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06712U - 换向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向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06712U CN213706712U CN202022276317.1U CN202022276317U CN213706712U CN 213706712 U CN213706712 U CN 213706712U CN 202022276317 U CN202022276317 U CN 202022276317U CN 213706712 U CN213706712 U CN 2137067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 rollers
- mechanisms
- support
- goo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7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换向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换向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架、多列第一滚轮、多列第二滚轮、多个第一驱动机构和多个第二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换向输送装置,通过设置支架,并将工作台设置在支架上,可对工作台进行支撑,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驱动机构和多个第二驱动机构,并将多列第一滚轮和多列第二滚轮分别设置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上,可带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转动,通过在支架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并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顶面设置为高于工作台的上表面,可以对货物进行支撑并带动货物运动,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启闭可以控制货物的输送方向,便于控制且调整间隙短,可以提升输送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向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线主要是用来完成物料输送任务的装置,大量应用在库房、车间等场地内。输送线通常有直线、转弯、爬坡等形式,可根据需求进行设定。随着使用方式的逐渐多样化,需要将不同的货物输送至不同的目的地,逐渐诞生了换向输送带,可将货物送至不同的方向。
现有技术中的换向输送带通常包括一个能够升降的输送带和两个方向不同的输送带,通过调整升降输送带的位置决定货物的去向,进而将货物分别送至两个方向不同的输送带上,以此实现换向。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换向输送带在使用时需要反复换向,这样会造成输送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向输送装置,通过设置支架,并将工作台设置在支架上,可对工作台进行支撑,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驱动机构和多个第二驱动机构,并将多列第一滚轮和多列第二滚轮分别设置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上,可带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转动,通过在支架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并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顶面设置为高于工作台的上表面,可以对货物进行支撑并带动货物运动,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启闭可以控制货物的输送方向,便于控制且调整间隙短,可以提升输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换向输送装置,用于调整货物的输送方向,包括:工作台、支架、多列第一滚轮、多列第二滚轮、多个第一驱动机构和多个第二驱动机构;
各列所述第一滚轮和各列所述第二滚轮均设置在为多各,各列所述多个第一滚轮分别设置在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各列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设置在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且所述多各第一滚轮和所述多各第二滚轮相互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分别用于带动各列所述第一滚轮转动,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用于带动各列所述第二滚轮转动;
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滚轮和多个所述第二滚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滚轮和多个所述第二滚轮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的顶点高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用于支撑并输送货物。
通过设置支架,并将工作台设置在支架上,可对工作台进行支撑,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驱动机构和多个第二驱动机构,并将多列第一滚轮和多列第二滚轮分别设置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上,可带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转动,通过在支架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并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顶面设置为高于工作台的上表面,可以对货物进行支撑并带动货物运动,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启闭可以控制货物的输送方向,便于控制且调整间隙短,可以提升输送效率,同时将各列第一滚轮或第二滚轮设置在一个第一输送机构或第二输送机构上,能够降低驱动机构的使用数量,降低成本,由此可见本申请的换向输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换向降输送带效率低的问题。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转动轴和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各列所述第一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驱动机构的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
通过第一支撑座对第一转动轴进行支撑,通过将第一转动轴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可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滚轮转动,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可控制货物沿第一滚轮的方向前进还是后退。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转动轴、第二驱动电机和多个联动组件;
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转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分别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
所述多个联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各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设置在各所述联动组件上,所述联动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和所述第二滚轮。
通过第二支撑座对第人转动轴进行支撑,通过将第二转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相连,可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滚轮转动,通过控制第二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可控制货物沿第二滚轮的方向前进还是后退,且设置有联动组件,能避免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相互干扰,便于安装。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蜗杆、蜗轮和第三支撑座;
所述第三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蜗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座上,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蜗杆上,所述蜗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且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互啮合。
通过将蜗轮设置在第二转动轴上,并将第二滚轮设置在蜗杆上,可将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平行设置,不会相互交叉,并且无需在工作台上设置避让蜗杆的空间,这样无需将第二滚轮设置的较大,使换向输送装置的结构更加对称、美观。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多个滚珠和盖板;
所述滚珠为球状,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滚珠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凹槽内,所述滚珠用于支撑货物;
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多个凹槽相对应的通槽,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多个滚珠上,所述盖板用于固定所述滚珠。
设置滚珠能够对货物形成滚动支撑,避免货物与工作台的上表面抵持,设置盖板能够使滚珠固定在凹槽内,放置滚珠移出。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底板和多个第一顶升机构;
所述多个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底板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顶升机构上,所述多个第一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顶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升降。
设置在第一顶升机构便于调整第一滚轮的高度,降低货物在第二滚轮上输送时与第一滚轮的摩擦程度,并将多个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底板上,便于同步调整所有第一滚轮的高度。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二底板和多个第二顶升机构;
所述多个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二底板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顶升机构上,所述多个第二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顶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升降。
设置在第一顶升机构便于调整第一滚轮的高度,降低货物在第二滚轮上输送时与第一滚轮的摩擦程度,并将多个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底板上,便于同步调整所有第一滚轮的高度。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和多个传感器;
所述多个传感器均匀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工作台上的货物的位置;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多个第二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启闭。
设置传感器便于通过控制器知晓货物在工作台上的位置,便于控制货物的输送方向和输出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向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向输送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向输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向输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工作台;2、支架;3、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5、第一驱动机构;6、第二驱动机构;7、第一支撑座;8、第一转动轴;9、第一驱动电机;10、第二支撑座;11、第二转动轴;12、第二驱动电机;13、联动组件;14、蜗杆;15、蜗轮;16、第三支撑座;17、滚珠;18、盖板;19、第一底板;20、第一顶升机构;21、第二底板;22、第二顶升机构;23、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向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向输送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向输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向输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换向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1、支架2、多列第一滚轮3、多列第二滚轮4、多个第一驱动机构5和多个第二驱动机构6,各列第一滚轮3和各列第二滚轮4均设置在为多各,各列多个第一滚轮3分别设置在各第一驱动机构5上,各列第二滚轮4分别设置在各第二驱动机构6上,且多各第一滚轮3和多各第二滚轮4相互间隔设置,各第一驱动机构5分别用于带动各列第一滚轮3转动,各第二驱动机构6分别用于带动各列第二滚轮4转动,工作台1、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均设置在支架2上,工作台1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第一滚轮3和多个第二滚轮4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多个第一滚轮3和多个第二滚轮4分别位于多个第一通孔内,且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的顶点高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用于支撑并输送货物。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为矩形板状,支撑架设置在工作台1的下侧,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均设置为四列,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大小相等,每列第一滚轮3和每列第二滚轮4均设置为四个,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设置为四个,且各列第一滚轮3和各列第二滚轮4左右相互间隔设置,各第一驱动机构5和各第二驱动机构6相互间隔设置,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均设置在工作台1下侧的支架2上,第一滚轮3的轴向为前后方向,即第一滚轮3能够带动货物左右移动,第二滚轮4的轴向为左右方向,即第二滚轮4可以带动货物前后移动,工作台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为矩形,对应第一滚轮3的第一通孔左右方向设置,对应第二滚轮4的第二通孔前后方向设置,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的部分延伸至第一通孔内,且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的顶面高于工作台1的顶面。使用时将本申请的换向输送装置对接前序的输送线和后续的输出机构,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的工作状态即可事项货物不同方向的输送。举例来说,货物处于换向输送装置上侧,当需将货物左右方向输送时,单独开启第一驱动机构5带动第一滚轮3转动即可,当需将货物前后方向输送时,单独开启第二驱动机构6带动第二滚轮4转动即可,当需将货物向左前、左后、右前或右后输送时,同时开启第一驱动机构5带动第一滚轮3转动和第二驱动机构6带动第二管路你转动即可,且根据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转动的差速度不同输出的角度不同。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申请的换向输送装置可将货物沿多方向输出,且换向时只需调整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的启闭或转速即可,调整所需时间短,输送效率高。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支撑座7、第一转动轴8和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支撑座7设置在支架2上,第一转动轴8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撑座7上,各列第一滚轮3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驱动机构5的第一转动轴8上,第一驱动电机9与第一转动轴8相连,第一驱动电机9用于带动第一转动轴8转动。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座7为轴承座,第一支撑座7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座7前后对称设置,第一转动轴8前后水平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座7上,第一驱动电机9设置在第一支撑座7的一端,且第一驱动电机9的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8同轴连接,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四个第一滚轮3,使用时开启第一驱动电机9即可带动第一滚轮3转动。
进一步的,第二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支撑座10、第二转动轴11、第二驱动电机12和多个联动组件13,第二支撑座10设置在支架2上,第二转动轴11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支撑座10上,第二驱动电机12与第二转动轴11相连,第二驱动电机12分别用于带动第二转动轴11转动,多个联动组件13设置在支架2上,各第二滚轮4分别设置在各联动组件13上,联动组件13用于连接第二转动轴11和第二滚轮4。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座10为轴承座,第二支撑座10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支撑座10前后对称设置,第二转动轴11前后水平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座10上,第二驱动电机12设置在第二支撑座10的一端,且第二驱动电机12的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11同轴连接,联动组件13设置为四个,四个联动组件13分别对应该列的四个第二滚轮4设置,且联动组件13的一端与第二滚轮4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轴11相连,使用时开启第二驱动电机12即可带动第二滚轮4转动。
进一步的,联动组件13包括:蜗杆14、蜗轮15和第三支撑座16,第三支撑座16设置在支架2上,蜗杆14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三支撑座16上,第二滚轮4设置在蜗杆14上,蜗轮15设置在第二转动轴11上,且蜗轮15与蜗杆14相互啮合。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撑座16为轴承座,第三支撑座16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三支撑座16左右对称设置,蜗杆14设置在第三支撑座16上,第二滚轮4设置在蜗杆14上,蜗轮15设置在第二转动轴11上,使用时开启第二驱动电机12带动第二转动轴11转动,即可带动四个蜗杆14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滚珠17和盖板18,滚珠17为球状,工作台1上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滚珠17分别设置在多个凹槽内,滚珠17用于支撑货物,盖板18设置在工作台1上,盖板18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且盖板18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凹槽相对应的通槽,盖板18覆盖在多个滚珠17上,盖板18用于固定滚珠17。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凹槽为半球状,滚珠17放置在凹槽内,通槽为贯穿的球面槽,盖板18盖设在工作台1上时,滚珠17的顶面延伸至盖板18上侧,且盖板18上设有多个与第一通孔大小相等、位置相同的第二通孔,设置第二通孔避让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使用时通过滚珠17对货物进行辅助支撑,避免货物的前端运动至第一滚轮3或第二滚轮4外侧时,发生倾斜影响后续输送,设置盖板18、凹槽和通槽在保证滚珠17能够转动的同时能使滚珠17固定在凹槽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底板19和多个第一顶升机构20,多个第一驱动机构5设置在第一底板19上,第一底板19设置在多个第一顶升机构20上,多个第一顶升机构20设置在支架2上,第一顶升机构20用于带动第一驱动机构5升降。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顶升机构20为气缸,第一顶升机构20设置为四个,四个第一驱动机构5设置在第一底板19上,第一顶升机构20的顶端与第一底板19相连,第一顶升机构20的底端固定在支架2上,设置在顶升机构可调整第一滚轮3顶面的高度,当货物需要前后方向输送时,开启第一顶升机构20下降高度,通过第二滚轮4和滚珠17对货物进行支撑,避免第一滚轮3与货物产生摩擦。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底板21和多个第二顶升机构22,多个第二驱动机构6设置在第二底板21上,第二底板21设置在多个第二顶升机构22上,多个第二顶升机构22设置在支架2上,第二顶升机构22用于带动第二驱动机构6升降。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顶升机构22为气缸,第二顶升机构22设置为四个,四个第二驱动机构6设置在第二底板21上,第二顶升机构22的顶端与第二底板21相连,第二顶升机构22的底端固定在支架2上,设置在顶升机构可调整第二滚轮4顶面的高度,当货物需要前后左右输送时,开启第二顶升机构22下降高度,通过第一滚轮3和滚珠17对货物进行支撑,避免第二滚轮4与货物产生摩擦。
值得说明的是,设置第一底板19和第二底板21时,应将第一底板19第二底板21的高度错开,这样不会妨碍相互的高度调整。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和多个传感器23,多个传感器23均匀设置在工作台1上,传感器23与控制器(图中未示)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检测工作台1上的货物的位置,控制器分别与多个第一驱动机构5和多个第二驱动机构6电性连接,控制器(图中未示)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的启闭。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和盖板18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均匀设置,多个传感器23分别设置在各第三通孔内,传感器23为接近传感器23,感应面竖直向上,当货物运动至传感器23上侧时,传感器23感测到货物存在,向控制器输送信号,根据向控制器输送信号的传感器23的位置即可确定货物在工作台1上的位置,在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工作状态,即可确定货物在何处进行换向,这样设置更便于货物的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换向输送装置,应用于输送系统内,具体用于调整货物的输送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支架、多列第一滚轮、多列第二滚轮、多个第一驱动机构和多个第二驱动机构;
各列所述第一滚轮和各列所述第二滚轮均设置在为多各,各列所述多个第一滚轮分别设置在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各列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设置在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且所述多各第一滚轮和所述多各第二滚轮相互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分别用于带动各列所述第一滚轮转动,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用于带动各列所述第二滚轮转动;
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滚轮和多个所述第二滚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滚轮和多个所述第二滚轮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的顶点高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用于支撑并输送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转动轴和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各列所述第一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驱动机构的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转动轴、第二驱动电机和多个联动组件;
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转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分别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
所述多个联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各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设置在各所述联动组件上,所述联动组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和所述第二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蜗杆、蜗轮和第三支撑座;
所述第三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蜗杆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座上,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蜗杆上,所述蜗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且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滚珠和盖板;
所述滚珠为球状,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滚珠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凹槽内,所述滚珠用于支撑货物;
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多个凹槽相对应的通槽,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多个滚珠上,所述盖板用于固定所述滚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底板和多个第一顶升机构;
所述多个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底板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顶升机构上,所述多个第一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顶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底板和多个第二顶升机构;
所述多个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二底板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顶升机构上,所述多个第二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顶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多个传感器;
所述多个传感器均匀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工作台上的货物的位置;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多个第二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启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76317.1U CN213706712U (zh) | 2020-10-14 | 2020-10-14 | 换向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76317.1U CN213706712U (zh) | 2020-10-14 | 2020-10-14 | 换向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06712U true CN213706712U (zh) | 2021-07-16 |
Family
ID=76797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76317.1U Active CN213706712U (zh) | 2020-10-14 | 2020-10-14 | 换向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06712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38051A (zh) * | 2022-03-14 | 2022-05-27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工作平台 |
CN115365060A (zh) * | 2022-09-02 | 2022-11-22 | 安徽艺云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用加工胶喷涂装置 |
CN116140694A (zh) * | 2023-03-09 | 2023-05-23 | 华途仕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铝板剪切的输送设备 |
CN116331787A (zh) * | 2023-04-14 | 2023-06-27 | 常州瑷尔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双链传动圆桶升降旋转输送机 |
CN118145290A (zh) * | 2024-04-29 | 2024-06-07 | 山东省青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角钢切割翻转的运输系统 |
CN118181058A (zh) * | 2024-05-20 | 2024-06-14 | 寿光市富士木业有限公司 | 一种木板侧边打磨装置 |
-
2020
- 2020-10-14 CN CN202022276317.1U patent/CN2137067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38051A (zh) * | 2022-03-14 | 2022-05-27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工作平台 |
CN115365060A (zh) * | 2022-09-02 | 2022-11-22 | 安徽艺云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用加工胶喷涂装置 |
CN115365060B (zh) * | 2022-09-02 | 2023-11-14 | 安徽艺云玻璃有限公司 |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用加工胶喷涂装置 |
CN116140694A (zh) * | 2023-03-09 | 2023-05-23 | 华途仕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铝板剪切的输送设备 |
CN116331787A (zh) * | 2023-04-14 | 2023-06-27 | 常州瑷尔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双链传动圆桶升降旋转输送机 |
CN118145290A (zh) * | 2024-04-29 | 2024-06-07 | 山东省青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角钢切割翻转的运输系统 |
CN118181058A (zh) * | 2024-05-20 | 2024-06-14 | 寿光市富士木业有限公司 | 一种木板侧边打磨装置 |
CN118181058B (zh) * | 2024-05-20 | 2024-09-10 | 寿光市富士木业有限公司 | 一种木板侧边打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706712U (zh) | 换向输送装置 | |
WO2022052503A1 (zh) | 一种同时运动叉齿的内叉车辆搬运机器人 | |
CN214398424U (zh) | 一种转角双向重型移载机 | |
NZ578551A (en) | Vehicle or carriage for a conveyor system with level-adjusting arrangement using eccentric shaft sleeves | |
CN215286594U (zh) | 一种物料搬运机器人 | |
US12221155B2 (en) | Differential drive device and AGV | |
CN207129039U (zh) | 一种移动机器人 | |
CN210915194U (zh) | 可跨档变速的驱动机构及agv | |
CN219217419U (zh) | 一种旋转潜伏举升小车 | |
CN220722318U (zh) | 智能仓储自动输送设备 | |
CN218317610U (zh) | 带偏心升降的托盘自动转载机构 | |
CN217576754U (zh) | 一种用于工厂的麦克纳姆轮全向举升辊筒agv | |
CN214192449U (zh) | 一种抬叉机构 | |
CN209814136U (zh) | 一种驱动平台及机器人 | |
CN217435890U (zh) | 一种smt上下料机agv | |
KR200336343Y1 (ko) | 이송 카트 | |
CN113716269A (zh) | 一种产线料框传送架 | |
CN112357584B (zh) | 一种平板玻璃斜坡转向输送装置 | |
CN219525071U (zh) | 一种堆垛机升降装置 | |
CN218840869U (zh) | 一种异物检测摆放治具 | |
KR102730114B1 (ko) | 고령자 및 여성을 위한 농업용 이동 플랫폼 | |
CN220520069U (zh) | 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全向行走装置和工业车辆 | |
CN222041916U (zh) | 一种转向单元、传输机构及玻璃基板生产设备 | |
CN222603085U (zh) | 卸粮机构及玉米收获机 | |
CN222630381U (zh) | 一种多功能滚筒顶升横移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