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402195A - 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與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與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2195A
TW201402195A TW101125398A TW101125398A TW201402195A TW 201402195 A TW201402195 A TW 201402195A TW 101125398 A TW101125398 A TW 101125398A TW 101125398 A TW101125398 A TW 101125398A TW 201402195 A TW201402195 A TW 2014021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metal compound
reduction reaction
reaction plate
sele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5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0004B (zh
Inventor
Chyi-Woei Young
Chi-Lang Chen
Shin-Shii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Steel Corp
Priority to TW101125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0004B/zh
Priority to CN201210298018.5A priority patent/CN10353729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02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2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0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0004B/zh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種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首先,混合並研磨鋁金屬化合物、鋯金屬化合物、鈦金屬化合物和矽金屬化合物,以形成觸媒擔體。接著,加入軟水、錳金屬化合物、鐵金屬化合物和鈰金屬化合物以進行捏拌混合,接著再加入碳化合物、無機纖維以及黏土以進行捏拌混合,而形成糰料。然後,將糰料輥軋於一網狀金屬上,依序經成型、乾燥、鍛燒步驟,而完成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的製作。

Description

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與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板狀觸媒及其製造方法,特別是有關於利用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之板狀觸媒與其製造方法。
在一貫作業鋼廠或火力發電廠中,會產生大量氮氧化物,而氮氧化物為大氣中的主要污染源,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為要清除氮氧化物,習知技術發展出利用氨作為主要還原劑的脫硝技術,亦稱為選擇性觸媒還原法。
習知之高溫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觸媒主要有蜂巢狀與板狀兩種型式。蜂巢狀的觸媒的配置係利用含浸方式來進行,其係將釩酸銨等銨化合物溶於水中而配製成水溶液,以利於將其中之主成份均勻地含浸於擔體上。但因釩酸銨不易溶於水,故不易調配出最適宜的釩氧化物濃度,因而影響蜂巢狀的觸媒脫硝能力。另一方面,由於一貫作業之鋼廠所產生的廢氣夾帶有飛灰,為要避免飛灰中之重金屬或鹼金屬累積於SCR觸媒上,毒化SCR觸媒,而影響其脫硝效率,因而需採用廢氣容易流經且飛灰不易累積的板狀觸媒,且板狀觸媒之附著強度必須要能夠承受廢氣的衝擊。因此,習知配置蜂巢狀SCR觸媒所使用的含浸方式並不適用於製造板狀SCR觸媒。
此外,由於習知之SCR觸媒係屬於高溫觸媒,其必須 在300~400℃的高溫下進行,方能達到高脫除率,故需對小於150℃之製程末端所產生的廢氣加熱,徒增能量的耗費,因而增加生產成本。另對於燃煤鍋爐而言,SCR反應器係置於除塵器和脫硫裝置之前,當於高溫下進行時,會縮短觸媒壽命,並增加脫硝反應器維護之成本。
因此,需發展出一種可於低溫(小於150℃)進行反應的SCR觸媒,以減少將置於製程末端之脫硝反應器的溫度提升至300至400℃所需耗費的燃料費用,並延長SCR觸媒的壽命。此外,為避免燒結工場中之脫硝反應器因飛灰而堵塞,亦需採用板狀SCR觸媒。
針對進行脫硝反應的低溫SCR觸媒,習知技術以錳(Mn)系列低溫SCR觸媒為主,銅(Cu)系列低溫SCR觸媒為副。此外,亦有採用含浸鹼金屬的活性碳來進行氮氧化物的吸附作用。由於銅會促進燒結工場的戴奧辛再次生成,不利於戴奧辛的脫除,故不被應用於燒結工場中。以下說明錳系列低溫SCR觸媒的製作。
習知技術係使用含浸法或共同沉澱法來進行錳系列低溫SCR觸媒的配製,其所使用的錳原料為硝酸錳或醋酸錳。
無擔體或具擔體之錳系列低溫SCR觸媒
習知技術係以醋酸錳與高錳酸鉀混合配製成無擔體之錳觸媒,因其具無晶體相(Amorphous)且高比表面積(50至150m2/g),故在空間流量為47000hr-1且反應溫度為80℃時,其脫硝效率可達98%,而當反應溫度為100℃至150℃時,其脫硝效率可達100%。然而,當有二氧化硫和水的存在且反應溫度為80℃時,其脫硝效率會降至73%。
又一習知技術係以氧化錳(MnOx)附著於不同擔體來進行SCR觸媒脫硝效率之測試,每種觸媒內之錳金屬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均為20%,其中以氧化錳附著於氧化鈦(TiO2)與氧化鋁(γ-Al2O3)之兩種擔體較佳。然而,氧化錳係無晶體相,其脫硝效率優於呈晶體相(Crystalline)的脫硝效率。在空間流量為40000hr-1,且反應溫度為100℃至200℃之條件下,其脫硝效率係95%至100%。此外,若通入二氧化硫和水分子,對於附著於氧化鈦擔體之錳觸媒脫硝效率僅有些許之影響。
具有鈰金屬(Ce)擔體或具有鈰金屬與氧化鈦擔體之錳系列低溫SCR觸媒
習知技術將鈰金屬加入錳系列低溫SCR觸媒係因:鈰金屬可藉由Ce+4與Ce+3之氧化還原反應來進行儲存與釋放氧氣,且鈰金屬可促進一氧化氮(NO)進行氧化反應以生成二氧化氮(NO2),而提升SCR觸媒之脫硝效率,其中錳金屬化合物/(錳金屬化合物和鈰金屬化合物)莫耳比值為0.4。在空間流量為42000hr-1且反應溫度為150℃之條件下,其最佳脫硝效率為95%,而其主要生成產物為氮氣。習知技術係利用將氨(NH3)吸附於SCR觸媒表面的路易士酸(Lewis Acid)上之過程中會與一氧化氮或亞硝酸(Nitrite)反應,來產生NH2NO,再裂解為氮氣或水分子。
又一習知技術係將鈰金屬與錳金屬附著於氧化鈦擔體上,來進行SCR觸媒脫硝效率之測試,其中觸媒內錳金屬化合物之重量百分比為10%。在錳金屬化合物/(錳金屬化合物和鈰金屬化合物)莫耳比值係0.4,且反應溫度為120 ℃之條件下,當空間流量係由7000 hr-1調高至42000hr-1且脫硝效率由98%降約90%時,其仍具不錯之脫硝效率。此外,具有鈰金屬與氧化鈦擔體之錳系列低溫SCR觸媒對於二氧化硫與水分子具有不錯的抗阻性。
具有鐵金屬(Fe)與具有氧化鈦擔體之錳系列低溫SCR觸媒
習知技術係將鐵金屬加入具有氧化鈦擔體之錳系列低溫SCR觸媒,以在低溫下增加錳系列低溫SCR觸媒之觸媒脫硝效率,其中錳金屬化合物/鐵金屬化合物莫耳比值為1、反應溫度為120℃,且脫硝效率最佳。當空間流量為15000 hr-1時,其脫硝效率可達100%。此外,加入鐵金屬可增加錳系列低溫SCR觸媒對於二氧化硫與水分子之抗阻性,其影響具有可逆性。
具有活性碳(AC)與陶瓷或具有活性碳纖維(ACF)之錳系列低溫SCR觸媒
習知技術係因活性碳具高比表面積與化學穩定性,而將活性碳加入擔體中。在配製具有活性碳與陶瓷之錳系列低溫SCR觸媒時,先將PF樹酯作為活性碳來源,並將活性碳附著於陶瓷上,再進行含浸與超音波震盪步驟,以將錳與其他金屬化合物均勻附著於活性碳和陶瓷上,其中錳金屬含量係8重量百分比,反應溫度係100℃。當空間流量係10600 hr-1,具有活性碳與陶瓷之錳系列低溫SCR觸媒脫硝效率為約30%。然而,在加入鈰金屬後,其脫硝效率可提升至78%;當溫度調整至150℃至250℃,其脫硝效率可大於90%;當加入鐵金屬後,亦可提高對二氧化硫毒化之抗阻性。
又一習知技術係利用活性碳纖維作為活性碳來源。首先,預先烘乾活性碳纖維,再進行含浸步驟,以將活性碳纖維含浸於硝酸錳或硝酸鈰水溶液中,其係以1公克(g)的活性碳纖維含浸於20毫升(ml)的水溶液中。相較於硝酸錳水溶液或硝酸錳與硝酸鈰的水溶液,含浸於硝酸鈰水溶液具有較佳的脫硝效率,在反應溫度介於120℃至250℃之條件下,當空間流量為20000 hr-1時,其脫硝效率保持於85%。
以下說明含浸鹼金屬的活性碳的製作。
習知技術係利用活性碳作為還原劑、觸媒或觸媒擔體。在探討原殘存在活性碳表面或於活性碳加入不同無機物質之功效時,習知技術發現鉀(K)金屬具有作為觸媒之潛力。在以活性碳進行吸附一氧化氮作用時,由所得的結果可知:鉀金屬具催化功能,並且活性碳之BET比表面積係與脫除一氧化氮之活性相關。意即,當活性碳含浸於氫氧化鉀(KOH)時,可提升氮氧化物的吸附能力。
又一習知技術係將活性碳進行氫氧化鈉(NaOH)、碳酸鈉(NaCO3)與氫氧化鉀等鹼金屬水溶液之含浸步驟後,再進行吸附一氧化氮作用,其中以氫氧化鉀的效果最佳。在無通入氧氣且反應溫度為160度時,含浸氫氧化鉀之活性碳的吸附能力為5.87毫莫耳氮氧化物/公克碳化合物(mol NOx/g-AC),而含浸氫氧化鈉或碳酸鈉之活性碳的吸附能力分別為2.07與2.70mol NOx/g-AC。在通入氧氣後,由於氧氣會先吸附至活性碳上,使得活性碳表面的一氧化氮氧化變成二氧化氮,而二氧化氮易被活性碳吸附,故可提升氮氧化物的吸附能力至6.16mol NOx/g-AC。此外,活性碳之 孔徑大小與一氧化氮之吸附能力有關,其最佳的孔徑為1.1毫米。習知之低溫SCR觸媒均以含浸法或共同沉澱法來進行配製,其須於水溶液中進行,故步驟繁瑣,並需較多單元設備方可進行配製,且易受二氧化硫與水分子之毒化,因而增加低溫SCR觸媒之製程的困難度與成本。
因此,須提供一種利用SCR反應板狀觸媒與其製造方法,以改善習知SCR觸媒的缺點。
因此,本發明之一態樣係在提供一種SCR板狀觸媒組成物與其製造方法,以改善習知於水溶液中配置SCR觸媒之繁瑣液態方法的缺點。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在提供一種SCR板狀觸媒組成物,以使用低溫觸媒進行SCR脫硝反應,來減少能源與觸媒成本。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種SCR板狀觸媒組成物,此SCR板狀觸媒組成物包含由鋁金屬化合物、鋯金屬化合物、鈦金屬化合物和矽金屬化合物所組成的擔體、錳金屬化合物、由鐵金屬化合物和鈰金屬化合物所組成的促進劑、碳化合物、無機纖維、以及黏土。
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之鋁金屬化合物包括三氧化二鋁;鋯金屬化合物包括氧化鋯氧化物、硝酸鋯或上述之任意組合;鈦金屬化合物包括二氧化鈦氧化物、偏鈦酸或上述之任意組合;而矽金屬化合物包括氧化矽氧化物。
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之錳金屬化合物包括醋酸錳、硝酸錳或上述之任意組合;鐵金屬化合物包括硝酸鐵、氯化亞鐵或上述之任意組合;鈰金屬化合物包括硝酸鈰。
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之碳化合物包括活性碳、褐煤或上述之任意組合;無機纖維包含鋁與矽氧化物;黏土包含鋁與矽氧化物。
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之鋁金屬化合物的含量係介於5重量百分比(wt%)至30wt%之間,較佳是介於7wt%至10wt%之間;鋯金屬化合物的含量係介於5wt%至25wt%之間,較佳是介於6wt%至10wt%之間;鈦金屬化合物的含量係介於20wt%至47wt%之間,較佳是介於20wt%至33wt%之間;矽金屬化合物的含量係介於5wt%至25wt%之間,較佳是介於8wt%至12wt%之間;錳金屬化合物的含量係介於20wt%至45wt%之間,較佳是介於21wt%至26wt%之間;鐵金屬化合物的含量係介於5wt%至20wt%之間,較佳是介於9wt%至13wt%之間;鈰金屬化合物的含量係介於5wt%至20wt%之間,較佳是介於5wt%至8wt%之間;碳化合物可例如介於2wt%至10wt%之間,較佳是介於3wt%至6wt%之間;無機纖維的含量係介於5wt%至15wt%之間,較佳是介於6wt%至9wt%之間;而黏土的含量係介於1wt%至6wt%之間,較佳是介於2wt%至4wt%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另提出一種SCR板狀觸媒組成物之製造方法。首先,進行球磨步驟經一段球磨時間,藉以使用球磨機來混合並研磨鋁金屬化合物、鋯金屬化合物、鈦金屬化合物與矽金屬化合物,以形成第一擔體。然 後,於第一乾燥溫度下進行第一乾燥步驟經第一乾燥時間,用以乾燥第一擔體,以形成第二擔體。接著,於空氣氣氛中,並於第一煅燒溫度下進行第一煅燒步驟,以煅燒第二擔體,而形成第三擔體。接著,進行第一捏拌步驟,藉以使用捏合機來混合且捏拌第三擔體、錳金屬化合物、鐵金屬化合物、鈰金屬化合物、碳化合物與軟水,而形成第一糰料。然後,進行第二捏拌步驟,藉以使用捏合機來混合且捏拌無機纖維、黏土與第一糰料,而形成第二糰料。接著,進行輥軋步驟,藉以使用金屬輥輪來將第二糰料輥軋於網狀金屬上,以形成第一基材。然後,進行成型步驟,藉以使用壓力壓塑第一基材,以形成第二基材。接著,於第二乾燥溫度下進行第二乾燥步驟,用以乾燥第二基材,以形成第三基材。然後,於一氣氛中,並於第二煅燒溫度下進行第二煅燒步驟,用以煅燒第三基材,而形成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
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之球磨步驟係使用一球磨機;進行第一捏拌步驟係使用一捏合機;第二捏拌步驟係使用捏合機;壓力成型步驟係使用一模具。
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之球磨機之轉速係實質介於每分鐘40轉(rpm)至80rpm之間,球磨時間係實質介於12小時至24小時之間。
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之捏合機之轉速係實質介於每分鐘400rpm至800rpm之間,第一捏拌時間係實質介於1小時至4小時之間;第二捏拌時間係實質介於1小時至4小時之間。
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之捏合機之轉速係實質介於每分鐘500rpm至600rpm之間,第一捏拌時間係實質介於2小時至3小時之間;第二捏拌時間係實質介於2小時至3小時之間。
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一乾燥溫度實質係150℃,且第一乾燥時間實質係1小時;第一煅燒溫度實質介於400℃至500℃,且第一煅燒時間實質係3小時;第一煅燒溫度實質介於400℃至450℃;第二乾燥溫度實質係150℃,且第二乾燥時間實質係1小時;第二煅燒步驟之氣氛為氮氣氛,第二煅燒溫度實質介於300℃至500℃,且第二煅燒時間實質係3小時。
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之第二基材為Z型。
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上述第二煅燒步驟之氣氛為空氣氣氛中進行;第二煅燒溫度實質介於300℃至350℃。
由上述之實施例可知,應用本發明之SCR板狀觸媒及其製造方法,可有效克服習知於水溶液中配製SCR觸媒之步驟繁瑣配製方式的缺點,並於低溫下仍具備良好的脫硝效率,以降低製造成本與能源消耗。
本發明之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包含由鋁金屬化合物、鋯金屬化合物、鈦金屬化合物和矽金屬化合物所組成的擔體、錳金屬化合物、由鐵金屬化合物和鈰金屬化合物所組成的促進劑、碳化合物、無機纖維,以及黏土。
本發明之鋁金屬化合物可例如:介於5重量百分比(wt%)至30wt%之間,較佳是介於7wt%至10wt%之間;鋯金屬化合物可例如:介於5wt%至25wt%之間,較佳是介於6wt%至10wt%之間;鈦金屬化合物可例如:介於20wt%至47wt%之間,較佳是介於20wt%至33wt%之間;矽金屬化合物可例如:介於5wt%至25wt%之間,較佳是介於8wt%至12wt%之間;錳金屬化合物可例如:介於20wt%至45wt%之間,較佳是介於21wt%至26wt%之間;鐵金屬化合物可例如:介於5wt%至20wt%之間,較佳是介於9wt%至13wt%之間;鈰金屬化合物可例如:介於5wt%至20wt%之間,較佳是介於5wt%至8wt%之間;碳化合物可例如:介於2wt%至10wt%之間,較佳是介於3wt%至6wt%之間;無機纖維可例如:介於5wt%至15wt%之間,較佳是介於6wt%至9wt%之間;而黏土可例如:介於1wt%至6wt%之間,較佳是介於2wt%至4wt%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鋁金屬化合物可為例如:三氧化二鋁;鋯金屬化合物可為例如:氧化鋯氧化物、硝酸鋯或其上述材料之任意組合;鈦金屬化合物可為:例如二氧化鈦氧化物、偏鈦酸或其上述之任意組合;矽金屬化合物可為:例如氧化矽氧化物。錳金屬化合物可為例如:醋酸錳、硝酸錳或其上述之任意組合;鐵金屬化合物可為例如:硝酸鐵、氯化亞鐵或其上述之任意組合;鈰金屬化合物可為例如:硝酸鈰。碳化合物可為例如:活性碳、褐煤或其上述之任意組合;無機纖維可為例如:鋁與矽氧化物;黏土可為例如:鋁與矽氧化物。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本發明之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之製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圖。首先,進行球磨步驟112,其係藉由球磨機,以每分鐘40rpm至80rpm之間轉速進行12小時至24小時,來混合並研磨鋁金屬化合物、鋯金屬化合物、鈦金屬化合物與矽金屬化合物,以形成第一擔體,所得之第一擔體之粒徑係實質介於12網目至40網目。然後,進行第一乾燥步驟113,其係於150℃下進行1小時,以乾燥第一擔體,而形成第二擔體。接著,在空氣氣氛下,進行第一煅燒步驟114,其係於400℃至500℃下進行3小時,較佳係介於400℃至450℃之間,煅燒第二擔體,而形成第三擔體。
接著,進行第一捏拌步驟115,藉以使用捏合機來混合且捏拌第三擔體、錳金屬化合物、鐵金屬化合物、鈰金屬化合物、碳化合物與軟水,捏合機係以每分鐘400rpm至800rpm間之轉速進行1小時至4小時,較佳是以每分鐘500rpm至600rpm之轉速進行2小時至3小時,而形成第一糰料。然後,進行第二捏拌步驟116,藉以使用捏合機來混合且捏拌無機纖維、黏土與第一糰料以形成第二糰料,捏合機係以每分鐘400rpm至800rpm間之轉速進行1小時至4小時,較佳是每分鐘500rpm至600rpm之轉速進行2小時至3小時。然後,將無機纖維撕裂成絲,並與黏土共同混紡於第二糰料中,以增強第二糰料隨後輥軋於不鏽鋼網上之強度。
接著,進行輥軋步驟117,藉以使用金屬輥輪來將第二糰料輥軋於網狀金屬上,以形成第一基材。然後,進行 成型步驟118,以利用壓力塑造第一基材,來形成第二基材,其中第二基材之外型係例如Z型。然後,進行第二乾燥步驟119,以於150℃下進行1小時,來乾燥第二基材,而形成第三基材。接著,在一氣氛(例如:空氣氣氛;較佳係氮氣氛)中,於300℃至500℃的溫度(較佳係介於300℃至350℃)下進行第二煅燒步驟120經3小時,,以煅燒第二基材,而形成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
以下比較低溫SCR板狀觸媒與習知高溫SCR觸媒之物性,以及SCR觸媒之脫硝效率。
請參照第2圖,其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之低溫SCR板狀觸媒與習知高溫SCR觸媒之物性比對表,其係利用比表面積分析儀(BET),來針對所得之低溫SCR板狀觸媒進行物性之分析。如第2圖所示,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低溫SCR板狀觸媒的比表面積為80平方公尺/公克(m2/g),孔徑體積為0.19立方公分/公克(cm3/g),孔徑大小為8.75奈米(nm)。相對地,習知高溫SCR觸媒比表面積為50至65 m2/g,孔徑體積為0.15至0.21 cm3/g,孔徑大小為8.98至11.88奈米。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低溫SCR板狀觸媒的比表面積係高於習知高溫SCR觸媒,可增加脫硝作用面積,有助於加速脫硝反應之進行,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低溫SCR板狀觸媒的孔徑體積與孔徑大小與習知高溫SCR觸媒物性相似。
請參照第3圖,其繪示發明實施例之低溫SCR板狀觸媒與習知高溫SCR觸媒之脫硝效率比對表,其係利用氮氧化物反應前後的濃度變化,來獲得觸媒之脫硝效率。此測試法是先將本發明之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由 板狀刮下並篩選出粒徑12至16網目的顆粒狀觸媒,再與0.4公分之玻璃球混合均勻後裝載於長50公分、直徑1.5公分之石英玻璃反應管內。然後,由此石英玻璃反應管的入口處,將氮氧化物、氨氣與空氣混合物通入至石英玻璃反應管,並由此石英玻璃反應管出口處,以化學激光分析儀(Chemiluminescence)分析反應後之氮氧化物濃度,並與反應前之氮氧化物濃度比對,其脫硝效率計算公式如下:
由第3圖可知,本發明實施例之低溫SCR板狀觸媒的反應溫度為150℃,脫硝效率為80%至86%之間。相對地,習知高溫SCR觸媒的反應溫度為300℃,脫硝效率為80%至90%。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低溫SCR板狀觸媒於低溫(150℃)脫硝效率即可達80%至86%之間,其脫硝效率與習知的高溫SCR觸媒於高溫300℃脫硝效率相當,故可減少將置於製程末端之脫硝反應器的溫度提升至300至400℃所需耗費的燃料費用。
因此,由上述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可知,應用本發明之優點為:步驟簡單、比表面積高而具較多反應面積、並可於低溫150℃作用,不必加熱至高溫300℃方可作用,因而降低成本。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任何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 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2‧‧‧球磨步驟
113‧‧‧第一乾燥步驟
114‧‧‧第一煅燒步驟
115‧‧‧第一捏拌步驟
116‧‧‧第二捏拌步驟
117‧‧‧輥軋步驟
118‧‧‧成型步驟
119‧‧‧第二乾燥步驟
120‧‧‧第二煅燒步驟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之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第2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與習知高溫SCR觸媒之物性比對表。
第3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與習知高溫SCR觸媒之脫硝效率比對表。
112‧‧‧球磨步驟
113‧‧‧第一乾燥步驟
114‧‧‧第一煅燒步驟
115‧‧‧第一捏拌步驟
116‧‧‧第二捏拌步驟
117‧‧‧輥軋步驟
118‧‧‧成型步驟
119‧‧‧第二乾燥步驟
120‧‧‧第二煅燒步驟

Claims (19)

  1. 一種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包含:一擔體,包含一鋁金屬化合物、一鋯金屬化合物、一鈦金屬化合物和一矽金屬化合物;一錳金屬化合物;一促進劑,包含一鐵金屬化合物和一鈰金屬化合物;一碳化合物;一無機纖維;以及一黏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其中該鋁金屬化合物包含三氧化二鋁;該鋯金屬化合物係選自於由氧化鋯氧化物、硝酸鋯以及上述之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該鈦金屬化合物係選自於由二氧化鈦氧化物、偏鈦酸以及上述之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該矽金屬化合物包含氧化矽氧化物。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其中該鋁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5重量百分比(wt%)至30wt%之間;該鋯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5wt%至25wt%之間;該鈦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 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20wt%至47wt%之間;該矽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5wt%至25wt%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其中該鋁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7wt%至10wt%之間;該鋯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6wt%至10wt%之間;該鈦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20wt%至33wt%之間;該矽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8wt%至12wt%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其中該錳金屬化合物係選自於由醋酸錳、硝酸錳以及上述之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該鐵金屬化合物係選自於由硝酸鐵、氯化亞鐵以及上述之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該鈰金屬化合物包含硝酸鈰。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其中該錳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20wt%至45wt%之間;該鐵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5wt%至20wt%之間;其中該鈰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 質介於5wt%至20wt%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其中該錳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21wt%至26wt%之間;該鐵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9wt%至13wt%之間;其中該鈰金屬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5wt%至8wt%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其中該碳化合物係選自於由活性碳、褐煤以及上述之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族群;該無機纖維包含有含鋁與矽氧化物;該黏土係包含有含鋁與矽氧化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其中該碳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2wt%至10wt%之間;該無機纖維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5wt%至15wt%之間;該黏土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1wt%至6wt%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選擇性觸媒還原反 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其中該碳化合物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3wt%至6wt%之間;該無機纖維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6wt%至9wt%之間;該黏土於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中的含量係實質介於2wt%至4wt%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組成物,其中該擔體之粒徑係實質介於12網目至40網目。
  12. 一種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之製作方法,包含:進行一球磨步驟經一球磨時間,以混合並研磨一鋁金屬化合物、一鋯金屬化合物、一鈦金屬化合物與一矽金屬化合物,而形成一第一擔體;於一第一乾燥溫度下進行一第一乾燥步驟經一第一乾燥時間,用以乾燥該第一擔體,以形成一第二擔體;於空氣氣氛中並於一第一煅燒溫度下進行一第一煅燒步驟經一第一煅燒時間,用以煅燒該第二擔體,以形成一第三擔體;進行一第一捏拌步驟經一第一捏拌時間,以混合且捏拌該第三擔體、一錳金屬化合物、一鐵金屬化合物、一鈰金屬化合物、一碳化合物與一軟水,而形成一第一糰料; 進行一第二捏拌步驟經一第二捏拌時間,以混合且捏拌一無機纖維、一黏土與該第一糰料,而形成一第二糰料;以及進行一輥軋步驟,以將該第二糰料輥軋於一網狀金屬上,以形成一第一基材;進行一壓力成型步驟,以壓塑該第一基材,以形成一第二基材;於一第二乾燥溫度下經一第二乾燥時間來進行一第二乾燥步驟,用以乾燥該第二基材,以形成一第三基材;以及於一氣氛中並於一第二煅燒溫度下進行一第二煅燒步驟經一第二煅燒時間,用以煅燒該第三基材,以形成該選擇性的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之製作方法,進行該球磨步驟係使用一球磨機;進行該第一捏拌步驟係使用一捏合機;進行該第二捏拌步驟係使用該捏合機;進行該壓力成型步驟係使用一模具。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之製作方法,該球磨機之轉速係實質介於每分鐘40轉(rpm)至80rpm之間,該球磨時間係實質介於12小時至24小時之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之製作方法,該捏合機之轉速係實質介於每分鐘400rpm至800rpm之間,該第一捏拌時間係實質介於1小時至4小時之間;該第二捏拌時間係實質介於1小時至4小時之間。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之製作方法,該捏合機之轉速係實質介於每分鐘500rpm至600rpm之間,該第一捏拌時間係實質介於2小時至3小時之間;該第二捏拌時間係實質介於2小時至3小時之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之製作方法,其中該第一乾燥溫度實質係150℃,且該第一乾燥時間實質係1小時;該第一煅燒溫度實質介於400℃至500℃,且該第一煅燒時間實質係3小時;該第一煅燒溫度實質介於400℃至450℃;該第二乾燥溫度實質係150℃,且該第二乾燥時間實質係1小時;該第二煅燒步驟之該氣氛為氮氣氛,該第二煅燒溫度實質介於300℃至500℃,且該第二煅燒時間實質係3小時。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之製作方法,其中該第二基材為Z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觸媒還原反應板狀觸媒之製作方法,其中該第二煅燒步驟之該氣氛為空氣氣氛;該第二煅燒溫度實質介於300℃至350℃。
TW101125398A 2012-07-13 2012-07-13 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與其製造方法 TWI4600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5398A TWI460004B (zh) 2012-07-13 2012-07-13 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與其製造方法
CN201210298018.5A CN103537297B (zh) 2012-07-13 2012-08-21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的板状催化剂组成物与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5398A TWI460004B (zh) 2012-07-13 2012-07-13 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與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2195A true TW201402195A (zh) 2014-01-16
TWI460004B TWI460004B (zh) 2014-11-11

Family

ID=49961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5398A TWI460004B (zh) 2012-07-13 2012-07-13 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與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37297B (zh)
TW (1) TWI4600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5198B (zh) * 2015-12-16 2018-02-21 國立交通大學 複合型選擇性催化還原觸媒的製備方法
WO2021092831A1 (zh) * 2019-11-14 2021-05-20 江西新科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cr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TWI789962B (zh) * 2021-05-05 2023-01-11 傑智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溫室氣體淨化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906726D0 (en) * 1989-03-23 1989-05-10 Shell Int Research Titania extrudates
JPH03154637A (ja) * 1989-11-10 1991-07-02 Babcock Hitachi Kk 板状触媒
RU2115470C1 (ru) * 1994-05-30 1998-07-20 Сименс АГ Катализатор для уменьшения содержания окислов азота в текучей среде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0473456C (zh) * 2007-02-07 2009-04-01 南开大学 一种用于锅炉低温烟气的scr脱硝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US8148295B2 (en) * 2009-02-16 2012-04-03 Millennium Inorganic Chemicals, Inc. Catalyst promoters in vanadium-free mobile catalyst
CN102166514B (zh) * 2010-02-26 2013-07-03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结构化烟气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2527373A (zh) * 2010-12-29 2012-07-04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以TiO2为载体的SCR脱硝催化剂
CN102389807B (zh) * 2011-09-09 2013-06-12 杭州凯大催化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多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60004B (zh) 2014-11-11
CN103537297A (zh) 2014-01-29
CN103537297B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s of multicomponents produce outstanding soot oxidation activity in a Cs/Co/MnO x catalyst
Wei et al. SO2-tolerant catalytic removal of soot particles over 3D ordered macroporous Al2O3-supported binary Pt–co oxide catalysts
CN102861595B (zh) 一种用于低温烟气脱硝的蜂窝状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0711B (zh) 作为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的催化剂的铈‑改性锰八面体分子筛
CN101920213B (zh) 以金属有机框架物为载体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89101B (zh) 用于VOCs和NO协同净化的改性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Tang et al. Effect of transition-metal oxide M (M= Co, Fe, and Mn) modific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 of porous CuZrCe catalysts for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O and toluene at low–medium temperatures
Kang et al. Converting Poisonous Sulfate Species to an Active Promoter on TiO2 Predecorated MnO x Catalysts for the NH3-SCR Reaction
CN114832829B (zh) 一种燃气尾气高温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Hu et al. Synergism between manganese and cobalt on Mn–Co oxides for the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VOCs: a combined kinetics and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study
CN109967069A (zh) 一种用于水泥窑烟气脱硝的低温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89301A (zh) 一种尖晶石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TWI460004B (zh) 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的板狀觸媒與其製造方法
WO2021043267A1 (en) Low-temperature denitration catalyst
JP5274802B2 (ja) 酸素除去方法
CN115999543A (zh) 一种多壳层结构co-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13846B (zh) 铝锰共柱撑蒙脱石负载Ce-Cu或Eu-Ce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33827B (zh) 高氮气选择性钒基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70354B (zh) 钙钛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08100B (zh) 一种协同脱除co的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999795A (zh) 一种用于降解VOCs 的凹凸棒石负载LaMnO3的催化剂
CN113694934B (zh) 一种低温scr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5812788B2 (ja) 亜酸化窒素分解用触媒、亜酸化窒素分解用触媒の製造方法及び亜酸化窒素含有ガスの処理方法
JP5840068B2 (ja) 亜酸化窒素分解触媒及び亜酸化窒素分解触媒の製造方法
CN109589970B (zh) 铝锰共柱撑蒙脱石负载Pr-Ce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