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719629Y - 挡风雨条 - Google Patents

挡风雨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19629Y
CN2719629Y CN2004200741000U CN200420074100U CN2719629Y CN 2719629 Y CN2719629 Y CN 2719629Y CN 2004200741000 U CN2004200741000 U CN 2004200741000U CN 200420074100 U CN200420074100 U CN 200420074100U CN 2719629 Y CN2719629 Y CN 271962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weather strip
outshot
hermetic unit
later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200741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谷弘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4200741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1962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1962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1962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挡风雨条连接在车辆的车门开口的整个周围部分。挡风雨条通过挤压模塑形成并且具有大体U形截面并且具有中空密封部分的装饰部分。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以延伸到车辆外侧的方式形成在装饰部分外侧壁部分的外面上。密封部分具有连接到第一突出部分的前端部的一个端部,并且还具有连接到第二突出部分的前端部的另一个端部。第二突出部分放置在挡风雨条的外周边一侧,即放置在当形成挡风雨条的角部时弯曲变形量增加一侧。第二突出部分的沿外侧壁部分的厚度和突出长度中的每一个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通常部分的厚度。从密封部分延伸的海绵状层设置在第二突出部分的外表面侧面上。

Description

挡风雨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车辆的车门开口的周围部分设置的挡风雨条,尤其涉及具有中空的密封部分的挡风雨条。
背景技术
通常,挡风雨条沿诸如汽车的车辆的车门开口的周围部分设置。如图4中所示,挡风雨条70包括具有大体U形截面并且通过配合到形成在车门开口周围部分中的凸缘71中而被保持的装饰部分72,并且还包括以从装饰部分72突出的方式设置的中空密封部分73。当关闭车门时,密封部分73与车门的边缘部分压力接触,从而密封车门和车体之间的间隙。挡风雨条70周边的大部分或全部通过挤压模塑形成。
然而,当挡风雨条70的角部对应于车门开口周围部分的角部,尤其是对应于弯曲角度非常锐利的位置(即角部弯曲以便角度是较小的锐角的地方)形成时,恐怕会出现的缺点是密封部分73塌陷,以及形成双外侧线(即密封部分的外周线和装饰部分的外周线)。因此,采用下面的对策。即通过例如将衬垫插入密封部分73中防止发生断裂变形(例如,见日本实用新型登记No.2,604,441)。作为选择,切去密封部分73的角部,然后通过注模再模制该部分。作为选择,通过注模模制挡风雨条的所有角部。
然而,在利用衬垫的情况下,需要衬垫,即另外的单独的元件。恐怕会出现的缺点是增加挡风雨条生产成本,并且使制造工艺复杂。当再模制切去部分和角部时,需要另外的步骤。因此,恐怕会出现类似的缺点。此外,在挤压模塑部分和注模部分之间出现品质差异。这会导致车辆外观降低。由此,恐怕会降低车辆外观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挡风雨条,该挡风雨条能够防止密封部分在其角部塌陷,并且能够提高生产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挡风雨条,所述挡风雨条具有装饰部分,所述装饰部分具有大体上U形的截面,并且连接在车辆车门开口的周围部分。所述装饰部分具有外侧壁部分,内侧壁部分,以及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用于将两个侧壁部分彼此连接。该挡风雨条还具有中空密封部分,所述中空密封部分在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装饰部分且比所述装饰部分更柔软,并且当车门关闭时压力接触到所述车门的周边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实质上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外侧壁部分之间的边界部分而第二部分放置的比所述第一连接部分更接近所述外侧壁部分的前端。该挡风雨条包括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以从所述装饰部分的所述外侧壁部分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中。所述突出部分沿所述外侧壁部分延伸的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一部分的厚度,所述密封部分在其所述的一部分压力接触到所述车门的周边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在密封部分的底部,在形成挡风雨条的角部时弯曲变形量增加一侧,突出部分以从比密封部分具有更高刚性的装饰部分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突出部分的厚度设定的相对较大。从而,能够防止形成角部时密封部分发生塌陷。因此,这消除了对于插入衬垫和注模密封部分的需要。从而,能够实现降低生产成本和简化制造工艺。由于在挤压模塑部分和注模部分之间不出现品质差异以及降低了密封部分的变形程度,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挡风雨条的优点是提高了外观质量。即使当车门关闭密封部分出现弯曲变形时,上述结构的挡风雨条也能防止出现形成双外侧线的缺点。此外,上述构造的挡风雨条防止在门关闭时由衬垫插入其中引起的弯曲载荷的增加,即密封部分中的反作用力的增加。从而,对于车门的关闭特性具有很小的影响。顺便提一句,在本申请中,突出部分的“底端部”指示外侧壁的外表面的位置(即图3中“B”所表示的位置),即位于与侧壁的装饰部分的内表面相距一个侧壁厚度的位置的部分。此外,底端部(下面将描述)的厚度由图3中的W1表示。突出长度由“h”表示。突出部分的前端部的厚度由“W2”表示。密封部分的厚度由“T”表示。
所述突出部分底端部的厚度优选等于或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
根据上述结构,增强了本发明的效果。顺便说一句,在上述说明中,表述“等于或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可以由下面的表述代替“等于或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并且等于或小于其厚度的六倍”。这足以降低形成挡风雨条角部时的弯曲变形量,并增加密封部分和突出部分中的每一个的刚度。当增加密封部分和突出部分中的每一个的刚度时,增加了车门关闭时密封部分上的弯曲载荷。即恐怕密封部分的反作用力会增加并且车门的关闭特性会降低。考虑到这种情况,突出部分底端部的厚度设定为等于或大于压力接触到车门周边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并且等于或小于该部分厚度的六倍。从而,上述结构考虑到弯曲变形量、弯曲载荷、密封性、以及车门的关闭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充分平衡的挡风雨条。例如,在至少突出部分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中的一个侧面和外侧壁部分的侧面实质上以直角相交的情况下,更优选的方式是,突出部分底端部的厚度等于或大于压力接触到车门周边部分的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并且等于或小于该部分厚度T的四倍。顺便说一句,当突出部分底端部的厚度小于压力接触到车门周边部分的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时,恐怕突出部分不能具有足以消除上述缺点的希望的刚度。相反,在底端部的厚度增加太多(例如,超过压力接触到车门周边部分的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六倍)的情况下,刚度变得太高,结果,发生诸如弯曲载荷增加的缺点。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出部分底端部的厚度优选等于或大于从所述外侧壁部分的前端部到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底端部之间的边界部分的长度的四分之一。从所述外侧壁部分的前端部到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底端部之间的边界部分的长度在图3中由“W3”表示。
上述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本发明的效果。顺便提一句,在上述结构的描述中,表述“等于或大于从所述外侧壁部分的前端部到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底端部之间的边界部分的长度的四分之一”可以由下面的表述代替:“等于或大于从所述外侧壁部分的前端部到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底端部之间的边界部分的长度的四分之一并且等于或小于该长度的一半”。例如,在至少突出部分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中的一个侧面和外侧壁部分的侧面实质上以直角相交的情况下,更优选的方式是,突出部分底端部的厚度等于或大于长度W3的四分之一,并且等于和小于长度W3的三分之一。
在上述一个结构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出部分前端部的厚度优选等于或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
根据上述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本发明的优点。对于该构造的上述说明中的表述“等于或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可以由下面表述代替“等于或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并且等于或小于该部分的厚度的三倍”。
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实施方式中,从所述突出部分的底端部到其前端部的突出长度优选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
根据上述内容,进一步增强了上述结构的优点。
所述突出长度优选等于或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
根据上述内容,进一步增强了本发明的优点。顺便说一句,在该结构上述说明中的表述“等于或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可以由下述表述代替:“等于或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厚度的两倍并且等于或小于该部分厚度的四倍”。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出部分的截面面积优选等于或大于由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厚度的平方获得的面积的四倍。
由此,上述结构的优点进一步增强。顺便说一句,在该结构上述说明中的表述“等于或大于由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厚度的平方获得的面积的四倍”可以由下述表述代替:“所述突出部分的截面面积优选等于或大于由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厚度的平方获得的面积的四倍并且等于或小于所述部分的厚度的平方获得的面积的十四倍”。例如,在至少突出部分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中的一个侧面和外侧壁部分的侧面实质上以直角相交的情况下,更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突出部分的截面面积等于或大于由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平方获得的面积的四倍并且等于或小于由所述部分的厚度的平方获得的面积的十倍。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部分的整体优选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从而沿所述外侧壁部分延伸的方向放置的与距离至少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相比更接近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侧。
根据上述结构,挡风雨条如此构造,即整个密封部分不沿弯曲变形量增加的挡风雨条角部的外周边的方向从第二连接部分突出,即全部密封部分与距离第二连接部分相比更接近角部的内周边侧面设置。从而,上述挡风雨条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对应于角部一部分的密封部分塌陷。此外,即使当关闭车门密封部分弯曲变形时也难于引起形成双外侧线的缺点。从而,更进一步增强了上述结构的优点。顺便说一句,表述“所述密封部分的整体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从而沿所述外侧壁部分延伸的方向放置的与距离至少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相比更接近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侧”所代表的构造包括下面的构造:在第二连接部分一侧,即形成挡风雨条的角部时弯曲变形量增加一侧,密封部分的一部分以从突出部分的前端部继续延伸到突出部分的其余部分的方式延伸,并且还朝向车辆的外侧以倾斜到连接到车门开口的周围部分的挡风雨条的内周边侧面的方式延伸。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突出部分的厚度优选朝向其底端部增加。
上述结构考虑到弯曲变形量、弯曲载荷、密封性、以及车门的关闭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充分平衡的挡风雨条。
装饰部分优选由固体(硬)橡胶制造。
密封部分优选由海绵状橡胶制造。
附图说明
附图中:
图1是描述汽车的透视图;
图2是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挡风雨条的主视图;
图3是描述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沿图2中的线J-J的截面图;以及
图4是描述相关的挡风雨条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中所示,车门2可开启和可关闭,并且设置在汽车1的侧面部分。挡风雨条4在与车门2对应的主体侧连接到车门开口3的周围部分。如图2中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挡风雨条4形成为环状。挡风雨条4整体挤压模塑。
如图3中所示,挡风雨条4具有装饰部分5和密封部分6。
装饰部分5具有内侧壁部分11,外侧壁部分12,以及横截面呈弯曲形的连接部分13。装饰部分5整体的截面为大体U形。装饰部分5由固体EPDM(乙烯-丙烯双烯共聚物)橡胶制成。金属嵌入件14嵌入其中。
每一个都延伸到装饰部分5内侧(即到车辆的内侧)的多个保持唇部15形成在外侧壁部分2的内表面(即内侧表面)上并且与其成一体。延伸到装饰部分5内侧(即到车辆的外侧)的保持唇部16形成在内侧壁部分11的内表面上(即外侧表面)并且与其成一体。用于覆盖诸如装饰物的内部元件17端部的覆盖唇部18形成在连接部分13中,并且与其成一体。
凸缘23通过连接主体的内面板21和外面板22形成在车门开口3的周围部分中。装饰部分5配合到该凸缘部分23上,而挡风雨条4保持在车门开口3的周围部分上。
另一方面,密封部分6设置在外侧壁部分12的外侧并且以中空的方式由EPDM海绵状橡胶制成。当关闭车门2时,车门2的周边部分压力接触到密封部分6,从而密封车门2和汽车1的主体之间的间隙。
下面更详细描述密封部分6和外侧壁部分12中的每一个的构成。第一突出部分24以在连接部分13和外侧壁部分12之间的边界部分附近朝向汽车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在外侧壁部分12的外表面上。第二突出部分25以朝向汽车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在外侧壁部分12的前部。
密封部分6的截面大体为D形。密封部分6的一个端部连接到第一突出部分24的前端部,而密封部分6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到第二突出部分25的前端部。整个密封部分6放置的与距离第二突出部分25相比更接近第一突出部分24,即放置在挡风雨条4内周边一侧。从而,将被连接到第一突出部分24的连接部分对应于第一连接部分。将被连接到第二突出部分25的连接部分对应于第二连接部分。
第二突出部分25的截面整体大体为梯形,而其底端部分B的厚度W1大于其前端部分的厚度W2。第二突出部分25的外表面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并且当从外侧壁部分12的前端部延伸到其外侧时朝向挡风雨条4的内周边倾斜。面向密封部分6的中空部分26的侧表面的截面形状大体呈圆弧形,并且从外侧壁部分12的外表面继续延伸。在第二突出部分25附近的密封部分6的外表面随着延伸到车辆的外侧以继续延伸到第二突出部分25外表面的方式向挡风雨条4的内周边倾斜。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沿外侧壁部分12延伸的第二突出部分25的厚度W1和W2设定为在底端部B的厚度W1大约7mm,而在前端部的厚度W2大约为3mm。从第二突出部分25的底端部到前端部的突出长度h大约为3.5mm。第二突出部分25的截面面积大约为17.5mm2。此外,底端部B的厚度W1实质上是从外侧壁部分12的前端部到连接部分13与底端部B之间的边界处的长度的一半(=大约14mm;图3中的W3)。
密封部分6的厚度T在从通常部分,即第一突出部分24到位于第二突出部分25稍后的位置的范围(顺便提一句,该范围包括压力接触到车门2的周边部分和其邻近部分的部分;通常部分)内为大约1.2mm。
顺便提一句,第二突出部分25的厚度、突出长度以及截面面积的设定考虑到它们与在挡风雨条4角部的弯曲变形量,车门2关闭期间密封部分6的弯曲载荷和密封性,以及车门2的关闭特性的相关性。不用说,它们与密封部分6的厚度(T)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与第二突出部分25的部分中的每一个的厚度(W1、W2)、突出长度(h)、以及截面面积的相关性得到了考虑。例如,当改变密封部分6的厚度时,第二突出部分25的厚度也改变为更适当的数值。当改变突出长度(h)时,第二突出部分25的部分中的每一个的厚度(W1、W2)改变为更合适的数值。
如上详细所述,在密封部分6和外侧壁部分12之间的连接部分在挡风雨条4外周边侧,即在当模制挡风雨条4的角部时弯曲变形量更大一侧,第二突出部分以从比密封部分6刚度高的装饰部分5延伸的方式形成。此外,沿第二突出部分25的厚度W1和突出高度h大于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实际上,在第二突出部分25的底端部,其厚度(W1)为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的大约六倍。在其前端部,其厚度(W2)为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的大约三倍或更小。此外,第二突出部分25的突出高度(h)为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的大约三倍。
因此,通过突出部分25的支撑,即使当模制对应于弯曲角非常锐利的车门开口3周围部分的角部的挡风雨条4角部4a(见图2)(在该实施例中,角部由中心柱部分和顶侧部分构成)时,也能够防止密封部分6发生塌陷。因此,不必将衬垫插入密封部分中以及模制密封部分。因此,能够降低挡风雨条的生产成本并且简化其制造工艺。此外,该实施例获得了诸如提高挡风雨条外观质量的优点,因为在挤压模塑部分和注模部分之间不出现品质差异并且降低了密封部分6的变形等级。采用上述结构,即使在密封部分6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下也几乎不会发生形成双外侧线的缺点。此外,采用上述结构,在车门关闭期间由于插入了衬垫,因此弯曲载荷增加。即不发生密封部分6中反作用力的增加。因此,对车门2的关闭特性具有很少影响。
密封部分6的截面大体为字母D形。整个密封部分6从第二突出25的位置在沿外侧壁部分12的方向放置到挡风雨条4内周边一侧。即整个密封部分6不从第二突出部分25突出到密封部分6的弯曲变形量沿其增加的挡风雨条4的外周边的方向。采用这种结构,当形成挡风雨条4的角部时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密封部分6塌陷。此外,即使当密封部分6弯曲变形时,该结构也能更有效地防止形成双外侧线的缺陷的出现。此外,尽管将被设置在中空的密封部分中的桥状物被作为用于防止塌陷发生的装置,但是多个中空的部分形成在密封部分中,从而,模制难以进行并且耗时。此外,其中提供桥状物导致在密封部分6表面上的外侧线的形成。这降低了挡风雨条的外观并且引起密封部分的反作用力增加的缺点以及降低车门的关闭特性的缺点。根据该实施例的挡风雨条4能够尽可能地防止这种缺点的发生。此外,本发明增强了生产率。
顺便提一句,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本发明可以以下面的方式实施。不用说,可以进行下面没有示出的其它替换和变更。
(a)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为沿对应于(侧前)车门2的主体侧车门开口3的周围部分设置挡风雨条4。然而,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设置在诸如后门,背部门,行李门(即箱盖),以及顶部门(滑动顶部面板)的其它门的周边部分的挡风雨条。
(b)第二突出部分25在底端部B的厚度值W1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数值。厚度W1至少大于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就足够了。顺便说一句,考虑到使第二突出部分25具有预定的刚度由此降低当形成挡风雨条4角部时引起的密封部分6的弯曲变形量,优选方式是,第二突出部分25的底端部B的厚度W1是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的两倍或更多倍。此外,考虑到厚度W1和密封部分6的厚度(T)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第二突出部分25的部分中的每一个的厚度(W1、W2)、突出长度(h)、以及截面面积之间的相关性,优选方式是,第二突出部分25的底端部B的厚度W1等于或大于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的两倍并且等于或小于厚度T的六倍。例如,在构造挡风雨条4以便第二突出部分25的外侧面和中空部分26的侧面中至少一个与外侧壁部分12的侧面实质上以直角相交的情况下,更优选的方式是,第二突出部分25的底端部B的厚度W1等于或大于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的两倍并且等于或小于其厚度T的四倍。
此外,为了上述原因,更优选的方式是,第二突出部分25的底端部B的厚度W1设定为等于或大于从外侧壁部分12的前端部到第二突出部分25与连接部分13之间的边界部分的长度W3的四分之一,并且还设定为等于或小于该长度的一半。类似于上述情况,当第二突出部分25的侧面和外侧壁部分12的侧面实质上以直角相交时,更优选的方式是,厚度W1等于或大于长度W3的四分之一并且等于或小于长度W3的三分之一。
(c)第二突出部分25的前端部的厚度值W2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数值。厚度W2至少大于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就足够。由于类似于上述(b)中所述的原因,优选方式是,将第二突出部分25的前端部的厚度W2设定为等于或大于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的两倍。更优选的方式是,第二突出部分25的前端部的厚度W2等于或大于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的两倍并且等于或小于其厚度T的三倍。
(d)从第二突出部分25的底端部到其前端部的突出长度值h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数值。突出长度h至少大于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是足够的。由于类似于上述(b)中所述的原因,优选方式是,将突出长度h设定为等于或大于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的两倍。更优选的方式是,突出长度h等于或大于密封部分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的两倍并且等于或小于其厚度T的四倍。
(e)第二突出部分25的截面面积值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数值。由于类似于上述(b)中所述的原因,优选方式是,将第二突出部分25的截面面积设定为等于或大于由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的平方获得的面积的四倍。更优选的方式是,第二突出部分25的截面面积等于或大于由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T的平方获得的面积的四倍并且等于或小于厚度T的十四倍。如上所述,在第二突出部分25的侧面和外侧壁部分12的侧面实质上以直角相交的情况下,优选方式是,第二突出部分2 5的截面面积等于或大于由密封部分6的通常部分的厚度的平方获得的面积的四倍并且等于或小于由通常部分的厚度的平方获得的面积的十倍。
(f)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EPDM作为挡风雨条4的材料,但是可以使用其它橡胶材料,诸如IR(异戊二烯橡胶)和CR(氯丁二烯橡胶)。此外,挡风雨条4可以由其它具有弹性体特性的弹性材料制成,诸如热塑烯烃(PTO)或软聚氯乙烯。
(g)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挡风雨条4设置在车门开口的整个周围部分,但是挡风雨条4不是总是需要设置在整个周围部分。例如,挡风雨条4可以仅仅沿车门开口的整个周围部分的一部分设置。挡风雨条4可以通过下述过程形成为环状:首先模压成形由直线组成的部分,然后将注模直线组成的部分连接到剩余部分。即挡风雨条可以部分具有注模部分。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对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和其实施例的说明,并且包括在不偏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构思的各种修改。

Claims (8)

1.一种挡风雨条,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饰部分,所述装饰部分具有大体U形的截面,并且可连接到车辆的车门开口的周围部分,所述装饰部分具有外侧壁部分,内侧壁部分,以及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用于将所述外侧壁部分和内侧壁部分彼此连接;
中空密封部分,所述中空密封部分在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装饰部分并且比所述装饰部分更易弯曲,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大体放置在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外侧壁部分之间的边界部分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放置的比所述第一连接部分更接近所述外侧壁部分的前端;
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以从所述装饰部分的所述外侧壁部分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中,
其中所述突出部分沿所述外侧壁部分延伸的方向的厚度大于压力接触到所述车门周边部分的所述密封部分的一部分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雨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的底端部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雨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的底端部的厚度等于或大于从所述外侧壁部分的前端部到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底端部之间的边界部分的长度的四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雨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的前端部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雨条,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突出部分的底端部到其前端部的突出长度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风雨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两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雨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的截面面积等于或大于由所述密封部分的所述部分的厚度的平方获得的面积的四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雨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整体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以便沿所述外侧壁部分延伸的方向被放置的与距离至少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相比更接近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侧。
CN2004200741000U 2004-08-06 2004-08-06 挡风雨条 Expired - Lifetime CN271962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200741000U CN2719629Y (zh) 2004-08-06 2004-08-06 挡风雨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200741000U CN2719629Y (zh) 2004-08-06 2004-08-06 挡风雨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19629Y true CN2719629Y (zh) 2005-08-24

Family

ID=35008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200741000U Expired - Lifetime CN2719629Y (zh) 2004-08-06 2004-08-06 挡风雨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1962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9882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开口装饰密封条
CN103660888A (zh) * 2012-09-05 2014-03-26 日本韦琳株式会社 挡风雨条用无纺布及挡风雨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9882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开口装饰密封条
CN102029882B (zh) * 2009-09-25 2014-11-05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开口装饰密封条
CN103660888A (zh) * 2012-09-05 2014-03-26 日本韦琳株式会社 挡风雨条用无纺布及挡风雨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698C (zh) 汽车门密封条装置
US10112468B2 (en) Glass run for automobile door
CN100471710C (zh) 汽车遮阳顶棚系统的玻璃板结构
CN1883974A (zh) 玻璃滑槽
US20090071077A1 (en) Automotive glass run
CN1907746A (zh) 机动车门密封结构
CN1743197A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门密封条
US10583726B2 (en) Glass run for automobile door
CN101063393A (zh) 玻璃滑槽
CN104512231A (zh) 机动车玻璃滑槽
CN107627823B (zh) 玻璃导槽
CN1572594A (zh) 车窗嵌条
CN1733519A (zh) 玻璃滑槽
CN101850748B (zh) 密封条
CN1491825A (zh) 车辆内部带状压条及使用内部带状压条的密封结构
JP5321919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100358742C (zh) 窗户模件的安装构件
CN1712257A (zh) 密封条
CN101332760A (zh) 天窗密封条
CN101066664A (zh) 车门分隔密封
CN108790749B (zh) 一种车窗结构及汽车
CN2719629Y (zh) 挡风雨条
CN1730307A (zh) 挡风雨条
US20050178069A1 (en) Door weather strip
CN1629000A (zh) 挡风雨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