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817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生理用衛生棉等之吸收性物品。 【先前技術】 以往,於作爲吸收性物品之生理用衛生棉,爲了抑制 被排泄出來的經血等之液體漏出,提案有一種於表面薄片 G 側形成有凹狀之防漏溝的生理用衛生棉。 例如,提案有一種由透液性表面薄片及不透液性背面 薄片、及夾介於該等兩薄片間之吸收體所組成,且於芯片 所在之區域的上兩面側,具備有朝向芯片的長度方向延伸 之一對壓縮條溝的生理用衛生棉(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具備有此等壓縮條溝生之理用衛生棉,係藉由在使透 液性表面薄片與吸收體重合之狀態下使用所期望之成形模 型以高壓壓縮而得到。藉由具備有此等之壓縮條溝,可抑 © 制在表面流動的經血之漏出。 又,藉由具備有此等之壓縮條溝,可抑制滲透過表面 ,薄片被芯片吸收的經血朝向寬幅方向外側漏出。亦即,滲 .透過表面薄片被芯片吸收的經血朝向寬幅方向外側移動時 ,經血被其爲位於芯片的壓縮條溝之被壓縮的部分之高密 度部所吸附,而可抑制朝向寬幅方向外側之漏出。 又,由於此等之壓縮條溝會發揮其作爲折彎起點的功 能,故可使生理用衛生棉之朝向排泄部的合貼性提昇。亦 即,以此等之壓縮條溝作爲折彎起點,被夾於壓縮條溝的 -4- 200938171 區域會以朝向排泄部側突出’並緊貼於排泄部之方式變形 0 [專利文獻〗]專利第3 053 56 1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 但是,專利文獻1之生理用衛生棉的壓縮條溝,係將 φ 表面薄片及芯片之雙方予以壓縮而形成,故藉由形成於芯 片的壓縮條溝之高密度部被吸附的經血會朝向表面薄片側 移動。因此,經血的紅色夾介表面薄片在視覺上被過度辨 認,故有讓使用者感到不快之情形。 又,專利文獻1之生理用衛生棉的壓縮條溝,具有顯 示從表面觀察之經血吸收可能的區域之角色功能,故必須 使彼此隔開一定之寬幅來形成。此爲於壓縮條溝彼此之寬 幅較窄之場合,會讓使用者對於吸收量感到不安之故。因 © 此,以朝向排泄部側突出之方式變形的區域之寬幅,會有 與排泄部之寬幅不一致之情形。 本發明,目的爲提供一種藉由把形成於吸收體的高密 度區域,形成於:相對於形成於至少表面薄片的凹溝部之 寬幅方向內側,對於被吸收體吸收的經血具優異之隱蔽性 的吸收性物品。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1)具備有:其至少一部分爲透液性之表面薄片、 -5- 200938171 及不透液性之背面薄片、以及被配置於上述表面薄片與上 述背面薄片間之保液性之吸收體的縱長狀之吸收性物品, 其特徵爲:具備有:朝向該吸收性物品之長邊方向延伸地 形成於上述吸收體,並具有連續性或斷續性地形成於上述 長邊方向的高密度部之一對高密度區域;以及朝向上述長 邊方向延伸地形成於至少上述表面薄片之一對凹溝區域, 上述高密度區域,爲夾著將該吸收性物品於寬幅方向均分 Ο 的中心線而形成,上述凹溝區域,係於上述寬幅方向,形 成於上述高密度區域之外側。 (2 )如(1 )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高密度 區域之各別,係形成爲位於上述吸收體之上述表面薄片側 凹陷的凹溝狀,上述高密度部,爲斷續性地形成於該凹溝 狀之底部。 (3 )如(2 )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凹溝區 域之各別,爲上述表面薄片及上述吸收體凹陷所形成,於 © 上述凹溝區域各別的底部,斷續性地形成有上述表面薄片 及上述吸收體被壓縮而形成的高密度積層部。 .(4 )如(3 )所記載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長邊 方向’形成於上述凹溝區域各別的高密度積層部之間隔, 爲比形成於上述高密度區域各別的高密度部之間隔還寬。 【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附圖說明關於作爲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吸 收性物品之生理用衛生棉1。 -6 - 200938171 首先,根據第1圖到第3圖,說明關於生理用衛生棉 1之構造。第1圖,爲生理用衛生棉1之平面圖。第2圖 ,爲生理用衛生棉1之X-X斷面圖。第3圖,爲構成生理 用衛生棉1的吸收體4之平面圖。 如第1圖所示,作爲吸收性物品之生理用衛生棉1, 爲大致縱長狀。生理用衛生棉1,具備有:透液性之表面 薄片2、及不透液性之背面薄片3、以及被配置於表面薄 〇 片2與背面薄片3間之吸收體4。又,生理用衛生棉1, 具備有:形成於吸收體4之作爲高密度區域的一對第1壓 縮溝5、5、以及形成於表面薄片2與吸收體4之作爲凹溝 區域的一對第2壓縮溝6、6。 表面薄片2及形成有第1壓縮溝5、5的吸收體4,係 藉由在將表面薄片2積層於吸收體4之狀態下形成之第2 壓縮溝6、6以及熱熔接著劑等被貼合固定。又,背面薄 片3及吸收體4,係藉由熱熔接著劑等被貼合固定。表面 ® 薄片2與背面薄片3,係藉由熱熔接著劑及熱密封被貼合 地接合。 .又,於生理用衛生棉1,形成有用以固定於內褲的側 翼10、10及無圖示之固定部。無圖示之固定部,係形成 於位於生理用衛生棉1之背面薄片3的中央。藉由固定部 被固定於內褲的胯下部之內側,使生理用衛生棉1被固定 於內褲。於側翼1 〇、1 〇之第1圖的背面側,形成有無圖 示之黏著部。藉由將該側翼1 0、1 0翻折於背面薄片3側 並將黏著部貼附於內褲之外側,可將生理用衛生棉1安裝 200938171 於內褲。 其次,說明關於構成生理用衛生棉1之各構成要素。 表面薄片2,爲採用嫘縈等之纖維素纖維、由合成纖 維樹脂等所形成的噴網不織布、由PE、PP、PET等之合 成樹脂纖維所形成的不織布、藉由上述合成樹脂纖維所形 成的氣流不織布等。又,背面薄片3、吸收體4以及熱熔 黏著劑,可採用使用於一般生理用衛生棉者。在此,關於 〇 本實施形態,於吸收體4,亦含有被配置於表面薄片2與 該吸收體4間之被稱作第二薄片或緩衝薄片的不織布。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作爲高密度區域之第1壓縮 溝5、5,爲形成於吸收體4。第1壓縮溝5、5,爲夾著中 心線CL朝寬幅方向X彼此相互分離地形成於吸收體4。 又,第1壓縮溝5、5,爲朝向長邊方向Y延伸地形成。 第1壓縮溝5、5,係被形成爲位於吸收體4之表面薄片2 側所凹陷的凹溝狀。 Φ 第1壓縮溝5、5之各別,係具備有:斷續性地朝向 長邊方向Y延伸形成之複數個高密度部5a地構成。具體 上,第1壓縮溝5、5之各別,爲具備有:斷續性地沿著 位於該第1壓縮溝5、5各別的底部形成之複數個高密度 部5a。詳細爲,如第1圖及第3圖所示,第1壓縮溝5、 5之各別,爲具備有:交互形成於第1壓縮溝5、5各別的 底部之高密度部5a與中密度部5b地構成。 第1壓縮溝5、5之各別,係藉由使吸收體4通過形 成有:對應於第1壓縮溝5、5之形狀而形成的凸狀部之 -8 - 200938171 壓花輥筒與平面輥筒之間而形成。具體上,爲藉由使吸收 體4通過在第1壓縮溝5、5之表面斷續性地形成突起部 而形成的凸狀部與平面輥筒之間並施以壓擠(壓縮)處理 而形成。在此,作爲壓縮(壓擠)處理吸收體4之手段, 不僅爲如上述般壓花與平面輥筒之組合,亦可爲其一方或 兩方爲板狀之模型,亦可於其沒有形成凸狀部之側的表面 形成對應於該凸狀部的凹部。 〇 高密度部5a,爲被強力壓縮(壓擠)之部分,中密度 部5b,爲被壓縮較弱之部分。高密度部5a,爲在位於上 述之凸狀部的突起部處,將吸收體4之一部分強力壓擠而 形成的部分,且爲使構成吸收體4的材料之密度變得較高 地構成之部分。具體上,爲以吸收體4之鄰接於第1壓縮 溝5、5的區域(沒有被壓縮之區域)的密度作爲基準, 使密度變高地構成。該高密度部5a,爲密度形成得比中密 度部5b還高。 © 中密度部5b,爲如上述般壓縮較弱的部分,且爲以其 構成吸收體4的材料之密度比鄰接的區域還高之方式形成 _ 的區域。中密度部5b,爲對應於:鄰接於位在凸狀部的突 起部之突起部間的部分,且爲藉由鄰接之高密度部5a與 高密度部5a被強力壓縮,其結果成爲被壓縮較弱的區域 。中密度部5b,係以其構成吸收體4的材料之密度爲比鄰 接之區域還高,而比高密度部5a的密度還低之方式形成 〇 第1壓縮溝5、5,爲相對於中心線CL成爲線對稱地 -9- 200938171 形成。而,第1壓縮溝5、5,爲於寬幅方向X相互分離 20mm到50mm,較佳爲僅分離25mm到45mm地形成。第 1壓縮溝5、5之寬幅方向X的分離間距比20mm更小時, 則作爲形成於第1壓縮溝5、5間之中央區域的中央部20 之密度會變高而有剛性比所需以上還高之情形。亦即,以 朝向排泄部側突出之方式變形時,會有無法順利變形之情 形。又,於裝著狀態,會有中央部20變得比所需以上還 ® 硬而裝著性降低之情形。相反地,第1壓縮溝5、5之寬 幅方向X的分離間距比50mm更大時,則中央部20之寬 幅比排出部的寬幅寬太多,故會有對於排泄部得不到適切 之貼合性之情形。 其爲位於第1壓縮溝5、5之寬幅方向X的長度之寬 幅尺寸,爲〇_5mm到10mm,較佳爲1mm到5mm。於第1 壓縮溝5、5之寬幅尺寸比0.5mm更小之場合,則會有吸 收體4於製造時或使用時沿著第1壓縮溝5、5斷掉之情 ® 形。又,會有不能充分吸附經血,而無法抑制經血漏出於 寬幅方向X外側之情形。又,會有不能得到充分的剛性, 故在中央部20以朝向排泄部側突出之方式變形時不能發 揮作爲折彎起點的功能之情形。相反地,第1壓縮溝5、5 之寬幅尺寸比1 〇mm更大時,則第1壓縮溝5、5之剛性 過變得過高,故會有裝著時之合貼性或使用感降低之情形 〇 在此,第1壓縮溝5、5之剛度,爲300mgWnch到 3000mg/inch,較佳爲 500mg/inch 到 2500mg/inch。於第 1 -10- 200938171 壓縮溝5、5之剛度爲比300mgWnch還小之値的場合,於 裝著時,相對於生理用衛生棉1之寬幅方向X兩側,不能 使從兩大腿部施加而來之朝向寬幅方向X內側的力傳達至 吸收體4,故有不能使中央部20朝向排泄部側突出地變形 之情形。相反地,於第 1壓縮溝 5、5之剛度爲比 3000mg/inCh更大之値的場合,會有剛性太高而使裝著時 之合貼性或使用感降低之情形。在此,第1壓縮溝5、5 © 之剛度,係根據JIS L-1096 8.20.1 A法(格利法)之規定 來測量。 構成第1壓縮溝5、5的高密度部5a彼此之位於長邊 方向Y的間隔,爲0.5mm到10mm,較佳爲2mm到5mm 。高密度部5a彼此之位於長邊方向Y的間隔比〇.5mm更 小時,則第1壓縮溝5、5之剛性變高’會有使裝著時之 合貼性或使用感降低之情形。相反地,高密度部5 a彼此 之位於長邊方向Y的間隔比1 〇mm更大時’則高密度部5a ❹ 彼此之間隔太寬,而有無法抑制後述之經血從寬幅方向X 外側漏出之情形。 第1壓縮溝5、5之各別,會發揮作爲抑制其滲透過 表面薄片2被吸收體4吸收的經血漏出於寬幅方向X外側 之防漏部的功能。具體上,第1壓縮溝5、5,主要爲藉由 構成該第1壓縮溝5、5的複數個高密度部5a’吸附滲透 過表面薄片2被吸收體4之中央部20吸收的經血且爲朝 向寬幅方向X外側移動的經血’而抑制經血漏出於寬幅方 向X外側。 -11 - 200938171 又,第1壓縮溝5、5之各別,係作爲使中央部20以 朝向排泄部側突出之方式變形的折彎起點來發揮其功能° 具體上,第1壓縮溝5、5,係使其爲寬幅方向X之長度 比後述之2條壓縮溝6、6還短(寬幅較窄)的區域之中 央部20突出地擋接於排泄部。 第1壓縮溝5、5之各別,爲僅形成於吸收體4。換言 之,爲與後述之第2壓縮溝6、6不同,第1壓縮溝5、5 〇 之各別,並非在被積層於表面薄片2或背面薄片3之狀態 下形成。亦即,在表面薄片2之對應(覆蓋)於第1壓縮 溝5、5的區域,沒有形成密度被調高之高密度部或相當 於後述之第2壓縮溝6、6的凹溝區域。又,構成第1壓 縮溝5、5的高密度部5a之各別,爲從表面薄片2分離。 又,第1壓縮溝5、5之各別,沒有直接接合於表面薄片2 。具體上,高密度部5a之各別,沒有被壓著於表面薄片2 〇 ❹ 在此,於生理用衛生棉1,在第1壓縮溝5、5各別的 寬幅方向外側,形成有第2壓縮溝6、6。 作爲凹溝區域之第2壓縮溝6、6之各別,係形成爲 表面薄片2及吸收體4所凹陷之凹溝狀的區域。第2壓縮 溝6、6之各別,爲在使表面薄片2與吸收體4積層之狀 態下藉由壓縮(壓擠)處理而形成。第2壓縮溝6、6,係 構成其整體爲呈葫蘆狀之環狀的防漏溝60之一部分的部 分,且爲形成於上述之第1壓縮溝5、5的寬幅方向X外 側的部分。在此,第2壓縮溝6、6,從表面薄片2之上面 -12- 200938171 觀察,爲形成於寬幅方向χ之最內側的壓縮溝。 第2壓縮溝6、6之各別,爲具備有斷續性地朝向長 邊方向Y延伸地形成之複數個高密度積層部6a地構成。 具體上,第2壓縮溝6、6之各別,爲具備有沿著該第2 壓縮溝6、6各別之底部斷續性地形成之複數個高密度積 層部6a。詳細爲,如第1圖所示,第2壓縮溝6、6之各 別,爲具備有交互形成於第2壓縮溝6、6各別之底部的 〇 高密度積層部6a、以及中密度積層部6b地構成。 第2壓縮溝6、6,係可與上述之第1壓縮溝5、5同 樣地形成。亦即,第2壓縮溝6、6,可藉由使表面薄片2 及形成有第1壓縮溝5、5的吸收體4在積層之狀態下, 通過形成有對應於第2壓縮溝6、6之凸狀部的壓花輥筒 與平面輥筒之間,施以壓縮(壓擠)處理而形成。在此, 作爲形成第2壓縮溝6、6之手段,其不限定於壓花輥筒 及平面輥筒的組合之點爲與上述相同。 β 與第1壓縮溝5、5之高密度部5a同樣地,高密度積 層部6a,爲被強力壓擠(壓縮)之部分,而中密度積層部 6b,爲壓縮較弱之部分。高密度積層部6a,爲將表面薄片 . 2及吸收體4之一部分強力壓擠(壓縮)而形成之部分, 且爲構成表面薄片2的材料之密度變高,同時構成吸收體 4的材料之密度變高地構成之部分。該高密度積層部6a, 爲以其表面薄片2及吸收體4各別之密度變得比中密度積 層部6b還高之方式形成。 中密度積層部6b,如上述般爲壓縮較弱之部分,係以 -13- 200938171 其構成表面薄片2及吸收體4的材料之密度變得比鄰接區 域之各別還高之方式形成的區域。中密度積層部6b,係藉 由鄰接之高密度積層部6a與高密度積層部6a被強力壓縮 ,其結果成爲壓縮較弱的區域。中密度積層部6b,係以其 構成表面薄片2及吸收體4各別的材料之密度變得比鄰接 之區域還高,且各別之密度比高密度部5a還低之方式形 成。 〇 第2壓縮溝6、6,爲相對於中心線CL成爲線對稱地 形成。又,第2壓縮溝6、6,爲於寬幅方向X,形成得比 第1壓縮溝5、5更外側。具體上,第2壓縮溝6、6之各 別,爲從第1壓縮溝5、5之各別朝向寬幅方向X外側分 離1 · 5 mm到2 0 mm,較佳爲僅分離3 mm到1 0mm地形成。 第2壓縮溝6、6之各別及第1壓縮溝5、5之各別的距離 比1.5mm更小時,會有被第1壓縮溝5、5吸附的經血被 第2壓縮溝6、6之高密度積層部6a吸附之情形。亦即, Φ 由於其爲被表面薄片2覆蓋而處於被隱蔽之狀態的第1壓 縮溝5、5之高密度部5a所吸附的經血被高密度積層部6a 吸附,而有經血之紅色露出於外部的情形。又,會不易使 後述之中央部20以立起之方式變形。相反地,第2壓縮 溝6、6之各別及第1壓縮溝5、5之各別的距離比20mm 更大時,會有中央部20之寬幅變窄之情形。此時,不能 完全吸收滲透過表面薄片2之經血,會有經血越過第1壓 縮溝5、5而漏出於寬幅方向X外側之情形。此時,經血 朝向高密度積層部6a移動,亦有經血之紅色露出於外部 -14- 200938171 的情形。 其爲位於第2壓縮溝6、6之寬幅方向X的長度之寬 幅尺寸,爲〇.5mm到10mm,較佳爲lmm到5mm。於第2 壓縮溝6、6之寬幅尺寸比〇.5mm更小之場合,有表面薄 片2及吸收體4在製造時或使用時沿著第2壓縮溝6、6 斷掉之情形。亦有不能充分捕集沿著表面薄片2之表面流 動的經血之情形。又,不能充分地吸附經血,而有無法抑 Φ 制經血漏出於寬幅方向X外側之情形。相反地,第2壓縮 溝6、6之寬幅尺寸比l〇mm更大時,則第2壓縮溝6、6 之剛性過高,故會有裝著時之合貼性或使用感降低之情形 〇 在此,位於第2壓縮溝6、6之高密度積層部6a彼此 的間隔,爲比位於第1壓縮溝5、5之高密度部5a彼此的 間隔還寬地形成。位於第1壓縮溝5、5之高密度部5a, 由於必須使在吸收體4之內部朝向寬幅方向X外側移動之 © 經血不會漏出於外側地在短時間內將其吸附,故有相互近 接地形成之必要。相對於此,第2壓縮溝6、6,是爲了阻 止沿著表面薄片2之表面流動的經血之流動,故只要形成 爲凹狀即可,且只要高密度積層部6a可於特定時間內吸 附流入凹部的經血之程度地形成即可。具體上’位於高密 度積層部6a之長邊方向Y的間隔,爲2mm到20mm ’較 佳爲5mm到15mm。於位在高密度積層部6a之長邊方向 Y的間隔比2mm更小之場合,會有第2壓縮溝6、6之剛 性沒有提升而於裝著時不能以合貼於身體之方式變形的情 -15- 200938171 形。相反地,位於高密度積層部6 a之長邊方向γ的間隔 比20mm更大時,會有不能吸附沿著表面薄片2之表面陷 入第2壓縮溝6、6的經血之情形。此時’在陷入第2壓 縮溝6、6的經血移動於吸收體4之前’又會有沿著表面 薄片2之表面漏出於生理用衛生棉1之寬幅方向X外側的 情形。 又,位於第1壓縮溝5、5之高密度部5 a的面積率P @ ;以及位於第2壓縮溝6、6之高密度積層部6a的面積率 Q,爲面積率P>面積率Q。在位於第2壓縮溝6、6之高 密度積層部6a之面積率Q較高之場合’由於位於第2壓 縮溝6、6整體之密度會上昇,故被第1壓縮溝5、5吸入 的經血易於被第2壓縮溝6、6吸入。因此,會有經血之 紅色露出於外部的情形。 第2壓縮溝6、6之各別,會發揮其作爲抑制沿著表 面薄片2之表面流動的經血漏出於寬幅方向X外側之防漏 〇 溝的功能。具體上,第2壓縮溝6、6,爲藉由把沿著表面 薄片2之表面流動的經血用凹部捕集,同時其形成於位在 該凹部之底部的高密度積層部6a將該被捕集之經血朝吸 收體4側吸附,而抑制經血漏出於寬幅方向X外側。 又,第2壓縮溝6、6之各別,爲發揮其作爲使被夾 於第2壓縮溝6、6彼此的區域3 0以朝向排泄部側突出之 方式變形的折彎起點之功能。具體上,爲與第1壓縮溝5 、5協力使中央部20以擋接於排泄部之方式變形。 又,第2壓縮溝6、6之各別,係發揮其作爲可從外 -16- 200938171 部視覺辨認之防漏溝且作爲顯示可吸收經血的區域之標記 的功能。亦即,藉由第2壓縮溝6、6,可讓使用者對於漏 出不安放心。根據該點,第2壓縮溝6、6,亦有朝向寬幅 方向X隔開某程度之間隔地形成之必要。 接著,根據第4圖A到第5圖C,說明關於被排泄於 生理用衛生棉1之表面的經血之流動動向。 第4圖A及第4圖B,爲說明被排泄於生理用衛生棉 e 1之表面的經血之流動動向之圖。第5圖A到第5圖C, 爲說明被過剩排泄於生理用衛生棉1之表面的經血之流動 動向之圖。 說明關於在生理用衛生棉1之表面排泄有一般量之經 血L時之經血L的流動動向。 首先,如第4圖A所示,於生理用衛生棉1之表面使 經血L被排泄似地滴下。被排泄於表面薄片2之表面的經 血L,滲透過表面薄片2被吸收體4吸收。而,被吸收體 Φ 4吸收的經血L,會以朝向寬幅方向X外側擴開之方式移 動。 其次,如第4圖B所示,於吸收體4之內部朝向寬幅 方向X外側移動之經血L,係被第1壓縮溝5、5之高密 度部5 a吸附。而,被吸附之經血L ’以朝向鄰接於高密 度部5a的中密度部5b擴散之方式移動。如此’可抑制經 血L漏出於寬幅方向X外側。再者’位於第1壓縮溝5、 5之高密度部5 a的面積率P ’係以比形成於第2壓縮溝ό 、6的高密度積層部6a之面積率Q還高之方式構成’換 -17- 200938171 言之,第1壓縮溝5、5之密度以比第2壓縮溝6、6之密 度還高之方式構成’故被第1壓縮溝5、5吸附的經血被 第2壓縮溝6、6吸附之可能性較少。 在此,於第4圖B之狀態,從表面薄片2側觀察生理 用衛生棉1時,由被吸附有經血L的第1壓縮溝5、5之 高密度部5a被表面薄片2覆蓋,故可從外部隱蔽經血L 之紅色。
φ 說明關於在生理用衛生棉1之表面排泄過量的經血L 時之經血L之流動動向。 首先,如第5圖A所示,與上述同樣地,於生理用衛 生棉1之表面使經血L被排泄似地滴下。被排泄於表面薄 片2之表面的經血L,滲透過表面薄片2被吸收體4吸收 。而,被吸收體4吸收的經血L,會以朝向寬幅方向X外 側擴開之方式移動。 接著,如第5圖B所示,於吸收體4之內部朝向寬幅 ❹ 方向X外側移動之經血L,會被第1壓縮溝5、5之高密 度部5a吸附。而,被吸附之經血L’會以朝向鄰接於高 密度部5 a的中密度部5 b擴散之方式移動。如此’可抑制 經血L漏出於寬幅方向X外側。又,如第5圖B所示, 過量之經血L被排泄於表面薄片2時’經血L會沿著表面 薄片2之表面以朝向寬幅方向X外側流動之方式移動。 再者,如第5圖C所示,沿著表面薄片2之表面朝向 寬幅方向X外側移動之經血L,會流入第2壓縮溝6、6 而被捕集。流入第2壓縮溝6、6的經血L,首先,會被 -18- 200938171 高密度積層部6a吸附,並且朝向中密度積層部6b擴散地 移動。而,被高密度積層部6a吸附的經血L’會被移動 於吸收體4側。如此,可抑制經血漏出於寬幅方向X外側 〇 接著,根據第6圖A到第6圖C,說明關於裝著時之 生理用衛生棉1的變形狀態。第6圖A到第6圖C’爲說 明裝著時之生理用衛生棉1的變形狀態之圖。 φ 首先,如第6圖A所示,裝著前之生理用衛生棉 爲於厚度方向Z呈扁平狀。第6圖A所示之生理用衛生棉 1,爲藉由上述之固定部及被翻折之側翼安裝於無圖示之 內褲。 其次,如第6圖B所示,藉由把無圖示之內褲上提而 將生理用衛生棉1裝著。藉由如此裝著生理用衛生棉 藉由兩腳大腿部,對於生理用衛生棉1之寬幅方向X兩側 施加有朝向寬幅方向X內側的力F、F。藉由承受該力F、 G F,生理用衛生棉1,會以其寬幅方向X之長度變短之方 式變形。 具體上,作爲吸收體4之中央區域的中央部20,其寬 幅方向X中央以朝向位於厚度方向Z之無圖示的排泄部側 (第6圖B之上方側)突出之方式變形。再者,中央部 20,係以形成於該中央部20之寬幅方向X兩側的第1壓 縮溝5、5作爲折彎起點朝向排泄部側突出地變形。亦即 ,比第2壓縮溝6、6彼此間之區域30的寬幅更窄且接近 於排泄部之寬幅的中央部20,以擋接於排泄部之方式,且 -19- 200938171 ,對應排泄部之形狀地變形。 接著,如第6圖C所示,在從生理用衛生棉 方向X兩側再施加有力F、F之場合,區域30會 縮溝6、6作爲折彎起點,以朝向位於厚度方向 部側突出之方式變形。此時,藉由第1壓縮溝5 壓縮溝6、6之各別發揮其作爲折彎起點的功能 圖C所示,第1壓縮溝5、5及與2壓縮溝6、6 φ 區域31、31會以支撐該中央部20之方式配置於 的下側。藉此,中央部2 0,會更緊貼地擋接於排 由中央部20如此緊貼地擋接於排泄部,從排泄 來的經血,會順利地被生理用衛生棉1吸收。 根據本實施形態,被吸收體4吸收的經血會 片2覆蓋,故可從外部隱蔽被吸收體4吸收的經 ,可抑制從外部視覺上辨認經血之紅色所引起之: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可使寬幅比第2壓翁 Φ 窄之中央部20擋接於排泄部地變形。藉此’可 對於生理用衛生棉1之緊貼性提昇。又,藉此’ 生棉1,可順利地吸收從排泄部排泄出來的經血c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比第1壓縮溝5、5 幅方向X更外側之第2壓縮溝6、6,會發揮其 溝的功能,同時在視覺上可從外部辨認,故可通 其係以較寬之範圍吸收經血。藉此,可抑制使用 出感到不安。 又,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位於第2壓縮_ 1之寬幅 以第2壓 Z的排泄 、5及第2 ,如第6 間之細長 中央部20 泄部。藉 部排泄出 被表面薄 血。藉此 不快感。 旨溝6、6 使排泄部 生理用衛 I 形成於寬 作爲防漏 知使用者 者對於漏 6、6之 -20- 200938171 高密度積層部6a彼此之間隔較寬,故可降低生理用衛生 棉1之長邊方向Y的折彎剛性之。藉此’於裝著狀態’可 使生理用衛生棉1沿著身體之形狀柔軟地變形。藉此’可 提升裝著時之合貼性等。 以上,說明了關於本形態之理想實施形態,本發明並 不被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得以各種形態實施。於本實 施形態,第1壓縮溝5、5,其高密度部5a爲斷續性地形 0 成,不過並不限定於此,高密度部5a亦可連續性地形成 〇 又,於本實施形態,第1壓縮溝5、5及第2壓縮溝6 、6之各別爲由一對所形成,不過並不限定於此,各別亦 可由3條以上形成。 又,於本實施形態,位於第2壓縮溝6、6之高密度 積層部6a,可爲四角形、圓形、心形等之任意形狀。 又,於本實施形態,第2壓縮溝6、6,爲沿著第1壓 〇 縮溝5、5地形成,並且防漏溝60整體形成爲葫蘆狀,不 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整體作成橢圓形,兩側於長邊方向 Y具波浪之形狀等之任意形狀。 又,於本實施形態,第2壓縮溝6、6,係使表面薄片 2及吸收體4凹陷而形成,不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僅使 表面薄片2凹陷地形成。 又,於本實施形態,位於第〗壓縮溝5、5之高密度 部5a爲以等間隔地形成,不過並不限定於此。如第7圖 所示,高密度部5 a,亦可在以第1間隔形成複數個之後, -21 - 200938171 再以比第1間隔還寬的第2間隔來形成。亦即,高密度部 5a ’亦可規則地隔開第1間隔及第2間隔斷續性地形成。 此時,於第1間隔之區域形成有中密度部5 b,於第2間隔 之區域形成有中低密度部5c。該中低密度部5c,爲其構 成吸收體4的材料之密度比鄰接之區域還高,構成吸收體 4的材料之密度比中密度部5b還低的區域。 φ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藉由將形成於吸收體的高密 度區域,形成於:相對於形成於至少表面薄片的凹溝部之 寬幅方向內側,對於被吸收體吸收的經血具優異之隱蔽性 的吸收性物品。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生理用衛生棉1之平面圖。 Φ 第2圖是生理用衛生棉1之X-X斷面圖。 第3圖是構成生理用衛生棉1之吸收體的平面圖。 第4圖A是說明被排泄於生理用衛生棉1之表面的經 血之流動動向之圖。 第4圖B是說明被排泄於生理用衛生棉1之表面的經 血之流動動向之圖。 第5圖A是說明被過剩排泄於生理用衛生棉1之表面 的經血之流動動向之圖。 第5圖B是說明被過剩排泄於生理用衛生棉1之表面 -22- 200938171 的經血之流動動向之圖。 第5圖C是說明被過剩排泄於生理用衛生棉1之表面 @經血之流動動向之圖。 第6圖A是說明裝著時之生理用衛生棉1的變形狀態 之圖。 第6圖B是說明裝著時之生理用衛生棉1的變形狀態 之圖。 第6圖C是說明裝著時之生理用衛生棉1的變形狀態 之圖。 第7圖是其爲另一實施形態之生理用衛生棉1A的平 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生理用衛生棉 2 :表面薄片
3 :背面薄片 4 :吸收體 5 :第1壓縮溝 5 a ·筒密度部 5 c :中密度部 6 :第2壓縮溝 6a :高密度積層部 6b :中密度積層部 :中心線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