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15101A - Method and device for guiding side edge of continuously running web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device for guiding side edge of continuously running web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0415101A TW200415101A TW092135841A TW92135841A TW200415101A TW 200415101 A TW200415101 A TW 200415101A TW 092135841 A TW092135841 A TW 092135841A TW 92135841 A TW92135841 A TW 92135841A TW 200415101 A TW200415101 A TW 200415101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arm
- fabric
- guiding
- side edges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6255 plastic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746 body regi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YSUIQYOGTINQIN-UZFYAQMZSA-N 2-amino-9-[(1S,6R,8R,9S,10R,15R,17R,18R)-8-(6-aminopurin-9-yl)-9,18-difluoro-3,12-dihydroxy-3,12-bis(sulfanylidene)-2,4,7,11,13,16-hexaoxa-3lambda5,12lambda5-diphosphatricyclo[13.2.1.06,10]octadecan-17-yl]-1H-purin-6-one Chemical compound NC1=NC2=C(N=CN2[C@@H]2O[C@@H]3COP(S)(=O)O[C@@H]4[C@@H](COP(S)(=O)O[C@@H]2[C@@H]3F)O[C@H]([C@H]4F)N2C=NC3=C2N=CN=C3N)C(=O)N1 YSUIQYOGTINQIN-UZFYAQMZ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11 Urethane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4 continuous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3 pa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00 uri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 B65H23/032—Controll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 B65H23/038—Controlling transverse register of web by roll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64—Transferring, feeding or handling devices; Dri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72—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 B65H23/02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by tentering devices
- B65H23/025—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by tentering devices by rollers
- B65H23/0251—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by tentering devices by rollers with a straight ax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200415101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在使由不織布或塑膠薄膜或紙所構成 的撓性的織物連續朝機械方向運行時,可將該織物的側緣 引導至垂直相交於機械方向的交叉方向的所需要的位置的 方法及其裝置。 【先前技術】 镛 以往,在使由不織布或塑膠薄膜或紙所構成的撓性的 織物連續朝機械方向運行時,會使引導滾子接觸於該織物 的側緣附近,該引導滾子是繞著相對於機械方向以預定的 角度傾斜延伸的軸來旋轉,使織物的寬度擴展而使其側緣 移動(專利文獻1、2、3)。藉此,也可能使織物的皺摺延 伸。在專利文獻1中,是揭示了,合倂使用了這種引導滾 子與織物的位置檢測手段,來將行駛中的織物的側緣引導 到交叉方向的所需要位置的方法。 參 〔專利文獻1〕 英國專利1 3 73 682號公報 〔專利文獻2〕 美國專利4920622號公報 〔專利文獻3〕 美國專利27 1 8046號公報 -5- (2) (2)200415101 【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在專利文獻1〜3中所揭示的裝置中,除了將引導滾 子固定成相對於機械方向成一定的角度的方式之外,也可 作成使該引導滾子與織物的接觸壓力產生變化、或者作成 讓一對引導滾子從厚度方向鉗夾住織物,且能夠使對於織 物的鉗夾壓力產生變化。在藉由接觸壓力或鉗夾壓力的變 化來使在交叉方向偏離所需要的位置的織物的側緣引導至 上述所需要的位置時,雖然很容易使其側緣朝向引導滾子 的軸方向外側,也就是朝向織物的寬度方向也就是交叉方 向的外側移動,而朝向例如交叉方向的內側移動卻很難。 在具有引導滾子的上述以往的裝置中,並不能將織物側緣 一點點精確地進行引導,有時也無法使織物的側緣的位置 劇烈地變化。除此之外,當要使緊緊地捲繞於滾子芯部的 不織布或塑膠薄膜等的織物一邊朝向機械方向抽出一邊將 其運行時,織物從緊緊捲繞的狀態解放的話,織物的寬度 會微妙地產生變化,即使由於將解放的織物朝向機械方向 拉伸其寬度也會微妙地產生變化。在這些變化共同的影響 之下,織物的寬度並不穩定,換言之,交叉方向的織物側 緣的位置並不穩定,所以很難一邊利用該側緣一邊連續生 產尺寸精度優異的製品。 本發明的課題,要提供一種,當朝向機械方向連續運 行的織物的側緣偏離交叉方向的所需要的位置時,能容易 -6 - (3) (3)200415101 地將應修正位置的側緣引導至上述的所需要的位置之方法 及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用來解決上述課題的發明,是由關於方法的第1發明 與關於裝置的第2發明所構成。上述第1發明的對象,是 一種方法,朝向機械方向連續運行的織物,在垂直相交於 上述機械方向的交叉方向具有一對的相對向側緣,使繞著 位於上述機械方向與交叉方向之間的軸部周圍旋轉的滾 子,相對於上述相對向側緣的至少其中一方的附近處進行 接觸,使至少上述其中一方的側緣引導至上述交叉方向的 所需要的位置。 關於這種方法,上述第1發明的技術特徵如下。將具 有基端部與其相對側端部的前端部的臂部的上述基端部安 裝在可往復旋轉運動的支軸,以上述支軸爲中心,將上述 臂部作成可朝向上述交叉方向的內側及外側往復迴旋運 動。使上述滾子的上述軸部支承於上述臂部的上述前端 部,上述滾子也以上述支軸爲中心形成爲可進行往復迴旋 運動。在上述機械方向的上述滾子的下游側檢測出上述其 中一方的側緣在引導之後的位置,根據所檢測出的上述位 置與上述所需要的位置的差異,經由使上述臂部迴旋的驅 動手段,將上述臂部以所需要的角度朝向上述交叉方向的 內側及外側的其中一方進行迴旋° 在第1發明中,具有如下的實施方式。 (4) (4)200415101 (1) 上述驅動手段是具有伺服馬達的伸縮臂,根據上 述所檢測出的位置與上述所需要的位置的差異來決定上述 伺服馬達的旋轉方向與轉數,來使上述伸縮臂進行伸縮, 藉由其伸縮來引導上述側緣。 (2) 使上述滾子抵接在上述織物的至少其中一面。 (3) 上述滾子是由相互平行的一對滾子所構成,藉由 上述一對的滾子來將至少其中一方的上述側緣的附近鉗夾 住。 (4) 在一對的上述側緣的個別位置附近處設置上述滾 子’來將上述側緣的個別位置引導至上述所需要的位置。 上述桌2發明的對象,是一種裝置,朝向機械方向連 續運行的織物,在垂直相交於上述機械方向的交叉方向具 有一對的相對向側緣,使繞著位於上述機械方向與交叉方 向之間的軸部周圍旋轉的滾子,相對於上述相對向側緣的 至少其中一方的附近處進行接觸,使至少上述其中一方的 側緣引導至上述交叉方向的所需要的位置。 關於這種方法,上述第2發明的技術特徵如下。上述 滾子的上述軸部是被支承在具有基端部與其相反側端部的 前端部的臂部的上述前端部。上述臂部是形成爲,其上述 基端部是被安裝在可進行往復旋轉運動的支軸,且以支軸 爲中心,可與上述滾子一起朝向上述交叉方向的內側及外 側進行往復迴旋運動。在上述機械方向的上述滾子的下游 側,設置有用來檢測上述其中一方的側緣經過引導後的位 置的手段。藉由將上述臂部連結到根據上述手段所檢測出 -8 - (5) (5)200415101 的上述位置與上述所需要的位置的差異所作動的驅動手 段,將該臂部以所需要的角度朝向上述交叉方向的內側及 外側的其中一方進行迴旋運動。 在上述第2發明,具有如下述的實施方式。 (1 )在上述驅動手段包含有具有伺服馬達的伸縮臂。 (2) 上述滾子會接觸於上述織物的至少其中一面。 (3) 上述滾子是相互平行的一對滾子,藉由上述一對 的滾子來鉗夾住至少其中一方的上述側緣的附近處。 (4) 以能位於一對的上述側緣的個別位置的附近處的 方式,來設置上述滾子。 【實施方式】 第1圖所示的部分剖面平面圖所示的用後即棄式尿布 1 ’是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及裝置所得到的構造。尿布1, 是由:透液式表面薄片2、不透液式背面薄片3、以及中 介在兩薄片2、3之間的吸液性芯片4所構成,具有前後 方向(圖的縱方向)與身體方向(圖的橫方向)。尿布1的周 緣部,是由:互相平行朝前後方向延伸的一對側緣11、 與互相平行朝身體方向延伸的一對端緣部1 2所構成。在 尿布1的前後方向,是形成有:前身體區域6、後身體區 域7、以及位於這些區域6、7之間的屁股下方區域8,由 後身體區域7的兩側緣1 1起,接合帶1 3是朝側邊延伸。 在尿布1,在表面薄片2是使用透液性的例如不織布或開 ?匕塑膠薄膜,在背面薄片3是使用不透液性的例如塑膠薄 -9 - (6) 200415101 膜或不織布、或塑膠薄膜與不織布的積疊薄片。在 1,是將彈性構件以伸長狀態沿著側緣11或端緣部] 行安裝。 第2圖是部分地顯示尿布1的連續生產製程的 圖,第3圖是其平面圖的部分放大圖,第4圖是其放 的IV — IV線端視圖的局部省略顯示圖。在第2圖中 爲尿布1的背面薄片3使用的第一'連續織物21是從 上方朝向下方朝向機械方向MD連續地運行。第一連 物21,藉由通過布邊控制機40來調整成所需要的寬 後,將芯片4在機械方向MD間歇地並排載置。然後 芯片4上面供給要成爲表面薄片2的第二連續織物 第一連續織物21與第二連續織物22會在芯片4的周 外側藉由黏接或融接的方式接合,而形成了連續複 26。連續複合體26,在相鄰的芯片4與4之間,會 垂直相交於機械方向M D的交叉方向CD被切斷,將 帶13安裝在第一連續織物21,則成爲第1圖的尿布 在第2、3、4圖中,流動於製程的第一、第二連續 21、22及芯片4是以假想線顯示,在第2圖中,尿 是以部分剖面圖顯示。 第一連續織物21,具有在交叉方向CD相對向而 機械方向MD平行延伸的一對第一側緣3 1與第二 32。布邊控制機40,是要將第一側緣31的附近及第 緣32的附近中至少其中一方引導至交叉方向CD的 位置來將第一連續織物21調整成所需要的寬度的對 尿布 2進 平面 大圖 ,作 圖的 續織 度之 ,在 22, 緣部 合體 朝向 接合 1 ° 織物 布1 朝向 側緣 二側 預定 於第 -10- (7) 200415101 一連續織物2 1的控制手段。圖示例子的布邊控制I 是由:將第一側緣3 1作爲對象的第一布邊控制機 將第二側緣3 2作爲對象的第二布邊控制機4 2所構 兩布邊控制機41、42,實際上是相同的構造,在| 〜第4圖中主要是針對第一布邊控制機41來加以 在該發明中,所謂的側緣的附近處,是包含側緣與 處。 第一布邊控制機4 1,具有相對於橫切第一連 21的基板46而安裝成可朝交叉方向CD移動的 47。在可動板47,是安裝有致動器48、與迴旋臂 基板46,在設置於機械方向MD的下游側朝向交 CD延伸的支承桿51是安裝著光電感應器單元52 感應器單元52與致動器48是電連接著,藉由光電 單元5 2檢測出第一連續織物2 1的第一側緣的位置 會將在尿布1的生產製程的第一側緣31的預定的 所檢測的位置進行比對,來計算出將第一側緣3 1 該預定的位置所需要的方向與距離。致動器48 有:伺服馬達5 3、伸縮臂5 4、以及中介在馬達5 3 臂54之間的萬向滾珠螺桿(沒有圖示),藉由使馬達 應於所算出的方向與距離來進行旋轉,而可以使 54進行延伸或收縮。伸縮臂54的前端部分,是經 軸56可轉動地連結在迴旋臂49的前端部59。 49,是經由支軸58來將前端部59的相反端部的 57安裝在可動板47,且可將支軸58作爲中心朝向 幾40, 41、與 成。這 I 2圖 說明。 其附近 續織物 可動板 49。在 叉方向 。光電 感應器 的話, 位置與 移動到 ,是具 與伸縮 ;53對 伸縮臂 由連結 迴旋臂 基端部 交叉方 -11 - (8) (8)200415101 向CD進行往復迴旋運動。在迴旋臂49的前端部59 ’是 安裝有包含在第4圖中上下並排的第一、第二鉗夾滾子 61、62的滾子單元63。滾子單元63,是具有:固定在迴 旋臂4 9的托架6 4、從該托架6 4延伸以其兩端部來支承 第一紺夾滾子61的第一旋轉軸66的支承體67、以及從 托架64延伸來支承第二鉗夾滾子62的第二旋轉軸68。 第一鉗夾滾子61與第二鉗夾滾子62,可繞著第一旋轉軸 66與第二旋轉軸68朝機械方向MD或是朝相反方向都可 自由旋轉。 第4圖所示的光電感應器單元52,具有上臂部82與 下臂部83,在上臂部82,是安裝有朝向交叉方向CD長 長地延伸的光投射器8 2 a,在下臂部8 3則安裝有朝向交 叉方向CD長長地延伸的受光器83a,來自於受光器83a 的輸出線83b則是朝向致動器48延伸。光電感應器單元 5 2,能夠檢測出以假想線所顯示的第一連續織物2 1的第 一側緣3 1。如第2圖、第3圖顯示,在布邊控制機40之 中的第二布邊控制機42,光電感應器單元152是被安裝 在支承桿151,而在第4圖中,該光電感應器單元152的 圖示是予以省略。 在布邊控制機40中,根據藉由位於較第一布邊控制 機4 1更下游側的光電感應器單元5 2所檢測出的第一側緣 3 1的實際位置與第一側緣3 1的預定位置的比對,來讓致 動器48作動的話,連結於伸縮臂54的迴旋臂49會以支 軸5 8爲中心朝向交叉方向C D的內側或外側也就是朝向 -12- (9) (9)200415101 第一連續織物2 1的寬度方向內側或外側迴旋所需要的角 度。伴隨該迴旋動作,位於迴旋臂49的前端部59的滾子 單元63也會進行迴旋動作。 在滾子單元63,第一鉗夾滾子61的第一旋轉軸66 與第二鉗夾滾子62的第二旋轉軸68,是在機械方向MD 與交叉方向CD之間,通常是延伸成爲與機械方向MD交 叉。在第2圖 '第3圖,以實線顯示從交叉方向CD稍微 朝向機械方向MD迴旋而朝向第一連續織物21的寬度方 向延伸的第一鉗夾滾子61。第二鉗夾滾子62,是隱藏在 第一鉗夾滾子61下而沒有呈現在圖面。當迴旋臂49從第 一連續織物2 1的寬度方向內側朝向外側迴旋時,滾子單 元63’是使以第一、第二鉗夾滾子61、62所鉗夾著的第 一連續織物2 1的第一側緣3 1的附近朝向寬度方向外側移 動。此時,在第2圖、第3圖中,在交叉方向CD大致一 致的第一、第二鉗夾滾子61、62,是迴旋成:讓位於第 一連續織物2 1的寬度方向內側的內端部6 1 a、6 2 a較位於 第一連續織物21的寬度方向外側的外端部6 1 b、6 2 b更位 於機械方向MD的下游側。換言之,在滾子單元63,迴 旋臂49從第一連續織物2 1的寬度方向內側朝向外側迴旋 的話,第一、第二鉗夾滾子61、62的第一、第二旋轉軸 66、68,會迴旋成讓相對於機械方向MD的傾斜角度α變 小。安裝著第一布邊控制機4 1的可動板47,會調整、固 定交叉方向CD的位置,讓第一、第二鉗夾滾子61、62 能經常在第一連續織物2 1的第一側緣3 1附近反覆進行迴 -13- (10) (10)200415101 旋動作。 布邊控制機40中的第二布邊控制機42,是與第一布 邊控制機4 1同樣的,具有:安裝成可相對於基板46來調 整交叉方向CD的位置的可動板147'致動器148、迴旋 臂149、支軸158、滾子單元163、以及光電感應器單元 152。其參照圖號中1〇〇號的數字,是代表是形成於第二 布邊控制機42的構造。在第二布邊控制機42中,滾子單 元1 63是相對於第一布邊控制機4 1的滾子單元63配置成 鏡面對稱,致動器148或迴旋臂149等,是以滾子單元 163可進行這種配置的適當的設計而被安裝在可動板 1 4 7。根據來自於用來檢測第二側緣3 2的位置的光電感應 器單元152的資料而進行往復迴旋運動的迴旋臂149如果 從第一連續織物2 1的寬度方向內側朝向外側迴旋的話, 滾子單元163的第一鉗夾滾子161與第二鉗夾滾子162, 是與滾子單元63的第一鉗夾滾子61與第二鉗夾滾子62 同樣的,會將滾子的內端部161a、162a朝向機械方向MD 的下游側,另一方面,會將滾子的外端部161b、162b朝 向機械方向MD的上流側,以讓相對於機械方向MD的傾 斜角度Θ依序變小的方式,在第二側緣3 2的附近迴旋動 作。第一、第二布邊控制機41、42,是互相獨立作動的 構造。 第5圖,是第3圖的V— V線端視圖,是顯示第二布 邊控制機42與光電感應器單元152的側面形狀。可是, 該圖的滾子單元163的方向,是與交叉方向CD —致。在 -14- (11) 200415101 第二布邊控制器42中,迴旋臂149的支軸 方向MD的上流側,是可轉動地被安裝在可 定的台座171。迴旋臂149 ’是從機械方向 朝向下游側延伸’在刖纟而部1 5 9固定著滾子 前端部159,是經由連結軸156而可繞著連 動地安裝著致動器148的伸縮臂154。滾子 有第一鉗夾滾子161與第二鉗夾滾子162, 滾子161、162而水平地朝機械方向MD運 所顯示的第一連續織物21,會通過光電感 而朝向機械方向MD的下游側。 第6圖、第7圖、第8圖,是第5圖的 的放大圖、與同圖的 VI1— VII線及 VI11· 圖。滾子單元163’具有固定在迴旋臂149 托架164,具有:位於靠近第一連續織物2 內側的內面部1 7 3、與位於靠近外側的外面 面部起,用來支承第一鉗夾滾子161的圓柱 水平地延伸,在臂部1 7 6的內端部是經由連 著在第8圖成Π字型的支承體167。支承體 轉地支承著第一鉗夾滾子161的第一旋轉車 部。由內面部173起,還水平地延伸著用來 滾子162的第二旋轉軸168。第二旋轉軸1 地被安裝在托架164。在托架164的外面部 臂部176的外端部176b是突出著,在被固 17 6b的板構件179是安裝著鉗夾用線圈彈彳 1 58是在機械 動板1 4 7所固 MD的上流側 單元163 。在 結軸1 5 6的轉 單元 163 ,具 被鉗夾在該兩 行的以假想線 應器單元1 5 2 f滾子單元163 - VIII線端視 的托架1 64。 1的寬度方向 部1 7 4,由內 狀臂部176是 結部1 7 7安裝 167,是可旋 由1 6 6的兩端 支承第二鉗夾 68,是可旋轉 174,圓柱狀 定在其外端部 變1 81的其中 -15- (12) (12)200415101 一端部。彈簧181的另一端部,是被安裝在托架164的角 板 172a 。 該滾子單元163,其托架164是與迴旋臂149成爲一 體而將支軸1 5 8朝中心進行往復迴旋運動。第一鉗夾滾子 161 ’是以第一旋轉軸166爲中心可朝向機械方向md的 下游側及上流側旋轉,圓柱狀臂部〗7 6是被支承在托架 164而可朝雙頭箭頭A(參照第6圖)方向轉動。第一鉗夾 滾子161’藉由圓柱狀臂部176的轉動,可抵接或分離於 第二鉗夾滾子162,而藉由彈簧181的作用是被朝向抵接 於第二鉗夾滾子162的方向彈壓。第一鉗夾滾子ι61,在 連結部177也可朝雙頭箭頭B(參照第8圖)方向轉動。第 二鉗夾滾子162’是經由第二旋轉軸167被支承在托架 1 64,可朝向機械方向MD的下游側及上流側旋轉。以第 一鉗夾滾子161與第二鉗夾滾子162所鉗夾的第一連續織 物21的第二側緣32附近,藉由讓第一鉗夾滾子161朝向 雙頭箭頭A方向與B方向擺動,會更緊貼於兩滾子161、 162,而可以循跡於兩滾子161、162的往復迴旋運動。 藉由滾子單元63與163鉗夾著第一側緣31的附近與 第二側緣3 2的附近的第一連續織物2 1,是藉由讓滾子單 元63的第一、第二鉗夾滾子61與62、滾子單元163的 第一、第二鉗夾滾子1 6 1、1 62相對於機械方向MD傾斜 α與/5 的角度,則在朝機械方向MD運行的第一連續織物 21,會有使第一連續織物21的寬度加寬的力量作用在第 -16- (13) (13)200415101 一側緣3 1與第二側緣3 2之間。進入到布邊控制器4 0的 第一連續織物2 1,如果產生皺摺的話,則藉由受到加寬 寬度的作用會讓皺摺消失。當不需要這種作用時,則將滾 子單元63、163朝向讓傾斜角度α、/3變大的方向迴旋。 則第一、第二鉗夾滾子61、62、與161、162,藉由將支 軸5 8與支軸1 5 8作爲中心的迴旋方向的選擇,則可以使 鉗夾著的第一側緣3 1附近與第二側緣3 2附近,與迴旋運 動的滾子61、62、161、162 —起朝向第一連續織物21的 寬度方向的外側或內側移動。 該發明的方法與裝置,是將第一、第二鉗夾滾子61 與62、161與162其迴旋方向與迴旋的量(也就是迴旋角 度)連結到光電感應器單元52、152所檢測出的第一連續 織物2 1的第一、第二側緣3 1、3 2的位置來控制第一連續 織物21的運行,將該光電感應器單元52、152接近配置 到滾子單元63、163的下游側,來將這些單元的第一、第 二鉗夾滾子61與62、161與162的迴旋所造成的影響迅 速地回饋到致動器48、1 48,則對於第一連續織物2 1的 控制會變得迅速且高精度。而如果使伺服馬達53、153高 速旋轉而加快滾子單元63、163的迴旋速度的話,也可使 第一、第二側緣3 1、3 2的位置迅速地變化。 第9圖、第1〇圖,是顯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一個 例子的與第3圖、第4圖同樣的圖面。圖示例子的布邊控 制機40與第2圖〜第4圖不同之處,是第一布邊控制機 41與第二布邊控制機42只具有抵接於第一連續織物21 -17- (14) (14)200415101 的下面部的下方滾子262、362,並不具有抵接於第一連 續織物21的上面部的上方滾子。下方滾子262、362,雖 然是設置在與第4圖的第二鉗夾滾子62、162大致相同的 位置,而在第9圖、第1〇圖的第一布邊控制機41中,托 , 架2 64對於迴旋臂249是安裝成可將迴旋臂249作爲中心 進行迴旋,藉由適當地迴旋該托架264,安裝在托架164 的下方滾子2 6 2會從第一連續織物2 1的寬度方向外側朝 向內側傾斜成上升斜度(參照第1 〇圖)。第二布邊控制機 鲁 42的下方滾子362也是同樣地朝向第一連續織物21的內 側傾斜成上升斜度。第一連續織物2 1,是藉由讓下方滾 子2 62、3 62從下方壓接於第一側緣31與第二側緣32的 附近而成爲第10圖的狀態,這些滾子262、362藉由與迴 旋臂249、349 —起朝向第一連續織物21的寬度方向進行 往復迴旋運動,則可以將第一、第二側緣3 1、3 2引導至 所需要的位置。在該實施方式,也是以光電感應器單元 2 5 2、3 5 2檢測出引導之後第一側緣31與第二側緣32所 馨 運行的位置.,藉由致動器24 8、3 4 8的作用則可以將側緣 31、32引導成更接近預定的位置。下方滾子262、362的 斜度的程度,可以因應第一連續織物2 1的可撓性、伸縮 · 性、表面的滑動容易程度的性質來進行適當的調整。 在圖示例子中,雖然是藉由第一布邊控制機41與第 二布邊控制機42來將第一連續織物2 1的第一側緣3 1附 近與第二側緣3 2附近引導至所需要的位置,可是在該發 明中,也可以只將其中一邊的側緣附近引導至所需要的位 -18- (15) (15)200415101 置。在圖示例子中,上下並列的例如第一鉗夾滾子6 1與 第二鉗夾滾子 62的位置,也可以交錯成在機械方向 MD 其中一方位於上流側,讓另一方位於下游側。第一鉗夾滾 子61或第二鉗夾滾子62等的滾子的材質、表面加工的狀 態、滾子長度或直徑,可藉由實施於第一連續織物2 1的 加工狀態或情況、或預先對第一連續織物2 1塗敷的黏接 劑的塗敷狀態等來適當地選擇。例如,滾子的材質,可將 聚氨酯橡膠或矽膠等加工成海綿狀,也可以使用金屬材 料。滾子的表面,也可實施絲光面處理等的表面處理來調 整對於第一連續織物2 1的容易滑動的程度。而用來檢測 第一側緣3 1或第二側緣3 2的位置的手段,也可以用與圖 示例子相異的光學手段或其他物理手段。以使用在用後即 棄式尿布1的第一連續織物2 1爲例來說明的本發明,即 使對於第二連續織物22或使用在尿布1以外的連續織物 也可以實施。 【發明效果】 在該發明中,是將可旋轉的滾子抵接於朝向機械方向 連續運行的織物的側緣附近而朝向交叉方向引導其側緣的 滾子,是朝向織物的寬度方向的外側及內側形成爲可迴 旋,根據運行的織物的側緣的檢測結果來決定迴旋時對於 機械方向的方向與量(角度)。在這種發明,藉由改變對於 機械方向的滾子的角度,則可以改變對於織物的擴大寬度 的力量,並且藉由滾子的迴旋運動,可以強制地且迅速地 -19- (16) (16)200415101 使織物的側緣的位置移動,而能容易地將織物的側緣高精 度且迅速地引導至預定的位置。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用後即棄式尿布的部分剖面俯視圖。 第2圖是用後即棄式尿布的生產製程的部分圖。 第3圖是第2圖的部分放大圖。 第4圖是第3圖的iv— IV線端視圖。 第5圖是第3圖的v_V線端視圖。 第6圖是第5圖的部分放大圖。 第7圖是第5圖的VII — VII線端視圖。 第8圖是第5圖的VIII— VIII線端視圖。 第9圖是顯示實施方式的一例的與第3圖同樣的圖 面。 第10圖是顯示實施方式的一例的與第4圖同樣的圖 面。 〔圖號說明〕 21 :織物 3 1 :側緣 3 2 :側緣 49 :臂部 5 7 :基端部 5 3 :伺服馬達 20- (17) (17)200415101 54 :伸縮臂 5 8 :支軸 5 9 :前端部 6 1 :滾子 62 :滾子 6 6 :軸部 6 8 :軸部 1 4 9 :臂部 1 5 7 :基端部 1 5 3 :伺服馬達 1 5 4 :伸縮臂 158 :支軸 1 5 9 :前端部 161 :滾子 1 6 2 :滾子 1 6 6 :軸部 168 :軸部 2 6 1 :軸部 2 6 1 :軸部 3 6 1 :滾子 3 6 2 :滾子 M D :機械方向
Claims (1)
- (1) (1)200415101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用來引導連續運行之織物的側緣之方法,朝向 機械方向連續運行的織物,在垂直相交於上述機械方向的 交叉方向具有一對的相對向側緣,使繞著位於上述機械方 · 向與交叉方向之間的軸部周圍旋轉的滾子,相對於上述相 對向側緣的至少其中一方的附近處進行接觸,使至少上述 其中一方的側緣引導至上述交叉方向的所需要的位置的用 來引導連續運行之織物的側緣之方法,其特徵爲: 鲁 將具有基端部與其相對側端部的前端部的臂部的上述 基端部安裝在可往復旋轉運動的支軸,以上述支軸爲中 心’將上述臂部作成可朝向上述交叉方向的內側及外側往 復迴旋運動,並且使上述滾子的上述軸部支承於上述臂部 的上述前端部,上述滾子也以上述支軸爲中心形成爲可進 行往復迴旋運動,在上述機械方向的上述滾子的下游側檢 測出上述其中一方的側緣經過引導之後的位置,根據所檢 測出的上述位置與上述所需要的位置的差異,經由使上述 · 臂部迴旋的驅動手段,將上述臂部僅以所需要的角度朝向 上述交叉方向的內側及外側的其中一方進行迴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來引導連續運行之織物’ 的側緣之方法,其中上述驅動手段是具有伺服馬達的伸縮 . 臂,根據上述所檢測出的位置與上述所需要的位置的差異 來決定上述伺服馬達的旋轉方向與轉數,來使上述伸縮臂 進行伸縮,藉由其伸縮來引導上述側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用來引導連續運行之 -22- (2) (2)200415101 織物的側緣之方法,其中使上述滾子抵接在上述織物的至 少其中一面。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用來引導連續運行之 織物的側緣之方法,其中上述滾子是由相互平行的一對滾 子所構成,藉由上述一對的滾子來使至少其中一方的上述 側緣的附近鉗夾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用來引導連續運行之 織物的側緣之方法,其中在一對的上述側緣的個別位置附 近處設置上述滾子,來將上述側緣的個別位置引導至上述 所需要的位置。 6 · —種用來引導連續運行之織物的側緣之裝置,朝向 機械方向連續運行的織物,在垂直相交於上述機械方向的 交叉方向具有一對的相對向側緣,使繞著位於上述機械方 向與交叉方向之間的軸部周圍旋轉的滾子,相對於上述相 對向側緣的至少其中一方的附近處進行接觸,使至少上述 其中一方的側緣引導至上述交叉方向的所需要的位置的用 來引導連續運行之織物.的側緣之裝置,其特徵爲: 上述滾子的上述軸部是被支承在具有基端部與其相反 側端部的前端部的臂部的上述前端部,上述臂部是形成 爲,其上述基端部是被安裝在可進行往復旋轉運動的支 軸,且以支軸爲中心,可與上述滾子一起朝向上述交叉方 向的內側及外側進行往復迴旋運動,在上述機械方向的上 述滾子的下游側,設置有用來檢測上述其中一方的側緣經 過引導後的位置的手段,藉由讓上述臂部連結到根據上述 -23- (3) (3)200415101 手段所k測出的上述k置與上述所需要的位置的差異所作 動的驅動手fe,將該臂部僅以所需要的角度朝向上述交叉 方向的內側及外側的其中一方進行迴旋運動。 ·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用來引導連續運行之織物 · 的側緣之裝置,其中在上述驅動手段包含有具有伺服馬達 的伸縮臂。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的用來引導連續運行之 織物的側緣之裝置’其中上述滾子會接觸於上述織物的至 · 少其中一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的用來引導連續運行之 織物的側緣之裝置,其中上述滾子是相互平行的一對滾 子,藉由上述一對的滾子來鉗夾住至少其中一方的上述側 緣的附近處。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的用來引導連續運行 之織物的側緣之裝置,其中以能位於一對的上述側緣的個 別位置的附近處的方式,來設置有上述滾子。 肇 -24-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005961A JP4503929B2 (ja) | 2003-01-14 | 2003-01-14 | 連続して走行するウエブの側縁をガイド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415101A true TW200415101A (en) | 2004-08-16 |
Family
ID=32709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2135841A TW200415101A (en) | 2003-01-14 | 2003-12-17 | Method and device for guiding side edge of continuously running web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50056678A1 (zh) |
EP (1) | EP1595835A1 (zh) |
JP (1) | JP4503929B2 (zh) |
TW (1) | TW200415101A (zh) |
WO (1) | WO200406306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456302B2 (en) | 2006-05-18 | 2019-10-29 | Curt G. Joa,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pplication of nested zero waste ear to traveling web |
US9433538B2 (en) | 2006-05-18 | 2016-09-06 | Curt G. Joa,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pplication of nested zero waste ear to traveling web and formation of articles using a dual cut slip unit |
US9944487B2 (en) | 2007-02-21 | 2018-04-17 | Curt G. Joa, Inc. | Single transfer insert plac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9550306B2 (en) | 2007-02-21 | 2017-01-24 | Curt G. Joa, Inc. | Single transfer insert placement and apparatus with cross-direction insert placement control |
JP5363015B2 (ja) | 2007-03-28 | 2013-12-11 | 花王株式会社 | 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
JP2008285267A (ja) * | 2007-05-16 | 2008-11-27 | Sanjo Machine Works Ltd | ウェブ加工装置 |
GB2457009A (en) * | 2007-08-29 | 2009-08-05 | Sca Hygiene Prod Ab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web |
US20090211070A1 (en) * | 2008-02-26 | 2009-08-27 | Uwe Schneider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entering And Spreading A Web |
JP2010227546A (ja) | 2009-03-02 | 2010-10-14 | Uni Charm Corp | 搬送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TWI446974B (zh) | 2009-06-30 | 2014-08-01 | Toray Eng Co Ltd | And a conveyor device for coating the substrate on both sides |
US9089453B2 (en) | 2009-12-30 | 2015-07-28 | Curt G. Joa, Inc. | Method for producing absorbent article with stretch film side panel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mittent discrete components of an absorbent article |
CN102152988B (zh) * | 2011-01-06 | 2013-09-04 | 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薄膜张紧装置 |
US20130063587A1 (en) * | 2011-03-09 | 2013-03-14 | Curt G. Joa,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nimizing waste and improving quality and production in web processing operations by automatic narrow web twist defect correction |
DK2628472T3 (en) | 2012-02-20 | 2016-04-11 | Joa Curt G Inc | A method of forming bonds between the separate components of the disposable |
US9908739B2 (en) | 2012-04-24 | 2018-03-06 | Curt G. Joa,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parallel flared elastics to disposable products and disposable products containing parallel flared elastics |
JP5859918B2 (ja) | 2012-05-31 | 2016-02-16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US9283683B2 (en) | 2013-07-24 | 2016-03-15 | Curt G. Joa, Inc. | Ventilated vacuum commutation structures |
USD704237S1 (en) | 2013-08-23 | 2014-05-06 | Curt G. Joa, Inc. | Ventilated vacuum commutation structure |
USD703711S1 (en) | 2013-08-23 | 2014-04-29 | Curt G. Joa, Inc. | Ventilated vacuum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
USD703712S1 (en) | 2013-08-23 | 2014-04-29 | Curt G. Joa, Inc. | Ventilated vacuum commutation structure |
USD703248S1 (en) | 2013-08-23 | 2014-04-22 | Curt G. Joa, Inc. | Ventilated vacuum commutation structure |
USD703247S1 (en) | 2013-08-23 | 2014-04-22 | Curt G. Joa, Inc. | Ventilated vacuum commutation structure |
US9289329B1 (en) | 2013-12-05 | 2016-03-22 | Curt G. Joa, Inc. | Method for producing pant type diapers |
US10167156B2 (en) | 2015-07-24 | 2019-01-01 | Curt G. Joa, Inc. | Vacuum commut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
WO2017216927A1 (ja) * | 2016-06-16 | 2017-12-21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シート状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CN106743887A (zh) * | 2017-01-09 | 2017-05-31 | 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扩幅纠偏装置 |
CN107521999A (zh) * | 2017-09-22 | 2017-12-29 | 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改码检测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170578A (en) * | 1936-07-02 | 1939-08-22 | Paul A Sperry | Guider |
US2348162A (en) * | 1941-08-25 | 1944-05-02 | Champion Paper & Fibre Co | Web spreader |
US2417447A (en) * | 1945-05-17 | 1947-03-18 | Mount Hope Machinery Ltd | Cloth guider |
US2753591A (en) * | 1953-04-23 | 1956-07-10 | Perkins & Son Inc B F | Apparatus for heating a thermoplastic web and feeding it to an embossing means |
US2718046A (en) * | 1954-03-01 | 1955-09-20 | Sr James C Sutton | Cloth expander and straightener |
US2842361A (en) * | 1956-02-13 | 1958-07-08 | Armco Steel Corp | Automatic strip alignment control |
US3147898A (en) * | 1962-07-10 | 1964-09-08 | William F Huck | Transverse web control devices |
US3752377A (en) * | 1972-09-01 | 1973-08-14 | Mount Hope Machinery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lateral spacings of elongated elements |
US4140574A (en) * | 1978-03-24 | 1979-02-20 | Beloit Corporation | Web spreader and guide |
JPS6169650A (ja) * | 1985-06-24 | 1986-04-10 | Kataoka Kikai Seisakusho:Kk | 走行シ−トの幅広げ方法 |
JPS63188916A (ja) * | 1987-01-31 | 1988-08-04 | Kitamura Kiden Kk | 帯材走行位置制御装置 |
DE8713698U1 (de) * | 1987-03-12 | 1987-12-23 | Erhardt + Leimer GmbH, 8900 Augsburg | Vorrichtung zum Ausbreiten und Führen einer Warenbahn |
JPH0638562Y2 (ja) * | 1989-05-25 | 1994-10-12 | 山九株式会社 | 鋼板の蛇行矯正装置 |
JPH0710334A (ja) * | 1993-06-21 | 1995-01-13 | Bridgestone Corp | 蛇行修正装置 |
JPH10279148A (ja) * | 1997-04-04 | 1998-10-20 | Kazuo Hishinuma | 「ロール状シート材料のひだの除去方法」 |
JPH1143248A (ja) * | 1997-07-25 | 1999-02-16 | Plus Seiki Kk | ウェブライン蛇行調整装置 |
-
2003
- 2003-01-14 JP JP2003005961A patent/JP450392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12-17 TW TW092135841A patent/TW200415101A/zh unknown
-
2004
- 2004-01-13 US US10/755,335 patent/US2005005667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01-14 WO PCT/JP2004/000180 patent/WO2004063069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4-01-14 EP EP04702065A patent/EP1595835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4063069A1 (ja) | 2004-07-29 |
JP2004262556A (ja) | 2004-09-24 |
EP1595835A1 (en) | 2005-11-16 |
JP4503929B2 (ja) | 2010-07-14 |
US20050056678A1 (en) | 2005-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0415101A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guiding side edge of continuously running web | |
JP4015081B2 (ja) | 連続的に供給されるウエブを二つに折り重ねる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 |
JP5023346B2 (ja) | ウェブの折り装置、ウェブの折り方法および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 |
US7060142B2 (en) | Sealing apparatus and sealing method using the sealing apparatus | |
JP4704912B2 (ja) | 折り装置及び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 |
CN102802573A (zh) | 片材的搬送速度控制方法、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穿用物品的制造装置以及穿用物品 | |
JP2659033B2 (ja) | 包装材ウエッブの端同士を接続する装置 | |
EA020829B1 (ru) | Гибочная машина | |
CN102341330B (zh) | 输送器和制造吸收性物品的方法 | |
JP3961688B2 (ja) | カバーゴムシート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 |
JP2004043179A (ja) | ウエブガイダ | |
JP2004043072A (ja) | フィルム接続装置 | |
TWM630637U (zh) | 可撓性材料偏移校正設備 | |
JP3221693B2 (ja) | 製袋包装機 | |
WO2017216927A1 (ja) |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シート状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
JP7411986B2 (ja) | ウエブ処理機のウエブ端末吸着装置 | |
JP7386512B2 (ja) | スリッターの刃物位置決め機構 | |
JPS6169650A (ja) | 走行シ−トの幅広げ方法 | |
JP2001121482A (ja) | シート材の切断方法及び切断装置 | |
JP7411985B2 (ja) | スリッター | |
JPS6241734Y2 (zh) | ||
CN116356496A (zh) | 一种自动拼缝机的转向轮纠偏装置 | |
JP3881896B2 (ja) | シート状体の折重ね装置 | |
WO2022004102A1 (ja) | 欠陥検出装置、および、製袋機 | |
JPH053975B2 (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