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320662U - 线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320662U CN222320662U CN202323469092.1U CN202323469092U CN222320662U CN 222320662 U CN222320662 U CN 222320662U CN 202323469092 U CN202323469092 U CN 202323469092U CN 222320662 U CN222320662 U CN 2223206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ckling
- cable connector
- pair
- clamping
- c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线端插头及一板端插座,线端插头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接线端子及连接于接线端子上的若干线缆,板端插座包括塑胶基体、卡持于塑胶基体上的若干片状端子及安装于塑胶基体上的金属壳体;线端插头的绝缘本体上设有一卡扣臂,所述板端插座的金属壳体上设有与卡扣臂配合的锁扣孔及锁扣突起,所述卡扣臂凸伸入所述锁扣孔内并与所述锁扣突起卡扣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线端插头与板端插座的卡扣机构,利用卡扣臂与金属壳体顶盖部的卡扣配合来实现可靠稳定的卡扣固定,同时卡扣臂采用悬臂式或杠杆式的设计,通过杠杆原理来实现锁扣或解锁的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性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小型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对其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产品日渐轻薄化,其内部的空间也变得非常狭小,这就要求产品内部必须要采用密集化布局,各个电子零件的体积也越来越小,越来越轻薄化,对制程工艺和产品连接的可靠性要求都越来越高。以线缆连接器为例,为了满足插拔的可靠性,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公端插头和母端插座上设计相应的卡扣机构,使得两者在插接后能够借助卡扣机构实现稳定的连接,常见的卡扣机构是设置在公母端的两侧,如在公端两侧的绝缘塑胶上开设凹槽来与母端两侧的凸起结构进行卡扣配合,但是,由于产品的轻薄化设计,使得此类卡扣机构所提供的卡持力/保持力不足,在震动过程中容易发生松脱,从而导致公母端的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因插拔力或保持力不够而导致接触不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一线端插头及一板端插座,所述线端插头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接线端子及连接于接线端子上的若干线缆,所述板端插座包括塑胶基体、卡持于塑胶基体上的若干片状端子及安装于塑胶基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线端插头的绝缘本体上设有一卡扣臂,所述卡扣臂设有一操作板、自操作板向前延伸出的一卡勾部及支撑于操作板下方的支撑臂;所述板端插座的金属壳体上设有一锁扣孔及位于锁扣孔一侧的锁扣突起,所述卡勾部凸伸入所述锁扣孔内并与所述锁扣突起卡扣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顶壁、一底壁及一对侧壁,所述卡扣臂形成于所述顶壁上方并通过所述支撑臂与所述顶壁一体相连,且所述顶壁的表面还形成有位于卡扣臂两侧的一对凸条。
进一步地,所述凸条沿所述线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金属壳体设有一顶盖部及一对侧盖部,所述顶盖部上形成有容纳所述一对凸条的一对狭长型的槽口,所述槽口位于所述锁扣孔的两侧且贯通所述顶盖部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板和卡勾部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臂的前后两侧,三者形成以支撑臂为支点的杠杆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表面设有一凹陷的卡扣凹部及一狭长型的凹道,所述凹道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卡扣凹部的上方,所述卡扣凹部与所述侧盖部卡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子设有一夹线部及一对夹持臂,所述夹线部夹持所述线缆并与线缆的线芯导通,所述一对夹持臂呈对称设置,两者之间形成夹持所述片状端子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基体的顶面设有一对定位凸肋及一定位凸块,所述塑胶基体的侧面设有与金属壳体配合固定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的顶壁与底壁上下相互对应且彼此平行设置,两者之间形成有若干排线孔以供线缆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部的两侧设有一对向下翻折的卡持片,所述卡持片向下凸伸以卡持入所述凹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线端插头与板端插座的卡扣机构,利用卡扣臂与金属壳体顶盖部的卡扣配合来实现可靠稳定的卡扣固定,确保足够的保持力,同时卡扣臂采用悬臂式或杠杆式的设计,通过杠杆原理来实现锁扣或解锁的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线端插头与板端插座在插接前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线端插头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缆连接器的板端插座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缆连接器的线端插头与板端插座在插接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端插头与板端插座在插接状态下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一线端插头100及一板端插座200,其分别用于连接线缆及一电路板,其中所述线端插头100将线缆插入至所述板端插座200内,实现线缆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线端插头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10、固定于绝缘本体110内的若干接线端子120、连接于所述接线端子120上的若干线缆130,所述绝缘本体110呈扁平状,其设有一顶壁111、一底壁112及一对侧壁113,所述顶壁111与所述底壁112上下相互对应且彼此平行设置,两者之间形成有若干排线孔114,用于供线缆130通过,且顶壁111表面形成有向上凸起的一对凸条115及介于一对凸条115之间的一卡扣臂116,所述凸条115呈长条形,且沿所述线缆130的长度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凸条115自所述顶壁111的前侧边缘延伸至所述顶壁111的后侧边缘,所述卡扣臂116与所述顶壁111一体相连,且卡扣臂116设有一扁平状的操作板116a、自操作板116a向前延伸出的一卡勾部116b、一体连接于操作板116a与顶壁111之间的支撑臂116c,其中,所述操作板116a和卡勾部116b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臂116c的前后两侧,从而三者形成以支撑臂116c为支点的杠杆结构,即按压操作所述操作板116a即可使卡勾部116b向上翘起,优选地,所述操作板116a呈翘起状,其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卡勾部116b,所述卡勾部116b朝向凸伸以与所述板端插座200卡扣配合。所述侧壁113的表面设有一凹陷的卡扣凹部117,用以与板端插座200卡扣配合,优选地,所述侧壁113上还设有一狭长型的凹道118,所述凹道118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卡扣凹部117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凹道118可起到防呆作用,防止线端插头100与板端插座200发生误插,优选地,所述侧壁113的前端设有一倾斜面119,用于起到引导插入的作用。所述接线端子120设有一夹线部121及一对夹持臂122,所述夹线部121用于夹持所述线缆130并与线缆130的线芯导通连接,所述夹持臂122呈对称设置,两者之间形成夹持所述板端插座200的片状端子220的空间。
如图3所示,所述板端插座200包括一长条形的塑胶基体210、卡持于塑胶基体210上的若干片状端子220及安装于塑胶基体210上的金属壳体230,所述塑胶基体210的顶面设有一对定位凸肋211及一定位凸块212,其用于与所述金属壳体230配合,所述塑胶基体210的侧面设有一安装槽213,用于安装固定所述金属壳体230,所述塑胶基体210上开设有若干前后贯通的端子槽214,用于容纳所述若干片状端子220。所述片状端子220呈Z字型,其设有一接触部221及一焊接部222,所述接触部221呈片状,其插接于所述接线端子120的一对夹持臂122之间,从而与所述接线端子120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焊接部222自所述接触部221向后延伸出塑胶基体210,用于焊接至一电路板上。所述金属壳体230设有一顶盖部231及一对侧盖部232,所述顶盖部231与侧盖部232由金属冲压成型且彼此一体相连,所述顶盖部231与一对侧盖部232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线端插头100插入的插接空间235,所述顶盖部231设有呈狭长型的一对槽口233及介于一对槽口233之间的锁扣孔234,所述槽口233与锁扣孔234均上下贯通所述顶盖部231而与所述插接空间235连通,优选地,所述顶盖部231还设有一锁扣突起236,所述锁扣突起236形成于所述锁扣孔234一侧,并与所述锁扣孔234相邻设置,所述锁扣突起236向上凸起于所述顶盖部231的表面,并高于所述锁扣孔234,用于与所述卡勾部116b卡扣配合。所述侧盖部232上形成有向内凸伸的弹臂237,所述弹臂237朝向所述插接空间235凸伸以压接在插接空间235内的线端插头100上,夹紧所述线端插头100以使线端插头100保持在板端插座200内。优选地,所述顶盖部231设有一对向下翻折的卡持片238,所述卡持片238位于所述插接空间235的两侧并凸伸入所述插接空间235内,以卡持入所述凹道118内,两者的相互配合实现防呆防误插功能。
组装时,所述线端插头100插置于所述板端插座200的插接空间235内,所述线端插头100上的一对凸条115卡持于所述板端插座200的金属壳体230上的一对槽口233内,而所述线端插头100的卡扣臂116则与所述金属壳体230上的锁扣孔234及锁扣突起236卡扣配合,由于锁扣突起236的设置,使得卡扣臂116的卡勾部116b在经过锁扣突起236时会发出“咔嗒”的卡扣声或能让操作人员明显感受到卡扣到位的手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线端插头100与板端插座200的卡扣机构,利用卡扣臂116与金属壳体230顶盖的卡扣配合来实现可靠稳定的卡扣固定,同时卡扣臂116采用悬臂式或杠杆式的设计,通过杠杆原理来实现锁扣或解锁的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一线端插头及一板端插座,所述线端插头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接线端子及连接于接线端子上的若干线缆,所述板端插座包括塑胶基体、卡持于塑胶基体上的若干片状端子及安装于塑胶基体上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插头的绝缘本体上设有一卡扣臂,所述卡扣臂设有一操作板、自操作板向前延伸出的一卡勾部及支撑于操作板下方的支撑臂;所述板端插座的金属壳体上设有一锁扣孔及位于锁扣孔一侧的锁扣突起,所述卡勾部凸伸入所述锁扣孔内并与所述锁扣突起卡扣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顶壁、一底壁及一对侧壁,所述卡扣臂形成于所述顶壁上方并通过所述支撑臂与所述顶壁一体相连,且所述顶壁的表面还形成有位于卡扣臂两侧的一对凸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沿所述线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金属壳体设有一顶盖部及一对侧盖部,所述顶盖部上形成有容纳所述一对凸条的一对狭长型的槽口,所述槽口位于所述锁扣孔的两侧且贯通所述顶盖部的边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和卡勾部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臂的前后两侧,三者形成以支撑臂为支点的杠杆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表面设有一凹陷的卡扣凹部及一狭长型的凹道,所述凹道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卡扣凹部的上方,所述卡扣凹部与所述侧盖部卡持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设有一夹线部及一对夹持臂,所述夹线部夹持所述线缆并与线缆的线芯导通,所述一对夹持臂呈对称设置,两者之间形成夹持所述片状端子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基体的顶面设有一对定位凸肋及一定位凸块,所述塑胶基体的侧面设有与金属壳体配合固定的安装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壁与底壁上下相互对应且彼此平行设置,两者之间形成有若干排线孔以供线缆通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部的两侧设有一对向下翻折的卡持片,所述卡持片向下凸伸以卡持入所述凹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69092.1U CN222320662U (zh) | 2023-12-19 | 2023-12-19 | 线缆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69092.1U CN222320662U (zh) | 2023-12-19 | 2023-12-19 | 线缆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320662U true CN222320662U (zh) | 2025-01-07 |
Family
ID=94090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469092.1U Active CN222320662U (zh) | 2023-12-19 | 2023-12-19 | 线缆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320662U (zh) |
-
2023
- 2023-12-19 CN CN202323469092.1U patent/CN2223206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97397B (zh) | 一种连接器 | |
US6821158B2 (en) | Connector | |
US9735486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6644995B1 (en) | Low insertion forc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20010021609A1 (en) | Battery connector | |
CN101473496B (zh) | 同轴电缆用连接器 | |
US20070197070A1 (en) | Connector | |
CN222320662U (zh) | 线缆连接器 | |
US6346013B1 (en) | Audio jack having securely retained contacts therein | |
CN212304002U (zh) | 一种usb母插座 | |
CN210866692U (zh) | 一种低高度连接器 | |
CN110797690B (zh) | 柔性线路板电连接器 | |
CN215266744U (zh) | Fpc软板电连接器 | |
CN112928545A (zh) | 插拔连接器 | |
CN21782336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20510313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12803187A (zh) | 连接器 | |
CN217823327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 |
CN22238086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21305031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TW202130050A (zh) | 電連接器 | |
CN217589509U (zh) | 双向插接式电连接装置 | |
CN216903566U (zh) | 按压组件及其连接器 | |
CN22035843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20138756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