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3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配置於顯示單元(液晶顯示單元)與用於 由背面照光於該顯示單元之複數支管狀光源(螢光管)之 間,且在未降低亮度之下,有用於在視覺上不會看見面光 源單元之管狀光源的各向異性擴散板’並具備該各向異性 擴散板之面光源或背光單元(垂直型背光)。 【先前技術】 在由背面照明顯示面板(液晶顯示單元等)的背光型顯 示裝置(液晶顯示裝置等)中,在顯示面板之背面配置著面 光源單元(或背光單元)。又,爲了均勻化針對顯示面板之 照射光以作爲面光源,並且提升液晶顯示裝置之正面的亮 度,則在顯示面板與面光源單元之間使用擴散薄片或稜鏡 薄片、亮度提升薄片等。在該等顯示裝置之畫面尺寸爲小 的情況下,則利用導光板、配置於該導光板之側部的管狀 光源、配置於前述導光板與顯示單元之間的擴散薄片。在 該等構造之顯示裝置中,由導光板之前面發射並擴散來自 管狀光源之光線,以照明顯示單元。然而,在該等裝置中, 由於伴隨著畫面變大而降低由導光板所發射之光線的亮 度,無法應付大畫面的顯示裝置。 另外,隨著顯示裝置(液晶電視等)的大畫面化,則利 用並列地配置用於由顯示單元之背面照光的複數支管狀光 源(螢光燈等)的面光源單元(或垂直型背光單元)。然而,在 上述垂直型背光單元中,由於並列地配置複數支管狀光源 200903036 (螢光燈等),故對應於管狀光源(螢光燈等)之部分變明亮, 來自顯示單元之前面的亮度變得不均勻化。再者,在管狀 光源之前側,依次配置對於管狀光源之遮蔽性高的光擴散 板與複數個同向性擴散膜,不僅構成零件數目多,而且使 構造複雜化。 在特開平1 1 -2706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揭示其爲在 顯示模組與投光手段之間配置光擴散透過手段的顯示裝 置,前述光擴散透過手段係在薄膜之平面上,於連續相中, 藉由以超過1之平均縱橫比將分散相於單軸方向分散的擴 散膜所構成,同時該擴散膜之分散相的長軸方向沿著螢光 管軸方向所配置的顯示裝置。在特開2002-1858號公報(專 利文獻2)中,揭示具有折射率彼此不同之連續相與粒子狀 分散相,而且前述粒子狀分散相之平均縱橫比大於1,並 以配向粒子狀分散相之長軸方向於一側方向之各向異性光 散射層(1 ),與積層於該光散射層中至少一側面上的透明樹 脂層(2)所構成之積層膜。在該文獻中,亦記載著在各向異 性光散射層(1)之雙面上積層透明樹脂層(2)、粒子狀分散相 之平均縱橫比爲5〜1 00 0、各向異性光散射層(1)與透明樹脂 層(2)之厚度比爲光散射層/透明樹脂層= 50/50〜99/1、全體 厚度爲6〜600μιη、全光線透過率爲85%以上。 然而,即使應用該等擴散膜或積層膜於垂直型背光單 元,對應於管狀光源(螢光燈等)之部分變明亮,通過擴散 板而可辨識管狀光源的存在,產生亮度不均。另外,當無 200903036 亮度不均時,則液晶顯示裝置之正面的亮度降低。 在特開20〇4 - 1 27 6 8 0號公報(專利文獻3)中,揭示在具 備並列地所配置之複數支線狀光源、反射來自光源之光的 反射板、擴散照射來自光源之直射光及來自反射板之反射 光的光擴散板的垂直型背光裝置中,光擴散板在光源側具 有截面鋸齒狀之稜鏡條列群的垂直型背光裝置。在該文獻 中,記載由含有光擴散劑之芳香族乙烯系單體與(甲基)丙 烯酸酯系單體之共聚物、或含有光擴散劑之具有脂環族構 造的聚合物樹脂構成光擴散板,並由聚苯乙烯系聚合物、 聚矽氧烷系聚合物或彼等之交聯物所構成之微粒子作爲光 擴散劑,並且記載著調製厚度2mm的光擴散板。 然而,由於該光擴散板係等方性地光擴散,故適用於 並列地配置複數支管狀光源之垂直型背光時,不能均勻化 顯示單元之正面的亮度。而且,由於接近光源而配置光擴 散板,因加熱而產生添加劑之外溢,故有光學特性降低的 情況。再者,由於必須形成稜鏡條列群,故無法提高生産 性。 在特開2 0 04-272 1 8 9號公報(專利文獻4)中,揭示其爲 含有平均粒徑爲 1~50μηι之微粒子狀光擴散劑之厚度 0.3〜3 mm的聚碳酸酯製光擴散板,以冷陰極螢光燈投影而 使亮度成爲5 000〜6000cd/m2的範圍時,亮度不均爲3%以 下的聚碳酸酯製垂直型背光用光擴散板。在特開 2004-29091號公報(專利文獻5)中,揭示藉由以碳酸酯樹脂 200903036 99.7〜80重量%及平均粒徑1〜30/zm之透明微粒子0_3〜20 重量%之合計100重量份、與螢光增白劑0.0005~0.1重量 份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所形成之厚度〇_5〜3mm的聚碳酸酯 樹脂製垂直型背光用光擴散板。 然而,由於彼等光擴散板係等方性地進行光擴散,故 應用於並列地配置複數支管狀光源的垂直型背光時,無法 均勻化來自顯示單元之正面的亮度。 專利文獻1 :特開平1 1 -2 706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 專利文獻2 :特開2 0 0 2 - 1 8 5 8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 專利文獻3:特開2004- 1 27680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 段落編號[〇〇〇9]、實施例) 專利文獻4 :特開2004-272 1 89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 專利文獻5 :特開2004-2909 1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即使適用於垂直型背 光,亦不會看見管狀光源(螢光燈等),可均勻化來自顯示 單元之亮度的垂直型背光用光擴散板及使用該光擴散板的 背光單元(垂直型背光)。 本發明之其他目的在於提供即使應用於垂直型背光, 亦顯示耐久性高且經過長期間仍安定之光擴散特性的垂直 型背光用光擴散板及使用該光擴散板之背光單元(垂直型 背光)。 200903036 本發明之再其他目的在於可減低顯示裝置之構成零件 數目,同時可簡化構造之垂直型背光用光擴散板及使用該 光擴散板的背光單元(垂直型背光)。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者等,爲了達成前述課題所進行之專心一志的 硏究結果,發現使用不僅具有既定厚度,而且關於光散射 具有特定之各向異性與既定之霧度値的光擴散板時,即使 , 應用於垂直型背光,亦不會看見(或辨認)管狀光源的存在 或形狀,而且可在未特別降低亮度之下均勻化來自顯示單 元的亮度,而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之各向異性擴散板係以具有折射率彼此不 同之連續相與粒子狀分散相,而且粒子狀分散相之平均縱 橫比大於1,並以配向粒子狀分散相之長軸方向於一側方 向的各向異性散射層所構成。因而,各向異性擴散板係用 來配置於顯示單元與用於由背面照光該顯示單元之複數支 管狀光源之間而使用,在顯示散射角0與散射光強度F之 關係的散射特性F(0)中,於粒子狀分散相之長軸方向之光 散射特性爲Fx( 0 )、相對於粒子狀分散相之長軸方向垂直 之方向的散射特性爲Fy( 0 )時,在散射角0 =18°之各向異 性度 F18(Fy(l 8°)/Fx(l 8°))>2(例如,各向異性度 Fl8 = 2.5~5),霧度値爲95%以上、厚度爲0.5〜5mm。 前述各向異性散射層係可由例如熱可塑性樹脂之各種 成形材料所形成。較具體而言,各向異性散射層亦可包含 -10- 200903036 (1)構成連續相之聚烯烴系樹脂、與構成粒子狀分散相之聚 苯乙烯系樹脂;或(2)構成連續相之聚碳酸酯系樹脂、與構 成粒子狀分散相之聚烯烴系樹脂。又,各向異性散射層亦 可包含構成連續相之碳酸酯系樹脂、與構成粒子狀分散相 之聚烯烴系樹脂。前述各向異性散射層亦可進一步包含相 溶化劑。連續相與分散相之比例亦可爲連續相/分散相=99 /1〜3 0/7 0(重量比)左右。各向異性散射層係可朝向管狀光源 之長軸方向配置粒子狀分散相的長軸方向。各向異性擴散 板亦可由各向異性散射層、與積層於該各向異性散射層中 至少一側面、特別是雙面上的透明樹脂層所構成。 本發明亦包含具備互相並列地配置之複數支管狀光 源,與在彼等管狀光源與顯示單元之間、朝向管狀光源之 長軸方向配置粒子狀分散相之長軸方向之前述各向異性擴 散板的背光單元(垂直型背光單元)。在該背光單元中,複 數支管狀光源之間隔爲W、管狀光源與各向異性擴散板之 距離爲L時,各向異性度Fl8>(W/L)亦可。又,前述顯示單 兀亦可爲液晶顯不單元。 再者’本發明亦包含前述背光單元、可藉由以該背光 單元照光之顯示單元所構成的顯示裝置。 發明效果 於本發明中,由於以連續相與粒子狀分散相構成各向 異性散射層’並且具有特定之各向異性與霧度値以及厚 度’即使適用於垂直型背光,亦不會看見管狀光源(螢光燈 -11 - 200903036 等),而可均勻化來自顯示單元的亮度。又,以特定之樹脂 形成各向異性散射層時,即使適用於垂直型背光,亦顯示 無添加劑之外溢、耐久性高、且經過長期時間爲安定的光 擴散特性。再者,由於可由各向異性擴散板達成習知光擴 散板及擴散膜的機能,故可減低顯示裝置之構成零件數 目,同時可簡單化構造。因此,光擴散板亦有用作爲背光 單元(垂直型背光)的構成零件。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加圖式,並且詳細說明本發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垂直型背光單元(或面光元裝 置),與具備該單元之液晶顯示裝置之一範例的槪略分解截 面圖;第2圖係顯示光擴散板與管狀.光源之關係的模式圖。 液晶顯不裝置(液晶電視等)係以液晶顯示單元1、與用 於由背面照光該液晶顯示單元1之垂直型背光單元(或面光 源裝置)2 1所構成;液晶顯示單元1具備液晶胞2、設置於 該液晶胞2前面之第1偏光板7、與設置於前述液晶胞2 背面之第2偏光板12。液晶胞2係以一對透明零件(玻璃板 等)3a、3b;形成於彼等透明電極之相對方向面、亦可具備 配向膜之一對透明電極(ITO透明電極等)4 a、4b ;與封裝於 彼等之一對透明電極間的液晶5所構成;在彩色液晶顯示 裝置中係相對於液晶而在背面側之透明電極與透明零件之 間裝設著彩色濾光片6。 又,第1偏光板7係由偏光層8、設置於該偏光層8 -12- 200903036 之雙面的保護層9a、9b、彼等保護層中積層位於前方方向 (或液晶顯示單元之前面側)之一者的保護層9a之抗反射層 1 〇 '積層於另一保護層9 b的相位差膜1 1所構成。另外, 第2偏光板12係以偏光層13、設置於偏光層雙面之保護 層14a、14b、彼等保護層中積層位於前方方向之一者的保 護層1 4 a之相位差膜1 5所構成。 用於由背面照明液晶顯示單元1之背光單元2 1,具備 互相並列地所設置之複數支管狀光源(冷陰極放電管或螢 光燈)22、用於反射來自該管狀光源22之光線至管狀光源 22之前方方向的反射板23、設置於放電管(螢光燈)之前側 的光擴散板24、設置於該光擴散板前側(即,液晶顯示單元 1與光擴散板24之間)之1或複數個鏡片膜(或稜鏡薄 片)25。在該鏡片膜中於液晶顯示單元1側的表面上,爲了 將擴散光集光以照明顯示單元1,故形成截面形狀爲鋸齒 狀之凹凸列(或截面三角形狀之微小稜鏡列)25a。 在該等裝置中,來自前述管狀光源22之光線係藉由光 擴散板24擴散,而照明顯示單元。然而,一般而言,來自 管狀光源22之光線的亮度分布不均勻,且相對於管狀光源 22之X軸方向(長方向)垂直之Y軸方向的亮度分佈不均 勻。因此,即使通過光擴散板24並以擴散光照明顯示單元 1,亦不能均勻地照明顯示單元1。特別地,在顯示單元1 之正下方,並列地設置複數支管狀光源22,而且對應於管 狀光源22之部位的亮度最高,由於從管狀光源22行進至 -13- 200903036 周邊而亮度衰減,因此通過光擴散板24而辨識出複數支管· 狀光源2 2的形狀或存在(或配列狀態),而產生亮度不均。 另外,降低光擴散板24之光線透過率成爲不會看見複數支 管狀光源22的形狀或存在時,變得不能以高亮度照明顯示 單元。 其中,在本發明中係以特定之各向異性擴散板構成前 述光擴散板2 4。即,各向異性擴散板至少具備各向異性散 射層24a,該各向異性散射層24a係以連續相C、與分散於 該連續相且平均縱橫比大於1之大粒子狀分散相D所構 成,且連續相C與分散相D係折射率彼此不相同。又,在 各向異性散射層24a中,粒子狀分散相D之長軸方向係配 向於一側的方向(X軸方向)。 還有,在該範例中,爲了以芳香族聚碳酸酯系樹脂構 成連續相C、以聚丙烯系樹脂構成粒子狀分散相D、同時 提升連續相C與分散相D之親和性’故各向異性散射層含 有相溶化劑。再者’在各向異性散射層2 4 a之雙面上’積 層以透明之耐熱性樹脂(芳香族聚碳酸系樹脂)所構成之透 明樹脂層24b。 再者,各向異性擴散板24係朝向管狀光源22之長軸 方向(X軸方向)以設置粒子狀分散相D的長軸方向。因此’ 可藉由各向異性擴散板24使來自管狀光源22之光線透過 擴散於垂直於管狀光源22之長軸方向(軸方向)的方向。 良p,在顯示散射角θ與散射光特性F之關係的散射特性F(e) -14- 200903036 中’在粒子狀分散相D之長軸方向的光散射特性爲F x ( θ )、 垂直於粒子狀分散相D之長軸方向之方向的散射特性爲 Fy(e)時’則爲Fy(e)/Fx(e)>i,可光擴散至垂直於管狀光源 22之長軸方向(X軸方向)的方向(Y軸方向),可均勻化亮 度。 在本發明中’在以既定間隔並列地配置有複數支管狀 光源2 2的背光單元2 1中’爲了以均勻亮度照明液晶顯示 單元1,故在各向異性擴散板24中,設計成散射角Θ = 1 8° 之各向異性度 F18(Fy(l 8°)/Fx(l 8°)) = 2.5〜5 、霧度値 99.0〜99.7%,同時厚度爲1.5〜4mm。各向異性度F18爲小 時’不能均勻化在背光單元21的亮度,在顯示單元1之正 面上產生亮度不均。又,霧度値爲小時,在顯示單元1之 照明中不能以各向異性擴散板24遮蔽管狀光源22,而辨 識複數支管狀光源22之配列狀態爲條紋狀。再者,厚度過 小時,則不能兼具亮度之均勻化與管狀光源2 2之遮蔽,厚 度過大時,亮度容易降低,而變得不能以高亮度照明顯示 單元1。 還有,亮度或亮度不均亦依存於複數支管狀光源22之 間隔W、管狀光源22與各向異性擴散板2 4之距離L。因 此,在本發明中,各向異性度F18>(W/L = 2.5〜5),無關於複 數支管狀光源22之間隔W、管狀光源22與各向異性擴散 板24之距離L,可均勻化亮度同時以高亮度照明顯示單元 1。還有,較佳爲管狀光源22之間隔W愈大,各向異性度 -15- 200903036 F r8之値愈大’管狀光源22與各向異性擴散板24之距離L 愈大,則各向異性度F ! 8之値愈小。 在該等裝置中,即使是具有20吋以上之大型畫面的液 晶顯示裝置(液晶電視),亦看不到管狀光源22之陰影,均 勻化亮度同時可以高亮度見到鮮明的畫面。而且,可藉由 一片各向異性擴散板達到以往依次配置管狀光源之前方側 的光擴散板與複數片擴散膜的機能,可減低構成零件之數 目,同時簡化構造。 本發明之各向異性擴散板的各向異性散射層係可由折 射率彼此不同之連續相(基質)與粒子狀分散相(散射因子) 構成。連續相係可由熱可塑性樹脂或熱硬化性樹脂(環氧樹 脂、不飽和聚酯樹脂、酞酸二烯丙酯樹脂、矽氧樹脂等)所 構成,粒子狀分散柑係可由有機物質(熱可塑性樹脂或熱硬 化性樹脂等)或無機物質所構成。連續相及粒子狀分散相通 常多爲個別以熱可塑性樹脂所構成的情況。前述連續相與 分散相係折射率彼此不同,同時通常互爲非相溶或難相 溶。又,構成前述連續相及/或分散相之樹脂爲結晶性或非 晶性均可,亦可由非結晶性樹脂構成連續相及分散相。連 續相及分散相通常可由透明性物質形成。 構成連續相及分散相之熱可塑性樹脂方面,可舉例有 聚烯烴系樹脂(包含環狀聚烯烴系樹脂)、含鹵素樹脂(包含 氟系樹脂)、乙烯醇系樹脂、乙烯酯系樹脂(或脂肪酸乙烯 酯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聚酯系 -16 - 200903036 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熱可塑性聚胺甲 酸酯樹脂、聚颯系樹脂(聚醚颯、聚颯等)、聚伸苯醚系樹 脂(2,6-二甲酚之聚合物等)、纖維素衍生物(纖維素酯類、 纖維素胺甲酸醋類、纖維素醚類等)、砂氧樹脂(聚二甲基 矽氧烷 '聚甲苯基矽氧烷等)、彈性體(烯烴系、聚酯系、 聚醯胺系、胺甲酸酯系、苯乙烯系彈性體等)等。 在聚烯烴系樹脂中,可舉例有C2.6烯烴之單獨或共聚 物(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之乙烯系樹脂;聚丙稀、 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丁烯共聚物等之聚丙烯系樹脂; 聚(甲基戊-卜烯)等)、c2-6烯烴與共聚合性單體的共聚物(乙 烯-乙酸乙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 基)丙烯酸共聚物或其鹽(例如多離子聚合物樹脂)、乙烯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之共聚物。環狀聚烯烴系樹脂(或 脂肪族環狀聚烯烴系樹脂)方面’可舉例有環狀烯烴(降萡 烯、二環戊二烯等)之單獨或共聚物(例如,具有立體性剛 直之三環癸基等之脂環族烴基的單獨或共聚物等)、前述環 狀烯烴與共聚合性單體的共聚物(乙燒-降萡烯共聚物、丙 烯-降萡烯共聚物等)等。脂環族聚烯烴系樹脂可由例如商 品名「亞頓(ARTON)」、商品名「傑翁奈克斯(ZEONEX)」 等購得。 含鹵素樹脂方面,舉出有鹵化乙烯系樹脂(聚氯乙烯、 聚氟乙烯等之含鹵素單體之單獨聚合物;四氟乙烯-全氟烷 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等之含鹵素單體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乙 -17- 200903036 烯共聚物等之含鹵素單體與共聚合性單體的共聚物等)、鹵 化亞乙烯系樹脂(聚偏二氟乙烯、二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 共聚物等之含鹵素亞乙烯單體與其他單體的共聚物)等。 在乙烯醇系樹脂之衍生物中,除了聚乙烯醇、乙烯-乙 烯醇共聚物等之外,亦包含聚乙烯縮醛系樹脂(聚乙烯甲醛 系樹脂、聚乙烯丁醛系樹脂等)。乙烯酯系樹脂方面,舉出 有乙烯酯系單體之單獨或共聚物(聚乙酸乙烯等)、乙烯酯 系單體與共聚合性單體之共聚物(乙酸乙烯-乙烯共聚物、 乙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乙酸乙烯_(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等)。 (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方面,舉例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等之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 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 酸甲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 苯乙烯共聚物(MS樹脂等)等。較佳之(甲基)丙烯酸系樹脂 方面,舉出有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爲主成分(50〜100重量% 、 較佳爲70〜100重量%左右)之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甲 基)丙烯酸系樹脂亦可爲具有三環癸基等之脂環族烴基的 (甲基)丙烯酸酯之單獨或共聚物。 苯乙烯系樹脂方面,舉例有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 樹脂)、苯乙烯與(甲基)丙烯酸系單體之共聚物(苯乙烯-甲 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苯乙烯-順丁烯二酸酐共聚物、 苯乙烯-順丁烯二醯亞胺共聚物等。在較佳之苯乙烯系樹脂 -18- 200903036 中,包含聚苯乙烯、苯乙烯與(甲基)丙烯酸系單體之共聚 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AS樹脂、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等。 在聚酯系樹脂中,可舉例有使用對苯二甲酸等之芳香 族二羧酸的芳香族聚酯(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一醋、聚對本 二甲酸丁二酯等之聚對苯二甲酸C2-4烷基二酯或聚萘一甲 酸C2-4烷基二酯等之單聚酯、C2·4伸烷基芳基酯單位(C2·4 對苯二甲酸伸烷酯及/或萘二酸伸烷酯單位)作爲主成分(例 ' r, 如,50莫耳%以上、較佳爲75〜100莫耳% 、更佳爲80~1 〇〇 莫耳%左右)的共聚酯等)、液晶性聚酯等。共聚酯方面’ 係在聚C2_4伸烷基芳基酯之中’包含以聚氧基C2_4伸院基 二醇、C6-1Q伸烷基二醇、脂環族二醇(環己二甲醇、氫化雙 酚A等)、具有芳香環之二醇(具有莽側鏈之9,9_雙(4_(2· 羥乙氧基)苯基)莽、雙酚A、雙酚A-烯化氧加成物等)等’ 取代一部分c2-4伸烷基二醇之共聚酯;以酞酸、異酞酸等 , 之非對稱芳香族二羧酸、己二酸等之脂肪族C 6 _ 1 2二羧酸等 取代芳香族二羧酸之一部分的共聚酯。在聚酯系樹脂中’ 亦包含聚芳基酯系樹脂、使用己二酸等之脂肪族二羧酸的 脂肪族聚酯、ε -己內酯等之內酯單獨或共聚物。較佳之聚 酯系樹脂通常爲如非結晶性共聚酯(例如,C2_4伸烷基芳基 酯系共聚酯等)等之非結晶性。 聚醯胺系樹脂方面,舉出有耐綸46、耐綸6、耐綸66、 耐綸610、耐綸612、耐綸11、耐綸12等之脂肪族聚醯胺、 -19 - 200903036 己二酸二甲苯二胺酯(MXD-6)等芳香族聚醯胺等。在聚醯 胺系樹脂中,ε-己內醯胺等之內醯胺的單獨或共聚物、或 不限於單聚醯胺之共聚醯胺均可。 在聚碳酸酯系樹脂中,包含以雙酚類(雙酚A、雙酚A D、雙酚F、具有莽側鏈之9,9-雙(4-(2羥乙氧基)苯基)莽 等)爲基礎之芳香族聚碳酸酯、碳酸二乙二醇雙烯丙酯等之 脂肪族聚碳酸酯等。彼等聚碳酸酯系樹脂之中,通常使用 < 芳香族聚碳酸酯。 纖維素衍生物中,纖維素酯類方面,可舉例有例如醯 酸纖維素(二乙酸纖維素、三乙酸纖維素等之乙酸纖維素; 丙酸纖維素、丁酸纖維素、乙酸丙酸纖維素、乙酸丁酸纖 維素等)。 彼等樹脂之中,較佳爲透明性高的樹脂。又,至少構 成連續相之樹脂較佳爲耐熱性(熱安定性)高的樹脂。構成 連續相之樹脂的熔點或玻璃轉移溫度亦可爲1 5 0〜2 8 0 °C左 ^ 右’較佳爲1 6 0〜2 7 0 °C左右,更佳爲1 7 0〜2 6 0。(:(例如, 18 0〜2 5 0 °C )左右。此種熱可塑性樹脂包含聚丙烯系樹脂、 (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醯 胺系樹脂、芳香族聚碳酸酯系樹脂、纖維素酯類(特別是乙 酸纖維素)。構成連續相之熱可塑性樹脂,較佳爲聚烯烴系 樹脂(聚丙嫌系樹脂等)、聚碳酸酯系樹脂等,特佳爲聚碳 酸酯系樹脂。 分散相(光散射因子)係可藉由對於基質樹脂添加無機 -20- 200903036 或有機異形微粒子或纖維、對於基質樹脂添加及混練折射 率不同之樹脂等而形成。在纖維狀分散相中,包含有機纖 維(耐熱性有機纖維’例如芳香族聚醯胺纖維、全芳香族聚 酯纖維、聚醯亞胺纖維等)、無機纖維(例如纖維狀塡料(玻 璃纖維、矽石纖維、氧化鋁纖維,氧化鍩纖維等之無機纖 維)、薄片狀塡料(雲母等)等)等。 較佳之分散相係使用透明性高、在單軸延伸溫度等之 配向處理溫度下容易變形、具有實用之熱安定性的樹脂。 構成分散相之樹脂的熔點或玻璃轉移溫度大多爲較前述構 成連續相之樹脂低的情況,例如,亦可爲1 2 0〜2 5 0 °c左右、 較佳爲130〜2 3 0 °C左右、更佳爲140〜20 0。(:左右的樹脂。較 佳之分散相可由聚烯烴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苯 乙稀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等構成。特佳之 分散相可由苯乙烯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等所構成,特別 是以聚烯烴系樹脂[聚丙烯系樹脂(結晶性聚丙烯樹脂等)等] 所構成。 連續相與分散相係以折射率彼此不同之成分所構成。 連續相與分散相之折射率差爲例如0.001以上(例如, 0.001~〇.3左右)、較佳爲〇·01〜〇.3左右、更佳爲〇.〇1〜〇 ι 左右。折射率差爲小時,則變得無法賦予光擴散性。 連續相與分散相之比例,相對於光擴散性等,可從例 如前者/後者(重量比)=99/1〜30/70(例如,97/3〜25/75)左 右、較佳爲95/5〜20/80(例如,90/10〜20/80)左右之範圍來 -21- 200903036 適宜地選擇。 各向異性散射層亦可包含相溶化劑。使用相溶化劑 時,則提高連續相與分散相之親和性,即使進行配向處理 亦可防止生成缺陷(空隙等缺陷)。 相溶化劑方面,可因應連續相及分散相之種類而從慣 用之相溶化劑中選擇,可舉例有例如,噚唑啉化合物、以 改質基(羧基、酸酐基、環氧基、噚唑啉基等)改質之改質 樹脂、含二烯或橡膠聚合物、或以前述改質基(環氧基等) 改質之含二烯或橡膠聚合物等。彼等相溶化劑係可單獨或 組合二種以上來使用。 相溶化劑通常使用具有與聚合物混合系統之構成樹脂 相同或共通之成分的聚合物(無規、嵌段或接枝共聚物)、 對於聚合物混合系統之構成樹脂具有親和性的聚合物(無 規、嵌段或接枝共聚物)等。可舉例有酸改質烯烴系樹脂(順 丁烯二酸酐改質聚丙烯系樹脂、順丁烯二酸酐改質聚乙烯 系樹脂等之順丁烯二酸酐改質烯烴系樹脂;(甲基)丙烯酸 改質烯烴系樹脂等)、環氧基改質烯烴系樹脂(環氧丙基改 質聚乙烯系樹脂、環氧丙基改質聚丙烯系樹脂、已環氧化 之苯乙稀-丁二烯-苯乙烯(SBS)嵌段共聚物等之環氧化二 烯系嵌段共聚物或環氧基改質二烯系嵌段共聚物等);在聚 碳酸酯系樹脂上接枝烯烴系樹脂、苯乙稀系樹脂(聚苯乙 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改質苯乙烯系樹脂等而成的 聚碳酸酯系接枝共聚物等。彼等相溶化劑係可單獨或組合二 -22- 200903036 種以上來使用。聚碳酸酯系接枝共聚物係有用於使用碳酸 酯系樹脂作爲連續相之樹脂的情況。聚碳酸酯系接枝共聚 物係可由曰本油脂股份有限公司以商品名「Mo dip er」購得。 還有’相溶化劑之折射率亦可爲與分散相樹脂約略相 同程度(例如,與分散相樹脂之折射率差爲〇〜〇 . 〇 1左右、 較佳爲0〜0.005左右)。 相溶化劑的使用量係可選自例如相對於連續相與分散 相之樹脂組成物全體爲0.1〜20重量% 、較佳爲0.15〜15重 量% 、更佳爲0.2〜10重量%左右之範圍。 再者’各向異性散射層亦可含有慣用之添加劑,例如 安定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熱安定劑、紫外線安定 劑、光安定劑等)、可塑劑、抗靜電劑、難燃劑等。 在各向異性散射層中,粒子狀分散相係平均縱橫比(長 軸之平均長L2相對於短軸之平均長的比例L2/L!)大於 1 ’而且粒子狀分散相之長軸方向係配向於一側的方向(光 擴散板的X軸方向)。爲了賦予適度之各向異性,故粒子狀 分散相(異形分散相)之平均縱橫比爲例如1.1〜100左右、較 佳爲1.2〜50(例如1.3〜10)左右、更佳爲1.5〜10(例如1.7〜5) 左右’亦可爲1.5〜3左右。該等分散相亦可爲橄欖球型形 狀(旋轉橢圓狀等)、纖維形狀、長方形狀等。縱橫比大者, 可提高各向異性的光散射性。還有,分散相之長軸的平均 長度爲例如 0.1~200μιη(例如 1〜ΙΟΟμηι)左右、較佳爲 2~80μιη(例如 3〜5〇μιη)左右,通常爲 5〜1〇〇μιη(例如, -23- 200903036 1 0〜5 0 μ m )左右。又,分散相之短軸的平均長度爲例如 0·05~100μιη(例如0.1〜50μιη)左右、較佳爲例如 1〜ΙΟμιη)左右,通常爲〇.5~5μιη·左右。 各向異性散射層亦可至少以各向異性散射層所構成, 亦可積層透明層於各向異性散射層。透明層方面’雖可使 用各種透明基材(例如,玻璃等),但通常使用透明樹脂層。 積層透明樹脂層於各向異性散射層時,則可由透明樹脂層 保護散射層。 構成透明樹脂層之透明樹脂雖可選自前述舉例之樹 脂,但爲了提高耐熱性或耐結塊性,較佳爲耐熱性樹脂(芳 香族聚碳酸酯系樹脂等之玻璃轉移溫度或熔點高的樹脂 等)、結晶性樹脂等。構成透明樹脂層之樹脂的玻璃轉移溫 度或熔點亦可爲與前述構成連續相之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 或熔點相同程度。又,透明性樹脂較佳爲具有與構成連續 相之樹脂相同或共通之骨架的樹脂。 各向異性散射層與透明層(或透明樹脂層)之厚度比例 爲例如散射層/透明層=5/95~99/1左右、較佳爲50/50~99/1 左右、更佳爲70/3 0〜95/5左右。 光擴散板之厚度爲0.5〜5mm(例如1〜5mm)、較佳爲 1-5 4mm、更佳爲2~3.5mm(例如2〜3mm)左右。光擴散板之 厚度爲小時,則不僅難以得到均勻的亮度,而且有透視管 #光 '源的情況;光擴散板之厚度過大時,則亮度降低,變 得無法以高亮度照明顯示單元。還有,光擴散板之厚度爲 -24- 200903036 小時’機械強度(包含剛性)降低,而耐久性容易降低。 光擴散板之霧度値(JI S K 7 1 3 6)爲 9 5 %以上(例如 9 7〜9 9,9 % )、較佳爲9 8 . 5〜9 9.8 % 、更佳爲9 9 ~ 9 9.7 % (例如 9 9· 1〜9 9.6% )左右。霧度値爲小時,可辨識管狀光源之形 狀’同時無法均勻地擴散光線,降低在顯示面板的顯示品 質。 光擴散板之全光線透過率(S K 7 1 3 6 )爲6 0 %以上(例 如63〜90%左右)、較佳爲65〜85% 、更佳爲70〜80%左右。 全光線透過率小時,則亮度變得容易降低。又,光擴散板 之平行光線透過率(Π S K 7 1 3 6 )爲例如2.5 %以下(例如 〇-1〜2%左右)、較佳爲〇.2〜1.5%(例如0_25~1.2%)、更佳 爲〇 _ 3〜1 %左右。平行光線透過率變大時,可辨識管狀光源 的形狀,遮蔽性低。 本發明之各向異性擴散板係在顯示散射角0與散射光 強度F之關係的散射特性F ( Θ )中,在粒子狀分散相之長軸 方向的光散射特性爲Fx( 0 )、相對於粒子狀分散相之長軸 方向垂直之方向的散射特性爲Fy( 6» )時,顯示所謂在散射 角0 = 18°之各向異性度F18(Fy(18°)/Fx(18°))>2之大的 値。在散射角Θ = 1 8 °之各向異性度F i s爲例如2 . 1〜1 0 (例 如2.2〜7)、較佳爲2.3〜5(例如2.5〜4)、更佳爲2.7〜3·7(例 如3〜3 .5)左右,通常爲2.5〜5左右。各向異性度F18爲小時, 則難以均勻化亮度。 還有’在各向異性擴散板之表面上,在不妨害光學特 -25- 200903036 性的範圍中’亦可塗布聚较氧油等離型劑’亦可進行電暈 放電處理。再者,爲了賦予各向異之光散射性’在各向異 性擴散板上,亦可形成延伸於分散相之長軸方向的凹凸部 分。 [各向異性擴散板的製造方法] 各向異性擴散板係可藉由分散並配向構成分散相之成 分(樹脂成分、纖維狀成分等)於構成連續相之樹脂中而 得。例如,視需要以慣用之方法進行攪拌、熔融混合構成 連續相之樹脂與構成分散相之成分(樹脂成分'纖維狀成分 等),可藉由從T狀模頭或環狀模頭等擠出而進行薄片狀成 形以分散分散相。又,亦可在基材(例如’透明樹脂層、玻 璃板等)上,藉由利用塗布以光散射成分與黏合劑樹脂所構 成之組成物的塗布法、或積層前述組成物之積層法、鑄模 法等之慣用的成形法以進行成形而製造。 還有,具有以各向異性散射層、與積層於該散射層中 至少一面上之透明樹脂層所構成之積層構造的光擴散板, 係可藉由將以對應於散射層之成分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 與以對應於透明樹脂層之成分所構成之樹脂組成物予以共 擠出成形的共擠出成形法;藉由對預先製作之一層擠出積 層另一層而積層的方法;積層個別製作之散射層與透明樹 脂層的乾式積層法而形成。 又’分散相之配向處理係可藉由例如(1 )拉伸擠出成形 薄片同時製膜的方法、(2)單軸延伸擠出成形薄片的方法、 -26- 200903036 (3)組合前述(1)之方法與(2)之方法的方法、(4)溶液攪拌前 述各成分而藉由流延法成膜的法等而進行。較佳爲在熔融 製膜中拉伸擠出成形薄片同時進行製膜’拉伸比(拉伸倍率) 爲例如1 .5~20倍左右、較佳爲2~10倍左右、更佳爲3~7 倍左右,通常爲1.5〜6倍(例如1.5〜5倍)、特別是2〜5倍左 右。熔融溫度爲樹脂成分(連續相樹脂、分散相樹脂)之熔 點以上的溫度,例如150〜2 90 °C、較佳爲200〜260 °C左右。 還有,厚度大之光擴散板在熔融擠出成形中無法在短 時間內冷卻該薄片,而有得不到各向異性大之光擴散板的 情況。在該等情況下,較佳爲利用冷卻輥等在短時間內冷 卻由模頭所擠出之薄片。 [光擴散板之用途] 本發明之光擴散板係因具有異向擴散光線的機能,而 有用於各向異性地散射來自光源之光線而照明顯示單元。 因此,光擴散板通常配置於顯示單元、與用於由背面照光 該顯示單元之複數支管狀光源之間。 光擴散板之配置形態係可因應管狀光源之配列方向來 選擇,通常各向異性散射層之分散相的長軸方向(X軸方 向),係配置於約略垂直(大約X軸方向)於背光單元之管狀 光源的軸方向(Y軸方向)。即,各向異性擴散板係可使粒 子狀分散相之長軸方向朝向管狀光源之長軸方向以配置各 向異性散射層。還有,各向異性散射層之分散相的長軸方 向(X軸方向)不必完全垂直(X軸方向)於背光單元之管狀光 -27- 200903036 源軸方向(Y軸方向),例如,亦可在角度±15°左右之範圍 朝向斜方向來配置。通常,各向異性擴散板係使粒子狀分 散相之長軸方向朝向管狀光源長軸方向(或使其沿著或一 致於管狀光源之長軸方向)而配置。配置各向異性散射層於 該等方向時,可均勻化亮度分布,照明顯示單元。 在具有複數支管狀光源之背光單元(垂直型背光單元) 中,管狀光源係互相並列地配置著。管狀光源之間隔W及 管狀光源與各向異性擴散板之距離L,可隨顯示單元(或畫 面)之尺寸等而選擇,例如,管狀光源之間隔 W爲 10〜100mm、較佳爲20~70mm、更佳爲25〜50mm左右均可。 又,管狀光源與各向異性擴散板之距離L爲2〜2 0mm、較 佳爲3〜15tnm、更佳爲7〜13mm左右均可。再者,複數支管 狀光源之間隔爲W、管狀光源與各向異性擴散板之距離爲 L時,則各向異性度F18>(W/L),(W/L)之値通常爲2~10、 較佳爲2.2~8(例如,2.3~7)、更佳爲2.5~5左右均可。還有, 各向異性度F i 8之値係如前述。 背光單元(垂直型背光單元)通常爲了利用在管狀光源 之直射光與反射光以有效地照明顯示單元,大多爲在背面 具備有反射板的情況。又,在背光單元中,在配置於管狀 光源前側之光擴散板的前面,若有必要,亦可配置1片或 複數片棱鏡板,將擴散光集光以照明顯示單元。 本發明亦包含前述背光單元、與以可由該背光單元照 明之顯示單元所構成的顯示裝置。顯示裝置之種類雖無限 -28- 200903036 制於具備必須從背面照明之顯示單元,但顯示單元方面’ 通常使用液晶顯示單元。液晶顯示單元的構造係可採用不 限於前述範例之各種構造。 產業上之可利用件 由於本發明係可藉由背光單元均勻地照明顯示單元’ 而可適當地適用於大畫面的顯示單元。在垂直型背光單元 中,由於可對應於各種畫面尺寸,故顯示單元之畫面尺寸 並無特別限制,例如,20吋以上(例如2 3〜3 00吋、較佳爲 3 0〜2 0 0时"左右)均可。 【實施例】 以下,雖基於實施例以較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 明係非受彼等實施例所限制者。 [實施例1] 混合作爲基質樹脂之聚丙烯(日本聚丙烯(股)(japan Propylene Corporation)製「WFW-4」)100 重量份、聚苯乙 烯(東洋苯乙烯(股)製「G1 00」)5重量份、相溶化劑(戴西 爾化學工業(股)製「Epo-Friend AT202」)〇.3重量份、抗結 塊劑(日本聚丙烯(股)製「TX 1 92 5」)2重量份、紫外線吸收 劑(汽巴•特化品(股)製「Tinuvin 234」)〇.4重量份,使用 擠出成形機,以樹脂溫度23 0°C、模頭開度8mm從模頭熔 融擠出,以水冷冷卻輥4 0。(:冷卻,調製厚度1 m m及2 m m 的光擴散板。在彼等光擴散板中,聚苯乙烯形成散射粒子 (粒子狀分散相),粒子狀分散相之形狀爲楕圓體形狀,厚 -29- 200903036 度(短軸)2 μπι及長度(長軸)26μιη。 [實施例2] 製作二種三層之光擴散板(以各向異性散射層爲中間 層、在該中間層之雙面上積層作爲表層之透明樹脂層的光 擴散板)。即,使用聚丙烯(日本聚丙烯(股)製「WFW-4」)100 重量份、抗結塊劑(日本聚丙烯(股)製「TX 1925」)2重量份 之樹脂組成物,作爲表層用樹脂組成物。又,使用作爲基 質樹脂之聚丙烯(日本聚丙烯(股)製「WFW-4」)100重量 份、聚苯乙烯(東洋苯乙烯(股)製「G1 00」)5重量份、相溶 化劑(戴西爾化學工業(股)製「Epo-Friend ΑΤ202」)0.3重 量份、紫外線吸收劑(汽巴•特化品(股)製「T i n u v i η 2 34」)〇·4重量份之樹脂組成物,作爲中間層用樹脂組成 物。然後,供給表層用樹脂組成物與中間層用樹脂組成物 於共擠出成形機,以樹脂溫度23 0 °C、模頭開度8mm從模 頭熔融擠出,以水冷冷卻輥4 0 °C冷卻,製作上述具有二種 三層之積層構造、厚度1mm及2mm之光擴散板(厚度比例 =1 : 1 : 1 )。在彼等光擴散板中,在中間層聚苯乙烯形成 散射粒子(粒子狀分散相),而粒子狀分散相的形狀爲橢圓 體开^狀’厚度(短軸)2/zm及長度(長軸)40μιη。 [實施例3 ] 混合作爲基質樹脂之聚碳酸酯系樹脂(三菱工程塑膠 (股)製「Upiron S-2000」)100重量份、聚丙烯(日本聚丙烯 (股)製「WFW-4」)5重量份、紫外線吸收劑(汽巴•特化品 -30- 200903036 (股)製「Tinuvin 234」)0.4重量份,使用擠出成形機,以 樹脂溫度3 0 0 °C、模頭開度8mm從模頭熔融擠出,以油溫 調整3支鑄模輥1 5 0 °C冷卻,調製厚度1 m m及2 m m的光擴 散板。在彼等光擴散板中,聚丙烯形成散射粒子(粒子狀分 散相),粒子狀分散相之形狀爲楕圓體形狀,厚度(短軸)2 μιη及長度(長軸)20μιη。 [實施例4] 製作二種三層之光擴散板(以各向異性散射層爲中間 f " 層,在該中間層之雙面上積層作爲表層之透明樹脂層的光 擴散板)。即,使用聚碳酸酯系樹脂(三菱工程塑膠(股)製 「Upiron S-2000」)100重量份、紫外線吸收劑(汽巴•特化 品(股)製「Tinuvin 2 3 4」)0.4重量份之樹脂組成物,作爲 表層用樹脂組成物。又,使用作爲基質樹脂之聚碳酸酯系 樹脂(三菱工程塑膠(股)製「Upiron S-2000」)1〇〇重量份、 聚丙烯(日本聚丙烯(股)製「WFW-4」)5重量份之樹脂組成 1 , 物,作爲中間層用樹脂組成物。然後供給表層用樹脂組成 物與中間層用樹脂組成物於共擠出成形機,以樹脂溫度3 0 0 °C、模頭開度8 m m從模頭熔融擠出,以油溫調整3支鑄模 輥150 °C冷卻,製作上述具有二種三層之積層構造、厚度 1mm及2mm的光擴散板(厚度比例=1: 1: 1)。在彼等光 擴散板中,在中間層中聚丙烯形成散射粒子(粒子狀分散 相)’粒子狀分散相之形狀爲楕圓體形狀,厚度(短軸)2 // m 及長度(長軸)34μιη。 -31 - 200903036 [比較例1 ] 在聚碳酸酯系樹脂(三菱工程塑膠(股)製「Upiron S-2000」)100重量份中,混合球狀之交聯聚苯乙烯系樹脂 粒子(積水化成品工業(股)製「S B X - 6」)1重量份,使用擠 出成形機,以樹脂溫度3 0 0 °C、模頭開度8 m m從模頭熔融 擠出,以油溫調整3支鑄模輥150°C冷卻,調製厚度2 mm 的光擴散板。粒子狀分散相之形狀爲球狀,直徑6μιη。 [比較例2] 在丙烯酸系樹脂(住友化學(股)製「MG5」)100重量份 中,混合球狀之交聯聚苯乙烯系樹脂粒子(積水化成品工業 (股)製「SBX-6」)1重量份,使用擠出成形機,以樹脂溫度 2 3 0 °C '模頭開度8mm從模頭熔融擠出,以水冷輥40 °C冷 卻,調製厚度2mm的光擴散板。粒子狀分散相之形狀爲球 狀,直徑6 y m。 然後,如以下硏究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光擴散板的 特性。 顯示品質評估 裝設光擴散板於垂直型液晶顯示裝置,並製作示於第 1圖之構造的顯示裝置。即,在以間隔3 3 m m並列地配置之 陰極放電管(螢光燈)之上,放置光擴散板成爲擠出成形之 流動方向(在實施例之光擴散板爲粒子狀分散相的長軸方 向)與陰極放電管(螢光燈)之長方向相同,點亮顯示器,於 1 〇分鐘後以目視觀察,由以下基準評估顯示品質。 -32- 200903036 A:不會看見陰極放電管(螢光燈)的形狀(成爲均勻的 發光狀態) B:雖爲約略均勻的發光狀態但知道陰極放電管(螢光 燈)的位置 C:雖不易看見但可辨識陰極放電管(螢光燈)燈 D:看見陰極放電管(螢光燈) 耐久件評估
在加熱槽內放置光擴散板於溫度60°C、9(TC及ll〇°C Γ: 下維持500小時並提供至高溫試驗後,以目視觀察外觀以 判定是否變形,同時硏究有無外溢。還有,以「Α」表示即 使以高溫試驗亦無變化的情況,以「外溢」表示發生外溢 之光擴散板、以「變形」表示有變形之光擴散板。 結果示於表 -33- 200903036 表1 厚度 霧度 各向異 顯示品質 耐久性 性度f18 60°C 90°C 110°C 實施例1 1mm 99% 3 A 外溢 外溢 變形、外溢 2mm 99% 3 A 外溢 外溢 變形、外溢 實施例2 1mm 98% 4 C 外溢 外溢 變形 2mm 99% 4 A 外溢 外溢 變形 實施例3 1mm 99% 2.7 A A A A 2mm 99% 2.7 A A A A 實施例4 1mm 98% 2.7 C A A A 2mm 99% 2.7 A A A A 比較例1 2mm 99%以上 1 B A A A 比較例2 2mm 99%以上 1 B A 變形 變形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垂直型背光單元(或面光源裝置) 與具備該單元之液晶顯示裝置之一範例的槪略分解截面 圖。 第2圖係顯示光擴散板與管狀光源之關係的模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液晶顯示單元 2 液晶胞 3a 透明零件 3b 透明零件 4a 透明電極 -34- 200903036 4b 透 明 電 極 5 液 晶 6 彩 色 濾 光片 7 第 1 偏 光板 8 偏 光 層 9a 保 護 層 9b 保 護 層 10 抗 反 射 層 11 相 位 差 膜 12 第 2 偏 光板 13 偏 光 層 14a 保 護 層 14b 保 護 層 15 相 位 差 膜 2 1 垂 直 型 背光單元(或面光源裝置) 22 管 狀 光 源(冷陰極放電管或螢光燈) 23 反 射 板 24 光 擴 散 板 24a 各 異 向 性散射層 24b 透 明 樹 脂層 25 鏡 片 膜 (或稜鏡板) 25 a 鋸 齒 狀 之凹凸列(或截面三角形狀之微小稜鏡歹[J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