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041916U - 一种转向单元、传输机构及玻璃基板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单元、传输机构及玻璃基板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041916U CN222041916U CN202420731061.4U CN202420731061U CN222041916U CN 222041916 U CN222041916 U CN 222041916U CN 202420731061 U CN202420731061 U CN 202420731061U CN 222041916 U CN222041916 U CN 2220419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 piece
- roller
- move
- dr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向单元、传输机构及玻璃基板生产设备,该转向单元包括:安装架;第一传输组件,第一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驱动件和第一传输结构,第一传输结构形成第一支撑面,第一传输驱动件可在第一支撑面上支撑有被传输件时驱动第一传输结构动作,以驱使被传输件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传输组件,第二传输组件包括第二传输驱动件和第二传输结构,第二传输结构形成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沿竖直方向在第一支撑面上的投影与第一支撑面至少部分重合,第二传输驱动件可在第二支撑面上支撑有被传输件时驱动第二传输结构动作,以驱使被传输件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运动。本申请能够减小转向单元的占用空间及密封材料的包覆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玻璃基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单元、传输机构及玻璃基板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玻璃基板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加工工序制成,且相邻两个加工工序之间通常使用传输机构进行传输。实际传输过程中,由于受空间限制,传输机构通常存在有转角。
为了实现玻璃基板在传输机构转角处的转向传输,相关技术中,传输机构的转角处通常设置有转向单元,且转向单元的底部安装有转向电机,以通过转向电机驱动转向单元整体转向而带动玻璃基板完成转向,进而实现玻璃基板的转向传输。
然而由于转向单元整体转向需要更大的场地空间来实现,因此,一方面,不仅会导致转向单元占用的空间更大;另一方面,若要实现玻璃基板生产设备的整体密封,意味着密封材料需要包覆的空间更大,进而难度增高,耗材量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向单元、传输机构及玻璃基板生产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整体转向的转向单元导致其占用空间大、密封材料包覆空间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向单元,该转向单元包括:
安装架;
第一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驱动件和第一传输结构,所述第一传输结构形成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可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上支撑有被传输件时驱动所述第一传输结构动作,以驱使所述被传输件沿第一方向运动;
第二传输组件,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第二传输驱动件和第二传输结构,所述第二传输结构形成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支撑面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可在所述第二支撑面上支撑有所述被传输件时驱动所述第二传输结构动作,以驱使所述被传输件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运动。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结构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一滚轴,各所述第一滚轴上沿自身轴向同轴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滚轴的轴向相垂直,各所述第一滚轮的顶部共同形成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用于在各所述第一滚轮支撑所述被传输件时通过各所述第一滚轴驱动各所述第一滚轮旋转,以驱使所述被传输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和/或,
所述第二传输结构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二滚轴,各所述第二滚轴上沿自身轴向同轴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滚轴的轴向相垂直,各所述第二滚轮的顶部共同形成所述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用于在各所述第二滚轮支撑所述被传输件时通过各所述第二滚轴驱动各所述第二滚轮旋转,以驱使所述被传输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结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滚轴,各所述第一滚轴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滚轮,所述第二传输结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二滚轴,各所述第二滚轴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滚轮;
各所述第二滚轴设置于各所述第一滚轴的上方,各所述第二滚轴与各所述第一滚轴上的各所述第一滚轮相间排列,各所述第一滚轴与各所述第二滚轴上的各所述第二滚轮相间排列,所述第二滚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滚轮的直径。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驱使所述被传输件运动后再驱使所述被传输件运动,所述转向单元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
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输组件上下运动,以在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驱使所述被传输件运动后驱使所述第二传输结构向上运动,使与所述被传输件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二支撑面支撑所述被传输件;或者,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上下运动,以在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驱使所述被传输件运动后带动所述被传输件向下运动,使与所述第二支撑面间隔布置的所述被传输件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面。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输组件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支撑面用于在所述第二传输结构向上运动后与未上下运动的所述第一支撑面齐平布置。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向单元还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上下运动,以在所述第二支撑面支撑所述被传输件后驱使所述第一传输结构向下运动,使支撑所述被传输件的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被传输件间隔布置。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驱使所述被传输件运动后再驱使所述被传输件运动,所述转向单元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
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上下运动,以在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驱使所述被传输件运动后驱使所述第一传输结构向上运动,使与所述被传输件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一支撑面支撑所述被传输件;或者,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输组件上下运动,以在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驱使所述被传输件运动后带动所述被传输件向下运动,使与所述第一支撑面间隔布置的所述被传输件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面。
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驱使所述被传输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向运动后再驱使所述被传输件运动,所述转向单元的所述第一方向的正向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被传输件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
或者,
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驱使所述被传输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正向运动后再驱使所述被传输件运动,所述转向单元的所述第二方向的正向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被传输件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机构,该传输机构包括:
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转向单元。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玻璃基板生产设备,该玻璃基板生产设备包括:
第二方面任一种所述的传输机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当转向单元用于玻璃基板的转向传输时,玻璃基板为被传输件,若第一传输驱动件先于第二传输驱动件驱使玻璃基板运动,由于第一传输驱动件可在第一支撑面上支撑有被传输件时驱动第一传输结构动作,以驱使被传输件沿第一方向运动,因此首先,当第一传输驱动件驱动第一传输结构动作时,第一传输结构会通过第一支撑面与玻璃基板之间因支撑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驱使玻璃基板沿第一方向运动。
第一传输驱动件驱使玻璃基板运动到位后,由于第二传输驱动件可在第二支撑面上支撑有被传输件时驱动第二传输结构动作,以驱使被传输件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运动,因此,当第二传输驱动件驱动第二传输结构动作时,第二传输结构会通过第二支撑面与玻璃基板之间因支撑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驱使玻璃基板沿第二方向运动,又由于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同,因此先后通过第一传输驱动件和第二传输驱动件驱使玻璃基板沿不同的方向运动可实现玻璃基板的转向传输。当第二传输驱动件先于第一传输驱动件驱使玻璃基板运动时,首先,第二传输驱动件会驱使玻璃基板沿第二方向运动,然后,第一传输驱动件会驱使玻璃基板沿不同于第二方向的第一方向运动,故,也可实现玻璃基板的转向传输。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由于只需通过第一传输驱动件和第二传输驱动件分别驱动第一传输结构和第二传输结构动作,便可实现玻璃基板的转向传输,又由于第二支撑面沿竖直方向在第一支撑面上的投影与第一支撑面至少部分重合,因此无需转向单元整体转向,转向单元也无需更大的场地空间,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减小转向单元的占用空间,方便了转向单元的布置;另一方面,若要实现玻璃基板生产设备的整体密封,密封材料需要包覆的空间也相对较小,进而难度会减小,耗材量会减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单元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单元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升降驱动件驱动第二传输组件向上运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升降驱动件驱动第一传输组件向下运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基板生产设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架;
2-第一传输组件;21-第一传输驱动件;22-第一传输结构;221-第一滚轴;222-第一滚轮;
3-第二传输组件;31-第二传输驱动件;32-第二传输结构;321-第二滚轴;322-第二滚轮;
4-被传输件;
5-第一升降驱动件;
6-第二升降驱动件;
7-限位结构;
10-转向单元;
20-第一直行传输单元;
30-第二直行传输单元;
100-传输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正如本申请的背景技术所述的,相关技术中,玻璃基板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加工工序制成,且相邻两个加工工序之间通常使用传输机构进行传输。实际传输过程中,由于受空间限制,传输机构通常存在有转角。
为了实现玻璃基板在传输机构转角处的转向传输,相关技术中,传输机构的转角处通常设置有转向单元,且转向单元的底部安装有转向电机,以通过转向电机驱动转向单元整体转向而带动玻璃基板完成转向,进而实现玻璃基板的转向传输。
然而由于转向单元整体转向需要更大的场地空间来实现,因此,一方面,不仅会导致转向单元占用的空间更大;另一方面,若要实现玻璃基板生产设备的整体密封,意味着密封材料需要包覆的空间更大,进而难度增高,耗材量增加。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向单元,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整体转向的转向单元导致其占用空间大、密封材料包覆空间大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转向单元10包括安装架1、第一传输组件2以及第二传输组件3。其中,第一传输组件2设置于安装架1,第一传输组件2包括第一传输驱动件21和第一传输结构22,第一传输结构22形成第一支撑面,第一传输驱动件21可在第一支撑面上支撑有被传输件4时驱动第一传输结构22动作,以驱使被传输件4沿第一方向(图1中的Y方向)运动。
第二传输组件3设置于安装架1,第二传输组件3包括第二传输驱动件31和第二传输结构32,第二传输结构32形成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沿竖直方向(图2中的Z方向)在第一支撑面上的投影与第一支撑面至少部分重合,第二传输驱动件31可在第二支撑面上支撑有被传输件4时驱动第二传输结构32动作,以驱使被传输件4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图1中的X方向)运动。
本申请中,当转向单元10用于玻璃基板的转向传输时,玻璃基板为被传输件4,若第一传输驱动件21先于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玻璃基板运动,由于第一传输驱动件21可在第一支撑面上支撑有被传输件4时驱动第一传输结构22动作,以驱使被传输件4沿第一方向运动,因此首先,当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动第一传输结构22动作时,第一传输结构22会通过第一支撑面与玻璃基板之间因支撑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驱使玻璃基板沿第一方向运动。
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玻璃基板运动到位后,由于第二传输驱动件31可在第二支撑面上支撑有被传输件4时驱动第二传输结构32动作,以驱使被传输件4沿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运动,因此,当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动第二传输结构32动作时,第二传输结构32会通过第二支撑面与玻璃基板之间因支撑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驱使玻璃基板沿第二方向运动,又由于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同,因此先后通过第一传输驱动件21和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玻璃基板沿不同的方向运动可实现玻璃基板的转向传输。当第二传输驱动件31先于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玻璃基板运动时,首先,第二传输驱动件31会驱使玻璃基板沿第二方向运动,然后,第一传输驱动件21会驱使玻璃基板沿不同于第二方向的第一方向运动,故,也可实现玻璃基板的转向传输。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由于只需通过第一传输驱动件21和第二传输驱动件31分别驱动第一传输结构22和第二传输结构32动作,便可实现玻璃基板的转向传输,又由于第二支撑面沿竖直方向在第一支撑面上的投影与第一支撑面至少部分重合,因此无需转向单元10整体转向,转向单元10也无需更大的场地空间,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减小转向单元10的占用空间,方便了转向单元10的布置;另一方面,若要实现玻璃基板生产设备的整体密封,密封材料需要包覆的空间也相对较小,进而难度会减小,耗材量会减少。
对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如此设置,会使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的运动方向与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的运动方向相垂直,即通过转向单元10能够实现被传输件4的90°转向传输,方便了被传输件4的90°转向传输。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呈锐角或钝角。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设置较灵活,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做详细阐述。
对于第一传输驱动件21和第二传输驱动件31,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传输驱动件21和第二传输驱动件31两者可以为电缸、气缸及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被传输件4,本申请实施例中,被传输件4除了可以是玻璃基板外,还可以是其他任何的物体,本申请实施例对被传输件4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第一传输结构22和第二传输结构32的结构,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传输结构22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一滚轴221,各第一滚轴221上沿自身轴向同轴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滚轮222,第一方向与第一滚轴221的轴向相垂直,各第一滚轮222的顶部共同形成第一支撑面,第一传输驱动件21用于在各第一滚轮222支撑被传输件4时通过各第一滚轴221驱动各第一滚轮222旋转,以驱使被传输件4沿第一方向运动;和/或,第二传输结构32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二滚轴321,各第二滚轴321上沿自身轴向同轴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滚轮322,第二方向与第二滚轴321的轴向相垂直,各第二滚轮322的顶部共同形成第二支撑面,第二传输驱动件31用于在各第二滚轮322支撑被传输件4时通过各第二滚轴321驱动各第二滚轮322旋转,以驱使被传输件4沿第二方向运动。
如此设置,当被传输件4支撑于各第一滚轮222时,第一传输驱动件21会通过各第一滚轴221驱动各第一滚轴221上的各第一滚轮222进行旋转,又由于各第一滚轮222与被传输件4支撑接触,各第一滚轴221与设置于其上的各第一滚轮222同轴设置,因此在各第一滚轮222旋转的过程中,各第一滚轮222可通过与被传输件4之间的摩擦力驱使被传输件4沿垂直于第一滚轴221轴向的方向运动,也即会驱使被传输件4沿第一方向运动。
将第一传输结构22设置成包括第一滚轴221、同轴且间隔设置于第一滚轴221的多个第一滚轮222,这样,第一方面,在保证第一传输结构22能够实现被传输件4传输的基础上,能够减小第一传输结构22与被传输件4之间的摩擦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减小第一传输结构22与被传输件4之间的摩擦阻力,以此,有利于减少能量损耗,更容易使被传输件4移动;第二方面,有利于减轻第一传输结构22重量;第三方面,两个第一滚轮222之间的空间会对被传输件4上的结构形成避让,以此能够使转向单元10适应不同形状的被传输件4。
第二传输结构32中第二滚轴321和第二滚轮322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的过程与第一传输结构22的过程相同,将第二传输结构32设置成包括第二滚轴321和第二滚轮322的效果与第一传输结构22的也相同,因此在此对第二传输结构32不再重复阐述。
对于第一传输驱动件21与各第一滚轴221之间的传动连接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传输驱动件21与各第一滚轴221之间可以通过齿轮齿条机构或链轮链条机构传动相连,第一传输驱动件21与各第一滚轴221之间的传动连接结构较灵活,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做详细阐述。
第二传输驱动件31与各第二滚轴321之间的传动连接结构和第一传输驱动件21与各第一滚轴221之间的传动连接结构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对于第一传输结构22和第二传输结构32的结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结构22包括一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输结构32包括两组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为第二方向,且两组第二传送带在第二方向上分置于第一传送带的两侧。或者,第一传输结构22包括一组第一辊轴,第二传输结构32包括两组第二辊轴,第一辊轴轴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二辊轴轴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且两组第二辊轴在第二方向上分置于第一辊轴的两侧。第一传输结构22和第二传输结构32的结构形式设置较灵活,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做详细阐述。
对于第一传输结构22和第二传输结构32的结构,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传输结构22包括多个第一滚轴221,各第一滚轴22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滚轮222,第二传输结构32包括多个第二滚轴321,各第二滚轴32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滚轮322。
各第二滚轴321设置于各第一滚轴221的上方,各第二滚轴321与各第一滚轴221上的各第一滚轮222相间排列,各第一滚轴221与各第二滚轴321上的各第二滚轮322相间排列,第二滚轮322的直径小于第一滚轮222的直径。
将第一传输结构22和第二传输结构32均设置成包括滚轴和滚轮的结构,这样第一方面,由于第一传输结构22和第二传输结构32两者的重量均能够减轻,因此有利于进一步减轻转向单元10的重量;第二方面,第一传输结构22和第二传输结构32两者中两个滚轮之间的空间均会对被传输件4上的结构形成避让,以此能够进一步使转向单元10适应不同形状的被传输件4。
将各第二滚轴321设置于各第一滚轴221的上方,一方面,能够避免各第二滚轴321和各第一滚轴221因设置于同一水平方向上而产生干涉,进而能够保证各第二滚轴321和各第一滚轴221的正常旋转;另一方面,能够减小各第二滚轴321和各第一滚轴221在水平方向上的占用空间,进而有利于方便各第二滚轴321和各第一滚轴221的布置。将第二滚轮322的直径设置的小于第一滚轮222的直径,有利于保证被传输件4能够支撑于各第二滚轴321和各第一滚轴221。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结构22中各第一滚轴221的轴线和第二传输结构32中各第二滚轴321的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各第一滚轴221轴线的延长线与各第二滚轴321轴线的延长线相交,且各第一滚轴221与各第二滚轴321相间排列。如此设置,有利于减小第一传输结构22和第二传输结构32在竖直方向上的占用空间,进而有利于方便第一传输结构22和第二传输结构32在竖直方向上的布置。
对于第一传输驱动件21和第二传输驱动件31的先后驱动顺序,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二传输驱动件31用于在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再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如图1和图2所示,转向单元10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5。
第一升降驱动件5用于驱动第二传输组件3上下运动,以在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驱使第二传输结构32向上运动,使与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的第二支撑面支撑被传输件4(图3所示);或者,第一升降驱动件5用于驱动第一传输组件2上下运动,以用于在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带动被传输件4向下运动,使与第二支撑面间隔布置的被传输件4支撑于第二支撑面。
如此设置,在第一升降驱动件5的驱动下,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面与被传输件4之间可由间隔布置变为支撑接触,即各第二滚轮322与被传输件4之间可由间隔布置变为支撑接触,这样一方面,在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的过程中,与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的各第二滚轮322不会与被传输件4摩擦接触,以此可减少被传输件4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有利于减少能量损耗,更容易使被传输件4移动;另一方面,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支撑接触的各第二滚轮322和被传输件4,更便于第二传输驱动件31通过驱动各第二滚轮322旋转驱使被传输件4实现转向传输。
另外,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在第一升降驱动件5的驱动下,各第二滚轮322与被传输件4之间仍可复位至间隔布置,以此在第一传输结构22与被传输件4之间支撑接触时,也即在各第一滚轮222与被传输件4之间支撑接触时,可便于第一传输驱动件21再次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
进一步地,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升降驱动件5用于驱动第二传输组件3上下运动,第二支撑面的顶部用于在第二传输结构32向上运动后与未上下运动的第一支撑面的顶部齐平布置。
如此设置,在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只需第一升降驱动件5向上驱使第二支撑面支撑被传输件4即可,即只需第一升降驱动件5向上驱使各第二滚轮322支撑被传输件4即可,无需被传输件4上下运动,能够保证被传输件4的上下位置不变,这样对于需在同一平面内转向传输的被传输件4而言,方便了被传输件4在同一平面内的转向传输。
进一步地,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转向单元10还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6,第二升降驱动件6用于驱动第一传输组件2上下运动,以在第二支撑面支撑被传输件4后驱使第一传输结构22向下运动,使支撑被传输件4的第一支撑面与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图4所示)。
如此设置,一方面,第二支撑面支撑被传输件4后,即各第二滚轮322支撑被传输件4后,如图4所示,通过第二升降驱动件6驱使第一传输结构22向下运动,能够使支撑被传输件4的第一支撑面与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即能够使支撑被传输件4的各第一滚轮222与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这样在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的过程中,与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的各第一滚轮222不会与被传输件4摩擦接触,以此可减少被传输件4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有利于减少能量损耗,更容易使被传输件4移动;另一方面,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通过第二升降驱动件6驱使各第一滚轮222向上运动,能够使各第一滚轮222向上复位,以便于第一传输驱动件21再次驱使支撑于各第一滚轮222的被传输件4运动。
对于向上运动后的第二支撑面与未上下运动的第一支撑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向上运动后的第二支撑面的顶部高于未上下运动的第一支撑面顶部,即各第二滚轮322的顶部高于各第一滚轮222的顶部。如此,支撑于向上运动后的各第二滚轮322的被传输件4会与未上下运动的各第一滚轮222间隔布置,这样无需驱使各第一滚轮222向下运动,进而无需设置第二升降驱动件6,以此能够简化转向单元10的结构组成,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对于第一升降驱动件5和第二升降驱动件6,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升降驱动件5和第二升降驱动件6两者可以为电缸、气缸及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第一传输驱动件21和第二传输驱动件31的先后驱动顺序,第二种实施例中,第一传输驱动件21用于在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再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转向单元10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5。
第一升降驱动件5用于驱动第一传输组件2上下运动,以在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驱使第一传输结构22向上运动,使与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面支撑被传输件4;或者,第一升降驱动件5用于驱动第二传输组件3上下运动,以在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带动被传输件4向下运动,使与第一支撑面间隔布置的被传输件4支撑于第一支撑面。
如此设置,在第一升降驱动件5的驱动下,第一支撑面与被传输件4之间可由间隔布置变为支撑接触,即各第一滚轮222与被传输件4之间可由间隔布置变为支撑接触,这样一方面,在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的过程中,与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的各第一滚轮222不会与被传输件4摩擦接触,以此可减少被传输件4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有利于减少能量损耗,更容易使被传输件4移动;另一方面,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支撑接触的各第一滚轮222和被传输件4,更便于第一传输驱动件21通过驱动第一滚轮222旋转驱使被传输件4实现转向传输。
另外,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在第一升降驱动件5的驱动下,第一传输结构22与被传输件4之间仍可复位至间隔布置,即各第一滚轮222与被传输件4之间仍可复位至间隔布置,以此在第二传输结构32与被传输件4之间支撑接触时,可便于第二传输驱动件31再次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升降驱动件5用于驱动第一传输组件2上下运动,第一支撑面用于在第一传输结构22向上运动后与未上下运动的第二支撑面齐平布置。
如此设置,在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只需第一升降驱动件5向上驱使第一支撑面支撑被传输件4即可,即只需第一升降驱动件5向上驱使各第一滚轮222支撑被传输件4即可,无需被传输件4上下运动,能够保证被传输件4的上下位置不变,这样对于需在同一平面内转向传输的被传输件4而言,方便了被传输件4在同一平面内的转向传输。
进一步地,转向单元10还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6,第二升降驱动件6用于驱动第二传输组件3上下运动,以在第一支撑面支撑被传输件4后驱使第二传输结构32向下运动,使支撑被传输件4的第二支撑面与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
如此设置,一方面,第一支撑面支撑被传输件4后,即各第一滚轮222支撑被传输件4后,通过第二升降驱动件6驱使第二传输结构32向下运动,能够使支撑被传输件4的第二支撑面与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这样在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的过程中,与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的第二支撑面不会与被传输件4摩擦接触,以此可减少被传输件4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有利于减少能量损耗,更容易使被传输件4移动;另一方面,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通过第二升降驱动件6驱使第二传输结构32向上运动,能够使第二传输结构32向上复位,以便于第二传输驱动件31再次驱使支撑于第二支撑面的被传输件4运动。
如图1所示,第二传输驱动件31用于在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被传输件沿第一方向的正向(图1中的Y1方向)运动后再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转向单元10的第一方向的正向一侧设置有用于与被传输件4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7;或者,第一传输驱动件21用于在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被传输件4沿第二方向的正向(图1中的X1方向)运动后再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转向单元10的第二方向的正向一侧设置有用于与被传输件4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7。
如此设置,在第二传输驱动件31和第一传输驱动件21中的一者先于另一者驱使被传输件4运动后,在被传输件4未完成转向的情况下,通过限位结构7对被传输件4的限位,能够避免被传输件4脱出转向单元10,进而有利于保证被传输件4通过转向单元10完成转向传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机构100,如图5所示,传输机构100包括转向单元10,该转向单元10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任一种转向单元10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有益效果,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由于只需通过第一传输驱动件21和第二传输驱动件31分别驱动第一传输结构22和第二传输结构32动作,便可实现玻璃基板的转向传输,又由于第二支撑面沿竖直方向在第一支撑面上的投影与第一支撑面至少部分重合,因此无需转向单元10整体转向,转向单元10也无需更大的场地空间,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减小转向单元10的占用空间,方便了转向单元10的布置;另一方面,若要实现玻璃基板生产设备的整体密封,密封材料需要包覆的空间也相对较小,进而难度会减小,耗材量会减少。
如图5所示,传输机构100还包括与转向单元10拼接的第一直行传输单元20和第二直行传输单元30,第一直行传输单元20用于将被传输件4传输至转向单元10,第二直行传输单元30用于继续传输经转向单元10完成转向的被传输件4。如此,通过第一直行传输单元20,方便向转向单元10传输被传输件4,通过第二直行传输单元30,方便完成转向的被传输件4继续传输。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玻璃基板生产设备,如图6所示,该玻璃基板生产设备包括传输机构100,该传输机构100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任一种传输机构100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有益效果,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由于只需通过第一传输驱动件21和第二传输驱动件31分别驱动第一传输结构22和第二传输结构32动作,便可实现玻璃基板的转向传输,又由于第二支撑面沿竖直方向在第一支撑面上的投影与第一支撑面至少部分重合,因此无需转向单元10整体转向,转向单元10也无需更大的场地空间,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减小转向单元10的占用空间,方便了转向单元10的布置;另一方面,若要实现玻璃基板生产设备的整体密封,密封材料需要包覆的空间也相对较小,进而难度会减小,耗材量会减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1);
第一传输组件(2),所述第一传输组件(2)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所述第一传输组件(2)包括第一传输驱动件(21)和第一传输结构(22),所述第一传输结构(22)形成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21)可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上支撑有被传输件(4)时驱动所述第一传输结构(22)动作,以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沿第一方向运动;
第二传输组件(3),所述第二传输组件(3)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所述第二传输组件(3)包括第二传输驱动件(31)和第二传输结构(32),所述第二传输结构(32)形成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沿竖直方向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支撑面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31)可在所述第二支撑面上支撑有所述被传输件(4)时驱动所述第二传输结构(32)动作,以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沿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结构(22)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一滚轴(221),各所述第一滚轴(221)上沿自身轴向同轴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滚轮(222),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滚轴(221)的轴向相垂直,各所述第一滚轮(222)的顶部共同形成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21)用于在各所述第一滚轮(222)支撑所述被传输件(4)时通过各所述第一滚轴(221)驱动各所述第一滚轮(222)旋转,以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和/或,
所述第二传输结构(32)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二滚轴(321),各所述第二滚轴(321)上沿自身轴向同轴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滚轮(322),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滚轴(321)的轴向相垂直,各所述第二滚轮(322)的顶部共同形成所述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31)用于在各所述第二滚轮(322)支撑所述被传输件(4)时通过各所述第二滚轴(321)驱动各所述第二滚轮(322)旋转,以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结构(22)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滚轴(221),各所述第一滚轴(221)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滚轮(222),所述第二传输结构(32)包括多个所述第二滚轴(321),各所述第二滚轴(321)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滚轮(322);
各所述第二滚轴(321)设置于各所述第一滚轴(221)的上方,各所述第二滚轴(321)与各所述第一滚轴(221)上的各所述第一滚轮(222)相间排列,各所述第一滚轴(221)与各所述第二滚轴(321)上的各所述第二滚轮(322)相间排列,所述第二滚轮(32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滚轮(22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31)用于在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运动后再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运动,所述转向单元(10)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5);
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5)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输组件(3)上下运动,以在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运动后驱使所述第二传输结构(32)向上运动,使与所述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二支撑面支撑所述被传输件(4);或者,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2)上下运动,以在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运动后带动所述被传输件(4)向下运动,使与所述第二支撑面间隔布置的所述被传输件(4)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5)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输组件(3)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支撑面用于在所述第二传输结构(32)向上运动后与未上下运动的所述第一支撑面齐平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单元(10)还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6),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2)上下运动,以在所述第二支撑面支撑所述被传输件(4)后驱使所述第一传输结构(22)向下运动,使支撑所述被传输件(4)的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21)用于在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运动后再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运动,所述转向单元(10)还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5);
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2)上下运动,以在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运动后驱使所述第一传输结构(22)向上运动,使与所述被传输件(4)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一支撑面支撑所述被传输件(4);或者,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5)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输组件(3)上下运动,以在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运动后带动所述被传输件(4)向下运动,使与所述第一支撑面间隔布置的所述被传输件(4)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面。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31)用于在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21)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向运动后再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运动,所述转向单元(10)的所述第一方向的正向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被传输件(4)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7);
或者,
所述第一传输驱动件(21)用于在所述第二传输驱动件(31)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正向运动后再驱使所述被传输件(4)运动,所述转向单元(10)的所述第二方向的正向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被传输件(4)限位配合的限位结构(7)。
9.一种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单元(10)。
10.一种玻璃基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机构(1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31061.4U CN222041916U (zh) | 2024-04-09 | 2024-04-09 | 一种转向单元、传输机构及玻璃基板生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31061.4U CN222041916U (zh) | 2024-04-09 | 2024-04-09 | 一种转向单元、传输机构及玻璃基板生产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041916U true CN222041916U (zh) | 2024-11-22 |
Family
ID=93497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731061.4U Active CN222041916U (zh) | 2024-04-09 | 2024-04-09 | 一种转向单元、传输机构及玻璃基板生产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041916U (zh) |
-
2024
- 2024-04-09 CN CN202420731061.4U patent/CN22204191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61438B (zh) | 搬送装置 | |
CN102105375B (zh) | 板状工件的移送设备及移送方法 | |
CN102177003B (zh) | 基板输送机器人及系统 | |
RU2361800C2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и способ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деталей вдоль участка обработки | |
WO2016161740A1 (zh) | 一种积放式输送机翻转机构 | |
CN213706712U (zh) | 换向输送装置 | |
WO2022052503A1 (zh) | 一种同时运动叉齿的内叉车辆搬运机器人 | |
CN1861499A (zh) | 配有换向用辊的链式传送带 | |
TW201206803A (en) | Multi-gate conveyor | |
CN109132552B (zh) | 用于玻璃基板的传送过渡装置 | |
CN109230399B (zh) | 传送装置和传送系统 | |
CN108792548A (zh) | 一种智能物流输送系统 | |
CN222041916U (zh) | 一种转向单元、传输机构及玻璃基板生产设备 | |
CN118108014A (zh) | 转向单元、传输机构及玻璃基板生产设备 | |
CN210943621U (zh) | 一种旋转移载机 | |
CN201980760U (zh) | 搬送装置 | |
CN215286594U (zh) | 一种物料搬运机器人 | |
JPH10264071A (ja) | 基板搬送装置 | |
CN204872421U (zh) | 铁板自动供料系统 | |
CN210339470U (zh) | 一种换向升降输送机及输送系统 | |
CN209939620U (zh) | 一种变轨转向传送装置 | |
KR100618918B1 (ko) | 적층형 기판 이송장치 | |
CN215709725U (zh) | 一种升降翻转装置 | |
CN217435890U (zh) | 一种smt上下料机agv | |
CN213415286U (zh) | 一种遮阳帘组装生产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