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565689U - 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565689U CN222565689U CN202420595622.2U CN202420595622U CN222565689U CN 222565689 U CN222565689 U CN 222565689U CN 202420595622 U CN202420595622 U CN 202420595622U CN 222565689 U CN222565689 U CN 2225656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cavity
- handheld
- air inlet
- bloc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尘杯,尘杯内设灰尘分离腔和集尘腔,分离腔与风机的连接处设有尘气分离器,尘气分离器的端面为锥形部,锥形部上螺旋状设有多个旋叶,旋叶之间设有通风槽,壳体的一侧设有进风管,进风管与尘杯连通;吸尘时气流沿旋叶的朝向产生旋流,使灰尘在离心力以及旋叶的遮挡下通过分离腔开口被甩到集尘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尘杯内部的尘气分离器使得内部风向沿着旋叶流动,可通过旋叶阻挡灰尘,避免灰尘直接经过通风槽进入过滤系统和风机内,解决了过滤系统灰尘容易堆积堵塞以及灰尘进入后容易损坏风机的问题,从而达到延长过滤系统和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吸尘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
背景技术
手持吸气器主要是靠风机组件产生抽吸气流,将待清洁表面的脏污吸入到尘杯或者尘袋内。申请号为202310484585.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吸尘器,其包括机体、风机组件和尘杯组件。风机组件包括风机、过滤件和风机罩。风机和过滤件分别位于手柄轴线两侧,风机用于产生抽吸气流。过滤件用于对风机的排出气流进行过滤。风机罩限定有容纳至少部分风机的风机容纳腔和容纳至少部分过滤件的过滤件容纳腔;风机罩还限定有连通风机容纳腔和过滤件容纳腔的出风通道,沿风机罩的宽度方向出风通道位于风机容纳腔的一侧,出风通道包括进口和出口,出风通道的进口和出口之间设置有沿风机罩的宽度方向弯折延伸的风道。该吸尘器仅通过过滤件进行灰尘过滤,依旧容易出现风机堵塞导致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手持吸尘器无法对电机处的垃圾进行有效隔离导致电机容易损坏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尘杯,所述尘杯内与风机的连接处设有尘气分离器,所述尘气分离器的端面为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上螺旋状设有多个旋叶,所述旋叶之间设有通风槽,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尘杯连通;吸尘时气流沿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尘杯内,沿所述旋叶的朝向产生旋流,使灰尘在离心力以及所述旋叶的遮挡下朝所述尘杯底部堆积,从而通过所述尘气分离器将灰尘与风机隔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尘气分离器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锥形部的尾端,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尘杯的连接处设有进风口,导流板折弯设置,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导流板的上端,所述导流板使得进入所述尘杯的风向可以与所述旋叶的朝向相同,以达到后续的灰尘隔绝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的出口朝向与所述旋叶的朝向相同,所述旋叶的表面为弧形面,所述旋叶朝向的末端为所述通风槽,所述尘杯内设有灰尘分离腔与集尘腔,所述进风管通过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灰尘分离腔,所述灰尘分离腔通过出尘口连通所述集尘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尘口的一侧设有挡板,用于阻挡所述集尘腔内的灰尘回流,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支架,所述尘气分离器套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内安装有过滤棉,所述支架的另一侧安装有风机,所述尘气分离器经所述过滤棉连通所述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开关。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通过尘杯内部的尘气分离器与进风口配合,使得内部风向沿着旋叶流动,可通过旋叶阻挡灰尘,且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沿锥形部逐渐下移后进入集尘腔内进行收集,避免灰尘直接经过通风槽进入过滤系统和风机内,解决了过滤系统灰尘容易堆积堵塞以及灰尘进入后容易损坏风机的问题,从而达到延长过滤系统和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的尘杯以及尘气分离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的尘杯内部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的进风口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的壳体以及尘气分离器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的尘气分离器以及风机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的尘气分离器立体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壳体;2、尘杯;3、尘气分离器;4、锥形部;5、旋叶;6、通风槽;7、进风管;8、导流板;9、进风口;10、灰尘分离腔;11、集尘腔;12、出尘口;13、挡板;14、支架;15、过滤棉;16、风机;17、手持部;18、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和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
参阅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上的尘杯2,尘杯2的底部通过弹性按钮铰接安装有翻盖,按压弹性按钮可以打开翻盖清理尘杯2内部,尘杯2内与风机的连接处设有尘气分离器3,尘气分离器3的端面为锥形部4,其整体为锥筒状,锥形部4上螺旋状设有多个旋叶5,旋叶5之间设有通风槽6,壳体1的一侧设有进风管7,进风管7与尘杯2连通;吸尘时气流沿进风管7进入尘杯2内,沿旋叶5的朝向产生旋流,使灰尘在离心力以及旋叶5的遮挡下朝尘杯2底部堆积;具体的,尘气分离器3上设有导流板8,导流板8位于锥形部4的尾端,进风管7与尘杯2的连接处设有进风口9,导流板8折弯设置,进风口9位于导流板8的上端,而导流板8的出口朝向与旋叶5的朝向相同,因此导流板8可将进风口9处进入的风导向旋叶5的朝向处旋流,旋叶5的表面为弧形面,旋叶5朝向的末端为通风槽6,风沿旋叶5流通时由通风槽6进入尘气分离器3内,而灰尘则被旋叶5的表面遮挡后向下汇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尘杯2内设有灰尘分离腔10与集尘腔11,其中进风管7通过进风口9连通灰尘分离腔10,灰尘分离腔10通过出尘口12连通集尘腔11,灰尘被旋叶5引导汇聚后由出尘口12排到集尘腔11内,而出尘口12的一侧设有挡板13,可以防止灰尘回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壳体1内安装有支架14,尘气分离器3套装在支架14上,支架14内安装有过滤棉15,支架14的另一侧安装有风机16,尘气分离器3经过滤棉15连通风机16,由过滤棉15进行二次过滤,壳体1上还设有手持部17,手持部17上设有开关1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通过尘杯内部的尘气分离器与进风口配合,使得内部风向沿着旋叶流动,可通过旋叶阻挡灰尘,且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沿锥形部逐渐下移后进入集尘腔内进行收集,避免灰尘直接经过通风槽进入过滤系统和风机内,解决了过滤系统灰尘容易堆积堵塞以及灰尘进入后容易损坏风机的问题,从而达到延长过滤系统和电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的尘杯(2),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2)内与风机的连接处设有尘气分离器(3),所述尘气分离器(3)的端面为锥形部(4),所述锥形部(4)上螺旋状设有多个旋叶(5),所述旋叶(5)之间设有通风槽(6),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进风管(7),所述进风管(7)与所述尘杯(2)连通;吸尘时气流沿所述进风管(7)进入所述尘杯(2)内,沿所述旋叶(5)的朝向产生旋流,使灰尘在离心力以及所述旋叶(5)的遮挡下朝所述尘杯(2)底部堆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气分离器(3)上设有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位于所述锥形部(4)的尾端,所述进风管(7)与所述尘杯(2)的连接处设有进风口(9),导流板(8)折弯设置,所述进风口(9)位于所述导流板(8)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8)的出口朝向与所述旋叶(5)的朝向相同,所述旋叶(5)的表面为弧形面,所述旋叶(5)朝向的末端为所述通风槽(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2)内设有灰尘分离腔(10)与集尘腔(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7)通过所述进风口(9)连通所述灰尘分离腔(10),所述灰尘分离腔(10)通过出尘口(12)连通所述集尘腔(1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尘口(12)的一侧设有挡板(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支架(14),所述尘气分离器(3)套装在所述支架(14)上,所述支架(14)内安装有过滤棉(1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4)的另一侧安装有风机(16),所述尘气分离器(3)经所述过滤棉(15)连通所述风机(1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手持部(17),所述手持部(17)上设有开关(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595622.2U CN222565689U (zh) | 2024-03-26 | 2024-03-26 | 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595622.2U CN222565689U (zh) | 2024-03-26 | 2024-03-26 | 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565689U true CN222565689U (zh) | 2025-03-07 |
Family
ID=94783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595622.2U Active CN222565689U (zh) | 2024-03-26 | 2024-03-26 | 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565689U (zh) |
-
2024
- 2024-03-26 CN CN202420595622.2U patent/CN22256568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22505B (zh) | 清洁器械 | |
EP1474027B1 (en) | A filter housing | |
CA2753065C (en) | Vacuum cleaner with recirculated cooling air | |
RU2283613C2 (ru) | Циклонное пылеулавли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пылесос с так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 |
US11627852B2 (en) | Vacuum cleaner | |
JP2006175423A (ja) | グリル部材、これを備えるサイクロン集塵装置及び真空掃除機 | |
CN109674395B (zh) | 过滤组件及吸尘器 | |
JP4169735B2 (ja) | 電気掃除機 | |
CN101263995A (zh) | 真空吸尘器 | |
JP4099709B2 (ja) | 空気清浄機能付き電気掃除機 | |
JP4315963B2 (ja) | サイクロン集塵器 | |
JP3854215B2 (ja) | サイクロン集塵器 | |
TWI825605B (zh) | 清掃機 | |
CN222565689U (zh) | 一种双尘腔旋流挡尘手持吸尘器 | |
RU2004136800A (ru) | Пылеулавли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 пылесосе | |
CN211511630U (zh) | 家用吸尘器 | |
CN210749012U (zh) | 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 | |
CN101623184A (zh) | 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 |
CN214511003U (zh) | 一种尘污分离装置和吸尘器 | |
CN111031870A (zh) | 旋风除尘装置以及包括旋风除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和手持-杆式真空吸尘器 | |
CN220344292U (zh) | 集尘结构及吸尘设备 | |
CN221577590U (zh) | 一种高效分离尘杯结构 | |
CN217471850U (zh) | 吸尘器的电机组件及吸尘器 | |
CN221242698U (zh) | 一种用于吸尘器的多锥过滤除尘装置 | |
CN222398158U (zh) | 除螨吸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