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737756U - 前机舱排水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机舱排水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737756U
CN221737756U CN202420222444.9U CN202420222444U CN221737756U CN 221737756 U CN221737756 U CN 221737756U CN 202420222444 U CN202420222444 U CN 202420222444U CN 221737756 U CN221737756 U CN 221737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water
air inlet
front cover
cover decor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2224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至霏
田川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alys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2224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737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737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737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机舱排水组件及车辆,包括设置在车身前风挡区域下方的前盖板装饰件和设置在前盖板装饰件下方的导水件,所述前盖板装饰件与前风挡区域的连接处设置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水区域,所述导水件卡接设置于在所述排水区域下方,所述流水槽的下表面与导水件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一排水通道,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出水口与车身侧面排水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结构件的基础上,以简单的结构设计、创新的思路和低廉的成本制得用于前机舱的排水组件,该排水组件能够及时排出前盖板装饰件上的雨水,并且有效阻止雨水进入空调进风口及前机舱,延长了空调寿命,防止机舱内电器件发生短路。

Description

前机舱排水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机舱排水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由于部分新能源车机舱空间较小,机舱前盖板装饰件下方无法布置钣金结构的流水槽,通常是在前盖板装饰件与前风挡区域的连接处设置流水槽,并在流水槽的两端分别布置排水孔,使从前风挡流到前盖板装饰件上流水槽的雨水通过排水孔流入前盖板装饰件下方的漏斗式排水通道,直至排出机舱外。
但上述结构在暴雨情况下,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暴雨情况的降雨量较大,而布置在前盖板装饰件流水槽两端的排水孔开口面积较小,容易导致雨水在机舱前盖板装饰件上的流水槽内囤积,无法及时流入前盖板装饰件下方的漏斗式排水通道;而前盖板装饰件下方的漏斗式排水通道也存在排水结构太小,导致不能及时将下流的水及时排到车外;同时在雨刮刷向下摆动过程中,囤积在前盖板装饰件流水槽内的雨水很容易在囤积满流水槽后,溢出流水槽并冲破机舱后端挡墙流入空调进风口内,导致驾乘人员在打开空调外循环的过程时,空调进风口处的雨水很容易进入空调本体内,甚至从仪表板上的出风口吹出,进而影响空调寿命和人机感受。
因此,需要对现有前机舱上的排水结构进行改进,使新的排水结构能够有效解决雨水容易在机舱前盖板装饰件上的流水槽内囤积、前盖板装饰件下方的漏斗式排水通道排水不及时以及囤积雨水容易流入空调进风口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机舱排水组件及车辆,在现有结构件的基础上,以简单的结构设计、创新的思路和低廉的成本制得用于前机舱的排水组件,该排水组件能够及时排出前盖板装饰件上的雨水,并且有效阻止雨水进入空调进风口及前机舱,延长了空调寿命,防止机舱内电器件短路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机舱排水组件,包括设置在车身前风挡区域下方的前盖板装饰件和设置在前盖板装饰件下方的导水件,所述前盖板装饰件与前风挡区域的连接处设置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水区域,所述导水件卡接设置于在所述排水区域下方,所述流水槽的下表面与导水件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一排水通道,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出水口与车身侧面排水结构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排水区域下方并安装在前机舱钣金上的空调进风管,所述空调进风管在排水区域下方的上部外表面与所述导水件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排水通道在车身高度方向上覆盖第一排水通道且第二排水通道的出水口与车身侧面排水结构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盖板装饰件沿车身长度方向在所述流水槽的前方还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空调进风管的进风口与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对齐设置。
进一步,所述空调进风管在第二排水通道内还设置有挡水筋条,所述挡水筋条用于阻挡第二排水通道的水流向前机舱。
进一步,所述前盖板装饰件的流水槽与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之间还设置有挡水部,所述挡水部用于阻挡流水槽内的水流向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
进一步,所述流水槽为横截面呈V型的凹槽结构,所述排水区域由若干排水孔构成且若干所述排水孔分布在所述流水槽的两侧凹槽面上。
进一步,所述导水件为沿长度方向朝车身侧面排水结构倾斜的倾角结构,所述导水件的排水量大于所述车身侧面排水结构的排水量。
进一步,所述导水件与前盖板装饰件的连接处之间以及空调进风管的进风口与前盖板装饰件的连接处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前风档区域和上述的前机舱排水组件,所述前风档区域与所述前机舱排水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机舱排水组件及车辆,在现有结构件的基础上,以简单的结构设计、创新的思路和低廉的成本制得用于前机舱的排水组件;通过将前盖板装饰件是流水槽制成V型槽结构并在V型槽结构的两个侧面上开大量的排水孔以减少雨水在流水槽内的囤积,同时设置挡水部防止流水槽内的雨水从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流入空调进风管内;而在流水槽内下方设置导水件并与流水槽下表面形成第一排水通道以代替常规漏斗式排水通道,加快排水速度;还利用空调进风管的上表面与导水件的下表面形成第二排水通道,以对从第一排水通道溢出的雨水进行排水,能有效阻止雨水进入机舱,避免造成电器件短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前机舱排水组件在车身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机舱排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空调进气管与导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前风挡玻璃;2-前雨刮;3-前盖板装饰件;4-导水件;5-空调进风管;6-海绵条Ⅰ;7-海绵条Ⅱ;301-流水槽;302-排水区域;303-挡水部;304-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401-导水件的出水口;501-空调进风管的进风口;502-挡水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前机舱排水组件,包括设置在车身前风挡区域下方的前盖板装饰件3和设置在前盖板装饰件下方的导水件4,所述前盖板装饰件3上在与前风挡区域的连接处设置有流水槽301,所述流水槽301在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水区域302,所述导水件4卡接设置于在所述排水区域302下方,所述流水槽301的下表面与导水件4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一排水通道,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出水口与车身侧面排水结构连接;其中前盖板装饰件3设置在车辆的前风挡区域和前舱之间,前风档区域包括前风挡玻璃1,为了避免落在前风挡玻璃1上的雨水流向前舱内,通常会设置相关结构的流水槽排水;由于某些车辆的车机舱空间较小,机舱前盖板装饰件3下方无法布置钣金结构的流水槽,因此本实施例中,在前盖板装饰件3与前风挡的连接处设置有流水槽301结构并在流水槽301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水区域302,而在排水区域302下方设置有与前盖板装饰件3卡接固定的导水件4,并通过流水槽301和导水件4的配合将前风档区域上的雨水引流至车身侧面排水结构内,直至排出车外;通过该排水组件结构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在前盖板装饰件3上的流水槽301内囤积,而在流水槽301内下方设置的导水件4与流水槽301下表面形成第一排水通道以代替常规漏斗式排水通道,进而加快排水通道的排水速度。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排水区域302下方并安装在前机舱钣金上的空调进风管5,所述空调进风管5在排水区域302下方的上部外表面与所述导水件4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排水通道在车身高度方向上覆盖第一排水通道且第二排水通道的出水口与车身侧面排水结构连接;结合图2所示,前风挡区域的雨水流入流水槽301内,并通过排水区域302进入到第一排水通道内,然后通过第一排水通道流向车身侧面排水结构中;而在第一排水通道的排水过程中,考虑车辆停放在较大斜坡的极限环境下,可能会出现导水件4内的雨水积满并从与前盖板装饰件3卡接边缘渗透出进入前机舱的情况,因此在第一排水通道的下方利用空调进风管5在排水区域302下方的上部外表面与导水件4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排水通道,以收集从第一排水通道中渗透处的雨水,同时第二排水通道在车身高度方向上能够完全将第一排水通道所覆盖,以避免雨水进入到前机舱内,造成电器件短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盖板装饰件3沿车身长度方向在所述流水槽301的前方还设置有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304,所述空调进风管的进风口501与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304对齐设置;前盖板装饰件3上布置有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304,而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304主要用于与空调进风管的进风口501连接并对齐设置,以实现空调外循环工作时的从前机舱上进风。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进风管5在第二排水通道内还设置有挡水筋条502,所述挡水筋条502用于阻挡第二排水通道的水流向前机舱;结合图4所示,为了避让第二排水通道内的雨水流向前机舱,还在空调进风管5的上部外表面设计有挡水筋条502,其中挡水筋条502的布置位置超过第一排水通道朝向前机舱的端部,以完全覆盖第一排水通道,而挡水筋条502能够将第二排水通道朝向前机舱的一端进行封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盖板装饰件3的流水槽301与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304之间还设置有挡水部303,所述挡水部303用于阻挡流水槽301内的水流向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304;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避免流水槽301的水通过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304流入空调进风管5内,在流水槽301与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304之间还设置有挡水部303,其中挡水部303为凸起结构并且与流水槽301临接,挡水部303的最高点需高于流水槽301内排水区域302的最高排水点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流水槽301为横截面呈V型的凹槽结构,所述排水区域302由若干排水孔构成且若干所述排水孔分布在所述流水槽301的两侧凹槽面上;结合图1所示,为了防止流水槽301内的雨水溢出至前盖板装饰件的其他位置,因此将流水槽301为横截面呈V型的凹槽结构,以加深流水槽301在车身高度方向上的深度,而横截面是指垂直于流水槽301长度方向的截面;同时在流水槽301的两侧凹槽面上设置排水孔以避免雨水在流水槽301内的囤积,通过在V型两侧凹槽面上布置排水孔较普通平面或单斜面而言,能够布置更多数量的排水孔以加快排水速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水件4为沿长度方向朝车身侧面排水结构倾斜的倾角结构,所述导水件4的排水量大于所述车身侧面排水结构的排水量;结合图3所示,导水件4与前盖板装饰件3为采用同种工艺制成的内饰件,为了加快导水件4的排水速度,将导水件制成沿长度方向朝一端部向下倾斜的倾角结构,而在安装时将在竖直方向上较低位置的一端与车身侧面排水结构连接,而导水件的出水口401位于导水件在高度方向的最低点;同时为了防止雨水在导水件4内囤积,需要在导水件设计时,尽可能的加大导水件4的宽度和横截面积,从而使导水件4的排水量大于车身侧面排水结构的排水量,以有效将雨水排出车外。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水件4与前盖板装饰件3的连接处之间以及空调进风管的进风口501与前盖板装饰件3的连接处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其中密封件包括设置在导水件4与前盖板装饰件3的连接处之间海绵条Ⅰ6和设置空调进风管的进风口501与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304连接处之间海绵条Ⅱ7,海绵条Ⅰ6能够有效防止连接处发生异响,而海绵条Ⅱ7能够有效密封并防止机舱废气进入空调进风管5内。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前风档区域和上述的前机舱排水组件,所述前风档区域与所述前机舱排水组件连接;结合图1所示,其中前机舱排水组件用于将前风挡区域上的雨水排出,以避免雨水进入到前舱内,同时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新能源汽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前机舱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身前风挡区域下方的前盖板装饰件和设置在前盖板装饰件下方的导水件,所述前盖板装饰件与前风挡区域的连接处设置有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水区域,所述导水件卡接设置于在所述排水区域下方,所述流水槽的下表面与导水件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第一排水通道,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出水口与车身侧面排水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排水区域下方并安装在前机舱钣金上的空调进风管,所述空调进风管在排水区域下方的上部外表面与所述导水件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排水通道,所述第二排水通道在车身高度方向上覆盖第一排水通道且第二排水通道的出水口与车身侧面排水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装饰件沿车身长度方向在所述流水槽的前方还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空调进风管的进风口与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对齐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机舱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进风管在第二排水通道内还设置有挡水筋条,所述挡水筋条用于阻挡第二排水通道的水流向前机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机舱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装饰件的流水槽与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之间还设置有挡水部,所述挡水部用于阻挡流水槽内的水流向前盖板装饰件的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为横截面呈V型的凹槽结构,所述排水区域由若干排水孔构成且若干所述排水孔分布在所述流水槽的两侧凹槽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件为沿长度方向朝车身侧面排水结构倾斜的倾角结构,所述导水件的排水量大于所述车身侧面排水结构的排水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机舱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件与前盖板装饰件的连接处之间以及空调进风管的进风口与前盖板装饰件的连接处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风档区域和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前机舱排水组件,所述前风档区域与所述前机舱排水组件连接。
CN202420222444.9U 2024-01-30 2024-01-30 前机舱排水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21737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22444.9U CN221737756U (zh) 2024-01-30 2024-01-30 前机舱排水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22444.9U CN221737756U (zh) 2024-01-30 2024-01-30 前机舱排水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737756U true CN221737756U (zh) 2024-09-20

Family

ID=92752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222444.9U Active CN221737756U (zh) 2024-01-30 2024-01-30 前机舱排水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737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78205B (zh) 一种通风盖板系统和汽车
CN101208237A (zh) 车身结构
US20120138697A1 (en) Hvac device for a vehicle
CN112193024A (zh)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空调进风口结构
CN211731587U (zh) 通风盖板、车辆排水组件及车辆
CN105966200A (zh) 一种汽车用通风框
CN221737756U (zh) 前机舱排水组件及车辆
CN212667066U (zh) 通风盖板组件及车辆
CN214001257U (zh)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空调进风口结构
CN214689775U (zh) 一种机舱流水槽及车辆
CN217649260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空调进气口防水结构及车辆
CN112706705A (zh) 一种商用车前围隐藏式雨刮排水装置
CN209776567U (zh) 汽车及其雨刮盖板组件
CN115071836B (zh) 机舱排水进气系统及车辆
CN217892724U (zh) 汽车尾翼排水机构及汽车尾翼装置
CN218536581U (zh) 挡水结构、排水装置及车辆
CN214822487U (zh) 汽车空调新风口总成
CN207072386U (zh) 汽车风挡格栅的防水结构
CN211032483U (zh) 一种客车格栅的防水结构
CN214492472U (zh) 一种汽车无流水槽空调进风结构
CN211335545U (zh) 一种负压条件下有效排水的天窗结构及其汽车
CN211809874U (zh) 一种无流水槽电动汽车的通风窗盖板总成
CN217532758U (zh) 一种车辆的前舱导水结构及车辆
CN211167117U (zh) 一种汽车流水槽安装总成
CN217347978U (zh) 一种空气室检修盖板的排水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211

Address after: 401133 No. 229, Fusheng Avenue,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Thalys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01135 No. 618 Liangjiang Avenue, Longxing Town,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Cel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