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16983U - 刀具 - Google Patents
刀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716983U CN221716983U CN202420139589.2U CN202420139589U CN221716983U CN 221716983 U CN221716983 U CN 221716983U CN 202420139589 U CN202420139589 U CN 202420139589U CN 221716983 U CN221716983 U CN 2217169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sticking
- tool
- groove
- cut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5000013311 vegetable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61456 Solanum tuberos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2595 Solanum tuberos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72 mea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2015 potato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82204 Phyllostachys virid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88415 Raphanus sativ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140 Raphanus sativus var sativ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278 beef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277 pork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刀具,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所述刀具包括刀身和刀刃,所述刀身沿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刀面和第二刀面,所述第一刀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刀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刀面还设有防粘凸起,所述防粘凸起间隔位于所述凹槽远离所述刀刃的一侧;所述刀刃设于所述刀身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方案避免刀具在切菜时发生粘刀现象,以提高切菜效率,节省时间和精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具。
背景技术
在厨房中,切菜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下厨需要的蔬菜、肉类经常需要切片使用,这些食材的切片一般都是使用菜刀完成。然而,传统刀具的左右两个刀面均设置为平面,刀具在切菜时常常会遇到粘刀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切菜的效率,而且还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清理刀具,影响了下厨备菜的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旨在避免刀具在切菜时发生粘刀现象,以提高切菜效率,节省时间和精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刀具,所述刀具包括刀身和刀刃,所述刀身沿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刀面和第二刀面,所述第一刀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刀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刀面还设有防粘凸起,所述防粘凸起和所述凹槽间隔设置;所述刀刃设于所述刀身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凹槽沿所述刀身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刀身的长度方向两侧。
可选地,所述凹槽沿平行于所述刀身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弧。
可选地,所述圆弧的两端连线与所述刀身的宽度方向呈夹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数量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刀身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防粘凸起背离所述第二刀面的一侧设有防粘凹槽。
可选地,所述防粘凸起的数量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防粘凸起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刀面。和/或,所述防粘凹槽为条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刀面和所述第二刀面设有防粘镀层。和/或,所述刀刃的外表面设有防粘镀层。
可选地,所述刀刃沿平行于所述刀身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V型。
可选地,所述刀具还包括刀柄,所述刀柄设于所述刀身远离所述刀刃的一侧,所述刀柄的外表面设有防滑条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刀具在切食材时,第一刀面可朝向余料的余料面设置,由于第一刀面为平面,使得余料面可以保持足够的平整度。第二刀面可朝向切片设置,由于第二刀面设置有凹槽,切片与凹槽不能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凹槽可以排出空气,避免切片牢牢地粘在刀面上,有效提高获取切片的效率,节省时间和精力。
此外,第二刀面还设有防粘凸起,防粘凸起间隔设置于凹槽远离刀刃的一侧,通过设置防粘凸起可以避免切片与凸起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以避免切片粘在刀面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刀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刀具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刀具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刀身和刀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刀身和刀刃切割食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刀面设置有防粘凸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厨房中,切菜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下厨需要的蔬菜、肉类,例如:土豆、萝卜、竹笋、猪肉、牛肉等,经常需要切片使用。这些食材的切片一般都是使用菜刀完成。然而,传统的刀具在切菜时常常会遇到粘刀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切菜的效率,而且还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清理刀具,影响了下厨备菜的体验感。此外,如果是酒店厨师用刀,在忙碌的工作环境下备菜,用着传统的菜刀,切割食材时,食材被粘在刀身上,切几下就要用手弄掉,特别的麻烦,这使得菜刀的使用效果受到限制,而且备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开发一种切菜不粘刀的刀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刀在切菜时,菜跟刀紧密地贴在了一起,把里面的空气挤了出来,所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菜牢牢地“粘”(实际上是大气压)在刀上,形成了一个相对真空的密闭环境,产生了吸力,比如切土豆时这种现象最常见。所以传统菜刀的结构使得它在切割食材时,容易出现食材粘在刀面上的情况,不仅影响了下厨的体验,而且这使得切割食物的效率受到限制。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刀具10,旨在避免刀具10在切菜时发生粘刀现象,以提高切菜效率,节省时间和精力。
参照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具10包括刀身1和刀刃3,所述刀身1沿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刀面11和第二刀面13,所述第一刀面11为平面,所述第二刀面13设有凹槽131;所述第二刀面13还设有防粘凸起135,所述防粘凸起135间隔位于所述凹槽131远离所述刀刃3的一侧;所述刀刃3设于所述刀身1的一侧。
其中,刀身1和刀刃3可一体化成型设置,并整体形成为一个V字型的构造,刀具10在垂直切片220时,有利于减少刀身1、刀刃3分别和切片220之间的接触面积,继而有利于避免刀具10的粘合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刀具10在切食材200时,第一刀面11可朝向余料210的余料面211设置,由于第一刀面11为平面,使得余料面211可以保持足够的平整度。第二刀面13可朝向切片220设置,由于第二刀面13设置有凹槽131,切片220与凹槽131不能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凹槽131可以排出空气,避免切片220牢牢地粘在刀面上,有效提高获取切片220的效率,节省时间和精力。
此外,第二刀面13还设有防粘凸起135,防粘凸起135间隔设置于凹槽131远离刀刃3的一侧,通过设置防粘凸起135可以避免切片220与凸起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以避免切片220粘在刀面上。可选地,防粘凸起135背离第二刀面13的外表面设置为圆弧面,相比于平面构造,圆弧面在跟切片220接触时,由于弧度的作用,可以使得切片220更好地从圆弧面上滑落下来而不发生贴合。
可选地,凹槽131和刀刃3的过渡处133配置为圆弧,可以减少食材200与过渡处133的接触面积,便于食材200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与刀刃4脱离。
可选地,凹槽131的内壁通过激光加工等金属微纳加工的方式,还可设置有防粘花纹,防粘花纹为凸起或凹槽131所构成的粗糙结构,通过该粗糙结构可以进一步避免切片220和凹槽131的内壁面发生粘合。
可选地,为便于刀具10的使用,刀身1还开设有悬挂孔,悬挂孔位于刀身1的角端处,在未使用刀具10时,可以将刀具10通过悬挂孔进行悬挂收纳。
可选地,刀身1沿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通孔,继而减少刀身1与第二刀面13的接触面积,即使第二刀面13与切片220发生紧密接触时,空气仍可通过第一刀面11处的孔口处流入,继而避免第二刀面13和切片220之间由于负压现象而发生的粘合现象。进一步地,通孔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通孔周向间隔设置,以进一步避免第二刀面13和切片220之间发生的粘合现象。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31沿所述刀身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刀身1的长度方向两侧。
本实施例中,由于凹槽131贯穿刀身1的长度方向两侧,使得外界的气流可以从刀身1的长度方向两侧流入凹槽131内,进一步避免切片220和第二刀面13之间由于负压而产生的粘合现象。
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31沿平行于所述刀身1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弧。
本实施例中,凹槽131的内壁面设置为圆弧面,相比于平面构造,圆弧面在跟切片220接触时,由于弧度的作用,可以使得切片220更好地从圆弧面上滑落下来而不发生贴合。
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弧的两端连线与所述刀身1的宽度方向呈夹角设置。
本实施例中,将凹槽13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倾斜的弧形结构,能够起到导流作用,便于对切断食材200产生的液体进行导流,防止液体堆积在凹槽131内部。
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31的数量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凹槽131沿所述刀身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刀具10在切取尺寸较大的切片220时,通过设置有多个凹槽131,各个凹槽131的内壁面与切片220的各个区域进行间隙配合,从而避免切片220和第二刀面13之间由于负压而产生的粘合现象
参照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粘凸起135背离所述第二刀面13的一侧设有防粘凹槽1351。
本实施例中,为避免防粘凸起135与切片220之间发生粘合,因而在防粘凸起135背离第二刀面13的一侧设置有防粘凹槽1351,防粘凹槽1351可以避免防粘凸起135和切片220之间由于紧密贴合而产生的负压粘合现象。
参照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粘凸起135的数量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防粘凸起135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刀面13。和/或,所述防粘凹槽1351为条状。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刀面13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防粘凸起135,使得第二刀面13形成为凹凸不平的表面,有利于进一步避免切片220和第二刀面13之间发生的粘合现象。
此外,防粘凹槽1351设置为条状,更有利于槽体内空气的流通,进一步避免切片220和第二刀面13之间发生的粘合现象。
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面11和所述第二刀面13设有防粘镀层。和/或,所述刀刃3的外表面设有防粘镀层。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刀具10的切割面上设置特殊的涂层,可以有效地防止菜粘连在刀具10上。如选取一种具有抗粘特性的材料:聚四氟乙烯等,将其涂抹在刀身1上。然后,进行高温固化处理使涂层与刀具10表面紧密结合。然后进行表面处理,主要包括镀铬、喷涂耐磨涂层等。其不粘刀刀具10的防粘涂层设计主要考虑涂层的材质和厚度。通常,不粘刀刀具10采用的是硬质涂层和软质涂层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得较好的防粘效果和使用寿命。硬质涂层能够提高刀具10表面的硬度,减少摩擦系数降低粘结风险;软质涂层能够增强刀具10表面的润滑性能,减少切割阻力,防止粘连。
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刃3沿平行于所述刀身1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V型。
本实施例中,将刀刃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V型,刀具10在垂直切片220时,有利于避免减少刀刃3和切片220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刀刃3和切片220之间发生的粘合现象。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具10还包括刀柄5,所述刀柄5设于所述刀身1远离所述刀刃3的一侧,所述刀柄5的外表面设有防滑条纹。
其中,刀柄5和刀身1可一体化成型设置。
本实施例中,刀柄5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握感舒适,且设有防滑纹理,防滑条纹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刀柄5从手中滑落,继而保证用户在使用刀具10切取食材200时的安全性。
可选地,刀柄5的端部设置有倒角51,倒角51的设置避免刀柄5尖端处对用户的割伤,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刀具10时的握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包括:
刀身,所述刀身沿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刀面和第二刀面,所述第一刀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刀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刀面还设有防粘凸起,所述防粘凸起和所述凹槽间隔设置;和
刀刃,所述刀刃设于所述刀身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所述刀身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刀身的长度方向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平行于所述刀身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的两端连线与所述刀身的宽度方向呈夹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刀身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凸起背离所述第二刀面的一侧设有防粘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凸起的数量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防粘凸起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刀面。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面和所述第二刀面设有防粘镀层;
和/或,所述刀刃的外表面设有防粘镀层。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沿平行于所述刀身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V型。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还包括刀柄,所述刀柄设于所述刀身远离所述刀刃的一侧,所述刀柄的外表面设有防滑条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139589.2U CN221716983U (zh) | 2024-01-19 | 2024-01-19 | 刀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139589.2U CN221716983U (zh) | 2024-01-19 | 2024-01-19 | 刀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716983U true CN221716983U (zh) | 2024-09-17 |
Family
ID=92679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139589.2U Active CN221716983U (zh) | 2024-01-19 | 2024-01-19 | 刀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716983U (zh) |
-
2024
- 2024-01-19 CN CN202420139589.2U patent/CN2217169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572794A (en) | Double-edged knife | |
US2814870A (en) | Combined utensil | |
US20100212166A1 (en) | Hydro-tension releasing knife blade | |
US9975261B2 (en) | Culinary tool for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food | |
US20140317940A1 (en) | Anti-Stick Knife Blade | |
CN221716983U (zh) | 刀具 | |
CN209078791U (zh) | 利于切片的刀具 | |
CN209919934U (zh) | 条纹刀 | |
JP3190072U (ja) | 切込み刃を備えた調理器具 | |
JP5613355B1 (ja) | 切込み刃を備えた調理器具 | |
JP3189679U (ja) | 切込み刃を備えた調理器具 | |
KR200157202Y1 (ko) | 썰은 재료가 붙지 않는 칼 | |
US20070261526A1 (en) | Bagel Slicer | |
JP6560782B2 (ja) | 刃部材、及び刃部材を備えた調理器具 | |
JP3250489U (ja) | 切り込み抵抗力を大幅に減らして粘着することを防ぐ波刃式ナイフ構造 | |
CN211299663U (zh) | 一种蔬菜刨 | |
CN212527810U (zh) | 切片不沾黏的刀具 | |
CN222270377U (zh) | 刀具 | |
CN209919935U (zh) | 波纹刀 | |
CN217513911U (zh) | 一种便于切割的菜刀组件 | |
CN221696985U (zh) | 一种新型不粘刀 | |
KR102261307B1 (ko) | 재료 붙음 방지용 부엌칼 | |
US20150273707A1 (en) | Filleting Knife Blade | |
CN211491633U (zh) | 一种陶瓷刀 | |
JP6209701B2 (ja) | 切込み刃を備えた調理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