21,並於所述導電墊片21上塗佈導電材料40,本實施例中該導電材料40可為異方性導電膠(Anisotropic Conductive Paste,ACP);在上述影像感測晶片50的上表面形成電極接點52;以及將上述導電墊片21與上述電極接點52對齊後對上述電路基板20以及上述影像感測晶片50進行加壓以及加熱處理,使上述異方性導電膠在垂直上述影像感測晶片50與上述電路基板20連接面的方向上形成電性導通。
綜上所述,本發明藉由將電路基板20裝設於影像感測晶片50以及鏡片組32之間,進而達成減少攝像模組10整體高度的目的。
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0‧‧‧攝像模組
20‧‧‧電路基板
22‧‧‧透光區域
31‧‧‧鏡頭座
32‧‧‧鏡片組
33‧‧‧成像鏡片
34‧‧‧光軸
35‧‧‧濾鏡
40‧‧‧導電材料
50‧‧‧影像感測晶片

Claims (8)

  1. 一種攝像模組,其中包含:
      一電路基板,該電路基板設有一透光區域;
      一鏡頭座,固定於所述電路基板的上表面並覆蓋於上述透光區域;
      一鏡片組,所述鏡片組包含至少一枚成像鏡片,且裝設於上述鏡頭座中,使鏡片組所形成的光軸穿過上述透光區域;以及
      一影像感測晶片,設置於上述電路基板的下表面並與電路基板電性連接,且所述影像感應晶片位於上述光軸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模組,其中,上述透光區域設為一貫通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模組,其中,上述透光區域中設有一濾鏡。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模組,其中,上述影像感測晶片的上表面設有複數個電極接點,而在上述電路基板的下表面則設有對應於上述電極接點的複數導電墊片,上述電極接點與導電墊片通過導電材料形成電性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攝像模組,其中,上述導電材料為異方性導電膠(ACP)。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攝像模組,其中,上述電極接點環繞設置於影像感測晶片的外周緣,而上述導電墊片環繞設置於上述透光區域的外周緣。
  7. 一種攝像模組的製造方法,其中包含:
      準備一電路基板,所述電路基板上設有一透光區域,並焊接有預設之電子元件;
      準備一影像感測晶片,並將上述影像感測晶片裝設於電路基板的下表面使所述影像感應晶片與上述電路基板電性連接並對齊上述透光區域;以及
      準備一鏡頭座以及一鏡片組,所述鏡片組裝設於上述鏡頭座之中,並將上述鏡頭座裝設於上述電路基板上表面,使上述鏡片組的光軸通過上述透光區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攝像模組的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將影像感測晶片裝設於電路基板下表面的步驟中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
      在上述電路基板的下表面處形成複數個導電墊片,並於所述導電墊片上塗佈異方性導電材料;
      在上述影像感測晶片的上表面形成電極接點;以及
      將上述導電墊片與上述電極接點對齊後對上述電路基板以及上述影像感測晶片進行加壓以及加熱處理,使上述異方性導電材料在垂直上述影像感測晶片與上述電路基板連接面的方向上形成電性導通。
TW104131050A 2015-09-18 2015-09-18 攝像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TWI555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1050A TWI555398B (zh) 2015-09-18 2015-09-18 攝像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US14/938,703 US20170085758A1 (en) 2015-09-18 2015-11-11 Camera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camera module
JP2015224995A JP2017060145A (ja) 2015-09-18 2015-11-17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1050A TWI555398B (zh) 2015-09-18 2015-09-18 攝像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5398B TWI555398B (zh) 2016-10-21
TW201713105A true TW201713105A (zh) 2017-04-01

Family

ID=57848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1050A TWI555398B (zh) 2015-09-18 2015-09-18 攝像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85758A1 (zh)
JP (1) JP2017060145A (zh)
TW (1) TWI5553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5207A (zh) * 2017-07-05 2017-11-0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增加摄像孔透光率之面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090160A (zh) * 2018-10-24 2020-05-01 殷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高集成摄像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8072A (ja) * 1999-10-29 2001-05-11 Sony Corp 撮像素子、撮像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2223378A (ja) * 2000-11-14 2002-08-09 Toshiba Corp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気機器
TWI221324B (en) * 2003-04-16 2004-09-21 Hung-Ren Wang Image sensor package and image pickup module using the image sensor
JP4663667B2 (ja) * 2007-03-08 2011-04-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CN101359080B (zh) * 2007-08-01 2011-02-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
JP4374078B2 (ja) * 2008-02-18 2009-12-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複眼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TW201309001A (zh) * 2011-08-12 2013-02-16 Shu-Zi Chen 薄形化影像擷取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5398B (zh) 2016-10-21
JP2017060145A (ja) 2017-03-23
US20170085758A1 (en) 2017-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1280C (zh) 相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KR100915134B1 (ko) 이미지 센서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829025B2 (ja) ウェハレベルの光学素子の取り付け
US20070253697A1 (en) Camera module package
CN205545517U (zh) 图像传感器装置
JP2009088510A (ja) ガラスキャップモールディングパッケー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20150116946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
KR20160108664A (ko) 반도체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040256687A1 (en) Optical modul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CN211184079U (zh) 影像感测模块
CN101859786A (zh) 图像传感器模块
CN101299432A (zh) 光学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TW201709452A (zh) 影像感測器封裝結構及其封裝方法
TWI564610B (zh) 攝像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CN108933151A (zh) 一种影像传感芯片的封装结构以及封装方法
TWI555398B (zh) 攝像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WO2017134972A1 (ja) 撮像素子パッケージ及び撮像装置
CN102045494A (zh) 相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WO2020062140A1 (zh) 芯片封装结构、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19007412A1 (zh) 一种影像传感芯片的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JP2005242242A (ja) 画像センサパッケージ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TWI543613B (zh) 影像感測模組
CN106657720A (zh) 摄像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KR20100118623A (ko) 발광 소자 패키지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카메라 플래시 모듈
TWI607554B (zh) 影像模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