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681066U - 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681066U CN221681066U CN202323452146.3U CN202323452146U CN221681066U CN 221681066 U CN221681066 U CN 221681066U CN 202323452146 U CN202323452146 U CN 202323452146U CN 221681066 U CN221681066 U CN 2216810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groove
- mechanical structure
- fixing cap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113 cell cultur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12 infert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包括连接头主体和连接头固定帽,所述连接头主体的后端设有与光纤适配的插入孔,所述连接头主体的前端的外表面设有卡槽;所述连接头固定帽的一端固定有与卡槽适配的卡扣,所述连接头固定帽另一端的中部设有凹槽,且当卡槽与卡扣卡接时,连接头主体的端部与连接头固定帽的内腔之间形成放置传感膜的放置槽,所述凹槽位于放置槽外侧的中部。该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相较于传统单体连接头,采用了分体结构,利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即可完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完全固定传感膜从而脱落的风险,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
背景技术
在细胞培养领域为了测量培养容器内的特定参数会使用非接触式传感器,此种传感器依靠测量一张与待测环境接触的膜返回的光信号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的非接触式传感器的连接头通常为一个整体件,使用前会将传感膜依靠额外的背胶固定在连接头的传感膜粘贴端上,连接头另外一端插入光纤以采集信号(见附图6),但由于传感膜的背胶在长时间的加热与浸泡下存在着脱落的风险,且细胞培养过程中容器要求无菌性与密封性,因此传感膜一旦脱落便无法再次打开容器以修复该问题,这导致了细胞培养厂商承受着培养失败的巨大风险,脱落后将失去对培养容器内环境的了解。因此目前市场上非常迫切的需要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感膜通过背胶固定在连接头上,有脱离的风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包括连接头主体和连接头固定帽,所述连接头主体的后端设有与光纤适配的插入孔,所述连接头主体的前端的外表面设有卡槽;所述连接头固定帽的一端固定有与卡槽适配的卡扣,所述连接头固定帽另一端的中部设有凹槽,且当卡槽与卡扣卡接时,连接头主体的端部与连接头固定帽的内腔之间形成放置传感膜的放置槽,所述凹槽位于放置槽外侧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插入孔的内壁设有倒刺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主体和连接头固定帽两者均为透明材质。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径小于传感膜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卡扣、连接头主体的前端和连接头固定帽三者的外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相较于传统单体连接头,采用了分体结构,利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即可完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完全固定传感膜从而脱落的风险;固定帽与主体组装简便,对好位置后将卡扣摁进卡槽即可,无需任何辅助组装工具;并且其零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常见的注塑工艺即可以低成本大量的生产。
2、该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通过倒刺结构的设置,方便在该连接头使用时利用弹性零件把光纤与连接头的连接处形成密封,以防止进水,便于该连接头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表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4爆炸示意图;
图6为传统连接头使用示意图。
图中:1、连接头主体;2、连接头固定帽;3、卡扣;4、插入孔;5、凹槽;6、光纤;7、传感膜;8、卡槽;9、放置槽;10、光纤插入端;11、传感膜粘贴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包括连接头主体1和连接头固定帽2,连接头主体1大致为圆柱形,连接头主体1的后端设有与光纤适配的插入孔4,且插入孔4的内壁设有倒刺结构,以方便在使用时与具有弹性的零件例如硅胶管形成密封防止进水。
连接头主体1远离插入孔4的一端为放置传感膜的平台,连接头主体的前端的外表面设有卡槽8,连接头固定帽2的一端固定有与卡槽8适配的卡扣3,且卡扣3具有弹性变形能力,使得卡扣3与卡槽8能够卡接,且两者卡接时,卡槽8对卡扣3进行限制,可避免该连接头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头主体1与连接头固定帽2分离。当卡扣3与卡槽8卡接时,连接头固定帽2与连接头主体的前端之间形成放置传感膜的放置槽9,传感膜放在放置槽9内时,传感膜被连接头固定帽2夹紧,使之完全不存在脱离的可能性。连接头固定帽2远离卡扣3的一端的中部设有凹槽5,凹槽5位于放置槽9外侧的中部,通过凹槽5的设置,当该连接头在使用时,该连接头周围的流体可无阻碍的流过传感膜表面,而不会影响流经表面的流场从而影响传感膜测量结果。
上述的凹槽5的内径要小于传感膜的外径,如此设置,方可使连接头固定帽2夹紧传感膜,凹槽5的尺寸根据需求进行设计,在此不做限制,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凹槽5的内径为传感膜外径的四分之三。
上述的卡扣3、连接头主体1的前端和连接头固定帽2三者的外径相同,从而可使连接头主体1和连接头固定帽2组装好的整体结构周边没有尖锐边缘,不存在割伤或损伤培养容器的风险。
连接头主体1和连接头固定帽2两者均为透明材质,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头主体和连接头固定帽皆为高度透明、硬质但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该连接头在生产时实用常见的注塑工艺即可以低成本大量的生产。
综上所述:该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使用时,把光纤6通过插入孔4插入到连接头主体1内,把传感膜7放在连接头主体1另一端的放置传感膜的平台上后,利用卡扣3和卡槽8,把连接头主体1和连接头固定帽2卡接,连接头固定帽2把传感膜完全夹紧,使之完全不存在脱落的可能性,并且组装好的整体周边没有尖锐边缘,不存在割伤或损伤培养容器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在此不再详述,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包括连接头主体(1)和连接头固定帽(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主体(1)的后端设有与光纤适配的插入孔(4),所述连接头主体(1)的前端的外表面设有卡槽(8);所述连接头固定帽(2)的一端固定有与卡槽(8)适配的卡扣(3),所述连接头固定帽(2)另一端的中部设有凹槽(5),且当卡槽(8)与卡扣(3)卡接时,连接头主体(1)的端部与连接头固定帽(2)的内腔之间形成放置传感膜的放置槽(9),所述凹槽(5)位于放置槽(9)外侧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孔(4)的内壁设有倒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主体(1)和连接头固定帽(2)两者均为透明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的内径小于传感膜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连接头主体(1)的前端和连接头固定帽(2)三者的外径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52146.3U CN221681066U (zh) | 2023-12-18 | 2023-12-18 | 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52146.3U CN221681066U (zh) | 2023-12-18 | 2023-12-18 | 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681066U true CN221681066U (zh) | 2024-09-10 |
Family
ID=92622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452146.3U Active CN221681066U (zh) | 2023-12-18 | 2023-12-18 | 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681066U (zh) |
-
2023
- 2023-12-18 CN CN202323452146.3U patent/CN2216810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1681066U (zh) | 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头 | |
CN215524966U (zh) | 一种穿刺器的简易气密性测试装置 | |
CN204202805U (zh) | 一种与加热器密封连接的测量装置及用于连接压力或温度测量仪与加热装置的连接系统 | |
CN205843874U (zh) | 一种锂电池内部气压检测装置 | |
CN219348042U (zh) | 电池内压测试装置 | |
CN109827719B (zh) | 一种用于低温多引线接头的漏率检测装置 | |
CN105628889A (zh) | 一种带温度检测功能的tds探头的制作方法 | |
CN216955045U (zh) | 一种锅炉压力管道检测装置 | |
CN206990166U (zh) | 一种医用软镜测漏仪 | |
CN221588488U (zh) | 一种利用机械结构固定传感膜的连接片 | |
CN210269288U (zh) | 一种机油温度测量装置 | |
CN211324990U (zh) | 用于血压采集装置的三通阀及血压采集装置 | |
CN205209947U (zh) | 一种连续进样式红外液体样品池装置与红外样品池 | |
CN213155920U (zh) | 一种血液检测用取样器 | |
CN211061104U (zh) | 一种新式压力变送器 | |
CN212721964U (zh) | 一种带标尺的气体管道密封检测装置 | |
CN221612150U (zh) | 一种血透导管检测器 | |
CN203083622U (zh) | 防硫临界速度流量计 | |
CN221571730U (zh) | 一种分离膜盒变送器 | |
CN208334083U (zh) | 橡胶胶管在线高压定压测试系统 | |
CN219065222U (zh) | 负压引流海绵固定组件及负压海绵检测装置 | |
CN221705226U (zh) | 一种基于5g物联网功能的燃气管道分析装置 | |
CN105806570A (zh) | 气体测漏检测装置 | |
CN222110038U (zh) | 一种可直接上机检测的微量采血管 | |
CN220657588U (zh) | 一种密封性好的取样试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